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各數的教案大全(17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制定的一種詳細的教學計劃。它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等內容,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南。教案的制定可以使教師更有條理地開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果。編寫教案應該明確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研究這些教案,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一
    3、初步掌握11—20以內數的順序。
    4、使學生初步了解十進制。
    5、知道10個一是1個十,2個十是20。
    6、初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7、初步培養(yǎng)估計的意識,獲得初步的數感。
    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個十和幾個一表示十幾,能正確地讀出11—20各數。
    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
    課件、小棒(裝在小盆里,12根,每人一盆)。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
    貓:小朋友,你們好,我叫小叮當,今天我想跟你們一快兒學習,你們愿意嗎?
    貓:太好了,我在學校里也是一個好孩子,已經得到很多小紅花了,不信你們數數。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二
    教學內容:
    認數。
    教學目標:
    1、知道10個一是1個十。
    2、知道“一”“十”都是計數單位。
    3、認識11~20各數的順序和大小,知道一個數的相鄰兩個數各是幾。
    4、會讀11~20各數,會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
    5、認識直線上的點所表示的11~20各數。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11~20各數的順序和大小,會講出數的組成。
    教學關鍵:加強直觀及形象化教學,幫助理解對數的認識及數的組成。
    教學準備:學具盒、圖片。
    一、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我們小朋友到青青的草地上去學本領。瞧!小兔子正在等我們呢。
    1、2、3、……。
    1、2、3、4、5……。
    不對,不對,太多了,數也數不清?
    怎么辦呢?小朋友,你們快幫我一起想想辦法,怎么樣才能又快又好的數呢。
    同桌討論討論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師:先數出10只蘑菇,再看旁邊還多出來幾只,就是十幾。圈圈說說。
    出示板書:
    13。
    師:讓我們用這個辦法來數一數練習上草莓、梨、和蘋果各有幾個?
    出示板書:
    161220。
    師:你們數的和他們一樣嗎?
    師:過去我們數物體的個數是一個一個的數,數到幾就是幾,今天認識的數和以往不同,先數出一個十,再數幾合在一起就是幾十.
    出示教具:
    師:我們來看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0個一是1個十。瞧!這就是1個十。
    出示板書:。
    1010個一是1個。
    師:小朋友,你們的學具中有沒有1個十,請你把它找出來.(我有2個十))。
    師:2個十是幾呢?
    (2個十是20)。
    出示板書:。
    202個十是20。
    師:真聰明。
    出示教具:
    師:1個十和1個一就是11。
    出示板書:
    11。
    添上3根再添上3根。
    出示教具:
    師:這是幾根?
    (1417)。
    出示板書:1417。
    師:14(7)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4(7)里面有1個十和4(7)個一)。
    出示板書:
    15這個數會讀嗎?師:下面請小朋友們看著老師的數字卡片擺小棒。
    學生操作:
    師:1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5里面有1個十和5個一)。
    出示板書:
    同桌一個擺小棒、一個擺卡片。
    19呢?
    19里面有幾個一和幾個十?
    (19里面有9個一和1個十)。
    (18)。
    師:18比19少幾?19比18多幾?比19少1的數是幾?比18多1的數是幾?
    19添上1是幾?20里面有幾個十?
    師:請你們先擺出小棒,再用數字學具表示出來,看看誰最快。
    出示板書:
    18。
    師:今天我們學的本領就是11到20的'認識。
    出示板書: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這些數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以前只有10是兩位數現(xiàn)在11――20都是兩位數。
    學生討論:(左邊有一個1)。
    師:對,那么這個一表示什么呢?(表示1個十)。
    以前計數單位是一個一個數的,現(xiàn)在可以一十一十數。
    編兒歌:一個十,一個一合在一起是11。
    看書第45頁。
    師:現(xiàn)在拿出練習紙,做第二題。
    師:下面讓我們把黑板上的數排排隊,從小到大怎么排?誰來排?
    20、19、18、17、16、15、14、13、12、11。
    師:讀一讀。
    師:從大到小排一排。
    11、12、13、14、15、16、17、18、19、20。
    師:讀一讀。
    學號、書頁碼、尺、鐘、電腦、號碼、等。
    (在尺上)。
    師:對,請你看著尺說一說,14和16的中間數是幾?19的相鄰數是幾和幾?
    師:不看尺你說得出嗎?師:讓我們來看看練習紙的數線圖中還缺少哪些數?把它們填進去。
    1、數線圖。
    二、總結。
    師:小兔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師:請你再看一看練習紙和黑板上這些本領,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師再講一講的。
    三.拓展。
    連線。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三
    2、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估”的意識。
    4、通過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的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小棒、鉛筆。
    一、教學新知。
    1、數數。
    小朋友們,你們會數數嗎?我們來一次數數比賽怎么樣?老師先提出比賽要求,從1開始數,誰在相同的時間里數的數多誰就是數數小能手,比賽開始!
    學生在30秒內獨立數數。
    讓學生數1—20。
    引導全班一起數11—20。
    揭題:今天我們就主要來學習11—20這些數。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執(zhí)教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11-20各數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11-20各數的認識”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并且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使本課的新知不斷內化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培養(yǎng)學生對數的感知能力。
    二、說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之前已經初步認識11-20各數,但是這種認識局限于數字到名稱的簡單對應。對于數字所包含在進一步、深層次的含義即數的組成,理解不夠深刻。這是一個將兩位數量化的過程。需要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再逐步抽象成數字。
    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對教材和學生學習經驗的把握,制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如下: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了解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2、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認識數位十位和個位。
    3.經歷用2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體會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以及觀察、分析能力。
    4、了解數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喜歡數學和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難點:數位的意義。
    四、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突破重點難點,遵循兒童認識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要借助直觀操作,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架起一座認識的橋梁。因此打算準備多媒體課件和學具小棒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的數感得到發(fā)展。主要采取觀察法和自主探索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數一數、擺一擺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數”的讀法、組成、數的順序和大小。使整個教學遵循了由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guī)律。
    五、說教學流程。
    為了能很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我們班上有個評比臺,于是我巧妙借助學生身邊的資源,通過“每十個笑臉換一個大拇指”的評價規(guī)則,讓他們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方法,為后面的“滿十進一”學習做好鋪墊。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中心,我將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主線,以問題解決為突破,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層層遞進。
    第一層次:用小棒表示11只海鷗。
    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fā)現(xiàn)“一邊擺10根,一邊擺1根”,這種擺法能夠讓大家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從而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初步感知“11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
    第二個層次用計數器表示13個小朋友。
    我用計數器直觀地展示了“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再由形象的計數器過度到抽象的數位表。并初步滲透了“滿十進一”的十進制計數法。
    第三個層次根據數位表寫數,理解個位和十位上數字的含義。
    引導學生交流“11”這里面的兩個“1”意思一樣嗎?
    三個層次的環(huán)節(jié)教學結束后,再次設計鞏固性小練習,這種練習及時有效地帶領學生把前面零散的知識回顧整理,總之在這個大環(huán)節(jié)中,我想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操作學習時間,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體驗,實踐中感悟。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
    既然數字是由于生活的需要產生的,那么我們就應該“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一些有梯度的練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逐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拓展學生的思維。
    (1)基礎性練習。根據表格和數位表寫數。
    (五)課堂總結,知識延伸。
    知識的延伸是學習的繼續(xù),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希望通過“數學小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十進制”是怎樣產生的,不但吸引了學生是學習興趣,也激發(fā)了學生喜歡數學愛上數學的情感。
    【設計意圖】一方面可以將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延伸到課后、生活中去。
    六、說板書設計。
    10個一是1個十。
    滿十進一。
    我設計的了簡潔美觀的板書,因為一年級的孩子認字不多,所以板書的字數不宜過多,除了課題以外,我就把“10個一是1個十”這個知識要點板書出來;至于“滿十進一”究竟該不該寫呢?我們團隊經過反復研究,認為我們這節(jié)課,從開始的“大拇指”——“小棒”——“計數器”的操作中都滲透了“滿十進一”,所以我決定板書出來,這為孩子以后學習更多數位的數打下基礎。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五
    a類:
    能正確認識11—20各數并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
    b類:
    1、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認識數位“個位”和“十位”。
    2、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
    c類:
    體會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是本課教學重點,發(fā)展學生的數感是本課的難點。
    計數器小棒每人20根游絲每人2根。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2、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請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你能給大家提個問題嗎?
    二、操作探索,解決問題。
    1、解決:沙灘上一共有幾只海鷗?
    先猜一猜有幾只?
    到底誰猜的對呢?
    怎樣才能數出準確的數呢?(學生說方法)。
    教師說明,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海鷗。
    教師圈一只,學生擺一根。
    數一數,你一共擺了多少根?(板書:11)。
    你猜對了嗎?恭喜你。
    想一想:怎樣才能很快地數出呢?
    (學生匯報數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學生的方法可能有:
    1根1根地擺。
    2根2根地擺。
    3根3根地擺。
    5根5根地擺。
    10根10根地擺。
    (評價學生擺的方法,根據學生擺的情況進行反饋和引導。如果認為自己擺的方法是最好的,可以接著繼續(xù)擺其他的20以內的兩位數,在擺的過程中感受10根一捆最好數)。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幾個十?還有幾根?大家看,這樣一眼就能看出是11了。
    (教師演示10根捆成一捆)。
    說明:1就是1一個一。11里面有一個十和1個一。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板書:一個十(捆成一捆的小棒圖)1個一(1根小棒圖)。
    2、解決:沙灘上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教師圈一只,學生擺一根小棒。
    數一數,你擺了幾根?
    你擺的能讓老師一眼就看出來嗎?說說你的方法。(10根捆成一捆,還剩3根)。
    教師邊巡視邊反饋。
    問:13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我們就說13是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板書:131個十3個一)。
    3、解決:礁石上有幾只海鷗?
    邊數邊擺。擺完后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0根能捆成2捆)。
    有沒有剩下的?
    2捆是幾個十?
    20是由幾個十組成的?(板書:202個十)。
    4、小結:同學們,你們太棒了。沒用老師教就知道了一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就是十幾,兩個十就是20。
    我們認識了11、13和20。想一想,20以內我們還有哪些數沒有學?
    5、數數。
    正數、倒數11——20。
    6、填數練習:有的數字喜歡捉迷藏,悄悄藏了起來,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7、學習數位。
    同學們,這些數還可以在計數器上表示出來。
    借助計數器介紹數位:右邊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撥11。(一個一個地撥,滿10個后說明在計數器上10個可以進到十位上撥1,個位上是0,繼續(xù)在個位上撥1)。
    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意思?
    個位上的數表示幾個一,十位上的數表示幾個十。
    寫的時候,十位上是1對著十位寫1,個位上也是1,我們對著個位寫1。
    撥13。
    撥20。
    說明:20的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寫0。
    師生互動,撥數。
    小結:以前我們學習了0到10十一個數字,今天我們又認識了10個新朋友。哪10個?(學生齊數,教師板書課題)。
    你了解它們嗎?
    三、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1、圈“10”練習。
    2、寫一寫,畫一畫。
    3、填空。
    四、課堂小結:我們今天認識了11——到20十個新朋友。以后我們經常和它們打交道,一定要好好和它們相處??!
    11——20各數的認識。
    十位個位。
    11。
    1捆1根。
    20。
    2個十。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六
    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的,為后面20以內的進位加法做好鋪墊,也為下學期100以內乃至更大數的認識打下基礎。在教學中先通過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動,讓學生體會10根小棒可以看做10個一,1捆小棒可以看做1個十,進而理解“10個一就是1個十”。接著讓孩子擺12根小棒,突出把十作為一個計數單位。最后借助擺小棒的活動數數、讀數,初步學會認、讀11~19各數,掌握“十幾”所表示的含義和順序。在此基礎上完成“19添上1根是多少根”這個問題,解決“2個十是20”這個關鍵問題。
    10~20各數學生能數出來,但是對于它們的組成不了解。還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簡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樣能讓學生感知10個的數的`簡便性,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來理解和建立數位的概念,但是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樣實效地組織活動也是本節(jié)課所要考慮的重點。
    3、在建立數概念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借助學具操作直觀進行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七
    1。 使學生能正確數出11―20物體的個數。
    2。 通過看圖數數,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序觀察、分類觀察等良好的觀察習慣。
    3。 在學習數學的具體情景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鞏固數序知識,滲透算法多樣化,使學生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正確掌握11―20這些數的順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多媒體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二、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領會新知讓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教師對學生想出的辦法給予肯定
    三、模擬訓練,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教材79頁“做一做”
    2.練習十八第5題和第6題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八
    教學內容:
    認數。
    教學目標:
    1、知道10個一是1個十。
    2、知道“一”“十”都是計數單位。
    3、認識11~20各數的順序和大小,知道一個數的相鄰兩個數各是幾,一年數學上《11~20各數的認識》課堂實錄。
    4、會讀11~20各數,會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
    5、認識直線上的點所表示的11~20各數。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11~20各數的順序和大小,會講出數的組成。
    教學關鍵:加強直觀及形象化教學,幫助理解對數的認識及數的組成。
    教學準備:學具盒、圖片。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九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0到71頁。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用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更主動地學習。
    2、使學生初步了解數的十進制,知道10個1是一個十、2個十是20。
    3、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獲得初步的數感.
    :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
    [電腦:小猴子]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小猴子: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們一塊兒學習,你們愿意嗎?小猴子:太好了,我在學校里也是一個好孩子,已經得到很多小紅花了,不信你們數數。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小猴子得到了多少朵小紅花,好嗎?舉起右手,一邊打手勢一邊數。[數到10][電腦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問號]師:再往下數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數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10更大的數,[板書課題:11-20各數的認識]然后再幫小叮當把小紅花數完。
    (一)建立記數單位十地概念
    茄子老師:請小朋友們數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電腦里的小朋友東東也擺了一些小棒,我們一起來幫他數一數。
    (課件演示12根小棒,引導學生數一數)
    師:你們聽明白了嗎?下面就請你們想一想、擺一擺,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學生操作活動后,進行師生交流。學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幾種:
    1.每2、3、4、6一份地擺。
    2.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
    3.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電腦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辦法,
    我們來看一看,她是怎樣擺的。
    課件演示:數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師:你們的想法和玲玲一樣嗎?比一比,誰的方法好?請小朋友們也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師:這一捆是幾個一根呀?是多少根?10個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們說10個一是1個十。(板書并讀一讀:10個一是1個十)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來給大家看一看。
    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小朋友們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擺了多少根小棒嗎?
    (演示課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說一說是幾捆帶幾根,是多少根?)
    (二)擺擺、說說,理解2個十是20
    師:想一想怎樣擺出11根小棒,再動手擺一擺。
    (學生操作后進行交流說一說是怎樣擺的。再依次擺出14根、18根)
    師:請小朋友們很快地擺出19根小棒。
    學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擺法,有兩種可能:
    1.先擺出一捆,再數出9根。
    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對于學生的兩種擺法予以肯定)
    師: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樣擺就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請小朋友們與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擺一擺。
    師: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幾捆帶幾根?單根的又滿了10根又可以怎樣了?現(xiàn)在有兩捆小棒,是2個十,2個十就是20。(板書:2個十是20)
    (課件切換到小猴子和紅花畫面)
    茄子老師:你這小猴真調皮,請你趕快幫我把這些紅花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在直線的下面(出示數軸)排放整齊。
    猴:茄子老師,對不起!我馬上就排一排。
    (課件演示:標有1-10的紅花消失,并把1-10在數軸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該怎樣排呢?請小朋友們幫幫我吧!
    師: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數軸上依次出示11、12、13)
    師:我們以前認識了0-10,今天,我們又認識了11、12(出示課件)
    揭示課題。這么多的數你想讀嗎?請女生從11讀到20,男生再來讀一讀。從8讀到15,從20讀到13。
    師:讀得太好了!在這些數的排列中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師:生活中這些數都陪伴著我們,你知道嗎?
    學生猜一猜。
    師:究竟有多少顆,讓我們來數一數。
    學生可能把10顆放在一起,另外再放6顆。
    師:這個方法好!糖、小棒這類東西,我們可以把它10個堆在一起,或捆在一起,這樣數起來就容易了。
    師:假如我們碰到一些東西既不好捆,又不好堆,怎樣才能讓大家看出是十幾個呢?(出示畫有16顆草毒:把10個圈在一起,別人就容易看出是十幾了。)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盒糖果,請幾位小朋友來抓一把,然后讓你小組的同學猜一猜是多少顆,看誰猜得最準確。
    師:(抓一把)猜一猜老師手里有多少顆糖?和你們比是多還是少?
    學生可能猜:17顆、18顆、19顆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猜對了嗎?這些糖果就作為獎品送給大家吧!
    教學總評:本課設計精心選擇學生喜歡的事物和情景,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素材,對教材的再加工,促成了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師從學生數喜歡的東西入手,用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認識了11--20各數,掌握了數的大小排列順序、培養(yǎng)了數感。學生在活動中能更主動地學習,教師適時點撥,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學習數學有趣味,有勁頭,也很輕松。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思維得以訓練,每一個學生都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得到充分發(fā)展。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十
    :人教版數學實驗教材一年級第一冊第七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例1、例2、例3及課后題。
    1.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能夠正確地讀11~20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順序和大小。
    2.使學生初步了解十進制。
    3.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4.通過動手操作、相互交流培養(yǎng)學生主動的參與意識和積極的合作精神。
    :掌握數的組成,能正確的讀、寫11~20各數。
    :體會10個一就是1個十,初步了解十進制。
    :小棒。
    1.???復習導入(大屏出示復習題)。
    2.觀察主題圖,復習舊知,為學習新知做鋪墊。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地方?
    生:馬路。
    師:有誰知道,馬路上一條條的白線是什么標志呀?
    生:人行橫道。
    師:我們過馬路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生:注意紅綠燈、走人行橫道。
    生:10人。
    師:那你們猜一猜,馬路上的斑馬線的條數比他們的人數多一些還是少一些?
    生:斑馬線多一些。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師:圖中還有什么?有多少?(生隨意匯報)。
    師: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物體的個數超過10,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
    板書課題。
    師:老師這里剛買了一些(11根)鉛筆,請你猜一猜有多少根?生猜測。
    指名數一數。
    師:11枝鉛筆用哪個數表示?(11)板書11??這個數讀做十一,板書十一。
    生齊讀。
    生動手操作。
    比較學生的擺法,評出最清晰的擺法。
    師:怎么樣能讓10根小棒變成一個整體,拿起來方便。(用橡皮筋捆起來)請同學們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捆好的同學舉起來。(生動手捆小棒)。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把10個一根小棒捆成了一個“十”了,你們真了不起。
    板書:10個一就是1個十。
    1、教學11。
    師:現(xiàn)在我們做一個拿小棒的游戲,請拿出10根小棒。(生舉起來)。
    請拿出11根小棒。你是怎么拿的?
    生:拿出11根小棒并匯報方法。
    師:11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生: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就是十一。(板書,生齊讀兩遍)。
    師:這兩個1表示的數量相同嗎?
    生:不相同,第一個1表示1個十,第二個1表示1個一。
    2、教學15。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15根小棒,(生匯報怎么拿的)。
    師:15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生:15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板書??齊讀)。
    師:請你添一根小棒是多少根小棒,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4、小結:觀察板書,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十幾都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5、教學20。
    師:擺出19根小棒,19再添一根是多少根了?(20)。
    動手數單根的小棒,再次體會10個一是1個十。20是由2個十組成的。
    2、學生順序、倒序讀一讀。
    4、在書桌里找11——20數字卡片。拿到數字的同學到前面展示。
    5、請按一定順序排好!
    6、生活中我們也常見到這些數字。你在哪里見過呢?(出示生活中的數)。
    三、實踐運用、強化新知。
    設計有層次的練習題。
    1、讀一讀數。
    2、比一比誰翻的快。
    3、填空。
    (1)20里面有(???)個十。20里面有(???)個一。
    (2)16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3)8個一和1個十組成的數是(??)。
    (4)、一個數是18的鄰居,但不是19,這個數是(??)。
    (5)、一個一個數,與16相鄰的兩個數(??)(???)。
    兩個兩個數,與16相鄰的兩個數(??)(???)。
    (6)、
    4、按順序連線。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你還覺得誰的表現(xiàn)特別好?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十一
    1.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和“個位”,能夠正確地寫出11~20各數.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
    重點。
    難點。
    理解數位概念.
    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從1數到20.
    (2)從20數到1.
    2.讀出下列各數并說出它的組成.
    11、13、16、18、20。
    分別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對11~20各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怎么寫這些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指導探索.
    1.例4【演示動畫“寫數”】。
    (1)出示數位表。
    十位。
    個位??。
    師:這個表叫數位表.它可以幫助我們寫數.上面標著數位的名稱,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個位閃動)第二位呢?(十位閃動)。
    寫數的時候,如果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1”,有2個十呢?(在十位上寫2),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有3個一就要在個位上寫幾?(在個位上寫3).
    (2)出示小棒圖:
    師:這是多少根小棒?(12根)。
    12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隨學生回答,將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兩根小棒移到個位上.
    師:有1個十要在十位上寫幾?
    有2個一要在個位上寫幾?
    十位上的這個“1”表示1個什么?(1個十)。
    個位上的這個“2”表示2個什么?(2個一)。
    這個數是多少?
    請你用手指在桌子上寫出一個12.
    (3)學生擺小棒試著寫15.
    師:請你先擺好數位表,然后在數位表的上面擺出15根小棒.
    說一說15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個十在什么位上寫幾?
    5個一呢?
    請同學們把它寫在數位表上.(學生試寫)請一人說自己是怎么寫的.
    (4)學生獨立探索20的寫法.
    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交流寫法.
    師:個位上不寫“0”行不行?為什么?
    老師演示:擦掉數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
    學生書空,邊說邊寫“20”.
    2.做一做.
    (1)看圖寫數:
    出示p79格子圖(一)。
    師:如果不擺小棒,沒有數位表,你能看圖寫數嗎?
    這有兩行格子,左邊的黃格子有幾個?右邊的粉格子有幾個?一共是多少?這個數怎么寫?(先寫十位上的“1”,再寫個位上的“4”).
    出示p79格子圖(二)。
    師:看著這幅圖,你會寫數嗎?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出示計數器.
    師:這是計數器,是用來計數的,右起第一檔是個位,第二檔是十位;十位上有幾個珠子就表示幾個十,個位上有幾個珠子就表示幾個一.
    邊撥珠邊提問:十位上有幾個珠子?(1個)表示什么?
    個位上有幾個珠子?(1個)表示什么?合起來是多少?(11)。
    師:同樣是1個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數量就不同.
    這個數怎么寫?請你書空.
    出示計數器圖(一)。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出示計數器圖(二)。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2)用數字卡片擺數。
    老師說,學生擺.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由1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數.
    三、鞏固練習.
    1.在田格里寫數(11~20)。
    2.口頭填數.
    3.請把卡片按順序排列起來.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課題)你有什么收獲?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到了什么?(拓展知識,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右起第三位是什么位呢?……)。
    設計。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十二
    (共3課時)
    第一課時:11~20各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4~85頁,練習十四1、2兩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教學重、難點: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
    教具、學具準備:直尺,20根小棒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新授:
    (一)、教學數數:
    1、 師:(出示主題圖)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圖上有老師帶小朋友過馬路。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圖上有多少人?
    生:……(學生報得數)。
    師:你是怎樣數人數的?
    生:先數同學有9個,再添上1個老師,一共是10個。
    師:你還看到了什么?
    生:……
    師:誰會從1數到20,從20數到1?(指名回答)
    學生活動:同位互相數一數。
    小結:小朋友,我們要做一個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孩子,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
    2、出示直尺,開火車讀數。
    3、p87 第2題。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連線畫圖的游戲,請你從1到20,按順序把點連起來。比一比誰連得又快又好。
    展示連好的作品,全班一起按順序讀,檢查。是什么呀?
    (二)、數的組成:
    教學計數單位“一”。
    2、教學計數單位“十”。
    請你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個“一”就組成一個“十”。
    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師示范出示小棒。
    那么13呢?請你用小棒擺一擺。一生演示。
    p87 第1題。請你用小棒擺一擺。反饋時一邊擺,一邊說。
    口述各數的組成。開火車練習。
    應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11~20這些數,你在生活中見過這些數嗎?誰來舉例。
    三、小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11―20各數的讀、寫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6頁,練習十四3、4、5
    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迅速地讀、寫11~20各數。
    教學重點:正確的書寫11~20各數。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p87第3題。
    找到了嗎?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認識11―20各數。
    新課教學:
    1、教學數的讀法。
    出示12,你們知道怎么讀嗎?為什么讀十二呢?你能用小棒擺一擺嗎?利用小棒進行操作,讓學生邊操作邊說數。左邊的10根相成一捆,在右邊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添一根小棒讓學生說出一共是十幾,并且說出這個數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在學生理解數的組成的基礎上教學數的讀法。例如12,因為有1個十和2個一,所以讀作“十二”。
    2、教學數位表。
    (1)、每個計數器的上邊都有一些小棒:左邊有三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個十,對著十位,用1個珠子表示;右邊有幾根小棒,是幾個一,對著個位,用幾個珠子表示,合起來就是十幾。因此,對著十位寫1,表示有一個十,對著個位寫幾,表示有幾個一。
    (2)、在計數器上表示出11,讓學生觀察11的個位和十位上的“1”有什么不同?
    3、教學數的寫法。
    (1)、出示1捆和4根小棒,并提問:這是多少根小棒?有幾個十?幾個一?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把1捆小棒放在計數器十位的上面,把2根小棒放在個位的上面。再邊提問邊板書,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l,有4個一,就在個位上寫4。最后,再著重說明:十位上是1就表示1個十,個位上是4,就表示4個一。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十三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我們小朋友到青青的草地上去學本領。瞧!小兔子正在等我們呢。
    1、2、3、……。
    1、2、3、4、5……。
    不對,不對,太多了,數也數不清?
    怎么辦呢?小朋友,你們快幫我一起想想辦法,怎么樣才能又快又好的數呢。
    同桌討論討論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師:先數出10只蘑菇,再看旁邊還多出來幾只,就是十幾。圈圈說說。
    出示板書:
    13。
    師:讓我們用這個辦法來數一數練習上草莓、梨、和蘋果各有幾個?
    出示板書:
    161220。
    師:你們數的和他們一樣嗎?
    師:過去我們數物體的個數是一個一個的數,數到幾就是幾,今天認識的數和以往不同,先數出一個十,再數幾合在一起就是幾十.
    出示教具:
    師:我們來看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0個一是1個十。瞧!這就是1個十。
    出示板書:。
    1010個一是1個。
    師:小朋友,你們的學具中有沒有1個十,請你把它找出來.(我有2個十))。
    師:2個十是幾呢?
    (2個十是20)。
    出示板書:。
    202個十是20。
    師:真聰明,小學數學教案《一年數學上《11~20各數的認識》課堂實錄》。
    出示教具:
    師:1個十和1個一就是11。
    出示板書:
    11。
    添上3根再添上3根。
    出示教具:
    師:這是幾根?
    (1417)。
    出示板書:1417。
    師:14(7)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4(7)里面有1個十和4(7)個一)。
    出示板書:
    15這個數會讀嗎?師:下面請小朋友們看著老師的數字卡片擺小棒。
    學生操作:
    師:1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5里面有1個十和5個一)。
    出示板書:
    同桌一個擺小棒、一個擺卡片。
    19呢?
    19里面有幾個一和幾個十?
    (19里面有9個一和1個十)。
    (18)。
    師:18比19少幾?19比18多幾?比19少1的數是幾?比18多1的數是幾?
    19添上1是幾?20里面有幾個十?
    師:請你們先擺出小棒,再用數字學具表示出來,看看誰最快。
    出示板書:
    18。
    師:今天我們學的本領就是11到20的.認識。
    出示板書: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這些數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以前只有10是兩位數現(xiàn)在11——20都是兩位數。
    學生討論:(左邊有一個1)。
    師:對,那么這個一表示什么呢?(表示1個十)。
    以前計數單位是一個一個數的,現(xiàn)在可以一十一十數。
    編兒歌:一個十,一個一合在一起是11。
    看書第45頁。
    師:現(xiàn)在拿出練習紙,做第二題。
    師:下面讓我們把黑板上的數排排隊,從小到大怎么排?誰來排?
    20、19、18、17、16、15、14、13、12、11。
    師:讀一讀。
    師:從大到小排一排。
    11、12、13、14、15、16、17、18、19、20。
    師:讀一讀。
    學號、書頁碼、尺、鐘、電腦、號碼、等。
    (在尺上)。
    師:對,請你看著尺說一說,14和16的中間數是幾?19的相鄰數是幾和幾?
    師:不看尺你說得出嗎?師:讓我們來看看練習紙的數線圖中還缺少哪些數?把它們填進去。
    1、數線圖。
    二、總結。
    師:小兔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十四
    1、使學生能正確數出11―20物體的個數。
    2、 通過看圖數數,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序觀察、分類觀察等良好的觀察習慣。
    3、 在學習數學的具體情景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鞏固數序知識,滲透算法多樣化,使學生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正確掌握11―20這些數的順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多媒體課件
    課件出示例6插圖,提問:大家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揚學生觀察的非常仔細,看看需要解決的
    問題是什么?
    這個問題該怎樣解答?組織學生討論
    讓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
    教師對學生想出的辦法給予肯定
    1、教材79頁“做一做”
    2、練習十八第5題和第6題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十五
    蘇教版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p78-p79。
    1.認識計數單位十,知道10個一是1個十,2個十是20。
    2.能正確讀出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
    3.體會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學習估計物品的數量,初步培養(yǎng)數感。
    教具、學具:每生30根小棒,2根皮筋;課件、10根磁性小棒。
    師:小朋友,前面我們學習了0~10,會數嗎?請小朋友們從小到大數一數,再從大到小數一數。
    生按要求數數
    1.認識十
    師:大家都有小棒,和老師一起邊數邊擺10根小棒。(師擺在黑板上)
    師:你擺了幾根小棒?有幾個一根呢?10個一根是幾根呀?在學習時為了方便,通常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這樣一捆就有10根,10根就可以(捆成一捆)。
    師(舉著一捆小棒):那這一捆表示幾個十呢?請大家也把你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并把它放在你的左手里,想想它表示什么。
    2.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師:下面我們拆開一捆,再一起來數一數。
    師邊在黑板上貼拆開的小棒,生邊數:1,2。
    師:這2是2個?(2個一)再來1個一是?(3個一)繼續(xù)!(4個一,5個一,,10個一)10個一就可以捆成一捆。(師在黑板上貼一捆小棒)
    師:那么幾個一是1個十呢?(板書:( )個一是1個十)也就是1個十里面有幾個一?(板書:1個十里有( )個一)
    1.動手擺一擺
    如果讓你擺出12根小棒,你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擺得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2根嗎?動腦筋想一想.看誰擺得又對又快。
    學生操作,師巡視
    2.學生介紹擺法
    師: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擺的?
    師將巡視時了解到的有代表性的'方法指名學生說,然后評價、總結
    1.借助小棒說擺法
    生說擺法,師貼小棒圖
    2.直接說擺法
    生說擺法,師貼圖
    師:那20又該怎么擺呢?(學生有可能說一捆和10根,先肯定,再和擺兩捆的方法進行比較)(板書:( )個十是20,20里有( )個十)
    反饋:學生提問,學生答
    1.抓一抓,擺一擺
    師:請小朋友抓一把小棒,數一數有多少根,再想想怎么擺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抓了多少。
    2.11~20數的順序
    師:在我們的學習用品中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數呢!瞧!這是直尺,看著尺子上的數讀一瀆。(生從0讀到10時停頓一下再繼續(xù)讀)12的后面是多少?18的前面是多少?18和20中間的數是多少?10離13近還是17離13近?(師講解原因)
    3.數一數
    師:如果沒有直尺,你還會數嗎?老師說第一個數,你們開火車接著數。(從7數到17,從11數到20)
    4.估一估
    (1)雨傘圖
    這里有一幅雨傘圖,圖一出來你就要立刻估計出傘有多少把,看誰的眼力最準。(師出示圖,學生估計)
    提問:要想知道有多少把傘,只要怎樣就行了?(數一數)
    (2)草莓圖
    還有一幅草莓圖,你來估計一下有多少個草莓,比一比這次淮的眼力準!學著老師的方法來數數有多少個。
    展示學生的方法,表揚估計對的小朋友
    5.生活應用
    你在生活中見過今天學的這些數嗎?在哪見過?(學生舉例)老師也收集了幾張圖片,讀一讀這些圖上面的數。(師出示圖)
    (1)綠燈(圖1)
    提問:你在哪見過這樣的圖標?(激發(fā)興趣,并向學生進行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安全教育)
    這里的19表示什么意思?接下來綠燈會顯示多少呢?(如出現(xiàn)20,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等紅綠燈的情景)
    (2)公交站牌(圖2)
    提問:在哪見過?(公交站臺)經過莫愁路的有哪些車?
    (3)米袋(圖3)
    提問:見過這樣的圖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這里的千克是表示有多重的單位。
    (4)電梯圖(圖4)
    課后延伸: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數呢,課后請大家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里找一找并和其他小朋友說一說。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十六
    教學內容:青島版68——70頁。
    教學目標:
    a類:
    b類:
    1、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認識數位“個位”和“十位”。
    c類:
    體會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是本課教學重點,發(fā)展學生的數感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準備:計數器?小棒每人20根??游絲每人2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2、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請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你能給大家提個問題嗎?
    二、操作探索,解決問題。
    1、解決:沙灘上一共有幾只海鷗?
    先猜一猜有幾只?
    到底誰猜的對呢?
    怎樣才能數出準確的數呢?(學生說方法)。
    教師說明,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海鷗。
    教師圈一只,學生擺一根。
    數一數,你一共擺了多少根?(板書:11)。
    你猜對了嗎?恭喜你。
    想一想:怎樣才能很快地數出呢?
    (學生匯報數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學生的方法可能有:
    1根1根地擺。
    2根2根地擺。
    3根3根地擺。
    5根5根地擺。
    10根10根地擺。
    (評價學生擺的方法,根據學生擺的情況進行反饋和引導。如果認為自己擺的方法是最好的,可以接著繼續(xù)擺其他的20以內的兩位數,在擺的過程中感受10根一捆最好數)。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幾個十?還有幾根?大家看,這樣一眼就能看出是11了。
    (教師演示10根捆成一捆)。
    說明:1就是1一個一。11里面有一個十和1個一。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板書:一個十(捆成一捆的小棒圖)?1個一(1根小棒圖)。
    2、解決:沙灘上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教師圈一只,學生擺一根小棒。
    數一數,你擺了幾根?
    你擺的能讓老師一眼就看出來嗎?說說你的方法。(10根捆成一捆,還剩3根)。
    教師邊巡視邊反饋。
    問:13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我們就說13是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板書:13?1個十???3個一)。
    3、解決:礁石上有幾只海鷗?
    邊數邊擺。擺完后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0根能捆成2捆)。
    有沒有剩下的?
    2捆是幾個十?
    20是由幾個十組成的?(板書:20??2個十)。
    4、小結:同學們,你們太棒了。沒用老師教就知道了一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就是十幾,兩個十就是20。
    我們認識了11、13和20。想一想,20以內我們還有哪些數沒有學?
    5、數數。
    正數、倒數11——20。
    6、填數練習:有的數字喜歡捉迷藏,悄悄藏了起來,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7、學習數位。
    同學們,這些數還可以在計數器上表示出來。
    借助計數器介紹數位:右邊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撥11。(一個一個地撥,滿10個后說明在計數器上10個可以進到十位上撥1,個位上是0,繼續(xù)在個位上撥1)。
    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意思?
    個位上的數表示幾個一,十位上的數表示幾個十。
    寫的時候,十位上是1對著十位寫1,個位上也是1,我們對著個位寫1。
    撥13。
    撥20。
    說明:20的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寫0。
    師生互動,撥數。
    小結:以前我們學習了0到10十一個數字,今天我們又認識了10個新朋友。哪10個?(學生齊數,教師板書課題)。
    你了解它們嗎?
    三、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1、圈“10”練習。
    2、寫一寫,畫一畫。
    3、填空。
    四、課堂小結:我們今天認識了11——到20十個新朋友。以后我們經常和它們打交道,一定要好好和它們相處??!
    板書設計:
    十位?個位????。
    1??????1?????。
    1捆???1根。
    2??????0?????。
    2個十。
    認識各數的教案篇十七
    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人,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們,歡迎王老師給你們上課嗎?老師還給大家?guī)硪晃恍屡笥眩?,它是誰?(小恐龍)今天,小恐龍可開心啦,它要在森林里造一座自己的房子。它跑呀跑呀,來到一座小山坡上。哎,它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一幅美麗的畫面,其中有11只蝴蝶,12朵小花,15個蘋果……)。
    生:有蝴蝶、蘋果樹、小花……師:現(xiàn)在,請你輕輕地數數你喜歡的東西有多少。
    師:你能用小棒把它們的數量表示出來嗎?你準備擺什么東西的數量?
    二、小組合作,探索新知。
    小組討論,在展板上擺小棒,擺好后貼在黑板上。
    師:(指其中一塊)你們能看出他們擺的是什么東西的個數嗎?小組代表向大家介紹介紹。
    生:我們組擺的是小花。我們用了4種擺法:根6根地擺,2根2根地擺,3根3根地擺,還有把10根擺在一起,旁邊再擺2根。
    師:小朋友們,你們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其他小組是怎么擺的?愿意上來向大家介紹嗎?請其他小組上來介紹。
    師:各小組想的都不錯。那么,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更容易讓人看出是十幾根呢?
    生:左邊擺10根,右邊擺幾根,就一眼看出是十幾根了。
    生:捆起來。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數出10根小棒,拿出小皮筋捆一捆。師:剛才我們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了,現(xiàn)在是幾個十?生:一個十。(板書:10個一是一個十)。
    師:圖中還沒擺過的物體的數量你能擺出來嗎?擺擺看。
    師:老師說一個數,你們擺一擺。讓一名學生上黑板擺出13。
    師:你還能擺出其他的數嗎?請你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擺的是十幾?楚怎么擺的?師:我們來看看小恐龍擺的是多少?(出示課件,用小棒擺出19根)。
    師:正好可以捆成一捆,現(xiàn)在就有2捆。(動畫:演示)。
    師:兩捆小棒是幾個十?
    生:2個十。
    師:2個十是多少?
    生:20。
    三、自練反饋,強化新知。
    師:我們以前認識了0-10,今天,我們又認識了11、12……(出示課件)。
    揭示課題。這么多的數你想讀嗎?請女生從11讀到20,男生再來讀一讀。從8讀到15,從20讀到13。
    師:讀得太好了!在這些數的排列中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師:生活中這些數都陪伴著我們,你知道嗎?
    生:鐘面上有12個大格。
    生:溫度計上有19。
    生:我哥哥今年17歲。
    生:大約14顆??赡?6顆、17顆……師:究竟有多少顆,讓我們來數一數。
    生:1、2、3……16顆。
    生:可以把10顆放在一起,另外再放6顆。
    師:這個方法好!糖、小棒這類東西,我們可以把它10個堆在一起,或捆在一起,這樣數起來就容易了。
    師:假如我們碰到一些東西既不好捆,又不好堆,怎樣才能讓大家看出是十幾個呢?(出示畫有16顆草毒的酌生:把10個圈在一起,別人就容易看出是十幾了。(一個學生用色筆圈)。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盒糖果,請幾位小朋友來抓一把,然后讓你小組的同學猜一猜是多少顆,看誰猜得最準確。
    師:(抓一把)猜一猜老師手里有多少顆糖?和你們比是多還是少?
    生:17顆、18顆、19顆。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猜對了嗎?這些糖果就作為獎品送給大家吧!
    總評;本課設計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精心選擇學生喜歡的事物和情景,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素材,體現(xiàn)了教者對教材的再加工并促成了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師從學生數喜歡的東西入手,通過擺小棒、捆小棒,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動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方法多樣化,使他們個性得以張揚,思維得以訓練。教者還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說身邊十幾的數,進行抓糖果、猜糖果等一系列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得到充分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