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教案設計(匯總23篇)

字號:

    編寫教案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教學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教師編寫教案時要注意教學環(huán)境和資源的利用,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和氛圍。最后,希望大家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為學生帶來更好的教育體驗。
    練習教案設計篇一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與“我”相伴。
    (5)教師講解后再次范讀這首詩。
    練習教案設計篇二
    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同桌同學兩人一組比一比“看誰先到達終點?!崩蠋熯€應另備幾組題供學生游戲計算。
    2.練習三3。下面每題得數各是幾十多?
    (1)先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再出示第一組題:86―30和37―3。
    讓學生討論一下它們的得數各是幾十多?你怎么想的?
    (2)學生獨立完成剩下的三組題,老師巡視,對估算困難的學生給予輔導,集體交流估算結果。
    (3)估算完之后可讓學生計算出這8道題的結果,并與估算結果進行比較。
    練習教案設計篇三
    練習四。
    擬3課時。
    累計。
    第81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本單元的生字。說說筆畫和筆順,再按筆順描紅。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6個詞語,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養(yǎng)成復習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說說筆畫和筆順,再按筆順描紅。
    難點:認識6個詞語,練習把句子說完整。
    教學簡要過程及重、難點的.突破。
    一、教學第一題,按筆順寫字。
    1、審題。
    (1)學生借助拼音讀題目。
    (2)講清要求:認識一個新筆畫,按筆順寫字。
    2、教師指導,學生描紅。(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學習字詞句。
    1、指導觀察圖畫,自讀生字詞。
    2、指名認讀“蘋果”一詞注意“ping”是后鼻音。
    3、說說蘋果是什麼樣子。
    4、指名將蘋果與拼音、詞語用直線連起來。
    5、請學生按照上面的方法與步驟,借助拼音學習詞語。
    6、句子訓練。
    (1)你愛吃哪些水果,為什麼?
    (2)自己試著用“我喜歡吃的水果有——,有——,有——,還有——?!边@樣的句式說一說。
    實施修改意見。
    易錯筆順重點指導。
    出示句式指導。
    變換內容,拓展練習。
    練習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
    目標。
    1、能從自己識字的實際出發(fā),恰當選擇查字方法查字典。
    2、初步學會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詞,給“怪、當年、片刻之間、瞥”找到近義詞。
    3、能照例句擴寫句子。
    4、能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練習中的短文。
    教學。
    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選擇恰當的方法查字典;擴寫句子;找出重點段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用詞的確切性;根據句子意思確定擴寫什么內容。
    教
    具
    投影片。
    教
    學
    過
    程
    第1課時。
    一、指導完成第1題。
    1、讀準字音。
    2、獨立完成寫詞語。
    3、同桌互查。訂正。
    4、師根據巡視的情況作點評。
    二、指導完成第2題。
    1、自由讀這段話,想:這段話的意思。
    2、集體交流。
    3、獨立填表。
    4、交流表格內容,并說出依據。
    三、指導完成第3題。
    1、回顧這一類題該怎么做?
    (1)辨析詞語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時間里發(fā)生,出乎意料。)。
    (2)讀句子,理解語意。
    (3)選詞填空。
    (4)再讀句子,看詞義和語義是否吻合。
    2、用同樣的方法完成第2小題,交流反饋。(“可是”表示轉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進一步。)。
    3、質疑問難。
    四、指導完成第4題。
    1、讀題,明要求。
    2、找出帶點詞的近義詞。
    3、比較哪個更確切。
    4、說說給我們的啟示,體會用詞的準確。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第1-4題。
    第2課時。
    一、指導完成第5題。
    1、讀題,明要求。
    2、學習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選一句口頭練習擴句。
    4、交流。
    5、小結:擴句的意義。
    二、指導完成第6題。
    1、回顧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2、自由讀短文。給短文分段,找出重點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大娘讓共產黨員買車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們向小吳投去崇敬的目光。
    3、細讀重點段。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去理解。
    (1)大娘為什么要問:“誰是共產黨員?”
    4、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三、作業(yè):《作業(yè)本》第5題。
    教
    學
    后
    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練習教案設計篇五
    教學要求:
    準確拼讀兩拼音節(jié)和三拼音節(jié),并說出他們的不同。
    區(qū)別6組形聲字并練習組詞。
    練習對對子。
    練習將排列錯亂的一段話整理成為一段連貫通順的話。
    熟記成語。
    學會用真誠的語言贊美別人。
    第一課時。
    第一題。
    指名讀題目。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目要求。
    復習兩拼音節(jié)和三拼音節(jié)的有關指示,重點引導復習“聲輕介快韻母響”的三拼音節(jié)連讀方法。
    讓學生自由讀四組詞語中帶點的字和詞語。
    教師領讀。
    學生齊讀。
    第二題。
    齊讀題目。
    讓學生說說這道題應該怎樣練習?
    指導學生讀6組形近字。
    分析字形、字音、字義。
    口頭練習組詞。
    第三題。
    指名讀題目。
    明確練習要求。
    指導。
    嘗試口頭對對子。
    第二課時。
    第四題。
    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復習本冊中學過的寫人、寫景、寫事的文章。
    自由讀五句話,弄清每句話的主要意思。
    找出第一句話。
    按順序分別找出其他的話。
    再讀一讀,確定正確、流利、通順。
    第五題。
    指名讀題。
    說說練習要求。
    自由讀8條成語。
    借助工具書和經驗理解成語。
    練習教案設計篇六
    1.能按筆順書寫本單元所學漢字。
    2.進行有關形聲字的字詞句訓練。
    3.熟記成語與兒歌。
    4.按從外到內的順序,練習書寫三框兒的字。
    5.口語交際訓練,以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認清筆順。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出示所有生字。
    3.請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檢查一下畫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記牢了。
    4.教師隨機抽查學生畫星的字是否會了,并小結檢查結果。
    5.師:剛才老師讓同學們先解決了前幾天學習中記得不牢的字,下面老師請同學們分成四人小組,互相提問,檢查是否能用正確的筆順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用字詞句。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同學們你們先自己讀一讀題目。請同學們看老師手中的轉盤,誰會讀這個字?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現在丁和誰交上了朋友?
    3.出示詞語:
    4.指導學生看書上插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5.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你就會覺得這些漢字委有趣。
    1.師:在漢字中類似的形聲字還有不少。
    討論:
    2.提問:你能找到以“青”你基礎字的形聲字嗎?
    3.自己用這個方法再認識一組字,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讀讀背背。
    2、學寫鉛筆字。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習成語歌。
    (2)學習兒歌。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復習以前學過的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今天,我們學寫字,看看這些有三框兒的字就按什么順序書字。
    (3)出示:同。
    練習教案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寫出詞語。
    2、能按制定的字各組成3個詞語;能仿照例子減縮詞語。
    3、能用“誰、在什么地方、怎么樣地、干什么”的句式和“專心致志”“興高采烈”“不顧一切”寫句子;能把陳述句改寫成反問句。
    4、能正確朗讀并背誦有關格言和諺語,了解其教育意義。
    5、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寫出詞語。
    2、能按制定的`字各組成3個詞語;能仿照例子減縮詞語。
    3、能用“誰、在什么地方、怎么樣地、干什么”的句式和“專心致志”“興高采烈”“不顧一切”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第1題。
    1、拼讀音節(jié),讀準字音。
    2、寫詞語,注意“藏、凳”不要寫錯。
    二、第2題。
    1、說說課文里學過的有關詞語,再口頭組詞。
    2、選擇3個寫下來,注意不寫錯別字。
    三、第3題。
    1、理解例句的意思。
    2、說說,并寫下來。
    四、第4題。
    1、明確題意,讓學生知道寫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讓學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試說,并評議訂正。
    3、寫下來,反饋。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把陳述句改寫成反問句。
    2、能正確朗讀并背誦有關格言和諺語,了解其教育意義。
    3、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教學過程:
    一、第5題。
    學生獨立參照例句改寫句子,然后相互檢查,引導生自己訂正。
    二、第6題。
    告訴學生這幾句是前人總結的經驗,很有意思。讀讀背背。
    三、第7題。
    明確題意后,讀讀練習題中的5個句子,想想這些句子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思考5個句子的順序,最后在括號里標上序號。
    練習教案設計篇八
    大聲自由朗讀。
    同座位練習背誦。
    集體背誦。
    第三課時。
    第六題。
    審題。
    揭示話題:
    教師對有些同學進行贊美,揭示話題:
    學會贊美。
    初步體會到贊美的重要性,以及贊美要真誠。
    幫助學生明確練習要求。
    師生共同表演,學生學會贊美。
    分小組表演。
    練習教案設計篇九
    (1)兩人一組討論括號里的詞哪一個能和括號后面的詞搭配。
    (2)用“――”畫出選出的詞語。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選的詞語。
    (2)把選出的詞語和后面的詞語連起來讀一讀。(先指名讀,再齊讀)鼓舞斗志,改正錯誤,推廣經驗,提高水平。
    (3)小黑板出示“鼓舞”、“改正”、“推廣”、“提高”4個詞,要求學生說出后面分別和它們搭配的.詞。
    (4)說一說括號里剩下的詞語可以和哪些詞相搭配。(如:鼓勵同學、克服困難、推動生產、增加收入)。
    二、學習第四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用小黑板出示題(1),指名讀句。
    (2)要求學生做縮句練習。(夏天是個城市)。
    (3)說一說這個句子的毛病所在。(搭配不當)。
    (4)口頭修改,要求不改變原意。(“南京是個美麗的城市”或“南京的夏天是美麗的”)。
    (5)教師歸納修改病句的步驟:一是讀句子,二是找出病因,三是進行修改。
    練習教案設計篇十
    4.反饋。
    第三課時。
    教學第五題:口語交際――應該怎樣做。
    一.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
    2.教學錄像帶。
    二、審題。
    1.齊讀課題。
    2.借助拼音讀圖下的要求。
    三、指導。
    1.指導學生逐幅看圖,說說每幅圖畫的意思。
    2.討論:圖中的同學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3.讀一讀錄象上的歌謠。
    1.說說在馬路上應該怎樣做。
    2.你平時是怎樣做的?
    3.說說在馬路上還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現象。
    練習教案設計篇十一
    教學要求:
    1.認識中草藥的名稱,學會讀懂、讀好一份中成藥的說明書。
    2.學會八個成語及《三字經》中的一個片段。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口語交際:討論班級公約。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課文中出現的7種中藥的藥名,初步了解中藥的功效。
    2.學會讀懂中成藥的說明書。
    教學準備:投影儀一份《小柴胡沖劑》的說明書7種中藥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我們平常生病了,都會去醫(yī)院看病,吃藥或打針。
    我們吃的藥分成兩類:中藥、西藥。今天,我們來初步認識中藥。2.你們對中藥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中醫(yī)中所用的中藥多以植物為材,也有以動物、礦物為材料的。
    4.《本草綱目》中就介紹多種中藥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國醫(yī)學、醫(yī)藥上的一個瑰寶。
    5.今天,書上也出現7種中藥藥名,讀一讀,讀準它們的音。指名讀,齊讀。
    6.出示圖片:讓我們來認識這7種中藥。
    7.你知道這7種中藥有什么功效嗎?
    二、教學第二部分。
    1.閱讀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話。
    2.自己讀這份中成藥的說明書,邊讀邊想:從這份說明書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討論、交流。
    3.現在你能代小芳來回答奶奶的問題嗎?
    4.好,我們下面來演一演這個場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指名上臺表演。評比。
    6.老師這幾天有感冒,到醫(yī)院開了一盒《小柴胡沖劑》。
    練習教案設計篇十二
    --。
    講學時間。
    -
    --。
    主備。
    -
    楊義玉。
    -
    審核。
    --。
    審批。
    ---。
    教學目標。
    -
    1、認知目標;使學生身體得到全面發(fā)展,特別是力量、速度方面。
    2、技能目標:90%以上的學生能懂得鍛煉身體的方法。
    3、情意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精神以及互幫互助精神。
    4、運動負荷:學生能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量,并達到一定的負荷。
    --。
    重點。
    難點。
    -
    練習教案設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和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培養(yǎng)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實驗質疑,引出課題。
    (1)、體驗:折一根筷子和折一把筷子。
    (2)、質疑: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從課文中找出與它相對應的一句話。
    (3)、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團結合作的幾條諺語,板書《識字5》。
    2、提出學習目標。
    (1)、會認課文中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的'意思。
    (2)、會寫課文中的8個字,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展示課外收集的諺語。
    (5)、能結合課文內容,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全員參與)(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我會拼讀生字。
    移、謀、柴、焰、易、折、搓、繩、斤、獨。
    2、我會用這些生字組詞。(如:移動、火柴、繩子)。
    3、我會讀課文。(單獨讀、合作讀)。
    4、我知道這些生字的意思。
    5、我會寫田字格里的生字。
    斤、折、挑、根、獨、滿、容、易。
    (二)、學文展示。
    1、我會把課文讀流利。
    2、我知道“人心齊,泰山移”的意思。
    (三)、創(chuàng)作性展示。
    1、展示個性學習生字。
    (1)、我知道左右結構的字有:移、謀、焰、折、搓、繩、獨。
    (2)、我知道“柴、易”兩個字是上下結構,“斤”是獨體字。
    (3)、我認識這些字的部首。(如:“移”字是“禾”旁)。
    (4)、我知道這些字的意思跟它們的部首有關系。(如:“柴”,是山上的樹木。)。
    (5)、我會用編字謎的方法來識字。
    (6)、我會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字。
    (7)、我會用換部首的方法來識字。
    (8)、我要用組詞的方法來識字。
    2、課文內容學習展示。
    (1)、我知道課文寫的是有關團結合作的諺語。
    (2)、我知道我們同學間要互相團結,互相幫助。
    (3)、我會做課后的“看看寫寫”。
    (4)、我會背誦這些諺語。
    3、生字書寫展示。(我會寫)。
    (1)、我會讀這些生字。
    (2)、我會把這些生字寫漂亮。(學生獨立寫字,展示)。
    三、拓展延伸。(約7分鐘)。
    1、我會給這些生字擴詞。
    2、我還知道一些有關團結合作的諺語。
    (1)、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2)、三個臭皮匠,抵得上一個諸葛亮。
    3、小結:是呀,人多辦法多,團結力量大。讓我們互相團結,互相幫助,讓我們的班級越來越棒!
    四、作業(yè)設計。
    1、抄寫課后“我會寫”中的生字二遍,并各組三個詞語。
    2、背誦課文。
    3、搜集有關團結合作的諺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練習教案設計篇十四
    (1)讓學生照剛才指導的樣子輕聲試說。
    (2)學生輪流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說話的同學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
    當,聽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每人練說的情況,并推選出代表。
    2.反饋。
    3.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
    [要引導全班學生認真地聽,并對同學的講述作出評價,以。
    鼓勵為主]。
    第八題(略)。
    練習3由本站會員分享,,請注明出處!
    練習教案設計篇十五
    一步體會“一”的變調規(guī)律。
    4.反饋。
    (1)請學生說說在什么情況下,“一”的聲調要發(fā)生變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讓學生認讀以下詞語:
    萬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冊一遍一陣。
    一把一年一頂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讓學生說說本題的要求。
    2.指導。
    (2)同桌進行討論,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正確。
    (3)指名回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補充,回答中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
    練習教案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學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區(qū)別4組形近字。
    3.讀一讀句子,初步了解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4.熟記成語。
    5.讀背《臘梅花》。
    6.寫好上下結構的字。
    7.觀察圖畫,展開想象,會用幾句連貫的話表達自己的愿望,再練習寫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說話、寫話訓練。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書安排:練習5。
    作業(yè)設計:
    課內:填表、組詞、寫字、說話、寫話、讀背。
    課外:讀背。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臉”,讓學生讀準字音。
    (2)教給學生音序查字法。
    a.在“漢語拼音索引”里找到大寫字母l。
    b.在l的下面找到音節(jié)lian,看清后面的頁碼。
    練習教案設計篇十七
    教學要求:
    1、學習字詞句。
    2、積累成語。
    3、背誦古詩。增加語言積累。
    4、學寫鉛筆字,在寫字實踐中認識先上后下的筆順規(guī)則。
    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字詞句。
    2、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目的:
    1、鞏固字詞,潛移默化地認識擬聲詞。
    2、初步掌握形聲字的一引起構字規(guī)律。
    3、把句子補充完整,朗讀句子培養(yǎng)語感。
    教學過程:
    一、審題。
    二、指導:
    1、小雞圖(出示)。
    2、顯示小鴨。
    3、.課件顯示小貓;
    4、.課件顯示青蛙。
    5、出示咕咕咕,嘰嘰嘰,喵喵喵,呱呱呱(指讀,開火車讀)。
    四、.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4由本站會員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練習教案設計篇十八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3頁練習三。
    教學目標:
    進一步提高學生口兩位數減整十數或一位數的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確率.
    教學過程():。
    復習.
    1.口算:。
    83―20=76―50=65―30=。
    83―3=76―5=65―3=。
    先比一比每一組的兩道題有什么不同?再算一算,每一個同學自選一組說說口算過程.
    2.導人新課:。
    剛才我們復習了兩位數加整十數或一位數,今天我們要上一節(jié)練習課,做一組練習。
    練習教案設計篇十九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
    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
    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練習教案設計篇二十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
    2.認識部首的意義,并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3.在括號里選擇能夠和后面的名詞相搭配的動詞。
    4.練習修改不通順的句子。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古詩《竹里館》。
    7.補充圖意,再把幾幅圖連貫起來說一說。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l.審題。
    (1)指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題中的這段話。
    (2)學生思考并說出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3)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說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5)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書寫“晨”、“碧”、“澈”、“粼”4個字。(“晨”和“碧”要把豎畫縮短,寫得上緊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橫畫縮短,把字寫緊湊)。
    練習教案設計篇二十一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fā)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
    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
    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
    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
    “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
    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
    受到的啟示、教益,或對照.總結出自己的經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
    的鼓舞、激勵)。
    練習教案設計篇二十二
    [訓練內容]。
    這個練習共安排8道訓練題,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用鋼筆描紅。
    2.了解“一”的變調規(guī)律。
    3.按要求寫詞。
    4.照樣子擴展句子。
    5.熟記成語。
    6.讀背諺語。
    7.說話練習。
    8.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略)。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自由試讀這兩行詞語,注意“一”的聲調變化。
    (2)指名讀,思考:“一’’的聲調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有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對這兩行詞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個詞語,“一’’都在詞末,故仍讀本調第一聲;后兩個詞語,因“切”、“致’’這兩個字念第四聲,在第四聲字前面的“一”應該念成第二聲;第二行詞語中“一”,后面的“杯”、“條”、“本”、“絲”都不念第四聲,“一”在非第四聲字前面聲調應該變讀為第四聲)。
    (3)集體讀,加深體會。
    (4)教師小結:“一”的變調是口頭上的自然變化。拼寫時,聲調符號仍按原調標注。書上這樣標,是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一”的變調規(guī)律。
    采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反復練讀,從讀中進一步體會“一”的變調規(guī)律。
    4.反饋。
    (1)請學生說說在什么情況下,“一”的聲調要發(fā)生變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讓學生認讀以下詞語:
    萬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冊一遍一陣。
    一把一年一頂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讓學生說說本題的要求。
    2.指導。
    (2)同桌進行討論,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正確。
    (3)指名回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補充,回答中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
    (1)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填寫,其余學生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大聲讀讀自己所填的詞語。
    4.反饋。
    (1)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2)表揚做正確的同學,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名讀題。
    3.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4.指導。
    (1)學生自由試讀這兩組句子。
    (2)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何不同?
    (3)學生進行比較,知道每組的后一個句子都是由前一個擴展來的,分別把“高”和“安靜”具體化了。
    (4)后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好?為什么?
    (讓學生體會到后一個句子顯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安靜”的程度,表達的意思更明白。)。
    (5)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系課文《學會合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fā)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示、教益,或對照總結出自己的經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的鼓舞、激勵)。
    (1)讓學生照剛才指導的樣子輕聲試說。
    (2)學生輪流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說話的同學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當,聽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每人練說的情況,并推選出代表。
    2.反饋。
    3.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
    [要引導全班學生認真地聽,并對同學的講述作出評價,以鼓勵為主]。
    第八題(略)。
    練習教案設計篇二十三
    這個練習共安排8道訓練題,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用鋼筆描紅。
    2.了解“一”的變調規(guī)律。
    3.按要求寫詞。
    4.照樣子擴展句子。
    5.熟記成語。
    6.讀背諺語。
    7.說話練習。
    8.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略)。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自由試讀這兩行詞語,注意“一”的聲調變化。
    (2)指名讀,思考:“一’’的聲調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有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對這兩行詞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個詞語,
    “一’’都在詞末,故仍讀本調第一聲;后兩個詞語,因“切”、“致’’這。
    兩個字念第四聲,在第四聲字前面的“一”應該念成第二聲;第二行詞語。
    中“一”,后面的“杯”、“條”、“本”、“絲”都不念第四聲,“一”在非第。
    四聲字前面聲調應該變讀為第四聲)。
    (3)集體讀,加深體會。
    (4)教師小結:“一”的變調是口頭上的自然變化。拼寫時,聲。
    調符號仍按原調標注。書上這樣標,是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一”的。
    變調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