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熱門14篇)

字號:

    教案包含了教師的整體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編寫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和學生背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信”中所傳遞出的美好情感。
    3、正確認讀本課16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信中體會出那種美好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早讀時我們把13課〈信〉進行了認讀,現(xiàn)在老師要考一考大家的識字情況。(教師出示課件讓學生鞏固識字。)。
    誰會讀就舉手?
    對個別學生不熟悉的字要讓學生組詞,不理解的詞要追問學生是什么意思或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最后的字要搶答,看誰快?
    二、理解課文。
    大家對本課的字掌握的非常好,下面請大家翻開書51頁,姿勢正確的把這篇課文自由朗讀一遍。
    指名讀一下。
    讀完了課文老師有一個疑問,課文中說是誰寫的信?
    從哪可以看出來?(第一段)。
    “我”都想為誰寫信?
    學生自由回答。替小鳥給媽媽寫信……。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
    替小鳥媽媽哪段是?讓學生齊讀。指導朗讀。
    “我”替花朵蜜蜂。
    替云云。
    替樹樹。
    為什么“我”要寫這些信呢?
    (或提示引導“我”為什么要替小鳥給媽媽寫信呢?)。
    這么多的信,你最喜歡哪一封呢?請你把自己喜歡的那封信再認真讀一讀,想象一下信中都說了寫什么?一會兒老師請同學們詳細說一說。
    (或引導:假如讓你替花朵給小蜜蜂寫,你打算說些什么?)。
    學生通過想象、文中的字詞和實際自由表達。
    教師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暗示信的作用。
    信的作用可真大呀,怪不得“我”想寫很多很多的、信,下面就請在音樂聲中朗讀一邊。
    三、延伸課文。
    同學們,在這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連老師也想信,你們想不想寫信呢?
    那請你先思考一下你想給誰寫,在信中要說些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評價寫的怎么樣:寫的真好,就像課文中的話;用自己的話寫信也非常好。)。
    四、教學生字。
    1、鞏固認字。
    2、分析字形,指導生字寫字。
    學生初步感知信中傳遞的美好感情。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二
    教學目標:
    1、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
    2、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
    3、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想像的奇妙。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課文的閱讀,使學生了解課文中介紹的彩虹美麗奇特的景象,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并結合生活說一說:這是什么?它像什么?
    2、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與彩虹有關的一篇課文(出示課題)。
    3、說一說:“七彩”指哪些顏色?(介紹科普知識)。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打開書指讀一遍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詞、讀不通順的語句畫下來,多讀幾遍。
    2、師范讀課文。
    3、小組合作,認讀識字。
    4、師出示帶生字的詞或短句,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記憶生字。
    去掉拼音讀一讀讀生詞、生字。
    三、再讀課文,深入品味。
    1、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讀課文。同組同學互相評價指正。在小組內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懂。
    2、師指兩個小組試讀課文,其他小組評價指正。
    3、逐段指導朗讀,各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和問題。
    指導學生借助“那是用七彩的絲綢結成的橋。”感悟七彩橋給人的輕盈飄逸之感。
    理解“傾泄”的意思。
    引導想像站在橋上摘星星的情景,學生做一做動作。說一說:星星摘下來你想用它做什么?
    4、指名配樂朗讀課文第三段,其他同學想像課文描寫的奇妙景觀。
    5、小組互相讀課文,每個人都說一說在讀時自己頭腦中所想像的畫面。
    6、說一說:你見過彩虹嗎?看到美麗的彩虹你想到些什么?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師引導學生觀察所寫生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及占格位置。
    2、學生獨立書寫。提醒學生在自己寫生字之前,先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再下筆。
    五、課內延伸。
    1、收集描寫彩虹的詞語、句子或詩,摘抄下來。
    2、把你看到彩虹后的奇思妙想寫下來,讀給爸爸媽媽聽。
    問題:
    你見到過彩虹嗎?什么樣的?你看到彩虹后想到了什么呢?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三
    1.用聽讀的方法認字7個。
    2.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初步認識五個基本筆畫。
    3.培養(yǎng)學生不會就問的學習習慣。滲透合作意識。
    4.懂得寫字的意義;寫字是語文基本素養(yǎng)之一。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文。
    (二)。
    讀文,引導學生進行寫字實踐,滲透識字。
    (三)學詞認字。
    (四)談感受,留作業(yè)。
    2.螞蟻和蜜蜂說寫字很有用,誰知道寫字有什么用?
    3.同學們說的真好,誰會寫字?你寫過什么字?
    4.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寫字。
    板書課題:學寫字。
    “寫字”這兩個字是生字,誰會讀?
    1.下面聽老師是怎樣讀的?(課件出示:鉛筆橡皮田格本寫字用心很認真。教師用教鞭指著范讀重點讀“筆、皮、本、寫、字、用、心”7個字。)。
    2.誰愿意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3.誰知道學寫字要學什么?
    4.根據學生的回答講解:筆畫:組成字的橫、豎、點、撇、捺等等。筆順:一個字的筆畫的書寫順序。
    5.(課件:丁丁跑出來)小朋友們說的這么好,丁丁也跑來參加我們的學習。
    6.播放課件:丁丁說話“小朋友們要想寫好字,就要有正確的寫字姿勢,你們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寫字姿勢嗎?”
    7.出示坐姿圖和拿筆圖。
    8.誰有小竅門幫助大家記住正確的寫字姿勢?
    9.你說的太棒了,這就是“金鑰匙”里告訴我們的。請大家打開書第9頁一起讀一讀。
    9.請用正確的姿勢描一描第9頁的兩幅圖和五個基本筆畫。你們覺得自己描的怎么樣?
    10.齊讀課文??纯催€有沒有不認識的字,如果有不認識的字馬上問。
    1.出示詞語卡片:語文課、我們、寫字、筆畫。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
    2.這些字娃娃特別淘氣,從書中跑出來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舉手示意認識的字,了解學生對哪個字不認識。)把不認識的字單獨貼在黑板上。誰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同桌一起用剛才說的方法把不認識的字記住。
    3.“開火車”游戲鞏固生字。
    這節(jié)課就要結束了,你想對老師或小朋友們說些什么呀?
    1.邊聽邊看。
    2.深思“為什么寫字很有用呢?”
    1.大家一起讀課題。
    2.請一行小朋友讀。
    1.認真觀察。
    2.請舉手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讀。
    3.請小朋友們把書打開第8頁,平放在桌面上,用小手指指著字,全班一起讀。會讀的小朋友大聲讀,不會的小聲跟著讀。
    (學怎樣寫字。學筆畫。學先寫哪筆后寫哪筆?!?。
    1.身體坐正。不能歪頭。眼睛不能離本太近?!?。
    2.仔細觀察圖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坐,怎樣拿筆的??辞宄司妥龊谜_的寫字姿勢。同桌互相看看對不對,都做對了就互相獎勵一朵小紅花。
    (學生想,討論)。
    (生:我媽媽教過我“三個一”: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學生開始描,教師巡視糾正姿勢)。
    (鼓勵學生互相表揚)。
    (一個學生領讀,其他學生跟著讀。)。
    (生:可以編字謎??梢越M詞??梢哉倚「[門??梢远嘧x幾遍。……)。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四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并認識本課出現(xiàn)的3個要求會寫的字,能認識3個要求會認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3、體會詩歌中所表達的那種兒童對于夜空大膽美妙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
    1、看課件。學生進行說話練習。
    你看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井”字,請同學來讀。
    同學們,也許你們曾經在農村、公園里或一些旅游景點中見過井,你能說說嗎?
    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靜。有一個年紀和你們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著,看著,他就被吸引了,而且還寫了一首小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課題,讀題。
    課件出示課題“古井”,我們都看過“井”的圖片了,你們知道什么是“古井”嗎?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著很多年歷史的井,很神秘。這個小朋友感覺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讀題目。你們想去看看這好像古井的夜空嗎?
    二、感知課文,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師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看清每個字,用心聽。
    2、給同學機會,讓你們親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與魅力。
    同學們,請你借助書上的拼音來讀課文,認真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爭取做到正確、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們要學習的生字,仔細拼讀并用圓圈畫出來。
    三、識字、解字并理解詩歌內容,指導朗讀。
    本課識字教學量小,要求會寫生字為2個,會認生字只有“很”,運用隨文識字法學習本課生字。
    同學們,為了更好地學習這首詩,我們要先來認識三個字寶寶。
    1、“夜”夜晚的天空。
    誰找到這個字寶寶藏在哪行詩句中了嗎?你能讀一讀嗎?
    出示生字字卡,一組開火車讀字音,整讀音節(jié)。
    誰能組詞?
    再讀詩句“夜晚的天空”
    說話訓練:你能說說,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嗎?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這個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覺得它像什么呢?找到這行詩了嗎?誰來讀一讀?指一名學生讀詩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讀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來讀讀這行詩吧。
    3、詩句“我丟下去的白石子,變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這個小朋友感覺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關的詩句讀一讀。
    小作者認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丟在像古井一樣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4、“久”,“可惜,我聽了很久很久,都沒有它們的回音?!?BR>    出示字卡“久”,拼讀字音,教師講解含義:形容時間長。
    教師領讀詩句。
    指生讀詩句。
    為什么小朋友沒有聽天回聲,你們知道嗎?
    四、再讀古詩。
    1、生自己練讀。
    2、指生讀全詩。
    3、男女生合作讀詩句。
    五、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詩歌。
    4、說一說“你覺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導書寫生字。
    “夜”為上下結構,“久”為獨體字,教師要范寫。
    三、完成課后題。
    1、讀一讀,會寫的寫下來。
    2、讀一讀,詩歌《春雨》。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生字6個,能夠朗讀并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插秧》這首詩歌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認識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措施:
    1、引導學生采用多種讀的方法讀熟課文。
    2、分組合作學習生字,一人讀其他人聽并正音。
    教學策略:
    1、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在情景中主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并采用靈活多樣的檢測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多層面的朗讀,使學生在互動互評中感悟兒歌的語言,理解兒歌。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春天已經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我們知道大自然的景色是很美的。今天老師帶你們到一個更美的地方(出示課文插圖),來感受以下美麗的情景。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學習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瀆課文、標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2、自學生字,(可用猜、問、拼的方法)。
    3、同桌交流學習生字的情況。
    4、同桌互讀課文。
    5、指名讀課文(學生評價)。
    6、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用字組成詞語。
    三、鞏固練習:
    1、學生自瀆課文并練習背誦,師巡視。
    2、把自己掌握的生字讀給同學聽。
    三、課堂小結:
    說出這節(jié)課自己的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書寫6個生字,能夠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課文的能力。
    情感目標:
    感受春天的美,自然的美,人在自然中的美,人的勞動是美的。
    教學重難點:書寫生字,背誦課文。
    措施:
    1、教師正確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重點的指導生字的寫法。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策略:
    1、采用學生自己讀背,小組互查互評背誦課文,理解課文。
    2、采用學生自己試寫,小組交流寫法,教師點撥等學習方式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生字,指名讀(側重中、差生)。
    2、指名讀課文(學生評價)。
    3、指名背誦課文。
    二、學習生字。
    1、讓學生認識田字格中的生字,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寫生字,先讓學生自悟生字的筆順。(小組交流)。
    3、教師指導“農”“民”“藍”,可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藍”字的筆畫。
    4、、學生書寫練習,師巡視指導。
    三、朗讀課文,拓展延伸。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2、讓學生進行想像、創(chuàng)造,說一說水田還像什么?
    3、教師設題:出示小黑板。
    水田是地毯,農民在地毯上。
    水田是棋盤,農民在棋盤上。
    水田是。
    四、課堂小結:
    說出這節(jié)課自己的收獲。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六
    一、教材分析:
    《升國旗》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首小詩只有一節(jié),六行,三句,25個字,卻簡潔形象地交代了國旗的有關知識。詩歌短小精悍,有敘述,有描寫,有抒情,凝練地傳達了國旗的知識,形象地表達了愛國的情感。
    二、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感悟,就必須充分地讀。熟則能悟,悟則能化。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熟讀精思,才能真正地感悟,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培養(yǎng)語感。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以讀為主,在讀中了解國旗,熱愛國旗。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語言美,使學生樂讀、愛讀。
    2、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借助拼音認讀漢字,認識“升”、“旗“等7個字。學寫“升”、“國”等8個字。學習偏旁“口、”。
    3、了解國旗,懂得尊敬國旗,熱愛國旗。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偏旁“口”,會寫“升、國”等8個字。
    難點:
    在讀中理解國旗的含義,激發(fā)學生尊敬國旗,熱愛國旗的情感。
    五、教具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國旗的資料。
    2、生字卡片,升國旗的錄像。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每周一的早晨,我們全校師生都要到操場上舉行什么活動?誰來說說升國旗時的情景?那么,升國旗時,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呢?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二)初讀課文,探究識字。
    1、匯的了課前收集的資料,享受成功的快樂。
    (1)小組內交流。
    (2)小組代表發(fā)言,匯總資料。
    (3)教師小結: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它代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
    2、自由朗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
    3、同桌互相讀課文,糾正讀音。
    4、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哪組又快又準,就可得到優(yōu)秀獎。
    (三)朗讀感悟,激發(fā)情感。
    1、朗讀爭冠。采用指名讀,分句讀,小組合作讀,男女生接讀等方式,讀出詩的韻律美。
    2、學生質疑。讀了課文,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3、情境誦讀。出示升國旗課件,學生以立正、敬禮的姿態(tài)誦讀課文。
    (四)小組合作,快樂識字。
    1、認識新偏旁,教師講解名稱,學生練寫。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字形,可以講故事,編順口溜,猜謎語,組詞,聯(lián)系生活等。
    3、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4、做猜字游戲。
    生在前面,可做出動作,或用語言描述,其余生猜。
    (五)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說說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到過升國旗,要以用幾句話描述,也可用筆畫一畫,并給畫起個名字,小組內交流。
    (六)教師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得高興嗎?你有哪些收獲?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七
    二、過程與方法:
    1、多種方法反復誦讀中復習生字、詞語,奠定牢固的語文基礎。
    2、通過觀察圖畫,結合生活實際,與小組伙伴共同交流等方法來領會課文內涵,同時獲得閱讀方法的滲透。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使學生明白有朋友才有快樂,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團結友愛會使同學的相處更加快樂。
    教學難點: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會閱讀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謎語。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纯凑l的小腦瓜最聰明,第一個猜出來。
    二、復習舊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6課:《樹與喜鵲》,跟著老師寫課題。
    1、讀課題。
    3、考察字詞掌握情況:
    (1)開火車領讀不帶拼音的字寶寶。
    (2)男女同學賽讀詞語。
    (3)挑戰(zhàn)讀含有生詞的句子。
    4、聽故事錄音。
    5、自由讀課文:
    (1)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品讀課文:
    1、齊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
    什么是孤單?為什么樹和喜鵲都很孤單?
    體會“只有”的意思。
    (相機板書:一棵樹——一個鳥窩——一只喜鵲(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歷嗎?周圍沒有朋友,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覺如何?
    3、看圖體會樹和喜鵲的心情然后有感情的朗讀。
    4、樹和喜鵲會一直這樣孤單下去嗎?讓我們自語閱讀后面的課文找出答案吧。
    出示自讀要求:
    (1)樹和喜鵲后來有了什么變化?
    (2)是什么原因讓他們產生變化的?(邊讀邊用筆畫出相關的句子)。
    5、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上面兩個問題。
    6、匯報交流結果:
    7、是啊,樹和喜鵲都有了朋友他們很快樂,同學們,你們快樂嗎?
    能不能把你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事情給大家分享一下?(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快樂)。
    8、讓我們來看看樹和喜鵲與他的朋友們是怎樣在一起快樂生活的?(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相關段落)。
    9、出示第五自然段:
    (1)這段共有幾句話?分別寫的什么事?
    (2)“嘰嘰喳喳”“安安靜靜”照樣子說詞語。
    (3)體會快樂,指導朗讀。
    10、出示第6自然段,仿寫“也”句。
    四、總結全文。
    有朋友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同學們,學完這篇課文你有沒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有朋友才有快樂!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之、初、性、善、習、教、遷、貴、專、幼、玉、器、義”等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之、相、近、習、遠、玉、義”等七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積累語言。引導學生體會含義,受到儒學經典熏陶,弘楊民族文化。
    3、情感目標:通過本課,使學生明白讀書學習對我們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堅實地知識根底,長大以后才能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的道理。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并能熟練背誦。
    教學難點:通過本課,使學生明白讀書學習對我們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堅實地知識根底,長大以后才能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的道理。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聽說過《三字經》嗎?誰會背誦啊?(學生試著背誦)。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三字經》中的一部分吧!(教師板書:《人之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思考你聽到的課文是什么意思?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借助拼音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習、教、遷、貴、專、幼、玉、器、義”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之、相、近、習、遠、玉、義”,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文詳解。
    (一)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2、指讀,隨時正音,
    3、誦讀原文,讀出節(jié)奏韻律。
    4、指讀一生評一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
    5、拍手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二)深讀課文,內容解析。,
    1、人之初。
    (1)全班朗讀。
    (2)小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組匯報。(教師引導)。
    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環(huán)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子不學。
    (1)全班朗讀。
    (2)小組交流第二段的意思,小組匯報。(教師引導)。
    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3、觀看視頻《孟母三遷》。
    師:同學們,你們從這個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生1:環(huán)境對學習的影響很大。
    生2:父母對孩子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影響。
    生3:孟母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五、總結全文。
    學了這一課,你知道了什么?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九
    一、師生談話,引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快樂讀書屋四的第二篇課文《小貓釣魚》。首先請同學們打開書98頁,聽老師讀課文。
    二、教師范讀課文。
    三、指導閱讀。
    1、看拼音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互聽。
    3、指名讀課文。(個別指導)。
    4、出示生字:貓、河、放、會,指名認讀。
    四、細讀課文。
    師:同學看一看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呢?
    生:這篇課文一共有七個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像老師這樣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標出序號。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邊讀邊想:貓媽媽帶著小花貓,在河邊干什么?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思考:一只蜻蜓飛來了,小花貓干什么了?
    3、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邊讀邊想:一只蝴蝶飛來了,小花貓干什么了?
    4、自由讀第四、五自然段。
    邊讀邊想:小花貓說什么了,貓媽媽對小花貓說什么了?
    5、自由讀第六、七自然段。
    思考:聽了貓媽媽的話后,小花貓是怎么做的?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呀?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十
    本課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由一幅圖、六個詞語和一首兒歌組成。詞語都是體育活動的名稱,其中第一行的活動以手為主,詞語中的動詞都帶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動以腳為主,動詞都帶足字旁。兒歌描繪了下課后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的情景,告訴小朋友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壯。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口、讠、亻”4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愿望。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教學本課,在熟讀詞語、兒歌之后呈現(xiàn)生字??梢韵雀鶕鍒D看圖說圖意,出現(xiàn)詞語。在讀準詞語的基礎上,認讀生字。本課生字中,“真、身”是翹舌音,“足”是平舌音,“跳、響”是三拼音,教學時要重點指導。
    (2)隨生字教學,認識“、口、讠、亻”四個偏旁。根據詞語排列的特點,可按偏旁歸類認識詞語中的生字,其余生字隨課文學習。如,學“打、拔、拍”,先做動作理解字義,復習“扌”,再識記這幾個字。用同樣的方法學偏旁“”,識記“跳、跑”和“跳高、跑步”。
    認兒歌中的生字,可以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讀兒歌,畫出本課要學的五個生字,再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記憶生字。如,“課”字可以利用學過的“果”字,用加偏旁的辦法記;“體”可以聯(lián)系學生每天接觸的課程表中的“體育”來識記。
    (3)要在課堂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復現(xiàn)本課的生字,讓生字多次跟學生見面,使所認的字得到鞏固。也可以根據生字特點,師生合作編謎語或兒歌幫助識記。如,“高”:一點一橫長,“口”字擺中央,下面開扇門,門里張著嘴。自編的內容語句不一定非常妥帖,能幫助學生認記生字,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行。
    偏旁隨生字認識后要進行歸類,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帶“亻、讠”的字,以新帶舊,逐步擴展。
    2、寫字。
    本課要求寫的四個字可以歸為兩類?!鞍恕焙汀叭搿惫P畫相同,而且都是撇低捺高,但“八”兩筆分開,“入”兩筆連接。“大”和“天”相差一筆,起筆位置不同。由于學生年齡較小,觀察能力相對較弱,教師要當堂示范,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二)朗讀感悟。
    本課的兒歌讀起來瑯瑯上口。教師可用范讀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試讀,在自己練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展示讀。如,選擇自己會讀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找個小伙伴,一起把兒歌讀給同學聽。在讀正確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參加體育活動時快樂的感受。
    (三)課后練習。
    “讀讀畫畫”是為了鞏固生字,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要讓學生自主完成。涂顏色,可涂一種,也可根據自己的喜愛涂上不同的顏色。同學之間交流自己喜愛的活動時,也可以說其他的體育活動。還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字義和偏旁的關系,如,本題第一行足字旁的字,字義與腳有關;第二行提手旁的字,字義與手有關。
    (四)實踐活動。
    課后收集有關體育運動項目的標志,試著認認分別是什么運動,并和家長一起將運動的名稱寫在標志下面。教師可將體育運動項目標志做成一大張圖畫,貼在教室的墻上,既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又可以宣傳2008年北京奧運會。
    (五)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啟發(fā)談話。
    你知道哪些體育活動?(根據回答出示課文中部分詞語。)。
    看圖,說說課間或課后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在圖上找出學生沒說到的項目,出示相關詞語。)。
    (二)自讀詞語和兒歌。
    1、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2、一邊讀詞語,一邊可以做動作。
    (三)學習詞語中的生字。
    1、認讀詞語中的九個生字,認識“足字旁”。
    2、小組交流記字方法,探究詞語排列規(guī)律。
    3、用“打、拔、拍、跳、跑”口頭組詞。
    (四)學習兒歌中的生字。
    1、朗讀兒歌。自學兒歌中的五個生字。
    2、檢查生字學習情況,隨機點撥,隨生字認識“口、亻、讠”三個偏旁。
    3、指導朗讀。鼓勵背誦。
    (五)指導寫字。
    (六)擴展活動。
    完成課后“讀讀畫畫”。
    奧林匹克運動分為夏季運動會和冬委運動會。奧運會的夏季運動項目主要有田徑、游泳、體操、賽艇、自行車、拳擊、擊劍、射箭、射擊、舉重、球類(排球、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棒球、壘球、網球、曲棍球)等。奧運會的冬季運動項目主要有:滑冰、滑雪、冰球等。2008年奧運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行。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十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幾千年的恐龍世界,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3、正確認讀本課18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中恐龍的特點。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有關恐龍的資料,如文字、圖像、圖片、玩具等。
    2、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幾千萬年前,地球上還沒有人類,地球的主人就是各種各樣的恐龍。出示幾張恐龍的圖片,觀察后問:你們想不想了解那些恐龍的特點及生活情況呢?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遙遠的恐龍世界》。板書課題,認讀“恐龍”二字。
    (通過簡介和觀察圖片,激發(fā)學生了解恐龍的欲望,產生讀書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
    1、生自瀆課文,自己掃除字音障礙。
    (通過自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獨立閱讀的能力。)。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重點看字音是否準確,句子是否通順。
    3、去掉拼音分組讀課文,評出組合。
    4、在班內自由找對手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5、抽出生字、詞讓學生認讀。
    (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讀書的熱情,使學生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自由讀第一段,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引導學生理解“很久很久以前”“各種各樣”“主人”等詞語的意思,用“各種各樣”說句子。板書:各種各樣。
    (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語言,在語言實踐中感悟和積累語言。)。
    2、學習2—4自然段。
    (1)帶著“課文中具體介紹了那幾種恐龍”這一問題,生自由讀后回答,師板書:雷龍、冠龍、暴龍。
    (2)你對那一種恐龍最感興趣?仔細讀有關段落,準備把你了解到的有關情況介紹給大家。
    (3)選擇同一種恐龍的同學,可以就近結成小組,交流討論,互相補充。
    (真正落實新課標倡導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養(yǎng)成合作學習時的良好習慣。)。
    (4)班交流。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模仿恐龍的聲音、動作等。
    (可以使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加深理解,降低理解的難度。)。
    (5)聽了同學的介紹,你最喜歡那種恐龍?帶著你的感情讀一讀。
    (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在體驗中理解。)。
    3、學習第五段。
    自由讀課文,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老師相機指導,使學生明白我們是根據恐龍化石想象出的恐龍世界。
    四、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那些種類的恐龍?了解哪些有關恐龍的知識?介紹給大家。
    2、播放有關恐龍的課件,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
    3、你還想了解哪些有關恐龍的知識?怎么了解?生答看書、看電視、上網,向別人請教等,師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恐龍大家族》、《恐龍世界》等。
    (通過本課的學習,為學生打開一扇窗口,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指給學生探索的途徑。)。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
    《遙遠的恐龍世界》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恐龍?課下你又了解了那些有關恐龍的知識?
    (課內與課外相融合,鼓勵學生課外閱讀行為,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二、認讀、復習本課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認讀。
    2、說說自己記住了哪些字,有什么好方法。
    3、出示帶生字的句子。
    (1)很久很久以前,各種各樣的恐龍是大地的主人。
    (2)雷龍伸著長長的脖子,移動著笨重的身體在草原上散步。
    (3)冠龍帶著爪皮小帽,經常漫步在河湖岸邊,幽雅地吃著柔軟的植物。
    (4)幾千萬年后的今天,恐龍早已從地球上消失了,我們只能看到他們的化石。
    4、注意帶下劃線的句子,自己讀后指名讀。
    (在重現(xiàn)的過程中加深印象,鞏固記憶,并在具體的語境中識字,交流識字方法,激發(fā)自主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認讀、組詞、說話。
    2、觀察字型,自己數(shù)一數(shù)筆順筆畫。
    3、師重點指導“爪”字的寫法。
    4、自己練習書寫,師個別指導。
    (重視自主學習,在寫正確的基礎上,寫好看,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設計理念:
    本科的教學設計力爭體現(xiàn)新課標提出的設計理念,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結合學生的自主權,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獲得知識,學會方法,培養(yǎng)情感,提高素養(yǎng)。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十二
    教學方法: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走過了潛水橋。這節(jié)課我們走一走蘭蘭過的另一座橋,好不好?
    二、品讀領悟。
    (一)、學習塑料橋這一部分的內容。
    提示學習方法。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有了過潛水橋的經驗。大家回憶回憶,潛水橋是怎么過的?
    (1)找出這座橋的特點(與平常的橋不一樣的地方)。
    (2)說說我們走在這座橋上的感受。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出塑料橋的特點:
    輕巧,便于攜帶,塑料做成,空氣做填充材料。
    (2)說說走在上面的感覺。
    又平又穩(wěn)。學生說出自己想象出來的感覺也可以。
    4、走過了兩座神奇的橋,你有什么想法?
    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的愿望,對他們合理的新想法要熱情鼓勵。如果有時間,可讓學生把自己的設計畫下來,再相互交流。
    (二)、師生互動,啟發(fā)想象。
    1、蘭蘭的爺爺太神奇了,老師今天特別想當一回爺爺,帶著蘭蘭去走一走這兩座神奇的橋,你們愿意當一次小蘭蘭和爺爺一起去嗎?(教師范讀旁白和爺爺?shù)脑?,學生讀蘭蘭說的話并根據課文描述自由地做蘭蘭的一些動作,比如:嚇得閉上眼睛等)。
    2、當讀到原來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橋,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時,師問:從這句話中看出,潛水橋大不大?你覺得還可以說潛水橋像什么?(啟發(fā)學生想象并學說比喻句)。
    3、讀完第4自然段,師問:課文中的蘭蘭在橋里面看到了這些,現(xiàn)在你們都是小蘭蘭了,你們在橋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說給大家聽聽嗎?(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
    4、讀完課文,師問:剛才我們走過了兩座神奇的橋,如果你是橋梁設計工程師,你會設計怎樣的橋?(學生想象說話)。
    (三)、反饋:你知道蘭蘭過的是什么橋了嗎?(學生回答)。
    板書:潛水橋塑料橋。
    1.要求學生再自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潛水橋和塑料橋非同一般?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請大家以四個小組為單位再讀課文并填好調查表。
    潛水橋塑料橋。
    造橋地點水里小河上。
    造橋材料特別堅實的玻璃又薄又結實的塑料。
    的優(yōu)點不僅方便交通,還可參觀海底世界輕巧,體積小,攜帶方便。
    板書:教師按照學生回答,將表格填寫完整。
    (四)、橋知識展覽會。
    1、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橋梁知識的圖片或文字材料。
    2、每2上小組推選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將所收集的材料張貼在教室的展示臺中,供學生課后參觀學習。
    三、鞏固延伸。
    1、課后生字組詞。
    2、出示課件中的練習題:讓學生比較句子,說說體會。板書設計:
    32、蘭蘭過橋。
    潛水橋塑料橋。
    造橋地點水里小河上。
    造橋材料特別堅實的玻璃又薄又結實的塑料。
    的優(yōu)點不僅方便交通,還可參觀海底世界輕巧,體積小,攜帶方便。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十三
    第一課時。
    一、畫面渲染,激情導入。
    1.教師引言: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多媒體課件:秋天的景色)。
    2.教師配樂朗誦:聽,這悠揚的笛聲;看,那滿山遍野充滿了紅色和金色,這里簡直成了花的海洋、火的世界。瞧,那一棵棵高大的白樺樹,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挺拔。金燦燦的葉子隨風擺動,那一片片楓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耀眼。瞧,那鮮紅的山楂多么可愛!葉子紅了,果實也熟了。那一串串水晶似的紫葡萄,更是惹人喜愛。還有這不知名的果實也掛滿了枝頭。這不,就連那小小的蘑菇也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一陣風吹來,一片片金色的葉子慢慢地飄落下來。
    4.教師引問:秋天,除了我們剛從畫面上看到的景色之外,你還能看到什么?一年之中,除了秋季,還有哪些季節(jié)?(板書:春、夏、冬)真好,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季,去欣賞四季的美麗景色。(板書:四季)。
    5.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生動、形象的畫面,加上教師充滿詩情畫意的配樂朗誦,把學生帶進了碩果累累的秋天。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自然的導入,揭示了課題,激起了學生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讀書,合作探究。
    1.教師引學: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主識字,用圓形畫出會寫的字,用三角形畫出會認的字。(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能力)。
    2.教師引導:同桌交流,如果遇到困難要相互幫助。
    3.教師巡視,組長檢查,總結方法,練習說話。
    4.教師引導學生匯報生字認讀情況。
    (1)做游戲識字。多媒體課件出示能夠明顯體現(xiàn)四季特征的事物的帶字圖片(柳樹、荷葉、菊花、梅花、雪人、草芽、谷穗、桃花、橘子、麥苗、楊梅等),讓認識的學生上來說說這些事物是屬于哪個季節(jié)的。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
    (3)學習多音字“地”。
    (4)開小火車:每個同學和每個生字打個招呼,先開小火車讀,適當給予評價,以鼓勵為主。
    (5)記憶比賽:以課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四個,看誰記得準,讀得好。
    (6)擴詞比賽: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對每個生字進行擴詞練習,重點用“尖、說、彎、春”擴詞。(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詞匯的積累)。
    (7)練習說話。用“是”練習說一句話。(注重說話訓練)。
    5.自由讀文。(在讀中體現(xiàn)層次,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教師引言:同學們把生字學得這樣好,相信課文讀得更棒。我們先自由讀一讀,然后比一比誰讀得最熟練、聲音最響亮、字音最準確。多媒體出示朗讀要求:
    一讀:咬字準確,聲音響亮。
    二讀:讀通句子,語速稍快。
    三讀:讀得流暢,讀出感情。
    6.學生賽讀,師生評價。
    (1)每組選一名代表,讀后師生評價。
    (2)組與組齊讀,評出優(yōu)勝組。
    7.合作探究,朗讀課文。
    引言:同學們,你們想把課文讀得更美、更好聽嗎?請大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讀一讀,然后比誰讀得最美。
    (1)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美美地讀一讀。
    (2)(多媒體課件)啟發(fā)、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
    (3)生生、組組、師生挑戰(zhàn)讀。
    (4)熟讀成誦。
    (5)離開課本,看四季的畫面,試著背一背。
    8.欣賞,背誦。
    (1)學生離開座位,邊欣賞畫面,邊做動作,邊背誦全文。
    (2)師生合作,共同背誦。
    (3)思考:這么美的景物,大家知道是誰帶給我們的嗎?(大自然)。
    9.學生質疑,在讀中感悟。(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好習慣)。
    預設:學生會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1)小草、荷葉、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會說話呢?
    (2)“谷穗”是什么?它為什么會彎彎的呢?
    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的方法來解決。
    設計意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這種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文、識字與交流,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荧@取。注重對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說話的訓練、語感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xiàn)讀書的層次性,讀熟、讀懂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三、教師指導,學生練寫。
    1.認識筆畫撇,指導學生書空練習。
    2.指導學生書寫“四、是、天”。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四、我、是、天”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八摹保谒墓P是豎彎,不要寫成豎彎鉤?!笆恰?,第二筆是橫折,第五筆橫從橫中線上起筆?!疤臁保谝粰M短,第二橫長,最后一筆是捺,從橫中線和豎中線的交匯處捺出。
    (2)學生觀察字形。
    (3)提醒學生在書寫每個字時應注意些什么。
    (4)學生練習書寫,每個字練寫兩遍。
    (5)學生互評。
    設計意圖: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項不可忽視的內容。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每節(jié)課上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即使寫一兩個字,也可以。這既體現(xiàn)了讀寫結合的教學原則,又將課外作業(yè)在課內完成,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真是一舉兩得。
    四、布置作業(yè),課外延伸。
    1.教師引言:小朋友們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豎起了大拇指。大自然媽媽請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們不僅要喜歡她,還要學會保護她,讓她變得越來越美。對了,大自然媽媽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好多禮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課件展示四季圖,學生觀看。
    設計意圖:將課文內容進行延伸,將自己對大自然美的感悟用圖畫表現(xiàn)出來,將語言美與藝術美進行整合。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激趣導入。
    1.教師引導:認讀生字卡片,進行擴詞復習,抽同學讀全文。
    設計意圖:認讀生字卡片、進行擴詞復習、抽同學讀全文等教學過程的設計鞏固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四位朋友的喜好,喚起了同學們對四季的喜愛之情,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的學習熱情被激發(fā)了。
    二、根據學情,隨機學文。
    1.春天視覺篇——萬紫千紅總是春。
    (1)教師導入:這么多小朋友喜歡春天,誰來說說理由?
    (2)引學課文:有一個朋友也很喜歡春天,他還給春天寫了一句話呢!課件出示: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
    (3)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草”和“草芽”比較,“草芽”是什么樣啊?(除了“尖尖”,還有“綠綠、嫩嫩”等)正因為春天才有尖尖的草芽,所以草芽說:“我是春天?!?BR>    (4)教師引讀:尖尖的草芽在對小鳥說的時候是什么表情?請你也帶著這樣的表情來讀一讀。
    (5)多讀評價:請同學們也來做小草芽,通過自由讀、指名讀、男生女生分讀等多種形式,讀出小草芽的自豪、高興等語氣,并進行評價。
    (7)課件出示句式:桃花(),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崩婊?),他對()說:“我是春天。”()(),他對()說:“我是春天?!?BR>    (8)總結升華:欣賞了美麗的春天,你們覺得春天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教師出示課文中的一句及學生補充的三句,組成一首小詩。)。
    2.夏天聽覺篇——大珠小珠落玉盤。
    (1)激情導入:夏天多熱鬧啊!這是誰在唱歌啊?誰在說話啊?讓我們趕快去聽一聽!
    (2)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在讀文的基礎上,說說你知道了夏天的什么。(重點品味“圓圓”)美讀詞句并想象:青蛙跳上荷葉會說些什么?(荷葉圓圓,可以當我的……)。
    (3)教師引導拓展練句:讓學生也以課文為例說句子。
    ()(),他對知了說:“我是夏天?!?BR>    ()(),他對()說:“我是夏天。”
    3.秋天觸覺篇——絕知此事要躬行。
    (1)激情導入:同學們看一看秋姑娘給我們送來了哪些禮物。指名說:秋姑娘給我送來了()。
    (2)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分小組,看看、摸摸、聞聞秋姑娘帶來的禮物,自己練說:秋天到了,()。
    (3)教師導學: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果子熟了,莊稼也熟了。課件出示詩句:谷穗彎彎,他鞠著躬說:“我是秋天?!?BR>    (4)教師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讀了這句詩,你有什么問題?(重點:一是理解“彎彎”??捎脤嵨镅菔荆驗榍锾旃人氤墒炝?,非常飽滿,所以是彎彎的。二是理解“鞠著躬”。人會鞠躬,谷穗怎么也會鞠躬?讓學生看看彎彎的谷穗的樣子,明白兩者很像,小作者把谷穗當成人來寫,形象生動。)。
    (5)美讀感悟:如果你是谷穗,你會帶著什么樣的心情來讀?指名讀、帶動作讀、齊讀,等等。
    4.冬天感受篇——熟讀深思子自知。
    (1)(多媒體課件出示:冬天雪景圖)請同學們讀一讀雪人的話。
    (2)讀文品味:你覺得雪人怎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頑皮。從“大肚子一挺”可以看出來)讀出雪人的頑皮,比賽讀。
    (3)表演品讀:讓學生邊讀邊表演,體會雪人的頑皮。
    (4)練習說話:如果請你對冬天說一句話,你會說什么?課件出示句子:
    冬天,()。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根本任務,本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通過美讀、評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結合課件內容,進行言語圖式拓展訓練。學生從文本的言語中獲取信息,并用個性化的言語進行表達,進而展開想象,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練習說話,為學習句式打好基礎。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品味語言與動作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學習擬人的修辭方法,并通過美讀加深理解。
    三、思維拓展,強化訓練。
    1.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仿照書中的句子,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________對小鳥說:“我是春天?!?BR>    ________對青蛙說:“我是夏天。”
    ________對________說:“我是秋天。”
    ________對________說:“我就是冬天?!?BR>    3.學生介紹收集的資料,練習說話。
    4.分組活動,采用不同的形式來贊頌四季。
    設計意圖: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展示課前收集的資料的環(huán)節(jié)可以激發(fā)學生課前預習的興趣。背一背、畫一畫、唱一唱、說一說等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盡情發(fā)揮,在課程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四、布置作業(yè),課后延伸。
    1.找找描寫四季方面的小詩,讀讀并介紹給自己的小伙伴。
    2.瀏覽有關四季的圖片,朗讀有關四季的兒歌。
    設計意圖:作業(yè)內容提高了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積累內容。這種開放性的作業(yè),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又在學習方法和習慣上有了方向性的指引,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一年級語文教案指導綱要篇十四
    :學習生字,學會認十五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朗讀兒歌,背誦兒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學習生字,發(fā)展能力。
    :生字卡片錄音帶掛圖。
    :二課時。
    一、導課:
    教師出示一封信,說:“小丁丁給大家寫來了一封信,想讀嗎?”板書《我家住在大海邊》。
    二、初識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小朋友指讀課文。
    3.同桌互讀課文。
    4.畫出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5.熟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帶拼音認讀生字.
    2.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
    3.開火車讀、個人讀、同座讀,多種形式讀。
    4、再讀生字、組詞訓練、說話訓練。
    5、游戲識記。
    四、理解課文:
    師:大海邊什么樣子?
    生:(天藍藍,海藍藍)。
    師:大海邊有什么?
    生:(月亮灣、打魚船、老爺爺)請小朋友動手畫一畫。
    情景感知,擴展思維:
    看一看,有關大海的錄相片。說一說,大海里有什么。
    引申聯(lián)想語言訓練:
    生:森林里有許多動物。城市里有許多樓房,學校里有許多小朋友。
    擴展練習:
    你能給丁丁寫一封信嗎?說一說,我們廣饒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
    生:略。
    小結:
    大海有無限的資源和財富,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大海,綠化環(huán)境,讓生活更美好。
    學生寫字(略)。
    教案評析:
    本課在教學時,完全從興趣入手,遵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讀信導課、游戲識字、動手畫月亮灣、給丁丁寫信等)使孩子在生動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學習,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本課在進行語言訓練時,不僅完成了編者意愿的“大海里有什么”而且還擴展到了“祖國的什么地方有什么?”如“森林里有——”“草原上有——”學生聯(lián)想積極,發(fā)言踴躍。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開放性。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你愿意給丁丁寫一封信嗎?說說我們這兒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可愛的美麗的。”學生馬上來了興趣。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孩子們說出了句句非常精彩的話,可以說孩子們用天真的眼睛,純潔的心靈,靈巧的小嘴唱出了一曲廣饒贊歌:
    我家住在廣饒縣,
    廣饒是個好地方。
    廣饒有藍藍的天,有綠綠的樹。
    廣饒有孫子公園和百貨商店。
    廣饒有高高的樓房,寬寬的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