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專業(yè)15篇)

字號:

    總結是一種反思和梳理思緒的重要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方向。總結應突出重點,避免冗長和啰嗦。探索以下總結范文,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寫作的靈感。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現在正值春季,萬物復蘇,大地一片生機勃勃,不光是人們和小動物們有了變化了,連樹木也開始發(fā)芽,這些都是幼兒平時隨處都能觀察到的,本次活動就是從幼兒的生活出發(fā),選擇他們周圍的一個特定的植物-柳樹展開活動,使他們不僅會演唱歌曲,而且能夠對歌曲所表達的含義有一定的了解,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
    1.初步學會歌曲《詠柳》,感受歌曲優(yōu)美、流暢的情緒。
    2.能夠大膽地表現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喜歡用黃梅戲的花腔調式進行演唱。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1.制作有關春天的ppt,有花、草、樹、人等等。
    2.有關歌曲的音樂。
    3.與歌詞相關的圖譜。
    4.一張柳樹笑了的圖片。
    1、重點:學唱歌曲《詠柳》。
    2、難點:能用黃梅戲的花腔調式進行演唱。
    1.導入活動。
    幼兒聽《春天在哪里》做動作。
    可以是隨歌詞創(chuàng)編的一些動作,也可以拍拍肩、拍拍腿等一些活動的動作。動作要簡單,幼兒都愿意參加為主。
    2.欣賞有關春天的圖片,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師:“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這個問題開始本次活動,幼兒較容易進入狀態(tài),大班幼兒已經對季節(jié)有一定的認識了,所以,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又會對接下來的問題充滿好奇。)師:“現在,你們說一說春天都有些什么樣的變化?”“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春天的變化?!?先進行一個提問,讓幼兒能夠對春天的變化有些回憶,在進行第二個提問,讓幼兒對春天有一些鞏固,回答起來也容易的多。幼兒的回答會有很多種,例如:小草綠了,小花開了等等。最主要的是在最后一個放入一張大樹就可以了,讓幼兒自己說出樹發(fā)芽了。)師:“你知道哪些樹呢?”(例如:松樹、桂花樹、柿子樹、橘子樹等等)如果沒有幼兒說出柳樹,教師可以接著說:“老師也知道一種樹,他叫做柳樹,你們認識它嗎?”(引出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
    師:“你們知道嗎,有一位詩人他寫了一首詩來贊美柳樹,贊美春天的美麗,名字叫做《詠柳》,你們想知道他是怎么說的嗎?”(先讓幼兒對詩有一些了解,教師對詩的內容進行講解,再帶領幼兒念一遍,讓他們對詩有一個初步的記憶過程。也能夠豐富活動的形式。)師:“你們知道嗎,有人把這個詩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它是怎么唱的?!?教師用一種神秘的語氣說出來,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聽的時候也能夠認真些。)。
    4.出示圖譜,學唱歌曲《詠柳》。
    教師出示相關的圖譜(綠色的石頭、柳樹、許多綠絲帶、細長的葉子、問號、兩個手指、剪刀):“看見這些你想到了什么呢?”(幼兒的回答肯定是和圖片上畫出來的是一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指導,在他們說出一個答案后,加以修改變成歌詞了。)。
    5.根據圖示,師幼共同演唱。
    師:“我們一起來唱一遍吧,春天多美呀,春天的柳樹更美啦,我們要把自己最喜歡的感覺唱出來,好嗎?”(這只是為了讓幼兒更能夠接受、愉快地演唱,演唱完了之后要進行一些表揚。這時的演唱教師就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暗示的動作,讓幼兒學一學。)。
    6.根據教師暗示,幼兒自己演唱。
    師:“現在,老師把這些圖片全部都拿走了,看一看誰最厲害,能唱出來的呢?!?難度加大,開始的第一遍教師要帶領幼兒共同演唱,暗示的動作要做的明顯些,讓幼兒容易記,之后的幾遍就可以只做動作不演唱了。)師:“小朋友們唱的真棒,看,柳樹姑娘被你們一夸,好開心啊,它都笑了呢。”(增加幼兒的信心,對他們所學的進行肯定,之后就會更愿意學習了。)。
    7.結束活動師:“我們再唱一次,夸一夸柳樹吧。”(最后再對歌曲鞏固一遍)。
    8.延伸活動:幼兒自己可以將會念的詩用黃梅戲的方法演唱給小朋友們或者爸爸媽媽聽。
    《詠柳》是賀知章所寫的,這首詩通過贊美嫩綠多姿的柳樹來贊美春天,歌頌春風給大地帶來了一派生機。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直接記憶一首古詩的難度要比一首歌要難很多,所以將本次活動進行了改編,利用幼兒喜歡的歌唱來記憶。本次活動對幼兒來說非常的新穎,是一種全新的活動形式,采用的是黃梅戲的演唱方式,幼兒第一次接觸戲曲,特別感興趣。本節(jié)活動的難點就是在熟悉古詩的基礎上,能用黃梅戲調歌唱出來。對此,我運用了圖譜讓幼兒很快的掌握節(jié)奏,并通過演唱讓幼兒感受到黃梅戲曲調的特點。整個活動讓幼兒對黃梅戲和古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同時也對中國的文化了解更多。我想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要挖掘更多新鮮事物利用資源來豐富孩子的視野,用孩子喜歡的形式來開展活動,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真正做到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1.初步學會歌曲《詠柳》,感受歌曲優(yōu)美、流暢的情緒。
    2.能夠大膽地表現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喜歡用黃梅戲的花腔調式進行演唱。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1.制作有關春天的ppt,有花、草、樹、人等等。
    2.有關歌曲的音樂。
    3.與歌詞相關的圖譜。
    4.一張柳樹笑了的圖片。
    能用黃梅戲的花腔調式進行演唱。
    1.導入活動。
    幼兒聽《春天在哪里》做動作。
    可以是隨歌詞創(chuàng)編的一些動作,也可以拍拍肩、拍拍腿等一些活動的動作。動作要簡單,幼兒都愿意參加為主。
    2.欣賞有關春天的圖片,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師:“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這個問題開始本次活動,幼兒較容易進入狀態(tài),大班幼兒已經對季節(jié)有一定的認識了,所以,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又會對接下來的問題充滿好奇。)師:“現在,你們說一說春天都有些什么樣的變化?”“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春天的變化?!?先進行一個提問,讓幼兒能夠對春天的變化有些回憶,在進行第二個提問,讓幼兒對春天有一些鞏固,回答起來也容易的多。幼兒的回答會有很多種,例如:小草綠了,小花開了等等。最主要的是在最后一個放入一張大樹就可以了,讓幼兒自己說出樹發(fā)芽了。)師:“你知道哪些樹呢?”(例如:松樹、桂花樹、柿子樹、橘子樹等等)如果沒有幼兒說出柳樹,教師可以接著說:“老師也知道一種樹,他叫做柳樹,你們認識它嗎?”(引出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
    師:“你們知道嗎,有一位詩人他寫了一首詩來贊美柳樹,贊美春天的美麗,名字叫做《詠柳》,你們想知道他是怎么說的嗎?”(先讓幼兒對詩有一些了解,教師對詩的內容進行講解,再帶領幼兒念一遍,讓他們對詩有一個初步的記憶過程。也能夠豐富活動的形式。)師:“你們知道嗎,有人把這個詩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它是怎么唱的。”(教師用一種神秘的語氣說出來,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聽的時候也能夠認真些。)。
    4.出示圖譜,學唱歌曲《詠柳》。
    教師出示相關的圖譜(綠色的石頭、柳樹、許多綠絲帶、細長的葉子、問號、兩個手指、剪刀):“看見這些你想到了什么呢?”(幼兒的回答肯定是和圖片上畫出來的是一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指導,在他們說出一個答案后,加以修改變成歌詞了。)。
    5.根據圖示,師幼共同演唱。
    師:“我們一起來唱一遍吧,春天多美呀,春天的柳樹更美啦,我們要把自己最喜歡的感覺唱出來,好嗎?”(這只是為了讓幼兒更能夠接受、愉快地演唱,演唱完了之后要進行一些表揚。這時的演唱教師就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暗示的動作,讓幼兒學一學。)。
    6.根據教師暗示,幼兒自己演唱。
    師:“現在,老師把這些圖片全部都拿走了,看一看誰最厲害,能唱出來的呢?!?難度加大,開始的第一遍教師要帶領幼兒共同演唱,暗示的動作要做的明顯些,讓幼兒容易記,之后的幾遍就可以只做動作不演唱了。)師:“小朋友們唱的真棒,看,柳樹姑娘被你們一夸,好開心啊,它都笑了呢?!?增加幼兒的信心,對他們所學的進行肯定,之后就會更愿意學習了。)。
    7.結束活動師:“我們再唱一次,夸一夸柳樹吧。”(最后再對歌曲鞏固一遍)。
    8.延伸活動:幼兒自己可以將會念的詩用黃梅戲的方法演唱給小朋友們或者爸爸媽媽聽。
    《詠柳》是賀知章所寫的,這首詩通過贊美嫩綠多姿的柳樹來贊美春天,歌頌春風給大地帶來了一派生機。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直接記憶一首古詩的難度要比一首歌要難很多,所以將本次活動進行了改編,利用幼兒喜歡的歌唱來記憶。本次活動對幼兒來說非常的新穎,是一種全新的活動形式,采用的是黃梅戲的演唱方式,幼兒第一次接觸戲曲,特別感興趣。本節(jié)活動的難點就是在熟悉古詩的基礎上,能用黃梅戲調歌唱出來。對此,我運用了圖譜讓幼兒很快的掌握節(jié)奏,并通過演唱讓幼兒感受到黃梅戲曲調的特點。整個活動讓幼兒對黃梅戲和古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同時也對中國的文化了解更多。我想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要挖掘更多新鮮事物利用資源來豐富孩子的視野,用孩子喜歡的形式來開展活動,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真正做到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本課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描寫春天的詩,詩中描寫了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本課設計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熟讀、背誦古詩,感受古詩。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出一個謎語給你們,你們猜出來了嗎?
    (教師描述謎語)。
    2.知道嗎?唐朝大詩人賀知章十分喜歡柳樹,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3.全班齊讀課題。
    4(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本課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輕輕垂下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天”。
    四、想象意境,美讀成誦。
    1.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的朗誦,一邊想象詩人描繪的畫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讀,能背誦的自己背一遍。
    五、吟詩會。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心中的小詩表達感情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自己的詩。
    2.指名說。各種形式表演。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運用生動的形象、鮮艷的色彩、來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語感。在課開始,通過讓學生猜謎語,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詩歌意境,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小組討論識記住生字,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另外,我讓學生在課堂上用當小詩人方式給學生提供展示平臺,讓學生學會用簡短的詩歌來表情達意,從中體會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進一步提高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潛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創(chuàng)新目標:聯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潛力。
    4、德育目標: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寫字,寫話練習。
    一.導引目標、激發(fā)興趣。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從圖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節(jié)?畫的是什么?
    2、解題:“詠”,透過寫詩作文歌頌、贊美。詠柳,贊美柳樹。
    3、那么,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學生看圖思考并回答問題。
    二、創(chuàng)設條件、自主參與。
    1、出示字卡,指名讀生字。
    2、檢查朗讀。
    3、看插圖或幻燈片,讀課文,想一想每句是說的意思是什么?
    4、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然后提出不懂得詞語。
    三、組織研究、體驗發(fā)現。
    1、互相討論解釋不懂的詞語:“碧玉”、“妝”、“絲絳”。
    2、細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詩中說的是什么?
    3、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四、引導創(chuàng)新、應用實踐。
    1、觀察春天的柳樹,說一說春天的柳樹是什么樣的?
    (1)、說柳樹的顏色。
    (2)、說柳枝和柳葉的樣貌。
    2、寫春天的柳樹。
    (1)、先寫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樹。
    (2)、寫柳樹的顏色、柳枝、柳葉的樣貌怎樣美。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寫話后進行評議,優(yōu)秀的可在全體同學面前朗讀或展出。
    六、研究性作業(yè)。
    研究春天的景色還有什么特點,寫一寫,畫一畫。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詠柳》是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旨在春天來臨之際,讓學生隨著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大多數孩子已經能熟讀、背誦這首詩了。所以,我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本課的7個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自學古詩的能力和興趣。
    教學開始,我板書課題“詠柳”,問學生“詠”是什么意思,學生搖頭,我鼓勵學生查字典,得到“詠是用詩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頌、贊美的意思?!蔽以谠佔趾竺婕恿艘粋€“柳”字,問“詠柳”是什么意思?“就是贊美柳樹?!薄澳强炜磮D讀古詩,說說詩人贊美了柳樹什么?”我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欣賞有關柳樹畫面的朗讀視頻,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通過誦讀、男女互讀,同桌互讀的形式讓學生熟悉詩句,結合圖片和音樂讓學生在多次的誦讀中感悟詩歌的意境,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級學生雖然對古詩詩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學生已經初步具備理解詩句的能力,可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簡單地說出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把詩意理解作為一個小小的訓練,讓學生在讀與寫的兩相配合下,細細品味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繼而理解題眼“詠”的意思,揣摩詩歌所要表達的歌頌、贊美之情。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1、知識目標:會認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觀察春天來了柳樹的變化。畫一畫。
    2、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老師準備課件。
    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詩的意境。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初讀古詩,了解大意(邊讀邊出示ppt,邊朗誦)。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師范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出示ppt,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認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學習第一、二句。
    (1)、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2)、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3)、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4)、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3)、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4)、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反復誦讀,體會感情。
    遠觀:一樹高綠絲絳。
    詠柳近看:細葉熱愛春天。
    奇想:誰裁出。
    結論:二月春風。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會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3、體會詩人的情感,體會出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自學古詩。
    教學流程:
    一、知詩人,解題意: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方法嗎?(共分四步)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四步學詩法來學習《詠柳》。
    1、關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2、學習生字“詠”、“柳”。題目“詠柳”是什么意思?
    3、作者是怎么歌頌柳樹的呢?請大家輕聲讀一遍古詩。什么意思呢?下面我們來進行第二步。
    二、釋詞語,明詩意:
    1、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以小組的形式來理解詩意。
    2、匯報自學情況。
    第一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a、妝:(課件演示妝的演變過程),意思是裝飾,打扮。
    一般都是誰打扮?那么本詩是說誰打扮?
    b、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這句話的意思是: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
    第二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裁:用部首查字法查“戈字部”。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干部分。
    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BR>    三、想意境,悟詩情;
    1、再來讀第一句話,說說你眼前出現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似一位姿態(tài)婀娜的美人出現在我們面前,那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
    誰能通過誦讀把這美妙的畫面讀出來?
    3、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讓我們借作者的詩文,讀出我們心中對春的贊美。
    四、橫縱觀,拓視野:
    春天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吟著春天的詩,與春天撞個滿懷……。
    請在下面的三首詩中,選一首喜愛的背誦下來,并說說理由。
    朱熹的《春》、杜甫的《絕句》(遲江山麗)和葉紹翁的《游園不值》。
    板書:
    碧玉?????妝?????高??。
    唐。賀知章????????????????????????????????????二月春風似剪刀!
    絲絳?????垂?????萬??。
    在執(zhí)教《詠柳》中,課堂上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同桌的兩個學生互相讀,糾正字音。在開始之前,說到:“請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你認為他(她)讀得好,你就學學他(她),你認為他(她)讀得不如你,你就幫幫他(她)”。一時間,兩個小伙伴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讀開了,有的說:“這句話應該這樣讀……”,有的說:“請你來教教我吧!”全班30個學生,每一個孩子都積極、主動,他們情緒高漲、熱情投入,形成了一種動態(tài)的、生長性的動態(tài)教學過程。
    2、要善于挖掘課程資源,發(fā)揮學生的潛力。
    新課程倡導“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yǎng)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課堂中,教師正是利用課堂中的學習資源,讓生生互教互學,形成了平等的、民主的教學模式,在學習中,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儼然成了耐心的小老師,而那些學業(yè)成績不良的學生也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進入了學習的狀況,很好地處理了教師的“教”與“學”的關系。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詩,以其古樸深邃的已經感染著我們。
    《詠柳》一詩,世人通過寫初春二月柳樹、柳葉、柳條,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繼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以及對春天景色的贊美。
    俗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對《詠柳》一詩,我作出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熟讀并能背誦這首古詩。
    第二,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詩句的意思。
    這兩個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過誦讀、男女互讀,同桌互讀的形式讓學生熟悉詩句,結合圖片和音樂讓學生在多次的誦讀中感悟詩歌的意境,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級學生雖然對古詩詩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學生已經初步具備理解詩句的能力,可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簡單地寫下來。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把詩意理解作為一個小小的訓練,讓學生在讀與寫的兩相配合下,細細品味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繼而理解題眼“詠”的意思,揣摩詩歌所要表達的歌頌、贊美之情。
    《詠柳》一詩,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學中,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來提高對古詩學習的興趣。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古詩題目。
    老師這有個疑問了,《詠柳》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面的“詠”就是贊美的意思,柳指的是柳樹。
    所以,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把以前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現在的新知識中,要靈活運用,再讀一遍,課題《詠柳》。
    在講這首詩之前,我要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學習一首詩:
    1、首先,從題目入手,弄清題目所表示的含義,就大概知道這首詩描述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了。
    2、然后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因為作者生活背景可能使他寫出不一樣風格的詩來。
    3、接下來分析內容,通過分析詩歌內容了解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感情。
    那我們了解完課題后干什么呢?(對了,了解詩人賀知章)出示課件:賀知章簡介。
    1、范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語調和語速)。
    2、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
    3、指明讀(要求:讀準字音,模仿老師的語調和語速)同學們讀的很熟練,接下來我們這就來學習學習這首詩的內容。逐句分析:
    出示課件:“碧玉妝成一樹高”
    1、理解“碧玉”“妝”的意思。
    2、理解詩句意思,學生自由說。
    3、這句話寫出來柳樹什么特點?(板書:柳樹——綠)出示課件:“萬條垂下綠絲絳”
    1、學習“絳”你用什么方法記憶它?學生自由回答,開火車讀一讀這個字。
    2、理解“萬條”“綠絲絳”的意思。
    3、理解詩句意思,學生自由說。
    4、這句話寫出了柳條什么特點?(板書:柳枝——細、長)出示課件:“不知細葉誰裁出”
    1、學習生字“裁”以前我們學習過一個它很相近的字是什么?指名回答。
    2、理解“裁”的意思。
    3、理解詩句意思。
    4、這句話說出了柳葉什么特點?(板書:柳葉——細)那這細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下句話告訴我們答案,是誰呢?出示課件:“二月春風似剪刀”
    1、這是一個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成什么?
    2、這里面的“似”是什么意思?(好像)。
    整首詩的內容理解了,你們有什么感受嗎?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如何能把這首詩朗讀好,就要看停頓,怎樣停頓呢?(出示課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接下來這兩句呢,自己在書上畫一畫。按照這樣的停頓,再把這首詩讀一讀。
    你們說柳樹美不美,詩人用一首詩贊美柳樹,并寫了柳樹這么多的特點,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試著寫下來。(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
    《回鄉(xiāng)偶書》指名讀,并把這首詩抄寫到積累本上。
    出示課件:背誦古詩《詠柳》。
    詠柳柳樹——綠。
    柳枝——細、長柳葉——細。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了解古詩的意思。
    教師: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學生:找柳樹的葉子或者枝條。
    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一)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二)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三)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評議。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四)再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五)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六)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七)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一)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二)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三)自由誦讀,體會感情。
    多美的柳樹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讓人喜愛?你準備怎樣讀這首詩,讓別人聽了確實感到很美。你可以在書上做上記號(輕聲、重音)。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五、作業(yè)設計。
    1、寫生字詞。
    2、默寫古詩。
    3、回家找找描寫春天的詩歌、散文、對聯、童謠、歌曲,寫在采集本上。
    碧玉——一樹高。
    詠柳萬條——綠絲絳。
    細葉——誰裁出。
    春風——似剪刀。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一
    3、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
    5、訓練學生自學,互助學習的能力。
    訓練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想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詩人概況(生平、詩作);
    3、學習目的條目。
    4、古箏磁帶,錄音機;
    5、詩歌正文。
    1、復習所學;
    師:同學們已經學過許多古詩了,你們能背幾首給老師聽聽嗎?
    生背古詩。
    2、引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是第九課古詩二首中的《詠柳》。(板書課題)請自由讀一下這首詩,把不認識的字,詞勾下來(生朗誦古詩)。
    3、認讀生字。
    師:有哪些字不認識可以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解決。(注音生字)好,請大家一起朗誦這首詩。
    4、指導朗誦;
    師:朗誦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頓的話,我覺得你們能讀得更好。讀古詩是很講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則來讀?,F在請大家聽老師朗誦一遍,并在停頓的地方劃上“/”。(師范讀,配樂)聽了老師的朗誦,你們想不想再來朗誦一次?(個別讀,配樂)。
    1、明確學習目的;
    師: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幾個方面(出示學習要求:1、了解詩人;2、理解詩題;3、能解釋重點詞“碧玉”“妝”“一”“萬條”“絲絳”;4、能解釋詩句的意思;5、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6、體會詩的意境;7、背誦古詩)。
    2、組織自學;
    師:這既是學習的要求,也是學習古詩的步驟。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前四項學習要求。如有問題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學。
    教師投影詩人情況并作巡視。(預計出現問題:1、不能理解“一”,解決方法:出示裝滿水的水杯,引導學生理解“一”在這里是滿的意思;2、不知“碧玉”在詩中的意思,解決方法:出示插圖,提問,碧玉是什么顏色,與柳樹那一部分的顏色相似?3、不能理解“絲絳”的意思,解決方法:查字典解釋“絳”,再次出示插圖,提問:柳樹的哪一部分像絲帶一樣柔軟。)。
    3、師生交流;
    師:現在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詩人,
    師:這首詩的題目“詠柳”是什么意思,
    師:請四位同學分別解釋四句詩,
    4、分析全詩;
    師:請思考一下,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柳樹,這個季節(ji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請自由讀全詩,邊讀邊想。
    5、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感情;
    師:整首詩既描寫了柳樹,又提到了春天?,F在誰能告訴我,詩人在寫這首詩時是一種什么心情?提示:請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詩人,跟隨老師去郊外走一走,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你到郊外去游玩,當時許多植物還沒有發(fā)芽,加上還有些寒意的風,使人覺得現在仍然是冬天,正在這時,一棵高大的柳樹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因為它已經長出了新葉。嫩綠細長的葉子長滿了整棵柳樹,遠遠望去柳樹就象是用碧玉裝扮起來一樣,而那長滿了柳葉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來,隨著春風擺動,就象是一條條的綠絲帶。正是有了這棵柳樹,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寒冷的冬天終于走了,充滿生機的春天來臨了,過不了多久,萬物都將復蘇,五彩繽紛的顏色將重新裝扮整個世界。想到這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為什么感到高興,詩人因為春天來了而感到高興,說明他對春天怎樣?(板書:詩人的喜春之情)我們已經理解了詩人寫詩時的思想感情,請大家再來朗誦一遍這首詩,注意要體現出詩人喜春贊春的感情。同時要一邊朗誦一邊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配樂,生朗誦)我覺得大家還可以再投入一些,跟著老師再來朗誦一遍。(教師朗誦詩注意姿勢)我感覺下面坐了一群了不起的詩人,你們讀得太好了。
    6、背誦全詩;
    師:現在請大家用1分鐘的時間背下這首詩。
    (生背誦)請這位同學背一下。好,請各位一起來背這首詩,注意要把自己當詩人。(生齊背)。
    7、體會意境。
    師:詩人為我們描繪了春天中柳樹的美妙姿態(tài),春天里除了柳樹外還有其他美麗的景色,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我看看誰的想象力最好。(配樂)。
    請同學們說說你想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
    8、自查知識掌握情況;
    師:請大家對照學習要求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經達到了。(出示學習要求)(板書:你已經知道的;你還不大清楚的;你還想知道的)。
    練習(根據時間安排)。
    1、學法總結;
    我們在學習這首古詩時是按什么順序。你是怎樣學懂這首詩的。(板書學法)。
    2、作業(yè)布置。
    春天是美麗的,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有無數的人描寫春天,贊美春天。這些人中有畫家,音樂家,詩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關的資料,當然也可以把你對春天的看法收集進去。明天我們來開展一次“春天”展示會。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二
    (1)會認“詠”“妝”這兩個生字,會寫“柳”“絲”。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詩的意境。
    3、情感態(tài)度。
    通過理解詩歌內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1.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2.熟讀、背誦課文。
    對詩意的理解。
    1課時。
    (一)情境引入,導入主題。
    (設計意圖:優(yōu)美的春的圖片,悠揚的音樂,將學生引入詩意的課堂,使學生初步體驗,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體誦讀,觸摸意象。
    唐朝詩人賀知章,僅用了短短2句話,就把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繪出來了,讓我們一起到詩中去找一找春的氣息吧?。ㄓ螒蛘掖禾欤?。
    (設計意圖:課件制作書中主題圖,畫面由“燕子”“柳樹”“兩個小朋友”構成,在找春天環(huán)節(jié)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每找到一處春天的景色,就誦讀古詩的某個句子)。
    (設置意圖:以游戲吸引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觀察。)。
    1.簡介作者。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賀知章生活在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與唐代大詩人李白是好朋友。他寫的詩感情豐富,清新通俗。)。
    2.聽配樂誦讀錄音,伴有春天柳樹圖片,無數柳條如同一根根柔軟的絲帶紛紛垂下,在春風里搖曳著。(感受柳樹的美)。
    (設計意圖:運用幻燈片圖畫配樂朗讀等各種形式與手段,多感官讓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之美,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師把整首詩的停頓畫出,學生按停頓自由讀詩,并正確、流利認讀“詠、妝”二字。(第一句中“一”讀二聲,可讀重些,“綠”可讀重。)。
    4.學生再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字音。
    5.指名讀,其他學生正音。
    6.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初讀詩歌目標明確,讓學生整體感知詩歌,由讀得正確流利,到讀得有層次,逐步加深要求。)。
    (三)分步解讀,感受意境。
    1.指導朗讀理解第一句。
    放柳樹從遠處看的圖片,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的柳枝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1)借助課件出示的“碧玉、妝、萬條、絲絳”詞語的解釋,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理解第一句詩的意思。
    (2)課件出示“碧玉”和綠色絲帶的圖片,讓學生觀察這兩樣與柳樹的相似之處。加深理解第一句。
    (3)第一句還有什么不懂之處?大家共同探討。
    (4)教師指導讀,指讀。柳樹像碧玉裝飾成的一樣,垂拂的柳枝又如千萬條綠色的絲帶,美麗極了!詩人的比喻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又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對柳樹的贊美呢?全班看書中插圖吟誦這句。
    (設計意圖:著重抓住“碧玉”“綠絲絳”等詞語感悟作者筆下柳樹的魅力和高貴。)。
    2.指導朗讀理解第二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讓我們接著來看第二句。出示“柳葉”圖片,觀察描述柳葉的樣子。
    (2)前后兩個人多讀幾遍這一句,思考“這么美的柳葉是誰的杰作呢?”
    (3)結合課件上“似”的字義提示,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師:“不知細葉誰裁出”討論:作者運用了擬人寫法,從“裁”字看出,把春天人格化,使讀者感到好像有一位春姑娘在那里巧妙地裁剪似的。
    (4)“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是對上句提出問題的答復,把二月的春風比喻成剪刀。
    師:在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風除了剪出細嫩的柳條外,還剪出了什么?
    (設計意圖: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合理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抓住春風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5)指讀,評價誰讀得好,好在哪?
    (四)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1.讓學生試著把整首詩連起來講一講它的意思,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過贊美嫩綠多姿的柳樹來贊美春天,歌頌了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蓬勃生機,蘊含著作者對柳樹的喜愛之情,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
    2.師生合作,引讀詩句,練習背誦。
    詩,以其古樸深邃的已經感染著我們。
    《詠柳》一詩,世人通過寫初春二月柳樹、柳葉、柳條,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繼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以及對春天景色的贊美。
    俗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對《詠柳》一詩,我作出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要求:第一,熟讀并能背誦這首古詩。第二,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詩句的意思。這兩個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過誦讀、讓學生熟悉詩句,結合圖片和音樂讓學生在多次的誦讀中感悟詩歌的意境,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級學生雖然對古詩詩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學生已經初步具備理解詩句的.能力,可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簡單地寫下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把詩意理解作為一個小小的訓練,讓學生在讀與寫的兩相配合下,細細品味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繼而理解題眼“詠”的意思,揣摩詩歌所要表達的歌頌、贊美之情。
    《詠柳》一詩,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學中,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來提高對古詩學習的興趣。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一樹高。
    萬條——綠絲絳。
    細葉——誰裁出。
    春風——似剪刀。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三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了解古詩的意思。
    教師: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學生:找柳樹的葉子或者枝條。
    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一)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二)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三)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評議。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四)再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五)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六)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七)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一)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綠”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二)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三)自由誦讀,體會感情
    多美的柳樹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讓人喜愛?你準備怎樣讀這首詩,讓別人聽了確實感到很美。你可以在書上做上記號(輕聲、重音)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五、作業(yè)設計
    1、寫生字詞。
    2、默寫古詩。
    3、回家找找描寫春天的詩歌、散文、對聯、童謠、歌曲,寫在采集本上。
    碧玉——一樹高
    詠柳 萬條——綠絲絳
    細葉——誰裁出
    春風——似剪刀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四
    1.課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3.課件出示春柳圖,使學生初步感知柳樹的美。
    4.過渡:柳樹真美啊,連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一首贊美柳樹的詩。(課件出示詩歌)師:同學們已經按課文的預習要求預習了課文,接下來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把這首詩再朗讀幾遍,等一下向老師展示一下你們的朗讀能力好嗎?讀的時候要注意找出能體現柳樹美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個記號。
    1.生自由朗讀。
    2.檢查朗讀情況。
    3.檢查自學情況:通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
    4.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讀懂的地方。
    5.看來大家通過預習,都能自己理解詞語跟句子的意思。學到這里,大家發(fā)現這棵柳樹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樹高、綠;枝多;葉細)。
    6.小結:這棵柳樹多美啊,它長得又高又綠,樹上垂下無數的柳條,它的葉子細細的,多么惹人喜愛啊!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呢?(贊美、喜愛)我們一起讀一遍好嗎?(學生齊讀)。
    1.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內容,那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疑問難。(教師梳理疑問,重點問題再交流朗讀)。
    3.交流朗讀:(主要運用課件幫學生理解,讓學生通過反復讀及小組討論體會課文三個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課文語言的美及柳樹的美)。
    (2)出示第二句詩課件,體會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條”,寫出了柳條隨風飄拂,輕柔美麗、顏色翠綠的特點,讓人覺得它的樣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詩課件,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之處以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指導朗讀,齊讀全詩。
    5.小結過渡: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詩人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用碧玉來比喻柳樹的枝和葉,寫出了柳樹的顏色美,又用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樣子美,然后展開大膽的想象,由柳樹想到二月春風,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1.學生閉目想象意境。后先讓學生交流想到的畫面,再指名描繪意境。
    2.出示本詩配歌課件,讓學生欣賞詩境的美。
    3.吟誦本詩:現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來吟誦,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4.學生吟詩,背詩,互相評價。
    1.大家吟詩的時候多投入啊,可見這一首詩寫得多好?。∠氩幌攵嘧x一些這樣的好詩呢?
    2.課件出示與本詩相關的幾首古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讀。
    學了這首詩后,你回去想給自己布置什么作業(yè)?(可找一些描寫春天的詩來朗誦;可畫一幅春天的畫,可以《詠柳》為題寫一篇作文。
    詠柳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五
    1、透過視圖,讓學生把詩中的話變成畫,從而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
    2、學生學會有韻律感的誦讀古詩,能讀出春天的美,柳樹的美,春風的神奇。
    3、透過朗讀描述春天的古詩,進一步體會春天的美,詩句的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4、能根據圖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作詩。
    重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從而把詩讀出語氣。
    難點:激發(fā)學生愛詩、愛春天的情感,自己創(chuàng)作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把同類詩與本詩相聯系,初步體會情感。
    同學們,此刻是什么季節(jié)。
    課件出示:《春曉》、《村居》兩首古詩及相應畫面。
    2、欣賞春天畫面,激發(fā)其情感。
    走進了春天,我也不由自主地愛上了春天,因此,我把春天那美麗的景色拍了下來,想看嗎那就請你跟著老師一齊走進春天去看一看吧!
    課件出示:春天的畫面。
    3、介紹柳樹的小知識,對柳樹有初步認識。
    看到這些畫面,你最想說什么。
    在這些畫面中,你見到的最多的是什么(學生答:柳樹)。
    柳樹有著十分旺盛的生命力,早春二月它便穿上了淡綠色的春裝,向我們報告春的來臨,到了六月,柳絮漫天飛,那是它們在尋找自己的新家,而當秋風卷走大批黃葉時,它卻依然綠意融融,因此又有人把春天叫作“柳條春”。
    4、引出課題、解題、讀題。
    想明白劉老師此時此刻在想什么嗎我最想把唐朝著名大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贊美柳樹的詩推薦給大家。是的名字叫《詠柳》。(板書課題)。
    你們還記得“詠”是什么意思嗎(板書:贊美)。
    我們還學過哪些題目中帶“詠”的詩學生答:《詠鵝》。
    《詠鵝》就是贊美…《詠華山》就是贊美…那么《詠柳》又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是贊美柳樹,那我們就應怎樣讀課題呢(指名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柳樹圖片及古詩。
    看到這么美的畫面,這么有名的詩句,想讀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怎樣辦。
    學生自由練習讀古詩。
    2、此刻同桌兩個同學比一比,看誰能把這首詩讀準確,如果你的同桌能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就請你在書的上方給他畫一張笑臉,如果他哪讀的不夠準確,就請你幫幫他。
    (三)、了解詩意,指導朗讀。
    第一句:萬條垂下綠絲絳。
    1、指名讀。
    如果你能透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柳樹的樣貌就更好了。
    2、透過視圖、聯想,了解詩意、讀出詩情。
    1》、(出示柳樹圖片)你們看,柳樹的葉子是什么顏色一片片柳葉綠得就像一塊塊翠綠晶瑩的碧玉一樣,多美呀!“碧玉”這個詞就是在告訴我們柳葉長得很…(學生答:很綠)。
    2》、我們再仔細看一看,柳樹的葉子不但綠得可愛,而且還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個性……(學生答:個性多)。
    你覺得把這句詩中的哪個詞讀重就能讓我們感受到這棵高高的柳樹長滿了像碧玉一樣的葉子(學生答:一樹)。
    在古典詩詞中,數量詞并不必須都表示確切的數量,有時它還表示很多的意思。
    3》、指名朗讀第一句,并評讀。
    4》、你們來數數這首詩每句話有幾個字每行有五個字的詩就叫作…(學生答:五言詩)。
    回憶一下,五言詩一般就應怎樣停頓(學生答:二、二、三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