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匯總14篇)

字號:

    教案編寫過程中需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和達成度的評估。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是每位教師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下面是一些教案的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一
    預設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古詩導入:
    1、師:我們已學過幾首李白的詩,誰來背背看?(指名背)。
    2、師: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李白的詩,出示課題:望廬山瀑布。
    請一生讀課題(如讀的正確,表揚,指出課題中的生字“廬”“瀑”,再指名生讀,重點看生字有沒有讀錯,齊讀)。
    二、知詩題。
    1、師:從詩的題目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指名說,理解“望”“廬山”“瀑布”)。
    2、師述:廬山風景優(yōu)美,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贊譽。李百五十多歲時在那隱居了一段時間,那里還有很多飛泉源布,像開先瀑、玉簾泉、黃龍?zhí)丁ⅧB龍?zhí)兜?,這首詩寫的是廬山最著名的開先瀑布?,F(xiàn)在我們就一塊來學習這首古詩。
    三、悟詩意。
    (一)、出示全詩,讀準字音。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會寫10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學會“蜘蛛、探險“等詞語。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詩歌內容。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通過朗讀和聯(lián)想感悟作者童年的愿望。
    重點難點: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主學習詩歌內容。2。
    2、換位思考,加強與文本對話。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童年的夢是一條五彩的何,童年的夢是一道七色的路,童年的夢是一座閃亮的橋,童年的夢是一個美妙的世界。小作者的童年,也有一個色彩斑斕的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童年。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指讀,要將課文讀準確。不認識的字圈出來。
    學習生字。
    1、認讀詞語:蜘蛛、螞蟻、探險、蝌蚪,為“蛛”、“蟻”擴詞。
    2、認讀詞語:屁股,提醒學生注意“股”的第六筆是橫折彎。分別擴詞。
    3、認讀生字:搬、騙。注意“搬”的寫法。分別擴詞。
    4、復習鞏固生字。
    5、比一比,再組詞。
    搬()騙()螞()蚪()。
    般()偏()媽()抖()。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指讀詩歌,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每節(jié)詩的意思。
    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寫出了作者的愿望。
    第二部分(2-4):寫“我“成為爸爸后的想法。
    第三部分(5):表達了作者想實現(xiàn)愿望的急切心情即對擁有這樣的爸爸的真誠呼喚。
    第二課時。
    一、引入。
    1、復習字詞,讀詞。
    探險蜘蛛織網螞蟻屁股蝌蚪吹胡子瞪眼騙人。
    2、回憶文章可分幾部分理解?
    二、深入學文,理解內容。
    快速讀文:思考:我的愿望是什么?
    小組合作學習第2、3、4、小節(jié),在讀中感悟、體會,加強朗讀的指導,注意現(xiàn)實與想象兩種畫面不同語氣的處理。
    注意區(qū)別“我要……”“我一定不……”這是想象和現(xiàn)實對立的生活畫面,聯(lián)系生活經驗讀,邊讀邊想。(板書這兩個句式。)。
    想象部分:輕松、快樂、天真、感興趣;。
    現(xiàn)實部分:生氣、郁悶、討厭、不高興。
    體會“跟”、“給”、“帶”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板書)。
    在第四節(jié)中,感悟“先……再……”的句式,齊讀這句詩,也可以仿說。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小結詩歌的內容。
    三、表達情感,課堂小練筆。
    2小組交流,評議結合。
    3仿照課文,說出自己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4把剛才說的或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寫下來。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王洙小時侯愛學習的故事,學習他的精神和做事認真的態(tài)度。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1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的含義。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王洙的故事。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板書課題,啟發(fā)提問。
    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2、互讀課文,糾正讀音、語氣、停頓等問題。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讀課題時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看看哪些能獨立解決。
    三、再讀課文,用心感悟。
    1、集體討論:(1)讀了課文你可以看出小王誅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在課文中,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他的這些品質和精神?
    2、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十分渴望讀書,畫出句子來讀一讀。
    3、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勤奮好學,畫出句子來讀一讀,并且說一說。
    四、思維拓展。
    1、想一想老師發(fā)現(xiàn)窗外的王洙在聽課會對他說些什么?王洙又會怎么說呢?
    2、假如你就在當時,你會怎樣幫助他呢?
    五、總結。
    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后自己的感想。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再讀課文。
    學生再讀課文整體回顧。
    二、積累內化。
    1、自選詞語,由學生獨立完成。
    2、完成文后“詞語填空”的有關練習。
    3、遷移練習。
    (1)認讀生字:在游戲中鞏固識字。
    學生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互相識字。
    (2)請“小老師”指名認讀。
    重點指導:遍、刻、勤。
    三、實踐活動。
    1、把小王洙窗外聽課的故事講給家長聽一聽。
    2、把讀了本課后的感想用幾句話寫出來。
    四、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四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感悟,體會雷鋒精神,懂得奉獻愛心,樂于助人。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感悟雷鋒的足跡是什么?通過背誦積累語言。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懂得奉獻愛心,樂于助人。
    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雷鋒精神。
    難點。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哪里需要獻出愛心,哪里需要幫助,雷鋒叔叔就出現(xiàn)在哪里”的深層含義。
    教法。
    誦讀感染法、引導點撥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音樂《學習雷鋒好榜樣》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歌里唱的是誰嗎?(板書:雷鋒叔叔)相機識記書寫“鋒”“叔”
    1、介紹雷鋒生平。
    他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的一生都在幫助別人,他不求回報。他雖然現(xiàn)在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永遠在我們的心里。我們?yōu)榱思o念他把每年的3月5日定為學習雷鋒紀念日。這節(jié)可我們就一起去尋找雷鋒叔叔的足跡。(板書:你在哪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深情范讀,生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2、生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桌相互正音。
    3、出示生字。
    1、識字。
    重點提示:“鋒”、“曾”韻母都是“eng”。“濘”“荊”“瑩”韻母都是“ing”
    2、寫字。
    冒、需、雷:上大下小,上寬小窄。
    邁、迷、跡:注意筆順。先里頭,后外頭。注意跡的里面寫法。
    滴、灑、泥、濘:都是三點水旁。注意滴右邊的寫法。注意灑右邊是個西字。
    三、朗讀感悟,體會雷鋒精神。
    1、學生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感悟,文章從哪里開始尋找雷鋒的足跡的。并找出相關的段落,多讀幾遍。
    2、分角色朗讀,并思考從小溪和小路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3、小組討論、交流。
    四、完成課堂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
    2、讀課后的詞組。
    二、精讀課文。
    2、交流畫面(重點匯報第二節(jié)、第四節(jié))。
    三、學習文章第2節(jié)。
    1、齊讀第二節(jié)。
    2、在小溪邊找到了雷鋒的足跡(他在干什么?)抱著迷路的孩子回家。
    3、想一想假如你是這個孩子,你迷路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教師小結:(難過、害怕、著急)。
    那么這個時候,有一位叔叔抱著你回家你是怎樣想的?
    (高興、很感謝、喜歡他)。
    4、同學們想一想,雷鋒叔叔抱著孩子回家是不是一帆風順的?他遇到了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老師相機小結:
    蒙蒙的細雨、泥濘的路。
    理解學習生字:曾——曾經。泥濘——道路上因為有雨水變得有爛泥不好走。腳窩就是——腳印。
    在小溪邊雷鋒的足跡是在幫助一個孩子,并且雷鋒叔叔送孩子回家不是一帆風順的。
    四、學習文章第四節(jié)。
    1、齊讀第四節(jié)。
    2、在小路上找到了雷鋒的足跡(他在干什么?)背著年邁的大娘。
    3、同學們,雷鋒叔叔為什么會背著年邁的大娘呢?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教師小結:(摔倒了、迷路了、大娘累了)。
    (高心、開心、感動)。
    4、同學們再看課文,雷鋒叔叔背著年邁的大娘回家是不是一帆風順的?那他遇到了什么?
    老師相機小結:
    (荊棘)。
    理解學習生字:年邁——年老。荊棘——帶刺的灌木。瓣,形近字有辯辨辮等。晶瑩,課文里說晶瑩的什么?露珠。還可以說晶瑩的什么?寶石。
    5、齊讀第五節(jié)。
    啊,終于找到了,哪里需要幫助,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xiàn)在哪里。
    五、聯(lián)想與思考。
    (1)、思考:
    我們四處尋覓,終于找到了雷鋒。他正在(),他正在()。
    哪里需要獻出愛心,()。
    (2)我們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雷鋒叔叔的足跡,在這里足跡是什么意思?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老師小結:是一種獻出自己的愛心,樂于助人的精神。
    六、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談談你身邊的雷鋒。
    七、布置作業(yè)。
    1、根據課文所提供的事例“雷鋒冒著蒙蒙的細雨,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或者“雷鋒踏著路上的荊棘,把年邁的大娘送回家”展開想像,進行擴寫練習。
    板書: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小路。
    迷路的孩子年邁的大娘。
    哪里需要幫助、哪里需要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xiàn)在那里。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五
    1、學會13個生字(其中1個多音字待dai)及新詞,認讀6個字。
    2、自選伙伴,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從第8-10自然段中任選兩段背誦,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句話抄下來。
    了解筍芽的成長過程,知道艱苦的環(huán)境能鍛煉人。
    抓住筍芽兒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體會筍芽兒不怕寒冷,樂于在艱苦環(huán)境中鍛煉自己的思想感情。
    有關筍的知識。
    投影。
    1
    23筍芽兒。
    誰在呼喚:春雨姑姑竹媽媽雷公公小草弟弟。
    筍芽兒變化:撒嬌、懶覺嚇住向上鉆脫、長成強壯竹子。
    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
    出示課題,觀察課文插圖,認識“筍”字。
    同學們:見過筍芽兒嗎?生介紹了解到的有關筍的資料。
    師補充。
    1、讀生字,準確字音。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投影出示詞語,讀一讀。
    彈奏黑乎乎扭動央求撒嬌瑟縮。
    叨嘮暖烘烘滋潤阻礙強壯裹。
    2、利用形聲字的規(guī)律識記“喘、烘、潤”等字,結合詞句大致理解字義。
    3、調動生活積累識字。如,阻礙、照射、自豪。
    4、動作演示識記。如,喘氣、阻攔。
    5、借助圖畫、實物識字。山岡、筍。
    6、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如,春雨姑娘愛撫著她,滋潤著她。
    7、寫字指導。
    岡:橫折鉤的折筆要垂直,不可向內收;里邊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筆是長點。
    筍:中橫要長,右邊出頭。
    1、自由讀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分自然段指名讀,評讀后,思考: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填一填。
    春雨姑姑呼喚,筍芽兒();聽了春雨姑姑的話,她想到();聽了竹媽媽的話,她();雷公公呼喚,她();她終于鉆出了地面,聽了小草弟弟的話,她(),長成強壯的()。
    1、寫生字,組詞。
    2、讀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筍芽的成長過程。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走近筍芽兒,看看小筍芽兒是怎么長的?
    1、觀察插圖,激發(fā)興趣。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么樣兒的。
    2、教師范讀,生思考: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讓學生在老師的聲調、表情、動作的感染下,進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
    3、讀讀,畫畫,議議:你從筍芽的生長過程中體會到什么?
    那么,春雨姑姑是怎樣幫助筍芽的呢?讀一讀。
    (1)說一說春雨姑姑怎樣幫助筍芽的?
    (2)該怎樣讀呢?自己試一試。
    (3)分角色朗讀。
    雷公公又是怎樣做的?讀一讀。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雷公公怎么做的。
    (2)有感情朗讀。
    小草長出來了嗎?高興嗎?讀一讀。
    小筍芽在誰的啟發(fā)下長高了?繼續(xù)讀課文。
    4、讀全文,想一想筍芽為什么自豪地喊:“我長大了!”
    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再讀感悟,啟迪思維。
    1、詞語積累。
    漆黑沉睡撒嬌呼喚嘮叨愛撫。
    滋潤照射溫暖自豪健壯嘰嘰喳喳。
    2、句子積累。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愛撫著她,滋潤著她。太陽公公照射著她,溫暖著。
    3、摘抄課外讀物中描寫美好春光的詞語和句子,熟讀成誦。
    4、課外閱讀《一粒種子》,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1、根據筍芽兒的特點,編一條謎語。
    2、讓學生實地觀察竹筍,畫一組竹筍系列畫。
    1、老師示范引路。
    春雨淅瀝瀝,淅瀝瀝,小草呀,快鉆出來!快鉆出來!春風笑盈盈,笑盈盈,
    小鳥說:“我要給您唱歌!我要給您跳舞!”
    2、學生實踐。學生個人或小組模仿老師的示例按課文內容進行寫話練習。對韻腳及句式不作要求。如:
    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筍芽兒呀,快醒醒!快醒醒!
    春雷轟隆隆,轟隆隆,筍芽兒說:“我要鉆出來!我要鉆出來!”
    3、作品展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集體朗誦、配樂朗讀、自配樂曲歌唱等。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會認“哦、股”等八個字,會寫“互、泉”等九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學習懂得泉水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從小樹立熱愛大自然,保護資源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激趣導入。
    1、放課件:泉水從山間流下的情景。
    2、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
    3、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泉水》(板書)。
    二、分段學文,理解領會。
    1、教師美讀第一段,讀完后啟發(fā):瞧!多美的景色呀!你想讀嗎?趕快讀一讀。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指名讀。正音、齊讀。
    2、課件出示:一個小女孩,提著瓦罐到水池邊打水的情景。
    (1)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情景。
    (2)想象泉水會說些什么?
    (3)出示第二自然段,學生認讀。
    (4)質疑:“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
    (5)自由讀、指名讀,有感情朗讀。
    3、課件出示:美麗的杜鵑花在水中照自己的影子的情景。
    (1)學生說自己看到的情景。
    (2)想象泉水會說什么?
    (3)出示第三自然段,繼續(xù)朗讀。
    4、按照以上方法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5、課件出示第六、七自然段,學生朗讀感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三、連讀全文,學習字詞。
    1、連讀全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自讀、同桌讀、對話讀)。
    (2)齊讀。
    2、課件領讀生字、新詞兩遍。
    3、小組合作學字、詞。
    4、檢查自學情況。
    四、再讀韻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
    1、小朋友們字詞全學會了,咱們再讀課文一定會讀得更好。
    2、師生對讀。
    五、擴展。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3、除了文中提到的這些事,收集泉水給人類帶來的益處。
    第二課時。
    一、復述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復習字詞,指導書寫。
    1、教師出示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
    2、指導書寫。
    三、我會讀。
    出示課后“我會讀”練習。同桌互讀、指名讀。
    四、自編韻文,延伸拓展。
    1、啟發(fā)拓展。
    (1)除了文中所提到的,說說自己搜集到的泉水的用途。
    (2)學生討論發(fā)言。
    2、自編韻文。
    (1)把你所說的內容編成像課文這樣的句子,先自編,再小組交流。
    (2)每組推薦一位,準備全班匯報。
    3、小組推薦者全班匯報,點評、鼓勵。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七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是老師用自己溫暖的手給予學生慈母般的愛。體會到愛的偉大力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寫8個字,會認13個字。
    掌握本課生字,“他常這樣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卻留下了永恒的記憶?!边@句話的理解。
    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
    課時分配。
    字卡、錄音機。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2、這畫上有什么?(一只手)畫的是誰的手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老師的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配樂范讀課文。
    2.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并且開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
    3.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學得都非常認真,生字學得怎樣呢?老師考考你們。
    (1)教師喊,學生找。
    (2)學生喊,教師找。
    (3)小組的同學互相做一做。
    4.同學們都非常聰明,生字很快就學會了,這首詩你們讀得怎樣呢?
    請5個同學讀課文,一人一節(jié)。
    三、精讀課文,體味銀杏樹的愛。
    1.下面我想請同學們自學,有沒有信心?老師有個。
    小小的建議。出示:
    a.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詩歌來讀。
    b.通過讀這一小節(jié),你明白了什么?
    c.小組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2.學生按建議自學。
    3.匯報學習情況。(指名讀,比賽讀,評價讀示范讀。教師指導讀。)(隨機板書)。
    學習兩個自然段。
    4.自學其他的三小節(jié)。
    5.指名配樂通讀課文。(剛才同學們學得真認真,讀的課文也特別棒,誰能勇敢的站起來,完整的讀一遍課文給大家聽。)。
    學習兩個自然段。
    4.自學其他的三小節(jié)。
    5.指名配樂通讀課文。
    誰能勇敢的站起來,完整的讀一遍課文給大家聽。)。
    五、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讀邊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
    2、自己讀,再思考這個問題。
    3、集體交流,交流時,讓學生初步了解銀杏樹的愛。
    六、學生自主學習生字。
    1、教師進行生字檢測,會認的生字進行組詞。
    2、小組合作學習:
    (1)、微型小組討論難記字的記字方法。
    (2)、學生當小老師教認生字。
    (3)、小游戲:看誰搶的快。
    七、教師總結全文。
    說一下你的收獲!
    老師的手。
    班級上課家庭賜給。
    表揚佳肴永恒握手。
    興致勃勃表里如一。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通過系統(tǒng)的整理和復習小學數(shù)學中學過的計量單位,準確掌握每種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以和不同量的計量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進一步培養(yǎng)同學的空間觀念。
    師: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科學研究中,經常進行各種量的計量。每種量都有自身的計量單位,我國現(xiàn)在采用的法定計量單位與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是一致的。這節(jié)課我們來復習量的計量。(板書課題)。
    復習各種量的計量單位以和各自的進率。
    長度、面積、體積單位復習。
    舉例說說什么叫相鄰單位?
    以上三種單位的進率有什么規(guī)律?
    見教材118頁三種量的圖示,用尺量一量然后說說各表示什么?(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倪M率。
    小段練習填空(說說局部空的根據)。
    重量單位的復習。
    常用的重單位有哪些?
    填寫教材118頁的表。說說它們的進率關系。
    練習:6000千克=()噸。
    2千克=()克。
    時間單位的復習。
    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下面的時間單位。
    分、時、秒、月、日、年、世紀。
    填寫教材119頁的時間單位表。說說各自的進率。
    怎樣判斷某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
    (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閏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整百數(shù)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閏年,如1900年雖能被4整除,但不是閏年)。
    名數(shù)的改寫復習。
    看教材119頁“名數(shù)”的示意圖,舉例說說什么叫名數(shù)、單名數(shù)、復名數(shù)。
    練習:先填寫教材119頁例題的空。再結合教材120頁說說填空的過程。
    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120頁的“做一做”
    全課總結(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1、學習2、3的相鄰數(shù),感知相鄰兩數(shù)多1少1的關系。
    2、能發(fā)現(xiàn)相鄰數(shù)的規(guī)律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初步發(fā)展推理能力,進一步對數(shù)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人手一份操作學具(小企鵝4個、冰房子1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趣。
    出示課件并播放ppt1。
    來,伸出你的小手,我們一起拍4下把他們請出來1.2.3.4。
    播放ppt2出現(xiàn)4只不同的企鵝。
    2、師:有禮貌的孩子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副班老師擬音:小朋友你們好。
    3、師:咦,一共來了幾只企鵝?你是怎么數(shù)的?
    4、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句,清楚地表達。
    (1)師:仔細看,他們都一樣嗎?
    幼:圍巾的顏色不一樣。
    師:恩,觀察的真仔細。
    師:大家都舉手,既然大家都想說,那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的想法。
    師小結:現(xiàn)在一共來了4位新成員,她們是小紅、小黃、小藍、小綠。節(jié)目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掌聲歡迎。
    師:歡迎來到極地世界,現(xiàn)在請欣賞捉魚大賽。
    二、引導幼兒感知多1少1的關系。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說出“誰捉了幾條魚”,感知數(shù)物對應。
    (1)師:哇,捉魚大賽開始啦,誰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比賽情況?說清楚誰捉了幾條魚。
    ppt3出現(xiàn)小紅、小綠、及魚和數(shù)字。
    1條魚用數(shù)字1表示……。
    誰多誰少?2比1多1,1比2少1。
    ppt4出現(xiàn)小黃。
    幼:3條。
    師:比2多1就是三條,那三條魚就用數(shù)字3表示。(出示數(shù)字3)。
    ppt5出現(xiàn)小藍。
    幼:4條。
    師:都同意嗎?我們一起來看,(拍手)1、2、3、4一共有四條,真的太棒了,掌聲送給自己。比3多1就是4,四條魚就用數(shù)字4表示。
    2、重點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相鄰的規(guī)律,感知相鄰多一少一的關系。(出示ppt6)。
    (1)師:注意觀察,小魚是怎樣排隊的呢?
    幼:一排一排的。
    師:恩,排的很整齊,那每一排的數(shù)量一樣么?
    幼:一排比一排多。
    (2)教師手勢引導,幼兒觀察對比。
    師:我們來看,相鄰的小魚,2比1多1,1比2少1;3比2多1,2比3少1;4比3多1,3比4少1。
    師小結:小魚越來越多,按1條(我們一起說)2條3條4條,由少到多的順序排列,數(shù)字是按1234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而且我們發(fā)現(xiàn),相鄰的小魚,后面的數(shù)總比前面的數(shù)多一,前面的數(shù)就比后面的數(shù)少一。
    三、找鄰居。
    1、師:吃完小魚,他們準備回家了。瞧,這就是他們的新家——冰屋。
    播放ppt7出現(xiàn)5個標有數(shù)字的房子。
    2、引導幼兒表達完整句。
    師:小黃住進了1號。誰住進了2號?說完整哦。
    誰住進了3號?——注意看哦。
    這是什么符號?認識么?——他的名字叫問號,那問號代表什么意思呢?
    有人住進了4號嗎?注意看,誰住進了5號房?
    3、引導幼兒說出怎樣才算是鄰居。
    師:那你覺得誰和誰是鄰居呢?誰和誰是緊挨著?
    幼:……。
    師:恩,小黃和小紅緊挨著,原來挨的最近的就是鄰居。也就是說1號和2號是鄰居。
    4、師:那你能找到你的鄰居嗎?看一看,你的兩邊,找到你的鄰居,抱一抱。松開,再來找找,還有別的鄰居嗎?要緊挨著哦。
    小結:小朋友都找到了鄰居,好開心呀。那2號房有幾個鄰居呢?除了1號還有(3號)原來2號有兩個鄰居是1和3。
    四、學習2、3相鄰數(shù)。
    播放ppt8出示小粉。
    1、師:接著看,咦,她是誰?
    師模仿飼養(yǎng)員說“你是2號的鄰居”。
    2、師:2號的鄰居是幾號?
    幼:1、3。
    師:2號的鄰居有兩個,是1號和3號?那小粉到底住在1號還是3號呢?
    師:因為1號已經入住了小黃,所以小粉就住在3號。
    播放ppt9,小粉進入房子。
    3、師:現(xiàn)在有4只企鵝回到了家,那4號會是誰的家呢?
    播放ppt10,小藍進入房子。
    4、找2、3的鄰居。
    師:現(xiàn)在5只企鵝都回到了家,他們想請小朋友來幫忙找鄰居。注意看,我的手可是有魔法的哦。(出示ppt11,使用熒光筆工具畫圈)。
    2的鄰居是1和3。
    圈出了小紅,和小紅緊挨的有2個,他們是……和……也就是。
    接著看,圈出了小粉。伸出你的小手,我們幫小粉找找鄰居,和小粉緊挨的是……和……也就是3的鄰居是2和4。
    (2)師:請把冰房子罩在2號小企鵝身上,兩只小手指著它的鄰居,我們要大聲告訴小企鵝,2的鄰居是1和3,3同樣。
    小結:好了,請你把小企鵝的鄰居整理好。
    播放ppt12,出示數(shù)字相鄰數(shù)表格。
    結束:
    師幼總結:我們發(fā)現(xiàn),每個數(shù)字都有2個鄰居,而且相鄰的兩個數(shù)之間后一個數(shù)比前一個數(shù)多一,前一個數(shù)比后一個數(shù)少一。
    像2的鄰居是1和3,1比2少1,3比2多1,3的鄰居是(2和4)。
    那4的鄰居是幾和幾呢?小朋友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一下,擺擺數(shù)字卡片,相信你會找到答案的。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十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學習習近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今后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在屬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shù)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xiàn)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fā)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fā)現(xiàn)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xié)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并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在操作中探究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師:學習面積單位有什么用?
    生:測量面積。
    出示長方形紙板。
    師: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如何測量它的面積呢?
    學生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的面積。
    師: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測量操場的面積,教室的面積;草地的面積;等等,也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量,那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的目的,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把握好教學的起點,抓住生活中的幾個場景,引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大膽的猜測,長方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系?
    (學情預設:根據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會出現(xiàn)這幾種情況:和長有關、和寬有關,和長、寬都有關,和周長有關)。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也培養(yǎng)了學生大膽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實踐探究,合作交流。
    師: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帶上老師溫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導學提示: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建3個長方形,完成實驗記錄表。
    2、仔細觀察記錄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嘗試用比較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學情預設: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合理分工,有序地開展實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動中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借助導學提示經過啟發(fā),獨立思考,討論,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叢冢提高認知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到臺前展示實驗記錄,并發(fā)言。
    (學情預設:各小組介紹搭建的3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通過三次實驗,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對表達流暢,思路清晰的小組給予表揚)。
    如:我們組共搭建了3個長方形,第一個長方形的長是3厘米,寬為2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第二個長方形的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面積是12平方厘米;第三個……通過三次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
    (五)、解決問題。
    1、實踐活動。
    在我們這間教室里,有很多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請大家任選一個,先估計它的面積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面積,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計的和算出的面積是不是較接近。(學生操作活動,并利用長方形面積公式正確計算出它們的面積)。
    3、思考題:
    這是一塊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來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新知,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數(shù)學的價值,既豐富了敘述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另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表面并不是長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再如三角形,我們怎樣可以知道它的面積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在課后研究)。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十一
    一、活動目標:
    1、觀察發(fā)現(xiàn)物體間隔排列的規(guī)律,并能按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物體排序。
    2、會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活動過程,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教具:ppt課件,音樂。
    學具:長條紙若干,每張紙上分別用不同顏色的花粘貼(繪畫、印畫)2組規(guī)律,各色花若干,顏料,瓶蓋,蠟筆。
    三、活動過程:
    (一)春天的禮物。
    1、師: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去花園里游玩吧。(ppt出示花園的場景及歡快的音樂,邊唱邊跳進入)花園里有好多花啊!春天真美呀,我們坐到小椅子上去休息一會吧。
    2、師:這是春姑娘送給我的禮物,花環(huán),好看嗎?(ppt出示)。
    3、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花環(huán)上都有些什么呢?(師出示花環(huán))花環(huán)上有些什么?這些花是什么顏色的?誰來說一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么樣排隊的,先是xx,再是xx,原來它們是一個隔著一個,一一對應排列的。
    (二)做花環(huán)。
    1、師:今天,春姑娘也請小朋友來幫她做花環(huán),好嗎?老師在每桌上都為小朋友準備好了做花環(huán)的材料,第一組我們可以用小花粘貼,第二組可以用蠟筆給小花涂色,第三組可以用瓶蓋印畫花環(huán)。
    2、師:小朋友每人取一條做花環(huán)的紙條,先要找出上面花的排列規(guī)律,然后才能制作哦,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花環(huán),開始吧。
    (三)我們真美麗。
    2、師:誰愿意來說說你的花環(huán)是按什么規(guī)律來做的?(展示給大家欣賞下)。
    3、師:小朋友制作的花環(huán)真漂亮!現(xiàn)在請小朋友帶上我們漂亮的花環(huán)一起到花園里跳舞吧。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十二
    本課中的兩首古詩都是描寫秋景的。讀了之后,俺們會被詩中所描繪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顿泟⒕拔摹穼懙氖乔锬┑木吧:煽?,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突出了秋天的特點。其中描寫菊花傲寒斗霜的氣慨,間接表達了對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秋色圖。內容形象生動,色彩明麗,尤其“霜葉紅于二月花”給了使俺們以美的享受。兩首詩都配有插圖,便于對詩意的理解。
    二年級的同學雖小但對于古詩的了解并不少,這兩首詩有不少同學早已會吟誦。教學時要充沛了解同學的實際經驗,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同學感悟詩的意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同學交流其他古詩,激發(fā)同學對優(yōu)秀保守文化的熱愛,豐富同學的積累。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1、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收集作者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兩課時。
    切入舉偶。
    (給同學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欣賞他人的學習勞動效果,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激發(fā)了學習古詩的興趣。)。
    2、看圖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同學觀察,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今天俺們就來學習《古詩兩首》(板題)。
    (借助美妙的圖畫吸引住同學,在感受畫面后,啟發(fā)考慮,激發(fā)同學學習的興趣。)。
    對話平臺。
    初讀。
    1、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合作學習,輪讀交流自身的理解。
    (整體感知,了解古詩的大意,與他人交流字詞的理解,相互促進,提高學習古詩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
    研讀。
    1、教師范讀,引導同學體會情感,想像畫面。
    2、出示多課件展示詩中描繪畫面,重點引導同學弄清“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意。
    4、匯報交流詩意。
    5、多種方式朗讀。
    (想像古詩的畫面,加上課件的直觀效果,使同學感悟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意思,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誦讀。
    1、出示圖畫,指名配樂朗讀。
    2、同學自由練讀。
    3、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4、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
    (同學的閱讀古詩的實踐,切不可用復雜的分析來替代,要讓同學在反復的誦讀中,初步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煉、優(yōu)美。)。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同學認讀。
    2、同學觀察字形,交流怎樣書寫。
    3、教師示范,同學評價。
    4、同學練習。小組展示,欣賞評價。
    (寫字訓練要給同學展示的機會,體驗勝利的快樂,促進同學樂于寫字。)。
    拓展。
    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說說為什么?
    (不使同學的思路受到束縛,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發(fā)同學熱愛生活。)。
    對話平臺。
    復習。
    1、多種方式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挑戰(zhàn)背誦古詩(一)。
    (活潑多樣的復習方式,使同學積極參與,進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自學。
    1、出示《山行》,引導同學說說用什么方法來學習。
    2、按自身的喜歡的方法來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說說學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同學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為同學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嘗試讓同學自學,培養(yǎng)同學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助于同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細讀。
    1、同學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2、指名讀,讀后評價。
    3、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同學評點。
    4、同學找學習伙伴一起練讀。
    (朗讀與評價相結合,提高閱讀的質量。)。
    誦讀。
    1、出示課件,讓同學感受楓葉滿山的美麗情景。
    2、挑戰(zhàn)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3、觀看插圖,練習背誦。
    4、背誦展示。
    (多種形式的誦讀,促進同學積累,形成個性的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了語感。)。
    寫字。
    1、出示生字:楓、于。同學認讀,
    2、觀察字形,說說怎樣識記和書寫。
    3、教師示范,提示重點筆畫。如“楓”字的“木”字旁的捺變成點等。
    4、同學練習。小組點評。
    (觀察、交流能協(xié)助同學掌握寫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同學的寫字能力。)。
    練習與拓展。
    1、出示課后“俺會填”,引導同學填寫。
    2、誦詩會。學習伙伴還會背別的古詩,你們也一定行!把自身積累的古詩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們聽。
    (將積累的效果展示出來,體驗學習的快樂,對他人也是個促進。)。
    伴教錦囊。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放,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示上獨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績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描寫秋景詩兩首。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書河上亭壁(寇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欄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十三
    3、使學生在練習中展示自我,培養(yǎng)自信心,享受體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并體驗學習中的進步與成功的喜悅。
    1、球性及拍球練習;
    2、游戲:拍球多樣接力。
    掌握運球時球與手的觸球部位;
    手觸球似“粘球”的感覺;
    一、課堂常規(guī):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shù);
    2、師生問好,安排見習生,并提出安全事項;
    二、熱身:聽從指揮,搶球游戲;
    教師讓學生做摸耳朵、抹鼻子、摸腳、原地快速跑、轉圈、跳躍等動作,中途聽口哨聲進行搶球游戲。
    1、教師接受報告、向學生問好;
    2、安排見習生,并提出安全事項;
    教師喊各種動作口令,隨機發(fā)出搶球哨聲;
    1、體委整隊檢查人數(shù),向老師報告;
    2、見習生到指定位置,并注意安全;
    學生認真聽取游戲規(guī)則,并積極參與到搶球游戲中來。
    要求:學生在聽到口哨聲的第一時間以最快速度做出搶球動作,注意安全。
    組織:
    男女分別面對面站在球的兩側。
    10分。
    一、球性及拍球練習;
    1、雙手拋接球練習;
    2、單手拋接球練習;(小組觀看手型圖片)。
    3、左右手交替拍球接球練習;
    4、單手連續(xù)拍球接球練習;
    5、單手連續(xù)向下拍球練習;(體會手粘貼球的感覺)。
    動作要領:五指自然分開,用手指和指根部位觸球,掌心空出不碰球,手腕、手指用力按拍,做出隨球與迎球動作。
    二、拍球多樣接力。
    方法:四個小組,每組排頭聽到教師的口令后原地拍球5次,迅速向前跑,跑過中途的繩梯,再將對面的球原地拍5次,繩梯右邊返回,小組前一位同學剛接觸到對面籃球,下一個開始出發(fā),依此練習。
    一、教師帶領學生分別做以下各種練習,教師先講解示范、后學生自主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并及時糾正錯誤動作。
    1、教師帶領學生先做雙手直接拋接球練習,再做擊掌拋接球練習;
    2、教師帶領學生做單手拋接球練習,拋球要低些,接球要穩(wěn),注重接球手型動作;
    4、組織學生用單手拍球,用單手接到,如此往復練習,接球要穩(wěn),拍球要柔;
    5、結合前面練習動作,帶領學生做原地單手向下拍球練習,并反復練習。
    二、
    1、教師語言導入;
    2、教師講解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
    3、口令指揮學生分組;
    4、組織學生進行比賽;
    5、教師及時做出評價,并提示安全事項。
    1、學生按照老師要求進行雙手拋接球練習,接球要穩(wěn),球不落地,兩腳不動;
    2、學生做單手拋接球練習,注重手型動作,做到球在手里不滾動,兩腳不動;
    3、學生做左右手交替拍球接球練習,動作要獨立完整,兩腳不動;
    4、學生做單手連續(xù)拍球接球練習,動作輕盈,接球要穩(wěn),雙腳不動;
    5、學生做單手連續(xù)向下拍球練習,注重手型動作,體會手粘貼球的感覺,并反復練習;
    1、學生認真聽講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
    2、學生在教師口令指揮下分組;
    3、學生積極參與比賽;
    4、小組成員互相加油。
    5、認真聽取教師點評。
    組織:
    四組學生按上圖呈“u”型站立指定位置,每次集中聚集后再回到各自位置。
    組織:多樣接力。
    水平二:
    水平二:
    一、放松活動;
    二、課堂小結;
    三、師生再見;
    四、回收器材。
    1、教師帶領學生做各種泳姿動作及自編太極操;
    2、教師總結本次課的情況;
    3、師生再見;
    4、回收器材。
    1、學生認真跟著老師做放松活動;
    2、學生認真聽講教師總結;
    3、師生再見;
    4、回收器材。
    四列橫隊。
    (體操隊形)。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篇十四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遞增遞減排序規(guī)律,會接著往下排,并說出理由。
    2、發(fā)現(xiàn)生活中序列的規(guī)律美。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經學過其它排序規(guī)律(如:abab、abbabb)。
    2、物質準備:ppt課件、彩色紙條、吸管、木珠、線等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運動場的布置,感受規(guī)律美,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引導語:果園里舉行水果娃娃運動會了,我們去看看運動場的布置吧!
    1、觀察紅綠旗、大小氣球的排列順序,幼兒找出規(guī)律。
    2、師小結:這種按物體的不同的特征有規(guī)律的排列,真美!
    二、初步學習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引導語:運動會快開始了,水果娃娃準備入場了,你們瞧!
    (一)探索遞增規(guī)律排列。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找出規(guī)律:ababbabbb。
    2、請幼兒根據圖一的順序,接著往下排。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師小結:兩個物體,其中一個物體的數(shù)量不變,另一個物體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個,這樣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遞增。
    (二)探索遞減規(guī)律排列。
    1、出示圖二,引導幼兒找出規(guī)律:abbbbbabbbbabbb。
    2、請幼兒根據圖二的順序,用新材料讓幼兒按遞減規(guī)律排列。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師小結:兩個物體,其中一個物體的數(shù)量不變,另一個物體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個,這樣逐一逐一減少的叫遞減。
    四、分組操作活動,繼續(xù)學習按照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引導語:馬上要給運動員頒獎了,可是粗心的果園老板還沒準備好呢?小朋友一起來制作獎品吧!
    介紹分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
    1組:用兩種顏色的紙條做彩鏈。
    2組:用兩種長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鏈。
    3組:兩種形狀的木珠制作項鏈。
    (二)幼兒自選一組材料,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否按照遞增遞減規(guī)律來排列的。
    結束語:讓我們把作品拿到區(qū)域里,在分區(qū)時,再和同伴一起來分享欣賞,好嗎?
    五、延伸活動。
    區(qū)域活動:將分組活動的材料投放到數(shù)學區(qū),讓幼兒繼續(xù)練習按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家園共育: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規(guī)律的排序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