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勞模精神的心得(四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勞模精神的心得篇一
    我的媽媽非常善良,她的心靈比水更純凈,比鉆石更透明。
    記得有一次我們在天街買東西時,我和媽媽看到了一個沒有胳膊,只有一只腳的小少年。見他用嘴叼著飯碗,老媽說:“林睿你快去吃點兒東西吧!”我聽完之后就走了,我走在半路回頭看見您在飯碗里放了整整五百元呀!這時大街頭上的人和我的心都被震撼了!掌聲比炸彈爆炸還要響!還有許多人用手機拍您,但您卻拒絕了許多采訪。媽媽您的心真的很美!
    媽媽平時特別的忙碌。每天天不亮都要早早的起床,當我在睡夢中的時候,隱約地聽到了翻炒的聲音,這聲音讓我好奇的下了床,我看到了媽媽正為我們做蛋炒飯呢!過了一會一股美味的香氣把我引誘了過來,媽媽見到我面帶微笑地說:“林睿呀,早飯已經做好了,快來吃吧?!蔽椰F才知道媽媽多不容易呀!天天要忙家務還要照顧我們。
    媽媽是一位護士,記得有一次一位病人發(fā)燒燒到400,媽媽給他扎完針時,就一直在照顧他,到了中午時,媽媽頭特別的燙,昏倒在地。媽媽醒來的時候,依然用虛弱的聲音對院長說:“院長!讓我去照顧那個病人吧!”院長心疼地說:“你已經發(fā)燒了!不能去了!要好好休息!”但媽媽的心沒有死,她好一點的時候,她依然去照顧那個病人,許多護士醫(yī)生感動的哭了!
    媽媽,您在家里是我們的好媽媽,在醫(yī)院是一位好護士,在公共場所是一名好公民。媽媽您最棒的!您在我的心中最偉大!
    勞模精神的心得篇二
    申紀蘭,年齡:80,身份: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長治市人大會副主任、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
    從1954年第一次騎毛驢到長治市,坐敞篷車輾轉到太原,轉火車到北京參加全國人代會,全國人大代表、80歲的申紀蘭,曾經跟毛主席握過手,跟周吃過飯,被稱做“鳳毛麟角”,她也是中國惟一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一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她說55年來“從沒投過反對票,對黨對國家一直擁護”。為了西溝徹底擺脫貧困,盡快實現小康,她與李順達同志一起殫精竭慮,執(zhí)著追求,自強不息,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奮力拼搏,把一個昔日貧窮落后的干石山溝,初步建設成為一個農、林、牧、工、商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她的感人事跡傳遍桑梓,譽滿全國。
    曾經指出:“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處在艱巨的創(chuàng)業(yè)時期。偉大的實踐,需要偉大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來支持和鼓舞?!睍r代呼喚創(chuàng)業(yè)精神,事業(yè)需要自強不息。而申紀蘭同志正是把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振奮時代精神和諧統(tǒng)一,以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和銳意進取的改革精神詮釋著共產黨人的應有價值。當前深入開展向共產黨員申紀蘭同志學習的活動,對于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振奮時代精神;對于發(fā)揚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對于加強黨的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對于加強黨風和廉政建設,防止各種錯誤思想的干擾;對于深入貫徹“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要學習申紀蘭同志忠誠地實踐黨的基本路線,對共產主義堅信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的高度政治覺悟。申紀蘭同志常說:“我的一切是組織上給的。聽黨話,跟黨走,盡有時快,有時慢,但不能走偏。我堅信沿著社會主義道路朝前走,才能一步一重天。”在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時,她能夠帶領干部群眾沖破傳統(tǒng)的思維定勢,按本村的實際和有利于生產力發(fā)展的標準,選擇了西溝的發(fā)展道路。當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濫時,她堅信整個黨是好的,黨內消極腐敗現象是可消除的,工作上的不足是可以彌補的,并以個人成長的切身體會和西溝的今昔對比,對青年進行理想和傳統(tǒng)教育。在進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時期,她解放思想,更換腦筋,帶領群眾擺脫人均七分地的圈子束縛。立足當地資源,創(chuàng)辦鄉(xiāng)村企業(yè),闖進商品經濟大潮。
    要學習申紀蘭同志堅持改革,銳意進取,始終帶領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肮伯a黨員不帶領群眾實現共同富裕就不會在群眾中有威信?!鄙昙o蘭同志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幾十年如一日,永不滿足現狀,不斷更新思想,踏著時代的節(jié)拍前進。她從帶領群眾治灘造地,發(fā)展到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從發(fā)展糧食生產轉變?yōu)檗r、林、牧、副全面發(fā)展;由過去單憑自己力量求發(fā)展,提高到發(fā)展農村商品經濟闖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變的是她那種帶領群眾共同富裕的愿望和信念,變化的是新形勢賦予其思想認識的新要求和工作上的新思路。
    要學習申紀蘭同志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始終把工作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面對西溝這個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窮山溝,40年來,她同西溝的干部和群眾一起,不畏艱難,用自己的雙手,使西溝的面貌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在近幾年外出參觀學習過程中,有不少關心西溝的老領導和了解西溝的老勞模,都提出在各個方面給予幫助扶持,申紀蘭同志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礎上,虛心學習外地的經驗,積極引進先進技術,靠著一股苦干、拼命干的精神,正在走著一條進一步發(fā)展西溝經濟的新路子。
    要學習申紀蘭同志廉潔自律,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申紀蘭同志在50年代就已成為聞名全國的勞動模范,又在省、市、縣各級黨群機關擔任過領導職務。但她卻能做到榮譽高了,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職務變了,人民公仆的意識更加濃厚。在她擔任領導職務期間,組織上曾多次提出給她定級、轉戶、增加補貼,她總是說:“我的級別、戶口在西溝,我對黨的貢獻太少了?!彼秊榧w外出辦事,沒有領過補助費,一心操在集體事業(yè)上,一分錢掰成兩瓣花。有人也曾提出給她“辛苦費”,讓她“吃回扣”,她都一一拒絕。她的這種不居功自傲,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為名利和金錢所動,真心實意地實踐黨的宗旨,默默奉獻自己一切的高尚品德,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
    要學習申紀蘭同志艱苦樸素,密切聯(lián)系群眾,永不脫離勞動的優(yōu)良作風。申紀蘭同志經常說:“不是西溝離不開我,而是我離不開西溝”。她把經常參加勞動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看作是對一個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把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看作是聯(lián)系群眾的根本。西溝的每一處土地都灑下了她的汗水和心血,每一戶人家都牽掛在她的心上。在她身上,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申紀蘭同志是共產黨員的優(yōu)秀代表,紀蘭精神體現著鮮明的時代特色,我們要把向申紀蘭同志學習同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和xx大精神結合起來,對照先進,尋找差距,發(fā)揚成績,克服缺點,使紀蘭精神在各條戰(zhàn)線開花結果。
    勞模精神的心得篇三
    我的心中有這樣一位勞模: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個極其普通的人。大大的眼睛,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讓她看起來多了份知性,小小的身子里藏著極大的能量,她是我的偶像。
    在我家,媽媽每天都像個陀螺似的忙個不停,總是第一個起床,做好早飯。下班回家,放下包就沖進廚房,爭分奪秒地變出我們的晚飯。媽媽是獨生子女,據我的外公說,她直到四十歲之前都沒有做過家務,可是外公、外婆漸漸地年事已高,媽媽便挑起了家務的重擔,為了讓我們一家能吃到可口的飯菜,下廚房軟件成了她最好的老師。媽媽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認真,就拿用餃子皮來做蔥油餅,她能做上幾十次,直到她認為是最完美的才肯罷休。
    媽媽不但是我們家的頂梁柱,還是位職業(yè)女性。媽媽在一家大型集團總部擔任財務工作,每到月底,有一百多家單位做好的財務報表都要交給她進行審核和合并,忙得不可開交。同時媽媽還擔任了集團的統(tǒng)計工作,這更是容不得半點疏忽,每家單位的上報時間精確到秒,別人上報的是自己一家單位的報表,可是媽媽光要按時收齊一百多家單位的報表就是項艱巨的任務,還要審核,可她就是憑著毅力和責任心,每個月和只需要交單戶報表的單位pk。
    媽媽為了照顧我們,幾乎從不在單位加班,經常是回來忙完家務,看完我的作業(yè),等我睡下了,她再開始自己的工作,直到深夜甚至凌晨。半夜起床上廁所,總能看見媽媽的書房里還亮著燈,我心疼地對媽媽說:媽媽,早點休息吧。媽媽自然也是不肯放棄這個教育我的絕好機會,一把摟著我說:報表就是媽媽的作業(yè)啊,我們倆都要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對嗎?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媽媽付出了多少不為外人所知的努力,辛勤勞動換來的是可喜的成績,媽媽的工作不但沒有出過任何一點差錯,還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連續(xù)三年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集團的先進、表揚更是不計其數。媽媽用她的實際行動為我作出了榜樣。
    我的媽媽只是一位平凡的工作者,但她就是我心中的勞模,她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成績,鑄就輝煌。正是有千千萬萬個像媽媽這樣的普通勞動者的奉獻,我們的國家才能繁榮富強,蒸蒸日上!
    勞模精神的心得篇四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都是一個勤勞的民族。從山間野老“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到富人雅士“夙興夜寐,灑掃庭內”,任何一種幸福無一不來源于勞動??梢哉f,勞動成就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稟性,勞動也創(chuàng)造了歷史上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時代。
    然而,進入到現代社會,人們卻在對待勞動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大人們常常是在公司干了一天的活,在家還要接著忙,很少有屬于自己的休息時間,而孩子們則從原來的“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到現在只知道玩游戲寫習題,連掃地、洗碗甚至是幫忙拿個東西也變得不愿意了。這樣的社會現象又怎能響應書記“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號召,又怎能不叫人掩面嘆息呢?
    在剛剛結束的20__年高考作文材料中,列舉了三種不愿意勞動或者不理解勞動的現象,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這些其實都是為自己不愛勞動找借口的托詞,不值一駁?!蹲髠鳌分姓f,“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意思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來源于勤奮勞動,只要愿意勞動,家里的用度就不會匱乏。《詩經》中則描述了古人熱愛勞動的場景,“夙興夜寐,灑掃庭內”,可見,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綿延至今。
    對此,我今天在這里想倡議復興中學的全體同學們,“熱愛勞動,從小做起,從我做起”。特發(fā)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我們應該加入到家庭勞動中去,這樣不僅勞動了,還積累了自己的財富,也能讓長輩們輕松一些,同時也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美德,豈不是一舉四得的大好事。
    二、多做一些公益勞動。書記曾在新年致辭中講到:“這個時候,快遞小哥、環(huán)衛(wèi)工人、出租車司機以及千千萬萬的勞動者,還在辛勤勞作,我們要感謝這些美好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守護者,大家辛苦了”。也許我們無法幫助出租車司機開車,但我們能幫助環(huán)衛(wèi)工人撿起地上的`每一點垃圾,能幫助快遞小哥減輕負擔,自己去買東西,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三、不依賴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我們人類創(chuàng)造的,自然是我們來掌控。而哪些依賴于人工智能去做家務勞動的人,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難道這些人以后當上了大老板,也是事事都需要人工智能做嗎?所以,我們只能將人工智能看作我們生活中的幫手而已,一切事情還得自己親自動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