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優(yōu)質(zhì)19篇)

字號: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資源。如何編寫一份高質(zhì)量的教案是每個教師都需要面對的問題。這里有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實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一
    1、 感受色彩的美,培養(yǎng)涂色的興趣。
    2、 復習認識顏色,能夠均勻的將禮品袋用自己喜歡的幾種顏色涂滿。
    [活動準備]教具禮品袋;白紙、油畫棒若干。
    1、 參觀禮品袋商店,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 :商店里有什么?禮品袋上有什么顏色?
    2、幼兒示范涂禮品袋,師生共同評價。
    (1)請4-5個幼兒每人選一種顏色共同涂染禮品袋。
    (2)根據(jù)涂色是否均勻的情況,師生共同評價。
    3、幼兒涂色,教師指導。
    (1)提請幼兒使用多種顏色將禮品袋涂滿。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先畫禮品袋在涂色。
    [活動延伸]給幼兒提供多種工具材料:棉簽、顏料、水彩筆等讓幼兒選擇。
    [活動評價]幼兒對色彩很感興趣,涂色很不錯,效果好。
    活動3:花窗簾(紙團印畫)
    1、 感受花紋疏密排列的美。
    2、養(yǎng)成自己收拾物品、愛惜畫面、保持衛(wèi)生的好習慣。
    3、學習用紙團蘸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廢報紙,顏料,紙簍。
    1、展示幾長老師用紙團印上花的花紙,供幼兒觀賞。
    提問:織布廠最近印出許多花布,你們知道它是怎么設(shè)計出來的嗎?
    2、教師示范印畫的步驟與方法。
    (1)先用搓好的紙團蘸上顏色,在壓印在紙上。
    (2)每人準備三個紙團,每個紙團只蘸一種顏色。印畫時,可將不同顏色的紙團有規(guī)律的排列壓印,也可將不同顏色的紙團覆蓋著壓印。
    (3)印出的花紋可以有疏有密,隨意排列。
    (4)印好后將紙團丟在廢紙簍中,將畫擺在桌上,帶晾干后在收拾。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指導語:小兔家里沒有窗簾,我們印一幅漂亮的花窗簾送給他。好嗎?
    (1)每個紙團只蘸一種顏色,顏料不宜太多。
    (2)注意保持桌面、地面和自身的衛(wèi)生。
    4、展出幼兒作品,逐件欣賞評價。
    [活動延伸]提供紙筆幼兒畫各種窗簾布。
    [活動評析]幼兒比較喜歡這種形式,但有點手忙腳亂。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二
    1.能感知幼兒園過年前的景象。
    2.會用一些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
    3.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感受到節(jié)日的快樂。
    中大班及幼兒園已進行新年布置。
    1.引發(fā)參觀興趣。
    提問:這幾天幼兒園和哥哥姐姐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為什么要布置得那么漂亮?
    他們是怎么打扮幼兒園的?
    2.明確參觀時的紀律。
    跟著隊伍走,小聲講話,別影響別人。
    愛護哥哥姐姐布置的環(huán)境,不用手亂碰。
    與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老師談話時有禮貌等。
    3.幼兒參觀幼兒園的節(jié)日環(huán)境布置。
    教師啟發(fā)幼兒用適當?shù)脑~語描述節(jié)日景象,體驗要過新年的愉快情感。鼓勵幼兒與遇見的哥哥姐姐等交談。
    4.共同布置自己的班級。
    ?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和老師一起把教室也打扮打扮。
    如:粘貼彩色紙、掛哥哥姐姐送來的紅燈籠。
    建議:本活動也可采用“大帶小”的形式進行。
    評價:
    1.能觀察中大班教室及幼兒環(huán)境中的漂亮布置,會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節(jié)日景象。
    2.有迎新年的快樂情緒,參加布置活動。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三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快來到春節(jié)了,小朋友們天天盼著過年,為了讓每個小朋友都一個快樂的新年禮物,特別按排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知識與情感:了解春節(jié)習俗,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特有的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教程與方法:能夠?qū)ι术r明的中國畫感興趣,喜歡年畫中所表現(xiàn)的喜慶熱烈的氣氛。
    情感太度與價值觀:引導幼兒學唱《新年好》的歌,愛好民族音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中國的春節(jié)習俗,喜歡中國畫所表現(xiàn)的喜慶熱烈的氣氛。
    難點:能夠吐字清楚,感情真摯的表演,愛好民族音樂。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敲鑼打鼓、耍獅子等的掛圖。
    2、經(jīng)驗準備:收集各種不同特色的年畫,紅紙包,請家長幫助孩子用壓歲錢做件有意義的事情。
    活動過程。
    活動一欣賞中國年畫。
    一、出示年畫,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小朋友看年畫有什么感覺?它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氣氛?
    二、觀察年畫的內(nèi)容。
    1、教師:小朋友看老師帶來的年畫上有誰?手里拿的是什么?(如手里拿著魚,表示年年有魚等)。
    2、教師:畫上還有許多圖章,刻印著什么字?表示什么?(如豐、年、魚福等,都是祝福的話)。
    三、觀察年畫的色彩。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年畫的不同色彩,并說出幾種主要著色。
    2、教師:年畫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四、欣賞比較。
    欣賞各種各樣的年畫,感受年畫中的氣氛。
    1、引導幼兒知道年畫多是農(nóng)村過年時貼在墻上,增加過年喜慶氣氛的一種畫。
    活動目標:
    1、能圍繞“新年”這一話題,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新年愿望。
    2、認識年歷,能在年歷上找出相應的日期,知道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3、認讀句子“新年到了”,通過游戲活動等形式,進一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4、體驗新年的快樂氣氛。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準備:教室里布置新年的喜慶氣氛。
    2、大型“新年老人”一個(新年老人手握“新年到了”字樣的句子卡)。
    3、新舊年歷各1本;紅色、黑色記號筆各1支。
    4、許愿蠟燭1支;火柴一盒。
    5、句子卡若干。
    6、放“新年到了”字卡的信封人手一個。
    7、放若干禮物的“百寶箱”一只。
    8、錄音機一只;《鈴兒響叮當》的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1、用談話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新年的所見所聞,感受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
    “小朋友,你們看誰到我們班來做客了?”(新年老人)“伴隨著新年老人的腳步,迎來了又一個新年,在過新年時人們都干些什么?我們的周圍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幼兒討論后回答。
    2、師生共同觀察年歷。
    “新年里到處張燈結(jié)彩,今天新年老人也帶來了一樣跟年有關(guān)的東西。”
    (1)出示舊年歷?!澳銈兛?,這是什么?你知道這是哪一年的年歷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新年歷。“我們再來看看這一本新年歷,它又是哪一年的呢?你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你們知道今天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嗎?哪位小朋友會在年歷上用黑色記號筆把它圈出來?想一想應該在哪一年的年歷上找?!?BR>    (4)“新年的第一天叫什么節(jié)?元旦是幾月幾日?誰會找出來?請你用紅色記號筆把它圈出來。想想新年應該是哪一年了?”
    (5)“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今天距離新年還有多少天?”教師指年歷,引導幼兒數(shù)數(shù)。
    3、幼兒講述新年愿望,師生共同許愿。
    (1)“新年馬上就要到了,在新的一年里,你們有什么心愿呢?”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心愿。
    (2)“小朋友都有許多心愿,新年老人特地為小朋友準備了許愿蠟燭?!苯處燑c燃蠟燭,師生圍著蠟燭許愿后一起吹滅蠟燭。“新年老人真心祝福每位小朋友的愿望都能實現(xiàn)!”
    4、通過游戲認讀句子“新年到了”。
    (1)“新年老人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厚禮,邀請小朋友來參加一個小游戲,‘揭字卡,送禮物’的游戲。機靈的小朋友早就發(fā)現(xiàn)在新年老人的手里握著一張紙卡,這張紙卡上寫了一句話,是一句有關(guān)新年的話,小朋友猜猜會是什么話呢?”幼兒猜句子。
    (2)教師出示句子卡,引導幼兒猜一猜,這句句子怎么讀,引導幼兒認讀句子“新年到了”。
    (3)游戲“揭字卡,送禮物”。
    “在這里有一些小字卡,字卡的背面也藏著一些句子,如果小朋友揭到的字卡上寫的是‘新年到了’的句子,就能從新年老人的百寶箱里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禮物,如果揭到的字卡不是寫‘新年到了’的句子,這位小朋友就暫時不能拿禮物。”
    準備四張“新年到了”的句子卡,四張其他的句子卡,把句子卡的字句向內(nèi)貼在黑板上,每次請幼兒揭一張,如果揭到“新年到了”,便可讓該幼兒在“百寶箱”內(nèi)選一件禮物,并帶領(lǐng)大家一起讀出句子。如果揭到其他句子卡,便取出放在一旁。
    (4)游戲“揭信封,送禮物”。
    “拿到禮物的小朋友一定很高興,沒拿到禮物的小朋友也不要失望,因為新年老人想讓每位小朋友都快樂,所以他老人家在每位小朋友的信封里都塞上了一張句子卡,凡是拿到‘新年到了’句子卡的小朋友都有機會獲得新年老人送給你的禮物!”“信封藏在哪兒呢?”幼兒找信封,發(fā)現(xiàn)在小椅子下的“小房間”里,教師引導幼兒取出信封拆開看句子卡,并讀一讀句子“新年到了”。(幼兒都拿到了“新年到了”的句子卡)教師手捧“百寶箱”,讓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新年禮物。
    活動延伸:
    師生和新年老人共舞。
    “小朋友都拿到了禮物,高興嗎?想不想和新年老人一起跳個舞呢?”教師把新年老人“請”到中間,師生隨音樂圍著新年老人共舞。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四
    2.產(chǎn)生熱愛廣東地域文化的熱情。
    1.“行花街”音樂、視頻。
    2.春節(jié)花市的各種圖片。
    1.談話導入。
    (1)聆聽“行花街”音樂,觀看花市各種圖片,感受行花街的熱鬧氛圍。
    (2)請幼兒談談自己逛花市的情景。
    2.觀看逛花市的`視頻。
    (2)觀察年桔、水仙、富貴竹、桃花、銀柳、菊花、蘭花...等圖片,說說春節(jié)擺放的年花有什么特別的寓意。
    (3)逛花市的時候人很多,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角色扮演:熱鬧的花市。
    (1)幼兒布置游戲場地。
    (2)商量角色分工。
    (3)幼兒快樂游戲,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
    了解春節(jié)其它習俗,如拜年的禮儀、對長輩、同輩可以說的祝福語。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五
    1、認識我國傳統(tǒng)的春節(jié),知道過年的由來,了解過年的傳統(tǒng)風俗。
    2、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并會正確對別人說一句祝福語。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tǒng)的民族。
    幼兒用書。
    1、讓幼兒回憶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談論。由此,引起有關(guān)“過年”的話題。
    2、先讓幼兒討論自己對“年”的認識:為什么要過年?過年是怎樣的?等等。
    3、教師講有關(guān)過年的故事、傳說。
    4、再讓幼兒談論大家過年的風俗都有些什么不同?為什么會這樣?知道祖國很大,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觀察角擺放有關(guān)物品、布置,讓幼兒深化認識6、評價、結(jié)束課。
    過年是孩子最喜歡、最興奮的事情。所以在活動一開始的談話部分,幼兒就十分投入,興致很高。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地講述自己過年時所經(jīng)歷的事情。而我好像是作為一名資料補充員的身份,當幼兒講到一個什么事情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鳴時,我就在展示臺上出示圖像、圖片等,加上幼兒和我的共同講解,使中國過年時傳統(tǒng)風俗在幼兒面前展露無遺。使幼兒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這些操作活動真真切切地展示在幼兒面前時,幼兒的興奮達到了高潮。從活動效果來看,幼兒動手能力很強,做出了許多精彩的東西。將民間美術(shù)欣賞與特定的節(jié)日結(jié)合起來,幼兒比較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再讓幼兒進行手工操作,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同時,解決了幼兒園手工難教的問題。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六
    1、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談話,大膽發(fā)言。
    2、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3、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1、引出話題。
    小朋友,你們的春節(jié)是在哪里過的?開不開心?有哪些有趣的事講給大家聽,好嗎?
    2、鼓勵幼兒到前面來講,帶相片的講述相片的內(nèi)容也行。
    3、請老師講講:新年的趣事。
    4、交流過年拜年的祝福語:新年好!恭喜發(fā)財!祝身體健康!等等。
    5、小結(jié):把開心的事講給大家聽,是讓大家也開心!快樂!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七
    活動目標:
    1、理解春節(jié)的含義,了解各地人們不同的過節(jié)方式。
    2、回憶春節(jié)中快樂的事,并能用語言完整、大膽地表述。
    3、感受春節(ji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春天給人們新的希望,產(chǎn)生積極、樂觀,熱愛生活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春節(jié)的相關(guān)視頻,及“春節(jié)”漢字。
    2、“快樂的春節(jié)”記錄表。
    3、勾線筆、白紙。
    活動過程:
    1、欣賞“拜年”視頻,理解“春節(jié)”含義,回憶春節(jié)中快樂的事。
    提問:歌里講了一件什么事?
    引出“春節(jié)”,回憶春節(jié)中快樂的事。
    提問:過年就是過春節(jié),過春節(jié)你感覺怎么樣?
    你有哪些快樂的事?為什么快樂?(幼兒講述,老師記錄。)小結(jié):你們有這么多讓自己快樂,也讓別人快樂的事,一定很開心、很熱鬧,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jié)。
    2、欣賞“春節(jié)”視頻,了解不同的過節(jié)方式。
    3、畫新年愿望,感受春天是一個希望的季節(jié)。
    師:春也表示春天,春節(jié)到,春天開始了,春天給我們新的希望。
    新的一年里你有什么心愿?
    請你大膽地畫出來,讓自己看得懂,也盡量讓別人看得懂,簡單一點。
    幼兒自由畫心愿,老師細心觀察,請先畫好的小朋友講給同伴或老師聽。
    總結(jié):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jié),小朋友都長大一歲了,會更能干,更出色。老師也有一個新年的愿望:希望每一位小朋友在這個虎年里天天開心、快樂!通過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八
    1.能充滿喜悅地迎接新的一年,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新年愿望。
    2.能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新年愿望。
    繪畫紙和筆若干。
    1.故事導入,說說自己的新年本領(lǐng)。
    (1)師:新年快到了,你們開心嗎?有幾只動物也特別開心,我們一起來聽聽。(教師講故事“新年到了長一歲”)。
    (2)故事里的小動物們?yōu)槭裁茨敲锤吲d?(因為它們的本領(lǐng)都增加了)。
    (3)師:你們在新的一年里是不是也會增強自己的本領(lǐng)?請說說你增強的本領(lǐng)將是什么?
    2.說說新年的愿望。
    (1)上次我們已經(jīng)表達了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感謝,在新的一年里,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請你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說說自己的.新年愿望。
    (2)教師請個別幼兒說說您年的愿望。
    3.新年愿望畫。
    (1)師:你們的新年愿望老師都收到了,請你們自己的愿望畫下來。
    (2)幼兒作畫。
    張貼幼兒新年心愿畫。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九
    1、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談話,大膽發(fā)言。
    2、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3、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春節(jié)的留影
    1、引出話題
    小朋友,你們的春節(jié)是在哪里過的?開不開心?有哪些有趣的事講給大家聽,好嗎?
    2、鼓勵幼兒到前面來講,帶相片的講述相片的內(nèi)容也行。
    3、請老師講講:新年的趣事
    4、交流過年拜年的祝福語:新年好!恭喜發(fā)財!祝身體健康!等等。
    5、小結(jié):把開心的事講給大家聽,是讓大家也開心!快樂!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十
    1.了解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
    2.能大膽的與同伴交流、體驗過新年的活動。
    3.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了解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
    能大膽的與同伴交流、體驗過新年的活動。
    課件、剪刀、紙、紅包若干個。
    一、開始部分:
    歌曲表演《新年好》。
    二、基本部分:
    1.你們過年的時候都干些什么?
    2.了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我們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還要在一起吃年夜飯、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親訪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賀卡、貼春聯(lián)、貼福字、大人給小孩送壓歲錢、舞龍舞獅等。
    3.教師提問:“那人們過新年時為什么要貼春聯(lián)、穿紅衣、放鞭炮呢?(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欣賞故事《年獸來了》。
    (1)年獸最怕什么呢?
    (2)年獸最怕三種東西: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yōu)榱藝樧吣戢F,常用貼春聯(lián)、穿紅衣、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見面時,還彼此說“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5.分組過新年,感受過年的歡樂。
    “過年真開心,你們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課件)那我們就挑選你喜歡的方式來過年吧?!?BR>    第一組:互相拜年。
    第二組:包餃子。
    第三組:剪窗花。
    第四組:拼年畫。
    三、結(jié)束活動,分享過年的喜悅。
    過完年,我們小朋友就長大了一歲,那我們就不但要團結(jié)同伴,還要尊敬父母和老師,孝敬老人。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十一
    1、感受色彩的美,培養(yǎng)涂色的興趣。
    2、復習認識顏色,能夠均勻的將禮品袋用自己喜歡的幾種顏色涂滿。
    [活動準備]教具禮品袋;白紙、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參觀禮品袋商店,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商店里有什么?禮品袋上有什么顏色?
    2、幼兒示范涂禮品袋,師生共同評價。
    (1)請4-5個幼兒每人選一種顏色共同涂染禮品袋。
    (2)根據(jù)涂色是否均勻的情況,師生共同評價。
    3、幼兒涂色,教師指導。
    (1)提請幼兒使用多種顏色將禮品袋涂滿。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先畫禮品袋在涂色。
    [活動延伸]給幼兒提供多種工具材料:棉簽、顏料、水彩筆等讓幼兒選擇。
    [活動評價]幼兒對色彩很感興趣,涂色很不錯,效果好。
    活動3:花窗簾(紙團印畫)。
    1、感受花紋疏密排列的美。
    2、養(yǎng)成自己收拾物品、愛惜畫面、保持衛(wèi)生的好習慣。
    3、學習用紙團蘸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廢報紙,顏料,紙簍。
    [活動過程]。
    1、展示幾長老師用紙團印上花的花紙,供幼兒觀賞。
    提問:織布廠最近印出許多花布,你們知道它是怎么設(shè)計出來的嗎?
    2、教師示范印畫的步驟與方法。
    (1)先用搓好的紙團蘸上顏色,在壓印在紙上。
    (2)每人準備三個紙團,每個紙團只蘸一種顏色。印畫時,可將不同顏色的紙團有規(guī)律的排列壓印,也可將不同顏色的紙團覆蓋著壓印。
    (3)印出的花紋可以有疏有密,隨意排列。
    (4)印好后將紙團丟在廢紙簍中,將畫擺在桌上,帶晾干后在收拾。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指導語:小兔家里沒有窗簾,我們印一幅漂亮的花窗簾送給他。好嗎?
    指導重點:
    (1)每個紙團只蘸一種顏色,顏料不宜太多。
    (2)注意保持桌面、地面和自身的衛(wèi)生。
    4、展出幼兒作品,逐件欣賞評價。
    [活動延伸]提供紙筆幼兒畫各種窗簾布。
    [活動評析]幼兒比較喜歡這種形式,但有點手忙腳亂。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十二
    活動目標:
    1、了解龍的由來,知道知道“龍”是古代中國人想象出來的神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2、通過觀察、模仿練習簡單的舞龍技巧。
    3、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龍的相關(guān)圖片,及舞龍的視頻課件。
    2、飲料瓶貨布做的龍若干條。
    3、《幼兒畫冊》。
    活動重點:
    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掌握舞龍的簡單技巧,體驗合作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分組合作舞龍,體驗多人合作的重要性。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龍的圖片,讓幼兒說說對龍的樣子。龍的各個部位都像什么?
    2、幼兒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jié):。
    龍是一種神奇的動物,由豹眼、牛鼻、虎口、蛇身、鷹爪、魚尾構(gòu)。
    成。有角、有鱗、能走會飛可游泳,能行云降雨。
    4、聽故事,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龍。
    教師講龍的相關(guān)傳說故事,讓幼兒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知道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二、自主探究。
    1、播放舞龍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
    2、幼兒觀看時,教師提示幼兒仔細觀察表演者是怎樣舞龍的。
    4、練習舞龍。
    (2)各組自由嘗試舞龍。教師巡視指導,引導配合不好的幼兒注意協(xié)調(diào)自己。
    (3)讓配合最默契的一組表演舞龍,其他組觀察,說說為什么他們表演的最好。教師提示讓幼兒懂得自由小組成員團結(jié)合作,互相配合才能把龍舞好。
    (4)舞龍表演。
    播放歡快的音樂,各組幼兒再次嘗試舞龍,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延伸:
    1、在家與父母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龍,做親子舞龍的活動。
    2、鼓勵幼兒繼續(xù)搜集各種龍的商標、圖案、故事等,加深對龍的了解。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十三
    活動目標:
    1、了解年歷的樣式和作用,學會看年歷。
    2、感受畢業(yè)日期的臨近,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日期不同規(guī)格的年歷,每人一份。
    2、離園倒計時牌。
    活動過程:
    1、看年歷。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年歷,你們看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都有一些數(shù)字)。
    教師出示年歷,每個幼兒一份,引導幼兒觀察。
    師:年歷上的每一個數(shù)字,你們知道表示什么?(一個數(shù)字表示一天)。
    每一群數(shù)字表示什么?(一個月)。
    數(shù)一數(shù)一年有幾個月?(十二個月)。
    請幼兒找一找年歷上哪些數(shù)字是表示“月”的,十二個月是怎樣排列的。
    再看看一個月有多少天,每個月都一樣嗎?哪個月份是二十八天?
    每個星期有幾天?
    年歷上的數(shù)字有不同的顏色,這些顏色表示什么意思?(節(jié)假日和雙休日)。
    2、找日期。
    請幼兒在年歷上找當天的6月份和4日。
    請幼兒尋找三八節(jié)、六一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元旦等節(jié)日,6月份第一周的雙休日。
    請某個小朋友說出自己的生日,讓幼兒在年歷中圈出這個日期。
    3、畢業(yè)時刻。
    師:出示離園倒計時牌,小朋友今天是6月4日,你們7月5日就要畢業(yè)了,請你們數(shù)一數(shù)離畢業(yè)還有多少天?(25天)。
    在這個時候你們有些什么想法和打算?幼兒討論,請個別幼兒回答。
    4、教師進行小結(jié)講評。
    活動延伸:本活動結(jié)束之后,可在每天晨間活動時提醒幼兒翻動倒計時牌,以營造惜別氛圍。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十四
    活動目標:。
    1、知道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2、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對自己充滿自信。
    活動準備:。
    1、觀察畫面:各種各樣的人。
    2、畫板、畫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人”字。
    1、這是什么字?(一撇一捺組成一個字,這個字念“人”)。
    2、世界上有許多許多不同的人,你見過什么樣的人?
    3、發(fā)現(xiàn)世界上有許多許多的國家,每個國家的人都長得不一樣,頭發(fā)、皮膚還有許多許多不一樣。
    二、聊一聊“各種各樣的人”
    (一)出示課件圖1。
    1、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有的*膚很黑,有的*膚很白,有的人臉上長著痣,有的人臉上長滿了痘痘,有的人戴著眼鏡,有的人喜歡留長頭發(fā),有的人喜歡留短發(fā)。
    2、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地方,即使是雙胞胎只要你仔細觀察他們也會有小小的不同,體會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都是“獨一無二”的。
    (二)說說同伴“獨一無二”的地方。
    1、用耳朵聽辨:猜猜是誰的聲音。
    2、用眼睛看:每個人的五官、長相,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3、說說班上小朋友“獨一無二”的地方。
    (三)討論交流:哪些地方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發(fā)現(xiàn)。
    每個人的愛好、性格等也是“獨一無二”的,但要很長時間才能發(fā)現(xiàn)。
    三、交流各自最喜歡做的事情。
    1、每人在紙上用簡單的圖像畫一畫自己“獨一無二”的地方。
    2、看看說說大家的獨一無二:。
    (1)看一看同伴的畫面,說一說他的獨一無二。
    (2)猜一猜朋友的獨一無二,從畫上證實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3)找一找哪些朋友的畫面相同,說一說他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例如:都是愛彈鋼琴,但是有的愛舞曲,有的愛搖籃曲等)。教師念開頭和結(jié)尾,幼兒用“我喜歡……”“我和別人不一樣”創(chuàng)編中間部分,如:。
    各種各樣的人。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
    就好像天空中有各種各樣的云,。
    好像大海里有各種各樣的魚,。
    好像花園里有各種各樣的花,。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
    我和別人不一樣。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每令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還有更多更多不一樣的地方,。
    讓更多更多的人喜歡我們。
    我是中國人。
    長城、長江、黃河是中國的象征;造紙術(shù)、印刷術(shù)、指南針、*是中國人智慧的結(jié)晶;京劇、國畫是民族的藝術(shù),還有我國多民族的民俗民風,這些都將等待孩子們?nèi)ヌ剿?。他們的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驚奇越來越多,感受也會越來越深,他們的內(nèi)心會逐漸萌發(fā)愛國之情。
    買錄一:網(wǎng)絡上面找資料。
    看到孩子們對中國的知識很感興趣,我有了去分頭研究、交流的想法,我的建議得到了孩子們的響應,于是他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內(nèi)容,有“中國的驕傲”、“了不起的中國人”、中國知多少”等內(nèi)容。他們的關(guān)注點不再滿足于雜志、報刊等信息,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的幫助下,開始學習在網(wǎng)上尋找研究資料。
    沒兩天,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的秘密。
    諾諾說:“‘神六’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BR>    王藝霖說:“我找到了有關(guān)兵馬俑的資料,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BR>    冬冬說:“中國最早的四大發(fā)明:造紙術(shù)、印刷術(shù)、指南針、*,就是中國的驕傲,我能詳細地給大家介紹。”
    大斐說:“三峽建設(shè)也是中國的驕傲,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圖片,媽媽還幫我買了這張碟片呢!”
    “你們說了這么多,怎么讓同伴看懂、聽懂呢?”我說,“我們在和爸爸媽媽、老師一起找資料的同時,想一想如何把這些內(nèi)容用我們能看懂的方式記錄下來,給大家介紹呢?”
    到繁多的閱讀材料后,能形成一份核心的讀本。正當大家都在為這一問題發(fā)愁時,幾位幼兒提議:把我們收集到的資料裝訂在一起,做一本書,這樣大家就可以了解我們小組的研究內(nèi)容了。
    不一會,在家長、孩子們的努力下,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經(jīng)過歸類、整理,陽陽班的首本親子、師生共同制作的畫報呈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
    活動目標:
    1.知道中國人的姓名由姓和名組成,對中國的姓氏文化及百家姓感興趣。
    2.了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大膽交流自己名字的意義。
    3.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和期望,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1.寫有幼兒姓名的卡片、《百家姓》課件。
    2.提前請家長與孩子談談給孩子起名字的故事和含義,讓孩子了解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以及名字里包含著長輩對自己的期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請幼兒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名字。
    教師:今天咱們班里來了那多的客人老師,她們很喜歡大二班的小朋友,還想和你們成為好朋友呢;誰能用你喜歡的方式向大家打個招呼,并且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呢!
    小結(jié):剛才你們介紹了自己的名字,客人老師就認識你們了,所以說名字是我們交朋友必須了解的。
    二、找找自己的名字,知道名字是自己特有的。
    2.提問:你的名字和別人的一樣嗎?
    小結(jié):名字是每個人特有的,誰的名字就代表了誰。
    3.說說自己的姓,知道名字的第一個字就是姓。
    教師:那么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名字也叫姓名?
    小結(jié):因為我們的名字里有姓、有名,通常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和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名字。
    4.說說自己知道的姓,簡單了解中國人的復姓;欣賞課件《百家姓》,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自己得姓嗎?你姓啥?
    提問:除了自己的姓氏,你還知道其他人的姓氏嗎?
    小結(jié):我們中國可大了,有十多億人口,所以姓氏也就特別多,劉老師統(tǒng)計了一下,光我們大二班小朋友就有27個不同的姓呢,下面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欣賞。
    三、了解我們中國的百家姓。
    1.教師:這是一個字的姓,叫做單姓;像這樣兩個字的姓,叫做復姓。
    提問:你身邊有沒有復姓的人啊?
    2.知道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幾位,了解中國人“姓”的傳承文化。
    教師:這就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百家姓,快看,還有呢,這是按照姓氏數(shù)量排序前一百位的百家姓,趕快找一找,你的姓氏排在第幾位。
    提問:為什么寶寶隨爸爸姓,爸爸隨爺爺姓呢?
    小結(jié):中國的姓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我們都是隨爸爸姓的,也有隨媽媽姓的;有一個字的單姓,也有兩個字的復姓,這都是我們中國特有的。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名字的意義,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和期望。
    1.請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教師:我們中國人的名字可有學問了,每個名字里都有特殊的含義和故事,昨天,老師請小朋友回家問問爸爸媽媽你名字的故事,你們都問了嗎?一會請你先和旁邊的小伙伴互相講一講。
    2.請幼兒講述自己名字的含義和故事。
    教師:誰愿意把名字的故事大聲地講給小朋友和客人老師聽一聽啊。
    總結(jié):每個人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義和感人的故事,有的是為了紀念一個出生的地方,有的是為了記住一個特別的日子,名字包含了父母對我們的愛、期望和美好的祝愿,所以小朋友長大后一定要孝順父母,關(guān)心身邊的人,做一個孝順、懂得感恩的人。
    活動結(jié)束:
    請幼兒和客人老師互相說說名字的故事及含義。
    活動反思:
    社會、語言活動《名字的故事》,這是大班《我就是我》主題背景下的一個活動。它來源于孩子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有它獨特的含義和故事,但是,許多小朋友并不知道自己名和姓的來歷,通過組織這次活動,既讓孩子們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中國人有中國人起名的習俗,對中國的姓氏文化感興趣,又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濃濃的愛和殷切的期望。
    活動一開始請幼兒向聽課教師介紹自己的名字,引出此次活動的主題。展開部分分為三個部分,開始部分讓幼兒找一找、說一說自己的名字,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誰的名字就代表了誰;第二部分讓幼兒從名字中找出自己的姓,知道名字的第一個字是姓,簡單了解中國人的復姓,通過課件《百家姓》,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第三部分是讓孩子說說自己名字的含義及名字的故事,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和期望,教育幼兒做一個孝敬父母,學會感恩的人。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和預期的效果,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較好,90%的幼兒都能說出自己名字的含義或故事,以及通過名字家長想表達的期望。但活動中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個別知識點不夠明確,百家姓課件太小,不便于幼兒觀察。我想有時就算我們在課前準備的再充分,但組織其活動來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前認真分析教材,課后不斷反思,把問題減到最少。
    教學目標:
    1、知道每個人在生活、學習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困難是不可避免的。
    2、知道困難是可以克服的,能正確對待困難,樹立自信心。
    教學準備:
    事先了解幼兒在家的生活、學習情況,了解部分幼兒的困難。課件。
    教學重點:
    知道每個人在生活、學習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困難是不可避免的。
    教學難點:
    知道困難是可以克服的,能正確對待困難,樹立自信心。
    教學方法:
    與手段談話法、故事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活動過程:
    一、討論:我們碰到了哪些困難,知道人人都會遇到困難的。
    (1)師:(講述亮亮遇到的困難,并啟發(fā)幼兒)你遇到過什么樣的困難?
    (2)師:成人也會遇到困難,老師也遇到過(講述一次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不認識路的困難)。
    (3)小結(jié):感知人們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如:生活中,學習中,交往中等)。知道克服困難需要勇敢和支持,記住“困難是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幼兒談論遇到的困難。引導幼兒從自身出發(fā),討論自己以前遇到的困難,同時從老師那里知道人人都會遇到困難。
    二、討論:克服困難的方法。
    (1)想辦法幫助亮亮克服困難。
    師:剛才亮亮的困難有許多小朋友也碰到過,我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她呢?
    (2)談談自己平時是怎樣克服困難的。
    (3)共同設(shè)法解決平時幼兒集體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幫助故事中的亮亮解決困難。激發(fā)幼兒學會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引導幼兒積極想辦法,勇敢的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
    三、討論:怎樣對待困難。
    知道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困難不可怕。
    師:如果碰到困難,我們該怎樣克服呢?
    小結(jié):我們生活中很多困難是可以克服的。有的可以請大人幫忙的,有的自己多試幾次,有的困難只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就可以不斷地克服了。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一定要有信心。要相信,再大的困難,我們也可以克服。幼兒討論,怎樣對待困難。通過討論,再次幫助幼兒學會嘗試解決問題,勇敢的去克服困難。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十五
    1、認識人民英雄紀念碑。
    2、認識清明節(jié),表達對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
    1、油畫棒、電光紙、剪刀、膠水。
    2、教學掛圖《鮮花送給誰》、《健康。社會》。
    1、介紹清明節(jié)。
    告訴幼兒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是清明節(jié),介紹清明節(jié)的小知識。
    讓幼兒了解清明節(jié)是人們?yōu)橄热藪吣?、寄托哀思的?jié)日。
    詢問幼兒是否見過家里的長輩在清明節(jié)時為先人掃墓。
    2、出示掛圖,引出話題。
    介紹人民英雄紀念碑,告訴幼兒紀念
    碑是為無數(shù)革命先烈建立的。
    向幼兒簡單介紹紀念碑上的浮雕的內(nèi)容:"武昌起義"、"勝利渡江"等。
    3、介紹一些革命烈士的故事。
    教師簡要講述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和雷鋒的故事。
    4、剪貼鮮花。
    引導幼兒在畫冊《鮮花送給誰》上,為革命烈士獻上鮮花(剪貼鮮花)。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十六
    1.讓幼兒自我嘗試操作,知道手的用處很大,不僅能感知物體的屬性,還可以用手做許多事情。
    2.培養(yǎng)幼兒勤快、熱愛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zhì)。
    3.學會注意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準備】
    1.把幼兒分成六組,為每組幼兒提供一種操作內(nèi)容。
    (剝豆、皮球、套圈、繪畫工具、泥工、抹布)
    2.活動前收集用手做事情的照片。
    3.錄音機一臺,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放《新的小手歌》錄音磁帶,做手的模仿游戲,引出課題
    二、讓幼兒嘗試操作各種材料,感知手的作用
    1.我們的手不僅能做模仿游戲,它還具有許多本領(lǐng),請你們摸摸桌上的物體,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觸摸,感知物體的屬性。
    小結(jié):我們的手能通過觸摸,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
    2.出示照片,讓幼兒仔細觀看照片,和同伴大膽討論后回答,手能做哪些事?
    小結(jié):手的用處很大,能做許多的事。
    3.每組幼兒自選操作材料,用手操作。
    (操作內(nèi)容有:剝豆、繪畫、做泥工、拍皮球、套圈)
    提出要求:邊操作邊觀察,你是怎樣用手來做事的?
    4.每位幼兒操作后,教師請2~3名幼兒到集體面前邊用手操作,邊講解用手操作的過程。進一步感知怎樣正確地用手來操作物體。
    5.集體討論:假如沒有手會怎樣?
    6.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手?
    小結(jié):不玩尖銳的東西,不做危險的事,并注意保持手的衛(wèi)生。
    三、讓幼兒用勤快的手,為集體做好事
    1.小朋友都有一雙勤快的手,請你們用手把我們的教室打掃干凈。(用抹布等)
    2.組織幼兒勞動。(放歡快的音樂)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十七
    1、在具體場景中,觀察相關(guān)信息,進行發(fā)現(xiàn)、思考、推理、表達。
    2、了解一些常見的防盜方法,萌發(fā)初步地安全防衛(wèi)意識和關(guān)愛他人的情感。
    3、在看看、猜猜、說說中發(fā)展觀察力、想象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1、布置一個被盜現(xiàn)場。
    2、拍有腳印、血跡、指紋的照片;錄有教師和警察叔叔的電話錄音磁帶;錄有小偷作案經(jīng)過的錄象帶(自制);錄音、錄像機、電視機各一臺。
    一、音樂導入,引起興趣。
    師:“秋天到了,我們一起去郊游吧!(《郊游》的音樂)。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發(fā)猜測。
    1、第一次猜測。
    前面是丁丁的.家,看,丁丁家的門開著呢!我們叫上丁丁跟我們一起去吧!怎么沒人答應?(幼兒猜測)。
    教師撥電話,聽電話錄音。
    他們家有人嗎?我們趕快打開門看一看吧。
    2、第二次猜測。
    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你們覺得丁丁家這個樣子正常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撥打電話,鼓勵表達。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現(xiàn)在該怎么辦呢?
    誰能用簡短、明了的話來講述發(fā)生在這里的事?
    四、觀看錄像,激發(fā)討論。
    警察叔叔說請我們干什么?什么叫現(xiàn)場?怎樣來保護現(xiàn)場?
    我們找到了哪些線索呢?
    這么多線索對破案有什么用呢?
    還有什么線索嗎?你們知道攝像頭有什么用?
    丁丁家到底發(fā)生什么事了?
    五、結(jié)合經(jīng)驗,強化意識。
    你們有沒有聽過或在電視上看過小偷偷盜的事?
    你們有什么好辦法,防止小偷來偷東西?
    (觀看錄像,了解先進的防盜設(shè)備)。
    小偷有時會進入家中盜竊,有時還會在一些公共場所進行偷盜。為了提醒大。
    家,在這些場所還貼有一些防盜警示標志,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六、收集證據(jù),結(jié)束活動。
    “警察叔叔還沒來呢,小朋友,在警察叔叔趕到之前,讓我們趕緊把證據(jù)收集起來送給他們吧!”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十八
    1.在游戲"分豆子"的過程中學會合作,體驗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共同探索,嘗試協(xié)商、分工,提高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3.體驗團結(jié)協(xié)作、戰(zhàn)勝困難帶來的快樂,增強幼兒合作意識。
    重點:在游戲中體驗合作的重要性。
    難點:在游戲中能夠自主協(xié)商、分工。
    1、自制ppt。
    2、四盤有6種豆子混合在一起的豆子,每組6個空盤子及6雙筷子。
    3、課前請幼兒自由組合,6個好朋友做為一組。
    (一)情境導入,感受合作引導幼兒觀看ppt,提問題引出合作。
    教師小結(jié):有些事情,一個人做很難,幾個人或很多人一起合作就變得輕松了。
    (二)引導幼兒在撿豆子的游戲中學會合作。
    1、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探索分豆子的方法。
    (1)出示豆子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師:瞧,今天這群聰明的螞蟻們又找到什么好吃的東西了呢?(豆子)這里都有哪些豆子呢?(綠豆、黑豆、紅豆、玉米、黃豆、白豆)這些豆子都混在一起,螞蟻們不太喜歡,它們想把這些豆子分開來,把一樣的放在一起。
    (2)教師明確分豆子游戲的要求師:今天,這群螞蟻們要把這個分豆子的任務交給我們小朋友,在你們的桌子上有一盤混在一起的豆子,請你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把這些豆子都分開來放,我們來比比看哪一組的速度最快。
    如果有成功的小組,教師可引導幼兒交流:你們是怎么做的?豆子一共有6中,每人分一種豆子放在盤子里。
    如果幼兒未成功,教師可幫著觀察并總結(jié):這里一共有幾種豆子混在一起呢?
    (5)我們一組上有幾個人?
    (6)那我們可以怎么做?(每個人分一種豆子)。
    2、小組協(xié)商,第二次合作分豆子。
    (1)教師引導幼兒嘗試分工師:在分豆子之前,我們6個人先要做什么呢?(分工,商量各自分什么豆子)請你們一組上的小朋友先商量好。
    (2)教師播放60秒倒計時ppt,幼兒合作分豆子。
    (3)評比出最快的小組并獎勵。
    (三)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感受合作并體驗合作。
    1、聯(lián)系幼兒園生活,談談合作師:在我們幼兒園里,有哪些事情是要合作才能完成?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合作是很重要的,只有相互合作了,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快樂。
    晨間體育游戲是開展各種合作游戲,引導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春節(jié)篇十九
    設(shè)計意圖:
    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家長自己的安全意識就很淡薄,他們只重視幼兒的知識教育而忽略了這一方面的教育。多年的家園合作經(jīng)驗告訴我,這種安全教育活動,只有通過家長、幼兒、教師三者之間輕松愉快的探討交流,才能使安全教育更加生活化、具體化、清晰化,并能在具體生活中去指導、影響幼兒的行為,以達到實質(zhì)性的作用。
    活動目標:
    1、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危險,學習初淺的安全自救的方法。
    2、樂于在集體中表述自己的感受與見聞。
    3、增進教師、家長、幼兒之間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磁帶、紙、筆、心形氣球。
    2、錄象片段。
    活動過程:
    一、播放警笛聲,引出話題——安全的重要性。
    1、如果你家著火了,你一個人在家,你會怎么辦?
    2、請幼兒嘗試自己想出來的自救方法。如撥打119等(游戲)。
    3、幼兒現(xiàn)場演習“火場”逃生。(放火警聲音,幼兒與家長人手一塊濕毛巾捂住鼻子,下蹲逃生)。
    二、了解日常生活中身邊存在的各種危險。
    1、你發(fā)生過危險事故嗎?或者你看過聽說過哪些危險的事?(先請幼兒講述,后請家長講述)。
    2、生活中什么事是有危險的,我們不能做或者要當心的?
    3、教師根據(jù)幼兒講述內(nèi)容作簡筆畫記錄,加深幼兒對各種危險的警惕。
    三、了解在幼兒園中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你知道在幼兒園里那些事情也是危險的,我們不能做或者是要當心的?
    2、放錄象,請幼兒判斷什么行為是錯誤的,進一步了解危險隨處可在。
    3、如果你看見有小朋友正在做危險的事,你該怎么辦?
    四、家長、老師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及需要相互配合的問題。
    你覺得在安全教育中,有什么需要老師配合或幫助的問題嗎?(家長)。
    五、教師小結(jié):危險在我們身邊隨處可在,但是只要我們知道它是危險的,遠遠的離開它,那么我們就會減少一些受傷的機會。我們希望小朋友們愛護自己的生命,遠離危險,每一個人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
    六、音樂起,送給幼兒每人一個愛心氣球。
    活動延伸:
    布置安全主題板,家長、幼兒、老師及時將自己搜集的相關(guān)資料、感想展示其中,加強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