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應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差異化教學。教案的編寫應該注重教學過程的設(shè)計和學生的參與性。請大家閱讀下面這些教案范例,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一
1、讓幼兒初步了解《三字經(jīng)》的相關(guān)知識。
2、學習《三字經(jīng)》前四句話,并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
3、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繼承和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從中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學習《三字經(jīng)》前四句話,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
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1、游戲“三個字”
規(guī)則:由一個人抓其他人跑。只要被抓之前說一個三個字的詞語,別人就不可以抓你了,而你必須站在原地不動,然后再由一個人碰你一下你才可以繼續(xù)玩,如果被抓,被抓的人就去抓別人?!?BR> 2、鼓勵語:veryverygood,veryvery耶!
《三字經(jīng)》圖書一本;《三字經(jīng)》前八句話掛圖一份;圖片三張(小寶寶、泰山、教師醫(yī)生);字卡七張(善良、勇敢、懂禮貌、受人歡迎、膽小、不講衛(wèi)生、說臟話);塑料袋一個;《三字經(jīng)》兒歌音樂。
1、開始部分。
2、結(jié)束部分。
總結(jié):我們的小朋友們真聰明,說出了這么多三個字的詞語。讓我們鼓勵一下自己吧。今天老師給我們的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也是一個三個字的詞語,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呢?(出示《三字經(jīng)》圖書)這本書就是老師帶來的新朋友,大家來念一念它的名字,它叫三——字——經(jīng)。
(1)觀察圖片(出示“小寶寶”圖片)。
(2)貼字卡游戲(將字卡散放在地上)。
總結(jié):我們來看看花仙子送給小寶寶的祝福有:善良、勇敢、懂禮貌、受人歡迎,她希望小寶寶長大了成為善良、勇敢、懂禮貌、受人歡迎的孩子,那小寶寶長大了以后小朋友們愿意和他交朋友嗎?(愿意)我們再來看看壞心巫婆送來的咒語有:不講衛(wèi)生、膽小、說臟話,小寶寶長大了要是不講衛(wèi)生、膽小還愛說臟話我們還愿意和他交朋友嗎?(不愿意)。我們大家以后也要做善良、勇敢、懂禮貌的好孩子,這樣別人才喜歡我們、愿意和我們交朋友。
(3)總結(jié)。
“人之初,性本善?!笔钦f我們?nèi)藙倓偝錾臅r候,天性都是善良的,都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喜愛,也愿意和有良好品德的人交朋友。
(1)觀察“人猿泰山”圖片。
(2)觀察“教師醫(yī)生”圖片。
(3)總結(jié)。
“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們,人的天性本來差不多,但因為在不一樣的環(huán)境里長大,所以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同。
(1)提問引導。
(2)總結(jié)。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钡囊馑季褪且粋€人如果從小就沒有好的教育,那么他善良的`天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的、專心的教育他。
小朋友們老師剛剛把《三字經(jīng)》前四句話的意思告訴了你們,小朋友們學習了這四句話以后明白了些什么道理呢?(好好學習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五)聽兒歌。
小朋友們這首兒歌好聽嗎?那讓我們再聽一遍,這一遍小朋友們可以試著跟著唱一唱。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三字經(jīng)》的前四句,那我們回家以后教給其他的小朋友好嗎?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二
《三字經(jīng)》用典多,知識性強,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編成的讀物。
活動目標:
1.理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含義,并能初步誦讀。
2.能用“哎”及時回答他人的呼喚,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懶。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提前請隔壁班級能力強的一位幼兒及家長拍攝相關(guān)錄象。兩人的照片一張。
3.文字圖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4.每個幼兒的身上貼好名字。(便于老師叫出小朋友的名字)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孩子們今天薛老師帶你們?nèi)フJ識一個新朋友。聽音樂進場。
(二)出示視頻1,理解語句“父母呼,應勿緩?!钡囊馑?,并會用“哎”答應別人。
1.視頻1。
2.師幼討論。
教師:咦,想想答應媽媽了嗎?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媽媽喊你,你會怎么答應。
3.游戲:我喊你答。
教師:我現(xiàn)在做媽媽,你們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時候要趕快答應?
呀想想也答應得很快,我們一起表揚一下。你們也很能干,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4.練習誦讀“父母呼,應勿緩?!苯處煟涸诤芫煤芫靡郧暗男『⒆铀麄円裁靼走@個道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課件1,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請個別幼兒回答。幼兒回答出一句,及時提煉句子,還有誰來會所說聽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誦讀“父母呼,應勿緩”。男孩子們(唉)你來讀一讀。女孩子們,你們也來讀一讀。
(三)播放視頻2,理解語句“父母命,行勿懶。”師:爸爸媽媽喊我們名字的時候要馬上答應,那爸爸媽媽讓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該怎么做呢。
我們先來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視頻2。
2.師幼討論。
教師:媽媽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媽媽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想想做得真不錯,我們表揚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吧?幼兒討論教師: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誰來說一說。
情景表演:幼兒:媽媽喊我洗手,我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那我們試一試。**孩子,到媽媽這里來,要吃飯了,把手洗洗干凈吧。(要下命令式,讓孩子去做事情)3.誦讀句子教師小結(jié):孩子們都明白了爸爸媽媽讓我們做的事情,都知道馬上去做,不偷懶。弟子規(guī)中有一句好聽的話也是說得這件事情。我們一起聽一聽。(播放課件2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出示相應字卡)一起讀一讀。分角色讀4.幼兒體驗。
教師:爸爸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你能馬上去做不偷懶,那老師喊你們做事情,你們愿意嗎?孩子們(哎)請你們把這句好聽的話告訴客人老師吧。(播放課件2)(四)誦讀,進一步鞏固認識。
教師總結(jié):今天好開心,孩子們都會讀弟子規(guī)中的兩句話,明白了話的意思。讓我們一起去告訴別的班級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播放音樂,幼兒拍手誦讀離開)活動延伸:
角色游戲:將錄音放在游戲區(qū)中,幼兒扮演爸爸媽媽和孩子,進一步鞏固認識。
日常生活:家園合作,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懂得“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三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誦原文,積累語言。
2、明白《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謙讓是傳統(tǒng)美德。要繼承和發(fā)揚這種美德。
3、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愛”完美品質(zhì)。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體會原文的含義,學習古人的孝敬父母?;ハ嘀t讓禮儀道德。
【教學準備】。
1、《黃香溫床》《孔融讓梨》配音動畫課件。
2、《三字經(jīng)》朗讀錄音。
3、學習資料的課件設(shè)計。
4“經(jīng)典誦讀能手”頭飾、“經(jīng)典誦讀小名星”頭飾。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嗎想看一看嗎。
2、播放《黃香溫床》《孔融讓梨》動畫課件,要求學生認真看,用心聽,用腦想,能說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們各做了一件什么事為什么他們會這么做看完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這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jīng)》的片段資料,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原文。
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二)誦讀感悟。
1、師范讀,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
2、學生自由讀,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齡、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讀熟讀順。
4、看大屏幕個別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布置誦讀評比規(guī)則。
5、師提示,古文的朗讀不但要正確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播放《三字經(jīng)》朗讀錄音,學生聽后先說感悟再試著自己讀一讀。
6、指名學生個別讀——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之美。)。
出示課件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7、接火車讀。小組讀。各小組評選“經(jīng)典誦讀能手”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8、由“經(jīng)典誦讀能手”上講臺誦讀,評選“經(jīng)典誦讀小明星”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9、全班同學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10、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jīng)》的資料你們已經(jīng)記住了,老師期望你們回家把古詩文背誦給家長聽。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三)拓展升華。
1、讀古詩文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匯報中質(zhì)疑,再次體會原文的含義。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就應怎樣關(guān)心爸爸、媽媽的呢看到別人做不對時你會說什么。
3、你該怎樣和同學、小朋友相處呢。
(四)總結(jié)提高。
黃香和孔融都是之后成為大官,但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的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梢姡⒕锤改福P(guān)心他人,謙虛禮讓,富有愛心,懂得禮儀是多么重要。這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天我們更要學會用愛和感恩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教學反思】。
經(jīng)典誦讀把學生帶入了傳統(tǒng)的文化氛圍,學生在一遍遍的古典經(jīng)文誦讀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遠,興趣漸生,之乎者也,古訓在前,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然約束了自己的行為,傾向于學習,心靈又得到洗禮和震撼。在學生瑯瑯“讀經(jīng)”中,感受到的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趣橫生。
在教學《三字經(jīng)》前,我反復閱讀教材,明白這些資料中講了許多歷史故事,通篇皆為整齊押韻的三字或四字小節(jié),結(jié)構(gòu)整齊悅目,讀來簡潔凝練,抑揚頓挫,瑯瑯上口,根據(jù)這一特點,我查閱了超多的資料,制作資料有關(guān)的小故事課件,借助這些故事幫忙學生理解其含義及做人的道理。本次教學中,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很好地調(diào)動了學生誦讀《三字經(jīng)》的用心性。在教學資料時,利用《黃香溫席》和《孔融讓梨》兩個故事,結(jié)合文本,由字到句,再拓展到日常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感知何為“孝”何為“悌”的道理。另外,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材語言特點,主要的教學支點就是“讀”,采用自讀、練讀、指讀、合作讀、表演讀、競賽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熟悉文本,并感悟文本。
這一系列的過程,層層深入,步步提高要求,從誦讀中,教材的'押韻美感、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才能體現(xiàn)出來,或者說正是教材語言特有的聲律美感內(nèi)在地決定了吟詠誦讀是其主要學習方式。因聽聲而記真切,因吟誦而見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語言的聲音美本身!這能夠看出每一天讓孩子反復吟誦這類讀本,美辭佳句盡入腹中,積累日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凝練、典雅的文言語感和美感,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識字量及運用知識的潛力得到了促進和發(fā)展。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四
一、我會填。(2×10=20)。
1、高曾祖,。身而子,。
2、三才者,。三光者,。
3、曰春夏,。此四時,。
4、養(yǎng)不教,。教不嚴,。
5、一而十,。百而千,。
二、我會選。(4×12=48)。
1、“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边@個故事發(fā)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2、“香九齡,能溫席”告訴我們()。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長c、要認真學習。
3、“融四歲,能讓梨”告訴我們()。
a、要認真學習b、要幫助別人c、要學會謙讓。
4、“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边@句話是說()。
a、要堅持鍛煉身體。b、做人要遵守禮節(jié),講求信用。
c、子女要孝敬父母。d、要加緊時間學習。
5、《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哪個人很會教育孩子,五個孩子都很有出息。()。
a、竇燕山b、曾參c、黃香d、孔子。
6、《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
a古詩b四詩c唐詩。
7、《論語》共有()篇。
8、“如果不加以教育,一個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會發(fā)生改變?!庇谩度纸?jīng)》原文表達是哪一句?()。
a.茍不教,性乃遷。b.教之道,貴以專。
c.人不學,不知義。d.幼不學,老何為。
9、“稻粱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敝械摹傲弧敝傅氖牵ǎ?。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
10、“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敝械?“豕”指的是()。
a.豬b.鴨c.鴿子d.狗。
11、王小清的爸爸對兒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只顧著自己打牌。你打算用哪句話來勸他?()。
a.親師友習禮儀b.養(yǎng)不教父之過。
c.昔孟母擇鄰處d.人不學不知禮。
12、三才者指的是()。
a天地人b日月星c君臣義。
三、我是小判官。(2×6=12)。
1.《孟子三遷》這個故事是發(fā)生在孔子身上的。()。
2.《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謙讓。()。
3.《三字經(jīng)》中竇燕山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長大后,名揚四海。()。
4.“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意思是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曾經(jīng)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氣得剪斷了織布機上織了一半的布,讓孟子知道半途而廢將一事無成。()。
5.“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學”。()。
6.君則敬,臣則忠是十義中的兩義。()。
四、我會連。(2×10=20)。
(1)茍不教,性乃遷教不嚴,師之惰。
養(yǎng)不教,父之過詳訓詁,明句讀。
凡訓蒙,須講究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有義方百而千,千而萬。
一而十,十而百教之道,
貴以專。
(2。
禮)我周公,作周如六經(jīng),始可讀。
孝
熟
存治體。
經(jīng)
子
記其事。
為
初
當講求。
詩
秋
至四書。
經(jīng)通既明學者書易,,,,四書著六官,方讀撮其要,必有號六經(jīng),禮春小學終,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五
1、人之初。
教學目標:
1.了解《三字經(jīng)》相關(guān)背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2.淺顯講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思想家。
3.通過課程內(nèi)容學習,理解習慣及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貴在專一和堅持。
教學重點:
激發(fā)學習興趣,解答為什么要學習國學,國學學什么,學了對生活會有什么影響。
教學難點: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人性的理解。啟發(fā)大家思考如何評判哲學思想,如果辯證的看待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三字經(jīng)》是古代小朋友上學的第一本書,是一本啟蒙讀物。他一共有1000多個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內(nèi)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經(jīng)作為小朋友上學學的第一門課程,學了它,我們就能知道怎么做個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東西,為什么我們會有輩分,中國最長的河是那條河?在我們沒出生以前中國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從今天開始也要學習它,通過它我們將會了解很多的東西。
這本《三字經(jīng)》會回答我們。接下來,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們的。
二、誦讀新句子:
請一個學生上臺領(lǐng)讀,大家一起誦讀。
三、講解句子,闡釋概念:
2、性相近,習相遠。“近”接近,類似;“習”習染,長期在某種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的習慣;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來差別不大,但是因為后天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變得越來越大了。
3、教之道,貴以專?!敖獭苯逃?,學習;“貴”重要的,好的方面;“?!睂R弧_@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專心為主,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講解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2)講了岳飛教育兒子的故事。
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進入學校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
四、復習(3'):
誦讀新學的句子,齊誦已學的所有句子。
五、總結(jié)。
每個人出生時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善還是惡,我們都有完全一樣的開始。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每個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專心程度,使我們漸漸差別越來越大。有人經(jīng)過努力成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編成了大家都不喜歡的人。我們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就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專心學習,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聽父母的話。
2、子不學。
教學目標:
1、.介紹三字經(jīng)。
2、.講解三字經(jīng)第一段5-8句內(nèi)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應該怎么做。
教學重點:
講解三字經(jīng)第一段5-8句內(nèi)容。
教學難點:
淺顯講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三字經(jīng)前四句內(nèi)容,提問的方式。
1)上節(jié)課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學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上節(jié)課大家學習到了什么?
學生回到: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二、講解課文內(nèi)容。
1、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講了岳飛教育兒子的故事。
2)小結(jié):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進入學校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
2、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3、小結(jié);深講黃香和孔融兩個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們?nèi)绾稳ジ卸?黃香和孔融都是后來成為大官的人,可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成為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這是因為“感恩”自古就是中國人的精神內(nèi)核,使我們最先要做到的。
三、總結(jié)。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六
1.夏至到了,學會正確的防暑降溫方法。
2.能在老師幫助下完成切西瓜游戲,鍛煉體魄,鍛煉反應力。
夠全班吃的西瓜。
1.談話引入。
(1)小朋友們,夏至過去后天氣就要一天比一天熱了,你們對付炎熱有什么好方法嗎?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點評,重點點評喝水,沖涼,電扇,空調(diào)這幾個容易因為貪涼導致疾病的方法。
2.集中總結(jié)夏季防暑方法及錯誤方法。
(1)多喝白開水,不要等口渴再喝,這樣并不能很好的起到補水的作用。同時少喝冰水,避免刺激腸胃。
(2)不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nèi)的熱量反而難以散發(fā),可能還會引起腦部血管收縮導致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3)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diào)間里,不出門運動,容易得“空調(diào)病”。空調(diào)室內(nèi)外溫差不宜超過5度,即使天氣再熱也不能低于24度。
(4)可以喝綠豆湯,薄荷水,吃西瓜等用于解暑降溫,注意西瓜不宜多吃。
3.切西瓜。
(1)小朋友們,剛才我們提到夏天不能長時間的待在空調(diào)間里,要出去運動,我們這就去出門活動一下身體吧。
(2)做游戲切西瓜。
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圈,一名幼兒做切西瓜的人站在圈里,邊走邊說“切,切,切西瓜,一刀兩刀就開花”,說完用手來切圍成圈的幼兒的.手,被切到的兩名幼兒超不同方向圍著圈跑誰先跑到切口的地方誰到圈里來做新的切瓜人,然后繼續(xù)游戲。
(3)做完游戲回到教室,教師分發(fā)切好的西瓜。
4.活動結(jié)束。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七
1、自由拼讀并有感情地朗讀三字經(jīng)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體會《三字經(jīng)》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通過學習,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學準備:《三字經(jīng)》故事,音樂磁帶,《三字經(jīng)》朗讀磁帶。
一、多種方式,復習舊知。
二、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4)指讀,隨時正音。
(5)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6)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讀得又快又準。
2、誦讀原文,讀出節(jié)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放《三字經(jīng)》的朗讀磁帶。)。
(2)試著自己讀一讀。
(3)指名讀,生評,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
(4)拍手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3、質(zhì)疑釋義。
(2)在匯報、質(zhì)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
(3)你們學明白這段故事了嗎?那就請聽同學來講一講吧!(配樂,進一步感悟原文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4)小結(jié):只有知道這些,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學習的?你喜歡他們的方法嗎?說說理由。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背誦給家長聽。
2、親自查閱有關(guān)今天學的《三字經(jīng)》中的典故,小組合作試著表演。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八
三字經(jīng)第十三頁通過講述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告訴了大家學習的重要性,希望孩子們通過學習本課,對學習的態(tài)度更加積極。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讀國學書p13內(nèi)容。
2、理解p13文章的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種不同的方式誦讀p13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
2、通過故事深刻體會古人勤奮學習的道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從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中體會幸福來之不易,增強學習積極性。
二、設(shè)計理念。
環(huán)環(huán)相扣。讀文背文、明意、悟理導行三層。
教學。
目標,以故事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讀文明意,生活介入,明理導行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層推進,促進知行合一。借助案例,在案例中詮釋本文的重點。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含義。
三、
教學過程:(一)復習。
師:孩子們,剛才咱們聽了一段好聽的歌謠,你們能聽出來歌謠念的是什么嗎?
生:三字經(jīng)。
師:是的,是咱們最近每天都在學的《三字經(jīng)》,那么你們這段時間學習的怎么樣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準備好了嗎?生:準備好了。(集體誦讀三字經(jīng)節(jié)選)。
(二)導入新課。
1、同學們充滿韻味的誦讀,又把我們帶入了遙遠的年代。雖然時間已經(jīng)久遠,但許多做人的道理卻是一樣的。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這個人是我們國家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就是孔子,孔子在當時很有名望,也有非常多學生,孔子在60多歲的時候周游列國,卻在燕國請一名七歲少年做他的老師,這在當時可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但是孔子并不以為恥,反而對他的小老師非常尊重,這說明就算像孔子這樣的大教育家,也還是要勤奮學習,就更不用說咱們小朋友啦!還有一名宋朝的大官叫做趙普,他的地位雖然已經(jīng)很高了,但是在平時閑暇的時候他仍然喜歡坐在桌子邊讀《論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這一段,看一看這兩位古代的名人是怎樣用功學習的。首先老師先給大家讀一次,老師讀的時候,你左按書,右指字,看哪個字不認識,聽聽老師怎么讀。
剛才同學們聲音真洪亮!現(xiàn)在老師想找?guī)孜煌瑢W站起來試著讀一讀,如果讀得聲音洪亮并且字音準確,有節(jié)奏。你就能成為這堂課的誦讀之星,并得到一顆小星星剛才這幾位同學讀的各有優(yōu)點,那么現(xiàn)在咱們?nèi)嗤瑢W分組讀一下這一段,比一比哪一組同學讀的最好。分組比賽完了,咱們男生和女生來比一比,看看是咱們班的小男子漢更有氣魄還是小美女們更勝一籌呢?咱們先男后女,一起讀一讀。
2、孩子們,古代的時候人們學習的條件非常艱苦,他們沒。
有書看,所以只能把草編成席子,或者把竹子削成竹片,在上面抄寫書的內(nèi)容。有的人為了看書的時候不打瞌睡,就把頭發(fā)用一根繩子系起來,吊在房梁上面,或者在自己打瞌睡的時候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來讓自己清醒,孩子們,他們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那么,帶著對古人的敬佩,咱們一起來聽老師為大家讀一讀,還是一樣的要求,在老師讀的時候,你用手指著字,看看哪個字音不會讀。
洪亮,讀音最標準!
贏得誦讀之星的機會又來了!哪位同學愿意站起來讀一讀呢?咱們先女后男,一起讀一讀。
3、從前有一個小朋友叫做車胤,他家里很窮,因為晚上看。
書的時候沒有燈,所以他捉了很多螢火蟲,放在一個小袋子中,用螢火蟲的光亮來照著書上的字看書。還有一個小朋友和車胤是一樣的情況,那么他想出來什么好辦法在晚上讀書呢?我們一起看一個小動畫片(放映雪動畫片)孩子們,動畫片上的的這個小朋友叫做孫康,他利用雪反光來看清書上面的字.古代的這些小朋友,和我們不一樣,既要幫家里干活,還要抓緊時間讀書,一位小朋友一邊砍柴一邊讀書,另一位小朋友一邊放牛一邊讀書,這些古代的小朋友雖然距離我們今天很遙遠,但是他們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欽佩,你們想不想學習他們的精神呢?這一小節(jié)跟著老師一起讀。
4、孩子們,咱們分小節(jié)讀完了這一頁,學習了古人是怎樣。
勤奮讀書的,現(xiàn)在咱們試著把整頁連起來讀一讀,在讀之前老師有個要求,不要拖長聲,而且要讀得有節(jié)奏。(齊讀)。
下面咱們一起拍手讀全體同學手背后讀。
四、
總結(jié)。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九
1、能流利地朗讀和背誦本句三字經(jīng)。
2、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同學之間互相謙讓可以增進團結(jié),講謙讓是一種美德。
一、談話導入。
書是人類的營養(yǎng)品,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中沒有了陽光,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你們平時都讀了哪些課外書呢?(學生自由講)。
1、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
在你讀過的課外書當中,你最喜歡哪一本?能說說喜歡的原因嗎?
(1)同桌交流。
(2)班級內(nèi)交流。(相機進行評價)。
2、總結(jié):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自然更豐富。
3、揭示揭題:
二、學文曉理:
(一)、自讀。
生借助拼音自讀一遍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二)、學文釋義。
1、講(東漢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才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然后提問:(出示圖片)。
(1)圖中誰是孔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孔融最先拿梨,本來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卻是怎么做的呢?
(3)他為什么要給自己選一個最小的?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讓給了哥哥和弟弟,這說明了什么?
(6)誰能學學爸爸的語氣夸夸孔融?
(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揚,心里會怎樣想?
(8)孔融這樣做,他的哥哥會怎樣想?弟弟呢?他們以后也會怎樣做呢?
2、小結(jié):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在好處和方便面前不搶先,能讓人,他不僅受到了全家人的稱贊,也受到了世人的贊揚。所以,千百年來,“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孔融也成為了小朋友學習的好榜樣。
3、那么,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什么呢?
4、老師朗讀三字經(jīng),請學生一起讀。
5、老師解釋語譯部分。
6、指導學生朗讀經(jīng)文,背誦經(jīng)文。
7、故事情景再現(xiàn):學生表演。
三、擴展活動:
學習兒歌《謙讓歌》。
《謙讓歌》好兒童,要謙讓,好處、方便,我不搶,要學孔融把梨讓,不搶先,能讓人,先別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十
設(shè)計理念:將厚重的中華文化濃入兒童的閱讀理解過程之中,給兒童以浸潤,給兒童以重染。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會認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訓練為主,做到參與面廣;加強誦讀,說勤學成才的故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明白勤學好問、有所作為,人生才有意義的道理。
學情分析:《三字經(jīng)》一課,體現(xiàn)了文化的浸潤,這是純樣的民族文化的浸潤,不僅是對具體文字的感受,更是對中華文明的感知,對中華民族氣節(jié)的啟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們身邊,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就在自己的學習,生活與成長,發(fā)展過程中。
“茍不學”“易為人”“雞司晨”這些詞句,理解起來有難度,但只要讀熟了,記住了,就為今后更好的理解、領(lǐng)悟、印證打下了基礎(chǔ)。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嗎,我們上學的時候先學習什么呢?對,是漢語拼音。古時候的孩子們剛上學時首先要學習的卻不是拼音,而是幾本蒙書,比如《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字經(jīng)》的節(jié)選。
二、學習課文。
1、通讀,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們自由讀,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2、交流整體感受:讀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些什么?
(四)品析賞讀:
你最喜歡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先進行小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總結(jié)體會,整合感悟:
學生帶著各自對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讀本組文章。
(六)字形的記憶與書寫指導: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把字寫美觀。
1、在這組文章中,你又認識了哪些字?小組同學互相讀一讀,認一認。
2、出示本課的六個生字,讓學生分析字形,然后說說自己記住了哪個字,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非”:非字像個梯子,把梯子一分為二,再反過來拼裝而成。
(設(shè)計說明:不管學生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字形,都應該給予鼓勵,因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來的就一定是具有個性化的結(jié)論。)。
(七)總結(jié)與延伸:
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的蒙學讀本內(nèi)容是十分豐富的,我們今天只是讀了其中的幾個片段,同學們課下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xù)誦讀。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十一
這節(jié)國學課的教學內(nèi)容為我校校本教材《三字經(jīng)》中關(guān)于孝道的內(nèi)容: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并以此由古及今,學習體會《新三字經(jīng)》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內(nèi)容。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手段,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特點由國學熱身操導入、課間穿插《三字經(jīng)兒歌》,采用聽一聽,看一看;讀一讀,背一背;講一講,想一想;唱一唱,樂一樂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融身體語言,表情動作于教學中,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受到傳統(tǒng)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附:教學內(nèi)容]《新三字經(jīng)》小朋友。
正年少。
尊長輩。
懂禮貌父母教。
認真聽。
做錯事。
即改正長輩錯。
要提醒。
態(tài)度好。
心意誠家務事。
愿承擔。
洗碗筷。
掃庭院家愛我我愛家。
好孩子。
人人夸。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十二
金裝鎮(zhèn)中心小學。
黃穎。
教學內(nèi)容:
《三字經(jīng)》中的“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理解詩文內(nèi)容明白只要努力用功讀書,就會取得好成績的道理。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并且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達到背誦。
3、明白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可以使自己進步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對“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眱?nèi)容及含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小黑板、圖片。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詩文、理解大意。
三、明理品讀。
四、明理品讀。
五、拓展升華。
六、總結(ji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四篇小故事,請同學們邊聽邊想:這四個故事講的都是什么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述祖瑩吟詩、李泌賦棋、文姬辨琴、道韞詠吟的故事)。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講的是什么事?你從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跟這四個故事有關(guān)的“三字經(jīng)”。
二、初讀詩文、理解大意。
1、出示詩文,讀準字音。
(1)教師范讀(教師語速適中,使學生聽清字音)。
(2)學生自讀(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使學生讀準字音)。
(3)指名讀(多種形式:拍手讀,男、女生分讀,小組讀,接龍讀……)。
2、理解詩文。
(1)你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
學生匯報,教師適時講解:賦棋、彼、爾、效等字詞的意思。(2)指名講解詩文的意思(學生嘗試講解,教師適時補充)。
(3)教師對詩文意思進行小結(jié):北齊有個叫祖瑩的人,八歲就能吟詩,后來當了秘書監(jiān)著作郎。唐朝有個叫李泌的人,七歲就能以下棋為題而作出詩賦。他們兩個人的聰明和才智,在當時很受人們的贊賞和稱奇。你現(xiàn)在正是求學的開始,應該效法他們,努力用功地讀書。
東漢末年的蔡文姬,從小便能分辨琴聲的好壞,可以從琴聲分辨出吉兇之兆。晉朝宰相謝安的侄女謝道韞能出口成詩。他們這些女孩子,既聰明又敏捷,你們這些男生應當自我警惕,好好努力,不分男女,只要是好榜樣就要學習。
三、明理品讀。
1、北齊的祖瑩、唐朝的李泌、東漢的蔡文姬、晉朝謝道韞為什么能有這樣的成績?
2、我們應該向他們倆學習什么?
3、讓我們再來把這四句三字經(jīng)有感情的讀一讀(自由讀后齊讀)。
四、嘗試背誦。
1、自由背誦。自己小聲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師生互動,考考你。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快又好(過關(guān)者畫上紅旗)。
五、拓展升華。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北齊的祖瑩、唐朝的李泌、東漢的蔡文姬、晉朝謝道韞的故事,希望同學們能效法他們,從小就努力用功地讀書,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
七、板書設(shè)計: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八、教后反思。
《三字經(jīng)》是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課前我積極準備,查閱了一些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相關(guān)知識,以應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各種疑問,并力爭課堂教學上有一定的突破;課后我進行了深入的反思。
首先,我從什么是《三字經(jīng)》引入,激發(fā)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欲望,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其次,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品德教育,從“勤學成才”的故事,啟發(fā)學生,珍惜光陰,使每個同學更加發(fā)奮讀書。
第三,在課堂上使用配樂朗讀不僅活躍了氣氛,更使同學們感受到了中國古典音樂和古典文化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輕松的背下所學內(nèi)容,得到教育。
此外,查找資料是中年級學生應該培養(yǎng)的能力,以查找自己喜歡的關(guān)于學習的內(nèi)容為依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起,使學生的新知識有了擴展,還使學生對舊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總之,本次課堂上,學生興趣很高,課堂氣氛活躍,他們能很快地掌握所學的內(nèi)容,大部分學生都會初步背誦,教學目的達到,課堂效果良好,但還出現(xiàn)一些問題,因為現(xiàn)在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許多的知識,課堂上隨時會提出各種問題,出現(xiàn)各種情況,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具有靈活的課堂教育機智,才能適應教育的發(fā)展。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十三
1、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體會和理解《三字經(jīng)》中積極的義理,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2、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jīng)》,體會《三字經(jīng)》的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學生會判斷《三字經(jīng)》中的精髓內(nèi)容。
一、課前演講與名言推薦。
1、課前演講《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2、演講評分。
二、導入。
師:“?;丶铱纯础辈粌H道出了作者的心聲,而且還唱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那就是對家的重視?!度纸?jīng)》里也有這樣一句話:“夏傳子家天下”。今天,讓我們再次學習《三字經(jīng)》,再次去領(lǐng)略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
三、要求學生背誦《三字經(jīng)》。
1、提出要求: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背誦,并簡要闡述喜歡的理由。
2、背誦《三字經(jīng)》片段并簡要陳述理由。
四、要求學生談談學習《三字經(jīng)》后的收獲。
1、提出要求:請學生結(jié)合《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談談學習后的收獲。
2、學生談收獲。
學生1:九峰人的座右銘是“先成人再成材”,這句話說出了道德品質(zhì)的重要性?!度纸?jīng)》中“黃香溫席”“孔融讓梨”和“孫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們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多交良師益友,努力學習。學了《三字經(jīng)》,我還知道: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連動物也不如。
學生2:《三字經(jīng)》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這句話就是:“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這句話告訴我們:勤勞就有功效,嬉戲是沒有益處的,應該警惕自己,時時勤勉用功。讀了這句話,我懂得了凡是勤懇學習的人,一定會有進步。如果怠惰嬉戲,不但沒有益處,而且還會有損害,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學生3:“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啟示。如果一個人不學禮,就無法立足于社會,因為不懂禮的話,就會容易說錯話,如果懂得禮節(jié),大家便樂意和你為友,并且尊敬你。我們現(xiàn)在求學,常常與老師親近,要學老師良好的言行,功課上有疑問要請教老師,不要和老師疏遠。對于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要與他們和樂相初。
五、拓展閱讀,并讓學生嘗試寫《三字經(jīng)》。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一
1、讓幼兒初步了解《三字經(jīng)》的相關(guān)知識。
2、學習《三字經(jīng)》前四句話,并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
3、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繼承和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從中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學習《三字經(jīng)》前四句話,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
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1、游戲“三個字”
規(guī)則:由一個人抓其他人跑。只要被抓之前說一個三個字的詞語,別人就不可以抓你了,而你必須站在原地不動,然后再由一個人碰你一下你才可以繼續(xù)玩,如果被抓,被抓的人就去抓別人?!?BR> 2、鼓勵語:veryverygood,veryvery耶!
《三字經(jīng)》圖書一本;《三字經(jīng)》前八句話掛圖一份;圖片三張(小寶寶、泰山、教師醫(yī)生);字卡七張(善良、勇敢、懂禮貌、受人歡迎、膽小、不講衛(wèi)生、說臟話);塑料袋一個;《三字經(jīng)》兒歌音樂。
1、開始部分。
2、結(jié)束部分。
總結(jié):我們的小朋友們真聰明,說出了這么多三個字的詞語。讓我們鼓勵一下自己吧。今天老師給我們的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也是一個三個字的詞語,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呢?(出示《三字經(jīng)》圖書)這本書就是老師帶來的新朋友,大家來念一念它的名字,它叫三——字——經(jīng)。
(1)觀察圖片(出示“小寶寶”圖片)。
(2)貼字卡游戲(將字卡散放在地上)。
總結(jié):我們來看看花仙子送給小寶寶的祝福有:善良、勇敢、懂禮貌、受人歡迎,她希望小寶寶長大了成為善良、勇敢、懂禮貌、受人歡迎的孩子,那小寶寶長大了以后小朋友們愿意和他交朋友嗎?(愿意)我們再來看看壞心巫婆送來的咒語有:不講衛(wèi)生、膽小、說臟話,小寶寶長大了要是不講衛(wèi)生、膽小還愛說臟話我們還愿意和他交朋友嗎?(不愿意)。我們大家以后也要做善良、勇敢、懂禮貌的好孩子,這樣別人才喜歡我們、愿意和我們交朋友。
(3)總結(jié)。
“人之初,性本善?!笔钦f我們?nèi)藙倓偝錾臅r候,天性都是善良的,都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喜愛,也愿意和有良好品德的人交朋友。
(1)觀察“人猿泰山”圖片。
(2)觀察“教師醫(yī)生”圖片。
(3)總結(jié)。
“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們,人的天性本來差不多,但因為在不一樣的環(huán)境里長大,所以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同。
(1)提問引導。
(2)總結(jié)。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钡囊馑季褪且粋€人如果從小就沒有好的教育,那么他善良的`天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的、專心的教育他。
小朋友們老師剛剛把《三字經(jīng)》前四句話的意思告訴了你們,小朋友們學習了這四句話以后明白了些什么道理呢?(好好學習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五)聽兒歌。
小朋友們這首兒歌好聽嗎?那讓我們再聽一遍,這一遍小朋友們可以試著跟著唱一唱。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三字經(jīng)》的前四句,那我們回家以后教給其他的小朋友好嗎?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二
《三字經(jīng)》用典多,知識性強,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編成的讀物。
活動目標:
1.理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含義,并能初步誦讀。
2.能用“哎”及時回答他人的呼喚,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懶。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提前請隔壁班級能力強的一位幼兒及家長拍攝相關(guān)錄象。兩人的照片一張。
3.文字圖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4.每個幼兒的身上貼好名字。(便于老師叫出小朋友的名字)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孩子們今天薛老師帶你們?nèi)フJ識一個新朋友。聽音樂進場。
(二)出示視頻1,理解語句“父母呼,應勿緩?!钡囊馑?,并會用“哎”答應別人。
1.視頻1。
2.師幼討論。
教師:咦,想想答應媽媽了嗎?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媽媽喊你,你會怎么答應。
3.游戲:我喊你答。
教師:我現(xiàn)在做媽媽,你們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時候要趕快答應?
呀想想也答應得很快,我們一起表揚一下。你們也很能干,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4.練習誦讀“父母呼,應勿緩?!苯處煟涸诤芫煤芫靡郧暗男『⒆铀麄円裁靼走@個道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課件1,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請個別幼兒回答。幼兒回答出一句,及時提煉句子,還有誰來會所說聽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誦讀“父母呼,應勿緩”。男孩子們(唉)你來讀一讀。女孩子們,你們也來讀一讀。
(三)播放視頻2,理解語句“父母命,行勿懶。”師:爸爸媽媽喊我們名字的時候要馬上答應,那爸爸媽媽讓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該怎么做呢。
我們先來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視頻2。
2.師幼討論。
教師:媽媽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媽媽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想想做得真不錯,我們表揚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吧?幼兒討論教師: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誰來說一說。
情景表演:幼兒:媽媽喊我洗手,我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那我們試一試。**孩子,到媽媽這里來,要吃飯了,把手洗洗干凈吧。(要下命令式,讓孩子去做事情)3.誦讀句子教師小結(jié):孩子們都明白了爸爸媽媽讓我們做的事情,都知道馬上去做,不偷懶。弟子規(guī)中有一句好聽的話也是說得這件事情。我們一起聽一聽。(播放課件2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出示相應字卡)一起讀一讀。分角色讀4.幼兒體驗。
教師:爸爸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你能馬上去做不偷懶,那老師喊你們做事情,你們愿意嗎?孩子們(哎)請你們把這句好聽的話告訴客人老師吧。(播放課件2)(四)誦讀,進一步鞏固認識。
教師總結(jié):今天好開心,孩子們都會讀弟子規(guī)中的兩句話,明白了話的意思。讓我們一起去告訴別的班級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播放音樂,幼兒拍手誦讀離開)活動延伸:
角色游戲:將錄音放在游戲區(qū)中,幼兒扮演爸爸媽媽和孩子,進一步鞏固認識。
日常生活:家園合作,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懂得“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三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誦原文,積累語言。
2、明白《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謙讓是傳統(tǒng)美德。要繼承和發(fā)揚這種美德。
3、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愛”完美品質(zhì)。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體會原文的含義,學習古人的孝敬父母?;ハ嘀t讓禮儀道德。
【教學準備】。
1、《黃香溫床》《孔融讓梨》配音動畫課件。
2、《三字經(jīng)》朗讀錄音。
3、學習資料的課件設(shè)計。
4“經(jīng)典誦讀能手”頭飾、“經(jīng)典誦讀小名星”頭飾。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嗎想看一看嗎。
2、播放《黃香溫床》《孔融讓梨》動畫課件,要求學生認真看,用心聽,用腦想,能說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們各做了一件什么事為什么他們會這么做看完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這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jīng)》的片段資料,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原文。
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二)誦讀感悟。
1、師范讀,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
2、學生自由讀,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齡、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讀熟讀順。
4、看大屏幕個別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布置誦讀評比規(guī)則。
5、師提示,古文的朗讀不但要正確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播放《三字經(jīng)》朗讀錄音,學生聽后先說感悟再試著自己讀一讀。
6、指名學生個別讀——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之美。)。
出示課件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7、接火車讀。小組讀。各小組評選“經(jīng)典誦讀能手”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8、由“經(jīng)典誦讀能手”上講臺誦讀,評選“經(jīng)典誦讀小明星”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9、全班同學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10、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jīng)》的資料你們已經(jīng)記住了,老師期望你們回家把古詩文背誦給家長聽。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三)拓展升華。
1、讀古詩文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匯報中質(zhì)疑,再次體會原文的含義。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就應怎樣關(guān)心爸爸、媽媽的呢看到別人做不對時你會說什么。
3、你該怎樣和同學、小朋友相處呢。
(四)總結(jié)提高。
黃香和孔融都是之后成為大官,但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的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梢姡⒕锤改福P(guān)心他人,謙虛禮讓,富有愛心,懂得禮儀是多么重要。這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天我們更要學會用愛和感恩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教學反思】。
經(jīng)典誦讀把學生帶入了傳統(tǒng)的文化氛圍,學生在一遍遍的古典經(jīng)文誦讀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遠,興趣漸生,之乎者也,古訓在前,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然約束了自己的行為,傾向于學習,心靈又得到洗禮和震撼。在學生瑯瑯“讀經(jīng)”中,感受到的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趣橫生。
在教學《三字經(jīng)》前,我反復閱讀教材,明白這些資料中講了許多歷史故事,通篇皆為整齊押韻的三字或四字小節(jié),結(jié)構(gòu)整齊悅目,讀來簡潔凝練,抑揚頓挫,瑯瑯上口,根據(jù)這一特點,我查閱了超多的資料,制作資料有關(guān)的小故事課件,借助這些故事幫忙學生理解其含義及做人的道理。本次教學中,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很好地調(diào)動了學生誦讀《三字經(jīng)》的用心性。在教學資料時,利用《黃香溫席》和《孔融讓梨》兩個故事,結(jié)合文本,由字到句,再拓展到日常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感知何為“孝”何為“悌”的道理。另外,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材語言特點,主要的教學支點就是“讀”,采用自讀、練讀、指讀、合作讀、表演讀、競賽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熟悉文本,并感悟文本。
這一系列的過程,層層深入,步步提高要求,從誦讀中,教材的'押韻美感、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才能體現(xiàn)出來,或者說正是教材語言特有的聲律美感內(nèi)在地決定了吟詠誦讀是其主要學習方式。因聽聲而記真切,因吟誦而見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語言的聲音美本身!這能夠看出每一天讓孩子反復吟誦這類讀本,美辭佳句盡入腹中,積累日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凝練、典雅的文言語感和美感,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識字量及運用知識的潛力得到了促進和發(fā)展。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四
一、我會填。(2×10=20)。
1、高曾祖,。身而子,。
2、三才者,。三光者,。
3、曰春夏,。此四時,。
4、養(yǎng)不教,。教不嚴,。
5、一而十,。百而千,。
二、我會選。(4×12=48)。
1、“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边@個故事發(fā)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2、“香九齡,能溫席”告訴我們()。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長c、要認真學習。
3、“融四歲,能讓梨”告訴我們()。
a、要認真學習b、要幫助別人c、要學會謙讓。
4、“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边@句話是說()。
a、要堅持鍛煉身體。b、做人要遵守禮節(jié),講求信用。
c、子女要孝敬父母。d、要加緊時間學習。
5、《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哪個人很會教育孩子,五個孩子都很有出息。()。
a、竇燕山b、曾參c、黃香d、孔子。
6、《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
a古詩b四詩c唐詩。
7、《論語》共有()篇。
8、“如果不加以教育,一個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會發(fā)生改變?!庇谩度纸?jīng)》原文表達是哪一句?()。
a.茍不教,性乃遷。b.教之道,貴以專。
c.人不學,不知義。d.幼不學,老何為。
9、“稻粱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敝械摹傲弧敝傅氖牵ǎ?。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
10、“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敝械?“豕”指的是()。
a.豬b.鴨c.鴿子d.狗。
11、王小清的爸爸對兒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只顧著自己打牌。你打算用哪句話來勸他?()。
a.親師友習禮儀b.養(yǎng)不教父之過。
c.昔孟母擇鄰處d.人不學不知禮。
12、三才者指的是()。
a天地人b日月星c君臣義。
三、我是小判官。(2×6=12)。
1.《孟子三遷》這個故事是發(fā)生在孔子身上的。()。
2.《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謙讓。()。
3.《三字經(jīng)》中竇燕山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長大后,名揚四海。()。
4.“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意思是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曾經(jīng)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氣得剪斷了織布機上織了一半的布,讓孟子知道半途而廢將一事無成。()。
5.“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學”。()。
6.君則敬,臣則忠是十義中的兩義。()。
四、我會連。(2×10=20)。
(1)茍不教,性乃遷教不嚴,師之惰。
養(yǎng)不教,父之過詳訓詁,明句讀。
凡訓蒙,須講究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有義方百而千,千而萬。
一而十,十而百教之道,
貴以專。
(2。
禮)我周公,作周如六經(jīng),始可讀。
孝
熟
存治體。
經(jīng)
子
記其事。
為
初
當講求。
詩
秋
至四書。
經(jīng)通既明學者書易,,,,四書著六官,方讀撮其要,必有號六經(jīng),禮春小學終,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五
1、人之初。
教學目標:
1.了解《三字經(jīng)》相關(guān)背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2.淺顯講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思想家。
3.通過課程內(nèi)容學習,理解習慣及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貴在專一和堅持。
教學重點:
激發(fā)學習興趣,解答為什么要學習國學,國學學什么,學了對生活會有什么影響。
教學難點: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人性的理解。啟發(fā)大家思考如何評判哲學思想,如果辯證的看待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三字經(jīng)》是古代小朋友上學的第一本書,是一本啟蒙讀物。他一共有1000多個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內(nèi)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經(jīng)作為小朋友上學學的第一門課程,學了它,我們就能知道怎么做個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東西,為什么我們會有輩分,中國最長的河是那條河?在我們沒出生以前中國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從今天開始也要學習它,通過它我們將會了解很多的東西。
這本《三字經(jīng)》會回答我們。接下來,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們的。
二、誦讀新句子:
請一個學生上臺領(lǐng)讀,大家一起誦讀。
三、講解句子,闡釋概念:
2、性相近,習相遠。“近”接近,類似;“習”習染,長期在某種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的習慣;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來差別不大,但是因為后天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變得越來越大了。
3、教之道,貴以專?!敖獭苯逃?,學習;“貴”重要的,好的方面;“?!睂R弧_@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專心為主,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講解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2)講了岳飛教育兒子的故事。
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進入學校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
四、復習(3'):
誦讀新學的句子,齊誦已學的所有句子。
五、總結(jié)。
每個人出生時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善還是惡,我們都有完全一樣的開始。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每個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專心程度,使我們漸漸差別越來越大。有人經(jīng)過努力成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編成了大家都不喜歡的人。我們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就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專心學習,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聽父母的話。
2、子不學。
教學目標:
1、.介紹三字經(jīng)。
2、.講解三字經(jīng)第一段5-8句內(nèi)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應該怎么做。
教學重點:
講解三字經(jīng)第一段5-8句內(nèi)容。
教學難點:
淺顯講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三字經(jīng)前四句內(nèi)容,提問的方式。
1)上節(jié)課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學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上節(jié)課大家學習到了什么?
學生回到: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二、講解課文內(nèi)容。
1、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講了岳飛教育兒子的故事。
2)小結(jié):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進入學校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
2、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3、小結(jié);深講黃香和孔融兩個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們?nèi)绾稳ジ卸?黃香和孔融都是后來成為大官的人,可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成為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這是因為“感恩”自古就是中國人的精神內(nèi)核,使我們最先要做到的。
三、總結(jié)。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六
1.夏至到了,學會正確的防暑降溫方法。
2.能在老師幫助下完成切西瓜游戲,鍛煉體魄,鍛煉反應力。
夠全班吃的西瓜。
1.談話引入。
(1)小朋友們,夏至過去后天氣就要一天比一天熱了,你們對付炎熱有什么好方法嗎?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點評,重點點評喝水,沖涼,電扇,空調(diào)這幾個容易因為貪涼導致疾病的方法。
2.集中總結(jié)夏季防暑方法及錯誤方法。
(1)多喝白開水,不要等口渴再喝,這樣并不能很好的起到補水的作用。同時少喝冰水,避免刺激腸胃。
(2)不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nèi)的熱量反而難以散發(fā),可能還會引起腦部血管收縮導致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3)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diào)間里,不出門運動,容易得“空調(diào)病”。空調(diào)室內(nèi)外溫差不宜超過5度,即使天氣再熱也不能低于24度。
(4)可以喝綠豆湯,薄荷水,吃西瓜等用于解暑降溫,注意西瓜不宜多吃。
3.切西瓜。
(1)小朋友們,剛才我們提到夏天不能長時間的待在空調(diào)間里,要出去運動,我們這就去出門活動一下身體吧。
(2)做游戲切西瓜。
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圈,一名幼兒做切西瓜的人站在圈里,邊走邊說“切,切,切西瓜,一刀兩刀就開花”,說完用手來切圍成圈的幼兒的.手,被切到的兩名幼兒超不同方向圍著圈跑誰先跑到切口的地方誰到圈里來做新的切瓜人,然后繼續(xù)游戲。
(3)做完游戲回到教室,教師分發(fā)切好的西瓜。
4.活動結(jié)束。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七
1、自由拼讀并有感情地朗讀三字經(jīng)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體會《三字經(jīng)》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通過學習,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學準備:《三字經(jīng)》故事,音樂磁帶,《三字經(jīng)》朗讀磁帶。
一、多種方式,復習舊知。
二、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4)指讀,隨時正音。
(5)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6)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讀得又快又準。
2、誦讀原文,讀出節(jié)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放《三字經(jīng)》的朗讀磁帶。)。
(2)試著自己讀一讀。
(3)指名讀,生評,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
(4)拍手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3、質(zhì)疑釋義。
(2)在匯報、質(zhì)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
(3)你們學明白這段故事了嗎?那就請聽同學來講一講吧!(配樂,進一步感悟原文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4)小結(jié):只有知道這些,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學習的?你喜歡他們的方法嗎?說說理由。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背誦給家長聽。
2、親自查閱有關(guān)今天學的《三字經(jīng)》中的典故,小組合作試著表演。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八
三字經(jīng)第十三頁通過講述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告訴了大家學習的重要性,希望孩子們通過學習本課,對學習的態(tài)度更加積極。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讀國學書p13內(nèi)容。
2、理解p13文章的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種不同的方式誦讀p13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
2、通過故事深刻體會古人勤奮學習的道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從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中體會幸福來之不易,增強學習積極性。
二、設(shè)計理念。
環(huán)環(huán)相扣。讀文背文、明意、悟理導行三層。
教學。
目標,以故事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讀文明意,生活介入,明理導行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層推進,促進知行合一。借助案例,在案例中詮釋本文的重點。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含義。
三、
教學過程:(一)復習。
師:孩子們,剛才咱們聽了一段好聽的歌謠,你們能聽出來歌謠念的是什么嗎?
生:三字經(jīng)。
師:是的,是咱們最近每天都在學的《三字經(jīng)》,那么你們這段時間學習的怎么樣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準備好了嗎?生:準備好了。(集體誦讀三字經(jīng)節(jié)選)。
(二)導入新課。
1、同學們充滿韻味的誦讀,又把我們帶入了遙遠的年代。雖然時間已經(jīng)久遠,但許多做人的道理卻是一樣的。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這個人是我們國家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就是孔子,孔子在當時很有名望,也有非常多學生,孔子在60多歲的時候周游列國,卻在燕國請一名七歲少年做他的老師,這在當時可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但是孔子并不以為恥,反而對他的小老師非常尊重,這說明就算像孔子這樣的大教育家,也還是要勤奮學習,就更不用說咱們小朋友啦!還有一名宋朝的大官叫做趙普,他的地位雖然已經(jīng)很高了,但是在平時閑暇的時候他仍然喜歡坐在桌子邊讀《論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這一段,看一看這兩位古代的名人是怎樣用功學習的。首先老師先給大家讀一次,老師讀的時候,你左按書,右指字,看哪個字不認識,聽聽老師怎么讀。
剛才同學們聲音真洪亮!現(xiàn)在老師想找?guī)孜煌瑢W站起來試著讀一讀,如果讀得聲音洪亮并且字音準確,有節(jié)奏。你就能成為這堂課的誦讀之星,并得到一顆小星星剛才這幾位同學讀的各有優(yōu)點,那么現(xiàn)在咱們?nèi)嗤瑢W分組讀一下這一段,比一比哪一組同學讀的最好。分組比賽完了,咱們男生和女生來比一比,看看是咱們班的小男子漢更有氣魄還是小美女們更勝一籌呢?咱們先男后女,一起讀一讀。
2、孩子們,古代的時候人們學習的條件非常艱苦,他們沒。
有書看,所以只能把草編成席子,或者把竹子削成竹片,在上面抄寫書的內(nèi)容。有的人為了看書的時候不打瞌睡,就把頭發(fā)用一根繩子系起來,吊在房梁上面,或者在自己打瞌睡的時候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來讓自己清醒,孩子們,他們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那么,帶著對古人的敬佩,咱們一起來聽老師為大家讀一讀,還是一樣的要求,在老師讀的時候,你用手指著字,看看哪個字音不會讀。
洪亮,讀音最標準!
贏得誦讀之星的機會又來了!哪位同學愿意站起來讀一讀呢?咱們先女后男,一起讀一讀。
3、從前有一個小朋友叫做車胤,他家里很窮,因為晚上看。
書的時候沒有燈,所以他捉了很多螢火蟲,放在一個小袋子中,用螢火蟲的光亮來照著書上的字看書。還有一個小朋友和車胤是一樣的情況,那么他想出來什么好辦法在晚上讀書呢?我們一起看一個小動畫片(放映雪動畫片)孩子們,動畫片上的的這個小朋友叫做孫康,他利用雪反光來看清書上面的字.古代的這些小朋友,和我們不一樣,既要幫家里干活,還要抓緊時間讀書,一位小朋友一邊砍柴一邊讀書,另一位小朋友一邊放牛一邊讀書,這些古代的小朋友雖然距離我們今天很遙遠,但是他們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欽佩,你們想不想學習他們的精神呢?這一小節(jié)跟著老師一起讀。
4、孩子們,咱們分小節(jié)讀完了這一頁,學習了古人是怎樣。
勤奮讀書的,現(xiàn)在咱們試著把整頁連起來讀一讀,在讀之前老師有個要求,不要拖長聲,而且要讀得有節(jié)奏。(齊讀)。
下面咱們一起拍手讀全體同學手背后讀。
四、
總結(jié)。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九
1、能流利地朗讀和背誦本句三字經(jīng)。
2、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同學之間互相謙讓可以增進團結(jié),講謙讓是一種美德。
一、談話導入。
書是人類的營養(yǎng)品,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中沒有了陽光,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你們平時都讀了哪些課外書呢?(學生自由講)。
1、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
在你讀過的課外書當中,你最喜歡哪一本?能說說喜歡的原因嗎?
(1)同桌交流。
(2)班級內(nèi)交流。(相機進行評價)。
2、總結(jié):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自然更豐富。
3、揭示揭題:
二、學文曉理:
(一)、自讀。
生借助拼音自讀一遍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二)、學文釋義。
1、講(東漢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才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然后提問:(出示圖片)。
(1)圖中誰是孔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孔融最先拿梨,本來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卻是怎么做的呢?
(3)他為什么要給自己選一個最小的?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讓給了哥哥和弟弟,這說明了什么?
(6)誰能學學爸爸的語氣夸夸孔融?
(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揚,心里會怎樣想?
(8)孔融這樣做,他的哥哥會怎樣想?弟弟呢?他們以后也會怎樣做呢?
2、小結(jié):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在好處和方便面前不搶先,能讓人,他不僅受到了全家人的稱贊,也受到了世人的贊揚。所以,千百年來,“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孔融也成為了小朋友學習的好榜樣。
3、那么,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什么呢?
4、老師朗讀三字經(jīng),請學生一起讀。
5、老師解釋語譯部分。
6、指導學生朗讀經(jīng)文,背誦經(jīng)文。
7、故事情景再現(xiàn):學生表演。
三、擴展活動:
學習兒歌《謙讓歌》。
《謙讓歌》好兒童,要謙讓,好處、方便,我不搶,要學孔融把梨讓,不搶先,能讓人,先別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十
設(shè)計理念:將厚重的中華文化濃入兒童的閱讀理解過程之中,給兒童以浸潤,給兒童以重染。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會認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訓練為主,做到參與面廣;加強誦讀,說勤學成才的故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明白勤學好問、有所作為,人生才有意義的道理。
學情分析:《三字經(jīng)》一課,體現(xiàn)了文化的浸潤,這是純樣的民族文化的浸潤,不僅是對具體文字的感受,更是對中華文明的感知,對中華民族氣節(jié)的啟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們身邊,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就在自己的學習,生活與成長,發(fā)展過程中。
“茍不學”“易為人”“雞司晨”這些詞句,理解起來有難度,但只要讀熟了,記住了,就為今后更好的理解、領(lǐng)悟、印證打下了基礎(chǔ)。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嗎,我們上學的時候先學習什么呢?對,是漢語拼音。古時候的孩子們剛上學時首先要學習的卻不是拼音,而是幾本蒙書,比如《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字經(jīng)》的節(jié)選。
二、學習課文。
1、通讀,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們自由讀,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2、交流整體感受:讀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些什么?
(四)品析賞讀:
你最喜歡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先進行小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總結(jié)體會,整合感悟:
學生帶著各自對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讀本組文章。
(六)字形的記憶與書寫指導: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把字寫美觀。
1、在這組文章中,你又認識了哪些字?小組同學互相讀一讀,認一認。
2、出示本課的六個生字,讓學生分析字形,然后說說自己記住了哪個字,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非”:非字像個梯子,把梯子一分為二,再反過來拼裝而成。
(設(shè)計說明:不管學生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字形,都應該給予鼓勵,因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來的就一定是具有個性化的結(jié)論。)。
(七)總結(jié)與延伸:
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的蒙學讀本內(nèi)容是十分豐富的,我們今天只是讀了其中的幾個片段,同學們課下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xù)誦讀。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十一
這節(jié)國學課的教學內(nèi)容為我校校本教材《三字經(jīng)》中關(guān)于孝道的內(nèi)容: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并以此由古及今,學習體會《新三字經(jīng)》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內(nèi)容。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手段,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特點由國學熱身操導入、課間穿插《三字經(jīng)兒歌》,采用聽一聽,看一看;讀一讀,背一背;講一講,想一想;唱一唱,樂一樂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融身體語言,表情動作于教學中,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受到傳統(tǒng)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附:教學內(nèi)容]《新三字經(jīng)》小朋友。
正年少。
尊長輩。
懂禮貌父母教。
認真聽。
做錯事。
即改正長輩錯。
要提醒。
態(tài)度好。
心意誠家務事。
愿承擔。
洗碗筷。
掃庭院家愛我我愛家。
好孩子。
人人夸。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十二
金裝鎮(zhèn)中心小學。
黃穎。
教學內(nèi)容:
《三字經(jīng)》中的“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理解詩文內(nèi)容明白只要努力用功讀書,就會取得好成績的道理。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并且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達到背誦。
3、明白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可以使自己進步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對“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眱?nèi)容及含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小黑板、圖片。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詩文、理解大意。
三、明理品讀。
四、明理品讀。
五、拓展升華。
六、總結(ji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四篇小故事,請同學們邊聽邊想:這四個故事講的都是什么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述祖瑩吟詩、李泌賦棋、文姬辨琴、道韞詠吟的故事)。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講的是什么事?你從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跟這四個故事有關(guān)的“三字經(jīng)”。
二、初讀詩文、理解大意。
1、出示詩文,讀準字音。
(1)教師范讀(教師語速適中,使學生聽清字音)。
(2)學生自讀(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使學生讀準字音)。
(3)指名讀(多種形式:拍手讀,男、女生分讀,小組讀,接龍讀……)。
2、理解詩文。
(1)你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
學生匯報,教師適時講解:賦棋、彼、爾、效等字詞的意思。(2)指名講解詩文的意思(學生嘗試講解,教師適時補充)。
(3)教師對詩文意思進行小結(jié):北齊有個叫祖瑩的人,八歲就能吟詩,后來當了秘書監(jiān)著作郎。唐朝有個叫李泌的人,七歲就能以下棋為題而作出詩賦。他們兩個人的聰明和才智,在當時很受人們的贊賞和稱奇。你現(xiàn)在正是求學的開始,應該效法他們,努力用功地讀書。
東漢末年的蔡文姬,從小便能分辨琴聲的好壞,可以從琴聲分辨出吉兇之兆。晉朝宰相謝安的侄女謝道韞能出口成詩。他們這些女孩子,既聰明又敏捷,你們這些男生應當自我警惕,好好努力,不分男女,只要是好榜樣就要學習。
三、明理品讀。
1、北齊的祖瑩、唐朝的李泌、東漢的蔡文姬、晉朝謝道韞為什么能有這樣的成績?
2、我們應該向他們倆學習什么?
3、讓我們再來把這四句三字經(jīng)有感情的讀一讀(自由讀后齊讀)。
四、嘗試背誦。
1、自由背誦。自己小聲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師生互動,考考你。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快又好(過關(guān)者畫上紅旗)。
五、拓展升華。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北齊的祖瑩、唐朝的李泌、東漢的蔡文姬、晉朝謝道韞的故事,希望同學們能效法他們,從小就努力用功地讀書,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
七、板書設(shè)計: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八、教后反思。
《三字經(jīng)》是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課前我積極準備,查閱了一些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相關(guān)知識,以應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各種疑問,并力爭課堂教學上有一定的突破;課后我進行了深入的反思。
首先,我從什么是《三字經(jīng)》引入,激發(fā)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欲望,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其次,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品德教育,從“勤學成才”的故事,啟發(fā)學生,珍惜光陰,使每個同學更加發(fā)奮讀書。
第三,在課堂上使用配樂朗讀不僅活躍了氣氛,更使同學們感受到了中國古典音樂和古典文化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輕松的背下所學內(nèi)容,得到教育。
此外,查找資料是中年級學生應該培養(yǎng)的能力,以查找自己喜歡的關(guān)于學習的內(nèi)容為依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起,使學生的新知識有了擴展,還使學生對舊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總之,本次課堂上,學生興趣很高,課堂氣氛活躍,他們能很快地掌握所學的內(nèi)容,大部分學生都會初步背誦,教學目的達到,課堂效果良好,但還出現(xiàn)一些問題,因為現(xiàn)在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許多的知識,課堂上隨時會提出各種問題,出現(xiàn)各種情況,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具有靈活的課堂教育機智,才能適應教育的發(fā)展。
國學三字經(jīng)教案小班篇十三
1、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體會和理解《三字經(jīng)》中積極的義理,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2、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jīng)》,體會《三字經(jīng)》的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學生會判斷《三字經(jīng)》中的精髓內(nèi)容。
一、課前演講與名言推薦。
1、課前演講《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2、演講評分。
二、導入。
師:“?;丶铱纯础辈粌H道出了作者的心聲,而且還唱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那就是對家的重視?!度纸?jīng)》里也有這樣一句話:“夏傳子家天下”。今天,讓我們再次學習《三字經(jīng)》,再次去領(lǐng)略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
三、要求學生背誦《三字經(jīng)》。
1、提出要求: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背誦,并簡要闡述喜歡的理由。
2、背誦《三字經(jīng)》片段并簡要陳述理由。
四、要求學生談談學習《三字經(jīng)》后的收獲。
1、提出要求:請學生結(jié)合《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談談學習后的收獲。
2、學生談收獲。
學生1:九峰人的座右銘是“先成人再成材”,這句話說出了道德品質(zhì)的重要性?!度纸?jīng)》中“黃香溫席”“孔融讓梨”和“孫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們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多交良師益友,努力學習。學了《三字經(jīng)》,我還知道: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連動物也不如。
學生2:《三字經(jīng)》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這句話就是:“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這句話告訴我們:勤勞就有功效,嬉戲是沒有益處的,應該警惕自己,時時勤勉用功。讀了這句話,我懂得了凡是勤懇學習的人,一定會有進步。如果怠惰嬉戲,不但沒有益處,而且還會有損害,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學生3:“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啟示。如果一個人不學禮,就無法立足于社會,因為不懂禮的話,就會容易說錯話,如果懂得禮節(jié),大家便樂意和你為友,并且尊敬你。我們現(xiàn)在求學,常常與老師親近,要學老師良好的言行,功課上有疑問要請教老師,不要和老師疏遠。對于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要與他們和樂相初。
五、拓展閱讀,并讓學生嘗試寫《三字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