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范文(21篇)

字號:

    總結(jié)是對過去一段時間所經(jīng)歷和學習的一種檢驗和評估,有助于我們持續(xù)進步。總結(jié)的結(jié)構(gòu)要清晰,包括引言、主體和結(jié)論三個部分,確保內(nèi)容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以下是小編搜集的一些總結(jié)樣例,供大家參考借鑒。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門上都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兒童唱起了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jié)又稱重陽節(jié),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和手腕或足踝上,稱為常命縷。
    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制作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相傳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著遠大的理想,他幾次寫出改革方案呈給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正確方案,還把他關(guān)起來……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滾滾汩羅河。
    屈原的`愛國情懷感動了全國人民。人們紛紛趕來,劃著竹排小船沿江上尋找屈原,但尋找多日都沒找到,百姓就無奈地往河里撒一些白米及一些吃,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全國各族人民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把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jié)。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二
    我的媽媽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每天她總把我逗得開懷大笑,但是平時對我也很嚴格。
    有一次,我在家里做作業(yè),我有一道題不會做,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我心想這些作業(yè)太難了,玩一下再做也不遲,于是我就跑到客廳打開電視機看電視。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一看就是兩個小時,這才突然想起作業(yè)的'事,于是我馬上拿出作業(yè)本,慌慌張張地做了起來,因為我太緊張寫錯了不少題,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中午十二點。這時,媽媽和爸爸回來了,我知道他們一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問我寫作業(yè)了沒有,我這時心里像蹲著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果然不出所料,爸爸媽媽一換完鞋就問:“小熠,你寫完作業(yè)了漢有?”我吞吞吐吐地說:“我……沒有做完作業(yè)?!蔽覌寢屢宦牐瑲獾孟駵蕚鋰姲l(fā)的火山。我一看就知道我肯定會受到媽媽批評,媽媽大聲吼道:“叫你在中午十二點前做完作業(yè)太難了嗎?”我小聲地說道:“我不會做。”媽媽又道:“有問題的我都教過你了,實在不會的你就認真地想一想,或者是查字典,如果字典里面沒有,你就等爸爸媽媽回來再教你,懂了嗎?”我說:“知道了。”我聽了這些話我馬上就去做作業(yè)了。
    我現(xiàn)在才懂得,媽媽的嚴是對我的愛,松是對我的害。我要向媽媽真誠地說一聲“謝謝你,媽媽!”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三
    星期六,我在家閑著慌。爸爸看出了我的百無聊賴,便拉起我說:“走!我?guī)闳ス珗@散散心。”難得爸爸肯帶我去玩,我真是喜出望外。
    我們到了公園,路邊的花兒朝我綻放笑臉,小草為我翩翩起舞,樹葉嘩嘩地鼓掌,好像在迎接我呢!突然,遠處草地上傳來快樂的歡呼聲,就連忙順著聲音奔了過去。那里人山人海,好多孩子在那兒放風箏。空中的風箏樣子不一,有在天上遨翔的”老鷹“,有無數(shù)只腳的”蜈蚣“,有迎風滑翔的“燕子”,還有勤勞的“小蜜蜂”等等,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風箏齊飛的風景畫。我連忙纏著爸爸也給我買一個,組裝完畢后,我們就開始放風箏了。
    我拉著風箏線,爸爸在后面托著風箏,無論我跑多快,風箏始終不肯上天,一點也不爭氣,我想可能是沒有風的緣故吧,可是別人怎么把風箏飛上天的呢?我沒有放棄,不肯認輸,繼續(xù)跑了起來。可能是老天爺看我這么累,終于有了同情心,鼓起了腮幫子吹起風來,借著風勢,風箏也終于爭了口氣,飛了起來,我高興極了。
    爸爸在回來的路上說,這放風箏就好似生活,有時經(jīng)常面臨失敗,但只要不懈怠,不放棄,總會有成功的機會。我聽了,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四
    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在古代,人們防止水里的魚蝦吃屈原的尸體,就包粽子丟到湖里喂魚。
    那么屈原是誰吶?屈原是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屈原為實現(xiàn)楚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對內(nèi)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但是由于在內(nèi)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最后被逐出郢都。(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人們聽說屈原投江了,便跑到江邊,往江水里仍許多粽子,以免江里的魚把屈原的尸體給吃了。屈原升天以后,玉皇大帝便將屈原封為“江神”。因為屈原投江那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以后人們每年這天都包粽子來紀念屈原,這就是現(xiàn)在的端午節(jié)了。
    看完屈原的事跡,讓我想到:屈原的一生作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敗了。他的理想和事業(yè)永遠為后人所惋惜。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成功了。他憂國憂民、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為后世楷模,他氣魄宏偉、辭章瑰麗的作品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我們要學習他行廉志潔的優(yōu)良品德,學習他的堅韌不拔,學習他的宏偉氣魄以及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所以,端午節(jié)是我們紀念愛國主義先輩的重要節(jié)日!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五
    每年的農(nóng)歷5月5日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它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這天,奶奶買回艾草和粽葉,把幾株艾草掛在門頭上。我很好奇,便查閱了資料。原來端午是入夏后的第一個節(jié)日,氣溫上升,真是疾病多發(fā)和蚊蟲多的時期,由于它們特殊的香味可以用來驅(qū)病、防蚊、避邪,所以在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
    包粽子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一大早我們?nèi)揖兔钇饋?,媽媽把粽葉、泡好的糯米,調(diào)好的餡兒準備好。我見了,急忙洗好手,擼起袖子,想學包粽子。
    媽媽一邊示范,一邊給我講解。首先把粽葉的一頭卷成一個圓錐形,放上糯米。吃甜的,放入紅棗泥、紅豆、豆沙等配料;吃咸的,加入五花肉、板栗、蛋黃等配料。然后,將粽葉的另一端慢慢的卷起來,一直把棕葉尾巴全部合攏,用大拇指按住,再一折,最后用棉線從粽子底部十字形都捆起來,只要不散開就行了。
    我知道了包粽子的要領(lǐng),就開始學著包。我跟著奶奶和媽媽一步一步的包。眼看快要成功了,我沾沾自喜。沒想到的是,還沒等我捆好,粽子就掉到地上散開了?!霸趺丛谀棠淌掷锫犜挼聂兆樱搅宋沂稚暇妥兂闪颂詺獍?”我嘟囔著說。媽媽耐心地對我說:“沒事兒,慢慢來。”媽媽的話讓我有了信心,果然,這次包的粽子雖然奇形怪狀,可是沒有散。我一邊包著粽子,一邊聽媽媽給我講著《屈原抱石投汨羅江》的故事。
    不知不覺,一個個小粽子包好了,該煮了?!皳渫ǎ瑩渫ā?,粽子們一個接一個的“跳”下了水,仿佛游泳健將似的。不一會兒,從鍋里散發(fā)出陣陣清香。過了大約半個小時,粽子終于煮好了。剝開粽葉,露出它白白胖胖的“身子”??粗约旱摹敖茏鳌?,心里有種說不出的甜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六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泵慨斘衣牭竭@首兒歌,就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時熱鬧的場面。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不為了撈救屈原。把粽子投進江里,是為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往江里投粽子漸漸變成了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吃粽子。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和“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紅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jié)時,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喝雄黃酒。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七
    端午節(jié)我們每年都在過,可是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我以前還真不知道,。后來看了相關(guān)書籍才了解的,話說秦國殺進楚國京都,屈原看自己的國家快要滅亡了,便跳入沅江,人們?yōu)榱思o念偉大詩人屈原。于是每年五月初五,人們就去講邊丟粽子,為的是讓魚鮫蝦蟹吃飽,不再吃屈原的遺體。丟粽子,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不可少的主要活動,丟粽子為的是讓魚鮫蝦蟹吃飽,不再吃屈原的遺體。而賽龍舟則是想把屈原的遺體打撈上岸,這也是一種娛樂活動。我還記得去年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去市集上買了新鮮的竹葉,排骨,糯米,大棗等東西,回家以后就幫媽媽包粽子,首先媽媽把糯米淘凈泡好,然后淹排骨,洗大棗,我按照媽媽的吩咐準備好線,等著包粽子。準備工作做完以后,媽媽開始教我包粽子,這可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我可緊張了,害怕自己包不好,不過我很快就弄懂了包粽子的過程,于是動手包起來,花了好長時間,我終于包好一個,跟媽媽的比起來,我的雖然又歪又小,但我還是很高興。粽子終于包完了,媽媽去煮粽子,我和小伙伴去踢球。一個小時后,我跑回家,一推開門就飄來一股香味,我一看,哇!桌上放著一大盤粽子,我高興的抓起一個,燙得我哇哇叫,媽媽見了,笑著說道:“你這個小饞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才出鍋的,燙到?jīng)]有?”我做了個鬼臉,笑著說:“噢,噢,還是媽媽對我最好!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八
    農(nóng)歷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家家戶戶都吃粽子,而端午節(jié)卻是我心中的“奶奶節(jié)”。
    奶奶在世時,最愛吃粽子,她包的粽子也是一流的,在左鄰右舍都很出名。包粽子也是我奶奶的拿手戲,一般人家每年只包一次粽子,而我家卻不止包一次。奶奶包粽子且不說糯米與餡兒搭配得怎樣好,單說煮粽子吧,什么時候煮,煮多長時間,什么樣的火候,也挺有講究。一般都是在晚上煮,那股香味飄出來,讓人饞得直流口水,我一個晚上都不肯睡覺,老是纏著奶奶問:“什么時候可以吃了?”而奶奶總是慈祥地撫摸著我的頭:“快了,快了,我的小寶寶?!睗u漸地,瞌睡蟲來了,于是,我進入了夢鄉(xiāng)。
    端午節(jié)的晚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聽奶奶講一些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故事。我知道,端午節(jié)在咱們中國歷史悠久,它是為紀念我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設(shè)立的。偉大的詩人屈原懷著對祖國的一腔愛心和對自己祖國的保衛(wèi)之情不顧一切在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這天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于是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為端午節(jié)。其實我們過端午節(jié)就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于是這個節(jié)日就稱為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如今,奶奶已過世了。每當端午節(jié),我就想起粽子,想起我親愛的奶奶。雖然,鄰居和親戚朋友們也會送粽子給我們吃,但我總覺得,沒有奶奶包的粽子好吃,或許這里面也夾雜著一份親情吧!
    每到端午節(jié),我都會想起我的奶奶,思念我的奶奶。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九
    世界上有很多助人為樂的感人故事,我也受到過很多人的關(guān)心和幫助!
    有一次,我把鉛筆盒忘在家里,忘了放在書包里。我心里很著急。“怎么辦?”我該怎么辦?下節(jié)課我要考語文。我不想被老師批評!“我到處收集必要的學習用品。第一個是橡皮擦。我找了一下,最后從楚于慧那借來的。第二把是尺子。我聽別人說,坐在我后面的王睿有兩把尺子。我趕緊跑過去說明情況。王睿聽到后,毫不猶豫地把尺子借給了我。這時,下課鈴響了,語文老師走過來,遞出試卷。我不提我有多焦慮。突然,我眼前一亮,一只筆出現(xiàn)在我眼前。原來是我同桌的筆。我非常感激地接過來用了!
    下一節(jié)課是寫作課,需要筆。我想:劉星宇有兩支筆,我是他的好朋友,所以他一定會借給我的!我走到他面前,問:“你能借我一支筆嗎?”他真的同意了!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關(guān)心別人會讓我幸福!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更加關(guān)心別人,讓世界溫暖!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十
    小學作文三年級端午節(jié)(精選4篇)篇一:小學作文三年級端午節(jié)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現(xiàn)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jié)吧!端午節(jié)又稱為端陽節(jié),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jié),它是紀忛我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jīng)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丌停。我迫丌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fā),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忚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佝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lǐng)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丌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等著佝去找呢!篇二:小學作文三年級端午節(jié)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包粽子又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jié)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佝看,我們家里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里,轉(zhuǎn)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zhuǎn)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一番忙綠后。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卷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丌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后,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丌膩。
    我愛端午節(jié),愛端午節(jié)這濃濃的綜香。
    篇三:小學作文三年級端午節(jié)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jié)是龍節(jié)。
    每逢端午節(jié),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灑上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及毒蟲滋生。在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即:黃瓜黃魚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灑。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澇救投淚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丌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粽子的形狀有許多,它的口味也有許多種。端午節(jié)忚要到了,讓大家一起吃粽子、賽龍舟吧!篇四:小學作文三年級端午節(jié)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習俗可豐富了,有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戴香包……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吃粽子。
    端午節(jié)的前幾天,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她準備了新鮮的粽葉,一大盆調(diào)好醬油的糯米,還有香噴噴的肉餡。媽媽先把粽葉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
    然后夾了一塊肉餡,放在中間,接著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粽葉的尾巴,把粽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后,把繩子扎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
    媽媽把粽子放入鍋里煮,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我聞了直流口水,媽媽見了,急忙拿出一個粽子,解開繩子,遞給我,說:“小饞貓,吃吧。”我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吃著這香香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深深的愛。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三年級作文。
    端午節(jié)賽龍舟三年級隨筆。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十一
    端午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這時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何浩軒,起床了,來包粽子,等下包完,吃粽子!”媽媽說:“快點,快點起床,不然早餐都吃完了!”爸爸又吆喝我。隨即,我也起床了,洗好臉,漱好口,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先看著媽媽熟練的包粽子,心里也癢癢了,于是也開始包了。先把粽子放在粽葉里(粽子是媽媽事先做好的),然后一層一層地包到粽子上面,最后再打個結(jié),一個“浩軒”牌小粽子出世了,帶著勝利的心情去媽媽面前展示,媽媽看了后,表揚我說:“還不錯,知道包粽子了,獎勵你去玩一會電腦吧!”于是,我去玩了。
    到了午飯時間,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不覺感受到一種成功的感覺。是的,人因為有了成功的感覺,勝利的感覺,才會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斷地去勞動,才會有新的事物誕生。
    我愛端午,更愛親手勞動獲得成功的端午。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十二
    一年有熱鬧的春節(jié),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細雨霏霏的清明,但我最喜歡飄著粽香的端午節(jié)。
    每到端午節(jié),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這個傳統(tǒng)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身體。把米團扔進江河里喂魚。以后每到這天人們都會包米團又取名叫粽子,用這種方法紀念屈原。
    端午節(jié)這天,我家奶奶和媽媽就會包粽子。奶奶包的是傳統(tǒng)的秤砣粽,她先把綠油油的`粽葉浸在水里洗干凈,用手把粽葉卷成圓錐形,再往里放入糯米,中間加點赤豆或蜜棗,最后上面用粽葉蓋好,包扎好,一個個秤砣粽就好了。媽媽喜歡包枕頭粽,里邊放一小塊肉,便成香香的肉了。
    一切準備好,放入鍋里,煮出來的粽子有股濃濃的清香。粽子還沒熟的時候我和爸爸到外邊田埂上踏青。聽爸爸說他們小時侯過節(jié)還有劃龍舟的故事。
    回家的時候,奶奶已經(jīng)把煮好的粽子放飯桌上了,我急忙拿了一個,輕輕的扒開粽葉,一股清香撲面而來,白白的糯米糕上嵌著一顆顆暗紅的豆子,忍不住咬一口,好吃極了!爸爸,媽媽,奶奶也一起來吃香甜的粽子,一家人說說笑笑,溫馨極了!
    啊!我喜歡有粽香的端午節(jié)。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十三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端午吃粽子,清明掃墓,中秋賞月,元宵吃湯圓……而我卻最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嘗到自己包的粽子。
    記得有一年的端午節(jié)前的幾天,媽媽買回了一些粽葉、蜜棗、糯米、花生、香菇和肉等等一些材料。我一看就知道要包粽子了。只見媽媽熟練的準備好所有的材料就開始包起了粽子,她一手拿勺子,一手把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再把調(diào)好的米塞進“圓規(guī)形”里,最后用繩子使勁綁了幾圈,再扎緊,一個粽子便形成了。不一會兒,幾個粽子也包好了,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只見一桌子包好的粽子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過了一會兒,可能是媽媽累了,就拖著疲憊的身體倒在床上休息起來。而我就趁媽媽疲憊的時候躡手躡腳的走進廚房。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我包的“圓錐形”一直不聽話,甚至還撒落了許多米。這時我才明白什么是看著簡單做起來難。后來媽媽醒了,看著我弄得滿地都是米,無可奈何地笑了,我地下了頭說道:“對不起,我只是想包粽子?!眿寢屢宦牐阏\懇地教會了我怎么包粽子……在包粽子的過程中媽媽還講述了許多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故事。
    從此,每年臨近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都一起包粽子……。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十四
    “五月五,是端午。差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BR>    這首兒歌是反映端午節(jié)習俗的兒歌。端午節(jié)有許多習俗,比如:劃龍船、吃粽子、系五絲線等等。當然,我媽媽在太陽出來之前已經(jīng)把五絲線系在了我的手腕和腳脖上了。聽媽媽說,五絲繩也叫長命縷,是爸爸、媽媽希望孩子能長命百歲,多么美好的期望?。?BR>    每年這一天,媽媽都會買回來一包粽子。粽子用竹葉包裹著,仿佛一個個綠娃娃似的,老遠就聞到一股甘甜的清香沁入肺腑。剝開竹葉咬一口,糯米發(fā)紅,再咬一口,香甜潤滑,真是又香又甜,好吃極了!一邊吃著粽子,我一邊想起了屈原這個歷史人物。當年屈原因被小人出賣,含冤投江自殺。當?shù)匕傩杖ャ枇_江打撈尸體也沒成功,就向汨羅江中扔了雞蛋和熟米。據(jù)說這樣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人們以這種方式表達對愛國詩人的敬仰,表對正直人的敬意。
    家人還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孽生,因為春末夏初是毒蟲的孽生季節(jié),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古代勞動人民已有了相當高的醫(yī)療衛(wèi)生技術(shù)和意識。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一種了不起的文化。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十五
    我喜歡很熱鬧的春節(jié),但是更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吃粽子。
    家家戶日元都在包粽子,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吃到粽子,沾著糖更好吃,因為我也喜歡吃糖。這一天,奶奶先到街上去買粽葉,再準備一盤米,還要再去買些粽線,就可以包粽子。到晚上,粽子已經(jīng)好了,我連忙,拿碗和筷子還有糖,粽子一上桌,我就拿起一個粽子,但是很燙,急忙放進碗里,媽媽跑過來說:“別燙著了,先讓粽子涼些再吃?!蔽乙呀?jīng)迫不及待地要剝開粽子,但是很燙,但我還是沒死心。
    我依舊去剝開,我忍著燙我的手,慢慢把粽子剝開,終于被我打開了,我拿起一要筷子插進粽子,用勺子挖了一些糖,撒在粽子上。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了一個又一個。
    最后,全家人都跑過來吃,卻發(fā)現(xiàn)只剩幾個粽子,就這樣,我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啦,我就是這樣過端午節(jié)的。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十六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一個忠心愛國的詩人屈原而流傳至今的。
    遙想當年,也是一個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屈原,內(nèi)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的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就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端午節(jié)。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贊嘆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fā)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xiàn)了,和“吃粽子”一起成為端午節(jié)的特色,和你一起成為中國的傳說。為了什么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jié),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蛟S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己無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但是我想你現(xiàn)在知道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會感到很欣慰。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
    今天,我們?nèi)匀贿^著這耐人尋味的端午節(jié),為的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十七
    端午節(jié)快到了。提前幾天奶奶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今天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奶奶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多余的葉和線剪掉?!?BR>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xiàn)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十八
    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或者是買粽子。
    有一年,我在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媽媽讓我去買粽子,到了市場,我試著吃了一個粽子“啊”真香呀!我覺得大家吃了這個粽子一定會喜歡的。所以我買了很多很多這樣的粽子。
    我回到家的時候媽媽說:“你怎么買了這么多粽子呀?”我說:“這個粽子太好吃了!”媽媽又說:“小紅,你今天買的粽子真不錯!”我聽見了心里美滋滋的`,媽媽還給我了我許多零花錢呢。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十九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xiàn)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jié)。
    說到端午節(jié),最常見的習俗要數(shù)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jié)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jié)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jié)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jié)日。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兒歌。今天我們來說說端午節(jié)。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每逢五月初五,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米飯投進江中,讓魚蝦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jié)是龍節(jié),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shù)民族紀念龍神的節(jié)日。不光是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區(qū)的人們也過端午節(jié),也非常敬佩愛國詩人——屈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在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jié),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jié)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chuàng)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chuàng)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chuàng)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jié)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jié)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jié),一個傳統(tǒng)古老的節(jié)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jié)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jié)啊!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二十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家人們一起去玄武湖劃船。
    天霧蒙蒙的.,湖面上的游船十分少,也就是這樣,湖對面的火車站也模模糊糊、時隱時現(xiàn)。我們上了船,有我和姐姐當“小船長”。剛開船,就看到岸邊有人灑下的菊花,一朵朵可愛極了,有的黃、有的白、有的紅......我不由興奮不已,伸出手就要撈一朵。媽媽急忙厲聲說:“別動!那是獻給愛國詩人屈原的,不能拿老祖宗的東西。瞧!哪里還有人在默哀呢!”我抬頭一看,真的,幾位似大學生的人雙手合攏,半蹲,閉著眼睛輕輕地念叨這什。我很驚訝,這段時間是高考階段,應該緊張復習才對,還有時間到玄武湖紀念屈原!這一舉動令我感動不已,頓時對他們起了敬佩之情。
    回來的時候,那些人已經(jīng)走了,但菊花仍然漂浮在水面上,那么優(yōu)雅、那么美麗??吹竭@些菊花,我不僅想起了偉大的屈原,還想起了那些人的愛國的精神。
    小學端午節(jié)三年級篇二十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泵慨斘衣牭竭@首兒歌,就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時熱鬧的場面。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不為了撈救屈原。把粽子投進江里,是為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往江里投粽子漸漸變成了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吃粽子。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和“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紅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jié)時,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喝雄黃酒。
    端午節(jié)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就習俗,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jié)呢?這里有不少的傳說。嘴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詩人屈原。
    據(jù)說中國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帶了端午節(jié)那一天,我們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有三角形,四角維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很多種,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還有紅棗的,味道非常好。一株香時間粽子出鍋了,外婆把粽子端了過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先把外面的繩子解開,再把粽葉剝掉,啊!真香,我吃了一個還想吃第2個,可惜我的肚子已經(jīng)裝不下了。
    啊!端午節(jié)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吃到很多香噴噴的粽子。
    啊!端午節(jié),那又香又甜的粽子讓我不能不喜歡你。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在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jié),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jié)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chuàng)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chuàng)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chuàng)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jié)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jié)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jié),一個傳統(tǒng)古老的節(jié)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jié)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jié)啊!
    船下水喜洋洋?!?BR>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為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jié)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qū)。每逢端午節(jié),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這就是端午節(jié),你們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