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和有說服力。寫總結要注意用簡練的語言表達清晰的觀點??偨Y范文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和參考案例。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一
敬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本分。塘鎮(zhèn)村李某同志就是這樣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xx,男,現年51歲,xx鎮(zhèn)xx村村民。上有年近八旬的母親,在兄弟姊妹五人中排行第二。多年以來,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鄰里團結等方面的實際行動,受到了三里五鄉(xiāng)的贊揚。
一、以孝為先,贍養(yǎng)母親盡孝道。
1980年,19歲的李某在xx中學完成高中學業(yè),成為村里少有的高中生。因為父親身體長期不好,畢業(yè)后的李某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之一。1983年,父親因病去世,家中的母親獨自生活不便,李某便建議母親同兒女一起生活,但擔心給兒女添麻煩的李母卻堅持一個人生活。
如今,李母年事已高,雖然身板還算硬朗,但常年的風濕折磨讓老人痛苦不堪。尤其是冬天來臨,老人就很少出門,李某疼愛自己的母親,因為自己時間充裕,他和妻子經常在寒冷的晚上陪母親聊天,給母親暖被窩。他常常叮囑兄弟妻兒,老人家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正常的,雖然有些話不中聽,但是絕對沒有惡意,要多包容不要產生誤會。所以這么多年來,一大家子沒和老人紅過臉、吵過架。婆媳關系融洽,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二、家庭和睦,兄弟齊心力“聚”金。
24歲那一年,經人介紹與善良淳樸的農村姑娘xx喜結良緣,按照農村的習俗“分家”生活,當時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生活也是其樂融融。1987年,兩口子有孩子,生活也越來越好。,李某通過村干部選舉被村民推選為xx村的會計,來,不論是村集體“大家”,還是自己的“小家”,李某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雖然兄弟姊妹5個人都已分家過日子,但分家不分心。,在李某的倡議下,兄弟四人合資創(chuàng)辦了xx磚廠。因為兄弟妯娌要生活在一起,李某也在一次家庭會議上定下了規(guī)矩:兄弟之間、妯娌之間要真誠。十幾年來,不論磚廠的效益如何,兄弟妯娌之間從沒有發(fā)生破壞和睦的不愉快。如今磚廠在兄弟幾個苦心經營下,每年有一筆可靠的收入。他們的幸福生活讓四鄰羨慕,并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稱贊。
三、關心集體,鄰里團結奔小康。
作為一名村干部,工作中干一行愛一行,吃苦耐勞,樂于奉獻,對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兩次被塘鎮(zhèn)人民政府評選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在工作中遇到問題,一心為村民利益著想,開動腦筋,盡力解決。
自19開辦磚廠以來,隨著規(guī)模的擴大,有越來越多的村民來磚廠做事,他們也因此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xx村被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李某團結村民,帶領村民積極創(chuàng)業(yè)致富。
孝敬父母,與妻子相濡以沫,與兄弟相互扶持,用真誠的心去關懷身邊的人,他用實際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他也成了三里五鄉(xiāng)孝老愛親的典范和榜樣。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二
金晨,男,漢族,1979年5月生,200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文憑,現任村委委員。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wěn)定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yè)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不能沒有“孝”字,作為一個社會公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要切實履行好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職責義務,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妻子,與之白頭到老,精心養(yǎng)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我擴展到家庭,多關心、體貼妻子,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金晨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他的孝心散發(fā)著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溫馨與和睦。村民們每次提起他都是贊不絕口,說他是孝敬老人、關愛家庭、團結鄰里的好楷模。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對他更加信任,以他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讓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huán)境中。
金晨的房子在滑坡險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會有滑坡發(fā)生的可能,裹挾著泥沙的滑坡體時刻威脅著房屋的安全,但迫于經濟困難,他便在天晴時,一個人拿著鐵鍬鏟除淤泥,疏通水道,確保房子安全,讓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時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經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為他擔心自己睡的太死,讓老人受到傷害。
金晨年5.12地震發(fā)生時,他正在家里做飯,當感到房子出現劇烈晃動時,他第一時間飛奔進老人的臥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過去后,他回到房子檢查受損情況,在確認安全后,方才松了一口氣;盡管大震過去了,但小震卻不斷,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發(fā)現有異常,便立刻轉移老人。在震后的一個多月里,他時時刻刻都擔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隨著災后重建的開展,金晨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克服各種困難蓋起了新房,他讓老人住進了寬敞安全的房間,終于不用再擔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頭的擔子一下輕了不少。
金晨不但孝敬老人,還和睦鄰里,不管誰家有個大小事情,他都會主動去幫忙。誰家有了困難無論是經濟,還是家庭糾紛他都主動幫助化解,街坊鄰居誰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
金晨婚后,為了肩負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給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飯菜端給老人并一再囑咐孩子們不準動老人的飯。他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顧不得休息,就又抄起農具投入到農忙之中。
30多年來,金晨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一定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情況在金晨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么難心事,他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出來,他面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有一次,老人因突發(fā)腦梗塞暈倒,他急忙找人、找車把老人送進醫(yī)院。看著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金晨二話沒說,拿出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了幾千元錢,及時為老人看病。住院期間,金晨跑上跑下交錢拿藥,端屎端尿,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半個多月過去了,經過金晨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別高興。
金晨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苯鸪渴沁@么說也是這么做的。他經常說:他覺得:孝敬老人,照顧妻子,讓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鞓?。
這位普通的農民,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他愛老人、愛妻子。他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溫暖著老人,誰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三
現年35歲,1996年技校畢業(yè)分配到xx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以下簡稱xx集團),現為xx集團本部資產管理公司聚氯乙烯廠的一名普通女工。1997年,她與xx公司員工自由戀愛結婚。作為普通工人,他倆收入微薄,婚房只是一間十三平米的小屋。20xx年7月兒子出生,小家庭沉浸在歡樂中。雖經濟不算寬裕,他們仍在隔壁租好房子,將公婆從農村接來,一家人在一起過著簡單和睦的生活。
天有不測風云,20xx年3月22日丈夫在重慶萬州不幸因意外摔死,當時兒子還不到兩歲,27歲的嘗到了人生的苦痛、莫測與無奈。亡夫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本養(yǎng)育了一雙兒女,期盼著能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女兒20xx年因病去逝,老人又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命運對兩位老人是卻是如此苛刻,唯一的兒子也離他們而去?!鞍装l(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現實,再一次給年歲已高的公婆沉重打擊,公婆相繼病倒。
家里失去了男人這個頂梁柱,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接踵而至——老的病,小的弱,微薄的工資要養(yǎng)活4口人,困難可想而知!她感覺天都要塌了,無法想象接下來的日子該怎么辦。她想到了死!想到黃泉路上去追尋那相親相愛的丈夫。但看到一夜白頭的公婆無依無靠,再看看蹣跚學步的兒子天真無邪,幾年來一起生活的相濡以沫,善良的老人早就和她融為血肉相連的親人了,自己真的就能放棄他們嗎?不,不能?。∫庾R到:自己決不能垮!丈夫不在了,她就是這個家的頂梁柱,她要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要扛起兩個老人老有所養(yǎng)的擔當,命運既然這樣安排,她只能坦然面對,堅強地挺下去。
擦干了眼淚的,面對公婆無助的眼神,她一字一句對老人許下承諾:“爸、媽,佰均和姐都走了,從今以后你們就把我當親生女兒來看待,我也會把你們當成自己親生父母一樣孝敬?!笨吹娇蓯勰暧椎膶O子,再看看神情堅定的媳婦,兩位老人放下心來。一家人住在一起后,兒媳盡心照顧老人的生活,飯桌上的肉、好吃的菜,盡量給老人和孩子留著。八年來,雖然日子過得非常艱苦,但和睦謙讓的他們,讓孩子享受到了無比的幸福與快樂。
為了讓兒子從小樹立孝敬老人的意識,成為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天天讓兒子為臥病在床的公公拿藥端飯,讓孩子和她一起照顧兩位老人,盡可能讓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增強生活的信心。
八年的光陰,為家庭付出了女人最好的青春年華,同事和朋友都希望能有一個男人幫幫她,每次介紹的男友,得知她還要供養(yǎng)前夫多病父母的實際情況后都離開了?,F實的殘酷沒能動搖決心,她回憶起以前和丈夫的相濡以沫,想到公婆兒女雙亡的無依無靠,她知道自己不能放棄老人,她毅然選擇了前夫的父母,放棄了重新組建家庭的希望,她要替逝去的愛人盡到贍養(yǎng)雙親的責任,讓愛人在九泉之下瞑目。
孩子一天天長大,需要各種學雜費,公公一直生病,只能靠簡單的藥物維持,生活上再怎么節(jié)約開銷每月仍捉襟見肘,經濟壓力讓喘不過氣來。善良的婆婆為了替她減輕一些生活負擔,偷偷去撿破爛換錢以貼補家用,面對生活的艱難,面對“倔強”的老人,她不得已默認了婆婆的做法。一次婆婆一大早就出門了,到傍晚仍沒回來。下班得知后,不顧天已經下起了大雨,急忙跑去周圍的幾個小區(qū)找尋,當她在一個垃圾站低矮的屋檐下看到彎曲著脊背、被雨水濕透了的婆婆,看到婆婆身邊的一筐破爛時,她不禁流淚滿面,深深的自責,死死咬住嘴唇,顫抖著叫了一聲:“媽,讓我來背?!逼牌庞么葠鄣难酃饪粗骸安魂P事,媽和老漢拖累你了,娃兒,你也辛苦啊”。當背起沉沉的破爛,一手撐起傘,一手扶起年邁的婆婆,冒著大雨往家里走的時候,天已經黑盡了。
雖然生活艱難,但是卻沒有因為家庭原因影響過工作,十五年來,她勤勤懇懇地干好本職,通過不懈努力,從一名普通包裝操工成長為一名dcs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操作骨干,多次被分廠評為“操作能手”,她用加倍努力工作來回報社會、公司、領導、同事的幫助和期望。
只是一名普通女工,沒有多少豐功偉績,但是她那種在重重困難和打擊下不自棄的堅強與獨立和對公婆不拋棄的堅守,深深地激勵和感動了周圍的人。她把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真實地融入平凡而又平淡的點滴生活中,她用真心善待人,以摯愛感染人,讓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成為一盞不滅的長明燈,照亮了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四
吳伏連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用自己的大愛踐行生活的意義,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上慈下孝”的生動內涵。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真實故事,故事的結局有些凄涼,有點沉重,不會像電影劇本里的那般峰回路轉,有的也許只是我們對事實的惋惜,對生活的嘆息。三年前的一天,不幸降臨到這個家庭,24歲的孫子突然感覺身體不適,去醫(yī)院檢查,患有尿毒癥,需要高額的費用做透析,還需要換腎,而這時,孫子的父親早年患有糖尿病,母親有高血壓,而父母兩人都不能為自己的兒子捐腎,這讓做父母的只能為孩子干著急,而這時,吳老太卻毫不猶豫的決定捐腎給孫子做手術,吳老太自己也不知道,這手術是什么,會有什么危險,但她更知道,孫子還很年輕,快要當爸爸了,還有大好的青春等著他,而自己過了大半輩子了。
配型的結果非常的樂觀,手術也很順利,手術過后沒多久,孫子和女友結婚了,隨后,孫子也當爸爸了,吳老太也做太奶奶了,這本該是讓全家人都萬分開心的事,可惜好景不長,20xx年的3月,為了趕車,孫子跑了一段路,就是跑了這幾步,使得縫合的地方裂開了,讓本該可以慢慢恢復起來的孫子病情突然惡化,誰都不會想到,手術完后才半年多的時間里,孫子就這么離開了人世。吳老太經歷了人世間最慘痛的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喪孫之痛。
即便如此,吳老太也從沒有抱怨,悲觀,依然樂觀、平淡的生活在這塊屬于的她的土地上,很平凡,很普通,每天陪著年邁體弱多病的老伴下地種菜,生火做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照顧著老伴的日常生活。或許我們的主人公在外人看來會是多么的無助和悲傷,而當她在70歲高齡時,還能開心,愜意的生活著,無論身邊發(fā)生了任何事還能坦率,誠然的去面對,不禁的讓我們對這位老太太產生了由衷的佩服與敬意。
吳老太的偉大在于她的無私,她的奉獻,她對生活的認知態(tài)度與人生追求,或許這樣的人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fā)現它的眼睛,又或許對于這些人,他們要的不是回報,這只是他們對人生的感悟。這里,我們衷心祝福老太太身體健康,安享晚年。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五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踐行四德,孝親敬老。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初次讀到這個故事時,很不理解兒子如此不孝,母親會這么傻?后來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的“傻人”:無論你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無論母親怎樣的瘦弱貧賤,她永遠站在母親的位置上,向你伸開溫暖的雙臂。在這個世界上,也只有母親會牽掛你的冷暖,默默關注著你的一舉一動。父母對子女的愛,深情似海。
想必大家一定不會忘記那段話:
5歲時:“媽媽,燒紅燒肉吧”“行,燒”
15歲時:“媽媽,別燒紅燒肉了,換換味道”“行,買別的菜”
35歲時“兒子,啥時候回家吃一頓???媽給做紅燒肉”“不行,最近忙”
50歲時“媽媽今天路過你家,給你帶紅燒肉”“不行,今天不在家”
70歲時“媽,我想吃紅燒肉”那邊,已經沒有了媽媽的聲音。
這段話,品味其中我們感覺心頭發(fā)酸,這簡單的一問一答,是人世間至親至愛的流露,可是媽媽卻再也聽不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是多么殘酷的事實!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墒俏覀儏s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所以,盡孝要趁早,?;丶铱纯?,不要到失去的時候再去后悔。
現實中,有的家庭盡管在物質生活上承擔了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但是對長輩缺乏愛心,冷冰冰地擠出點錢便一了百了,不聞不問,使父母“端著碗不覺飯香,用到錢心感隱痛”。做晚輩的要多與老人交流、溝通,除了照顧他們的物質生活外,還應在精神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體貼,使他們充分享受天倫之樂。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六
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一顆孝順之心。
小x本姓x,三歲的時候,在縣城工作的姨父姨母因膝下無子,家住xxx鄉(xiāng)的親生父母把她過寄給姨父姨母撫養(yǎng),后來她也就隨姨父姓了“x”。看著xx從上小學、到參加工作,再到出嫁成家,兩位老人傾注了大半輩子的心血,盡了老一輩人應盡的義務。
參加工作后的xx,回到家就幫姨母洗菜做飯,收拾房間,休息日陪著兩位老人聊聊天,散散步。剛參加工作那時工資低,xx舍不得給自己買時髦的服裝,總惦記著先給兩位老人買點布料添件新衣服,或是買點水果、副食之類的東西讓老人們嘗嘗,這一習慣一直到xx成家后都還堅持著。3月,姨父因病去世,辦完姨父的喪事后,她把年邁多病的姨母接到自己的家里一起生活。姨母年青時就患上了冠心病和糖尿病,為了護理好姨母的身體和飲食生活,她專門跑到醫(yī)院去咨詢醫(yī)生,家里有這種病狀的老年人怎樣從生活保養(yǎng)到藥物調理方面進行照顧。飲食方面,患糖尿病的人應多吃菜少吃飯,xx就照著烹飪書試著給姨母做些可口的菜吃,剛開始不是缺鹽就是淡味,時間一長,菜也就做得越來越好吃。姨母體胖怕熱,行走不方便,卻又喜歡出門散散步,每次從散步到回家是走一走停一停,上樓梯也要歇上一會兒,看著姨母大汗淋淋地回到家,xx很是心疼,幾天之后,家里便安裝了空調。為了照顧好姨母,同學之間的小聚、單位組織的三·八旅游活動,xx也都放棄了。實在是推不掉的應酬,xx也是提前為老人準備好飯菜再參加。xx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yǎng)大不容易,兒女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應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
一顆體貼之心。
xx的'丈夫xxx在縣人民銀行工作,是一位農家子弟,憑著農家子弟的勤奮與好學,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了領導崗位。丈夫走上領導崗位后,工作上較忙,一年四季出差、開會、學習的時間多,照顧老人和家務活兒大多都落在了xx一個人的肩上。一次,姨母生病住院需要人服待,丈夫又出差在省里開會,在不影響自己工作的情況下,xx到醫(yī)院陪伴姨母,病床前端水送飯,為老人梳頭洗腳,多少個日日夜夜,那個中滋味,怎一個累字了得!自己的親生父母常年呆在鄉(xiāng)下,有時老年人打個電話上來想看看外孫,xx只好利用“雙休日”帶著兒子買些營養(yǎng)品去鄉(xiāng)下看望兩位老人,第二天下午又要匆匆忙忙地趕回宣恩上班?!鞍偕菩橄取保腥嗽诿χ洜I自己事業(yè)的時候,也往往記不起父母的生日,前幾年公公婆婆住在中間河,有一年,xx提醒丈夫,今年婆婆過生時,咱們一家三口一定下去看看,結果婆婆過生那天,丈夫單位上級領導臨時來檢查工作,她只好默默地帶著兒子去為婆婆做生。
一顆關愛之心。
兒子xx現在xx民族學院讀書,在兒子的培養(yǎng)教育上,xx沒少操心過。兒子上小學的時候,體弱多病,時常感冒發(fā)燒,xx不是送兒子去打點滴,就是上門診去拿藥,晚上還得監(jiān)督兒子完成作業(yè)、背英語單詞。在兒子的成長方面,她更注重對兒子品德和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兒子上初一的時候,與一位叫xx的同學玩得特別好,只要家里做了好吃的菜,他都會把這位同學叫到家里來。
有一次在學校,兒子與xx因為口角之爭,一時氣憤的宗坤居然拿起板凳打了平日里玩得最好同學。老師通知xx趕到學校后,問清了原因,原來,兒子的同學因隨口帶了一句罵人母親的臟話,宗坤一時沖動用板凳砸了同學。回到家后,xx對兒子說:“他是你玩得最好同學,你要學會謙讓,不能因為一句話出口沒注意,你就動手打人?!焙髞恚瑢Ψ降募议L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做得不應該,專門到xx家道歉。兒子在家里的時候,xx不寵兒子,對兒子本來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勞動,放手讓兒子自己去做,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間,整理書桌、書包,晚自習回家自己煮面等等;對兒子在外交友方面,也不是給太多的零花錢,防止兒子養(yǎng)成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兒子高中是在外縣住讀的,一向坐車就暈坐的xx還是向單位請了兩天假,開學那天把兒子送到了學校,作了簡單的安排后,第二天就回到了xx。對兒子的愛和教育,xx說:“要愛得適當,愛中有合理而嚴格的要求;要照顧得適當,一定要給兒子一些靠他自己的出力而獲得成果的機會;要關心得適當,得放手時且放手,該放心處且放心。”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七
任菲莉,女,46歲,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高級會計師。
任菲莉曾有一個溫馨的家,并生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不幸的是,1歲7個月時,兩個女兒仍不會說話、不能站立和行走,經醫(yī)院確診為“痙攣型重度腦癱”。這個無情的事實將這個家推入了痛苦的深淵。從此,任菲莉就帶著一對女兒開始了艱辛又漫長的求醫(yī)之路。3年多過去了,她的丈夫見一次次的治療效果甚微,絕望到了極點,最終提出了離婚。
丈夫的離去無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擊,痛苦、難堪、失落,使任菲莉的精神幾近崩潰。但面對兩個女兒無辜的眼神,任菲莉意識到,她是母親,必須做她們的守護神,勇敢地挑起撫養(yǎng)、治療、教育她們的重擔。
20年不離不棄,20年樂觀向上。為了能讓孩子開口說話,任菲莉每天讓女兒看著自己的口型,然后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她們艱難地發(fā)音,漸漸地女兒的發(fā)音清晰了,能說很多話了。為了讓女兒能站起來,任菲莉獨自帶著孩子七上北京、兩下廣州求醫(yī)問藥,每天堅持為孩子做4個多小時的康復訓練。1995年女兒在北京動手術,她7天7夜沒睡覺,一直守護在女兒的身邊,幫孩子翻身、接大小便,累了也只是趴在床邊稍作休息。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她的大女兒終于站了起來!為了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任菲莉鼓勵女兒要勇敢地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還帶著女兒參加網絡比賽,讓她們感受到殘疾人也能平等參與社會活動。只要有空,她就教女兒學習?,F在,她的大女兒不但能讀書、寫字、會簡單的英語對話,還能熟練地操作電腦,做一些簡單的網絡維護工作,并有了自己的博客。
任菲莉不僅能坦然地面對家庭磨難,還積極地投身公益事業(yè)。為了幫助更多同病相憐的殘疾人家庭,2014年3月,任菲莉自費創(chuàng)辦了湖南省第一個全方位為殘疾人服務的網站——“菲莉雅愛心屋”。網站創(chuàng)辦8年來,已為腦癱患者及家庭提供免費康復咨詢2萬多人次,任菲莉也因此成了一些腦癱患者家長的朋友、一群腦癱孩子的阿姨。
任菲莉被授予中國十大杰出母親等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八
王小名,男,漢族,1979年5月生,200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文憑,現任王小名村村委委員。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wěn)定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yè)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不能沒有“孝”字,作為一個社會公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要切實履行好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職責義務,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妻子,與之白頭到老,精心養(yǎng)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我擴展到家庭,多關心、體貼妻子,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王小名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他的孝心散發(fā)著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溫馨與和睦。村民們每次提起他都是贊不絕口,說他是孝敬老人、關愛家庭、團結鄰里的好楷模。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對他更加信任,以他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讓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huán)境中。
王小名的房子在滑坡險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會有滑坡發(fā)生的可能,裹挾著泥沙的滑坡體時刻威脅著房屋的安全,但迫于經濟困難,他便在天晴時,一個人拿著鐵鍬鏟除淤泥,疏通水道,確保房子安全,讓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時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經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為他擔心自己睡的太死,讓老人受到傷害。
5。12地震發(fā)生時,他正在家里做飯,當感到房子出現劇烈晃動時,他第一時間飛奔進老人的臥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過去后,他回到房子檢查受損情況,在確認安全后,方才松了一口氣;盡管大震過去了,但小震卻不斷,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發(fā)現有異常,便立刻轉移老人。在震后的一個多月里,他時時刻刻都擔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隨著災后重建的開展,王小名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克服各種困難蓋起了新房,他讓老人住進了寬敞安全的`房間,終于不用再擔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頭的擔子一下輕了不少。
王小名不但孝敬老人,還和睦鄰里,不管誰家有個大小事情,他都會主動去幫忙。誰家有了困難無論是經濟,還是家庭糾紛他都主動幫助化解,街坊鄰居誰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
王小名婚后,為了肩負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給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飯菜端給老人并一再囑咐孩子們不準動老人的飯。他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顧不得休息,就又抄起農具投入到農忙之中。
30多年來,王小名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一定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情況在王小名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么難心事,他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出來,他面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有一次,老人因突發(fā)腦梗塞暈倒,他急忙找人、找車把老人送進醫(yī)院??粗〈采贤纯嗌胍鞯睦先耍跣∶挍]說,拿出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了幾千元錢,及時為老人看病。住院期間,王小名跑上跑下交錢拿藥,端屎端尿,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半個多月過去了,經過王小名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別高興。
王小名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蓖跣∶沁@么說也是這么做的。他經常說:他覺得:孝敬老人,照顧妻子,讓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樂。
這位普通的農民,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他愛老人、愛妻子。他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溫暖著老人,誰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九
1998年,在我與妻子結婚后的第一個年頭,女兒還沒有學會走路。岳父剛剛五十出頭,不幸身患腦溢血住進了醫(yī)院,我每天白天要上班,晚上下了班就趕到醫(yī)院陪護,還要四處借錢湊醫(yī)藥費,那時的收入不多,要給他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然后就到處借錢。面對如此大的壓力,心急如焚。但同時又提醒自己要堅強面對,及時籌集醫(yī)藥費給岳父治病。向親戚朋友借,向學校同事借,甚至向學校借過錢,十多個日日夜夜后岳父終于走了,一家人痛不欲生,家里的重擔壓在了我的身上,但我和妻子能相信天無絕人之路,生活中也都表現得樂觀向上。
對于母親我更是無微不至地照顧。在我上高中的第一個星期,父親因為心臟病突發(fā),永遠地離開了,是母親一手扶扯我上完了高中,又上完了四年大學。我深感母恩,深深地體會到母親的不容易。因此我要把對父母的愛加倍的給母親,不管怎樣忙怎樣沒有時間,也要擠出時間去看看母親。每周起碼兩次,每次去幫母親做做飯,做掉些家務,噓寒問暖,看看母親需要些什么。父母永遠都是奉獻,沒有半點索取,他們只知道無窮無盡的付出,沒有盤算子女的回報。只求做子女的能?;丶铱纯?,看著母親的滿頭的銀發(fā),時時讓我想起好好孝敬父母吧!好好孝敬父母吧,不要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方知悔恨不已。
而今,我在父與子的身份對比中,真真切切的讀懂了父愛與母愛,我用對待女兒的感情去默默享受父母對我的那份真情。我總想傾其所有給予女兒更好的.生活和成長環(huán)境,總是千方百計的為她設計美好的前程,總有“望女成鳳”的美好愿望,這些都是我父母當時對我們的心情,只不過由于年少無知,我沒有懂得父母的那份心意。反思后,我也會我們的博愛撫育女兒健康成長。我想無論多少年以后,“養(yǎng)兒才知父母恩”這句有著中國傳統(tǒng)孝道美德的名言一定會周而復始。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十
徐悅今年15歲,是市第一中學初三學生,小小年紀的她已是學校的學生會主席。
徐悅生長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懂得感恩爺爺奶奶、父母、老師。對于上下樓的鄰居,見面時她都會親切地問一聲好。她說,一聲問候代表著她對他們的尊敬和愛,盡管并不完全都認識他們,也尊敬他們,因為他們和其他長輩都一樣地辛苦育人,付出是等同的。“如果人懂得了感恩,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會拉近,一種動力與快樂就在心中油然而生?!?BR> 徐悅的父母是工薪階層,爸爸因工作一周回家一次,媽媽工作十分繁忙,晚上才回家吃飯。徐悅學會了自覺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給父母添負擔。父母下班回來后,她還會給他們捶背、按摩,和父母談談學習生活的事。每到周末,就是徐悅跟父母最珍貴的時間了。他們一起外出騎自行車、游玩,放松心情,盡情享受一周一次的團聚。
徐悅說,回報父母不一定要為他們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主要體現在生活的細節(jié)里,哪怕很小,父母感受得到才最真切。母親陳敏靈在接受采訪時表揚女兒說:“她很聽話,學習、家務都會自覺去做,不需要家長操心?!?BR> 有空就和爺爺奶奶聊天。
爺爺和奶奶是徐悅最想感謝的人?!盃敔斈棠桃簧穆纷吡艘淮蟀?,辛苦付出了一輩子,他們值得我敬佩,值得我學習,更值得我去愛?!毙鞇傉f,“我常常會想,自己老了,或許也會和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吧。面對這些,我們更要理解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讓老人對自己放心?!?BR> 在生活中,平時有空的時候徐悅會和奶奶一起坐在床上聊聊天,吃吃零食,也會和爺爺開開玩笑,逗他開心。徐悅說,雖然現在學習的任務很多很重,但是只要有空,她就一定會陪伴家人,因為共同相處的美好時光是買不來的。如果時光匆匆走過了,當想要報答他們的時候,他們卻不在了,這不是更讓人懊悔、痛心嗎?因此,空出來的時間,她總會留給家人,這種單純的天倫之樂比物質上的滿足更深刻、感動。
經常組織同學一起敬老。
除了自己敬老,徐悅還經常組織同學一起參加敬老活動。今年3月,該校團委舉行的學雷鋒月活動中,她與其他班團干部合作,組織團員們以惠州一中志愿者的身份外出賣報紙。經過一上午的努力,一共賺得523元,這些錢一分不差地捐給了老人院。
作為一名校學生會主席,學校發(fā)出的為敬老院、災區(qū)募捐,徐悅都積極參與?!盁o論是誰,只要是你的長輩,就值得你尊敬。常懷感恩的心,回報父母長輩對你的付出,讓生活充滿愛?!毙鞇傉f。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十一
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小x本姓x,三歲的時候,在縣城工作的姨父姨母因膝下無子,家住xxx鄉(xiāng)的親生父母把她過寄給姨父姨母撫養(yǎng),后來她也就隨姨父姓了“x”??粗鴛x從上小學、到參加工作,再到出嫁成家,兩位老人傾注了大半輩子的心血,盡了老一輩人應盡的義務。
參加工作后的xx,回到家就幫姨母洗菜做飯,收拾房間,休息日陪著兩位老人聊聊天,散散步。剛參加工作那時工資低,xx舍不得給自己買時髦的服裝,總惦記著先給兩位老人買點布料添件新衣服,或是買點水果、副食之類的東西讓老人們嘗嘗,這一習慣一直到xx成家后都還堅持著。2005年3月,姨父因病去世,辦完姨父的喪事后,她把年邁多病的姨母接到自己的家里一起生活。姨母年青時就患上了冠心病和糖尿病,為了護理好姨母的身體和飲食生活,她專門跑到醫(yī)院去咨詢醫(yī)生,家里有這種病狀的老年人怎樣從生活保養(yǎng)到藥物調理方面進行照顧。飲食方面,患糖尿病的人應多吃菜少吃飯,xx就照著烹飪書試著給姨母做些可口的菜吃,剛開始不是缺鹽就是淡味,時間一長,菜也就做得越來越好吃。姨母體胖怕熱,行走不方便,卻又喜歡出門散散步,每次從散步到回家是走一走停一停,上樓梯也要歇上一會兒,看著姨母大汗淋淋地回到家,xx很是心疼,幾天之后,家里便安裝了空調。為了照顧好姨母,同學之間的小聚、單位組織的三·八旅游活動,xx也都放棄了。實在是推不掉的應酬,xx也是提前為老人準備好飯菜再參加。xx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yǎng)大不容易,兒女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應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
xx的丈夫xxx在縣人民銀行工作,是一位農家子弟,憑著農家子弟的勤奮與好學,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了領導崗位。丈夫走上領導崗位后,工作上較忙,一年四季出差、開會、學習的時間多,照顧老人和家務活兒大多都落在了xx一個人的肩上。一次,姨母生病住院需要人服待,丈夫又出差在省里開會,在不影響自己工作的情況下,xx到醫(yī)院陪伴姨母,病床前端水送飯,為老人梳頭洗腳,多少個日日夜夜,那個中滋味,怎一個累字了得!自己的親生父母常年呆在鄉(xiāng)下,有時老年人打個電話上來想看看外孫,xx只好利用“雙休日”帶著兒子買些營養(yǎng)品去鄉(xiāng)下看望兩位老人,第二天下午又要匆匆忙忙地趕回宣恩上班?!鞍偕菩橄取保腥嗽诿χ洜I自己事業(yè)的時候,也往往記不起父母的生日,前幾年公公婆婆住在中間河,有一年,xx提醒丈夫,今年婆婆過生時,咱們一家三口一定下去看看,結果婆婆過生那天,丈夫單位上級領導臨時來檢查工作,她只好默默地帶著兒子去為婆婆做生。
兒子xx現在xx民族學院讀書,在兒子的培養(yǎng)教育上,xx沒少操心過。兒子上小學的時候,體弱多病,時常感冒發(fā)燒,xx不是送兒子去打點滴,就是上門診去拿藥,晚上還得監(jiān)督兒子完成作業(yè)、背英語單詞。在兒子的成長方面,她更注重對兒子品德和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兒子上初一的時候,與一位叫xx的同學玩得特別好,只要家里做了好吃的菜,他都會把這位同學叫到家里來。
有一次在學校,兒子與xx因為口角之爭,一時氣憤的宗坤居然拿起板凳打了平日里玩得最好同學。老師通知xx趕到學校后,問清了原因,原來,兒子的同學因隨口帶了一句罵人母親的臟話,宗坤一時沖動用板凳砸了同學。回到家后,xx對兒子說:“他是你玩得最好同學,你要學會謙讓,不能因為一句話出口沒注意,你就動手打人。”后來,對方的家長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做得不應該,專門到xx家道歉。兒子在家里的時候,xx不寵兒子,對兒子本來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勞動,放手讓兒子自己去做,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間,整理書桌、書包,晚自習回家自己煮面等等;對兒子在外交友方面,也不是給太多的零花錢,防止兒子養(yǎng)成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兒子高中是在外縣住讀的,一向坐車就暈坐的xx還是向單位請了兩天假,開學那天把兒子送到了學校,作了簡單的安排后,第二天就回到了xx。對兒子的愛和教育,xx說:“要愛得適當,愛中有合理而嚴格的.要求;要照顧得適當,一定要給兒子一些靠他自己的出力而獲得成果的機會;要關心得適當,得放手時且放手,該放心處且放心?!?BR>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十二
陳秋花,女,1954年出生,山西潞安礦業(yè)集團漳村煤礦職工任俊山妻子。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第五屆全省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山西好人。任俊山1974年退役后來到潞安礦務局漳村煤礦采煤隊上班。1976年,他被突然頂板冒落的石頭砸中腰部,致使胸椎以下高位癱瘓、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丈夫需要護理,年僅一歲孩子需要撫養(yǎng),年輕的她面對現實,接受精神、體能的雙重磨練。1984年,丈夫的病情稍為穩(wěn)定后,她利用空余時間自學裁縫,貼補丈夫的治療費用,增加家庭的額外收入。癱瘓臥床的任俊山,曾兩次被陳秋花硬硬從死神手里拽了回來。1983年,任俊山突然發(fā)起了高燒,體溫40度多日不退,她一邊精心護理丈夫,一邊托親依友四處尋醫(yī),在中西醫(yī)結合醫(yī)治下,任俊山的體溫奇跡般地恢復到正常。,任俊山因平躺時間過長,不能自行排尿,尿液的殘留物使腎臟功能減弱趨向衰退。在她的努力下,丈夫胱造瘺手術得以順利進行,生命得以延續(xù)。她用40年的行為詮釋了人間大孝,她以真誠、愛心、責任心溫馨著家庭,溫暖著社會。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十三
知榮辱,明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楊梅香以明事理、重孝道為榮,以勤儉持家為榮。數十年如一日,勤勞樸實、無怨無悔的照顧老人、疼愛子女。用她溫暖慈愛的雙手,撐起一家人幸福喜樂的天空。她用生活的點點滴滴踐行著為人兒、為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用平凡的愛詮釋出幸福家庭的感人親情。
現年60歲的楊梅香家住羅玉河居民樓。在這個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公租樓內,她已居住了37年。在這37年間,生活中的點滴、瑣碎,回想起來既充滿了歡聲笑語,也飽含著辛酸和艱辛。
1977年結婚的她,剛剛嫁入男方家時,就開始照料年邁的老太爺、太奶奶,擔當起了作為長孫媳婦的責任。當時的楊梅香,在天水市軸承儀器廠上班,既要做到不遲到早退,又要照顧老人承擔家務。她每天早上5點起床,為居住在后寨的娘家老父親洗菜做飯,將老人換下的衣服按照民族傳統(tǒng)送到清真寺去清洗。無論春夏、寒暑,無論晴陰、雨雪,無一天例外。親戚姊妹間說起她,無不豎起大拇指,說她是家中的好兒女、好媳婦,是家人的好榜樣。
1979年7月的一天,這一天對于楊梅香來說是充滿危險、幸運、驚喜的一天。在當時的醫(yī)療條件下,早產入院的她因患有高血壓、肢體水腫被送進急診,入院檢查后才得知她懷有雙胞胎,急需引產。經過一天一夜的急救,終于安全生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小寶貝,體重加起來共7斤8兩。幸運的是母子平安,這也是上天對她這個善兒慈母的眷顧。
自從家中兒女的誕生,楊梅香家原本緊張的生活更是難上加難。楊梅香不僅要照看自己的一雙兒女,又要照顧婆家、娘家的老人。她常說:“人的家規(guī)家教,誠實守信,真心實意,敬老愛老是傳統(tǒng)也是傳承?!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楊梅香從小受到回族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對父親言聽必從,從不敢頂嘴慪氣。記得那時她家小孩7個月大,那天她正好休息,一早回到娘家,照例先是搞家務、買菜,到清真寺?lián)Q洗衣物,回來后父親說家里的藥沒有了,于是又是一趟往返。前腳剛進家中,父親又需要交電話費要取錢……八個來回下來,她已是疲憊不堪。“遇上這事,誰能沒有委屈”,當時也只有用孝心來撫平,她說:“老人年邁,我們就是他們的手和腿,做人子女要順從長輩,言順,心順,孝順,品行順。這才是做人的道理”。
1999年的冬天,楊梅香因為膽結石做了手術正在住院。家中90歲高齡的老太太突發(fā)氣管炎、肺炎。她聽說后冒著大雪連夜趕到老太太身邊,得知老人已經臥床數日,她心疼不已,給老人揉腿搓腳,連續(xù)照顧了三天,直到老人康復。她說:“見不得老人受苦,只要老人能舒服些,她做啥都愿意?!焙髞頌榱朔奖阏疹櫪咸?,她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她家房間只有50平米大小,一雙兒女擠在一張小床上,老人睡大床,他夫妻二人睡在電視機旁臨時搭起的板床上。那段時間,她沒有一頓飯是能坐下來吃的。就這樣直到一年后老人安詳離世?;貞浧鹜?,連她自己都說那一年她就像是個上了鬧鐘的機器人,定時定點,不知疲倦。
如今,楊梅香的一對子女都已成人,有了自己的小家。由于父母的言傳身教,子女們也繼承了他們的傳統(tǒng),孝敬著他們。記得去年清明節(jié)前后,楊梅香的丈夫帶著孫子到香山寺后山上踏青,因為天陰路滑,不慎摔傷了右腿,當時就無法行動。兒子聞訊立即向朋友借了摩托車趕到,但由于父親受傷無法上車,兒子就背起了一百四十幾斤的父親,從半山腰一直趕到醫(yī)院。當把父親安頓好后,兒子的腿已經抖得控制不住,但他沒有半點遲疑、沒有半句牢騷。他說在他小的時候,親身經歷著父母怎樣照顧老人和操持并不富裕的家庭。他們小時候的衣服都是母親用縫紉機親手縫制的,鞋襪也是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為了節(jié)省,家里煮完面的面湯,都會澄清后和面蒸饅頭;洗完菜的水再次洗衣服、洗拖把,從來不曾浪費一絲一毫。日子過得非常勤儉,拉扯他們長大不容易。
“人的品行是從點點滴滴中積累起來的,孩子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是孝、能理解父母的心情是孝、在平淡的生活中與父母同甘共苦毫無怨言也是孝。先治其里,后治其外,無論家里、鄰里之間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睏蠲废阌米约浩椒驳纳睿鎿吹那楦?、淡然的態(tài)度,歷經幾十年風雨,默默守護著這充滿溫馨,溫暖,溫情的家?;ゾ椿郏趦€持家成為了他們的家訓。他們用自己平凡的生活經歷,傳承著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詮釋著和諧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與林玲經介紹于2010年11月6日相識,記得那是一個周末的傍晚,我們相約她下班后見面,彼此自我介紹后,我們都慨嘆,介紹人只把我們倆的名字搞對了,其他的什么都對不上,但是緣分就這樣來到了我們面前,彼此從此握住了對方的手。
從相識、相知、相戀,很快我們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11年7月6日我們登記結婚、10月22日我們舉行了婚禮,迎娶她的時刻是最幸福的時刻,也是我今生最難忘的時刻。結婚3年多來,我們共同努力、攜手共進,共同建立起了我們幸福的小家,更可喜的有了我們愛情的結晶樂樂?;叵肫饋恚钭屛译y忘的事是她每日每夜的照顧兒子,身體日漸消瘦,心力疲憊不堪的1年半里的點點滴滴;最讓我感動的事是,她放棄自己待遇、前途都很好的工作,全身心的照顧家、照顧我和兒子、照顧父母;最讓我愧疚的事是孩子不滿百天,我就外出執(zhí)行任務,沒能照顧上她們母子,還有就是房子裝修,她一個人完成的,還有就是結婚以來的所有紀念日我都不在她身邊,她依然毫無怨言的做好家中的每一件事情。
與我結婚的三年中吃了從來沒有吃過的苦,從一個什么都不會做的女孩變成了什么家務都會做,什么活都干得人讓我非常感動。很多事情都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內心的愧疚。今后的日子我會盡量彌補我對她的虧欠。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一
敬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本分。塘鎮(zhèn)村李某同志就是這樣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xx,男,現年51歲,xx鎮(zhèn)xx村村民。上有年近八旬的母親,在兄弟姊妹五人中排行第二。多年以來,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鄰里團結等方面的實際行動,受到了三里五鄉(xiāng)的贊揚。
一、以孝為先,贍養(yǎng)母親盡孝道。
1980年,19歲的李某在xx中學完成高中學業(yè),成為村里少有的高中生。因為父親身體長期不好,畢業(yè)后的李某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之一。1983年,父親因病去世,家中的母親獨自生活不便,李某便建議母親同兒女一起生活,但擔心給兒女添麻煩的李母卻堅持一個人生活。
如今,李母年事已高,雖然身板還算硬朗,但常年的風濕折磨讓老人痛苦不堪。尤其是冬天來臨,老人就很少出門,李某疼愛自己的母親,因為自己時間充裕,他和妻子經常在寒冷的晚上陪母親聊天,給母親暖被窩。他常常叮囑兄弟妻兒,老人家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正常的,雖然有些話不中聽,但是絕對沒有惡意,要多包容不要產生誤會。所以這么多年來,一大家子沒和老人紅過臉、吵過架。婆媳關系融洽,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二、家庭和睦,兄弟齊心力“聚”金。
24歲那一年,經人介紹與善良淳樸的農村姑娘xx喜結良緣,按照農村的習俗“分家”生活,當時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生活也是其樂融融。1987年,兩口子有孩子,生活也越來越好。,李某通過村干部選舉被村民推選為xx村的會計,來,不論是村集體“大家”,還是自己的“小家”,李某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雖然兄弟姊妹5個人都已分家過日子,但分家不分心。,在李某的倡議下,兄弟四人合資創(chuàng)辦了xx磚廠。因為兄弟妯娌要生活在一起,李某也在一次家庭會議上定下了規(guī)矩:兄弟之間、妯娌之間要真誠。十幾年來,不論磚廠的效益如何,兄弟妯娌之間從沒有發(fā)生破壞和睦的不愉快。如今磚廠在兄弟幾個苦心經營下,每年有一筆可靠的收入。他們的幸福生活讓四鄰羨慕,并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稱贊。
三、關心集體,鄰里團結奔小康。
作為一名村干部,工作中干一行愛一行,吃苦耐勞,樂于奉獻,對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兩次被塘鎮(zhèn)人民政府評選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在工作中遇到問題,一心為村民利益著想,開動腦筋,盡力解決。
自19開辦磚廠以來,隨著規(guī)模的擴大,有越來越多的村民來磚廠做事,他們也因此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xx村被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李某團結村民,帶領村民積極創(chuàng)業(yè)致富。
孝敬父母,與妻子相濡以沫,與兄弟相互扶持,用真誠的心去關懷身邊的人,他用實際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他也成了三里五鄉(xiāng)孝老愛親的典范和榜樣。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二
金晨,男,漢族,1979年5月生,200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文憑,現任村委委員。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wěn)定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yè)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不能沒有“孝”字,作為一個社會公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要切實履行好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職責義務,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妻子,與之白頭到老,精心養(yǎng)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我擴展到家庭,多關心、體貼妻子,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金晨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他的孝心散發(fā)著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溫馨與和睦。村民們每次提起他都是贊不絕口,說他是孝敬老人、關愛家庭、團結鄰里的好楷模。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對他更加信任,以他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讓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huán)境中。
金晨的房子在滑坡險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會有滑坡發(fā)生的可能,裹挾著泥沙的滑坡體時刻威脅著房屋的安全,但迫于經濟困難,他便在天晴時,一個人拿著鐵鍬鏟除淤泥,疏通水道,確保房子安全,讓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時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經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為他擔心自己睡的太死,讓老人受到傷害。
金晨年5.12地震發(fā)生時,他正在家里做飯,當感到房子出現劇烈晃動時,他第一時間飛奔進老人的臥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過去后,他回到房子檢查受損情況,在確認安全后,方才松了一口氣;盡管大震過去了,但小震卻不斷,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發(fā)現有異常,便立刻轉移老人。在震后的一個多月里,他時時刻刻都擔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隨著災后重建的開展,金晨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克服各種困難蓋起了新房,他讓老人住進了寬敞安全的房間,終于不用再擔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頭的擔子一下輕了不少。
金晨不但孝敬老人,還和睦鄰里,不管誰家有個大小事情,他都會主動去幫忙。誰家有了困難無論是經濟,還是家庭糾紛他都主動幫助化解,街坊鄰居誰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
金晨婚后,為了肩負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給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飯菜端給老人并一再囑咐孩子們不準動老人的飯。他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顧不得休息,就又抄起農具投入到農忙之中。
30多年來,金晨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一定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情況在金晨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么難心事,他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出來,他面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有一次,老人因突發(fā)腦梗塞暈倒,他急忙找人、找車把老人送進醫(yī)院。看著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金晨二話沒說,拿出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了幾千元錢,及時為老人看病。住院期間,金晨跑上跑下交錢拿藥,端屎端尿,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半個多月過去了,經過金晨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別高興。
金晨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苯鸪渴沁@么說也是這么做的。他經常說:他覺得:孝敬老人,照顧妻子,讓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鞓?。
這位普通的農民,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他愛老人、愛妻子。他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溫暖著老人,誰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三
現年35歲,1996年技校畢業(yè)分配到xx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以下簡稱xx集團),現為xx集團本部資產管理公司聚氯乙烯廠的一名普通女工。1997年,她與xx公司員工自由戀愛結婚。作為普通工人,他倆收入微薄,婚房只是一間十三平米的小屋。20xx年7月兒子出生,小家庭沉浸在歡樂中。雖經濟不算寬裕,他們仍在隔壁租好房子,將公婆從農村接來,一家人在一起過著簡單和睦的生活。
天有不測風云,20xx年3月22日丈夫在重慶萬州不幸因意外摔死,當時兒子還不到兩歲,27歲的嘗到了人生的苦痛、莫測與無奈。亡夫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本養(yǎng)育了一雙兒女,期盼著能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女兒20xx年因病去逝,老人又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命運對兩位老人是卻是如此苛刻,唯一的兒子也離他們而去?!鞍装l(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現實,再一次給年歲已高的公婆沉重打擊,公婆相繼病倒。
家里失去了男人這個頂梁柱,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接踵而至——老的病,小的弱,微薄的工資要養(yǎng)活4口人,困難可想而知!她感覺天都要塌了,無法想象接下來的日子該怎么辦。她想到了死!想到黃泉路上去追尋那相親相愛的丈夫。但看到一夜白頭的公婆無依無靠,再看看蹣跚學步的兒子天真無邪,幾年來一起生活的相濡以沫,善良的老人早就和她融為血肉相連的親人了,自己真的就能放棄他們嗎?不,不能?。∫庾R到:自己決不能垮!丈夫不在了,她就是這個家的頂梁柱,她要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要扛起兩個老人老有所養(yǎng)的擔當,命運既然這樣安排,她只能坦然面對,堅強地挺下去。
擦干了眼淚的,面對公婆無助的眼神,她一字一句對老人許下承諾:“爸、媽,佰均和姐都走了,從今以后你們就把我當親生女兒來看待,我也會把你們當成自己親生父母一樣孝敬?!笨吹娇蓯勰暧椎膶O子,再看看神情堅定的媳婦,兩位老人放下心來。一家人住在一起后,兒媳盡心照顧老人的生活,飯桌上的肉、好吃的菜,盡量給老人和孩子留著。八年來,雖然日子過得非常艱苦,但和睦謙讓的他們,讓孩子享受到了無比的幸福與快樂。
為了讓兒子從小樹立孝敬老人的意識,成為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天天讓兒子為臥病在床的公公拿藥端飯,讓孩子和她一起照顧兩位老人,盡可能讓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增強生活的信心。
八年的光陰,為家庭付出了女人最好的青春年華,同事和朋友都希望能有一個男人幫幫她,每次介紹的男友,得知她還要供養(yǎng)前夫多病父母的實際情況后都離開了?,F實的殘酷沒能動搖決心,她回憶起以前和丈夫的相濡以沫,想到公婆兒女雙亡的無依無靠,她知道自己不能放棄老人,她毅然選擇了前夫的父母,放棄了重新組建家庭的希望,她要替逝去的愛人盡到贍養(yǎng)雙親的責任,讓愛人在九泉之下瞑目。
孩子一天天長大,需要各種學雜費,公公一直生病,只能靠簡單的藥物維持,生活上再怎么節(jié)約開銷每月仍捉襟見肘,經濟壓力讓喘不過氣來。善良的婆婆為了替她減輕一些生活負擔,偷偷去撿破爛換錢以貼補家用,面對生活的艱難,面對“倔強”的老人,她不得已默認了婆婆的做法。一次婆婆一大早就出門了,到傍晚仍沒回來。下班得知后,不顧天已經下起了大雨,急忙跑去周圍的幾個小區(qū)找尋,當她在一個垃圾站低矮的屋檐下看到彎曲著脊背、被雨水濕透了的婆婆,看到婆婆身邊的一筐破爛時,她不禁流淚滿面,深深的自責,死死咬住嘴唇,顫抖著叫了一聲:“媽,讓我來背?!逼牌庞么葠鄣难酃饪粗骸安魂P事,媽和老漢拖累你了,娃兒,你也辛苦啊”。當背起沉沉的破爛,一手撐起傘,一手扶起年邁的婆婆,冒著大雨往家里走的時候,天已經黑盡了。
雖然生活艱難,但是卻沒有因為家庭原因影響過工作,十五年來,她勤勤懇懇地干好本職,通過不懈努力,從一名普通包裝操工成長為一名dcs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操作骨干,多次被分廠評為“操作能手”,她用加倍努力工作來回報社會、公司、領導、同事的幫助和期望。
只是一名普通女工,沒有多少豐功偉績,但是她那種在重重困難和打擊下不自棄的堅強與獨立和對公婆不拋棄的堅守,深深地激勵和感動了周圍的人。她把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真實地融入平凡而又平淡的點滴生活中,她用真心善待人,以摯愛感染人,讓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成為一盞不滅的長明燈,照亮了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四
吳伏連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用自己的大愛踐行生活的意義,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上慈下孝”的生動內涵。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真實故事,故事的結局有些凄涼,有點沉重,不會像電影劇本里的那般峰回路轉,有的也許只是我們對事實的惋惜,對生活的嘆息。三年前的一天,不幸降臨到這個家庭,24歲的孫子突然感覺身體不適,去醫(yī)院檢查,患有尿毒癥,需要高額的費用做透析,還需要換腎,而這時,孫子的父親早年患有糖尿病,母親有高血壓,而父母兩人都不能為自己的兒子捐腎,這讓做父母的只能為孩子干著急,而這時,吳老太卻毫不猶豫的決定捐腎給孫子做手術,吳老太自己也不知道,這手術是什么,會有什么危險,但她更知道,孫子還很年輕,快要當爸爸了,還有大好的青春等著他,而自己過了大半輩子了。
配型的結果非常的樂觀,手術也很順利,手術過后沒多久,孫子和女友結婚了,隨后,孫子也當爸爸了,吳老太也做太奶奶了,這本該是讓全家人都萬分開心的事,可惜好景不長,20xx年的3月,為了趕車,孫子跑了一段路,就是跑了這幾步,使得縫合的地方裂開了,讓本該可以慢慢恢復起來的孫子病情突然惡化,誰都不會想到,手術完后才半年多的時間里,孫子就這么離開了人世。吳老太經歷了人世間最慘痛的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喪孫之痛。
即便如此,吳老太也從沒有抱怨,悲觀,依然樂觀、平淡的生活在這塊屬于的她的土地上,很平凡,很普通,每天陪著年邁體弱多病的老伴下地種菜,生火做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照顧著老伴的日常生活。或許我們的主人公在外人看來會是多么的無助和悲傷,而當她在70歲高齡時,還能開心,愜意的生活著,無論身邊發(fā)生了任何事還能坦率,誠然的去面對,不禁的讓我們對這位老太太產生了由衷的佩服與敬意。
吳老太的偉大在于她的無私,她的奉獻,她對生活的認知態(tài)度與人生追求,或許這樣的人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fā)現它的眼睛,又或許對于這些人,他們要的不是回報,這只是他們對人生的感悟。這里,我們衷心祝福老太太身體健康,安享晚年。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五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踐行四德,孝親敬老。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初次讀到這個故事時,很不理解兒子如此不孝,母親會這么傻?后來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的“傻人”:無論你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無論母親怎樣的瘦弱貧賤,她永遠站在母親的位置上,向你伸開溫暖的雙臂。在這個世界上,也只有母親會牽掛你的冷暖,默默關注著你的一舉一動。父母對子女的愛,深情似海。
想必大家一定不會忘記那段話:
5歲時:“媽媽,燒紅燒肉吧”“行,燒”
15歲時:“媽媽,別燒紅燒肉了,換換味道”“行,買別的菜”
35歲時“兒子,啥時候回家吃一頓???媽給做紅燒肉”“不行,最近忙”
50歲時“媽媽今天路過你家,給你帶紅燒肉”“不行,今天不在家”
70歲時“媽,我想吃紅燒肉”那邊,已經沒有了媽媽的聲音。
這段話,品味其中我們感覺心頭發(fā)酸,這簡單的一問一答,是人世間至親至愛的流露,可是媽媽卻再也聽不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是多么殘酷的事實!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墒俏覀儏s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所以,盡孝要趁早,?;丶铱纯?,不要到失去的時候再去后悔。
現實中,有的家庭盡管在物質生活上承擔了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但是對長輩缺乏愛心,冷冰冰地擠出點錢便一了百了,不聞不問,使父母“端著碗不覺飯香,用到錢心感隱痛”。做晚輩的要多與老人交流、溝通,除了照顧他們的物質生活外,還應在精神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體貼,使他們充分享受天倫之樂。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六
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一顆孝順之心。
小x本姓x,三歲的時候,在縣城工作的姨父姨母因膝下無子,家住xxx鄉(xiāng)的親生父母把她過寄給姨父姨母撫養(yǎng),后來她也就隨姨父姓了“x”。看著xx從上小學、到參加工作,再到出嫁成家,兩位老人傾注了大半輩子的心血,盡了老一輩人應盡的義務。
參加工作后的xx,回到家就幫姨母洗菜做飯,收拾房間,休息日陪著兩位老人聊聊天,散散步。剛參加工作那時工資低,xx舍不得給自己買時髦的服裝,總惦記著先給兩位老人買點布料添件新衣服,或是買點水果、副食之類的東西讓老人們嘗嘗,這一習慣一直到xx成家后都還堅持著。3月,姨父因病去世,辦完姨父的喪事后,她把年邁多病的姨母接到自己的家里一起生活。姨母年青時就患上了冠心病和糖尿病,為了護理好姨母的身體和飲食生活,她專門跑到醫(yī)院去咨詢醫(yī)生,家里有這種病狀的老年人怎樣從生活保養(yǎng)到藥物調理方面進行照顧。飲食方面,患糖尿病的人應多吃菜少吃飯,xx就照著烹飪書試著給姨母做些可口的菜吃,剛開始不是缺鹽就是淡味,時間一長,菜也就做得越來越好吃。姨母體胖怕熱,行走不方便,卻又喜歡出門散散步,每次從散步到回家是走一走停一停,上樓梯也要歇上一會兒,看著姨母大汗淋淋地回到家,xx很是心疼,幾天之后,家里便安裝了空調。為了照顧好姨母,同學之間的小聚、單位組織的三·八旅游活動,xx也都放棄了。實在是推不掉的應酬,xx也是提前為老人準備好飯菜再參加。xx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yǎng)大不容易,兒女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應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
一顆體貼之心。
xx的'丈夫xxx在縣人民銀行工作,是一位農家子弟,憑著農家子弟的勤奮與好學,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了領導崗位。丈夫走上領導崗位后,工作上較忙,一年四季出差、開會、學習的時間多,照顧老人和家務活兒大多都落在了xx一個人的肩上。一次,姨母生病住院需要人服待,丈夫又出差在省里開會,在不影響自己工作的情況下,xx到醫(yī)院陪伴姨母,病床前端水送飯,為老人梳頭洗腳,多少個日日夜夜,那個中滋味,怎一個累字了得!自己的親生父母常年呆在鄉(xiāng)下,有時老年人打個電話上來想看看外孫,xx只好利用“雙休日”帶著兒子買些營養(yǎng)品去鄉(xiāng)下看望兩位老人,第二天下午又要匆匆忙忙地趕回宣恩上班?!鞍偕菩橄取保腥嗽诿χ洜I自己事業(yè)的時候,也往往記不起父母的生日,前幾年公公婆婆住在中間河,有一年,xx提醒丈夫,今年婆婆過生時,咱們一家三口一定下去看看,結果婆婆過生那天,丈夫單位上級領導臨時來檢查工作,她只好默默地帶著兒子去為婆婆做生。
一顆關愛之心。
兒子xx現在xx民族學院讀書,在兒子的培養(yǎng)教育上,xx沒少操心過。兒子上小學的時候,體弱多病,時常感冒發(fā)燒,xx不是送兒子去打點滴,就是上門診去拿藥,晚上還得監(jiān)督兒子完成作業(yè)、背英語單詞。在兒子的成長方面,她更注重對兒子品德和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兒子上初一的時候,與一位叫xx的同學玩得特別好,只要家里做了好吃的菜,他都會把這位同學叫到家里來。
有一次在學校,兒子與xx因為口角之爭,一時氣憤的宗坤居然拿起板凳打了平日里玩得最好同學。老師通知xx趕到學校后,問清了原因,原來,兒子的同學因隨口帶了一句罵人母親的臟話,宗坤一時沖動用板凳砸了同學。回到家后,xx對兒子說:“他是你玩得最好同學,你要學會謙讓,不能因為一句話出口沒注意,你就動手打人?!焙髞恚瑢Ψ降募议L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做得不應該,專門到xx家道歉。兒子在家里的時候,xx不寵兒子,對兒子本來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勞動,放手讓兒子自己去做,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間,整理書桌、書包,晚自習回家自己煮面等等;對兒子在外交友方面,也不是給太多的零花錢,防止兒子養(yǎng)成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兒子高中是在外縣住讀的,一向坐車就暈坐的xx還是向單位請了兩天假,開學那天把兒子送到了學校,作了簡單的安排后,第二天就回到了xx。對兒子的愛和教育,xx說:“要愛得適當,愛中有合理而嚴格的要求;要照顧得適當,一定要給兒子一些靠他自己的出力而獲得成果的機會;要關心得適當,得放手時且放手,該放心處且放心。”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七
任菲莉,女,46歲,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高級會計師。
任菲莉曾有一個溫馨的家,并生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不幸的是,1歲7個月時,兩個女兒仍不會說話、不能站立和行走,經醫(yī)院確診為“痙攣型重度腦癱”。這個無情的事實將這個家推入了痛苦的深淵。從此,任菲莉就帶著一對女兒開始了艱辛又漫長的求醫(yī)之路。3年多過去了,她的丈夫見一次次的治療效果甚微,絕望到了極點,最終提出了離婚。
丈夫的離去無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擊,痛苦、難堪、失落,使任菲莉的精神幾近崩潰。但面對兩個女兒無辜的眼神,任菲莉意識到,她是母親,必須做她們的守護神,勇敢地挑起撫養(yǎng)、治療、教育她們的重擔。
20年不離不棄,20年樂觀向上。為了能讓孩子開口說話,任菲莉每天讓女兒看著自己的口型,然后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她們艱難地發(fā)音,漸漸地女兒的發(fā)音清晰了,能說很多話了。為了讓女兒能站起來,任菲莉獨自帶著孩子七上北京、兩下廣州求醫(yī)問藥,每天堅持為孩子做4個多小時的康復訓練。1995年女兒在北京動手術,她7天7夜沒睡覺,一直守護在女兒的身邊,幫孩子翻身、接大小便,累了也只是趴在床邊稍作休息。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她的大女兒終于站了起來!為了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任菲莉鼓勵女兒要勇敢地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還帶著女兒參加網絡比賽,讓她們感受到殘疾人也能平等參與社會活動。只要有空,她就教女兒學習?,F在,她的大女兒不但能讀書、寫字、會簡單的英語對話,還能熟練地操作電腦,做一些簡單的網絡維護工作,并有了自己的博客。
任菲莉不僅能坦然地面對家庭磨難,還積極地投身公益事業(yè)。為了幫助更多同病相憐的殘疾人家庭,2014年3月,任菲莉自費創(chuàng)辦了湖南省第一個全方位為殘疾人服務的網站——“菲莉雅愛心屋”。網站創(chuàng)辦8年來,已為腦癱患者及家庭提供免費康復咨詢2萬多人次,任菲莉也因此成了一些腦癱患者家長的朋友、一群腦癱孩子的阿姨。
任菲莉被授予中國十大杰出母親等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八
王小名,男,漢族,1979年5月生,200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文憑,現任王小名村村委委員。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wěn)定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yè)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不能沒有“孝”字,作為一個社會公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要切實履行好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職責義務,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妻子,與之白頭到老,精心養(yǎng)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我擴展到家庭,多關心、體貼妻子,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王小名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他的孝心散發(fā)著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溫馨與和睦。村民們每次提起他都是贊不絕口,說他是孝敬老人、關愛家庭、團結鄰里的好楷模。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對他更加信任,以他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讓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huán)境中。
王小名的房子在滑坡險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會有滑坡發(fā)生的可能,裹挾著泥沙的滑坡體時刻威脅著房屋的安全,但迫于經濟困難,他便在天晴時,一個人拿著鐵鍬鏟除淤泥,疏通水道,確保房子安全,讓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時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經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為他擔心自己睡的太死,讓老人受到傷害。
5。12地震發(fā)生時,他正在家里做飯,當感到房子出現劇烈晃動時,他第一時間飛奔進老人的臥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過去后,他回到房子檢查受損情況,在確認安全后,方才松了一口氣;盡管大震過去了,但小震卻不斷,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發(fā)現有異常,便立刻轉移老人。在震后的一個多月里,他時時刻刻都擔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隨著災后重建的開展,王小名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克服各種困難蓋起了新房,他讓老人住進了寬敞安全的`房間,終于不用再擔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頭的擔子一下輕了不少。
王小名不但孝敬老人,還和睦鄰里,不管誰家有個大小事情,他都會主動去幫忙。誰家有了困難無論是經濟,還是家庭糾紛他都主動幫助化解,街坊鄰居誰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
王小名婚后,為了肩負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給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飯菜端給老人并一再囑咐孩子們不準動老人的飯。他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顧不得休息,就又抄起農具投入到農忙之中。
30多年來,王小名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一定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情況在王小名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么難心事,他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出來,他面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有一次,老人因突發(fā)腦梗塞暈倒,他急忙找人、找車把老人送進醫(yī)院??粗〈采贤纯嗌胍鞯睦先耍跣∶挍]說,拿出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了幾千元錢,及時為老人看病。住院期間,王小名跑上跑下交錢拿藥,端屎端尿,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半個多月過去了,經過王小名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別高興。
王小名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蓖跣∶沁@么說也是這么做的。他經常說:他覺得:孝敬老人,照顧妻子,讓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樂。
這位普通的農民,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他愛老人、愛妻子。他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溫暖著老人,誰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九
1998年,在我與妻子結婚后的第一個年頭,女兒還沒有學會走路。岳父剛剛五十出頭,不幸身患腦溢血住進了醫(yī)院,我每天白天要上班,晚上下了班就趕到醫(yī)院陪護,還要四處借錢湊醫(yī)藥費,那時的收入不多,要給他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然后就到處借錢。面對如此大的壓力,心急如焚。但同時又提醒自己要堅強面對,及時籌集醫(yī)藥費給岳父治病。向親戚朋友借,向學校同事借,甚至向學校借過錢,十多個日日夜夜后岳父終于走了,一家人痛不欲生,家里的重擔壓在了我的身上,但我和妻子能相信天無絕人之路,生活中也都表現得樂觀向上。
對于母親我更是無微不至地照顧。在我上高中的第一個星期,父親因為心臟病突發(fā),永遠地離開了,是母親一手扶扯我上完了高中,又上完了四年大學。我深感母恩,深深地體會到母親的不容易。因此我要把對父母的愛加倍的給母親,不管怎樣忙怎樣沒有時間,也要擠出時間去看看母親。每周起碼兩次,每次去幫母親做做飯,做掉些家務,噓寒問暖,看看母親需要些什么。父母永遠都是奉獻,沒有半點索取,他們只知道無窮無盡的付出,沒有盤算子女的回報。只求做子女的能?;丶铱纯?,看著母親的滿頭的銀發(fā),時時讓我想起好好孝敬父母吧!好好孝敬父母吧,不要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方知悔恨不已。
而今,我在父與子的身份對比中,真真切切的讀懂了父愛與母愛,我用對待女兒的感情去默默享受父母對我的那份真情。我總想傾其所有給予女兒更好的.生活和成長環(huán)境,總是千方百計的為她設計美好的前程,總有“望女成鳳”的美好愿望,這些都是我父母當時對我們的心情,只不過由于年少無知,我沒有懂得父母的那份心意。反思后,我也會我們的博愛撫育女兒健康成長。我想無論多少年以后,“養(yǎng)兒才知父母恩”這句有著中國傳統(tǒng)孝道美德的名言一定會周而復始。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十
徐悅今年15歲,是市第一中學初三學生,小小年紀的她已是學校的學生會主席。
徐悅生長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懂得感恩爺爺奶奶、父母、老師。對于上下樓的鄰居,見面時她都會親切地問一聲好。她說,一聲問候代表著她對他們的尊敬和愛,盡管并不完全都認識他們,也尊敬他們,因為他們和其他長輩都一樣地辛苦育人,付出是等同的。“如果人懂得了感恩,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會拉近,一種動力與快樂就在心中油然而生?!?BR> 徐悅的父母是工薪階層,爸爸因工作一周回家一次,媽媽工作十分繁忙,晚上才回家吃飯。徐悅學會了自覺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給父母添負擔。父母下班回來后,她還會給他們捶背、按摩,和父母談談學習生活的事。每到周末,就是徐悅跟父母最珍貴的時間了。他們一起外出騎自行車、游玩,放松心情,盡情享受一周一次的團聚。
徐悅說,回報父母不一定要為他們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主要體現在生活的細節(jié)里,哪怕很小,父母感受得到才最真切。母親陳敏靈在接受采訪時表揚女兒說:“她很聽話,學習、家務都會自覺去做,不需要家長操心?!?BR> 有空就和爺爺奶奶聊天。
爺爺和奶奶是徐悅最想感謝的人?!盃敔斈棠桃簧穆纷吡艘淮蟀?,辛苦付出了一輩子,他們值得我敬佩,值得我學習,更值得我去愛?!毙鞇傉f,“我常常會想,自己老了,或許也會和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吧。面對這些,我們更要理解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讓老人對自己放心?!?BR> 在生活中,平時有空的時候徐悅會和奶奶一起坐在床上聊聊天,吃吃零食,也會和爺爺開開玩笑,逗他開心。徐悅說,雖然現在學習的任務很多很重,但是只要有空,她就一定會陪伴家人,因為共同相處的美好時光是買不來的。如果時光匆匆走過了,當想要報答他們的時候,他們卻不在了,這不是更讓人懊悔、痛心嗎?因此,空出來的時間,她總會留給家人,這種單純的天倫之樂比物質上的滿足更深刻、感動。
經常組織同學一起敬老。
除了自己敬老,徐悅還經常組織同學一起參加敬老活動。今年3月,該校團委舉行的學雷鋒月活動中,她與其他班團干部合作,組織團員們以惠州一中志愿者的身份外出賣報紙。經過一上午的努力,一共賺得523元,這些錢一分不差地捐給了老人院。
作為一名校學生會主席,學校發(fā)出的為敬老院、災區(qū)募捐,徐悅都積極參與?!盁o論是誰,只要是你的長輩,就值得你尊敬。常懷感恩的心,回報父母長輩對你的付出,讓生活充滿愛?!毙鞇傉f。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十一
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小x本姓x,三歲的時候,在縣城工作的姨父姨母因膝下無子,家住xxx鄉(xiāng)的親生父母把她過寄給姨父姨母撫養(yǎng),后來她也就隨姨父姓了“x”??粗鴛x從上小學、到參加工作,再到出嫁成家,兩位老人傾注了大半輩子的心血,盡了老一輩人應盡的義務。
參加工作后的xx,回到家就幫姨母洗菜做飯,收拾房間,休息日陪著兩位老人聊聊天,散散步。剛參加工作那時工資低,xx舍不得給自己買時髦的服裝,總惦記著先給兩位老人買點布料添件新衣服,或是買點水果、副食之類的東西讓老人們嘗嘗,這一習慣一直到xx成家后都還堅持著。2005年3月,姨父因病去世,辦完姨父的喪事后,她把年邁多病的姨母接到自己的家里一起生活。姨母年青時就患上了冠心病和糖尿病,為了護理好姨母的身體和飲食生活,她專門跑到醫(yī)院去咨詢醫(yī)生,家里有這種病狀的老年人怎樣從生活保養(yǎng)到藥物調理方面進行照顧。飲食方面,患糖尿病的人應多吃菜少吃飯,xx就照著烹飪書試著給姨母做些可口的菜吃,剛開始不是缺鹽就是淡味,時間一長,菜也就做得越來越好吃。姨母體胖怕熱,行走不方便,卻又喜歡出門散散步,每次從散步到回家是走一走停一停,上樓梯也要歇上一會兒,看著姨母大汗淋淋地回到家,xx很是心疼,幾天之后,家里便安裝了空調。為了照顧好姨母,同學之間的小聚、單位組織的三·八旅游活動,xx也都放棄了。實在是推不掉的應酬,xx也是提前為老人準備好飯菜再參加。xx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yǎng)大不容易,兒女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應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
xx的丈夫xxx在縣人民銀行工作,是一位農家子弟,憑著農家子弟的勤奮與好學,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了領導崗位。丈夫走上領導崗位后,工作上較忙,一年四季出差、開會、學習的時間多,照顧老人和家務活兒大多都落在了xx一個人的肩上。一次,姨母生病住院需要人服待,丈夫又出差在省里開會,在不影響自己工作的情況下,xx到醫(yī)院陪伴姨母,病床前端水送飯,為老人梳頭洗腳,多少個日日夜夜,那個中滋味,怎一個累字了得!自己的親生父母常年呆在鄉(xiāng)下,有時老年人打個電話上來想看看外孫,xx只好利用“雙休日”帶著兒子買些營養(yǎng)品去鄉(xiāng)下看望兩位老人,第二天下午又要匆匆忙忙地趕回宣恩上班?!鞍偕菩橄取保腥嗽诿χ洜I自己事業(yè)的時候,也往往記不起父母的生日,前幾年公公婆婆住在中間河,有一年,xx提醒丈夫,今年婆婆過生時,咱們一家三口一定下去看看,結果婆婆過生那天,丈夫單位上級領導臨時來檢查工作,她只好默默地帶著兒子去為婆婆做生。
兒子xx現在xx民族學院讀書,在兒子的培養(yǎng)教育上,xx沒少操心過。兒子上小學的時候,體弱多病,時常感冒發(fā)燒,xx不是送兒子去打點滴,就是上門診去拿藥,晚上還得監(jiān)督兒子完成作業(yè)、背英語單詞。在兒子的成長方面,她更注重對兒子品德和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兒子上初一的時候,與一位叫xx的同學玩得特別好,只要家里做了好吃的菜,他都會把這位同學叫到家里來。
有一次在學校,兒子與xx因為口角之爭,一時氣憤的宗坤居然拿起板凳打了平日里玩得最好同學。老師通知xx趕到學校后,問清了原因,原來,兒子的同學因隨口帶了一句罵人母親的臟話,宗坤一時沖動用板凳砸了同學。回到家后,xx對兒子說:“他是你玩得最好同學,你要學會謙讓,不能因為一句話出口沒注意,你就動手打人。”后來,對方的家長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做得不應該,專門到xx家道歉。兒子在家里的時候,xx不寵兒子,對兒子本來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勞動,放手讓兒子自己去做,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間,整理書桌、書包,晚自習回家自己煮面等等;對兒子在外交友方面,也不是給太多的零花錢,防止兒子養(yǎng)成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兒子高中是在外縣住讀的,一向坐車就暈坐的xx還是向單位請了兩天假,開學那天把兒子送到了學校,作了簡單的安排后,第二天就回到了xx。對兒子的愛和教育,xx說:“要愛得適當,愛中有合理而嚴格的.要求;要照顧得適當,一定要給兒子一些靠他自己的出力而獲得成果的機會;要關心得適當,得放手時且放手,該放心處且放心?!?BR>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十二
陳秋花,女,1954年出生,山西潞安礦業(yè)集團漳村煤礦職工任俊山妻子。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第五屆全省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山西好人。任俊山1974年退役后來到潞安礦務局漳村煤礦采煤隊上班。1976年,他被突然頂板冒落的石頭砸中腰部,致使胸椎以下高位癱瘓、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丈夫需要護理,年僅一歲孩子需要撫養(yǎng),年輕的她面對現實,接受精神、體能的雙重磨練。1984年,丈夫的病情稍為穩(wěn)定后,她利用空余時間自學裁縫,貼補丈夫的治療費用,增加家庭的額外收入。癱瘓臥床的任俊山,曾兩次被陳秋花硬硬從死神手里拽了回來。1983年,任俊山突然發(fā)起了高燒,體溫40度多日不退,她一邊精心護理丈夫,一邊托親依友四處尋醫(yī),在中西醫(yī)結合醫(yī)治下,任俊山的體溫奇跡般地恢復到正常。,任俊山因平躺時間過長,不能自行排尿,尿液的殘留物使腎臟功能減弱趨向衰退。在她的努力下,丈夫胱造瘺手術得以順利進行,生命得以延續(xù)。她用40年的行為詮釋了人間大孝,她以真誠、愛心、責任心溫馨著家庭,溫暖著社會。
敬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篇十三
知榮辱,明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楊梅香以明事理、重孝道為榮,以勤儉持家為榮。數十年如一日,勤勞樸實、無怨無悔的照顧老人、疼愛子女。用她溫暖慈愛的雙手,撐起一家人幸福喜樂的天空。她用生活的點點滴滴踐行著為人兒、為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用平凡的愛詮釋出幸福家庭的感人親情。
現年60歲的楊梅香家住羅玉河居民樓。在這個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公租樓內,她已居住了37年。在這37年間,生活中的點滴、瑣碎,回想起來既充滿了歡聲笑語,也飽含著辛酸和艱辛。
1977年結婚的她,剛剛嫁入男方家時,就開始照料年邁的老太爺、太奶奶,擔當起了作為長孫媳婦的責任。當時的楊梅香,在天水市軸承儀器廠上班,既要做到不遲到早退,又要照顧老人承擔家務。她每天早上5點起床,為居住在后寨的娘家老父親洗菜做飯,將老人換下的衣服按照民族傳統(tǒng)送到清真寺去清洗。無論春夏、寒暑,無論晴陰、雨雪,無一天例外。親戚姊妹間說起她,無不豎起大拇指,說她是家中的好兒女、好媳婦,是家人的好榜樣。
1979年7月的一天,這一天對于楊梅香來說是充滿危險、幸運、驚喜的一天。在當時的醫(yī)療條件下,早產入院的她因患有高血壓、肢體水腫被送進急診,入院檢查后才得知她懷有雙胞胎,急需引產。經過一天一夜的急救,終于安全生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小寶貝,體重加起來共7斤8兩。幸運的是母子平安,這也是上天對她這個善兒慈母的眷顧。
自從家中兒女的誕生,楊梅香家原本緊張的生活更是難上加難。楊梅香不僅要照看自己的一雙兒女,又要照顧婆家、娘家的老人。她常說:“人的家規(guī)家教,誠實守信,真心實意,敬老愛老是傳統(tǒng)也是傳承?!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楊梅香從小受到回族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對父親言聽必從,從不敢頂嘴慪氣。記得那時她家小孩7個月大,那天她正好休息,一早回到娘家,照例先是搞家務、買菜,到清真寺?lián)Q洗衣物,回來后父親說家里的藥沒有了,于是又是一趟往返。前腳剛進家中,父親又需要交電話費要取錢……八個來回下來,她已是疲憊不堪。“遇上這事,誰能沒有委屈”,當時也只有用孝心來撫平,她說:“老人年邁,我們就是他們的手和腿,做人子女要順從長輩,言順,心順,孝順,品行順。這才是做人的道理”。
1999年的冬天,楊梅香因為膽結石做了手術正在住院。家中90歲高齡的老太太突發(fā)氣管炎、肺炎。她聽說后冒著大雪連夜趕到老太太身邊,得知老人已經臥床數日,她心疼不已,給老人揉腿搓腳,連續(xù)照顧了三天,直到老人康復。她說:“見不得老人受苦,只要老人能舒服些,她做啥都愿意?!焙髞頌榱朔奖阏疹櫪咸?,她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她家房間只有50平米大小,一雙兒女擠在一張小床上,老人睡大床,他夫妻二人睡在電視機旁臨時搭起的板床上。那段時間,她沒有一頓飯是能坐下來吃的。就這樣直到一年后老人安詳離世?;貞浧鹜?,連她自己都說那一年她就像是個上了鬧鐘的機器人,定時定點,不知疲倦。
如今,楊梅香的一對子女都已成人,有了自己的小家。由于父母的言傳身教,子女們也繼承了他們的傳統(tǒng),孝敬著他們。記得去年清明節(jié)前后,楊梅香的丈夫帶著孫子到香山寺后山上踏青,因為天陰路滑,不慎摔傷了右腿,當時就無法行動。兒子聞訊立即向朋友借了摩托車趕到,但由于父親受傷無法上車,兒子就背起了一百四十幾斤的父親,從半山腰一直趕到醫(yī)院。當把父親安頓好后,兒子的腿已經抖得控制不住,但他沒有半點遲疑、沒有半句牢騷。他說在他小的時候,親身經歷著父母怎樣照顧老人和操持并不富裕的家庭。他們小時候的衣服都是母親用縫紉機親手縫制的,鞋襪也是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為了節(jié)省,家里煮完面的面湯,都會澄清后和面蒸饅頭;洗完菜的水再次洗衣服、洗拖把,從來不曾浪費一絲一毫。日子過得非常勤儉,拉扯他們長大不容易。
“人的品行是從點點滴滴中積累起來的,孩子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是孝、能理解父母的心情是孝、在平淡的生活中與父母同甘共苦毫無怨言也是孝。先治其里,后治其外,無論家里、鄰里之間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睏蠲废阌米约浩椒驳纳睿鎿吹那楦?、淡然的態(tài)度,歷經幾十年風雨,默默守護著這充滿溫馨,溫暖,溫情的家?;ゾ椿郏趦€持家成為了他們的家訓。他們用自己平凡的生活經歷,傳承著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詮釋著和諧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與林玲經介紹于2010年11月6日相識,記得那是一個周末的傍晚,我們相約她下班后見面,彼此自我介紹后,我們都慨嘆,介紹人只把我們倆的名字搞對了,其他的什么都對不上,但是緣分就這樣來到了我們面前,彼此從此握住了對方的手。
從相識、相知、相戀,很快我們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11年7月6日我們登記結婚、10月22日我們舉行了婚禮,迎娶她的時刻是最幸福的時刻,也是我今生最難忘的時刻。結婚3年多來,我們共同努力、攜手共進,共同建立起了我們幸福的小家,更可喜的有了我們愛情的結晶樂樂?;叵肫饋恚钭屛译y忘的事是她每日每夜的照顧兒子,身體日漸消瘦,心力疲憊不堪的1年半里的點點滴滴;最讓我感動的事是,她放棄自己待遇、前途都很好的工作,全身心的照顧家、照顧我和兒子、照顧父母;最讓我愧疚的事是孩子不滿百天,我就外出執(zhí)行任務,沒能照顧上她們母子,還有就是房子裝修,她一個人完成的,還有就是結婚以來的所有紀念日我都不在她身邊,她依然毫無怨言的做好家中的每一件事情。
與我結婚的三年中吃了從來沒有吃過的苦,從一個什么都不會做的女孩變成了什么家務都會做,什么活都干得人讓我非常感動。很多事情都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內心的愧疚。今后的日子我會盡量彌補我對她的虧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