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制定的一種教學計劃,用于指導教學活動的進行。教案的編寫需要適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確保有效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些教案的編寫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
舞蹈訓練教案篇一
創(chuàng)編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墊步、踏點步、進退步、一步一點。基本動作:翻腕、柔腕、托帽手、點肩式、繞腕、移頸。
2、幼兒學習聽音樂自由創(chuàng)編舞蹈,并學習與他人合作創(chuàng)編舞蹈,發(fā)展幼兒動作協(xié)調性。
3、提高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音樂表演能力和即興創(chuàng)作能力。
1、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帶領幼兒進行基本功訓練:芭蕾手位、勾繃腳練習、壓腿練習
2、今天,王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段舞蹈,請小朋友仔細看,觀察是那個民族的舞蹈。
問幼兒:“是那個民族的舞蹈,你們知道這個民族的人最擅長什么?在表演的時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動作呢?比如:移頸、翻腕?!?BR> 老師小結:新疆維吾兒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鄉(xiāng)"的美稱,新疆樂曲的律優(yōu)美動聽,節(jié)奏活潑鮮明,情緒熱烈歡快。他們的舞蹈非常優(yōu)美,動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同眼神配合,傳情達意。從頭、肩、腰、手臂到腳趾都有動作。昂首、挺胸、直腰是體態(tài)的基本特征。動靜結合,大小動作的對比以及移頸、翻腕等裝飾性動作的點綴,形成熱情、豪放、穩(wěn)重、細膩的風格韻味。
原來我們在中班的時候學習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動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吧。
4、復習基本步伐:墊步、踏點步,手部動作:翻腕、柔腕、移頸,帶領幼兒跟音樂練習。
5、今天,王老師還要教小朋友學習新的新疆舞步伐:進退步、一步一點?;臼治唬和忻笔?、點肩式、繞腕并帶領幼兒反復練習,糾正幼兒的動作,引導幼兒將步伐和手的動作結合起來。
7、今天,王老師請小朋友創(chuàng)編新疆舞“掀起你的蓋頭來”,要把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基本手位結合起來編進舞蹈。下面請小朋友分組聽音樂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分組巡回指導。
8、引導各組幼兒大膽展示自己創(chuàng)編的舞蹈。
9、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真棒,不光學會了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手位,還能和小伙伴合作創(chuàng)編出好看的舞蹈,王老師真高興啊,我也來為大家表演一段新疆舞,欣賞教師的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結束!
舞蹈訓練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拉丁舞以其動作的舒展流暢、自由隨意、熱情奔放、節(jié)奏明快和具有健身、健心、健美等功能特點,將健身性、娛樂性、表演性和社交性融于一體,通過拉丁舞舞蹈的學習和實踐,初步掌握“世界性形體語言”,培養(yǎng)文明禮貌和社交能力,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健康之目的。
教學重、難點:
1、 基本步法
2、 培養(yǎng)音樂感,進行自我的審美教育
教學準備:
1. 拉丁舞音樂和視頻。
2. vcd、電視機、mp3、音
一、導入
1、聽一段牛仔音樂,問同學這段音樂有什么樣的特點?
二、簡單介紹拉丁舞
拉丁舞分為拉丁國標舞和拉丁舞:
拉丁國標舞是規(guī)范、嚴格、標準的,它是在拉丁舞的基礎上發(fā)展規(guī)范形成的競技專業(yè)舞蹈,內容倫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
拉丁舞又稱拉丁風情舞或自由社交舞。它是拉丁國標舞的起源。拉丁舞是大眾民間舞蹈,隨意,休閑,放松是它的特點,有較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深受人們的喜愛。
倫巴舞(rumba),起源于古巴,音樂為4/4拍,速度每分鐘27小節(jié)左右。倫巴舞的特點是:音樂纏綿,舞態(tài)柔美,舞步動作婀娜款擺。
恰恰恰(cha cha cha),起源于墨西哥,音樂為4/4拍,速度每分鐘31小節(jié)左右。恰恰恰,音樂有趣,節(jié)奏感強,舞態(tài)花俏,舞步利落緊湊,在全世界廣流行。
桑巴舞(samba),起源于巴西,音樂為4/4或2/4拍,速度每分鐘51小節(jié)左右。桑巴舞,音樂熱烈,舞態(tài)富有動感,舞步搖曳多變,深受人們的鐘愛。
斗牛舞(pase doble),起源于法國,發(fā)展于西班牙,它的音樂為2/4拍,速度每分鐘62小節(jié)左右。斗牛舞音樂雄壯、舞態(tài)豪放、步伐強悍振奮,是人們對它情有獨鐘的原因。
三、教學內容
(1) 站姿 倫巴與恰恰
a雙腳并立,自然放松。
b抬起橫膈膜,伸直椎骨,不要聳肩;
c任意一只腳向側方想邁出一步,伸直支撐腿,身體重心轉移到支撐腿上,骨盆可自由轉動,重心在支持腿的腳跟處。支撐腿的膝蓋向后鎖住,骨盆移動的程度一身一上部不受影響為宜。
(2) 桑巴和牛仔
a雙腳并立,自然放松。
b抬起橫膈膜,伸直椎骨,不要聳肩
c任意一只腳向側方向邁出一步,伸直支撐腿,身體重心集中在支撐腿的腳掌,腳跟仍不離地面。支撐腿的膝蓋不要向后鎖住。
(3)斗牛舞
a雙腳并立,自然放松。
b抬起橫膈膜,伸直脊椎骨,不要聳肩;
c當雙膝伸直時,膝蓋并不向后鎖住。
舞蹈訓練教案篇三
愛音樂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聽到音樂便能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因此,從音樂入手培養(yǎng)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毒V要》指出藝術活動是幼兒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最佳舞臺,是“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動,利用身體動作幫助孩子認識節(jié)奏,注重音樂對幼兒的整體影響,重視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感受音樂、主動地表現(xiàn)音樂,重視從節(jié)奏入手,讓幼兒感受互相合作的樂趣,領略音樂歡樂的氣氛。
1、看懂節(jié)奏圖譜,并能根據(jù)圖譜的.提示打出節(jié)奏。
2、能看指揮協(xié)調一致地用鈴鼓、碰鈴、圓舞板、小鑼等打擊樂器合奏歡快的樂曲《小看戲》。
1、幼兒已經(jīng)學會舞蹈《小看戲》。
2、《小看戲》音樂,手絹花。
3、樂器:鈴鼓、碰鈴、園舞板、小鑼等打擊樂器。
4、樂器圖片,“身體動作圖譜”。
幼兒能根據(jù)“身體動作圖譜”,用打擊樂器合奏樂曲《小看戲》。
1、教師與幼兒共同舞蹈,熟悉樂曲旋律。 師:孩子們,聽著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扭起來嘍?。ㄎ璧浮缎】磻颉罚?BR> 3、教師指導幼兒集體、分組練習“身體動作圖譜”。 (1)教師帶領幼兒做整節(jié)奏動作。 (2)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師指揮練習節(jié)奏動作。
4、教師引導幼兒探索打擊樂器配樂方案。 (1)師出示樂器鈴鼓、碰鈴、園舞板、小鑼等,幼兒說出樂器名稱,師帶幼兒鞏固演奏方法。 (2)引導幼兒根據(jù)樂器發(fā)出的聲音,為樂曲配樂。 {配器建議}:
拍手:鈴鼓、碰鈴、圓舞板(齊奏)。
拍肩:小鑼。
拍手、跺腳:編制上的全部樂器。
5、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6、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
7、聯(lián)系“六一”,師帶幼兒去找園長老師審查節(jié)目,走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將節(jié)奏樂譜張貼于表演區(qū),并投放大量樂器或自制樂器,供幼兒繼續(xù)練習。
舞蹈訓練教案篇四
2、小八字步 上身保持姿勢,腳跟并攏,腳尖2拳
3、大八字步 上身保持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外
1、抱腿坐 后背挺直,雙腳跟并攏,盡量向臀部。
2、對腳坐 插指抱腳,雙膝盡量向自己靠,膝蓋盡量著地
3、交叉盤腿坐 雙手按膝,打開著地
4、前伸腿坐 旁分伸手,雙腿直,繃腳,,后背直
5、單盤旁伸腿坐 伸出的腿拉長
1、跪坐 雙前按手,腳跟夾緊,雙膝夾緊
2、跪立 受叉腰,臀部往前頂,收腹,下頜收緊
1、平臥 前伸手,手指盡量向前延伸,下巴前伸
2、半臥 屈時,身體盡量向后抬,肩放松
3、半臥撐 五指張開,指尖有力,與肩同寬,肩放松
1、直膝平躺 旁平分手,腰部落地
2、屈膝平躺 旁平分手,在直膝平躺基礎上,腳跟手,雙膝并攏
1、正位 手叉腰,收下巴,小八字步
2、仰位 叉腰
3、俯位 叉腰
舞蹈訓練教案篇五
1、能用油畫棒的形式表示出舞蹈者的優(yōu)美姿態(tài)。
2、同學能在快樂的音樂舞蹈聲中畫一幅快樂舞蹈的圖畫,并在繪畫中感受舞蹈的快樂。
將快樂的舞蹈用油畫棒的形式表示出來,在繪畫中體驗舞蹈的快樂。
能用馬克筆或油畫棒的形式表示出舞蹈者的各種優(yōu)美姿態(tài)。
1、教具:教學課件、一張8k彩色卡紙、一支黑色馬克筆。
2、學具:彩色卡紙、油畫棒。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舞蹈嗎?
生:喜歡。
師:老師準備了一段舞蹈視頻,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可是在欣賞之前我想對同學們提個小要求,在看的過程中請同學們記下一種你認為最優(yōu)美的舞蹈姿勢或者回憶一下你跳過的或看過的最優(yōu)美的舞蹈動作。(播放視頻:兒童舞、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藏族舞、拉丁舞等)
生:。
師:那你能給我們模仿一下嗎?
(生到臺上來模仿圖片上的舞蹈動作。)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他的姿勢,一個舞蹈姿勢的形成主要是看手和腳的動作。
師:你的姿勢真優(yōu)美!
還有誰能模仿一下其他比較優(yōu)美的舞蹈姿勢嘛?
(生模仿)
1、師:同學們的舞蹈姿勢都很優(yōu)美,老師已經(jīng)記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舞蹈姿勢,現(xiàn)在老師畫下一個你們猜猜老師畫的是哪一種舞蹈姿勢。(邊示范邊講解)
生:。
師:像老師這種用簡潔的線條勾畫出來的畫,叫速寫。這種繪畫的方法對于五官不要求畫得很象,重點在于人物的動作。
說到畫舞蹈的人老師知道有兩個人非常厲害,你們想認識一下嘛?
生:想!
(出示畫家作品)(法國畫家德加《舞臺上的舞女》、畫家趙士英的速寫)趙世英的速寫也是用簡潔明了的線條表示了舞蹈者優(yōu)美的姿勢。
小結:這也是我們繪畫的第一步,畫出人物的舞蹈動作。
(板書:步驟 第一步:畫出人物的舞蹈動作)
生:。(添加舞伴、添加背景等)
師:同學們都說得不錯。我們可以添加舞伴,還可以添加背景。這也就是我們繪畫的第二步。
(板書:第二步 添加舞伴、背景)
2、師:你們想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樣表示舞蹈的局面的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同學作品)
師:比較一下這幾幅畫跟我們的畫有什么不同?(兩幅畫他們的色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生:。(紅色為主的這幅感覺很熱鬧很喜慶,藍色這幅感覺很清新很優(yōu)雅)
2、小結:同學們的觀察能力都非常強!你們在畫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色彩的運用,要大膽豐富。我們繪畫的第三步也就是涂上漂亮的顏色。
(板書:第三步 涂色)
生:能!
(播放音樂,同學繼續(xù)作畫)
1、師:誰畫的舞蹈動作表示的最棒?
生:。
師:誰的構圖豐滿色彩豐富?
生:。
師:同學們都畫的不錯!今天我們學到的速寫,不只僅可以用來畫跳舞的人,大家平??吹狡恋臇|西也可以用上速寫,將它畫下來!
舞蹈訓練教案篇六
1、在有趣的游戲情境中,能聽辨音源的方向,提高聽音能力。
2、初步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能隨音樂邊說邊做簡單的動作。
3、樂意與老師、同伴一起快樂地唱唱跳跳做游戲。
相關媒體制作。
小動物頭飾若干。
鈴鼓。
一、聽聽走走做游戲——聽辨音源!
2、玩游戲:天黑了。
3、鈴鼓停下來,幼兒摘下頭飾,提問:我們到哪里啦?
二、說說跳跳一起來——我跟黛西學本領!
1、師:米奇妙妙屋里有我們的好朋友,它是誰呀?讓我們一起喊三、二、一把米老鼠請出來好嗎?"。
2、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3、來到妙妙屋,
(1)妙妙屋有客人來了。
(2)提問:是誰來了呀,她在干什么呀?她跳的舞好看嗎?
黛西是怎么跳的呀?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出動作。
(3)來看看黛西是怎么說怎么跳的呀?
(4)老師用鈴鼓給小朋友伴奏,幼兒來說一說跳一跳。
(5)讓我們跟著黛西一起再跳一遍。
(6)請幼兒自己拿鈴鼓,拍拍節(jié)奏,邊拍邊跳一跳。
三、大家一起跳起。
師:小朋友們跳的太棒了,讓我們和黛西一起表演吧!
看動畫一起跳,自由發(fā)揮。
讓我們跟米奇再見吧。
舞蹈訓練教案篇七
1.欣賞并愿意學跳小木偶的舞蹈。(情感)。
2.知道身體上會動的部位。(認知)。
3.把握小木偶僵硬、停頓的動作特征(技能)。
活動準備。
1.小木偶玩具。
2.自制的人體。
3.紙偶8個。
4.音樂《切分的時鐘》。
活動過程。
一、木偶導入。
二、欣賞小木偶的舞蹈。
1.欣賞老師模仿小木偶的舞蹈。
教師:今天劉老師會和你們一起學著木偶很滑稽的樣子來跳跳舞,先請你看我學著木偶滑稽的樣子跳舞,你覺得木偶在跳舞的時候,那個樣子是什么樣子,感覺是什么樣的,如果你喜歡我跳的舞,可以跟我一起來跳。(播放第1遍音樂)。
提問:感覺怎么樣?你覺得小木偶的動作哪里好笑?其實是時而僵硬時而停頓。我們再來滑稽、好笑一次,找一個空地方(播放第2遍音樂)。
2.比較并討論,交流模仿小木偶的感受。
教師:好玩嗎?你覺得:小木偶的動作和我們人的動作有什么不一樣?(提一下,動一下)我們來比較一下人的動作和木偶的動作有什么不一樣?(起立分別模仿人和木偶做招手、鞠躬、走路的動作)。
教師:我們聽著音樂試試看,聽老師的指令哦,當我說像人的樣子就像人的樣子,像木偶的樣子就像木偶的樣子,感覺人和木偶動作有什么不一樣?好嗎?聽好音樂找個空地方,先招手,像人一樣招手,換個方向。像木偶一個招手(然后鞠躬、走路)(播放第3次音樂)。
小結:感覺有什么不一樣?(木偶走路一動一停)人走路感覺怎么樣?(都沒有停頓,感覺是很靈活的)小木偶的舞蹈真特別,它的動作時而僵硬時而停頓!
三、
標記人和木偶會動的地方。
1.標記木偶會動的地方。
教師:為什么人和小木偶的動作不一樣呢?為什么人的動作這么靈活而小木偶的動作只能是一動一停頓呢?我們來看看小木偶剛才跳舞的時候哪里會動?我們做好標記(頸部、腳踝、手腕、手肘、肩膀、膝蓋、髖關節(jié))。
2.提問:我們的身體哪些地方會動?
教師:這就是小木偶能動的地方,小木偶只能動這些,我們人的身體是很靈活的,人哪些地方動的比它多?人的內部還有哪些可以動?(請幼兒示范動眼睛、嘴巴)還有我們身體內部的心臟、血都會動,人為什么這么靈活,就是因為我們是有生命的,比木偶靈活多了。
四、創(chuàng)編小木偶舞蹈動作。
1.教師講解示范。
教師:盡管我們身體是靈活的,但是我們今天做的游戲是用我們靈活的身體學小木偶的樣子跳舞。等一下3個小朋友一組,老師給你們這組發(fā)一個用紙做的木偶,一個人將木偶變一個造型,根據(jù)音樂跳起來,等下比比誰用自己靈活的身體學木偶的樣子學的最像。行不行,幾個小朋友一起?我們先來讓這個木偶做一個動作,我們跟著音樂試試看,(播放一小段)要從原來站的動作,變成這個動作。還要聽好音樂左一個、右一個,再來一次(再播放一小段)會了吧,找好朋友跟著音樂跳跳看。
2.小組創(chuàng)編動作,跟隨音樂舞蹈。
舞蹈訓練教案篇八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yōu)雅或高難度的動作。舞蹈的有多個種類,但是都離不開基本功的訓練,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舞蹈的基本功訓練幾大要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別為壓前、旁、后腿。壓腿的練習有助于打開學生腿部關節(jié)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jié)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繃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tài),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壓旁腿和后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只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并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后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帶:選用節(jié)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于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伴奏帶:中速,節(jié)奏舒緩2/4。
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并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后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繃直,向墻內推,使整個腳背繃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只腳,動作相同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guī)范動作。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yè)舞蹈訓練有很大區(qū)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yè)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jīng)過若干年業(yè)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yè)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并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shù)墓膭詈唾澰S,學生接受的就快。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繃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后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繃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lián)系控后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后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tài),然后再過度到踢后退。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準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后打開.打開過程中,繃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并起來著地.
是培養(yǎng)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繃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tài).在這一前提下,經(jīng)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在學生取得微小的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有些學生回家也經(jīng)常自己練習,到課堂上教師可以明顯的感到她的變化和提高,則更要適當?shù)慕o予稱贊,否則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了身體和腿要注意外,兩只手臂也不能忽視.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來。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shù)膸椭?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tài),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后仰,頭抬起來向后找自己的腳后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后跟靠齊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后跟. 對年齡偏大,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讓她們做甩腰訓練,加大訓練強度.結束后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并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有利于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松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鐘,然后腿不動,身體向后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yōu)闄M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鐘. 3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yōu)橛夷_在前的豎叉.重復動作。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fā)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后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繃緊向下,臀部夾緊。
舞蹈訓練教案篇九
舞蹈是一種時間、空間綜合的形體藝術。形體空間節(jié)奏的靈魂在于力的使用,即完成形體動作時的內在特殊運動形式及其狀態(tài)。形體節(jié)奏的本質是生命的運動,是感情的軌跡,是溝通內心情感與外部動作之間的橋梁。
力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幾種值得重視。力有延伸, 其特點是強調肌肉的條狀伸展。為了表現(xiàn)舒展、寧靜、和緩、深沉、追求、向往等諸如此類的內在情感及其節(jié)奏。在訓練中應著重解決縱向、橫向方面的單項運動的能力,以及肢體末梢的細膩牽引感,和無限延伸感。在意念上,是一種由里向外無限發(fā)展的呈射線狀的肌肉用力方法。延伸用力是其他一切用力方法的基礎和起點。舞蹈中力的延伸是舞美的重要因素。往往有好多舞者只知道力的使用,不注意學習力的延伸。
力的著重;是通過肌肉運動中有關部位輕重緩急的協(xié)調配合來實現(xiàn)的。體現(xiàn)在舞步運行中表達動作內涵的升華。一旦重點突出,其余的部位就自然的降低到了從屬的輔助地位。
力的發(fā)動;指動作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的肌肉和肌肉群引導著或波及著其他肌肉的運行,使之完美的用肢體表現(xiàn)舞蹈的內涵。這是形體與節(jié)奏感的高級表現(xiàn)形式,也是一種較難掌握的'一種用力方法。訓練應從柔韌、力量、技巧、細膩感覺、信息反饋五個方面進行。為了獲得理想的形體空間節(jié)奏能力應重視兩個問題;一是學會放松所謂的放松是在具備訓練有素的肌肉能力的前提下,向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和提高,使整個形體具有一種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用力,再用力的同時還要保持放松的能力。這樣才能在張弛有度的輕重緩急之中施展出形體空間節(jié)奏的魅力。二是重視腰部;腰部要注意柔韌、力量、及腰部肌肉感覺的靈活的訓練。要重視分析不同狀態(tài)下動作的動機和內在感覺,在反復的比較鑒別中找到自己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坐標,從而使腰部眾多肌肉群能夠隨意所欲的聽從調遣。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舞蹈充分展示出絢麗多彩、行如流水、氣勢磅
礴
的藝術魅力。
舞蹈訓練教案篇十
現(xiàn)代舞的訓練方法與傳統(tǒng)舞的訓練方法有著非常大的區(qū)別。在運動模式上也是采用不同的用力方式和發(fā)力點來進行動作運動和訓練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現(xiàn)代舞蹈訓練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
瑪莎·葛蘭姆以收縮與延展為其動作原理,技巧訓練著重于收縮下腹部肌肉以凝聚動力,再將此動力發(fā)放以延伸動作至更遠、更高、更長。地板訓練包含坐姿、跪姿及躺姿;站立動作以重心移轉、平衡及延展為主;流動組合以走、跑、跳、轉以及三拍子的變化為主要的訓練訴求。
杜麗絲·韓福瑞以跌落與復原為其動作原理,技巧訓練以擺蕩與重心轉換時所產(chǎn)生的動力為主,形成起動、滯留、落下、再起的弧形動作循環(huán)。韓福瑞的動作訓練模式,也可以引申至宇宙萬物間周而復始的現(xiàn)象,是為舞蹈技巧訓練蘊含人生哲學的重要范例。
荷西·李蒙為韓福瑞的嫡傳弟子,其技巧訓練原理建基于韓福瑞技巧之上,再注入李蒙個人的鉆研心得。除了保留以擺蕩與重心轉換的"跌落與復原"基礎外,李蒙技巧更加強調動作的圓滑順暢,以及肢體各部位的分解動作練習,李蒙視肢體各部位為單一樂器,當全身活動時,就猶如一場交響樂一般,多種樂器共同演奏動人的旋律。
瑪莎·葛蘭姆以收縮與延展為其動作原理,技巧訓練著重于收縮下腹部肌肉以凝聚動力,再將此動力發(fā)放以延伸動作至更遠、更高、更長。地板訓練包含坐姿、跪姿及躺姿;站立動作以重心移轉、平衡及延展為主;流動組合以走、跑、跳、轉以及三拍子的變化為主要的訓練訴求。
發(fā)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國紐約市下城,由當時活躍于杰德森教堂的'年輕人,不斷探索與實驗肢體的潛能,經(jīng)由接觸即興衍生而成的形式。肢體的活動型態(tài)與動作的動力既不過度使用,也不全然放松,而是任其形成一股延續(xù)不斷的精力,使得肢體從某一動作延展至下一個或數(shù)個動作?;钣眠\動生理學及解剖學的知識,延展技巧可以使肢體在最省力的狀況下,讓全身的骨骼、肌肉貫連合一,完成一連串的肢體動作。
當后現(xiàn)代舞蹈于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興起后,固定形式的現(xiàn)代舞技巧訓練便逐漸受到前衛(wèi)舞蹈藝術家們的批判,轉而以自由發(fā)揮作為動作訓練的主要形式。除了突顯教授者的個人風格外,自由形式的肢體訓練也包含對于時間、空間及能量的各種探索,通常是從日常生活的基礎行動如走、跑、跳、轉、蹲、滑等衍進而成。
舞蹈訓練教案篇十一
當運用意念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感知自己身體各部位活動后所產(chǎn)生的力的效果,是進行關節(jié)與肢體的靈活度訓練以及肌肉控制力量的基礎。那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舞蹈形體訓練技巧,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坐式或站立,將頭部最大限度地旋轉畫圓,順、逆時針交替進行。
2、雙手交叉置于腦后,下頜貼胸上部,然后雙手向下壓頭部同時抬頭后仰。每分鐘5-10次。
3、仰臥,雙臂自然貼近身體兩側。頭部慢慢抬起,將下巴盡量向胸部貼近,直至極限。每分鐘做5-20次。
1、臂回環(huán):雙腿自然站立,雙手握拳。然后伸直雙臂,做大回環(huán)運動,直到感覺疲勞為止。每分鐘環(huán)繞40次以上。
2、雙臂交叉?zhèn)绕脚e:緊握雙拳,做直臂體前迅速交叉動作,還原。重復至疲勞為止。每分鐘40次為宜。
1、啞鈴彎舉:兩腿自然站立,兩手掌心向上手持啞鈴,兩臂下垂,上翻至胸前,稍停,緩慢由原路返回。也可單手交替進行。
2、臂屈伸:兩腿自然站立,挺胸收腹,雙手各持一啞鈴。開始時手臂伸直過頭,然后慢慢向腦后彎曲,使啞鈴置于頸后位置后,慢慢把手伸直還原。(頸后股三頭屈伸)
3、屈體后伸:上體前屈與地面平行,雙膝微屈,屈臂持啞鈴,拳心相對。平臂后伸與地面平行,慢慢還原。(俯身股三頭屈伸)
2、雙手持啞鈴自然站立,一手前平舉與肩同高,另一手沿體側下垂。然后兩臂于體上下交替平舉啞鈴。每分鐘25-30次。(體前前平舉主要練習肩部與胸部的結合處和提胸作用)
3、斜板臥推:仰臥于斜板,雙手握啞鈴置于體側。然后兩臂輪流舉啞鈴于頭前上方。每分鐘20-30次。 (也可以斜板杠鈴上舉主要練習胸部的中部有利于女子提胸)
1、仰臥起坐:每組8-15次。做3組。肥胖者最好屈腿做。
2、仰臥,雙腿伸直,雙臂上舉。然后迅速屈膝收腹,雙手抱膝,慢速伸展還原。每分鐘20次左右。 (仰臥屈腿伸)
3、仰臥,雙手抱頭,分腿屈膝。收腹使上體抬起,堅持不動3分鐘左右(可間斷休息)。
健美的臀部豐滿圓翹,富有彈性,是體現(xiàn)女性形體美的重要部位。
1、仰臥,兩胯上部放一重物。然后臀部用力上抬,至最高點靜止片刻,慢慢落下。每分鐘上抬20次左右。
2、跪撐舉腿:雙手撐地下跪,一條腿跪地,另一條腿先彎曲至胸前,然后快速并最大限度地向后上方展直。感到疲勞時,再換另一條腿。 (箭步蹲)
3、仰臥,頭偏向一側,雙腿合并伸直,然后雙腿盡量上舉,與上體垂直,慢慢還原。每分鐘20次左右。這個動作也鍛煉腰腹部。 (仰臥抬腿)
4、側臥抬腿:直體側臥,腳尖繃直,身體下面的手臂伸向頭前,將頭枕在上面,另一手臂屈肘于胸前撐地面。然后,將上面的腿抬起,至最高點,慢慢還原。重復練習15-20次。轉身換另一側臥,抬另一條腿。腿抬起時不得彎曲。
5、跪腿后踢:體前屈雙手撐地,屈膝跪地,上體與地面平行,抬頭目視前方。然后,先將一腿伸直,向后上方踢抬,還原。換另一條腿。左右各做一遍為1次,做15-20次。
1、直立,兩手扶一固定物體,前腳掌踩在一塊磚頭上,腳跟懸空。然后將腳跟提起,盡量抬高,稍停后下落。注意保持平衡,不要左右擺動。每分鐘做15-20次。
(站立提腳尖)
3、站立,上體前傾,腳跟著地,腳尖朝上。用腳后跟向前走動。
1、節(jié)奏感差,動作與節(jié)奏不合拍。舞蹈中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同學大多缺乏節(jié)奏意識。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可以選擇節(jié)奏感明顯的音樂,先教學生學會喊拍,然后將動作和著拍子慢做,待動作熟練合拍了,再逐漸恢復至正常速度。實踐證明,在平時的形體訓練中,只要學生養(yǎng)成心里喊拍的習慣。平時,學生要經(jīng)常聆聽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并用最簡單的肢體動作跟著打節(jié)奏,或者做些節(jié)奏練習,這樣就會大大提高人的內心節(jié)奏感。
2、動作有氣無力,軟綿綿。問題出現(xiàn)原因在于學生缺乏內在力量支撐的意識。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可安排學生雙手各持一個2斤左右重的物體,然后分別放在不同的手臂位置去感受不同位置,手和手臂所要付出的力,最后拿走物體,做無實物的同樣的練習,慢慢讓學生找回持實物時的用力的`感覺,體會力的源頭,逐步形成內在力量支撐的意識。
3、身體笨拙,動作僵硬。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往往是學生沒找準用力點或用力過猛。這時,教師就要特別注重學生身體局部的訓練,讓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逐漸達到自由操作自身脊椎的每一部分、每一塊肌肉的目的,然后再在將來的訓練過程中找到身體放松和松弛的感覺與狀態(tài)。
4、動作不到位。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學生大部分缺少動作的延伸意識。針對這個問題,在訓練中,教師可以多指導學生做拉伸性的動作練習和對抗練習,并在稍緩的動作過程中感受肢體的延伸感覺和內在對抗力量,體會動作力量與氣息控制之間的配合,逐步解決動作不到位的問題。
5、動作平淡,毫無表現(xiàn)力。這是由于學生缺少與動作的結合的內心情感。這時,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不斷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注重內心情感的體驗。在舞蹈訓練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在心中哼唱音樂的旋律,逐漸讓身心融入音樂的情境并慢慢開啟心靈的想象之門。
舞蹈訓練教案篇十二
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和智力,舞蹈隊主要訓練形體和舞蹈基本功,鍛煉身體各部位以及站、坐、走路等姿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素質。同時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以及訓練人體的.內在氣質,形成良好的品格。
周一至周四下午5:10-6:30。
徐蕾。
周辰、楊傳剛等30人。
第二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頭頸部練習、肩部練習。
第三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肘部練習、腕部練習。
第四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臂的擺動、繞環(huán)和波浪練習。
第五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大腿、小腿、膝蓋、腳背。
第六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下前腰練習、下后腰練習。
第九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下旁腰練習、甩腰練習。
第十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擰腰轉體練習。
第十一月:排練舞蹈《紅遍全球》。
第十二月:排練舞蹈《剪花花》、復習舞蹈、舞蹈基本功組合訓練。
舞蹈訓練教案篇十三
在這里,一般分為扶把動作和離把動作訓練。扶把動作是借助把桿對身體的柔韌、力量、重心、美感進行的訓練,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訓練為主。腰在達到一定的程度后,必須能夠柔韌靈活地運用。在把桿上,我們可以用胸腰、前旁后下腰、單腿前后下腰、跪下腰等訓練項目加以練習。腿的`訓練包括胯的開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腳踝關節(jié)的柔韌靈活和腳背的繃提。
在訓練中,可以圍繞芭蕾基本元素“開”、“繃”、“直”來完成?!伴_”指髖關節(jié)向人體兩側外開。腿部運動過程中,從髖關節(jié)到膝關節(jié)再到腕關節(jié)、腳趾尖全部向外轉開,這樣可以舒展人體的線條,使整條腿看上去更修長、更具有表現(xiàn)力。訓練中,可以用蹲等動作來練習。“繃”指腳背有力地繃提。訓練中可以用擦地、小踢腿、劃圈、控制等項目練習,使腳的線條顯得更加修長漂亮。“直”指在動作中主力腿和動力腿的膝蓋都必須直立穩(wěn)定。訓練過程中,在沒有特定動作需要下必須要直,使腿更修長優(yōu)美,以此增強身體的表現(xiàn)力。
另外,扶把動作訓練的應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樂伴奏,然后再用快速的音樂,但必須節(jié)奏鮮明,明白易懂,從而增強動作的記憶力。離把動作訓練主要訓練學生在完全脫離把桿的情況下,身體做到穩(wěn)定性、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通常都以小組合練習,如離把的擦地、控制、小跳、大踢腿等進行。組合的音樂伴奏一般用四分之二拍或四分之四拍,采用一些歡快跳躍、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以此增加學生對動作的興趣,促進組合的完成。
舞蹈訓練教案篇十四
學校舞蹈隊是學生非常樂于參與的一個興趣小組,活動內容與教育性和藝術性相結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它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們正確的形體姿態(tài)和良好的氣質,增強集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顒用嫦虿糠謱W生,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堅持自愿參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則,讓學生在唱唱、跳跳、動動中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因此,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別做出如下的訓練計劃:
星期二、三、四的下午活動課和綜合實踐活動時間。
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有感情的進行唱練活動,能夠隨著音樂的不同情緒,節(jié)奏以及節(jié)拍的變化,有表情的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表演,寓教育于舞蹈活動之中,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行為規(guī)范、尊老愛幼的教育,讓每一位學生都在舞蹈活動中享受到美和歡樂。
1、開學之后,對學生進行強化基本功訓練,教師通過有趣的基訓,使學生腿的開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壓腿、踢腿、下腰等內容順利完成。
2、當學生在地面完成軟度開度的訓練以后,可以進行把上規(guī)范而且簡化的芭蕾訓練,使孩子們的形體、姿態(tài)、腿線條、腰腿的軟度、力度和控制進一步提高。
3、下一個訓練是中間訓練,這是使孩子們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這個訓練主要解決形體、中心、控制和呼吸,因為只有掌握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過組合的練習,使學生加深基本功訓練的系統(tǒng)性,更好的`服務于平日的舞蹈之中。四、訓練內容以及措施:
1、熱身運動:在訓練的15分鐘左右時間里,讓學生做一些輕松、簡單的熱身運動,使孩子們的身體和情緒適應課堂訓練的準備,避免用力過度。
2、地面訓練:學生的生理特點是人小穩(wěn)定性差,但是軟度和開度較好,而軟度開度又是舞蹈動作的根本點,所以要運用平整的地板來幫助學生們進行軟度和開度的訓練,主要措施有:
(1)腳背和膝蓋的訓練。
(2)肩的開度和前腿的軟度訓練。
(3)旁腰和旁腿的軟開度訓練。
(4)胸腰和腹肌的訓練。
(5)脊椎和胯骨的訓練。
(6)胯部和臀部的訓練。
(7)胯部和腿部的綜合訓練。
(8)節(jié)奏和方位的訓練。
(9)后腿和背肌的訓練。
(10)踢腿和力量的練習。
3、把上訓練:遵循先雙手扶把,熟練以后單手扶把,由于有把桿的依附,孩子們的形體和姿態(tài)容易正確,為中間訓練打下基礎。具體措施有:
(1)直立和半蹲訓練。
(2)擦地推腳背練習。
(3)壓腿練習,分為壓正腿和壓旁腿。
(4)大踢腿(5)下腰游戲。
4、中間訓練:這是使學生們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間訓練中,主要目的就是解決形體、重心、控制和呼吸。具體措施有:
(1)手的姿態(tài)的。
訓練。
(2)小跳訓練。
(3)點轉。
(4)控制。
5、能夠隨著音樂做動作,節(jié)奏準確,充分表現(xiàn)音樂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即興創(chuàng)編能力和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6、排練幾個小型的舞蹈,通過這些組合來鍛煉學生。
舞蹈訓練教案篇一
創(chuàng)編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墊步、踏點步、進退步、一步一點。基本動作:翻腕、柔腕、托帽手、點肩式、繞腕、移頸。
2、幼兒學習聽音樂自由創(chuàng)編舞蹈,并學習與他人合作創(chuàng)編舞蹈,發(fā)展幼兒動作協(xié)調性。
3、提高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音樂表演能力和即興創(chuàng)作能力。
1、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帶領幼兒進行基本功訓練:芭蕾手位、勾繃腳練習、壓腿練習
2、今天,王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段舞蹈,請小朋友仔細看,觀察是那個民族的舞蹈。
問幼兒:“是那個民族的舞蹈,你們知道這個民族的人最擅長什么?在表演的時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動作呢?比如:移頸、翻腕?!?BR> 老師小結:新疆維吾兒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鄉(xiāng)"的美稱,新疆樂曲的律優(yōu)美動聽,節(jié)奏活潑鮮明,情緒熱烈歡快。他們的舞蹈非常優(yōu)美,動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同眼神配合,傳情達意。從頭、肩、腰、手臂到腳趾都有動作。昂首、挺胸、直腰是體態(tài)的基本特征。動靜結合,大小動作的對比以及移頸、翻腕等裝飾性動作的點綴,形成熱情、豪放、穩(wěn)重、細膩的風格韻味。
原來我們在中班的時候學習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動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吧。
4、復習基本步伐:墊步、踏點步,手部動作:翻腕、柔腕、移頸,帶領幼兒跟音樂練習。
5、今天,王老師還要教小朋友學習新的新疆舞步伐:進退步、一步一點?;臼治唬和忻笔?、點肩式、繞腕并帶領幼兒反復練習,糾正幼兒的動作,引導幼兒將步伐和手的動作結合起來。
7、今天,王老師請小朋友創(chuàng)編新疆舞“掀起你的蓋頭來”,要把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基本手位結合起來編進舞蹈。下面請小朋友分組聽音樂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分組巡回指導。
8、引導各組幼兒大膽展示自己創(chuàng)編的舞蹈。
9、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真棒,不光學會了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手位,還能和小伙伴合作創(chuàng)編出好看的舞蹈,王老師真高興啊,我也來為大家表演一段新疆舞,欣賞教師的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結束!
舞蹈訓練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拉丁舞以其動作的舒展流暢、自由隨意、熱情奔放、節(jié)奏明快和具有健身、健心、健美等功能特點,將健身性、娛樂性、表演性和社交性融于一體,通過拉丁舞舞蹈的學習和實踐,初步掌握“世界性形體語言”,培養(yǎng)文明禮貌和社交能力,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健康之目的。
教學重、難點:
1、 基本步法
2、 培養(yǎng)音樂感,進行自我的審美教育
教學準備:
1. 拉丁舞音樂和視頻。
2. vcd、電視機、mp3、音
一、導入
1、聽一段牛仔音樂,問同學這段音樂有什么樣的特點?
二、簡單介紹拉丁舞
拉丁舞分為拉丁國標舞和拉丁舞:
拉丁國標舞是規(guī)范、嚴格、標準的,它是在拉丁舞的基礎上發(fā)展規(guī)范形成的競技專業(yè)舞蹈,內容倫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
拉丁舞又稱拉丁風情舞或自由社交舞。它是拉丁國標舞的起源。拉丁舞是大眾民間舞蹈,隨意,休閑,放松是它的特點,有較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深受人們的喜愛。
倫巴舞(rumba),起源于古巴,音樂為4/4拍,速度每分鐘27小節(jié)左右。倫巴舞的特點是:音樂纏綿,舞態(tài)柔美,舞步動作婀娜款擺。
恰恰恰(cha cha cha),起源于墨西哥,音樂為4/4拍,速度每分鐘31小節(jié)左右。恰恰恰,音樂有趣,節(jié)奏感強,舞態(tài)花俏,舞步利落緊湊,在全世界廣流行。
桑巴舞(samba),起源于巴西,音樂為4/4或2/4拍,速度每分鐘51小節(jié)左右。桑巴舞,音樂熱烈,舞態(tài)富有動感,舞步搖曳多變,深受人們的鐘愛。
斗牛舞(pase doble),起源于法國,發(fā)展于西班牙,它的音樂為2/4拍,速度每分鐘62小節(jié)左右。斗牛舞音樂雄壯、舞態(tài)豪放、步伐強悍振奮,是人們對它情有獨鐘的原因。
三、教學內容
(1) 站姿 倫巴與恰恰
a雙腳并立,自然放松。
b抬起橫膈膜,伸直椎骨,不要聳肩;
c任意一只腳向側方想邁出一步,伸直支撐腿,身體重心轉移到支撐腿上,骨盆可自由轉動,重心在支持腿的腳跟處。支撐腿的膝蓋向后鎖住,骨盆移動的程度一身一上部不受影響為宜。
(2) 桑巴和牛仔
a雙腳并立,自然放松。
b抬起橫膈膜,伸直椎骨,不要聳肩
c任意一只腳向側方向邁出一步,伸直支撐腿,身體重心集中在支撐腿的腳掌,腳跟仍不離地面。支撐腿的膝蓋不要向后鎖住。
(3)斗牛舞
a雙腳并立,自然放松。
b抬起橫膈膜,伸直脊椎骨,不要聳肩;
c當雙膝伸直時,膝蓋并不向后鎖住。
舞蹈訓練教案篇三
愛音樂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聽到音樂便能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因此,從音樂入手培養(yǎng)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毒V要》指出藝術活動是幼兒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最佳舞臺,是“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動,利用身體動作幫助孩子認識節(jié)奏,注重音樂對幼兒的整體影響,重視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感受音樂、主動地表現(xiàn)音樂,重視從節(jié)奏入手,讓幼兒感受互相合作的樂趣,領略音樂歡樂的氣氛。
1、看懂節(jié)奏圖譜,并能根據(jù)圖譜的.提示打出節(jié)奏。
2、能看指揮協(xié)調一致地用鈴鼓、碰鈴、圓舞板、小鑼等打擊樂器合奏歡快的樂曲《小看戲》。
1、幼兒已經(jīng)學會舞蹈《小看戲》。
2、《小看戲》音樂,手絹花。
3、樂器:鈴鼓、碰鈴、園舞板、小鑼等打擊樂器。
4、樂器圖片,“身體動作圖譜”。
幼兒能根據(jù)“身體動作圖譜”,用打擊樂器合奏樂曲《小看戲》。
1、教師與幼兒共同舞蹈,熟悉樂曲旋律。 師:孩子們,聽著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扭起來嘍?。ㄎ璧浮缎】磻颉罚?BR> 3、教師指導幼兒集體、分組練習“身體動作圖譜”。 (1)教師帶領幼兒做整節(jié)奏動作。 (2)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師指揮練習節(jié)奏動作。
4、教師引導幼兒探索打擊樂器配樂方案。 (1)師出示樂器鈴鼓、碰鈴、園舞板、小鑼等,幼兒說出樂器名稱,師帶幼兒鞏固演奏方法。 (2)引導幼兒根據(jù)樂器發(fā)出的聲音,為樂曲配樂。 {配器建議}:
拍手:鈴鼓、碰鈴、圓舞板(齊奏)。
拍肩:小鑼。
拍手、跺腳:編制上的全部樂器。
5、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6、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
7、聯(lián)系“六一”,師帶幼兒去找園長老師審查節(jié)目,走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將節(jié)奏樂譜張貼于表演區(qū),并投放大量樂器或自制樂器,供幼兒繼續(xù)練習。
舞蹈訓練教案篇四
2、小八字步 上身保持姿勢,腳跟并攏,腳尖2拳
3、大八字步 上身保持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外
1、抱腿坐 后背挺直,雙腳跟并攏,盡量向臀部。
2、對腳坐 插指抱腳,雙膝盡量向自己靠,膝蓋盡量著地
3、交叉盤腿坐 雙手按膝,打開著地
4、前伸腿坐 旁分伸手,雙腿直,繃腳,,后背直
5、單盤旁伸腿坐 伸出的腿拉長
1、跪坐 雙前按手,腳跟夾緊,雙膝夾緊
2、跪立 受叉腰,臀部往前頂,收腹,下頜收緊
1、平臥 前伸手,手指盡量向前延伸,下巴前伸
2、半臥 屈時,身體盡量向后抬,肩放松
3、半臥撐 五指張開,指尖有力,與肩同寬,肩放松
1、直膝平躺 旁平分手,腰部落地
2、屈膝平躺 旁平分手,在直膝平躺基礎上,腳跟手,雙膝并攏
1、正位 手叉腰,收下巴,小八字步
2、仰位 叉腰
3、俯位 叉腰
舞蹈訓練教案篇五
1、能用油畫棒的形式表示出舞蹈者的優(yōu)美姿態(tài)。
2、同學能在快樂的音樂舞蹈聲中畫一幅快樂舞蹈的圖畫,并在繪畫中感受舞蹈的快樂。
將快樂的舞蹈用油畫棒的形式表示出來,在繪畫中體驗舞蹈的快樂。
能用馬克筆或油畫棒的形式表示出舞蹈者的各種優(yōu)美姿態(tài)。
1、教具:教學課件、一張8k彩色卡紙、一支黑色馬克筆。
2、學具:彩色卡紙、油畫棒。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舞蹈嗎?
生:喜歡。
師:老師準備了一段舞蹈視頻,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可是在欣賞之前我想對同學們提個小要求,在看的過程中請同學們記下一種你認為最優(yōu)美的舞蹈姿勢或者回憶一下你跳過的或看過的最優(yōu)美的舞蹈動作。(播放視頻:兒童舞、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藏族舞、拉丁舞等)
生:。
師:那你能給我們模仿一下嗎?
(生到臺上來模仿圖片上的舞蹈動作。)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他的姿勢,一個舞蹈姿勢的形成主要是看手和腳的動作。
師:你的姿勢真優(yōu)美!
還有誰能模仿一下其他比較優(yōu)美的舞蹈姿勢嘛?
(生模仿)
1、師:同學們的舞蹈姿勢都很優(yōu)美,老師已經(jīng)記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舞蹈姿勢,現(xiàn)在老師畫下一個你們猜猜老師畫的是哪一種舞蹈姿勢。(邊示范邊講解)
生:。
師:像老師這種用簡潔的線條勾畫出來的畫,叫速寫。這種繪畫的方法對于五官不要求畫得很象,重點在于人物的動作。
說到畫舞蹈的人老師知道有兩個人非常厲害,你們想認識一下嘛?
生:想!
(出示畫家作品)(法國畫家德加《舞臺上的舞女》、畫家趙士英的速寫)趙世英的速寫也是用簡潔明了的線條表示了舞蹈者優(yōu)美的姿勢。
小結:這也是我們繪畫的第一步,畫出人物的舞蹈動作。
(板書:步驟 第一步:畫出人物的舞蹈動作)
生:。(添加舞伴、添加背景等)
師:同學們都說得不錯。我們可以添加舞伴,還可以添加背景。這也就是我們繪畫的第二步。
(板書:第二步 添加舞伴、背景)
2、師:你們想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樣表示舞蹈的局面的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同學作品)
師:比較一下這幾幅畫跟我們的畫有什么不同?(兩幅畫他們的色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生:。(紅色為主的這幅感覺很熱鬧很喜慶,藍色這幅感覺很清新很優(yōu)雅)
2、小結:同學們的觀察能力都非常強!你們在畫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色彩的運用,要大膽豐富。我們繪畫的第三步也就是涂上漂亮的顏色。
(板書:第三步 涂色)
生:能!
(播放音樂,同學繼續(xù)作畫)
1、師:誰畫的舞蹈動作表示的最棒?
生:。
師:誰的構圖豐滿色彩豐富?
生:。
師:同學們都畫的不錯!今天我們學到的速寫,不只僅可以用來畫跳舞的人,大家平??吹狡恋臇|西也可以用上速寫,將它畫下來!
舞蹈訓練教案篇六
1、在有趣的游戲情境中,能聽辨音源的方向,提高聽音能力。
2、初步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能隨音樂邊說邊做簡單的動作。
3、樂意與老師、同伴一起快樂地唱唱跳跳做游戲。
相關媒體制作。
小動物頭飾若干。
鈴鼓。
一、聽聽走走做游戲——聽辨音源!
2、玩游戲:天黑了。
3、鈴鼓停下來,幼兒摘下頭飾,提問:我們到哪里啦?
二、說說跳跳一起來——我跟黛西學本領!
1、師:米奇妙妙屋里有我們的好朋友,它是誰呀?讓我們一起喊三、二、一把米老鼠請出來好嗎?"。
2、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3、來到妙妙屋,
(1)妙妙屋有客人來了。
(2)提問:是誰來了呀,她在干什么呀?她跳的舞好看嗎?
黛西是怎么跳的呀?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出動作。
(3)來看看黛西是怎么說怎么跳的呀?
(4)老師用鈴鼓給小朋友伴奏,幼兒來說一說跳一跳。
(5)讓我們跟著黛西一起再跳一遍。
(6)請幼兒自己拿鈴鼓,拍拍節(jié)奏,邊拍邊跳一跳。
三、大家一起跳起。
師:小朋友們跳的太棒了,讓我們和黛西一起表演吧!
看動畫一起跳,自由發(fā)揮。
讓我們跟米奇再見吧。
舞蹈訓練教案篇七
1.欣賞并愿意學跳小木偶的舞蹈。(情感)。
2.知道身體上會動的部位。(認知)。
3.把握小木偶僵硬、停頓的動作特征(技能)。
活動準備。
1.小木偶玩具。
2.自制的人體。
3.紙偶8個。
4.音樂《切分的時鐘》。
活動過程。
一、木偶導入。
二、欣賞小木偶的舞蹈。
1.欣賞老師模仿小木偶的舞蹈。
教師:今天劉老師會和你們一起學著木偶很滑稽的樣子來跳跳舞,先請你看我學著木偶滑稽的樣子跳舞,你覺得木偶在跳舞的時候,那個樣子是什么樣子,感覺是什么樣的,如果你喜歡我跳的舞,可以跟我一起來跳。(播放第1遍音樂)。
提問:感覺怎么樣?你覺得小木偶的動作哪里好笑?其實是時而僵硬時而停頓。我們再來滑稽、好笑一次,找一個空地方(播放第2遍音樂)。
2.比較并討論,交流模仿小木偶的感受。
教師:好玩嗎?你覺得:小木偶的動作和我們人的動作有什么不一樣?(提一下,動一下)我們來比較一下人的動作和木偶的動作有什么不一樣?(起立分別模仿人和木偶做招手、鞠躬、走路的動作)。
教師:我們聽著音樂試試看,聽老師的指令哦,當我說像人的樣子就像人的樣子,像木偶的樣子就像木偶的樣子,感覺人和木偶動作有什么不一樣?好嗎?聽好音樂找個空地方,先招手,像人一樣招手,換個方向。像木偶一個招手(然后鞠躬、走路)(播放第3次音樂)。
小結:感覺有什么不一樣?(木偶走路一動一停)人走路感覺怎么樣?(都沒有停頓,感覺是很靈活的)小木偶的舞蹈真特別,它的動作時而僵硬時而停頓!
三、
標記人和木偶會動的地方。
1.標記木偶會動的地方。
教師:為什么人和小木偶的動作不一樣呢?為什么人的動作這么靈活而小木偶的動作只能是一動一停頓呢?我們來看看小木偶剛才跳舞的時候哪里會動?我們做好標記(頸部、腳踝、手腕、手肘、肩膀、膝蓋、髖關節(jié))。
2.提問:我們的身體哪些地方會動?
教師:這就是小木偶能動的地方,小木偶只能動這些,我們人的身體是很靈活的,人哪些地方動的比它多?人的內部還有哪些可以動?(請幼兒示范動眼睛、嘴巴)還有我們身體內部的心臟、血都會動,人為什么這么靈活,就是因為我們是有生命的,比木偶靈活多了。
四、創(chuàng)編小木偶舞蹈動作。
1.教師講解示范。
教師:盡管我們身體是靈活的,但是我們今天做的游戲是用我們靈活的身體學小木偶的樣子跳舞。等一下3個小朋友一組,老師給你們這組發(fā)一個用紙做的木偶,一個人將木偶變一個造型,根據(jù)音樂跳起來,等下比比誰用自己靈活的身體學木偶的樣子學的最像。行不行,幾個小朋友一起?我們先來讓這個木偶做一個動作,我們跟著音樂試試看,(播放一小段)要從原來站的動作,變成這個動作。還要聽好音樂左一個、右一個,再來一次(再播放一小段)會了吧,找好朋友跟著音樂跳跳看。
2.小組創(chuàng)編動作,跟隨音樂舞蹈。
舞蹈訓練教案篇八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yōu)雅或高難度的動作。舞蹈的有多個種類,但是都離不開基本功的訓練,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舞蹈的基本功訓練幾大要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別為壓前、旁、后腿。壓腿的練習有助于打開學生腿部關節(jié)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jié)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繃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tài),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壓旁腿和后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只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并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后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帶:選用節(jié)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于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伴奏帶:中速,節(jié)奏舒緩2/4。
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并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后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繃直,向墻內推,使整個腳背繃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只腳,動作相同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guī)范動作。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yè)舞蹈訓練有很大區(qū)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yè)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jīng)過若干年業(yè)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yè)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并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shù)墓膭詈唾澰S,學生接受的就快。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繃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后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繃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lián)系控后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后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tài),然后再過度到踢后退。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準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后打開.打開過程中,繃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并起來著地.
是培養(yǎng)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繃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tài).在這一前提下,經(jīng)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在學生取得微小的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有些學生回家也經(jīng)常自己練習,到課堂上教師可以明顯的感到她的變化和提高,則更要適當?shù)慕o予稱贊,否則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了身體和腿要注意外,兩只手臂也不能忽視.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來。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shù)膸椭?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tài),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后仰,頭抬起來向后找自己的腳后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后跟靠齊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后跟. 對年齡偏大,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讓她們做甩腰訓練,加大訓練強度.結束后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并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有利于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松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鐘,然后腿不動,身體向后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yōu)闄M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鐘. 3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yōu)橛夷_在前的豎叉.重復動作。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fā)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后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繃緊向下,臀部夾緊。
舞蹈訓練教案篇九
舞蹈是一種時間、空間綜合的形體藝術。形體空間節(jié)奏的靈魂在于力的使用,即完成形體動作時的內在特殊運動形式及其狀態(tài)。形體節(jié)奏的本質是生命的運動,是感情的軌跡,是溝通內心情感與外部動作之間的橋梁。
力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幾種值得重視。力有延伸, 其特點是強調肌肉的條狀伸展。為了表現(xiàn)舒展、寧靜、和緩、深沉、追求、向往等諸如此類的內在情感及其節(jié)奏。在訓練中應著重解決縱向、橫向方面的單項運動的能力,以及肢體末梢的細膩牽引感,和無限延伸感。在意念上,是一種由里向外無限發(fā)展的呈射線狀的肌肉用力方法。延伸用力是其他一切用力方法的基礎和起點。舞蹈中力的延伸是舞美的重要因素。往往有好多舞者只知道力的使用,不注意學習力的延伸。
力的著重;是通過肌肉運動中有關部位輕重緩急的協(xié)調配合來實現(xiàn)的。體現(xiàn)在舞步運行中表達動作內涵的升華。一旦重點突出,其余的部位就自然的降低到了從屬的輔助地位。
力的發(fā)動;指動作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的肌肉和肌肉群引導著或波及著其他肌肉的運行,使之完美的用肢體表現(xiàn)舞蹈的內涵。這是形體與節(jié)奏感的高級表現(xiàn)形式,也是一種較難掌握的'一種用力方法。訓練應從柔韌、力量、技巧、細膩感覺、信息反饋五個方面進行。為了獲得理想的形體空間節(jié)奏能力應重視兩個問題;一是學會放松所謂的放松是在具備訓練有素的肌肉能力的前提下,向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和提高,使整個形體具有一種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用力,再用力的同時還要保持放松的能力。這樣才能在張弛有度的輕重緩急之中施展出形體空間節(jié)奏的魅力。二是重視腰部;腰部要注意柔韌、力量、及腰部肌肉感覺的靈活的訓練。要重視分析不同狀態(tài)下動作的動機和內在感覺,在反復的比較鑒別中找到自己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坐標,從而使腰部眾多肌肉群能夠隨意所欲的聽從調遣。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舞蹈充分展示出絢麗多彩、行如流水、氣勢磅
礴
的藝術魅力。
舞蹈訓練教案篇十
現(xiàn)代舞的訓練方法與傳統(tǒng)舞的訓練方法有著非常大的區(qū)別。在運動模式上也是采用不同的用力方式和發(fā)力點來進行動作運動和訓練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現(xiàn)代舞蹈訓練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
瑪莎·葛蘭姆以收縮與延展為其動作原理,技巧訓練著重于收縮下腹部肌肉以凝聚動力,再將此動力發(fā)放以延伸動作至更遠、更高、更長。地板訓練包含坐姿、跪姿及躺姿;站立動作以重心移轉、平衡及延展為主;流動組合以走、跑、跳、轉以及三拍子的變化為主要的訓練訴求。
杜麗絲·韓福瑞以跌落與復原為其動作原理,技巧訓練以擺蕩與重心轉換時所產(chǎn)生的動力為主,形成起動、滯留、落下、再起的弧形動作循環(huán)。韓福瑞的動作訓練模式,也可以引申至宇宙萬物間周而復始的現(xiàn)象,是為舞蹈技巧訓練蘊含人生哲學的重要范例。
荷西·李蒙為韓福瑞的嫡傳弟子,其技巧訓練原理建基于韓福瑞技巧之上,再注入李蒙個人的鉆研心得。除了保留以擺蕩與重心轉換的"跌落與復原"基礎外,李蒙技巧更加強調動作的圓滑順暢,以及肢體各部位的分解動作練習,李蒙視肢體各部位為單一樂器,當全身活動時,就猶如一場交響樂一般,多種樂器共同演奏動人的旋律。
瑪莎·葛蘭姆以收縮與延展為其動作原理,技巧訓練著重于收縮下腹部肌肉以凝聚動力,再將此動力發(fā)放以延伸動作至更遠、更高、更長。地板訓練包含坐姿、跪姿及躺姿;站立動作以重心移轉、平衡及延展為主;流動組合以走、跑、跳、轉以及三拍子的變化為主要的訓練訴求。
發(fā)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國紐約市下城,由當時活躍于杰德森教堂的'年輕人,不斷探索與實驗肢體的潛能,經(jīng)由接觸即興衍生而成的形式。肢體的活動型態(tài)與動作的動力既不過度使用,也不全然放松,而是任其形成一股延續(xù)不斷的精力,使得肢體從某一動作延展至下一個或數(shù)個動作?;钣眠\動生理學及解剖學的知識,延展技巧可以使肢體在最省力的狀況下,讓全身的骨骼、肌肉貫連合一,完成一連串的肢體動作。
當后現(xiàn)代舞蹈于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興起后,固定形式的現(xiàn)代舞技巧訓練便逐漸受到前衛(wèi)舞蹈藝術家們的批判,轉而以自由發(fā)揮作為動作訓練的主要形式。除了突顯教授者的個人風格外,自由形式的肢體訓練也包含對于時間、空間及能量的各種探索,通常是從日常生活的基礎行動如走、跑、跳、轉、蹲、滑等衍進而成。
舞蹈訓練教案篇十一
當運用意念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感知自己身體各部位活動后所產(chǎn)生的力的效果,是進行關節(jié)與肢體的靈活度訓練以及肌肉控制力量的基礎。那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舞蹈形體訓練技巧,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坐式或站立,將頭部最大限度地旋轉畫圓,順、逆時針交替進行。
2、雙手交叉置于腦后,下頜貼胸上部,然后雙手向下壓頭部同時抬頭后仰。每分鐘5-10次。
3、仰臥,雙臂自然貼近身體兩側。頭部慢慢抬起,將下巴盡量向胸部貼近,直至極限。每分鐘做5-20次。
1、臂回環(huán):雙腿自然站立,雙手握拳。然后伸直雙臂,做大回環(huán)運動,直到感覺疲勞為止。每分鐘環(huán)繞40次以上。
2、雙臂交叉?zhèn)绕脚e:緊握雙拳,做直臂體前迅速交叉動作,還原。重復至疲勞為止。每分鐘40次為宜。
1、啞鈴彎舉:兩腿自然站立,兩手掌心向上手持啞鈴,兩臂下垂,上翻至胸前,稍停,緩慢由原路返回。也可單手交替進行。
2、臂屈伸:兩腿自然站立,挺胸收腹,雙手各持一啞鈴。開始時手臂伸直過頭,然后慢慢向腦后彎曲,使啞鈴置于頸后位置后,慢慢把手伸直還原。(頸后股三頭屈伸)
3、屈體后伸:上體前屈與地面平行,雙膝微屈,屈臂持啞鈴,拳心相對。平臂后伸與地面平行,慢慢還原。(俯身股三頭屈伸)
2、雙手持啞鈴自然站立,一手前平舉與肩同高,另一手沿體側下垂。然后兩臂于體上下交替平舉啞鈴。每分鐘25-30次。(體前前平舉主要練習肩部與胸部的結合處和提胸作用)
3、斜板臥推:仰臥于斜板,雙手握啞鈴置于體側。然后兩臂輪流舉啞鈴于頭前上方。每分鐘20-30次。 (也可以斜板杠鈴上舉主要練習胸部的中部有利于女子提胸)
1、仰臥起坐:每組8-15次。做3組。肥胖者最好屈腿做。
2、仰臥,雙腿伸直,雙臂上舉。然后迅速屈膝收腹,雙手抱膝,慢速伸展還原。每分鐘20次左右。 (仰臥屈腿伸)
3、仰臥,雙手抱頭,分腿屈膝。收腹使上體抬起,堅持不動3分鐘左右(可間斷休息)。
健美的臀部豐滿圓翹,富有彈性,是體現(xiàn)女性形體美的重要部位。
1、仰臥,兩胯上部放一重物。然后臀部用力上抬,至最高點靜止片刻,慢慢落下。每分鐘上抬20次左右。
2、跪撐舉腿:雙手撐地下跪,一條腿跪地,另一條腿先彎曲至胸前,然后快速并最大限度地向后上方展直。感到疲勞時,再換另一條腿。 (箭步蹲)
3、仰臥,頭偏向一側,雙腿合并伸直,然后雙腿盡量上舉,與上體垂直,慢慢還原。每分鐘20次左右。這個動作也鍛煉腰腹部。 (仰臥抬腿)
4、側臥抬腿:直體側臥,腳尖繃直,身體下面的手臂伸向頭前,將頭枕在上面,另一手臂屈肘于胸前撐地面。然后,將上面的腿抬起,至最高點,慢慢還原。重復練習15-20次。轉身換另一側臥,抬另一條腿。腿抬起時不得彎曲。
5、跪腿后踢:體前屈雙手撐地,屈膝跪地,上體與地面平行,抬頭目視前方。然后,先將一腿伸直,向后上方踢抬,還原。換另一條腿。左右各做一遍為1次,做15-20次。
1、直立,兩手扶一固定物體,前腳掌踩在一塊磚頭上,腳跟懸空。然后將腳跟提起,盡量抬高,稍停后下落。注意保持平衡,不要左右擺動。每分鐘做15-20次。
(站立提腳尖)
3、站立,上體前傾,腳跟著地,腳尖朝上。用腳后跟向前走動。
1、節(jié)奏感差,動作與節(jié)奏不合拍。舞蹈中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同學大多缺乏節(jié)奏意識。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可以選擇節(jié)奏感明顯的音樂,先教學生學會喊拍,然后將動作和著拍子慢做,待動作熟練合拍了,再逐漸恢復至正常速度。實踐證明,在平時的形體訓練中,只要學生養(yǎng)成心里喊拍的習慣。平時,學生要經(jīng)常聆聽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并用最簡單的肢體動作跟著打節(jié)奏,或者做些節(jié)奏練習,這樣就會大大提高人的內心節(jié)奏感。
2、動作有氣無力,軟綿綿。問題出現(xiàn)原因在于學生缺乏內在力量支撐的意識。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可安排學生雙手各持一個2斤左右重的物體,然后分別放在不同的手臂位置去感受不同位置,手和手臂所要付出的力,最后拿走物體,做無實物的同樣的練習,慢慢讓學生找回持實物時的用力的`感覺,體會力的源頭,逐步形成內在力量支撐的意識。
3、身體笨拙,動作僵硬。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往往是學生沒找準用力點或用力過猛。這時,教師就要特別注重學生身體局部的訓練,讓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逐漸達到自由操作自身脊椎的每一部分、每一塊肌肉的目的,然后再在將來的訓練過程中找到身體放松和松弛的感覺與狀態(tài)。
4、動作不到位。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學生大部分缺少動作的延伸意識。針對這個問題,在訓練中,教師可以多指導學生做拉伸性的動作練習和對抗練習,并在稍緩的動作過程中感受肢體的延伸感覺和內在對抗力量,體會動作力量與氣息控制之間的配合,逐步解決動作不到位的問題。
5、動作平淡,毫無表現(xiàn)力。這是由于學生缺少與動作的結合的內心情感。這時,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不斷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注重內心情感的體驗。在舞蹈訓練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在心中哼唱音樂的旋律,逐漸讓身心融入音樂的情境并慢慢開啟心靈的想象之門。
舞蹈訓練教案篇十二
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和智力,舞蹈隊主要訓練形體和舞蹈基本功,鍛煉身體各部位以及站、坐、走路等姿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素質。同時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以及訓練人體的.內在氣質,形成良好的品格。
周一至周四下午5:10-6:30。
徐蕾。
周辰、楊傳剛等30人。
第二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頭頸部練習、肩部練習。
第三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肘部練習、腕部練習。
第四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臂的擺動、繞環(huán)和波浪練習。
第五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大腿、小腿、膝蓋、腳背。
第六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下前腰練習、下后腰練習。
第九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下旁腰練習、甩腰練習。
第十月:舞蹈基本動作與技能訓練:擰腰轉體練習。
第十一月:排練舞蹈《紅遍全球》。
第十二月:排練舞蹈《剪花花》、復習舞蹈、舞蹈基本功組合訓練。
舞蹈訓練教案篇十三
在這里,一般分為扶把動作和離把動作訓練。扶把動作是借助把桿對身體的柔韌、力量、重心、美感進行的訓練,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訓練為主。腰在達到一定的程度后,必須能夠柔韌靈活地運用。在把桿上,我們可以用胸腰、前旁后下腰、單腿前后下腰、跪下腰等訓練項目加以練習。腿的`訓練包括胯的開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腳踝關節(jié)的柔韌靈活和腳背的繃提。
在訓練中,可以圍繞芭蕾基本元素“開”、“繃”、“直”來完成?!伴_”指髖關節(jié)向人體兩側外開。腿部運動過程中,從髖關節(jié)到膝關節(jié)再到腕關節(jié)、腳趾尖全部向外轉開,這樣可以舒展人體的線條,使整條腿看上去更修長、更具有表現(xiàn)力。訓練中,可以用蹲等動作來練習。“繃”指腳背有力地繃提。訓練中可以用擦地、小踢腿、劃圈、控制等項目練習,使腳的線條顯得更加修長漂亮。“直”指在動作中主力腿和動力腿的膝蓋都必須直立穩(wěn)定。訓練過程中,在沒有特定動作需要下必須要直,使腿更修長優(yōu)美,以此增強身體的表現(xiàn)力。
另外,扶把動作訓練的應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樂伴奏,然后再用快速的音樂,但必須節(jié)奏鮮明,明白易懂,從而增強動作的記憶力。離把動作訓練主要訓練學生在完全脫離把桿的情況下,身體做到穩(wěn)定性、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通常都以小組合練習,如離把的擦地、控制、小跳、大踢腿等進行。組合的音樂伴奏一般用四分之二拍或四分之四拍,采用一些歡快跳躍、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以此增加學生對動作的興趣,促進組合的完成。
舞蹈訓練教案篇十四
學校舞蹈隊是學生非常樂于參與的一個興趣小組,活動內容與教育性和藝術性相結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它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們正確的形體姿態(tài)和良好的氣質,增強集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顒用嫦虿糠謱W生,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堅持自愿參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則,讓學生在唱唱、跳跳、動動中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因此,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別做出如下的訓練計劃:
星期二、三、四的下午活動課和綜合實踐活動時間。
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有感情的進行唱練活動,能夠隨著音樂的不同情緒,節(jié)奏以及節(jié)拍的變化,有表情的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表演,寓教育于舞蹈活動之中,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行為規(guī)范、尊老愛幼的教育,讓每一位學生都在舞蹈活動中享受到美和歡樂。
1、開學之后,對學生進行強化基本功訓練,教師通過有趣的基訓,使學生腿的開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壓腿、踢腿、下腰等內容順利完成。
2、當學生在地面完成軟度開度的訓練以后,可以進行把上規(guī)范而且簡化的芭蕾訓練,使孩子們的形體、姿態(tài)、腿線條、腰腿的軟度、力度和控制進一步提高。
3、下一個訓練是中間訓練,這是使孩子們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這個訓練主要解決形體、中心、控制和呼吸,因為只有掌握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過組合的練習,使學生加深基本功訓練的系統(tǒng)性,更好的`服務于平日的舞蹈之中。四、訓練內容以及措施:
1、熱身運動:在訓練的15分鐘左右時間里,讓學生做一些輕松、簡單的熱身運動,使孩子們的身體和情緒適應課堂訓練的準備,避免用力過度。
2、地面訓練:學生的生理特點是人小穩(wěn)定性差,但是軟度和開度較好,而軟度開度又是舞蹈動作的根本點,所以要運用平整的地板來幫助學生們進行軟度和開度的訓練,主要措施有:
(1)腳背和膝蓋的訓練。
(2)肩的開度和前腿的軟度訓練。
(3)旁腰和旁腿的軟開度訓練。
(4)胸腰和腹肌的訓練。
(5)脊椎和胯骨的訓練。
(6)胯部和臀部的訓練。
(7)胯部和腿部的綜合訓練。
(8)節(jié)奏和方位的訓練。
(9)后腿和背肌的訓練。
(10)踢腿和力量的練習。
3、把上訓練:遵循先雙手扶把,熟練以后單手扶把,由于有把桿的依附,孩子們的形體和姿態(tài)容易正確,為中間訓練打下基礎。具體措施有:
(1)直立和半蹲訓練。
(2)擦地推腳背練習。
(3)壓腿練習,分為壓正腿和壓旁腿。
(4)大踢腿(5)下腰游戲。
4、中間訓練:這是使學生們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間訓練中,主要目的就是解決形體、重心、控制和呼吸。具體措施有:
(1)手的姿態(tài)的。
訓練。
(2)小跳訓練。
(3)點轉。
(4)控制。
5、能夠隨著音樂做動作,節(jié)奏準確,充分表現(xiàn)音樂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即興創(chuàng)編能力和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6、排練幾個小型的舞蹈,通過這些組合來鍛煉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