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一
現代學校教育中的某些錯誤導向,嚴重地誤導了家庭教育,甚至某些“專家”還有什么讀書會使人變蠢、熟讀飽含著人生智慧精華的經典與名著,會使孩子不合時宜等等謬論,使得一些家長不敢讓孩子讀一些經典與名著。這種太合時宜,極端功利,極端短視的市儈教育觀,實在太誤人子弟了。
因此,我們有理由明確地宣布:一個人,在少兒時期,就應該以“讀萬卷書”為主要任務;包括閱讀的質與閱讀的量;當然也不能忘了他們聯系身邊的實際進行思考,在“讀萬卷書”過程中力所能及地試干。待青春之后,才逐漸指導他們,甚至驅趕他們去實踐,去理解,去體驗,去“行萬里路”,去實踐書本上讀過的經驗與智慧;當然也不能忘了繼續(xù)讀書,在“行萬里路”的途中見縫插針地讀書。千萬不要反過來,倒行逆施,幼小時就搞什么研究,而不讓他讀書;到青年了成人了,還不肯放手,還像老母雞似的,把他圈在自己的翅翼之下。
筆者認為,人生小時候,精神專注,長成以后,思想容易分散;所以必須早早教育,別失了良機。我們知道,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必須有長時間的注意力,超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熟練的操作能力,臨事的機變能力,等等,這些大都是要靠早教來養(yǎng)成的。然而人的境遇不同,有的人小時候失去學習機會,還必須老來學習,不能自暴自棄。古今中外,不乏少年得志者,亦不乏大器晚成者。假如只是嘆息錯過了太陽,那么你又會錯過月亮。現在的家長比筆者要年輕,在教育孩子學一點的時候,自己也應該趁機“揩點油”,也跟著讀幾本書。不為別的,只為自己更充實一點。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提高素質。營造誠信友愛、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如果真能落到實處的話,不光孩子的教育要上一個臺階,江蘇民眾的文化層次也必將上升一個臺階了;也就是說,將向和諧社會邁進一步了。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二
一書洞明世事滄桑,遺訓盡顯人情冷暖。
這是我讀《顏氏家訓》的感慨。
《顏氏家訓》是北齊顏之推所作。顏之推出身望族,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歷經坎坷,社會的動亂和屢屢劫后余生讓他洞明世事,明白使自己家族趨利避害,繼續(xù)綿延的.真諦,這也是他作此書的目的。在今天我們讀來,不僅要崇德尊賢、勤奮求知,更應反思自身,正自身,正家風,培養(yǎng)孩子優(yōu)良的操行。
《顏氏家訓》這本書總共二十篇,其有關教育思想的論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賢》,《勉學》,《音辭》,《雜藝》等篇章。我最為欣賞的是《教子》篇,顏之推的每句話如醍醐灌頂,對我起到警醒作用。
對孩子的教育,必須處理好教育和愛護的關系,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有害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確的立場,首先要重視品德教育。坐而有姿,站而有樣,對孩子我們從小就要嚴格,養(yǎng)成教育不可或缺?,F在教子有人強調尊重孩子天性,其實要把握好一個度,否則就是溺愛。而顏氏教子剛柔相濟,值得我們學習。顏氏認為,父母威嚴而又慈愛,子女就會敬畏謹慎,從而產生孝心。如果父母對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愛,總是任其為所欲為,該告誡阻止的反而夸獎鼓勵,該斥責的反而和顏悅色。孩子長大懂事以后,就會認為理應如此。若一味順從孩子,孩子驕橫傲慢的習性已經養(yǎng)成,才想到要去管束制約,為時已晚。這一點是每一個家長要考慮重視的。家庭教育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额伿霞矣枴非逦貙彝ソ逃岢隽撕芏嗔己玫挠^點,我們可以借鑒。
慕賢篇云:“吾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流離播越,聞見已多。所值名賢,未嘗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游焉??鬃釉唬骸盁o友不如己者?!鳖仭㈤h之徒,何可世得!但優(yōu)于我,便足貴之?!?BR>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不嫉妒但學習,吾日三省吾身,不嘲笑不如自己的人,不嫉妒優(yōu)于自己的人,在順境和逆境中都保持一顆淡定自得的心足已。
為人處事當如是。
顏之推諄諄教導,學習不可一日放松,所以人生在世,終究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但學習要保持獨立性,不要死讀書?!胺灿幸谎砸恍?,取于人者,皆顯稱之,不可竊人之美,以為己力;雖輕雖賤者,必歸功焉。竊人之財,刑辟之所處;竊人之美,鬼神之所責?!币馑际欠膊杉{一個建議、辦理一件事情,這就是得到別人的幫助,應該表明,不該竊取他人成果,當成自己的功勞。做人要有自主性,不能被他人左右,失去主見,正如盡信書不如無書一樣。
反觀現實,高官巨富有之,但能快樂淡定的有幾人?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顏氏家訓》這部書洞明世事,對人性有著清醒的認識,所以能觸動人的心靈。我深有感觸,就對個人的影響來說,顏氏家訓讓讀者找到心靈的歸宿。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三
走進書店,各式教育成果的展示讓人眼花繚亂,哈佛女孩,劍橋男孩,北大才子,清華狀元等等,感覺身處一個英才倍出的時代!相信大多家長會生出這樣的想法:若是自己的孩子也位其中,那有多好!但在看過了這些熱門圖書之后,翻翻書幾上靜放了許久的《顏氏家訓》,頓覺古往今來,教育之法,一以貫之,且忌急功近利!
教育之先,以仁為本,不仁不義,縱有滿腹經綸,也為人所不齒!而今,總有許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時,傷心落淚,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獨尊,驕橫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顏氏所言,在孩子幼兒時期"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此有愛而無教也!
養(yǎng)而不教,禽犢之愛!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從心所欲,該訓斥的時候反而夸獎,該責罰的時候反而歡笑,待到長大,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罵教育,只會增加孩子的叛逆與怨恨!
所以,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寵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施以教化,才能盡享天倫。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四
夫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jié)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子生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鬃釉疲骸吧俪扇籼煨裕晳T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闭\哉斯語!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于訶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誠不得已也。
王大司馬母魏夫人,性甚嚴正;王在湓城時,為三千人將,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勛業(yè)。梁元帝時,有一學士,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于教義: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飾,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為周逖抽腸釁鼓云。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異宮,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癢痛,懸衾篋枕,此不簡之教也。或問曰:“陳亢喜聞君子之遠其子,何謂也?”對曰:“有是也。蓋君子之不親教其子也,詩有諷刺之辭,禮有嫌疑之誡,書有悖亂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譏,易有備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親授耳?!?BR> 齊武成帝子瑯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聰慧,帝及后并篤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當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別宮,禮數優(yōu)僭,不與諸王等;太后猶謂不足,常以為言。年十許歲,驕恣無節(jié),器服玩好,必擬乘輿;常朝南殿,見典御進新冰,鉤盾獻早李,還索不得,遂大怒,詬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不知分齊,率皆如此。識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譏。后嫌宰相,遂矯詔斬之,又懼有救,乃勒麾下軍士,防守殿門;既無反心,受勞而罷,后竟坐此幽薨。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共叔之死,母實為之。趙王之戮,父實使之。劉表之傾宗覆族,袁紹之地裂兵亡,可為靈龜明鑒也。
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俛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yè),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五
在這一片當中,作者主要闡述了有關子女教育的問題。顏之推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認為“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強調在對子女的教育過程中要處理好嚴教和慈愛的關系,并舉例說明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的壞處,認為對孩子要一視同仁,不可有偏愛;重視子女的品德教育,告訴子孫不能為了求官而諂事權貴。
教子之感受一: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導也成才;智力低下的人,雖受教導也無事于補;智力中等的人,不教導就不會懂得事理??晒艜r候方仲永的例子告訴我們并非事事如此,智力好的人,如果不加倍學習,也會淪為普通人。
教子感受之二:父母威嚴而又慈愛,子女就會敬畏謹慎,從而產生孝心。如果父母對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愛,總是任其為所欲為,該告誡阻止的反而夸獎鼓勵,該斥責的反而和顏悅色。孩子長大懂事以后,就會認為理應如此。孩子驕橫傲慢的習性已經養(yǎng)成,才想到要去管束制約,就算把他們鞭抽棍打致死,也難以再樹立自己的威信??鬃铀^“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俗諺說:“教導媳婦兒要趁新到,教育兒子要及早。”這話說的很有道理。
教子感受之三:父子之間的關系要嚴肅,不可以過分親昵,骨肉之間的親情之愛,不可以簡單不拘禮節(jié)。不拘禮節(jié)就不能做到父慈子孝,過分親昵就會產生放肆不敬之心。從有地位的讀書人往上數,父子都不同室居住,這就是使父子之間不過分親昵的方法。至于長輩身體不適時,晚輩為他們按摩抓搔;長輩每天起床后,晚輩為他們整理臥具,這些都是講究禮節(jié)的教育??鬃拥茏雨惪郝牭娇鬃邮柽h自己的兒子,感到高興,這是什么緣故呢?”回答是:“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君子不親自教授他的孩子?!对娊洝防镉兄S刺君主的言辭,《禮記》中有自避嫌疑的告誡,《尚書》里有違禮作亂的事,《春秋》中有對行為的職責,《易經》里有備物致用的卦象,這些都不是父親可以直接向子女講解的,所以君子布親自教自己的孩子?!?BR> 家庭教育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從人類誕生的那天起到21世紀,家庭教育在整個人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额伿霞矣枴非逦貙彝ソ逃岢隽撕芏嗔己玫挠^點,我們可以借鑒。
《顏氏家訓》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本文提到的第二篇。家庭教育對人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是人成長的起點和基點。從生物學角度講,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因此,家庭是人生命的起點和基點。從教育學的角度上分析,家庭是人接收早期教育的地方也就是人的啟蒙學校。人從誕生語言形成、行為習慣以及性格的形成。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影響。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六
現代學校教育中的某些錯誤導向,嚴重地誤導了家庭教育,甚至某些“專家”還有什么讀書會使人變蠢、熟讀飽含著人生智慧精華的經典與名著,會使孩子不合時宜等等謬論,使得一些家長不敢讓孩子讀一些經典與名著。這種太合時宜,極端功利,極端短視的市儈教育觀,實在太誤人子弟了。
因此,我們有理由明確地宣布:一個人,在少兒時期,就應該以“讀萬卷書”為主要任務;包括閱讀的質與閱讀的量;當然也不能忘了他們聯系身邊的實際進行思考,在“讀萬卷書”過程中力所能及地試干。待青春之后,才逐漸指導他們,甚至驅趕他們去實踐,去理解,去體驗,去“行萬里路”,去實踐書本上讀過的經驗與智慧;當然也不能忘了繼續(xù)讀書,在“行萬里路”的途中見縫插針地讀書。千萬不要反過來,倒行逆施,幼小時就搞什么研究,而不讓他讀書;到青年了成人了,還不肯放手,還像老母雞似的,把他圈在自己的翅翼之下。
筆者認為,人生小時候,精神專注,長成以后,思想容易分散;所以必須早早教育,別失了良機。我們知道,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必須有長時間的注意力,超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熟練的操作能力,臨事的機變能力,等等,這些大都是要靠早教來養(yǎng)成的。然而人的境遇不同,有的人小時候失去學習機會,還必須老來學習,不能自暴自棄。
古今中外,不乏少年得志者,亦不乏大器晚成者。假如只是嘆息錯過了太陽,那么你又會錯過月亮?,F在的家長比筆者要年輕,在教育孩子學一點的時候,自己也應該趁機“揩點油”,也跟著讀幾本書。不為別的,只為自己更充實一點。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提高素質。營造誠信友愛、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如果真能落到實處的話,不光孩子的教育要上一個臺階,江蘇民眾的文化層次也必將上升一個臺階了;也就是說,將向和諧社會邁進一步了。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七
作為中國人我很驕傲,因為我們的古人留下了幾千年的精神食糧夠我們一輩子食用。而作為顏氏的后代,我更自豪。因為作為百家姓中的一員,有自己姓氏的祖宗留下家訓的數數也就幾家吧!所以我要好好讀書,爭做一個優(yōu)秀的顏氏成員。
說起好書,我也讀過好些??墒亲孀诹粝碌膬?yōu)秀佳作我卻沒有讀遍。比如《弟子規(guī)》、《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選讀》、《幼學瓊林》、《詩詞格律》、《大學中庸》、《禮記選讀》、《顏氏家訓》……這里我對《弟子規(guī)》、《三字經》熟背過一段時間,對于《顏氏家訓》也是今年暑假才接觸它的。
剛拿到這本書我無比激動,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到底是誰寫的家訓?顏之推,瑯琊臨沂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人。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曾在北齊官至黃門侍郎,是皇帝的近侍之臣,所以后人以黃門侍郎稱呼他。顏之推所著的《顏氏家訓》是我國第一部內容比較完成的家訓,被稱為古今家訓之祖。我好自豪啊!原來我的祖先中不光有孔子的弟子顏回和書法名家顏真卿啊!
書中提到的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首先成為某個家庭中的一員。顏之推就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在有科舉制度以前,官位是可以世襲的,所以,《家訓》是以官宦人家的子弟為教育對象的。一個從小生活在優(yōu)渥家庭中的孩子,到了二十多歲就要去做官,他的知識和品行的形成全依賴家庭教育,可見家庭教育肩負的責任非同小可。所以《家訓》相當于戒律,是要嚴格遵守和維護的,時常還配有相應的懲罰措施,而不是現在父母對孩子的叮嚀嘮叨。
讀了這本書我收獲很大,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顏之推這樣的國家棟梁。加油!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八
這本書總共二十篇,其有關教育思想的論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賢》,《勉學》,《音辭》,《雜藝》等篇章。
篇二《教子》,主要闡述對士大夫子弟的教育問題。認為兒童的早期教育如胎教、幼教十分重要。必須處理好教育和愛護的關系,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有害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確的立場,首先要重視品德教育?!褒R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釙r俛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yè),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比绻癖饼R的這位士大夫以教兒學鮮卑語、彈琵琶來取悅公卿,換取富貴,那就悖離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胎教、幼教這些在我們現代社會逐漸被重視的教育模式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顏之推就曾提出過,如何處理教育與愛護的關系更是現在許多父母所無法處理好的。
篇五《治家》,主要探討和總結了治家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方法?!胺蝻L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闭J為治家必須自上而下,即要求子女做到的事,父母必須首先做到。父母首先應該給子女起表率作用,治家要勤儉,寬嚴要適度,要有仁厚之風。幼兒最善于模仿,父母幾乎是他們的全部世界,也是他們最好的模仿對象,他們會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記在腦子里加以模仿,父母的性格,為人,處世之道都會給孩子很深刻的影響,而且不容易改變。
篇七《慕賢》,即仰慕賢才。年少初學應多接觸有德行的君子,這樣可潛移默化地陶冶自己的性情。對于有德有才之人,一定要與之交往,多加禮敬和學習。顏之推當時已經意識到了環(huán)境對人的重大影響,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具黑。
篇八《勉學》,是該書的著名篇章,內容很長,字數特別多,論述的道理值得重視。作者對當時士族子弟不務學業(yè)、憑門第而獵取高位的現狀進行了抨擊。他認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yè)”,士、農、工、商、兵各行都是學問,不可輕視。無論哪個行業(yè),學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如果飽食終日,無所作為,就難免家敗人亡。作者還通過各種事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和觀念,如主張人要博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的人都可以為師表;學習切忌自高自大、高談闊論,要學以致用;學習要抓好早期教育,要處理好博與專的關系等。這一篇章不僅論述子女教育及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也講述了一些安身立命的道理。人們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沒有職業(yè)的貴賤,無論從事何種職業(yè)的人都應當受到尊敬。
篇十八《音辭》,主要講述語言和音韻方面的內容。作者認為,各地語言、方言不同,自古已然,不足為怪。但他要求自己的子女從小就要學會正確發(fā)音,這也是最基本的知識教育。他還告誡子女,對未經查證的事物,不要妄下斷語。篇十九《雜藝》,指士大夫除了經、史、文章以外的其他技藝。講到的有棋琴書畫,騎射、算術、醫(yī)學等都是一門技藝,對此須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擴大知識面和增強技能。另外,還講到了“人筮”是封建迷信,“六博”、“投壺”在唐宋以后就沒有人玩了。這些對后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顏氏家訓讀后感(二)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九
自己有了孩子對一些教育子女的書就非常的感興趣,因此我耐著性子讀了《顏氏家訓》一書?!额伿霞矣枴肥悄媳背瘯r北齊文學家顏之推的的傳世代表作。他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寫成《顏氏家訓》一書告誡子孫?!额伿霞矣枴肥侵袊鴼v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其內容涉及許多領域,強調教育體系應以儒學為核心,尤其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對儒學、文學、佛學、歷史、文字、民俗、社會、倫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文章內容切實,語言流暢,具有一種獨特的樸實風格,對后世的影響頗為深遠。
我對《顏氏家訓》第八篇勉學有很深的感觸,這篇對該如何學習,怎樣取得更好的成效給予我們明確的指示。正所謂“態(tài)度決定一切”,那么應該以何種姿態(tài)對待學習?!盎蛞蚣沂烙嗑w,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及有吉兇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云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數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這段文字對當時士族子弟不務學業(yè),憑門第而獵取高位進行了抨擊,告誡了我們不能因家資優(yōu)越而廢棄學習?!皶接脮r方恨少”,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融入社會。
“學需勤,勤亦苦,苦必刻,終則成”,孔子弟子三千,優(yōu)異者眾多,而并不出眾的曹參傳得衣缽,與其勤于學息息相關。這就要求學習必須勤奮。
“夫學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睂W習的過程中應持謙虛之心,切忌自高自大,高談闊論。時刻牢記“滿招損,謙受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讓我們誤認為古人是為了功名才讀書的,從而也大大影響了當今社會教育的功利性。老師或家長多以“好好學習,將來可以從事好的職業(yè),”來勸誘學生學習,如此方式非但不能引導學生,反而令學生厭學。
“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yè);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yè):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沈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在顏之推看來士、農、工、商、兵各行都是學問,“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無論要做哪個行業(yè),學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顏之推又說學習不僅是為了安身立命,顏之推認為學習的更大價值在于利世?!扒笾T身而無所得,施之世而無所用。被褐而喪珠,失皮而露質,兀若枯木,泊若窮流,鹿獨戎馬之間,轉死溝壑之際?!钡粚W不但不能利世,甚而難以立命。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睂W習之人可分兩種,一種為己,一種為人即利世。猶如佛徒,佛者,覺也,一者自覺,一者覺他即普渡眾生,自覺并覺彼者唯佛耳。因此,唯有一技之長,得以自立,從而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的人才能稱為學習之人。
既已知學習的意義,有求學之心,那么我們該如何選擇學習的內容呢?“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薄半技稗r商工賈,廝役奴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皆有先達。可為師表,博學求之,無不利于事也?!庇纱丝捎^,顏之推認為學習應當廣博涉列,且在封建社會等級觀念濃厚的時代能提出飯牛牧羊的人都可以師表,實為難能可貴?!胺驅W者貴能博聞也?!币粋€人如果僅僅去鉆研某一學科,最后終究要走入一條死胡同的。曹雪芹是一個博古通今,各種知識都有所鉆研的人。愛因斯坦不但文學很好,也同時是一個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僅僅作為科學家存在的愛因斯坦是不存在的。要真正有所建樹,我們每一個偉人巨人都可以給我們作為榜樣,他們沒有誰不是將自己的才華建立在一片廣袤的雄厚的土地之上而展示出來的。因此在我們的學習中應廣泛吸取知識,提升綜合能力。
通過《顏氏家訓》第八篇勉學,告誡我們要常讀書,愛讀書?;畹嚼希瑢W到老,終不淪為末流。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一
現代學校教育中的某些錯誤導向,嚴重地誤導了家庭教育,甚至某些“專家”還有什么讀書會使人變蠢、熟讀飽含著人生智慧精華的經典與名著,會使孩子不合時宜等等謬論,使得一些家長不敢讓孩子讀一些經典與名著。這種太合時宜,極端功利,極端短視的市儈教育觀,實在太誤人子弟了。
因此,我們有理由明確地宣布:一個人,在少兒時期,就應該以“讀萬卷書”為主要任務;包括閱讀的質與閱讀的量;當然也不能忘了他們聯系身邊的實際進行思考,在“讀萬卷書”過程中力所能及地試干。待青春之后,才逐漸指導他們,甚至驅趕他們去實踐,去理解,去體驗,去“行萬里路”,去實踐書本上讀過的經驗與智慧;當然也不能忘了繼續(xù)讀書,在“行萬里路”的途中見縫插針地讀書。千萬不要反過來,倒行逆施,幼小時就搞什么研究,而不讓他讀書;到青年了成人了,還不肯放手,還像老母雞似的,把他圈在自己的翅翼之下。
筆者認為,人生小時候,精神專注,長成以后,思想容易分散;所以必須早早教育,別失了良機。我們知道,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必須有長時間的注意力,超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熟練的操作能力,臨事的機變能力,等等,這些大都是要靠早教來養(yǎng)成的。然而人的境遇不同,有的人小時候失去學習機會,還必須老來學習,不能自暴自棄。古今中外,不乏少年得志者,亦不乏大器晚成者。假如只是嘆息錯過了太陽,那么你又會錯過月亮。現在的家長比筆者要年輕,在教育孩子學一點的時候,自己也應該趁機“揩點油”,也跟著讀幾本書。不為別的,只為自己更充實一點。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提高素質。營造誠信友愛、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如果真能落到實處的話,不光孩子的教育要上一個臺階,江蘇民眾的文化層次也必將上升一個臺階了;也就是說,將向和諧社會邁進一步了。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二
一書洞明世事滄桑,遺訓盡顯人情冷暖。
這是我讀《顏氏家訓》的感慨。
《顏氏家訓》是北齊顏之推所作。顏之推出身望族,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歷經坎坷,社會的動亂和屢屢劫后余生讓他洞明世事,明白使自己家族趨利避害,繼續(xù)綿延的.真諦,這也是他作此書的目的。在今天我們讀來,不僅要崇德尊賢、勤奮求知,更應反思自身,正自身,正家風,培養(yǎng)孩子優(yōu)良的操行。
《顏氏家訓》這本書總共二十篇,其有關教育思想的論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賢》,《勉學》,《音辭》,《雜藝》等篇章。我最為欣賞的是《教子》篇,顏之推的每句話如醍醐灌頂,對我起到警醒作用。
對孩子的教育,必須處理好教育和愛護的關系,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有害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確的立場,首先要重視品德教育。坐而有姿,站而有樣,對孩子我們從小就要嚴格,養(yǎng)成教育不可或缺?,F在教子有人強調尊重孩子天性,其實要把握好一個度,否則就是溺愛。而顏氏教子剛柔相濟,值得我們學習。顏氏認為,父母威嚴而又慈愛,子女就會敬畏謹慎,從而產生孝心。如果父母對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愛,總是任其為所欲為,該告誡阻止的反而夸獎鼓勵,該斥責的反而和顏悅色。孩子長大懂事以后,就會認為理應如此。若一味順從孩子,孩子驕橫傲慢的習性已經養(yǎng)成,才想到要去管束制約,為時已晚。這一點是每一個家長要考慮重視的。家庭教育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额伿霞矣枴非逦貙彝ソ逃岢隽撕芏嗔己玫挠^點,我們可以借鑒。
慕賢篇云:“吾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流離播越,聞見已多。所值名賢,未嘗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游焉??鬃釉唬骸盁o友不如己者?!鳖仭㈤h之徒,何可世得!但優(yōu)于我,便足貴之?!?BR>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不嫉妒但學習,吾日三省吾身,不嘲笑不如自己的人,不嫉妒優(yōu)于自己的人,在順境和逆境中都保持一顆淡定自得的心足已。
為人處事當如是。
顏之推諄諄教導,學習不可一日放松,所以人生在世,終究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但學習要保持獨立性,不要死讀書?!胺灿幸谎砸恍?,取于人者,皆顯稱之,不可竊人之美,以為己力;雖輕雖賤者,必歸功焉。竊人之財,刑辟之所處;竊人之美,鬼神之所責?!币馑际欠膊杉{一個建議、辦理一件事情,這就是得到別人的幫助,應該表明,不該竊取他人成果,當成自己的功勞。做人要有自主性,不能被他人左右,失去主見,正如盡信書不如無書一樣。
反觀現實,高官巨富有之,但能快樂淡定的有幾人?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顏氏家訓》這部書洞明世事,對人性有著清醒的認識,所以能觸動人的心靈。我深有感觸,就對個人的影響來說,顏氏家訓讓讀者找到心靈的歸宿。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三
走進書店,各式教育成果的展示讓人眼花繚亂,哈佛女孩,劍橋男孩,北大才子,清華狀元等等,感覺身處一個英才倍出的時代!相信大多家長會生出這樣的想法:若是自己的孩子也位其中,那有多好!但在看過了這些熱門圖書之后,翻翻書幾上靜放了許久的《顏氏家訓》,頓覺古往今來,教育之法,一以貫之,且忌急功近利!
教育之先,以仁為本,不仁不義,縱有滿腹經綸,也為人所不齒!而今,總有許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時,傷心落淚,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獨尊,驕橫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顏氏所言,在孩子幼兒時期"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此有愛而無教也!
養(yǎng)而不教,禽犢之愛!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從心所欲,該訓斥的時候反而夸獎,該責罰的時候反而歡笑,待到長大,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罵教育,只會增加孩子的叛逆與怨恨!
所以,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寵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施以教化,才能盡享天倫。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四
夫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jié)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子生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鬃釉疲骸吧俪扇籼煨裕晳T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闭\哉斯語!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于訶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誠不得已也。
王大司馬母魏夫人,性甚嚴正;王在湓城時,為三千人將,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勛業(yè)。梁元帝時,有一學士,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于教義: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飾,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為周逖抽腸釁鼓云。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異宮,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癢痛,懸衾篋枕,此不簡之教也。或問曰:“陳亢喜聞君子之遠其子,何謂也?”對曰:“有是也。蓋君子之不親教其子也,詩有諷刺之辭,禮有嫌疑之誡,書有悖亂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譏,易有備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親授耳?!?BR> 齊武成帝子瑯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聰慧,帝及后并篤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當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別宮,禮數優(yōu)僭,不與諸王等;太后猶謂不足,常以為言。年十許歲,驕恣無節(jié),器服玩好,必擬乘輿;常朝南殿,見典御進新冰,鉤盾獻早李,還索不得,遂大怒,詬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不知分齊,率皆如此。識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譏。后嫌宰相,遂矯詔斬之,又懼有救,乃勒麾下軍士,防守殿門;既無反心,受勞而罷,后竟坐此幽薨。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共叔之死,母實為之。趙王之戮,父實使之。劉表之傾宗覆族,袁紹之地裂兵亡,可為靈龜明鑒也。
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俛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yè),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五
在這一片當中,作者主要闡述了有關子女教育的問題。顏之推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認為“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強調在對子女的教育過程中要處理好嚴教和慈愛的關系,并舉例說明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的壞處,認為對孩子要一視同仁,不可有偏愛;重視子女的品德教育,告訴子孫不能為了求官而諂事權貴。
教子之感受一: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導也成才;智力低下的人,雖受教導也無事于補;智力中等的人,不教導就不會懂得事理??晒艜r候方仲永的例子告訴我們并非事事如此,智力好的人,如果不加倍學習,也會淪為普通人。
教子感受之二:父母威嚴而又慈愛,子女就會敬畏謹慎,從而產生孝心。如果父母對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愛,總是任其為所欲為,該告誡阻止的反而夸獎鼓勵,該斥責的反而和顏悅色。孩子長大懂事以后,就會認為理應如此。孩子驕橫傲慢的習性已經養(yǎng)成,才想到要去管束制約,就算把他們鞭抽棍打致死,也難以再樹立自己的威信??鬃铀^“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俗諺說:“教導媳婦兒要趁新到,教育兒子要及早。”這話說的很有道理。
教子感受之三:父子之間的關系要嚴肅,不可以過分親昵,骨肉之間的親情之愛,不可以簡單不拘禮節(jié)。不拘禮節(jié)就不能做到父慈子孝,過分親昵就會產生放肆不敬之心。從有地位的讀書人往上數,父子都不同室居住,這就是使父子之間不過分親昵的方法。至于長輩身體不適時,晚輩為他們按摩抓搔;長輩每天起床后,晚輩為他們整理臥具,這些都是講究禮節(jié)的教育??鬃拥茏雨惪郝牭娇鬃邮柽h自己的兒子,感到高興,這是什么緣故呢?”回答是:“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君子不親自教授他的孩子?!对娊洝防镉兄S刺君主的言辭,《禮記》中有自避嫌疑的告誡,《尚書》里有違禮作亂的事,《春秋》中有對行為的職責,《易經》里有備物致用的卦象,這些都不是父親可以直接向子女講解的,所以君子布親自教自己的孩子?!?BR> 家庭教育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從人類誕生的那天起到21世紀,家庭教育在整個人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额伿霞矣枴非逦貙彝ソ逃岢隽撕芏嗔己玫挠^點,我們可以借鑒。
《顏氏家訓》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本文提到的第二篇。家庭教育對人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是人成長的起點和基點。從生物學角度講,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因此,家庭是人生命的起點和基點。從教育學的角度上分析,家庭是人接收早期教育的地方也就是人的啟蒙學校。人從誕生語言形成、行為習慣以及性格的形成。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影響。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六
現代學校教育中的某些錯誤導向,嚴重地誤導了家庭教育,甚至某些“專家”還有什么讀書會使人變蠢、熟讀飽含著人生智慧精華的經典與名著,會使孩子不合時宜等等謬論,使得一些家長不敢讓孩子讀一些經典與名著。這種太合時宜,極端功利,極端短視的市儈教育觀,實在太誤人子弟了。
因此,我們有理由明確地宣布:一個人,在少兒時期,就應該以“讀萬卷書”為主要任務;包括閱讀的質與閱讀的量;當然也不能忘了他們聯系身邊的實際進行思考,在“讀萬卷書”過程中力所能及地試干。待青春之后,才逐漸指導他們,甚至驅趕他們去實踐,去理解,去體驗,去“行萬里路”,去實踐書本上讀過的經驗與智慧;當然也不能忘了繼續(xù)讀書,在“行萬里路”的途中見縫插針地讀書。千萬不要反過來,倒行逆施,幼小時就搞什么研究,而不讓他讀書;到青年了成人了,還不肯放手,還像老母雞似的,把他圈在自己的翅翼之下。
筆者認為,人生小時候,精神專注,長成以后,思想容易分散;所以必須早早教育,別失了良機。我們知道,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必須有長時間的注意力,超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熟練的操作能力,臨事的機變能力,等等,這些大都是要靠早教來養(yǎng)成的。然而人的境遇不同,有的人小時候失去學習機會,還必須老來學習,不能自暴自棄。
古今中外,不乏少年得志者,亦不乏大器晚成者。假如只是嘆息錯過了太陽,那么你又會錯過月亮?,F在的家長比筆者要年輕,在教育孩子學一點的時候,自己也應該趁機“揩點油”,也跟著讀幾本書。不為別的,只為自己更充實一點。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提高素質。營造誠信友愛、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如果真能落到實處的話,不光孩子的教育要上一個臺階,江蘇民眾的文化層次也必將上升一個臺階了;也就是說,將向和諧社會邁進一步了。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七
作為中國人我很驕傲,因為我們的古人留下了幾千年的精神食糧夠我們一輩子食用。而作為顏氏的后代,我更自豪。因為作為百家姓中的一員,有自己姓氏的祖宗留下家訓的數數也就幾家吧!所以我要好好讀書,爭做一個優(yōu)秀的顏氏成員。
說起好書,我也讀過好些??墒亲孀诹粝碌膬?yōu)秀佳作我卻沒有讀遍。比如《弟子規(guī)》、《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選讀》、《幼學瓊林》、《詩詞格律》、《大學中庸》、《禮記選讀》、《顏氏家訓》……這里我對《弟子規(guī)》、《三字經》熟背過一段時間,對于《顏氏家訓》也是今年暑假才接觸它的。
剛拿到這本書我無比激動,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到底是誰寫的家訓?顏之推,瑯琊臨沂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人。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曾在北齊官至黃門侍郎,是皇帝的近侍之臣,所以后人以黃門侍郎稱呼他。顏之推所著的《顏氏家訓》是我國第一部內容比較完成的家訓,被稱為古今家訓之祖。我好自豪啊!原來我的祖先中不光有孔子的弟子顏回和書法名家顏真卿啊!
書中提到的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首先成為某個家庭中的一員。顏之推就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在有科舉制度以前,官位是可以世襲的,所以,《家訓》是以官宦人家的子弟為教育對象的。一個從小生活在優(yōu)渥家庭中的孩子,到了二十多歲就要去做官,他的知識和品行的形成全依賴家庭教育,可見家庭教育肩負的責任非同小可。所以《家訓》相當于戒律,是要嚴格遵守和維護的,時常還配有相應的懲罰措施,而不是現在父母對孩子的叮嚀嘮叨。
讀了這本書我收獲很大,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顏之推這樣的國家棟梁。加油!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八
這本書總共二十篇,其有關教育思想的論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賢》,《勉學》,《音辭》,《雜藝》等篇章。
篇二《教子》,主要闡述對士大夫子弟的教育問題。認為兒童的早期教育如胎教、幼教十分重要。必須處理好教育和愛護的關系,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有害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確的立場,首先要重視品德教育?!褒R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釙r俛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yè),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比绻癖饼R的這位士大夫以教兒學鮮卑語、彈琵琶來取悅公卿,換取富貴,那就悖離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胎教、幼教這些在我們現代社會逐漸被重視的教育模式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顏之推就曾提出過,如何處理教育與愛護的關系更是現在許多父母所無法處理好的。
篇五《治家》,主要探討和總結了治家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方法?!胺蝻L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闭J為治家必須自上而下,即要求子女做到的事,父母必須首先做到。父母首先應該給子女起表率作用,治家要勤儉,寬嚴要適度,要有仁厚之風。幼兒最善于模仿,父母幾乎是他們的全部世界,也是他們最好的模仿對象,他們會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記在腦子里加以模仿,父母的性格,為人,處世之道都會給孩子很深刻的影響,而且不容易改變。
篇七《慕賢》,即仰慕賢才。年少初學應多接觸有德行的君子,這樣可潛移默化地陶冶自己的性情。對于有德有才之人,一定要與之交往,多加禮敬和學習。顏之推當時已經意識到了環(huán)境對人的重大影響,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具黑。
篇八《勉學》,是該書的著名篇章,內容很長,字數特別多,論述的道理值得重視。作者對當時士族子弟不務學業(yè)、憑門第而獵取高位的現狀進行了抨擊。他認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yè)”,士、農、工、商、兵各行都是學問,不可輕視。無論哪個行業(yè),學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如果飽食終日,無所作為,就難免家敗人亡。作者還通過各種事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和觀念,如主張人要博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的人都可以為師表;學習切忌自高自大、高談闊論,要學以致用;學習要抓好早期教育,要處理好博與專的關系等。這一篇章不僅論述子女教育及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也講述了一些安身立命的道理。人們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沒有職業(yè)的貴賤,無論從事何種職業(yè)的人都應當受到尊敬。
篇十八《音辭》,主要講述語言和音韻方面的內容。作者認為,各地語言、方言不同,自古已然,不足為怪。但他要求自己的子女從小就要學會正確發(fā)音,這也是最基本的知識教育。他還告誡子女,對未經查證的事物,不要妄下斷語。篇十九《雜藝》,指士大夫除了經、史、文章以外的其他技藝。講到的有棋琴書畫,騎射、算術、醫(yī)學等都是一門技藝,對此須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擴大知識面和增強技能。另外,還講到了“人筮”是封建迷信,“六博”、“投壺”在唐宋以后就沒有人玩了。這些對后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顏氏家訓讀后感(二)
讀顏氏家訓有感篇九
自己有了孩子對一些教育子女的書就非常的感興趣,因此我耐著性子讀了《顏氏家訓》一書?!额伿霞矣枴肥悄媳背瘯r北齊文學家顏之推的的傳世代表作。他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寫成《顏氏家訓》一書告誡子孫?!额伿霞矣枴肥侵袊鴼v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其內容涉及許多領域,強調教育體系應以儒學為核心,尤其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對儒學、文學、佛學、歷史、文字、民俗、社會、倫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文章內容切實,語言流暢,具有一種獨特的樸實風格,對后世的影響頗為深遠。
我對《顏氏家訓》第八篇勉學有很深的感觸,這篇對該如何學習,怎樣取得更好的成效給予我們明確的指示。正所謂“態(tài)度決定一切”,那么應該以何種姿態(tài)對待學習?!盎蛞蚣沂烙嗑w,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及有吉兇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云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數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這段文字對當時士族子弟不務學業(yè),憑門第而獵取高位進行了抨擊,告誡了我們不能因家資優(yōu)越而廢棄學習?!皶接脮r方恨少”,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融入社會。
“學需勤,勤亦苦,苦必刻,終則成”,孔子弟子三千,優(yōu)異者眾多,而并不出眾的曹參傳得衣缽,與其勤于學息息相關。這就要求學習必須勤奮。
“夫學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睂W習的過程中應持謙虛之心,切忌自高自大,高談闊論。時刻牢記“滿招損,謙受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讓我們誤認為古人是為了功名才讀書的,從而也大大影響了當今社會教育的功利性。老師或家長多以“好好學習,將來可以從事好的職業(yè),”來勸誘學生學習,如此方式非但不能引導學生,反而令學生厭學。
“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yè);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yè):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沈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在顏之推看來士、農、工、商、兵各行都是學問,“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無論要做哪個行業(yè),學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顏之推又說學習不僅是為了安身立命,顏之推認為學習的更大價值在于利世?!扒笾T身而無所得,施之世而無所用。被褐而喪珠,失皮而露質,兀若枯木,泊若窮流,鹿獨戎馬之間,轉死溝壑之際?!钡粚W不但不能利世,甚而難以立命。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睂W習之人可分兩種,一種為己,一種為人即利世。猶如佛徒,佛者,覺也,一者自覺,一者覺他即普渡眾生,自覺并覺彼者唯佛耳。因此,唯有一技之長,得以自立,從而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的人才能稱為學習之人。
既已知學習的意義,有求學之心,那么我們該如何選擇學習的內容呢?“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薄半技稗r商工賈,廝役奴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皆有先達。可為師表,博學求之,無不利于事也?!庇纱丝捎^,顏之推認為學習應當廣博涉列,且在封建社會等級觀念濃厚的時代能提出飯牛牧羊的人都可以師表,實為難能可貴?!胺驅W者貴能博聞也?!币粋€人如果僅僅去鉆研某一學科,最后終究要走入一條死胡同的。曹雪芹是一個博古通今,各種知識都有所鉆研的人。愛因斯坦不但文學很好,也同時是一個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僅僅作為科學家存在的愛因斯坦是不存在的。要真正有所建樹,我們每一個偉人巨人都可以給我們作為榜樣,他們沒有誰不是將自己的才華建立在一片廣袤的雄厚的土地之上而展示出來的。因此在我們的學習中應廣泛吸取知識,提升綜合能力。
通過《顏氏家訓》第八篇勉學,告誡我們要常讀書,愛讀書?;畹嚼希瑢W到老,終不淪為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