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一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壇。
天壇位于北京東南側,也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至明永樂十八年完工。占地面積273公頃。相當于故宮的三倍還多。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每年“三孟”舉行祭祝,即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初建時這里也是祭祀地神的地方,稱天地壇。直到明嘉靖九年在北部另建地壇。那時天地開始分別祭祀,同時還另建兩壇。才形成了現今的南天壇、北地壇、東日壇、西月壇這“京郊四壇”。
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壇墻兩重,形成內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故又稱天地墻。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壇、皇穹宇、齋宮、外壇神樂署和犧牲所。除了齋宮在西部以外,其他主要三組均在一條中軸線上。在北京古代建筑中是唯一一個中軸不對稱的建筑。
可是這樣一個祭天圣地,卻也曾經在1860年時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繼而在1900年的時候又遭到了八國聯軍的蹂躪。在1916年袁世凱登基的時候也曾經在天壇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鬧劇。在1918年,天壇最終還是以公園開放。解放以后天壇不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點,而且還是北京城市綠地的組成部分,來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還不乏一些專門為了強身健體的老人們。
現在就讓我們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此次游覽。
我們先介紹一下齋宮。齋宮位于天壇西門內,里面有著名的無梁殿。面積約4萬平方米,有小紫禁城之稱,是皇帝祭祀前齋戒的地方?;实墼诩捞烨耙诖她S戒三天。三天里“不吃葷、不飲酒、不娛樂、多沐浴、不理刑名、不近女色?!彼^至齋。在齋宮殿前的露臺上左右還各有一個石亭。右面的為時辰亭,左面的為齋戒銅人亭。銅人高0.5米身著文官服飾,相傳是唐代的魏征。手持齋戒銅牌,上刻“齋戒”二字,用來警示皇上。
下面我們來看圜丘壇。圜丘壇通高5.7米,分三層。每層的四個方向各有九級艾葉青石鋪就的臺階。四面圍有漢白玉護欄。壇外面有兩道圍墻,圍墻從東向面依次有泰元、昭亨、廣利、成貞四座欞星門?,F在我們開始登壇,請大家注意一下壇面。壇面上所用的石料的數字都與九相關,上層直徑9丈,中層直徑15丈,下層直徑21丈。三層共45丈,既是9 的倍數又含有“__之尊”的意思。最上一層壇面中間的那塊圓形的大理石叫做天心石。又叫“億兆影從石”。人站在上面說話會感到強烈的共鳴。圍繞天心石這一層共砌著9圈巨大的扇形石,第一圈9塊,第二圈18塊。以此類推,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圈正好是81塊;第二層,第層也一樣。直至最外第27圈。同樣大家抬頭就可以看到的護板被四面臺階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也都有9塊,中層的護板是18塊,下層的是27塊,這些都是根據陰陽五行來做的。9是極陽數,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這個數字來強調天的崇高,神圣。祭天時的步驟可分為:燔柴迎帝神、蒼壁禮天、進俎、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撤饌、送帝神、望燎。
大家再看圜丘壇的西南方。有三座高大的石臺,叫做望燈臺。臺上的長桿是望燈桿。桿高九丈,通體紅色。祭天時,望燈桿上各懸掛一只直徑六尺高八尺的燈籠。燈籠內點蟠龍通宵寶蠟,可持續(xù)燃燒六個時辰。不滅、不流油、不用剪蠟花。
現在咱們繼續(xù)沿著中軸線行走,前面的建筑就是天庫——皇穹宇?;蜀酚罱ㄓ诿骷尉妇拍?,起初叫做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名為現在的皇穹宇,這里是專門存放神牌的地方。既有皇天上帝的神牌,也有風雷雨電的神牌。這組建筑不僅造型精美,而且還有和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現象的回音壁、三音石。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墻,圍墻建造的磨磚對縫,是很好的傳聲體,只要正確的對著墻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而三音石則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回音,第二塊石頭可以聽到兩次,而第三塊就可以聽到三次回音,所以叫三音石。后來取天地人三才之意又叫“三才石”。
大家應該早就注意到了吧!天壇有非常多的柏樹。而在這許多古柏當中,有一株500余歲的檜柏,就是回音壁西墻外的那棵九龍柏。因為它的樹干表面布滿了旋轉扭曲的溝紋,猶如九龍飛騰,所以叫它九龍柏。
回音壁北側,有一條寬廣的大道,也就是叫做海墁大道的丹陛橋。因路面下邊建有涵洞成立體交叉,類似立交橋,所以稱之為橋。穿過丹陛橋后,我們看到的就是祈谷壇建筑群了。祈谷壇是三層漢白玉圓壇,占地面積近六千平方米。祈年殿就建上面。
祈年殿是天壇的象征。也曾經是中國的象征性建筑物,原名大祀殿。有祈禱豐收之年的意思。在建筑上,它是圓形重檐攢尖頂,頂部覆蓋藍色竹節(jié)瓦。逐層收縮,高達九丈,由28根紅柱子支撐。是我國唯一留下來的仿明堂式建筑。過去,琉璃瓦分三種顏色,也三種不同的意思。即:上青,代表上天、中黃,代表皇帝、下綠,代表黎民百姓。后為了表示對上天的尊敬,全部改換成藍色琉璃瓦。
而殿頂和支撐殿頂的28根柱子,也有不同的代表意義。殿頂周長30丈,代表一月30天。四根龍井柱,象征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中層12根象征一年有12個月。外層12根象征一日有12時辰。中層與外層24根象征24節(jié)氣。三層共28根象征天上的28星宿。如果再加上殿頂頂部的8根童柱共計36根。則象征天上的36天罡。在寶頂上還有一根叫雷公柱的鎦金短銅柱,象征皇帝一統(tǒng)天下。 除此之外,殿頂內部還有一“龍鳳藻井”,地面有一塊“龍鳳呈祥石”。二者相映成趣。
和祭天一樣,每年這里都要舉行用來祈谷的禮儀。每次祭祀前都要將大殿修飾一新。
現在我們從祈谷壇的東門出來,可以看到一條長廊,共七十二間,俗稱七十二連房,它連接神廚神庫,是祭祀時運送祭品的通道。在長廊的東南方向,有八塊巨大的青石,稱為七星石。這是風水鎮(zhèn)石。關于七星石的說法有二。一說明代有個道士和皇帝說祈年殿的東南方空曠,于國家不利。所以就在這里放了象征著北斗七星的七塊石頭。二說,七星石代表東岳七峰。至于東北的小青石,是因為康熙皇帝為了給滿族入主中原尋找理論依據,而派人考察泰山的發(fā)脈地絡,認定泰山發(fā)脈于東北的長白山后增加的。
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束了,在天壇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記憶。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將跟隨我一起去游覽雍和宮,雍和宮座落在北京北二環(huán)路傍,西臨孔廟與國子監(jiān),占地面積約6.6萬平方米,它是北京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藏傳格魯派皇家寺院,雍和宮曾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他不僅具有皇家寺院的氣派,現在更以深厚的藏傳佛教文化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現在我們可能會看到很多金發(fā)碧眼的老外慕名前來參觀,并且也有許多明星也前來禮拜。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片雍和宮地區(qū)在明代叫太保街,這里曾是明朝太監(jiān)們的官房。到了清代康熙皇帝把此地分封給了他的皇四子胤禎,因為胤禎是和碩雍親王,所以此地也稱為雍王府。在胤禎繼位后,雍王府變成了潛龍邸,雍正下旨將雍王府括建為行宮,并賜名為雍和宮。
在行宮時期,這個雍和宮是個粘桿處,說白了是一個特務機關。這里面的粘桿侍衛(wèi)個個身懷絕技,武藝高超,專為雍正捉拿異已,捕殺政敵。
雖說雍正殺人不少,但他在歷史上也稱得上是一位明君。他在位時,祛除了滿族貴族的許多特權,但也開了太多殺戒,甚至殺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時),所以在后世平添一些罵名是在所難免。也正因為雍正生前殺業(yè)太重,所以他的兒子乾隆皇帝繼位后,在咨詢了西藏章嘉**之后,遂將雍和宮改為黃教(格魯派)的寺院,愿借舍宅為寺的功德超度乃父的在天之靈。
說到這里要提一下這位著名的章嘉**,章嘉**一生頻具傳奇色彩,并且他在康乾盛世中起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我國蒙藏地區(qū)曾有四大**,他們分別是**、__分管前藏、后藏;章嘉**分管青海;還有一位大**分管蒙古。這些**都以靈童轉世制而世代相傳,這位章嘉**的前世二世章嘉曾是雍正皇帝的老師,而在老章嘉圓寂后,他的轉世靈童三世章嘉在青海郭隆寺被指認,但這位三世章嘉小**在七歲時,因為他所主持的寺院參加了反對清王朝的叛亂而遭到清軍圍剿,年幼的小**被幾名近侍僧人保護著躲到了附近的山洞里,雍正皇帝得知后命人將小**找到并護送到京。清軍接旨后四處貼出布告,限時交出小**,否則將村莊寺院蕩平。聞此訊,躲到山洞里的僧人哭作一團,認為不論下山、不下山都只有一死,在此情況下,小**不愿連累別人,挺身而出,毅然走下山來。并且見到清軍毫無懼色對答如流,這引起了清軍大將的驚異,同時也非常喜歡這個小**。他們將小**護送到京后,雍正皇帝召見他時,見到這位小**彬彬有禮,十分天真可愛,不由得將小**抱在了懷里。
雍正皇帝給小**很多特殊的賞賜,最主要的是命小**與他的第四子弘歷(就是后來的乾隆皇帝)一同學習。因為章嘉**與乾隆皇帝自幼同窗,自小就建立起了純真、深厚的友誼,所以在他們成年后,各自登上了政、教高位后,便終生合作,配合默契。章嘉**一生參與解決了當時的許多民族、宗教問題,往往是受命于危難之時,所以在他的身份和努力下,當時清朝出現了空前民族大團結的局面,這也為今日民族大團結的格局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時京城的百姓對章嘉**的崇信也到了驚人的程度,史料記載,當時人們看到章嘉**的馬車過來,都爭相把手絹鋪在地上,讓車輪從上面滾過,以此作為福運。
我們現在看到的雍和宮的主體建筑是:牌樓——輦道——昭泰門——銅獸——天王殿——銅鼎——碑亭——須彌山——雍和宮——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
在過去,雍和宮整座建筑分為東西中三路。
在東路的南部稱為連房,是喇嘛學僧們的起居住所。在其北面是東書院,是古樸典雅的園林式建筑,相傳東書院內的如意室就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
而西路曾是雍和宮的佛教護法關帝的廟宇。大家可能奇怪,關老爺是武財神,怎么變成了佛門的護法了,其實《三國演義》里有一章“玉泉山上關公顯圣”,講出了前因后果:說的是關羽被孫權大將呂蒙活捉后,孫權本欲勸降,但他的手下謀士說不可,說想當年曹孟德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關羽不也是過五關斬六將而去嗎?孫權聽到此,就命人將關羽斬首并將其頭高懸城樓以滅蜀國士氣。但是關羽死后公一魂不散,魂靈蕩蕩悠悠飄至荊門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凈,原是汜水關鎮(zhèn)國寺中住持,當年關羽過五關時,曾在汜水關險些被害,正是這位普凈長老搭救,后來長老因救關羽而躲難云游天下,來到這個玉泉山,結草為庵,每日與諸徒講經論道。一天半夜,長老正在庵中默坐,忽聞空中有人大呼,還我頭來!還我頭來!普凈仰面觀看,見只關公魂靈飄蕩在此。就以手中佛塵點指:云長安在。關公認出長老,說:向蒙相救,銘感不忘,今關某遇禍而死,愿求教誨,指點迷途。普凈說: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于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成為佛門的護法尊神。
感謝這一路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希望你們旅途愉快!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三
霧靈山位于北京市東北部,密云縣曹家路村,南是燕山山脈主峰,海拔2118米,號稱"京東第一峰",長年云霧迷漫,生有靈芝,從元代時起名為霧靈山。
又因有奇特的山峰、茂密的森林、豐富的水源,而得名"北方黃山"。
80年代起霧靈山正式對外開放,并被確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霧靈山因山體高大、森林茂密,成為南北氣流的交匯地,春、夏、秋三季,山中云霧迷漫,雨量充沛,山泉匯流成河,密云水庫60%的水源均來自于霧靈山上流下的泉水。站在霧靈山主峰,可觀日出、云海、迷霧,在晴空萬里之日,密云水庫、霧靈湖、司馬臺長城,一覽無余,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感。
森林景觀,成片的楊樹、胡桃、紅果、映山紅、野生彌猴等樹林。春季,漫山遍野,百花齊放;夏季,茫茫林海遮天蔽日;秋季,碩果累累,層林盡染,不亞于舉世聞名的西山紅葉,從10月下旬開始,山頂開始積雪,并形成華北地區(qū)罕見的霧松,在樹干樹枝下形成各種不同形態(tài)的冰晶,有的像潔白的羽毛,有的像各式各樣的花瓣,有的像海底的珊瑚,千奇百態(tài),此景可保持4-5個月的時間,遠遠望去,甚為壯觀。
高山峽谷景觀,這里有陡峭的山峰,幽深的峽谷,奇峰競秀,經專家評定,龍?zhí)毒皡^(qū)的山水風光,在京郊地區(qū)屬一流水平,品味之高,為京郊之最。
山泉景觀。因其谷深,匯水面積大,加之森林茂密,涵養(yǎng)了豐富的水源,使得景區(qū)內溝溝有水、處處涌泉,泉水順谷而下,登山路程沿溪而上,縱向落差1500米。
由于泉水豐富,匯流成河,又形成了多處瀑,潭,溪景觀。因此形成霧靈山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泉水豐富,在炎熱的暑季,這里涼風習習,是名副其實的清涼世界,避暑勝地。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四
"鳥巢",是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會場,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東側。建筑面積25.8萬平米,用地面積20.4萬平米。20__年奧運會期間,承擔開幕式、閉幕式、田徑比賽、男子足球決賽等賽事活動,能容納觀眾10萬人,其中臨時坐席2萬座。奧運會后,可容納觀眾8萬人,可承擔特殊重大體育比賽、各類常規(guī)賽事以及非競賽項目,并將成為北京市提供市民廣泛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yè)場所,成為全國具有標志性的體育娛樂建筑。
你們知道"鳥巢",是由誰來設計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鳥巢",是由20__年普利茨克獎獲得者赫爾佐格、德梅隆與中國建筑師李興剛等合作完成的巨型體育場設計,形態(tài)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個搖籃,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國家體育場沒有做任何多余的處理,只是坦率地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觀。
國家體育場坐落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央區(qū)平緩的坡地上,場館設計如同一個容器,高地起伏變化的外觀緩和了建筑的體量感,并賦予了戲劇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體,國家體育場的形象完美純凈,外觀即為建筑的結構,立面與結構達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結構的組件相互支撐,形成了網絡狀的構架,它就像樹枝編織的鳥巢。體育場的空間效果即具有前所未有的獨創(chuàng)性,卻又簡潔而典雅,它為20__年奧運會樹立了一座獨特的歷史性的標志性建筑。體育場就像一個巨大的容器,不論是近看還是遠觀,都將給人留下與眾不同的、永不磨滅的形象,它完全符合國家體育場在功能和技術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體育場建筑中大跨度結構和數碼屏幕為主體的設計手法。體育場的空間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獨創(chuàng)性,而又簡潔、典雅。從這里,人們可以瀏覽包括通往看臺的樓梯在內的整個區(qū)域動線。體育場大廳,是一個室內的城市空間,設有餐廳和商店,其作用就如同商業(yè)街廊或廣場,吸引著人們留戀忘返。
"鳥巢"體育場外殼采用可作為填充物的氣墊膜,使屋頂達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陽光可以穿過透明的屋頂滿足室內草坪的生長需要。比賽時,看臺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變化的,可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觀眾量的要求,奧運期間的20000個臨時座席分布在體育場的最上端,且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個賽場。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動通過流線區(qū)域的合理劃分和設計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五
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4建成。最初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名字叫做“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天順元年(1457年),牌天安門與華表樓毀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門樓。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承天門再次被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guī)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成“天安門”,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國”之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952年經過兩次大規(guī)模的修繕。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門比原來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明清時期,天安門到大清門(明朝成大明門、中華民國稱中華門)之間的千步廊形成占地幾萬平米的t字型宮廷廣場,其東、西兩次還各設一門,東為長安左門、西為長安右門,國家主要統(tǒng)治機構六部及各院即設在此。這里是帝國統(tǒng)治機構的中樞。
明清的皇帝們一般都在天安門頒布重要詔令,稱為“金鳳頒詔”。此外皇帝大婚、將領出征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審要犯(“秋審”)、殿試公布“三甲”(“金殿傳臚”)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舉行。
1949年后,天安門進行過多次整修,其中1952年和1970年的兩次整修規(guī)模較龐大。1988年,城樓開始收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六
大巴車搖搖晃晃地沿著山路駛向遺址,遠處墨綠的山脈綿延起伏,沒有入云的高聳,卻有如刀削般的陡峭山勢,塵土飛揚間映入眼簾的盡是灰黃的色彩。好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我無法想象曾經居住在這里的北京猿人是如何定居,如何生活的。
跟著導游爬了好一段臺階,繞著山腰轉了好幾個圈,沿路零散豎著幾個標牌,標牌上寫著這里發(fā)掘出的遺跡古物。小道旁時不時有已經滅絕的遠古動物的模型,齜著牙,咧著嘴,目光直直射向前方,仿佛虛空中有它的獵物;還有北京猿人的生活寫照,或半蹲,或直立,或側身仰頭,舉起手中石器,有的背著剛剛捕獲的獵物……哪怕經過萬年時光,也能看到他們臉上滿足的笑意。心中的好奇愈發(fā)強烈,我加快了步伐想要一探究竟。
終于到了第一處洞穴――新洞。洞口很大,洞口前的沙石似是被用心打磨過,一層層如利刃劍鋒,歷經萬年仍有森森寒意。在洞口,便可一覽這新洞的全貌。新洞是保存最完好的一處洞穴,最高處約有5米,洞里空間不大,但住一家人亦是足夠。愈往洞的深處走,溫度愈發(fā)低,但又不至于寒冷。真真應了講解員的那句話,這洞的選址是極為巧妙的,夏日涼爽,冬日也不冷。腳下踩著深黃色的土石,混凝得細密、結實,也不會太滑。有一層巖石比地面高出一米左右,沙石更加細膩平坦,我估計是那時北京猿人睡覺的地方。
手電筒蒼白的光柱照進洞的深處,隱約可以看見有棱有角的幾塊巖石散落在洞的一角,猜想可能是他們生活用的器具、工具等。那些巖石雖是零散地放置在了洞穴中最不明顯的一隅,但是它們中每一件,都是這片土地上最早居住的先祖?zhèn)兊闹腔劢Y晶。它們是北京猿人生活過的痕跡,穿梭了萬年歲月,今日與我們相遇。仿佛是為了赴一場萬年的約會,不用多么高調地顯露它們的價值,那些石頭只需靜默地守候在那里,用萬年不變的目光注視著我們這些渴望求知的拜訪者。與它們對視,眸中含了滄桑,寫滿了古樸。但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它們代表了什么。
達爾文進化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北京猿人的存在證明了歷史必然的發(fā)展趨勢。那個時代的他們,懂得生存,更懂得更好地生存。會使用簡單的工具,也會選一處避風的港灣與家人同住,甚至也會用貝殼獸骨雕刻出小小的飾品。
崇敬之情縈繞心間,看著每一處洞穴,我都會想想那時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又有著怎樣的智慧。驚嘆于他們已然學會與自然抗爭,感慨于他們已然懂得謀求更好的生活方式。
北京猿人,自有他們的智慧。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七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qū),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20xx年),亦稱“圓明三園”,是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萬春園的統(tǒng)稱,是清代行宮式御園,占地350公頃(5200余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有園林風景百余處,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chuàng)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圓明園”由康熙皇帝命名?!皥A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滴趸实墼诎褕@林賜給胤禛(后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于此。雍正皇帝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0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yè)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圓明園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yōu)秀造園傳統(tǒng),既有宮廷建筑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xiāng)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吸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筑融為一體,在整體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說它:“實天寶地靈之區(qū),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當豐富的皇家博物館。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家具,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全國四大皇家藏書樓之一。園中各處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薈要》等珍貴圖書文物。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guī)模、杰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筑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于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范”和“萬園之園”。
圓明園于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1988年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吊,令人痛定思痛。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八
身體好才是真的好,據官方統(tǒng)計北京人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80歲,改革開放前是60歲,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國社會在發(fā)展,北京在發(fā)展,以前只有皇帝可以吃的,現在普通百姓也能吃上宮廷風味,以前皇帝可以穿的絲綢,現在普通百姓也可以購買到了,以前皇帝帶的玉石,對身體好,我們現在也一樣可以購買到,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同仁堂的藥材以前專供皇室享用,尤其是慈禧西太后,常年服用同仁堂的烏雞白鳳丸,現在我們也一樣可以買得到,還有皇家專用的景泰藍觀賞品都可以買得到,簡單地說皇家吃的穿的玩的對身體好的,我們現在都可以辦得到了,除了皇上的后宮佳麗三千,這么多女人我們是辦不到的。我們來到北京旅游,如果自己需要用到這些東西,或者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都是非常有face的,可以支持北京旅游業(yè)發(fā)展,也可以提高自己生活品味。說到品味,男人分6等,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花中尋家,四等男人下班回家,五等男人下班回家老婆不在家,六等男人下班回家老婆身邊有個他。女人可以分4等,一等美女漂洋過海,二等美女深圳珠海,三等美女北京上海,四等美女在家等待。
那么我們北京平時怎么稱呼美女的呢?年齡比你大的叫姐,老年的叫大媽,年齡比你小的叫姑娘。稱呼男性一般都叫哥,老年的叫大爺。小孩統(tǒng)稱小朋友。但是純北京人,也就是老北京,管姑娘不叫姑娘,叫小妞兒。管美女不叫美女,叫蜜兒。管他不叫他,叫丫。管你不叫你,叫您內。管女人不叫女人,叫娘們兒。管男人不叫男人,叫爺們兒。管朋友不叫朋友,叫瓷器。管情人不叫情人,叫傍尖兒。管小女孩不叫小女孩,叫丫頭片子。
這是北京的稱呼,天津的稱呼更特別,比如說:有喊姐姐的,沒有喊妹妹的,反正無論你多大,哪怕只有十幾歲,也可能會有50或60歲的人稱呼你姐姐,而不是妹妹。有喊大哥的,沒有喊兄弟或老弟的,即使是上了年紀的奶奶也會稱呼20幾歲的小伙子為大哥,但不會稱呼兄弟的。有喊伯伯(bai)的,卻沒有喊叔叔的,就是說不管你的父親在家排行第幾,你都要稱呼他其他的兄弟為伯伯,父親的弟弟也不叫叔叔??傊?,基本都是往大了喊,這就是天津的稱呼,天津被稱為北京的后花園,節(jié)假日北京人也會開著車去那里度假。天津離北京一百多公里,全程高速也就二個多小時能到天津,如果我們有時間的話花很少的車費就可以順便多玩一個城市。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九
"鳥巢"體育場外殼采用可作為填充物的氣墊膜,使屋頂達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陽光可以穿過透明的屋頂滿足室內草坪的生長需要。比賽時,看臺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變化的,可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觀眾量的要求,奧運期間的20000個(本站收集)臨時座席分布在體育場的最上端,且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個賽場。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動通過流線區(qū)域的合理劃分和設計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你們知道“鳥巢”象征意義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很多看過“鳥巢”設計模型的人這樣形容:那是一個用樹枝般的鋼網把一個可容10萬人的體育場編織成的一個溫馨鳥巢!用來孕育與呵護生命的“巢”,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整個體育場結構的組件相互支撐,形成網格狀的構架,外觀看上去就仿若樹枝織成的鳥巢,其灰色礦質般的鋼網以透明的膜材料覆蓋,其中包含著一個土紅色的碗狀體育場看臺。在這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鏤空的手法、陶瓷的紋路、紅色的燦爛與熱烈,與現代最先進的鋼結構設計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整個建筑通過巨型網狀結構聯系,內部沒有一根立柱,看臺是一個完整的沒有任何遮擋的碗狀造型,如同一個巨大的容器,賦予體育場以不可思議的戲劇性和無與倫比的震撼力。這種均勻而連續(xù)的環(huán)形也將使觀眾獲得的視野,帶動他們的興奮情緒,并激勵運動員向更快、更高、更強沖刺。在這里,人,真正被賦予中心的地位。
設計并搭建“鳥巢”不易,要讓“鳥巢”在未來的日子里充滿生機與活力更為不易。據介紹,“鳥巢”設計之初和深化設計的過程中,一直貫穿著節(jié)儉辦奧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在滿足奧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永久設施和臨時設施的平衡。按照要求,“鳥巢”共設10萬個座席,其中8萬個是永久性的,另外兩萬個是奧運會期間臨時增加的。
在此基礎上,設計中將“鳥巢”的功能與周圍地區(qū)日后定位乃至整個城市的中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結合起來考慮。根據已確定的規(guī)劃方案,“鳥巢”所在的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qū)賽后將成為一個集體育競賽、會議展覽、文化娛樂、商務和休閑購物于一體的市民公共活動中心。作為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將成為北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在相當長時期內,也將成為參觀旅游的熱點地區(qū)。同時,“鳥巢”在設計建設中,還在場地和空間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場館利用效率,除能夠承擔開幕、閉幕和體育比賽外,還將滿足健身、商務、展覽、演出等多種需求,為成功實施“后奧運開發(fā)”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的國家體育場將采用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是北京奧運的三大主題,此次尚德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落戶“鳥巢”,將清潔、環(huán)保的太陽能發(fā)電與國家體育場容為一體,不僅是對北京奧運會三大主題的極好體現,同時對于提倡使用綠色能源、有效控制和減輕北京及周邊地區(qū)大氣污染,倡導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方式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應。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技術目前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該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是由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并向國家體育場提供,安裝在國家體育場的12個主通道上,總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總容量130千瓦,對國家體育場電力供應將起到良好的補充。
好了,我對"鳥巢"的介紹說完了,接下來,大家就去參觀"鳥巢’吧!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十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頤和園,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于公元1750年,時值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時期;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軍軍費等款項重修,并于兩年后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晚年的頤養(yǎng)之地。從此,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tǒng)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1898年,光緒帝曾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變法失敗后,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頤和園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頤和園成為中國最高統(tǒng)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緒在這里坐朝聽政、頒發(fā)諭旨、接見外賓……。
1924年,頤和園辟為對外開放公園。頤和園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
頤和園集傳統(tǒng)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huán)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平方公里,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園中有點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處,3000余間古建筑,面積70000多平方米,古樹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筑。
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qū)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qū),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蕓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qū),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長廊沿線、后山、西區(qū)組成的廣大區(qū)域,是供帝后們澄懷散志、休閑娛樂的苑園游覽區(qū)。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邊的云輝玉宇牌樓,經排云門、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tǒng)領全園。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tài)互異。煙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寓意著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閱看耕織圖畫柔桑拂面,豳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此閱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xiāng)村野情趣。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復廊,足諧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筑。
多年以來,頤和園管理處以“文化建園”為宗旨,用“一種精神五種意識六個一流”的企業(yè)文化統(tǒng)領職工,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環(huán)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觀為頤和園的核心保護內容,建立了完整的頤和園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頤和園加快了建設和保護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資恢復了四大部洲、蘇州街、景明樓、澹寧堂、耕織圖等景區(qū),積極參與周邊環(huán)境改造,延續(xù)頤和園的歷史人文環(huán)境,恢復了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設了國內園林系統(tǒng)內最先進的文昌院博物館。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1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景觀,卓越的保護管理工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近年來,頤和園先后獲得了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qū)等諸多榮譽稱號,年順利通過國際標準化的iso9000和14000質量環(huán)境管理體系認證,使頤和園的管理、保護、研究邁上了規(guī)范、科學、法制的管理軌道。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十一
清華大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在震撼全國的一二·九運動中,在反饑餓、反內戰(zhàn)、反迫害斗爭中,一代代清華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國道路、傳播先進思想、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斗爭中成為后世的楷模。1949年后,校長梅貽琦等人隨國民政府遷往中國臺灣。清華歸屬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華大學”1955年,梅貽琦在新竹主持國立清華大學“在臺復?!保赜迷C?。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兩校交往日漸頻繁,“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20__年,兩岸清華大學還將共同舉辦“百年校慶”的相關活動。
1952年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仿照蘇聯社會主義模式進行大規(guī)模的院系調整,清華的1934年6月,清華的院系研究所、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農學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離母校而劃歸北京大學等校,同時吸收國內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yǎng)工程技術人才,這一做法現為多數校友及學術界、教育界強烈否定。1952年11月蔣南翔出任清華大學校長,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辦學道路,在培養(yǎng)又紅又專、全面發(fā)展的工程技術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績卓著。
從1953年起率先實行“政治輔導員”制度,讓優(yōu)秀學生黨員“雙肩挑”(專業(yè)學習和政治工作),延續(xù)至今。當時的清華被稱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同年,清華著手進行“學習蘇聯先進教育經驗”的教學改革,按計劃培養(yǎng)技術人才,從學分制轉為學年制,學制延長,建立教學大綱,翻譯大量蘇聯教材,加強基礎課,聘請?zhí)K聯專家講學。1955年后,增設實驗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藝學等新技術專業(yè)。1958年后,開展教育領域“大躍進”。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勤工儉學、教育支援農業(yè),清華師生承擔了密云水庫、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等實踐工作?!?978年以來,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過程中,清華逐步復建了理科、經濟、管理、人文、社會科學等各學科,恢復了綜合性大學的布局,進入了一個蓬勃發(fā)展的新時期。
高校院系調整前后,清華大學院系的變化目前,清華大學設有建筑學院、土木水利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航天航空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醫(yī)學院、地球科學學院(籌)、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美術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等,以及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__年9月28日成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同時撤銷該建制)、生物信息與系統(tǒng)生物學、醫(yī)學系統(tǒng)生物學研究中心等院系。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醫(yī)學、經濟、管理、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水清木華,鐘靈毓秀,清華園散發(fā)著獨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一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壇。
天壇位于北京東南側,也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至明永樂十八年完工。占地面積273公頃。相當于故宮的三倍還多。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每年“三孟”舉行祭祝,即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初建時這里也是祭祀地神的地方,稱天地壇。直到明嘉靖九年在北部另建地壇。那時天地開始分別祭祀,同時還另建兩壇。才形成了現今的南天壇、北地壇、東日壇、西月壇這“京郊四壇”。
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壇墻兩重,形成內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故又稱天地墻。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壇、皇穹宇、齋宮、外壇神樂署和犧牲所。除了齋宮在西部以外,其他主要三組均在一條中軸線上。在北京古代建筑中是唯一一個中軸不對稱的建筑。
可是這樣一個祭天圣地,卻也曾經在1860年時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繼而在1900年的時候又遭到了八國聯軍的蹂躪。在1916年袁世凱登基的時候也曾經在天壇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鬧劇。在1918年,天壇最終還是以公園開放。解放以后天壇不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點,而且還是北京城市綠地的組成部分,來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還不乏一些專門為了強身健體的老人們。
現在就讓我們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此次游覽。
我們先介紹一下齋宮。齋宮位于天壇西門內,里面有著名的無梁殿。面積約4萬平方米,有小紫禁城之稱,是皇帝祭祀前齋戒的地方?;实墼诩捞烨耙诖她S戒三天。三天里“不吃葷、不飲酒、不娛樂、多沐浴、不理刑名、不近女色?!彼^至齋。在齋宮殿前的露臺上左右還各有一個石亭。右面的為時辰亭,左面的為齋戒銅人亭。銅人高0.5米身著文官服飾,相傳是唐代的魏征。手持齋戒銅牌,上刻“齋戒”二字,用來警示皇上。
下面我們來看圜丘壇。圜丘壇通高5.7米,分三層。每層的四個方向各有九級艾葉青石鋪就的臺階。四面圍有漢白玉護欄。壇外面有兩道圍墻,圍墻從東向面依次有泰元、昭亨、廣利、成貞四座欞星門?,F在我們開始登壇,請大家注意一下壇面。壇面上所用的石料的數字都與九相關,上層直徑9丈,中層直徑15丈,下層直徑21丈。三層共45丈,既是9 的倍數又含有“__之尊”的意思。最上一層壇面中間的那塊圓形的大理石叫做天心石。又叫“億兆影從石”。人站在上面說話會感到強烈的共鳴。圍繞天心石這一層共砌著9圈巨大的扇形石,第一圈9塊,第二圈18塊。以此類推,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圈正好是81塊;第二層,第層也一樣。直至最外第27圈。同樣大家抬頭就可以看到的護板被四面臺階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也都有9塊,中層的護板是18塊,下層的是27塊,這些都是根據陰陽五行來做的。9是極陽數,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這個數字來強調天的崇高,神圣。祭天時的步驟可分為:燔柴迎帝神、蒼壁禮天、進俎、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撤饌、送帝神、望燎。
大家再看圜丘壇的西南方。有三座高大的石臺,叫做望燈臺。臺上的長桿是望燈桿。桿高九丈,通體紅色。祭天時,望燈桿上各懸掛一只直徑六尺高八尺的燈籠。燈籠內點蟠龍通宵寶蠟,可持續(xù)燃燒六個時辰。不滅、不流油、不用剪蠟花。
現在咱們繼續(xù)沿著中軸線行走,前面的建筑就是天庫——皇穹宇?;蜀酚罱ㄓ诿骷尉妇拍?,起初叫做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名為現在的皇穹宇,這里是專門存放神牌的地方。既有皇天上帝的神牌,也有風雷雨電的神牌。這組建筑不僅造型精美,而且還有和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現象的回音壁、三音石。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墻,圍墻建造的磨磚對縫,是很好的傳聲體,只要正確的對著墻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而三音石則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回音,第二塊石頭可以聽到兩次,而第三塊就可以聽到三次回音,所以叫三音石。后來取天地人三才之意又叫“三才石”。
大家應該早就注意到了吧!天壇有非常多的柏樹。而在這許多古柏當中,有一株500余歲的檜柏,就是回音壁西墻外的那棵九龍柏。因為它的樹干表面布滿了旋轉扭曲的溝紋,猶如九龍飛騰,所以叫它九龍柏。
回音壁北側,有一條寬廣的大道,也就是叫做海墁大道的丹陛橋。因路面下邊建有涵洞成立體交叉,類似立交橋,所以稱之為橋。穿過丹陛橋后,我們看到的就是祈谷壇建筑群了。祈谷壇是三層漢白玉圓壇,占地面積近六千平方米。祈年殿就建上面。
祈年殿是天壇的象征。也曾經是中國的象征性建筑物,原名大祀殿。有祈禱豐收之年的意思。在建筑上,它是圓形重檐攢尖頂,頂部覆蓋藍色竹節(jié)瓦。逐層收縮,高達九丈,由28根紅柱子支撐。是我國唯一留下來的仿明堂式建筑。過去,琉璃瓦分三種顏色,也三種不同的意思。即:上青,代表上天、中黃,代表皇帝、下綠,代表黎民百姓。后為了表示對上天的尊敬,全部改換成藍色琉璃瓦。
而殿頂和支撐殿頂的28根柱子,也有不同的代表意義。殿頂周長30丈,代表一月30天。四根龍井柱,象征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中層12根象征一年有12個月。外層12根象征一日有12時辰。中層與外層24根象征24節(jié)氣。三層共28根象征天上的28星宿。如果再加上殿頂頂部的8根童柱共計36根。則象征天上的36天罡。在寶頂上還有一根叫雷公柱的鎦金短銅柱,象征皇帝一統(tǒng)天下。 除此之外,殿頂內部還有一“龍鳳藻井”,地面有一塊“龍鳳呈祥石”。二者相映成趣。
和祭天一樣,每年這里都要舉行用來祈谷的禮儀。每次祭祀前都要將大殿修飾一新。
現在我們從祈谷壇的東門出來,可以看到一條長廊,共七十二間,俗稱七十二連房,它連接神廚神庫,是祭祀時運送祭品的通道。在長廊的東南方向,有八塊巨大的青石,稱為七星石。這是風水鎮(zhèn)石。關于七星石的說法有二。一說明代有個道士和皇帝說祈年殿的東南方空曠,于國家不利。所以就在這里放了象征著北斗七星的七塊石頭。二說,七星石代表東岳七峰。至于東北的小青石,是因為康熙皇帝為了給滿族入主中原尋找理論依據,而派人考察泰山的發(fā)脈地絡,認定泰山發(fā)脈于東北的長白山后增加的。
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束了,在天壇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記憶。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將跟隨我一起去游覽雍和宮,雍和宮座落在北京北二環(huán)路傍,西臨孔廟與國子監(jiān),占地面積約6.6萬平方米,它是北京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藏傳格魯派皇家寺院,雍和宮曾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他不僅具有皇家寺院的氣派,現在更以深厚的藏傳佛教文化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現在我們可能會看到很多金發(fā)碧眼的老外慕名前來參觀,并且也有許多明星也前來禮拜。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片雍和宮地區(qū)在明代叫太保街,這里曾是明朝太監(jiān)們的官房。到了清代康熙皇帝把此地分封給了他的皇四子胤禎,因為胤禎是和碩雍親王,所以此地也稱為雍王府。在胤禎繼位后,雍王府變成了潛龍邸,雍正下旨將雍王府括建為行宮,并賜名為雍和宮。
在行宮時期,這個雍和宮是個粘桿處,說白了是一個特務機關。這里面的粘桿侍衛(wèi)個個身懷絕技,武藝高超,專為雍正捉拿異已,捕殺政敵。
雖說雍正殺人不少,但他在歷史上也稱得上是一位明君。他在位時,祛除了滿族貴族的許多特權,但也開了太多殺戒,甚至殺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時),所以在后世平添一些罵名是在所難免。也正因為雍正生前殺業(yè)太重,所以他的兒子乾隆皇帝繼位后,在咨詢了西藏章嘉**之后,遂將雍和宮改為黃教(格魯派)的寺院,愿借舍宅為寺的功德超度乃父的在天之靈。
說到這里要提一下這位著名的章嘉**,章嘉**一生頻具傳奇色彩,并且他在康乾盛世中起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我國蒙藏地區(qū)曾有四大**,他們分別是**、__分管前藏、后藏;章嘉**分管青海;還有一位大**分管蒙古。這些**都以靈童轉世制而世代相傳,這位章嘉**的前世二世章嘉曾是雍正皇帝的老師,而在老章嘉圓寂后,他的轉世靈童三世章嘉在青海郭隆寺被指認,但這位三世章嘉小**在七歲時,因為他所主持的寺院參加了反對清王朝的叛亂而遭到清軍圍剿,年幼的小**被幾名近侍僧人保護著躲到了附近的山洞里,雍正皇帝得知后命人將小**找到并護送到京。清軍接旨后四處貼出布告,限時交出小**,否則將村莊寺院蕩平。聞此訊,躲到山洞里的僧人哭作一團,認為不論下山、不下山都只有一死,在此情況下,小**不愿連累別人,挺身而出,毅然走下山來。并且見到清軍毫無懼色對答如流,這引起了清軍大將的驚異,同時也非常喜歡這個小**。他們將小**護送到京后,雍正皇帝召見他時,見到這位小**彬彬有禮,十分天真可愛,不由得將小**抱在了懷里。
雍正皇帝給小**很多特殊的賞賜,最主要的是命小**與他的第四子弘歷(就是后來的乾隆皇帝)一同學習。因為章嘉**與乾隆皇帝自幼同窗,自小就建立起了純真、深厚的友誼,所以在他們成年后,各自登上了政、教高位后,便終生合作,配合默契。章嘉**一生參與解決了當時的許多民族、宗教問題,往往是受命于危難之時,所以在他的身份和努力下,當時清朝出現了空前民族大團結的局面,這也為今日民族大團結的格局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時京城的百姓對章嘉**的崇信也到了驚人的程度,史料記載,當時人們看到章嘉**的馬車過來,都爭相把手絹鋪在地上,讓車輪從上面滾過,以此作為福運。
我們現在看到的雍和宮的主體建筑是:牌樓——輦道——昭泰門——銅獸——天王殿——銅鼎——碑亭——須彌山——雍和宮——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
在過去,雍和宮整座建筑分為東西中三路。
在東路的南部稱為連房,是喇嘛學僧們的起居住所。在其北面是東書院,是古樸典雅的園林式建筑,相傳東書院內的如意室就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
而西路曾是雍和宮的佛教護法關帝的廟宇。大家可能奇怪,關老爺是武財神,怎么變成了佛門的護法了,其實《三國演義》里有一章“玉泉山上關公顯圣”,講出了前因后果:說的是關羽被孫權大將呂蒙活捉后,孫權本欲勸降,但他的手下謀士說不可,說想當年曹孟德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關羽不也是過五關斬六將而去嗎?孫權聽到此,就命人將關羽斬首并將其頭高懸城樓以滅蜀國士氣。但是關羽死后公一魂不散,魂靈蕩蕩悠悠飄至荊門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凈,原是汜水關鎮(zhèn)國寺中住持,當年關羽過五關時,曾在汜水關險些被害,正是這位普凈長老搭救,后來長老因救關羽而躲難云游天下,來到這個玉泉山,結草為庵,每日與諸徒講經論道。一天半夜,長老正在庵中默坐,忽聞空中有人大呼,還我頭來!還我頭來!普凈仰面觀看,見只關公魂靈飄蕩在此。就以手中佛塵點指:云長安在。關公認出長老,說:向蒙相救,銘感不忘,今關某遇禍而死,愿求教誨,指點迷途。普凈說: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于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成為佛門的護法尊神。
感謝這一路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希望你們旅途愉快!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三
霧靈山位于北京市東北部,密云縣曹家路村,南是燕山山脈主峰,海拔2118米,號稱"京東第一峰",長年云霧迷漫,生有靈芝,從元代時起名為霧靈山。
又因有奇特的山峰、茂密的森林、豐富的水源,而得名"北方黃山"。
80年代起霧靈山正式對外開放,并被確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霧靈山因山體高大、森林茂密,成為南北氣流的交匯地,春、夏、秋三季,山中云霧迷漫,雨量充沛,山泉匯流成河,密云水庫60%的水源均來自于霧靈山上流下的泉水。站在霧靈山主峰,可觀日出、云海、迷霧,在晴空萬里之日,密云水庫、霧靈湖、司馬臺長城,一覽無余,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感。
森林景觀,成片的楊樹、胡桃、紅果、映山紅、野生彌猴等樹林。春季,漫山遍野,百花齊放;夏季,茫茫林海遮天蔽日;秋季,碩果累累,層林盡染,不亞于舉世聞名的西山紅葉,從10月下旬開始,山頂開始積雪,并形成華北地區(qū)罕見的霧松,在樹干樹枝下形成各種不同形態(tài)的冰晶,有的像潔白的羽毛,有的像各式各樣的花瓣,有的像海底的珊瑚,千奇百態(tài),此景可保持4-5個月的時間,遠遠望去,甚為壯觀。
高山峽谷景觀,這里有陡峭的山峰,幽深的峽谷,奇峰競秀,經專家評定,龍?zhí)毒皡^(qū)的山水風光,在京郊地區(qū)屬一流水平,品味之高,為京郊之最。
山泉景觀。因其谷深,匯水面積大,加之森林茂密,涵養(yǎng)了豐富的水源,使得景區(qū)內溝溝有水、處處涌泉,泉水順谷而下,登山路程沿溪而上,縱向落差1500米。
由于泉水豐富,匯流成河,又形成了多處瀑,潭,溪景觀。因此形成霧靈山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泉水豐富,在炎熱的暑季,這里涼風習習,是名副其實的清涼世界,避暑勝地。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四
"鳥巢",是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會場,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東側。建筑面積25.8萬平米,用地面積20.4萬平米。20__年奧運會期間,承擔開幕式、閉幕式、田徑比賽、男子足球決賽等賽事活動,能容納觀眾10萬人,其中臨時坐席2萬座。奧運會后,可容納觀眾8萬人,可承擔特殊重大體育比賽、各類常規(guī)賽事以及非競賽項目,并將成為北京市提供市民廣泛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yè)場所,成為全國具有標志性的體育娛樂建筑。
你們知道"鳥巢",是由誰來設計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鳥巢",是由20__年普利茨克獎獲得者赫爾佐格、德梅隆與中國建筑師李興剛等合作完成的巨型體育場設計,形態(tài)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個搖籃,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國家體育場沒有做任何多余的處理,只是坦率地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觀。
國家體育場坐落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央區(qū)平緩的坡地上,場館設計如同一個容器,高地起伏變化的外觀緩和了建筑的體量感,并賦予了戲劇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體,國家體育場的形象完美純凈,外觀即為建筑的結構,立面與結構達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結構的組件相互支撐,形成了網絡狀的構架,它就像樹枝編織的鳥巢。體育場的空間效果即具有前所未有的獨創(chuàng)性,卻又簡潔而典雅,它為20__年奧運會樹立了一座獨特的歷史性的標志性建筑。體育場就像一個巨大的容器,不論是近看還是遠觀,都將給人留下與眾不同的、永不磨滅的形象,它完全符合國家體育場在功能和技術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體育場建筑中大跨度結構和數碼屏幕為主體的設計手法。體育場的空間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獨創(chuàng)性,而又簡潔、典雅。從這里,人們可以瀏覽包括通往看臺的樓梯在內的整個區(qū)域動線。體育場大廳,是一個室內的城市空間,設有餐廳和商店,其作用就如同商業(yè)街廊或廣場,吸引著人們留戀忘返。
"鳥巢"體育場外殼采用可作為填充物的氣墊膜,使屋頂達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陽光可以穿過透明的屋頂滿足室內草坪的生長需要。比賽時,看臺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變化的,可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觀眾量的要求,奧運期間的20000個臨時座席分布在體育場的最上端,且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個賽場。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動通過流線區(qū)域的合理劃分和設計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五
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4建成。最初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名字叫做“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天順元年(1457年),牌天安門與華表樓毀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門樓。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承天門再次被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guī)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成“天安門”,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國”之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952年經過兩次大規(guī)模的修繕。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門比原來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明清時期,天安門到大清門(明朝成大明門、中華民國稱中華門)之間的千步廊形成占地幾萬平米的t字型宮廷廣場,其東、西兩次還各設一門,東為長安左門、西為長安右門,國家主要統(tǒng)治機構六部及各院即設在此。這里是帝國統(tǒng)治機構的中樞。
明清的皇帝們一般都在天安門頒布重要詔令,稱為“金鳳頒詔”。此外皇帝大婚、將領出征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審要犯(“秋審”)、殿試公布“三甲”(“金殿傳臚”)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舉行。
1949年后,天安門進行過多次整修,其中1952年和1970年的兩次整修規(guī)模較龐大。1988年,城樓開始收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六
大巴車搖搖晃晃地沿著山路駛向遺址,遠處墨綠的山脈綿延起伏,沒有入云的高聳,卻有如刀削般的陡峭山勢,塵土飛揚間映入眼簾的盡是灰黃的色彩。好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我無法想象曾經居住在這里的北京猿人是如何定居,如何生活的。
跟著導游爬了好一段臺階,繞著山腰轉了好幾個圈,沿路零散豎著幾個標牌,標牌上寫著這里發(fā)掘出的遺跡古物。小道旁時不時有已經滅絕的遠古動物的模型,齜著牙,咧著嘴,目光直直射向前方,仿佛虛空中有它的獵物;還有北京猿人的生活寫照,或半蹲,或直立,或側身仰頭,舉起手中石器,有的背著剛剛捕獲的獵物……哪怕經過萬年時光,也能看到他們臉上滿足的笑意。心中的好奇愈發(fā)強烈,我加快了步伐想要一探究竟。
終于到了第一處洞穴――新洞。洞口很大,洞口前的沙石似是被用心打磨過,一層層如利刃劍鋒,歷經萬年仍有森森寒意。在洞口,便可一覽這新洞的全貌。新洞是保存最完好的一處洞穴,最高處約有5米,洞里空間不大,但住一家人亦是足夠。愈往洞的深處走,溫度愈發(fā)低,但又不至于寒冷。真真應了講解員的那句話,這洞的選址是極為巧妙的,夏日涼爽,冬日也不冷。腳下踩著深黃色的土石,混凝得細密、結實,也不會太滑。有一層巖石比地面高出一米左右,沙石更加細膩平坦,我估計是那時北京猿人睡覺的地方。
手電筒蒼白的光柱照進洞的深處,隱約可以看見有棱有角的幾塊巖石散落在洞的一角,猜想可能是他們生活用的器具、工具等。那些巖石雖是零散地放置在了洞穴中最不明顯的一隅,但是它們中每一件,都是這片土地上最早居住的先祖?zhèn)兊闹腔劢Y晶。它們是北京猿人生活過的痕跡,穿梭了萬年歲月,今日與我們相遇。仿佛是為了赴一場萬年的約會,不用多么高調地顯露它們的價值,那些石頭只需靜默地守候在那里,用萬年不變的目光注視著我們這些渴望求知的拜訪者。與它們對視,眸中含了滄桑,寫滿了古樸。但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它們代表了什么。
達爾文進化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北京猿人的存在證明了歷史必然的發(fā)展趨勢。那個時代的他們,懂得生存,更懂得更好地生存。會使用簡單的工具,也會選一處避風的港灣與家人同住,甚至也會用貝殼獸骨雕刻出小小的飾品。
崇敬之情縈繞心間,看著每一處洞穴,我都會想想那時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又有著怎樣的智慧。驚嘆于他們已然學會與自然抗爭,感慨于他們已然懂得謀求更好的生活方式。
北京猿人,自有他們的智慧。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七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qū),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20xx年),亦稱“圓明三園”,是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萬春園的統(tǒng)稱,是清代行宮式御園,占地350公頃(5200余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有園林風景百余處,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chuàng)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圓明園”由康熙皇帝命名?!皥A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滴趸实墼诎褕@林賜給胤禛(后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于此。雍正皇帝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0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yè)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圓明園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yōu)秀造園傳統(tǒng),既有宮廷建筑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xiāng)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吸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筑融為一體,在整體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說它:“實天寶地靈之區(qū),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當豐富的皇家博物館。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家具,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全國四大皇家藏書樓之一。園中各處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薈要》等珍貴圖書文物。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guī)模、杰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筑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于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范”和“萬園之園”。
圓明園于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1988年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吊,令人痛定思痛。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八
身體好才是真的好,據官方統(tǒng)計北京人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80歲,改革開放前是60歲,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國社會在發(fā)展,北京在發(fā)展,以前只有皇帝可以吃的,現在普通百姓也能吃上宮廷風味,以前皇帝可以穿的絲綢,現在普通百姓也可以購買到了,以前皇帝帶的玉石,對身體好,我們現在也一樣可以購買到,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同仁堂的藥材以前專供皇室享用,尤其是慈禧西太后,常年服用同仁堂的烏雞白鳳丸,現在我們也一樣可以買得到,還有皇家專用的景泰藍觀賞品都可以買得到,簡單地說皇家吃的穿的玩的對身體好的,我們現在都可以辦得到了,除了皇上的后宮佳麗三千,這么多女人我們是辦不到的。我們來到北京旅游,如果自己需要用到這些東西,或者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都是非常有face的,可以支持北京旅游業(yè)發(fā)展,也可以提高自己生活品味。說到品味,男人分6等,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花中尋家,四等男人下班回家,五等男人下班回家老婆不在家,六等男人下班回家老婆身邊有個他。女人可以分4等,一等美女漂洋過海,二等美女深圳珠海,三等美女北京上海,四等美女在家等待。
那么我們北京平時怎么稱呼美女的呢?年齡比你大的叫姐,老年的叫大媽,年齡比你小的叫姑娘。稱呼男性一般都叫哥,老年的叫大爺。小孩統(tǒng)稱小朋友。但是純北京人,也就是老北京,管姑娘不叫姑娘,叫小妞兒。管美女不叫美女,叫蜜兒。管他不叫他,叫丫。管你不叫你,叫您內。管女人不叫女人,叫娘們兒。管男人不叫男人,叫爺們兒。管朋友不叫朋友,叫瓷器。管情人不叫情人,叫傍尖兒。管小女孩不叫小女孩,叫丫頭片子。
這是北京的稱呼,天津的稱呼更特別,比如說:有喊姐姐的,沒有喊妹妹的,反正無論你多大,哪怕只有十幾歲,也可能會有50或60歲的人稱呼你姐姐,而不是妹妹。有喊大哥的,沒有喊兄弟或老弟的,即使是上了年紀的奶奶也會稱呼20幾歲的小伙子為大哥,但不會稱呼兄弟的。有喊伯伯(bai)的,卻沒有喊叔叔的,就是說不管你的父親在家排行第幾,你都要稱呼他其他的兄弟為伯伯,父親的弟弟也不叫叔叔??傊?,基本都是往大了喊,這就是天津的稱呼,天津被稱為北京的后花園,節(jié)假日北京人也會開著車去那里度假。天津離北京一百多公里,全程高速也就二個多小時能到天津,如果我們有時間的話花很少的車費就可以順便多玩一個城市。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九
"鳥巢"體育場外殼采用可作為填充物的氣墊膜,使屋頂達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陽光可以穿過透明的屋頂滿足室內草坪的生長需要。比賽時,看臺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變化的,可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觀眾量的要求,奧運期間的20000個(本站收集)臨時座席分布在體育場的最上端,且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個賽場。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動通過流線區(qū)域的合理劃分和設計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你們知道“鳥巢”象征意義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很多看過“鳥巢”設計模型的人這樣形容:那是一個用樹枝般的鋼網把一個可容10萬人的體育場編織成的一個溫馨鳥巢!用來孕育與呵護生命的“巢”,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整個體育場結構的組件相互支撐,形成網格狀的構架,外觀看上去就仿若樹枝織成的鳥巢,其灰色礦質般的鋼網以透明的膜材料覆蓋,其中包含著一個土紅色的碗狀體育場看臺。在這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鏤空的手法、陶瓷的紋路、紅色的燦爛與熱烈,與現代最先進的鋼結構設計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整個建筑通過巨型網狀結構聯系,內部沒有一根立柱,看臺是一個完整的沒有任何遮擋的碗狀造型,如同一個巨大的容器,賦予體育場以不可思議的戲劇性和無與倫比的震撼力。這種均勻而連續(xù)的環(huán)形也將使觀眾獲得的視野,帶動他們的興奮情緒,并激勵運動員向更快、更高、更強沖刺。在這里,人,真正被賦予中心的地位。
設計并搭建“鳥巢”不易,要讓“鳥巢”在未來的日子里充滿生機與活力更為不易。據介紹,“鳥巢”設計之初和深化設計的過程中,一直貫穿著節(jié)儉辦奧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在滿足奧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永久設施和臨時設施的平衡。按照要求,“鳥巢”共設10萬個座席,其中8萬個是永久性的,另外兩萬個是奧運會期間臨時增加的。
在此基礎上,設計中將“鳥巢”的功能與周圍地區(qū)日后定位乃至整個城市的中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結合起來考慮。根據已確定的規(guī)劃方案,“鳥巢”所在的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qū)賽后將成為一個集體育競賽、會議展覽、文化娛樂、商務和休閑購物于一體的市民公共活動中心。作為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將成為北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在相當長時期內,也將成為參觀旅游的熱點地區(qū)。同時,“鳥巢”在設計建設中,還在場地和空間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場館利用效率,除能夠承擔開幕、閉幕和體育比賽外,還將滿足健身、商務、展覽、演出等多種需求,為成功實施“后奧運開發(fā)”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的國家體育場將采用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是北京奧運的三大主題,此次尚德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落戶“鳥巢”,將清潔、環(huán)保的太陽能發(fā)電與國家體育場容為一體,不僅是對北京奧運會三大主題的極好體現,同時對于提倡使用綠色能源、有效控制和減輕北京及周邊地區(qū)大氣污染,倡導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方式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應。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技術目前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該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是由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并向國家體育場提供,安裝在國家體育場的12個主通道上,總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總容量130千瓦,對國家體育場電力供應將起到良好的補充。
好了,我對"鳥巢"的介紹說完了,接下來,大家就去參觀"鳥巢’吧!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十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頤和園,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于公元1750年,時值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時期;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軍軍費等款項重修,并于兩年后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晚年的頤養(yǎng)之地。從此,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tǒng)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1898年,光緒帝曾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變法失敗后,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頤和園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頤和園成為中國最高統(tǒng)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緒在這里坐朝聽政、頒發(fā)諭旨、接見外賓……。
1924年,頤和園辟為對外開放公園。頤和園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
頤和園集傳統(tǒng)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huán)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平方公里,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園中有點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處,3000余間古建筑,面積70000多平方米,古樹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筑。
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qū)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qū),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蕓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qū),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長廊沿線、后山、西區(qū)組成的廣大區(qū)域,是供帝后們澄懷散志、休閑娛樂的苑園游覽區(qū)。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邊的云輝玉宇牌樓,經排云門、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tǒng)領全園。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tài)互異。煙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寓意著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閱看耕織圖畫柔桑拂面,豳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此閱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xiāng)村野情趣。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復廊,足諧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筑。
多年以來,頤和園管理處以“文化建園”為宗旨,用“一種精神五種意識六個一流”的企業(yè)文化統(tǒng)領職工,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環(huán)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觀為頤和園的核心保護內容,建立了完整的頤和園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頤和園加快了建設和保護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資恢復了四大部洲、蘇州街、景明樓、澹寧堂、耕織圖等景區(qū),積極參與周邊環(huán)境改造,延續(xù)頤和園的歷史人文環(huán)境,恢復了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設了國內園林系統(tǒng)內最先進的文昌院博物館。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1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景觀,卓越的保護管理工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近年來,頤和園先后獲得了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qū)等諸多榮譽稱號,年順利通過國際標準化的iso9000和14000質量環(huán)境管理體系認證,使頤和園的管理、保護、研究邁上了規(guī)范、科學、法制的管理軌道。
北京英文導游詞五個景點篇十一
清華大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在震撼全國的一二·九運動中,在反饑餓、反內戰(zhàn)、反迫害斗爭中,一代代清華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國道路、傳播先進思想、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斗爭中成為后世的楷模。1949年后,校長梅貽琦等人隨國民政府遷往中國臺灣。清華歸屬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華大學”1955年,梅貽琦在新竹主持國立清華大學“在臺復?!保赜迷C?。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兩校交往日漸頻繁,“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20__年,兩岸清華大學還將共同舉辦“百年校慶”的相關活動。
1952年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仿照蘇聯社會主義模式進行大規(guī)模的院系調整,清華的1934年6月,清華的院系研究所、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農學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離母校而劃歸北京大學等校,同時吸收國內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yǎng)工程技術人才,這一做法現為多數校友及學術界、教育界強烈否定。1952年11月蔣南翔出任清華大學校長,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辦學道路,在培養(yǎng)又紅又專、全面發(fā)展的工程技術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績卓著。
從1953年起率先實行“政治輔導員”制度,讓優(yōu)秀學生黨員“雙肩挑”(專業(yè)學習和政治工作),延續(xù)至今。當時的清華被稱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同年,清華著手進行“學習蘇聯先進教育經驗”的教學改革,按計劃培養(yǎng)技術人才,從學分制轉為學年制,學制延長,建立教學大綱,翻譯大量蘇聯教材,加強基礎課,聘請?zhí)K聯專家講學。1955年后,增設實驗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藝學等新技術專業(yè)。1958年后,開展教育領域“大躍進”。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勤工儉學、教育支援農業(yè),清華師生承擔了密云水庫、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等實踐工作?!?978年以來,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過程中,清華逐步復建了理科、經濟、管理、人文、社會科學等各學科,恢復了綜合性大學的布局,進入了一個蓬勃發(fā)展的新時期。
高校院系調整前后,清華大學院系的變化目前,清華大學設有建筑學院、土木水利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航天航空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醫(yī)學院、地球科學學院(籌)、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美術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等,以及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__年9月28日成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同時撤銷該建制)、生物信息與系統(tǒng)生物學、醫(yī)學系統(tǒng)生物學研究中心等院系。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醫(yī)學、經濟、管理、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水清木華,鐘靈毓秀,清華園散發(fā)著獨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