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實用17篇)

字號:

    教案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是文字、圖片或者多媒體展示形式。編寫教案時要關注學生的評價和反饋,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希望大家能夠從這些教案范文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指導。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的字音、字形和字義。
    3.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4.了解小露珠的形成過程。
    教學重點:
    1.掌握課文中的四個多音字“降、露、樂、鉆”。
    2.“越來越……”句式的學習。
    教學難點:
    理解“光彩熠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的好朋友是誰呀?師生交流。
    2.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我們先來聽聽她的自我介紹吧。
    這位新朋友的名字是?
    齊讀課題:小露珠。
    3.那你們想了解這位新朋友嗎?想。
    首先,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和我們的小露珠交個朋友吧。
    二、生詞關。
    1.小露珠說要和她交朋友,還要先過個關。什么關呢?那就是生詞關,過關的小朋友,才能和我們的小露珠交朋友。
    2.出示生字詞。
    哪位小朋友先來過關?和小露珠交朋友。
    生領讀。
    降臨黃豆粒珍珠披著植物。
    俊俏戴上一股襲來吹奏樂曲。
    露珠鉆石草桿光彩熠熠。
    喇叭水蒸氣笑盈盈水晶。
    (師生交流生字詞的字音和字形)。
    3.多音字“降,露,樂,鉆”的學習。
    瞧瞧,誰是火眼金睛,發(fā)現(xiàn)得最多、最快?
    同學們真厲害,生詞關一點都難不倒你們。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小露珠吧。
    三、初讀課文。
    (一)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
    生詞讀的好,相信大家的課文也能讀得好。我們一起讀一下第一段。
    2.找時間點。
    這一段中有兩個時間點,請大家找一找:夜幕降臨黎明。
    夜幕降臨:夜晚到來的時候。
    在夜晚到來,夜幕降臨的時候,小露珠怎么了?
    板書:出現(xiàn)。
    這時候的小露珠是小小的。
    黎明:天快亮的時候。
    天慢慢亮了,這時的小露珠是什么樣的?
    板書:黃豆粒。
    3.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
    4.教學“越來越大,越來越亮”
    (1)讀讀這兩個詞語,想想小露珠的什么在變化呀?(大小、亮度)。
    (2)是呀,小露變得又大又亮。讀這句話,要能讓大家感覺小露珠在越來越大,越來越亮,那么你就是最棒的。誰來試試?(指名讀)。
    (4)你能像書上一樣用兩個“越來越()、越來越()”說一句話嗎?說出一樣事物兩方面的變化。老師給你們點提示。
    出示:我每天練習寫字,我的字寫得越來越(),越來越()。
    我家門前的小樹苗長得越來越(),越來越()。
    (5)你們說得越來越精彩了。我們一起讀第一自然段,感受小露珠的調(diào)皮、可愛。(全班齊讀)。
    5.過渡:天亮了,小動物們也都睡醒了??此麄兒托÷吨樵诖蛘泻裟?。
    (二)第二段。
    1.這是誰在和小露珠打招呼呀?
    小青蛙。
    2.誰來讀讀第二段,和我們的小露珠打打招呼?生讀。
    (三)第三段。
    1.除了小青蛙還有誰也和小露珠打招呼了?
    小蟋蟀。
    2.小蟋蟀說什么了?誰來讀讀第三段。
    (四)第四段。
    1.這一段寫了誰?
    小蝴蝶。
    2.小蝴蝶看到了小露珠,說了什么?誰來讀第四段。
    (五)第五段。
    1.為什么每個小動物都和小露珠打招呼啊?
    因為他們都喜歡小露珠。
    2.齊讀2到5段,讀出小動物們對小露珠的喜愛。
    (六)第六段。
    2.太陽公公出來了,你們覺得太陽給你們什么感覺啊?
    師生交流,引出很亮,很熱。
    3.在太陽的照耀下,我們的小露珠顯得?
    板書:光彩熠熠。
    4.解釋:光彩熠熠。
    (1)“熠”是“火”字旁,所以和什么有關?
    和火,太陽有關。
    (2)剛剛我們說到太陽的很亮的。所以“熠熠”是什么意思?
    閃亮,發(fā)亮。
    “光彩熠熠”就是有光澤,閃光發(fā)亮的樣子。
    (七)第七段。
    我們來讀讀第七段。
    2.太陽公公變得怎么了?
    散發(fā)的熱量越來越大。
    3.所以我們的小露珠也?
    越來越輕。
    然后變成了水蒸氣,消失了。
    板書:水蒸氣。
    4.小露珠消失了,植物們感覺怎么樣?
    不舍得。
    5.哪位小朋友來讀讀植物們對小露珠的不舍。
    喜歡。
    (八)填空。
    通過剛才的學習,老師想讓大家當當小作家,填一填下面這句話。
    出示:小露珠在夜幕降臨時(),
    在黎明時(),
    太陽出來后(),
    最后()。
    四、總結。
    板書設計:
    15.小露珠。
    出現(xiàn)。
    黃豆粒。
    光彩熠熠。
    水蒸氣。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絕招是練出來的,要練有用的絕招的道理。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
    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字詞卡片
    二次備課
    能較熟練地朗讀課文,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幾個孩子都比了哪些絕招,你最佩服誰的絕招。
    1、師:你們都喜歡看動畫片嗎?
    喜歡誰?。克惺裁幢绢I呀?
    生:我喜歡……,他有……
    2、師:同學們,這些都是他們的絕招。接下來我們開始上課吧。
    3、師板書課題:《絕招》,齊讀
    4、提問:什么叫絕招?
    是一個人怎樣的本領呢?能具體說說嗎?
    (師小結:絕招是一個人很難練成的,了不起的本領。)
    過渡語:課文中有一群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絕招。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趕快打開課文64頁,自由讀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字詞,多讀幾次。現(xiàn)在開始吧。
    1、學生自由讀。
    2、讀準下列字音:
    憋氣 腮幫子 蔫蔫 鏟餡
    攥餃子 攥得快 尷尬 撇到
    下巴頦 咧開 羨慕 握拳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三
    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賞兒童詩,激發(fā)學生閱讀兒童詩的興趣,并能進行簡單的模仿創(chuàng)編。
    教學重點。
    欣賞詩歌的語言美、畫面美,感受童年的快樂。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準備采蜜本(摘錄本)。
    課前分發(fā)印有《童年的水墨畫》的紙張,讓學生自己預習,并進行一定的摘抄。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激發(fā)興趣。
    播放歌曲《童年》。
    簡介你認識的高洪波。
    師#三年級#?導語: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欣賞兒童文學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畫》。
    二、交流摘錄筆記,感知大意。
    1、在每小節(jié)的標題后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概括主要內(nèi)容。
    2、說說詩歌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三、感悟詩句優(yōu)美,欣賞畫面。
    1、從學生摘錄的詞句入手,引導品味一節(jié)詩的語言美,畫面美,并進行朗讀。
    2、提煉欣賞方法。
    3、學生自己按方法欣賞其它詩節(jié)。
    4、交流,師引導點撥,并指導朗讀。
    四、動筆仿詩,抒發(fā)情感。
    1、說說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斷,再小組合作,模仿詩歌,試編詩歌。
    2、交流所編的詩句。
    七、總結,布置作業(yè)。
    1、補充采蜜本。
    2、繼續(xù)閱讀兒童詩。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清課文條理,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讓學生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學習如何去關心和愛護別人,從而使學生懂得做子女的也應當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體會為什么說這種沉默是可貴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可貴的沉默。
    2、引導學生說說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說話)。
    3、齊讀課題,質(zhì)疑。師:看到題目你有哪些問題?(為什么說沉默是可貴的呢?誰沉默?在什么情況下沉默?他們沉默時的神態(tài)怎樣?沉默之后是一種什么情景呢?……)。
    二、學生自學,解決疑惑。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通讀課文。把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
    (2)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3)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記號。
    (4)小組合作學習,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詞句與大家交流、討論。
    2、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學。
    3、教師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三、檢查自學情況,深入學習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1.讀準生字、新詞的字音。
    2.理解詞義。
    異口同聲:形容很多人說同樣的話。
    驕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氣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樣子。
    左顧右盼:向左右兩邊看。
    情緒:人從事各種活動時產(chǎn)生的興奮的心理狀態(tài)。
    索性:直截了當,干脆。
    阻止:使停止行動。
    蘊藏:蓄積而未顯露或未發(fā)掘。
    依然:依舊。
    寂然無聲:非常安靜,沒有聲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趕。
    沉默不語:不說話。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依法定程序減輕或免除對罪犯的刑罰。
    四面八方:泛指周圍各個方面。
    繼而:接著。
    稚拙:幼稚笨拙。
    3、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在一節(jié)課上,老師詢問家長給學生們過生日的情況,大家情緒熱烈,滔滔不絕,可當老師問誰知道家長的生日時,教室里立刻沉默無聲,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懂得了要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2)哪些自然段是寫課上發(fā)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寫了課下發(fā)生的事?(小組合作學習,得出以下結論。)課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寫課上老師教育我們不能只會感受愛,還要知道回報父母的愛。
    第二段:(17自然段):寫家長會上,家長們的反映。
    第三段:(18自然段):寫“我”的感受。
    4、學習內(nèi)容,理解重難點。
    (1)請學生把課文中孩子們在敘說父母給自己過生日的情景時的表現(xiàn),用筆畫下來,再讀讀,體會一下當時孩子們的心情。(也可引導學生回憶自己過生日的情景)。
    從“驕傲地舉起了手”,“神氣十足地左盼右顧”,“越點越多,越點越興奮,聲音越來越響”,“索性站起來”,“快樂地交談”等體現(xiàn)了孩子們得到父母的愛的幸福。
    (2)“我想去尋找蘊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BR>    (“極為珍貴的東西”在這里就是指要回報父母的愛。這句話是說“我”要讓孩子們不光感受到愛,還要讓他們懂得回報父母的愛。)。
    課件出示:
    “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的,請舉手!”教室里寂然無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孩子們沉默著,他們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默了足足一分鐘,我悄悄地瞥了一下這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可愛恰恰在那滿臉的犯了錯誤的神色之中?!?BR>    (“足足一分鐘”,表明“沉默”的時間很長。孩子們面對誰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這個話題,一下子從“十分熱鬧”變得“沉默不語”,“所有的人”都不說話了,并且臉上流露出犯了錯誤的神色,這恰恰是他們可愛的地方。說他們可愛,是因為他們在覺察到自己錯了之后,毫不掩飾,坦誠地流露在他們的神色之中。)。
    (5)“像獲得赦免一樣,那一雙雙躲閃的目光又從四面八方慢慢地回來了。”
    (這句話是“我”輕輕問“怎樣才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后孩子們的最初反應?!跋瘾@得赦免一樣”,形容孩子們的錯得到老師的原諒,心情輕松了許多;“躲躲閃閃的目光”,形容孩子們追問時表現(xiàn)出來的回避的神色;“從四面八方慢慢地回來”,說明孩子們的目光慢慢地從各個角度轉(zhuǎn)向老師,敢于看老師了。)。
    (前面是說父母如何愛自己的而熱鬧,后面是為回報父母的愛想辦法而熱鬧。)。
    (7)有感情地朗讀,體現(xiàn)兩種不同的熱鬧。
    (8)“啊,我真快活!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這堂課成功了,小家伙們在沉默中終于懂得要回報父母的愛了,后來他們用各種方式回報了父母對自己的愛?!拔摇甭牭郊议L會上爸爸媽媽說他們的孩子在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愛,這正是孩子們在那節(jié)課上沉默不語“反省”自己的結果,這也正是為師的快樂。)。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提示:朗讀時,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緒變化。開始要讀出孩子們歡樂、自信的情緒和熱鬧的氣氛;在孩子們沉默時要讀出內(nèi)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們明白了要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的時候,要讀出歡快、欣喜的語氣。
    五、總結。
    (孩子們在沉默中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很多很多;孩子們在沉默中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愛而沒想到回報;孩子們在沉默中思索應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孩子們在沉默中懂得了接受愛的同時更要回報愛的道理。)。
    六、談體會:
    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愛父母,體諒父母的辛苦,不僅要自己的事自己做,還應幫助爸爸媽媽分擔一些事情。在他們的生日之時,或者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之日,送上一句問候語,做張賀卡、寫封信表一表心意,對于他們來講將是一種多么大的快樂與幸福呀!除了父母,我們還應該愛身邊所有的人,懂得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懂得給與將比得到更快樂。)。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五
    1、通過口語交際,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思維能力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使學生學會傾聽,養(yǎng)成尊重別人的良好習慣。
    4、積極參與找春天的實踐活動,主動與同學交流春天里的新發(fā)現(xiàn)。
    1、講好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有條理地表達意思,能正確地評議別人的發(fā)言.
    3、在與別人交談的過程中,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孩子眼中的春天是獨特的,他們應該很樂于和別人交流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春天,但在寫作方面,學生有種害怕的情緒在里面。
    一、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春天。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2、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就是:春天來了(板書課題)
    二、指導寫作方法。
    說到春天,你會想到哪些詞語呢?(學生回答)老師也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描寫春天的四字詞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欣賞春天的圖片,感受春天的美麗。
    1、出示一位同學寫的《春天來了》,全班學生齊讀。
    2、學生評價這位同學寫得怎么樣。
    3、出示另一篇《春天來了》,兩篇文章進行比較,學生再次評價。
    4、師生共同分析第二位同學寫得好在哪里。
    5、老師小結寫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合適的修辭方法。
    三、小組內(nèi)合作寫句子。
    1、出示小組合作要求,老師進行講解。
    2、老師出示圖片,小組成員共同討論,選取兩種事物來寫。
    3、選一名記錄員,把大家說的好的句子寫下來。
    4、班內(nèi)展示。
    四、畫一畫,寫一寫。
    1、學生在圖畫本上畫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并給自己的畫配上文字。
    2、班內(nèi)展示,同學之間評價。
    3、老師進行總結。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六
    本次語文測試,從整體看凸顯課改精神,以學生為主體,題型以開放為主。就內(nèi)容看,主要本學期課文中要求識記的字詞及語文園地中出現(xiàn)的句子,這樣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又能激發(fā)學生答題興趣,充滿了吸引力。題型結構合理,難易恰當,既能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的情況,又能拉開分數(shù)。
    二、試卷內(nèi)容分析
    這次三年級語文試卷題型有“知識積累與運用”,“閱讀理解”,“習作樂園”三大塊?!胺e累運用”部分包括六小題:“我會寫”“比一比,再組詞”“補充詞語或句子”、“選詞填空”、“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判斷”。“閱讀樂園”部分包括兩篇語段閱讀?!傲曌魈斓亍辈糠质菍懗砷L過程中的經(jīng)歷,通過一兩件事寫下來,字數(shù)300字左右的習作。其題型較新穎,能貼進學生生活,覆蓋面較廣,既考查了學生對字、詞、句的積累、理解、運用的情況,又檢測了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和要求。
    三、考試結果及分析
    (一)總體情況分析
    本次測驗,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兼顧了過程與方法,體現(xiàn)價值觀與情感態(tài)度。從整體看學生發(fā)揮的還比較理想。
    最新三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考試卷分析:數(shù)據(jù)分析:我班有30人參加考試;最高分98.5分,平均分89.62。85分以上25人,占83﹪,60分以上占100﹪。從以上數(shù)據(jù)看出我班平均分懸殊不大。但與其他班級相比,特別是85分以下人數(shù)多的出乎意料,其中有三位同學作文只寫了簡單幾行,導致失分嚴重。具體情況如下:
    1、正確率最高的是第三題,學生的答題正確率在90%左右,這說明在平時教學中,字詞教學落實的較好。
    2、正確率最低的是課外閱讀的第4小題,這一題是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猴子到頭來什么果子都吃不到的原因。學生依靠短文,沒有進行設想,有些同學寫了,只是表達不當,內(nèi)容太少,文字表達不太準確。
    3、從板塊分析,基礎知識正答率較高,但習作訓練(盡管以90分進行統(tǒng)計)和課外閱讀正答率都比較低。
    (二)具體情況分析
    一、基礎知識
    1、答題分析
    第一題:看拼音寫詞語。這一題比較會寫錯的字的是:唾沫、繁殖。其主要原因:一是讀不懂拼音;二是不看拼音,隨意猜;三是能拼準拼音,但是由于平時練得不夠扎實,有一部分同學寫成了同音字,所以寫錯。
    第三題:按要求填空。全部都是平時背過的言語或歇后語等,失分較多的`是寫錯了字或不會填。
    2、錯誤分析
    寫錯別字的問題比較嚴重,每一道題都有錯別字出現(xiàn)。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當把所教的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教給學生識字、記字的方法和規(guī)律。把字詞放在語境中去認讀、去理解,把字詞句有機結合起來,采用多種有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認字的興趣,并且鼓勵學生在習作、日記中運用學過的生字詞。
    二、習作部分
    1、答題分析
    本次習作是半命題作文,范圍比較廣,有同學不能通過具體事例寫自己成長中的經(jīng)歷,導致失分嚴重,也有些同學在寫內(nèi)容時,寫了幾句話,前后卻不通順,中間沒有標點符號,語言不生動等,種種錯誤都是和不認真審題有著密切關系。
    三、改進措施
    1、重視字詞教學,采取種種措施牢固掌握基礎知識。
    2、狠抓課堂教學,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3、加強課外閱讀,重視積累和背誦優(yōu)美詞語,提高語文寫作能力。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七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小故事導入新課。
    二、愉快體驗,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1)出示第2頁彩圖。
    (2)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你們看見了哪些建筑物?愿意當小導游為大家介紹一下嗎?同桌之間互相解說。
    (3)指名上臺講。
    2、學習例1:出示第3頁彩圖。
    早上太陽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陽,我們面對的是什么方向?背對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學生相互說說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現(xiàn)在同學們像老師一樣伸開兩臂,我們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3)請4位同學面朝4個方向背對背站好,讓他們說說自己面對的方向。引導其他同學觀察和發(fā)現(xiàn)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
    強調(diào)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4)回教室填寫例1。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練習一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圖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并集體交流,使學生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情境。
    復習四個方向,請學生介紹學校四個方向的建筑物。
    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學校,可以使用校園示意圖。
    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
    出示第4頁彩圖。
    2.生繪制校園示意圖。
    3.小組交流展示。
    4.看第4頁彩圖,說說怎樣畫更簡便、更清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6頁第2題彩圖。
    這是小明的房間,你能幫他介紹一下四面的擺設嗎?
    2.一人說房間的陳設,一人繪制出平面示意圖。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
    3.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把有關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會了繪制簡單的平面示意圖。課后請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一張標準的校園示意圖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看看,向他們介紹我們的校園。
    板書設計:
    繪制平面圖。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九
    一、試題分析:
    本次質(zhì)量檢測試卷的整個難易程度適中,題量合適,注重基礎知識,考察的知識面廣,題目的形式多樣,實際運用較好,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是一份比較好的檢測學生雙基知識的試題,為今后的教學起到了一定的導向作用。試題的編制即側(cè)重于對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考查,同時部分試題蘊涵了對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力等數(shù)學知識綜合運用水平的考查。試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題型多樣。包括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口算、筆算)、動手操作題、應用題等。
    2、綜合運用性強。一道題目不僅考查一個知識點,而是考查有聯(lián)系并且易混淆的多個知識點。目的是要求學生能融合貫通,全面分析并掌握所學知識。
    3、注重計算能力的考查,測試學生是否有扎實的基本知識和熟練的運算能力。整套試卷,不但計算量大,而且范圍廣,分布于填空、選擇、口算、豎式計算、解決問題中。
    4、注重運用,有一定靈活性。
    5、貼近生活,注重考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在數(shù)學中的應用。
    二、學生答題情況及分析:
    本次我們班有50名同學參加考試,90分以上有21人,不及格
    的1人。及格率97.96%,優(yōu)秀率42.86%,平均分87.01。
    優(yōu)點:全班卷面達到了干凈整潔,書寫漂亮。基礎知識掌握扎實,成績良好。
    不足:通過看卷子,我們找到了下面問題:
    1、學生缺乏良好的考試習慣,自己檢查錯誤的能力有待加強。如:填空題中一些基本的題目出錯;計算題豎式正確,答案填錯;應用題抄錯數(shù)。
    2、學生馬虎現(xiàn)象嚴重:單位名稱落寫,橫式不寫得數(shù),判斷不加以思考。不認真審題,列式時數(shù)字寫不對,導致簡單的題目也不做對。
    3、課上聽講不好,對應用題目的理解能力需要繼續(xù)提高。如對“這塊試驗田有多大?”理解不了,不知道是求周長還是求面積。
    三、改進措施:
    1、教師及時反思進行詳細卷面分析針對每個學生進行分析。指點不足,鼓勵差生。
    2、利用假期狠抓學生舉一反三能力的培養(yǎng)。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分析能力、計算能力、認真檢查能力。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及時反饋,及時補差。
    4、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及時溝通,共同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
    5、利用假期留分層次作業(yè),讓每個學生在假期知識有銜接,能力有提高。
    三年級數(shù)學期中試卷分析
    南岔中心小學劉沙榮
    一、試題情況分析
    本次數(shù)學試卷題型多樣,覆蓋全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注重基礎,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重了趣味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突出了學科特點,以能力立意命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精神。有利于考察數(shù)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引導和培養(yǎng)。
    試卷基本分為判斷、選擇、填空、畫圖、計算、解決問題共六項大題。概括有以下特點:
    (一)注重基礎知識,細化考察體系
    本套試題考查面廣,涉及知識點多,突出了教學重點,題量適中,難易程度適中。符合兒童心理,其中對知識的正確理解是本次考察的重點。
    (二)題型設計新穎,試題結構均衡
    試題做到了計算技能考查與思維水平考查相結合。其中填空、計算重在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注重了數(shù)學概念,思維方式,解題技巧的檢測。而選擇和解決問題考查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三)貼近生活實際,體現(xiàn)應用價值。
    試題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離不開生活。
    二、取得成績
    1、基礎知識部分學生答的一般,可見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基礎知識抓的還不夠,對學生應掌握的知識訓練的還不到位。部分學生對本冊書所學習的平移知識理解掌握得一般,少數(shù)學生出現(xiàn)問題。
    2、學生的計算準確率比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這與平時的'課堂訓練是分不開的。
    3、解決問題這一大題學生掌握的還是比較好的失分較少。
    4、學生的卷面較為干凈整潔,格式書寫正確。
    (二)存在問題
    1、判斷題的第2題,大部分學生答案出現(xiàn)不統(tǒng)一的情況,這與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關。
    2、在選擇題的第4題中,學生通過計算是不能直接得到能選的答案,此題很靈活,充分地考察了學生對估算概念的掌握。題目很新穎。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3、在填空題中,第5題失分嚴重,因為這是一個看圖填空題,由于學生觀察的不仔細,所以失分較多,總體看來,填空題失分較大,這與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有直接的關系。
    4、計算題的豎式計算中,脫式計算做得不夠理想,主要是剛學完還缺乏練習。
    5、解決問題這一大題,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只有個別學生出現(xiàn)錯誤,是計算出現(xiàn)問題。
    (三)今后的教學方向
    從試卷的方向來看,我認為今后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個別學生在一些比較簡單的計算題中出現(xiàn)問題,并不是他們不會,而是不夠細心,比較浮躁。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心、書寫工整、獨立檢查等一些好的學習習慣。
    2、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們的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以教材為本,扎扎實實地滲透教材的重點、難點,不忽視有些自己以為無關緊要的知識;又要在教材的基礎上,緊密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的問題。
    3、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與方法,尤其是檢查的良好習慣。加強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4、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能力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得到提高,每天堅持鍛煉,相信學生在今后的考試中會有所進步。
    總之,這次考試暴露了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我會用心總結經(jīng)驗,以便完善下一步的教學。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十
    二、1、×2、√3、×4、√5、√。
    三、1、b2、a3、c4、a5、c6、a。
    四、
    1、10008403608003.72.30.53.2。
    2、207021004500。
    3、14054811.7。
    4、471465198。
    五、略。
    六、面積:893平方米周長:132米面積:144平方分米周長:48分米。
    七、1、137臺。
    2、1900平方米176米。
    3、600千克。
    4、500千米。
    5、11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十一
    一、看拼音寫詞語。(6分)。
    (,)(,)(,)(,)(,)(,)。
    二、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使它與前面的詞能搭配起來。(4分)。
    牢記(,)揭開(,)欣賞(,)瞄準(,)。
    打消(,)傾訴(,)傾注(,)寬恕(,)。
    三、按要求寫成語,不可以重復。(9分)。
    四、將下面的句子寫具體。(4分)。
    五、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一段話。(6分)。
    我們已經(jīng)即將小學畢業(yè),學習更加勤奮。這學期,我們班同學閱讀了“紅樓夢”、“愛的教育”等……課外書。大量的課外閱讀使我們增長了知識和寫作水平。我們班還被評為“課外閱讀先進班級”的光榮稱號。
    六、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11分)。
    1.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道。
    2.它把影子____________,葉影__________,花影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樹林內(nèi)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嘰嘰啾啾,似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課外積累填空,10題選做5題就行。(5分)。
    1.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傷悲!
    2.讀書破萬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樓蘭終不還。
    4.人生自古誰無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______________,此事古難全。
    6.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寫出《紅樓夢》中的三個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閱讀短文,完成練習(11+14=25分)。
    (一)信譽的價值。
    從前,有一對夫妻,開了一家酒店,由于他們賣的酒物美價廉,生意十分興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摻了水,多賣了五元錢。
    晚上丈夫回來,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訣”告訴了丈夫,以為會得到丈夫的夸獎。
    果然,從此他們的生意不如以前紅火,最后終于徹底破產(chǎn)。當妻子貧困交加,奄奄一息的時候,她悔恨地流著淚,說:“我明白了……”
    1.在文中找出與“興隆”意思相近的詞:___________。(2分)。
    2.給第四小節(jié)加上標點符號。(3分)。
    (這一題可要細心喲!)。
    3.“物美價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抄下來。(2分)。
    5.短文結尾“妻子”想說什么呢?請你寫一寫。(2分)。
    “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什么最廣闊。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藍天,比藍天更廣闊的`是人的美好心靈。
    1.“毫不猶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句話用上“毫不猶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最后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_的方法,著重強調(diào)的是_______________(4分)。
    3.短文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件事,告訴人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九、習作(30分)。
    在你的身邊,有關心你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教師……選一個你喜歡的人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
    要求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語句要通順,不少于400字。
    附加題:(3分)。
    1.寫出3首詩中含有“月”字的古詩的題目。如《靜夜思》:
    2.寫出3首表達了親情、友情的古詩的題目。如《別董大》: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十二
    目標確定的依據(jù):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課程標準對于這部分的要求是,能口算一位數(shù)乘除兩位數(shù);
    2、教材分析:
    3、學情分析:
    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口算之后,已經(jīng)有了口算的基礎。
    學習目標:
    1、通過說一說、練一練,會說出兩位數(shù)成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的計算過程,通過練習,及老師的引導發(fā)現(xiàn)并體會最簡單的口算方法。
    2、能通過交流、討論自己總結出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幾百幾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評價任務:
    1、結合實物,體會一位數(shù)乘10,能說出一位數(shù)乘10的算理。
    2、說出一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乘整百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下面各題(出示口算題卡):
    15×312×414×525×4。
    2.指名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二、學習新知。
    1.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1)出示例題,要求學生認真看圖。
    (2)觀察主題圖,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橙子每盒6個,10盒有多少個?
    怎樣列式?
    6×10。
    怎么計算:
    (3)6×10=?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4)計算下面各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10=8×10=15×10=18×10=。
    發(fā)現(xiàn):一個數(shù)乘10時,就在這個數(shù)的后面添上1個0。
    2.兩位數(shù)乘整十口算方法:
    出示:蘋果每盒12個,20盒有多少個?
    分組進行討論12×20的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3)小組交流,匯報各種想法:
    3.兩個整十數(shù)相乘的口算方法。
    獨立完成p42做一做,然后在組內(nèi)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12×30=31×30=14×20=32×20=。
    120×30=310×30=140×20=320×20=。
    小結:兩個整十數(shù)相乘,只用0前面的兩個數(shù)相乘,然后再在所得到的積后面添上兩個0。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十三
    一、積累與運用(50分)。
    3、(6分)參加人參量地力量給你給予4、(4分)仆堅提威。
    5、(6分)略6、(4分)始于足下百尺竿頭7、(3分)謙虛。
    8、(4分)(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對即可。
    (2)溫故而知新。對即可。
    9、(5分)(1)清明上河圖。
    (2)當他人身處困境中,自己要把“掌聲”送給他,當自己身處困境中要珍惜別人給自己的“掌聲”。
    (3)略。
    二、閱讀與思考(30分)。
    1、把詩句補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5分)。
    2、(9分)(1)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2)2分表示列舉的省略(3)4分想象合理即可(4)1分略。
    3、(16分)。
    (1)5分時間春夏秋冬木棉花菊花水仙花。
    (2)2分啊,我愛花城,我愛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愛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絢麗的人們。
    (3)2分千姿百態(tài)孤芳自賞五彩繽紛對即可。
    三、習作(20分)。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十四
    本次質(zhì)量檢測試卷的整個難易程度適中,考察的知識面廣,題量也符合學生的練習要求,題目的形式多樣,實際運用較好,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一些精神,是一份比較好的檢測學生雙基知識的試題,為今后的教學起到了一定的導向作用。試題的編制即側(cè)重于對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考查,同時部分試題蘊涵了對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力等數(shù)學知識綜合運用水平的考查,如其中動手操作題占一定的.比分。試卷有以下幾個特點:
    2、貼近生活,注重考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在數(shù)學中的應用;
    3、注重運用,有一定靈活性。
    試題特點:
    1、綜合運用性強。
    一道題目不僅考查一個知識點,而是考查有聯(lián)系并且易混淆的多個知識點。目的是要求學生能融合貫通,全面分析并掌握所學知識。如:統(tǒng)計內(nèi)容的題目中,(1)根據(jù)統(tǒng)計表完成統(tǒng)計圖。(2)這四年中,安裝電話最多的是哪一年是,年安裝最少。(3)這四年平均每年安裝多少部電話?此題就考查了平均數(shù)的含義,畫圖能力,相差數(shù)和大小比較等等。又如解決問題中的第4題,根據(jù)小明和爸爸做衣服的用布情況表,計算爸爸做一套衣服用多少布?小明做一套衣服用多少布?既考查了學生的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又考查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注重計算能力的考查,測試學生是否有扎實的基本知識和熟練的運算能力。整套試卷需學生計算的地方多達20多處,不但計算量大,而且范圍廣,分布于填空、判斷、選擇、口算、豎式計算、作圖、解決問題中,單純直接計算題多達26分。
    3、注重對學生生活實際經(jīng)驗在數(shù)學中的運用的考查,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實用性。如一年又()個月,一枚郵票的面積是4()?!断惭蜓蚺c灰太狼》從15:00開始播出,16:38結束,共播出了()時()分。十分接近生活現(xiàn)實,又為學生積累了生活經(jīng)驗。應用題也體現(xiàn)了課標指出的“學生的數(shù)學內(nèi)容應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觀點,從而促進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fā)展。
    二、質(zhì)量分析卷分析。
    1、學生試卷成績?nèi)缦拢篴bcd68332、從統(tǒng)計來看,各年級這次檢測成績良好,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較好。
    3、學生計算題的成績很不理想,學生失分較多。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數(shù)據(jù)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數(shù)據(jù)的方法。
    2、使學生知道繪制簡單統(tǒng)計表的方法,并學會看簡單的統(tǒng)計表。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團隊。
    教學準備:
    統(tǒng)計本班的轉(zhuǎn)圈情況原始表(三種不同的),直尺。
    教學過程:
    一、初步經(jīng)歷統(tǒng)計的過程。
    1、同學們,你知道“神州”五號是什么時候上天了嗎?(3年10月15日9時10分)在所有職業(yè)中,只有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工作環(huán)境和自身素質(zhì)最接近航天的要求。美國、俄羅斯的航天員,都是從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出來的。我國也不例外,第一代航天員全部選自空軍戰(zhàn)斗機飛行員。他們都有近千小時的飛行經(jīng)歷,具有高超的飛行技術,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強健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反應能力。飛行員本來就是百中選一,經(jīng)過航空學校和飛行部隊不斷篩選,留下來的多是精英。航天員的選拔,則是從這些精英里面選精。所以,宇航員要進行許多挑戰(zhàn)人體極限的訓練,平衡能力的訓練就是其中的一種。
    2、信息窗,問學生:圖中的小同學正在干什么?做轉(zhuǎn)圈訓練。
    3、你們能轉(zhuǎn)幾圈呢?學生按性別分小組試試。同學們,你們都能轉(zhuǎn)多少圈呢?,老師知道嗎?有什么辦法能讓老師了解大家的情況呢?(調(diào)查、統(tǒng)計)(板書:統(tǒng)計)下面,我們開始統(tǒng)計我們班同學轉(zhuǎn)圈的情況。
    問:你準備怎么統(tǒng)計呢?(充分說)。
    二、認識統(tǒng)計表。
    1、哪組來幫老師統(tǒng)計?其他組長了解一下本組同學的情況,等會兒向他們匯報。你們這組也分一下工,一個人在黑板上記錄,一個人問,還有兩人負責計算。指名一組學生按所說的方法統(tǒng)計,并板書。
    問:我們一共統(tǒng)計了多少人?給它取個名字叫(合計)(板書:合計)。
    2、制表:第一行是什么?(圈數(shù))(板書)第二行的這些數(shù)表示什么?(板書:人數(shù))。
    4、師:剛才,同學們收集了我們班轉(zhuǎn)圈情況的人數(shù),并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了,制成了統(tǒng)計表,這個過程叫做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這是統(tǒng)計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要觀察這張表格,你能從中看出轉(zhuǎn)圈最多?你能從中看出轉(zhuǎn)圈最少?你還看出什么?學生自由說。
    5、統(tǒng)計表在我們?nèi)粘I罴肮まr(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應用廣泛,有時為了解決問題,常常要將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制成統(tǒng)計表進行分析,幫助決策。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十六
    1、通過調(diào)查、訪問,了解家庭成員的情況,體會長輩對家庭的熱愛和為維護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2、嘗試設計、布置房間,初步培養(yǎng)測量、規(guī)劃、設計能力,同時感受參與家庭活動的樂趣。
    3、細心觀察生活,積極動腦,進行小發(fā)明和小創(chuàng)造,鍛煉動手能力。
    4.增進熱愛家庭和家人的情感,增強營造和諧歡樂的家庭氛圍的愿望。
    3-4課時。
    1、培養(yǎng)整體設計和制作能力,養(yǎng)成考慮問題要全面、周到的習慣。
    2、培養(yǎng)收集信息的能力,增進對家庭成員情況的了解。
    3、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
    一、明確《家人檔案冊》內(nèi)容。
    1、了解和分析《檔案冊》應包括哪些基本內(nèi)容。
    2、詢問家庭成員對《檔案冊》內(nèi)容的看法。
    3、思考并確定自己要做的《檔案冊》的內(nèi)容和結構組成。
    二、收集信息。
    1、利用各種辦法獲得做《檔案冊》需要的信息。
    2、可以通過回憶家庭生活、觀察家人舉止、詢問等方法了解想知道的信息。
    3、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了解,如每個家庭成員的童年生活、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工作成績等,避免學生思考的問題過于狹窄,使《檔案冊》內(nèi)容更豐富。
    三、制作并交流各自設計的《檔案冊》。
    1、編寫、創(chuàng)作文字和圖畫內(nèi)容。
    2、設計封面、封底,裝訂成冊。
    3、交流、展示。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能綜合運用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和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進一步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意義,能利用周長和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并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3、能利用年、月、日和統(tǒng)計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4、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合作和創(chuàng)新意識,體驗成功的樂趣。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逛商場嗎?今天我們一塊到商場去看看。
    二、解決問題。
    1、解決課本92頁第一題:列綜合算式解答下列各題。
    這是一個關于購物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仔細閱讀的各種信息,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理解“相當于”的含義,弄清數(shù)量關系,然后獨立解答。組織學生交流時,要注重讓學生說清解題思路。
    除教材中提出的問題外,還可以鼓勵學生提出“5個學生包比1個女士包貴多少錢”等兩步計算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進行解答。
    此題結束后,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自己編一道類似的題目,全班學生獨立解答并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大膽的說己的想法,說清解題思路,使學養(yǎng)成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數(shù)學思考的方法。通過讓學生自己編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把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培養(yǎng)了數(shù)學應用意識。
    2、解決課本92頁第二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調(diào)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從中發(fā)現(xiàn)各種不同的拼法,再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培養(yǎng)了思維的靈活性。
    3、解決課本92頁第三題。
    此題主要檢測學生對統(tǒng)計知識的掌握情況。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表格,找到數(shù)學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提出的問題,進一步鞏固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4、解決課本93頁第四題。
    這道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年、月、日知識的掌握情況,可放手由學生通過自己觀察情境圖,了解信息,獨立解決。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最后一幅圖,通過:為什么只過了3個生日?啟發(fā)學生自然的想到:每4年過一個生日,肯定是在閏年,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拓展延伸。
    此題要注重讓學生理清解題思路。
    3、一頭奶牛的體重是540千克,它相當于3匹馬的體重,一匹馬的體重是一只小侯的4倍。
    (1)一只小猴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2)一匹馬和2只小侯一共多少千克?
    (3)6只小猴比一匹馬重多少千克?
    (4)你能自己提個問題并解答嗎?
    5、用兩根同樣的鐵絲分別折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框架??蚣芩鶉拿娣e分別是24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求這根鐵絲的長和折成的長方形、正方形框架各邊的長。
    四、全課。
    這節(jié)課你都有哪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