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制定的教學計劃和指導學生學習的工具。編寫教案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些教案范例中,既有基礎知識的教學,也有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涵蓋了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一
答:保護生雞蛋的活動讓我們感受到呵護一個小生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的成長凝結(jié)了家人的許多心血。
2、看了比爾和媽媽的賬單,說說這兩份賬單告訴了我們什么?
答:父母為我們付出了愛心,提供服務,從來不要求回報,我們應試著回報父母的愛,每天堅持為他們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如果有一天,你的媽媽因為自己的事不高興把火往你身上發(fā),你會怎么做?
答:我會試著理解媽媽。理解媽媽生氣的可能原因,也許是由于工作的壓力,也許是我讓媽媽失望等等。然后我會用我的方式跟媽媽溝通,關(guān)心體諒媽媽。
4、學校中有哪些人在為我們服務呢?
答:老師們、大隊輔導員、食堂的叔阿姨、保潔員、保安??。
5、為了給我們營造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社會為我們做了些什么?
答:設立了兒童醫(yī)院、兒童福利院、兒童樂園,建立學校,為我們注射疫苗。
6、哪些法律法規(guī)是過肩專門為兒童設立的?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有關(guān)對兒童特殊保護的條文。
7、有時我們做錯了事,父母會很嚴厲地批評我們,是他們不愛我們了嗎?為什么?
答:不是。父母批評我們是關(guān)心我們、愛護我們的表現(xiàn),父母怕我們養(yǎng)成不良習慣,所以及時糾正我們的錯誤,雖然有時很嚴厲,但那是對我們愛的表現(xiàn)。
8、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了煩心的事,要怎么做?
答:生活中有了苦惱,應該主動找父母談心,讓父母幫助解決問題。
9、我們怎樣做,才能是父母少一點煩惱,多一些快樂呢?
答:學會自己照顧就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能少給家人添麻煩,是父母少一點煩惱,多一些快樂。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二
教學目標:
1.認字10個,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瀑布的特點。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繼續(xù)練習獨立識字。
2、體會詩歌意境,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意境,積累語言。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課外書嗎?喜歡讀誰的書?你們知道葉圣陶爺爺嗎?看過他的什么作品?這節(jié)課,我們就再來學習葉圣陶爺爺?shù)拿?------《瀑布》。
二、自學讀通詩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運用已學過的方法解決它。
三、交流。
1、匯報識字結(jié)果及方法。
2、誰來讀?指名讀,正音。
四、感悟。
1、生邊輕讀課文邊想象:這首詩給我們介紹了哪些景象?
2、再次看圖,說明哪些景物是畫面上沒有的?
3、讀詩體會,作者為什么這樣寫?你覺得好嗎?
4、引導學生反復體會“一道白銀”指的是什么?
五、畫詩。
1、以圖畫形式表達出來。
2、引導評價六、誦讀。
設計意圖:
在充分理解詩歌內(nèi)容涵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受而發(fā),意在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培養(yǎng)他們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讀詩作畫,深理解。配樂朗讀,升華詩情。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三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一.預習·導學。
2.閱資料,了解作者的有關(guān)知識和“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的歷史。
范讀示例——生練讀——指名讀——點評。要求讀準重音,讀準語氣,讀出感情(喜悅、遺憾、振奮等)。
4.讀課文,探究問題。
1.完成練習三。
3.練筆: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四
一、填空題: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
2、正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喜好),才有了多彩的圖畫。
3、正是由于我們班的同學們(各不相同)。大家共同組成的班集體,是那么(豐富多彩)、充滿活力。
4、我們都是班里的(驕傲)。
5、有時由于我們對同一件事情的(想法)、(感受)和(選擇)不同,有時也會發(fā)生沖突。我們應設法(避免)和(解決)沖突。
6、我們每個人和別人接觸時,都會對人有這樣那樣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同學,得出的結(jié)論也不一樣。
7、每個同學身上都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
8、當我們和同學的意見不相同時,要換個(角度)看同學。
9、把自己的快樂,自己的想法,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將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10、“倘若你有一中(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之后,我們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這是(蕭伯納)說的話。
11、你有一個快樂,拿出來和別人(分享),變成了(兩個)快樂。
12、我們要把自己(心愛)的東西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13、把各自的想法相互(交流)一下,你就會又形成(新的想法)。
14、我們生活、學習在(班集體)里,大家朝夕相處,同(學習)、同(快樂)。我們每個人(各不相同),大家在一起應該(友好)相處。
下一頁更多精彩“人教版三年級品德下復習資料”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五
1、鬧鬧尋寶。
(1)課件演示。
(2)學生交流多種尋寶路徑。
2、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3。
(1)出示指南針。
(2)全體到操場。
(3)提問:誰能說出校園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4)教師指著校園廁所,問:廁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針驗證。
(6)師生返回教室,回顧剛才學習過程。
師根據(jù)回顧的內(nèi)容板書:
(7)觀察東北、西南這兩個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東南角的位置。
師板書:西北北東北。
西東。
西南南東南。
(9)說一說校園西北和東南方向分別有什么建筑物。
2、鞏固新知。
(1)集體拿出小動物卡片。
(2)游戲:給小動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貓館、爬行館、水族館、飛禽館分別安置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請學生指出教室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的同學分別是誰。
3、教材第7頁的“做一做”。
(1)說明題目要求。
(2)集體參與,分組學習。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標出來。
4、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1題。
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鋪分別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維訓練。
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3題。
(1)教師讀題,學生理解題意。
(2)按要求獨立完成。
(3)訂正。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六
1、在日常生活中,有各行各業(yè)的人在為我們(服務)。
2、體會到假如沒有他們的(辛勤服務),世界將是(一團糟),在我們的社會中,人與人是(相互依賴)、(互相服務)的。其中和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是為我們(提供服務)的人。
3、我們來觀察我們一天的生活,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人在為我們(服務)。
4、我們能夠在社區(qū)(方便)、(愉快)地生活,離不開那些為我們服務的人們。
5、通過學習和生活體會到為我們服務的人們的(工作辛苦)。
6、我們?nèi)枂栔車鸀槲覀兎盏娜说?感受),體會他們的(苦)與(樂)。
7、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別人的服務,我們要(尊重)為我們服務的人。而尊重為我們服務的人(不僅僅)是說聲“謝謝”。
8、服務員為我們端茶倒水的時候,我們要表示(謝意);醫(yī)生為我們看完病的時候,我們要說聲(“謝謝”);演員為我們演完節(jié)目時,我們要表示(謝意);電梯工為我們打開電梯門時,我們要說聲(“謝謝”)。
9、假如沒有(清潔工)和(其他勞動者),我們的生活會非常臟亂。
10、郵遞員叔叔說:“我的工作雖然十分(辛苦)。不過看到大家拿到(信)和(報紙)高興地樣子,我也很(高興)。
11、理發(fā)師使人們變得更(神氣)??嚯y家庭服務熱線給(困難家庭)送去溫暖。演員給人們帶來了(快樂)。氣象員讓人們(提早知道天氣變化情況)。裁縫為人們(穿衣)提供了方便。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七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描繪祖國壯麗山河,抒發(fā)對大自然神奇?zhèn)チΦ馁濏?,表現(xiàn)樂觀主義為主體內(nèi)容的古詩板塊。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望廬山瀑布》就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古代詩歌,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50歲時隱居廬山望見廬山瀑布時有感而發(fā)所作的一首詩。詩中由近到遠的順序,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的手法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奇壯觀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簡潔,用詞精當。全詩采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僅用了28個字就將一幅有山、有水、有聲、有色,可以說是一幅氣勢恢弘的寫意山水圖展現(xiàn)世人眼前。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借助相關(guān)資料理解重點詞語,進而讀懂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感受廬山瀑布的美麗與壯觀。通過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領會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圖畫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廬山瀑布的美麗與壯觀。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古詩,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想象能力、欣賞美的能力和藝術(shù)感染力。
教學方法:
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了解詩人——試讀古詩,初知詩意——賞讀古詩,深悟詩情”的方法進行教學。上課開始,我會出示廬山和瀑布的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帶領學生走進廬山,去感受瀑布的雄偉。也為之后學生展開想象做鋪墊,更好地理解詩歌含義。同時我會配合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和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讓學生融入詩境。
教學過程:
第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激詩趣。
板書課題后,引導學生自己領悟題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義,帶出全題的意思;再釋詞,弄清“瀑布”是什么,接下來播放影片欣賞廬山風光讓學生感受廬山的優(yōu)美風景,讓學生親眼目睹了廬山俊美秀麗的面容??催^之后再啟發(fā)學生談談,你對廬山有什么印象?這樣就帶領學生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古詩的學習中去。
第二步,初讀古詩感知“美”。
1.我讓學生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先指名學生讀,后教師范讀,再全班齊讀。通過這幾次的朗讀,正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了古詩,初步感知詩意。
2.采用多種形式的讀進行匯報。
3.再默讀古詩,利用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
4.同桌交流收獲,互相解疑。
第三步,再讀古詩,品味“美”。
1.理解詩句意思。
理解“日照香爐生紫煙”
(1)默讀古詩,請學生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2)教師講解重點字詞?!跋銧t”指的是香爐峰,“生紫煙”中“生”的意思是產(chǎn)生,香爐峰產(chǎn)生了紫煙。
整句翻譯:太陽照在香爐峰上,云霧彌漫,陽光透過,就好像紫色的煙霧在環(huán)繞著。
(3)出示紫煙環(huán)繞山峰的圖片,用直觀的畫面解釋更加明顯直接,容易理解。讓學生感受到這一場景的優(yōu)美。
理解“遙看瀑布掛前川”
(1)學生說說詩句意思。
(2)教師講解重點字詞?!斑b”說明詩人從遠處看,觀賞距離之遠?!皰臁笔菓覓斓囊馑肌?BR> 整句翻譯:遠遠望去,瀑布像一塊白布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
(3)出示圖片,直觀理解。
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
(1)學生說說詩句的意思。
(2)講解重點字詞。?!帮w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笔亲髡哌\用夸張的手法的,寫出了山之高,瀑布掛下來好像有三千尺。此時告訴學生夸張的修辭并不是實指,山并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在理解詩句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體會當時詩人看到此景的感嘆。
整句翻譯:高崖上飛瀉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
(3)出示圖片直觀理解。
理解“疑是銀河落九天”
(1)請學生說說詩句的意思。
(2)講解重點字詞?!耙伞钡囊馑际且伤疲孟?,在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瀑布比作了銀河?!熬盘臁保汗糯鷤髡f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整句翻譯: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說明了瀑布的雄偉壯觀。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比喻的修辭來說說,你覺得瀑布還像什么。
(3)出示圖片,再次感受廬山瀑布的雄奇壯麗。
2.再讀古詩,想象詩境。
在逐句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請學生再讀一遍古詩。古詩的學習不光要逐句理解,更要整體感受詩意?;銥檎寣W生掌握詩歌大意。接下來,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場景,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通過想象,將文字還原成畫面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力,也能更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最后,想象畫面,試著背誦。
第四步,拓展遷移,深化“美”。
語文教學只依靠教材是不夠的,作為教師應該靈活把握教材,擴展教材,開展教學活動使課堂得到無限的延伸。
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加近了其他名家寫廬山的詩篇,讓學生賞讀。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八
答:畫的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2、人們之間的差異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答:人們之間的差異的存在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
3、怎樣設法避免和解決沖突呢?
答:發(fā)生沖突時試著換個角度想一想,看看自己如果是對方會怎么想,怎么做。
4、在盲人的故事中,猜猜盲人的回答是什么?
答:盲人可能會說:“我挑燈會照亮別人的路,也會照亮自己,避免自己被別人撞著”。
5、為什么和別人分享快樂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6、每個同學身上都有不同的特點,我們應怎樣看待他們?
答:我們應該看到同學身上的優(yōu)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同學友好相處。
7、美術(shù)課上,同桌忘記帶水彩筆了,你會怎么做?
答:我們應該主動把自己的水彩筆借給他用。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九
望廬山瀑布水。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shù)十里。
h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其二】詩意:
廬山雄偉峭拔的'香爐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氣蒸騰,煙霧繚繞,遠看瀑布像一條白鏈高掛在前邊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氣勢,叫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之上瀉落下來了?。?BR>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
1、感受瀑布雄偉壯麗的畫面,體會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有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觀察點聽到瀑布的聲音和看到瀑布的景象,進而體會作者通過詩句所表達的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師:同學們有沒有看見過瀑布?(生:……)。
這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贊美瀑布的詩。
板書課題:12瀑布。
2、聽課文錄音,看錄像(1)(2)(3)。
3、師:瀑布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壯觀、美麗)。
過渡:下面,我們一起分節(jié)學習,來感受瀑布的美。
(二)學習第一節(jié)感受瀑布的聲音美。
1、齊讀第一節(jié)。
2、師:這一節(jié)寫出了瀑布的什么美?(生:聲音美)。
板書:聲音。
3、這種聲音美我們是怎樣感受到的?(生:聽到的)。
板書:聽見。
4、師:瀑布的聲音像什么?(生:好像……又像……)。
板書:好像……又像……。
瀑布的聲音好像,
又像。
5、師:疊疊的浪是怎樣的浪?(邊說邊點疊疊)(生:一排排)。
6、看錄像(4):涌。
7、風怎么樣?(邊說邊點陣陣)。
8、師:這兩個句子讓我們感受到了瀑布聲音的什么特點?
(生:聲勢浩大)。
9、指名讀。
10、看錄像(5)好像……又像……。
11、齊讀這一句。
13、齊讀第一節(jié)。
(三)學習第二節(jié),感受瀑布的色美。
1、指名讀第二節(jié)師邊畫簡筆畫。
2、師:作者在哪兒看見瀑布?
生:正面。
板書:正面。
3、師:看見了什么?(生:望見了瀑布的全身)。
板書:望見全身。
4、師:詩人用了兩個感嘆號,表達了他怎樣的心情?(生:又驚又喜)。
5、指名讀、齊讀。
6、師:為什么又驚又喜?(生:意外,美)。
7、師:美到什么程度?(生:比喻)。
8、師:詩人又是怎樣比喻的呢?(生:白銀)。
板書:一道白銀。
9、出示小黑板: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10、師:為什么這樣比?寫出瀑布的什么美?(生:白色、光澤;色)板書:色。
11、千丈青山寫出了山的什么特點?(生:高、青)。
12、看錄像(6),體會千丈青山襯著瀑布的景象。
13、指名讀。
14、齊讀第二節(jié)。
(四)學習第三節(jié),感受瀑布的形美。
1、師:作者來到瀑布腳下仰望瀑布邊說邊移動人。
板書:腳下仰望。
2、師:為什么要仰望呢?(生:山很高,要抬頭)。
3、師:這時詩人又發(fā)出怎樣的贊嘆呢?
齊讀第三節(jié)。
4、師:現(xiàn)在詩人看到的瀑布像什么?(生:珍珠的屏)。
板書:珍珠的`屏。
5、看錄像(7):屏。
師:“屏”指什么?為什么將瀑布比作“珍珠的屏”?
6、用贊嘆的語氣讀這一句。
7、師:當陣風吹來,瀑布又有了什么變化?(生:
板書:如煙、如霧、如塵)。
8、師:把瀑布比作珍珠的屏寫出了瀑布相對的靜態(tài)美,這里寫出了瀑布的動態(tài)美。
9、看錄像(8):時時。
10、師:多美妙呀,如煙——飄飄悠悠,如霧——朦朦朧朧。
如塵——四處飛散誰來讀這句,把我們帶入這種仙境似的美。
板書:形。
12、齊讀第三節(jié)。
(2)總結(jié)。
小黑板:
1、這首詩寫出了瀑布的什么美?
2、詩人觀察和寫作的順序是怎樣的?
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六)師:讓我們懷著同詩人同樣的對大自然、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一起來讀這一首詩。
放錄象(9):全詩朗誦。
(七)師:真美啊!今天我還要向大家介紹我國的兩大瀑布。
看錄像(10)。
(八)齊聲背誦。
板書:
12瀑布。
山路上聽見聲音(聲)好像。
遠又像。
正面望見全身(色)一道白銀熱愛大自然。
近熱愛祖國河山。
腳下仰望(形)珍珠的屏。
如煙、如霧、如塵。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一
這是作者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跋銧t”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述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斑b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皰烨按ā笔钦f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皰臁弊只瘎訛殪o,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述瀑布。“飛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睒O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作者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很好,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加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爸喯伞本褪抢畎??!锻麖]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學習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照樣子寫疊詞。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照樣子重疊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掃請生字。
1.大聲讀課文,把生字讀準確。
2.小黑板檢查生字、詞。
3.分段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段。
1.看圖師: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下這美麗的槐花。
3.指名讀。讀了這句你能說說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導朗讀。你們喜歡槐花嗎?誰來讀讀。從這句花里讀懂了什么?
(板書:花多色白花形可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xiāng)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突破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你能背誦描寫春景或物的古詩嗎?(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們最興奮的季節(jié)。讀了《美麗的槐鄉(xiāng)》,你已經(jīng)有了哪些收獲?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槐鄉(xiāng)之美和槐鄉(xiāng)孩子的美麗可愛。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二、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讀文章的哪個地方?你最喜歡什么呢?自由板塊式學習課文(根據(jù)學生的選擇,學習課文)我們來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2.你讀懂了什么?(槐花香氣撲鼻)那些詞中體會到的?(熏醉、美滋滋、臥在、)。
3.課文那些句子寫了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
板書:熱情好客。
4.指名讀。
師:誰知道槐花飯是怎樣做的?(指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節(jié)里,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槐鄉(xiāng)旅游勝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來到我們這里,你會怎樣招待他們。
6.四人小組討論。
7.交流。
三、學習第三小節(jié)。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內(nèi)容。
2.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3.槐鄉(xiāng)的孩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書:味甜純樸可愛。
4.指導朗讀。
你能讀出他們純樸可愛嗎?
四、學習第四小節(jié)。
師:槐鄉(xiāng)的五月是怎么樣呢?我們來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為什么說五月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因為,五月的槐花盛開了,形態(tài)可愛,香味誘人,這時候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采花做飯,享受花香,用槐花飯來招待客人,裝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們的季節(jié)。)。
課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總結(jié)課文。
槐鄉(xiāng)是潔白無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裝孩子并讓孩子大飽口福的花,槐鄉(xiāng)的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與槐鄉(xiāng)孩子融為一體,寫花又寫人,自然地抒發(fā)出作者對槐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大自然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盈”等10個生字,掌握“渴求、盤旋、滑行、綠盈盈”等詞語。
2、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3、有語氣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重點: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課時劃分:2課時。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設計:
一、導課:
(學生會說到:花兒如何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悟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這些問題能否解決?
1、學生自由讀文,同時劃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
2、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可以分組朗讀,或者接讀課文)。
3、指導學生對讀的同學做評價。
老師評價學生的讀文情況。
剛剛在看到這個題目時,同學們都有個問題: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那現(xiàn)在我們就來找找,請同學們快快地讀讀課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學生談到哪里,老師要引導學生來想像學習,全詩共有4個小節(jié),寫了兩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小節(jié):寫出來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表達了孩子們的愉快心情。學生邊讀邊想,
天,是這樣藍,
風,是那樣輕,
第二到四小節(jié):描寫了遠處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畫了我們一起享受大自然賜予的一切美好,描畫了一幅快樂、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
長尾巴的蜻蜓,
分小組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像,并討論:花兒也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在這里,學生要明白:花兒會放風箏的原因,寫出了花兒和小動物的快樂,抒發(fā)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和睦相處和諧統(tǒng)一的美好愿望。
學習了本詩后你想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業(yè):畫一幅美麗的圖畫(表現(xiàn)春天的美好)。
四、板書設計:
花兒也會放風箏。
天是這樣藍。
風是那樣輕。
彩色的蝴蝶。
長尾巴的蝴蝶。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進一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導學過程:
一、今天讓我們來進一步學習課文:
同學們覺得這篇課文美嗎?想不想再讀一讀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想,一會把你腦海中出現(xiàn)的畫面描述給大家:(學生讀文)。
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學生談談自己想像中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指導學生一起看第三小節(jié):
有的在花枝上飛高飛低,
有的在半空中盤旋滑行……。
讓學生合理想像,補充:有的在……。
指導學生一起看第四小節(jié):
不對,不對,那不是風箏,那是——……讓學生進行擴展。
三、指導學生寫生字:
盈:注意中間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四、作業(yè):
1、有表情地背誦全詩。
2、說說花兒還會放什么風箏?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
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認識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人稱“詩圣”,他寫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jié)奏感。
1.老師下面要來小組讀詩比賽,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jié)奏。想獲得為本組爭光的機會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jié)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jīng)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蝶鶯。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什么?能不能結(jié)合詩句,發(fā)揮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師這里的句式說一說,結(jié)合理解詞語“花滿蹊”“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3.教師放課件,邊放《春到江邊》的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像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4.賽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為什么“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
2、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寫作的順序,學習作者運用淺近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但是秋天的碩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長得來的,沒有夏天的生長就不會有秋日的豐收,今天我們共同體會“在夏天里成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讀,喜歡讀那一節(jié)就讀那一節(jié)。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詞語。
2、指導寫字。
四、用詞說話。
1、出示詞語,請學生朗讀。
2、結(jié)合課文,用其中的一個詞語或幾個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
五、朗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糾錯。
2、同桌配合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
4、小組配合讀課文。
5、其他形式朗讀課文。
六、作業(yè)設計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在夏天里成長》。
板書課題。
二、指名讀文。
老師找4名同學逐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長大?
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三、細讀課文、仔細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讀第二自然段,仔細品味。
(1)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寫了哪幾樣生物?
(3)作者是如何來寫的?他們都有什么變化?
(4)為什么選擇這幾樣的事物來寫的?
3、讀第三段,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長?
4、讀文章的第四段,仔細品讀。
你體會到了什么?
文章僅僅是告訴我們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長嗎?
四、教師小結(jié)。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長著,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夏天里同樣有力量的生長,等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成!
五、作業(yè)設計。
感悟文章。
植物人也一樣。
動物要趕時候。
夏天是萬物山水趕熱天。
長大的時期鐵軌盡量地。
馬路用力量的長。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5個一類生字,會認2個二類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想象力。
2、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詩歌大意,學習通過換詞理解字詞的方法。
3、通過學習詩歌,培養(yǎng)學生對夏天的喜愛之情。讓學生體會到暑假生活的愉快。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通過換詞理解詞語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暑假生活的愉快。
2、有感情朗讀詩歌。
教學準備:圖片、多媒體課件、實物展臺。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學習5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錄象導入:
二、初讀課文:
1.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由朗讀課文,說說這首詩歌主要寫了什么?
三、學習生字:
1.以小組為單位,以你們自己的方式讀課文,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學習生字情況。
2.學生匯報。
屈:形聲字屈從屈服委屈屈打成招屈指可數(shù)。
掘:形聲字掘土發(fā)掘挖掘。
堆:形聲字,堆放堆積堆砌土堆雪堆。
固:固定固然固守固體固執(zhí)。
加固堅固牢固凝固頑固。
造:形聲字,造反造福造化造就造句創(chuàng)造。
3.做猜字游戲鞏固生字。
四、朗讀課文:
學習生字后,把生字再放入到課文中,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第一節(jié),其他學生看夏日海灘的圖片。
二、自由讀第一節(ji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三、以小組為單位學習第二節(jié)。
1、先讀一讀這節(jié)詩歌。
2、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掘、堆、拾、造”,比較哪個詞用得好,為什么?
3、說說他們在這美麗的海灘上做了什么?
4、你能根據(jù)詩中所描述的景色編出一個動人的故事嗎?
五、齊讀詩歌,體會暑假生活的快樂。
六、完成課后練習。
1、做一做。
(1)填詞(此題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
(金黃)的海灘(堅固)的城墻。
五彩的(貝殼)快樂的(暑假)。
(2)找朋友。
一輪初升的太陽一條長長的小河。
一段美好的時光一座美麗的假山。
(3)理解詞語。
此題已在第二課時完成。
2、討論。
(1)課文是怎樣講述“暑假是快樂的”?
(2)暑假里,你想做什么?
七、作業(yè):
1、在虛宮格中認真書寫5個一類生字。
2、試著把你的暑假生活寫成一首小詩歌。
3、把這首詩歌有感情地朗誦給家長聽。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三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3、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掛圖、投影。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背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
2、揭示課題,板書: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
1、理解課題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瀑布嗎?是什么樣的,能不能說給我們聽聽?
2、學會寫課題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廬山在什么地方嗎?
4、學習這首詩。
(1)出示整首詩。
(2)指名讀一讀。
(3)再讀,可以討論,看能不能理解詩的意思,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4)交流:
重點理解銀河九天香爐川三千尺。
誰能講這首詩的意思?
評議,他講得怎樣?
再指名講詩的意思。
5、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6、指導朗讀。
7、指導背誦。
三、作業(yè)。
1、背誦古詩。
板書:
日照。
香爐生。
紫煙,
遙看。
瀑布掛。
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
尺,
壯美山河。
疑是。
銀河落。
九天。
第二課時。
一、復習。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二、學習《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理解絕句。
2、簡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讀詩句,說說你能理解哪些詞語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詞語、句子的意思了?
四、學習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一、二兩句。
輕聲自由讀一讀,畫出還需要理解的詞語。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句的意思?
指導朗讀,讀出舒暢預愉悅的心情。
2、學習三、四兩句。
指名讀一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詩人卡到了什么?
討論,理解西嶺千秋雪相機板書,畫簡筆畫。
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
詩人向門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東吳。
為什么說是萬里船?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jié)全詩,體會感情。
(1)一行寫一個景,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BR> (2)小結(jié):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6、指導書寫鸝鷺。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
板書:
絕句。
兩個。
黃鸝鳴。
翠柳,
一行。
白鷺。
上
青天。
近景。
窗含。
西嶺千秋。
雪,舒暢愉快。
門泊。
東吳萬里。
船。
遠景。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的氣勢,以及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的氣勢。
教學準備:
相關(guān)錄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廬山風光影片,解說其秀麗的風光。
2、師:正是這如此秀麗的風光,因而從古到今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在這里吟詩作畫,下面就讓我們和唐代詩人李白一起去那里欣賞瀑布的雄偉的氣勢。
3、出示全詩,師讀后問:通過預習我們對詩人李白已有所了解,誰來介紹介紹。
二、學習詩中生字詞,理解全詩詩意。
1、師:通過昨天的預習,誰來說說你學懂了詩中的哪些詞語的意思。
2、生交流:“日”指“太陽”?!跋銧t”指“香爐峰”。
師:香爐是什么樣的看到過嗎?
生:沒有。
師:出示香爐畫面。誰知道為什么叫廬山的這個峰是香爐峰?出示畫面。
生:煙”指“紫色的煙云?!?BR> “遙看”是“遠遠的看”?!按ā敝浮昂恿鳌?BR> 師:示畫面幫助理解“川”。“掛前川”是指什么?
生:“直下”的意思是“傾瀉而下”?!耙伞笔恰皯岩伞⒑孟蟆钡囊馑?。
師:誰能選一句連起來說說那一句講了什么?
齊讀全詩。
三、體會雄偉壯觀的`氣勢,以及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1、下面讓我們再看一看廬山瀑布想一想,這時你再看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什么感覺?
2、再讀讀全詩,想想哪些詞語寫出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
3、生交流。
4、讓我們把它的氣勢讀出來。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四、再看畫面,深化情感。
1、小結(jié):是的,廬山瀑布以其雄偉壯觀吸引了我們,下面讓我們隨著攝影師的鏡頭再一次去領略那磅礴的氣勢。播放錄象。
2、師:此情此景你最想說什么?
3、生交流。師板書:對祖國山河熱愛。
4、這么美的詩誰最先把它記住。
5、生試背。師抽背。生齊背。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五
邊長是()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邊長是()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2.比一比: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各有什么不同?
3.說一說:1分米和1平方分米,1米和1平方米各有什么不同?
4.填合適的單位。
(1)課桌面寬3()。
(2)黑板面的大小3()。
(3)王剛身高150()。
(4)教室的地面的面積是50()。
5.下圖中每個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說出圖中每個圖形的面積。
答案。
1.1分米1米。
2.1厘米(長度單位)1平方厘米(面積單位)。
3.略。
4.分米米厘米平方米。
5.紅色:6平方厘米綠色:4平方厘米。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學習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照樣子寫疊詞。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照樣子重疊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掃請生字。
1.大聲讀課文,把生字讀準確。
2.小黑板檢查生字、詞。
3.分段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段。
1.看圖師: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下這美麗的槐花。
3.指名讀。讀了這句你能說說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導朗讀。你們喜歡槐花嗎?誰來讀讀。從這句花里讀懂了什么?
(板書:花多色白花形可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xiāng)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突破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你能背誦描寫春景或物的古詩嗎?(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們最興奮的季節(jié)。讀了《美麗的槐鄉(xiāng)》,你已經(jīng)有了哪些收獲?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槐鄉(xiāng)之美和槐鄉(xiāng)孩子的美麗可愛。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二、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讀文章的哪個地方?你最喜歡什么呢?自由板塊式學習課文(根據(jù)學生的選擇,學習課文)我們來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2.你讀懂了什么?(槐花香氣撲鼻)那些詞中體會到的?(熏醉、美滋滋、臥在、)。
3.課文那些句子寫了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
板書:熱情好客。
4.指名讀。
師:誰知道槐花飯是怎樣做的?(指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節(jié)里,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槐鄉(xiāng)旅游勝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來到我們這里,你會怎樣招待他們。
6.四人小組討論。
7.交流。
三、學習第三小節(jié)。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內(nèi)容。
2.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3.槐鄉(xiāng)的孩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書:味甜純樸可愛。
4.指導朗讀。
你能讀出他們純樸可愛嗎?
四、學習第四小節(jié)。
師:槐鄉(xiāng)的五月是怎么樣呢?我們來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為什么說五月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因為,五月的槐花盛開了,形態(tài)可愛,香味誘人,這時候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采花做飯,享受花香,用槐花飯來招待客人,裝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們的季節(jié)。)。
課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總結(jié)課文。
槐鄉(xiāng)是潔白無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裝孩子并讓孩子大飽口福的花,槐鄉(xiāng)的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與槐鄉(xiāng)孩子融為一體,寫花又寫人,自然地抒發(fā)出作者對槐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
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認識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人稱“詩圣”,他寫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jié)奏感。
1.老師下面要來小組讀詩比賽,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jié)奏。想獲得為本組爭光的機會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jié)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jīng)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蝶鶯。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什么?能不能結(jié)合詩句,發(fā)揮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師這里的句式說一說,結(jié)合理解詞語“花滿蹊”“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3.教師放課件,邊放《春到江邊》的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像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4.賽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為什么“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
2、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寫作的順序,學習作者運用淺近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但是秋天的碩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長得來的,沒有夏天的生長就不會有秋日的豐收,今天我們共同體會“在夏天里成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讀,喜歡讀那一節(jié)就讀那一節(jié)。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詞語。
2、指導寫字。
四、用詞說話。
1、出示詞語,請學生朗讀。
2、結(jié)合課文,用其中的一個詞語或幾個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
五、朗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糾錯。
2、同桌配合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
4、小組配合讀課文。
5、其他形式朗讀課文。
六、作業(yè)設計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在夏天里成長》。
板書課題。
二、指名讀文。
老師找4名同學逐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長大?
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三、細讀課文、仔細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讀第二自然段,仔細品味。
(1)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寫了哪幾樣生物?
(3)作者是如何來寫的?他們都有什么變化?
(4)為什么選擇這幾樣的事物來寫的?
3、讀第三段,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長?
4、讀文章的第四段,仔細品讀。
你體會到了什么?
文章僅僅是告訴我們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長嗎?
四、教師小結(jié)。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長著,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夏天里同樣有力量的生長,等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成!
五、作業(yè)設計。
感悟文章。
植物人也一樣。
動物要趕時候。
夏天是萬物山水趕熱天。
長大的時期鐵軌盡量地。
馬路用力量的長。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一
答:保護生雞蛋的活動讓我們感受到呵護一個小生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的成長凝結(jié)了家人的許多心血。
2、看了比爾和媽媽的賬單,說說這兩份賬單告訴了我們什么?
答:父母為我們付出了愛心,提供服務,從來不要求回報,我們應試著回報父母的愛,每天堅持為他們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如果有一天,你的媽媽因為自己的事不高興把火往你身上發(fā),你會怎么做?
答:我會試著理解媽媽。理解媽媽生氣的可能原因,也許是由于工作的壓力,也許是我讓媽媽失望等等。然后我會用我的方式跟媽媽溝通,關(guān)心體諒媽媽。
4、學校中有哪些人在為我們服務呢?
答:老師們、大隊輔導員、食堂的叔阿姨、保潔員、保安??。
5、為了給我們營造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社會為我們做了些什么?
答:設立了兒童醫(yī)院、兒童福利院、兒童樂園,建立學校,為我們注射疫苗。
6、哪些法律法規(guī)是過肩專門為兒童設立的?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有關(guān)對兒童特殊保護的條文。
7、有時我們做錯了事,父母會很嚴厲地批評我們,是他們不愛我們了嗎?為什么?
答:不是。父母批評我們是關(guān)心我們、愛護我們的表現(xiàn),父母怕我們養(yǎng)成不良習慣,所以及時糾正我們的錯誤,雖然有時很嚴厲,但那是對我們愛的表現(xiàn)。
8、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了煩心的事,要怎么做?
答:生活中有了苦惱,應該主動找父母談心,讓父母幫助解決問題。
9、我們怎樣做,才能是父母少一點煩惱,多一些快樂呢?
答:學會自己照顧就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能少給家人添麻煩,是父母少一點煩惱,多一些快樂。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二
教學目標:
1.認字10個,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瀑布的特點。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繼續(xù)練習獨立識字。
2、體會詩歌意境,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意境,積累語言。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課外書嗎?喜歡讀誰的書?你們知道葉圣陶爺爺嗎?看過他的什么作品?這節(jié)課,我們就再來學習葉圣陶爺爺?shù)拿?------《瀑布》。
二、自學讀通詩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運用已學過的方法解決它。
三、交流。
1、匯報識字結(jié)果及方法。
2、誰來讀?指名讀,正音。
四、感悟。
1、生邊輕讀課文邊想象:這首詩給我們介紹了哪些景象?
2、再次看圖,說明哪些景物是畫面上沒有的?
3、讀詩體會,作者為什么這樣寫?你覺得好嗎?
4、引導學生反復體會“一道白銀”指的是什么?
五、畫詩。
1、以圖畫形式表達出來。
2、引導評價六、誦讀。
設計意圖:
在充分理解詩歌內(nèi)容涵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受而發(fā),意在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培養(yǎng)他們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讀詩作畫,深理解。配樂朗讀,升華詩情。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三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一.預習·導學。
2.閱資料,了解作者的有關(guān)知識和“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的歷史。
范讀示例——生練讀——指名讀——點評。要求讀準重音,讀準語氣,讀出感情(喜悅、遺憾、振奮等)。
4.讀課文,探究問題。
1.完成練習三。
3.練筆: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四
一、填空題: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
2、正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喜好),才有了多彩的圖畫。
3、正是由于我們班的同學們(各不相同)。大家共同組成的班集體,是那么(豐富多彩)、充滿活力。
4、我們都是班里的(驕傲)。
5、有時由于我們對同一件事情的(想法)、(感受)和(選擇)不同,有時也會發(fā)生沖突。我們應設法(避免)和(解決)沖突。
6、我們每個人和別人接觸時,都會對人有這樣那樣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同學,得出的結(jié)論也不一樣。
7、每個同學身上都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
8、當我們和同學的意見不相同時,要換個(角度)看同學。
9、把自己的快樂,自己的想法,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將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10、“倘若你有一中(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之后,我們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這是(蕭伯納)說的話。
11、你有一個快樂,拿出來和別人(分享),變成了(兩個)快樂。
12、我們要把自己(心愛)的東西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13、把各自的想法相互(交流)一下,你就會又形成(新的想法)。
14、我們生活、學習在(班集體)里,大家朝夕相處,同(學習)、同(快樂)。我們每個人(各不相同),大家在一起應該(友好)相處。
下一頁更多精彩“人教版三年級品德下復習資料”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五
1、鬧鬧尋寶。
(1)課件演示。
(2)學生交流多種尋寶路徑。
2、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3。
(1)出示指南針。
(2)全體到操場。
(3)提問:誰能說出校園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4)教師指著校園廁所,問:廁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針驗證。
(6)師生返回教室,回顧剛才學習過程。
師根據(jù)回顧的內(nèi)容板書:
(7)觀察東北、西南這兩個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東南角的位置。
師板書:西北北東北。
西東。
西南南東南。
(9)說一說校園西北和東南方向分別有什么建筑物。
2、鞏固新知。
(1)集體拿出小動物卡片。
(2)游戲:給小動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貓館、爬行館、水族館、飛禽館分別安置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請學生指出教室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的同學分別是誰。
3、教材第7頁的“做一做”。
(1)說明題目要求。
(2)集體參與,分組學習。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標出來。
4、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1題。
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鋪分別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維訓練。
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3題。
(1)教師讀題,學生理解題意。
(2)按要求獨立完成。
(3)訂正。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六
1、在日常生活中,有各行各業(yè)的人在為我們(服務)。
2、體會到假如沒有他們的(辛勤服務),世界將是(一團糟),在我們的社會中,人與人是(相互依賴)、(互相服務)的。其中和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是為我們(提供服務)的人。
3、我們來觀察我們一天的生活,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人在為我們(服務)。
4、我們能夠在社區(qū)(方便)、(愉快)地生活,離不開那些為我們服務的人們。
5、通過學習和生活體會到為我們服務的人們的(工作辛苦)。
6、我們?nèi)枂栔車鸀槲覀兎盏娜说?感受),體會他們的(苦)與(樂)。
7、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別人的服務,我們要(尊重)為我們服務的人。而尊重為我們服務的人(不僅僅)是說聲“謝謝”。
8、服務員為我們端茶倒水的時候,我們要表示(謝意);醫(yī)生為我們看完病的時候,我們要說聲(“謝謝”);演員為我們演完節(jié)目時,我們要表示(謝意);電梯工為我們打開電梯門時,我們要說聲(“謝謝”)。
9、假如沒有(清潔工)和(其他勞動者),我們的生活會非常臟亂。
10、郵遞員叔叔說:“我的工作雖然十分(辛苦)。不過看到大家拿到(信)和(報紙)高興地樣子,我也很(高興)。
11、理發(fā)師使人們變得更(神氣)??嚯y家庭服務熱線給(困難家庭)送去溫暖。演員給人們帶來了(快樂)。氣象員讓人們(提早知道天氣變化情況)。裁縫為人們(穿衣)提供了方便。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七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描繪祖國壯麗山河,抒發(fā)對大自然神奇?zhèn)チΦ馁濏?,表現(xiàn)樂觀主義為主體內(nèi)容的古詩板塊。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望廬山瀑布》就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古代詩歌,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50歲時隱居廬山望見廬山瀑布時有感而發(fā)所作的一首詩。詩中由近到遠的順序,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的手法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奇壯觀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簡潔,用詞精當。全詩采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僅用了28個字就將一幅有山、有水、有聲、有色,可以說是一幅氣勢恢弘的寫意山水圖展現(xiàn)世人眼前。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借助相關(guān)資料理解重點詞語,進而讀懂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感受廬山瀑布的美麗與壯觀。通過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領會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圖畫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廬山瀑布的美麗與壯觀。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古詩,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想象能力、欣賞美的能力和藝術(shù)感染力。
教學方法:
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了解詩人——試讀古詩,初知詩意——賞讀古詩,深悟詩情”的方法進行教學。上課開始,我會出示廬山和瀑布的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帶領學生走進廬山,去感受瀑布的雄偉。也為之后學生展開想象做鋪墊,更好地理解詩歌含義。同時我會配合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和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讓學生融入詩境。
教學過程:
第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激詩趣。
板書課題后,引導學生自己領悟題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義,帶出全題的意思;再釋詞,弄清“瀑布”是什么,接下來播放影片欣賞廬山風光讓學生感受廬山的優(yōu)美風景,讓學生親眼目睹了廬山俊美秀麗的面容??催^之后再啟發(fā)學生談談,你對廬山有什么印象?這樣就帶領學生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古詩的學習中去。
第二步,初讀古詩感知“美”。
1.我讓學生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先指名學生讀,后教師范讀,再全班齊讀。通過這幾次的朗讀,正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了古詩,初步感知詩意。
2.采用多種形式的讀進行匯報。
3.再默讀古詩,利用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
4.同桌交流收獲,互相解疑。
第三步,再讀古詩,品味“美”。
1.理解詩句意思。
理解“日照香爐生紫煙”
(1)默讀古詩,請學生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2)教師講解重點字詞?!跋銧t”指的是香爐峰,“生紫煙”中“生”的意思是產(chǎn)生,香爐峰產(chǎn)生了紫煙。
整句翻譯:太陽照在香爐峰上,云霧彌漫,陽光透過,就好像紫色的煙霧在環(huán)繞著。
(3)出示紫煙環(huán)繞山峰的圖片,用直觀的畫面解釋更加明顯直接,容易理解。讓學生感受到這一場景的優(yōu)美。
理解“遙看瀑布掛前川”
(1)學生說說詩句意思。
(2)教師講解重點字詞?!斑b”說明詩人從遠處看,觀賞距離之遠?!皰臁笔菓覓斓囊馑肌?BR> 整句翻譯:遠遠望去,瀑布像一塊白布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
(3)出示圖片,直觀理解。
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
(1)學生說說詩句的意思。
(2)講解重點字詞。?!帮w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笔亲髡哌\用夸張的手法的,寫出了山之高,瀑布掛下來好像有三千尺。此時告訴學生夸張的修辭并不是實指,山并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在理解詩句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體會當時詩人看到此景的感嘆。
整句翻譯:高崖上飛瀉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
(3)出示圖片直觀理解。
理解“疑是銀河落九天”
(1)請學生說說詩句的意思。
(2)講解重點字詞?!耙伞钡囊馑际且伤疲孟?,在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瀑布比作了銀河?!熬盘臁保汗糯鷤髡f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整句翻譯: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說明了瀑布的雄偉壯觀。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比喻的修辭來說說,你覺得瀑布還像什么。
(3)出示圖片,再次感受廬山瀑布的雄奇壯麗。
2.再讀古詩,想象詩境。
在逐句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請學生再讀一遍古詩。古詩的學習不光要逐句理解,更要整體感受詩意?;銥檎寣W生掌握詩歌大意。接下來,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場景,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通過想象,將文字還原成畫面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力,也能更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最后,想象畫面,試著背誦。
第四步,拓展遷移,深化“美”。
語文教學只依靠教材是不夠的,作為教師應該靈活把握教材,擴展教材,開展教學活動使課堂得到無限的延伸。
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加近了其他名家寫廬山的詩篇,讓學生賞讀。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八
答:畫的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2、人們之間的差異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答:人們之間的差異的存在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
3、怎樣設法避免和解決沖突呢?
答:發(fā)生沖突時試著換個角度想一想,看看自己如果是對方會怎么想,怎么做。
4、在盲人的故事中,猜猜盲人的回答是什么?
答:盲人可能會說:“我挑燈會照亮別人的路,也會照亮自己,避免自己被別人撞著”。
5、為什么和別人分享快樂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6、每個同學身上都有不同的特點,我們應怎樣看待他們?
答:我們應該看到同學身上的優(yōu)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同學友好相處。
7、美術(shù)課上,同桌忘記帶水彩筆了,你會怎么做?
答:我們應該主動把自己的水彩筆借給他用。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九
望廬山瀑布水。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shù)十里。
h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其二】詩意:
廬山雄偉峭拔的'香爐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氣蒸騰,煙霧繚繞,遠看瀑布像一條白鏈高掛在前邊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氣勢,叫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之上瀉落下來了?。?BR>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
1、感受瀑布雄偉壯麗的畫面,體會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有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觀察點聽到瀑布的聲音和看到瀑布的景象,進而體會作者通過詩句所表達的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師:同學們有沒有看見過瀑布?(生:……)。
這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贊美瀑布的詩。
板書課題:12瀑布。
2、聽課文錄音,看錄像(1)(2)(3)。
3、師:瀑布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壯觀、美麗)。
過渡:下面,我們一起分節(jié)學習,來感受瀑布的美。
(二)學習第一節(jié)感受瀑布的聲音美。
1、齊讀第一節(jié)。
2、師:這一節(jié)寫出了瀑布的什么美?(生:聲音美)。
板書:聲音。
3、這種聲音美我們是怎樣感受到的?(生:聽到的)。
板書:聽見。
4、師:瀑布的聲音像什么?(生:好像……又像……)。
板書:好像……又像……。
瀑布的聲音好像,
又像。
5、師:疊疊的浪是怎樣的浪?(邊說邊點疊疊)(生:一排排)。
6、看錄像(4):涌。
7、風怎么樣?(邊說邊點陣陣)。
8、師:這兩個句子讓我們感受到了瀑布聲音的什么特點?
(生:聲勢浩大)。
9、指名讀。
10、看錄像(5)好像……又像……。
11、齊讀這一句。
13、齊讀第一節(jié)。
(三)學習第二節(jié),感受瀑布的色美。
1、指名讀第二節(jié)師邊畫簡筆畫。
2、師:作者在哪兒看見瀑布?
生:正面。
板書:正面。
3、師:看見了什么?(生:望見了瀑布的全身)。
板書:望見全身。
4、師:詩人用了兩個感嘆號,表達了他怎樣的心情?(生:又驚又喜)。
5、指名讀、齊讀。
6、師:為什么又驚又喜?(生:意外,美)。
7、師:美到什么程度?(生:比喻)。
8、師:詩人又是怎樣比喻的呢?(生:白銀)。
板書:一道白銀。
9、出示小黑板: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10、師:為什么這樣比?寫出瀑布的什么美?(生:白色、光澤;色)板書:色。
11、千丈青山寫出了山的什么特點?(生:高、青)。
12、看錄像(6),體會千丈青山襯著瀑布的景象。
13、指名讀。
14、齊讀第二節(jié)。
(四)學習第三節(jié),感受瀑布的形美。
1、師:作者來到瀑布腳下仰望瀑布邊說邊移動人。
板書:腳下仰望。
2、師:為什么要仰望呢?(生:山很高,要抬頭)。
3、師:這時詩人又發(fā)出怎樣的贊嘆呢?
齊讀第三節(jié)。
4、師:現(xiàn)在詩人看到的瀑布像什么?(生:珍珠的屏)。
板書:珍珠的`屏。
5、看錄像(7):屏。
師:“屏”指什么?為什么將瀑布比作“珍珠的屏”?
6、用贊嘆的語氣讀這一句。
7、師:當陣風吹來,瀑布又有了什么變化?(生:
板書:如煙、如霧、如塵)。
8、師:把瀑布比作珍珠的屏寫出了瀑布相對的靜態(tài)美,這里寫出了瀑布的動態(tài)美。
9、看錄像(8):時時。
10、師:多美妙呀,如煙——飄飄悠悠,如霧——朦朦朧朧。
如塵——四處飛散誰來讀這句,把我們帶入這種仙境似的美。
板書:形。
12、齊讀第三節(jié)。
(2)總結(jié)。
小黑板:
1、這首詩寫出了瀑布的什么美?
2、詩人觀察和寫作的順序是怎樣的?
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六)師:讓我們懷著同詩人同樣的對大自然、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一起來讀這一首詩。
放錄象(9):全詩朗誦。
(七)師:真美啊!今天我還要向大家介紹我國的兩大瀑布。
看錄像(10)。
(八)齊聲背誦。
板書:
12瀑布。
山路上聽見聲音(聲)好像。
遠又像。
正面望見全身(色)一道白銀熱愛大自然。
近熱愛祖國河山。
腳下仰望(形)珍珠的屏。
如煙、如霧、如塵。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一
這是作者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跋銧t”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述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斑b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皰烨按ā笔钦f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皰臁弊只瘎訛殪o,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述瀑布。“飛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睒O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作者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很好,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加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爸喯伞本褪抢畎??!锻麖]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學習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照樣子寫疊詞。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照樣子重疊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掃請生字。
1.大聲讀課文,把生字讀準確。
2.小黑板檢查生字、詞。
3.分段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段。
1.看圖師: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下這美麗的槐花。
3.指名讀。讀了這句你能說說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導朗讀。你們喜歡槐花嗎?誰來讀讀。從這句花里讀懂了什么?
(板書:花多色白花形可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xiāng)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突破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你能背誦描寫春景或物的古詩嗎?(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們最興奮的季節(jié)。讀了《美麗的槐鄉(xiāng)》,你已經(jīng)有了哪些收獲?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槐鄉(xiāng)之美和槐鄉(xiāng)孩子的美麗可愛。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二、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讀文章的哪個地方?你最喜歡什么呢?自由板塊式學習課文(根據(jù)學生的選擇,學習課文)我們來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2.你讀懂了什么?(槐花香氣撲鼻)那些詞中體會到的?(熏醉、美滋滋、臥在、)。
3.課文那些句子寫了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
板書:熱情好客。
4.指名讀。
師:誰知道槐花飯是怎樣做的?(指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節(jié)里,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槐鄉(xiāng)旅游勝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來到我們這里,你會怎樣招待他們。
6.四人小組討論。
7.交流。
三、學習第三小節(jié)。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內(nèi)容。
2.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3.槐鄉(xiāng)的孩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書:味甜純樸可愛。
4.指導朗讀。
你能讀出他們純樸可愛嗎?
四、學習第四小節(jié)。
師:槐鄉(xiāng)的五月是怎么樣呢?我們來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為什么說五月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因為,五月的槐花盛開了,形態(tài)可愛,香味誘人,這時候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采花做飯,享受花香,用槐花飯來招待客人,裝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們的季節(jié)。)。
課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總結(jié)課文。
槐鄉(xiāng)是潔白無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裝孩子并讓孩子大飽口福的花,槐鄉(xiāng)的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與槐鄉(xiāng)孩子融為一體,寫花又寫人,自然地抒發(fā)出作者對槐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大自然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盈”等10個生字,掌握“渴求、盤旋、滑行、綠盈盈”等詞語。
2、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3、有語氣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重點: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課時劃分:2課時。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設計:
一、導課:
(學生會說到:花兒如何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悟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這些問題能否解決?
1、學生自由讀文,同時劃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
2、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可以分組朗讀,或者接讀課文)。
3、指導學生對讀的同學做評價。
老師評價學生的讀文情況。
剛剛在看到這個題目時,同學們都有個問題: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那現(xiàn)在我們就來找找,請同學們快快地讀讀課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學生談到哪里,老師要引導學生來想像學習,全詩共有4個小節(jié),寫了兩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小節(jié):寫出來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表達了孩子們的愉快心情。學生邊讀邊想,
天,是這樣藍,
風,是那樣輕,
第二到四小節(jié):描寫了遠處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畫了我們一起享受大自然賜予的一切美好,描畫了一幅快樂、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
長尾巴的蜻蜓,
分小組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像,并討論:花兒也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在這里,學生要明白:花兒會放風箏的原因,寫出了花兒和小動物的快樂,抒發(fā)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和睦相處和諧統(tǒng)一的美好愿望。
學習了本詩后你想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業(yè):畫一幅美麗的圖畫(表現(xiàn)春天的美好)。
四、板書設計:
花兒也會放風箏。
天是這樣藍。
風是那樣輕。
彩色的蝴蝶。
長尾巴的蝴蝶。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進一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導學過程:
一、今天讓我們來進一步學習課文:
同學們覺得這篇課文美嗎?想不想再讀一讀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想,一會把你腦海中出現(xiàn)的畫面描述給大家:(學生讀文)。
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學生談談自己想像中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指導學生一起看第三小節(jié):
有的在花枝上飛高飛低,
有的在半空中盤旋滑行……。
讓學生合理想像,補充:有的在……。
指導學生一起看第四小節(jié):
不對,不對,那不是風箏,那是——……讓學生進行擴展。
三、指導學生寫生字:
盈:注意中間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四、作業(yè):
1、有表情地背誦全詩。
2、說說花兒還會放什么風箏?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
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認識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人稱“詩圣”,他寫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jié)奏感。
1.老師下面要來小組讀詩比賽,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jié)奏。想獲得為本組爭光的機會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jié)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jīng)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蝶鶯。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什么?能不能結(jié)合詩句,發(fā)揮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師這里的句式說一說,結(jié)合理解詞語“花滿蹊”“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3.教師放課件,邊放《春到江邊》的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像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4.賽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為什么“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
2、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寫作的順序,學習作者運用淺近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但是秋天的碩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長得來的,沒有夏天的生長就不會有秋日的豐收,今天我們共同體會“在夏天里成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讀,喜歡讀那一節(jié)就讀那一節(jié)。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詞語。
2、指導寫字。
四、用詞說話。
1、出示詞語,請學生朗讀。
2、結(jié)合課文,用其中的一個詞語或幾個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
五、朗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糾錯。
2、同桌配合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
4、小組配合讀課文。
5、其他形式朗讀課文。
六、作業(yè)設計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在夏天里成長》。
板書課題。
二、指名讀文。
老師找4名同學逐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長大?
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三、細讀課文、仔細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讀第二自然段,仔細品味。
(1)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寫了哪幾樣生物?
(3)作者是如何來寫的?他們都有什么變化?
(4)為什么選擇這幾樣的事物來寫的?
3、讀第三段,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長?
4、讀文章的第四段,仔細品讀。
你體會到了什么?
文章僅僅是告訴我們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長嗎?
四、教師小結(jié)。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長著,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夏天里同樣有力量的生長,等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成!
五、作業(yè)設計。
感悟文章。
植物人也一樣。
動物要趕時候。
夏天是萬物山水趕熱天。
長大的時期鐵軌盡量地。
馬路用力量的長。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5個一類生字,會認2個二類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想象力。
2、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詩歌大意,學習通過換詞理解字詞的方法。
3、通過學習詩歌,培養(yǎng)學生對夏天的喜愛之情。讓學生體會到暑假生活的愉快。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通過換詞理解詞語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暑假生活的愉快。
2、有感情朗讀詩歌。
教學準備:圖片、多媒體課件、實物展臺。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學習5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錄象導入:
二、初讀課文:
1.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由朗讀課文,說說這首詩歌主要寫了什么?
三、學習生字:
1.以小組為單位,以你們自己的方式讀課文,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學習生字情況。
2.學生匯報。
屈:形聲字屈從屈服委屈屈打成招屈指可數(shù)。
掘:形聲字掘土發(fā)掘挖掘。
堆:形聲字,堆放堆積堆砌土堆雪堆。
固:固定固然固守固體固執(zhí)。
加固堅固牢固凝固頑固。
造:形聲字,造反造福造化造就造句創(chuàng)造。
3.做猜字游戲鞏固生字。
四、朗讀課文:
學習生字后,把生字再放入到課文中,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第一節(jié),其他學生看夏日海灘的圖片。
二、自由讀第一節(ji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三、以小組為單位學習第二節(jié)。
1、先讀一讀這節(jié)詩歌。
2、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掘、堆、拾、造”,比較哪個詞用得好,為什么?
3、說說他們在這美麗的海灘上做了什么?
4、你能根據(jù)詩中所描述的景色編出一個動人的故事嗎?
五、齊讀詩歌,體會暑假生活的快樂。
六、完成課后練習。
1、做一做。
(1)填詞(此題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
(金黃)的海灘(堅固)的城墻。
五彩的(貝殼)快樂的(暑假)。
(2)找朋友。
一輪初升的太陽一條長長的小河。
一段美好的時光一座美麗的假山。
(3)理解詞語。
此題已在第二課時完成。
2、討論。
(1)課文是怎樣講述“暑假是快樂的”?
(2)暑假里,你想做什么?
七、作業(yè):
1、在虛宮格中認真書寫5個一類生字。
2、試著把你的暑假生活寫成一首小詩歌。
3、把這首詩歌有感情地朗誦給家長聽。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三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3、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掛圖、投影。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背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
2、揭示課題,板書: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
1、理解課題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瀑布嗎?是什么樣的,能不能說給我們聽聽?
2、學會寫課題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廬山在什么地方嗎?
4、學習這首詩。
(1)出示整首詩。
(2)指名讀一讀。
(3)再讀,可以討論,看能不能理解詩的意思,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4)交流:
重點理解銀河九天香爐川三千尺。
誰能講這首詩的意思?
評議,他講得怎樣?
再指名講詩的意思。
5、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6、指導朗讀。
7、指導背誦。
三、作業(yè)。
1、背誦古詩。
板書:
日照。
香爐生。
紫煙,
遙看。
瀑布掛。
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
尺,
壯美山河。
疑是。
銀河落。
九天。
第二課時。
一、復習。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二、學習《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理解絕句。
2、簡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讀詩句,說說你能理解哪些詞語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詞語、句子的意思了?
四、學習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一、二兩句。
輕聲自由讀一讀,畫出還需要理解的詞語。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句的意思?
指導朗讀,讀出舒暢預愉悅的心情。
2、學習三、四兩句。
指名讀一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詩人卡到了什么?
討論,理解西嶺千秋雪相機板書,畫簡筆畫。
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
詩人向門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東吳。
為什么說是萬里船?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jié)全詩,體會感情。
(1)一行寫一個景,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BR> (2)小結(jié):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6、指導書寫鸝鷺。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
板書:
絕句。
兩個。
黃鸝鳴。
翠柳,
一行。
白鷺。
上
青天。
近景。
窗含。
西嶺千秋。
雪,舒暢愉快。
門泊。
東吳萬里。
船。
遠景。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的氣勢,以及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的氣勢。
教學準備:
相關(guān)錄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廬山風光影片,解說其秀麗的風光。
2、師:正是這如此秀麗的風光,因而從古到今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在這里吟詩作畫,下面就讓我們和唐代詩人李白一起去那里欣賞瀑布的雄偉的氣勢。
3、出示全詩,師讀后問:通過預習我們對詩人李白已有所了解,誰來介紹介紹。
二、學習詩中生字詞,理解全詩詩意。
1、師:通過昨天的預習,誰來說說你學懂了詩中的哪些詞語的意思。
2、生交流:“日”指“太陽”?!跋銧t”指“香爐峰”。
師:香爐是什么樣的看到過嗎?
生:沒有。
師:出示香爐畫面。誰知道為什么叫廬山的這個峰是香爐峰?出示畫面。
生:煙”指“紫色的煙云?!?BR> “遙看”是“遠遠的看”?!按ā敝浮昂恿鳌?BR> 師:示畫面幫助理解“川”。“掛前川”是指什么?
生:“直下”的意思是“傾瀉而下”?!耙伞笔恰皯岩伞⒑孟蟆钡囊馑?。
師:誰能選一句連起來說說那一句講了什么?
齊讀全詩。
三、體會雄偉壯觀的`氣勢,以及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1、下面讓我們再看一看廬山瀑布想一想,這時你再看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什么感覺?
2、再讀讀全詩,想想哪些詞語寫出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
3、生交流。
4、讓我們把它的氣勢讀出來。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四、再看畫面,深化情感。
1、小結(jié):是的,廬山瀑布以其雄偉壯觀吸引了我們,下面讓我們隨著攝影師的鏡頭再一次去領略那磅礴的氣勢。播放錄象。
2、師:此情此景你最想說什么?
3、生交流。師板書:對祖國山河熱愛。
4、這么美的詩誰最先把它記住。
5、生試背。師抽背。生齊背。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五
邊長是()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邊長是()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2.比一比: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各有什么不同?
3.說一說:1分米和1平方分米,1米和1平方米各有什么不同?
4.填合適的單位。
(1)課桌面寬3()。
(2)黑板面的大小3()。
(3)王剛身高150()。
(4)教室的地面的面積是50()。
5.下圖中每個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說出圖中每個圖形的面積。
答案。
1.1分米1米。
2.1厘米(長度單位)1平方厘米(面積單位)。
3.略。
4.分米米厘米平方米。
5.紅色:6平方厘米綠色:4平方厘米。
瀑布三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十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學習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照樣子寫疊詞。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照樣子重疊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掃請生字。
1.大聲讀課文,把生字讀準確。
2.小黑板檢查生字、詞。
3.分段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段。
1.看圖師: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下這美麗的槐花。
3.指名讀。讀了這句你能說說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導朗讀。你們喜歡槐花嗎?誰來讀讀。從這句花里讀懂了什么?
(板書:花多色白花形可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xiāng)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突破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你能背誦描寫春景或物的古詩嗎?(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們最興奮的季節(jié)。讀了《美麗的槐鄉(xiāng)》,你已經(jīng)有了哪些收獲?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槐鄉(xiāng)之美和槐鄉(xiāng)孩子的美麗可愛。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二、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讀文章的哪個地方?你最喜歡什么呢?自由板塊式學習課文(根據(jù)學生的選擇,學習課文)我們來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2.你讀懂了什么?(槐花香氣撲鼻)那些詞中體會到的?(熏醉、美滋滋、臥在、)。
3.課文那些句子寫了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
板書:熱情好客。
4.指名讀。
師:誰知道槐花飯是怎樣做的?(指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節(jié)里,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槐鄉(xiāng)旅游勝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來到我們這里,你會怎樣招待他們。
6.四人小組討論。
7.交流。
三、學習第三小節(jié)。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內(nèi)容。
2.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3.槐鄉(xiāng)的孩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書:味甜純樸可愛。
4.指導朗讀。
你能讀出他們純樸可愛嗎?
四、學習第四小節(jié)。
師:槐鄉(xiāng)的五月是怎么樣呢?我們來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為什么說五月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因為,五月的槐花盛開了,形態(tài)可愛,香味誘人,這時候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采花做飯,享受花香,用槐花飯來招待客人,裝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們的季節(jié)。)。
課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總結(jié)課文。
槐鄉(xiāng)是潔白無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裝孩子并讓孩子大飽口福的花,槐鄉(xiāng)的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與槐鄉(xiāng)孩子融為一體,寫花又寫人,自然地抒發(fā)出作者對槐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
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認識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人稱“詩圣”,他寫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jié)奏感。
1.老師下面要來小組讀詩比賽,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jié)奏。想獲得為本組爭光的機會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jié)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jīng)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蝶鶯。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什么?能不能結(jié)合詩句,發(fā)揮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師這里的句式說一說,結(jié)合理解詞語“花滿蹊”“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3.教師放課件,邊放《春到江邊》的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像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4.賽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為什么“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
2、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寫作的順序,學習作者運用淺近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但是秋天的碩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長得來的,沒有夏天的生長就不會有秋日的豐收,今天我們共同體會“在夏天里成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讀,喜歡讀那一節(jié)就讀那一節(jié)。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詞語。
2、指導寫字。
四、用詞說話。
1、出示詞語,請學生朗讀。
2、結(jié)合課文,用其中的一個詞語或幾個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
五、朗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糾錯。
2、同桌配合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
4、小組配合讀課文。
5、其他形式朗讀課文。
六、作業(yè)設計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在夏天里成長》。
板書課題。
二、指名讀文。
老師找4名同學逐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長大?
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三、細讀課文、仔細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讀第二自然段,仔細品味。
(1)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寫了哪幾樣生物?
(3)作者是如何來寫的?他們都有什么變化?
(4)為什么選擇這幾樣的事物來寫的?
3、讀第三段,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長?
4、讀文章的第四段,仔細品讀。
你體會到了什么?
文章僅僅是告訴我們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長嗎?
四、教師小結(jié)。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長著,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夏天里同樣有力量的生長,等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成!
五、作業(yè)設計。
感悟文章。
植物人也一樣。
動物要趕時候。
夏天是萬物山水趕熱天。
長大的時期鐵軌盡量地。
馬路用力量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