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上教案(通用17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應(yīng)該結(jié)合學校的教學大綱和課程目標,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全面覆蓋。編寫教案時要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借鑒。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一
    1.學會“慣、圃”等11個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畫人物時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在文中找出并體會當時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
    4.學了課文之后你覺得小時候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讓學生帶著預(yù)習提示聽課文錄音。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二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10個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與太陽的有關(guān)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guān)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3.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三
    想象訓練。
    2、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發(fā)言。
    3、評價、表揚鼓勵。
    4、“失物招領(lǐng)”會。把自己遺失的文具領(lǐng)回家。
    說說你書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樣疼愛它們的。
    1、學生自由發(fā)言。
    2、教師總結(jié)愛惜學習用品的好辦法:包書皮、做筆套、給橡皮“洗澡”、每天清點學習用品、定期整理書包等。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四
    1、知識與技能:認讀16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自主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要愛護學習用品。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指導學生把對課文的感悟轉(zhuǎn)化為自己日常的學習習慣,逐步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五
    1.復(fù)習生字以及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shè)計:
    一、復(fù)習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太陽的哪些特點?
    二、學習1---3自然段,品味說明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課文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呢?在前三個自然段中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
    生交流、匯報。
    師出示句子。
    (太陽離我們……也要飛二十幾年。)。
    思考:a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b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個句子,讀出“遠”,讀出感情。
    師總結(jié):這段話采用了列數(shù)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準確,更容易理解,突出了“遠”的特點。
    2.課文是怎樣寫太陽“大”的特點呢?生找句子,并匯報。
    出示句子。
    (我們看到太陽……所以我們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
    a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b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作比較。
    3.體會描寫“熱”的句子:
    a找出描寫“熱”的句子,說說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好處是什么。
    生總結(jié),匯報。
    出示句子。
    (太陽會發(fā)光,會發(fā)熱,是個大火球……)。
    板書:列數(shù)字。
    b讀一讀,讀出“熱”的特點。
    4.小結(jié)說明方法。
    師:在介紹太陽的特點的時候,作者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三、學習4---8自然段,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
    1.體會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讀5---7自然段,說說太陽和我們的關(guān)系密切在哪里。
    a指名答,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出示相關(guān)資料圖片。
    b請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讀,并做出評價。
    板書: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形成雨雪形成風殺菌。
    c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反復(fù)朗讀,體會太陽作用之大。標出中心句。
    d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太陽,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四、布置作業(yè)。
    上網(wǎng)查找關(guān)于太陽的其他知識。
    上網(wǎng)查找自己喜歡的天體的相關(guān)知識。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六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2.學生按自然段輪流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3.交流匯報,根據(jù)上下文理解詞語。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本課指除夕夜的“鬧”與元旦的“靜”形成鮮明對比。
    萬象更新: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更,變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煥然一新。
    4.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老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jié)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
    三、細讀課文,了解習俗。
    1.北京的春節(jié)從哪天開始,到哪天結(jié)束?
    2.默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內(nèi)容,主要事例寫得詳細一點。
    時間主要事例。
    臘八臘八粥,臘八蒜。
    臘月十九買雜拌兒,買爆竹,買玩意兒。
    二十三祭灶。
    除夕穿新衣,貼對聯(lián)和年畫,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祭祖,守歲。
    元旦男人出門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廟會。
    元宵懸燈結(jié)彩,放花炮。
    3.交流,老師相機板書關(guān)鍵詞。有不同意見的相互討論。
    4.你知道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膯?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七
    1、掌握左右結(jié)構(gòu)中左長右短的書寫要領(lǐng)。
    2、練習書寫左長右短的字。
    教學重點:處理好左右的寬窄關(guān)系。
    教學時間:1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寫左長右短的字。
    二、指導。
    1、出示松船。
    2、學生觀察字形。
    3、討論交流。
    左長右短的字,右邊的`位置要偏上一些。
    4、教師范寫。
    5、學生練寫。
    6、分析常見病因。
    三、練習。
    1、描紅、臨寫“把、松、仙、姐、祝、積、記”等。
    2、完成“想一想”。
    右邊短小的字,右邊部分應(yīng)該放在什么位置?
    四、課后練習。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八
    1、使學生掌握女字旁、食字旁、金字旁和單字的書寫要領(lǐng)。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學習習慣。
    3、在書寫訓練中進行愛學習的教育。
    教學重點:偏旁和單字的書寫。
    教學難點:如何記住書寫要領(lǐng)。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一、復(fù)習前課內(nèi)容。
    二、教學新課。
    1、寫寫偏旁。通過練習,初步掌握女字旁、食字旁、金字旁這三個偏旁的書寫要領(lǐng)。
    女字旁:撇點的撇長,點短,撇宜直。撇略有弧度,提斜度略大。
    食字旁:撇斜直,橫鉤短,豎提起筆對正橫鉤的起筆。
    金字旁:三橫斜度較大,間隔要均勻,注意長短不同。
    2、描描寫寫。
    讓學生通過描紅,初步掌握帶有這三個偏旁的字的書寫方法。要充分發(fā)揮描紅的作用,讓學生在描、寫的過程中不斷體驗、總結(jié)。
    3、自己練練。
    三、例字指導。
    四、師生互動:
    教師巡視指導。初評,再練習,再評。對學生寫得好的字和寫得有進步的字要及時加圈給予肯定,鼓勵學生把字越寫越好。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九
    1.畫出生字詞,自學交流并匯報。
    (1)生自己讀。
    (2)指名讀。
    (3)歸納這些生字的特點(都是“蟲”字旁)。
    (4)學生欣賞這些動物的圖片并了解它的特點。
    2.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課文主要講了小時候的“我”認為(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并相信了父親說的話(表里有個小蝎子在里面)。
    (1)讓學生帶著這段練習快速瀏覽課文,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2)指名完成這段練習。
    (3)師進行點撥并板書出主要內(nèi)容。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十
    1、學習根據(jù)生字的特點和構(gòu)造進行識字,認識生字廳、廚、廂、廈、穴、窯、簾。感受中國漢字的趣味,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喜愛。
    2、規(guī)范學生生字的書寫。會寫生字領(lǐng)、群、船、朗。
    3、熟讀并積累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并能選擇一兩個說話。
    4、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1、學習根據(jù)生字的特點和構(gòu)造進行識字,認識生字廳、廚、廂、廈、穴、窯、簾。
    2、熟讀并積累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并能選擇一兩個說話。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生字詞卡片。(學生)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學習根據(jù)生字的特點和構(gòu)造進行識字,認識生字廳、廚、廂、廈、穴、窯、簾。感受
    中國漢字的趣味,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喜愛。
    2、規(guī)范學生生字的書寫。會寫生字領(lǐng)、群、船、朗。
    學習根據(jù)生字的特點和構(gòu)造進行識字,認識生字廳、廚、廂、廈、穴、窯、簾。
    一、識字加油站。
    1、學生認識兩個偏旁部首:廠、穴。
    2、自由讀一讀含有這兩個偏旁的生字。
    3、看看這些字有什么共同點?
    4、你還知道哪些“廠、穴”旁的字?說一說,寫一寫。
    5、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6、師:你們覺得我們國家的漢字有趣嗎?
    二、書寫提示。
    1、先觀察,同學們互相提醒寫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
    2、老師提示:
    (1)先看后寫,才能減少修改次數(shù),確保頁面整潔。
    (2)有些字,左右兩邊的寬窄差不多,寫的時候要均衡。
    3、請學生描紅,描紅以后再說說自己在寫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4、學生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5、進行全班評比。
    三、談感受,說收獲。
    第二課時
    1、熟讀并積累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并能選擇一兩個說話。
    2、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熟讀并積累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并能選擇一兩個說話。
    一、談動物引入新課。
    1、師:孩子們喜歡哪些動物?
    2、全班交流。
    3、師:這些動物,有的兇殘、有的溫順,有的肥大、有的瘦小。但是一放到詞語中,他
    們卻有著另外一層意思。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日積月累
    1、出示成語,讀一讀。
    狼吞虎咽驚弓之鳥 膽小如鼠 龍飛鳳舞
    漏網(wǎng)之魚如虎添翼 雞嗚狗吠 害群之馬
    如魚得水
    2、指名朗讀,同桌讀,全班齊讀。
    3、請圈出成語中的動物名稱。
    4、大概理解成語的意思。
    5、再讀成語,邊讀邊體會。
    6、你還了解哪些成語里也含有動物名稱?說一說。
    7、我會選擇一兩個成語說話。
    如:媽媽做的飯真香,我狼吞虎咽的幾下就吃飽了。
    三、我愛閱讀:
    1、 讀一讀。
    2、誰能說一說這篇文章講了誰和誰的故事?
    3、主要講了他們的什么事?
    4、全班交流。
    四、教師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十一
    1、正確書寫“車字旁、絞絲旁、足字旁”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雙姿”(坐姿、執(zhí)姿)。
    3、點燃學生的寫字興趣。
    4、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并且學會審美。
    重點:正確書寫本課的三個左偏旁。掌握這三個左偏旁的書寫規(guī)律。
    難點:子字旁的寫法是本課的難點。
    一、談話導入本課。
    要好把字寫好,首先要有正確的書寫姿式。指名說說正確的`書寫姿式。
    1、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
    2、執(zhí)筆姿勢:一拳、一尺、一寸(三個一)。
    二、指導寫四個偏旁。
    1、揭題:今天我們學習寫車字旁、絞絲旁、足字旁三個左偏旁。
    2、學寫“提手旁”。
    (1)看書中提手旁,我們要寫好它,首先應(yīng)怎樣做?
    (2)結(jié)合書中的提示仔細觀察,書寫“提手旁”要注意什么。
    (3)一邊說一邊給大家指出來。
    (4)教師師范書寫并適當補充講解。
    (5)指導練寫(描紅兩個,寫兩個),老師巡視指導(提醒注意雙姿)。
    (6)師生互動,對學生寫字作品進行評價:你認為你寫得很棒展示給大家看看。
    3、學寫“絞絲旁”。
    (1)結(jié)合書中的書寫要領(lǐng),認真地觀察絞絲旁的的寫法。結(jié)合字,指點給大家看看。
    (2)教師書寫師范。
    (3)指導練寫(描紅兩個,寫兩個)。
    (4)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
    3、學寫“足字旁”。
    (1)教師指導: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書寫時,看一筆寫一下,這樣做對嗎?應(yīng)怎樣做才對?以后大家學寫字時可要注意呀。
    (2)按前兩個偏旁的學法,學寫“足字旁”。一定看好了再寫。描兩個寫兩個。
    (3)對學生的書寫評價,老師示范寫這兩個字。
    (4)學生每個字再書寫一個。
    4、總結(jié)這三個偏旁的共同書寫特點。
    (1)再觀察一下這三個偏旁,看看他們有著什么共同的特點?
    (2)教師小結(jié)。
    (3)每個偏旁再寫一個。
    三、指導書寫書中帶偏旁的漢字。
    1、老師在教你們寫字時,常常說的四個字是什么?(以“字”為師)。
    2、下面你就結(jié)合每個字的講解,認真地觀察每個字,看好了,每個字寫一個。
    3、剛才我看了有的同學的表情,她像是認真看了,認真寫了,但總還是寫得不太好。說明你有把字寫好的心理。現(xiàn)在讓老師給你把這幾個字寫一下。
    4、學生每個字再寫兩個。一定要比剛才有進步呀!
    5、評價,展示優(yōu)秀作品。
    四、本課小結(jié),寄預(yù)希望。
    我們寫字時,要有正確的雙姿,要認真觀察,以字為師,一氣呵成。只要認真練習,持之以恒,你的字一定會寫得很漂亮。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十二
    1.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2.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知識,激發(fā)學生了解、探索太空的興趣。
    重點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難點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知識。
    1.拿出字卡抽查認讀情況,給生字組詞。
    2.齊讀課文。
    1.小組內(nèi)朗讀:每人讀一段??凑l讀得好,再派一名代表參加全班的比賽,比賽要求:一是要讓人聽了覺得有趣,二是讓人覺得新奇。
    2.全班比賽,師生共評。選出朗讀得最好的小組。
    3.小組學習討論:太空生活怎么有趣?與我們地面上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4.匯報交流。(教師板書)。
    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爭取能用自己的話講給別人聽。
    5.誰能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說明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非常有趣的原因?(指名說)引導學生了解“失重”現(xiàn)象。
    (宇航員在宇宙飛船中,沒有重力,就會經(jīng)歷這樣的失重狀態(tài)。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超重與。
    失重。譬如,我們在電梯中,就能經(jīng)歷超重與失重。當電梯啟動上升時,由于我們和電梯一起有一個向上的加速度,所以此時我們超重了。相反,當電梯啟動下降時,由于我們和電梯一起有一個向下的加速度,所以此時我們失重了。)。
    1.你們還知道太空生活中別的`趣事嗎?是怎么知道的?誰來向大家介紹?
    2.以“我要向宇航員叔叔學習”為題,想象在太空中會發(fā)生什么事,并說說自己將來想在太空中做點什么。
    3.自由想象太空的奧秘,用彩筆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覺綁在睡袋里。
    喝水帶吸管的飲水袋。
    走路穿帶鉤的鞋。
    洗澡特殊沐浴室。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十三
    本文教學我安排了二課時,第一課時是文言文知識積累,和根據(jù)議論文特點整體感知全文課;第二課時是結(jié)合本文論點思考代人生:如何學會選擇。課堂上,學生學習氣氛活躍,表現(xiàn)主動積極,從教學效果來看,都能完成了預(yù)定的教學目標?,F(xiàn)將這兩節(jié)課的得與失做如下反思。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十四
    1.學會“塘、群、灰、捕、迎、龜、裳、碧、鼓”這9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等三個詞語及所處句子的意思。
    3.理解課文中描寫青蛙樣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動詞如
    “披”“露”“鼓”。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圖文結(jié)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難點:
    1.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尋找媽媽過程中心情及身體上的變化。
    4.通過教師引導學習第二段,掌握自學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點:了解小蝌蚪為什么會把烏龜當成媽媽。
    (四)解決方法:通過讀鯉魚媽媽的話及描繪青蛙樣子的句子,使學生了解到烏龜與青蛙不同,不能根據(jù)身體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斷,也就是說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時通過朗讀使學生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錯把烏龜當媽媽。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解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小蝌蚪嗎?它長得什么樣?(掛圖出示,認識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它的媽媽是誰?學習了這一課我們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二、看圖,了解圖意:
    1.出示掛圖,學生從左至右觀察,邊看邊想:這幾幅圖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掛圖出示,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圖著重觀察小蝌蚪是什么樣的?
    看第二幅圖說說小蝌蚪遇見了誰?會說些什么?它的身體有什么變化?
    用觀察第二幅圖的方法自己觀察三、四幅圖,自由說說圖意,適當進行想象,教師予以指導點撥。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十五
    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動詞的準確運用。
    教學難點:懂得為什么說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教具準備:
    課件、電子白板。
    1.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2.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huán)境吧。
    3.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4.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wù)。
    (1)把課中出現(xiàn)的生字圈起來讀一讀。
    (2)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上自然段號。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1.學習1、2自然段。
    (1)全班讀1、2自然段,說說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子?
    (2)指導朗讀,從中體會搖籃的大。
    2.小組合作學習3、4自然段。
    (1)嬰兒在搖籃中生活、成長,那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這搖籃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小組討論討論,把表示動作的詞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匯報。
    動作的詞有:摘、搭、打、點、逗、采、捉、逮。
    (3)男女生分讀。
    (4)我們祖先還在森林里做什么?引導學生理解省略號的作用,并展開想像說一說。
    3.祖先們在這里留下什么?
    (1)引讀第五至七自然段。
    師:“濃綠的樹陰下”生:“留下……”
    師:“寬闊的草地上”生:“回蕩……”
    師:“林中的小路”生:“彎彎曲曲……”
    (2)課件播放圖片,師深情朗誦8、9自然段。
    (3)齊讀五至九自然段。
    四、賞析句段。
    1.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4.配樂讀課文。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連”。
    板書設(shè)計:
    動人的傳說。
    祖先的搖籃。
    天真的童謠。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十六
    3.感受祖國的偉大,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1.理解并領(lǐng)悟字詞的含義;
    2.感受祖國的偉大。
    一、復(fù)習字詞,導入課文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祖國的壯美河山和繁榮昌盛之景,讓我們走進課文《神州謠》。
    1.教師板書,學生書空并齊讀課題;
    2.課件出示本課字詞,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自由朗讀第1小節(jié),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1)我神州,稱中華
    生:“神州”又被成為“中華”,都指“中國”;山川很美。
    師:中國除了被稱為“神州”、“中華”以外,也被稱為“華夏”、“九州”,所以我們身為中國人也被稱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學生齊讀“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2)山川美,可入畫
    師:山川很美,美到什么程度呢?
    生:美到可以畫入畫中,山川像畫一樣美。
    師:是的,山川像畫一樣美。那你都見過哪些美景?
    生自由回答。
    2.師:哇!大家見過這么多的美景,現(xiàn)在就讓老師扮演小導游,帶領(lǐng)大家一起去看看祖國美麗的山川。
    課件出示漓江、西湖、泰山、華山、黃山等照片,教師一一進行介紹,并點出每種景色的特點。
    師:我們的祖國地域?qū)拸V,山河壯麗,真可謂是――神州大地巍巍中華。
    生齊讀“神州大地、巍巍中華”。
    三、深入文本,體會情感
    1.齊聲朗讀第2小節(jié),找找寫了哪些壯美的山川?用橫線畫出來。
    學生畫出“黃河”、“長江”、“長城”、“珠峰”,教師給出加點字“奔、涌、長、聳”。
    (1)師:誰來說說加點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自由回答。
    (2)四人一小組討論:你從加點的字中讀出了什么?
    小組代表回答:
    生1:奔,似乎讓我看到了黃河的水,波濤洶涌,直奔天際;
    生2:涌,仿佛讓我看到了長江浩浩蕩蕩向東奔流;
    生3:長,好像讓我看到了長城像一條長龍般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
    生4:聳,好像讓我看到了珠穆朗瑪峰高聳入云、直插云霄的雄姿。
    教師一一總結(jié),并補充相關(guān)資料,點出每個加點字都體現(xiàn)了這一景色的特點。
    (3)課件出示“漓江、西湖、華山、黃山”的圖片,讓學生進行仿寫。
    (4)學生齊讀第1、2小節(jié)。
    2.朗讀課文第3小節(jié),提出你不懂的問題。
    生1:什么是“海峽”?
    生2:為什么要強調(diào)“臺灣”“大陸”是一家?
    (1)課件出示中國地圖,請一位同學指出“臺灣”和“海峽”的`位置。
    師:海峽指兩片陸地之間并連接兩片海域的狹窄水道,這里的“海峽”指“臺灣海峽”。
    (2)課件出示臺灣的歷史問題。
    (3)師:臺灣與大陸是一家人,我們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3.學習第4小節(jié)
    師:我們的神州大地不僅有風景秀麗的名川大山,還有勤勞勇敢的各族人民。
    師:我們中國有多少個民族?
    生:56。
    師:你都知道哪些少數(shù)民族?
    生自由回答。
    (1)播放音樂《愛我中華》,全體起立,手拉手,齊唱;
    (2)教師小結(jié)民族情感;
    (3)體會什么是“繁榮”?
    學生聯(lián)系生活理解什么是繁榮。
    課件出示照片、視頻,讓學生感受“繁榮”。
    四、課堂小結(jié)
    師: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學說一說。
    學完這篇課文,我覺得我們祖國很偉大,景色優(yōu)美,人民幸福,我熱愛我的祖國,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五、課外拓展
    作為小學生,我們可以怎樣表達對祖國的愛呢?
    六、作業(yè)超市
    1.用“三字經(jīng)”的形式編寫一小節(jié)描寫祖國山河的小詩;
    2.用鏡頭記錄我們祖國如今繁榮昌盛的景象。
    部編版七上教案篇十七
    1.課文中主要出現(xiàn)了兩個主要人物“我”和爸爸,文中刻畫人物時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寫的句子并體會當時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1)請同學在文中找出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2)同桌之間互相讀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3)指名說說你很欣賞并有感情地朗讀哪些描寫的句子,學生聽后進行點評。
    2.思考。
    “我”通過觀察生活中的,“鳥叫、狗吠、蟲唱、鐘聲、琴聲這一系列的事實,然后通過自己的思考總結(jié)出來的結(jié)論。
    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愛聽著聲音,想伸手摸一摸。
    父親不允許我動,但是越不許我動,我的手指越想動,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
    好奇心強。
    (3)從“我”對父親提出的一系列的問題中,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得孩子呢?
    渴求知識、求知欲望強。
    3.總結(jié):“我”和“父親”的形象就是在一個個具體事例得以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