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日記(模板19篇)

字號: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不斷總結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收獲。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關系對我們的成長和發(fā)展至關重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總結案例,希望能夠對大家的總結寫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指導。
    科學課日記篇一
    我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吧。拿一個小盆,里面盛滿水,水面要剛剛鼓出盆沿而又不至于流出來,然后拿小鈕扣放在水面上。放的時候要注意方法,沿著盆沿輕輕地推到水面上,而不要直接放水里,這樣扣子就會浮在水面上而不會掉進水里。
    小朋友,你是不是很納悶兒,這是為什么呢?告訴你吧,這是表面張力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表面張力呢?就是當液體與氣體接觸時,會形成一個表面層,這個表面層內的液體分子間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就是表面張力。表面張力使液體表面層好像一張橡皮膜。我剛才給大家表演的小魔術:鈕扣能浮在水面上而不沉到水里,就是水面和空氣接觸,水面的分子間有相互吸引力,使水面收縮,就會看到水面鼓出盆沿,而它的張力使鈕扣能浮在水面上。
    表面張力使液體盡可能地縮小它的表面面積,而球形是具有最小的表面積的幾何形體,因此,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液滴總是力圖保持球形,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樹葉上的水滴象球形、吹出來的泡泡也是球形的原因。
    科學課日記篇二
    今天我們上科學課,學到了什么動物冬眠,什么動物脫毛,什么動物是南飛動物。
    冬眠動物有青蛙、螞蟻、蛇、黑熊、松鼠。南飛動物有大雁、黃鸝鳥、燕子。脫毛動物有狐貍、狼、貓、狗、老虎、獅子。
    這堂課使我知道了這些動物的生活方式,我很高興。
    科學課日記篇三
    我興致勃勃地沖向少年宮的科學課堂,這是我第一次在這里上科學課,我興奮極了!
    我走進教室,剛坐上位子,上課鈴聲就響起了。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杠桿的基本知識,了解這些知識后,我們就可以做機械手了。機械手利用了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點和杠桿原理,用積木連接而成。機械手很靈活,伸縮自如,聽老師說他們在自動化定位控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呢!
    科學課彌補了我在學校沒上成“愛迪生思維館”的遺憾。很期待下一次的'科學課。
    科學課日記篇四
    上科學課的時候,科學老師要我們去找蝸牛,把它養(yǎng)起來。
    我們來到校園里找蝸牛,同學們東瞧瞧,西找找,都在認真地尋找。我跑到一片草地上,正大眼睛找啊找,過了很久終于在一片枯萎的樹葉下找到了一個蝸牛。我非常高興,小蝸牛背著一個大大的殼,這應該是他的“房子吧”!這時有的同學已經找到很多個。我對自己說:“加油”!于是我又開始仔仔細細地找。我找了很久一直沒有找到。這時,后面的尋子含也找到了很多很多蝸牛。我再一次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蝸牛。我找啊找終于找到了二個,非常高興,于是我就把自己找到的蝸牛來比賽。我仔細觀察:有一個蝸牛頭沒有伸出來,等了一會兒,蝸牛終于伸出頭了,但是又被我的大叫嚇進去了。
    望著這兩只蝸牛,我開心地笑了。
    科學課日記篇五
    均衡與適量是科學飲食的基本內容。早餐一定要吃好。而且,谷類,水果,蔬菜等都要均勻的分配于三餐之中。
    二、少量多餐。
    一次大量進食后,身體會分泌較多的消化酶,促使人吃的食物消化吸收。所以每餐吃的越多,反而餓的更快。反過來,吃的少,餐次多,就向好的方面發(fā)展。
    三、避免鹽份的過量攝入。
    以免引發(fā)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每天500毫克就足夠了。
    四、每天攝取足夠的水。
    人體每天需要的水分是2千毫升,但并非每天一定要強迫自己喝下這么多水,而是盡量補充到差不多就可以了。因為人體也可以從其它的食物中攝取到部分水分,喝水的用意在于補充不足的水分。
    當然,運動是必不可少的。但運動的同時飲食更加重要。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實現(xiàn)理想的腰圍。
    1.盡量在一餐中,均衡食用青菜與蛋白質食品,避免偏重一種食物。
    2.水果一天食用不超過3份,以免糖份攝取過多。
    3.每種蔬果所提供的營養(yǎng)元素皆不相同,可經常更換食用,維持身體健康品質。
    科學課日記篇六
    洋蔥的外表皮呈玫瑰紅,濕濕的、滑滑的,像剛出生嬰兒的臉蛋;頭上有一簇“表皮”,如同小姑娘頭頂?shù)某燹p;下面有四五十條白色的根須,似我爺爺?shù)陌缀?;整個身體近似球形,圓圓的,可愛極了!如果你用刀水平切開,你就能看到洋蔥內部的神奇,從外到里,一圈一圈,都是同心圓,“畫”圓功夫不差于圓規(guī);要是你是從上往下縱向切開,美麗的圓環(huán)消失了,頓時成了一朵粉紅色的荷花,花瓣一片包著一片,含苞欲放!
    可愛的洋蔥,神奇吧!要是你覺得這樣就算得上神奇,你就錯了!還有能讓你口瞪目呆,更為神奇的呢!
    我想我喜歡上了可愛神奇的洋蔥,喜歡上了充滿神奇的科學!
    科學課日記篇七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留心處處皆科學》。
    我們生活的世界既神秘又有趣,需要我們探索它的奧秘,揭開它的本來面目。從生活走向科學,讓科學回歸生活。而科學知識是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探究是我們獲取知識更為科學途徑,能夠使我們獲得對科學、對科學概念和事物更為深刻的理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生活中的科學無處不在,科學時刻影響著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步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們人類只有掌握科技、運用好科技,才能進入全新的發(fā)展時代。科技早已深深地滲入到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科技正在不斷加速行進,不知會把我們帶向何方。微軟有句名言:微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這世界也是這樣。
    牛頓被蘋果樹砸了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
    科學課日記篇八
    假如我是一個科學家,我就要在地球的外面做一個“保護傘”,如果有一些來歷不明的星球向地球飛來,我制造出來的保護傘會把這個星球反彈回太空,它也能把太陽發(fā)射出來的對人類有害的光線也能反彈回太陽那里,而對人類沒害的光可以射進來。
    假如我是一個科學家,我就在地球的旁邊做一個“小地球”。小地球里的花草樹木都長得很茂盛。可是我們怎么才能進入小地球去呢?不用著急,因為我早就在地球通往小地球的路上制造了一種電梯,它的外層是玻璃,這種玻璃可以釋放出氧氣,吸走二氧化碳。這樣一來,地球就會少了很多人。
    假如我是一個科學家,我就要克隆,把快滅絕的動物克隆。首先,我克隆基因,再克隆器官,最后克隆身體。漸漸的,那些快滅絕的動物就會壯大隊伍。
    假如我是一個科學家……。
    科學課日記篇九
    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我要發(fā)明出許許多多的東西,為人類作出貢獻。
    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我會制造出戒煙茶。因為爸爸喜歡吸煙,同時也喜歡喝茶,所以我會制造出一種戒煙茶,在爸爸泡茶的時候偷偷把戒煙茶放在里面爸爸喝茶后,抽煙就無味道了,這樣爸爸就不會再抽煙了。
    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我要發(fā)明一種高營養(yǎng)的食物,使人們吃了可以幾個星期都不用吃東西,使人類不用常常買食物。這樣世界上就沒有了饑民。
    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我要發(fā)明一種萬能的藥,他能夠治好世界上任何一種疾病,讓世界上所有人不在那么因病痛而痛苦了,壞人吃了這種藥,就會變成心地善良的人。
    現(xiàn)在我們要好好學習。
    科學課日記篇十
    3月7日:爸爸在淘寶網上拍下了200粒蠶卵和一棵桑樹苗,說準備養(yǎng)蠶。我十分高興。
    3月9日:買的蠶卵和桑樹苗到了。蠶卵黑黑的,小小的,還沒有一粒油菜籽大。桑樹苗也很小,光禿禿的枝干上只露出幾個褐色的小芽,爸爸把桑樹苗栽到一個花盆中,說等桑樹苗長出新芽就可以孵蠶寶寶了。
    3月15日:我每天都去看看蠶卵有什么變化沒有,桑樹苗發(fā)芽沒有,可是它們都沒有什么動靜。我問爸爸:“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孵蠶寶寶啊?”爸爸說:“等天暖了,桑樹苗發(fā)芽了就可以了,你耐心等待吧!”
    3月25日:我發(fā)現(xiàn)桑樹苗開始冒出一點點嫩綠的芽了,趕快告訴爸爸,讓爸爸孵蠶寶寶。爸爸看了看桑樹,說:“現(xiàn)在才剛剛萌芽,要等到桑樹芽明顯長出來才能孵化呢!再說,這兩天氣溫還比較低,大概到清明節(jié)時候就可以孵化了?!蔽液孟M迕鞴?jié)馬上到來,天氣趕快暖和起來,桑樹芽快快長大,蠶寶寶快點出來。
    4月8日:這幾天,我和爸爸一會兒把蠶卵放在貼身口袋里,可是怕它們悶壞了,一會兒又把它們取出來放在小盒子里。蠶卵一天天變黑,慢慢的,透過卵殼已經能夠看到蠶寶寶黑黑的身子了??墒沁€是沒有看寶寶孵化出來。我每次問爸爸,爸爸總說:“快了,快了,就這幾天?!?BR>    4月10日:今天早上,我正在呼呼大睡時,被爸爸一陣大叫大吵弄醒了:“楚楚,快起來,第一條蠶寶寶出世了!”我趕緊穿好衣服,跑到陽臺上,果然看到一條蠶寶寶,剛出來的蠶寶寶,又黑又小,身子大概只有2毫米長,象一只小螞蟻,爸爸說,剛出來的蠶寶寶叫“蟻蠶”。我和爸爸到陽臺上采來桑葉嫩芽,用軟毛刷將蠶寶寶掃到桑葉上,很快,蠶寶寶就開始吃桑葉,一會兒桑葉上就被啃出了一個小眼。中午回家后,又有3只蠶寶寶孵出來了,到晚上,一共有7只蠶寶寶了。
    4月11日:今天,大量的蠶寶寶孵出來了,在紙上留下了許多透明的卵殼,每個卵殼上都有一個圓圓的小孔。我真佩服這些小家伙,這么小,是怎么有力氣咬破硬硬的卵殼的呢?由于家里的桑樹很小,只發(fā)了幾棵小芽,所以,我和爸爸到野外去采桑葉給蠶寶寶吃。蠶越來越多,密密麻麻地爬滿了桑葉,可真熱鬧??!雖然每個蠶寶寶很小,可是這么多的蠶寶寶吃起桑葉來也很厲害,一片桑葉很快就被吃出了許許多多的小眼,變成了桑葉網。吃過桑葉后它們排出像細沙一樣蠶糞,黑黑的,干干的,爸爸說這叫蠶沙。
    4月12日,吃了兩天桑葉的蠶寶寶已經長到4、5毫米了,差不多有剛出生時兩個大了,頭部黑得發(fā)亮,靠近頭部的身子(爸爸說是蠶的胸部)變白了,后面的身子(爸爸說是腹部)也比原來顏色要淺了。吃起桑葉來快多了。
    4月14日:蠶寶寶給我們全家?guī)砹撕芏嗫鞓?,我們每個人都很喜歡這些蠶寶寶,大家沒事都要去看看蠶寶寶,為蠶寶寶采桑葉。特別是媽媽,每天下班都從路旁采了桑葉帶回來,還細心地把桑葉剪碎了給蠶寶寶吃。蠶寶寶在全家人精心地照料下越長越快,越來越大,顏色越來越淺,吃起桑葉來也越來越猛。
    4月15日:今天,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蠶寶寶身子變得有點亮,昂著頭不吃也不動,是不是生病了?我趕快告訴了爸爸。爸爸說:“蠶寶寶這是在休息,要蛻皮了。因為蠶寶寶的身子長大了,可是它們原來的皮不再長大了,所以,要蛻去舊皮,蠶寶寶才能繼續(xù)生長。蛻皮后蠶寶寶就長大一歲了。”我聽了非常高興,原來是蠶寶寶要長大了。
    4月17日:不知什么時候蠶寶寶已經脫去了黑色的舊衣裳,換上了灰白色的新衣裳,身子也大得多了。我們開始用大片的桑葉喂蠶寶寶了,它們吃起桑葉來比以前快得多了,桑葉被它們吃出一個個的洞。蠶糞也比以前大些了,還是黑黑的,干干的。爸爸過一些時候就要清理出不新鮮的桑葉和蠶沙,讓它們保持清潔。
    4月20日:蠶寶寶比以前大多了,它們的胸部又開始發(fā)亮,昂著頭不再吃桑葉了,這次我沒有著急,知道它們又要蛻皮了,我們不再給它們吃桑葉,讓他們靜靜地躺在蠶床上休息。
    4月21日:蠶寶寶開始第二次蛻皮了。這次,我們注意觀察,終于發(fā)現(xiàn)了蠶寶寶蛻皮的過程。蛻皮前,蠶寶寶吐出一些蠶絲將自己的腹部的腳固定在桑葉上,休息了一段時間,它的頭部出現(xiàn)一個褐色的倒三角,身子也縮短了。開始蛻皮了,它拼命地搖動著身體,然后用力拉長身子,擠破頭部的皮,露出肉色的頭來。剛出來的頭顏色比原來的要淺得多,老的頭皮還掛在嘴上。頭露出來后,蠶繼續(xù)用力,使勁地往前爬,爬一段收縮一下身子,將身上的舊皮往后面脫,大概經過一分多鐘,蠶的尾部終于從舊皮中露了出來,原來的皮就留在了桑葉上。一會兒后,掛在嘴上的黑色的頭皮也掉了下來。剛蛻皮的蠶頭大大的,身上皺巴巴的,像一個小老頭??赡苁峭懫ぬ哿耍枰菹⒁粫?,所以趴在桑葉上一動也不動。二十幾分鐘后,蛻皮過的蠶才開始吃我們給它準備的新鮮桑葉。
    4月26日:多數(shù)蠶寶寶完成了第三次蛻皮,長到4歲了。
    4月27日:現(xiàn)在已經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蠶寶寶的每一個部位了。在爸爸的介紹下,我知道了蠶可以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頭部相對于身子來說很小,硬硬的,還發(fā)亮,以前是黑色的,現(xiàn)在變成淺褐色了,仔細看還可以看到頭部前面它們的嘴。頭部以外的身子分成13節(jié),第一節(jié)到第三節(jié)就是胸部,后面10節(jié)屬于腹部。胸部最大,第一節(jié)頂上有一對像眼睛一樣的花紋,所以我經常把這一部分看成頭,而把真正的頭看成嘴。胸部下面有三對腳(爸爸說叫胸足)。在第五節(jié)和第八節(jié)背上各有一對小括號一樣的褐色花紋,看起來像是背上長的四只小眼睛。在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四節(jié)下面各有一對腳(腹足),比胸部的腳大一點。這樣蠶寶寶一共7對腳,胸部的三對腳主要用來抓桑葉,腹部的四對腳是用來爬行和固定的。第十一節(jié)上面有一個翹翹的.尾巴,可愛極了。最后一節(jié)分成兩片,夾住桑葉時很牢固,拉都拉不下來,爸爸說,這也可以叫足,稱為尾足。每一節(jié)兩側都有一個黑色的圓點爸爸說那是蠶的氣孔,呼吸用的,就像人的鼻子。在蠶的背部皮膚下還能看到一條透明的線,一會兒變寬,一會兒變窄,爸爸說那是蠶的血管,輸送營養(yǎng)的。這時候的蠶白白胖胖非??蓯?,我經常仍不住要用手去摸它們,摸上去肉滾滾的,感覺舒服極了。蠶吃桑葉也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總是把桑葉吃成一個個小洞,現(xiàn)在是沿著桑葉的邊從上到下很快地吃,一片桑葉很快就被它們吃光了,甚至連小的葉脈也吃掉了,吃的時候還能聽到沙沙的聲音,蠶沙也比以前大了。
    5月4日:蠶寶寶已經長到六七厘米了,吃起桑葉來特別厲害,爸爸從學校帶回來的桑葉已經不夠吃了,我們全家總動員,一起摘桑葉。每天,媽媽下班的時候,從路邊摘桑葉;我在放學回家時在小區(qū)花圃里摘桑葉;爸爸從學校操場摘桑葉;爺爺利用釣魚的空閑時間摘桑葉;奶奶用散步的時間摘桑葉……大家都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走在路上的時候,左看看右瞧瞧,注意自己身旁是否有桑樹。桑葉每天要換五、六次,早上起來換一次,中午換一次,晚飯前換一次,睡覺前換一次,有時候,中途還要換一兩次,甚至夜里爸爸媽媽還要起來換桑葉。在我們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蠶寶寶們是猛吃猛長,每天都在變化,白白胖胖的,實在是太可愛了。
    5月8日:今天中午,我發(fā)現(xiàn)一只蠶寶寶身體變透明了,在桑葉上爬來爬去,不吃桑葉。爸爸說:“這只蠶是要吐絲結繭了。”我們將它捉到早已準備好了的紙盒子里,它在紙盒子里到處亂爬,最后在一個角落里停了下來,開始吐絲。我仔細觀察蠶寶寶吐絲,只見它把一根絲固定在一個地方,繞一個圈,黏在自己身上,這樣反復連續(xù)好幾次,下午放學回來時,我發(fā)現(xiàn),蠶寶寶已經被一些蠶絲圍在中間,透過蠶絲,還能看到蠶寶寶在辛勤工作呢。
    5月9日:今天早上起來看結繭的蠶,繭已經成型了,不過還能隱隱約約地看到里面的蠶在繼續(xù)吐絲。又有一些蠶開始吐絲了,我們把它們放在用紙板隔成的一個個格子的大紙盒子里,每個格子里放一條蠶??墒?,我發(fā)現(xiàn)它們很不聽話,總是喜歡到處亂爬,有的爬到盒子外面,有的幾條擠在一個格子里。
    5月10日:大批蠶寶寶都開始吐絲結繭了。盒子不夠用了,我們又把一些蠶放在竹篩子里,在上面搭一些桑枝讓它們結繭。最早結的蠶繭已經變厚變硬了,再也看不到里面的蠶寶寶了。昨天結繭的也基本成型了。
    5月11日:今天媽媽從醫(yī)院里帶回來幾十個小紙盒子,試試看能不能讓蠶在盒子里結繭。我們將每個盒子里放一條蠶,發(fā)現(xiàn)蠶寶寶很喜歡這種安排,它們在盒子里很快就開始結繭了。我們還嘗試讓蠶在各種地方結繭:比如床頭柜里、牛奶盒子里、鐵絲漏網里、竹籃子里,哈哈,蠶寶寶們對我們安排的地方都很滿意,都開始結繭了。
    到了晚上,已經有幾十個結好的蠶繭了??粗装椎男Q繭,全家心里都非常高興,這可是我們這一個月來的勞動成果啊。
    5月18日:爸爸剪開了一個蠶繭,里面的蠶已經變成蛹了。蠶蛹是棕色的,比原來的蠶短多了。我問爸爸:“蠶寶寶死了嗎?”爸爸說:“沒有啊,你摸摸看!”我用手一摸,蠶蛹的腹部動來動去的,嚇了我一跳。后來爸爸把這個蠶蛹喂烏龜了,害得我傷心地哭了一場。真是狠心的爸爸,蠶也是生命??!我甚至討厭起我家的烏龜來了。
    5月22日:爸爸說蠶蛹很快要變成蠶蛾了,這么多的蠶蛾出來要是在家里亂爬亂飛可不得了,他決定將大多數(shù)蠶繭用來抽絲,留下幾個蠶繭留著變蠶蛾產卵。雖然我很舍不得將這些小生命拋棄,但是聽爸爸說得也有道理,也只好同意抽絲了,其實我也想看一下怎么將蠶絲抽出來。爸爸將蠶繭放在不銹鋼盆里,裝上水,然后在電磁爐上燒開,這些蠶寶寶就這么被活活地煮死了。煮開幾分鐘后,爸爸用筷子攪動盆里的蠶繭,很多蠶絲就纏在了筷子上,爸爸提起絲頭,將它們纏繞在衣架上。蠶絲源源不斷地從開水盆里的蠶繭上被抽了出來,爸爸一個人忙不過來了,爺爺、奶奶和媽媽也來幫忙,爸爸把蠶絲從蠶繭上拉出來,爺爺用衣架將抽出來的蠶絲纏繞起來,蠶絲好像沒有盡頭,拉了好長時間還不斷。忙了大概半個小時,盆里的幾十個蠶繭的絲才差不多抽完了,繞成了白白亮亮的一大卷。爺爺將蠶蛹收集起來,說用來釣魚,蠶蛹是高蛋白的食物,魚非常喜歡吃。
    5月25日:今天早上起床,發(fā)現(xiàn)一個蠶繭的一頭有一片棕色的液體,蠶絲變軟了,一會兒,一只蠶蛾咬破蠶繭從里面鉆了出來。它渾身毛絨絨的,頭上有一對像羽毛一樣的觸角,胸部上面有一對皺巴巴的翅膀,下面有三對腳,還有一個大大的肚子,跟原來的蠶完全是兩個樣子,難看死了。
    我拿起剩下的蠶繭,發(fā)現(xiàn)里面竟然還有一個蠶蛹。爸爸說這是雙宮繭,是兩條蠶共同結了一個繭。怪不得這個蠶繭比其他的蠶繭都要大呢,原來里面裝了兩條蠶啊!
    5月27日:留下的十個蠶繭里的蠶蛹都變成蛾子了,一共有11只蛾子。其中有5只肚子大大的,有6只肚子小一些的,爸爸說:“肚子大的是雌蛾,肚子小的是雄蛾。我們把蠶蛾放在一張軟紙上,蠶蛾們扇動著翅膀找朋友,找到之后尾巴連在一起。有五對蠶蛾都找到了朋友,就剩下一只雄蠶蛾孤零零的待在一邊到處亂跑。
    5月28日:蠶蛾產卵了。一顆顆菜籽大小的蠶卵,嫩黃嫩黃的,散步在紙上。
    5月29日:今天早上起來,昨天的蠶卵變成褐色的了。
    通過這一個多月來的養(yǎng)蠶經歷,雖然有些辛苦,但更多的是蠶寶寶帶給我們的快樂。我對蠶寶寶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蠶寶寶的一生雖然很短暫,但是它卻給我們留下了蠶絲,讓我們可以織出美麗的絲綢。
    科學課日記篇十一
    昆蟲——這類小生命之前我從不去關注,每每見到,便伴隨著一聲尖叫:“啊,一只蟲子,嚇死啦!”唯恐避之不及。假期里,隨手翻閱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很快就被作者那清新詼諧的語言,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給吸引了。
    昆蟲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出現(xiàn)了大轉折,原來昆蟲世界跟我們人類世界一樣有生與死,有勞動與掠奪……它們跟我們人類一樣,有著諸多可圈可點的閃光處:團結,執(zhí)著,愛心……昆蟲世界真是奇妙無比!管蟲會穿“衣服”,松蛾蟲會預測天氣,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這些小昆蟲的思維方式有時比人還高,赤條蜂給后代預留食物時,會用麻醉毒液使得毛毛蟲不能動彈,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舍腰蜂給后代捕捉蜘蛛時,只捕小的,這樣一頓就吃完,幼蜂們每頓都吃到新鮮的……怎么樣,這些昆蟲聰明吧!
    《昆蟲記》真讓人感嘆昆蟲世界的奇妙無比,更感嘆法布爾一生執(zhí)著于研究這些蟲子。正因為法布爾堅持不懈地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才讓我們能真正了解昆蟲世界。
    科學課日記篇十二
    同學送給了我五只小蠶,我精心地照顧它們,希望它們早早長大!
    蠶寶寶開始吐絲了,它們一個個昂著頭,挺著胸,慢慢悠悠地晃來晃去,吐啊,吐啊,沒玩沒了,像蠶肚子里有團絲線似的永遠也抽不完,扯不斷似的。它們有的吐金色,有的吐白色,大概是品種不同吧!我扯了扯它們吐的絲,啊,好結實哦!然后蠶就慢慢把自己裹進去了!
    蠶寶寶的嘴老是一拱一拱的,吃起桑葉來,嘴巴就像個耙子。兩只黑眼睛長在頭的兩側。它的頭上有皺皮,身上還有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一個小黑點。蠶寶寶一共有14只腳,它頭上有6只,身上有8只。有時候邊吃就邊拉大便,樣子好可愛哦!
    早上起來一看,蠶寶寶消失了,它們變成了飛蛾。它們和蠶寶寶完全不同。它們的身體變短了,變胖了。身體的環(huán)節(jié)變得突出來了。蠶寶寶有14條腿,蠶蛾卻只有6條腿,可它多了一條一條的細線(我也不太清楚那是什么)組成的觸角,長出了兩只翅膀,可惜它們不會飛。蠶寶寶是靠環(huán)節(jié)爬動的,蠶蛾是靠6條腿走動的。
    希望蠶蛾早日產卵,變成小蠶。
    科學課日記篇十三
    我們身邊有許多科學現(xiàn)象,平時只要留心觀察,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它們。
    在一個夏天的中午,我熱得口干舌燥,心想:”要是有杯冰水喝就好了,廚房里應該有水?!白哌M廚房,果然不出我所料,桌子上放著滿滿一壺水。我高興極了,馬上把水倒進杯子。一股熱氣冒出杯口,原來,這是壺開水!怎樣才能讓開水迅速涼下來呢?于是我把水放進了冰箱,過了幾秒鐘,只聽”砰“地一聲,水沿著冰箱縫徐徐流出。我嚇了一大跳,迅速打開冰箱門,我頓時愣住了,好好的杯子怎么會破呢?通過查閱資料,我知道了杯子爆炸的原因,是熱脹冷縮的原理:因為杯子里裝的開水使杯子內部受熱膨脹,冰箱里的溫度又使杯子外部受冷收縮,就這樣,杯子內部不斷膨脹,外部還是涼的,遲遲不膨脹,杯子就爆了。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科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能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發(fā)現(xiàn)許多我們許多不知道的東西。
    科學課日記篇十四
    今天,在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做了一個游戲,老師選一個同學,在他的背后粘上一個動物,讓這個同學問:“我會飛嗎?”或“我身體大嗎?”之類的問題。剩下的同學只許答:“是或不是,會或不會?!比缓笞屵@個同學猜,猜出來了,就說一句:“我是xxx?!?BR>    我本來只是想舉舉手裝個樣子,誰知,老師居然叫我了,而且還是第一個叫我。幸好我有準備,上了臺,老師讓我先面朝大家,在我背上粘圖片。這時,申新宇說了一句:“螞蟻不好。”還沒等她說完,王琪一把抓住申新宇,低聲說:“小聲點,別讓人聽見了,聽見了就不好玩了?!崩蠋熯@時把卡片換了一張。
    我問:“我會飛嗎?”“不會?!薄皶斡締??”“不會?!薄笆巢葸€是食肉?”“食肉?!薄傲獯髥幔俊薄安淮??!薄皞€子小嗎?”“小。”“我是螞蟻。”我托口而出,同學們一陣歡呼。
    下一個是林淼,林淼的背上粘的是七星瓢蟲,她問了幾個問題。然后,她開始猜,可是她猜了幾遍也沒有猜住。
    林淼失敗后,老師把張然叫了上來,張然一下子就猜住了。
    谷恒霖是我們中說得最失敗的一個。他幾乎說遍了所有的動物也沒有把貓說出來。最后,在我們的幫助下,他猜對了。
    馬超凡是最后一個上來,他也是猜得的,只提了二個問題就ok了。
    我喜歡科學課。
    科學課日記篇十五
    今天在科學課上,老師要我們觀察蝸牛。于是我回家后就到花園里去尋找??墒?,我怎么也找不到這種小東西。最后,在爺爺?shù)膸椭拢K于在一個潮濕的墻角里找到了兩只小蝸牛。本來在課堂上聽了老師講蝸牛,我就感到很新奇。現(xiàn)在看到了真的蝸牛,我要把它仔細地觀察一番。
    它們的背上背著一個漂亮精致的“小房子”,柔軟的身體就藏在這個房子里。我把它們放在一個小盒子里開始觀察。我發(fā)現(xiàn)蝸牛好像沒有骨頭,身體柔軟,全身濕漉漉的。頭部有一對螺旋形的觸角,對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應。如果把它放在陽光下暴曬,它們很快就從用薄膜封閉著的“門洞”里出來了,這說明蝸牛非常害怕強光的直射。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在陽光下閃爍。這說明它行走時需要潤滑。
    可是,蝸牛的嘴在哪兒呢?我找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才發(fā)現(xiàn)一個很小的圓點,我想蝸牛一定吃得很慢。于是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拿來一片菜葉放在盒子里,把蝸牛捉來讓它吃。我等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它吃菜葉,我就把盒子蓋嚴,去睡午覺了。當我醒來的時候,我吃驚地發(fā)現(xiàn)蝸牛把葉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終沒有看見它吃東西,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細一看,盒子里有許多黑色的小顆粒,放菜葉時并沒有這些東西,那一定就是蝸牛的排泄物了。我大概睡了三個小時,這說明蝸牛是在黑暗中吃東西,而且吃得很慢。
    蝸牛真的很神奇,他那背在背上的保護著它的“小房子”,給人留下極其美好的感覺。
    科學課日記篇十六
    星期五下午第一節(jié)課是科學課。
    打過上課鈴,同學們紛紛拿出科學書,只有一小部分還在寫卷子。課上了一半以后,老師就走了,同學們發(fā)現(xiàn)以后,就開始說話,開始只是竊竊私語,后來就開始大聲說話。當時我坐在座位寫卷子。
    突然我看見翟顥鈺哭著跑到李慕子哪里了。當時我也沒太在意,于是我又寫卷子。
    然后就聽到一大群人拍掌,我寫完卷子,交給組長后,便和楊忻龍說了一會話,然后又一大群人沖過來,把我擠到了一邊,正好楊忻龍一扭頭,才發(fā)生了后來的情況。
    之后您來了,后面的人群才暢通了有些人急忙跑回自己的位置去。
    坐到座位上我才知道王一博把翟顥鈺給說哭了。
    通過這一次教訓,我堅決不在任何課堂說話,做一個有始有終,勇于認錯,積極向上的好學生。
    科學課日記篇十七
    今天中午,我做了一個科學小試驗,叫沉淀。
    我先把杯子里撒一些淀粉,然后用小棒攪拌等水變成白色,就用吸水管把水抽上來,再把水擠入小杯中,然后用力搖晃。
    我說:“媽媽,這下淀粉一定化了?!?BR>    “你看看吧?!眿寢尰卮?。
    經過長達40分鐘的沉淀后,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小杯底部全是淀粉,上面全是清的水!
    經過這次試驗我得出了兩個結論:
    1、淀粉不會化。
    2、凡是不會化的東西和水攪在一起,過一些時間,它就會沉下來,這就是“沉淀”。
    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勇于試驗,這樣才會使你把這個事情完全明白。
    科學課日記篇十八
    今天下午第一節(jié)課,是科學課。語文老師后腳剛出門,科學老師就就進來了,班里立刻亂哄哄的。科學老師大喝一聲:“說——什么話!”同學們馬上靜下來??茖W老師剛說題目,同學們又開始嘰里呱啦地說起話來,老師急了,就出了一個說話的同學開始訓。同學們都不敢說話了。
    老師開始講,同學們在底下說。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能提醒周圍的同學別說話。老師一停,同學們立刻就不說話了。這次老師是真急了,看著同學們滿不在乎的樣子,老師拿起書本走了。
    同學們不但不安靜,反而變本加厲。我和幾個班干部站起來管,好不容易靜下來,一位男同學有搗亂:“你們怎么不說話了?”同學們又開始了。我們真是拿他沒辦法。
    后來,直到下課,班里都沒能靜下來。
    同學們,難道你們就不能管住嘴,好好上一堂課嗎?
    科學課日記篇十九
    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背著一個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見。
    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料碗里,拿出最大的一只放到另一個碗里,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
    聽說把蝸牛放進水里,就可以使它探出頭來。恰巧,這只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進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里面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并伸出兩個長長的觸角。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fā)現(xiàn),蝸牛的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我又繼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蝸牛的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于是,我?guī)е@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面的小點是它的腹足,蝸牛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的,殼上的洞是蝸牛的氣孔呀!”“噢!”我恍然大悟。
    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里,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后才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通過這次的觀察,我了解了很多關于蝸牛的小知識,讓我知道知識是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