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導游詞(模板8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蒙古導游詞篇一
    客歲的暑假,我感想內(nèi)蒙古大草原是何等的瑰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白色的蒙古包、高壯的駿馬、成群的牛羊,尚有那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在蒙昔人的糊口中布滿了美。
    蒙昔人吃是離不開羊的??救颉跹蛉?、熬羊奶,都是蒙古族的特色菜。
    蒙昔人異常好客。他們把你請入蒙古包后,老是要給你端上大碗大碗的馬奶酒、奶茶,還要留你吃午時飯。午飯異常豐厚,最重要的就是烤全羊或煮全羊了,這些都是貴客才氣吃上的。大嚼著羊肉,大口喝著馬奶酒、奶茶,會認為很是恬靜。
    吃飽喝足,大人們便在包內(nèi)措辭,這時蒙古族小伴侶便會帶你去騎馬。騎著那潔白的駿馬,在草原上馳騁,認為本身異常的帥,那會覺的本身不行一世!
    騎馬到山坡上向遠處望:牛羊恰似一顆顆珍珠,河水就像一條玉帶,嵌在這塊綠油油的大地毯上。牧民哼著長調(diào),甩著馬鞭,清閑自如,牛羊低著頭啃著綠綠的青草,興奮地搖頭晃腦,樂的直甩尾巴。河水又青又亮;清的可以看到水中的小魚,亮的叫人老遠就可以望見。
    抬頭躺在草地上,清風吹著你的衣襟,清冷清冷的;看著天上的白云,一朵接一朵的從你面前飄過,瓦藍瓦藍的天空,讓你的神色分外的清新。
    瑰麗的內(nèi)蒙古,瑰麗的大草原,你是生我養(yǎng)我的處所,我決不會健忘你!
    蒙古導游詞篇二
    歡迎大家來到!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簡稱“青城”,因召廟云集,又稱“召城”,是祖國北疆的歷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眾多名勝古跡的塞外名城。獨特美妙的自然風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歷史積淀深厚的古跡名勝,絢麗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紛呈的蒙古式摔跤,這里的一切都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城內(nèi)有大小廟宇50多座,東南部有華貴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輝煌的席力圖召、氣勢軒昂的“銀佛寺”大召、規(guī)模宏偉的北門外清真大寺、珍品云集的新華街東口博物館、博大精深的“廣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還有昭君墓、烏素圖召、萬部華嚴經(jīng)塔(白塔)等雄偉莊嚴的廟宇。
    呼和浩特的自然景致尤為迷人,“寒冷高原”輝騰錫勒草原、“夏日營盤”格根塔拉草原、“召河”希拉穆仁草原,綠草如茵,湖泊點綴,“天蒼蒼,野茫?!钡拇蟛菰蔷镁郁[市的人放松心情的好去處。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jié)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我們大概在30分鐘后在門口集合,希望這次參觀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預祝大家能玩的開心,謝謝!
    蒙古導游詞篇三
    各位團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晨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阿拉善九漢天成旅行社全體員工,并以21。4萬阿拉善各族同胞的名義,向各位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對大家不遠萬(千)里光顧大漠駝鄉(xiāng)阿拉善,為我們送來了旅游客源和消費資金,特別是送來了寶貴的友誼和發(fā)達地區(qū)的成功經(jīng)驗與精神文明,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叫阿拉坦,蒙古語意為“金子”或“金質(zhì)的”,大家就直呼其名,叫我阿拉坦,或叫我小阿好了,叫阿導也行。這位開車的師傅叫滿都呼,已有十多年駕齡,是旅游車隊安全行車的標兵,坐他開的車是最放心不過的了。他也是蒙古族,名字的含義是“昌盛”、“興盛”。大家在阿拉善的這幾天旅途中有什么要求、意見,就找我和滿師傅說吧。今天我們的旅游目的地是騰格里達來·月亮湖沙漠生態(tài)探險度假營地。作為國家沙漠地質(zhì)公園,這里是阿拉善27萬平方公里大地上最美、最成熟的旅游景區(qū)之一,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國家4a級旅游區(qū),20xx年又啟動了創(chuàng)建5a級旅游區(qū)工作,今年將力爭實現(xiàn)達標,進而躋身于中國第一批國家5a級旅游區(qū)行列。騰格里達來·月亮湖沙漠生態(tài)探險度假營地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騰格里沙漠腹地。騰格里,蒙古語意為“象天一樣浩瀚無際”;達來,蒙古語意為“大海”。顧名思義,月亮湖定是象天宇般浩大的沙漠海子了。
    現(xiàn)在,有銀巴、烏巴等國家一、二級公路貫通該旅游區(qū)。這里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彥浩特鎮(zhèn)61公里,距寧夏銀川市130公里,是距國內(nèi)中心城市半徑最短、設施最全、規(guī)模最大、旅游內(nèi)容最為豐富的沙漠生態(tài)旅游區(qū),是集生態(tài)、運動、會務、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區(qū)。20xx年3月,由北京九漢天成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成?!驳诌_旅游區(qū)后講述〕度假營地整體規(guī)劃面積15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qū)面積8平方公里。大約一億年前,這里曾是汪洋大海;6500萬年前,這里曾是恐龍活動的家園。據(jù)科學家考證,這里許多恐龍化石,其完整率高達98%,現(xiàn)陳列于南寺博物館。后來,由于地質(zhì)變化,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撞擊,致使地面抬升,形成了阿拉善高原。這里地處內(nèi)陸深處,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僅200毫米,而蒸發(fā)量卻高達3000毫米。經(jīng)過這種漫長的高溫干旱的蒸發(fā)過程,最終形成了阿拉善高原上的騰格里、烏蘭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隨著古代海洋的消失,今天殘留下了豐富的地下水和星羅棋布的湖泊,而月亮湖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湖泊。該湖面積達4。5平方公里,水深2-5米,與大風流沙抗衡,頑強地演繹著生命的奇跡。
    月亮湖獨特的地質(zhì)構(gòu)造,使其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狀。乘飛機俯瞰,月亮湖狀似一幅中國地圖;而其東部又恰似一彎明月。所以,當?shù)厝吮銓⑵浞Q作“中國湖”或“月亮湖”。景區(qū)開發(fā)以來,月亮湖的芳名日漸響徹天下。騰格里達來·月亮湖沙漠生態(tài)探險旅游度假營地倡導“現(xiàn)代文明與生態(tài)保護結(jié)合”的先進理念,以“生態(tài)教育”為宗旨,構(gòu)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健康發(fā)展環(huán)境。景區(qū)劃分為民俗風情區(qū)、會所休閑區(qū)、賓館別墅區(qū)、生態(tài)示范區(qū)和戶外體驗區(qū)五大板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月亮湖三個奇特景觀:一奇是月亮湖形狀酷似中國地圖——站在高處一看,一幅數(shù)平方公里的中國地圖展現(xiàn)在眼前,蘆葦?shù)姆植几菍⒏魇^(qū)一一標明;二奇是湖水為天然藥浴配方液,湖水富含鉀鹽、錳鹽、少量芒硝、天然蘇打、天然堿、氯化鐵及其它微量元素,與一國際保健機構(gòu)推薦的'藥浴配方極其相似,而且湖水極具生物凈化能力,能迅速改善、恢復自然生態(tài)本色;三奇是千萬年的黑泥沙——長達1公里、寬近百米的天然浴場沙灘,推開其表層,下面厚達十多米的純黑泥沙,其質(zhì)地遠遠超過死海的黑泥,是天然泥療寶物。湖形若中華版圖,原生態(tài)神湖藥浴,千萬年黑沙泥療,不知使多少中外游客癡迷而忘歸。
    在月亮湖畔“扶搖藍天”是一件讓人愜意的事。所謂“扶搖藍天”,是指乘坐動力三角翼在空中任意翱翔,那感覺真象是一只雄鷹,時而扶搖直上,時而疾速俯沖。在驚險與驚叫中,人的情感得到徹底的渲泄。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刺激嘛。 在月亮湖畔的綠洲上建設了蒙古包、度假木屋、別墅等旅游休閑設施。潔白的蒙古包縱橫交錯地在綠洲上撒開,像剛剛破土的蘑菇。為適應不同游客需要,景區(qū)還有高雅的休閑木屋、別墅和總統(tǒng)套間以及玻璃會議廳。而古樸的蒙古包里也設有空調(diào)、閉路電視、電話等現(xiàn)代化設施,使游客在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中,體驗舒適的度假樂趣。夏秋季節(jié)的騰格里達來·月亮湖沙漠生態(tài)探險旅游度假營地更是景色宜人,黃的沙、藍的水、綠的草、悠揚的歌、醉人的酒,令遠足而來的游客疑為人間仙境,恍若步入海市蜃樓,靜謐而安祥,神奇而驚喜。白天還有許多好玩的項目:沙海沖浪——卡丁車角逐大漠;疆場揚鞭——跨駿馬縱橫曠野;戲碧水天鵝伴舞,依篝火極目星空;駝鈴伴隨入夢鄉(xiāng),扁舟悠然蕩葦叢。入夜的月亮湖靜寂而絢麗,五彩繽紛的地燈和路燈、廊燈把整個景區(qū)裝飾成天國樂園。馬頭琴響起來了,篝火點燃了,伴著悠揚的蒙古長調(diào),原本相識或素昧平生的人拉起手翩翩起舞,縱情歌唱,陶醉在大漠的懷抱中。
    特別是沙海沖浪,是游人進入月亮湖景區(qū)所必須嘗試和接受挑戰(zhàn)的項目,也是驚險和極富刺激的項目。在沙海沖浪中,司機以其嫻熟的車技將越野車從一個沙丘頂端沖向另一個沙丘的頂端,在頂端——深谷——頂端那瀚海沙浪的大起大落中讓游人感受疾速升降運動所帶來的那種無法自控的驚險刺激。在飛馳的車里,生命會徹底得到放松,人從心靈深處會感到擁抱大自然的那種快樂和欣慰。這里已成為現(xiàn)代都市人體驗原生態(tài)大自然,感悟生命,洗心靜思的心靈休閑勝地。女士們、先生們,在騰格里達來·月亮湖沙漠生態(tài)探險旅游度假營地能處處感受到濃郁的阿拉善民族文化。蒙古長調(diào)、銀碗美酒,讓游人未飲先酣。走進蒙古包,坐在柔軟的羊毛地毯上,在噴香滾燙的奶茶里放一勺閃亮的奶油,嚼一把炒米或品嘗一塊奶酪,一股暖流會頓時涌遍全身,一路的疲憊便一掃而光。在大漠深處定要品嘗一下各種天然無污染的阿拉善特色佳肴,如大漠鮮湯、沙漠人參(蓯蓉)煲駝肉,草原燒駝掌、駝峰、駝蹄筋,黃燜羊背子、燉干羊肉、烤全羊等二百多道沙漠風味名菜,再喝一盅蓯蓉酒,讀一讀阿拉善的酒文化,聽一聽蒙古歌手演唱的長調(diào)……足令您飄然欲仙。
    蒙古導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中國西部秘境阿拉善盟最西端的額濟納旗?!邦~濟納”系西夏黨項語,意為“黑水”(即今額濟納河);蒙古語稱“亦集乃”,元代曾在此地設亦集乃路。額濟納旗旗名,源于額濟納河河名。額濟納旗面積114606平方公里,比江蘇省和浙江省都大1萬多平方公里,接近中國臺灣、海南、寧夏三省區(qū)面積之和,是中國旗縣(市、區(qū))中面積最大者,但人口只有1.8萬人,又是人口最少的縣級行政區(qū)和不折不扣的“駱駝之鄉(xiāng)”與“胡楊勝境”。
    哦,忘了給大家作自我介紹了,我叫格日樂。格日樂,蒙古語意為“光、光明、光亮”。大家就直呼其名,叫我格日樂或小格吧。
    今天旅行社派我?guī)Т蠹胰ビ斡[胡楊林與胡楊王景觀區(qū),我給大家先介紹一下與此有關的知識。
    額濟納胡楊林區(qū)是居延綠洲的主體,沿額濟納河兩岸分布,20__年被國家林業(yè)局核準建立額濟納胡楊林國家森林公園,20__年又被國家環(huán)保部門批準建立“七道橋胡楊林國家自然保護區(qū)”。胡楊,又稱胡桐、異葉楊。楊柳科落葉大喬木,西北及內(nèi)蒙古荒漠地區(qū)、鹽堿地重要的造林樹種。胡楊為稀有珍貴樹種,是內(nèi)蒙古保護樹種之一,一般樹高8-15米。材質(zhì)輕松、紋理不直,通直少節(jié),耐濕抗腐性強,可做家具、民用建筑、橋梁、門窗、橋樁、電桿、枕木、礦柱等用。用大徑胡楊作獨木舟,經(jīng)久耐用。樹干、枝、根均可提取胡楊堿,供食用,或作為制造肥皂、羅布麻脫膠、制革脫脂及其他工業(yè)原料。嫩枝樹葉是駝、羊優(yōu)質(zhì)飼料,也是荒漠地區(qū)燃料的主要來源。胡楊喜光,非常適應大陸性荒漠氣候,抗風沙能力強,耐寒冷,也耐酷熱和干旱,在年降雨量60毫米、年蒸發(fā)量為20__毫米以上的荒漠地區(qū)也能正常生長。喜光濕,耐鹽堿,能在含鹽量0.7%以下的鹽堿土中,與梭梭和檉柳混生。當土壤可溶鹽總量在2%之內(nèi),仍可正常生長,2%-5%時,生長將受到抑制。胡楊最高可達20多米,胸徑可達1.3米以上。一般雄樹高大,雌樹較矮小。樹皮灰褐色。小枝細,葉形多變異,深綠色。4-5月開花,7-8月果熟,蒴果出種率非常低。內(nèi)蒙古近年來采用嫁接育苗取得了較大成效,即利用速生的新疆楊作接穗,利用抗逆性強的胡楊作砧木。胡楊葉秋季金黃,經(jīng)霜則變紅,耐旱、耐寒暑、長壽。民間夸張地說:“胡楊胡楊三千年:活著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又千年,倒了不朽還千年”。胡楊王,生長于阿拉善盟額濟納河西岸的亞布面村。是一株雄性樹,樹高23米,徑粗2.6米,樹齡400年以上。這株高大胡楊除1株主干外,還有2株粗大分枝,1株徑粗1.3米,1株1.01米,形成了一個壯觀奪目的龐大傘形樹冠,是目前天然散生古老胡楊中的魁首,當?shù)厝硕挤Q其為“胡楊王”。胡楊林和胡楊王為阿拉善盟重要的旅游景觀。每逢“金秋胡楊節(jié)”,游人云集額濟納,騎駝漫游胡楊林,阿拉善旅游愈紅火。現(xiàn)在時值金秋十月,正是阿拉善金秋胡楊節(jié)隆重開幕后的第二天,是胡楊景觀最美、大家能看得最開心、玩得最盡興的時節(jié)。
    大家能有幸捕捉這大好機遇,真是天賜之福喲。祝大家額濟納之旅功德圓滿!
    蒙古導游詞篇五
    玉龍沙湖面達1萬余畝,湖中有十幾座沙島,十分獨特。
    布日敦湖一萬多畝的淡水資源,盛產(chǎn)鯉、鰱、草、大銀魚等十二種魚類,在湖北面一望無際的大沙漠邊緣,平地聳立起一座奇形怪狀的石山,山上的怪石和樹木千姿百態(tài),有鴿子石、鵪鶉石、蘑菇石、壇子石、陰陽石,個個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
    湖西南部的黃花山和西北部的大黑山,像兩面巨大的屏風一樣矗立著,山有上駝佛、仙人指、龍門等奇峰怪石。
    草原與沙漠爭輝,構(gòu)成了一道獨特的自然風景線。
    還有古樸的民族風情,有優(yōu)美動人的蒙古族歌舞,有風味獨具的蒙古族食品,有特色濃郁的蒙古包,還有傳統(tǒng)的草原“那達慕”盛會和祭敖包的隆重慶典。蕩舟湖上,置身草原,舉步沙漠,放眼遠瞻,碧水、白沙、錦鱗跳躍,大漠孤煙,雄偉壯觀。
    布日敦乳制品廠為您提供豐富的純天然奶食品,純奶釀制的蒙特醇奶酒為您提神助興。
    該旅游區(qū)建有旅游紀念品商店一處,有種類蒙古族服飾、用品近百種,可供游客選購。旅游區(qū)出產(chǎn)的吉祥甘露礦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zhì),深受游客好評。
    今年又新建高檔住宿蒙古包10個,解決了景區(qū)住宿難的問題。娛樂項目上,新增沙漠乘駝、沙地越野等娛樂項目,新建高檔賽馬場一處,新開發(fā)了浩道圖山景區(qū)。
    蒙古導游詞篇六
    木葉山旅游度假區(qū)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蘇鎮(zhèn),距北京440公里,赤峰市135公里。
    木葉山是契丹族的發(fā)祥地,歷史文化源遠。該景區(qū)有契丹遺址,古代巖畫群,沙漠天然林和草原等風光。蒙古族的祖母河西拉沐倫河流經(jīng)景區(qū)。2009年被列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地址公園”,是集瀏覽觀光、度假娛樂、養(yǎng)殖家禽、水面垂釣、水果采摘、田間勞作、會議接待、人員培訓為一體的綜合娛樂度假勝地。在這里,你會充分領略到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一望無垠的.草原美景,欣賞山泉流水、幽深原始森林、沙漠荷花、水稻風光、蔬菜田園鳥語花香。度假區(qū)內(nèi)設農(nóng)家樂采摘園區(qū)、蒙古部落景區(qū)、木葉山景區(qū)、草原風光景區(qū)、森林生態(tài)旅游區(qū)、水上樂園景區(qū)。木葉山生態(tài)游泳度假景區(qū)已形成一處自然親和、設施齊全的幽靜場所,賦予游人的是“回歸自然之美,生態(tài)旅游之趣,參與娛樂之愉,文化底蘊之基”。
    真誠歡迎廣大游客來木葉山旅游區(qū)觀光、度假。
    蒙古導游詞篇七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景點是內(nèi)蒙古博物館。現(xiàn)在在我們車行前方出現(xiàn)的一坐具有濃郁民族特色,頂樓塑有奔騰的駿馬的白色建筑,就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了。內(nèi)蒙古博物館成立于1957年5月1日,內(nèi)部分為四大展廳,在這里您除了可以領略到濃郁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了解中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發(fā)展進程外,還可以看到亞洲最大的恐龍化石,體會與恐龍近距離接觸的震撼!現(xiàn)在就請您隨同我一起進館參觀。
    我們現(xiàn)在參觀的第一展廳為古生物廳。生命是地球上物質(zhì)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現(xiàn)在地球約有45億年的歷史,而在它形成初期是一個沒有生命的世界。原始海洋大約在39億年前出現(xiàn),當時地球表面火山噴發(fā)頻繁,地殼發(fā)生褶皺,有的隆起形成高原和山峰,有的收縮下陷形成洼地和山谷。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呼和浩特位于陰山腳下,其實這是經(jīng)歷了地殼的幾次變遷而形成的地貌,當年這里曾經(jīng)是著名的陰山海峽,由此您便不難理解為什么內(nèi)蒙古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了。
    大約在32億年以前,生命在原始海洋里誕生,也在其中發(fā)展和演化。人們按照地殼運動和生物演化的順序,一般將地球歷史分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和新生代。
    元古代——低等藻類時代。大量出土的化石資料證明,在距今十八億年至六億年的震旦紀,內(nèi)蒙古陰山地區(qū)曾是洶涌的海洋,繁盛著低等植物藍、綠藻。這一時期出土的藻類化石,是內(nèi)蒙古迄今為止知道的最早的生命遺物。
    古生代——從無脊椎動物(三葉蟲時代)到脊椎動物(魚類時代)。古生代的內(nèi)蒙古是海洋占有時的時代。那時,南部有“鄂爾多斯?!?,東部、東北部有“蒙古——興安海”。陳列的三葉蟲、珊瑚等無脊椎動物化石,是當時海洋世界的主人。同時大量裸厥厥類植物化石表明,在古生代晚期陸地面積不斷擴大,使內(nèi)蒙古出現(xiàn)了原始森林。
    中生代——恐龍時代??铸埵巧钤诰嘟翊蠹s6500萬年前的已滅絕的爬行動物,內(nèi)蒙古在中生代時期曾是恐龍等爬行類生息的樂園。恐龍可分為兩大類:蜥臀類和鳥臀類。這是根據(jù)恐龍的腰帶(骨盆)構(gòu)造不同而劃分的。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恐龍似乎都是一些龐然大物,但您現(xiàn)在看到的鸚鵡嘴龍是一類身體較小的恐龍,有的甚至只有貓那么大。它的腳似鳥腳,靠兩足行走。頭既短又重,嘴彎曲成鉤狀,象鸚鵡的嘴,所以叫鸚鵡嘴龍。它主要生活在山地,以植物和一些昆蟲為食。
    接下來大家所看到的就是非常著名的劍龍了。劍龍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它的背部有這些大型骨板的分布,您能猜出這是做什么用的嗎?有科學家認為它起的是調(diào)節(jié)體溫的作用。劍龍是一種典型的食草恐龍,它的身軀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大象,但是它只有一個小的可憐的腦袋,腦容量比小狗還要小,因此科學家認為它是一種很苯的恐龍。
    轉(zhuǎn)過來您看到的就是似鳥龍。他們生活在白堊紀后期,身材比較輕巧,約2米長,形狀頗似鴕鳥,因此有鴕鳥龍之名。他們都有強健的后肢,可以迅速行動:前肢像手,用來抓取食物。但它沒有牙齒,顎像鳥而無力。
    這邊展出的恐龍復原模型中,除了我們剛才認識的幾種恐龍外,這只頭骨較大的恐龍叫做原角龍。它和著名的三角龍外行極為相似,但是體形較小,而且頭上也沒有長角。在內(nèi)蒙地區(qū)曾大量發(fā)現(xiàn)原角龍的骨骼、巢穴以及恐龍蛋。原角龍的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的恐龍蛋,此次發(fā)現(xiàn)(1920年),使原角龍在恐龍界名勝鵲起。
    穿過這個山洞,展現(xiàn)在您面前的就是亞洲最大的恐龍化石了。它的名字叫查干諾爾龍,長26米,高9米,抬頭可達13米。是1985年自治區(qū)政府在錫林郭勒盟建一個大型化工廠時發(fā)現(xiàn)的,全身骨骼的百分之七十保存完好。站在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面前,您能想象的出嗎?它竟然是一種植食性動物。同時根據(jù)骨骼結(jié)構(gòu)分析,查干諾爾龍的行動也并不遲緩和笨重。由此您可以想象,在一億多年前的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一帶,植物蔥郁,查干諾爾龍成群結(jié)隊地在那里遨游。它們用集體的力量抵御肉食性恐龍的襲擊,奏出了一曲高亢的生命之歌。難怪這條恐龍赴日本及美國展出時,雖然這兩個國家的觀眾曾經(jīng)見過許多奇異的恐龍,但還是為查干諾爾龍的雄姿所傾倒,不由得為這遠古的內(nèi)蒙古浩瀚草原的生命奇跡而萬分感嘆。
    中生代時的地球,生機勃勃,充滿了恐龍家族的喧鬧聲,然而到了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動物群卻在地球上奇跡般消失了,滅絕的原因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但科學家們提出了一些假說:小行星撞擊地球說;植物中毒說;氣候變化說;火山爆發(fā)說;蛋殼變厚說;傳染病說等,但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
    今天,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人為破壞,在地球上的物種也正以平均每天30種的速度決滅著,在您參觀的過程中,就至少有一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了。地球只有一個,讓我們從恐龍的滅絕中得到啟示!
    新生代——哺乳動物的大發(fā)展。動物經(jīng)過漫長的進化道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fā)展。距今六千五百萬年至一萬年前的新生代,是內(nèi)蒙古哺乳類鼎盛時代,這里的哺乳類化石,時代全、門類多,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下面向您重點介紹的是披毛犀及猛犸象化石。
    這里向您展示的是一對披毛犀的化石骨架,他們出土于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的扎賚諾爾。披毛犀是二萬多年以前的一種古代哺乳動物,屬于奇蹄目的犀牛科,身上披有長毛,頭部有兩個角(鼻角和額角),與猛犸象同時代,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地方。這兩只披毛犀一公一母,之所以如此展示是保存了發(fā)掘時的原貌,你看他們頭對頭、腳對腳,身體呈側(cè)臥狀,這在我國披毛犀化石發(fā)現(xiàn)史上還是罕見的“中華之最”——人們稱之為動物界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再往前走,我們大家看到的就是中國最大的猛犸象。那您不禁要問,猛犸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和現(xiàn)在的大象有什么不同嗎?科學家告訴我們:距今80萬到1萬年以前,地球上活躍著一種巨大的陸地動物。這種動物身高三四米,全身披著又濃又密的長毛,即小朋友們常說的長毛象。它抖動著一對上百斤重的象牙,自由自在的在冰天雪地之中尋找食物。這種動物頭頂短而高,呈圓形,肩峰高聳,頭頂和肩峰之間有很深的凹槽,尾梢上有一叢毛。尤其令人感興趣的是,它的背部隆起,類似駝峰,那里面儲藏著豐富的脂肪,是它的養(yǎng)料庫。這種古老的高大動物就叫猛犸象。猛犸象是韃靼語的音譯,意思是“巨大”。猛犸象同生活在熱帶的現(xiàn)代象不同:現(xiàn)代象身體赤條條的,不怕熱;猛犸象卻身披長毛,不怕冷。大約在舊石器時代的中期和晚期,地球上正是最后一個冰期,冰期過后,氣候轉(zhuǎn)暖。由于猛犸象怕熱不怕冷,適應不了溫暖的氣候,就逐漸遷移、死亡。大約距今一萬年前后,終于滅絕。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具猛犸象化石骨架全長9米,高4.7米,象牙長它3.1米,同樣出土于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的扎賚諾爾。專家們經(jīng)過推算,認為它活著的時候,體重至少在七八噸以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它的腹部還發(fā)現(xiàn)了成堆的糞化石,呈黑綠色,它生前咀嚼過的植物莖稈還清晰可見;當燃燒時,仍能散發(fā)出野草的香味。這在我國古象化石中還是首次發(fā)現(xiàn)。細心的游客這時可能又要問了,為什么下面還擺著一副象牙呢?其實這是從裝架的角度來考慮的。因為無論是我們剛才看到的查干諾爾龍還是猛犸象,他們的身軀都非常龐大,把他們的化石重新裝架恢復原貌是一件既耗時,技術含量又很高的事情,所以我們?yōu)榱烁玫谋Wo這些珍貴的文物,上面裝的是一件輕很多的石膏模型,而把原物擺放在了下面。好了,對猛犸象的了解我們就在此先告一段落,旁邊展柜里還有一些同時期的王氏水牛、河套大角鹿等珍奇化石標本,看過之后我們就結(jié)束了第一個展廳的參觀,前往第二展廳民俗廳。
    蒙古導游詞篇八
    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距銀川市35公里,是在一個原始古堡的基礎上修建的。這里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渾、蒼涼、悲壯、殘舊、衰而不敗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荒涼感、黃土味及原始化、民間化的審美內(nèi)涵,盡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審美價值,讓電影藝術家們在這一片西部風光中心情盡興地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電影《紅高梁》就是從這里走向世界的,當它榮獲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金熊獎》。從此,在這里攝制影視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nèi)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被譽為“中國一絕”。目前,在這里拍攝的影視片多達50余部,國內(nèi)外的一些“影帝”、“影星”、“明星”大多從這里升起,這里也是“大腕”導演們頻頻“涉獵”影視片獲獎機遇的地方。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它誕生在兩座曾被世人遺忘的古堡中。沿公路邊的古堡俗稱“老堡”,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間,是古代軍事要塞的兵營,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被地震摧毀,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據(jù)傳說,當年明朝參將韓玉將軍準備在賀蘭山這一帶修建城堡時,曾請所謂“風水先生”看過這里的“風水”,先生走遍四周,說這地方正處在賀蘭山山脈中間,有“臥龍懷珠之勢”,更有一條“龍脈”延伸下來,預言此處將來“必出帝王將相”,于是韓玉才決定把城堡建在這里,就成了現(xiàn)在的鎮(zhèn)北堡。古往今來這里帝王將相倒是沒有出過,但轟動世界影壇的影視作品和明星、名導卻是出了不少。到了清代為防御外族的乘虛而入,于是,在震毀的“老堡”旁邊不到200米處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比“老堡”略大一點的土城堡,這就是所稱的“新堡”,它大約落成于舊堡被震毀后的兩年,也就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距今已有290多年的歷史。這種古堡,在當?shù)厮追Q“土圍了”,是中國西北地區(qū)特有的“覆土建筑”。古代人也講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堡墻體沒有一塊磚石,完全用黃土夯筑而成。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雨雪風霜以及人為的破壞,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邊防要塞的雄資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961年,在附近南梁農(nóng)場勞動的張賢亮發(fā)現(xiàn)它具有一種衰而不敗的雄渾氣勢和發(fā)自黃土地深處的頑強生命力。到80年代,他平反后,第一次將鎮(zhèn)北堡寫進了他的小說《綠化樹》,在書中稱“鎮(zhèn)南堡”,并將它介紹給影視界,電影《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就是在這一時期拍攝并獲得國際大獎的,這塊神奇的土地,就是著名作家張賢亮及同仁們創(chuàng)辦的“西部影視城”、“中國一絕”的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