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實用15篇)

字號:

    教案是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為了指導教學而編寫的一種詳細記錄教案編寫要注意語言簡練明了,邏輯清晰,避免冗長和啰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一
    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并結(jié)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生字詞在文中的意思,并準確運用生詞造句。
    3、引導學生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是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釋課題,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邊疆遼闊,有56個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數(shù)民族?
    2.板書“潑水節(jié)”,解題。
    師: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沾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2.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如果沒有讀準,可以站起來給他糾正)。
    3.再讀思考: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帶有生字的下面做記號。
    4.檢查初讀情況。
    5.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鳳凰花是什么顏色的?(重點理解:理解“火紅火紅”“一年一度”)。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段告訴了我們?
    今年的潑水節(ji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二)學習課文3自然段。
    1.帶著問題讀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畫出有關(guān)語句。
    (1)句子1: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
    展示象腳鼓圖片。
    (2)句子2: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劃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鮮紅的地毯”從而感悟到傣族人們?nèi)龌ò戟毺氐挠头绞揭约跋矐c氣氛。
    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qū)別,讓學生領(lǐng)悟節(jié)日的熱鬧和喜慶。
    這句中有一個比喻,生動形象。
    (3)句子3: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抓住“歡呼”感悟人們見到周總理的激動心情。
    2.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烈的場面讀出來嗎?
    (三)看圖,細讀第四自然段。
    2.畫出描寫周總理衣著和表情的詞句并反復讀一讀。
    (四)讀、議第五自然段。
    (1)男生讀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女生讀描寫傣族人民潑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總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邊潑水一邊祝愿,想想怎么說呢?
    啟發(fā)想象: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年輕人身上,祝愿——。
    周總理把水潑到孩子們身上,祝愿——。
    (五)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
    正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钡?,是“令人難忘的”,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二
    教學目的`與要求:
    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讀懂課文;指導學生嘗試自編小詩。
    過程與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相親相愛,與人相處應(yīng)規(guī)范自己行為。
    重點和難點:重點仿寫句子。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法、學法;教法質(zhì)疑、引導、點撥。學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3—6自然段課文。
    (1)發(fā)生爭吵以后,陶行知校長是怎樣做的?
    (2)下面請你們自己輕聲朗讀第3—5自然段。思考:
    “我們”從中明白了什么?
    (3)再讀一坊,看看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導:這應(yīng)該怎么讀?
    輕聲地、充滿高興的情緒?!皶狻?,領(lǐng)會別人沒有明白表示的意思。要讀出“同學們”對那位同學的贊美和會心的笑聲。
    (5)陶行知校長這次沒有訓斥學生,而是用小詩來教育他們,收到了什么樣的效果?
    2、學習第7自然段。
    (1)這一段課文是總結(jié)全文。
    (2)指名輕聲讀最后一自然段。
    (3)讀了這一段,說說這兩首小詩為什么令孩子們終身難忘?
    3、現(xiàn)在我們來說幾句話來表達我們對陶行知校長的敬意吧。
    三、總結(jié)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中寫出了一件什么事?
    3、背誦課文中兩首小詩。
    四、課堂練習。
    小練筆:回憶自己與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事,聯(lián)系學校生活,自編一首小詩。
    五:板書設(shè)計。
    《罵人》。
    小詩相親相愛終身難忘。
    《打人》。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三
    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學寫后面底個生字。
    2、學習課文3-8段,體會周總理和藹可親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風,更體會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親如一家、魚水情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行,那就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個--。
    2、齊讀課題。
    3、復習生字。
    二、自主探究,會文悟情。
    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過潑水節(jié)的?
    1、白由讀第3-6自然段,勾畫有關(guān)句子。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
    (1)先來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
    學生讀出有關(guān)句子后,課件相機出示句子,順序不限。
    a、“一大早,人們敲起象腳鼓。興高采烈地從四面八方趕來?!睆闹心泱w會出什么?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抓住“一大早、興高采烈、四面八方、趕來”等詞體會人們的急切、興奮的心情。指名讀、評議、齊讀。
    b、“為了歡迎周總理……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毽?!睆闹心泱w會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這種獨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貴的客人,他們多么開心呀?。?。
    c、一條龍船駛過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從“一條條”“一串申”更能體現(xiàn)當時場面熱鬧非凡,人們激動萬分。引讀,表演:人們搬動地歡呼起來:“周總理來了!”
    師生賽讀。
    d、配樂讀第3自然段:
    課件配樂(葫蘆絲樂曲〈月光下的風尾們〉),伴著這婉轉(zhuǎn)動聽的樂曲。讓我們也加入歡迎的人群,迎接周總理的到來!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
    a、學生讀出有關(guān)句子后,相機出示句子o。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載歌載舞。”
    a.說出表示動作的詞:接過、敲著、踩著、載歌載舞。
    b.談體會:從周總理的衣著、神態(tài)、動作中,你體會到什么?(平易近人)周總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樣,是那樣的和藹可親。有感情地朗讀。
    b、“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一手拿著的樹枝蘸水向人們潑灑?!?BR>    a、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說一說。
    b、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說-說。
    c、演一演:配樂師生表演,交際互動,互相祝福。
    c“他還樂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熱淚和清涼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讀,
    b、說一說:說說姑娘和小伙為什么留下幸福的熱淚?他們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c、周總理是多么的可敬可親.姑娘、小伙的臉上已分不清哪是清涼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熱淚,他們已陶醉在這深深的祝福與關(guān)懷之中。此時,什么語言也無法表達他們的激動、興奮、快樂、幸福!
    教師范讀,指名讀,評議,男女生賽讀。
    引讀“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開心!”
    分組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3-6自然段。
    三、釋疑小結(jié),激情升華。
    1、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令人幸福、難忘?
    總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把幸福和快樂送給傣族人民,與人民心連心.那么可親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這幸福的回憶之中,讓我們深情地讀讀第7-8自然段!
    四、課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總理的有關(guān)故事、圖片。
    2、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風俗。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分析結(jié)構(gòu)。
    2、教師范寫“?!?。
    3、學生描紅1個、寫2個,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shè)計: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四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風、凰、傣、特、咖、啡、端、壽”8個字。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chǔ)上,講讀課文,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7個字。
    2、結(jié)合課文觀察圖畫。
    3、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教學難點。
    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教學方法。
    圖文結(jié)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放大插圖或幻燈投影。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寫的是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候的情景。
    40年過去了,傣族人民永遠忘不了這個幸福、難忘的時刻。板書“難忘的”。
    二、導人新課。
    1、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尤其是長句子)要多讀幾遍。標出有幾個自然段。
    2、檢查學習情況。
    (1)認讀生字新詞。
    (2)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新詞。
    鳳凰花傣族咖啡色端著。
    3、指導正音。
    “瓣”,讀“ba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花瓣兒”。
    “因為”的“為”讀wei,不讀wei。
    “那天”,“那么”的“那”讀na。
    4、教師范讀課文。
    5、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6、帶著問題自己小聲讀課文。
    (1)哪—段講的是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
    (2)哪—段講的足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二、講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樣紅,很紅。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訴學生:傣族是我國云南省的少數(shù)民族。每年過—次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潑水節(jié)就是傣歷的新年,在農(nóng)歷4月中旬(傣歷的六、七月份),歷時三、四天。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鼓,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
    (2)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一年—次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所以傣族人民特別高興。)。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瓣,鋪上“地毯”,江面上劃過龍船,天空中放著花炮,人們熱情地歡呼著。)。
    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投影圖片(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的特寫)。
    (1)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他接過象角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瓣鋪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投影圖片(潑水節(jié)盛況)。
    (1)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薄敖】甸L壽”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為什么那么開心?(因為今年過節(jié)與往年不同,是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節(jié),心里也特別高興。)。
    “多么幸?!薄傲钊穗y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感到親切,非常幸福。令人難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三、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四、總結(jié)提問:
    課題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周恩來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的。)。
    五、作業(yè)練習。
    1.熟讀課文。
    2.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五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周總理當年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2、理解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欣賞潑水節(jié)圖片。
    設(shè)計意圖:從欣賞圖片入手,激起學生對潑水節(jié)的興趣。
    2.導入新課。
    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當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時,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這一天,人們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來到聚集地,互相潑水祝福,聽傣族人說身上潑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人們?nèi)頋窳芰艿?,卻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大家知道這個節(jié)日就是(生答師板書)。
    “潑”是今天要學的新字,拿起小手跟著老師寫一遍。潑水節(jié)今天課文中描寫的這次潑水節(jié)是一次與眾不同的,令另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記的潑水節(jié)。板書“難忘”(結(jié)合實際理解“難忘”一詞)。
    這次潑水節(jié)為什么另傣族人民難忘?它到底特殊在哪?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課文。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通課文。
    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詞語要多讀幾遍,把它讀準確,
    3.檢查生字。
    (1)師:這篇課文需要我們認讀的生字比較多,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現(xiàn)在老師想請同桌互相當小老師考一考對方,如果有不會認的,同桌一定要把你的識字方法教給他,可以幫他分析字形、給他組個詞,認讀完的馬上坐好。
    (2)出示詞語指名讀。
    (3)認讀多音字。
    設(shè)計意圖:遵循學生認識記規(guī)律,鼓勵自主識字。
    三、深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為什么不用火紅?你還能說幾個象這樣式的.短語嗎?)。
    3.介紹周總理。
    4、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默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有關(guān)句子。
    (1)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敲起象腳鼓”、“四面八方”、“趕來”。
    (2)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理解“撒滿”?!磅r紅的地毯”:在什么情況下會鋪上鮮紅的地毯(特別隆重的場合,接待最尊貴的客人時。)。
    (3)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師讀“一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比較理解“一串串”、“一條條”。
    a、引讀句1,句2,句3。
    周總理是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他天天都要處理黨和國家許許多多重要的事情,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慶祝潑水節(jié),總理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當時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區(qū)交通非常不方便,周總理乘飛機后又改乘汽車,最后又乘渡船過江,不辭辛苦,不遠千里,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來到了傣族人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位關(guān)心傣族人民的好總理,傣家人從心底里歡迎他.難怪_____―,難怪―_________,難怪―_________,―(引讀句1,句2,句3)。
    設(shè)計意圖: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渲染課堂氣氛,喚起學生腦海中情景的再現(xiàn),再次調(diào)撥學生的情感之弦,使朗讀入情入境。感受總理和人民那種無以言表的感情。
    b、引讀句4。
    就是這樣一位受人愛戴的好總理來了,人們怎能不歡呼呢?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男孩,你會歡呼______―;。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女孩,你會歡呼________――;。
    如果你遠遠地看到周總理來了,你會大聲歡呼_________;。
    如果你看到總理來到你的身邊,你會激動地歡呼_________;。
    周總理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傣家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大聲歡著――――――。
    設(shè)計意圖:通過這一串開放式的句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語言道出自己的獨特感悟和理解。
    7.周總理來到了人群中,你能認出他嗎?
    出示句子“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他戴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BR>    (1)、指名讀。
    (2)、指名根據(jù)畫面介紹周總理。
    課文中準確生動的外貌描寫,使我們在人群中一眼認出了周總理,我們發(fā)現(xiàn)句子中有許多描寫(顏色)的詞。
    (3)、你能用表示顏色的詞來說說插圖中的人物嗎?過會兒請大家猜猜你說的是誰。
    這就是外貌描寫,學會了嗎?老師相信在你們的習作中有所體現(xiàn)。
    設(shè)計意圖:感受外貌描寫的作用,初步懂得這是一種寫作方法。
    8.再來看看周總理的打扮吧!齊讀。
    總理的打扮和傣家人是一樣的,總理的心也和傣家人貼得緊緊的,就是這樣的一位好總理,難怪傣家人用最隆重,最熱鬧的儀式歡迎他,(齊讀第2自然段)。
    五、學習四、五、六自然段。
    師:周總理來到了傣家山寨,那他是怎樣跟傣族人民歡度節(jié)日的?
    1、自學4、5、6自然段,畫出有關(guān)句子,把描寫周總理動作的詞語加上圓點,認真體會。
    2、學生匯報師板書(敲鼓跳舞潑水祝福)。
    3、填空練習。
    這些動詞說明了什么(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像一家人一樣)。
    設(shè)計意圖:抓住課文中描寫周總理動作的詞,體會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像一家人一樣。
    師:多么讓人激動的場面啊!誰能把作者的心情用聲音表達出來!
    1、指名讀7-8自然段。
    2、齊讀。
    設(shè)計意圖:通過朗讀,結(jié)合感悟,表達自己的看法,流露真實情感,再次激發(fā)學生對總理的愛戴,感受傣族人民的幸福。
    六、總結(jié):
    周總理來到這里,把幸福、歡樂及美好的祝愿帶給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遠也望不了這一天,所以這是一次(齊讀課題)我們?yōu)橛羞@樣的總理而感到驕傲與自豪,讓我們齊讀課文來表達我們對總理的熱愛吧!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六
    一、教學理念:
    1、創(chuàng)設(shè)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探索自主探究的開放的課堂模式。
    2、以語言材料為載體,以課文為例子,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位學生樂學、善學。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深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分清文章的詳略,讀懂重點句子。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談舉止為突破口,研究劉備等人物形象,體會劉備的誠心誠意。
    3、情感目標學習劉備的誠心誠意、禮賢下士的品質(zhì)。
    4、發(fā)展性目標學會學習(自讀自悟)、學會合作(研討交流)、學會做人(尊重他人以誠待人)、學會做事(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三、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
    四、教學難點:
    理解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披文入情。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tǒng)一國家大業(yè)的故事,還深入地學習了劉備一訪諸葛亮。
    2、你想進一步研究劉備嗎?研究什么?(略)要研究劉備,還涉及到他的弟弟張飛,那么,我們怎么來研究這兩個人物呢?讓學生說,通過閱讀,抓住人物言行、神態(tài)等來理解。
    (二)自主選擇,合作探究。
    1、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人物,深入學習課文,完成填表。(把表格發(fā)給學生。)。
    一顧。
    二顧。
    三顧。
    怎樣一個人劉備。
    (言、行、神態(tài))。
    問又問。
    失望而回。
    張飛。
    (言、行、神態(tài))。
    失望而回。
    (1)如果對張飛感興趣,找出描寫張飛的言行的句子填入表格。
    (2)如果對劉備感興趣,找出描寫劉備的言行、神態(tài)的句子填入表格。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巡回,了解學情。
    2、研讀劉備、張飛的句子。(按學生回答的順序講)。
    (1)研究劉備的同學交流。
    按學生交流的情況分別投影,重點落實字詞,這些句子要具體講,認真讀,讀出感情。隨機板書:斥責張飛、下馬步行、階下恭候、趕緊謁見。
    學生另外找出的有關(guān)劉備的句子,讓學生說說讀讀就可以了。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歸納劉備是個怎樣的人。
    (2)研究張飛的同學交流。
    用同樣的方法投影出示,讀讀議議,可以看出張飛是個怎樣的人?
    (3)文章主要是寫劉備,但同時也把張飛寫進去了,這是否多余?分小小組討論。
    然后交流。在學生回答的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點撥,這是一種反襯的寫法,隨機板書:反襯。
    (4)對比朗讀,愿意朗讀張飛的讀出他的莽撞無禮,愿意朗讀劉備的讀出劉備的誠心誠意。
    (三)課外延伸,激發(fā)興趣。
    引導課外閱讀《三國演義》,尤其是這篇課文的有關(guān)章節(jié),以更好地理解課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七
    教材分析:
    本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抒發(fā)著興奮和歡悅;在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潑灑著激動和幸福;在文章結(jié)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連用三個自然段四個感嘆句,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上纫龑W生看看插圖,直觀地感受圖中洋溢的熱情,然后一遍遍地讀,從感受熱烈的氣氛,到感受每一個人心里的熱情,到感動我們的心,最后在展示讀中去表達我們心里的感動。
    設(shè)計理念:
    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讀書和心靈交匯為主要教學形式,讓學生在盎然興趣中產(chǎn)生閱讀的激qing;使學生在質(zhì)疑解讀中流露真情;幫助學生在想、述、議中內(nèi)化語言的深情,從而全面提高每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感受。
    課前準備:布置學生搜集有關(guān)傣族、潑水節(jié)和周總理的資料。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為重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為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課件出示,認讀詞語:
    潑水節(jié)鳳凰花周恩來敲起鼓對襟白褂咖啡色踩著端著蘸了水健康長壽敬愛鮮紅。
    (設(shè)計意圖:熟練認讀生字是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因此有必要在課前再次復現(xiàn)生字,讓學生得以鞏固。)。
    二、寫字指導:
    1、出示要寫的字:特敬鮮腳度。
    2、同桌讀一讀,說一說:怎樣才能把字寫漂亮?
    3、學生交流,練寫。
    (設(shè)計意圖: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寫字還是重點。一般的教學都把寫字放在課尾。而我們認為一節(jié)課的前幾分鐘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實踐證明,選擇課始指導認字,寫字,對學生掌握字詞十分有利,而且收效很大。)。
    三、看圖發(fā)現(xiàn),激qing。
    小結(jié):是呀,同學們,這是一個多么令人幸福的潑水節(jié)呀!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和傣族人民一起去感受這幸福又難忘的日子吧。
    (設(shè)計意圖: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以插圖激發(fā)學生學文的興趣,通過看圖觀察,把抽象的文字化為形象直觀。學生通過看圖想象,想象當時的情景,感受當時的情景,體會傣族人民與總理一起歡度潑水節(jié)的快樂氣氛。)。
    四、細細品讀,悟情:(學習3、4、5、6、7、8小節(jié))。
    1、默讀課文3、4、5小節(jié),體會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你認為“難忘”表現(xiàn)在哪里?“歡快”表現(xiàn)在哪里?用“---------”劃出自己體會最深刻的句子。
    (設(shè)計意圖:培養(yǎng)默讀能力,有目的的讀,讓學生養(yǎng)成在讀中思考的習慣)。
    2、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體會。
    (設(shè)計意圖:在交流中可以達到互學、互補、互相啟迪的效果,從而充分的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
    3、學生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1)、“難忘”人們歡迎總理的情景,從人們的行動中體會人民的歡快:(課件出示句子: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象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們歡呼:“周總理來了!”)。
    學生談?wù)勼w會,(板書:地上撒滿花瓣江面龍船駛過空中花炮滿天人們歡呼)。
    師:真是一片歡樂的氣氛,你認為怎樣讀,才能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心情表達出來呢?
    指讀—評價—齊讀。
    (2)、“難忘”總理參加潑水節(jié)的情景:(課件出示句子:周總理身穿對襟百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3)、引讀(第五節(jié)):開始潑水了。周總理—————,傣族人民————。
    4、感情地朗讀3、4、5小節(jié),邊讀邊想象,重溫總理與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與快樂。
    (設(shè)計意圖:整個教學過程打破了傳統(tǒng)“串講”形式,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在老師“導”的作用下,學生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充分發(fā)揮了主動積極性。另外,在朗讀感悟中多次巧妙地運用了插圖,使學生一下子就進入到了情景中,體會傣族人民與總理在一起的激動與幸福。整個教學,真正做到了把課堂教給了學生,把學習的責任從老師身上轉(zhuǎn)移到學生身上。)。
    5、學習6、7、8小節(jié)。
    課件出示:(清清的水,潑呀,灑呀!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開心!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jié)!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jié)?。?BR>    師生引讀。師:在1961年的潑水節(jié)上,你們看。。。。。。生接讀:清清的水。。。。。。
    師:這是一個幸福的日子,你們看。。。。。。生:清清的水。。。。。。
    師: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你們再看。。。。。。生:清清的水。。。。。
    師:是呀,這一天,我們敬愛的總理來到傣族人民中間,和他們一起歡慶節(jié)日。傣族人民激動地說。。。。。。生(接讀):多么幸福哇。。。。。。,多么。。。。。。
    (設(shè)計意圖: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渲染課堂氣氛,喚起學生腦海中情景的再現(xiàn),再次調(diào)撥學生的情感之弦,使朗讀入情入境。)。
    六、總結(jié)延伸,升情(過渡: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是多么激動,多么幸福,多么快樂。)。
    1、如果當時你就在場與總理一起參加潑水節(jié),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用一、二句話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學生交流)。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感悟,表達自己的看法,流露真實情感,再次激發(fā)學生對總理的愛戴,感受傣族人民的幸福。)。
    是呀,我們?yōu)橛羞@樣一個平易近人的,愛人民的總理而驕傲,而感動。讓我們再次以朗讀來表達內(nèi)心對總理的敬愛吧!
    2、齊讀全文。
    6、課后實踐作業(yè):(1)、查找、搜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推薦學生看《溫暖》、《關(guān)懷》的文章。(2)、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
    (設(shè)計意圖:拓展延伸,補充材料,使課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過適當?shù)难a充課外閱讀,不但能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周總理,了解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更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延續(xù)。達到“課已盡,而意未了”的境界。)。
    課后反思:
    2、“在朗讀中感悟人間溫情”。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因此在學生通讀課文的過程中,老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充分地去讀。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默讀、評讀、引讀、看圖想象讀等手段,讓學生體悟傣族人民難忘總理與他們在一起的快樂、幸福時光。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八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事。這篇看圖學文由一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圖上的背景畫的是西雙版納地區(qū)的特有風光。樹木茂密,鮮花朵朵,地上是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周恩來總理在畫面中間,雙手端著銀碗,穿著傣族服裝,面帶笑容。他周圍是穿著節(jié)日服裝的傣家兒女。有的拿著銀壺,有的端著花碗,有的敲著象腳鼓,有的打著镲,大家十分高興。課文內(nèi)容同畫面相聯(lián)系,講了周恩來總理同傣家兒女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課文共8段,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敘述的。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指導有序觀察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段。
    重難點,關(guān)鍵。
    1重點。
    了解周總理與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歡渡潑水節(jié)的情景,從而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2難點。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學生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
    (2)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
    一、故事錄像激趣,設(shè)問質(zhì)疑,導入課文。
    1講《潑水節(jié)的來歷》看潑水節(jié)的錄像,讓學生了解潑水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課題。
    2為什么今年的潑水節(jié)特別令人難忘呢?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在什么時候舉行?你從課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潑水節(jié)都在5月13日舉行,今年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樣?用高興的語氣讀12自然段。
    二、讀中體驗,讀中感悟,音樂輔助。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同學們讀讀,寫寫,議議,用鉛筆在書上畫出重點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四面八方趕來敲鼓地毯龍船花炮撒滿一條條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三、看圖學文,學會觀察,理解圖意。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笑容滿面接過敲著踩著跳舞這些詞體會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樣。并用笑容滿面造句。
    四、創(chuàng)設(shè)表演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導語激情,感知體會。
    1當時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呢?觀看錄像,啟發(fā)想象。
    3請幾個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朗讀課文,同學進行評價。
    4老師導語激趣,人民的總理愛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愛總理,向總理祝愿,人民和總理心連心,是多么幸福難忘的場面呀!傣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請同學齊聲朗讀78自然段,感悟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理解最后兩句的!
    五、總結(jié)朗讀,回顧感悟,背誦課文。
    1961年的潑水節(jié)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難以忘記1961年的潑水節(jié),請同學們大聲誦讀,把你們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間吧!讀到開始潑水了讓同學關(guān)上書試著背誦課文5678自然段。
    板書設(shè)計。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九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風、凰、傣、特、咖、啡、端、壽”8個字。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chǔ)上,講讀課文,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7個字。
    2.結(jié)合課文觀察圖畫。
    3.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教學難點。
    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教學方法。
    圖文結(jié)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放大插圖或幻燈投影。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
    40年過去了,傣族人民永遠忘不了這個幸福、難忘的時刻。板書“難忘的”。
    二、導人新課。
    1.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尤其是長句子)要多讀幾遍。標出有幾個自然段。
    2.檢查學習情況。
    (1)認讀生字新詞。
    潑水節(jié)???因為???敬愛???周思來???總理???花炮。
    祝福???健康???幸福???令人。
    (2)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新詞。
    鳳凰花???傣族???咖啡色???端著。
    3.指導正音。
    “瓣”,讀“?ba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花瓣兒”。
    “因為”的“為”讀wei,不讀wei。
    “那天”,“那么”的“那”讀na。
    4.教師范讀課文。
    5.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6.帶著問題自己小聲讀課文。
    (1)哪—段講的是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
    (2)哪—段講的足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二、講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樣紅,很紅。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訴學生:傣族是我國云南省的少數(shù)民族。每年過—次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潑水節(jié)就是傣歷的新年,在農(nóng)歷4月中旬(傣歷的六、七月份),歷時三、四天。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鼓,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
    (2)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一年—次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所以傣族人民特別高興。)。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瓣,鋪上“地毯”,江面上劃過龍船,天空中放著花炮,人們熱情地歡呼著。)。
    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投影圖片(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的特寫)。
    (1)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他接過象角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瓣鋪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薄敖】甸L壽”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為什么那么開心?(因為今年過節(jié)與往年不同,是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節(jié),心里也特別高興。)。
    “多么幸?!薄傲钊穗y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感到親切,非常幸福。令人難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三、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四、總結(jié)提問:課題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周恩來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的。)。
    五、作業(yè)練習。
    1.熟讀課文。
    2.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第三課時。
    —、復習檢查。
    1.指名分段讀課文,再讀全文。
    2.卡片認讀生字新詞。
    (1)?鳳?凰?傣?特?咖?啡?端?壽。
    二、分析記憶字形。
    用熟字加—部分減一部分的方法或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潑:三點水旁加“發(fā)”字。
    因:“恩”字的上半部。
    敬:左邊草字頭下面是“句”字,右邊是四筆反文。
    恩:上邊足“因”宇,下邊是心字底。
    總:“說”字的右邊,去掉下面,換上心字底。
    炮:火字旁加“包”字。
    祝:示字旁加“兄”字。
    福:示字旁,右邊是“一”、“口”、“出”。
    ?。簡稳伺约印敖ā弊?。
    康:廣字旁,里面一個倒山出頭,加上水字底。
    幸:上邊是“寸”宇,下邊是“羊”字少一橫。
    令:“今”字加—點。
    三、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敬:左右兩部分相等,左邊上半部是草字頭,下面是“句”字,右邊是反文。
    福:示字旁要寫得窄一些,右邊的“一、口、田”大小要掌握好,“一”比“口”稍稍長一點,“口”比“田”小,寫出來才好看。
    康:廣字旁的撇要稍長些,里邊的筆順是:????????????????????????????????。
    學生練習寫字,老師行間巡視,及時進行輔導。
    四、鞏固復習。
    1.認讀字詞卡片。
    2.指名讀全文。
    3.填字。答案如下:
    (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
    (水紅色)的頭巾???????(一串串)花炮。
    先讀題審題,再填空,填完再讀,檢查是否填得正確。
    4.齊讀課文并回答問題。
    (我知道了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的新年,每年過一次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感覺與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無比幸福。1961年的潑水節(jié)實在令人難忘,人民的總理與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他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人民水遠懷念他。)。
    5.練習背誦自己萍歡的段落。
    (1)學生小聲自己背誦。
    (2)指名背誦。
    (3)開火車背誦。
    五、作業(yè)練習。
    2.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寫生字。
    3.聽寫本課生字新詞。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十
    (一)講讀課文,了解周總理當年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二)做到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5~8自然段。
    (三)復習本課生字詞。
    (一)理解1961年的潑水節(jié)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
    (二)練習概括每句話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一)鞏固復習生字詞。
    (采用各種形式讀熟,做到脫口而出。)。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請三個同學讀課文。第一個同學讀1~3自然段,第二個同學讀4~6自然段,第三個同學讀7、8自然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們是否讀準了字音,并且邊聽邊想每個同學讀的這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2.讀后回答:
    (1~3)自然段寫周總理到來前的情況。
    (4~6)自然段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
    (7~8)自然段寫傣族人民的歡樂心情。
    1.學習第1自然段。邊默讀邊想:
    (1)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鳳凰花開的時候,就是潑水節(jié)到來的時候。)。
    (2)鳳凰花的顏色是什么樣的?從圖上找一找。
    (火紅火紅的。圖的右下角生長著,地上鋪著花瓣。)。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聽邊想:
    (1)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讀一讀最后兩個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書:1961年。
    (周總理關(guān)懷著全國各族人民。)。
    3.齊讀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1)畫出人們的動作詞語。
    板書:敲起、趕來、撒滿、歡呼。
    (2)“趕來”改成“走來”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摆s來”有急切的意思,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人們都愿意到最熱鬧的地方來歡度節(jié)日,最重要的是他們聽說敬愛的周總理要來參加今年的潑水節(jié),人們早就想親眼看一看周總理,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是多么幸福?。〈蠹椅謥硗砹粟s不上和總理一起聯(lián)歡,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趕來。)。
    (3)人們把鮮紅的鳳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達人們對周總理的無限熱愛,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貴的客人,最親的親人時的一種禮節(jié)。由此可以看出周總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畫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齊讀,說說本體、喻體、比喻詞各是什么。
    (5)人們?yōu)榱藲g迎周總理還準備了什么?讀出有關(guān)句子。
    (龍船、花炮)。
    (6)“一條條”“一串串”說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龍船駛過,很多的花炮齊放,場面熱鬧非凡。)。
    (7)“歡呼”一詞表達了人們的什么心情?讀這一句時應(yīng)用什么語氣?
    (人們渴望見到周總理,今天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壓抑不住的喜悅通過歡呼聲表達出來。讀這一句時聲調(diào)要高,要表達出傣族人民激動、高興、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讀讀這一段。(個人、集體)。
    (四)學習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紹了周總理的外貌和神態(tài)。第二句是講周總理敲著象腳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圖上周總理的服裝,他為什么要穿這樣的衣服?
    (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3.畫出這段中描寫周總理的動作詞語,說說這些動作說明了什么?
    板書:接過、敲著、踩著、跳舞。
    (說明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齊回憶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
    (1)這段有幾句話。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3)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5自然段,先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一起說說討論的內(nèi)容。
    (共有三句話,第一句的意思是潑水開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總理向傣族人民潑水,為人們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總理潑水,祝愿他健康長壽。描寫周總理動作的詞語有:端著、拿著、潑灑。這一段進一步說明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
    6.練習背誦第5自然段。
    (1)請三個同學每人背一句。
    (2)每個同學小聲背這一段。
    (3)全班齊背。
    7.課文的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圖上的內(nèi)容?(4~5自然段)。
    周總理來參加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這對傣族人民來說,是天大的喜事,是雙喜臨門。傣族人民歡欣鼓舞,激動的心情無法形容。全班齊讀這兩段,一定要讀出歡樂的情緒。
    8.第6自然段描寫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歡樂場面,要讀出語氣。先自己小聲練讀,然后互讀,最后全班齊背。
    (五)學習課文最后兩段。
    1.請一個同學讀,大家想:這兩段表達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動心情。)。
    2.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幸福的,是難忘的?
    (因為周總理來到這里,他把幸福、歡樂及美好的祝愿都帶給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3.全班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十一
    說教材:《歡樂的潑水節(jié)》這課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jié)的情景,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這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jié)的歡樂場面,第一、二句寫人們做的準備,第三、四句寫潑水的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征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jié)的其他活動。析學生:
    因民族差異,學生對潑水節(jié)了解較少,難以與課文產(chǎn)生情感共鳴。學生年齡小,有強烈的好奇心,思維較活躍。
    說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及教材的安排,再結(jié)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是這樣設(shè)計的。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檢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情感體驗,學生全面熱情參入。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師生與課文產(chǎn)生情感共鳴,領(lǐng)悟傣族人民過節(jié)的歡樂心情。
    四、重難點:
    1.感悟用詞的精當。
    2.融情于文,與文產(chǎn)生情感共鳴。
    說教學:
    在確定了目標、重難點的基礎(chǔ)上,第二課時教學授課形式,主要是以創(chuàng)設(shè)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為主。
    1、激發(fā)情感,引起需求。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體驗情感。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我把它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不斷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發(fā)揮想象,朗讀感悟。
    第一個層次1-2句,體現(xiàn)“做一做、讀一讀”
    抓住“提、端、滴、撒”這些動作,讓學生做一做,(憑我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低年級的學生會做的興致盎然)從而感悟文章用詞的精當。激發(fā)學生饒有興趣的讀1-2句。
    第二個層次3-4句是教學重中之重,在此對學生進行讀、說、演、感悟全方位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設(shè)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a.出示象腳鼓點聲,引發(fā)學生讀的欲望,先讀,感到“快樂、好玩”。
    b.創(chuàng)設(shè)情境:同學們,這是一個潑水的廣場,來把你們的桶提起來,盆端起來,瓢拿起來,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潑吧。學生下位,互相追趕,體驗潑水節(jié)的快樂。
    c.讀出體驗。
    d.看課件,(傣家人過潑水節(jié)的錄像)。
    e.體驗后,觀看后,男、女生賽讀。
    (以上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重在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想像,體驗感悟,讀出層次,突破難點,讓師生融情于文,體驗師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
    第三個層次:5句。
    a.角色體驗:你身上濕淋淋,為什么臉上還笑開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讀。
    c.師述:怪不得人們那么高興,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潑出去的水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呀,帶著新的感受再讀3-4句。
    d.生讀3-4句。
    (此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是讓學生更深刻領(lǐng)悟潑水的象征意義,領(lǐng)悟傣家獨有的風情,從而更好的突破重難點)。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我進行了弱處理。
    第一句,師伴以音樂,渲染氣氛,以讀代講。
    第二句,以聲像手段烘托,讓學生在樂聲中唱起來,跳起來,在象腳鼓聲中賽龍舟。在禮炮聲中,在五彩濱紛的煙花中,感受潑水后歡快的熱烈場面,讀出高興,不忍離去的心情。
    4、回歸全文。
    用讀給在座的老師聽,讓在座的老師聽了你們的朗讀也想去西雙版納過潑水節(jié),激發(fā)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全文。
    5、生字教學。
    學寫“吉”、“祥”二字,引導學生觀察、描紅,提醒寫好這兩字要注意的地方。來指導學生寫好兩字。
    說效果:
    此課教學,基本上達到了我預設(shè)目標,師生都能融情于文。特別讓我感動的是:
    1、請他們自讀二自然段后,我問他們有什么想說的嗎?學生有那么多讀后的感受跟我說,比我預想的“潑水節(jié)很好玩”,“人們好高興呀”這些話要豐富的多。他們有的說了心中的小問號,有的說了當時的情景,有的說了自己的感受,當時,學生的回答激勵了我,我感覺他們真可愛,真會讀書,更愛思考。
    2、學生是最真實的,比如弱處理的第三段,禮炮的轟鳴,五彩繽紛的火花,象腳鼓點聲中賽龍舟的場面,給了學生巨大的震憾,讓他們在課堂上情不自禁的歡呼起來。
    然而在唱起歌來,跳起舞來時,我放的是音樂課曾學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輕輕跳》我班學生都會跳,在元旦聯(lián)歡會上還表演過,然而課堂上只聽見唱,沒有幾個人跳,課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帶,由聽到唱到跳,于學生著想,是必有一個熟悉過程,因此不能達到伴奏帶一響,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為畢竟是二上學的一首歌,也許在這里我放有歌詞的歌帶,效果會好些。二,我要學會他們音樂課上那樣跳就好了,能刺激他們的回憶。因此此處為學生著想不夠。
    此外,我希望我評價學生的語言更精煉些,不要重復學生的答案。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十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jié)的獨有的風俗習慣。
    一、導入。
    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當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遍翡翠般綠的西雙版納時,
    傣族人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1課《歡樂的潑水節(ji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潑水節(jié)時那熱鬧歡快的場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節(jié)讀課文,評議。
    三、學文。
    (一)、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讀一讀。
    4、指導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
    (二)、第二小節(jié)。
    2、交流:你從哪些地方感覺潑水節(jié)很熱鬧,很歡樂的?
    3、指導朗讀。
    4、你想親眼看看潑水節(jié)時那熱鬧的場面嗎?觀看錄象:歡樂的潑水節(jié)。
    6、質(zhì)疑:為什么大家渾身濕淋淋的,臉上卻笑開了花呢?
    7、小結(jié)。小朋友說得真好。是呀,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是潑水者還是被潑者,雖然從頭到腳全身濕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樣高興,臉上也都笑開了花。大街上,歡樂的人們互相潑灑,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開,在陽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
    8、齊讀第二小節(jié)。
    (三)、第三小節(jié)。
    1、引讀。
    3、出示。讀一讀。
    4、練習:大家唱著(的)歌,跳著(的)舞,賽起了(的)龍舟,放起了(的)煙火,直到深夜還不肯離去。
    5、指導朗讀。
    四、指導背誦。
    五、作業(yè):
    1、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56支花,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風俗和最盛大的節(jié)日。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和幾個小朋友組成一個研究小組,對此進行研究。
    2、我國最盛大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請你說一說或畫一畫節(jié)日時的情景。
    本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故事?!耙荒暌欢鹊臐娝?jié)”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潑水節(jié),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jié)。敬愛的周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著一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敬愛的周總理。周總理興致勃勃地換上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銀碗與人們互相破水祝福,同慶盛大的節(jié)日。
    可是,周總理的時代離現(xiàn)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就會大打折扣。于是,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資料,了解周總理的生平,了解他忙碌而又光輝的一生。明白周總理為什么會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會感到如此幸福。這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在教學中,我引導著孩子們?nèi)ふ掖鲎迦嗣駷闅g迎總理所做的準備,通過朗讀感受到人們對總理無限的崇敬。然后我們從總理的穿著可以看到總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沒有絲毫的特殊,從而感受總理偉大的`平易近人。尤其是最后兩個自然段的朗讀,孩子們的感情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噴薄而出。
    不足的地方,我覺得對于課文的朗讀,我的示范過多,以至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理解而生成的個性化的朗讀較少,除了最后兩個自然段的表現(xiàn)較好之外,其他地方,多數(shù)是孩子們學著我的朗讀模式進行的,另外,在課堂上,我應(yīng)該采用播放記錄片的形式,將孩子們課外搜集的資料更加直觀和感性的呈現(xiàn)在孩子們的面前,這樣對于孩子們的感情鋪墊將更有效,能更好地在個性化的朗讀中發(fā)揮作用。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十三
    《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二組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敘述了1961年周總理在西雙版納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讀者展現(xiàn)了潑水節(jié)熱烈、祥和的氣氛,突出了潑水節(jié)的難忘。
    設(shè)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中說: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yī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在閱讀教學中主要是讀的實踐,因此,閱讀教學要堅持以讀為本,使閱讀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潛心讀書,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自主學習,平等對話的良好氛圍,激發(fā)讀書興趣,點撥讀書方法,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識字寫字是閱讀教學的組成部分,低年級要重視認字,加強寫字,要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課上,教師要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寫字,了解字詞意思,使學生逐步學會自主識字。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增強學生自主識字的愿望,認識本課12個生字,學會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意。
    教學流程之一。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大家喜歡過節(jié)嗎?為什么?
    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一)識字。
    1.充分自讀,邊讀邊悟。
    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你就請教小海螺和大海參,借助拼音識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2.自主識字,交流方法。
    (1)這么多的海螺和大海參都是生字,這么多的生字你是怎么記住的?小組討論一下,然后告訴大家。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并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出示詞語卡片,學生認讀。
    多音字:(好像歡樂盛滿天空)你們知道帶點的字還讀什么音嗎?
    生詞:鳳凰傣族咖啡長壽(讀后說一說是什么意思)。
    3.鞏固識字。
    出示一棵大果樹,樹上長滿各種各樣的果子,摘下一個果子,讀對了,這個果子就屬于你。(學生讀字音并組詞)。
    (二)寫字。
    1.出示小朋友寫字圖:大家看,這個小朋友寫的多認真啊!你能做到嗎?學生自主寫字。先觀察每個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然后再寫。
    2.根據(jù)學生寫字情況適時進行指導。小組內(nèi)展示寫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悅。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讀好課文。
    (一)這么快我們就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現(xiàn)在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好了,讀給其他同學聽,他讀得好,你就豎起大拇指表揚他。(學生練讀、互讀)。
    (二)細細品讀。
    1.讀一、二自然段,體會周總理到來之前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學生個別讀,其他同學當評委,評評他讀得怎么樣,也可以自己評評讀得怎樣。)。
    2.讀第三自然段,體會當時場面的熱烈,人們興奮的心情。
    (1)學生個別讀。(指導學生讀好四面八方趕來一條條駛過一串串升上歡呼周總理來了!等詞句。)。
    (2)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眼前是怎樣的場面。
    (3)學生談?wù)剰闹懈惺艿搅耸裁?把你的感受用朗讀的方式告訴大家。
    3.讀四、五、六、七自然段,體會周總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樣,十分容易接近。
    (1)多媒體課件展示: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場面。觀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抓住描寫人物服裝、動作的詞句反復朗讀。(周總理一手一手一邊一邊潑呀,灑呀!等詞句)。
    (4)小朋友,總理為人民祝福,人民為總理祝福,大家笑哇,跳哇,多么開心。就讓我們在音樂聲中體會幸??鞓钒?(放音樂學生讀課文)。
    (5)齊讀后兩句。
    4.讀全文。
    四、課文擴展,強化表達。
    你聽說過或在電視里看過什么節(jié)日也很熱鬧?講給你的好伙伴聽。
    五、課外作業(yè)。
    把潑水節(jié)的熱鬧場面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流程之二。
    一、讀題設(shè)疑導入。
    二、交流學習方法。
    學習課文之前,你都做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學習?師生歸納整理:
    1.讀課文,學習生字詞。2.提問題。3.找資料。
    三、學習課文。
    1.面對一篇新課文,我們先做點什么?(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意見,順應(yīng)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內(nèi)容大致如下:
    2.學生字。
    (1)教師范讀,學生要聽清楚生字的讀音。
    (2)分組自學,學生自讀,邊讀邊畫生字,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住這些生字。
    (3)學生交流識字的方法。
    (4)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喜歡哪一個就讀哪一個。
    3.讀課文。
    (1)請每組推薦一個同學做代表(分自然段)讀,其他組同學當評委,評價讀得怎么樣?(引導學生學會贊賞他人。)。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沒讀懂?(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和感受)。
    (3)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讀好課文。
    重點抓?。黑s來跳舞笑呀,跳呀!一條條駛過一串串升上一手一手多么令認等詞句,體會熱烈的場面,興奮的心情,以及總理平易近人和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感情。
    讀的方式采用:自讀、指讀、評讀、仿讀、范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
    (4)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感情朗讀。(學生自評、互評)。
    (5)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抓重點)。
    (6)談感受。如果你也是傣族人民的一員,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說說潑水節(jié)怎樣難忘,為什么難忘?(創(chuàng)造性的積累,把課文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
    (7)讀全文。
    四、寫好字。
    引導學生自主寫字,采用自評、他評等辦法,互相幫助,寫好字。
    五、課文延伸。
    同學們課前都查找了什么資料,把你了解到的與同學進行交流,讓同學分享你的課外收獲。(其他節(jié)日的熱鬧場面,對周總理的一些了解等。)。
    【附言】。
    條條道路通羅馬,閱讀教學過程、方法應(yīng)當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靈活多樣,不拘一格,講求實效的教學過程和方法。愿將以上兩種教學基本式與同行進行交流,共同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十四
    1、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觀察畫面的基礎(chǔ)上,想象當時的快樂場面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
    德育目標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1、結(jié)合課文觀察圖畫。
    2、理解潑水節(jié)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總理的語句。
    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圖文結(jié)合,品詞析句,并通過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讀全文。
    二、講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在什么時候過潑水節(jié)?(風凰花開了的時候,潑水節(jié)就到了。)。
    “火紅火紅”是什么顏色?什么是“一年—度”?
    (2)指導朗讀。
    練習讀。指名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理解“四面八方”“趕來”“地毯”“駛過”“一條條”“—串串”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快場面和人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活,說說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來到人群中的,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從什么地方看出周總理特別高興?先找出書上的句子讀讀,再說說。
    理解“象腳鼓”“地毯”“—起跳舞”等詞語。
    (2)指導朗讀。
    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接過象腳鼓,敲著鼓點,踩著“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總理愛人民。要讀出周總理的高興心情。
    小聲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周總理穿著什么服裝,怎樣來到人群中的。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先讀出書上的句子,再說說。
    理解:“銀碗”“祝?!薄敖】甸L壽”等詞語。
    (2)指導朗讀。
    要讀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真摯的祝福,傣族人民對總理的真誠祝愿,仿佛潑水節(jié)就在我們跟前呈現(xiàn)。讀“健康長壽”要慢些。
    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6、指名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問: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為什么那么開心?“多么幸?!薄傲钊穗y忘”是什么意思?
    (2)指導朗讀。
    讀的時候,注意語氣詞“呀、哇、啊”及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小聲練習讀。
    三、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齊讀全文。
    讀的時候,注意讀好長句子,注意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五、作業(yè)練習。
    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案設(shè)計篇十五
    1、會認“鳳、凰”等12個生字,會寫“龍、恩”等12個字,其中“鳳凰”要求會認、會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借助插圖閱讀課文,了解1961年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4、觀察插圖,分清主次,注意景物與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
    了解1961年周總理與傣族人民一起歡度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
    (1)由于課文所述內(nèi)容年代較遠,學生又對周總理了解不夠,影響對課文所表達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連的深厚情誼的感受。
    (2)限于生活閱歷,學生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了解甚少,須作簡要介紹。
    多媒體課件。
    一、扣題設(shè)問——直奔主要內(nèi)容。
    1、板書課題,讀課題。
    2、問題導入:
    (2)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難忘的?(兩個問題涉及全篇,引導學生直奔課文主要內(nèi)容。)。
    3、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聽出節(jié)奏、輕重、停頓和速度,進入意境。
    4、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5、學生就字、詞質(zhì)疑(如鳳凰花、潑水節(jié)、象腳鼓、龍船、祝福等。)。
    6、教學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動作的詞語。
    課文第3自然段運用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語,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時歡樂、熱烈的場面。教學時用“找一找,議一議,讀一讀”的方法幫助學生體會這些詞語和其他詞語的表現(xiàn)力。注意帶點的字、詞。
    “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7、議一議,讀一讀。
    8、以問促讀。
    (2)地上撒滿了花瓣,江面是一條條龍船,天空中是一串串花炮,想象一下,這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撒滿”說明花瓣很多。“撒滿的鳳凰花瓣像鮮紅的地毯”表達了傣族人民熱烈歡迎貴賓的情感。“一條條”、“一串串”說明龍船、花炮很多,是一個十分壯觀、特別喜慶的場面?!皻g呼”說明人們很興奮、很激動。)。
    (3)“周總理來了!”句中的感嘆號表現(xiàn)了人們的一種什么心情?試加體會并讀一讀。
    (4)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歡迎周恩來總理的到來!請同學們齊讀第3自然段??凑l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好這一段。
    (設(shè)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思想情感的關(guān)鍵。教學從第3自然段切入,并抓表現(xiàn)動作的詞語理解整個句段,又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烘托氣氛,學生很快入境入情,為后面的進一步理解感悟打下了基礎(chǔ)。
    二、教學第4自然段——借助插圖感受人物和情景。
    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所有人物栩栩如生,似乎洋溢歡聲笑語。借助插圖,既便于講述知識,更能幫助學生感受熱烈的氣氛,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
    1、圖文對照閱讀。
    師:看,周總理來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間來了。(投影放大課文插圖,引導觀察圖畫。)誰來看圖說說“今天”周總理的打扮。(他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
    哦,周總理今天穿著傣族服裝,和傣族人民打扮得一個樣,顯得多么親切呀!誰再看圖,說說總理臉上的表情。(笑容滿面、和藹可親……)。
    師:周總理為能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jié)而感到高興呢!課文里用笑容滿面來表現(xiàn)總理高興的心情,請你也笑容滿面地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2、你能用“笑容滿面”說一句話嗎?(學生練說)。
    (設(shè)計意圖: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對第一學段提出的閱讀要求有“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本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圖畫表現(xiàn)的情景,因此應(yīng)指導觀察圖畫,圖文結(jié)合加深感受。)。
    三、教學第五自然段——訓練朗讀。
    1、指名學生分別讀本自然段中的三句話,并說一說這三句話分別寫了什么?
    2、教學多音字“盛”。
    教師引讀第2、3句,引導學生體會潑水的熱烈場面。
    3、默讀第5自然段。用“——”畫出描寫周總理潑水的句子。
    4、結(jié)合第2句進行說話訓練,體會周總理的親民之心、愛民之情。
    抓住描寫周總理潑水的詞語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回答:
    (1)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2)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3)周總理把水潑到小孩子身上,祝愿他們——。
    (4)練習句式,用“一邊……一邊……”“一手……一手……”說話。
    5、練讀第3句。告訴學生,傣族人民祝愿周總理健康長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肺腑之言,應(yīng)讀慢一些。
    (設(shè)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以句式練習的形式說周總理在潑水時對人們的祝福,以及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祝福,然后進行表演。這一訓練不但激發(fā)想象,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了潑水節(jié)的熱鬧場面,體會到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早已融為一體,民族團結(jié)的美好情景。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是周總理為什么“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引導思考,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周總理是個怎樣的人,這位偉大的國家領(lǐng)導是多么平易近人,深受人民愛戴??!又一次再現(xiàn)了周總理能入鄉(xiāng)隨俗,與傣族人民相互祝福,心連心的動人場景。)。
    四、教學第6~8自然段——升華感情。
    1、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那么開心”。他們?yōu)槭裁催@樣開心呢?(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他們親如一家人,他們心心相連,所以感到“那么開心”。)。
    2、正因為這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跟敬愛的周總理一起度過的,過得又“那么開心”,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次潑水節(jié)是“幸?!钡模傲钊穗y忘”的。
    3、這最后的3個自然段,作者用了幾個感嘆號?(4個。)這幾個感嘆號表達了什么情感?(緊扣“開心”“幸福”“難忘”體會。)。
    4、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吧!
    5、完整地朗讀一遍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