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展示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編寫教案前,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和學習需求。小編整理的這些范文是希望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有參考價值的教學思路。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一
1、在看看,聞聞,吃吃中認識橘子。
2、學習獨立地剝桔子皮,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初步了解橘子的小常識。
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
橘子若干,布袋一個,盤子、盆子、毛巾若干。
一、教師出示一個布袋,讓孩子猜猜里面有啥東西?(一個橘子)。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通過看看、摸摸、聞聞,猜猜里面有什么東西?
2、猜對地幼兒給以鼓勵、表揚。
3、教師鼓勵幼兒說出:“這是橘子”。
二、教師示范剝桔子。
1、提醒幼兒把橘子皮、核放到盆子里,不要亂丟地上。
2、鼓勵幼兒一起動手剝橘子。
3、邊念:“剝呀剝呀剝橘子,橘子皮要剝掉。”
三、認識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
1、讓幼兒說出橘黃色、酸的、甜的、不酸也不甜、圓圓的。
2、說出:“橘子橘子酸酸的,大家吃了哈哈笑;”
“橘子橘子甜甜的,大家吃了笑哈哈?!?BR> 四、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客人老師,我們把好吃的橘子分給他們嘗嘗,好嗎?
五、活動結(jié)束。
幼兒基本上跟著教師的提問思路去認識橘子,并動手操作主動探索橘子的形狀,顏色,味道。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二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橘子有幾瓣》,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探索橘子的大小與瓣數(shù)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聯(lián)系;
2、能清楚地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jié)果;
1、剝開的橘子人手一個、沒剝開的橘子人手兩個;
2、筆、記錄紙、卡片等。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思考與操作。
幼兒想辦法點數(shù)橘子的瓣數(shù)并進行記錄。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大家分享東西,今天我們來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師要考驗小朋友,如果你們挑戰(zhàn)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戰(zhàn)的問題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個橘子,每個人吃一瓣,可以有幾個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
幼:數(shù)一數(shù)。
師:橘子是圓的又可以掰開,那可以怎樣數(shù)呢?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個橘子用你的辦法試一試。數(shù)完了不僅要把數(shù)字記在心里,還要記在記錄表上。
幼兒交流數(shù)的結(jié)果和計數(shù)的方法。
幼1:我數(shù)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數(shù)一數(shù)。
幼2:我數(shù)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給10個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從這一瓣開始數(shù),數(shù)到它旁邊就停下來。
幼3:我數(shù)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給12個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記住這一瓣的樣子,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shù),數(shù)到它旁邊就知道有幾瓣。
幼4:我數(shù)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摳個小洞。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shù),數(shù)到它旁邊就不要數(shù)了,最后是數(shù)字幾就是幾瓣。
幼兒通過觀察統(tǒng)計表發(fā)現(xiàn)橘子瓣數(shù)的規(guī)律。師:你們仔細觀察表格,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幼1:我發(fā)現(xiàn)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樣多,都是4個: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師:你的橘子有幾瓣?
幼3:有12瓣。
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8瓣的橘子、9瓣的橘備贏幾個?
幼兒統(tǒng)計和記數(shù)。
師:看一看,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4:我發(fā)現(xiàn)8瓣的橘子只有1個,12瓣的橘子最多,有9個。
幼5:一個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個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師:今天我們只有30個小朋友參加活動,一個人數(shù)一個橘子,我們一共數(shù)了多少個橘子?
幼:30個
幼:不知道。
師:以后你們吃橘子前數(shù)一數(shù),看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集中分享能為幼兒的相互學習提供機會。在分享中幼兒學習同伴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運用多種辦法、多角度解決問題。在交流中,幼兒用語言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jié)果,體驗探索的快樂。從幼兒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兒能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種方法數(shù)橘子的瓣數(shù)。這說明幼兒在面臨新的問題時,能運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靈活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操作方法。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三
1、能主動觀察、了解橙子和橘子的外形特征,比較出它們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培養(yǎng)孩子探索的欲望。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橙子和橘子若干。
2、集體記錄觀察表兩張(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活動過程】。
1、我知道的水果。
師:我們一起認識了許多水果,你都知道現(xiàn)在冬季有哪些水果嗎?
鼓勵幼兒暢所欲言,介紹自己知道的冬季盛產(chǎn)的水果。
2、觀察橙子和橘子并進行記錄。
(1)橙子和橘子,實體出現(xiàn)。
師:我?guī)砹藘煞N好吃的水果,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好嗎?
師:這是什么呢?(橙子、橘子)。
(2)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找出它們相似的地方。
師:我們來找一找它們相似的地方,都有哪些?你可以用手去摸一摸。
教師請幼兒下位置觀察,分成3組。
(3)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將幼兒所講的內(nèi)容在大表格中進行記錄。
小結(jié):兩種水果的顏色都是橘黃色的,里面的蒗也都是一粒粒的,嘗起來都是甜甜酸酸的。
3、引導幼兒觀察橙子和橘子,觀察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并記錄。
(1)師:剛才,我們找到了他們許多相似的地方,現(xiàn)在我們來找一找它們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并且把它記錄在記錄表格中。
(2)幼兒觀察并記錄。
(3)師請個別小朋友上前介紹記錄表,并將幼兒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大表格中。
小結(jié):雖然它們都是水果,可是它們卻有著不同的地方。橘子的皮只軟軟的,是可以用手剝的`,而橙子的皮是硬硬的,是需要用刀切的。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四
1、卡片抽讀生字詞,并用“燈、屋”口頭擴詞。
2、學生做課后練習2。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1自然段,讀后做練習。
(1)劉少奇在哪里讀書?劉少奇在()。
(2)劉少奇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
劉少奇()。
2、朱老師是怎么夸劉少奇的,齊讀第4自然段。
(1)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劉少奇好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讀2、3兩個自然段,劃出有關詞句。
(二)學習2、3兩個自然段。
1、交流、討論同學們劃出的詞句。體會劉少奇小時候的好品質(zhì)。
(1)出示句子:劉少奇從來沒有摘過一個橘子。
a“從來”可以換成哪些詞?
b是橘子長得不可愛嗎?(引導學生讀第2句話,讀后口頭填空課后第3題)。
出示投影變換句式練習:秋天,橘子真惹人愛,()。
c是他不愛吃橘子嗎?
d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懂規(guī)矩,守紀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師獎給劉少奇三個大橘子,他沒有自己一個人吃。
a劉少奇是怎樣把橘子分給同學吃的?
b三個大橘子,朱老師是獎給劉少奇一個人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劉少奇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愛同學,有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讀第2、3段。
1、朱老師為什么稱贊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師給的句式說,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說。)。
2、出示句式:朱老師高興地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五
1、認讀生字,詞語卡片。
2、復習新偏旁:火字旁。
1、指名讀第一段。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一邊引導學生看圖,一邊講解有關私塾的情況。
劉少奇在朱老師家里讀書的時候,朱老師覺得創(chuàng)個怎樣的孩子?齊讀第四段。
朱老師為什么夸少奇是個好孩子?課文的哪幾段告訴了我閃?(2、3段。)。
2、重點學習2、3段。
1、女生讀第二段,問:這段有幾句話?
a、出示:秋天,黃澄澄的桔子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燈籠,真惹人愛。
(1)這句話中,寫季節(jié)的詞是()。一年分為哪幾個季節(jié)?秋季是桔子成熟的季節(jié)。
(2)寫桔子長在什么地方的詞是()。這里的“掛”字我們可以換個什么字,意思不變?課文為什么不用“長”,而用“掛”??磮D理解。(因為桔子成熟了,沉甸甸的,掛了下來,所以用“掛”。)。
(3)寫桔子顏色的詞是()。理解“黃澄澄”的意思。(金黃色,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可出示實物。
(4)寫桔子樣子的詞是()。句子中把桔子比作什么?再看圖說說為什么把桔子比作小燈籠?(從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形狀,掛在枝頭的樣子幾方面來說。)。
b、這句話寫出桔子成熟的時間,把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和樣子寫得很美,所以說,真惹人愛,你覺得該怎樣的語氣來讀。(喜愛)。
你從這里看出劉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為什么?(我覺得劉少奇是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孩子,因為這么惹人愛的桔子,他從來沒有摘過一個。)。
板書:不隨便拿別人東西。
2、劉少奇得到了朱老師什么機關報獎勵?(教師畫三個桔子)。
朱老師為什么要獎勵他三個大桔子。
劉少奇得到了三個大桔子,他是怎樣做的?(男生齊讀第三段。)。
哪些句子是具體寫劉少奇分桔子的?用“——”劃出來。輕聲朗讀,讀后回答。
這一段共三句話,第一句總的說他沒有一個人吃。二、三兩句具體告訴我們他是怎樣分的,把第一句寫具體了。(分句讀第三段。)。
3、三個大桔子明明是獎給劉少奇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4、朱老師知道了,知道了什么?
5、為什么朱老師夸他是個好孩子?讀出夸獎的語氣。
劉少奇把老師獎給他的三個大桔子分給同學吃,有快樂與別人分享,所以,朱老師知道了,高興地夸他是個好孩子。
1、課后第二題,按課文填空。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六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橘子寶寶的內(nèi)外特征。
2、體驗剝橘子、吃橘子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布袋一個,內(nèi)裝有橘子,每組一盆橘子,毛巾每組一塊。
活動過程:
(一)神秘禮物導入。
1、教師出示布袋,以神秘的口吻,請幼兒猜猜布袋里裝的是什么。
2、請個別幼兒上來摸摸、說說是什么禮物?結(jié)論:是橘子寶寶。
(二)、感知橘子寶寶的外形特征。
1、橘子寶寶長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等觀察)。
2、這么多的橘子寶寶都一樣嗎?
結(jié)論:橘子寶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圓、有的扁、有黃黃的,有綠綠的等。
3、圓圓的橘子寶寶像什么呢?
4、請小朋友摸一摸、捏一捏橘子寶寶,感覺怎么樣?
(三)、體驗剝橘子、吃橘子的快樂。
1、老師把橘子寶寶剝開來,看看橘子寶寶里面的秘密。
老師把橘子皮剝掉,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2、你吃過橘子嗎?是什么味道呢?
小結(jié):橘子寶寶酸酸的.、甜甜的、冷冷的、
3、幼兒嘗試自己剝橘子、吃橘子。
4、你吃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圍繞主題《秋天的水果》,選取橘子這個農(nóng)村自然物開展了這次小班科學活動?;顒又心軌蚴褂變簩ι钪凶畛R姷拈僮佑羞M一步認識,對橘子的內(nèi)外特征有了較深的感知和了解。
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猜一猜、做一做、嘗一嘗等活動方式不僅鍛煉了幼兒動腦、動口、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和規(guī)范,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大膽表達的欲望,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七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能按照蛋的大小進行排隊。
2、知道蛋有蛋清、蛋黃、蛋殼。
3、讓幼兒喜歡吃蛋,知道蛋有豐富的營養(yǎng)。
活動準備:
1、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若干;。
2、透明玻璃杯和小墊子。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用蛋寶寶引出課題,調(diào)動孩子積極性。
師:“小朋友們,雞媽媽要來看望小朋友,猜一下,她給大家?guī)Я耸裁炊Y物?”(發(fā)揮幼兒想象力,鼓勵幼兒說出不一樣的答案!)。
師:“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對了嗎?”教師讓幼兒伸手到籃子里摸摸,然后再讓幼兒說是什么。(幼兒說出摸到的感覺:硬硬的、滑滑的)。
師:哇,我們班的小朋友這么聰明啊,一摸就知道啊。那我們一起喊他出來,好不好啊,來:“蛋寶寶,蛋寶寶。”“骨碌碌,骨碌碌出來了。”(教師邊說邊從身后滾出蛋寶寶,讓幼兒感知蛋可以滾動)并問:“這是什么蛋呀?”(幼兒回答)。
二、展開:
1、根據(jù)幼兒已知經(jīng)驗辨認蛋寶寶。
師:寶貝們,“雞媽媽不僅帶了自己下的蛋,它還為我們準備了大禮包呢,它說呀,要我們閉上小眼睛,它才給我們變呢,(幼兒閉眼)”當當當當···呀,這么多蛋寶寶啊,(鴨蛋,鵝蛋,鵪鶉蛋,雞蛋多個)“瞧一瞧,這些蛋寶寶都叫什么名字呢?你見過它們嗎?”(教師可提示幼兒到展示臺去找自己熟悉的蛋寶寶——回答)小朋友說的都很對,那你們知道這些蛋寶寶的媽媽都是誰嗎?(讓孩子回答,然后用ppt驗證)。
2、比較蛋寶寶。
師:不同的動物下的蛋寶寶是不一樣的,那他們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呢,我們來找一找,看一看吧!注意要輕輕的拿,不要用力捏,不要把蛋掉在地上,保護好蛋寶寶喲。(小朋友圍在展示臺前自己選擇一個蛋寶寶,接下來要比較)。
(1)師: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蛋寶寶啦,你們老師手里的蛋寶寶和你手中的蛋寶寶有什么不同嗎?(教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與老師比較,)老師手里是什么蛋寶寶?那有和老師手里相同蛋寶寶的小朋友舉起來看一看。
(2)師:來,小朋友們,你與身邊的小伙伴來比一比,看一看,你們手中的蛋寶寶又有什么不一樣的嗎?(幼兒之間互相比較,教師給予指點,大小、顏色、輕重,鼓勵及表揚,關注幼兒語言完整表達)教師可讓一組幼兒上前比較。
小結(jié):通過我們的比較,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輕;有的蛋是白色的,有的蛋顏色偏紅、有的淺綠色、還有的蛋帶有花紋……所以呀,不同的動物生的蛋寶寶也是不一樣的。
3、給蛋寶寶排隊,練習大小排列。
現(xiàn)在我們先讓蛋寶寶休息一下,剛才我聽到蛋寶寶們在吵架,因為它們想比比誰大誰小,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給蛋寶寶排排隊)老師這里有三個不同的蛋,哪個小朋友給這些蛋寶寶按照大小排一下隊呢。(排隊,教師找出三個不同的蛋,讓孩子來排隊,發(fā)小紅花獎勵)。
4、運用實物引導幼兒觀察蛋寶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我們從大小、顏色、輕重認識了蛋寶寶、那你們想看看蛋寶寶里面是什么樣子嗎?(打開蛋寶寶,讓幼兒直觀觀察)讓幼兒自由回答。
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多呀,這黃黃的就是蛋黃;清清的是蛋清,像水一樣清;千萬別忘了外面還有薄薄的蛋殼呢。蛋清蛋黃營養(yǎng)豐富,小朋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一個雞蛋很有好處,可不能挑食啊。
三、結(jié)束部分:
師:世界上還有許多動物媽媽也會生蛋,那我們一起去尋找一下。在尋找之前我們先把這些打開的蛋寶寶送到廚師那兒做美味的.蛋羹,好嗎?(教師有與幼兒開著小火車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我了解到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科學課,在保證孩子們探索興趣和積極性的前提下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讓她們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八
1、學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參加觀察橘子的活動,學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體驗分享的.快樂。
每組一只筐,內(nèi)裝與本組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橘子。
1、用觸覺箱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請幼兒摸一摸箱子里裝的水果。提問:"請你摸一摸,告訴我里面裝了什么水果?"
2、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橘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的?
(2)摸一摸: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可與蘋果進行比較)?
(3)聞一聞:橘子有什么氣味?
3、感受橘子的內(nèi)部特征。
(1)請幼兒討論:橘子里面是什么樣的?
(2)那我們怎么把它打開呢?
(3)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剝橘子,觀察橘子的內(nèi)部特征。
提問: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顏色的?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樣子的?一瓣一瓣像什么?
4、品嘗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說說品嘗后的感覺。
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畫一棵輪廓樹,讓幼兒將剝下來的橘子皮撕成小塊,貼在橘子輪廓圖上,制作成一幅橘子皮畫,將橘子皮畫貼于橘子樹上,做成一棵橘子樹。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九
活動目標:
1、初步的認識漢字酸和甜,培養(yǎng)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2、通過品嘗食物,加深幼兒對酸甜的理解。
活動準備:
酸甜的水果若干,卡片、酸甜寶寶。
活動過程:
(一)、認識酸甜寶寶,引導幼兒興趣。
2、師:這個笑嘻嘻的寶寶是甜寶寶,(學習甜寶寶的微笑)甜寶寶身邊有一個“甜”字,甜寶寶最喜歡吃甜甜的東西。
這個皺著眉頭在哭得寶寶是酸寶寶,(模仿酸寶寶皺著眉頭的樣子)酸寶寶身邊也有一個漢字,是“酸”字。酸寶寶最喜歡吃酸酸的東西。
3、今天酸寶寶和甜寶寶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水果禮物??墒沁€有一(幼兒向酸甜寶寶問好,問好的小朋友收到禮物卡片)。
(二)、品嘗水果,幼兒加深對酸、甜的理解。
1、師:酸甜寶寶說:”小朋友們真有禮貌,我就把我?guī)淼乃菜徒o你們吧?
2、師: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是什么水果吧!(認識水果)。
3、師:酸甜寶寶還說了:“小朋友們在品嘗水谷的時候,還要幫我把這些卡片貼上去,如果你吃到的水果是甜甜的你就把“甜”字寶寶貼上。如果你吃到的水果是酸酸的你就要把“酸”字寶寶貼上。”
(三)、幼兒品嘗水果,教師指導。
1、幼兒說說自己吃到了那些甜甜的水果和那些酸酸的水果。
活動反思:
幼兒喜歡做游戲,教師適時地開展對教學有幫助的游戲活動,會將原本枯燥的識字變?yōu)橛變簶穼W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全身地投入,真正讓幼兒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了識字教學的目。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讀準多音字“少”;讀寫“惹人愛”等四個詞語。
2、會寫“誰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的句子,會抄寫句子,會說樹上的橘子怎么“惹人愛”。
3、懂得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要,愿意跟同學分享快樂。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讀寫“惹人愛”等4個詞語。
2、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是個好孩子。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學習生字“分”。
2、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課文,要求:
(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提出不懂地詞語。
(2)帶著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
(3)教師巡回指導,了解讀的情況,解答個別學生的提問。
2、檢查自學。
(1)課文講了誰分橘子?分給誰?
(2)簡介劉少奇的生平(劉少奇爺爺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為建設新中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受到發(fā)全國人民的尊敬,這篇課文是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從小就是個好孩子。)。
(3)教師出示卡片,讀讀詞語,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
讀書枝頭燈籠惹人愛。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通順,讀熟課文。
3、讀熟課文,再質(zhì)疑。
學生再讀課文,圍繞課文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能當場解決的,讓學生自學解決,跟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細讀課文時解決。)。
三、寫字指導。
1、借助生字卡片,鞏固讀音。
2、學生細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書寫有困難的字。
3、教師重點指導“讀、燈、惹”其余生字,指導學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樣子學寫。(完成課堂作業(yè)第1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卡片抽讀生字詞,并用“燈、屋”口頭擴詞。
2、學生做課后練習2。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1自然段,讀后做練習。
(1)劉少奇在哪里讀書?劉少奇在。
(2)劉少奇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
2、朱老師是怎么夸劉少奇的,齊讀第4自然段。
(1)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劉少奇好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讀2、3兩個自然段,劃出有關詞句。
(二)學習2、3兩個自然段。
1、交流、討論同學們劃出的詞句。體會劉少奇小時候的好品質(zhì)。
(1)出示句子:劉少奇從來沒有摘過一個橘子。
a“從來”可以換成哪些詞?
b是橘子長得不可愛嗎?(引導學生讀第2句話,讀后口頭填空課后第3題)。
出示投影變換句式練習:秋天,橘子真惹人愛。
c是他不愛吃橘子嗎?
d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懂規(guī)矩,守紀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師獎給劉少奇三個大橘子,他沒有自己一個人吃。
a劉少奇是怎樣把橘子分給同學吃的?
b三個大橘子,朱老師是獎給劉少奇一個人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劉少奇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愛同學,有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讀第2、3段。
三、總結(jié)全文。
1、朱老師為什么稱贊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師給的句式說,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說。)。
2、出示句式:朱老師高興地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BR> 四、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3、5兩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乍拼音寫詞語。
()()()()()()()。
2、朗讀課后練習5。
二、朗讀課文,講故事。
1、自由讀。
2、指名讀(評議)。
3、分組比賽讀。
4、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各自準備,指名講,同桌互講)。
三、總結(jié)、交流感受。
四、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第2、4、6題。
附板書:
分橘子。
少奇真是個好孩子。
從來沒有分給同學。
懂規(guī)矩,不隨便愛同學,有快樂。
拿別人的東西方與別人同享。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讀準多音字少;讀寫惹人愛等四個詞語。
2、會寫誰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的句子,會抄寫句子,會說樹上的橘子怎么惹人愛。
3、懂得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要,愿意跟同學分享快樂。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讀寫惹人愛等4個詞語。
2、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說少奇是個好孩子。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學習生字分。
2、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課文,要求:(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提出不懂地詞語。
(2)帶著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
(3)教師巡回指導,了解讀的情況,解答個別學生的提問。
2、檢查自學。
(1)課文講了誰分橘子?分給誰?
(2)簡介少奇的生平(少奇爺爺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為建設新中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受到發(fā)全國人民的尊敬,這篇課文是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從小就是個好孩子。)。
(3)教師出示卡片,讀讀詞語,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
讀書枝頭燈籠惹人愛。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通順,讀熟課文。
3、讀熟課文,再質(zhì)疑。
(1)學生再讀課文,圍繞課文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能當場解決的,讓學生自學解決,跟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細讀課文時解決。)。
三、寫字指導。
1、借助生字卡片,鞏固讀音。
2、學生細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書寫有困難的字。
3、教師重點指導讀、燈、惹其余生字,指導學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樣子學寫。(完成課堂作業(yè)第1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卡片抽讀生字詞,并用燈、屋口頭擴詞。
2、學生做課后練習2。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1自然段,讀后做練習。
(1)少奇在哪里讀書?少奇在。
(2)少奇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
少奇()。
2、朱老師是怎么夸少奇的,齊讀第4自然段。
(1)朱老師為什么說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少奇好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讀2、3兩個自然段,劃出有關詞句。
(二)學習2、3兩個自然段。
1、交流、討論同學們劃出的詞句。體會少奇小時候的好品質(zhì)。
(1)出示句子:少奇從來沒有摘過一個橘子。
a從來可以換成哪些詞?
b是橘子長得不可愛嗎?(引導學生讀第2句話,讀后口頭填空課后第3題)。
出示投影變換句式練習:秋天,橘子真惹人愛,()。
c是他不愛吃橘子嗎?
d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少奇是一個懂規(guī)矩,守紀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師獎給少奇三個大橘子,他沒有自己一個人吃。
a少奇是怎樣把橘子分給同學吃的?
b三個大橘子,朱老師是獎給少奇一個人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少奇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少奇是一個愛同學,有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讀第2、3段。
三、總結(jié)全文。
1、朱老師為什么稱贊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師給的句式說,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說。)。
2、出示句式:朱老師高興地說:少奇(),真是個好孩子。
四、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3、5兩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乍拼音寫詞語。
()()()()()()()。
2、朗讀課后練習5。
二、朗讀課文,講故事。
1、自由讀。
2、指名讀(評議)。
3、分組比賽讀。
4、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各自準備,指名講,同桌互講)。
三、總結(jié)、交流感受。
四、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第2、4、6題。
附板書:
少奇真是個好孩子。
從來沒有分給同學。
懂規(guī)矩,不隨便愛同學,有快樂。
拿別人的東西方與別人同享。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讀準多音字少(shao);讀寫讀書等詞語。
2、會寫誰在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的句子,會抄寫句子,會說樹上桔子怎么惹人愛。
3、懂得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要,愿意跟同學分享快樂。
教學重點:
初步學會按提示分析句子,把排列混亂的詞語整理成通順的句子;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說劉是個好孩子。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按提示分析句子;理解劉為什么沒一個人吃桔子為什么只吃了一瓣。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全部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準字形,能理解桔子、枝頭、燈籠、掛滿、每的意思,認識火字旁。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寫劉小時候分桔子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課題。
前一課,我們學毛主席在延安看戲時的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來學習另一位革命領袖劉小時候的故事。(出示投影)。
1、出示課題。問:你喜歡吃桔子嗎?為什么?
桔子的味美,人人都喜歡吃,而在水果品種不夠豐富的過去,它更是一種非常難得的食物。很多小孩從桔子還未成熟時,就盼著吃桔子。
2、讀題設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誰分桔子?把桔子分給誰?怎樣分?)。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聽后說說課文講誰分桔子,分給誰。簡介劉的生平。(出示劉的像)。
三、指導自學。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想一想在課文中的意思。
2、給課文標上段落號。
3、學習田字格中的生字,讀準音,記一記字形。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卡片認讀生字、新詞。
重點正音:分、歲:前鼻音;朱、枝、惹:翹舌音;燈、籠:后鼻音。
2、說說你學會了哪個生字,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重點分析:
讀:左右結(jié)構(gòu),右上一個十,右下是個買。
籠:下面半個不要忘了一撇。
惹:上中下結(jié)構(gòu),中間是個右。
3、課文共有幾段:指名試讀課文,讀后評議正音。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劉小時候分桔子的事。)。
五、指導書寫:
朱:獨體字,第四畫是豎,不是豎鉤。
歲:上寬下窄。
六、課堂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七、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能回答課后問題,按提示分析句子。
3、了解劉小時候是一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有快樂與人同享的.好孩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詞語卡片。
2、復習新偏旁:火字旁。
二、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一邊引導學生看圖,一邊講解有關私塾的情況。
劉在朱老師家里讀書的時候,朱老師覺得創(chuàng)個怎樣的孩子?齊讀第四段。
朱老師為什么夸少奇是個好孩子?課文的哪幾段告訴了我閃?(2、3段。)。
2、重點學習2、3段。
1、女生讀第二段,問:這段有幾句話?
a、出示:秋天,黃澄澄的桔子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燈籠,真惹人愛。
(1)這句話中,寫季節(jié)的詞是。一年分為哪幾個季節(jié)?秋季是桔子成熟的季節(jié)。
(2)寫桔子長在什么地方的詞是()。這里的掛字我們可以換個什么字,意思不變?課文為什么不用長,而用掛。看圖理解。(因為桔子成熟了,沉甸甸的,掛了下來,所以用掛。)。
(3)寫桔子顏色的詞是()。理解黃澄澄的意思。(金黃色,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可出示實物。
(4)寫桔子樣子的詞是()。句子中把桔子比作什么?再看圖說說為什么把桔子比作小燈籠?(從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形狀,掛在枝頭的樣子幾方面來說。)。
b、這句話寫出桔子成熟的時間,把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和樣子寫得很美,所以說,真惹人愛,你覺得該怎樣的語氣來讀。(喜愛)。
你從這里看出劉是個怎樣的孩子。為什么?(我覺得劉是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孩子,因為這么惹人愛的桔子,他從來沒有摘過一個。)。
板書:不隨便拿別人東西。
2、劉得到了朱老師什么機關報獎勵?(教師畫三個桔子)。
朱老師為什么要獎勵他三個大桔子。
劉得到了三個大桔子,他是怎樣做的?(男生齊讀第三段。)。
哪些句子是具體寫劉分桔子的?用劃出來。輕聲朗讀,讀后回答。
這一段共三句話,第一句總的說他沒有一個人吃。二、三兩句具體告訴我們他是怎樣分的,把第一句寫具體了。(分句讀第三段。)。
3、三個大桔子明明是獎給劉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4、朱老師知道了,知道了什么?
5、為什么朱老師夸他是個好孩子?讀出夸獎的語氣。
三、小結(jié):劉把老師獎給他的三個大桔子分給同學吃,有快樂與別人分享,所以,朱老師知道了,高興地夸他是個好孩子。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作業(yè):
1、課后第二題,按課文填空。
六、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新詞,并聽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理詞語:連成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4、總結(jié)深化全文,進行行為指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語。
1、認讀生字、詞語。
2、課后第2題,比一比,再組詞。
3、聽寫生字詞語。
二、多種形式練習朗讀課文。
三、總結(jié)深化:
1、課文講誰分桔子,分給誰,怎樣分?
2、劉把桔子分給同學吃,是他不喜歡吃桔子嗎?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3、我們要向劉學習什么?
四、行為訓練指導。說說你能做到有快樂與別人分享、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嗎?
五、作業(yè)指導:
1、課后第三題,回答問題,再寫下來。
補充:你8歲的時候,在哪里讀書?
2、整理句子。
朱老師三個劉有一天大桔子獎給。
桔子秋天枝頭黃澄澄的掛在。
3、課后第三題,讀讀句子。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1.記一件與父母共同協(xié)作完成活動的事情。
2.按順序?qū)懗鲇螒蜻^程過程,抓住動作描寫,把過程寫詳細。
3.再記敘的過程中,寫出自己活動中的真實感受。
【教學重點】。
1.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做到詳略得當。
2.在記敘事情的同時,還要寫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獨特感受與體會。
【教學難點】。
1.敘事中做到詳略得當。
2.用親身體驗法,突破重難點。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快樂導航。
1快樂導入。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快樂作文學校學習,我是快樂作文學校的周老師,今天周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度過一段快樂幸福的時光。我們快樂作文學校的學習口號是“快樂作文,快樂成長”讓我們一起大聲讀一遍。
我們的掌聲是:棒!棒!你真棒!
我們要把掌聲送給最棒的,最自信的小朋友。你們都是最棒的,大家一起做一遍。
小朋友們,我們的課堂是快樂的,又是嚴肅而高效的,我們的坐姿應該是:抬頭挺胸。上課要求是快(快樂,快速,做好要快,舉手要快,動筆要快);靜(聽課要安靜,聽別人發(fā)言要安靜,寫作文要安靜);齊(動作要整齊)。
我們班分為兩隊:自信隊(口號:我自信我能行)夢想隊(口號:只要心中有夢一切皆有可能)。
2學習作文的重要性。
學習照亮未來,夢想點燃希望,在我們快樂作文學校學習的孩子,不僅寫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優(yōu)秀的作文還可以在世界華人杯和快樂杯中獲獎,獲獎的作文還能在《快樂作文報》,《快樂作文》等報刊雜志發(fā)表。夢想始于筆下,一切皆有可能,小朋友們,家長朋友們請大家來快樂作文學校學習吧,給快樂作文學校一個孩子,它將給你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因為這里是孩子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3課堂導入。
今天我們將認識我們快樂作文的新朋友就是快快、樂樂,他們是兩位特別愛學習的好朋友,經(jīng)常會討論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你看,今天他們又在討論了!
教師:你們看他們今天又在討論什么話題呢?(課件5)。
教師總結(jié):是的父母是我們終生的朋友,對我們絕不言棄;也是是我們遇到困難是的萬寶囊,讓我們迎刃而解;更是我們永久的避風港,為我們提供安全。
今天的機會很難得,有這么多的家長和我們一起總進快樂作文的課堂,所以今天也是難得的親自時光?。ㄕn件6)。
二、快樂體驗(積累):
學生:家長剝一下自己剝一下;一人啵剝一個橘子;……。
教師:是游戲就會有游戲規(guī)則:學生與父(母)親,各選擇一只。
手,共同協(xié)助剝橘子,并且一瓣一瓣的掰開放到指定的紙杯里,時間最快的一組獲勝,得到獎勵!
1.游戲前。
游戲開始前,大家表情各異!
那你的心情呢?你是怎么想的?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躍躍欲試、迫不及待、摩拳擦掌……心情非常緊張,就像……、忐忑不安、緊張萬分、手心出汗(課件10)。
教師:寶貝可以和家長共同一下游戲策略吧。(課件11)。
2.游戲中。
(教師可根據(jù)到場人數(shù)來分組,每一輪給同學不同的觀察重點,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
第一輪:觀察比賽時,臺上同學家長的動作。(課件12)。
第二輪:觀察比賽時,臺上選手及臺下同學的神態(tài)表情。(課件13)。
第三輪:思考自己在比賽是的心里變化。(課件14)。
3.游戲后。
教師提問:比賽結(jié)束了!結(jié)果是什么呢?此時你有什么感受呢?
說一說吃在嘴里的味道甜滋滋、香氣撲鼻、酸甜可口、果汁四溢、蕩氣回腸、
回味無窮……。
談一談吃完后的心里感受成功的喜悅自心底油然而生、與父母協(xié)作的幸福、幸福。
的暖流流遍全身……。
三、快樂作文(方法指導)。
1、把今天的游戲過程記錄清晰。
2、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3、經(jīng)過是重點,要寫具體。在這個過程中,你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怎樣想的?遇到困難時是如何克服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寫行動時要用上適當?shù)膭釉~,過程寫得既有條理,又形象生動。這樣可以使內(nèi)容更準確,更吸引人,更可信。4、寫出自己當時的心情和體會。
四、板書設計。
快樂時光。
開頭: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經(jīng)過:經(jīng)過是重點,把過程寫具體。
1.游戲前:什么心情:歡呼雀躍、緊張、激動。
2.游戲中:開始了,寫出你是怎樣做的、怎么說的、怎樣想的。
3.游戲后:比賽結(jié)果、自己及父母內(nèi)心感受。
結(jié)尾:寫清自己整個活動中的體會(升華)。
1.感受家庭成員協(xié)作、溝通的重要。2.感受父母的愛。3.感受自己幸福的生活。4.學會表達對父母的愛。
五、美文賞析。
母愛味的橘子(學生作品)。
母親,多么普通而又偉大的人。她賦予我們生命、撫養(yǎng)我們成長,她日夜操勞、不言艱辛,她甘愿付出、不求回報,對我們恩重如山。
比賽開始了,我用余光看到于帥和他媽媽配合得異常默契,直奔第一。我和媽媽也不甘示弱,我握緊橘子,不停地轉(zhuǎn)著。媽媽用手摳開橘子,把橘皮一片一片撕下來??赡切¢僮雍孟窆室夥纯刮覀兯频?,流出了又粘又滑的.汁液,總是從我的手心里逃出來。我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它抓起來,重新開始。經(jīng)過半分鐘的奮戰(zhàn),我們贏得了第三名。我喜不自勝,歡呼雀躍的跳了起來。
看著那金黃的橘子,閃爍著勝利的光芒,發(fā)出陣陣誘人的清香,真讓人垂涎三尺。老師說:“新年馬上就到了,媽媽為我們一年到頭辛勤操勞著,現(xiàn)在就讓媽媽嘗一嘗我們勝利的果實,感謝她為我們辛勞的付出吧!”我拿起一瓣橘子,塞進媽媽嘴里,情不自禁地說:“媽媽,新年快樂!我愛你!”媽媽也挑出一瓣最大的橘子塞進我的嘴里:“愿我的寶貝兒子快樂成長!”我被這簡單而復雜的母愛感動了,媽媽無時不刻惦念著我——她的兒子,她的所有祝愿竟仍是對兒子健康成長的期盼。此時,在我嘴里的,只有濃濃的母愛味!
母愛,是天底下最單純、最熱烈而又最復雜的愛!我要珍惜這份愛,用最好的努力來回報她的養(yǎng)育之恩!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剝桔子這個活動來源于主題活動“酸酸甜甜的水果”,這是節(jié)數(shù)學活動其目標為1.在剝桔子的過程中感知“1”和“許多”以及它們的關系。2.體驗數(shù)數(shù)活動的快樂。
在活動一開始時,我先出示一整籃的桔子,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通過“看一看”、“捏一捏”、“聞一聞”來讓孩子初步感知桔子的外形特征。在“看一看”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大多數(shù)的幼兒都能一下子說出桔子是黃黃的這一顏色特征,由于開展這一活動時,已經(jīng)是深秋,水果店里所賣的桔子大多都已經(jīng)是黃黃的了,也看不出有綠色在上面,作為幼兒知識傳授上,我并沒有將桔子生長的顏色變化告訴孩子,這一點是我本次活動忽略的地方。
在剝桔子的環(huán)節(jié),幼兒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知道了剝桔子的時候應該從沒有桔蒂的那一邊開始剝。這一點幼兒也能夠較好的掌握,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有了相關的經(jīng)驗。在剝開桔子以后我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里面有多少桔瓣,體驗一個桔子與許多桔瓣之間的關系。在隨后,我請幼兒來想一想桔瓣長得像什么。有一部分幼兒想象力非常豐富,紛紛說出桔瓣像月亮,像小船等。但也有一部分幼兒因為生活經(jīng)驗不足,喜歡說別人說過的答案。我覺得應該在課前先做一下鋪墊,先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可能效果會更加好。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請幼兒嘗一嘗橘子的'滋味,有的說酸,有的說甜。然后請寶寶們相互嘗一嘗自己的桔子,學會分享變得大方,增進幼兒之間的感情。在整個活動之中,我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在活動中都有具體的表現(xiàn),雖然中間還是有許多的不足,但是大部分幼兒還是達到了教學的目標。我感覺還是非常成功的。
本次活動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在組織活動時,我需要用更自然親切的語態(tài)與孩子們進行互動。小班孩子不是需要一位老師,而是一位他們的好伙伴。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去摘桔子的路上,小朋友興高采烈,紛紛表演唱歌等節(jié)目,還拿出自己的'零食與飲料分給同伴。快到目的地的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紅紅的桔子。大概半小時左右我們到達了,走了大概5分鐘左右的路就到達桔子采摘點。在進桔子園的路兩旁都是一人多高的桔子樹,蔥綠的桔子樹掛滿了桔子,有些讓人失望的是桔子有些還沒有熟的好,不過摘桔子不是目的,讓孩子體會生活,感受勞動的快樂才是最主要的。
在上桔山的路口每對家長都領到了一個小袋子和一把小剪刀,就開始了我們摘桔子的勞動了。小朋友們看到了一個黃黃的桔子就用手拉下來,結(jié)果把皮拉破了,于是就從家長的手中拿過了小剪刀,很笨拙地用小剪刀,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還是很成功地把桔子從桔子樹上剪下來。剪得累了,他們就停下來品嘗一下桔子的味道,可能是他們自己摘的原因吧!孩子們對桔子成熟的概念非常明確,有點點綠的都不要。終于,一袋袋沉甸甸的桔子拎在了孩子們與爸爸媽媽的手中。
摘好了桔子我們玩起了親子游戲,孩子剝桔子,家長吃桔子。在游戲中孩子們非常的開心,一個個都剝的非常的認真,家長也非常的配合,大口大口的吃著桔子。
回來的路上,玩累的小朋友都睡著了,家長們趁機休息討論,都說小朋友們親自摘了橘子,激發(fā)了愛勞動的情感,同時小朋友在車上也學會了分享東西。謝謝幼兒園老師組織這次親子活動,期待著會有更精彩的下次班級親子活動。
$~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六
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主要是讓學生經(jīng)歷分橘子等實際操作經(jīng)歷,用數(shù)小棒、拆分、除法豎式表示的過程,能正確掌握商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理解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的知識,所以在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兩個方法:
1.讓學生自己動手分,48個橘子分給三只猴子,我找小棒來代替橘子,讓學生自己動手分,而且將40個小棒,十個十個綁在一起,目的是讓學生來自己發(fā)現(xiàn)是要先分40個還是先分8個,從而最終總結(jié)出除法的計算時,要從最高位除起,當高位有余數(shù)時和下一位一起除。
2.在做題過程中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不斷發(fā)現(xiàn)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這個“余數(shù)為什么要比除數(shù)小”的試探過程,其實也是培養(yǎng)質(zhì)疑批判和創(chuàng)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同時,本節(jié)課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1.把能夠整除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式計算的內(nèi)容都在一課時內(nèi),教學稍顯緊張,有一部分學生接受起來存在一定困難,所以我認為這一課的教學分成兩課時更為妥當。
2.在作業(yè)反饋中部分,學生犯了相同的錯誤,就是把除法豎式的余數(shù)填成了算式中的商。可見孩子們把除法豎式跟加減乘法的是豎式格式混淆了,還分的不夠清楚,需要在作業(yè)講評中進行加強指導。
3.個別學生對于豎式的書寫還是不夠規(guī)范,需要更加嚴格要求規(guī)范。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七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讀準多音字“少”;讀寫“惹人愛”等四個詞語。
2、會寫“誰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的句子,會抄寫句子,會說樹上的橘子怎么“惹人愛”。
3、懂得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要,愿意跟同學分享快樂。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讀寫“惹人愛”等4個詞語。
2、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是個好孩子。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學習生字“分”。
2、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課文,要求:(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提出不懂地詞語。
(2)帶著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
(3)教師巡回指導,了解讀的情況,解答個別學生的提問。
2、檢查自學。
(1)課文講了誰分橘子?分給誰?
(2)簡介劉少奇的生平(劉少奇爺爺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為建設新中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受到發(fā)全國人民的尊敬,這篇課文是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從小就是個好孩子。)。
(3)教師出示卡片,讀讀詞語,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
讀書枝頭燈籠惹人愛。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通順,讀熟課文。
3、讀熟課文,再質(zhì)疑。
(1)學生再讀課文,圍繞課文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能當場解決的,讓學生自學解決,跟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細讀課文時解決。)。
三、寫字指導。
1、借助生字卡片,鞏固讀音。
2、學生細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書寫有困難的字。
3、教師重點指導“讀、燈、惹”其余生字,指導學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樣子學寫。(完成課堂作業(yè)第1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卡片抽讀生字詞,并用“燈、屋”口頭擴詞。
2、學生做課后練習2。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1自然段,讀后做練習。
(1)劉少奇在哪里讀書?劉少奇在()。
(2)劉少奇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
劉少奇()。
2、朱老師是怎么夸劉少奇的,齊讀第4自然段。
(1)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劉少奇好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讀2、3兩個自然段,劃出有關詞句。
(二)學習2、3兩個自然段。
1、交流、討論同學們劃出的詞句。體會劉少奇小時候的好品質(zhì)。
(1)出示句子:劉少奇從來沒有摘過一個橘子。
a“從來”可以換成哪些詞?
b是橘子長得不可愛嗎?(引導學生讀第2句話,讀后口頭填空課后第3題)。
出示投影變換句式練習:秋天,橘子真惹人愛,()。
c是他不愛吃橘子嗎?
d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懂規(guī)矩,守紀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師獎給劉少奇三個大橘子,他沒有自己一個人吃。
a劉少奇是怎樣把橘子分給同學吃的?
b三個大橘子,朱老師是獎給劉少奇一個人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劉少奇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愛同學,有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讀第2、3段。
三、.總結(jié)全文。
1、朱老師為什么稱贊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師給的句式說,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說。)。
2、出示句式:朱老師高興地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BR> 四、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3、5兩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乍拼音寫詞語。
()()()()()()()。
2、朗讀課后練習5。
二、朗讀課文,講故事。
1、自由讀。
2、指名讀(評議)。
3、分組比賽讀。
4、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各自準備,指名講,同桌互講)。
三、.總結(jié)、交流感受。
四、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第2、4、6題。
附板書: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八
2、在看看、聞聞、吃吃中認識橘子。
糖果盒或方紙盒干,盤子,毛巾。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1.出示盒子吸引幼兒與的注意力。
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這個神奇的袋子里裝的是什么阿?
2.教師故作神秘讓幼兒園猜測盒子里是什么東西。
里面阿有一樣很好吃很好吃的東西,它的樣子是圓圓的',穿著一件漂亮的橙色衣服(幼兒一聽是好吃的東西就會認真起來)。
二、教師面帶好奇的輕輕的將橘子呈現(xiàn)出來。
哇!這是什么阿?是什么顏色的阿?
1.在剝橘子之前讓幼兒用毛巾擦手。
2.讓幼兒嘗試剝橘子(幼兒剝橘子完之后教育幼兒果皮要扔到垃圾桶)。
3.在幼兒剝橘子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剝開的橘子像什么?
三、分享食物。
看客人老師的口水快要流下來了,他們也想吃橘子怎么辦呀?(讓幼兒盡情的說)。
今天小小班來了很多客人老師,我們把好吃的橘子送給客人老師吃好嗎?(幼兒送橘子給客人老師吃)。
四、活動結(jié)束。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九
1.記一件與父母共同協(xié)作完成活動的事情。
2.按順序?qū)懗鲇螒蜻^程過程,抓住動作描寫,把過程寫詳細。
3.再記敘的過程中,寫出自己活動中的真實感受。
【教學重點】
1. 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做到詳略得當。
2. 在記敘事情的同時,還要寫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獨特感受與體會。
【教學難點】
1. 敘事中做到詳略得當。
2. 用親身體驗法,突破重難點。
【教學準備】
橘子、托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快樂導航
1快樂導入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快樂作文學校學習,我是快樂作文學校的周老師,今天周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度過一段快樂幸福的時光。 我們快樂作文學校的學習口號是“快樂作文,快樂成長”讓我們一起大聲讀一遍。
我們的掌聲是:棒!棒!你真棒!
我們要把掌聲送給最棒的,最自信的小朋友。你們都是最棒的,大家一起做一遍。
小朋友們,我們的課堂是快樂的,又是嚴肅而高效的,我們的坐姿應該是:抬頭挺胸。上課要求是快(快樂,快速,做好要快,舉手要快,動筆要快);靜(聽課要安靜,聽別人發(fā)言要安靜,寫作文要安靜);齊(動作要整齊)。
我們班分為兩隊:自信隊(口號:我自信 我能行) 夢想隊(口號:只要心中有夢一切皆有可能)
2 學習作文的重要性
學習照亮未來,夢想點燃希望,在我們快樂作文學校學習的孩子,不僅寫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優(yōu)秀的作文還可以在世界華人杯和快樂杯中獲獎,獲獎的作文還能在《快樂作文報》,《快樂作文》等報刊雜志發(fā)表。夢想始于筆下,一切皆有可能,小朋友們,家長朋友們請大家來快樂作文學校學習吧,給快樂作文學校一個孩子,它將給你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因為這里是孩子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3課堂導入
今天我們將認識我們快樂作文的新朋友就是快快、樂樂,他們是兩位特別愛學習的好朋友,經(jīng)常會討論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你看,今天他們又在討論了!
教師:你們看他們今天又在討論什么話題呢?(課件5)
教師總結(jié):是的父母是我們終生的.朋友,對我們絕不言棄;也是是我們遇到困難是的萬寶囊,讓我們迎刃而解;更是我們永久的避風港,為我們提供安全。
今天的機會很難得,有這么多的家長和我們一起總進快樂作文的課堂,所以今天也是難得的親自時光!(課件6)
二、快樂體驗(積累):
學生:家長剝一下自己剝一下;一人啵剝一個橘子;……
教師:是游戲就會有游戲規(guī)則:學生與父(母)親,各選擇一只
手,共同協(xié)助剝橘子,并且一瓣一瓣的掰開放到指定的紙杯里,時間最快的一組獲勝,得到獎勵!
1.游戲前
游戲開始前,大家表情各異!
那你的心情呢?你是怎么想的?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躍躍欲試、迫不及待、摩拳擦掌……心情非常緊張,就像……、忐忑不安、緊張萬分、手心出汗(課件10)
教師:寶貝可以和家長共同一下游戲策略吧。(課件11)
2.游戲中
(教師可根據(jù)到場人數(shù)來分組,每一輪給同學不同的觀察重點,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
第一輪:觀察比賽時,臺上同學家長的動作。(課件12)
第二輪:觀察比賽時,臺上選手及臺下同學的神態(tài)表情。(課件13)
第三輪:思考自己在比賽是的心里變化。(課件14)
3.游戲后
教師提問:比賽結(jié)束了!結(jié)果是什么呢?此時你有什么感受呢?
說一說吃在嘴里的味道甜滋滋、香氣撲鼻、酸甜可口、果汁四溢、蕩氣回腸、
回味無窮……
談一談吃完后的心里感受成功的喜悅自心底油然而生、與父母協(xié)作的幸福、幸福
的暖流流遍全身……
三、快樂作文(方法指導)
1、把今天的游戲過程記錄清晰。
2、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3、經(jīng)過是重點,要寫具體。在這個過程中,你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怎樣想的?遇到困難時是如何克服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寫行動時要用上適當?shù)膭釉~,過程寫得既有條理,又形象生動。這樣可以使內(nèi)容更準確,更吸引人,更可信。 4、寫出自己當時的心情和體會。
四、板書設計
快樂時光
開頭: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經(jīng)過:經(jīng)過是重點,把過程寫具體
1.游戲前:什么心情:歡呼雀躍、緊張、激動
2. 游戲中:開始了,寫出你是怎樣做的、怎么說的、怎樣想的。
3.游戲后:比賽結(jié)果、自己及父母內(nèi)心感受
結(jié)尾:寫清自己整個活動中的體會(升華)。
1. 感受家庭成員協(xié)作、溝通的重要。2.感受父母的愛。3.感受自己幸福的生活。4.學會表達對父母的愛。
五、美文賞析
母愛味的橘子(學生作品)
母親,多么普通而又偉大的人。她賦予我們生命、撫養(yǎng)我們成長,她日夜操勞、不言艱辛,她甘愿付出、不求回報,對我們恩重如山。
比賽開始了,我用余光看到于帥和他媽媽配合得異常默契,直奔第一。我和媽媽也不甘示弱,我握緊橘子,不停地轉(zhuǎn)著。媽媽用手摳開橘子,把橘皮一片一片撕下來??赡切¢僮雍孟窆室夥纯刮覀兯频?,流出了又粘又滑的汁液,總是從我的手心里逃出來。我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它抓起來,重新開始。經(jīng)過半分鐘的奮戰(zhàn),我們贏得了第三名。我喜不自勝,歡呼雀躍的跳了起來。
看著那金黃的橘子,閃爍著勝利的光芒,發(fā)出陣陣誘人的清香,真讓人垂涎三尺。老師說:“新年馬上就到了,媽媽為我們一年到頭辛勤操勞著,現(xiàn)在就讓媽媽嘗一嘗我們勝利的果實,感謝她為我們辛勞的付出吧!”我拿起一瓣橘子,塞進媽媽嘴里,情不自禁地說:“媽媽,新年快樂!我愛你!”媽媽也挑出一瓣最大的橘子塞進我的嘴里:“愿我的寶貝兒子快樂成長!”我被這簡單而復雜的母愛感動了,媽媽無時不刻惦念著我――她的兒子,她的所有祝愿竟仍是對兒子健康成長的期盼。此時,在我嘴里的,只有濃濃的母愛味!
母愛,是天底下最單純、最熱烈而又最復雜的愛!我要珍惜這份愛,用最好的努力來回報她的養(yǎng)育之恩!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一
1、在看看,聞聞,吃吃中認識橘子。
2、學習獨立地剝桔子皮,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初步了解橘子的小常識。
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
橘子若干,布袋一個,盤子、盆子、毛巾若干。
一、教師出示一個布袋,讓孩子猜猜里面有啥東西?(一個橘子)。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通過看看、摸摸、聞聞,猜猜里面有什么東西?
2、猜對地幼兒給以鼓勵、表揚。
3、教師鼓勵幼兒說出:“這是橘子”。
二、教師示范剝桔子。
1、提醒幼兒把橘子皮、核放到盆子里,不要亂丟地上。
2、鼓勵幼兒一起動手剝橘子。
3、邊念:“剝呀剝呀剝橘子,橘子皮要剝掉。”
三、認識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
1、讓幼兒說出橘黃色、酸的、甜的、不酸也不甜、圓圓的。
2、說出:“橘子橘子酸酸的,大家吃了哈哈笑;”
“橘子橘子甜甜的,大家吃了笑哈哈?!?BR> 四、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客人老師,我們把好吃的橘子分給他們嘗嘗,好嗎?
五、活動結(jié)束。
幼兒基本上跟著教師的提問思路去認識橘子,并動手操作主動探索橘子的形狀,顏色,味道。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二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橘子有幾瓣》,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探索橘子的大小與瓣數(shù)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聯(lián)系;
2、能清楚地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jié)果;
1、剝開的橘子人手一個、沒剝開的橘子人手兩個;
2、筆、記錄紙、卡片等。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思考與操作。
幼兒想辦法點數(shù)橘子的瓣數(shù)并進行記錄。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大家分享東西,今天我們來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師要考驗小朋友,如果你們挑戰(zhàn)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戰(zhàn)的問題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個橘子,每個人吃一瓣,可以有幾個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
幼:數(shù)一數(shù)。
師:橘子是圓的又可以掰開,那可以怎樣數(shù)呢?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個橘子用你的辦法試一試。數(shù)完了不僅要把數(shù)字記在心里,還要記在記錄表上。
幼兒交流數(shù)的結(jié)果和計數(shù)的方法。
幼1:我數(shù)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數(shù)一數(shù)。
幼2:我數(shù)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給10個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從這一瓣開始數(shù),數(shù)到它旁邊就停下來。
幼3:我數(shù)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給12個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記住這一瓣的樣子,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shù),數(shù)到它旁邊就知道有幾瓣。
幼4:我數(shù)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摳個小洞。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shù),數(shù)到它旁邊就不要數(shù)了,最后是數(shù)字幾就是幾瓣。
幼兒通過觀察統(tǒng)計表發(fā)現(xiàn)橘子瓣數(shù)的規(guī)律。師:你們仔細觀察表格,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幼1:我發(fā)現(xiàn)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樣多,都是4個: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師:你的橘子有幾瓣?
幼3:有12瓣。
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8瓣的橘子、9瓣的橘備贏幾個?
幼兒統(tǒng)計和記數(shù)。
師:看一看,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4:我發(fā)現(xiàn)8瓣的橘子只有1個,12瓣的橘子最多,有9個。
幼5:一個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個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師:今天我們只有30個小朋友參加活動,一個人數(shù)一個橘子,我們一共數(shù)了多少個橘子?
幼:30個
幼:不知道。
師:以后你們吃橘子前數(shù)一數(shù),看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集中分享能為幼兒的相互學習提供機會。在分享中幼兒學習同伴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運用多種辦法、多角度解決問題。在交流中,幼兒用語言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jié)果,體驗探索的快樂。從幼兒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兒能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種方法數(shù)橘子的瓣數(shù)。這說明幼兒在面臨新的問題時,能運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靈活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操作方法。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三
1、能主動觀察、了解橙子和橘子的外形特征,比較出它們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培養(yǎng)孩子探索的欲望。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橙子和橘子若干。
2、集體記錄觀察表兩張(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活動過程】。
1、我知道的水果。
師:我們一起認識了許多水果,你都知道現(xiàn)在冬季有哪些水果嗎?
鼓勵幼兒暢所欲言,介紹自己知道的冬季盛產(chǎn)的水果。
2、觀察橙子和橘子并進行記錄。
(1)橙子和橘子,實體出現(xiàn)。
師:我?guī)砹藘煞N好吃的水果,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好嗎?
師:這是什么呢?(橙子、橘子)。
(2)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找出它們相似的地方。
師:我們來找一找它們相似的地方,都有哪些?你可以用手去摸一摸。
教師請幼兒下位置觀察,分成3組。
(3)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將幼兒所講的內(nèi)容在大表格中進行記錄。
小結(jié):兩種水果的顏色都是橘黃色的,里面的蒗也都是一粒粒的,嘗起來都是甜甜酸酸的。
3、引導幼兒觀察橙子和橘子,觀察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并記錄。
(1)師:剛才,我們找到了他們許多相似的地方,現(xiàn)在我們來找一找它們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并且把它記錄在記錄表格中。
(2)幼兒觀察并記錄。
(3)師請個別小朋友上前介紹記錄表,并將幼兒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大表格中。
小結(jié):雖然它們都是水果,可是它們卻有著不同的地方。橘子的皮只軟軟的,是可以用手剝的`,而橙子的皮是硬硬的,是需要用刀切的。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四
1、卡片抽讀生字詞,并用“燈、屋”口頭擴詞。
2、學生做課后練習2。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1自然段,讀后做練習。
(1)劉少奇在哪里讀書?劉少奇在()。
(2)劉少奇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
劉少奇()。
2、朱老師是怎么夸劉少奇的,齊讀第4自然段。
(1)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劉少奇好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讀2、3兩個自然段,劃出有關詞句。
(二)學習2、3兩個自然段。
1、交流、討論同學們劃出的詞句。體會劉少奇小時候的好品質(zhì)。
(1)出示句子:劉少奇從來沒有摘過一個橘子。
a“從來”可以換成哪些詞?
b是橘子長得不可愛嗎?(引導學生讀第2句話,讀后口頭填空課后第3題)。
出示投影變換句式練習:秋天,橘子真惹人愛,()。
c是他不愛吃橘子嗎?
d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懂規(guī)矩,守紀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師獎給劉少奇三個大橘子,他沒有自己一個人吃。
a劉少奇是怎樣把橘子分給同學吃的?
b三個大橘子,朱老師是獎給劉少奇一個人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劉少奇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愛同學,有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讀第2、3段。
1、朱老師為什么稱贊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師給的句式說,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說。)。
2、出示句式:朱老師高興地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五
1、認讀生字,詞語卡片。
2、復習新偏旁:火字旁。
1、指名讀第一段。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一邊引導學生看圖,一邊講解有關私塾的情況。
劉少奇在朱老師家里讀書的時候,朱老師覺得創(chuàng)個怎樣的孩子?齊讀第四段。
朱老師為什么夸少奇是個好孩子?課文的哪幾段告訴了我閃?(2、3段。)。
2、重點學習2、3段。
1、女生讀第二段,問:這段有幾句話?
a、出示:秋天,黃澄澄的桔子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燈籠,真惹人愛。
(1)這句話中,寫季節(jié)的詞是()。一年分為哪幾個季節(jié)?秋季是桔子成熟的季節(jié)。
(2)寫桔子長在什么地方的詞是()。這里的“掛”字我們可以換個什么字,意思不變?課文為什么不用“長”,而用“掛”??磮D理解。(因為桔子成熟了,沉甸甸的,掛了下來,所以用“掛”。)。
(3)寫桔子顏色的詞是()。理解“黃澄澄”的意思。(金黃色,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可出示實物。
(4)寫桔子樣子的詞是()。句子中把桔子比作什么?再看圖說說為什么把桔子比作小燈籠?(從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形狀,掛在枝頭的樣子幾方面來說。)。
b、這句話寫出桔子成熟的時間,把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和樣子寫得很美,所以說,真惹人愛,你覺得該怎樣的語氣來讀。(喜愛)。
你從這里看出劉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為什么?(我覺得劉少奇是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孩子,因為這么惹人愛的桔子,他從來沒有摘過一個。)。
板書:不隨便拿別人東西。
2、劉少奇得到了朱老師什么機關報獎勵?(教師畫三個桔子)。
朱老師為什么要獎勵他三個大桔子。
劉少奇得到了三個大桔子,他是怎樣做的?(男生齊讀第三段。)。
哪些句子是具體寫劉少奇分桔子的?用“——”劃出來。輕聲朗讀,讀后回答。
這一段共三句話,第一句總的說他沒有一個人吃。二、三兩句具體告訴我們他是怎樣分的,把第一句寫具體了。(分句讀第三段。)。
3、三個大桔子明明是獎給劉少奇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4、朱老師知道了,知道了什么?
5、為什么朱老師夸他是個好孩子?讀出夸獎的語氣。
劉少奇把老師獎給他的三個大桔子分給同學吃,有快樂與別人分享,所以,朱老師知道了,高興地夸他是個好孩子。
1、課后第二題,按課文填空。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六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橘子寶寶的內(nèi)外特征。
2、體驗剝橘子、吃橘子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布袋一個,內(nèi)裝有橘子,每組一盆橘子,毛巾每組一塊。
活動過程:
(一)神秘禮物導入。
1、教師出示布袋,以神秘的口吻,請幼兒猜猜布袋里裝的是什么。
2、請個別幼兒上來摸摸、說說是什么禮物?結(jié)論:是橘子寶寶。
(二)、感知橘子寶寶的外形特征。
1、橘子寶寶長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等觀察)。
2、這么多的橘子寶寶都一樣嗎?
結(jié)論:橘子寶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圓、有的扁、有黃黃的,有綠綠的等。
3、圓圓的橘子寶寶像什么呢?
4、請小朋友摸一摸、捏一捏橘子寶寶,感覺怎么樣?
(三)、體驗剝橘子、吃橘子的快樂。
1、老師把橘子寶寶剝開來,看看橘子寶寶里面的秘密。
老師把橘子皮剝掉,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2、你吃過橘子嗎?是什么味道呢?
小結(jié):橘子寶寶酸酸的.、甜甜的、冷冷的、
3、幼兒嘗試自己剝橘子、吃橘子。
4、你吃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圍繞主題《秋天的水果》,選取橘子這個農(nóng)村自然物開展了這次小班科學活動?;顒又心軌蚴褂變簩ι钪凶畛R姷拈僮佑羞M一步認識,對橘子的內(nèi)外特征有了較深的感知和了解。
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猜一猜、做一做、嘗一嘗等活動方式不僅鍛煉了幼兒動腦、動口、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和規(guī)范,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大膽表達的欲望,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七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能按照蛋的大小進行排隊。
2、知道蛋有蛋清、蛋黃、蛋殼。
3、讓幼兒喜歡吃蛋,知道蛋有豐富的營養(yǎng)。
活動準備:
1、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若干;。
2、透明玻璃杯和小墊子。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用蛋寶寶引出課題,調(diào)動孩子積極性。
師:“小朋友們,雞媽媽要來看望小朋友,猜一下,她給大家?guī)Я耸裁炊Y物?”(發(fā)揮幼兒想象力,鼓勵幼兒說出不一樣的答案!)。
師:“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對了嗎?”教師讓幼兒伸手到籃子里摸摸,然后再讓幼兒說是什么。(幼兒說出摸到的感覺:硬硬的、滑滑的)。
師:哇,我們班的小朋友這么聰明啊,一摸就知道啊。那我們一起喊他出來,好不好啊,來:“蛋寶寶,蛋寶寶。”“骨碌碌,骨碌碌出來了。”(教師邊說邊從身后滾出蛋寶寶,讓幼兒感知蛋可以滾動)并問:“這是什么蛋呀?”(幼兒回答)。
二、展開:
1、根據(jù)幼兒已知經(jīng)驗辨認蛋寶寶。
師:寶貝們,“雞媽媽不僅帶了自己下的蛋,它還為我們準備了大禮包呢,它說呀,要我們閉上小眼睛,它才給我們變呢,(幼兒閉眼)”當當當當···呀,這么多蛋寶寶啊,(鴨蛋,鵝蛋,鵪鶉蛋,雞蛋多個)“瞧一瞧,這些蛋寶寶都叫什么名字呢?你見過它們嗎?”(教師可提示幼兒到展示臺去找自己熟悉的蛋寶寶——回答)小朋友說的都很對,那你們知道這些蛋寶寶的媽媽都是誰嗎?(讓孩子回答,然后用ppt驗證)。
2、比較蛋寶寶。
師:不同的動物下的蛋寶寶是不一樣的,那他們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呢,我們來找一找,看一看吧!注意要輕輕的拿,不要用力捏,不要把蛋掉在地上,保護好蛋寶寶喲。(小朋友圍在展示臺前自己選擇一個蛋寶寶,接下來要比較)。
(1)師: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蛋寶寶啦,你們老師手里的蛋寶寶和你手中的蛋寶寶有什么不同嗎?(教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與老師比較,)老師手里是什么蛋寶寶?那有和老師手里相同蛋寶寶的小朋友舉起來看一看。
(2)師:來,小朋友們,你與身邊的小伙伴來比一比,看一看,你們手中的蛋寶寶又有什么不一樣的嗎?(幼兒之間互相比較,教師給予指點,大小、顏色、輕重,鼓勵及表揚,關注幼兒語言完整表達)教師可讓一組幼兒上前比較。
小結(jié):通過我們的比較,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輕;有的蛋是白色的,有的蛋顏色偏紅、有的淺綠色、還有的蛋帶有花紋……所以呀,不同的動物生的蛋寶寶也是不一樣的。
3、給蛋寶寶排隊,練習大小排列。
現(xiàn)在我們先讓蛋寶寶休息一下,剛才我聽到蛋寶寶們在吵架,因為它們想比比誰大誰小,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給蛋寶寶排排隊)老師這里有三個不同的蛋,哪個小朋友給這些蛋寶寶按照大小排一下隊呢。(排隊,教師找出三個不同的蛋,讓孩子來排隊,發(fā)小紅花獎勵)。
4、運用實物引導幼兒觀察蛋寶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我們從大小、顏色、輕重認識了蛋寶寶、那你們想看看蛋寶寶里面是什么樣子嗎?(打開蛋寶寶,讓幼兒直觀觀察)讓幼兒自由回答。
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多呀,這黃黃的就是蛋黃;清清的是蛋清,像水一樣清;千萬別忘了外面還有薄薄的蛋殼呢。蛋清蛋黃營養(yǎng)豐富,小朋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一個雞蛋很有好處,可不能挑食啊。
三、結(jié)束部分:
師:世界上還有許多動物媽媽也會生蛋,那我們一起去尋找一下。在尋找之前我們先把這些打開的蛋寶寶送到廚師那兒做美味的.蛋羹,好嗎?(教師有與幼兒開著小火車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我了解到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科學課,在保證孩子們探索興趣和積極性的前提下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讓她們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八
1、學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參加觀察橘子的活動,學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體驗分享的.快樂。
每組一只筐,內(nèi)裝與本組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橘子。
1、用觸覺箱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請幼兒摸一摸箱子里裝的水果。提問:"請你摸一摸,告訴我里面裝了什么水果?"
2、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橘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的?
(2)摸一摸: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可與蘋果進行比較)?
(3)聞一聞:橘子有什么氣味?
3、感受橘子的內(nèi)部特征。
(1)請幼兒討論:橘子里面是什么樣的?
(2)那我們怎么把它打開呢?
(3)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剝橘子,觀察橘子的內(nèi)部特征。
提問: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顏色的?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樣子的?一瓣一瓣像什么?
4、品嘗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說說品嘗后的感覺。
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畫一棵輪廓樹,讓幼兒將剝下來的橘子皮撕成小塊,貼在橘子輪廓圖上,制作成一幅橘子皮畫,將橘子皮畫貼于橘子樹上,做成一棵橘子樹。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九
活動目標:
1、初步的認識漢字酸和甜,培養(yǎng)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2、通過品嘗食物,加深幼兒對酸甜的理解。
活動準備:
酸甜的水果若干,卡片、酸甜寶寶。
活動過程:
(一)、認識酸甜寶寶,引導幼兒興趣。
2、師:這個笑嘻嘻的寶寶是甜寶寶,(學習甜寶寶的微笑)甜寶寶身邊有一個“甜”字,甜寶寶最喜歡吃甜甜的東西。
這個皺著眉頭在哭得寶寶是酸寶寶,(模仿酸寶寶皺著眉頭的樣子)酸寶寶身邊也有一個漢字,是“酸”字。酸寶寶最喜歡吃酸酸的東西。
3、今天酸寶寶和甜寶寶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水果禮物??墒沁€有一(幼兒向酸甜寶寶問好,問好的小朋友收到禮物卡片)。
(二)、品嘗水果,幼兒加深對酸、甜的理解。
1、師:酸甜寶寶說:”小朋友們真有禮貌,我就把我?guī)淼乃菜徒o你們吧?
2、師: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是什么水果吧!(認識水果)。
3、師:酸甜寶寶還說了:“小朋友們在品嘗水谷的時候,還要幫我把這些卡片貼上去,如果你吃到的水果是甜甜的你就把“甜”字寶寶貼上。如果你吃到的水果是酸酸的你就要把“酸”字寶寶貼上。”
(三)、幼兒品嘗水果,教師指導。
1、幼兒說說自己吃到了那些甜甜的水果和那些酸酸的水果。
活動反思:
幼兒喜歡做游戲,教師適時地開展對教學有幫助的游戲活動,會將原本枯燥的識字變?yōu)橛變簶穼W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全身地投入,真正讓幼兒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了識字教學的目。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讀準多音字“少”;讀寫“惹人愛”等四個詞語。
2、會寫“誰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的句子,會抄寫句子,會說樹上的橘子怎么“惹人愛”。
3、懂得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要,愿意跟同學分享快樂。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讀寫“惹人愛”等4個詞語。
2、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是個好孩子。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學習生字“分”。
2、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課文,要求:
(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提出不懂地詞語。
(2)帶著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
(3)教師巡回指導,了解讀的情況,解答個別學生的提問。
2、檢查自學。
(1)課文講了誰分橘子?分給誰?
(2)簡介劉少奇的生平(劉少奇爺爺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為建設新中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受到發(fā)全國人民的尊敬,這篇課文是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從小就是個好孩子。)。
(3)教師出示卡片,讀讀詞語,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
讀書枝頭燈籠惹人愛。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通順,讀熟課文。
3、讀熟課文,再質(zhì)疑。
學生再讀課文,圍繞課文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能當場解決的,讓學生自學解決,跟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細讀課文時解決。)。
三、寫字指導。
1、借助生字卡片,鞏固讀音。
2、學生細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書寫有困難的字。
3、教師重點指導“讀、燈、惹”其余生字,指導學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樣子學寫。(完成課堂作業(yè)第1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卡片抽讀生字詞,并用“燈、屋”口頭擴詞。
2、學生做課后練習2。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1自然段,讀后做練習。
(1)劉少奇在哪里讀書?劉少奇在。
(2)劉少奇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
2、朱老師是怎么夸劉少奇的,齊讀第4自然段。
(1)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劉少奇好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讀2、3兩個自然段,劃出有關詞句。
(二)學習2、3兩個自然段。
1、交流、討論同學們劃出的詞句。體會劉少奇小時候的好品質(zhì)。
(1)出示句子:劉少奇從來沒有摘過一個橘子。
a“從來”可以換成哪些詞?
b是橘子長得不可愛嗎?(引導學生讀第2句話,讀后口頭填空課后第3題)。
出示投影變換句式練習:秋天,橘子真惹人愛。
c是他不愛吃橘子嗎?
d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懂規(guī)矩,守紀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師獎給劉少奇三個大橘子,他沒有自己一個人吃。
a劉少奇是怎樣把橘子分給同學吃的?
b三個大橘子,朱老師是獎給劉少奇一個人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劉少奇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愛同學,有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讀第2、3段。
三、總結(jié)全文。
1、朱老師為什么稱贊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師給的句式說,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說。)。
2、出示句式:朱老師高興地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BR> 四、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3、5兩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乍拼音寫詞語。
()()()()()()()。
2、朗讀課后練習5。
二、朗讀課文,講故事。
1、自由讀。
2、指名讀(評議)。
3、分組比賽讀。
4、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各自準備,指名講,同桌互講)。
三、總結(jié)、交流感受。
四、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第2、4、6題。
附板書:
分橘子。
少奇真是個好孩子。
從來沒有分給同學。
懂規(guī)矩,不隨便愛同學,有快樂。
拿別人的東西方與別人同享。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讀準多音字少;讀寫惹人愛等四個詞語。
2、會寫誰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的句子,會抄寫句子,會說樹上的橘子怎么惹人愛。
3、懂得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要,愿意跟同學分享快樂。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讀寫惹人愛等4個詞語。
2、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說少奇是個好孩子。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學習生字分。
2、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課文,要求:(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提出不懂地詞語。
(2)帶著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
(3)教師巡回指導,了解讀的情況,解答個別學生的提問。
2、檢查自學。
(1)課文講了誰分橘子?分給誰?
(2)簡介少奇的生平(少奇爺爺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為建設新中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受到發(fā)全國人民的尊敬,這篇課文是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從小就是個好孩子。)。
(3)教師出示卡片,讀讀詞語,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
讀書枝頭燈籠惹人愛。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通順,讀熟課文。
3、讀熟課文,再質(zhì)疑。
(1)學生再讀課文,圍繞課文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能當場解決的,讓學生自學解決,跟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細讀課文時解決。)。
三、寫字指導。
1、借助生字卡片,鞏固讀音。
2、學生細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書寫有困難的字。
3、教師重點指導讀、燈、惹其余生字,指導學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樣子學寫。(完成課堂作業(yè)第1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卡片抽讀生字詞,并用燈、屋口頭擴詞。
2、學生做課后練習2。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1自然段,讀后做練習。
(1)少奇在哪里讀書?少奇在。
(2)少奇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
少奇()。
2、朱老師是怎么夸少奇的,齊讀第4自然段。
(1)朱老師為什么說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少奇好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讀2、3兩個自然段,劃出有關詞句。
(二)學習2、3兩個自然段。
1、交流、討論同學們劃出的詞句。體會少奇小時候的好品質(zhì)。
(1)出示句子:少奇從來沒有摘過一個橘子。
a從來可以換成哪些詞?
b是橘子長得不可愛嗎?(引導學生讀第2句話,讀后口頭填空課后第3題)。
出示投影變換句式練習:秋天,橘子真惹人愛,()。
c是他不愛吃橘子嗎?
d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少奇是一個懂規(guī)矩,守紀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師獎給少奇三個大橘子,他沒有自己一個人吃。
a少奇是怎樣把橘子分給同學吃的?
b三個大橘子,朱老師是獎給少奇一個人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少奇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少奇是一個愛同學,有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讀第2、3段。
三、總結(jié)全文。
1、朱老師為什么稱贊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師給的句式說,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說。)。
2、出示句式:朱老師高興地說:少奇(),真是個好孩子。
四、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3、5兩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乍拼音寫詞語。
()()()()()()()。
2、朗讀課后練習5。
二、朗讀課文,講故事。
1、自由讀。
2、指名讀(評議)。
3、分組比賽讀。
4、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各自準備,指名講,同桌互講)。
三、總結(jié)、交流感受。
四、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第2、4、6題。
附板書:
少奇真是個好孩子。
從來沒有分給同學。
懂規(guī)矩,不隨便愛同學,有快樂。
拿別人的東西方與別人同享。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讀準多音字少(shao);讀寫讀書等詞語。
2、會寫誰在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的句子,會抄寫句子,會說樹上桔子怎么惹人愛。
3、懂得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要,愿意跟同學分享快樂。
教學重點:
初步學會按提示分析句子,把排列混亂的詞語整理成通順的句子;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說劉是個好孩子。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按提示分析句子;理解劉為什么沒一個人吃桔子為什么只吃了一瓣。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全部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準字形,能理解桔子、枝頭、燈籠、掛滿、每的意思,認識火字旁。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寫劉小時候分桔子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課題。
前一課,我們學毛主席在延安看戲時的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來學習另一位革命領袖劉小時候的故事。(出示投影)。
1、出示課題。問:你喜歡吃桔子嗎?為什么?
桔子的味美,人人都喜歡吃,而在水果品種不夠豐富的過去,它更是一種非常難得的食物。很多小孩從桔子還未成熟時,就盼著吃桔子。
2、讀題設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誰分桔子?把桔子分給誰?怎樣分?)。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聽后說說課文講誰分桔子,分給誰。簡介劉的生平。(出示劉的像)。
三、指導自學。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想一想在課文中的意思。
2、給課文標上段落號。
3、學習田字格中的生字,讀準音,記一記字形。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卡片認讀生字、新詞。
重點正音:分、歲:前鼻音;朱、枝、惹:翹舌音;燈、籠:后鼻音。
2、說說你學會了哪個生字,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重點分析:
讀:左右結(jié)構(gòu),右上一個十,右下是個買。
籠:下面半個不要忘了一撇。
惹:上中下結(jié)構(gòu),中間是個右。
3、課文共有幾段:指名試讀課文,讀后評議正音。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劉小時候分桔子的事。)。
五、指導書寫:
朱:獨體字,第四畫是豎,不是豎鉤。
歲:上寬下窄。
六、課堂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七、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能回答課后問題,按提示分析句子。
3、了解劉小時候是一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有快樂與人同享的.好孩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詞語卡片。
2、復習新偏旁:火字旁。
二、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一邊引導學生看圖,一邊講解有關私塾的情況。
劉在朱老師家里讀書的時候,朱老師覺得創(chuàng)個怎樣的孩子?齊讀第四段。
朱老師為什么夸少奇是個好孩子?課文的哪幾段告訴了我閃?(2、3段。)。
2、重點學習2、3段。
1、女生讀第二段,問:這段有幾句話?
a、出示:秋天,黃澄澄的桔子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燈籠,真惹人愛。
(1)這句話中,寫季節(jié)的詞是。一年分為哪幾個季節(jié)?秋季是桔子成熟的季節(jié)。
(2)寫桔子長在什么地方的詞是()。這里的掛字我們可以換個什么字,意思不變?課文為什么不用長,而用掛。看圖理解。(因為桔子成熟了,沉甸甸的,掛了下來,所以用掛。)。
(3)寫桔子顏色的詞是()。理解黃澄澄的意思。(金黃色,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可出示實物。
(4)寫桔子樣子的詞是()。句子中把桔子比作什么?再看圖說說為什么把桔子比作小燈籠?(從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形狀,掛在枝頭的樣子幾方面來說。)。
b、這句話寫出桔子成熟的時間,把桔子成熟時的顏色和樣子寫得很美,所以說,真惹人愛,你覺得該怎樣的語氣來讀。(喜愛)。
你從這里看出劉是個怎樣的孩子。為什么?(我覺得劉是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孩子,因為這么惹人愛的桔子,他從來沒有摘過一個。)。
板書:不隨便拿別人東西。
2、劉得到了朱老師什么機關報獎勵?(教師畫三個桔子)。
朱老師為什么要獎勵他三個大桔子。
劉得到了三個大桔子,他是怎樣做的?(男生齊讀第三段。)。
哪些句子是具體寫劉分桔子的?用劃出來。輕聲朗讀,讀后回答。
這一段共三句話,第一句總的說他沒有一個人吃。二、三兩句具體告訴我們他是怎樣分的,把第一句寫具體了。(分句讀第三段。)。
3、三個大桔子明明是獎給劉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4、朱老師知道了,知道了什么?
5、為什么朱老師夸他是個好孩子?讀出夸獎的語氣。
三、小結(jié):劉把老師獎給他的三個大桔子分給同學吃,有快樂與別人分享,所以,朱老師知道了,高興地夸他是個好孩子。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作業(yè):
1、課后第二題,按課文填空。
六、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新詞,并聽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理詞語:連成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4、總結(jié)深化全文,進行行為指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語。
1、認讀生字、詞語。
2、課后第2題,比一比,再組詞。
3、聽寫生字詞語。
二、多種形式練習朗讀課文。
三、總結(jié)深化:
1、課文講誰分桔子,分給誰,怎樣分?
2、劉把桔子分給同學吃,是他不喜歡吃桔子嗎?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3、我們要向劉學習什么?
四、行為訓練指導。說說你能做到有快樂與別人分享、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嗎?
五、作業(yè)指導:
1、課后第三題,回答問題,再寫下來。
補充:你8歲的時候,在哪里讀書?
2、整理句子。
朱老師三個劉有一天大桔子獎給。
桔子秋天枝頭黃澄澄的掛在。
3、課后第三題,讀讀句子。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1.記一件與父母共同協(xié)作完成活動的事情。
2.按順序?qū)懗鲇螒蜻^程過程,抓住動作描寫,把過程寫詳細。
3.再記敘的過程中,寫出自己活動中的真實感受。
【教學重點】。
1.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做到詳略得當。
2.在記敘事情的同時,還要寫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獨特感受與體會。
【教學難點】。
1.敘事中做到詳略得當。
2.用親身體驗法,突破重難點。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快樂導航。
1快樂導入。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快樂作文學校學習,我是快樂作文學校的周老師,今天周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度過一段快樂幸福的時光。我們快樂作文學校的學習口號是“快樂作文,快樂成長”讓我們一起大聲讀一遍。
我們的掌聲是:棒!棒!你真棒!
我們要把掌聲送給最棒的,最自信的小朋友。你們都是最棒的,大家一起做一遍。
小朋友們,我們的課堂是快樂的,又是嚴肅而高效的,我們的坐姿應該是:抬頭挺胸。上課要求是快(快樂,快速,做好要快,舉手要快,動筆要快);靜(聽課要安靜,聽別人發(fā)言要安靜,寫作文要安靜);齊(動作要整齊)。
我們班分為兩隊:自信隊(口號:我自信我能行)夢想隊(口號:只要心中有夢一切皆有可能)。
2學習作文的重要性。
學習照亮未來,夢想點燃希望,在我們快樂作文學校學習的孩子,不僅寫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優(yōu)秀的作文還可以在世界華人杯和快樂杯中獲獎,獲獎的作文還能在《快樂作文報》,《快樂作文》等報刊雜志發(fā)表。夢想始于筆下,一切皆有可能,小朋友們,家長朋友們請大家來快樂作文學校學習吧,給快樂作文學校一個孩子,它將給你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因為這里是孩子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3課堂導入。
今天我們將認識我們快樂作文的新朋友就是快快、樂樂,他們是兩位特別愛學習的好朋友,經(jīng)常會討論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你看,今天他們又在討論了!
教師:你們看他們今天又在討論什么話題呢?(課件5)。
教師總結(jié):是的父母是我們終生的朋友,對我們絕不言棄;也是是我們遇到困難是的萬寶囊,讓我們迎刃而解;更是我們永久的避風港,為我們提供安全。
今天的機會很難得,有這么多的家長和我們一起總進快樂作文的課堂,所以今天也是難得的親自時光?。ㄕn件6)。
二、快樂體驗(積累):
學生:家長剝一下自己剝一下;一人啵剝一個橘子;……。
教師:是游戲就會有游戲規(guī)則:學生與父(母)親,各選擇一只。
手,共同協(xié)助剝橘子,并且一瓣一瓣的掰開放到指定的紙杯里,時間最快的一組獲勝,得到獎勵!
1.游戲前。
游戲開始前,大家表情各異!
那你的心情呢?你是怎么想的?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躍躍欲試、迫不及待、摩拳擦掌……心情非常緊張,就像……、忐忑不安、緊張萬分、手心出汗(課件10)。
教師:寶貝可以和家長共同一下游戲策略吧。(課件11)。
2.游戲中。
(教師可根據(jù)到場人數(shù)來分組,每一輪給同學不同的觀察重點,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
第一輪:觀察比賽時,臺上同學家長的動作。(課件12)。
第二輪:觀察比賽時,臺上選手及臺下同學的神態(tài)表情。(課件13)。
第三輪:思考自己在比賽是的心里變化。(課件14)。
3.游戲后。
教師提問:比賽結(jié)束了!結(jié)果是什么呢?此時你有什么感受呢?
說一說吃在嘴里的味道甜滋滋、香氣撲鼻、酸甜可口、果汁四溢、蕩氣回腸、
回味無窮……。
談一談吃完后的心里感受成功的喜悅自心底油然而生、與父母協(xié)作的幸福、幸福。
的暖流流遍全身……。
三、快樂作文(方法指導)。
1、把今天的游戲過程記錄清晰。
2、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3、經(jīng)過是重點,要寫具體。在這個過程中,你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怎樣想的?遇到困難時是如何克服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寫行動時要用上適當?shù)膭釉~,過程寫得既有條理,又形象生動。這樣可以使內(nèi)容更準確,更吸引人,更可信。4、寫出自己當時的心情和體會。
四、板書設計。
快樂時光。
開頭: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經(jīng)過:經(jīng)過是重點,把過程寫具體。
1.游戲前:什么心情:歡呼雀躍、緊張、激動。
2.游戲中:開始了,寫出你是怎樣做的、怎么說的、怎樣想的。
3.游戲后:比賽結(jié)果、自己及父母內(nèi)心感受。
結(jié)尾:寫清自己整個活動中的體會(升華)。
1.感受家庭成員協(xié)作、溝通的重要。2.感受父母的愛。3.感受自己幸福的生活。4.學會表達對父母的愛。
五、美文賞析。
母愛味的橘子(學生作品)。
母親,多么普通而又偉大的人。她賦予我們生命、撫養(yǎng)我們成長,她日夜操勞、不言艱辛,她甘愿付出、不求回報,對我們恩重如山。
比賽開始了,我用余光看到于帥和他媽媽配合得異常默契,直奔第一。我和媽媽也不甘示弱,我握緊橘子,不停地轉(zhuǎn)著。媽媽用手摳開橘子,把橘皮一片一片撕下來??赡切¢僮雍孟窆室夥纯刮覀兯频?,流出了又粘又滑的.汁液,總是從我的手心里逃出來。我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它抓起來,重新開始。經(jīng)過半分鐘的奮戰(zhàn),我們贏得了第三名。我喜不自勝,歡呼雀躍的跳了起來。
看著那金黃的橘子,閃爍著勝利的光芒,發(fā)出陣陣誘人的清香,真讓人垂涎三尺。老師說:“新年馬上就到了,媽媽為我們一年到頭辛勤操勞著,現(xiàn)在就讓媽媽嘗一嘗我們勝利的果實,感謝她為我們辛勞的付出吧!”我拿起一瓣橘子,塞進媽媽嘴里,情不自禁地說:“媽媽,新年快樂!我愛你!”媽媽也挑出一瓣最大的橘子塞進我的嘴里:“愿我的寶貝兒子快樂成長!”我被這簡單而復雜的母愛感動了,媽媽無時不刻惦念著我——她的兒子,她的所有祝愿竟仍是對兒子健康成長的期盼。此時,在我嘴里的,只有濃濃的母愛味!
母愛,是天底下最單純、最熱烈而又最復雜的愛!我要珍惜這份愛,用最好的努力來回報她的養(yǎng)育之恩!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剝桔子這個活動來源于主題活動“酸酸甜甜的水果”,這是節(jié)數(shù)學活動其目標為1.在剝桔子的過程中感知“1”和“許多”以及它們的關系。2.體驗數(shù)數(shù)活動的快樂。
在活動一開始時,我先出示一整籃的桔子,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通過“看一看”、“捏一捏”、“聞一聞”來讓孩子初步感知桔子的外形特征。在“看一看”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大多數(shù)的幼兒都能一下子說出桔子是黃黃的這一顏色特征,由于開展這一活動時,已經(jīng)是深秋,水果店里所賣的桔子大多都已經(jīng)是黃黃的了,也看不出有綠色在上面,作為幼兒知識傳授上,我并沒有將桔子生長的顏色變化告訴孩子,這一點是我本次活動忽略的地方。
在剝桔子的環(huán)節(jié),幼兒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知道了剝桔子的時候應該從沒有桔蒂的那一邊開始剝。這一點幼兒也能夠較好的掌握,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有了相關的經(jīng)驗。在剝開桔子以后我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里面有多少桔瓣,體驗一個桔子與許多桔瓣之間的關系。在隨后,我請幼兒來想一想桔瓣長得像什么。有一部分幼兒想象力非常豐富,紛紛說出桔瓣像月亮,像小船等。但也有一部分幼兒因為生活經(jīng)驗不足,喜歡說別人說過的答案。我覺得應該在課前先做一下鋪墊,先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可能效果會更加好。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請幼兒嘗一嘗橘子的'滋味,有的說酸,有的說甜。然后請寶寶們相互嘗一嘗自己的桔子,學會分享變得大方,增進幼兒之間的感情。在整個活動之中,我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在活動中都有具體的表現(xiàn),雖然中間還是有許多的不足,但是大部分幼兒還是達到了教學的目標。我感覺還是非常成功的。
本次活動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在組織活動時,我需要用更自然親切的語態(tài)與孩子們進行互動。小班孩子不是需要一位老師,而是一位他們的好伙伴。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去摘桔子的路上,小朋友興高采烈,紛紛表演唱歌等節(jié)目,還拿出自己的'零食與飲料分給同伴。快到目的地的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紅紅的桔子。大概半小時左右我們到達了,走了大概5分鐘左右的路就到達桔子采摘點。在進桔子園的路兩旁都是一人多高的桔子樹,蔥綠的桔子樹掛滿了桔子,有些讓人失望的是桔子有些還沒有熟的好,不過摘桔子不是目的,讓孩子體會生活,感受勞動的快樂才是最主要的。
在上桔山的路口每對家長都領到了一個小袋子和一把小剪刀,就開始了我們摘桔子的勞動了。小朋友們看到了一個黃黃的桔子就用手拉下來,結(jié)果把皮拉破了,于是就從家長的手中拿過了小剪刀,很笨拙地用小剪刀,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還是很成功地把桔子從桔子樹上剪下來。剪得累了,他們就停下來品嘗一下桔子的味道,可能是他們自己摘的原因吧!孩子們對桔子成熟的概念非常明確,有點點綠的都不要。終于,一袋袋沉甸甸的桔子拎在了孩子們與爸爸媽媽的手中。
摘好了桔子我們玩起了親子游戲,孩子剝桔子,家長吃桔子。在游戲中孩子們非常的開心,一個個都剝的非常的認真,家長也非常的配合,大口大口的吃著桔子。
回來的路上,玩累的小朋友都睡著了,家長們趁機休息討論,都說小朋友們親自摘了橘子,激發(fā)了愛勞動的情感,同時小朋友在車上也學會了分享東西。謝謝幼兒園老師組織這次親子活動,期待著會有更精彩的下次班級親子活動。
$~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六
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主要是讓學生經(jīng)歷分橘子等實際操作經(jīng)歷,用數(shù)小棒、拆分、除法豎式表示的過程,能正確掌握商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理解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的知識,所以在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兩個方法:
1.讓學生自己動手分,48個橘子分給三只猴子,我找小棒來代替橘子,讓學生自己動手分,而且將40個小棒,十個十個綁在一起,目的是讓學生來自己發(fā)現(xiàn)是要先分40個還是先分8個,從而最終總結(jié)出除法的計算時,要從最高位除起,當高位有余數(shù)時和下一位一起除。
2.在做題過程中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不斷發(fā)現(xiàn)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這個“余數(shù)為什么要比除數(shù)小”的試探過程,其實也是培養(yǎng)質(zhì)疑批判和創(chuàng)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同時,本節(jié)課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1.把能夠整除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式計算的內(nèi)容都在一課時內(nèi),教學稍顯緊張,有一部分學生接受起來存在一定困難,所以我認為這一課的教學分成兩課時更為妥當。
2.在作業(yè)反饋中部分,學生犯了相同的錯誤,就是把除法豎式的余數(shù)填成了算式中的商。可見孩子們把除法豎式跟加減乘法的是豎式格式混淆了,還分的不夠清楚,需要在作業(yè)講評中進行加強指導。
3.個別學生對于豎式的書寫還是不夠規(guī)范,需要更加嚴格要求規(guī)范。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七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讀準多音字“少”;讀寫“惹人愛”等四個詞語。
2、會寫“誰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的句子,會抄寫句子,會說樹上的橘子怎么“惹人愛”。
3、懂得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要,愿意跟同學分享快樂。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讀寫“惹人愛”等4個詞語。
2、知道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是個好孩子。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學習生字“分”。
2、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課文,要求:(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提出不懂地詞語。
(2)帶著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
(3)教師巡回指導,了解讀的情況,解答個別學生的提問。
2、檢查自學。
(1)課文講了誰分橘子?分給誰?
(2)簡介劉少奇的生平(劉少奇爺爺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為建設新中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受到發(fā)全國人民的尊敬,這篇課文是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從小就是個好孩子。)。
(3)教師出示卡片,讀讀詞語,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
讀書枝頭燈籠惹人愛。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通順,讀熟課文。
3、讀熟課文,再質(zhì)疑。
(1)學生再讀課文,圍繞課文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能當場解決的,讓學生自學解決,跟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細讀課文時解決。)。
三、寫字指導。
1、借助生字卡片,鞏固讀音。
2、學生細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書寫有困難的字。
3、教師重點指導“讀、燈、惹”其余生字,指導學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樣子學寫。(完成課堂作業(yè)第1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卡片抽讀生字詞,并用“燈、屋”口頭擴詞。
2、學生做課后練習2。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1自然段,讀后做練習。
(1)劉少奇在哪里讀書?劉少奇在()。
(2)劉少奇什么時候,在哪里讀書?
劉少奇()。
2、朱老師是怎么夸劉少奇的,齊讀第4自然段。
(1)朱老師為什么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劉少奇好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讀2、3兩個自然段,劃出有關詞句。
(二)學習2、3兩個自然段。
1、交流、討論同學們劃出的詞句。體會劉少奇小時候的好品質(zhì)。
(1)出示句子:劉少奇從來沒有摘過一個橘子。
a“從來”可以換成哪些詞?
b是橘子長得不可愛嗎?(引導學生讀第2句話,讀后口頭填空課后第3題)。
出示投影變換句式練習:秋天,橘子真惹人愛,()。
c是他不愛吃橘子嗎?
d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少奇是個怎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懂規(guī)矩,守紀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師獎給劉少奇三個大橘子,他沒有自己一個人吃。
a劉少奇是怎樣把橘子分給同學吃的?
b三個大橘子,朱老師是獎給劉少奇一個人的,結(jié)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劉少奇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劉少奇是一個愛同學,有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讀第2、3段。
三、.總結(jié)全文。
1、朱老師為什么稱贊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師給的句式說,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說。)。
2、出示句式:朱老師高興地說:“劉少奇(),真是個好孩子?!?BR> 四、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3、5兩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乍拼音寫詞語。
()()()()()()()。
2、朗讀課后練習5。
二、朗讀課文,講故事。
1、自由讀。
2、指名讀(評議)。
3、分組比賽讀。
4、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各自準備,指名講,同桌互講)。
三、.總結(jié)、交流感受。
四、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第2、4、6題。
附板書: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八
2、在看看、聞聞、吃吃中認識橘子。
糖果盒或方紙盒干,盤子,毛巾。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1.出示盒子吸引幼兒與的注意力。
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這個神奇的袋子里裝的是什么阿?
2.教師故作神秘讓幼兒園猜測盒子里是什么東西。
里面阿有一樣很好吃很好吃的東西,它的樣子是圓圓的',穿著一件漂亮的橙色衣服(幼兒一聽是好吃的東西就會認真起來)。
二、教師面帶好奇的輕輕的將橘子呈現(xiàn)出來。
哇!這是什么阿?是什么顏色的阿?
1.在剝橘子之前讓幼兒用毛巾擦手。
2.讓幼兒嘗試剝橘子(幼兒剝橘子完之后教育幼兒果皮要扔到垃圾桶)。
3.在幼兒剝橘子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剝開的橘子像什么?
三、分享食物。
看客人老師的口水快要流下來了,他們也想吃橘子怎么辦呀?(讓幼兒盡情的說)。
今天小小班來了很多客人老師,我們把好吃的橘子送給客人老師吃好嗎?(幼兒送橘子給客人老師吃)。
四、活動結(jié)束。
橘子教案及反思篇十九
1.記一件與父母共同協(xié)作完成活動的事情。
2.按順序?qū)懗鲇螒蜻^程過程,抓住動作描寫,把過程寫詳細。
3.再記敘的過程中,寫出自己活動中的真實感受。
【教學重點】
1. 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做到詳略得當。
2. 在記敘事情的同時,還要寫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獨特感受與體會。
【教學難點】
1. 敘事中做到詳略得當。
2. 用親身體驗法,突破重難點。
【教學準備】
橘子、托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快樂導航
1快樂導入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快樂作文學校學習,我是快樂作文學校的周老師,今天周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度過一段快樂幸福的時光。 我們快樂作文學校的學習口號是“快樂作文,快樂成長”讓我們一起大聲讀一遍。
我們的掌聲是:棒!棒!你真棒!
我們要把掌聲送給最棒的,最自信的小朋友。你們都是最棒的,大家一起做一遍。
小朋友們,我們的課堂是快樂的,又是嚴肅而高效的,我們的坐姿應該是:抬頭挺胸。上課要求是快(快樂,快速,做好要快,舉手要快,動筆要快);靜(聽課要安靜,聽別人發(fā)言要安靜,寫作文要安靜);齊(動作要整齊)。
我們班分為兩隊:自信隊(口號:我自信 我能行) 夢想隊(口號:只要心中有夢一切皆有可能)
2 學習作文的重要性
學習照亮未來,夢想點燃希望,在我們快樂作文學校學習的孩子,不僅寫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優(yōu)秀的作文還可以在世界華人杯和快樂杯中獲獎,獲獎的作文還能在《快樂作文報》,《快樂作文》等報刊雜志發(fā)表。夢想始于筆下,一切皆有可能,小朋友們,家長朋友們請大家來快樂作文學校學習吧,給快樂作文學校一個孩子,它將給你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因為這里是孩子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3課堂導入
今天我們將認識我們快樂作文的新朋友就是快快、樂樂,他們是兩位特別愛學習的好朋友,經(jīng)常會討論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你看,今天他們又在討論了!
教師:你們看他們今天又在討論什么話題呢?(課件5)
教師總結(jié):是的父母是我們終生的.朋友,對我們絕不言棄;也是是我們遇到困難是的萬寶囊,讓我們迎刃而解;更是我們永久的避風港,為我們提供安全。
今天的機會很難得,有這么多的家長和我們一起總進快樂作文的課堂,所以今天也是難得的親自時光!(課件6)
二、快樂體驗(積累):
學生:家長剝一下自己剝一下;一人啵剝一個橘子;……
教師:是游戲就會有游戲規(guī)則:學生與父(母)親,各選擇一只
手,共同協(xié)助剝橘子,并且一瓣一瓣的掰開放到指定的紙杯里,時間最快的一組獲勝,得到獎勵!
1.游戲前
游戲開始前,大家表情各異!
那你的心情呢?你是怎么想的?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躍躍欲試、迫不及待、摩拳擦掌……心情非常緊張,就像……、忐忑不安、緊張萬分、手心出汗(課件10)
教師:寶貝可以和家長共同一下游戲策略吧。(課件11)
2.游戲中
(教師可根據(jù)到場人數(shù)來分組,每一輪給同學不同的觀察重點,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
第一輪:觀察比賽時,臺上同學家長的動作。(課件12)
第二輪:觀察比賽時,臺上選手及臺下同學的神態(tài)表情。(課件13)
第三輪:思考自己在比賽是的心里變化。(課件14)
3.游戲后
教師提問:比賽結(jié)束了!結(jié)果是什么呢?此時你有什么感受呢?
說一說吃在嘴里的味道甜滋滋、香氣撲鼻、酸甜可口、果汁四溢、蕩氣回腸、
回味無窮……
談一談吃完后的心里感受成功的喜悅自心底油然而生、與父母協(xié)作的幸福、幸福
的暖流流遍全身……
三、快樂作文(方法指導)
1、把今天的游戲過程記錄清晰。
2、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3、經(jīng)過是重點,要寫具體。在這個過程中,你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怎樣想的?遇到困難時是如何克服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寫行動時要用上適當?shù)膭釉~,過程寫得既有條理,又形象生動。這樣可以使內(nèi)容更準確,更吸引人,更可信。 4、寫出自己當時的心情和體會。
四、板書設計
快樂時光
開頭: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經(jīng)過:經(jīng)過是重點,把過程寫具體
1.游戲前:什么心情:歡呼雀躍、緊張、激動
2. 游戲中:開始了,寫出你是怎樣做的、怎么說的、怎樣想的。
3.游戲后:比賽結(jié)果、自己及父母內(nèi)心感受
結(jié)尾:寫清自己整個活動中的體會(升華)。
1. 感受家庭成員協(xié)作、溝通的重要。2.感受父母的愛。3.感受自己幸福的生活。4.學會表達對父母的愛。
五、美文賞析
母愛味的橘子(學生作品)
母親,多么普通而又偉大的人。她賦予我們生命、撫養(yǎng)我們成長,她日夜操勞、不言艱辛,她甘愿付出、不求回報,對我們恩重如山。
比賽開始了,我用余光看到于帥和他媽媽配合得異常默契,直奔第一。我和媽媽也不甘示弱,我握緊橘子,不停地轉(zhuǎn)著。媽媽用手摳開橘子,把橘皮一片一片撕下來??赡切¢僮雍孟窆室夥纯刮覀兯频?,流出了又粘又滑的汁液,總是從我的手心里逃出來。我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它抓起來,重新開始。經(jīng)過半分鐘的奮戰(zhàn),我們贏得了第三名。我喜不自勝,歡呼雀躍的跳了起來。
看著那金黃的橘子,閃爍著勝利的光芒,發(fā)出陣陣誘人的清香,真讓人垂涎三尺。老師說:“新年馬上就到了,媽媽為我們一年到頭辛勤操勞著,現(xiàn)在就讓媽媽嘗一嘗我們勝利的果實,感謝她為我們辛勞的付出吧!”我拿起一瓣橘子,塞進媽媽嘴里,情不自禁地說:“媽媽,新年快樂!我愛你!”媽媽也挑出一瓣最大的橘子塞進我的嘴里:“愿我的寶貝兒子快樂成長!”我被這簡單而復雜的母愛感動了,媽媽無時不刻惦念著我――她的兒子,她的所有祝愿竟仍是對兒子健康成長的期盼。此時,在我嘴里的,只有濃濃的母愛味!
母愛,是天底下最單純、最熱烈而又最復雜的愛!我要珍惜這份愛,用最好的努力來回報她的養(yǎng)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