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級數(shù)學的認識圖形教案人教版(5篇)

字號: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一年級數(shù)學的認識圖形教案人教版篇1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第1課時
    【教學實錄】
    教師:上課!
    學生:起立,老師您好!
    教師:小朋友們好,請坐!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呀,李老師邀請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認識一下嗎?
    學生:想。
    教師:那給點掌聲,咱們歡迎歡迎。(學生鼓掌,教師出示課件)
    (課件動畫中出現(xiàn)一位機器人)
    機器人: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機器人。今天特意來和小朋友們交朋友的。你們有信心奪第一嗎?
    學生:有。
    教師:看來同學們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現(xiàn)在,機器人就想考驗大家了。首先,請大家把桌面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學生開始擺東西,一會后,教師播放音樂示意學生坐端正)
    (音樂停)
    教師:第一、第三和第六小組的同學動作最快。(教師表揚該三組的學生)
    教師:同學們都分得很好,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呀?
    (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來,你來說一說,你怎么分的?
    學生:他們都是一樣的。
    教師:他們形狀都是一樣的,對嗎?誰再來說說?你來。
    學生:我這個是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教師:正方體,她課前預習了,真棒啊,她都知道這個是正方體了。誰再來說一說?來,你來說一說。
    學生:我是按圖形分類。
    教師:哦,按照形狀相同的分,這些,圓圓的物體,對嗎?(教師拿著圓柱形的教具),好,請大家再把它輕輕地放進去。
    教師:其實,這些形狀相同的物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想知道嗎?
    學生:想。
    教師:大家拿出數(shù)學書出來,翻到32頁,看一看,叫什么名字。
    學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板書)
    教師:大家表現(xiàn)得真好,來,給自己鼓鼓掌。
    (學生鼓掌)
    教師:大家都能說出它的名字來了。但是我還是想考考你們,我舉起一個物體,請你們告訴我,它屬于哪一類,好嗎?
    學生:好。
    教師:(舉起一個長方體)這是?
    學生:長方體。
    教師:真棒。(舉起圓柱)這個。
    學生:圓柱
    教師:(舉起球)這個?
    學生:球。
    教師:(教師舉起正方體)這個。
    學生:正方體。
    教師:恩,剛剛是我舉起來,現(xiàn)在,我說一個物體,你們舉起來,好嗎?
    學生:好。
    教師:請大家舉一個長方體。
    (學生動起來,找出長方體,并舉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教師:好,放下,再來,請大家舉一個圓柱。
    (學生動起來,找出圓柱,并舉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教師:好,請大家舉正方體
    (學生動起來,找出圓柱,并舉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教師:好,放下。1、2、3(教師做出坐端正的動作,示意要學生坐端正)
    學生:坐端正。
    教師:好了,剛才我們已經(jīng)舉一舉了,待會在小組里面,請小組長出題目,我們再來舉一舉,好不好啊?
    學生:好。
    教師: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熱鬧地開展起來,學習氣氛濃厚,教師巡堂)
    (教師播放音樂,示意學生安靜并坐端正)
    教師:我剛才看了一下,每個小組的同學都積極地參與了活動,非常棒。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能說出它們的名字了,老師這里有它們的大頭貼,誰能對號入座,把它們貼上去呢?(教師舉起手,示意學生舉手回答)
    (學生舉手)
    教師:好,來,這位女同學。
    (學生上黑板貼)
    教師: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貼得對不對。(學生貼了正方體的圖片)請回。再請一個,誰來?
    (學生舉手)
    教師:好,你來。(學生貼長方體的圖片)
    教師:還有很多照片呢,誰再來?來,你來。
    (學生貼圓柱的圖片)
    教師:還有一張照片,請那位男同學來。
    (學生貼球的圖片)
    教師:它們都貼對了嗎?
    學生:貼對了。
    教師:貼對了。好,剛剛我們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教師用手指著立體圖形的圖片,由學生說出它們的名字)。你們想跟它們交朋友嗎?
    學生:想。
    教師:好,請你們選擇一個做你們的好朋友,然后摸一摸,看一看,看看它們是張什么樣,摸上去是什么感覺。好,開始。
    (學生活動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一年級數(shù)學的認識圖形教案人教版篇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能辨認和區(qū)別出這兩種圖形。
    2。使學生初步建立起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滲透分類統(tǒng)計。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和名稱,并能區(qū)別這兩種圖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歡迎!(出示動畫“認識圖形”)
    二、講授新課
    1、初步認識長方形(繼續(xù)演示動畫“認識圖形”)。
    (1)師:這是圖圖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圖形國是什么形狀的?”誰來回答?
    (2)教師出示國旗圖,問:國旗的面是什么形狀的?舉起數(shù)學課本、練習本問:數(shù)學課本、練習本的面是什么形狀的?再拿出一張長方形彩紙,先橫著放,問:這張彩紙是什么形狀的,豎著放、斜著放呢?
    (3)學生舉例。
    以上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還是小,它們的形狀都可以用這樣一個圖形表示,(教師畫長方形)問:這是什么圖形?(板書長方形)
    (4)數(shù)一數(shù)長方形有幾條邊,再數(shù)一數(shù)桌上的長方形紙有幾條邊,用彩筆逐一勾出四條邊。
    (5)師用一定長來量長方形的四條邊,學生認真觀察后,問:長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嗎?哪兩條邊一樣長?哪兩條邊不一樣長?
    長方形四條邊不一樣長,對著的兩條邊一樣長。
    (6)學生折紙,看看是不是對著的兩條邊一樣長。
    (7)反饋練習:請說出幾號圖形是長方形。
    2、初步認識正方形(繼續(xù)演示動畫“認識圖形”)。
    (1)這是圖圖提出的第二個問題,誰來回答?
    (2)教師拿出一塊手絹,問:這塊手絹是什么形狀的?再舉起地板磚、正方形電光紙,問這些東西的面是什么形狀的?斜著放呢?
    (3)學生舉例。
    以上這些物品的面不論大或是小,它們的形狀都可以畫成這樣一個圖形“□”(畫正方形),這是什么形?(板書正方形)
    (4)數(shù)一數(shù)正方形有幾條邊,四條邊一樣長嗎?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紙比一比。
    (5)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
    ①長方形有幾條邊?正方形有幾條邊?
    ②長方形四條邊怎么樣?正方形四條邊怎么樣?
    ③長方形與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師歸納:長方形有四邊條,正方形也有四條邊,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長方形對著的兩條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6)反饋練習:
    用4根小棒擺一個正方形,用6根小棒擺一個長方形。
    教師歸納:長方形沿中間虛線對折后,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正方形,為什么呢?這是根據(jù)長方形邊的長短確定的,這個問題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再進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論是大正方形還是小正方形,沿中間虛線對折后都是長方形,沿正方形對角線對折后是三角形。
    三、課堂練習。
    做一做1、2題
    1、沿虛線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邊長怎么樣,長方形的邊長怎么樣(分組進行)。
    2、說一說,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長方形的。
    四、
    今天我們學了哪幾種圖形?(板書:長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七第2、3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
    一年級數(shù)學的認識圖形教案人教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更深刻的認識各種圖形并進行區(qū)別。
    3、培養(yǎng)觀察及操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形狀的卡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畫,你們想看嗎?
    多媒體出示特意騎牛圖。
    教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教師: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教師:我們先來看牧童騎牛圖是用什么圖形拼成的?你能將圖中相同的圖形找出來嗎?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認識平面圖形。
    教師先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將圖中的圖形標記下進行分類。然后小組長組織好小組內(nèi)的同學進行交流。
    組間交流,及時抽象出幾何名稱,如:樹干的開頭是長方形、太陽的開頭是圓形……
    舉例:看看身邊的物體,什么開頭是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或圓?
    教師:你能利用手中的學具將這些圖形畫出來嗎?
    三、當堂達標
    給下面圖形涂上顏色
    課堂: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識了那些圖形寶寶,請你和同桌交流一下。
    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39頁自主練習題1、2、3、4題
    選做題:用本課認識的圖形寶寶畫一幅畫,并統(tǒng)計出各種圖形的個數(shù)。
    板書設計:
    牧童
    —認識圖形
    一年級數(shù)學的認識圖形教案人教版篇4
    教材分析
    《認識圖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它通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引入教學,讓學生感知兩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了解立體圖形各個表面的特征;再從眾多不同的平面圖形中分類,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圖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認、拼組。
    教學目標
    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能根據(jù)它們的特征,并從具體的情景中辨別出這四種圖形,初步運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培養(yǎng)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學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流程
    一、活動一:借玩具小熊貓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進行表演的玩具小熊貓,“小朋友們,我是誰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來玩玩,好嗎?我還給大家?guī)砹嗽S多的禮物,請你們從中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拿在手里,誰來告訴大家,你手里拿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自由回答。
    讓學生觸摸物體表面,初步感知“體、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覺。在此基礎上全班交流。
    生1:摸起來挺硬。
    生2:滑滑的。
    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彎彎的……
    揭示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這里,教師將學生們喜歡的玩具動物小熊貓帶進了課堂,將教師的語言轉(zhuǎn)換成小熊貓的語言,讓學生感到十分親切有趣。再讓學生觸摸物體的表面,感知其不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BR>    二、活動二:感知“面”是從“體”得到的。
    出示長方體,讓學生試試能從長方體上找出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后,課件動態(tài)演示。再讓學生從桌面上的物體中找出長方形。生答:從長方體上找到長方形;從三棱柱上找到長方形。
    師啟發(fā)談話:“我們能從這些物體上找到長方形,那么能從它們上面找到其他的圖形嗎?請大家4人一組,找找看。”讓學生自主活動,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從其他物體上找出其他圖形。
    結合學生匯報小組活動結果進行課件演示:
    ①從正方體上分離出正方形,揭示名稱。
    ②從圓柱上分離出圓,揭示名稱。
    ③從三棱柱上分離出三角形,揭示名稱。
    通過直觀演示,讓學生明白“體、面”之間的關系。
    一起出示四種圖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并板書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
    【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認識了各種平面圖形,但對體和面的關系理解得還不透徹,因此教師通過課件的動態(tài)演示揭示了體和面的關系。教師同時設計了小組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進一步體會體和面的關系。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教師拓展性的設問,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提供了空間和時間?!?BR>    三、活動三:用“體”描“形”。
    小熊貓說:“小朋友真能干,已經(jīng)能從不同的物體上找到不同的圖形了,那我們能不能自己想辦法用桌上的物體來描這些圖形呢?小朋友試試看。”放手讓學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尋找用“體”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學生“作品”,并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物體描出來的,描出的是什么。
    師說:“小朋友們,這些圖形擠在一張紙上一點也不舒服,于是它們找到了四座房子,它們跳呀跳,跳到了我們的黑板上,想請小朋友幫它們分房子。小朋友愿意嗎?”(小黑板出示各種平面圖形的卡片)點名請學生給圖形按“門牌”分房子。
    讓學生評價結果。
    【如何對學生的已有知識進行強化和鞏固呢?教師首先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用物體描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接著,分房子的游戲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更增進了一步?!?BR>    四、活動四:實踐運用。
    師(出示課本第36頁第一題的圖)說:“圖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它們來到花園捉迷藏。小朋友找找這里有我們認識的哪些圖形。”學生自由發(fā)言。
    “你們看這些圖形都穿著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給它們穿上它們喜歡的衣服?!闭垖W生給課本第36頁第一題的圖形涂色。
    讓學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平面圖形,想起來的就站起來說。
    【學習生活中的數(shù)學是課標精神的體現(xiàn)。教師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綜合性
    的題目,對知識進行強化鞏固;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了尋找身邊圖形的活動,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連?!?BR>    五、活動五:圖形拼組。
    小熊貓:“小朋友玩得真不錯,你們還能設計出新的玩法嗎?”生1:用圖形拼各種物體。生2:用圖形畫各種物體……
    放手讓學生分小組用圖形進行拼組:可以用各種圖形畫,也可以用現(xiàn)有圖形拼組,由學生自由選擇。
    有的學生拼出了一輛坦克;有的畫出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雞,煙囪還冒著煙;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車,好長好長的車廂,他說,我要在這兒安我的家,我住這,小貓住這,等等,我們想到哪兒,馬上就可以出發(fā)……
    拼好后,學生們離開座位互相參觀學習。有的學生看見了別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梢妼W生的互相學習是多么的有效。在學生廣泛參觀的基礎上,進行評價。
    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己用什么圖形拼成了什么東西。
    展示部分優(yōu)秀作品,并說說用了什么圖形拼成了什么物體。
    【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在設計上采用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并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fā)展,創(chuàng)造欲望得到滿足。在學生的作品中,我們能充分感受到學生那極其豐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創(chuàng)造。而這,無不得益于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教學開放式的組織。教師讓學生離開座位參觀,給學生的互相學習提供了機會;再通過對作品的展示和評價,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BR>    六、活動延伸。
    小熊貓:我們今天認識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說說。想想和這些新朋友還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別忘了告訴我。小朋友再見!生:小熊貓再見。
    【簡單的課后練習,為學生提出了具有挑戰(zhàn)性的要求,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BR>    一年級數(shù)學的認識圖形教案人教版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能夠辨認和區(qū)別這些圖形。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shù)學交流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辨認和區(qū)別各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生:(每個小組一份)鞋盒、牙膏盒、藥盒、磁帶盒子;易拉罐、鉛筆、茶葉罐;魔方、骰子、小立方體10個;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師:課件、各種形狀的實物若干、獎品、四種抽象出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出示講臺上的一些實物: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笥?,你認識它們嗎?(學生自由說各個實物名稱,師指出:它們都是同學們生活中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你們都帶來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們大聲介紹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看看你們組里有不同的嗎?
    生分組活動:說出帶來的東西的名稱
    師: 大家?guī)У臇|西可真多啊!看看這些物體,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嗎?(鼓勵質(zhì)疑)。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物體 (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
    1、學具分類,初步感知
    a、動手操作
    師:你們看一看這么多物品中,有沒有形狀相同的物品呢?你們能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兒嗎?請每個小組里的小朋友共同動手分一分。
    學生分組操作,師巡視(2分鐘)
    b、匯報反饋
    師: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說說你們分了幾類?是怎么分的?(3分鐘)
    讓學生邊說邊舉起來讓大家看。
    師:他們小組是這樣分的,和你們組是一樣的嗎?
    c、小結概念
    師:每種形狀的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你能給每類物體起個名字嗎?
    指名生回答,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來規(guī)范各種名稱,并板書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動手操作,感知特點
    a、感知長方體
    師:(舉起球)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請你也舉起一個球,互相看看拿對了嗎?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師帶領學生依次放回圓柱和正方體。
    師:看看桌子上現(xiàn)在有的是什么樣的物體?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在小組里和小朋友說一說。(2分鐘)
    b、匯報反饋
    師:誰能用響亮的聲音告訴大家,你現(xiàn)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的?你是怎么感覺到的?(5分鐘)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來規(guī)范語言名稱。并板書:長方體:平面
    c、感知正方體、圓柱、球。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現(xiàn)在你還想認識什么形狀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組的小朋友說說你的感覺。
    d、集體反饋各種物體的特征
    師:哪個小朋友能來說說你認識的什么物體?有什么感覺?
    師根據(jù)學生匯報的板書出各種物體的特征。每匯報完一種,老師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找一個來看一看,摸一摸,驗證了他的感覺后再板書。
    e、比較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發(fā)現(xiàn)了圓柱和球能滾,那他們滾的是不是一樣的呢?
    指名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能說清楚就要鼓勵。
    3、抽象思維,形成表象
    師:這幾種物體,如果去掉了它們美麗的外衣,你還認識它們嗎?
    課件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