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是一項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的工作,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實踐不斷反思和調整。教案還應考慮學生的情感需求,通過情境設置和情感教育的滲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下是最近熱門的一些教案范文,你可以從中找到一些有趣和實用的教學活動。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一
“落水天”“雨中曲”“雷鳴電閃波爾卡”“第六(田間)”
“水花花、泥巴巴”“水中”
創(chuàng)編旋律。
1、用活潑、跳躍地情緒來學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體驗雨中跑著勇敢的小娃娃。
3、欣賞我國民歌“落水天”,感受音樂,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唱準樂譜、欣賞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1、老師先彈奏以出示的音,并認識音名。
2、老師完整的彈奏旋律樂句,學生仔細聽辨并能準確填寫音名。
3、把旋律完整的演唱。
1、學生先自己認識音名。并根據(jù)歌曲旋律音高來演唱樂譜。
2、老師把有難度的樂句提出來師生一起解決。
3、輕聲跟琴來演唱歌曲樂譜。
5、分組來演唱歌曲樂譜。
1、導入:從新課內容進行導入。
2、教師范唱。
3、用聲勢感受歌曲旋律。
4、師:這首歌曲是幾幾拍?二四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二拍,強弱規(guī)律:強弱。
5、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6、跟琴學唱歌曲。
1、觀賞、體驗“小腳丫”在雨中跑的動作。
2、根據(jù)歌曲集體創(chuàng)編動作,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表演。
六、欣賞“落水天”
1、聽賞“落水天”歌曲,并跟著哼唱,體會歌曲的情緒。
討論:1):在歌曲中你聽到了什么?
2):請你隨著音樂做動作。
1、學唱歌曲“雨中”,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雨點歡快地落下、區(qū)別類似雨聲的材料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欣賞“雨中曲”
3、創(chuàng)造:用“do、re、mi、fa、sol”五個音旋律。
準備:塑料紙、聽雨盒、手指游戲、
老師:我們一起來做個小雨滴的游戲。(手指游戲)。
1、請你們聽賞一首“雨中曲”,并請說出有幾種雨聲?
2、你們?yōu)闃非渖虾寐牭拇笥?、小雨的聲音,出示聽雨盒和塑料紙?BR> 分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個道具,請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聲音。
1、聽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輕聲演唱歌曲旋律;視唱歌譜。
3、輕聲跟著鋼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學生能唱準歌曲的節(jié)奏,對一些歌詞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個字,不能含糊地帶過。
1、我們用動作來感受雨中的情景,下大雨的時候雨點怎么跳的,到地面上怎么樣的?請你們模仿動作。
2、雨慢慢得下得小了,怎么跳?請大家邊唱、邊跳。
通過聽《雷鳴電閃波爾卡》,感受打擊樂器在塑造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氣氛和情緒上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難點:打擊樂器在塑造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氣氛和情緒上的作用。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音樂課,老師給大家?guī)砹嗽S多寶貝(出示箱子)誰來猜猜,里面會裝些什么寶貝呢?(生猜3—4個)。
(1)看來讓大家猜,是有些困難,還是讓老師取出來給大家看看吧?。ǔ鍪静A俊蠹?、裝有沙子、豆的杯子)現(xiàn)在大家知道老師箱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了吧!
(2)哇!你真厲害哦,真有件這樣的東西。他們能發(fā)出聲音嗎?(能)。
在老師看來,能發(fā)出聲音的這些東西都是寶貝。不信,大家仔細聽:
(師吹出空玻璃瓶,發(fā)出呼呼的風聲)發(fā)揮你的想象力,說說,這聲音像什么?(生說)。
你能像老師這樣,吹出呼呼的風聲嗎?好,你上來試一試(演奏)。風呼呼的吹著,不一會就下起了蒙蒙細雨,象沙沙的雨聲嗎?誰也來演奏一下這沙沙的雨聲?(生演奏)聽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請一位同學來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樹葉上,發(fā)出了嘩啦啦的聲音,拿起你們手中的書,搖起來,聽聽象不象嘩啦啦的樹葉聲(生感受)。突然,一陣春——哦?該敲打什么來表現(xiàn)春雷呢?(生說,師評價)那我們就用這些聲音來表演一段“春雨雷電”的交響樂吧?。ǚ纸巧葑啵?。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到出都是這樣的寶貝,用他們可以來表演很多聲音故事,怎樣,神奇吧!
那現(xiàn)在我們來聆聽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chuàng)作的《雷鳴電閃波爾卡》管弦樂吧,聽一聽音樂大師是怎么來表現(xiàn)“雷鳴電閃”的?當你在樂曲中聽到“雷鳴電閃”時,趕快捂起你的耳朵!
這是一個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歡樂的人們正在慶祝豐收,載歌載舞。聽,天氣好象發(fā)生了變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們的興致卻是越來越高,他們仍然繼續(xù)歡歌,繼續(xù)舞蹈。
樂曲中的“雷鳴電閃”的地方還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擊樂器來表現(xiàn)的呢?
介紹定音鼓和鈸。
那我們再來欣賞其中兩個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鈸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生說)。
(雷聲隆隆、傾盆大雨的景象)。
片段二中,給你什么感受呢?
樂曲逼真的表現(xiàn)了電光閃閃,雷聲隆隆的景象,但人們仍然興高采烈、縱情起舞。再來欣賞下,用語言來描述一下你的感受,當然可以隨著音樂通過動作來表現(xiàn)。
那我想,現(xiàn)在大家可以完成書上的表格了!
我們感受了大師所創(chuàng)作的“雷鳴電閃”,現(xiàn)在我們也來創(chuàng)作,用這些寶貝來表現(xiàn)下面的四個主題。
(1、雷雨;2、清晨;3、課間十分鐘;4、廚房交響曲)。
請小組長將寶貝拿回去,要迅速的選擇一個主題,充分發(fā)揮這些寶貝的作用,來表現(xiàn)你所選題的聲音。想一想,這些聲音可以用哪些寶貝來表現(xiàn)。
評價:你知道他們表演的是什么嗎?
在這個主題中,這個聲音是通過……來表現(xiàn)的!真棒!觀察的真仔細!
這些寶貝在你的手里真是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大家欣賞、表演的都很好!通過自己平時對生活的仔細觀察,模仿出各種聲音,相信大家積極的觀察,尋找生活中的聲音,去創(chuàng)造,也能成為像“約翰施特勞斯”一樣的音樂大師。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二
2、通過對《猜謎謠》歌曲的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3、通過引導學生聆聽歌曲、模仿動作、問答對唱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歌曲《猜謎謠》中相似樂句的演唱。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平時喜歡猜謎語嗎?學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看誰最先猜出來?
三、出示謎謠,激發(fā)興趣。
1、出示謎面,師問謎面,生回答。
2、初聽歌曲。
師:大家都猜的非常好。我們來聽聽書中的小朋友猜出幾種動物,又是怎么表達的?你們豎起耳朵認真聽。
3、揭示歌曲名。
聽出來了嗎,小朋友們回答的時候是用什么方式?(生:唱的方式)——原來的謎語,用唱的方式表達出來,就變成了謎謠,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猜謎謠”。
4、聆聽歌曲,感受歌曲。
速度它的速度是怎樣的呢?我們來聽聽看。這樣的速度往往是表現(xiàn)“輕快活潑”的,大家跟我一起說輕快活潑。
再次聆聽歌曲。
師:跟老師一起隨著音樂搖搖頭動動手,感受歌曲的輕快活潑。
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一學就能跟上音樂的節(jié)奏,下面我們就有節(jié)奏的讀一讀歌詞。
有節(jié)奏的讀歌詞。
5、解決難點。
(1)出示相似的兩句歌詞、歌譜,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請學生說一說前兩小節(jié)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師彈奏旋律,生唱前兩小節(jié)歌詞。
(4)完整學唱兩個樂句,指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唱。
(5)師說明襯詞。帶著高興的心情一起再來唱一遍。
6、學唱問、答部分,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7、齊唱第一段。
8、自主學唱歌曲第二段。
9、隨琴的伴奏完整齊唱。
10、歌曲處理。
(1)跟音樂范唱齊唱。
(2)生生合作唱。
(3)表演唱。
四、總結。
學了《猜謎謠》這首歌曲,我們知道謎語有用說的,還有用唱的,而且一個謎語還有多種答案,這需要我們仔細觀察,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讓我們踏著音樂輕快的步伐去觀察、探索吧。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三
1、通過初步介紹曲藝音樂和學唱、聽賞,使學生知道曲藝音樂也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齊葩,對它產生初步的興趣。
2、能初步唱出《說演彈唱》的韻味。
3、初步了解曲藝音樂的特點。
導入。
1、本單元我們要學習豐富多彩的曲藝音樂,曲藝的唱腔與語言緊密結合,風格各異,具有鮮明的地方性。
2、學唱歌曲《說演彈唱》。
(1)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藝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藝的特點,學生們議論討論發(fā)言,教師總結。
(2)聽幾遍錄音范唱。
(3)學生隨錄音學唱,不必學唱歌譜。
(4)用歌曲的節(jié)奏朗讀歌詞,務必將每個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隨錄音學唱,注意其中的韻味。
(6)隨伴奏帶演唱,教師指揮。
3、欣賞《重整河山待后生》。
(1)簡介:20世紀80年代初有一部電視連續(xù)劇轟動了整個中國,那就是《四世同堂》。這是用京韻大鼓音調創(chuàng)作的歌曲。
(2)聽錄音。(請學生參考圖片進行聽賞)。
(3)我們聽到在錄音中有鼓和板的聲音,這就是京韻大鼓演員自己擊打出的聲音。
(4)請學生參考圖片進行聽賞。
(5)再欣賞一兩遍,要求學生感受京韻大鼓的音調和獨特的韻味。
4、小結:
欣賞蘇州彈詞、四川清音、太平歌詞選段,隨錄音學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1、通過欣賞蘇州彈詞、四川清音、太平歌詞等選段,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了解和學習豐富多彩的曲藝音樂的愿望。
2、通過輕聲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繼續(xù)感受京韻大鼓特有的韻味。
3、通過欣賞和親身演唱,能說出曲藝音樂的若干特點。
欣賞。
上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學唱了具有京韻大鼓韻味的歌曲《說演彈唱》,對京韻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韻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節(jié)課我們要進一步拓寬視野,再欣賞其他的曲藝音樂品種。我國的曲藝種類實在太多了,我們只能選其中一小部分欣賞。
(1)我們先來欣賞蘇州彈詞《蝶戀花?答李淑一》。
請同學們仔細傾聽,聽完后說一說這四個段落在音樂上的不同表現(xiàn)。
放錄音兩遍。
學生述說四個段落音樂的不同表現(xiàn),第一段第一句表現(xiàn)了作者巨大的巨大的悲痛,第二句表現(xiàn)了"楊""柳"_的景象。第二段是敘事性的,第三段是舞蹈性的,第四段是戲劇性的,也是全去的_所在。
我們再來欣賞四川清音《小放風箏》。
a老師簡單介紹后放錄音兩遍。
b學生評說。
(2)下面我們來欣賞太平歌詞《說大話》。
a教師簡單介紹其內容后放錄音兩遍。
b學生評論,談感受。
c隨錄音學唱前四句,并做課本上的練習。
2、學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這一唱段情緒跌宕起伏,音域也較寬,學生是難以演唱的之所讓學生演唱是為了讓他們親身實踐,切身感受京韻大鼓講究咬字吐字的特點并感受其特有的韻味,因此只要求跟著錄音輕輕哼唱,不必離開錄音放聲歌唱。
3、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曲藝音樂的特點和南北方曲藝音樂風格的不同。
音樂活動--說演彈唱曲藝。
1、對前兩節(jié)課教學內容進行回顧和總結。
2、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曲藝音樂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組織、交流、合作的能力。
1、由兩位學生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說、演、彈、唱曲藝,同學們可以邊說邊演或邊談邊唱,或只說只唱只彈只演,甚至也可以只唱一兩句,但都應是曲藝,可以是一個人表演或兩三個人共同表演,也可以是小組共同表演。老師準備一付竹板、一只小鼓,同學們可以在表演中運用。
2、學生分別表演節(jié)目,其間教室也可唱一曲片斷。
3、在齊唱《說演彈唱》的歌聲中結束。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四
學唱歌曲《長江我的家》、欣賞管弦樂合奏和合唱《長江之歌》。
1.初步學會歌曲《長江我的家》。
2.在欣賞《長江之歌》時能體會旋律線的起伏與歌曲表現(xiàn)的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長江的相關文化知識。
1.導入。
2.欣賞《長江之歌》。
(1)簡介《長江之歌》。
(2)欣賞管弦樂合奏《長江之歌》,請隨著音樂用手劃出旋律線。
(3)朗讀歌詞,體會情感。
(4)復聽,體會合唱與獨唱的不同。
3.學唱歌曲《長江我的家》。
(1)欣賞范唱錄音。
(2)與學生共同討論歌詞的含義。
(3)隨錄音輕聲學唱歌詞。
4.展示。
學唱歌曲《保衛(wèi)黃河》、欣賞陜西民歌《黃河船夫曲》。
1.初步學會歌曲《保衛(wèi)黃河》,并嘗試進行輪唱。
2.在欣賞《黃河船夫曲》時能體會民歌與勞動的關系以及民歌的質樸、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激發(fā)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黃河的相關文化知識。
1.導入:同學們交流知道的有關黃河的情況。
2.欣賞陜西民歌《黃河船夫曲》。
(1)簡介《黃河船夫曲》。
(2)欣賞男聲獨唱《黃河船夫曲》。
(3)跟錄音輕聲哼唱,并初步學會這首歌曲。
3.學唱歌曲《保衛(wèi)黃河》。
(1)聽賞歌曲錄音。
(2)隨范唱錄音輕聲學唱歌詞。
(3)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wèi)黃河》(輪唱)。
(4)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聽出歌曲中運用了“輪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領悟到采用輪唱是為了更形象地表現(xiàn)抗日浪潮遍布中華大地、此起彼伏的壯觀場面。
復習歌曲《長江我的家》和《保衛(wèi)黃河》,欣賞輪唱曲《保衛(wèi)黃河》,冼星海創(chuàng)作《黃河大合唱》的故事。
1.初步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黃河大合唱》,對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練、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長江我的家》和《保衛(wèi)黃河》。
1.導人:介紹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2.師生共同閱讀課本上的連環(huán)畫:了解一下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BR> 3.按照課本上的要求,聽賞《黃河大合唱》的錄音資料。
3.復習歌曲《長江我的家》。
(1)隨范唱錄音帶歌唱。
(2)隨歌曲伴奏帶歌唱。
(3)隨琴聲學習前16小節(jié)歌譜,學會_×的節(jié)奏。
(4)按課本上的規(guī)定,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隨伴奏帶歌唱,領唱可先由教師擔任,后由學生擔任。
4.復習歌曲《保衛(wèi)黃河》。
(1)再次欣賞輪唱曲《保衛(wèi)黃河》。
(2)隨伴奏帶齊唱幾遍。
5.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動員。
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合作的能力。
2.通過對音樂姐妹藝術的收集、欣賞、交流,拓展學習視野。
這一活動是充分發(fā)揮師生創(chuàng)造性的極好時機,可用多種方式來進行,例如小組擂臺賽、游藝會、班級文藝節(jié)目展演等。
這一活動除可由教師主持外,也可由幾名學生來主持,師生要共同參與,盡量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大多節(jié)目應采用小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幾個由個人表演的節(jié)目。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五
1、通過對歌曲的學習、理解和想象,體會歌曲所表現(xiàn)的春的意境。
2、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藝術手段表現(xiàn)春天的美麗,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藝術的啟迪。
3、讓學生在在感受、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中了解、喜愛春天,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1、《春雨蒙蒙地下》錄音帶、歌曲《小雨沙沙》錄音帶。
2、塑料袋若干。
3、沙球、圓舞板等打擊樂器。
4、自制打擊樂器材料(空易拉罐、沙子、膠布等)。
(一)、組織教學。
1、伴隨著《春雨蒙蒙地下》的音樂進教室,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律動。
2、師生問好。
(二)、新課教學。
1、師:小朋友,我們剛才欣賞的優(yōu)美的歌曲是《春雨蒙蒙地下》。春雨蒙蒙地下著,河邊的楊柳喝了甜甜的春雨,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果園里的桃樹喝了甜甜的春雨,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就連泥土里的小種子也在春雨里高興地說著話。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2、播放配樂朗誦。
3、師:小種子說的話可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5、師:有位作曲家為小種子的話配上了音樂,就變成了好聽的歌曲。
6、教師彈琴范唱。
7、教唱歌曲。領唱、接口唱、齊唱。
8、師:春天的小雨發(fā)出的聲音是怎樣的?(沙沙沙)。
9、教師出示沙球、圓舞板等打擊樂器以及舊報紙、塑料袋。問:請小朋友們猜一猜,老師這里的一些材料,哪些能夠模仿小雨的聲音。
10、請個別學生演示。
11、出示自制的易拉罐打擊樂器,輕輕地搖,讓學生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并請猜對的學生做小老師,教大家自制打擊樂器。
12、師:今天我們要用這些材料來演一演《小雨沙沙》。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幫助確定角色,并分發(fā)道具。(個別同學表演下雨、男同學模仿小雨的聲音、女同學拿綠領結演“種子”。)(背景音樂《小雨沙沙》)。
13、師:小種子喝足了雨水,已經長出來,變成了小苗苗,可我們的黑板上卻還看不到它們的影子,請同學們來幫助老師畫上去吧。(學生依次畫小苗苗,下面的學生唱歌。)。
(三)、小結。
春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是播種的季節(jié),人們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讓我們在春天播下理想的種子,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吧。
(四)、師生告別。(音樂《小雨沙沙》)。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六
2、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歌唱習慣,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小雪花》、《冬媽媽和麥苗苗》,能背唱《過新年》,并能較流利地模唱《過新年》的歌譜。
3、能積極地參與歌表演、音樂游戲、律動等生動活潑的音樂學習活動,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樂趣,音樂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表演時自然大方。
一、組織教學。
二、師生問好。
三、復習本單元的歌曲。
1、復習《冬媽媽麥苗苗》。
a、齊唱。
b、歌表演。
2、復習《過新年》(請部分同學用打擊樂器伴奏)。
3、復習《小雪花》(邊唱邊做簡單的動作)。
四、欣賞《滑雪歌》。
2、欣賞,簡介:《滑雪歌》是動畫片《雪孩子》中的插曲,這首童聲獨唱歌曲以輕快流暢的旋律、富于特性的節(jié)奏,為我們展示了北風呼嘯、大雪分飛的冬景,以及孩子們在銀白色的世界里快樂地堆雪人、滾雪球,與雪孩子盡情滑雪玩耍的動人畫面。
3、欣賞,感受全曲歡快的氣氛。
4、欣賞,復聽全曲,請學生講出雪孩子的可愛之處。
5、試著哼唱。
五、匯報收集的“雪”的歌曲。
1、分組匯報(《我愛你,塞北的雪》、《雪絨花》、《踏雪尋梅》等)。
2、老師評價。
六、小結。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七
指導學生以熱情、愉快的心情、甜美而輕快的聲音演唱《秋》,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
以熱情、愉快的心情、甜美而輕快的聲音演唱《秋》。
錄音機、磁帶。
一、發(fā)聲練習:綜合訓練一。
二、檢查復習: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幾條反復記號樂句,請學生說說怎樣運用。
三、學唱歌曲。
1、導入:同學們,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誰能說說秋天是什么樣的嗎?(用自己找到的材料說明)。
同學們說的都美極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秋》這首歌。
2、聽錄音范唱,請同學們說說有什么感受?
3、聽唱法學歌曲。
4、處理:
(1)都描繪了哪的景色?(東西南北四個山坡的景色)都描繪了什么?
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將四個山坡的美景畫出(教師指導)。
(2)將同學們畫的圖畫展出,啟發(fā)同學們背唱歌曲。
(3)歌曲中還描繪了哪些動物,它們在干什么?
請同學們將這幾個動物的動作做一做。
(4)表演歌曲。
5、同學們,大自然是美麗的我們要熱愛大自然。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八
1、 復習與整理新聞訪談的相關知識,了解新聞訪談的特點。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音樂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放松形式、審美樂趣。音樂與人生聯(lián)系太緊密了,音樂并非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是茶余飯后有個響頭,聽起來很高興。音樂其實從它的產生到發(fā)揮作用,跟人生,甚至跟社會都有很密切的聯(lián)系。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片有關“音樂”的文章。
傅聰,1934年生于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意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yōu)獎。1959年起為了藝術背井離鄉(xiāng),轟動一時,此后浪跡五大洲,只身馳騁于國際音樂舞臺,獲得“鋼琴詩人”之美名。
傅聰在國際樂壇受尊敬的程度,遠遠勝于其他大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曾是美國《時代周刊》以及許多重要音樂雜志的封面人物;直到現(xiàn)在,世界上很多鋼琴家仍常常向他求教;世界重要的國際鋼琴大賽,他是理所當然的評委。傅聰說:“只要我多活一天,就越發(fā)現(xiàn)音樂的高深。我覺得,60歲以后才真正懂得音樂!”
1、定義:訪談是以談話為主要方式來了解某人、某事、某種行為或態(tài)度的一種調查方法。
2、一般程序:由訪問者訪問訪談對象,把要交流、了解或調查的問題向訪談對象一一提出,訪談對象根據(jù)訪問者的要求逐一作答。然后,訪問者將訪談對象的觀點、意見及訪談記錄進行匯總分析,從而得出訪談結論。
3、過程:查詢相關資料、列出訪談提綱、了解訪談對象,記錄訪談、引導訪談,撰寫訪談文。
在這篇訪談中,訪問者多米尼克夏代爾和訪談對象傅聰?shù)恼勗拠@著“音樂與人生”這一話題展開,統(tǒng)觀這篇訪談,除了訪談正文之前對傅聰?shù)慕榻B之外,采訪者所提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傅聰?shù)幕厩闆r。
在這部分里,主要談了傅聰從小學習鋼琴的經歷,基本靠自學、堅持每天練琴等情況,
參加鋼琴比賽的獲獎情況,還有舉辦音樂會前一直會感受壓力等內容。這部分的內容與訪談正文之前對傅聰?shù)慕榻B側重點有所不同。對傅聰?shù)慕榻B著眼于對傅聰?shù)纳矸莺统删妥鲆话阈越榻B,而這部分的所談內容從屬于“音樂與人生”這個話題,是夏代爾個性化的訪談內容之一,并且與后面談音樂的內容存在有機聯(lián)系,有助于人們對傅聰談音樂的觀點的全面理解。
第二方面:傅聰對音樂的認識和追求。
在這部分里,有傅聰談他對音樂的認識:他喜愛的作曲家,他在演奏肖邦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的文化背景與音樂成就的關系,他對演奏作品的選擇及原因等。還有談他的音樂追求,這主要是通過談對自己所喜愛的藝術家的理解來表達的。
第三方面:傅聰談怎樣成為一個藝術家。
在這部分里,傅聰從藝術家怎樣做人、音樂家怎樣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兩方面來闡釋的。首先,傅聰牢記父親的話:“做人,才做藝術家?!彼J為藝術家應該做到能摒棄追求名利的世俗觀念,有“大愛之心”,有獻身藝術的精神;有堅持原則的勇氣;有真誠的“赤子之心”。其次,音樂家要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就要經歷一個“師今人,師古人,師造化“的過程,在音樂上不斷追求更高的造詣;演奏家要對音樂原作的內容有真正的理解,領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個人經驗和追求融入作品,從而使作品具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地對作品進行演繹、闡釋和再創(chuàng)造。在這部分里,他還談了對中國與鋼琴的一些問題的看法,他希望中國孩子放棄把學鋼琴作為追求名利捷徑的錯誤做法,也肯定中國年輕人在學習鋼琴上付出的努力及中國文化帶給他們的天分,這些內容體現(xiàn)了這篇訪談的`現(xiàn)實針對性價值。
在訪談中,訪問者是話題的提出者及展開話題的組織者,在這方面,多米尼克夏代爾的提問是成功的,他所提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上述三個方面,但他不是僵化處理的,而是通過許多具體的,有的是角度很小的問題來展開的。他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對話題的討論走向深入與拓展,并能在與傅聰?shù)恼勗捴猩l(fā)出新的問題,實現(xiàn)了雙方的互動,體現(xiàn)了高超的提問技巧。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九
3、表演歌曲《大?!?BR> 1、通過欣賞樂曲《大海搖籃》,引導學生練習用簡單的圖形譜(線段圖)表現(xiàn)音樂的形象。
2、聽唱法學習歌曲《大?!?,完整地聆聽錄音范唱,并通過提示分辨歌曲描繪的“?!钡男蜗蟆2⒛苡懈星榈匮莩枨?。
3、通過為《大?!穭?chuàng)編動作,學習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個人設計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錄音機,投影。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小練習:學習利用身邊的物品模仿聲音。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大海搖籃》{引導學生認真聽樂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內容,并采用圖譜(線段圖)表示的方法。
(1)初聽前談談“?!钡扔嘘P常識;
(2)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出歌曲所唱內容,提示學生可用自己認可的圖形表示所聽到的音樂形象。
(3)復聽時可自編動作或利用身邊的物品制造聲響進行體驗表演。
2、聽歌曲錄音《大海》;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引導學生用身邊的物品與打擊樂器等方法制造聲響為同學作伴奏),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運用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三、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
要求:能夠完整背唱兩首歌曲。
教師用謎語導入:
小飛蟲,尾巴明,黑夜閃閃像盞燈,古代有人曾借用,刻苦讀書當明燈。
出示螢火蟲圖片,請學生講述自己所了解的有關螢火蟲的知識。
1.螢火蟲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2.螢火蟲的發(fā)光原理。
3.螢火蟲科學價值,對人類的貢獻。
4,介紹贊美螢火蟲的詩詞。
“月向寒林欲上時,露從秋后已沾衣。微螢不自知時晚,猶抱余光照水飛。”“微雨灑不滅,輕風吹欲燃?!薄邦惥又械?,入暗室而不欺”
5.有關于螢火蟲的小故事。
《三字經》中“囊螢映雪”:
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后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1.教師范唱一遍,展示歌曲曲譜,講解歌曲情緒;
2.學生自讀歌詞,要求讀熟;
3.聆聽磁帶范唱,要求閉上眼睛想象夏天晚上螢火蟲輕盈翩飛的情景;
4.教師彈奏伴奏,學生輕聲跟琴唱;
5.跟隨磁帶演唱,教師展示幾個舞蹈動作。
1.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建議每組都有一部分學生隨音樂舞蹈,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一部分學生演唱。
要求:舞蹈動作優(yōu)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能合上(三拍子)節(jié)拍。器樂要選擇符合歌曲情緒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演唱要節(jié)奏準確、強弱分明。三組同學配合默契。
2.創(chuàng)編展示:各組上臺進行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要求:學生們對每個組的表現(xiàn)進行自評或互評,說出表演得好與不好的原因。
最后老師再對歌表演進行總結性評價。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一
聽音樂進教室:(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1、導言:
2、初聽:
(鼓勵學生欣賞樂曲后,根據(jù)感受發(fā)表自己見解:熱烈、奔放、歡快、載歌載舞……)好,就讓我們一同領略用如此炙熱的音樂語言來傾吐心聲的民族,有著怎樣燦爛的民族文化,請同學們通過彝族人網查找關于彝族節(jié)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資料。(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教師播放《快樂的啰嗦》)。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總結:
a.、節(jié)日:插花節(jié)、植樹節(jié)、祭龍節(jié)、賞花節(jié)、火把節(jié)……(多媒體播放火把節(jié)盛況)b、民歌:敘事歌、山歌、情歌、兒歌。(學生復習演唱《彝家娃娃真幸?!?c、舞蹈:阿細跳月、打拽舞、煙盒舞。(舞蹈隊學生演示基本舞步)d.樂器:巴烏、嗩吶、月琴等30余種。(一學生用琵琶演奏《快樂的啰嗦》)。
4、復聽:
我們在對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請同學們在來欣賞這首《快樂的啰嗦》,同時分辨一下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聽的過程中用身體表現(xiàn)音樂。)。
5、分段聽:
a、教師出示主旋律,并請學生分辨其在第一樂段中出現(xiàn)了幾次?b、感受下一樂段,通過不同方式感受變化。c、感受三樂段在力度,速度上的變化。d、用a.b的形式表現(xiàn)音樂。
6、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喜歡的樂段:
同學們,今天的課讓我們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樂文化,相信那炙熱豪放的音樂語言深深地打動了你、我以及在場的各位領導、老師,今后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更多的探究民族音樂文化的淵源,把民族音樂發(fā)揚光大!
四、師生再見:(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二
2、通過學唱歌曲,為下一步表演做準備。
注意區(qū)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錄音機、錄音帶《小動物告別會》、小動物頭飾及場景布置、《小動物告別會》歌詞。
(一)學習歌曲《小動物告別會》:
1、教師播放有關動物冬眠的畫面。
2、聽錄音范唱。
3、教師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教唱第一樂段過程中,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情緒,應唱得抒情、優(yōu)美。
5、教唱第二樂段歌詞。注意第二段與第一樂段在節(jié)拍、情緒、速度等幾方面的區(qū)別。
6、教唱第三樂段,注意情緒的對比:小動物們在依依惜別,相約明年再相會。
7、學會歌曲后,第一、三樂段齊唱,第二樂段可按歌詞內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較長、歌詞較多,要求學生背唱有一定難度。學生能跟著錄音比較完整地延長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練、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還有機會進一步熟悉這首歌曲。
(二)歌表演《小動物告別會》。
1.播放《小動物告別會》的`伴奏帶,請三個小組的同學分別上臺,為大家表演本小組為歌曲設計的動作,并組織大家簡單討論。
2、教師與學生中的骨干分子起舞,另兩組同學,一組伴唱,一組學生用打擊樂器奏出三拍子的節(jié)奏型(如“×××”、“××××”等)。
3、其他學生陸續(xù)加入,可以模仿教師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們的舞姿,即使動作不太協(xié)調,也沒有關系,關鍵是要參與,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韻律。
4、如場地條件稍差,無法讓全班學生同時表演,也可分三組進行,分別表演歌曲的三個樂段。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三
通過學唱歌曲《小拜年》,使學生了解我國民間歡度春節(jié)的習俗。并指導學生用歡快的情緒歌唱。
學唱歌曲,歌曲中附點八分音符的時值。
歡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喜慶熱鬧氣氛的表現(xiàn)。
多媒體課件、鑼鼓打擊樂、電子琴。
律動隨著《春節(jié)序曲》的音樂,教師帶學生扭秧歌,感受喜慶的氣氛。
一、情景導入。
(2)你們喜歡過年嗎?過年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學生回答:喜歡。風俗習慣有:包餃子、放鞭炮。
(3)過年的風俗習慣真是豐富多彩,特別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熱鬧。你們聽,湖南的小朋友來給我們大家拜年了,請同學們仔細聽,他們是如何拜年的。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氣氛?誰來說說,他們是如何拜年的?
學生回答:熱烈、歡快、活潑的氣氛。他們拜年有耍獅子、舞龍燈…。
二、寓教于樂。
1、同學們講的很好,他們過年還敲鑼打鼓呢!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鑼和鼓,想敲嗎?
學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2、同學們敲的很高興,但如果有節(jié)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聽老師有節(jié)奏的敲一敲,你們來模仿。咚咚嗆咚咚嗆咚咚嗆嗆咚咚嗆。
學生練習,再用鑼和鼓敲一敲。
3、學唱歌曲。
4、同學們敲的很好,下面我們能不能用歌聲把這首歌曲里歡快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呢?
學生回答:能。
5、請同學們跟著音樂自己學唱這首歌曲,看哪位同學學的最快。(幻燈6)。
6、下面,我們不跟音樂,自己練習唱,遇到不會的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學生練習唱。
7、剛才,有的同學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還不夠準確,下面我們跟著音樂再練習一次。學生隨音樂唱。
8、會唱了嗎?請哪位同學來試試。
部分同學唱。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9、請同學們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10、同學們學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時的高興心情表現(xiàn)出來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樣才能唱得更好?學生回答:應歡快的唱,用有彈性的聲音唱。
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15)我們能不能跟著音樂,唱卡拉ok呢?
(16)跟伴奏音樂唱。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唱的真好,我們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現(xiàn)這首歌,使拜年的氣氛更熱烈?學生回答:鑼鼓伴奏、舞蹈表演。
2、現(xiàn)在我們分組合作表演。
學生分成舞蹈、唱歌、鑼鼓伴奏三組自己創(chuàng)作表演。
3、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唱起來、敲起來、跳起來吧!
四、完美結課。
最后讓我們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結束這節(jié)課吧!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四
一、通過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感受體驗樂曲鮮明的音樂形象,并即興扮演,體驗隨意做動作的`感受。
二、以歌曲《火車開了》音樂為伴奏,結合歌謠,歌詞組成“開火車”。
三、游戲活動,引導同學主動參與、積極投入游戲活動中。
四、通過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扮演,增強同學的自信心,激發(fā)同學的編創(chuàng)熱情。
1、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
2、游戲《火車開了》。
錄音機、磁帶。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無規(guī)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同學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容、扮演和唱。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
(1)初聽,啟發(fā)同學邊聽邊進行音樂想象;想到什么?并說說;后引導同學通過樂曲軼事的簡介,說說樂曲中的火車是怎樣開的。
(2)復聽,鼓勵同學進入角色地進行扮演。(教師可稍作引導性動作引導同學參與即興扮演)。
2、開火車,游戲《火車開了》。
3、歌謠學習,要求讀拍準確、清晰。
4、講清游戲規(guī)則,先分組,再要求每人準備好自身要報的站名。
5、分組練習,教師分別指導。
6、分組扮演。
三、課堂小結。
鼓勵與褒揚,并指出缺乏之處。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五
設計意圖:
1、整堂課“以情景為中心”進行設計教學,以情感為主線開展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情景的演變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
2、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歌曲的特點,通過綜合運用欣賞、歌唱、表演等各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用急吸緩呼的方法按句換氣,練習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敘事歌曲《小紅帽》。
2、創(chuàng)編表演《小紅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教育學生懂得尊敬老人是應有的美德。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用急吸緩呼的方法按句換氣,練習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
2、難點: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表演。
教學準備。
音樂、課件、小紅帽等。
教學過程。
一、隨著音樂《快樂的一天》律動進教室。(讓學生帶上小紅帽)。
二、歌表演《小紅帽》。
1、導入:《小紅帽》的故事聽過嗎?誰能告訴大家小紅帽是怎樣的一個孩子?(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小女孩,而且還非常勇敢),你喜歡她嗎?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小紅帽到外婆家去,你會更加喜愛她的。
2、教師有表情地朗誦。
(配樂)瞧,小紅帽挎著小籃子出發(fā)了,她走進了茂密的樹林。微風吹來,嗯(老師作聞花狀)空氣中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一部分)。
提問:
(1)誰能說說小紅帽此刻的心情?(課件出示:輕快、高興地)。
(2)這段音樂的速度是中速。(課件出示:中速)。
(3)你能用表情、動作來表演小紅帽的心情嗎?(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一部分,讓學生自由做表情和動作)。
3、教師有表情地朗誦。
(配樂)走著,走著,小紅帽碰到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動物。(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二部分)。
提問:
(1)你能說一說森林里有哪些小動物嗎?你能模仿它的動作嗎?
(2)森林里有這么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小紅帽的心情又怎樣呢?(課件:歡快)。
(3)這段音樂的速度是稍快。(課件出示:稍快)。
(4)選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表演一下。(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二部分)。
4、教師有表情地朗誦。
(配樂)小紅帽的外婆家住在又遠又僻靜的地方,樹林里有一只大灰狼經常出沒。(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三部分)。
提問:
(1)誰能說一說大灰狼是怎樣一種動物?(兇狠、殘暴……)誰能給大家表演一下大灰狼是怎樣兇狠殘暴的?(張牙舞爪、身體略前傾下蹲等)。
(2)剛才小紅帽走在大森林里的音樂還是活潑歡快的,遇到大灰狼后就變得怎樣呢?(課件出示:緊張、恐怖)。
(3)這段音樂的速度是稍慢。(課件出示:稍慢)。
(4)男同學表演狼,女同學表演小紅帽。(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三部分)。
(5)請小朋友想一想,小紅帽遇到大灰狼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小紅帽被大灰狼吃掉了)那如果你是小紅帽,會怎么辦呢?(小紅帽沒有上當受騙,順利地把那些好吃的東西送到了外婆家。)。
5、教師有表情地朗誦。
(配樂)小紅帽抬頭看看天色,心中打定主意當太陽下山前,我一定要趕回家,同媽媽一同進入夢鄉(xiāng)。(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四部分)。
提問:
(1)這時的音樂又變得怎樣了?(課件出示:優(yōu)美、安靜)。
(2)這段音樂的速度是稍慢、連貫地。(課件出示:稍慢、連貫地)。
(3)想一想,媽媽看到小紅帽回家,會對她說些什么呢?
(4)請任意兩個小朋友,一個演媽媽,一個演小紅帽(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四部分)。
6、完整地表演一遍。(課件播放四部分音樂)。
三、新歌教學。
1、導入:我們剛才表演了小紅帽的故事,想不想學《小紅帽》這首歌呢?
2、錄音(學生打拍子)。
3、范唱。
4、輕唱。
5、最后小紅帽戰(zhàn)勝了大灰狼,我們都喜歡小紅帽,她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要像她那樣,做一個人人夸獎的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唱著歡樂的歌聲、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來慶祝小紅帽獲得勝利!
四、律動出教室。
教學反思。
《小紅帽》一課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突破一般教學模式,教案設計合理,課件制作別具一格,板書美觀,情景教學突出。整堂課“以情景為中心”進行教學,以“情感為主線”開展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情景的演變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全課用音樂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教師設問巧妙,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課堂中充滿音樂。通過綜合運用欣賞、歌唱、表演等各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教學中隱含有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能力、自我保護意識,并懂得尊敬老人是應有的美德。總的來說,這是一節(jié)精彩的唱游課。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一
“落水天”“雨中曲”“雷鳴電閃波爾卡”“第六(田間)”
“水花花、泥巴巴”“水中”
創(chuàng)編旋律。
1、用活潑、跳躍地情緒來學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體驗雨中跑著勇敢的小娃娃。
3、欣賞我國民歌“落水天”,感受音樂,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唱準樂譜、欣賞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1、老師先彈奏以出示的音,并認識音名。
2、老師完整的彈奏旋律樂句,學生仔細聽辨并能準確填寫音名。
3、把旋律完整的演唱。
1、學生先自己認識音名。并根據(jù)歌曲旋律音高來演唱樂譜。
2、老師把有難度的樂句提出來師生一起解決。
3、輕聲跟琴來演唱歌曲樂譜。
5、分組來演唱歌曲樂譜。
1、導入:從新課內容進行導入。
2、教師范唱。
3、用聲勢感受歌曲旋律。
4、師:這首歌曲是幾幾拍?二四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二拍,強弱規(guī)律:強弱。
5、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6、跟琴學唱歌曲。
1、觀賞、體驗“小腳丫”在雨中跑的動作。
2、根據(jù)歌曲集體創(chuàng)編動作,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表演。
六、欣賞“落水天”
1、聽賞“落水天”歌曲,并跟著哼唱,體會歌曲的情緒。
討論:1):在歌曲中你聽到了什么?
2):請你隨著音樂做動作。
1、學唱歌曲“雨中”,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雨點歡快地落下、區(qū)別類似雨聲的材料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欣賞“雨中曲”
3、創(chuàng)造:用“do、re、mi、fa、sol”五個音旋律。
準備:塑料紙、聽雨盒、手指游戲、
老師:我們一起來做個小雨滴的游戲。(手指游戲)。
1、請你們聽賞一首“雨中曲”,并請說出有幾種雨聲?
2、你們?yōu)闃非渖虾寐牭拇笥?、小雨的聲音,出示聽雨盒和塑料紙?BR> 分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個道具,請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聲音。
1、聽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輕聲演唱歌曲旋律;視唱歌譜。
3、輕聲跟著鋼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學生能唱準歌曲的節(jié)奏,對一些歌詞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個字,不能含糊地帶過。
1、我們用動作來感受雨中的情景,下大雨的時候雨點怎么跳的,到地面上怎么樣的?請你們模仿動作。
2、雨慢慢得下得小了,怎么跳?請大家邊唱、邊跳。
通過聽《雷鳴電閃波爾卡》,感受打擊樂器在塑造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氣氛和情緒上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難點:打擊樂器在塑造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氣氛和情緒上的作用。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音樂課,老師給大家?guī)砹嗽S多寶貝(出示箱子)誰來猜猜,里面會裝些什么寶貝呢?(生猜3—4個)。
(1)看來讓大家猜,是有些困難,還是讓老師取出來給大家看看吧?。ǔ鍪静A俊蠹?、裝有沙子、豆的杯子)現(xiàn)在大家知道老師箱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了吧!
(2)哇!你真厲害哦,真有件這樣的東西。他們能發(fā)出聲音嗎?(能)。
在老師看來,能發(fā)出聲音的這些東西都是寶貝。不信,大家仔細聽:
(師吹出空玻璃瓶,發(fā)出呼呼的風聲)發(fā)揮你的想象力,說說,這聲音像什么?(生說)。
你能像老師這樣,吹出呼呼的風聲嗎?好,你上來試一試(演奏)。風呼呼的吹著,不一會就下起了蒙蒙細雨,象沙沙的雨聲嗎?誰也來演奏一下這沙沙的雨聲?(生演奏)聽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請一位同學來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樹葉上,發(fā)出了嘩啦啦的聲音,拿起你們手中的書,搖起來,聽聽象不象嘩啦啦的樹葉聲(生感受)。突然,一陣春——哦?該敲打什么來表現(xiàn)春雷呢?(生說,師評價)那我們就用這些聲音來表演一段“春雨雷電”的交響樂吧?。ǚ纸巧葑啵?。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到出都是這樣的寶貝,用他們可以來表演很多聲音故事,怎樣,神奇吧!
那現(xiàn)在我們來聆聽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chuàng)作的《雷鳴電閃波爾卡》管弦樂吧,聽一聽音樂大師是怎么來表現(xiàn)“雷鳴電閃”的?當你在樂曲中聽到“雷鳴電閃”時,趕快捂起你的耳朵!
這是一個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歡樂的人們正在慶祝豐收,載歌載舞。聽,天氣好象發(fā)生了變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們的興致卻是越來越高,他們仍然繼續(xù)歡歌,繼續(xù)舞蹈。
樂曲中的“雷鳴電閃”的地方還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擊樂器來表現(xiàn)的呢?
介紹定音鼓和鈸。
那我們再來欣賞其中兩個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鈸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生說)。
(雷聲隆隆、傾盆大雨的景象)。
片段二中,給你什么感受呢?
樂曲逼真的表現(xiàn)了電光閃閃,雷聲隆隆的景象,但人們仍然興高采烈、縱情起舞。再來欣賞下,用語言來描述一下你的感受,當然可以隨著音樂通過動作來表現(xiàn)。
那我想,現(xiàn)在大家可以完成書上的表格了!
我們感受了大師所創(chuàng)作的“雷鳴電閃”,現(xiàn)在我們也來創(chuàng)作,用這些寶貝來表現(xiàn)下面的四個主題。
(1、雷雨;2、清晨;3、課間十分鐘;4、廚房交響曲)。
請小組長將寶貝拿回去,要迅速的選擇一個主題,充分發(fā)揮這些寶貝的作用,來表現(xiàn)你所選題的聲音。想一想,這些聲音可以用哪些寶貝來表現(xiàn)。
評價:你知道他們表演的是什么嗎?
在這個主題中,這個聲音是通過……來表現(xiàn)的!真棒!觀察的真仔細!
這些寶貝在你的手里真是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大家欣賞、表演的都很好!通過自己平時對生活的仔細觀察,模仿出各種聲音,相信大家積極的觀察,尋找生活中的聲音,去創(chuàng)造,也能成為像“約翰施特勞斯”一樣的音樂大師。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二
2、通過對《猜謎謠》歌曲的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3、通過引導學生聆聽歌曲、模仿動作、問答對唱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歌曲《猜謎謠》中相似樂句的演唱。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平時喜歡猜謎語嗎?學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看誰最先猜出來?
三、出示謎謠,激發(fā)興趣。
1、出示謎面,師問謎面,生回答。
2、初聽歌曲。
師:大家都猜的非常好。我們來聽聽書中的小朋友猜出幾種動物,又是怎么表達的?你們豎起耳朵認真聽。
3、揭示歌曲名。
聽出來了嗎,小朋友們回答的時候是用什么方式?(生:唱的方式)——原來的謎語,用唱的方式表達出來,就變成了謎謠,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猜謎謠”。
4、聆聽歌曲,感受歌曲。
速度它的速度是怎樣的呢?我們來聽聽看。這樣的速度往往是表現(xiàn)“輕快活潑”的,大家跟我一起說輕快活潑。
再次聆聽歌曲。
師:跟老師一起隨著音樂搖搖頭動動手,感受歌曲的輕快活潑。
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一學就能跟上音樂的節(jié)奏,下面我們就有節(jié)奏的讀一讀歌詞。
有節(jié)奏的讀歌詞。
5、解決難點。
(1)出示相似的兩句歌詞、歌譜,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請學生說一說前兩小節(jié)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師彈奏旋律,生唱前兩小節(jié)歌詞。
(4)完整學唱兩個樂句,指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唱。
(5)師說明襯詞。帶著高興的心情一起再來唱一遍。
6、學唱問、答部分,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7、齊唱第一段。
8、自主學唱歌曲第二段。
9、隨琴的伴奏完整齊唱。
10、歌曲處理。
(1)跟音樂范唱齊唱。
(2)生生合作唱。
(3)表演唱。
四、總結。
學了《猜謎謠》這首歌曲,我們知道謎語有用說的,還有用唱的,而且一個謎語還有多種答案,這需要我們仔細觀察,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讓我們踏著音樂輕快的步伐去觀察、探索吧。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三
1、通過初步介紹曲藝音樂和學唱、聽賞,使學生知道曲藝音樂也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齊葩,對它產生初步的興趣。
2、能初步唱出《說演彈唱》的韻味。
3、初步了解曲藝音樂的特點。
導入。
1、本單元我們要學習豐富多彩的曲藝音樂,曲藝的唱腔與語言緊密結合,風格各異,具有鮮明的地方性。
2、學唱歌曲《說演彈唱》。
(1)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藝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藝的特點,學生們議論討論發(fā)言,教師總結。
(2)聽幾遍錄音范唱。
(3)學生隨錄音學唱,不必學唱歌譜。
(4)用歌曲的節(jié)奏朗讀歌詞,務必將每個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隨錄音學唱,注意其中的韻味。
(6)隨伴奏帶演唱,教師指揮。
3、欣賞《重整河山待后生》。
(1)簡介:20世紀80年代初有一部電視連續(xù)劇轟動了整個中國,那就是《四世同堂》。這是用京韻大鼓音調創(chuàng)作的歌曲。
(2)聽錄音。(請學生參考圖片進行聽賞)。
(3)我們聽到在錄音中有鼓和板的聲音,這就是京韻大鼓演員自己擊打出的聲音。
(4)請學生參考圖片進行聽賞。
(5)再欣賞一兩遍,要求學生感受京韻大鼓的音調和獨特的韻味。
4、小結:
欣賞蘇州彈詞、四川清音、太平歌詞選段,隨錄音學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1、通過欣賞蘇州彈詞、四川清音、太平歌詞等選段,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了解和學習豐富多彩的曲藝音樂的愿望。
2、通過輕聲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繼續(xù)感受京韻大鼓特有的韻味。
3、通過欣賞和親身演唱,能說出曲藝音樂的若干特點。
欣賞。
上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學唱了具有京韻大鼓韻味的歌曲《說演彈唱》,對京韻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韻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節(jié)課我們要進一步拓寬視野,再欣賞其他的曲藝音樂品種。我國的曲藝種類實在太多了,我們只能選其中一小部分欣賞。
(1)我們先來欣賞蘇州彈詞《蝶戀花?答李淑一》。
請同學們仔細傾聽,聽完后說一說這四個段落在音樂上的不同表現(xiàn)。
放錄音兩遍。
學生述說四個段落音樂的不同表現(xiàn),第一段第一句表現(xiàn)了作者巨大的巨大的悲痛,第二句表現(xiàn)了"楊""柳"_的景象。第二段是敘事性的,第三段是舞蹈性的,第四段是戲劇性的,也是全去的_所在。
我們再來欣賞四川清音《小放風箏》。
a老師簡單介紹后放錄音兩遍。
b學生評說。
(2)下面我們來欣賞太平歌詞《說大話》。
a教師簡單介紹其內容后放錄音兩遍。
b學生評論,談感受。
c隨錄音學唱前四句,并做課本上的練習。
2、學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這一唱段情緒跌宕起伏,音域也較寬,學生是難以演唱的之所讓學生演唱是為了讓他們親身實踐,切身感受京韻大鼓講究咬字吐字的特點并感受其特有的韻味,因此只要求跟著錄音輕輕哼唱,不必離開錄音放聲歌唱。
3、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曲藝音樂的特點和南北方曲藝音樂風格的不同。
音樂活動--說演彈唱曲藝。
1、對前兩節(jié)課教學內容進行回顧和總結。
2、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曲藝音樂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組織、交流、合作的能力。
1、由兩位學生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說、演、彈、唱曲藝,同學們可以邊說邊演或邊談邊唱,或只說只唱只彈只演,甚至也可以只唱一兩句,但都應是曲藝,可以是一個人表演或兩三個人共同表演,也可以是小組共同表演。老師準備一付竹板、一只小鼓,同學們可以在表演中運用。
2、學生分別表演節(jié)目,其間教室也可唱一曲片斷。
3、在齊唱《說演彈唱》的歌聲中結束。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四
學唱歌曲《長江我的家》、欣賞管弦樂合奏和合唱《長江之歌》。
1.初步學會歌曲《長江我的家》。
2.在欣賞《長江之歌》時能體會旋律線的起伏與歌曲表現(xiàn)的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長江的相關文化知識。
1.導入。
2.欣賞《長江之歌》。
(1)簡介《長江之歌》。
(2)欣賞管弦樂合奏《長江之歌》,請隨著音樂用手劃出旋律線。
(3)朗讀歌詞,體會情感。
(4)復聽,體會合唱與獨唱的不同。
3.學唱歌曲《長江我的家》。
(1)欣賞范唱錄音。
(2)與學生共同討論歌詞的含義。
(3)隨錄音輕聲學唱歌詞。
4.展示。
學唱歌曲《保衛(wèi)黃河》、欣賞陜西民歌《黃河船夫曲》。
1.初步學會歌曲《保衛(wèi)黃河》,并嘗試進行輪唱。
2.在欣賞《黃河船夫曲》時能體會民歌與勞動的關系以及民歌的質樸、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激發(fā)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黃河的相關文化知識。
1.導入:同學們交流知道的有關黃河的情況。
2.欣賞陜西民歌《黃河船夫曲》。
(1)簡介《黃河船夫曲》。
(2)欣賞男聲獨唱《黃河船夫曲》。
(3)跟錄音輕聲哼唱,并初步學會這首歌曲。
3.學唱歌曲《保衛(wèi)黃河》。
(1)聽賞歌曲錄音。
(2)隨范唱錄音輕聲學唱歌詞。
(3)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wèi)黃河》(輪唱)。
(4)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聽出歌曲中運用了“輪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領悟到采用輪唱是為了更形象地表現(xiàn)抗日浪潮遍布中華大地、此起彼伏的壯觀場面。
復習歌曲《長江我的家》和《保衛(wèi)黃河》,欣賞輪唱曲《保衛(wèi)黃河》,冼星海創(chuàng)作《黃河大合唱》的故事。
1.初步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黃河大合唱》,對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練、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長江我的家》和《保衛(wèi)黃河》。
1.導人:介紹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2.師生共同閱讀課本上的連環(huán)畫:了解一下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BR> 3.按照課本上的要求,聽賞《黃河大合唱》的錄音資料。
3.復習歌曲《長江我的家》。
(1)隨范唱錄音帶歌唱。
(2)隨歌曲伴奏帶歌唱。
(3)隨琴聲學習前16小節(jié)歌譜,學會_×的節(jié)奏。
(4)按課本上的規(guī)定,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隨伴奏帶歌唱,領唱可先由教師擔任,后由學生擔任。
4.復習歌曲《保衛(wèi)黃河》。
(1)再次欣賞輪唱曲《保衛(wèi)黃河》。
(2)隨伴奏帶齊唱幾遍。
5.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動員。
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合作的能力。
2.通過對音樂姐妹藝術的收集、欣賞、交流,拓展學習視野。
這一活動是充分發(fā)揮師生創(chuàng)造性的極好時機,可用多種方式來進行,例如小組擂臺賽、游藝會、班級文藝節(jié)目展演等。
這一活動除可由教師主持外,也可由幾名學生來主持,師生要共同參與,盡量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大多節(jié)目應采用小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幾個由個人表演的節(jié)目。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五
1、通過對歌曲的學習、理解和想象,體會歌曲所表現(xiàn)的春的意境。
2、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藝術手段表現(xiàn)春天的美麗,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藝術的啟迪。
3、讓學生在在感受、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中了解、喜愛春天,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1、《春雨蒙蒙地下》錄音帶、歌曲《小雨沙沙》錄音帶。
2、塑料袋若干。
3、沙球、圓舞板等打擊樂器。
4、自制打擊樂器材料(空易拉罐、沙子、膠布等)。
(一)、組織教學。
1、伴隨著《春雨蒙蒙地下》的音樂進教室,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律動。
2、師生問好。
(二)、新課教學。
1、師:小朋友,我們剛才欣賞的優(yōu)美的歌曲是《春雨蒙蒙地下》。春雨蒙蒙地下著,河邊的楊柳喝了甜甜的春雨,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果園里的桃樹喝了甜甜的春雨,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就連泥土里的小種子也在春雨里高興地說著話。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2、播放配樂朗誦。
3、師:小種子說的話可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5、師:有位作曲家為小種子的話配上了音樂,就變成了好聽的歌曲。
6、教師彈琴范唱。
7、教唱歌曲。領唱、接口唱、齊唱。
8、師:春天的小雨發(fā)出的聲音是怎樣的?(沙沙沙)。
9、教師出示沙球、圓舞板等打擊樂器以及舊報紙、塑料袋。問:請小朋友們猜一猜,老師這里的一些材料,哪些能夠模仿小雨的聲音。
10、請個別學生演示。
11、出示自制的易拉罐打擊樂器,輕輕地搖,讓學生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并請猜對的學生做小老師,教大家自制打擊樂器。
12、師:今天我們要用這些材料來演一演《小雨沙沙》。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幫助確定角色,并分發(fā)道具。(個別同學表演下雨、男同學模仿小雨的聲音、女同學拿綠領結演“種子”。)(背景音樂《小雨沙沙》)。
13、師:小種子喝足了雨水,已經長出來,變成了小苗苗,可我們的黑板上卻還看不到它們的影子,請同學們來幫助老師畫上去吧。(學生依次畫小苗苗,下面的學生唱歌。)。
(三)、小結。
春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是播種的季節(jié),人們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讓我們在春天播下理想的種子,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吧。
(四)、師生告別。(音樂《小雨沙沙》)。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六
2、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歌唱習慣,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小雪花》、《冬媽媽和麥苗苗》,能背唱《過新年》,并能較流利地模唱《過新年》的歌譜。
3、能積極地參與歌表演、音樂游戲、律動等生動活潑的音樂學習活動,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樂趣,音樂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表演時自然大方。
一、組織教學。
二、師生問好。
三、復習本單元的歌曲。
1、復習《冬媽媽麥苗苗》。
a、齊唱。
b、歌表演。
2、復習《過新年》(請部分同學用打擊樂器伴奏)。
3、復習《小雪花》(邊唱邊做簡單的動作)。
四、欣賞《滑雪歌》。
2、欣賞,簡介:《滑雪歌》是動畫片《雪孩子》中的插曲,這首童聲獨唱歌曲以輕快流暢的旋律、富于特性的節(jié)奏,為我們展示了北風呼嘯、大雪分飛的冬景,以及孩子們在銀白色的世界里快樂地堆雪人、滾雪球,與雪孩子盡情滑雪玩耍的動人畫面。
3、欣賞,感受全曲歡快的氣氛。
4、欣賞,復聽全曲,請學生講出雪孩子的可愛之處。
5、試著哼唱。
五、匯報收集的“雪”的歌曲。
1、分組匯報(《我愛你,塞北的雪》、《雪絨花》、《踏雪尋梅》等)。
2、老師評價。
六、小結。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七
指導學生以熱情、愉快的心情、甜美而輕快的聲音演唱《秋》,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
以熱情、愉快的心情、甜美而輕快的聲音演唱《秋》。
錄音機、磁帶。
一、發(fā)聲練習:綜合訓練一。
二、檢查復習: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幾條反復記號樂句,請學生說說怎樣運用。
三、學唱歌曲。
1、導入:同學們,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誰能說說秋天是什么樣的嗎?(用自己找到的材料說明)。
同學們說的都美極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秋》這首歌。
2、聽錄音范唱,請同學們說說有什么感受?
3、聽唱法學歌曲。
4、處理:
(1)都描繪了哪的景色?(東西南北四個山坡的景色)都描繪了什么?
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將四個山坡的美景畫出(教師指導)。
(2)將同學們畫的圖畫展出,啟發(fā)同學們背唱歌曲。
(3)歌曲中還描繪了哪些動物,它們在干什么?
請同學們將這幾個動物的動作做一做。
(4)表演歌曲。
5、同學們,大自然是美麗的我們要熱愛大自然。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八
1、 復習與整理新聞訪談的相關知識,了解新聞訪談的特點。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音樂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放松形式、審美樂趣。音樂與人生聯(lián)系太緊密了,音樂并非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是茶余飯后有個響頭,聽起來很高興。音樂其實從它的產生到發(fā)揮作用,跟人生,甚至跟社會都有很密切的聯(lián)系。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片有關“音樂”的文章。
傅聰,1934年生于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意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yōu)獎。1959年起為了藝術背井離鄉(xiāng),轟動一時,此后浪跡五大洲,只身馳騁于國際音樂舞臺,獲得“鋼琴詩人”之美名。
傅聰在國際樂壇受尊敬的程度,遠遠勝于其他大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曾是美國《時代周刊》以及許多重要音樂雜志的封面人物;直到現(xiàn)在,世界上很多鋼琴家仍常常向他求教;世界重要的國際鋼琴大賽,他是理所當然的評委。傅聰說:“只要我多活一天,就越發(fā)現(xiàn)音樂的高深。我覺得,60歲以后才真正懂得音樂!”
1、定義:訪談是以談話為主要方式來了解某人、某事、某種行為或態(tài)度的一種調查方法。
2、一般程序:由訪問者訪問訪談對象,把要交流、了解或調查的問題向訪談對象一一提出,訪談對象根據(jù)訪問者的要求逐一作答。然后,訪問者將訪談對象的觀點、意見及訪談記錄進行匯總分析,從而得出訪談結論。
3、過程:查詢相關資料、列出訪談提綱、了解訪談對象,記錄訪談、引導訪談,撰寫訪談文。
在這篇訪談中,訪問者多米尼克夏代爾和訪談對象傅聰?shù)恼勗拠@著“音樂與人生”這一話題展開,統(tǒng)觀這篇訪談,除了訪談正文之前對傅聰?shù)慕榻B之外,采訪者所提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傅聰?shù)幕厩闆r。
在這部分里,主要談了傅聰從小學習鋼琴的經歷,基本靠自學、堅持每天練琴等情況,
參加鋼琴比賽的獲獎情況,還有舉辦音樂會前一直會感受壓力等內容。這部分的內容與訪談正文之前對傅聰?shù)慕榻B側重點有所不同。對傅聰?shù)慕榻B著眼于對傅聰?shù)纳矸莺统删妥鲆话阈越榻B,而這部分的所談內容從屬于“音樂與人生”這個話題,是夏代爾個性化的訪談內容之一,并且與后面談音樂的內容存在有機聯(lián)系,有助于人們對傅聰談音樂的觀點的全面理解。
第二方面:傅聰對音樂的認識和追求。
在這部分里,有傅聰談他對音樂的認識:他喜愛的作曲家,他在演奏肖邦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的文化背景與音樂成就的關系,他對演奏作品的選擇及原因等。還有談他的音樂追求,這主要是通過談對自己所喜愛的藝術家的理解來表達的。
第三方面:傅聰談怎樣成為一個藝術家。
在這部分里,傅聰從藝術家怎樣做人、音樂家怎樣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兩方面來闡釋的。首先,傅聰牢記父親的話:“做人,才做藝術家?!彼J為藝術家應該做到能摒棄追求名利的世俗觀念,有“大愛之心”,有獻身藝術的精神;有堅持原則的勇氣;有真誠的“赤子之心”。其次,音樂家要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就要經歷一個“師今人,師古人,師造化“的過程,在音樂上不斷追求更高的造詣;演奏家要對音樂原作的內容有真正的理解,領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個人經驗和追求融入作品,從而使作品具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地對作品進行演繹、闡釋和再創(chuàng)造。在這部分里,他還談了對中國與鋼琴的一些問題的看法,他希望中國孩子放棄把學鋼琴作為追求名利捷徑的錯誤做法,也肯定中國年輕人在學習鋼琴上付出的努力及中國文化帶給他們的天分,這些內容體現(xiàn)了這篇訪談的`現(xiàn)實針對性價值。
在訪談中,訪問者是話題的提出者及展開話題的組織者,在這方面,多米尼克夏代爾的提問是成功的,他所提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上述三個方面,但他不是僵化處理的,而是通過許多具體的,有的是角度很小的問題來展開的。他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對話題的討論走向深入與拓展,并能在與傅聰?shù)恼勗捴猩l(fā)出新的問題,實現(xiàn)了雙方的互動,體現(xiàn)了高超的提問技巧。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九
3、表演歌曲《大?!?BR> 1、通過欣賞樂曲《大海搖籃》,引導學生練習用簡單的圖形譜(線段圖)表現(xiàn)音樂的形象。
2、聽唱法學習歌曲《大?!?,完整地聆聽錄音范唱,并通過提示分辨歌曲描繪的“?!钡男蜗蟆2⒛苡懈星榈匮莩枨?。
3、通過為《大?!穭?chuàng)編動作,學習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個人設計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錄音機,投影。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小練習:學習利用身邊的物品模仿聲音。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大海搖籃》{引導學生認真聽樂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內容,并采用圖譜(線段圖)表示的方法。
(1)初聽前談談“?!钡扔嘘P常識;
(2)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出歌曲所唱內容,提示學生可用自己認可的圖形表示所聽到的音樂形象。
(3)復聽時可自編動作或利用身邊的物品制造聲響進行體驗表演。
2、聽歌曲錄音《大海》;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引導學生用身邊的物品與打擊樂器等方法制造聲響為同學作伴奏),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運用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三、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
要求:能夠完整背唱兩首歌曲。
教師用謎語導入:
小飛蟲,尾巴明,黑夜閃閃像盞燈,古代有人曾借用,刻苦讀書當明燈。
出示螢火蟲圖片,請學生講述自己所了解的有關螢火蟲的知識。
1.螢火蟲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2.螢火蟲的發(fā)光原理。
3.螢火蟲科學價值,對人類的貢獻。
4,介紹贊美螢火蟲的詩詞。
“月向寒林欲上時,露從秋后已沾衣。微螢不自知時晚,猶抱余光照水飛。”“微雨灑不滅,輕風吹欲燃?!薄邦惥又械?,入暗室而不欺”
5.有關于螢火蟲的小故事。
《三字經》中“囊螢映雪”:
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后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1.教師范唱一遍,展示歌曲曲譜,講解歌曲情緒;
2.學生自讀歌詞,要求讀熟;
3.聆聽磁帶范唱,要求閉上眼睛想象夏天晚上螢火蟲輕盈翩飛的情景;
4.教師彈奏伴奏,學生輕聲跟琴唱;
5.跟隨磁帶演唱,教師展示幾個舞蹈動作。
1.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建議每組都有一部分學生隨音樂舞蹈,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一部分學生演唱。
要求:舞蹈動作優(yōu)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能合上(三拍子)節(jié)拍。器樂要選擇符合歌曲情緒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演唱要節(jié)奏準確、強弱分明。三組同學配合默契。
2.創(chuàng)編展示:各組上臺進行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要求:學生們對每個組的表現(xiàn)進行自評或互評,說出表演得好與不好的原因。
最后老師再對歌表演進行總結性評價。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一
聽音樂進教室:(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1、導言:
2、初聽:
(鼓勵學生欣賞樂曲后,根據(jù)感受發(fā)表自己見解:熱烈、奔放、歡快、載歌載舞……)好,就讓我們一同領略用如此炙熱的音樂語言來傾吐心聲的民族,有著怎樣燦爛的民族文化,請同學們通過彝族人網查找關于彝族節(jié)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資料。(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教師播放《快樂的啰嗦》)。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總結:
a.、節(jié)日:插花節(jié)、植樹節(jié)、祭龍節(jié)、賞花節(jié)、火把節(jié)……(多媒體播放火把節(jié)盛況)b、民歌:敘事歌、山歌、情歌、兒歌。(學生復習演唱《彝家娃娃真幸?!?c、舞蹈:阿細跳月、打拽舞、煙盒舞。(舞蹈隊學生演示基本舞步)d.樂器:巴烏、嗩吶、月琴等30余種。(一學生用琵琶演奏《快樂的啰嗦》)。
4、復聽:
我們在對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請同學們在來欣賞這首《快樂的啰嗦》,同時分辨一下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聽的過程中用身體表現(xiàn)音樂。)。
5、分段聽:
a、教師出示主旋律,并請學生分辨其在第一樂段中出現(xiàn)了幾次?b、感受下一樂段,通過不同方式感受變化。c、感受三樂段在力度,速度上的變化。d、用a.b的形式表現(xiàn)音樂。
6、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喜歡的樂段:
同學們,今天的課讓我們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樂文化,相信那炙熱豪放的音樂語言深深地打動了你、我以及在場的各位領導、老師,今后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更多的探究民族音樂文化的淵源,把民族音樂發(fā)揚光大!
四、師生再見:(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二
2、通過學唱歌曲,為下一步表演做準備。
注意區(qū)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錄音機、錄音帶《小動物告別會》、小動物頭飾及場景布置、《小動物告別會》歌詞。
(一)學習歌曲《小動物告別會》:
1、教師播放有關動物冬眠的畫面。
2、聽錄音范唱。
3、教師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教唱第一樂段過程中,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情緒,應唱得抒情、優(yōu)美。
5、教唱第二樂段歌詞。注意第二段與第一樂段在節(jié)拍、情緒、速度等幾方面的區(qū)別。
6、教唱第三樂段,注意情緒的對比:小動物們在依依惜別,相約明年再相會。
7、學會歌曲后,第一、三樂段齊唱,第二樂段可按歌詞內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較長、歌詞較多,要求學生背唱有一定難度。學生能跟著錄音比較完整地延長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練、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還有機會進一步熟悉這首歌曲。
(二)歌表演《小動物告別會》。
1.播放《小動物告別會》的`伴奏帶,請三個小組的同學分別上臺,為大家表演本小組為歌曲設計的動作,并組織大家簡單討論。
2、教師與學生中的骨干分子起舞,另兩組同學,一組伴唱,一組學生用打擊樂器奏出三拍子的節(jié)奏型(如“×××”、“××××”等)。
3、其他學生陸續(xù)加入,可以模仿教師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們的舞姿,即使動作不太協(xié)調,也沒有關系,關鍵是要參與,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韻律。
4、如場地條件稍差,無法讓全班學生同時表演,也可分三組進行,分別表演歌曲的三個樂段。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三
通過學唱歌曲《小拜年》,使學生了解我國民間歡度春節(jié)的習俗。并指導學生用歡快的情緒歌唱。
學唱歌曲,歌曲中附點八分音符的時值。
歡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喜慶熱鬧氣氛的表現(xiàn)。
多媒體課件、鑼鼓打擊樂、電子琴。
律動隨著《春節(jié)序曲》的音樂,教師帶學生扭秧歌,感受喜慶的氣氛。
一、情景導入。
(2)你們喜歡過年嗎?過年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學生回答:喜歡。風俗習慣有:包餃子、放鞭炮。
(3)過年的風俗習慣真是豐富多彩,特別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熱鬧。你們聽,湖南的小朋友來給我們大家拜年了,請同學們仔細聽,他們是如何拜年的。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氣氛?誰來說說,他們是如何拜年的?
學生回答:熱烈、歡快、活潑的氣氛。他們拜年有耍獅子、舞龍燈…。
二、寓教于樂。
1、同學們講的很好,他們過年還敲鑼打鼓呢!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鑼和鼓,想敲嗎?
學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2、同學們敲的很高興,但如果有節(jié)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聽老師有節(jié)奏的敲一敲,你們來模仿。咚咚嗆咚咚嗆咚咚嗆嗆咚咚嗆。
學生練習,再用鑼和鼓敲一敲。
3、學唱歌曲。
4、同學們敲的很好,下面我們能不能用歌聲把這首歌曲里歡快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呢?
學生回答:能。
5、請同學們跟著音樂自己學唱這首歌曲,看哪位同學學的最快。(幻燈6)。
6、下面,我們不跟音樂,自己練習唱,遇到不會的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學生練習唱。
7、剛才,有的同學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還不夠準確,下面我們跟著音樂再練習一次。學生隨音樂唱。
8、會唱了嗎?請哪位同學來試試。
部分同學唱。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9、請同學們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10、同學們學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時的高興心情表現(xiàn)出來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樣才能唱得更好?學生回答:應歡快的唱,用有彈性的聲音唱。
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15)我們能不能跟著音樂,唱卡拉ok呢?
(16)跟伴奏音樂唱。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唱的真好,我們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現(xiàn)這首歌,使拜年的氣氛更熱烈?學生回答:鑼鼓伴奏、舞蹈表演。
2、現(xiàn)在我們分組合作表演。
學生分成舞蹈、唱歌、鑼鼓伴奏三組自己創(chuàng)作表演。
3、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唱起來、敲起來、跳起來吧!
四、完美結課。
最后讓我們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結束這節(jié)課吧!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四
一、通過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感受體驗樂曲鮮明的音樂形象,并即興扮演,體驗隨意做動作的`感受。
二、以歌曲《火車開了》音樂為伴奏,結合歌謠,歌詞組成“開火車”。
三、游戲活動,引導同學主動參與、積極投入游戲活動中。
四、通過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扮演,增強同學的自信心,激發(fā)同學的編創(chuàng)熱情。
1、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
2、游戲《火車開了》。
錄音機、磁帶。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無規(guī)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同學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容、扮演和唱。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
(1)初聽,啟發(fā)同學邊聽邊進行音樂想象;想到什么?并說說;后引導同學通過樂曲軼事的簡介,說說樂曲中的火車是怎樣開的。
(2)復聽,鼓勵同學進入角色地進行扮演。(教師可稍作引導性動作引導同學參與即興扮演)。
2、開火車,游戲《火車開了》。
3、歌謠學習,要求讀拍準確、清晰。
4、講清游戲規(guī)則,先分組,再要求每人準備好自身要報的站名。
5、分組練習,教師分別指導。
6、分組扮演。
三、課堂小結。
鼓勵與褒揚,并指出缺乏之處。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設計篇十五
設計意圖:
1、整堂課“以情景為中心”進行設計教學,以情感為主線開展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情景的演變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
2、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歌曲的特點,通過綜合運用欣賞、歌唱、表演等各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用急吸緩呼的方法按句換氣,練習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敘事歌曲《小紅帽》。
2、創(chuàng)編表演《小紅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教育學生懂得尊敬老人是應有的美德。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用急吸緩呼的方法按句換氣,練習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
2、難點: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表演。
教學準備。
音樂、課件、小紅帽等。
教學過程。
一、隨著音樂《快樂的一天》律動進教室。(讓學生帶上小紅帽)。
二、歌表演《小紅帽》。
1、導入:《小紅帽》的故事聽過嗎?誰能告訴大家小紅帽是怎樣的一個孩子?(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小女孩,而且還非常勇敢),你喜歡她嗎?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小紅帽到外婆家去,你會更加喜愛她的。
2、教師有表情地朗誦。
(配樂)瞧,小紅帽挎著小籃子出發(fā)了,她走進了茂密的樹林。微風吹來,嗯(老師作聞花狀)空氣中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一部分)。
提問:
(1)誰能說說小紅帽此刻的心情?(課件出示:輕快、高興地)。
(2)這段音樂的速度是中速。(課件出示:中速)。
(3)你能用表情、動作來表演小紅帽的心情嗎?(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一部分,讓學生自由做表情和動作)。
3、教師有表情地朗誦。
(配樂)走著,走著,小紅帽碰到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動物。(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二部分)。
提問:
(1)你能說一說森林里有哪些小動物嗎?你能模仿它的動作嗎?
(2)森林里有這么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小紅帽的心情又怎樣呢?(課件:歡快)。
(3)這段音樂的速度是稍快。(課件出示:稍快)。
(4)選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表演一下。(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二部分)。
4、教師有表情地朗誦。
(配樂)小紅帽的外婆家住在又遠又僻靜的地方,樹林里有一只大灰狼經常出沒。(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三部分)。
提問:
(1)誰能說一說大灰狼是怎樣一種動物?(兇狠、殘暴……)誰能給大家表演一下大灰狼是怎樣兇狠殘暴的?(張牙舞爪、身體略前傾下蹲等)。
(2)剛才小紅帽走在大森林里的音樂還是活潑歡快的,遇到大灰狼后就變得怎樣呢?(課件出示:緊張、恐怖)。
(3)這段音樂的速度是稍慢。(課件出示:稍慢)。
(4)男同學表演狼,女同學表演小紅帽。(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三部分)。
(5)請小朋友想一想,小紅帽遇到大灰狼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小紅帽被大灰狼吃掉了)那如果你是小紅帽,會怎么辦呢?(小紅帽沒有上當受騙,順利地把那些好吃的東西送到了外婆家。)。
5、教師有表情地朗誦。
(配樂)小紅帽抬頭看看天色,心中打定主意當太陽下山前,我一定要趕回家,同媽媽一同進入夢鄉(xiāng)。(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四部分)。
提問:
(1)這時的音樂又變得怎樣了?(課件出示:優(yōu)美、安靜)。
(2)這段音樂的速度是稍慢、連貫地。(課件出示:稍慢、連貫地)。
(3)想一想,媽媽看到小紅帽回家,會對她說些什么呢?
(4)請任意兩個小朋友,一個演媽媽,一個演小紅帽(課件播放歌曲《小紅帽》伴奏第四部分)。
6、完整地表演一遍。(課件播放四部分音樂)。
三、新歌教學。
1、導入:我們剛才表演了小紅帽的故事,想不想學《小紅帽》這首歌呢?
2、錄音(學生打拍子)。
3、范唱。
4、輕唱。
5、最后小紅帽戰(zhàn)勝了大灰狼,我們都喜歡小紅帽,她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要像她那樣,做一個人人夸獎的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唱著歡樂的歌聲、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來慶祝小紅帽獲得勝利!
四、律動出教室。
教學反思。
《小紅帽》一課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突破一般教學模式,教案設計合理,課件制作別具一格,板書美觀,情景教學突出。整堂課“以情景為中心”進行教學,以“情感為主線”開展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情景的演變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全課用音樂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教師設問巧妙,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課堂中充滿音樂。通過綜合運用欣賞、歌唱、表演等各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教學中隱含有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能力、自我保護意識,并懂得尊敬老人是應有的美德。總的來說,這是一節(jié)精彩的唱游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