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優(yōu)秀23篇)

字號:

    教案是指教師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一種教學計劃和組織安排。它是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指導性、操作性和可實施性的特點。教案是教學的重要依托和保障,有效的教案能夠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我們在進行教學工作時,往往需要編寫和使用教案,這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必要手段之一。引入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的思考和互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力。如果你需要一些教案的參考資料,可以看看以下這些范文,或許會有所幫助。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一
    身體的控制和協(xié)調(diào)本事。
    讓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動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a、選擇簡單一點的動作;
    b、選擇較為復雜的動作,包括彈跳、跳躍等動作。
    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邊,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時才給予扶持;
    2、在孩子前后方均鋪上墊子,孩子跌倒后鼓勵他她自我起來繼續(xù)練習。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二
    學習分四等份。
    彩色手工紙(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等),剪刀,白紙,膠水。
    (1)家長給孩子提出游戲的要求。
    (2)家長給孩子看準備好的彩色紙,讓幼兒說出都有什么形狀的紙。請孩子把每張紙都分成四份。
    (3)孩子如果一點都不會,經(jīng)過嘗試后,家長能夠和孩子一人拿一張同樣形狀的紙,如正方形。家長邊做邊引導孩子操作,把它折疊2次,然后按折痕剪成相等的四份。
    (4)把剪成的四份圖片再還原成原樣貼在白紙上。
    (5)用數(shù)字表示分了幾分。
    (6)其他圖形同上。
    (7)孩子反復操作,加深印象。
    (8)鼓勵孩子想出更多的辦法,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本事和發(fā)散性思維。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三
    手臂運動本事手眼協(xié)調(diào)本事,學習向著目標拋擲物件。
    能連續(xù)5此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1米距離外的大盒子中。
    a、開始時把距離設短一點,如只要求兒童站在距離大盒子一步或兩步的距離;
    b、逐漸地把距離拉大;
    c、逐漸地把大盒子換成小一點的盒子。
    a、手把手地幫忙孩子投擲;
    b、只是在孩子姿勢錯誤時才給予幫忙。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四
    身體平衡本事。
    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5cm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
    1、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過繩子,必要時給予身體協(xié)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繩;
    2、要時時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避免絆倒;
    3、提議用有彈性的圓形橡皮繩。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五
    直接目的:訓練身體協(xié)調(diào)性、觸覺及刺激左右腦發(fā)展。
    小、中、大班。
    語言動作音樂:將大陀螺挪到較開闊的位置,然后導師請幼兒坐到其中。
    活動過程:開始旋轉(zhuǎn):孩子一人坐到大陀螺中間,雙手展開扶住邊緣,后背靠在陀螺邊上,借助自身重量旋轉(zhuǎn)。
    相反轉(zhuǎn)圈:可順時針轉(zhuǎn),也可反時針旋轉(zhuǎn)。
    器材歸位,將大陀螺放回原位。
    延伸活動:由一人可增加至兩人。
    針對不會的孩子需教他。各動作分解。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六
    手臂運動本事手眼協(xié)調(diào)本事。
    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
    1、開始時如果孩子不領(lǐng)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
    2、給孩子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她要扔的距離;
    3、為鼓勵孩子嘗試,可在線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七
    平衡本事的控制。
    在地板上用不粘膠粘一條2米長10厘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
    a、開始時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
    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盡量不要走出界外。
    1、訓練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
    2、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腳下的線條,又要注意前方的路;
    3、訓練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導孩子走,但不給予身體協(xié)助;
    4、讓孩子自我嘗試獨自走。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八
    訓練孩子觀察力,掌握數(shù)的組成。
    同樣的10個鈕扣(或用圍棋子)。
    (1)“猜猜手里有多少鈕扣?”家長手握2-6??圩樱葦傞_手掌讓孩子注意看,很快將手握起問孩子“你看見幾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讓孩子看一次。也能夠讓孩子握扣,家長來猜,進行比賽,提高孩子的興趣,扣子數(shù)量根據(jù)孩子的本事能夠逐漸增多。
    (2)在桌子上分別放10粒以內(nèi)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別超過5個)分別用左右手蓋住,抬起雙手讓孩子觀察,在迅速蓋上,然后讓孩子說出兩邊分別是幾??圩?,合起來一共有幾個。
    (3)拿10以內(nèi)任一數(shù)量的扣子給孩子看,然后把手放在背后分放在兩只手中,并伸出一只手讓孩子猜有幾粒,或是讓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后伸出另一只手,讓孩子猜有幾??圩?。
    《尋寶貝》(分類練習)。
    學習按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2歲,根據(jù)成人的示范進行分類3歲,根據(jù)成人的指令性語言進行分類4歲,根據(jù)物品的種類自我分類,并說出名稱。
    小塑料袋或小籃子。
    (1)家長帶領(lǐng)孩子散步或戶外活動時,預先帶上小塑料袋,來到戶外或公園里提示幼兒揀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家長能夠同孩子一齊揀,如不一樣形狀的樹葉,花朵或花瓣,小石頭等,很多孩子都會喜歡這些寶貝的。
    (2)開始展示自我的寶貝,指導或提示孩子將物品進行分類,并說出名字。
    (3)家長能夠以此講些故事給孩子聽。
    (4)回家注意洗手,告訴孩子講衛(wèi)生的原因。
    (5)也能夠用家里的物品進行練習。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九
    感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地關(guān)系。
    積木、紙、筆。
    家長能夠與孩子一齊畫積木,教孩子拓的方法及指導孩子了解立體圖形的概念。
    (1)家長和孩子一齊取來積木、紙筆取出一塊正方形積木,先讓孩子用手觸摸積木感知觀察外形特征,然后家長示范描畫的方法。方法:把積木放在白紙上,左手壓在積木上,右手握筆沿邊描出,每描一面在積木上貼一個小帖紙做記號。
    (2)全部拓畫后,讓幼兒在每一圖形上寫上數(shù)字,看有多少個?這數(shù)字就說明正方體有幾個面,然后問孩子“正方體有幾個面呀?”
    (3)用積木的另一個面在其他描畫好的正方形上比,讓孩子觀察6個面使一樣大的。
    (4)取其它形狀的積木來拓畫。長方體有多種樣式,讓幼兒更多的觀察和了解,重點放在比較不一樣上。
    (5)讓孩子結(jié)合生活,找找有什么物體和這些相同。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十
    增進孩子的平衡本事。
    孩子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連續(xù)上或下樓梯。
    a、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讓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樓梯;
    c、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攙扶孩子上、下樓梯;
    d、讓孩子獨自上、下樓梯。
    a、雙手(或拇指)抬高給予協(xié)助;
    b、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給予協(xié)助;
    c、單手(拇指)給予協(xié)助;d撤消所有協(xié)助。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十一
    腿部運動本事重心及平衡本事。
    用不粘膠在地板貼兩條平衡線,成人給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幾次,然后指導孩子模仿。
    a、開始時,線段間的距離應當短一點,讓孩子容易達標;
    c、逐漸地把線段間的距離增大。
    1、身體協(xié)助;
    2、每一難度中如果孩子遇到問題,都要及時給予身體或口頭上的指導,重復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參與的興趣。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十二
    學習區(qū)分厚、薄,練習并列排序。
    彩泥、牙簽或面團(也可用被子或書代替)。
    (1)家長和孩子一齊當“蛋糕師”,用彩泥做生日蛋糕。
    (2)根據(jù)顧客(家里其他成員)的要求,制作出一個三層的和一個一層的。
    (3)比較2個蛋糕的厚度,學習厚薄概念,并出示字卡。
    (4)家長畫多個不一樣厚度的蛋糕,幼兒剪下來或手撕下來,按從厚到薄的順序,練習排列。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十三
    一、課前準備。
    內(nèi)容:老師點名后進行報數(shù)、分成兩組。
    二、課前熱身游戲。
    內(nèi)容:拍手歌。
    方法:老師指導孩子站隊,分成兩組站立,請家長分別站在自己孩子的對面,聽口令拍手。先拍右手再拍左手,注意節(jié)奏一致。老師的口令慢,拍手的節(jié)奏也要慢,老師的口令快,拍手的節(jié)奏也要快。
    三、前庭覺訓練——小滑板。
    目的:通過變化姿態(tài),從俯臥改為仰躺,孩子駕馭自己身體運動企劃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有挑戰(zhàn)性,難度也有所增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通過強力收縮并刺激前庭覺系統(tǒng),增強頭、頸、肩、身體的肌力與耐力。
    要求:孩子分成兩組面對面坐下,老師用繩子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一位老師拉起,形成一個索道,另一個老師組織一個小組排隊準備。一個孩子仰躺在小滑板上,頭抬起來,雙腳搭在繩索上,雙手緊握繩索,用手腕及手臂的伸縮力量向前滑動。
    總結(jié)。
    :有的孩子動作靈活順暢,有的孩子遲鈍笨重,差別在于雙手、胸頸及腹部或背部間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是否良好,從滑板游戲中,可以很快看出運動企劃協(xié)調(diào)能力。
    四、本體覺訓練——小按摩球。
    內(nèi)容:趴地推球。
    要求:分成3組,每組4人,孩子俯臥小滑板上,頭腳抬高,距墻壁30公分,雙手對墻反復推球。
    目的:通過推球,孩子的雙臂強有力的收縮,此項訓練可以鍛煉并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及統(tǒng)合能力,改善學習中閱讀及聽寫困難的現(xiàn)象。
    五、觸覺訓練——溜溜布。
    內(nèi)容:溜溜滑布道。
    方法:
    1、家長面對面蹲下來手拉布道,前后拉動,老師站在兩端,組織孩子從起點爬行至終點。
    2、家長面對面站起來,雙手托起布道,上下抖動,老師分別站在兩端,組織孩子從布道下方彎腰鉆出來,感受大風大浪。提高觸覺感知的能力。
    六、課堂總結(jié)。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十四
    訓練目的:平衡本事的控制。
    訓練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膠粘一條2米長10厘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
    難度設置:
    a.開始時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
    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盡量不要走出界外。
    幫忙給予:
    1.訓練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
    2.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腳下的線條,又要注意前方的路;
    3.訓練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導孩子走,但不給予身體協(xié)助;
    4.讓孩子自我嘗試獨自走。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十五
    教學內(nèi)容(半月灣組合):半月灣組合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會出現(xiàn)身體活動受影響,笨手笨腳.不聽指揮,視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都會扭曲,形成閱讀及聽寫上,書上寫上困難.教學目標:通過感統(tǒng)訓練使孩子逐漸走出前庭神經(jīng)不佳,學習困難的困境,逐漸提高身體行動及左右腦思考陷入混亂局面。教學重點:
    保持與墻面距離,腳足保持平衡。教學難點:
    讓孩子頭抬高,雙手架起。教學準備:
    籃球,墊子,器材。
    教學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讓孩子光腳站立在半圓形的平衡板上,雙手打開做飛機形或趴在軟墊上,距墻面約60---100公分,頭抬高,用雙手雙腳平衡反復走。
    2.據(jù)孩子活動能力,逐漸增加行走的次數(shù)。
    3.聽音樂分組按男女生進行,根據(jù)個體孩子情況多練習指導。三:結(jié)束部分。
    1,肢體穩(wěn)定性強的孩子進行表演。
    2,全體孩子站隊跳放松操,音樂捉小雨。
    教學反思:對于中樞神經(jīng)發(fā)育較好的孩子,可適當增加難度。
    鞏固區(qū)內(nèi)容:平衡板。
    活動準備:音樂,平衡步道,平衡板,平衡平臺。
    活動過程:老師組織孩子男女生各一對按,一次一名,強弱指導進行。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十六
    活動目的:直接目的:1、基本上能夠坐在滑板前后、轉(zhuǎn)圈滑動。
    2、基本上能夠進行滑板爬10米。
    3、孩子們能進取參與到小烏龜運糧食的游戲中來。
    最終目的:經(jīng)過幼兒歡樂的游戲,發(fā)展其平衡和運動本事。
    適用班級:小、中、大班。
    導入:語言動作音樂:熱身活動:走小路。
    “小路”場地:平衡步道4條一字形鋪開,之后加上軟墊子,讓幼兒在小路上走、跳。
    活動過程:滑板爬:幼兒以腹部為支點,趴在滑板上,兩腿伸直,頭部抬起,用兩手用力撐地,向前、向后、轉(zhuǎn)圈圈滑行。
    滑板火車:幼兒用滑板爬的姿勢成一路縱隊,第一個幼兒拉著呼拉圈,其他幼兒拉著前面幼兒的腳踝,教師拉著呼拉圈,讓這個隊伍向前、轉(zhuǎn)圈滑行。大概3個幼兒構(gòu)成一個火車,等幼兒熟練后全體幼兒一齊滑。
    小烏龜運糧食:教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學了小烏龜爬,接下小烏龜呢,要去運糧食了。
    天氣越來越冷了,眼看秋去冬來,小烏龜急著要儲存一些糧食過冬。小烏龜們,請你們找找哪里有糧食,然后把糧食運回家。我明白經(jīng)過一條小路,在軟墊子哪里就有糧食,小烏龜找到糧食后把糧食運到谷倉(陽光隧道做谷倉)。請小烏龜們排著隊去運糧食。
    場地:如小路的布置,在軟墊子那里放置沙包若干個。
    結(jié)束:器材歸位:好了,過冬的糧食都已經(jīng)運送完了,此刻小烏龜都累了吧,請小烏龜跟我回家休息了。小朋友將本次活動器材放回原位,從延伸到課室的小路走回課室休息。
    延伸活動材料:能夠?qū)⑸嘲鼡Q成乒乓球或珠子,從一個筐子搬運到另一個筐子。
    注意事項:注意幼兒搬運過程中提醒其不要相互碰撞。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十七
     自閉癥也稱兒童孤獨癥,是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于嬰幼兒期,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fā)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下面是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wǎng)小編整理的自閉癥兒童個別化訓練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動作模仿:配合簡單動詞或指令作出摸仿動作
     (1)模仿使用物件作敲擊動作
     (2)模仿觸摸身體的部位
     (3)模仿拍手動作
     (4)模仿簡單的手部動作
     (5)正確地模仿使用3種不同的發(fā)聲器具
     (6)模仿唇部動作
     (8)模仿使用5種熟悉的物件
     (9)模仿畫簡單的橫線
     (10)模仿2個簡單的玩膠泥的動作
     (11)模仿同時觸摸身體2個不同部位的動作
     (12)模仿上下腭及舌頭活動
     (13)模仿使用不同用途的物件
     (14)通過玩洋娃娃,學習模仿一連串簡單的動作
     (15)模仿成人把手掌打開及握拳,把手放在膝上、頭上及伸到背后的姿勢
     2、聲音模仿
     (1)模仿3種常見物件的發(fā)聲
     (2)模仿5種動物的聲音
     1、聽知覺:增強聽知覺辨別聲音的能力
     (1)能聯(lián)系2種聲音和2種動作,聽到1種聲音時,能預料到其相關(guān)的動作
     (2)從不同的發(fā)聲器具中,配對相同的聲音
     (3)辨別聲音的次數(shù)并能模仿發(fā)出相同的次數(shù)
     2、視知覺:繼續(xù)培養(yǎng)視覺辨別
     (1)從3個杯子中找出其中1個所蓋著的物件
     (2)蜜蜂排列5塊積木
     (3)將3種不同的圖形卡分類:相同圖形,不同顏色
     (4)將多種不同的圖形卡分類:形狀及顏色相同,大小不同
     (5)按顏色將8種不同的物件分類
     1、手臂:增強手臂及手部的運用
     (1)雙手舉起拋、接球
     (2)不須協(xié)助能抓住滾動的球并將它推回去
     (3)不須協(xié)助對墻推球并能接球
     (4)將大球準確推出2米外的地方
     (5)把斗袋扔進1米外的大盒子中
     (6)手提(拿)沙袋行走,逐漸增加重量
     (7)將球踢給別人
     2、腿:增強腿部運用
     (1)用腳尖站立10次,3秒/次
     (2)跳器并接觸懸掛的物件10次
     3、身體平衡
     (1)不須協(xié)助單腳站立5秒
     (2)雙腳蹲下-跳起20次
     (3)滾動身體來回3米
     (4)走10厘米寬的平衡木
     (5)做前滾翻
     1、抓握:增強手指力度
     (1)從布袋里拿出指定物件
     (2)將膠泥掰成小塊
     (3)用手掌及手指擠海棉球
     2、操作:增強手指靈活性
     (1)自行摺紙
     (2)簡單手指操:握拳并搖動大拇指、大拇指逐一觸摸其他4指、數(shù)數(shù)
     (3)將衣夾夾在盒子邊緣
     3、雙手協(xié)調(diào)
     (1)打開4種不同的容器,拿出獎勵物
     (2)剪紙條
     1、控制:增強觀察力和想象力
     (1)按指定的模式穿珠子或搭積木
     (2)將衣夾按圖案排列的位置夾起來
     (3)用3塊積木組合成1件簡單的玩具
     簡單拼圖
     2、繪畫
     (1)用筆在大圈范圍內(nèi)涂畫
     (2)連點畫出橫線
     (3)連慊?黽虻サ耐夾?/p
     1、語言指令:遵從簡單指令
     (1)無須協(xié)助能正確指出屬于某個類別的物件
     (2)能按要求交出正確的動物玩具
     (3)能按要求交出指定顏色的積木
     比較學習
     (1)理解介詞: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先、后
     培養(yǎng)記憶能力 什么東西不見了?
     2、配對:認識常見物件的名稱
     (1)能觀看訓練員手中的物件,在4項物件中選出相同的1件
     (2)在多項物件中找出相同的物件
     (3)能將5項簡單的實物跟相應的圖作配對
     (4)能配對物件圖片(物件的外形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5)能自行完成由4個簡單形狀的配對板
     (6)能跟訓練員輪流疊放相同顏色的.積木
     3、分類:辨別學習
     (1)將食物按[食用]、[飲用]的類別分類
     (2)從3件物件中找出2件通常一起使用的物件:勺子和筷子、手表和鐘
     (3)按物件的功能分類:洗澡用、吃飯用
     (4)將功用上有關(guān)的常用物件聯(lián)系一起:碗和勺子、毛巾和肥皂
     1、發(fā)聲
     (1)看見泡泡爆裂時,自行發(fā)出清楚的[卜]聲
     (2)重復及適當使用簡單感嘆句,理解聲音與動作之間的關(guān)系:哎呀、嘩
     (3)自發(fā)地發(fā)出動物的叫聲及周圍物
     件發(fā)出的聲音
     (4)跟成人一起唱歌,改變自己的聲調(diào):高低音、大小聲
     到海邊或山上大聲喊話,與人溝通
     2、詞句
     (1)自行以手勢或語言表示[再見]
     (2)不須協(xié)助能正確使用簡單的動詞
     (3)表達自己的需要:[要]、[不要]
     (4)能使用簡字表達自己的需要或意欲
     (5)能從2件物價中,說出所選擇的1件的名稱
     (6)能以[是]、[不是]回答[這是不是--?]的問題
     (7)自行說出4種動物的名稱
     (8)在只要視覺提示下,能說出幾件熟識物件的名稱以回答問題
     (9)以手勢或語言表達大小/長短/高矮以回答有關(guān)問題
     建立“數(shù)”的概念:數(shù)與物件的對應關(guān)系
     3、表達
     (1)能自行說出某物件屬于哪人的,回答:這是誰的?
     (2)用3個詞或以上的簡單句子說出圖片的內(nèi)容,
     回答:他在做什么?/我們?nèi)ツ睦?/這是誰?/這是什么?
     表達:我想要--(作出選擇)/我看見--/我有一個—
     4、對話
     (1)能在對話中回答簡單的問題及改善兒童的基本社交能力(例如:打電話等)
     1、進食
     (1)自行用勺子進食,大致保持清潔
     (2)自行把飲料從水壺里到出來而不灑
     用杯子喝水而不灑
     用杯子叉子取食物
     用塑料小刀切蛋糕
     2、穿衣
     脫褲子
     脫外衣(扣子已解開)
     穿褲子
     3、梳洗
     洗手、抹手
     洗臉
     洗臉刷牙(自行吐出水)
     4、如廁 提示大小便
     1、與別人交往的能力
     (1)學習適當?shù)纳缃环磻何侨?、問好、正確表達意欲
     (2)增強對別人需要的了解:記住3個小朋友的名字
     培養(yǎng)排隊等待、忍耐、與人分享等良好習慣
     2、玩耍技能假想游戲能力參與簡單規(guī)則的游戲
     (1)安靜地搖木、秋千、蹺蹺板2-3分鐘
     (2)與洋娃娃進行3-4個步驟的交往活動
     (3)懂得[躲藏]的意思,自己躲在門后、椅子后、桌子下,找躲藏的人
     (4)與訓練員輪流搭積木:你一塊、我一塊,搭成一個高樓
     (5)與別人來回推動小汽車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十八
    七、訓練目的:平衡本事。
    訓練要求:孩子能扶著椅子或?qū)熓治盏陌糇訂文_站立約5秒。
    難度設置及幫忙給予:
    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后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樣做,如:"抬腿!"、"放下!"。
    b.讓孩子自我嘗試5秒內(nèi)(可用數(shù)數(shù)提醒他她)不要把腳放下;
    c.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導師雙手握住棒的兩端,孩子則抓住中間重復以上步驟。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十九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和協(xié)調(diào)本事。
    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動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難度設置:
    a.選擇簡單一點的動作;
    b.選擇較為復雜的動作,包括彈跳、跳躍等動作。
    幫忙給予:
    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邊,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時才給予扶持;
    2.在孩子前后方均鋪上墊子,孩子跌倒后鼓勵他她自我起來繼續(xù)練習。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二十
    活動目的:直接目的:訓練身體協(xié)調(diào)性、觸覺及刺激左右腦發(fā)展。
    最終目的:
    適用班級:小、中、大班。
    導入:語言動作音樂:將大陀螺挪到較開闊的位置,然后導師請幼兒坐到其中。
    活動過程:開始旋轉(zhuǎn):孩子一人坐到大陀螺中間,雙手展開扶住邊緣,后背靠在陀螺邊上,借助自身重量旋轉(zhuǎn)。
    相反轉(zhuǎn)圈:可順時針轉(zhuǎn),也可反時針旋轉(zhuǎn)。
    結(jié)束:器材歸位,將大陀螺放回原位。
    延伸活動:由一人可增加至兩人。
    注意事項:針對不會的孩子需教他。各動作分解。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二十一
    做一連串手部和腿部動作時能堅持平衡。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和協(xié)調(diào)本事。
    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動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難度設置:
    a.選擇簡單一點的動作;
    b.選擇較為復雜的動作,包括彈跳、跳躍等動作。
    幫忙給予:
    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邊,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時才給予扶持;
    2.在孩子前后方均鋪上墊子,孩子跌倒后鼓勵他她自我起來繼續(xù)練習。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二十二
    《分四份》(幾何圖形)。
    目的:學習分四等份。
    材料:彩色手工紙(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等),剪刀,白紙,膠水。
    要點:
    (1)家長給孩子提出游戲的要求。
    (2)家長給孩子看準備好的彩色紙,讓幼兒說出都有什么形狀的紙。請孩子把每張紙都分成四份。
    (3)孩子如果一點都不會,經(jīng)過嘗試后,家長能夠和孩子一人拿一張同樣形狀的紙,如正方形。家長邊做邊引導孩子操作,把它折疊2次,然后按折痕剪成相等的四份。
    (4)把剪成的四份圖片再還原成原樣貼在白紙上。
    (5)用數(shù)字表示分了幾分。
    (6)其他圖形同上。
    (7)孩子反復操作,加深印象。
    (8)鼓勵孩子想出更多的辦法,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本事和發(fā)散性思維。
    自閉癥感統(tǒng)訓練教案篇二十三
    二、訓練目的:手臂運動本事手眼協(xié)調(diào)本事。
    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
    難度設置:
    幫忙給予:
    1.開始時如果孩子不領(lǐng)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
    2.給孩子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她要扔的距離;
    3.為鼓勵孩子嘗試,可在線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