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份總結(jié)有助于梳理思路、總結(jié)經(jīng)驗,提高個人工作能力。寫總結(jié)時要注意客觀公正,避免主觀情緒或偏見的干擾。小編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些總結(jié)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閱讀和借鑒。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一
端午節(jié)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就習俗,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jié)呢?這里有不少的傳說。嘴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詩人屈原。
據(jù)說中國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帶了端午節(jié)那一天,我們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有三角形,四角維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很多種,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還有紅棗的,味道非常好。一株香時間粽子出鍋了,外婆把粽子端了過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先把外面的繩子解開,再把粽葉剝掉,?。≌嫦?,我吃了一個還想吃第2個,可惜我的肚子已經(jīng)裝不下了。
?。《宋绻?jié)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jié)。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jié)、還有端午節(jié),現(xiàn)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jié)。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jié),人們一到端午節(jié)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tǒng)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二
時間過得飛快,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
下午兩點,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碧洲公園的沙灘上,觀看劃龍舟表演。參加表演的有十二支龍舟隊,熱鬧非凡,到處都是人山人海。
遠處傳來一陣陣響亮的鼓聲,就像一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樂曲。那鼓聲好像在為隊員們加油!讓他們充滿自信!緊接著十二支龍舟隊,一前一后努力往前沖,只聽到岸上的人大聲叫喊著:“加油!加油!……”龍舟比賽就這樣緊張而又激烈地進行著……最后的冠軍屬于東郊隊。
在我看來,十二支龍舟隊都是冠軍,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到他們都很賣力,劃得非常精彩!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三
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大街上到處飄散著濃而香的粽子味,不時傳來:“粽子,粽子,大家快來買呀!”的叫買聲,逛街的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小朋友胸前掛著的彩色絲線編織的鴨蛋簍,淘氣地晃著。
晚上,人們坐在電視機前,吃著粽子和咸鴨蛋??粗慅堉酃?jié)目,聽著“一二、一二”的短促的聲音,看著七、八個小伙子們賣力劃船的勁,甭提多高興了。
爸爸告訴我,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人,由于當時外有強敵,朝廷腐敗,屈原獨木難支,回天無力,為了保持自己高貴和清白,投汩羅江而死。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是為了讓江中的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后來,人們就在每年端午節(jié)這一天用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呀!端午節(jié)太有意義了。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四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到了。這一天人們會舉行賽龍舟活動,還要吃粽子、掛艾草和喝雄黃酒。
大街上的商店里有一盒一盒包裝好的粽子:有肉餡的、有蛋黃餡的、有火腿餡的……門口的桌子上還放著參差不齊的艾草。
端午節(jié)最有趣的要屬媽媽包粽子和看賽龍舟了。
媽媽一早就出去買原料,準備回來包粽子。不一會兒,媽媽回來了,她把粽葉和米放在桌上,再拿來一個大盆,把米倒進去,又倒上醬油,左拌右拌,米就準備好了。接著,媽媽拿出一片葉子,從中間交叉疊成一個斗形,然后依次放一勺米、一片肉,再一勺米,最后把葉子東折西折,捆上繩子,一個粽子就包好啦!
等媽媽把粽子包好之后,我們就去河邊看賽龍舟。河上一共有九條船,每條船上坐六個人。劃啊劃,劃啊劃,一號船率先達到終點。所有人都歡呼起來。
端午節(jié)真有趣!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五
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jié)是龍節(jié),是四五千年前的南少數(shù)民族紀念龍神的節(jié)日。
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及雄黃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jié)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每逢端午節(jié),人們都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晚飯,我看見電視里面在比賽龍舟,他們一邊喊著:“一二,一二。”媽媽跟我講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那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姣蝦蟹吃飽了,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啊,端午節(jié)真是太有趣了!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六
今天早晨起床,就聞到一股粽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
我跟爸爸媽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于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媽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里害怕,摔了很多次,眼睛里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于學會了溜冰,心里驕傲自滿!滑著滑著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驕傲自滿哦!加油??!”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然后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再驕傲了,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瘪R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貪玩了,也不能驕傲。因為分數(shù)只能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么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七
我了解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春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期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jié)。
每年端午節(jié)人們都會做清香四溢的粽子,佩戴形態(tài)各異、花花綠綠的香囊,在門楣上插綠綠的、香香的艾草。當然賽龍舟是最熱鬧、最好玩的了。
為什么要賽龍舟呢?相傳,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而死,許多人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卻不見屈原的蹤跡。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效仿。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要用藥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人們也紛紛劃船去驅(qū)趕水禽水獸,希望保全屈大夫的身體。
你一定想知道大家為什么這么愛戴屈原吧?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連齊抗秦,遭到貴族子弟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他不忍目睹國家滅亡、百姓遭殃,就縱身跳進滾滾的汨羅江。屈原愛國精神感動著百姓,人們才這樣敬重他。
我希望明年的端午節(jié),我也能包幾個粽子,劃一下龍舟,用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屈原的敬愛之情吧!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八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我想你們都知道是什么,就是端午節(jié)。
打開記憶的箱門,每一個端午節(jié)都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爸爸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當端午節(jié)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包好吃的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粽子。每次看到媽媽拿出兩片大粽子葉,把糯米緊緊裹在里面,然后放進高壓鍋里燉。當我聞到它的香味時,我就流口水了。
這一天,媽媽會在我手上綁上彩色的線,據(jù)說可以消災,延年益壽。晚上還要用菖蒲湯洗澡。聽說有消除一切疾病的功效。
我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九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說到端午節(jié),也就想到了屈原。
據(jù)說,屈原是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舊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舊羅江中。
去年的端午節(jié),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了外婆家,一進門,外婆正在煮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說:“昨天我特意和對門大姐學的,這可是正中的南方菜啊。”這時,外公跟我講了講端午節(jié)的習俗,聽說在我們山西地區(qū),人們?yōu)榱蓑?qū)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qū)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qū)鬼方法,是在室內(nèi)掛避邪驅(qū)鬼的符咒。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嘗嘗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瞇瞇地說:"看你這只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接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xiàn)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我聽著聽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這次去外婆家,我不僅吃到了外婆親手包的粽子,還了解了不少端午節(jié)的知識,真是受益匪淺呀!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
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也叫做重節(jié),這一天大街上就熱鬧起來,“賣粽子,賣粽子”!把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有一個傳說:屈原是個愛國詩人,他當官被人辭掉,他覺得對國家做不出貢獻,要跳汨羅江,死后人們做龍舟打撈他的尸體但是沒有找到,人們?yōu)榱朔乐购永锏聂~、蝦、蛟、蟹,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河里扔用粽葉包上大米的一種食物,喂飽它們。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這種食物叫做粽子。
南方過端午節(jié)吃黃魚、黃瓜、咸鴨蛋、豆瓣餡包的粽子。我家鄉(xiāng)的習俗,是吃粽子、在兒童手腕或腳腕上系五彩繩,在家門口放艾葉。
這就是傳了千年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一
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大街上到處飄散著濃而香的粽子味,不時傳來:“粽子,粽子,大家快來買呀!”的叫買聲,逛街的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小朋友胸前掛著的彩色絲線編織的鴨蛋簍,淘氣地晃著。
晚上,人們坐在電視機前,吃著粽子和咸鴨蛋??粗慅堉酃?jié)目,聽著“一二、一二”的短促的聲音,看著七、八個小伙子們賣力劃船的勁,甭提多高興了。
后來,人們就在每年端午節(jié)這一天用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呀!端午節(jié)太有意義了。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二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由五節(jié)組成,即午日節(jié)和玉蘭節(jié)。
端午節(jié)在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有關(guān)。例如,在這一天,紅色、黃色、藍色、黑色和白色的絲線被綁在孩子的手腕或腳踝上,這被稱為劉長明。家家也要插“五尾”,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龍舟花。在南方,端午節(jié)他們還應該吃“黃武”黃魚、黃瓜、蛋黃、大豆餃子和雄黃酒。
吃棕籽、賽龍舟也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習俗。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看到祖國被侵略,就跳進汨羅江死了。人們拿出飯團扔進河里,說要吃夠魚、蝦、餃子、螃蟹,不要吃屈原的尸體。慢慢地,飯團發(fā)展成了今天的粽子?,F(xiàn)在每年五月初五都有吃粽子紀念屈原的習俗。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三
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噴噴的,真好吃!
可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呢?我?guī)е苫笊暇W(wǎng)尋找答案。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稱重午節(jié)。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BR> 端午節(jié)的意義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為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偉大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哇,端午節(jié)有這么深刻的意義!現(xiàn)在我們過端午節(jié),在當天少不了黃魚、黃瓜、蛋黃、黃鱔,雄黃酒,還有綠豆糕等等。這真是非常有意思吧!
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不僅僅因為它能有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更因為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四
端午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這時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三年級。
作文。
歡迎參考!
今天是端午節(jié),幾天前媽媽就給我脖子、手和腳帶上了用五彩絲線編成的彩鏈。聽大人說帶著它一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姥姥說要包粽子。粽子做好后我馬上飛奔過去拿了一個在手上,剛出鍋的粽子皮是墨綠色的,聞起來好象有一股姥爺喝的茶葉的味道;粽子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用兩到三片蘆葦葉剝裹著白白的糯米,再用馬蓮桿纏住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成了。剝開一個粽子,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好像在開會,又好像在寒冷在冬天大家抱在一起取暖;嘗一嘗香香的、粘粘的,如果再在上面灑上一點糖,那味道更是讓人甜到心里去了。我喜歡端午節(jié),我更喜歡吃粽子。
端午節(jié)是我國“三節(jié)”中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jié)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知道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眿寢屄犃烁吲d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BR>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薄斑@倒是蠻好玩的?!蔽液蛬寢屢黄鹫f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蹦钪钪职?、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jié)的學問可真多。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現(xiàn)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jié)吧!端午節(jié)又稱為端陽節(jié),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jié),它是紀念我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jīng)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fā),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lǐng)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等著你去找呢!
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包粽子又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jié)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你看,我們家里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里,轉(zhuǎn)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zhuǎn)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一番忙綠后。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卷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后,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jié),愛端午節(jié)這濃濃的綜香。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五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傳統(tǒng)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扎五線等傳統(tǒng)習俗。
我們家鄉(xiāng)有一種特殊的習俗。每到端午節(jié)每家每戶都有拔艾蒿的習慣。艾蒿有許多功能,他可以驅(qū)蚊蟲,還有一種藥用價值。艾蒿熬成水擦拭全身,可以驅(qū)寒退高燒。聽老人說他可以辟邪。
每到端午節(jié),媽媽都會包粽子。先把粽葉洗干凈,然后把泡好的糯米撈出來,糯米里面可以放上大棗、豆沙、花生......再用粽葉把糯米和餡包起來,就做好粽子了。
我最喜歡媽媽給我扎的五線。戴在手上五彩斑斕的,可好看了。據(jù)說下雨過后把五線扔到河里能迷暈蛟龍,不再去咬愛國詩人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六
端午節(jié),這可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
記得去年端午節(jié)那天,我一回家,就發(fā)現(xiàn)桌子上放著一大盆的米,外婆告訴我說:“今天是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要吃粽子的,今天我們來包粽子!”說完,外婆就專心致志地包起粽子來。只見外婆先把包粽子的粽葉卷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的糯米,放入我最愛吃的餡——蛋黃餡,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哇!外婆包粽子真好看??!我也興致勃勃地學起來。可是還沒等我包好,這些“急性子”的米就像雪花似地從“漏斗”下的洞里鉆出來了。但我不氣餒,于是,我又包了一次,還是不行。試了一次又一次后,終于勉強包好了一個,雖然樣子有點難看,但我很開心,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呢!
粽子包好了,該煮粽子了。只見外婆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讓水蓋過粽子,就開始煮了。過了幾分鐘,我這個“小饞貓”就憋不住了,不停地問外婆:“外婆,什么時候可以吃了呀?”外婆一直讓我等等。等待了很久,粽子終于出鍋了,外婆把它們端了上來,一股香氣撲鼻而來。粽子品種還真不少,有蛋黃粽、栗子粽、肉粽、紅棗粽,真是令我垂涎三尺。我趕緊拿了一個粽子,把它打開,咬上一口,呀,真香!我一口氣就吃了兩個,都快吃撐了。
那次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七
端午節(ji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是這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人們吃粽子、咸蛋黃、雄黃酒和蛇肉……有些地方還舉行龍舟比賽。
今天早上,我起床后,媽媽問我:“今天又是端午節(jié)了。你還想吃蛇肉?”“我當然想吃!”我大聲回答。“那我們現(xiàn)在就去菜市場買蛇肉?!薄昂冒?快走!”于是,我跟著媽媽去了菜市場。
當我們來到菜市場時,我們沒有看到蛇肉。所以,我媽媽帶我在里面逛了逛。我們設(shè)法找到了一個賣蛇肉的地方。攤主問:“你買蛇肉嗎?”我一把抓住我媽說:“好啊!”這個人讓我們自己選擇。我看見那些蛇在籠子里游來游去。他們也不時抬起頭。我不禁感到有點緊張。但是我媽媽不怕。她指著一條中等大小的蛇說:“我要這條!”“好!”賣蛇的抓住了蛇。他用手捏蛇頭,用腳踩蛇尾,空手拿刀,靈活地打死蛇頭,然后立即剝蛇皮。然后,他拿起一把刀,把這條白色和粉紅色的蛇切成碎片,放在塑料袋里。媽媽付了錢,拿著裝著蛇肉的袋子和我一起回家了。
吃飯的時候,我媽端上了桌上香噴噴的紅燒蛇肉??吹竭@鍋蛇肉,忍不住胃口大開。在我媽把鍋放到桌子上之前,我拿起筷子,把一塊蛇肉放進嘴里吃了起來。爸爸見我迫不及待的想吃蛇肉,就把蛇肉撿起來吃了。我媽說:“你看你們父子的饞相……”我和父親忍不住笑了...然后,我媽跟著我們?nèi)テ穱L。這紅燒蛇肉味道真美。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八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端午節(jié)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jié)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與吃粽子都與屈原聯(lián)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之后,當?shù)厝嗣駛渌?,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jié)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qū)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jié)吃粽子,在魏晉的時代已經(jīng)很盛行。粽子還是一種節(jié)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的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F(xiàn)在,我們過端午節(jié)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jīng)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jù)著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xiāng)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黃與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過節(jié),她都為我們包粽子,可這次,因為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粽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粽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后,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jié),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jié),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里做作業(yè)、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九
大家都吃過粽子吧,甜甜的粽子百吃不厭,吃了一個令你回味無窮。
每到端午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知道是為什么嗎?告訴你吧,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賽龍舟是為了打撈屈原的遺體。
吃粽子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粽子是用糯米做得,一粒粒飽滿的、雪白的糯米挨挨擠擠,看上去很誘人。不過,要讓粽子好吃餡兒也少不了,餡兒一般有鮮肉的、豆沙的、棗泥的……數(shù)也數(shù)不清,咬上一口,真香啊!
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都從山上采艾蒿插在門上,據(jù)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含義。那天,媽媽還在我們的手上纏上一些五彩的絲線,據(jù)說,今后一直帶著它,可以祛除病邪。
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便把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人們都已吃粽子和賽龍舟來紀念屈原。
真懷念每年的端午節(jié),每每憶起心頭總會涌起一股經(jīng)久難消的味道,同那令人難忘的粽子,香甜可口,令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一
端午節(jié)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就習俗,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jié)呢?這里有不少的傳說。嘴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詩人屈原。
據(jù)說中國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帶了端午節(jié)那一天,我們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有三角形,四角維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很多種,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還有紅棗的,味道非常好。一株香時間粽子出鍋了,外婆把粽子端了過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先把外面的繩子解開,再把粽葉剝掉,?。≌嫦?,我吃了一個還想吃第2個,可惜我的肚子已經(jīng)裝不下了。
?。《宋绻?jié)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jié)。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jié)、還有端午節(jié),現(xiàn)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jié)。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jié),人們一到端午節(jié)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tǒng)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二
時間過得飛快,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
下午兩點,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碧洲公園的沙灘上,觀看劃龍舟表演。參加表演的有十二支龍舟隊,熱鬧非凡,到處都是人山人海。
遠處傳來一陣陣響亮的鼓聲,就像一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樂曲。那鼓聲好像在為隊員們加油!讓他們充滿自信!緊接著十二支龍舟隊,一前一后努力往前沖,只聽到岸上的人大聲叫喊著:“加油!加油!……”龍舟比賽就這樣緊張而又激烈地進行著……最后的冠軍屬于東郊隊。
在我看來,十二支龍舟隊都是冠軍,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到他們都很賣力,劃得非常精彩!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三
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大街上到處飄散著濃而香的粽子味,不時傳來:“粽子,粽子,大家快來買呀!”的叫買聲,逛街的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小朋友胸前掛著的彩色絲線編織的鴨蛋簍,淘氣地晃著。
晚上,人們坐在電視機前,吃著粽子和咸鴨蛋??粗慅堉酃?jié)目,聽著“一二、一二”的短促的聲音,看著七、八個小伙子們賣力劃船的勁,甭提多高興了。
爸爸告訴我,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人,由于當時外有強敵,朝廷腐敗,屈原獨木難支,回天無力,為了保持自己高貴和清白,投汩羅江而死。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是為了讓江中的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后來,人們就在每年端午節(jié)這一天用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呀!端午節(jié)太有意義了。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四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到了。這一天人們會舉行賽龍舟活動,還要吃粽子、掛艾草和喝雄黃酒。
大街上的商店里有一盒一盒包裝好的粽子:有肉餡的、有蛋黃餡的、有火腿餡的……門口的桌子上還放著參差不齊的艾草。
端午節(jié)最有趣的要屬媽媽包粽子和看賽龍舟了。
媽媽一早就出去買原料,準備回來包粽子。不一會兒,媽媽回來了,她把粽葉和米放在桌上,再拿來一個大盆,把米倒進去,又倒上醬油,左拌右拌,米就準備好了。接著,媽媽拿出一片葉子,從中間交叉疊成一個斗形,然后依次放一勺米、一片肉,再一勺米,最后把葉子東折西折,捆上繩子,一個粽子就包好啦!
等媽媽把粽子包好之后,我們就去河邊看賽龍舟。河上一共有九條船,每條船上坐六個人。劃啊劃,劃啊劃,一號船率先達到終點。所有人都歡呼起來。
端午節(jié)真有趣!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五
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jié)是龍節(jié),是四五千年前的南少數(shù)民族紀念龍神的節(jié)日。
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及雄黃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jié)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每逢端午節(jié),人們都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晚飯,我看見電視里面在比賽龍舟,他們一邊喊著:“一二,一二。”媽媽跟我講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那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姣蝦蟹吃飽了,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啊,端午節(jié)真是太有趣了!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六
今天早晨起床,就聞到一股粽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
我跟爸爸媽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于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媽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里害怕,摔了很多次,眼睛里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于學會了溜冰,心里驕傲自滿!滑著滑著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驕傲自滿哦!加油??!”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然后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再驕傲了,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瘪R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貪玩了,也不能驕傲。因為分數(shù)只能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么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七
我了解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春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期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jié)。
每年端午節(jié)人們都會做清香四溢的粽子,佩戴形態(tài)各異、花花綠綠的香囊,在門楣上插綠綠的、香香的艾草。當然賽龍舟是最熱鬧、最好玩的了。
為什么要賽龍舟呢?相傳,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而死,許多人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卻不見屈原的蹤跡。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效仿。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要用藥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人們也紛紛劃船去驅(qū)趕水禽水獸,希望保全屈大夫的身體。
你一定想知道大家為什么這么愛戴屈原吧?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連齊抗秦,遭到貴族子弟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他不忍目睹國家滅亡、百姓遭殃,就縱身跳進滾滾的汨羅江。屈原愛國精神感動著百姓,人們才這樣敬重他。
我希望明年的端午節(jié),我也能包幾個粽子,劃一下龍舟,用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屈原的敬愛之情吧!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八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我想你們都知道是什么,就是端午節(jié)。
打開記憶的箱門,每一個端午節(jié)都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爸爸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當端午節(jié)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包好吃的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粽子。每次看到媽媽拿出兩片大粽子葉,把糯米緊緊裹在里面,然后放進高壓鍋里燉。當我聞到它的香味時,我就流口水了。
這一天,媽媽會在我手上綁上彩色的線,據(jù)說可以消災,延年益壽。晚上還要用菖蒲湯洗澡。聽說有消除一切疾病的功效。
我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九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說到端午節(jié),也就想到了屈原。
據(jù)說,屈原是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舊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舊羅江中。
去年的端午節(jié),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了外婆家,一進門,外婆正在煮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說:“昨天我特意和對門大姐學的,這可是正中的南方菜啊。”這時,外公跟我講了講端午節(jié)的習俗,聽說在我們山西地區(qū),人們?yōu)榱蓑?qū)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qū)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qū)鬼方法,是在室內(nèi)掛避邪驅(qū)鬼的符咒。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嘗嘗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瞇瞇地說:"看你這只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接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xiàn)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我聽著聽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這次去外婆家,我不僅吃到了外婆親手包的粽子,還了解了不少端午節(jié)的知識,真是受益匪淺呀!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
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也叫做重節(jié),這一天大街上就熱鬧起來,“賣粽子,賣粽子”!把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有一個傳說:屈原是個愛國詩人,他當官被人辭掉,他覺得對國家做不出貢獻,要跳汨羅江,死后人們做龍舟打撈他的尸體但是沒有找到,人們?yōu)榱朔乐购永锏聂~、蝦、蛟、蟹,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河里扔用粽葉包上大米的一種食物,喂飽它們。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這種食物叫做粽子。
南方過端午節(jié)吃黃魚、黃瓜、咸鴨蛋、豆瓣餡包的粽子。我家鄉(xiāng)的習俗,是吃粽子、在兒童手腕或腳腕上系五彩繩,在家門口放艾葉。
這就是傳了千年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一
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大街上到處飄散著濃而香的粽子味,不時傳來:“粽子,粽子,大家快來買呀!”的叫買聲,逛街的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小朋友胸前掛著的彩色絲線編織的鴨蛋簍,淘氣地晃著。
晚上,人們坐在電視機前,吃著粽子和咸鴨蛋??粗慅堉酃?jié)目,聽著“一二、一二”的短促的聲音,看著七、八個小伙子們賣力劃船的勁,甭提多高興了。
后來,人們就在每年端午節(jié)這一天用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呀!端午節(jié)太有意義了。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二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由五節(jié)組成,即午日節(jié)和玉蘭節(jié)。
端午節(jié)在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有關(guān)。例如,在這一天,紅色、黃色、藍色、黑色和白色的絲線被綁在孩子的手腕或腳踝上,這被稱為劉長明。家家也要插“五尾”,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龍舟花。在南方,端午節(jié)他們還應該吃“黃武”黃魚、黃瓜、蛋黃、大豆餃子和雄黃酒。
吃棕籽、賽龍舟也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習俗。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看到祖國被侵略,就跳進汨羅江死了。人們拿出飯團扔進河里,說要吃夠魚、蝦、餃子、螃蟹,不要吃屈原的尸體。慢慢地,飯團發(fā)展成了今天的粽子?,F(xiàn)在每年五月初五都有吃粽子紀念屈原的習俗。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三
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噴噴的,真好吃!
可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呢?我?guī)е苫笊暇W(wǎng)尋找答案。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稱重午節(jié)。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BR> 端午節(jié)的意義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為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偉大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哇,端午節(jié)有這么深刻的意義!現(xiàn)在我們過端午節(jié),在當天少不了黃魚、黃瓜、蛋黃、黃鱔,雄黃酒,還有綠豆糕等等。這真是非常有意思吧!
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不僅僅因為它能有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更因為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四
端午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這時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三年級。
作文。
歡迎參考!
今天是端午節(jié),幾天前媽媽就給我脖子、手和腳帶上了用五彩絲線編成的彩鏈。聽大人說帶著它一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姥姥說要包粽子。粽子做好后我馬上飛奔過去拿了一個在手上,剛出鍋的粽子皮是墨綠色的,聞起來好象有一股姥爺喝的茶葉的味道;粽子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用兩到三片蘆葦葉剝裹著白白的糯米,再用馬蓮桿纏住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成了。剝開一個粽子,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好像在開會,又好像在寒冷在冬天大家抱在一起取暖;嘗一嘗香香的、粘粘的,如果再在上面灑上一點糖,那味道更是讓人甜到心里去了。我喜歡端午節(jié),我更喜歡吃粽子。
端午節(jié)是我國“三節(jié)”中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jié)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知道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眿寢屄犃烁吲d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BR>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薄斑@倒是蠻好玩的?!蔽液蛬寢屢黄鹫f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蹦钪钪职?、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jié)的學問可真多。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現(xiàn)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jié)吧!端午節(jié)又稱為端陽節(jié),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jié),它是紀念我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jīng)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fā),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lǐng)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等著你去找呢!
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包粽子又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jié)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你看,我們家里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里,轉(zhuǎn)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zhuǎn)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一番忙綠后。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卷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后,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jié),愛端午節(jié)這濃濃的綜香。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五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傳統(tǒng)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扎五線等傳統(tǒng)習俗。
我們家鄉(xiāng)有一種特殊的習俗。每到端午節(jié)每家每戶都有拔艾蒿的習慣。艾蒿有許多功能,他可以驅(qū)蚊蟲,還有一種藥用價值。艾蒿熬成水擦拭全身,可以驅(qū)寒退高燒。聽老人說他可以辟邪。
每到端午節(jié),媽媽都會包粽子。先把粽葉洗干凈,然后把泡好的糯米撈出來,糯米里面可以放上大棗、豆沙、花生......再用粽葉把糯米和餡包起來,就做好粽子了。
我最喜歡媽媽給我扎的五線。戴在手上五彩斑斕的,可好看了。據(jù)說下雨過后把五線扔到河里能迷暈蛟龍,不再去咬愛國詩人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六
端午節(jié),這可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
記得去年端午節(jié)那天,我一回家,就發(fā)現(xiàn)桌子上放著一大盆的米,外婆告訴我說:“今天是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要吃粽子的,今天我們來包粽子!”說完,外婆就專心致志地包起粽子來。只見外婆先把包粽子的粽葉卷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的糯米,放入我最愛吃的餡——蛋黃餡,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哇!外婆包粽子真好看??!我也興致勃勃地學起來。可是還沒等我包好,這些“急性子”的米就像雪花似地從“漏斗”下的洞里鉆出來了。但我不氣餒,于是,我又包了一次,還是不行。試了一次又一次后,終于勉強包好了一個,雖然樣子有點難看,但我很開心,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呢!
粽子包好了,該煮粽子了。只見外婆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讓水蓋過粽子,就開始煮了。過了幾分鐘,我這個“小饞貓”就憋不住了,不停地問外婆:“外婆,什么時候可以吃了呀?”外婆一直讓我等等。等待了很久,粽子終于出鍋了,外婆把它們端了上來,一股香氣撲鼻而來。粽子品種還真不少,有蛋黃粽、栗子粽、肉粽、紅棗粽,真是令我垂涎三尺。我趕緊拿了一個粽子,把它打開,咬上一口,呀,真香!我一口氣就吃了兩個,都快吃撐了。
那次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七
端午節(ji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是這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人們吃粽子、咸蛋黃、雄黃酒和蛇肉……有些地方還舉行龍舟比賽。
今天早上,我起床后,媽媽問我:“今天又是端午節(jié)了。你還想吃蛇肉?”“我當然想吃!”我大聲回答。“那我們現(xiàn)在就去菜市場買蛇肉?!薄昂冒?快走!”于是,我跟著媽媽去了菜市場。
當我們來到菜市場時,我們沒有看到蛇肉。所以,我媽媽帶我在里面逛了逛。我們設(shè)法找到了一個賣蛇肉的地方。攤主問:“你買蛇肉嗎?”我一把抓住我媽說:“好啊!”這個人讓我們自己選擇。我看見那些蛇在籠子里游來游去。他們也不時抬起頭。我不禁感到有點緊張。但是我媽媽不怕。她指著一條中等大小的蛇說:“我要這條!”“好!”賣蛇的抓住了蛇。他用手捏蛇頭,用腳踩蛇尾,空手拿刀,靈活地打死蛇頭,然后立即剝蛇皮。然后,他拿起一把刀,把這條白色和粉紅色的蛇切成碎片,放在塑料袋里。媽媽付了錢,拿著裝著蛇肉的袋子和我一起回家了。
吃飯的時候,我媽端上了桌上香噴噴的紅燒蛇肉??吹竭@鍋蛇肉,忍不住胃口大開。在我媽把鍋放到桌子上之前,我拿起筷子,把一塊蛇肉放進嘴里吃了起來。爸爸見我迫不及待的想吃蛇肉,就把蛇肉撿起來吃了。我媽說:“你看你們父子的饞相……”我和父親忍不住笑了...然后,我媽跟著我們?nèi)テ穱L。這紅燒蛇肉味道真美。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八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端午節(jié)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jié)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與吃粽子都與屈原聯(lián)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之后,當?shù)厝嗣駛渌?,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jié)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qū)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jié)吃粽子,在魏晉的時代已經(jīng)很盛行。粽子還是一種節(jié)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的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F(xiàn)在,我們過端午節(jié)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jīng)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jù)著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xiāng)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黃與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過節(jié),她都為我們包粽子,可這次,因為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粽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粽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后,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jié),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jié),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里做作業(yè)、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端午節(jié)怎樣過三年級篇十九
大家都吃過粽子吧,甜甜的粽子百吃不厭,吃了一個令你回味無窮。
每到端午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知道是為什么嗎?告訴你吧,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賽龍舟是為了打撈屈原的遺體。
吃粽子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粽子是用糯米做得,一粒粒飽滿的、雪白的糯米挨挨擠擠,看上去很誘人。不過,要讓粽子好吃餡兒也少不了,餡兒一般有鮮肉的、豆沙的、棗泥的……數(shù)也數(shù)不清,咬上一口,真香啊!
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都從山上采艾蒿插在門上,據(jù)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含義。那天,媽媽還在我們的手上纏上一些五彩的絲線,據(jù)說,今后一直帶著它,可以祛除病邪。
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便把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人們都已吃粽子和賽龍舟來紀念屈原。
真懷念每年的端午節(jié),每每憶起心頭總會涌起一股經(jīng)久難消的味道,同那令人難忘的粽子,香甜可口,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