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實用13篇)

字號:

    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yōu)質的心得感悟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一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清明時節(jié),以往每年的清明節(jié),爸爸和媽媽都會帶我去給太奶奶掃墓,今年也不例外,只是,一想到今年再去“看”她老人家時,他的旁邊有太爺爺?shù)呐惆椋业难蹨I就止不住。去掃墓的前一天晚上,爸爸也許怕我心里難受,所以給我講了清明節(jié)的傳說,我知道他是不想讓我多想,我和太爺爺?shù)母星楹芎?,他在世的時候很疼我,不管他吃什么和用什么,只要是他認為很好的東西,他就會給我留一些。我不記得爸爸給我講了什么,只是心里十分緬懷太爺爺。
    第二天早上五點多,我和爸爸媽媽就從家里出發(fā),他們二老葬在龍鳳山,當天的天氣不是很好,有點薄霧,淡淡的,涼涼的,有點像我的心情,淡淡的哀傷,涼涼的愁,以后我再也看不到他了,我們一路很順利,到了墓地,我和爸爸媽媽把墓碑用帶來的礦泉水擦干凈,又放上了鮮花和他們生前愛吃的食品,媽媽給太奶奶和太爺爺?shù)股暇疲职纸o太爺爺和太奶奶點上煙,我們一起佇立在他們的墓前,看著墓碑上他們慈祥的面容,幽然之間,覺得有些東西已被今人所遺忘了。
    太奶奶在我還沒出生時就已經(jīng)去世,聽父輩們說,太奶奶臨終前,叮囑子女,一定要照顧好爸爸,因為她最掛念的大孫子還沒有成家,她很遺憾沒有看到他添丁,也就是還沒看到我,可是老人家終究沒有能看到我就離去了……父親常說,太奶奶和太爺爺都是堅強的人,承受了太多的苦難。每次掃墓,不管是大年初一,還是清明時節(jié),父親總蹲在墓前,虔誠地為她禱告,兒孫們現(xiàn)在生活得很好,請放心,求他們保佑兒孫們一切平安。每每看到這一幕,我總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年年清明,緬懷親人,追思慈顏??涩F(xiàn)如今,當我們掃墓踏青,一番熱鬧的煙火之后,是否有過思考:“當父母在世的時候,怎樣讓他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父母們辛辛苦苦一輩子,為子女遮風擋雨,操勞忙碌,而當孩子們長大成人,各奔前程時,昔日熱鬧的老屋一下子冷清下來,只剩身體羸弱的他們孤獨地守在自家門口,望眼欲穿地盼望著與兒孫們的團聚日子……每當想到這些,心中愴然不已!清明掃墓,觸景生情,我們一定要讓辛苦勞碌一輩子的父母親能夠幸福地生活,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時候空留悲切。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二
    天有點昏暗,心情有些壓抑,鉛色的天空中紛紛揚揚灑下白蝴蝶似的雪花,倒讓我的心情興奮起來,纏著媽媽,鬧著要出去玩雪。媽媽還沒來得及答應,電話響了,接完電話,我看到她的臉色一下子沉了下去,隨后她對爸爸說:“走,去醫(yī)院,老爺病重了?!蔽液桶謰屢黄鹑ヌ酵∥5睦侠褷敗?BR>    剛進病房,便瞅見姥姥正在給大小便失禁的老姥爺換尿布,只見那尿布上沾滿了臟物,一股臭氣撲面而來,我頓覺惡心難耐,但是我還是捏著鼻子忍了下去。不久,老姥爺去世了。聽著姥姥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看著姥姥悲痛欲絕的樣子,此時,我似乎能理解姥姥那種“子欲孝而親不待”的悲憾。姥姥因勞累過度加上休息不好,她的靜脈曲張變得更加嚴重了。聽媽媽說姥姥靜脈有了血栓,動手術有危險,只能保守治療。等老姥爺出殯后,姥姥累得都走不動路了。
    烏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義。我也理應孝敬父母。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特別是媽媽經(jīng)過這一番折騰,整個人變得憔悴了許多,每天放學后,我都會主動熬上米飯,這樣爸媽回來只炒菜就行了。每每我在淘米時,都能想象得到媽媽那快樂燦爛的笑容,也仿佛聽見媽媽的夸獎:“兒子,媽媽真幸福!”以后的日子里,媽媽頸椎疼的時候,我就給媽媽按摩;爸爸咽炎厲害,上課回來嗓子疼,我首當其沖,給他端茶送水;媽媽煩了,我就逗她開心,當她的“開心果”。對了!上星期天做完作業(yè),我看著電腦學做了一道“紅燒雞翅”,爸爸媽媽吃著那個樂呦!爸爸滿臉的驚訝,媽媽的臉上掛滿了笑容,我分明看到了他們眼角里閃爍著幸福的淚花?!鞍偕菩橄取币苍S我做的事很小很小,但這都是我的一片孝心。
    “孝”是一場接力,是傳統(tǒng)美德的接力,當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的時候,我們一定會代代傳承下去,讓這一傳統(tǒng)美德不斷發(fā)揚光大。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三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當父母都老的時候》,文中說的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
    當我們都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們,請你們做兒女的理解我們,對我們有點耐心不要嫌我們整日嘮嘮叨叨,前言不搭后語,其實都是為了你們好!
    當我們吃飯是嘴漏,把飯菜與口水流到衣服上師,你們千萬別責怪我們,也不要嫌我們臟,請你們想一想:當初,我們是怎么手把手的給你們喂飯的,是如何為你們擦屁股端尿。
    當我們說話是,忽然忘了主題,請你們給我們一點回想的時間,人老了,難免有些遲鈍,讓我們想一想再說。其實,談論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們在旁邊聽我們說下去,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當我們漸漸變老,直到彎腰駝背,老眼昏花,甚至是病倒不起,請不要悲傷,這是自然的規(guī)律。你們只要能給我們送口飯,添點衣服,時?;丶铱纯?,我們就知足了。
    當我們老了的時候,請多給我們一點愛心吧!當初,我們引導你們走上人生之路,如今請陪伴我們走完最后的路程。我們會回報你們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這我們對你們無限的愛!
    是的,孝敬其實并非一定需要多少金錢,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就行。而處于學生時代的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只懷有感恩之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烏鳥私情,愿乞終樣。"這是鳥兒的感恩。努力學習,實現(xiàn)夢想。這是我們的感恩。是的,其實感恩很"簡單",其實孝敬很"簡單"。只要我們努力學習,考上大學,贏個美好的未來,讓父母以我們?yōu)榘?,以我們的為榮,幸福地過完后半生,這就是對父母的孝敬,對父母最好的回報。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圓自己的夢更圓父母的夢!
    比爾·蓋茨曾經(jīng)說過:"天下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于孝敬父母"。是的,我們要珍惜時間,趁父母還健在趕緊孝敬吧,否則我們做兒女的將永遠后悔。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四
    現(xiàn)在的學生和家長之間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關系搞得很緊張。因為生理,心理急劇發(fā)展的原因,他們獨立自主的愿望逐漸強烈,對父母的關照.囑咐和種種限制,往往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滿,甚至反抗。其實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更多應該體現(xiàn)在愛心和責任心之間。對自己的父母尚且不敬,還能奢談其他嗎?我們不但要領會父母的苦心,更要孝字當頭,不但要懂得從情感上安慰父母,為他們排憂解難,更要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五
    什么是孝?孝,是?;丶铱纯吹钠谂?,是親手給癱瘓在床的老母喂一口飯,是在父母臨終前靜靜的陪伴;孝,世間千萬種,是盛開在心底的至善之花!
    我曾聽說過季羨林老人的故事。
    兒時的季羨林家境貧困,在他父母剛剛結婚時,家里幾乎連飯都吃不上。他的母親,一個字也不認識,生活了一輩子,連名字都沒有。他們家里只有半畝多地,一家人的希望全在這上面了。
    有一年,季羨林的母親在中秋節(jié)時不知從哪里弄來一點兒月餅,給他掰了一小塊,他很珍惜,因為他難得吃一次。他當時沒有注意,母親是否在吃。后來回憶起來,她根本一口都沒吃。
    季羨林在母親身邊只呆到六歲,之后兩次奔喪回家,呆的時間都很短。后來他回憶起來,連母親的面容都是迷離模糊的,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特別有一點,讓他難解又易解:他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一輩子都沒有笑過。家境貧寒,兒子遠離,她受盡了苦難,笑容又從何而來呢?老家的鄰居曾對季羨林說:“你娘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里,包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愿望卻始終沒有實現(xiàn),一直到她不舍地離開這個世界。
    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边@句話正應在我們的國學大師季羨林身上,一想到這句話,他就肝膽俱裂熱淚盈眶。他后悔,他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榮耀,都比不上陪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個字也不認識!”
    世界上很多人與季羨林老人一樣,不是不孝,只是孝得太遲了!
    趁著我們還年輕,我們還有能力,讓我們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傳承下去吧!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六
    感悟孝道作文500字
    “如果你想回報父母,并不一定需要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來。也就只需要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中順從父母一點就可以了。他們一定回非常欣慰的?!崩蠋熢@樣對我說過。
    有一次,老師留了一篇習作叫《我為父母做一件事》。我做在書桌前呆了半個小時也沒有一點思路,我只好親身體驗一次,我給媽媽洗了腳。媽媽沒有說什么,但從她的臉上居然留下了兩行熱淚。這淚不是咸的而是甜的,因為這是感動的淚。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千古不變之美德。而現(xiàn)在人們把錢看得那么重,卻不把一個“孝”字放在眼中。有多少老人流離失所,可他們都是兒女成雙。
    孝啊,為什么現(xiàn)在不孝之子如此之多。孝子那都是因為從小養(yǎng)成的,只要從小有孝的意識,長大之后才可能成為一個讓人敬佩的孝子。
    感恩父母,就是孝敬父母。我們又何嘗要做一個不孝的逆子,人人臭罵呢?孝,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感悟孝道作文700字
    什么是孝?孝,是?;丶铱纯吹钠谂?,是親手給癱瘓在床的老母喂一口飯,是在父母臨終前靜靜的陪伴;孝,世間千萬種,是盛開在心底的至善之花!
    我曾聽說過季羨林老人的故事。
    兒時的季羨林家境貧困,在他父母剛剛結婚時,家里幾乎連飯都吃不上。他的母親,一個字也不認識,生活了一輩子,連名字都沒有。他們家里只有半畝多地,一家人的希望全在這上面了。
    有一年,季羨林的母親在中秋節(jié)時不知從哪里弄來一點兒月餅,給他掰了一小塊,他很珍惜,因為他難得吃一次。他當時沒有注意,母親是否在吃。后來回憶起來,她根本一口都沒吃。
    季羨林在母親身邊只呆到六歲,之后兩次奔喪回家,呆的時間都很短。后來他回憶起來,連母親的面容都是迷離模糊的,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特別有一點,讓他難解又易解:他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一輩子都沒有笑過。家境貧寒,兒子遠離,她受盡了苦難,笑容又從何而來呢?老家的鄰居曾對季羨林說:“你娘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里,包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愿望卻始終沒有實現(xiàn),一直到她不舍地離開這個世界。
    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边@句話正應在我們的國學大師季羨林身上,一想到這句話,他就肝膽俱裂熱淚盈眶。他后悔,他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榮耀,都比不上陪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個字也不認識!”
    世界上很多人與季羨林老人一樣,不是不孝,只是孝得太遲了!
    趁著我們還年輕,我們還有能力,讓我們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傳承下去吧!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七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記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guī)、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鞭策,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100族之風!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姥爺因為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的承擔起了照顧姥爺?shù)呢熑?。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yī)院照顧姥爺,幫姥爺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姥爺準備各種有營養(yǎng)的飯菜,給姥爺送到醫(y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姥爺?shù)匠鲈?。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姥爺?shù)倪@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放學回家,我不用爸爸說就先寫作業(yè),寫完后自己認真檢查,收拾好書包;晚上吃完飯,自己洗漱完后上床睡覺。因為我能為他們做的事情還太少,所以只能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讓他們?yōu)槲业氖虑椴傩?。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的成長著,我們貪婪的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么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xiàn)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BR>    雖然我們還小,還不能把孝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那就讓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沖,在生活中盡我們所能的去孝順父母、親人,尊敬師長,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八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螞r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蛟S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卻比什么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曾參以孝為一切道德的根本與總和,以孝統(tǒng)帥一切倫理道德。孝不只是個人行為和治理家庭的準繩,也是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綱領,是天經(jīng)地義、永恒普遍的基本原則。與如今科技進步發(fā)達的社會相比,似乎古代人們對“孝”的理解更為深刻。為了增強現(xiàn)代學生的孝道觀,中國科技大學的以為老師還特意為大家布置了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yè)”,那就是讓朋友們回家為父母洗腳,但是能完成“作業(yè)”的同學卻很少,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很奇怪,有些不好意思,覺得似乎太形式化了。不錯,它的確是一種形式,但它是種可以衡量我們給予父母的愛是不是也像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那么多的一種形式。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為父母洗腳,那并沒有什么不好意思;我們可以為他們過生日,即使沒有任何禮物;我們可以陪他們好好的吃一頓飯,即使沒有大魚大肉;我們也可以了解父母的鞋碼,為他們買雙鞋子,即使它不是。這些平凡的事,當我們真正用心去作了以后就能體驗到它的不平凡了。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世界各社會、各個文化道德中永恒的主題,不管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wěn)定,社會穩(wěn)定。而孝,正是調節(jié)家庭關系的一劑良藥。一個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是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yè)道德,效忠國家的人。從孝出發(fā),才能家和萬事興,才談得上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座的所有朋友,讓我們?yōu)楦改副M一份孝心吧。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只是一片磚瓦。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只是一頓粗茶淡飯。也許是數(shù)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一枚含著體溫的硬幣……無論用什么方式來回報,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美好。
    孝,是稍縱即失的眷戀,是無法重視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讓我們永遠記住孝心的存在,記住孝心是無價的。
    孝道感悟與心得范文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九
    僅僅有孝心遠遠不夠的。孝心沒有具體內容,語氣溫柔、一聲問候,一個祝福,甚至一個眼神,一絲掛念或許會成為父母永遠溫馨的回憶。在中國,孝心歷史悠久,兒女的孝心,能使父母精神煥發(f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有首這樣的歌:兒是葉,父(母)是根,常思養(yǎng)育恩,父(母)子情似海深……多么感人的意境??!但愿人人都為自己留下一條后路吧!
    又曰“子不孝父之過”??磥韺ν磔叺摹靶⒌馈眰鹘y(tǒng)教育成為現(xiàn)代人當務之急。在當今獨生子女的年代,父母往往溺愛嬌慣自己的孩子,都順著孩子的個性,稍微不如他意,就不堪忍受了。任他安逸享樂,教他奉養(yǎng)父母,就不習慣了。孩子有不對之處,父母不忍心斥責他,所以就敢頂撞父母,這些嬌寵的習氣,對孩子人生道路設下了障礙。父母之過例子甚多,后人何不引此為鑒?長此以往“父將不父、子將不子也!”
    岳飛之所以成為民族英雄,與父母的言教身傳分不開的。岳飛跪膝刺身“精忠報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潘長江說“為人不孝愧為人”,斯琴高娃說:“閱歷、名氣算個什么?在父母面前我永遠是個孩子”,還有我的許多同事朋友,耳聞目睹了他們對老人的親情孝道,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十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居家隔離期間,每晚陪伴女兒學習成了我生活的必需。
    在陪讀的一天晚上,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則視頻。視頻中的老爺爺滿臉皺紋,衣發(fā)須眉皆白,他說:“我坐過最貴的車子,是父親的肩膀。我住過最豪華的房子是母親的肚子。我這一輩子,不求自己大富大貴,但求全天下的父母,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父母在世你不孝,墳前哭喊沒必要。生前不給吃和穿,死后花錢算那般。披麻戴孝孝衣穿,不如生前把飯端。百善孝為先,做事先做人?!?BR>    老爺爺說起話來,嗓音渾厚,清脆響亮,身形舒展,手勢帶風,神采奕奕。尤其是那雙深邃明亮的眼睛,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視頻不長,很有深度,也富有哲理,穿透力和感染力很強,也很令人感動。也許就是那句“我坐過最貴的車子,是父親的肩膀;我住過最豪華的房子,是母親的肚子?!庇|動了我的靈魂,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我摸摸貼著膏藥的脖子,想著幾天前,兒子要騎在我的脖子上玩。我兩手抓住兒子的小手,呈兩個“人”字形旋轉,逗得兒子咯咯直笑;小臉蛋紅彤彤的,放下又要騎,騎了又要下,累得我是精疲力盡。幾個回合下來,我的脖子只能在30度內向右轉動了,痛感傳遍著整個腦袋??粗鴥鹤蛹t撲撲的臉蛋,笑意全寫在臉上,我的內心也充盈著幸福,痛并快樂著,亦是我最真實的感受。這種游戲,我想身為父母在親子過程中都有玩過,尤其是這種痛,我想全天下的父母都深有體會,也體驗過。
    我是兒子,也是父親,不養(yǎng)兒不知報父母恩。視頻中老爺爺?shù)脑掚m沒有《弟子規(guī)》中文言語句那么難理解,他其實告誡我們的道理很簡單,也很清晰明確,就是要及時行“孝”,悟得“孝道”。
    我們的先人很有智慧,一個“孝”字,上面是“老”字的上半部,下面是“子”。老在上,子在下。上面的老人關愛著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呵護著上面的老人,這是長幼尊卑的次序和禮節(jié)。在佛教里,也講到孝順父母,有三個層次:一是初品的孝順父母;二是光宗耀祖;三是上品的孝順。古代的生活水平和現(xiàn)代的生活水平,那是無法比擬的。但那個時代的人們對孝道,那是植根于心的尊崇。
    孝順是一個人內在的修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行。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好好孝順,你還能指望他愛誰,也就根本談不上感恩了,這是很可悲的事情。那么你又怎能期待在與他們交往時托付真心呢?此話可能有點偏頗,但是他能說明一個問題,反應出一個人的本質和善性。
    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父母花了多少汗水哺育了我們,把我們撫養(yǎng)成人,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水深,這一種恩情,我們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即使用一生也償還不完。
    也許,有人會說,在這個物質驟增的時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自己也是壓力山大,為了生計,是自身難保,從早忙到黑,晚上回來還要撰寫第二天的工作計劃,哪還有精力在父母的身上盡孝呢?再說也不是不想盡孝,而是條件有所限制。自我安慰的理由很充分,找尋的借口也能沖涮掉內心的罪孽感。不可否認,現(xiàn)在有相當一部分的中國家庭,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四二一”的結構普遍存在。在這種一脈單傳的情況下,加以生活的優(yōu)越,導致現(xiàn)代的孩子幾乎都以自我為中心,比較自私,關心他人愛護他人的情感不足。說白了,就是孝心不夠。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年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時,多名委員、代表提議“?;丶铱纯础边@樣的道德規(guī)范應該入法;這是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有利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孝道文化。如今二孩政策已全面放開,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還是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很多現(xiàn)實問題。好在國家和各地政府給了這些獨生子女,很多的政策紅利。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孝道文化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沒有被人遺忘。
    放眼歷史,孝敬父母的例子舉不勝舉:閔損蘆衣順母,董永賣身葬父,郭巨埋兒奉母,王祥臥冰求鯉,吳猛恣蚊飽血,香九齡為父暖被。縱觀當代,感動中國人物孟佩杰,8歲開始照顧癱瘓的養(yǎng)母,用四千多個日夜,_了“久病床前無孝子”的理念。在專家給她的頒獎詞里,給予的評價是:“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tǒng)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jié)?!彼羞@些內容講述的都是孝愛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這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執(zhí)著,是社會責任意識的源頭,是中華傳統(tǒng)孝道文化的傳承!
    當然,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實生活中,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有人為了錢,讓老人變勞力;有人為了贍養(yǎng)父母,司法堂上見真知;有人為了一分田,一塊地,一棟房,由孝子蛻化成逆子。父子成仇,拋棄、虐待、甚至于打罵,把老人騎在身下,作威作福的人比比皆是。孝道淪喪,傳統(tǒng)逐漸地被淡化,感恩變得麻木不仁,施恩更是天方夜譚。
    我曾經(jīng)看過一個故事,兒子和兒媳婦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著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母大人,你們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們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后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也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是啊,上行下效,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身教大于言教,我們今天的行為舉止,就是孩子們明日的學習榜樣,我們的言傳身教,最終都會作用到孩子們身上。
    行孝,不僅僅是一種義務,他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態(tài)度,是父母對我們愛的延續(xù),我們要做好接力棒,讓行孝代代永相傳!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十一
    時代是思想之母,慶幸生活在這樣一個繁榮而和平的年代。祖國的發(fā)展與雄起是這個時代每個中國人的中國夢,我們將父輩及吾輩所未實現(xiàn)的期望與夢想寄予了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成績優(yōu)異、事業(yè)有成,生活幸福,所以我們更加注重教育。
    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代家庭對子女教育的投入已超過家庭總支出的三分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的子輩在認識和改造世界方面的能力都將遠勝于我們,但我更希望我的孩子具有健全和高尚的人格,只有這樣他們才可能具有自我完善并不斷超越的未來,而人格的塑造確實要認真聽聽五千年祖訓:“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可見在圣人眼中孝道是排在“仁義禮智信”前面的哦!
    三代同堂,孝道即是修養(yǎng)也是修煉。雖然道理都懂,但真正做起來卻并不容易。就拿現(xiàn)在成為國民話題的“婆媳相處之道”來講,就有上千版本,也許生長年代、環(huán)境和個人習慣及受教育程度確實使兩代人對事物有著不同的理解,但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維護家庭和諧,在我看來卻更為重要。
    孩子的心靈和眼睛都是純凈的,同時也極為敏感,他所看到的、聽到的都會成為他成長的一部分。“家庭關系學”是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必修課,“父子有親、長幼有序”是倫理也是規(guī)則,一個具有孝義家庭的孩子更懂得付出和感恩,記得一個不錯的公益廣告,一位母親為年邁的老媽媽打水洗腳,她的小兒子默默的看了一會,也端了一大盆水為自己的媽媽洗腳,小臉上閃著汗水和自豪的光芒,身教勝于言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父母的關愛不僅是義務和責任,也是一種示范與榜樣。
    每天為老人做些什么吧,即使是倒一杯茶、洗一件衣服、認真的聆聽一次父母的嘮叨。雖然我們的父母已經(jīng)老了,沒有了年輕時自信和敏捷,但他們給予愛的能力一點都不比我們少,他們將對子女的愛延續(xù)到孫輩,因此也更加寵溺他們,父母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步入老年后,他們大多會不那么自信了,所以需要我們不斷的告訴他們,他們對我們來說非常非常重要,每天都是如此。
    孝道的另一個切面是獨立,父母為了孩子可以不惜精力、金錢與時間,這使大多數(shù)孩子認為家長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有一次我對孩子說:“你不能什么事情都依靠媽媽,自己能做的要自己做?!彼恍家活櫟恼f“媽媽不都是這樣嗎,為什么我要自己做?”認真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說,是因為自己本身也太多的依賴父母,大到買房子、調工作,小到吃飯穿衣,事事父母操心,自我獨立性不夠,孩子則會認為父母代辦、包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長期的接受照顧和服務的孩子,會失出很多成長的機會,也容易變的自私并滋生積怨。
    孝道不僅是子女對父母的態(tài)度,亦是學生對老師、后輩對長者的敬畏之情,當作為價值標準植入孩子內心,以培養(yǎng)感恩心、誠敬心、責任感,我想這對他的未來將是至關重要的。
    孝道是我們與孩子共同的功課,如果我們想使孩子成為家族的榮耀、祖國的棟梁,那么請一定傳好自己這代的接力棒!
    孝道感悟與心得家長感言篇十二
    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絕該繼承和發(fā)揚.孝親敬老美德更是精髓, 更應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是良心的要求?!靶ⅰ笔侵袊幕凶钣凭?、最基本、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傳統(tǒng)倫理觀念。在《孝經(jīng)》中,“孝”被開宗明義地肯定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并被儒家視為“仁之內核”。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
    幾千年來,“磕頭”、“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靈”等儀式一直承載著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內容。而當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更是嚴格保留了很多的傳統(tǒng)孝道儀式和規(guī)范。例如在韓國,每年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趕回供奉祖先的長兄或長子、長孫家,參加祭祖的茶禮儀式并相互拜年。拜年時,長者盤膝而坐,晚輩在長者面前下跪叩頭,長者對成年晚輩低頭彎腰答禮?!耙欢ǖ膬热荼仨毻ㄟ^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xiàn)出來?!毕膶W鑾并不否定當代青少年在春節(jié)時給父母磕頭的意義。他說,有選擇地恢復一些體現(xiàn)家庭長幼尊卑倫理關系的傳統(tǒng)社會儀式還是必要的,弘揚孝道需要借助具體的形式。
    父母說錯了,自己受了點小冤枉,也不要當場頂嘴,要暫時接受,等事后再行解釋。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孝親敬老應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題中之義,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在全社會大興孝親敬老之風。
    最近通過認真研讀《弟子規(guī)》,明白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字卻蘊含著做人的真理,不僅對于教育少年兒童,對于我們成年人如何經(jīng)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和諧的家庭有著重要的意義。
    《弟子規(guī)》總序開篇時這樣教育我們: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fā),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德行的塑造。
    “首孝弟(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他有養(yǎng)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老師、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fā)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暇,還要學習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要經(jīng)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yǎng)。
    好的習慣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常言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礎、道德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精神動力。當前社會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經(jīng)濟利益的驅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蝕了一些人的頭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益復雜化,一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改變,人們對精神層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長孝親的傳統(tǒng)美德逐漸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識,也以沒時間、沒精力等各種借口,不能把“孝”付諸于行動,人們思想中的“感恩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出現(xiàn)了滑坡現(xiàn)象。適時開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弘揚中國的這種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在“孝德”教育中心靈得以凈化、啟迪,在實踐中體會、感悟、認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長孝親、感恩父母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將這種感恩之心付諸行動,讓“愛與責任”的體現(xiàn)升華至愛自己的崗位、感恩父母、感恩領導、感恩老師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在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最終實現(xiàn)思想境界的升華。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于我們生命,撫養(yǎng)我們長大成人,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
    頰兒女成人后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yè)。俗話說“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當我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后,特別是在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為了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說,“日三省其身”,我們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勉勵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陋室銘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雖然房子簡陋,但是因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簡陋。個人品德是一個人的內在的涵養(yǎng),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會因為人的貴賤貧窮,漂亮和丑陋而劃分,它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會發(fā)出它耀眼的光輝。
    通過學習,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過失及時的得以糾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提高,我一定會以此為契機,把愛與善的種子撒遍人間。讓我們大家一起重塑道德靈魂,使人性的光芒永遠熠熠生輝!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我們班教室經(jīng)常都會傳出同學們誦讀《千字文》的朗朗讀書聲。《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南朝梁的周興嗣編寫的一部文化經(jīng)典,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本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這部經(jīng)典4字為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實的千字文,而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復的,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深厚。書中的知識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多彩,從自然現(xiàn)象到社會歷史,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到發(fā)明創(chuàng)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墻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jīng)典創(chuàng)作的年代離我們已經(jīng)很遠了,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
    《千字文》里有許多關于做學問的語句,對我有深深的啟發(fā)。“尺璧非寶,寸陰是競?!闭f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毙奚?、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笆卣嬷緷M,逐物意移?!闭f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肮侣崖劊廾傻日V?!睂W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我們的樂趣吧!
    的變化、發(fā)展之中。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日月運行在天空,日出日落,月圓月缺,各循其規(guī)律,星辰遍布于廣闊的天空。 萬物均有其規(guī)律,逆規(guī)律而行只能導致失敗。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春夏秋冬四季循環(huán),冬季寒冷夏季炎熱,秋天收割糧食冬天儲存起來。 人生不管發(fā)生什么事,四季不會顛倒,該發(fā)生的依舊會發(fā)生,不如順其自然,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而不是打亂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和心態(tài)。 閏余成歲,律呂調陽:積累數(shù)年的閏余并成一個月,放在閏年里,樂律中有六律六呂,配合十二個月來調節(jié)陰陽。 前半句告訴我們:積少成多,一點點的積累,平年變成了閏年,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導致質的變化。后半句這說明一個巴掌拍不響,不管一個人多強大都要有其他人配合。
    云騰致雨,露結為霜:云氣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遇上寒夜,很快凝結為霜。 云氣要升空、遇冷才形成雨,露水只要遇上寒夜便結為霜,事物的轉變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
    可以通過一件事,但更要全面,不要片面的下結論。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真李柰,菜重芥姜:最有名的寶劍叫“巨闕”,最珍貴的明珠叫“夜光”;果子中最珍貴的是李子和柰子,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菜和生姜。 巨闕最為鋒利,夜光珠光輝無比,李子和柰子“和脾胃,補中焦”,芥菜和生姜開竅、解毒。 每個領域里都有最為人稱道的,只是因為他們具備了優(yōu)良的品質,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其實最珍貴的不是某一事物、某一人、某一團體,而是他們身上的品質并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現(xiàn)在我們班上堅持每天誦讀半小時,要求孩子手口一致地點讀,兩周的時間過去了,明顯的效果出來了?,F(xiàn)在孩子誦讀起來有板有眼,連沒有教到的內容比老師還記得牢,我們班新來的劉嘉瑩、張家輝等小朋友都能大膽大聲地誦讀《千字文》??磥恚覀冋娴牟豢傻凸佬∨笥训膶W習能力,雖然他們平時有些俏皮,但學習的效應比我們大人還要強?,F(xiàn)在我們誦讀國學就好象有一種凝聚力,把小朋友的學習興趣提得高漲起來。我們作為老師真的有一種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