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用來與聽眾進行交流和溝通的一種文本形式。在演講稿的撰寫過程中,可以多次進行修改和完善,不斷提高表達的準確性和邏輯性。以下是一些著名演講者的精彩演講稿,讓我們一起領略他們的演講藝術。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币馑际钦f,孝敬父母在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就是說一個人如果連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怎么會去愛別人和愛集體呢?前幾天,媽媽以身作則,教會了我什么叫孝順。
年初二,我們去外婆家,外婆笑呵呵地忙里忙外,變花樣地做好吃的飯菜給我們吃。我們一大家十多口人吃得好玩得開心,熱鬧非凡。初五,我們告別了外婆,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但是初八那天,外婆突然病了,到醫(yī)院一檢查被查出身體里長個瘤子。病情很嚴重,需要立刻住院手術。原來愛說愛笑的媽媽突然變得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的,心里只想著外婆能盡快的好。
外婆要住院了,媽媽每天下班后買可口的飯菜送給外婆吃,帶外婆去洗澡,換洗衣服,還買了新衣服。精心地照顧著生病的外婆。
幾天后,外婆做手術了,雖然請了護工,但媽媽還是請了幾天假,日夜陪著外婆,端茶倒水,洗臉擦身,沒事就和外婆說話談心,安慰外婆,照顧得無微不至,為的是讓外婆心情舒暢,早日康復。
我好奇地問媽媽:“你為什么對外婆那么好啊?”媽媽說:“因為外婆是我的媽媽呀,小時候她養(yǎng)我小,長大了我就要養(yǎng)她老,這就叫孝順,是做人最起碼的道理。你長大了也會孝敬我嗎?”我肯定地說:“嗯!嗯!一定會的!”
媽媽真孝順啊!我要向媽媽學習,長大了也要孝順她。我為有這樣的好媽媽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二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所謂“孝”的含義,就是對父母盡心奉養(yǎng)并順從。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忠臣出于孝子之門”。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下面就來說說古代的“孝”。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這就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故事。古人的孝如此偉大、而現代人的孝也是十分感動人心的。
黃致豪是一個就讀臺大機械系二年級的大男生,他的父親在市場擺攤賣海產。父親一直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不久前,身體有些不適,住院后發(fā)現是猛爆型肝炎。后來病情惡化,陷入昏迷,醫(yī)生說是肝衰竭,急需換肝。“就由我來吧!”20歲的致豪立刻決定捐肝給父親。躺在病床上的黃致豪盡管手術后仍然疼痛,講話頗虛弱,談到捐肝給父親,他表示沒想太多,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家人就是要互相幫助。他的那份孝心感動了許多人。說完人的孝,我們再來說說動物的孝。
孝敬父母不光表現在那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也可以是生活中那些平平淡淡的小事。比如:常陪在父母身邊聊天、幫父母多做家務事、好好學習回報父母等等。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遠比山高、比海深。我們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對待身邊的長輩。要學會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三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孝敬長輩做孝順兒女》。
昨天是九九重陽節(jié)也是敬老節(jié),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笔裁词切?我認為,孝就是愛,就是要像父母愛自己那樣去愛他們。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我們的每一步成長都凝結著父母的心血。所以,我們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一個人起碼的道德。沒有父母的生養(yǎng),小輩就不能成人,父母為小輩的成長付出了無數心血,晚輩應該關心他們,尊敬他們。盡管我們還小,在我們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是永遠也說不完,道不盡的。孝敬用畢生的心血養(yǎng)育你的父母,這才是我們當代學生應有的美德。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螞r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好成績時,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一杯熱茶,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們,讓我們一起,用心銘記父母所有的恩情,用心理解父母所有的厚愛,用心感恩父母所有的關懷。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愛老,人人有責”。
重陽節(jié)到了,大家知不知道重陽節(jié)還叫什么?對了,重陽節(jié)又叫敬老節(jié)、老人節(jié)。為什么要叫敬老節(jié)、老人節(jié)呢?因為在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人們都要去登高望遠,但是比起這件事更重要的,就是孝敬家里的老人。
我的外公是一名七十多歲的老人,他可不是一位普通老人,他從二十多歲開始教書,直到現在,他還在一所高中當校長。他特別會教書育人,在課上他是同學們都尊敬的老教師,在課下,他是同學們的好朋友。同時,他也是我的好朋友。今天,我就來講講我與他之間發(fā)生的事情。
這件事發(fā)生的時候,我只有四歲,是個不懂事的調皮鬼,我晚上吃飯?zhí)貏e挑食,快要睡覺之前就會想吃宵夜。那天晚上,屋外刮著風,下著雨,我待在家里看電視。我看著看著,肚子就“咕?!钡亟辛艘宦?。我聽見這聲音,便跑去對外公說:“外公!我餓了!我要吃宵夜!我要吃宵夜!”外公用粗糙的手撫摸著我的頭,耐心地說道:“乖,現在外面正在下雨,等雨停了,外公就出去給你買哦!”我點點頭,答道:“好!不許騙人喲!”可是過了一會,我的肚子又“咕?!钡卮吡宋乙宦?,雨卻越下越大。外公聽見我的肚子又在催我了,便皺起眉來,喃喃道:“外公現在去幫你買烤肉吧?!薄艾F在外面在下大雨,過一會再去吧!”我說道?!霸龠^一會兒人家就收攤咯!”外公說完便出去了。過了一會兒,外公又回來了。但是我的外公,我親愛的外公,頭發(fā)打濕了,衣服也被雨淋濕了,可是,他手上提著的,塑料袋里裝著的烤肉串,一滴水也沒沾,還散發(fā)著淡淡的香氣。
幾年后的我回想起這件事情,不禁熱淚盈眶。同學們,我們應該好好地孝敬我們的老一輩,我們應該多多關心他們,多多陪伴他們?,F在有很多年輕人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來,他們是愿意多賺一分錢來買東西孝敬老一輩,但其實,在老人們的心里,陪伴,是最好的禮物。同時,還有一句教導我們的`名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孝敬老人,應該孝敬全天下的老人。我們應該做到尊老愛老,無論是不是自己家的,只要是老人,都是值得敬佩的,如果沒有這些老人為我們的祖國作出多多少少的貢獻,祖國就沒有今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五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代有個著名的孝子,名叫黃香。他小的時候就知道事親之理。冬天的時候,他給父母暖被子;然而,到了夏天他又用扇子為父母扇蚊子。雖然他做的都是小事情,但是黃香溫席的故事流傳至今。
我知道了孝順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媽媽做菜的時候,我會協(xié)助媽媽擇菜,然后我自己動手把菜洗干凈,這樣媽媽就不用一個人那么忙碌了,我在一旁還可以拿盤子,準備餐具,而且我還可以看媽媽是怎么把菜做的那么豐盛。等我長大了,她和爸爸變老了,再也不能動手做飯的時候,我就可以下廚給爸爸媽媽做她們喜歡口味的菜。
古代有黃香孝子的故事,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孝子故事需要我們去做,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一直堅持下去,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順。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六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道理都很淺顯,但是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著這些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新三字經》里有這樣一句話:“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就是一位孝敬長輩而流芳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父母為養(yǎng)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鴉且有反哺之義,羊亦有跪乳之恩,大地乃萬物之源,父母是生命之本。人生于世,長于世,源于父母,人們大都是在父母的悉心關懷、百般愛護和辛苦撫養(yǎng)下慢慢長大的,每個兒女都應懂得知恩、感恩、報恩、盡孝。
在《二十四孝》有個故事叫《哭竹生筍》,在三國時期有個人叫孟宗,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大夫囑咐他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這也就是孝順竹名字的由來。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同學們,現在的你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但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你們操心。當父母生病時,你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有位作家說:“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遠無法連接?!毕M械耐瑢W都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身邊所有的一切。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七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自古以來,孝敬長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鞍偕?,孝為先”,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做人要從“孝”字開始。
可是現在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爺爺奶奶的心頭肉,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什么是孝敬,怎樣孝敬還真不知道。于是一幕幕生活情景展現在我們面前:放學了,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焦急地在校門口迎接著,一看到自己的孩子便馬上搶過孩子的書包,將孩子抱上車子,經過小攤前,有的學生叫著嚷著要買這個,要買那個,家長們拗不過,只好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總是很感慨。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然而,現今的孩子對父母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的,對于親情的感悟也有所欠缺。在媒體上我看到這樣一項調查,一個班54名學生,知道父母生日的只有5個,知道爺爺奶奶生日的一個也沒有,會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的只占4個,能經常與父母溝通談心的只有1個,在節(jié)日時向父母送禮物以示祝賀的也只1個……同學們,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愛,不敬,只知享受,不懂感恩,那他怎么能很好地去愛他人,愛集體呢?更不用說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了。
父母之愛是最無私的,他們“施恩不圖報”,我們做兒女的唯有好好孝敬他們才能表達我們的這份感恩之情?!靶⒕锤改缸鹬亻L輩”不是空談、不是口號。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就行動起來,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
1、主動問候。每天上學前和長輩說聲:“再見”,放學到家,說聲:“爸媽好!”,長輩為我們做事,要說聲:“謝謝!”,不要以為這是應該的。
2、聽長輩的話。長輩講的話要聽,不要和他們頂撞,要理解長輩的一片苦心。
4、不給長輩添亂。懂事的孩子是不給長輩添麻煩的,更不能讓父母為自己操心擔心。比如,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不要老是讓父母提醒你;努力學習,讓父母為你的學習放一百個心等。
5、關心長輩的健康。一直以來都是長輩關心你們的冷曖,你們聽的最多的是,吃飽不?冷不?你們從沒關心過他們的健康,我提議,同學們今天回家后可以向長輩說這樣幾句話:爸爸你冷嗎?冷要多穿衣服;媽媽你累嗎?累了要注意休息;爺爺你餓嗎?我這里有好吃的給你吃等等。讓自己敬重的長輩們獲得一份喜悅和快樂。
同學們,每位同學都應積極行動起來,尊重師長、孝敬父母,做新時代的劉恒和黃香。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八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1956年,肖秀云開始照顧婆婆楊金枝和一家人的生活。58年過去了,肖秀云一向堅持照顧婆婆,肖秀云說,做孝順媳婦是自我一個簡單的想法。
楊金枝,今年已經101歲,兒媳肖秀云,今年已79歲。楊金枝的獨子已過世近10年了,此刻,兒媳肖秀云和婆婆楊金枝住在八師一三四團下野地鎮(zhèn)鎮(zhèn)區(qū)保障性樓房一齊共同生活,楊金枝的生活起居還和以前一樣都是肖秀云照顧。
肖秀云說,我和婆婆都出生于窮苦人家,我把婆婆當作自我的親娘一樣照顧,我有退休工資,婆婆也享受國家優(yōu)惠政策,平常她喜歡吃啥我就做啥,雞蛋糕、餃子等我都給她做著吃,她年齡大安的假牙,飯軟些她好吃。
楊金枝家在山東東明縣農村,1956年,楊金枝的獨子與鄰村姑娘肖秀云結婚。結婚剛3個多月,楊金枝的獨子就支邊到八師一三四團。作為一名普通農村婦女,肖秀云承擔起照顧家里老人的重擔。肖秀云說,吃飯的時候,我每次舀飯都是給她舀第一碗端給她,吃完飯給她洗好碗。
哪時候,山東老家農村生活條件十分差,作為女人的肖秀云憑借著吃苦耐勞精神堅守著這個家庭。肖秀云說,我就爭口氣,哭,我在屋里掉淚,不能在外掉淚,我一輩子這樣,人要活個志氣,活個臉面嘛。
婆婆楊金枝想念兒子,1961年,楊金枝和肖秀云也來到了八師一三四團。在一三四團連隊,肖秀云參加工作成為一名連隊職工,由于能干,肖秀云還被提拔成連隊的班長直到退休。
工作中,肖秀云踏實能干,在家里,肖秀云照顧好老人和子女。生活中,婆婆偶爾說不好聽的話,肖秀云從不計較,寬容對待。肖秀云說,以前生活再苦,咱從沒有胡作亂為,她是個苦命人,我也是個苦命人,此刻生活好,我何必和她生氣。
孝順媳婦肖秀云悉心照顧婆婆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肖秀云的公公、愛人已先后過世,幾個子女也已成家立業(yè)。今年,肖秀云和婆婆楊金枝也共同生活了58年,此刻每一天自我都和往常一樣給婆婆做可口的飯,把她睡的床、穿的衣服整干凈,盡自我的本事照顧好婆婆的起居。肖秀云說,我這個人一輩子沒文化,讓人家看得起我,做孝順老人操持好家里是自我一個簡單的想法。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九
一個“孝”蘊含了很多的意義,從字面上來看它只是個一個單純的字,卻蘊含了很多的意義。
“孝”字蘊含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tǒng)優(yōu)良美德,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告訴我們在我們心中“孝”的重要性和“孝”的真諦,比如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家長都教我們的,是從小就開始教我們的',孝順父母是每個人應當做的事。
孝順父母說起來簡單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依稀記得自我當初的年少輕狂,處于青春的叛逆期,每一天受不了父母的嘮叨,本應當是充滿歡聲笑意的家庭每一天卻充滿了鍋碗瓢盆的抨擊聲,本應當其樂融融的三口之家每一天卻是無休止的爭吵。
以前每次都回家很晚,要么就是不回家,父母打電話不接,不回家也不給父母打電話,喝酒吸煙簡直就是一個社會小青年,每次回到家也不理父母,父母教育我,我都說你煩不煩啊,有一次受不了父母的嘮叨了,就收拾東西離家出走,走到了門口,被父親拽回來了,父親告訴我,離開我們你什么都是,此刻想想父母的話他們說的真對啊。
慢慢長大也就明白很多。
在當今的時代,孝心是最重要的,人一旦沒有孝心,就失去了職責心,我們孝順父母的心是小孝,愛祖國才是大孝,不管是大孝還是小孝只要有孝心就是好的。在大孝和小孝當中我更愿意做大孝的孩子。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攜孝愛之心,行人生之路。
十五年前,我降臨到這個世界。那一聲啼哭,有我對這個世界的期待,因為它是那么的絢麗多彩;也有我對這個世界的恐慌,因為它是這樣的陌生。這時,兩張和藹的面容闖進了我的視野,他們溫柔的對我說:孩子,歡迎你!未來的日子,我們會拼盡全力給你最好的一切。我笑了。
雖白駒過隙,但耐心常在。他們不厭其煩地教導我。終于,我開口說出了人生第一句話,邁腳走出了人生第一步,歪歪扭扭寫下了人生第一個字。
四季交替,歲月如歌。我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我開始埋怨他們,責怪他們,甚至嫌棄他們。我急切想要逃離罩著我的呵護傘,去尋找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可惜,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我的成長,壓彎了父親那挺拔脊背,吹皺了母親那飄飄長裙。他們的眼慢慢花了,皺紋悄悄多了,黑發(fā)漸漸白了。我哭了。突然,我意識到,原來出生時,看到的兩張和藹的面容就是父母。
過往的畫面一幅幅涌現在我的腦海。夏天那一碗冰涼的綠豆湯;冬天那一件溫暖的毛衣;學習時那關心的問候;生病時那徹夜的陪伴。而我又為父母做過什么呢?洗過腳嗎?捶過背嗎?沒有。
“百善孝為先”。古有王祥“臥冰求鯉”,今有田世國捐腎救母。這些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就如繁星點綴在偉大中華的星空里。
我們雖然不能做到感天動地,但我們可以在點滴小事中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愛。在父母疲憊時,為他們洗洗腳、捶捶背;父母傷心難過時,做他們的開心果安慰他們;父母生日時,送上自己最真摯的祝福;父母下班后,給他們煮一頓熱騰騰的餃子。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守護這份傳統(tǒng)美德,懂孝,行孝,爭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接力者與傳承者!愿孝愛之心永存于心,愿人生之路坦蕩光明!最后,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一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姚集一中八五班的劉亞林,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孝,從今天做起”。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傳說,在一座大山里住著母子倆,父親在兒子沒出生時就在一場大病中過世了,是可憐的母親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孩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沒房子不行啊,母親起早抹黑,給兒子蓋起了新房;沒錢送彩禮也不行啊,母親東挪西借,給兒子辦完了婚事。誰知媳婦臉白心黑,模樣漂亮卻心地狠毒。過門沒多久,就整天摔盆打碗,指狗罵雞,兒子呢,怕老婆。孤兒寡母的,娶個媳婦不容易,老母親也不想讓兒子為難,一個人便搬到后山的山洞里。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一天夜里,新媳婦忽然從床上滾下來,痛苦萬分。丈夫一下子不知所措,便請來了鄰村的巫婆。那巫婆卻說,藥好抓,但你媳婦的病要想徹底除根,非得要最親人的心做藥引子才行,沒有這顆心,發(fā)病三次就會死掉?!翱蓱z的兒子邁著沉重的步子去找自己那年邁的母親。兒子啊,母親再好也不能陪你一輩子,而伴你一生的也只有你的妻子啊!也許是老天爺發(fā)怒了吧,那天晚上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兒子手捧著母親那滴著血燙著手的心,在泥濘的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往家跑去。夜黑,雨大,路滑,快到家門口時,他撲通一下跌到在地,那顆心,也一下子摔出好遠好遠。當他爬起來重新?lián)炱鹉穷w心捧在手里時……那顆心一動一動地,輕輕地發(fā)出了聲音:“我的兒呀,你摔疼了嗎?”
——老師們,同學們,這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愛?。?BR> 在他們的心中,都有這樣的觀念:倘若只有一件衣服,先給兒女穿;倘若只有一口飯,先給兒女吃;倘若只有一杯水,先給兒女喝;倘若只有一間房,先給兒女住;倘若只有一輛車,先給兒女騎。一個人依托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同時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培育才能長大成人。白天,他們忘我的.工作,只為讓我們過得更好;夜里,他們起來替我們蓋被子,生怕我們著了涼;我們生病時,他們心急如焚,我們學習退步時,他們又夜不能寐。
同學們!不善莫大于不孝。古代有個故事,說有一個叫原谷的人,嫌自己母親年老多病,就叫自己的兒子,把奄奄一息的母親放在破車上,推到山林里去,扔棄不管。他兒子就按他說的照辦了,然后又把破車推回家來。原谷見兒子回來,就問:“這破車還要它干啥?”兒子回答:“這破車等你老的時候還有用?!甭?,這句話多可怕!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不孝之因,必將得不孝之果。
老師們,同學們!
孝心,不只是父母病臥床榻時的端湯送藥;也是你為家里的一次房間清掃;不只是父母年老體衰時的物質贍養(yǎng),也是你為母親忙碌后倒的一杯水;更不只是父母永別我們之后的“風光大葬”,而是工作之余的?;丶铱纯础?,并非是長大后才有的責任,也并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涵義,就是愛。孝,就這么簡單,可就這些小事,卻能讓他們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并不豪華,只是一次5分的作業(yè),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接受它,因為,這里滿載著你真誠的愛!這才是你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于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學會孝敬父母吧!一個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讓我們一起努力,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愛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溫暖的愛的陽光!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二
一個不能孝順、尊重父母的人,一定是個品德低劣的人,他不可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他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他一定會被有良知的人所歧視,他也一定會被這個社會所唾棄!孝順、尊重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我認為,能勤奮學習、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孝順、尊重父母最好的表現!我衷心希望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做到在校是個好學生、在家是個好兒女、在社會是個好公民!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三
敬愛的領導,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心敬老,從我做起》,演講前我先說說我家的故事。
我的媽媽天生沒有右手,右胳膊肘以下空空蕩蕩,面對如此殘酷的命運,她仍然笑對生活,精通各種家務。比如:洗衣,做飯,騎車等。這些生活技能旁人一學就會,而媽媽要付出百分之五百的努力。
小時候,看見媽媽洗衣服,沒有右手的幫扶,洗起來非常困難,她用兩腳夾住洗衣盆,右胳膊肘靠在洗衣板上,左手用力揉搓衣服,因為不平衡,媽媽的手會時不時地滑到木板上,手指就會流出鮮血。但媽媽愣是咬牙繼續(xù)干下去。多年來,媽媽的左手裂了好多口子,像干裂的河床。目睹媽媽的辛苦,我和弟弟總是盡量保持衣服干凈,減少媽媽的負擔。媽媽用堅強的毅力鼓舞著我要自立自強。
為了接送我和弟弟放學,媽媽不知摔了多少次,磨破了多少衣服,才學會了騎自行車。一開始送我們上學時,媽媽總是等我爬上后車座,才搖搖晃晃地騎上車,左手緊緊地扶著車把,努力讓車子穩(wěn)下來,右胳膊靠在車把上,身子明顯地向前傾斜了45度,這姿勢那么不協(xié)調,但確是世上最美的母愛姿態(tài)。媽媽用特殊的姿勢告訴我要勇于擔當!
我的曾祖父105歲了,耳聾眼花,行動不便,所以照顧的任務也要媽媽來擔當。有的老人身上怪味彌漫,但在媽媽照顧下,曾祖父身上總是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因此曾祖父逢人就講:“托孫媳婦的福了!”我的媽媽用無言的行動教育著我要孝老敬老。
我的媽媽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她無怨無悔地照顧我們家的老老小小,不讓打工在外的爸爸牽掛,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有這樣堅強的媽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成績年年名列前茅,抽空就幫媽媽干點家務,照顧弟弟和爺爺。如果我不刻苦不孝順那就成了世上最可惡的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可我們有些同學回報父母的又是什么?我們不要讓歲月留給爸媽滄桑,不要讓時光帶走爸媽的風華絕代,我們能做的唯有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陪著他們慢慢變老!
孝順的最高境界就是“順”,順從父母的意思,不要以為每天忙自己的工作,以為給父母最好的禮物,父母就會高興,這就是孝順。父母更希望兒女能多陪陪他們,和他們聊聊天,而不是“要加班,不回去了”的借口!法律規(guī)定,如果長時間不回家看望父母就等于犯法,難道敬老愛老需要法律的強制執(zhí)行才能奏效?“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悲劇不能再上演了。
當前我國已出現老年人口的急劇增長的現狀,因此維護老人權益,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袄衔崂弦约叭酥稀?,作為中學生,我們除了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身邊的老人,無論何時何地,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時,要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借此,我要祝愿全天下的老人,晚年幸福安康,愿親人的笑臉常陪伴左右,讓我們有更多的力量愛我們的親人,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愛老”。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边@是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的是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在前幾天,我們就過了重陽節(jié)。
重陽節(jié)是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又稱“老人節(jié)”。在那一天,許多人都會去登高望遠。
每逢重陽節(jié),我們都會想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我們的關心。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和我們住在一起。家里有許多我嬰兒時期的照片,大多數都是奶奶和外婆在照顧我,那時候很小什么都不懂;現在,我在慢慢長大,他們也在一天天變老,幼兒園時總愛和他們吵架、發(fā)脾氣。但是現在上小學了,懂事了,因為學習的原因導致現在都很少去看外公外婆只有放假的時候,抽空去看,覺得很愧疚。
記得有一次,外婆因為過度運動,把腰扭傷了,骨頭卡在神經處。去住院了,還說要動手術,但因為外婆心跳太慢,會在手術過程中去世,所以沒有動手術。在醫(yī)院看她時,就這么跟我說,我心里很感動,不禁熱淚盈眶,外婆用粗糙的`手撫摸著我的頭,說道:“不要哭,外婆不是在這嗎?”說完,她自己也掉出了眼淚。
又想起每次去外婆家看她的時候,她都很熱情地對待我們,只要星期沒有見面她都會說:“我好想你們呀!”之后再給一個吻。每當看見外婆一天比一天衰老的臉,我總是不由得濕了眼眶,真想她永遠年輕!
現在,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還很健康的活著。我們作為晚輩的應該多陪陪他們,因為我們不知道命運是怎么樣的,說不定前一秒還好好的,后一秒就不在了。我們真是應該盡自己的孝心讓老人們永遠感到開心,讓他們永遠綻放笑臉!他們不求你給他們多好的禮物,他們只求一家人能永遠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也許陪著他們,是我們及他們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每個人終究有一天會變老,終究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要尊重每一位老人家,尊重每一位長輩,在他們有限的生命中做許多無限關心他們的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五
尊敬的xxx:
大家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開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艘載有數百人的大型輪船在海上失火沉沒,許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還。乘客中有一個游泳專家來回游了十幾次,在連續(xù)救起了二十個人后因過分勞累雙腳嚴重抽筋而導致殘廢必須終身坐輪椅,他一直大叫著問自己:我盡力了嗎!幾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問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么,他傷感的說:我最記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向我道謝。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于是,選擇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么樣的一種生活。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yǎng)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么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yè)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那么,就讓我再次用一個小故事結束今天的演講吧: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游。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巖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么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學會感恩的生活,寧靜而祥和。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六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從小就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他們是我們的恩人,也是我們的親人,養(yǎng)育了我們,也教導了我們,而且為了讓我們更好成長,努力工作。他們不求回報,也不在乎我們知不知道,只是在我們的背后默默的幫助我們。
父母之恩永生不忘,作為兒女,這份恩情,我們不但要銘記在心,同時也應該做到孝敬父母,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下,不給爸媽添麻煩,讓爸媽開心,做好子女該做的事情?;蛟S有些同學會說,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讓他們高興?只需要我們平常的時候,幫爸媽端茶倒水,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簡單卻也屬于盡孝心,也能夠為爸媽減輕壓力。有的同學也會覺得現在我還小,不能幫助父母,因為我還在學習,等畢業(yè)后找到好工作,有一番事業(yè)再報答父母。想法不錯,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暫時不能給爸媽什么大幫助,就覺得自己不需要孝敬父母,生活中只要我們能夠做到的幫助爸媽做好,盡一份心也是好的。
我們爸媽雖然不在乎我們的報答,也不在乎我們是不是孝順,他們依然會默默的養(yǎng)育我們,但作為子女,最起碼的禮義廉恥我們必須要具備,有些道理必須要明白,孝順父母,照顧爸媽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古代以孝治天下,而今雖然科技發(fā)達,國家也幫助老人,更有養(yǎng)老院,退休金,但是這是國家的幫助,不是我們做的。
孝順父母從不過時,哪怕幾千年過去了,孝順依然是一個品德高尚之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也是我們子女必須具備的高尚德行。不要做忘恩負義的人,也不要讓我們爸媽傷心,他們養(yǎng)育了我們一輩子,照顧了我們,從我們牙牙學語開始,幾十年下來,爸媽付出了多少心酸淚水又有幾人知道,我們應該孝順爸媽,要照顧好他們。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已經長大,明事理,知進退,更是知道該如何做,不要讓爸媽傷心,因為他們已經為我們操勞太多,孝順爸媽,讓他們開心,在求學中,我們有時間,就應該給爸媽打電話聯(lián)系,放假了也因該回家看看,同時不能讓他們擔心,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這些都是孝順。
我們都是祖國新一代,我們就應該具備新一代人具備的優(yōu)秀品德,孝敬父母,不給他們添麻煩,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應該做好,讓我們的爸媽開開心心,好好孝順他們,盡自己的責任。
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七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永存感恩之心。
如果生活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詩,感恩之心則是詩中最華麗的詞藻;如果生活是一方天空,那么感恩之心則是黎明時天空中美麗的朝霞;如果生活是一片大海,感恩之心則是海中最美的浪花。
翻開歷史畫卷,感恩之心隨處可見,它也成為我們生命長河中一道最美的風景。
古代《三字經》里的黃香溫席中寫道,黃香的母親去世很早,黃香是父親拉扯大的,他對自己的父親充滿了感激。每到夏天,他總是先用扇子驅趕走屋子里的蚊子,然后放下蚊帳,讓父親睡在涼爽的席子上;冬天,他總是自己先躺在冰冷的床鋪上,用自己的體溫把床席暖熱,然后再讓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這充份體現了他對父親心存感恩。
20__年全國感動中國人物中的田世國,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把自己的一個腎移植到母親的體內,使母親獲得重生。軍人孟祥斌,為了拯救一名投河婦女,跳入河中,不幸身亡,留下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兒,他沒有忘記黨和國家對自己的培養(yǎng)和教育,關鍵時刻用自己的生命來回報社會。
同學們,學會感恩吧,感謝父母給我們生命,撫養(yǎng)我們長大;感謝老師諄諄教導,引領我們成才;感謝同學常伴左右,一起玩耍成長。
歌曲《感恩的心》唱的好: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如果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情感,那么因愛而生的感恩則是愛的延伸,當愛成為一種鞭策,當感恩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我們的生活也將會更加美好,社會更加和諧。我相信,在感恩的澆灌下,我們的國家會更加繁榮昌盛!
謝謝大家。(敬禮)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八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漢文帝劉恒大家對他都很熟悉吧!他就是憑“孝”這個字坐上了皇帝之位,下面來看看他的孝順故事吧!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一些大道理我們可能還不明白,但懂得小道理卻非常重要,因為小道理懂得越多,日積月累,就變成了大道理。孝順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行動起來,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真正的人,如果你這樣做了,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你。生命很短暫,讓我們用有限的生命去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奇跡。
父母就在眼前,要抓緊時間孝順他們,歲月不饒人,可能轉眼間,我們的父母就七、八十歲了,不要白白浪費時間,不要到父母已經不在的時候再去后悔,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九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學們: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是一個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多元文化體系。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傳統(tǒng)美德,是政治道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的基本元素,是當今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支柱和中堅力量。
孝道,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tǒng)美德。在中國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如周代將孝道作為人的基本品德,當時提出的“三德” “三行”,成為社會道德教化的核心內容;春秋時期強化禮教,《左傳》中有“六順”: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戰(zhàn)國時期,孔子繼承了商周的倫理思想,創(chuàng)建了獨特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體系,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為理論基礎,提出仁、義、禮、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繼承儒家傳統(tǒng)思想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道德規(guī)范。綜上可見,孝道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核心價值觀。
“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又是和諧文化.中國特色文化,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發(fā)展這份優(yōu)良傳統(tǒng),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guī)范。
孝道文化,社會文明的力量。孝,狹義上說就是善事父母;廣義上說,就是孔子說的“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感恩,狹義上說就是感激父母,廣義上說,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會,感激祖國,感激所有幫過自己的人。孝與感恩是以孝敬父母為基礎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與基礎,是人內在的品質,感恩是孝的體現,是人外在的品行。孝與感恩是思想,是態(tài)度,是文化,是行為,是素養(yǎng),是文明。
幾千年前,孔子曾寫出一部被譽為“使人高尚和圣潔”、“傳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經》,千百年來被視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其推崇備至,產生了人類文明的偉大力量,成為獨特的中國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內涵可以從如下五方面來理解: 敬養(yǎng)父母。這是對雙親而言。敬養(yǎng)父母是人類的天性??鬃诱J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說,父母培養(yǎng)教育子女,子女奉養(yǎng)父母,這是人類一種天性。又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边@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種表現,只有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稱得上是能侍奉雙親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體現了人的孝親的圣潔本性。
毛主席在戰(zhàn)爭年代,曾提出忠孝問題,他說我們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個人,孝于某一個人,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獨親其親”、“老吾老”的傳統(tǒng)美德,熔煉、提升為革命傳統(tǒng)美德。在這種思想道德觀念指導下,許多革命烈士通過盡“忠”去實現盡“孝”,積極投身革命,解放全中華的父老雙親,使其從根本上改善政治、經濟地位,實踐了“最大的孝”,體現了最大的忠。新中國成立以后,進一步繼承發(fā)揚了“孝敬父母”的傳統(tǒng)美德,憲法中不僅將贍養(yǎng)父母列為兒女的義務,而且在公共福利事業(yè)中,建立、發(fā)展、壯大了社會主義的敬老事業(yè),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會道德環(huán)境。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將孝道文化精神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緊密結合起來,以報效祖國和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這是,廣大青少年應具備的廣義的“孝與感恩”的崇高品德,是傳統(tǒng)美德現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傳承孝道文化。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自古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經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倫理規(guī)范與道德責任,是做人的修養(yǎng)與覺悟。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時俱進地開展感恩教育是對孝道文化最好的繼承。
感恩是人類社會最樸實的情感表達,是社會道德和社會和諧的基本要求。提倡誦讀《論語》、《孝經》、《禮記》、《弟子規(guī)》等傳統(tǒng)經典,使人們特別是未成年人從傳統(tǒng)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養(yǎng)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最后,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傳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國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
謝謝!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币馑际钦f,孝敬父母在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就是說一個人如果連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怎么會去愛別人和愛集體呢?前幾天,媽媽以身作則,教會了我什么叫孝順。
年初二,我們去外婆家,外婆笑呵呵地忙里忙外,變花樣地做好吃的飯菜給我們吃。我們一大家十多口人吃得好玩得開心,熱鬧非凡。初五,我們告別了外婆,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但是初八那天,外婆突然病了,到醫(yī)院一檢查被查出身體里長個瘤子。病情很嚴重,需要立刻住院手術。原來愛說愛笑的媽媽突然變得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的,心里只想著外婆能盡快的好。
外婆要住院了,媽媽每天下班后買可口的飯菜送給外婆吃,帶外婆去洗澡,換洗衣服,還買了新衣服。精心地照顧著生病的外婆。
幾天后,外婆做手術了,雖然請了護工,但媽媽還是請了幾天假,日夜陪著外婆,端茶倒水,洗臉擦身,沒事就和外婆說話談心,安慰外婆,照顧得無微不至,為的是讓外婆心情舒暢,早日康復。
我好奇地問媽媽:“你為什么對外婆那么好啊?”媽媽說:“因為外婆是我的媽媽呀,小時候她養(yǎng)我小,長大了我就要養(yǎng)她老,這就叫孝順,是做人最起碼的道理。你長大了也會孝敬我嗎?”我肯定地說:“嗯!嗯!一定會的!”
媽媽真孝順啊!我要向媽媽學習,長大了也要孝順她。我為有這樣的好媽媽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二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所謂“孝”的含義,就是對父母盡心奉養(yǎng)并順從。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忠臣出于孝子之門”。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下面就來說說古代的“孝”。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這就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故事。古人的孝如此偉大、而現代人的孝也是十分感動人心的。
黃致豪是一個就讀臺大機械系二年級的大男生,他的父親在市場擺攤賣海產。父親一直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不久前,身體有些不適,住院后發(fā)現是猛爆型肝炎。后來病情惡化,陷入昏迷,醫(yī)生說是肝衰竭,急需換肝。“就由我來吧!”20歲的致豪立刻決定捐肝給父親。躺在病床上的黃致豪盡管手術后仍然疼痛,講話頗虛弱,談到捐肝給父親,他表示沒想太多,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家人就是要互相幫助。他的那份孝心感動了許多人。說完人的孝,我們再來說說動物的孝。
孝敬父母不光表現在那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也可以是生活中那些平平淡淡的小事。比如:常陪在父母身邊聊天、幫父母多做家務事、好好學習回報父母等等。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遠比山高、比海深。我們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對待身邊的長輩。要學會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三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孝敬長輩做孝順兒女》。
昨天是九九重陽節(jié)也是敬老節(jié),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笔裁词切?我認為,孝就是愛,就是要像父母愛自己那樣去愛他們。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我們的每一步成長都凝結著父母的心血。所以,我們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一個人起碼的道德。沒有父母的生養(yǎng),小輩就不能成人,父母為小輩的成長付出了無數心血,晚輩應該關心他們,尊敬他們。盡管我們還小,在我們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是永遠也說不完,道不盡的。孝敬用畢生的心血養(yǎng)育你的父母,這才是我們當代學生應有的美德。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螞r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好成績時,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一杯熱茶,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們,讓我們一起,用心銘記父母所有的恩情,用心理解父母所有的厚愛,用心感恩父母所有的關懷。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愛老,人人有責”。
重陽節(jié)到了,大家知不知道重陽節(jié)還叫什么?對了,重陽節(jié)又叫敬老節(jié)、老人節(jié)。為什么要叫敬老節(jié)、老人節(jié)呢?因為在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人們都要去登高望遠,但是比起這件事更重要的,就是孝敬家里的老人。
我的外公是一名七十多歲的老人,他可不是一位普通老人,他從二十多歲開始教書,直到現在,他還在一所高中當校長。他特別會教書育人,在課上他是同學們都尊敬的老教師,在課下,他是同學們的好朋友。同時,他也是我的好朋友。今天,我就來講講我與他之間發(fā)生的事情。
這件事發(fā)生的時候,我只有四歲,是個不懂事的調皮鬼,我晚上吃飯?zhí)貏e挑食,快要睡覺之前就會想吃宵夜。那天晚上,屋外刮著風,下著雨,我待在家里看電視。我看著看著,肚子就“咕?!钡亟辛艘宦?。我聽見這聲音,便跑去對外公說:“外公!我餓了!我要吃宵夜!我要吃宵夜!”外公用粗糙的手撫摸著我的頭,耐心地說道:“乖,現在外面正在下雨,等雨停了,外公就出去給你買哦!”我點點頭,答道:“好!不許騙人喲!”可是過了一會,我的肚子又“咕?!钡卮吡宋乙宦?,雨卻越下越大。外公聽見我的肚子又在催我了,便皺起眉來,喃喃道:“外公現在去幫你買烤肉吧?!薄艾F在外面在下大雨,過一會再去吧!”我說道?!霸龠^一會兒人家就收攤咯!”外公說完便出去了。過了一會兒,外公又回來了。但是我的外公,我親愛的外公,頭發(fā)打濕了,衣服也被雨淋濕了,可是,他手上提著的,塑料袋里裝著的烤肉串,一滴水也沒沾,還散發(fā)著淡淡的香氣。
幾年后的我回想起這件事情,不禁熱淚盈眶。同學們,我們應該好好地孝敬我們的老一輩,我們應該多多關心他們,多多陪伴他們?,F在有很多年輕人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來,他們是愿意多賺一分錢來買東西孝敬老一輩,但其實,在老人們的心里,陪伴,是最好的禮物。同時,還有一句教導我們的`名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孝敬老人,應該孝敬全天下的老人。我們應該做到尊老愛老,無論是不是自己家的,只要是老人,都是值得敬佩的,如果沒有這些老人為我們的祖國作出多多少少的貢獻,祖國就沒有今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五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代有個著名的孝子,名叫黃香。他小的時候就知道事親之理。冬天的時候,他給父母暖被子;然而,到了夏天他又用扇子為父母扇蚊子。雖然他做的都是小事情,但是黃香溫席的故事流傳至今。
我知道了孝順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媽媽做菜的時候,我會協(xié)助媽媽擇菜,然后我自己動手把菜洗干凈,這樣媽媽就不用一個人那么忙碌了,我在一旁還可以拿盤子,準備餐具,而且我還可以看媽媽是怎么把菜做的那么豐盛。等我長大了,她和爸爸變老了,再也不能動手做飯的時候,我就可以下廚給爸爸媽媽做她們喜歡口味的菜。
古代有黃香孝子的故事,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孝子故事需要我們去做,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一直堅持下去,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順。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六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道理都很淺顯,但是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著這些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新三字經》里有這樣一句話:“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就是一位孝敬長輩而流芳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父母為養(yǎng)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鴉且有反哺之義,羊亦有跪乳之恩,大地乃萬物之源,父母是生命之本。人生于世,長于世,源于父母,人們大都是在父母的悉心關懷、百般愛護和辛苦撫養(yǎng)下慢慢長大的,每個兒女都應懂得知恩、感恩、報恩、盡孝。
在《二十四孝》有個故事叫《哭竹生筍》,在三國時期有個人叫孟宗,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大夫囑咐他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這也就是孝順竹名字的由來。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同學們,現在的你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但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你們操心。當父母生病時,你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有位作家說:“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遠無法連接?!毕M械耐瑢W都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身邊所有的一切。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七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自古以來,孝敬長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鞍偕?,孝為先”,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做人要從“孝”字開始。
可是現在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爺爺奶奶的心頭肉,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什么是孝敬,怎樣孝敬還真不知道。于是一幕幕生活情景展現在我們面前:放學了,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焦急地在校門口迎接著,一看到自己的孩子便馬上搶過孩子的書包,將孩子抱上車子,經過小攤前,有的學生叫著嚷著要買這個,要買那個,家長們拗不過,只好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總是很感慨。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然而,現今的孩子對父母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的,對于親情的感悟也有所欠缺。在媒體上我看到這樣一項調查,一個班54名學生,知道父母生日的只有5個,知道爺爺奶奶生日的一個也沒有,會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的只占4個,能經常與父母溝通談心的只有1個,在節(jié)日時向父母送禮物以示祝賀的也只1個……同學們,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愛,不敬,只知享受,不懂感恩,那他怎么能很好地去愛他人,愛集體呢?更不用說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了。
父母之愛是最無私的,他們“施恩不圖報”,我們做兒女的唯有好好孝敬他們才能表達我們的這份感恩之情?!靶⒕锤改缸鹬亻L輩”不是空談、不是口號。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就行動起來,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
1、主動問候。每天上學前和長輩說聲:“再見”,放學到家,說聲:“爸媽好!”,長輩為我們做事,要說聲:“謝謝!”,不要以為這是應該的。
2、聽長輩的話。長輩講的話要聽,不要和他們頂撞,要理解長輩的一片苦心。
4、不給長輩添亂。懂事的孩子是不給長輩添麻煩的,更不能讓父母為自己操心擔心。比如,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不要老是讓父母提醒你;努力學習,讓父母為你的學習放一百個心等。
5、關心長輩的健康。一直以來都是長輩關心你們的冷曖,你們聽的最多的是,吃飽不?冷不?你們從沒關心過他們的健康,我提議,同學們今天回家后可以向長輩說這樣幾句話:爸爸你冷嗎?冷要多穿衣服;媽媽你累嗎?累了要注意休息;爺爺你餓嗎?我這里有好吃的給你吃等等。讓自己敬重的長輩們獲得一份喜悅和快樂。
同學們,每位同學都應積極行動起來,尊重師長、孝敬父母,做新時代的劉恒和黃香。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八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1956年,肖秀云開始照顧婆婆楊金枝和一家人的生活。58年過去了,肖秀云一向堅持照顧婆婆,肖秀云說,做孝順媳婦是自我一個簡單的想法。
楊金枝,今年已經101歲,兒媳肖秀云,今年已79歲。楊金枝的獨子已過世近10年了,此刻,兒媳肖秀云和婆婆楊金枝住在八師一三四團下野地鎮(zhèn)鎮(zhèn)區(qū)保障性樓房一齊共同生活,楊金枝的生活起居還和以前一樣都是肖秀云照顧。
肖秀云說,我和婆婆都出生于窮苦人家,我把婆婆當作自我的親娘一樣照顧,我有退休工資,婆婆也享受國家優(yōu)惠政策,平常她喜歡吃啥我就做啥,雞蛋糕、餃子等我都給她做著吃,她年齡大安的假牙,飯軟些她好吃。
楊金枝家在山東東明縣農村,1956年,楊金枝的獨子與鄰村姑娘肖秀云結婚。結婚剛3個多月,楊金枝的獨子就支邊到八師一三四團。作為一名普通農村婦女,肖秀云承擔起照顧家里老人的重擔。肖秀云說,吃飯的時候,我每次舀飯都是給她舀第一碗端給她,吃完飯給她洗好碗。
哪時候,山東老家農村生活條件十分差,作為女人的肖秀云憑借著吃苦耐勞精神堅守著這個家庭。肖秀云說,我就爭口氣,哭,我在屋里掉淚,不能在外掉淚,我一輩子這樣,人要活個志氣,活個臉面嘛。
婆婆楊金枝想念兒子,1961年,楊金枝和肖秀云也來到了八師一三四團。在一三四團連隊,肖秀云參加工作成為一名連隊職工,由于能干,肖秀云還被提拔成連隊的班長直到退休。
工作中,肖秀云踏實能干,在家里,肖秀云照顧好老人和子女。生活中,婆婆偶爾說不好聽的話,肖秀云從不計較,寬容對待。肖秀云說,以前生活再苦,咱從沒有胡作亂為,她是個苦命人,我也是個苦命人,此刻生活好,我何必和她生氣。
孝順媳婦肖秀云悉心照顧婆婆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肖秀云的公公、愛人已先后過世,幾個子女也已成家立業(yè)。今年,肖秀云和婆婆楊金枝也共同生活了58年,此刻每一天自我都和往常一樣給婆婆做可口的飯,把她睡的床、穿的衣服整干凈,盡自我的本事照顧好婆婆的起居。肖秀云說,我這個人一輩子沒文化,讓人家看得起我,做孝順老人操持好家里是自我一個簡單的想法。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九
一個“孝”蘊含了很多的意義,從字面上來看它只是個一個單純的字,卻蘊含了很多的意義。
“孝”字蘊含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tǒng)優(yōu)良美德,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告訴我們在我們心中“孝”的重要性和“孝”的真諦,比如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家長都教我們的,是從小就開始教我們的',孝順父母是每個人應當做的事。
孝順父母說起來簡單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依稀記得自我當初的年少輕狂,處于青春的叛逆期,每一天受不了父母的嘮叨,本應當是充滿歡聲笑意的家庭每一天卻充滿了鍋碗瓢盆的抨擊聲,本應當其樂融融的三口之家每一天卻是無休止的爭吵。
以前每次都回家很晚,要么就是不回家,父母打電話不接,不回家也不給父母打電話,喝酒吸煙簡直就是一個社會小青年,每次回到家也不理父母,父母教育我,我都說你煩不煩啊,有一次受不了父母的嘮叨了,就收拾東西離家出走,走到了門口,被父親拽回來了,父親告訴我,離開我們你什么都是,此刻想想父母的話他們說的真對啊。
慢慢長大也就明白很多。
在當今的時代,孝心是最重要的,人一旦沒有孝心,就失去了職責心,我們孝順父母的心是小孝,愛祖國才是大孝,不管是大孝還是小孝只要有孝心就是好的。在大孝和小孝當中我更愿意做大孝的孩子。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攜孝愛之心,行人生之路。
十五年前,我降臨到這個世界。那一聲啼哭,有我對這個世界的期待,因為它是那么的絢麗多彩;也有我對這個世界的恐慌,因為它是這樣的陌生。這時,兩張和藹的面容闖進了我的視野,他們溫柔的對我說:孩子,歡迎你!未來的日子,我們會拼盡全力給你最好的一切。我笑了。
雖白駒過隙,但耐心常在。他們不厭其煩地教導我。終于,我開口說出了人生第一句話,邁腳走出了人生第一步,歪歪扭扭寫下了人生第一個字。
四季交替,歲月如歌。我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我開始埋怨他們,責怪他們,甚至嫌棄他們。我急切想要逃離罩著我的呵護傘,去尋找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可惜,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我的成長,壓彎了父親那挺拔脊背,吹皺了母親那飄飄長裙。他們的眼慢慢花了,皺紋悄悄多了,黑發(fā)漸漸白了。我哭了。突然,我意識到,原來出生時,看到的兩張和藹的面容就是父母。
過往的畫面一幅幅涌現在我的腦海。夏天那一碗冰涼的綠豆湯;冬天那一件溫暖的毛衣;學習時那關心的問候;生病時那徹夜的陪伴。而我又為父母做過什么呢?洗過腳嗎?捶過背嗎?沒有。
“百善孝為先”。古有王祥“臥冰求鯉”,今有田世國捐腎救母。這些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就如繁星點綴在偉大中華的星空里。
我們雖然不能做到感天動地,但我們可以在點滴小事中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愛。在父母疲憊時,為他們洗洗腳、捶捶背;父母傷心難過時,做他們的開心果安慰他們;父母生日時,送上自己最真摯的祝福;父母下班后,給他們煮一頓熱騰騰的餃子。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守護這份傳統(tǒng)美德,懂孝,行孝,爭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接力者與傳承者!愿孝愛之心永存于心,愿人生之路坦蕩光明!最后,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一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姚集一中八五班的劉亞林,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孝,從今天做起”。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傳說,在一座大山里住著母子倆,父親在兒子沒出生時就在一場大病中過世了,是可憐的母親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孩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沒房子不行啊,母親起早抹黑,給兒子蓋起了新房;沒錢送彩禮也不行啊,母親東挪西借,給兒子辦完了婚事。誰知媳婦臉白心黑,模樣漂亮卻心地狠毒。過門沒多久,就整天摔盆打碗,指狗罵雞,兒子呢,怕老婆。孤兒寡母的,娶個媳婦不容易,老母親也不想讓兒子為難,一個人便搬到后山的山洞里。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一天夜里,新媳婦忽然從床上滾下來,痛苦萬分。丈夫一下子不知所措,便請來了鄰村的巫婆。那巫婆卻說,藥好抓,但你媳婦的病要想徹底除根,非得要最親人的心做藥引子才行,沒有這顆心,發(fā)病三次就會死掉?!翱蓱z的兒子邁著沉重的步子去找自己那年邁的母親。兒子啊,母親再好也不能陪你一輩子,而伴你一生的也只有你的妻子啊!也許是老天爺發(fā)怒了吧,那天晚上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兒子手捧著母親那滴著血燙著手的心,在泥濘的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往家跑去。夜黑,雨大,路滑,快到家門口時,他撲通一下跌到在地,那顆心,也一下子摔出好遠好遠。當他爬起來重新?lián)炱鹉穷w心捧在手里時……那顆心一動一動地,輕輕地發(fā)出了聲音:“我的兒呀,你摔疼了嗎?”
——老師們,同學們,這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愛?。?BR> 在他們的心中,都有這樣的觀念:倘若只有一件衣服,先給兒女穿;倘若只有一口飯,先給兒女吃;倘若只有一杯水,先給兒女喝;倘若只有一間房,先給兒女住;倘若只有一輛車,先給兒女騎。一個人依托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同時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培育才能長大成人。白天,他們忘我的.工作,只為讓我們過得更好;夜里,他們起來替我們蓋被子,生怕我們著了涼;我們生病時,他們心急如焚,我們學習退步時,他們又夜不能寐。
同學們!不善莫大于不孝。古代有個故事,說有一個叫原谷的人,嫌自己母親年老多病,就叫自己的兒子,把奄奄一息的母親放在破車上,推到山林里去,扔棄不管。他兒子就按他說的照辦了,然后又把破車推回家來。原谷見兒子回來,就問:“這破車還要它干啥?”兒子回答:“這破車等你老的時候還有用?!甭?,這句話多可怕!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不孝之因,必將得不孝之果。
老師們,同學們!
孝心,不只是父母病臥床榻時的端湯送藥;也是你為家里的一次房間清掃;不只是父母年老體衰時的物質贍養(yǎng),也是你為母親忙碌后倒的一杯水;更不只是父母永別我們之后的“風光大葬”,而是工作之余的?;丶铱纯础?,并非是長大后才有的責任,也并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涵義,就是愛。孝,就這么簡單,可就這些小事,卻能讓他們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并不豪華,只是一次5分的作業(yè),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接受它,因為,這里滿載著你真誠的愛!這才是你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于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學會孝敬父母吧!一個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讓我們一起努力,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愛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溫暖的愛的陽光!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二
一個不能孝順、尊重父母的人,一定是個品德低劣的人,他不可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他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他一定會被有良知的人所歧視,他也一定會被這個社會所唾棄!孝順、尊重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我認為,能勤奮學習、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孝順、尊重父母最好的表現!我衷心希望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做到在校是個好學生、在家是個好兒女、在社會是個好公民!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三
敬愛的領導,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心敬老,從我做起》,演講前我先說說我家的故事。
我的媽媽天生沒有右手,右胳膊肘以下空空蕩蕩,面對如此殘酷的命運,她仍然笑對生活,精通各種家務。比如:洗衣,做飯,騎車等。這些生活技能旁人一學就會,而媽媽要付出百分之五百的努力。
小時候,看見媽媽洗衣服,沒有右手的幫扶,洗起來非常困難,她用兩腳夾住洗衣盆,右胳膊肘靠在洗衣板上,左手用力揉搓衣服,因為不平衡,媽媽的手會時不時地滑到木板上,手指就會流出鮮血。但媽媽愣是咬牙繼續(xù)干下去。多年來,媽媽的左手裂了好多口子,像干裂的河床。目睹媽媽的辛苦,我和弟弟總是盡量保持衣服干凈,減少媽媽的負擔。媽媽用堅強的毅力鼓舞著我要自立自強。
為了接送我和弟弟放學,媽媽不知摔了多少次,磨破了多少衣服,才學會了騎自行車。一開始送我們上學時,媽媽總是等我爬上后車座,才搖搖晃晃地騎上車,左手緊緊地扶著車把,努力讓車子穩(wěn)下來,右胳膊靠在車把上,身子明顯地向前傾斜了45度,這姿勢那么不協(xié)調,但確是世上最美的母愛姿態(tài)。媽媽用特殊的姿勢告訴我要勇于擔當!
我的曾祖父105歲了,耳聾眼花,行動不便,所以照顧的任務也要媽媽來擔當。有的老人身上怪味彌漫,但在媽媽照顧下,曾祖父身上總是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因此曾祖父逢人就講:“托孫媳婦的福了!”我的媽媽用無言的行動教育著我要孝老敬老。
我的媽媽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她無怨無悔地照顧我們家的老老小小,不讓打工在外的爸爸牽掛,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有這樣堅強的媽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成績年年名列前茅,抽空就幫媽媽干點家務,照顧弟弟和爺爺。如果我不刻苦不孝順那就成了世上最可惡的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可我們有些同學回報父母的又是什么?我們不要讓歲月留給爸媽滄桑,不要讓時光帶走爸媽的風華絕代,我們能做的唯有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陪著他們慢慢變老!
孝順的最高境界就是“順”,順從父母的意思,不要以為每天忙自己的工作,以為給父母最好的禮物,父母就會高興,這就是孝順。父母更希望兒女能多陪陪他們,和他們聊聊天,而不是“要加班,不回去了”的借口!法律規(guī)定,如果長時間不回家看望父母就等于犯法,難道敬老愛老需要法律的強制執(zhí)行才能奏效?“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悲劇不能再上演了。
當前我國已出現老年人口的急劇增長的現狀,因此維護老人權益,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袄衔崂弦约叭酥稀?,作為中學生,我們除了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身邊的老人,無論何時何地,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時,要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借此,我要祝愿全天下的老人,晚年幸福安康,愿親人的笑臉常陪伴左右,讓我們有更多的力量愛我們的親人,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愛老”。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边@是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的是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在前幾天,我們就過了重陽節(jié)。
重陽節(jié)是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又稱“老人節(jié)”。在那一天,許多人都會去登高望遠。
每逢重陽節(jié),我們都會想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我們的關心。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和我們住在一起。家里有許多我嬰兒時期的照片,大多數都是奶奶和外婆在照顧我,那時候很小什么都不懂;現在,我在慢慢長大,他們也在一天天變老,幼兒園時總愛和他們吵架、發(fā)脾氣。但是現在上小學了,懂事了,因為學習的原因導致現在都很少去看外公外婆只有放假的時候,抽空去看,覺得很愧疚。
記得有一次,外婆因為過度運動,把腰扭傷了,骨頭卡在神經處。去住院了,還說要動手術,但因為外婆心跳太慢,會在手術過程中去世,所以沒有動手術。在醫(yī)院看她時,就這么跟我說,我心里很感動,不禁熱淚盈眶,外婆用粗糙的`手撫摸著我的頭,說道:“不要哭,外婆不是在這嗎?”說完,她自己也掉出了眼淚。
又想起每次去外婆家看她的時候,她都很熱情地對待我們,只要星期沒有見面她都會說:“我好想你們呀!”之后再給一個吻。每當看見外婆一天比一天衰老的臉,我總是不由得濕了眼眶,真想她永遠年輕!
現在,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還很健康的活著。我們作為晚輩的應該多陪陪他們,因為我們不知道命運是怎么樣的,說不定前一秒還好好的,后一秒就不在了。我們真是應該盡自己的孝心讓老人們永遠感到開心,讓他們永遠綻放笑臉!他們不求你給他們多好的禮物,他們只求一家人能永遠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也許陪著他們,是我們及他們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每個人終究有一天會變老,終究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要尊重每一位老人家,尊重每一位長輩,在他們有限的生命中做許多無限關心他們的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五
尊敬的xxx:
大家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開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艘載有數百人的大型輪船在海上失火沉沒,許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還。乘客中有一個游泳專家來回游了十幾次,在連續(xù)救起了二十個人后因過分勞累雙腳嚴重抽筋而導致殘廢必須終身坐輪椅,他一直大叫著問自己:我盡力了嗎!幾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問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么,他傷感的說:我最記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向我道謝。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于是,選擇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么樣的一種生活。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yǎng)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么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yè)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那么,就讓我再次用一個小故事結束今天的演講吧: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游。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巖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么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學會感恩的生活,寧靜而祥和。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六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從小就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他們是我們的恩人,也是我們的親人,養(yǎng)育了我們,也教導了我們,而且為了讓我們更好成長,努力工作。他們不求回報,也不在乎我們知不知道,只是在我們的背后默默的幫助我們。
父母之恩永生不忘,作為兒女,這份恩情,我們不但要銘記在心,同時也應該做到孝敬父母,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下,不給爸媽添麻煩,讓爸媽開心,做好子女該做的事情?;蛟S有些同學會說,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讓他們高興?只需要我們平常的時候,幫爸媽端茶倒水,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簡單卻也屬于盡孝心,也能夠為爸媽減輕壓力。有的同學也會覺得現在我還小,不能幫助父母,因為我還在學習,等畢業(yè)后找到好工作,有一番事業(yè)再報答父母。想法不錯,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暫時不能給爸媽什么大幫助,就覺得自己不需要孝敬父母,生活中只要我們能夠做到的幫助爸媽做好,盡一份心也是好的。
我們爸媽雖然不在乎我們的報答,也不在乎我們是不是孝順,他們依然會默默的養(yǎng)育我們,但作為子女,最起碼的禮義廉恥我們必須要具備,有些道理必須要明白,孝順父母,照顧爸媽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古代以孝治天下,而今雖然科技發(fā)達,國家也幫助老人,更有養(yǎng)老院,退休金,但是這是國家的幫助,不是我們做的。
孝順父母從不過時,哪怕幾千年過去了,孝順依然是一個品德高尚之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也是我們子女必須具備的高尚德行。不要做忘恩負義的人,也不要讓我們爸媽傷心,他們養(yǎng)育了我們一輩子,照顧了我們,從我們牙牙學語開始,幾十年下來,爸媽付出了多少心酸淚水又有幾人知道,我們應該孝順爸媽,要照顧好他們。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已經長大,明事理,知進退,更是知道該如何做,不要讓爸媽傷心,因為他們已經為我們操勞太多,孝順爸媽,讓他們開心,在求學中,我們有時間,就應該給爸媽打電話聯(lián)系,放假了也因該回家看看,同時不能讓他們擔心,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這些都是孝順。
我們都是祖國新一代,我們就應該具備新一代人具備的優(yōu)秀品德,孝敬父母,不給他們添麻煩,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應該做好,讓我們的爸媽開開心心,好好孝順他們,盡自己的責任。
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七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永存感恩之心。
如果生活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詩,感恩之心則是詩中最華麗的詞藻;如果生活是一方天空,那么感恩之心則是黎明時天空中美麗的朝霞;如果生活是一片大海,感恩之心則是海中最美的浪花。
翻開歷史畫卷,感恩之心隨處可見,它也成為我們生命長河中一道最美的風景。
古代《三字經》里的黃香溫席中寫道,黃香的母親去世很早,黃香是父親拉扯大的,他對自己的父親充滿了感激。每到夏天,他總是先用扇子驅趕走屋子里的蚊子,然后放下蚊帳,讓父親睡在涼爽的席子上;冬天,他總是自己先躺在冰冷的床鋪上,用自己的體溫把床席暖熱,然后再讓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這充份體現了他對父親心存感恩。
20__年全國感動中國人物中的田世國,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把自己的一個腎移植到母親的體內,使母親獲得重生。軍人孟祥斌,為了拯救一名投河婦女,跳入河中,不幸身亡,留下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兒,他沒有忘記黨和國家對自己的培養(yǎng)和教育,關鍵時刻用自己的生命來回報社會。
同學們,學會感恩吧,感謝父母給我們生命,撫養(yǎng)我們長大;感謝老師諄諄教導,引領我們成才;感謝同學常伴左右,一起玩耍成長。
歌曲《感恩的心》唱的好: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如果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情感,那么因愛而生的感恩則是愛的延伸,當愛成為一種鞭策,當感恩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我們的生活也將會更加美好,社會更加和諧。我相信,在感恩的澆灌下,我們的國家會更加繁榮昌盛!
謝謝大家。(敬禮)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八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漢文帝劉恒大家對他都很熟悉吧!他就是憑“孝”這個字坐上了皇帝之位,下面來看看他的孝順故事吧!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一些大道理我們可能還不明白,但懂得小道理卻非常重要,因為小道理懂得越多,日積月累,就變成了大道理。孝順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行動起來,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真正的人,如果你這樣做了,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你。生命很短暫,讓我們用有限的生命去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奇跡。
父母就在眼前,要抓緊時間孝順他們,歲月不饒人,可能轉眼間,我們的父母就七、八十歲了,不要白白浪費時間,不要到父母已經不在的時候再去后悔,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
孝順父母親的演講稿篇十九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學們: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是一個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多元文化體系。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傳統(tǒng)美德,是政治道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的基本元素,是當今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支柱和中堅力量。
孝道,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tǒng)美德。在中國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如周代將孝道作為人的基本品德,當時提出的“三德” “三行”,成為社會道德教化的核心內容;春秋時期強化禮教,《左傳》中有“六順”: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戰(zhàn)國時期,孔子繼承了商周的倫理思想,創(chuàng)建了獨特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體系,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為理論基礎,提出仁、義、禮、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繼承儒家傳統(tǒng)思想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道德規(guī)范。綜上可見,孝道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核心價值觀。
“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又是和諧文化.中國特色文化,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發(fā)展這份優(yōu)良傳統(tǒng),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guī)范。
孝道文化,社會文明的力量。孝,狹義上說就是善事父母;廣義上說,就是孔子說的“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感恩,狹義上說就是感激父母,廣義上說,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會,感激祖國,感激所有幫過自己的人。孝與感恩是以孝敬父母為基礎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與基礎,是人內在的品質,感恩是孝的體現,是人外在的品行。孝與感恩是思想,是態(tài)度,是文化,是行為,是素養(yǎng),是文明。
幾千年前,孔子曾寫出一部被譽為“使人高尚和圣潔”、“傳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經》,千百年來被視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其推崇備至,產生了人類文明的偉大力量,成為獨特的中國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內涵可以從如下五方面來理解: 敬養(yǎng)父母。這是對雙親而言。敬養(yǎng)父母是人類的天性??鬃诱J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說,父母培養(yǎng)教育子女,子女奉養(yǎng)父母,這是人類一種天性。又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边@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種表現,只有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稱得上是能侍奉雙親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體現了人的孝親的圣潔本性。
毛主席在戰(zhàn)爭年代,曾提出忠孝問題,他說我們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個人,孝于某一個人,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獨親其親”、“老吾老”的傳統(tǒng)美德,熔煉、提升為革命傳統(tǒng)美德。在這種思想道德觀念指導下,許多革命烈士通過盡“忠”去實現盡“孝”,積極投身革命,解放全中華的父老雙親,使其從根本上改善政治、經濟地位,實踐了“最大的孝”,體現了最大的忠。新中國成立以后,進一步繼承發(fā)揚了“孝敬父母”的傳統(tǒng)美德,憲法中不僅將贍養(yǎng)父母列為兒女的義務,而且在公共福利事業(yè)中,建立、發(fā)展、壯大了社會主義的敬老事業(yè),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會道德環(huán)境。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將孝道文化精神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緊密結合起來,以報效祖國和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這是,廣大青少年應具備的廣義的“孝與感恩”的崇高品德,是傳統(tǒng)美德現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傳承孝道文化。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自古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經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倫理規(guī)范與道德責任,是做人的修養(yǎng)與覺悟。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時俱進地開展感恩教育是對孝道文化最好的繼承。
感恩是人類社會最樸實的情感表達,是社會道德和社會和諧的基本要求。提倡誦讀《論語》、《孝經》、《禮記》、《弟子規(guī)》等傳統(tǒng)經典,使人們特別是未成年人從傳統(tǒng)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養(yǎng)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最后,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傳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國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