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是當前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我們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偨Y時要注重邏輯性,將自己的思路和觀點有條理地進行組織和表述。這里收集了一些高分學生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在寫總結時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海瓊斯小夜曲》是一首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樂曲,全曲由三段組成:
a、段樂曲教平穩(wěn),給人以穩(wěn)步行進的感覺。就像肥胖,笨重的小熊走路時沉重緩慢的樣子。
b、段樂曲的旋律起伏明顯,連貫流暢;似乎看到小熊喝蜂蜜時的滿足感。
c、段樂曲急促緊張、給人一種快速敏捷的感覺;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熊躲藏起來,悄無聲息的情形。
尾聲部分的前中部分連貫流暢,后半部分的轉(zhuǎn)折變化則總結性地為樂曲做了一個句號。好像小熊氣喘吁吁逃回了家。
(3)游戲玩法與規(guī)則:
a、段音樂時幼兒合拍學小熊走路找蜂蜜。
b、段音樂時,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表達喝蜂蜜的滿足感。
c、段音樂時小熊蹲下躲好,小蜜蜂出來找小熊。尾聲部分,小熊逃回家,蜜蜂出來蟄小熊,然后為了可以讓游戲循環(huán),被蜜蜂蟄到的小熊做蜜蜂,循環(huán)游戲。
游戲中知道蜜蜂追逐時“小熊”應迅速躲避,傾聽音樂尾聲,遵守樂曲結束時迅速回到座位的游戲規(guī)則。
小熊喝蜂蜜然后突然看到蜜蜂來需要躲避的心理變化用表情、動作來表現(xiàn)對中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課件演示法、圖譜標示法、語言引導法、活動游戲化等等。
為了讓幼兒興趣濃厚,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卡通動物形象,結合故事制作幻燈片引用到活動中去,以促進幼兒想象,在故事的情境下幫助幼兒去熟悉樂曲的結構和旋律。
1、感受音樂中2種不同的形象,合拍的模仿熊走,運用神態(tài)及動作自由表現(xiàn)小熊喝蜜時的滿足感以及躲避蜜蜂的恐懼感。
2、根據(jù)游戲情景,借助角色的暗示,知道“蜜蜂”追捉時,小熊應躲避不動。
3、樂于參與游戲,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xiàn)自己,體驗游戲的快樂。
1、音樂《海瓊斯小夜曲》。
2、課件、圖譜。
3、x、狗熊媽媽胸飾,蜜蜂胸飾。
一、復習歌曲。
二、演示課件,了解游戲的故事情節(jié)。
1、出示圖片。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誰呀?(熊)這個呢?(蜜蜂)。
小熊和蜜蜂之間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課件演示。
師:熊和蜜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完整欣賞樂曲,進一步感知樂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理解每段音樂所表現(xiàn)的不同情節(jié)。
2、完整欣賞樂曲。
3、師:開始的時候是誰來了?什么地方你聽出來了?
四、分段感知樂曲,創(chuàng)編角色游戲動作與圖譜。
1、師:如果你是小熊,肚子餓的時候是怎么走路的?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走一走?
(幼兒自由行走)。
師:讓我來看看小熊是怎么走的?剛剛有幾個熊寶寶走的很像,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他是怎么走的?有這樣走的,嗯,還有那樣走的,肚子很餓,能不能走的快?
師:我們一起跟這個小熊學一學。
師:走不快,一下一下的`,我們跟著音樂,看著圖譜,一起來做一做。
師:熊寶寶,我們?nèi)フ乙徽页缘摹?BR> 2、師:走了半天,瞧!好大一罐蜂蜜呀!熊寶寶,你們怎么喝的?還會怎么喝?
師:?。⌒⌒芎攘朔涿?,感覺怎么樣?)。
師:我們回憶一下,小熊喝蜂蜜,做了哪些動作?
師:我們跟著音樂來做一做。
3、師:哎呀!不好了!蜜蜂來了!小熊該怎么辦?
師:只能蹲在那兒不動,但是蜜蜂飛來飛去,(他心里會怎么樣?(很害怕)。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熊寶寶怎么表示害怕的?
師:熊寶寶們~你們聽……。
4、師:熊寶寶們,我們什么時候才能逃回家?
聽好,(蜜蜂打哈欠啦)~讓我們一起逃回家吧!
5、回憶4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完整做2遍動作。
1)師:剛剛老師把這個有趣的故事畫了一張圖譜。我們聽好音樂,看著圖譜,在座位上做一做吧!
2)師:這一次不看圖譜能不能玩?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如果你不記得動作了,可以看看(圖譜)。
五、分角色表演完整地跟隨音樂做游戲。
1、師:嗯,坐了半天,肚子好餓,寶寶們,快跟熊媽媽找東西吃吧?。ㄍ暾螒虻谝槐椋?BR> 2、師:哎呀~這個熊寶寶身上怎么多出一個大包?(被蜜蜂蟄了)哎,我可憐的孩子。
3、師:其余熊寶寶要注意了?。『孟駴]吃飽,我們再去找點吃的吧!(完整游戲第二遍)。
4、師:真難過,又有一些小熊被蟄了,這次出去找蜂蜜可千萬要保護好自己?。。ㄍ暾螒虻谌椋?。
5、師:今天被蜜蜂追了那么多次,這個小熊都氣喘吁吁的了,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休息會吧?;顒又欣脠D譜幫助幼兒合拍表現(xiàn)熊走以及創(chuàng)編記憶幾種表達喝蜂蜜滿足感的動作。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1.此活動應結合認識秋季特征進行,豐富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理解歌曲內(nèi)容、動作與大自然的關系,讓幼兒自己獲得知識經(jīng)驗,自由地舞蹈。幼兒的任何動作都會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強求統(tǒng)一。教師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兒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都要給以肯定。
2.這種活動還可以結合認識春季的柳條發(fā)芽,讓幼兒獲得有關知識經(jīng)驗,選擇恰當?shù)母枨層變鹤杂傻剡M行表現(xiàn)楊柳的舞蹈。
3.4歲的幼兒可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觀察、撿落葉,教師幫助幼兒每人做一個頭飾。制做頭飾時,教師可自唱這首歌曲讓幼兒欣賞。第二次學唱歌曲和在歌曲音樂伴奏下,幼兒自由舞蹈。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請幼兒五人一組,排成一縱隊。先由第一名幼兒當紙,排在第二個的幼兒唱第一句,并假裝把第一名幼兒折成了紙飛機。唱第二句的時候,把扮演紙飛機的第一名幼兒丟出去,推一下。第一名,幼兒就被丟出去后開始到處飛,在歌曲最后一句的時候,飛回到隊尾。然后第二名幼兒扮演飛機,被第三名幼兒折好丟出去,按此循環(huán)游戲。
教學反思: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耙悦栏腥?,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本次的奧爾夫音樂活動,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在課堂中將幼兒的認知,技能,情感三者融為一體。賦予活動以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快樂地學習,真正做到從“學中玩,玩中學”。為了能較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所以我采用以下教法。
1、情景故事導入法。通過與音樂相符合的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形象,以情景劇的形式生動的導入。這不僅把幼兒的視,聽,動,結合,貫穿并滲透于整個活動當中,滿足了幼兒多方面的心理需求,體現(xiàn)了《綱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而且告訴了孩子一些道理。
2、為了能夠?qū)⒊橄蟮囊魳肪唧w化,使幼兒理解記憶。所以在本堂課中具體的學法為:游戲法。幼兒是好模仿的,通過奧爾夫音樂體系中達爾克羅茲的體態(tài)律動,讓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表現(xiàn)出樂曲。符合奧爾夫音樂中給幼兒自由進行創(chuàng)作。3、集體伴奏,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體現(xiàn)了《綱要》中的精神“給幼兒提供自由表演的機會?!睂⒂變簩非母兄屠斫馔葡蛄烁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是非常的開心和快樂,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結束了本堂課、也通過鞠躬答謝告訴他們演奏完要謝謝大家本堂課,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為主體,將故事教學法滲透在我的音樂中。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由于接觸幼兒機會甚少,對幼兒的理解不夠深入。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多多學習,豐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提高自身水平。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借助于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nèi)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并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xié)調(diào)一致地演唱。
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潑歡快、內(nèi)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春天場景。歌詞內(nèi)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綱要》中指出,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工具。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jīng)驗與年齡特點出發(fā),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知道歌曲名稱,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
2、能用自然聲音唱歌,學習用不同方式變化演唱。
3、嘗試將新編的詞替換到歌曲中,喜歡演唱歌曲。
重點: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學習用不同的方式變化演唱。
難點:創(chuàng)編歌曲。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袘η笮纬珊献魈骄渴降膸熒?、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歌曲的意境是春雨的美,因此通過演唱來感受這個意境,因為對歌曲比較熟悉了,所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仿編,從多個角度來感受春雨的美。
1、根據(jù)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特點,我采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熏陶幫助他們輕松地理解歌曲內(nèi)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jù)"先行組織者理論",采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jié)奏,并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下雨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jù)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qū)Τ姆绞?,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xié)調(diào)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xiàn)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采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相互交流。
師:春天來了,我們身邊都有哪些變化呀?幼兒自由講述。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在引導幼兒討論"春天來了,身邊的變化"同時,為下面創(chuàng)編歌曲做了鋪墊。幼兒觀看件,體驗感受歌曲的活潑優(yōu)美的情趣,把握歌曲的情感線路,使幼兒能進入春雨美的意境中來。
師:剛才你聽到誰在說話?它說些什么?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春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第一段與第二段節(jié)奏相同,但歌詞內(nèi)容有明顯的區(qū)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第一段。
師:下了春雨后,種子就好像喝了水,很快就發(fā)芽就長大了,這時候種子心里怎樣的?引導幼兒表現(xiàn)活潑優(yōu)美的情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1、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fā)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啦啦啦……、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xiàn)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第一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已經(jīng)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2、分組對唱歌曲(幼兒兩兩結伴,分別扮演春雨和種子)。
問答式的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huán)節(jié)中,我先采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老師扮春雨,唱:"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孩子扮種子,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發(fā)芽。")。
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后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歌曲的節(jié)奏。
《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xiàn)活動,所以我采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積極回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春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歌詞的內(nèi)容,巧妙地借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并熟悉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jié)奏做了鋪墊。
師:下雨了,除了種子,還有誰也會很開心呢?你猜它會怎么說?引導幼兒嘗試進行仿編。
在進行仿編的過程中,體驗不同角色表演時的不同心情。
第四環(huán)節(jié)是體驗感受,通過用活潑優(yōu)美的情趣演唱歌曲來感受春雨美的意境。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并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xiàn)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春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春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chuàng)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jié)奏提供了反復的練習機會。
附歌曲: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fā)芽。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韻律活動有獨自一人進行表演的,也有合作進行表演的。音樂《挪威舞曲》是aba結構的,韻律動作分別為小樹、小精靈與小樹、小樹。在第一段小樹變成大森林的動作創(chuàng)編中,幼兒獨自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給予鼓勵與表揚。而第二段小精靈與小樹相親相愛的動作創(chuàng)編中,幼兒都在創(chuàng)編小精靈的動作,而教師比較牽強的把幼兒做的動作形容成大樹,并引導兩名幼兒進行小精靈與大樹的合作表演。導致其余在創(chuàng)編小精靈動作的幼兒無事可作。如果教師在進行第二段音樂的動作創(chuàng)編時,手持小精靈與大樹的圖片,先與幼兒交流創(chuàng)編小精靈和大樹的動作,再讓幼兒以椅子為對象進行表演,既讓活動有了很好的秩序,又拓展了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發(fā)展其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性。
音樂欣賞是一項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和音樂能力發(fā)展的活動。下面就我對中班幼兒音樂欣賞教學的幾點反思。
(一)讓幼兒充分地感受音樂。
達爾克洛茲認為:“音樂本身就是以聽覺為基礎的,音樂教育應完全立足于聽。”因此,音樂音樂欣賞教學應該以聽為主線。在聽的基礎上,教師用簡潔、準確、生動并具有啟發(fā)性的語言、圖片、電化教具去提示音樂的思想性、藝術性,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幫助他們認知和了解音樂。如:在音樂欣賞《荷包蛋》的教學時,我讓幼兒注意傾聽歌詞內(nèi)容,幼兒邊聽邊感受自己煎荷包蛋的過程及荷包蛋煎好后請大家嘗一嘗切身體驗。在聽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節(jié)奏做煎蛋的動作。此時教師適當用圖譜誘導,加上一些自由發(fā)揮的簡單動作。讓他們進一步投入音樂的意境。又如:《卡普里島》的教學。如在引導幼兒欣賞《卡普里島》時,首先我用語言把幼兒帶入去卡普里島旅行的情境中。“請閉上眼睛,我們要開船去卡普里島旅行啦!”然后讓幼兒欣賞音樂,讓幼兒感受韻律平緩、反復的特征,想象卡普里島有什么情景。聽完音樂讓幼兒說謊產(chǎn)卡普里島可能是一個什么地方,再讓幼兒看圖譜,游覽美麗的卡普里島。這樣音樂欣賞《卡普里島》就編排完成了。
(二)讓幼兒創(chuàng)造的模仿來表現(xiàn)音樂。
幼兒的創(chuàng)造開始于模仿,脫離了知識經(jīng)驗、技能技巧、思維方式等這些“創(chuàng)造工具”,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就等于一紙空談。所以在此模式中,首先由教師直接提出主題,或引導幼兒回憶有關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主題,然后由教師直接根據(jù)主題引出基本動作,并引導幼兒學習基本動作,最后再引導幼兒用集體討論探索的形式,創(chuàng)造出各種新的動作。
比如我在進行音樂欣賞“化蝶”的音樂欣賞活動時,我在準備好相應的歌曲之后,請幼兒自由的創(chuàng)編,孩子們有的側飛、有的向上飛、有的向前飛、還有的往后退著飛,一幅姿態(tài)各異、可愛的蝴蝶畫面剎時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但是,孩子們的動作雖然不相同,卻只局限于單獨動作,此時我只是稍加引導“哎呀,蝴蝶一個人飛多寂寞呀,這可怎么辦?它們會怎么做呢?”孩子們在我的點撥之下,很快進入新一輪的創(chuàng)編,三三二二的做停在花朵上的動作……在此輪創(chuàng)編中孩子們不但隨著音樂打開記憶的閘門,展開充分的想象,而且還加入了更多同伴間的合作,使自己的動作經(jīng)驗得到了較好的提升。
(三)發(fā)現(xiàn)典型,帶動全面。
在活動中盡可能的為幼兒提供同伴交流與合作,顯得十分必要。因為幼兒在身心兩方面都處于基本相同的水平,他們間的交流是平等的、雙向的,雙方在交流過程中,心理上相互影響,情感上相互支持,行為上相互模仿,經(jīng)過認同、內(nèi)化,融入自己的經(jīng)驗,從而促進自己的發(fā)展,表現(xiàn)的欲望和信心會更足。所以,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意為幼兒提供同伴間充分交流的機會,并善于捕捉幼兒創(chuàng)作中好的范例,引導幼兒相互學習、相互觀摩、相互借鑒。因為,這個好的“范例”,對其他孩子來說是一個很直接的啟發(fā),他們可能模仿這個好的動作,也可能在此啟發(fā)下,創(chuàng)作出更新的、更獨特的動作,從而更好的以“典型”帶動“全面”。
(四)個別輔導,恰當?shù)厥痉逗蛦⒌稀?BR> 音樂一開始,幼兒就會馬上進入到表現(xiàn)中去,這瞬間的反應,也就是對幼兒的個性發(fā)展和判斷能力培養(yǎng)的時刻,這就需要發(fā)揮自己的判斷力和想象力,馬上要隨著音樂的韻律而動,投入到再創(chuàng)作——自我表現(xiàn)的階段中去。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各自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程序不同,對音樂、音樂欣賞反應的“潛質(zhì)”各不相同,因此,反映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表現(xiàn)程度。有的一聽到音樂前便知道用什么動作去表現(xiàn);有的則要在聽完音樂后,才能表現(xiàn)出組合的動作;而有的只能反復停留在幾個簡單的動作上。這時教師就要進行個別輔導,恰當?shù)厥痉逗蛦⒌?,幫助他們?lián)想意境、理解音樂,讓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得以充分地發(fā)揮。在音樂欣賞《小紅帽》這一活動時,用視頻儀放大幼兒用書,指著圖講述故事情境,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說圖譜:“小紅帽去森林,她一會兒走,一會兒跑一跑,見到外婆嘻嘻笑。讓我們一起跟著小給帽出發(fā)吧!走一走一迪篤迪篤……”。然后讓幼兒傾聽音樂《小紅帽》,跟著教師的伴奏一起有節(jié)奏地說。這時性格內(nèi)向的幼兒動作幅度小,緩慢地表現(xiàn)出小紅帽走路的情境。性格開朗的幼兒則動作幅度大,用一蹦一跳的動作表現(xiàn)小紅帽走路的情境。教師應給予恰當?shù)姆治?,肯定和鼓勵,引導和提高幼兒的表現(xiàn)能力。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1、復習《小樹葉》注重表達歌曲中的不同情感。
2、欣賞《摘果子》的樂曲旋律,進入水果豐收情境,產(chǎn)生聯(lián)想。
3、學習律動。
1)幼兒在情境中摘水果,感受水果的喜悅。
2)教師示范,講解動作的要領,如:手腕的轉(zhuǎn)動等。
3)幼兒隨音樂節(jié)奏練習摘水果的動作。
4)隨樂復習踵趾小跑步。
5)手腳協(xié)調(diào)的隨音樂做動作。
4、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果園的豐收情景。
5、引導幼兒一人表演,二人,三人或集體合作表演。
我是一片樹葉(音樂)。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活動目標:
1、根據(jù)音樂,學會模仿各種小動物動作,音樂停止,保持原先動作。
2、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熊頭飾一只、創(chuàng)設一個“熊”的家。
活動流程:熱身運動—音樂游戲《變石頭》——放松整理。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小鳥喳喳叫,小兔蹦蹦跳,今天樹林里面真熱鬧。我們小朋友,也往樹林走,采上幾朵鮮花,再來跳一跳。要是大熊走過來,大家可別亂跑。
2、師幼共做熱身運動跟老師一起來學小鳥飛,飛得高一點,再高一點,學小魚游泳,尾巴甩一甩,再來學蝴蝶飛,飛到花叢中。
1、幼兒復習音樂,可以跟著音樂做一些動物動作。
2、教師介紹規(guī)則:我們邊聽音樂,邊做各種動作,也可以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做,音樂一停,你們馬上就不動,變成一個石頭,要是動了,就要被熊吃掉,看誰堅持的時間長。
3、教師扮演“熊”在家里睡覺(也可以請一個小朋友扮演熊,來看哪個小朋友動了)幼兒進入創(chuàng)設的.情景進行游戲。
4、師幼游戲。(音樂一停,要馬上不動哦,動了就要被熊抓走的)。
5、再次游戲。誰堅持到最后拉,那他就是冠軍,我們?yōu)樗呐氖帧?BR> 三、放松整理。
1、一起數(shù)數(shù)熊吃掉了幾個小動物?
2、讓我們擦擦汗,抖抖手,踢踢腳來放松放松。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情緒變化,體會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2.學唱歌曲,唱準節(jié)奏。
3.懂得朋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團結。
活動準備:
1.圖片a:相互生氣;圖片b:高興拉勾和好。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字卡“拉拉勾”、節(jié)奏卡。
活動過程:
一、律動《拉拉勾》伴奏進入教室。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跟著音樂跳起來吧!
二、練聲發(fā)聲練習:
12345-︳66665-︳22234-︳。
我們來唱歌啦啦啦啦啦挺起小胸膛。
56543-︱12345432︳1---︱。
張開小嘴巴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出示圖a激發(fā)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看,他們怎么啦?你從哪里看出他們生氣了?
師:今天老師把這兩個小朋友生氣的事情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四、學習歌曲《拉拉勾》。
1.教師清唱歌曲前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誰來說說,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歌詞)。
2.學習節(jié)奏,唱準休止符和切分音符。
師: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節(jié)奏比較難唱的地方(出示節(jié)奏卡)我們一起來學學好嗎?
3學習歌詞后半段,進行思品教育。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他們倆這樣不理不睬的做法對嗎?好朋友應該怎么樣?對了,我們中四班的小朋友們都是好朋友,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互相團結友愛,友好相處,不能因為小事就吵架就生氣,那你們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這兩個小朋友重新做回好朋友呢?(握手、擁抱、親親、拉勾勾)小朋友們真聰明,想了這么多方法幫助他們,他們呀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是什么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出示圖b)。
5.師結合圖片清唱歌曲后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這兩個小朋友是怎么和好的呀?對了,拉拉勾(出示詞卡)這也是我們這首歌的名字,小朋友再跟老師說一遍。原來,拉拉勾是消除朋友之間的誤會,重新做回好朋友的方法呀。這么好的辦法我們也來學學吧!
6.引導幼兒看著圖片學唱歌曲。
師:老師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難唱的地方,我們一起來學學。
7.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情緒變化。
師:《拉拉勾》這首歌曲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曲有點不一樣,前半段講的是兩個小朋友吵架了,后半段講這兩個小朋友和好了,那小朋友們想一想,這兩段歌曲在唱的時候情緒上有什么不一樣?(觀察表情)。
師:前半段生氣,我們可以用什么速度來演唱?(較慢)后半段他們和好了,心情很高興,我們又可以用什么速度來演唱?(較快)好,那等會兒我們唱這首歌曲時就要用上不同的速度來唱,那樣就更好聽了!
五、活動延伸。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
2、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有表情的唱歌。
活動重點:能把握歌曲風格,隨著歌曲節(jié)奏有表情的唱歌。
活動難點:如何使幼兒理解歌曲內(nèi)容,有感情的歌唱做動作。
活動準備:新年老人一名,圣誕服裝,音樂《新年好》《幾種動物的叫聲》,
音樂磁帶《恭喜恭喜》,錄音機2個,音響一對,電子琴,伴奏老師。
新年禮品50包。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戶外組織幼兒做游戲。(請你照我這樣做,我就照你這樣做)(主教老師要及時表揚眼睛里有老師,站得端正的幼兒。)。
2、律動。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聽音樂,跟著老師拍手做動作,悄悄地進教室站在中間,不推不擠。(助教曾播放音樂新年好2遍)(主教邊做動作邊組織表揚站好的幼兒)(老師要有表情感染幼兒,吸引幼兒注意)。
3、練聲。
———師:(夸張動作)噓,今天的新年歌會,還有小動物來參加喃,請小朋友認真聽一聽,學一學,小動物們怎么叫的呢?看誰學得最像?(助教曾播放音樂幾種動物的叫聲,引導幼兒模仿)。
———師:小朋友學得真好,請你們悄悄地找一個位置坐下來,看誰先做好,123,(及時表揚坐好的幼兒)。
二、基本部分。
1、節(jié)奏練習。
———師:小動物們送來了一份禮物,看一看是什么?(揭開黑板上的布)節(jié)奏卡。
———師:那我們一起來練一練吧!仔細聽好啦!(師慢念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師:請小朋友學一學。(師引導幼兒念節(jié)奏一遍)。
———師:(表揚幼兒),我們再來聽一聽。(師再次慢念節(jié)奏一遍)。
———師:你們再來學一學。(師再引導幼兒念節(jié)奏一遍)。
2、教師清唱歌曲《恭喜恭喜》。
———師:剛才練得真好,老師也要送給你們一首好聽的歌《恭喜恭喜》,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歌里面唱了些什么?看誰聽得最認真。(師慢慢地清唱歌曲一遍)。
3、哼唱。
———師:小朋友聽得真好,現(xiàn)在我們請“哦”出來,跟著老師一起用“哦”小聲地哼唱。(助教伴奏,師引導幼兒慢慢地哼唱一遍)。
———師:(表揚唱得好的幼兒貼咪咕娃娃)。我們在把“啊”請出來,小聲地哼唱。(助教伴奏,師引導幼兒慢慢地哼唱一遍)。
———師:某某的聲音哼唱得真好聽(為他貼上咪咕娃娃)。
4、看圖理解歌詞。
———師:過新年了,每天大街小巷,都掛滿了紅紅的燈籠,每個人的嘴里,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師:原來是老師送給小朋友的《恭喜恭喜》,它的歌詞藏在這幅畫里了。
———師:請小朋友小聲地跟著老師一起念一念歌詞吧?。◣熞龑в變盒÷暤芈哪罡柙~)。
5、跟唱。
———師:真棒?,F(xiàn)在我們加上歌詞,小聲地唱一唱。(助教伴奏,師引導幼兒小聲慢慢地唱歌)。
———師:小朋友跟著電子琴唱歌是聲音真好聽。錄音機里的小朋友也要請你們和它一起唱唱。看誰唱得最好聽。(助教曾播放音樂磁帶《恭喜恭喜》,師引導幼兒歌唱兩遍,可加上動作)。
———師:你們啊,唱得都很好聽,老師可喜歡了。表揚自己。(嘿嘿我真棒。)。
6、音樂表演。
新年老人在外敲門。
———師:小朋友聽,誰在敲門?請進。
———師:嗯,老師也很高興,那請小朋友認真的看一看,我和新年老師怎么做游戲的。(助教曾播放音樂磁帶《恭喜恭喜》,師與新年老師示范游戲一遍)(示范完后新年老人送禮物給老師)。
———師:哇,我得到了新年老人的禮物咯,小朋友們想不想得到?。?BR> ———師:現(xiàn)在就請你們唱著歌兒,找自己的好朋友,做游戲吧?。ㄔ俨シ乓魳反艓А豆补病?遍)(新年老人發(fā)禮物)。
———新年老人:你們得到我的禮物高不高興呀?我還有好多的禮物(摸摸自己的大包包),請小朋友跟著音樂慢慢地和我一起出去領禮物吧!(音樂再次響起,新年老人與老師一起將幼兒引出教室,再活動平臺繼續(xù)與幼兒歌唱做動作發(fā)禮物。)。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一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唱這首兒歌。
2、體會到音樂游戲的`樂趣。
3、樂于參與音樂游戲。
4、懂得遵守游戲規(guī)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錄音機、該音樂的配套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用語言直接導入課程。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不過,在玩這個游戲前我們得先學一首歌,然后把這首歌放入到我們的游戲中,要一邊說一邊玩,好嗎?現(xiàn)在,先讓我們聽一下這一首好聽的歌?!?BR> 教師播放音樂。
2、教師放音樂,讓幼兒熟悉這首歌的旋律。
教師:“小朋友們仔細聽,在這首歌里都說了些什么?”
3、教師自己唱一遍兒歌,邊唱邊用自己的身體比一些相應的動作??梢宰屝∨笥研÷暤母J沟糜變焊邮煜ば珊透柙~。
4、教師說明游戲規(guī)則,然后請5到10個小朋友先做一次游戲,以便讓所有幼兒都明白游戲的規(guī)則。在幼兒游戲時,教師要及時的播放音樂。
5、請全班的小朋友一起來游戲,并且一邊游戲一邊跟著錄音機唱兒歌。
6、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課外活動時間邊唱兒歌邊玩游戲。
游戲規(guī)則:教師蹲下,和一名幼兒手拉手并舉過頭頂,搭成城門的造型,當音樂響起時,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從城門下穿過。當唱到最后一句“走到城門滑一跤”時,城門關閉,被關到的小朋友就來替換老師,成為城門。依此類推,游戲繼續(xù)。
活動反思:
當幼兒已經(jīng)會唱歌曲的時候,教師應該及時退出,大膽地放手讓幼兒自己來試一試。而在活動當中,我沒有處理好這個細節(jié),由始至終都參與孩子的活動,弄得自己的嗓子冒煙,又沒有讓孩子單獨發(fā)揮的機會。所以,教師應該仔細觀察,靈敏地感應最佳退出時機并采取行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二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用不同方法嘗試記憶歌詞的快樂。
2、創(chuàng)編不同的敲鼓動作,唱出鼓點節(jié)奏的強弱變化以及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圖片四幅(太陽、花、小鳥、小朋友)、鼓。
活動過程:
1、玩敲鼓游戲,探索不同的敲鼓節(jié)奏。
(1)個別幼兒探索敲鼓的節(jié)奏。
(2)集體模仿不同的鼓聲。
2、學習副歌部分:
(1)傾聽副歌的鼓聲節(jié)奏。
(2)創(chuàng)編不同的敲擊方法,敲擊副歌節(jié)奏。
(3)邊敲邊唱出副歌節(jié)奏,嘗試唱出由強到弱的變化。
3、完整地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一遍,提問:誰聽到了鼓聲?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片。
誰先聽到,誰后聽到?幫助圖片排隊。
(2)隨琴聲學唱歌曲。
(3)教師隱藏部分圖片,討論記憶歌詞的不同方法。
4、邊唱邊自由表演歌曲。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三
打擊樂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nèi)容之一,通過打擊樂教學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的演奏技能并發(fā)展節(jié)奏感。
1、聽音樂用準確的語言演唱歌曲。
2、聽音樂看圖譜,嘗試用不同顏色、不同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拍。
3、能夠根據(jù)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體驗合作的快樂。
重點:能用不同的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拍。
難點:根據(jù)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
1、圖譜課件、歌曲《郊游》、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音樂。
2、木魚、搖鈴、鈴鼓按照幼兒人數(shù)各三分之一。
1、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導課。
小朋友們好!今天婷婷老師與你們一起玩一個音樂游戲,看誰能聽著音樂正確的做出動作。(放《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音樂,與幼兒一起做動作)。
2、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認真聽,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問:剛才在歌曲里你都聽到了什么?誰能說一說?
提問后老師總結: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ppt上,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兩個字叫“郊游”,小朋友說一遍。(郊游)請問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師總結:對,就是出去玩。你們看(ppt2)圖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老師把這首歌曲帶過來了,它的名字是——,這次我們跟著音樂小聲的唱一下吧。
這里面有幾個地方不太好唱,誰能說出來?重點學習附點音符歌詞(我們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陽光柔柔)的唱法。
4、我們看(ppt4),這是一張圖譜,在這張圖譜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樣)這首歌曲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我們可以把他們稱為aba型。小朋友想一想,這張圖譜與歌曲中的歌詞會是怎樣對應的呢?大家再來聽一遍音樂。
聽音樂,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腳一遍。
問:你們在圖譜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顏色不一樣),我們在打節(jié)奏的`時候可不可以換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樣打(綠色用手、紅色用腳),跟著音樂打兩遍。
6、ppt6,根據(jù)你們剛才打的,老師又增加了難度,你們看一下這張圖譜,我們可以用幾種方式打節(jié)奏?怎樣打?(嘗試一遍)。
發(fā)樂器,跟著音樂打節(jié)奏(2-3遍)。
7、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會打節(jié)奏,會唱歌不會?請輕輕的放下樂器,我們一起唱著歌區(qū)校園里玩吧。
8、結束課堂。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海瓊斯小夜曲》是一首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樂曲,全曲由三段組成:
a、段樂曲教平穩(wěn),給人以穩(wěn)步行進的感覺。就像肥胖,笨重的小熊走路時沉重緩慢的樣子。
b、段樂曲的旋律起伏明顯,連貫流暢;似乎看到小熊喝蜂蜜時的滿足感。
c、段樂曲急促緊張、給人一種快速敏捷的感覺;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熊躲藏起來,悄無聲息的情形。
尾聲部分的前中部分連貫流暢,后半部分的轉(zhuǎn)折變化則總結性地為樂曲做了一個句號。好像小熊氣喘吁吁逃回了家。
(3)游戲玩法與規(guī)則:
a、段音樂時幼兒合拍學小熊走路找蜂蜜。
b、段音樂時,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表達喝蜂蜜的滿足感。
c、段音樂時小熊蹲下躲好,小蜜蜂出來找小熊。尾聲部分,小熊逃回家,蜜蜂出來蟄小熊,然后為了可以讓游戲循環(huán),被蜜蜂蟄到的小熊做蜜蜂,循環(huán)游戲。
游戲中知道蜜蜂追逐時“小熊”應迅速躲避,傾聽音樂尾聲,遵守樂曲結束時迅速回到座位的游戲規(guī)則。
小熊喝蜂蜜然后突然看到蜜蜂來需要躲避的心理變化用表情、動作來表現(xiàn)對中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課件演示法、圖譜標示法、語言引導法、活動游戲化等等。
為了讓幼兒興趣濃厚,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卡通動物形象,結合故事制作幻燈片引用到活動中去,以促進幼兒想象,在故事的情境下幫助幼兒去熟悉樂曲的結構和旋律。
1、感受音樂中2種不同的形象,合拍的模仿熊走,運用神態(tài)及動作自由表現(xiàn)小熊喝蜜時的滿足感以及躲避蜜蜂的恐懼感。
2、根據(jù)游戲情景,借助角色的暗示,知道“蜜蜂”追捉時,小熊應躲避不動。
3、樂于參與游戲,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xiàn)自己,體驗游戲的快樂。
1、音樂《海瓊斯小夜曲》。
2、課件、圖譜。
3、x、狗熊媽媽胸飾,蜜蜂胸飾。
一、復習歌曲。
二、演示課件,了解游戲的故事情節(jié)。
1、出示圖片。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誰呀?(熊)這個呢?(蜜蜂)。
小熊和蜜蜂之間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課件演示。
師:熊和蜜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完整欣賞樂曲,進一步感知樂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理解每段音樂所表現(xiàn)的不同情節(jié)。
2、完整欣賞樂曲。
3、師:開始的時候是誰來了?什么地方你聽出來了?
四、分段感知樂曲,創(chuàng)編角色游戲動作與圖譜。
1、師:如果你是小熊,肚子餓的時候是怎么走路的?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走一走?
(幼兒自由行走)。
師:讓我來看看小熊是怎么走的?剛剛有幾個熊寶寶走的很像,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他是怎么走的?有這樣走的,嗯,還有那樣走的,肚子很餓,能不能走的快?
師:我們一起跟這個小熊學一學。
師:走不快,一下一下的`,我們跟著音樂,看著圖譜,一起來做一做。
師:熊寶寶,我們?nèi)フ乙徽页缘摹?BR> 2、師:走了半天,瞧!好大一罐蜂蜜呀!熊寶寶,你們怎么喝的?還會怎么喝?
師:?。⌒⌒芎攘朔涿?,感覺怎么樣?)。
師:我們回憶一下,小熊喝蜂蜜,做了哪些動作?
師:我們跟著音樂來做一做。
3、師:哎呀!不好了!蜜蜂來了!小熊該怎么辦?
師:只能蹲在那兒不動,但是蜜蜂飛來飛去,(他心里會怎么樣?(很害怕)。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熊寶寶怎么表示害怕的?
師:熊寶寶們~你們聽……。
4、師:熊寶寶們,我們什么時候才能逃回家?
聽好,(蜜蜂打哈欠啦)~讓我們一起逃回家吧!
5、回憶4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完整做2遍動作。
1)師:剛剛老師把這個有趣的故事畫了一張圖譜。我們聽好音樂,看著圖譜,在座位上做一做吧!
2)師:這一次不看圖譜能不能玩?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如果你不記得動作了,可以看看(圖譜)。
五、分角色表演完整地跟隨音樂做游戲。
1、師:嗯,坐了半天,肚子好餓,寶寶們,快跟熊媽媽找東西吃吧?。ㄍ暾螒虻谝槐椋?BR> 2、師:哎呀~這個熊寶寶身上怎么多出一個大包?(被蜜蜂蟄了)哎,我可憐的孩子。
3、師:其余熊寶寶要注意了?。『孟駴]吃飽,我們再去找點吃的吧!(完整游戲第二遍)。
4、師:真難過,又有一些小熊被蟄了,這次出去找蜂蜜可千萬要保護好自己?。。ㄍ暾螒虻谌椋?。
5、師:今天被蜜蜂追了那么多次,這個小熊都氣喘吁吁的了,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休息會吧?;顒又欣脠D譜幫助幼兒合拍表現(xiàn)熊走以及創(chuàng)編記憶幾種表達喝蜂蜜滿足感的動作。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1.此活動應結合認識秋季特征進行,豐富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理解歌曲內(nèi)容、動作與大自然的關系,讓幼兒自己獲得知識經(jīng)驗,自由地舞蹈。幼兒的任何動作都會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強求統(tǒng)一。教師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兒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都要給以肯定。
2.這種活動還可以結合認識春季的柳條發(fā)芽,讓幼兒獲得有關知識經(jīng)驗,選擇恰當?shù)母枨層變鹤杂傻剡M行表現(xiàn)楊柳的舞蹈。
3.4歲的幼兒可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觀察、撿落葉,教師幫助幼兒每人做一個頭飾。制做頭飾時,教師可自唱這首歌曲讓幼兒欣賞。第二次學唱歌曲和在歌曲音樂伴奏下,幼兒自由舞蹈。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請幼兒五人一組,排成一縱隊。先由第一名幼兒當紙,排在第二個的幼兒唱第一句,并假裝把第一名幼兒折成了紙飛機。唱第二句的時候,把扮演紙飛機的第一名幼兒丟出去,推一下。第一名,幼兒就被丟出去后開始到處飛,在歌曲最后一句的時候,飛回到隊尾。然后第二名幼兒扮演飛機,被第三名幼兒折好丟出去,按此循環(huán)游戲。
教學反思: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耙悦栏腥?,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本次的奧爾夫音樂活動,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在課堂中將幼兒的認知,技能,情感三者融為一體。賦予活動以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快樂地學習,真正做到從“學中玩,玩中學”。為了能較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所以我采用以下教法。
1、情景故事導入法。通過與音樂相符合的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形象,以情景劇的形式生動的導入。這不僅把幼兒的視,聽,動,結合,貫穿并滲透于整個活動當中,滿足了幼兒多方面的心理需求,體現(xiàn)了《綱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而且告訴了孩子一些道理。
2、為了能夠?qū)⒊橄蟮囊魳肪唧w化,使幼兒理解記憶。所以在本堂課中具體的學法為:游戲法。幼兒是好模仿的,通過奧爾夫音樂體系中達爾克羅茲的體態(tài)律動,讓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表現(xiàn)出樂曲。符合奧爾夫音樂中給幼兒自由進行創(chuàng)作。3、集體伴奏,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體現(xiàn)了《綱要》中的精神“給幼兒提供自由表演的機會?!睂⒂變簩非母兄屠斫馔葡蛄烁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是非常的開心和快樂,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結束了本堂課、也通過鞠躬答謝告訴他們演奏完要謝謝大家本堂課,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為主體,將故事教學法滲透在我的音樂中。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由于接觸幼兒機會甚少,對幼兒的理解不夠深入。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多多學習,豐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提高自身水平。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借助于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nèi)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并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xié)調(diào)一致地演唱。
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潑歡快、內(nèi)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春天場景。歌詞內(nèi)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綱要》中指出,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工具。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jīng)驗與年齡特點出發(fā),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知道歌曲名稱,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
2、能用自然聲音唱歌,學習用不同方式變化演唱。
3、嘗試將新編的詞替換到歌曲中,喜歡演唱歌曲。
重點: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學習用不同的方式變化演唱。
難點:創(chuàng)編歌曲。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袘η笮纬珊献魈骄渴降膸熒?、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歌曲的意境是春雨的美,因此通過演唱來感受這個意境,因為對歌曲比較熟悉了,所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仿編,從多個角度來感受春雨的美。
1、根據(jù)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特點,我采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熏陶幫助他們輕松地理解歌曲內(nèi)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jù)"先行組織者理論",采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jié)奏,并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下雨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jù)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qū)Τ姆绞?,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xié)調(diào)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xiàn)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采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相互交流。
師:春天來了,我們身邊都有哪些變化呀?幼兒自由講述。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在引導幼兒討論"春天來了,身邊的變化"同時,為下面創(chuàng)編歌曲做了鋪墊。幼兒觀看件,體驗感受歌曲的活潑優(yōu)美的情趣,把握歌曲的情感線路,使幼兒能進入春雨美的意境中來。
師:剛才你聽到誰在說話?它說些什么?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春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第一段與第二段節(jié)奏相同,但歌詞內(nèi)容有明顯的區(qū)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第一段。
師:下了春雨后,種子就好像喝了水,很快就發(fā)芽就長大了,這時候種子心里怎樣的?引導幼兒表現(xiàn)活潑優(yōu)美的情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1、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fā)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啦啦啦……、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xiàn)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第一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已經(jīng)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2、分組對唱歌曲(幼兒兩兩結伴,分別扮演春雨和種子)。
問答式的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huán)節(jié)中,我先采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老師扮春雨,唱:"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孩子扮種子,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發(fā)芽。")。
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后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歌曲的節(jié)奏。
《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xiàn)活動,所以我采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積極回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春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歌詞的內(nèi)容,巧妙地借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并熟悉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jié)奏做了鋪墊。
師:下雨了,除了種子,還有誰也會很開心呢?你猜它會怎么說?引導幼兒嘗試進行仿編。
在進行仿編的過程中,體驗不同角色表演時的不同心情。
第四環(huán)節(jié)是體驗感受,通過用活潑優(yōu)美的情趣演唱歌曲來感受春雨美的意境。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并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xiàn)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春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春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chuàng)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jié)奏提供了反復的練習機會。
附歌曲: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fā)芽。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韻律活動有獨自一人進行表演的,也有合作進行表演的。音樂《挪威舞曲》是aba結構的,韻律動作分別為小樹、小精靈與小樹、小樹。在第一段小樹變成大森林的動作創(chuàng)編中,幼兒獨自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給予鼓勵與表揚。而第二段小精靈與小樹相親相愛的動作創(chuàng)編中,幼兒都在創(chuàng)編小精靈的動作,而教師比較牽強的把幼兒做的動作形容成大樹,并引導兩名幼兒進行小精靈與大樹的合作表演。導致其余在創(chuàng)編小精靈動作的幼兒無事可作。如果教師在進行第二段音樂的動作創(chuàng)編時,手持小精靈與大樹的圖片,先與幼兒交流創(chuàng)編小精靈和大樹的動作,再讓幼兒以椅子為對象進行表演,既讓活動有了很好的秩序,又拓展了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發(fā)展其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性。
音樂欣賞是一項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和音樂能力發(fā)展的活動。下面就我對中班幼兒音樂欣賞教學的幾點反思。
(一)讓幼兒充分地感受音樂。
達爾克洛茲認為:“音樂本身就是以聽覺為基礎的,音樂教育應完全立足于聽。”因此,音樂音樂欣賞教學應該以聽為主線。在聽的基礎上,教師用簡潔、準確、生動并具有啟發(fā)性的語言、圖片、電化教具去提示音樂的思想性、藝術性,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幫助他們認知和了解音樂。如:在音樂欣賞《荷包蛋》的教學時,我讓幼兒注意傾聽歌詞內(nèi)容,幼兒邊聽邊感受自己煎荷包蛋的過程及荷包蛋煎好后請大家嘗一嘗切身體驗。在聽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節(jié)奏做煎蛋的動作。此時教師適當用圖譜誘導,加上一些自由發(fā)揮的簡單動作。讓他們進一步投入音樂的意境。又如:《卡普里島》的教學。如在引導幼兒欣賞《卡普里島》時,首先我用語言把幼兒帶入去卡普里島旅行的情境中。“請閉上眼睛,我們要開船去卡普里島旅行啦!”然后讓幼兒欣賞音樂,讓幼兒感受韻律平緩、反復的特征,想象卡普里島有什么情景。聽完音樂讓幼兒說謊產(chǎn)卡普里島可能是一個什么地方,再讓幼兒看圖譜,游覽美麗的卡普里島。這樣音樂欣賞《卡普里島》就編排完成了。
(二)讓幼兒創(chuàng)造的模仿來表現(xiàn)音樂。
幼兒的創(chuàng)造開始于模仿,脫離了知識經(jīng)驗、技能技巧、思維方式等這些“創(chuàng)造工具”,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就等于一紙空談。所以在此模式中,首先由教師直接提出主題,或引導幼兒回憶有關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主題,然后由教師直接根據(jù)主題引出基本動作,并引導幼兒學習基本動作,最后再引導幼兒用集體討論探索的形式,創(chuàng)造出各種新的動作。
比如我在進行音樂欣賞“化蝶”的音樂欣賞活動時,我在準備好相應的歌曲之后,請幼兒自由的創(chuàng)編,孩子們有的側飛、有的向上飛、有的向前飛、還有的往后退著飛,一幅姿態(tài)各異、可愛的蝴蝶畫面剎時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但是,孩子們的動作雖然不相同,卻只局限于單獨動作,此時我只是稍加引導“哎呀,蝴蝶一個人飛多寂寞呀,這可怎么辦?它們會怎么做呢?”孩子們在我的點撥之下,很快進入新一輪的創(chuàng)編,三三二二的做停在花朵上的動作……在此輪創(chuàng)編中孩子們不但隨著音樂打開記憶的閘門,展開充分的想象,而且還加入了更多同伴間的合作,使自己的動作經(jīng)驗得到了較好的提升。
(三)發(fā)現(xiàn)典型,帶動全面。
在活動中盡可能的為幼兒提供同伴交流與合作,顯得十分必要。因為幼兒在身心兩方面都處于基本相同的水平,他們間的交流是平等的、雙向的,雙方在交流過程中,心理上相互影響,情感上相互支持,行為上相互模仿,經(jīng)過認同、內(nèi)化,融入自己的經(jīng)驗,從而促進自己的發(fā)展,表現(xiàn)的欲望和信心會更足。所以,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意為幼兒提供同伴間充分交流的機會,并善于捕捉幼兒創(chuàng)作中好的范例,引導幼兒相互學習、相互觀摩、相互借鑒。因為,這個好的“范例”,對其他孩子來說是一個很直接的啟發(fā),他們可能模仿這個好的動作,也可能在此啟發(fā)下,創(chuàng)作出更新的、更獨特的動作,從而更好的以“典型”帶動“全面”。
(四)個別輔導,恰當?shù)厥痉逗蛦⒌稀?BR> 音樂一開始,幼兒就會馬上進入到表現(xiàn)中去,這瞬間的反應,也就是對幼兒的個性發(fā)展和判斷能力培養(yǎng)的時刻,這就需要發(fā)揮自己的判斷力和想象力,馬上要隨著音樂的韻律而動,投入到再創(chuàng)作——自我表現(xiàn)的階段中去。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各自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程序不同,對音樂、音樂欣賞反應的“潛質(zhì)”各不相同,因此,反映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表現(xiàn)程度。有的一聽到音樂前便知道用什么動作去表現(xiàn);有的則要在聽完音樂后,才能表現(xiàn)出組合的動作;而有的只能反復停留在幾個簡單的動作上。這時教師就要進行個別輔導,恰當?shù)厥痉逗蛦⒌?,幫助他們?lián)想意境、理解音樂,讓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得以充分地發(fā)揮。在音樂欣賞《小紅帽》這一活動時,用視頻儀放大幼兒用書,指著圖講述故事情境,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說圖譜:“小紅帽去森林,她一會兒走,一會兒跑一跑,見到外婆嘻嘻笑。讓我們一起跟著小給帽出發(fā)吧!走一走一迪篤迪篤……”。然后讓幼兒傾聽音樂《小紅帽》,跟著教師的伴奏一起有節(jié)奏地說。這時性格內(nèi)向的幼兒動作幅度小,緩慢地表現(xiàn)出小紅帽走路的情境。性格開朗的幼兒則動作幅度大,用一蹦一跳的動作表現(xiàn)小紅帽走路的情境。教師應給予恰當?shù)姆治?,肯定和鼓勵,引導和提高幼兒的表現(xiàn)能力。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1、復習《小樹葉》注重表達歌曲中的不同情感。
2、欣賞《摘果子》的樂曲旋律,進入水果豐收情境,產(chǎn)生聯(lián)想。
3、學習律動。
1)幼兒在情境中摘水果,感受水果的喜悅。
2)教師示范,講解動作的要領,如:手腕的轉(zhuǎn)動等。
3)幼兒隨音樂節(jié)奏練習摘水果的動作。
4)隨樂復習踵趾小跑步。
5)手腳協(xié)調(diào)的隨音樂做動作。
4、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果園的豐收情景。
5、引導幼兒一人表演,二人,三人或集體合作表演。
我是一片樹葉(音樂)。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活動目標:
1、根據(jù)音樂,學會模仿各種小動物動作,音樂停止,保持原先動作。
2、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熊頭飾一只、創(chuàng)設一個“熊”的家。
活動流程:熱身運動—音樂游戲《變石頭》——放松整理。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小鳥喳喳叫,小兔蹦蹦跳,今天樹林里面真熱鬧。我們小朋友,也往樹林走,采上幾朵鮮花,再來跳一跳。要是大熊走過來,大家可別亂跑。
2、師幼共做熱身運動跟老師一起來學小鳥飛,飛得高一點,再高一點,學小魚游泳,尾巴甩一甩,再來學蝴蝶飛,飛到花叢中。
1、幼兒復習音樂,可以跟著音樂做一些動物動作。
2、教師介紹規(guī)則:我們邊聽音樂,邊做各種動作,也可以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做,音樂一停,你們馬上就不動,變成一個石頭,要是動了,就要被熊吃掉,看誰堅持的時間長。
3、教師扮演“熊”在家里睡覺(也可以請一個小朋友扮演熊,來看哪個小朋友動了)幼兒進入創(chuàng)設的.情景進行游戲。
4、師幼游戲。(音樂一停,要馬上不動哦,動了就要被熊抓走的)。
5、再次游戲。誰堅持到最后拉,那他就是冠軍,我們?yōu)樗呐氖帧?BR> 三、放松整理。
1、一起數(shù)數(shù)熊吃掉了幾個小動物?
2、讓我們擦擦汗,抖抖手,踢踢腳來放松放松。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情緒變化,體會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2.學唱歌曲,唱準節(jié)奏。
3.懂得朋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團結。
活動準備:
1.圖片a:相互生氣;圖片b:高興拉勾和好。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字卡“拉拉勾”、節(jié)奏卡。
活動過程:
一、律動《拉拉勾》伴奏進入教室。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跟著音樂跳起來吧!
二、練聲發(fā)聲練習:
12345-︳66665-︳22234-︳。
我們來唱歌啦啦啦啦啦挺起小胸膛。
56543-︱12345432︳1---︱。
張開小嘴巴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出示圖a激發(fā)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看,他們怎么啦?你從哪里看出他們生氣了?
師:今天老師把這兩個小朋友生氣的事情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四、學習歌曲《拉拉勾》。
1.教師清唱歌曲前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誰來說說,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歌詞)。
2.學習節(jié)奏,唱準休止符和切分音符。
師: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節(jié)奏比較難唱的地方(出示節(jié)奏卡)我們一起來學學好嗎?
3學習歌詞后半段,進行思品教育。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他們倆這樣不理不睬的做法對嗎?好朋友應該怎么樣?對了,我們中四班的小朋友們都是好朋友,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互相團結友愛,友好相處,不能因為小事就吵架就生氣,那你們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這兩個小朋友重新做回好朋友呢?(握手、擁抱、親親、拉勾勾)小朋友們真聰明,想了這么多方法幫助他們,他們呀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是什么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出示圖b)。
5.師結合圖片清唱歌曲后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這兩個小朋友是怎么和好的呀?對了,拉拉勾(出示詞卡)這也是我們這首歌的名字,小朋友再跟老師說一遍。原來,拉拉勾是消除朋友之間的誤會,重新做回好朋友的方法呀。這么好的辦法我們也來學學吧!
6.引導幼兒看著圖片學唱歌曲。
師:老師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難唱的地方,我們一起來學學。
7.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情緒變化。
師:《拉拉勾》這首歌曲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曲有點不一樣,前半段講的是兩個小朋友吵架了,后半段講這兩個小朋友和好了,那小朋友們想一想,這兩段歌曲在唱的時候情緒上有什么不一樣?(觀察表情)。
師:前半段生氣,我們可以用什么速度來演唱?(較慢)后半段他們和好了,心情很高興,我們又可以用什么速度來演唱?(較快)好,那等會兒我們唱這首歌曲時就要用上不同的速度來唱,那樣就更好聽了!
五、活動延伸。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
2、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有表情的唱歌。
活動重點:能把握歌曲風格,隨著歌曲節(jié)奏有表情的唱歌。
活動難點:如何使幼兒理解歌曲內(nèi)容,有感情的歌唱做動作。
活動準備:新年老人一名,圣誕服裝,音樂《新年好》《幾種動物的叫聲》,
音樂磁帶《恭喜恭喜》,錄音機2個,音響一對,電子琴,伴奏老師。
新年禮品50包。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戶外組織幼兒做游戲。(請你照我這樣做,我就照你這樣做)(主教老師要及時表揚眼睛里有老師,站得端正的幼兒。)。
2、律動。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聽音樂,跟著老師拍手做動作,悄悄地進教室站在中間,不推不擠。(助教曾播放音樂新年好2遍)(主教邊做動作邊組織表揚站好的幼兒)(老師要有表情感染幼兒,吸引幼兒注意)。
3、練聲。
———師:(夸張動作)噓,今天的新年歌會,還有小動物來參加喃,請小朋友認真聽一聽,學一學,小動物們怎么叫的呢?看誰學得最像?(助教曾播放音樂幾種動物的叫聲,引導幼兒模仿)。
———師:小朋友學得真好,請你們悄悄地找一個位置坐下來,看誰先做好,123,(及時表揚坐好的幼兒)。
二、基本部分。
1、節(jié)奏練習。
———師:小動物們送來了一份禮物,看一看是什么?(揭開黑板上的布)節(jié)奏卡。
———師:那我們一起來練一練吧!仔細聽好啦!(師慢念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師:請小朋友學一學。(師引導幼兒念節(jié)奏一遍)。
———師:(表揚幼兒),我們再來聽一聽。(師再次慢念節(jié)奏一遍)。
———師:你們再來學一學。(師再引導幼兒念節(jié)奏一遍)。
2、教師清唱歌曲《恭喜恭喜》。
———師:剛才練得真好,老師也要送給你們一首好聽的歌《恭喜恭喜》,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歌里面唱了些什么?看誰聽得最認真。(師慢慢地清唱歌曲一遍)。
3、哼唱。
———師:小朋友聽得真好,現(xiàn)在我們請“哦”出來,跟著老師一起用“哦”小聲地哼唱。(助教伴奏,師引導幼兒慢慢地哼唱一遍)。
———師:(表揚唱得好的幼兒貼咪咕娃娃)。我們在把“啊”請出來,小聲地哼唱。(助教伴奏,師引導幼兒慢慢地哼唱一遍)。
———師:某某的聲音哼唱得真好聽(為他貼上咪咕娃娃)。
4、看圖理解歌詞。
———師:過新年了,每天大街小巷,都掛滿了紅紅的燈籠,每個人的嘴里,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師:原來是老師送給小朋友的《恭喜恭喜》,它的歌詞藏在這幅畫里了。
———師:請小朋友小聲地跟著老師一起念一念歌詞吧?。◣熞龑в變盒÷暤芈哪罡柙~)。
5、跟唱。
———師:真棒?,F(xiàn)在我們加上歌詞,小聲地唱一唱。(助教伴奏,師引導幼兒小聲慢慢地唱歌)。
———師:小朋友跟著電子琴唱歌是聲音真好聽。錄音機里的小朋友也要請你們和它一起唱唱。看誰唱得最好聽。(助教曾播放音樂磁帶《恭喜恭喜》,師引導幼兒歌唱兩遍,可加上動作)。
———師:你們啊,唱得都很好聽,老師可喜歡了。表揚自己。(嘿嘿我真棒。)。
6、音樂表演。
新年老人在外敲門。
———師:小朋友聽,誰在敲門?請進。
———師:嗯,老師也很高興,那請小朋友認真的看一看,我和新年老師怎么做游戲的。(助教曾播放音樂磁帶《恭喜恭喜》,師與新年老師示范游戲一遍)(示范完后新年老人送禮物給老師)。
———師:哇,我得到了新年老人的禮物咯,小朋友們想不想得到?。?BR> ———師:現(xiàn)在就請你們唱著歌兒,找自己的好朋友,做游戲吧?。ㄔ俨シ乓魳反艓А豆补病?遍)(新年老人發(fā)禮物)。
———新年老人:你們得到我的禮物高不高興呀?我還有好多的禮物(摸摸自己的大包包),請小朋友跟著音樂慢慢地和我一起出去領禮物吧!(音樂再次響起,新年老人與老師一起將幼兒引出教室,再活動平臺繼續(xù)與幼兒歌唱做動作發(fā)禮物。)。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一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唱這首兒歌。
2、體會到音樂游戲的`樂趣。
3、樂于參與音樂游戲。
4、懂得遵守游戲規(guī)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錄音機、該音樂的配套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用語言直接導入課程。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不過,在玩這個游戲前我們得先學一首歌,然后把這首歌放入到我們的游戲中,要一邊說一邊玩,好嗎?現(xiàn)在,先讓我們聽一下這一首好聽的歌?!?BR> 教師播放音樂。
2、教師放音樂,讓幼兒熟悉這首歌的旋律。
教師:“小朋友們仔細聽,在這首歌里都說了些什么?”
3、教師自己唱一遍兒歌,邊唱邊用自己的身體比一些相應的動作??梢宰屝∨笥研÷暤母J沟糜變焊邮煜ば珊透柙~。
4、教師說明游戲規(guī)則,然后請5到10個小朋友先做一次游戲,以便讓所有幼兒都明白游戲的規(guī)則。在幼兒游戲時,教師要及時的播放音樂。
5、請全班的小朋友一起來游戲,并且一邊游戲一邊跟著錄音機唱兒歌。
6、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課外活動時間邊唱兒歌邊玩游戲。
游戲規(guī)則:教師蹲下,和一名幼兒手拉手并舉過頭頂,搭成城門的造型,當音樂響起時,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從城門下穿過。當唱到最后一句“走到城門滑一跤”時,城門關閉,被關到的小朋友就來替換老師,成為城門。依此類推,游戲繼續(xù)。
活動反思:
當幼兒已經(jīng)會唱歌曲的時候,教師應該及時退出,大膽地放手讓幼兒自己來試一試。而在活動當中,我沒有處理好這個細節(jié),由始至終都參與孩子的活動,弄得自己的嗓子冒煙,又沒有讓孩子單獨發(fā)揮的機會。所以,教師應該仔細觀察,靈敏地感應最佳退出時機并采取行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二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用不同方法嘗試記憶歌詞的快樂。
2、創(chuàng)編不同的敲鼓動作,唱出鼓點節(jié)奏的強弱變化以及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圖片四幅(太陽、花、小鳥、小朋友)、鼓。
活動過程:
1、玩敲鼓游戲,探索不同的敲鼓節(jié)奏。
(1)個別幼兒探索敲鼓的節(jié)奏。
(2)集體模仿不同的鼓聲。
2、學習副歌部分:
(1)傾聽副歌的鼓聲節(jié)奏。
(2)創(chuàng)編不同的敲擊方法,敲擊副歌節(jié)奏。
(3)邊敲邊唱出副歌節(jié)奏,嘗試唱出由強到弱的變化。
3、完整地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一遍,提問:誰聽到了鼓聲?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片。
誰先聽到,誰后聽到?幫助圖片排隊。
(2)隨琴聲學唱歌曲。
(3)教師隱藏部分圖片,討論記憶歌詞的不同方法。
4、邊唱邊自由表演歌曲。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三
打擊樂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nèi)容之一,通過打擊樂教學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的演奏技能并發(fā)展節(jié)奏感。
1、聽音樂用準確的語言演唱歌曲。
2、聽音樂看圖譜,嘗試用不同顏色、不同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拍。
3、能夠根據(jù)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體驗合作的快樂。
重點:能用不同的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拍。
難點:根據(jù)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
1、圖譜課件、歌曲《郊游》、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音樂。
2、木魚、搖鈴、鈴鼓按照幼兒人數(shù)各三分之一。
1、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導課。
小朋友們好!今天婷婷老師與你們一起玩一個音樂游戲,看誰能聽著音樂正確的做出動作。(放《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音樂,與幼兒一起做動作)。
2、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認真聽,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問:剛才在歌曲里你都聽到了什么?誰能說一說?
提問后老師總結: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ppt上,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兩個字叫“郊游”,小朋友說一遍。(郊游)請問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師總結:對,就是出去玩。你們看(ppt2)圖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老師把這首歌曲帶過來了,它的名字是——,這次我們跟著音樂小聲的唱一下吧。
這里面有幾個地方不太好唱,誰能說出來?重點學習附點音符歌詞(我們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陽光柔柔)的唱法。
4、我們看(ppt4),這是一張圖譜,在這張圖譜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樣)這首歌曲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我們可以把他們稱為aba型。小朋友想一想,這張圖譜與歌曲中的歌詞會是怎樣對應的呢?大家再來聽一遍音樂。
聽音樂,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腳一遍。
問:你們在圖譜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顏色不一樣),我們在打節(jié)奏的`時候可不可以換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樣打(綠色用手、紅色用腳),跟著音樂打兩遍。
6、ppt6,根據(jù)你們剛才打的,老師又增加了難度,你們看一下這張圖譜,我們可以用幾種方式打節(jié)奏?怎樣打?(嘗試一遍)。
發(fā)樂器,跟著音樂打節(jié)奏(2-3遍)。
7、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會打節(jié)奏,會唱歌不會?請輕輕的放下樂器,我們一起唱著歌區(qū)校園里玩吧。
8、結束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