教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步驟,它能夠幫助教師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教學。編寫教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秀教案范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
詠柳教案設計篇一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詠柳教案設計篇二
古詩題目。
老師這有個疑問了,《詠柳》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面的“詠”就是贊美的意思,柳指的是柳樹。
所以,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把以前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現(xiàn)在的新知識中,要靈活運用,再讀一遍,課題《詠柳》。
在講這首詩之前,我要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學習一首詩:
1、首先,從題目入手,弄清題目所表示的含義,就大概知道這首詩描述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了。
2、然后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因為作者生活背景可能使他寫出不一樣風格的詩來。
3、接下來分析內(nèi)容,通過分析詩歌內(nèi)容了解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感情。
那我們了解完課題后干什么呢?(對了,了解詩人賀知章)出示課件:賀知章簡介。
1、范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語調(diào)和語速)。
2、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
3、指明讀(要求:讀準字音,模仿老師的語調(diào)和語速)同學們讀的很熟練,接下來我們這就來學習學習這首詩的內(nèi)容。逐句分析:
出示課件:“碧玉妝成一樹高”
1、理解“碧玉”“妝”的意思。
2、理解詩句意思,學生自由說。
3、這句話寫出來柳樹什么特點?(板書:柳樹——綠)出示課件:“萬條垂下綠絲絳”
1、學習“絳”你用什么方法記憶它?學生自由回答,開火車讀一讀這個字。
2、理解“萬條”“綠絲絳”的意思。
3、理解詩句意思,學生自由說。
4、這句話寫出了柳條什么特點?(板書:柳枝——細、長)出示課件:“不知細葉誰裁出”
1、學習生字“裁”以前我們學習過一個它很相近的字是什么?指名回答。
2、理解“裁”的意思。
3、理解詩句意思。
4、這句話說出了柳葉什么特點?(板書:柳葉——細)那這細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下句話告訴我們答案,是誰呢?出示課件:“二月春風似剪刀”
1、這是一個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成什么?
2、這里面的“似”是什么意思?(好像)。
整首詩的內(nèi)容理解了,你們有什么感受嗎?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如何能把這首詩朗讀好,就要看停頓,怎樣停頓呢?(出示課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接下來這兩句呢,自己在書上畫一畫。按照這樣的停頓,再把這首詩讀一讀。
你們說柳樹美不美,詩人用一首詩贊美柳樹,并寫了柳樹這么多的特點,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試著寫下來。(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
《回鄉(xiāng)偶書》指名讀,并把這首詩抄寫到積累本上。
出示課件:背誦古詩《詠柳》。
詠柳柳樹——綠。
柳枝——細、長柳葉——細。
詠柳教案設計篇三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冬天過去了,萬物復蘇的春天又到了,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詩,名叫《詠柳》,它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寫的,詩中寫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走在路上,他發(fā)現(xiàn)了一棵長的高高的柳樹,細長的柳條上已經(jīng)長出了綠色的嫩葉,好像千萬條絲帶垂落下來一樣。賀知章一看這棵柳樹的葉子非常細長,他心想:是誰把它變成這個樣子的呢?正巧這時一陣微風吹來,賀知章想,這些葉子一定是二月的剪刀剪出來的??!
小路兩旁有著一棵高大的柳樹,柳樹旁邊翠綠的小草,粉嫩的小花,金黃的迎春花,顯得異??蓯邸?BR> 看著眼前的美景,賀知章才寫出了這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
詠柳教案設計篇四
1.引導幼兒欣賞古詩,并初步理解古詩含義。
2.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1.柳條、絲絳、剪刀、碧玉的圖片,以及表情圖片。
2.錄音機、磁帶、視頻。
3.水袖若干條。
談話導入。
提問。
1、小朋友春天來了,我們身邊的景物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小結(jié):又細又長的柳條是從柳樹上垂下來的,你覺的又細又長的柳條像什么?
3、柳條上面長著綠綠的是什么?它像什么?
小結(jié):春天到了柳樹、柳條、柳葉都變得非常漂亮,老師想到了一首關(guān)于柳樹的古詩,它的名字叫《詠柳》。
4、你知道“詠柳”是什么意思嗎?(詠,是歌頌、贊美的意思。詠柳,是贊美柳樹,它是我國唐朝偉大的詩人賀知章寫的。我們一起來聽聽,你最喜歡哪一句?)。
一、欣賞并初步理解古詩的含義。
1.播放視頻。
提問:你最喜歡那一句?(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貼出相應的圖加文)。
2.請小朋友朗讀一次。
3.你知道詩句中的圖片代表什么意思嗎?(碧玉、絲絳、剪刀)。
4.“碧玉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詩人想表達什么樣的意思?
小結(jié):詩人從遠處看到高高的柳樹像是用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而下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綠色的絲帶。
5.那誰知道“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意思呢?
小結(jié):細細的嫩葉究竟是誰的巧手剪出來的?最后詩人終于想出了答案,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剪出來的?。∵@首古詩的意境美不美?那這么好聽的古詩怎樣讀就更美啦!
二、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1.我們看看前兩句,詩人看見這么美麗的景色會是什么樣的心情?(高興。貼表情圖)。
2.詩人看見這么好的景色想到一個問題,這細細的嫩葉究竟是誰剪出來的?這一句應該怎么讀?(疑問、貼表情圖)。
3.最后詩人終于找到了答案“二月春風似剪刀”應該是什么樣的心情?(恍然大悟、貼表情圖)。
小結(jié):詩人用古詩來贊美柳樹,那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贊美柳樹?(唱歌,跳舞)。
三、游戲。
1、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柳樹、柳條、柳葉。
提問:跳舞的時候那你要用什么動作表示大樹、柳條、柳葉?
2、請幼兒請客人老師和自己跳。
延伸:區(qū)域活動制作柳樹、柳條、柳葉。
詠柳教案設計篇五
春天,我們走進《濮水公園》,去拜訪鮮花,去拜訪草葉上的雨滴,去拜訪小鳥。
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包括我們自己。
我們繞過迎春花壇,越過杏花林,一直向南,來到濮水河。綠瑩瑩的河水映著藍盈盈的天,濮水河的兩岸有兩排高大翠綠的柳樹,千萬條柳枝垂掛下來。前些日還是光禿禿的柳枝,是誰為它們穿上翠綠的綠衣裳?原來它們聽到春風在唱歌,河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小柳芽聽見外邊很熱鬧,連忙說:“??!我要趕快出去。”它們聽著二月春風的號令,齊刷刷地排著整齊的隊伍,一塊長了出來。
是呀,和暖的春風把鮮花吹開,把柳葉裁出,她吹拂著我們蓬勃向上的心田。
詠柳教案設計篇六
春天來了,有一天,賀知章出門尋找春天。
走著走著,賀知章發(fā)現(xiàn)了小草和小花已迫不及待地從土里鉆出來了,探出了小腦袋。賀知章往近處走了一會,看見河水在歡快地流淌著,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小河旁有一顆柳樹,它像碧玉裝扮的美女一樣,千萬條柳絲垂了下來就像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裁剪的嗎?原來,就是那像剪刀似的春風?。?BR> 天空上有燕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可真美麗??!
詠柳教案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詠柳教案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理解古詩中“詠”、“碧玉”、“妝”、“絲絳”等字、詞的含義。練習發(fā)音詠、高、條、絳、垂、知。
3、欣賞古詩,并初步理解古詩發(fā)現(xiàn)古詩韻律的特點。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中“詠”“碧玉”“妝”“絲絳”等詞的含義。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古詩并發(fā)現(xiàn)古詩韻律的特點。
教學準備:
柳樹圖畫、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一幅柳樹的圖畫。起幼兒興趣。
——這是一棵什么樹?它是什么樣子的?
二、欣賞教學課件。了解一些關(guān)于柳樹的知識。
1、教師小結(jié)柳樹的特點:落葉樹,柳枝細長,柔軟下垂,生長很快,適合在水邊生長,樹皮,樹枝,樹根都可入藥。
2、讓幼兒小結(jié)柳樹的特點。
——你覺得柳樹美不美?什么地方美?
1、初次欣賞古詩。
——在古代有個叫賀知章的詩人也覺得柳樹很美,他寫了一首詩來贊美它,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2、完整欣賞古詩《詠柳》,初步理解古詩。
——詩歌里說了些什么?你記住了哪一句呢?
3、再次欣賞古詩,理解古詩中的字、詞及古詩所表達的含義。
——哪些地方你聽懂了,哪些字詞你不明白?你可以舉手問老師。
4、分句理解古詩意思。
5、通過觀察課件,小結(jié)古詩的特點。
——你們來看一看這首古詩和我們平時所學的兒歌有什么不一樣?
四、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古詩,體會古詩的韻律美。
1、教師范讀,讓幼兒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這是一首很美的詩,老師也想念一念,你們來聽一聽好嗎?
2、師生一起朗誦古詩:集體、輪念等多種形式。
3、請幼兒表演朗誦古詩。
詠柳教案設計篇九
我喜歡柳樹,喜歡她四季不同的模樣。
冬天,她即使是光禿禿的,但任憑風吹雨打,也無所畏懼,依然挺立。秋天,金黃的落葉慢慢隨風飄落,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夏天,她的葉子從春天的嫩綠色悄悄的變成了深綠色,好像換了一件新衣服。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她春天的樣子。
春天,碧空如洗、萬里無云,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河邊的柳樹正吐露著嫩綠色的新芽,在陽光的照耀下,在春雨的滋潤下,在春風的呵護下,她漸漸地長大。遠遠望去,一排排柳樹高高得站在那里,好像綠玉裝扮而成。長長的柳枝從空中垂落下來,好像掛著一條條綠色的絲帶。一陣春風拂過,她隨風飄揚,展示著少女般婀娜的身姿。那如絲般的細葉到底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的春風悄悄得幫了個忙。
我想春姑娘一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畫家,才能把柳樹畫得如此美麗。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安排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同學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同學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身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同學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同學會讀,讀準確。
5、同學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同學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同學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假如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同學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身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同學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發(fā)明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身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五、安排作業(yè)。
1、回家修改自身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一
教材簡說:
本課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描寫春天的詩,詩中描寫了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及有關(guān)的柳樹圖片)。
(這里最好讓學生說說自己所看到的柳葉、柳樹形象。)。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課題,解題。
3、全班齊讀課題。
4(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5、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本課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讀成誦。
1、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的朗誦,一邊想象詩人描繪的畫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讀,能背誦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業(yè)。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講評。
講評學生寫的關(guān)于柳樹的句子(課前收好,批改)。
1、選出優(yōu)秀的到臺上讀。
2、指出不足之處。(注意字要寫正確,句子要通順)。
三、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小組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說說怎樣記住它們。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指導書寫“妝、柳、絲”。先引導學生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再師范寫。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四、板書設計。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二
《詠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千古佳作,詩人用獨特的筆觸描寫在春風吹拂下,柳樹迷人的姿態(tài),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
詠,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柳樹在春天生發(fā),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寫柳樹,歌頌春天,贊美大自然呈現(xiàn)出的勃勃生機。《詠柳》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靜態(tài)中的柳樹,卻使人感到柳樹內(nèi)在的生命力。后兩句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賦予巧妙的想象,把對柳樹的贊美,引向?qū)Υ禾斓馁澝馈_@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形成了一定的語感。他們能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讀懂一些淺顯的詩歌?!对伭肥且皇酌鑼懘禾炀吧脑?,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對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對詩句內(nèi)容一定能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通過理解詩歌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詩句意思,通過理解詩歌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詩歌,品味詩歌意境。
教法及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在觀看微課的.基礎(chǔ)上,進行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并質(zhì)疑問難,討論交流,展開想象,開拓思維。
教學準備:微課 多媒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首先以優(yōu)美的圖片及生動的導語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到生機勃勃的春天,再問學生
你能背出一首你學過的與“春”有關(guān)的詩嗎?然后指名背《春曉》《絕句》《草》等詩。再引出這首詩,把學生帶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二、認讀生字,反復朗讀
我首先請學生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然后我利用生字卡片,指名讀、 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檢查指導認讀“詠、妝、絳”等生字,指導學生寫好“裁”等難寫的字。
在微課當中,已對古詩進行了范讀,也對古詩的朗讀作了重點指導,這節(jié)課中,首先請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朗讀,并相機指導,通過反復的朗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三、檢查詩文,適時點撥
因為在微課中,老師已對古詩的注釋、譯文及意境作了闡述,所以,這節(jié)課中,我打算采取學生匯報的形式檢查、鞏固知識,這樣,既檢測了看微課的效果,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再加上老師的指導,學生就能更牢固地掌握大意。在交流時,盡量讓學習較吃力的學生來交流,從他們身上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靈活制定教學內(nèi)容。
四、質(zhì)疑問難, 小組討論,品味意境
首先讓學生在學習微課及品讀大意的基礎(chǔ)上質(zhì)疑問難,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自己的疑問,再根據(jù)學生的質(zhì)疑進行梳理。簡單的問題同學相互解答,對于有價值的疑難問題,相機進行梳理。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交流,再在全班交流反饋。
學生可能會提出: “作者為什么把春風比作剪刀?”或“這把靈巧的剪刀裁出了什么?”引導學生進行品析。在層層推進的線索中,以“美”字 為著眼點,通過指名讀、挑戰(zhàn)讀、分組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在詩中透過字里行間尋找美、體會美。
繼而引發(fā)學生想象“春風還裁出了什么?”學生將已有的對春天的認識,在腦海中立刻形成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有的學生可能說裁出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裁出了各色鮮艷的花朵;裁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這首詩不僅描寫春天的柳樹,而且還寫出了詩人愉悅的心情。這一過程,拉近了古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豐富了古詩的意蘊,使學生體會到春天那萬物蘇醒,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五、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在教學中我會讓學生反復吟誦,邊吟誦邊想象詩歌的意境,然后讓學生交流讀詩時,眼前浮現(xiàn)的景象。此時的詩歌,在孩子們的眼中可能已變成了一幅幅活動的畫面。最后,我再配上柔美的音樂,讓學生做一回詩人,配上適當?shù)膭幼鳎呄胂螽嬅?,邊吟誦古詩,再背一背古詩。這樣有利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利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領(lǐng)悟詩人把對柳樹的贊美,升華到對春天的贊美的創(chuàng)作用意。
遷移能力讓學生觀察春天的柳樹,或者其它景物,把自己的觀察或由此想到的寫下來。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三
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是教師以優(yōu)美的導語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就是蘇醒,就是溫暖,就是繁榮,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鳥的天堂,是詩的故鄉(xiāng)。春天如此美好,有許多詩人都用優(yōu)美的詩句贊美春天的可愛,你能背出1-2首你學過的與“春”有關(guān)的詩嗎?然后指名背《春曉》《絕句》《草》等詩。聽了這優(yōu)美的旋律,老師仿佛看到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你聽,窗外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著。多好的享受啊!接下來,老師請你們欣賞一段畫面,看看哪位同學觀察地最仔細,想得最深入(播放有關(guān)柳樹的畫面,目的讓學生感受柳樹是春的使者,帶來春天的信息,春天充滿生機)。
師:看完了這段畫面,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生:交流,談感受。
初讀古詩,了解大意。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想知道檀老師在想什么嗎?此時此刻,老師就想把唐朝詩人賀之章寫的《詠柳》推薦給大家。
(邊出示詩句,邊朗誦)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3.反復誦讀,體會感情。
多美的柳樹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讓人喜愛?你準備怎樣讀這首詩,讓別人聽了確實感到很美。自由練習,你可以在書上做上記號(換氣、輕聲、重音)。
師: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讀讀這首詩?你自己認為那里讀得。(老師可以幫助點評)。
師:你認為誰讀得,讓我們象他那樣去讀,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讀,看誰讀得最美。
讓我們一起靜靜地再聽一遍古詩,請同學們將眼睛輕輕閉上。
師:會背的同學請站起來,我們一起背誦,不會的就看書朗讀。
默寫,同桌對改,訂正,集體反饋:錯在哪兒?
課外延伸:
春風多好呀,它吹綠了柳樹,吹出了勃勃生機,你還知道哪些贊美春天的詩,背給大家聽。其實,還有不少的散文、對聯(lián)、童謠、歌曲也是描寫春天的,你知道嗎?(展示讀書卡)。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四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詩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同學們,見過柳樹嗎?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2詠柳)全班齊讀課題。
3、同學們看課本插圖,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4、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1、指導第一、二句。
(1)課本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2)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3)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耙弧弊肿x第二聲,可讀重些。“綠”字也可讀重點。
(4)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全班齊讀。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安谩弊肿⒁夤P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凹簟弊窒旅媸莻€“刀”不要寫成了“力”。
3、欣賞視頻:詠柳——在線視頻。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3、完成課堂練習。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五
1、通過視圖,讓學生把詩中的話變成畫,從而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
2、學生學會有韻律感的誦讀古詩,能讀出春天的美,柳樹的美,春風的神奇。
3、通過朗讀描述春天的古詩,進一步體會春天的美,詩句的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4、能根據(jù)圖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作詩。
重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從而把詩讀出語氣。
難點:激發(fā)學生愛詩、愛春天的情感,自己創(chuàng)作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把同類詩與本詩相聯(lián)系,初步體會情感。
同學們,此刻是什么季節(jié)。
課件出示:《春曉》、《村居》兩首古詩及相應畫面。
2、欣賞春天畫面,激發(fā)其情感。
走進了春天,我也不由自主地愛上了春天,因此,我把春天那美麗的景色拍了下來,想看嗎那就請你跟著老師一齊走進春天去看一看吧!
課件出示:春天的畫面。
3、介紹柳樹的小知識,對柳樹有初步認識。
看到這些畫面,你最想說什么。
在這些畫面中,你見到的最多的是什么(學生答:柳樹)。
柳樹有著十分旺盛的生命力,早春二月它便穿上了淡綠色的春裝,向我們報告春的來臨,到了六月,柳絮漫天飛,那是它們在尋找自己的新家,而當秋風卷走大批黃葉時,它卻依然綠意融融,因此又有人把春天叫作“柳條春”。
4、引出課題、解題、讀題。
想明白劉老師此時此刻在想什么嗎我最想把唐朝著名大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贊美柳樹的詩推薦給大家。是的名字叫《詠柳》。(板書課題)。
你們還記得“詠”是什么意思嗎(板書::贊美)。
我們還學過哪些題目中帶“詠”的詩學生答:《詠鵝》、
《詠鵝》就是贊美…《詠華山》就是贊美…那么《詠柳》又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是贊美柳樹,那我們就應怎樣讀課題呢(指名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柳樹圖片及古詩。
看到這么美的畫面,這么有名的詩句,想讀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怎樣辦。
學生自由練習讀古詩。
2、此刻同桌兩個同學比一比,看誰能把這首詩讀準確,如果你的同桌能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就請你在書的上方給他畫一張笑臉,如果他哪讀的不夠準確,就請你幫幫他。
(三)、了解詩意,指導朗讀。
第一句:萬條垂下綠絲絳。
1、指名讀。
如果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柳樹的樣貌就更好了。
2、通過視圖、聯(lián)想,了解詩意、讀出詩情。
1》、(出示柳樹圖片)你們看,柳樹的葉子是什么顏色一片片柳葉綠得就像一塊塊翠綠晶瑩的碧玉一樣,多美呀!“碧玉”這個詞就是在告訴我們柳葉長得很…(學生答:很綠)。
2》、我們再仔細看一看,柳樹的葉子不但綠得可愛,而且還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學生答:個性多)。
你覺得把這句詩中的哪個詞讀重就能讓我們感受到這棵高高的柳樹長滿了像碧玉一樣的葉子(學生答:一樹)。
在古典詩詞中,數(shù)量詞并不必須都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有時它還表示很多的意思。
3》、指名朗讀第一句,并評讀。
4》、你們來數(shù)數(shù)這首詩每句話有幾個字每行有五個字的詩就叫作…(學生答:五言詩)。
回憶一下,五言詩一般就應怎樣停頓(學生答:二、二、三停頓)。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六
一、教材分析: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寫的是初春二月柳樹、柳條、柳葉。這首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業(yè)。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講評。
講評學生寫的關(guān)于柳樹的句子(課前收好,批改)。
1.選出優(yōu)秀的到臺上讀。
2.指出不足之處。(注意字要寫正確,句子要通順)。
三、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七
1、作者相關(guān)情況搜索:
賀知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通詩句,疏通詞句。
初讀古詩,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準字形,結(jié)合注釋和詩句理解詞意,不懂的查字典或查找工具書,并在書上做好批注。
3、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詠柳》中柳樹具有_______特點。
《春日》講的是作者在春日瀏覽,看到_______。
4、細讀詩句,深入思考。
《詠柳》的一、二句分別把______比作了_______,三、四句用了_______修辭手法。
《春日》里的_______景像讓我們感受春的美好。
5、回顧全詩,總結(jié)提升。
《詠柳》,作者通過對初春二月____的描寫,歌頌_____,贊美大自然呈現(xiàn)的_____。
《春日》,贊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也點出____是春天的'的源頭。
6、豐富閱讀,拓展視野。
讀《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清明》(杜牧),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春色。
7、詩情畫意。
選擇其中的一首畫一幅畫,并配上文字描述,突出春天的多姿多彩而又充滿生機。
1、讀讀記記生字新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課時
1、自學反饋
2、交流質(zhì)疑
3、分組展示
4、課后檢測
按照導學案進行預習后,課堂匯報時學生仍然說不好,導學案還要再細致些,要求再明確些。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八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并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jié)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么?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zhì)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說說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里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里。詩人寫得多妙?。?BR>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diào)要輕松,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jié)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九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第9課《詠柳》。
1、通過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
2、繼續(xù)運用“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3、自能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
多媒體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感知美。
1、課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
2、揭題解題,簡介作者:這節(jié)課,我們就帶著愉快的心情一起來學習一首。
3、課件出示春柳圖,使學生初步感知柳樹的美。
4、過渡:柳樹真美啊,連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一首贊美柳樹的詩。(課件出示詩歌)師:同學們已經(jīng)按課文的預習要求預習了課文,接下來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把這首詩再朗讀幾遍,等一下向老師展示一下你們的朗讀能力好嗎?讀的時候要注意找出能體現(xiàn)柳樹美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個記號。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lǐng)略美。
1、生自由朗讀。
2、檢查朗讀情況。
3、檢查自學情況:通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
4、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讀懂的地方。
6、小結(jié):這棵柳樹多美啊,它長得又高又綠,樹上垂下無數(shù)的柳條,它的葉子細細的,多么惹人喜愛啊!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呢?(贊美、喜愛)我們一起讀一遍好嗎?(學生齊讀)。
三、質(zhì)疑問難交流朗讀——品味美。
1、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內(nèi)容,那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梳理疑問,重點問題再交流朗讀)。
3、交流朗讀:(主要運用課件幫學生理解,讓學生通過反復讀及小組討論體會課文三個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課文語言的美及柳樹的美)。
(2)、出示第二句詩課件,體會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條”,寫出了柳條隨風飄拂,輕柔美麗、顏色翠綠的特點,讓人覺得它的樣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詩課件,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之處以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指導朗讀,齊讀全詩。
5、小結(jié)過渡: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詩人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用碧玉來比喻柳樹的枝和葉,寫出了柳樹的顏色美,又用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樣子美,然后展開大膽的想象,由柳樹想到二月春風,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四、想象意境,熟讀成誦——欣賞美。
1、學生閉目想象意境。后先讓學生交流想到的畫面,再指名描繪意境。
2、出示本詩配歌課件,讓學生欣賞詩境的美。
3、吟誦本詩:現(xiàn)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可以加上適當?shù)膭幼鱽硪髡b,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4、學生吟詩,背詩,互相評價。
五、選讀詩歌,拓展思維——豐富美。
1、大家吟詩的時候多投入啊,可見這一首詩寫得多好??!想不想多讀一些這樣的好詩呢?
2、課件出示與本詩相關(guān)的幾首古詩,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讀。
六、自主作業(yè),遷移能力——延伸美。
學了這首詩后,你回去想給自己布置什么作業(yè)?
詠柳教案設計篇二十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我們今天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全班齊讀課題《詠柳》)。
(4)看一下圖中的畫,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5)這首詩的作者是:(板書?賀知章)。
二、了解作者。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月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人。少年就以文詞而出名。公元695年升進士,做過工部侍郎等官。晚年與李白交友,酒后作詩文,神采飛揚。他工書法,尤其章草隸書。《全唐詩》存其詩一卷,共存詩20首。寫景的詩,較為清新通俗,除本課《詠柳》外,還有《采蓮詩》《回鄉(xiāng)偶書》廣為傳誦。
三、理解詩題。
《詠柳》,詠,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
柳樹在春天生發(fā),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寫柳樹,歌頌春天,贊美大自然呈現(xiàn)出的勃勃生機。
四、理解古詩。
學習1、2句。
碧玉妝成一樹高,
“碧玉”,綠色的玉,這里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妝”,打扮。??“一樹”,滿樹,“一”字這里不表示數(shù)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
萬條垂下綠絲絳。
“萬條”,泛指柳樹枝條多。
“絲絳”,用絲編成的帶子。
全句的意思是:從樹上垂下來無數(shù)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兩句詩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從樹上垂下來無數(shù)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學習3、4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
“細葉”柳樹新萌發(fā)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
“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
兩句詩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
四、分析文章。
《詠柳》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靜態(tài)中的柳樹,卻使人感到柳樹內(nèi)在的生命力。后兩句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賦予巧妙的想象,把對柳樹的贊美,引向?qū)Υ禾斓馁澝?。這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
五指導朗讀。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要求:讀出感情,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讀的時候,注意詞與詞之間節(jié)奏不要完全一樣,有快有慢,要有變化。強調(diào)的內(nèi)容要讀重音,比如:誰春風。
詠柳教案設計篇一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詠柳教案設計篇二
古詩題目。
老師這有個疑問了,《詠柳》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面的“詠”就是贊美的意思,柳指的是柳樹。
所以,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把以前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現(xiàn)在的新知識中,要靈活運用,再讀一遍,課題《詠柳》。
在講這首詩之前,我要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學習一首詩:
1、首先,從題目入手,弄清題目所表示的含義,就大概知道這首詩描述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了。
2、然后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因為作者生活背景可能使他寫出不一樣風格的詩來。
3、接下來分析內(nèi)容,通過分析詩歌內(nèi)容了解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感情。
那我們了解完課題后干什么呢?(對了,了解詩人賀知章)出示課件:賀知章簡介。
1、范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語調(diào)和語速)。
2、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
3、指明讀(要求:讀準字音,模仿老師的語調(diào)和語速)同學們讀的很熟練,接下來我們這就來學習學習這首詩的內(nèi)容。逐句分析:
出示課件:“碧玉妝成一樹高”
1、理解“碧玉”“妝”的意思。
2、理解詩句意思,學生自由說。
3、這句話寫出來柳樹什么特點?(板書:柳樹——綠)出示課件:“萬條垂下綠絲絳”
1、學習“絳”你用什么方法記憶它?學生自由回答,開火車讀一讀這個字。
2、理解“萬條”“綠絲絳”的意思。
3、理解詩句意思,學生自由說。
4、這句話寫出了柳條什么特點?(板書:柳枝——細、長)出示課件:“不知細葉誰裁出”
1、學習生字“裁”以前我們學習過一個它很相近的字是什么?指名回答。
2、理解“裁”的意思。
3、理解詩句意思。
4、這句話說出了柳葉什么特點?(板書:柳葉——細)那這細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下句話告訴我們答案,是誰呢?出示課件:“二月春風似剪刀”
1、這是一個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成什么?
2、這里面的“似”是什么意思?(好像)。
整首詩的內(nèi)容理解了,你們有什么感受嗎?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如何能把這首詩朗讀好,就要看停頓,怎樣停頓呢?(出示課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接下來這兩句呢,自己在書上畫一畫。按照這樣的停頓,再把這首詩讀一讀。
你們說柳樹美不美,詩人用一首詩贊美柳樹,并寫了柳樹這么多的特點,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試著寫下來。(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
《回鄉(xiāng)偶書》指名讀,并把這首詩抄寫到積累本上。
出示課件:背誦古詩《詠柳》。
詠柳柳樹——綠。
柳枝——細、長柳葉——細。
詠柳教案設計篇三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冬天過去了,萬物復蘇的春天又到了,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詩,名叫《詠柳》,它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寫的,詩中寫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走在路上,他發(fā)現(xiàn)了一棵長的高高的柳樹,細長的柳條上已經(jīng)長出了綠色的嫩葉,好像千萬條絲帶垂落下來一樣。賀知章一看這棵柳樹的葉子非常細長,他心想:是誰把它變成這個樣子的呢?正巧這時一陣微風吹來,賀知章想,這些葉子一定是二月的剪刀剪出來的??!
小路兩旁有著一棵高大的柳樹,柳樹旁邊翠綠的小草,粉嫩的小花,金黃的迎春花,顯得異??蓯邸?BR> 看著眼前的美景,賀知章才寫出了這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
詠柳教案設計篇四
1.引導幼兒欣賞古詩,并初步理解古詩含義。
2.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1.柳條、絲絳、剪刀、碧玉的圖片,以及表情圖片。
2.錄音機、磁帶、視頻。
3.水袖若干條。
談話導入。
提問。
1、小朋友春天來了,我們身邊的景物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小結(jié):又細又長的柳條是從柳樹上垂下來的,你覺的又細又長的柳條像什么?
3、柳條上面長著綠綠的是什么?它像什么?
小結(jié):春天到了柳樹、柳條、柳葉都變得非常漂亮,老師想到了一首關(guān)于柳樹的古詩,它的名字叫《詠柳》。
4、你知道“詠柳”是什么意思嗎?(詠,是歌頌、贊美的意思。詠柳,是贊美柳樹,它是我國唐朝偉大的詩人賀知章寫的。我們一起來聽聽,你最喜歡哪一句?)。
一、欣賞并初步理解古詩的含義。
1.播放視頻。
提問:你最喜歡那一句?(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貼出相應的圖加文)。
2.請小朋友朗讀一次。
3.你知道詩句中的圖片代表什么意思嗎?(碧玉、絲絳、剪刀)。
4.“碧玉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詩人想表達什么樣的意思?
小結(jié):詩人從遠處看到高高的柳樹像是用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而下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綠色的絲帶。
5.那誰知道“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意思呢?
小結(jié):細細的嫩葉究竟是誰的巧手剪出來的?最后詩人終于想出了答案,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剪出來的?。∵@首古詩的意境美不美?那這么好聽的古詩怎樣讀就更美啦!
二、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1.我們看看前兩句,詩人看見這么美麗的景色會是什么樣的心情?(高興。貼表情圖)。
2.詩人看見這么好的景色想到一個問題,這細細的嫩葉究竟是誰剪出來的?這一句應該怎么讀?(疑問、貼表情圖)。
3.最后詩人終于找到了答案“二月春風似剪刀”應該是什么樣的心情?(恍然大悟、貼表情圖)。
小結(jié):詩人用古詩來贊美柳樹,那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贊美柳樹?(唱歌,跳舞)。
三、游戲。
1、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柳樹、柳條、柳葉。
提問:跳舞的時候那你要用什么動作表示大樹、柳條、柳葉?
2、請幼兒請客人老師和自己跳。
延伸:區(qū)域活動制作柳樹、柳條、柳葉。
詠柳教案設計篇五
春天,我們走進《濮水公園》,去拜訪鮮花,去拜訪草葉上的雨滴,去拜訪小鳥。
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包括我們自己。
我們繞過迎春花壇,越過杏花林,一直向南,來到濮水河。綠瑩瑩的河水映著藍盈盈的天,濮水河的兩岸有兩排高大翠綠的柳樹,千萬條柳枝垂掛下來。前些日還是光禿禿的柳枝,是誰為它們穿上翠綠的綠衣裳?原來它們聽到春風在唱歌,河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小柳芽聽見外邊很熱鬧,連忙說:“??!我要趕快出去。”它們聽著二月春風的號令,齊刷刷地排著整齊的隊伍,一塊長了出來。
是呀,和暖的春風把鮮花吹開,把柳葉裁出,她吹拂著我們蓬勃向上的心田。
詠柳教案設計篇六
春天來了,有一天,賀知章出門尋找春天。
走著走著,賀知章發(fā)現(xiàn)了小草和小花已迫不及待地從土里鉆出來了,探出了小腦袋。賀知章往近處走了一會,看見河水在歡快地流淌著,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小河旁有一顆柳樹,它像碧玉裝扮的美女一樣,千萬條柳絲垂了下來就像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裁剪的嗎?原來,就是那像剪刀似的春風?。?BR> 天空上有燕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可真美麗??!
詠柳教案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詠柳教案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理解古詩中“詠”、“碧玉”、“妝”、“絲絳”等字、詞的含義。練習發(fā)音詠、高、條、絳、垂、知。
3、欣賞古詩,并初步理解古詩發(fā)現(xiàn)古詩韻律的特點。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中“詠”“碧玉”“妝”“絲絳”等詞的含義。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古詩并發(fā)現(xiàn)古詩韻律的特點。
教學準備:
柳樹圖畫、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一幅柳樹的圖畫。起幼兒興趣。
——這是一棵什么樹?它是什么樣子的?
二、欣賞教學課件。了解一些關(guān)于柳樹的知識。
1、教師小結(jié)柳樹的特點:落葉樹,柳枝細長,柔軟下垂,生長很快,適合在水邊生長,樹皮,樹枝,樹根都可入藥。
2、讓幼兒小結(jié)柳樹的特點。
——你覺得柳樹美不美?什么地方美?
1、初次欣賞古詩。
——在古代有個叫賀知章的詩人也覺得柳樹很美,他寫了一首詩來贊美它,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2、完整欣賞古詩《詠柳》,初步理解古詩。
——詩歌里說了些什么?你記住了哪一句呢?
3、再次欣賞古詩,理解古詩中的字、詞及古詩所表達的含義。
——哪些地方你聽懂了,哪些字詞你不明白?你可以舉手問老師。
4、分句理解古詩意思。
5、通過觀察課件,小結(jié)古詩的特點。
——你們來看一看這首古詩和我們平時所學的兒歌有什么不一樣?
四、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古詩,體會古詩的韻律美。
1、教師范讀,讓幼兒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這是一首很美的詩,老師也想念一念,你們來聽一聽好嗎?
2、師生一起朗誦古詩:集體、輪念等多種形式。
3、請幼兒表演朗誦古詩。
詠柳教案設計篇九
我喜歡柳樹,喜歡她四季不同的模樣。
冬天,她即使是光禿禿的,但任憑風吹雨打,也無所畏懼,依然挺立。秋天,金黃的落葉慢慢隨風飄落,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夏天,她的葉子從春天的嫩綠色悄悄的變成了深綠色,好像換了一件新衣服。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她春天的樣子。
春天,碧空如洗、萬里無云,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河邊的柳樹正吐露著嫩綠色的新芽,在陽光的照耀下,在春雨的滋潤下,在春風的呵護下,她漸漸地長大。遠遠望去,一排排柳樹高高得站在那里,好像綠玉裝扮而成。長長的柳枝從空中垂落下來,好像掛著一條條綠色的絲帶。一陣春風拂過,她隨風飄揚,展示著少女般婀娜的身姿。那如絲般的細葉到底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的春風悄悄得幫了個忙。
我想春姑娘一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畫家,才能把柳樹畫得如此美麗。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安排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同學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同學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身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同學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同學會讀,讀準確。
5、同學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同學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同學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假如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同學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身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同學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發(fā)明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身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五、安排作業(yè)。
1、回家修改自身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一
教材簡說:
本課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描寫春天的詩,詩中描寫了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及有關(guān)的柳樹圖片)。
(這里最好讓學生說說自己所看到的柳葉、柳樹形象。)。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課題,解題。
3、全班齊讀課題。
4(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5、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本課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讀成誦。
1、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的朗誦,一邊想象詩人描繪的畫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讀,能背誦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業(yè)。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講評。
講評學生寫的關(guān)于柳樹的句子(課前收好,批改)。
1、選出優(yōu)秀的到臺上讀。
2、指出不足之處。(注意字要寫正確,句子要通順)。
三、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小組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說說怎樣記住它們。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指導書寫“妝、柳、絲”。先引導學生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再師范寫。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四、板書設計。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二
《詠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千古佳作,詩人用獨特的筆觸描寫在春風吹拂下,柳樹迷人的姿態(tài),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
詠,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柳樹在春天生發(fā),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寫柳樹,歌頌春天,贊美大自然呈現(xiàn)出的勃勃生機。《詠柳》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靜態(tài)中的柳樹,卻使人感到柳樹內(nèi)在的生命力。后兩句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賦予巧妙的想象,把對柳樹的贊美,引向?qū)Υ禾斓馁澝馈_@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形成了一定的語感。他們能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讀懂一些淺顯的詩歌?!对伭肥且皇酌鑼懘禾炀吧脑?,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對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對詩句內(nèi)容一定能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通過理解詩歌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詩句意思,通過理解詩歌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詩歌,品味詩歌意境。
教法及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在觀看微課的.基礎(chǔ)上,進行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并質(zhì)疑問難,討論交流,展開想象,開拓思維。
教學準備:微課 多媒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首先以優(yōu)美的圖片及生動的導語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到生機勃勃的春天,再問學生
你能背出一首你學過的與“春”有關(guān)的詩嗎?然后指名背《春曉》《絕句》《草》等詩。再引出這首詩,把學生帶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二、認讀生字,反復朗讀
我首先請學生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然后我利用生字卡片,指名讀、 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檢查指導認讀“詠、妝、絳”等生字,指導學生寫好“裁”等難寫的字。
在微課當中,已對古詩進行了范讀,也對古詩的朗讀作了重點指導,這節(jié)課中,首先請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朗讀,并相機指導,通過反復的朗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三、檢查詩文,適時點撥
因為在微課中,老師已對古詩的注釋、譯文及意境作了闡述,所以,這節(jié)課中,我打算采取學生匯報的形式檢查、鞏固知識,這樣,既檢測了看微課的效果,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再加上老師的指導,學生就能更牢固地掌握大意。在交流時,盡量讓學習較吃力的學生來交流,從他們身上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靈活制定教學內(nèi)容。
四、質(zhì)疑問難, 小組討論,品味意境
首先讓學生在學習微課及品讀大意的基礎(chǔ)上質(zhì)疑問難,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自己的疑問,再根據(jù)學生的質(zhì)疑進行梳理。簡單的問題同學相互解答,對于有價值的疑難問題,相機進行梳理。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交流,再在全班交流反饋。
學生可能會提出: “作者為什么把春風比作剪刀?”或“這把靈巧的剪刀裁出了什么?”引導學生進行品析。在層層推進的線索中,以“美”字 為著眼點,通過指名讀、挑戰(zhàn)讀、分組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在詩中透過字里行間尋找美、體會美。
繼而引發(fā)學生想象“春風還裁出了什么?”學生將已有的對春天的認識,在腦海中立刻形成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有的學生可能說裁出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裁出了各色鮮艷的花朵;裁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這首詩不僅描寫春天的柳樹,而且還寫出了詩人愉悅的心情。這一過程,拉近了古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豐富了古詩的意蘊,使學生體會到春天那萬物蘇醒,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五、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在教學中我會讓學生反復吟誦,邊吟誦邊想象詩歌的意境,然后讓學生交流讀詩時,眼前浮現(xiàn)的景象。此時的詩歌,在孩子們的眼中可能已變成了一幅幅活動的畫面。最后,我再配上柔美的音樂,讓學生做一回詩人,配上適當?shù)膭幼鳎呄胂螽嬅?,邊吟誦古詩,再背一背古詩。這樣有利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利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領(lǐng)悟詩人把對柳樹的贊美,升華到對春天的贊美的創(chuàng)作用意。
遷移能力讓學生觀察春天的柳樹,或者其它景物,把自己的觀察或由此想到的寫下來。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三
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是教師以優(yōu)美的導語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就是蘇醒,就是溫暖,就是繁榮,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鳥的天堂,是詩的故鄉(xiāng)。春天如此美好,有許多詩人都用優(yōu)美的詩句贊美春天的可愛,你能背出1-2首你學過的與“春”有關(guān)的詩嗎?然后指名背《春曉》《絕句》《草》等詩。聽了這優(yōu)美的旋律,老師仿佛看到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你聽,窗外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著。多好的享受啊!接下來,老師請你們欣賞一段畫面,看看哪位同學觀察地最仔細,想得最深入(播放有關(guān)柳樹的畫面,目的讓學生感受柳樹是春的使者,帶來春天的信息,春天充滿生機)。
師:看完了這段畫面,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生:交流,談感受。
初讀古詩,了解大意。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想知道檀老師在想什么嗎?此時此刻,老師就想把唐朝詩人賀之章寫的《詠柳》推薦給大家。
(邊出示詩句,邊朗誦)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3.反復誦讀,體會感情。
多美的柳樹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讓人喜愛?你準備怎樣讀這首詩,讓別人聽了確實感到很美。自由練習,你可以在書上做上記號(換氣、輕聲、重音)。
師: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讀讀這首詩?你自己認為那里讀得。(老師可以幫助點評)。
師:你認為誰讀得,讓我們象他那樣去讀,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讀,看誰讀得最美。
讓我們一起靜靜地再聽一遍古詩,請同學們將眼睛輕輕閉上。
師:會背的同學請站起來,我們一起背誦,不會的就看書朗讀。
默寫,同桌對改,訂正,集體反饋:錯在哪兒?
課外延伸:
春風多好呀,它吹綠了柳樹,吹出了勃勃生機,你還知道哪些贊美春天的詩,背給大家聽。其實,還有不少的散文、對聯(lián)、童謠、歌曲也是描寫春天的,你知道嗎?(展示讀書卡)。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四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詩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同學們,見過柳樹嗎?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2詠柳)全班齊讀課題。
3、同學們看課本插圖,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4、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1、指導第一、二句。
(1)課本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2)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3)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耙弧弊肿x第二聲,可讀重些。“綠”字也可讀重點。
(4)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全班齊讀。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安谩弊肿⒁夤P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凹簟弊窒旅媸莻€“刀”不要寫成了“力”。
3、欣賞視頻:詠柳——在線視頻。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3、完成課堂練習。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五
1、通過視圖,讓學生把詩中的話變成畫,從而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
2、學生學會有韻律感的誦讀古詩,能讀出春天的美,柳樹的美,春風的神奇。
3、通過朗讀描述春天的古詩,進一步體會春天的美,詩句的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4、能根據(jù)圖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作詩。
重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從而把詩讀出語氣。
難點:激發(fā)學生愛詩、愛春天的情感,自己創(chuàng)作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把同類詩與本詩相聯(lián)系,初步體會情感。
同學們,此刻是什么季節(jié)。
課件出示:《春曉》、《村居》兩首古詩及相應畫面。
2、欣賞春天畫面,激發(fā)其情感。
走進了春天,我也不由自主地愛上了春天,因此,我把春天那美麗的景色拍了下來,想看嗎那就請你跟著老師一齊走進春天去看一看吧!
課件出示:春天的畫面。
3、介紹柳樹的小知識,對柳樹有初步認識。
看到這些畫面,你最想說什么。
在這些畫面中,你見到的最多的是什么(學生答:柳樹)。
柳樹有著十分旺盛的生命力,早春二月它便穿上了淡綠色的春裝,向我們報告春的來臨,到了六月,柳絮漫天飛,那是它們在尋找自己的新家,而當秋風卷走大批黃葉時,它卻依然綠意融融,因此又有人把春天叫作“柳條春”。
4、引出課題、解題、讀題。
想明白劉老師此時此刻在想什么嗎我最想把唐朝著名大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贊美柳樹的詩推薦給大家。是的名字叫《詠柳》。(板書課題)。
你們還記得“詠”是什么意思嗎(板書::贊美)。
我們還學過哪些題目中帶“詠”的詩學生答:《詠鵝》、
《詠鵝》就是贊美…《詠華山》就是贊美…那么《詠柳》又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是贊美柳樹,那我們就應怎樣讀課題呢(指名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柳樹圖片及古詩。
看到這么美的畫面,這么有名的詩句,想讀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怎樣辦。
學生自由練習讀古詩。
2、此刻同桌兩個同學比一比,看誰能把這首詩讀準確,如果你的同桌能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就請你在書的上方給他畫一張笑臉,如果他哪讀的不夠準確,就請你幫幫他。
(三)、了解詩意,指導朗讀。
第一句:萬條垂下綠絲絳。
1、指名讀。
如果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柳樹的樣貌就更好了。
2、通過視圖、聯(lián)想,了解詩意、讀出詩情。
1》、(出示柳樹圖片)你們看,柳樹的葉子是什么顏色一片片柳葉綠得就像一塊塊翠綠晶瑩的碧玉一樣,多美呀!“碧玉”這個詞就是在告訴我們柳葉長得很…(學生答:很綠)。
2》、我們再仔細看一看,柳樹的葉子不但綠得可愛,而且還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學生答:個性多)。
你覺得把這句詩中的哪個詞讀重就能讓我們感受到這棵高高的柳樹長滿了像碧玉一樣的葉子(學生答:一樹)。
在古典詩詞中,數(shù)量詞并不必須都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有時它還表示很多的意思。
3》、指名朗讀第一句,并評讀。
4》、你們來數(shù)數(shù)這首詩每句話有幾個字每行有五個字的詩就叫作…(學生答:五言詩)。
回憶一下,五言詩一般就應怎樣停頓(學生答:二、二、三停頓)。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六
一、教材分析: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寫的是初春二月柳樹、柳條、柳葉。這首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業(yè)。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講評。
講評學生寫的關(guān)于柳樹的句子(課前收好,批改)。
1.選出優(yōu)秀的到臺上讀。
2.指出不足之處。(注意字要寫正確,句子要通順)。
三、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七
1、作者相關(guān)情況搜索:
賀知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通詩句,疏通詞句。
初讀古詩,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準字形,結(jié)合注釋和詩句理解詞意,不懂的查字典或查找工具書,并在書上做好批注。
3、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詠柳》中柳樹具有_______特點。
《春日》講的是作者在春日瀏覽,看到_______。
4、細讀詩句,深入思考。
《詠柳》的一、二句分別把______比作了_______,三、四句用了_______修辭手法。
《春日》里的_______景像讓我們感受春的美好。
5、回顧全詩,總結(jié)提升。
《詠柳》,作者通過對初春二月____的描寫,歌頌_____,贊美大自然呈現(xiàn)的_____。
《春日》,贊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也點出____是春天的'的源頭。
6、豐富閱讀,拓展視野。
讀《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清明》(杜牧),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春色。
7、詩情畫意。
選擇其中的一首畫一幅畫,并配上文字描述,突出春天的多姿多彩而又充滿生機。
1、讀讀記記生字新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課時
1、自學反饋
2、交流質(zhì)疑
3、分組展示
4、課后檢測
按照導學案進行預習后,課堂匯報時學生仍然說不好,導學案還要再細致些,要求再明確些。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八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并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jié)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么?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zhì)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說說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里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里。詩人寫得多妙?。?BR>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diào)要輕松,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jié)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詠柳教案設計篇十九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第9課《詠柳》。
1、通過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
2、繼續(xù)運用“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3、自能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
多媒體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感知美。
1、課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
2、揭題解題,簡介作者:這節(jié)課,我們就帶著愉快的心情一起來學習一首。
3、課件出示春柳圖,使學生初步感知柳樹的美。
4、過渡:柳樹真美啊,連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一首贊美柳樹的詩。(課件出示詩歌)師:同學們已經(jīng)按課文的預習要求預習了課文,接下來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把這首詩再朗讀幾遍,等一下向老師展示一下你們的朗讀能力好嗎?讀的時候要注意找出能體現(xiàn)柳樹美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個記號。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lǐng)略美。
1、生自由朗讀。
2、檢查朗讀情況。
3、檢查自學情況:通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
4、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讀懂的地方。
6、小結(jié):這棵柳樹多美啊,它長得又高又綠,樹上垂下無數(shù)的柳條,它的葉子細細的,多么惹人喜愛啊!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呢?(贊美、喜愛)我們一起讀一遍好嗎?(學生齊讀)。
三、質(zhì)疑問難交流朗讀——品味美。
1、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內(nèi)容,那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梳理疑問,重點問題再交流朗讀)。
3、交流朗讀:(主要運用課件幫學生理解,讓學生通過反復讀及小組討論體會課文三個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課文語言的美及柳樹的美)。
(2)、出示第二句詩課件,體會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條”,寫出了柳條隨風飄拂,輕柔美麗、顏色翠綠的特點,讓人覺得它的樣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詩課件,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之處以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指導朗讀,齊讀全詩。
5、小結(jié)過渡: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詩人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用碧玉來比喻柳樹的枝和葉,寫出了柳樹的顏色美,又用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樣子美,然后展開大膽的想象,由柳樹想到二月春風,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四、想象意境,熟讀成誦——欣賞美。
1、學生閉目想象意境。后先讓學生交流想到的畫面,再指名描繪意境。
2、出示本詩配歌課件,讓學生欣賞詩境的美。
3、吟誦本詩:現(xiàn)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可以加上適當?shù)膭幼鱽硪髡b,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4、學生吟詩,背詩,互相評價。
五、選讀詩歌,拓展思維——豐富美。
1、大家吟詩的時候多投入啊,可見這一首詩寫得多好??!想不想多讀一些這樣的好詩呢?
2、課件出示與本詩相關(guān)的幾首古詩,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讀。
六、自主作業(yè),遷移能力——延伸美。
學了這首詩后,你回去想給自己布置什么作業(yè)?
詠柳教案設計篇二十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我們今天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全班齊讀課題《詠柳》)。
(4)看一下圖中的畫,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5)這首詩的作者是:(板書?賀知章)。
二、了解作者。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月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人。少年就以文詞而出名。公元695年升進士,做過工部侍郎等官。晚年與李白交友,酒后作詩文,神采飛揚。他工書法,尤其章草隸書。《全唐詩》存其詩一卷,共存詩20首。寫景的詩,較為清新通俗,除本課《詠柳》外,還有《采蓮詩》《回鄉(xiāng)偶書》廣為傳誦。
三、理解詩題。
《詠柳》,詠,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
柳樹在春天生發(fā),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寫柳樹,歌頌春天,贊美大自然呈現(xiàn)出的勃勃生機。
四、理解古詩。
學習1、2句。
碧玉妝成一樹高,
“碧玉”,綠色的玉,這里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妝”,打扮。??“一樹”,滿樹,“一”字這里不表示數(shù)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
萬條垂下綠絲絳。
“萬條”,泛指柳樹枝條多。
“絲絳”,用絲編成的帶子。
全句的意思是:從樹上垂下來無數(shù)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兩句詩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從樹上垂下來無數(shù)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學習3、4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
“細葉”柳樹新萌發(fā)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
“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
兩句詩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
四、分析文章。
《詠柳》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靜態(tài)中的柳樹,卻使人感到柳樹內(nèi)在的生命力。后兩句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賦予巧妙的想象,把對柳樹的贊美,引向?qū)Υ禾斓馁澝?。這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
五指導朗讀。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要求:讀出感情,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讀的時候,注意詞與詞之間節(jié)奏不要完全一樣,有快有慢,要有變化。強調(diào)的內(nèi)容要讀重音,比如:誰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