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實用16篇)

字號:

    方案的成功與否還需要不斷地評估和調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改進和修正。制定方案時,應充分發(fā)揮團隊協作的力量,集思廣益,形成共識。請根據自身需求和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案。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一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感受和比較物體的粗細,理解粗細是具有相對性。
    2、嘗試給5個以內物體按粗細進行正逆排序。
    活動準備:
    1、筷子、木棒、鉛筆、彩筆、記號筆、蠟筆。
    2、粗細不同的吸管若干,操作材料一人一份。
    3、口袋一個(里面裝有粗細不同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引入。
    1、孫悟空會變的金箍棒引題,孫悟空有一個很厲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變粗也可以變細。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一個粗的一個細的物體,并請幼兒說一說。
    (1)哪個粗?
    (2)哪個細?
    (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細的?
    2、教師通過變變變的游戲出示不同粗或細的物體,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3、游戲變變變教師說變粗時幼兒兩手做出粗的樣子,師說變細時幼兒兩手做出細的樣子,通過游戲加深對粗、細的理解。
    三、活動結束比較周圍環(huán)境中各種物體的粗細,回家后比較家里各種東西的粗細并做記錄。
    1、觀察實物,區(qū)別粗細。
    (1)教師出示筷子和木棒,引導幼兒觀察哪根粗,哪根細。
    (2)分別出示鉛筆、蠟筆和記號筆,幼兒比較粗細。
    (3)出示三支筆讓幼兒比較最粗和最細。
    教師小結:判斷哪一種物體是粗還是細,一定要通過兩樣以上的物體進行比較,才能區(qū)別它們的粗細。
    2、摸一摸,比一比。
    (1)教師出示"奇妙的口袋",以神秘的口吻告訴幼兒,在口袋里有很多粗細不同的物品。
    (2)做游戲"奇妙的口袋"。
    游戲規(guī)則:教師出示一支水彩筆,請幼兒從口袋里摸一樣比水彩筆更粗的物品,每個幼兒一次摸出一樣的物品。
    3、幼兒找找自己身上的部位,哪些是粗的,哪些是細的。
    教師小結:手臂細,大腿粗;小腿細,大腿粗;手指頭細,手臂粗;大拇指粗,小拇指細等。
    4、嘗試用5種以內的物體按正逆順序排序。
    (1)出示三種粗細不同的吸管,引導幼兒用吸管按從粗到細和從細到粗的順序排序出來。(教師巡回檢查)。
    (2)教師出示4個粗細不同的紙筒,請個別幼兒按從粗到細和從細到粗的順序排序。(集體檢驗)。
    (3)發(fā)操作材料,讓幼兒把5棵樹從粗到細和從細到粗的順序排序。(教師巡回檢查)。
    (4)請個別幼兒到黑板前演示自己的排序方法。如幼兒排對,教師給予鼓勵。
    5、教師小結:在給物體排序時,如果是按從粗到細的順序排序,就要先找出最粗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來比較繼續(xù)排。如果是按從細到粗的順序排序,就要把最細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來比較繼續(xù)排。這樣就能準確的排出物體的粗細。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二
    活動目標:
    1、了解扭傷腳后正確的處理方法。
    2、仔細觀察看圖片,能在圖片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制作3種標志,分別表示3種處理方法:用手揉、冷敷、熱敷。
    2、娃娃、毛巾每人一份。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活動,向幼兒提出問題。
    (1)旁白:浩浩在家里玩的時候,一不小心把腳扭了,這可怎么辦呢?
    妞妞說:快,用手揉一揉,揉揉就好了!
    兵兵說:不對,不能用手揉,要用冰毛巾敷。
    樂樂說:什么啊,明明是用熱毛巾敷。
    (2)教師:他們的意見都不一樣,到底誰說的對呢?老師這里有三個標志,你同意哪一種方法就站到哪一個標志的后面。請你說一說為什么選擇這種方法。
    2、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了解腳扭傷后正確的處理方法。
    教師:
    (1)腳扭傷了以后到底應該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先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現在看過書了,有小朋友要改變自己的選擇嗎?
    3、集體看掛圖,了解扭傷后的處理方法。
    (1)教師:記住哦,扭傷后用手揉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揉搓會使受傷部位的傷加重的。
    正確的做法是立刻停止活動,躺下,把腳墊高,把毛巾浸過冷水后,冷敷受傷的部位,這樣可以減輕扭傷處的腫脹,有止痛的效果。受傷一天后,再把熱毛巾敷在受傷處,這樣做可以幫助受傷的地方很快好起來。
    (教師邊指掛圖,邊向幼兒解釋說明。)。
    (2)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說扭傷后的處理,一邊用準備好的毛巾做相應的動作,進行練習。
    4、玩扮演游戲,小心扭傷后的急救方法。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教育活動,使學生了解冬季安全應注意些什么,從而在思想上認識冬季安全的重要性。
    2、教育幼兒在冬季為了身體和生命安全要增強防滑和防墜冰的意識。
    3、教給學生一些自救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寒冬來臨了,我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自由談話)。
    二、觀看圖片,認識危險性。
    師:冬天來了,天氣變冷了,小河里的水都怎么樣了啊?
    師:有的小朋友就會跑到冰面上去玩,這樣安全嗎?(幼兒自由討論)。
    雖然我們看到的河面結冰了,但是結的冰還不是很厚,如果我們上去玩的話很容易掉到水里,這樣就會有生命危險。
    欣賞圖片(溺水圖片)。
    師:在圖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覺得他們?yōu)槭裁磿舻剿锬?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預防溺水?
    三、自我保護方法。
    師:小朋友要做的就是要保護好自己,千萬不能獨自一個人到河邊玩耍。
    (1)教育幼兒周末、節(jié)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江河、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教育幼兒在來園、離園的途中千萬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們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同學都不會游泳,如果發(fā)現有幼兒不慎掉進江河、水庫、池塘、水井里等,我們不能擅自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四、小結:生命安全很重要,寒假馬上就要來了,千萬要保護好自己。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四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設計方案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朋友,歡迎大家瀏覽參考。
    【活動目標】
    1、了解超市里的物品是分類擺放的,知道超市與人們的密切關系。
    2、嘗試購物,并嘗試解決在購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去超市購物的經驗。教師事先與附近的超市取得聯系,商量好參觀購物事宜。
    2、幼兒用書:《超市真方便》。
    3、把擺放整齊的物品以及各類別標志拍成照片。
    4、每個幼兒準備2~5元零錢。
    【活動過程】
    一、引出超市。
    師:我要買一袋鹽,可以去哪里買?
    你去過哪些超市,它們叫什么名字?超市里有些什么?
    指導幼兒看幼兒用書《超市真方便》。
    二、了解商品的分類。
    師:怎樣在超市里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教師(出示照片):看這里的照片,商品是怎樣分類的?有哪些記號?
    引導幼兒討論相應的區(qū)可以放哪些物品,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擺。知道這樣擺放是為了方便人們查找物品,為人們的購物節(jié)省時間、提供方便。
    三、了解超市購物的程序。
    組織幼兒交談,了解購物的環(huán)節(jié)。
    師:你去過超市嗎?在超市里,人們是如何買東西的?
    師幼共同總結。
    四、組織幼兒到超市購物。
    交代購物的要求。
    引導幼兒認識超市的'標志,向超市的營業(yè)員問好。
    幼兒觀察其他顧客在超市購物的程序。
    幼兒自由購買2~5元的物品,了解購物的過程以及超市營業(yè)員的工作。
    圍繞“我去購物”談話,共同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剛才你在購物時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是怎么解決的?
    師:在超市購物要注意什么?
    教師小結:超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快捷,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
    【活動目標】
    1、知道香港、臺灣、澳門都是祖國的寶島。
    2、對祖國的歷史有了解的愿望與興趣。
    【活動準備】
    1、香港、澳門回歸的錄像。
    2、區(qū)旗、區(qū)徽以及香港、臺灣、澳門富有代表性的風光圖片。
    3、歌曲磁帶《阿里山的姑娘》《東方明珠》《七子之歌》。
    【活動過程】
    一、了解臺灣、香港、澳門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圖:請幼兒找找中國的位置在哪里?
    2、出示中國地圖,請幼兒看看中國的地圖形狀像什么?
    3、請幼兒找一找香港、臺灣、澳門的地理位置。
    二、了解香港、澳門的主要文化、經濟。
    1、邊播放香港、澳門回歸時的錄像片段,老師邊作簡單介紹。
    2、幼兒自由交流所看到的錄像內容。如香港、澳門回歸的時間、有哪些主要領導人參加了儀式?過程是怎樣的?等等。
    3、出示香港、澳門的區(qū)旗、區(qū)徽,讓幼兒講講其形狀、色彩、圖案等,老師介紹其含義。
    4、欣賞香港、澳門的有名建筑及著名風景。
    香港:經貿大廈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建筑物,香港是世界第二大貿易港口,有東方明珠之稱。
    澳門:葡京大酒點,博/彩,有賭城之稱。
    三、介紹臺灣。
    1、出示圖片:了解著名的阿里山,日月潭等。
    2、簡單介紹高山族的風土人情。
    3、讓幼兒明白臺灣是我們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正在為臺灣的回歸努力著,中國人民都希望用和平的方式來統一祖國。
    四、延伸活動。
    欣賞《七子之歌》,《東方明珠》,《阿里山的姑娘》等歌曲。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五
    活動目標:
    1、了解陽光有不同的顏色組成,知道陽光有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等七種顏色。
    2、探索觀察七種顏色的方法,并通過涂色表現自己的發(fā)現。
    3、產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鏡子人手一面,多棱鏡每組一面。
    2、小孔的紙板和裝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個。
    3、畫有太陽的表格以及彩色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去室外看陽光,引起探索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陽光是什么顏色的嗎?說說你們看到的陽光的顏色。
    2、了解探索陽光的材料。
    教師:我們這里有很多的材料,都有什么材料呢?用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讓幼兒說說材料的名稱及用法。
    3、利用材料探索陽光的顏色。
    教師引導幼兒利用多種材料親自動手探索發(fā)現五彩的陽光。
    (2)探索二:提供許多紙板,請小朋友對著紙板看玻璃瓶,看一看還能發(fā)現什么?回班后讓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
    (3)探索三:引導幼兒利用多棱鏡觀察陽光,看一看有什么新發(fā)現?
    4、引導幼兒用彩筆涂色記錄陽光的顏色。
    幼兒進行涂色活動,活動完成后,讓幼兒交流表格的顏色。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六
    活動主題:
    再見了,親愛的幼兒園。
    活動目標:
    1、體驗畢業(yè)離園時,與老師、同伴、幼兒園的惜別之情。
    2、通過演出表達對幼兒園生活的熱愛與感恩,留下美好回憶。
    活動時間:
    20xx年6月30日。
    活動地點:
    東營區(qū)第二實驗幼兒園北邊戶外場地、多功能活動廳。
    參與對象:
    畢業(yè)班全體教師、幼兒及家長。
    活動準備:
    2、家長:正裝。
    3、教師:幼兒畢業(yè)證、活動條幅、自制畢業(yè)照底板、紅毯、活動音樂等。
    活動流程:
    當天幼兒正常時間入園(上午8:00),在家吃早飯。
    一、戶外部分——走紅毯(上午8:30開始)。
    1、播放入場音樂,以班為單位,幼兒和家長一起走紅毯,其余班級列隊紅毯兩側。
    2、走到紅毯的盡頭,幼兒和家長在本班的畢業(yè)照底板上將準備好的自畫像貼到相應的位置,貼完后進入多功能廳。
    3、制作完成的集體畢業(yè)照移至多功能廳作為活動背景。
    二、室內部分——畢業(yè)典禮(上午9:00開始)。
    1、由主持人帶領入場的幼兒做簡單的律動,直至幼兒全部坐好。各班級由一位負責老師組織幼兒入座,安排家長在后方觀禮,維持本班幼兒及家長秩序。
    2、典禮開始,主持人致歡迎辭。
    3、園長講話。
    4、家長代表發(fā)言。
    5、親子舞蹈《愛的華爾茲》。
    6、幼兒代表發(fā)言。
    7、全體幼兒合唱《畢業(yè)歌》。
    8、教師代表詩朗誦《永遠的守巢人》。
    9、以班為單位,上臺由園長頒發(fā)畢業(yè)證書。
    10、活動結束,組織離場、清場。
    11、幼兒和家長離園,正式畢業(yè)。
    任務分工:
    一、班級任務。
    1、將活動方案發(fā)布至班級博客,通知幼兒、家長活動時間、地點、基本流程、著裝要求及注意事項。
    2、每班選送三個家庭參與親子舞蹈,舞蹈視頻在網絡搜索“林老師的舞動世界愛的華爾茲”即可,前期由家長和孩子自行學習,后期專人組織排練隊形。
    3、每班選送一名教師參與教師代表詩朗誦,按時參與排練。
    4、每班幼兒學習歌唱《畢業(yè)歌》。
    5、每班幼兒根據本班版本特色制作自畫像。
    6、每班幼兒學習活動前的小律動。
    二、人員分工。
    1、現場總指揮:
    2、文案撰寫、ppt制作:
    3、幼兒畢業(yè)證準備:
    4、戶外紅毯自制畢業(yè)照:
    5、律動領操:
    6、典禮主持人:
    7、親子舞蹈:
    8、畢業(yè)歌鋼琴伴奏:
    9、畢業(yè)歌幼兒指揮:
    10、教師代表詩朗誦:
    11、現場音響:王。
    12、拍照、攝像:
    13、典禮開始前,各班多功能廳負責老師:
    14、典禮開始前,各班戶外負責老師:
    15、典禮開始后,各班負責老師根據參與節(jié)目情況自行調整。
    16、6月26日(周五)下午,各班出一名教師布置場地。
    17、典禮結束后,各班兩名老師組織孩子離場,一名教師組織家長將六面凳歸位,清理現場。
    注意事項:
    1、活動當天人員較多,提前做好幼兒的安全教育,并與家長溝通好基本流程,保證活動有序、安全進行。
    2、無論室內還是戶外,留在班級內的負責老師要組織好幼兒和家長秩序,保持活動現場衛(wèi)生,尤其是粘貼自畫像撕下來的雙面膠紙,提醒幼兒和家長不能亂扔。
    3、若活動當天上午下雨,則活動提前至6月29日。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七
    活動目標:
    認識七巧板,學習將七巧板中的七個圖形按形狀分類。
    探索七巧板中五個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對拼圖活動感興趣,能完成簡單的拼圖。
    活動準備:
    一張未剪開的七巧板(正方形紙板)。
    幼兒人手一份七巧板。
    房子、駱駝、山、花等到七巧板題目圖。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認識七巧板,將其按形狀分類。
    (1)、師:今天大六班來了一位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什么誰嗎?(出示正方形)幼:是正方形。
    (2)、老師現在把這個正方形沿虛線剪下來,剪成七小塊。(教師剪圖形)小朋友看看都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平形四邊形)。
    (4)、這些圖形寶寶都有自己的家,我們怎樣把這些圖形寶寶送回家呢?引導幼兒將七塊圖形按形狀分類。師:這些圖形寶寶想回自己的家,我們一起把它們送回家吧!(記住哦,三角形與三角形住一起……)。
    探索七巧板中五個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1)、形狀寶寶都回到家了。教師:我們來看看,七塊圖形中共有幾個三角形呢?(5個)它們的大小一樣嗎?(不一樣)大三角形有幾個?(2個)小三角形有幾個?(2個)中三角形有幾個?(1個)。
    (2)、請寶貝們拿出這兩個小三角形,拼一拼,看看它們拼在一起變成了什么?(請幾個幼兒來說)。
    幼:正方形、三角形……。
    師:小朋友們把中三角形與兩個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比比看,你發(fā)現了什么?(一樣大)。
    師:再拿出一個中三角形和這兩個小三角形拼在一起,看看變成了什么,你發(fā)現了什么?教師提出問題后請幼兒操作引導幼兒探索找出答案。教師再小結小、中、大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兩個小三角形拼起來與一個中三角形一樣大,兩個小三角形和一個中三角形拼起來與一個大三角形一樣大)。
    3、教師示范拼組圖形。
    (1)、教師引導幼兒把七塊圖形圖形重新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剛才我們把把這個大正方形分成了七塊圖形,你們能不能把這七塊圖形拼回原來的正方形。請幼兒操作。
    (2)、教師:這七塊圖形很神奇,除了可以拼回原來的正方形,還可以拼出很多造型。這七塊圖形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七巧板”,七巧板到底還能拼出什么造型呢?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4、教師出示幾組題目圖,請幼兒嘗試拼組。
    (1)、教師分別出示房子、駱駝、山、花等題目圖。老師還用各種圖形拼成了什么?請幼兒說出。
    (2)、你想用手中的七巧板拼成什么呢?請幼兒告訴全班幼兒。請幼兒用自己的七巧板嘗試拼組。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八
    一、設計意圖:
    清晨,明明一來園就同大家介紹昨天在公共汽車上,媽媽手記被偷,以及眾人幫忙抓小偷的事情。小朋友們聽得非常投入,并自發(fā)地加入討論。抓住孩子的這一興趣點,自然就產生了“生活中的防盜”的主題,這個教育內容源于幼兒的生活,又是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既可以滿足幼兒的需要,反映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水平,又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拓展孩子的視野,具有非?,F實積極的意義。
    二、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了解防盜的設施與方法。
    2.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fā)求知欲、創(chuàng)造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本目標從認知、能力、情感等多角度確立,內容涉及社會、健康、科學、美術等多個領域,力求“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
    三、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各種防盜設施、方法的圖片資料。
    2.介紹“電視監(jiān)控”“報警系統”、“電子門”“保險柜”的錄象。
    3.畫有“住宅小區(qū)、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片。
    4.紅色水筆人手1支。
    5.實物投影儀1臺。
    幼兒收集資料的過程同時也是經驗準備的過程,教師在交代任務時,把自己納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體性。但教師在準備時,著眼點在考慮孩子收集有難度的材料,同時盡量準備可以用不同的手段來展示的,如多媒體課件、錄象等較為生動的形式。
    四、活動過程:
    1、利用生活經驗引出課題。
    討論:你們家有沒有被偷掉過東西,是怎么一會事?
    (從孩子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孩子參與踴躍,描述繪聲繪色,興趣充分激發(fā))。
    2、了解各種防盜方法。
    (1)幼兒介紹自己了解的防盜方法。
    (通過實物投影儀,幼兒把準備的圖片資料在電視屏幕上展示,并介紹給大家)。
    (2)幼兒布置展板,教師鼓勵幼兒觀看并相互介紹。
    (3)鼓勵幼兒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盜方法介紹給大家。
    3、通過討論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1)“有了這么多的防盜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為什么?”
    (2)“原來,小偷是會想盡壞主意偷東西,所以我們在平時生活中還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們真得發(fā)現小偷該怎么辦?
    (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發(fā)點與歸屬點是提高幼兒的生活質量和保護自己的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討論,旨幫助孩子養(yǎng)成隨手關門、上鎖、開門先看貓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況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識。)。
    (1)鼓勵幾個小朋友結成一組,在新建的住宅小區(qū)、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紙上畫上不同的防盜方法。
    (2)巡回指導時鼓勵幼兒設計發(fā)明新穎的防盜方法。
    (在開放的有準備的環(huán)境中,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圖紙上的設計豐富多樣,有警犬等動物守門,更有高科技的觸報系統,有的幼兒還運用科幻動畫片的情節(jié)并加以獨特改良描繪出來)。
    五、活動延伸: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九
    別看我們小,我們的幼兒園生活可是非常忙碌的,基于這種情況,開展了《忙碌的早晨》活動,為了加強幼兒園晨間鍛煉活動的管理,提高教師組織晨鍛活動的水平,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讓幼兒了解不同的晨間活動內容對身體健康有不同的幫助,從而引導他們正確選擇活動內容,促進身體全面發(fā)展。
    組織形式。
    集體。
    活動目標:
    1、討論并制定晨間計劃,知道哪些事可以快快地做,哪些事可以慢慢地做。學習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養(yǎng)成做事不拖拉的好習慣。
    2、每天早上玩哪些晨間活動?這些活動對我們有什么好處?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孩子們知道要珍惜時間。
    環(huán)境準備。
    每人一張調查表、白紙若干、筆若干。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養(yǎng)成做事不拖拉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入課題。
    二、通過與同伴的經驗交流和分享,懂得怎樣調整和合理安排時間。
    你的晨間活動快樂嗎?為什么?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會很匆忙很著急?
    早晨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快快做的?做事拖拉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你想給自己設計一份怎樣的晨間計劃呢?請你來說一說好嗎?
    四、教師總結。
    我們要想讓全身各個部位都得到鍛煉,讓我們的身體長得棒棒的,就要讓上肢、下肢和身體其他部位交替得到鍛煉。從下周開始我們就按照自己制訂的活動計劃行動吧!
    延伸活動:
    1、日常晨間活動中,提示幼兒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選擇游戲內容。
    2、根據幼兒列表中關心的問題,與幼兒共同討論并調整晨間相關內容。
    3、健康角共同收集有關運動后身體發(fā)展的資料。
    4、家園共同組織幼兒運動會。
    活動反思:
    活動中,每個孩子都設計出自己的“一周晨間活動計劃”,每個孩子設計的活動內容都不單一,合理地調整自己的活動。由此可以看出,這個活動很好地達成了預期目標。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十
    活動目標:
    1、通過剪“春”活動,引導幼兒自主表現春天美麗的事物。
    2、激發(fā)幼兒大膽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3、通過幼兒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活動重點:能大膽想象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活動難點: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幼兒已經學會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體膠、手工紙(每人數量不同)方形鉛畫紙。
    3、5以內的減法題(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2、今天春姑娘又要請你們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時候,“春風”遇到了誰?
    二、幼兒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數數春姑娘給你帶來了幾張紙?
    2、每個“春”字都要不一樣。
    3、將剪好的“春”字貼在鉛畫紙上。
    (在幼兒剪幾張紙后老師示意停下。老師給的紙不一定剪完)。
    三、比較“春”字。
    1、請幼兒介紹一下,你的幾個“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2、教師總結幼兒變化的地方,及時肯定幼兒的大膽想象。
    四、找題目:
    師概括:當剩下的東西比原來的總數少了時,我們就用減法來表示。
    2、請幼兒根據自己剪“春”字的用紙情況找相應的題目表示,并在等號后寫上答案。
    3、提問:你為什么選這道題?(師生共同總結題目中每個數字的含義)。
    五、延伸:
    引導幼兒向同伴、客人老師介紹自己剪的“春”字和相應的減法題。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十一
    1、知道香港、臺灣、澳門都是祖國的寶島。
    2、對祖國的歷史有了解的愿望與興趣。
    【活動準備】。
    1、香港、澳門回歸的錄像。
    2、區(qū)旗、區(qū)徽以及香港、臺灣、澳門富有代表性的風光圖片。
    3、歌曲磁帶《阿里山的姑娘》《東方明珠》《七子之歌》。
    【活動過程】。
    一、了解臺灣、香港、澳門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圖:請幼兒找找中國的位置在哪里?
    2、出示中國地圖,請幼兒看看中國的地圖形狀像什么?
    3、請幼兒找一找香港、臺灣、澳門的地理位置。
    二、了解香港、澳門的主要文化、經濟。
    1、邊播放香港、澳門回歸時的錄像片段,老師邊作簡單介紹。
    2、幼兒自由交流所看到的錄像內容。如香港、澳門回歸的時間、有哪些主要領導人參加了儀式?過程是怎樣的?等等。
    3、出示香港、澳門的區(qū)旗、區(qū)徽,讓幼兒講講其形狀、色彩、圖案等,老師介紹其含義。
    4、欣賞香港、澳門的有名建筑及著名風景。
    香港:經貿大廈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建筑物,香港是世界第二大貿易港口,有東方明珠之稱。
    澳門:葡京大酒點,博彩,有賭城之稱。
    三、介紹臺灣。
    1、出示圖片:了解著名的阿里山,日月潭等。
    2、簡單介紹高山族的風土人情。
    3、讓幼兒明白臺灣是我們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正在為臺灣的回歸努力著,中國人民都希望用和平的方式來統一祖國。
    四、延伸活動。
    欣賞《七子之歌》,《東方明珠》,《阿里山的姑娘》等歌曲。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數、形知識,學習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
    2、樂意和同伴一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重點:鞏固已掌握的數、形知識。
    難點: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尋寶地圖》。
    2、每人一張密碼條。
    3、尋寶所需的物品(如手電筒、地圖、干糧等)。
    活動過程:
    1、準備物品。
    (1)、選購干糧。
    “尋寶需要一星期的時間、如果每天吃一包餅干,算算一星期需要幾包餅干?”
    “為什么要買7包餅干。”
    (2)尋寶必需品。
    “小朋友可兩個人一組,商量一下需要買什么物品?“。
    (除了已經準備好的,還可以買些什么?)。
    2、研究地圖。
    出示地圖,找尋寶路徑。
    “上面有3條路,走哪條路可以尋到寶呢?”(幼兒討論)。
    3、進行尋寶活動。
    “大家看看門上的鎖有密碼,你們必須補齊密碼,才能打開門?!?BR>    _____5______、2______4(相鄰數)。
    1_____5_____9(單數從小到大排列)。
    10_____6______2(雙數從大小小排列)。
    8+2=9-4=6+3=(10以內的加減法)。
    4、尋找聰明果。
    “這棵樹上只有一個聰明果,請大家把它找出來?!?BR>    5、大家相互交流尋寶的過程,品嘗成功的樂趣。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十三
    設計意圖:
    最近,我班正在開展《我們的城市》這個主題,孩子們積累了很多關于超市的經驗,其中儲物箱就是他們關注的一個點。在交流的過程中,一些孩子談到了儲物箱打不開的話題,孩子的話題引發(fā)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設計本次活動,這個內容隱含了很多的教育價值,活動的主要立足點就是運用數經驗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尋找密碼的情景中感知3個數字不同的排列組合。
    2、在活動中體驗大家在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快樂。
    活動準備:排列卡、ppt、密碼箱、禮物(博士帽)。
    活動過程:
    一、交流(回憶超市購物的經驗)。
    1、這是什么地方?(樂購超市)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你們真聰明,看到漢字、看到標志就知道這是一個什么地方。
    2、這是樂購超市里的什么呢?有什么用?怎樣打開儲物箱?
    小結:超市的儲物箱是為我們提供方便的。密碼條是為了讓我們能打開儲物箱。
    3、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小結:原來他的密碼條弄丟了,箱子打不開了。但打只記得密碼條上的3個數字,是2、4、6,到底哪個數字排在前,哪個數字排在后,她忘記了,怎么辦呢?(在老師的引導下啟發(fā)幼兒排排看,有幾種排發(fā)?)。
    二、幼兒操作(在情景中感知數的排列組合)。
    1、分散操作,教師觀察。
    2、交流:請一名幼兒將操作結果介紹給大家,老師在黑板上記錄展示。(當場來試一試能否打開)。
    3、小結:你們真了不起,知道了3個數字排列出6個密碼。密碼一個也不能漏,漏掉了一個密碼就有可能會打不開。
    三、幼兒再次操作(運用數經驗來解決問題)。
    1、你們本領真大,老師要獎勵你們!獎品就在這個箱子里。想要得到獎品一定要打開箱子。告訴你們這三個箱子的密碼都是不一樣的,但它們的數字都是一樣的,是3、5、7.你們知道三個數字可以排除幾個密碼嗎?好,我們趕緊把6個密碼排出來。
    2、幼兒個體操作,教師觀察幼兒運用經驗的情況。
    3、交流:引導幼兒發(fā)現數字排列組合的規(guī)律。
    四、延伸。
    投放三個數字和四個數字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興趣。(區(qū)域中進行)。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十四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紐扣的特征(顏色、形狀、大小、紐扣上的扣眼數量等)進行配對,并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
    2.樂意幫助別人,知道撿到的東西要歸還主人。
    3.體驗匹配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幼兒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起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和紐扣有關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天,天氣真好,一只小老鼠出來散步,走著走著,他看見前面有個東西向他滾來,撿起來一看,哦,原來是顆紐扣。
    提問:咦,這是一顆怎么樣的紐扣呀?誰能來說一說?(圓形的、白色的、上面有四個洞眼)。
    師:嗯,觀察的真仔細,那這顆扣子會是誰的呢?小老鼠決定去問問它的朋友們。
    二、觀察畫面,感知發(fā)現紐扣的顏色、形狀、扣眼數量的不同。
    (一)引導觀察畫面,感知發(fā)現紐扣顏色不同。
    (二)引導觀察畫面,感知發(fā)現紐扣形狀不同。
    (三)引導觀察畫面,感知發(fā)現紐扣扣眼數量不同。
    問:小老鼠這回找到了誰了?(小貓)它對小貓怎么說呢?小老鼠撿到的紐扣是小貓丟的嗎?為什么?如果你是小貓,會怎么說?(要求說完整話)。
    (四)引導觀察畫面,感知發(fā)現紐扣大小不同。
    小結:大象的紐扣比小老鼠的紐扣大,蜜蜂的紐扣比小老鼠的小。
    三、觀察畫面,感知發(fā)現小老鼠揀到的紐扣與媽媽的紐扣相同。
    小結:小老鼠揀到的紐扣與媽媽紐扣的顏色一樣、形狀一樣、扣子上的洞洞數量一樣,還有大小也一樣,是媽媽的紐扣。
    (二)小老鼠幫媽媽找到了紐扣,媽媽心里怎么樣?
    四、操作感知,體驗匹配活動的樂趣。
    (一)出示操作圖片,交代要求。
    師:剛才我們幫小老鼠找到了丟紐扣的人,今天,許多小動物的紐扣丟了,想請小朋友幫它們找回來,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只小動物,請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它的紐扣是哪一個,然后把紐扣貼上。
    (二)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根據需要擇時介入指導。
    (三)小組或個別分享幼兒操作作品。
    五、活動延伸。
    這些操作板放到區(qū)角里,我們下次還可以玩,也可以給更多的小朋友玩。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練習視覺辨認的能力。
    2、能注意周圍環(huán)境中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帽子圖片,衣服圖片,小熊,小豬形象卡片,投影儀,《我的數學》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一、出示小豬、小熊圖片。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了兩位動物朋友,你看是誰啊?
    二、創(chuàng)設第一個情景:四件衣服。
    1、引導幼兒找出圖片中四件衣服中的兩件一模一樣的衣服。
    師:小豬和小熊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它們喜歡一模一樣的東西。有一天,他們來到商店,看到很多漂亮的衣服,但是他們只想買一件一模一樣的衣服。
    師:誰愿意幫助它們?哪兩件衣服是一模一樣的呢?
    2、一一驗證:其他衣服哪里不同。
    二、創(chuàng)設第二個情景:五頂帽子。
    1、引導幼兒找出圖片中五頂帽子中的兩頂一模一樣的帽子。
    2、一一驗證:其他帽子哪里不同。
    三、創(chuàng)設第三個情景:五輛車子。
    1、引導幼兒觀察書中的五輛車子。
    師:小豬和小熊還有一輛漂亮的車子呢,可是在停車場里有許多車子,到底哪兩輛車子會是他們的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2、一一驗證:其他車子哪里不同。
    四、幼兒操作。
    幼兒將一模一樣的車子圈出來。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案設計方案篇十六
    1、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按點卡匹配相應數量食物的圖片。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1-5點卡、毛毛蟲貼畫、紗巾各若干條。
    2、大圖書一本,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今天天氣真好,毛毛蟲們快到草地上來玩吧!
    2.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模仿毛毛蟲快樂地在草地上爬行。
    二、尋找食物,感知5以內的數量。
    1、教師:寶寶們肚子有點餓了吧?我們去找些東西吃。
    (1)師生在草地上邊爬邊尋找食物,教師依次向場地撒小圖片。
    (一個蘋果,兩只梨,三根香蕉,四顆葡萄,五片樹葉。)。
    (2)根據幼兒在場地上聚集的情況,可不斷變換著方向向空處撒小圖片,
    保證幼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2.提問:你找到了什么?數數有幾個?
    教師:趕快把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兒“啊嗚啊嗚”,將圖片放進胸前的兜兜里。
    三、欣賞故事,拓展對數量的認知。
    1.教師:寶寶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幼兒圍坐在老師身邊)。
    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蟲,它也出來找東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東西呢?
    2.師生共同閱讀大圖書。
    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數數、猜猜中,鞏固對數量的認知。
    四、點卡找朋友,匹配相應數量的食物。
    1.出示點卡,點子數代表第×天。
    提問:毛毛蟲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又吃了什么?第三天……。
    2.操作活動。
    幼兒每人取一張點卡,將兜兜中的小圖片,按數量匹配到卡片中相應點子下面的空格里。
    五、活動評價。
    同樣在其額角上貼上毛毛蟲貼畫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