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在閱讀一本書或文章后,對其中內容、觀點、情感等作出的個人理解和感悟的一種表達方式。讀后感寫作要注重自己的獨特視角和思考方式,以及對書中內容的真實理解和感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大家寫出更好的讀后感。讀書是一種樂趣,讀后感是一種體驗,通過讀書和寫讀后感,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閱讀不僅啟迪智慧,還能培養(yǎng)情感,開拓視野。讀后感是自己與作者的交流和對話,是我們對書中世界的理解和表達。希望大家都能體驗到閱讀的樂趣,通過讀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與感受。下面是一些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與借鑒。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一
幸福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心里、穿透在我的歡聲笑語里!
我的幸福:是爸爸媽媽陪我一起去附近的景點看青山綠水、花香鳥語,是在鄉(xiāng)下上班的爸爸能經?;貋砼闩阄遥沁^年時家里所有的親人能相聚一起,是……我感覺最幸福的是眼睛看著全家福、嘴里吃著零食、心里想著我在學校大隊部值日里應對調皮男同學的鬼點子!
我認為最大的幸福是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我自己學習進步、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
我真幸福呀!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二
今晚,在中央一臺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主題是“幸?!?。節(jié)目的現(xiàn)場。成龍、楊利偉、鄧亞萍、于丹、朗朗、李娜等社會知名人物對“如何讓孩子們有幸福的童年”發(fā)表了演講。
這堂課,重點講述了鋼琴盲童劉浩、重慶跳邁克爾·杰克遜的舞蹈的老師王忠華和他的學生、和“帶著養(yǎng)母上學”的孟佩杰。他們的故事,觸動著觀眾的心。其中,最觸動我的是孟佩杰的故事。
孟佩杰5歲時便失去了父母,被同村的劉芳華收養(yǎng);8歲時,養(yǎng)母劉芳華因病癱瘓,不久后,養(yǎng)父便離家出走,沒有再回家。8歲到20歲,孟佩杰每天都在照顧養(yǎng)母,很用心地照顧。2009年,孟佩杰被距離家鄉(xiāng)一百公里外的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錄取。她不放心養(yǎng)母一個人在家,決定帶著養(yǎng)母上大學。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下了課就去照料養(yǎng)母。
看了孟佩杰的故事,我又感動,又驚訝。感動的是:她20歲瘦弱的身子,就要照顧養(yǎng)母癱瘓的身體。養(yǎng)母照顧了她3年,她就要照顧養(yǎng)母一輩子。這樣的事情,可能在她眼中不算什么。就憑她已經照顧了養(yǎng)母12年,照顧了養(yǎng)母4000多個日子,讓我感動不已。驚訝她4000多個日子,每天重復著給養(yǎng)母洗漱、梳頭、涂藥、健身等事,不會煩,不會說累。有些是生母的孩子,都可能做不到這點。孟佩杰照顧的,卻不是親生母親,而是養(yǎng)母,這一點,感動了每一位觀眾。
孟佩杰她說:幸福是感恩、奉獻。是啊,幸福就是感恩,雖然孟佩杰的養(yǎng)母才照顧了她3年,可這3年里,應該也有許多故事吧!所以,孟佩杰感恩;幸福就是奉獻,孟佩杰因為感恩,奉獻給她養(yǎng)母幸福。
我想,要是我身邊的親人也遭遇了孟佩杰養(yǎng)母的類似情況,我也要盡心盡力的照顧那位親人。就算不是親人,我也會盡力幫助別人,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
有夢想是幸福的,有親人是幸福的,有朋友也是幸福的!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三
由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與教育部共同發(fā)起的《開學第一課》“我愛你中國”大型公益行動正式啟動,并發(fā)起了“今天,我們應該怎樣愛國?”博客征文活動。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就是要在孩子們心間播下愛的種子,通過講述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詮釋出愛國的內涵?!敝醒腚娨暸_經濟頻道總監(jiān)助理許文廣介紹說。在建國60周年的大背景下,今年《開學第一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以“愛的教育”為切入點,將為孩子們開一堂特殊的聚焦“愛”的主題班會。從自尊自愛,親友之愛、家鄉(xiāng)之愛到祖國之愛,啟示孩子們如何理解“愛國”,如何用實際行動詮釋“愛國”,幫助孩子們理解愛的本義、培養(yǎng)愛的能力、在有愛的教育中健康成長。同時,這次公益行動倡議全國中小學每一個班級,每年都要舉行一次關于“愛的教育”的主題班會。
今年,《開學第一課》將在象征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長城腳下開講,繼續(xù)由久負盛望的社會知名人士擔任老師,并已經“招募”到了首批老師———國旗護衛(wèi)隊。在啟動儀式現(xiàn)場,主持人王小丫向國旗護衛(wèi)隊副指導員頒發(fā)了聘書,正式聘請國旗護衛(wèi)隊員成為《開學第一課》的特邀老師。此外,于丹、楊利偉、鄧亞萍、姚明、俞敏洪等社會知名人士均表示愿意擔任《開學第一課》老師。
“祖國在我心中,為國而努力!”奧運會舉重冠軍、《開學第一課》老師代表張湘祥也來到啟動儀式現(xiàn)場,將中國舉重隊的努力喻作中國力量,道出了對祖國之愛的獨特理解。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學校德育處處長于長學告訴記者,今年教育部將提前發(fā)文,要求全國中小學在9月1日組織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上好這堂愛國主義教育課。
去年中央電視臺9月1日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以“知識守護生命”為主題,幫助孩子們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守護生命。授課老師星光熠熠,楊利偉,郎朗,劉歡、宋祖英、于丹傾情講述,姚明等中國男籃團隊、奧運冠軍中國舉重團隊、奧運冠軍帆板團隊齊聚一堂,全國2。2億中小學生一起收看,被稱作是“史上最牛的一堂課”。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四
這個世界上,什么東西“跑”的最快?答案不是獵豹,也不是羚羊,而是眨眼就結束的暑假。假期在盛夏中一晃而過,轉眼,我們就走進了收獲的金秋,書聲瑯瑯的開學季。
實不相瞞,和往后的日子對比,開學第一天總是最快樂的,和許久不見的同學嬉戲打鬧,給嶄新的課本包書皮,撲面而來的油墨味令人忍不住深吸一口,當然還有晚上不容錯過的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這是為中小學生量身定制的公益節(jié)目,它將一個個枯燥無味的大道理,變得生動形象,使人受益匪淺,激勵著每一位電視機前的小觀眾。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時代楷?!?、“八一勛章”獲得者、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科學家、冬奧冠軍、考古學家等奮斗者,傳神地演繹著屬于他們的故事,娓娓道來的聲音,讓人如沐春風,激起陣陣漣漪??吹剿麄冄酆瑹釡I,講述著他們獨一無二的經歷,我知道,我被“征服”了。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榜樣的力量,也感受到了夢想的偉大,堅持的可貴。而這正是我所缺乏的。
回看如今的我,按部就班地上學、上興趣班,做一個人父母心中的乖孩子,但是卻沒有明確的前進目標,不明白我到底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戳诉@一期的《開學第一課》,聽了那么多的榜樣事跡,我明白了,我明白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所要做的是什么。
當下日復一日的生活并沒有錯,也不是要獨樹一幟才叫做特別。想要為建設祖國出一份力,我便要做好一名學生的本分,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運動改善自己的體能,在此基礎上,才可談未來,才能在祖國需要人才之際,伸出雙手,奉獻自身的綿薄之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無論祖國是否需要我,我都應時刻準備著,不僅為了大國,也為小家,只有如此,我才能坦然擁抱光明的未來,擁抱養(yǎng)育我長大的父母。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五
翠綠的樹葉漸漸開始變黃,悶熱的空氣漸漸變得涼爽,又是一年開學季,夏天已悄無聲息地過去,秋天來了!每年的此時此刻,cctv1都會在9月1日晚上準時播放《開學第一課》,今年我當然也不會錯過,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主題為:創(chuàng)造向未來的《開學第一課》。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從曾經的“東亞病夫”,到如今中國自主研發(fā)大型客機c919的首飛,我們在為祖國感到驕傲的同時,也不得不為這背后付出無數(shù)艱辛努力的人們表示敬佩。
成龍作為一張顯眼的“中國名片”,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他也為我們做了有關于“夢想”的演講——他經過無數(shù)次的摔打磨練,成就了自己的夢想的同時也助力了中國的進步,從小人物做起,努力必有結果;攝影師解海龍用鏡頭記錄下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我要上學”的夢想,他在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的同時用照片改變了鄉(xiāng)村孩子的命運,讓我不禁感嘆:知識改變命運,創(chuàng)造改變未來。
知名教育機構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三次高考,從英語33分到考進北大,拿到錄取通知書時還在地里種菜。他告訴我們,奮斗,只要你不放棄你心中的理想你就可以堅持下去。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的進步和進步,這樣的過程。一路奮斗一路精彩。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斗,給自己留下一個精彩的結果。
中國自主研發(fā)大型客機c919的總設計師吳光輝,中國開放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他結合資料為我們詳細介紹了c919的概況,在這“工業(yè)皇冠”的背后除了他還有幾十萬名的科研人員。正是因為他們夜以繼日的努力工作,才有今天中國的崛起。培養(yǎng)出這樣優(yōu)秀的總設計師的老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魏老師。最后,吳總設計師將c919搭載的國旗通過魏老師贈送給母校。這一幕看的我熱血澎湃,并立志將來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報答母校,感謝恩師。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痹谶@樣的朗讀聲中,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落下帷幕。但是所有老師講的道理,卻永遠地烙印在我的心里。
創(chuàng)造向未來,今天過后,我想,我又有了一份前進的動力。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六
《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開學第一課》畫面的次第展開,盯著電視機的小代代變得安靜而嚴肅。
突然,看到五星紅旗后,小代代很認真地問我:”媽媽,我們學校每個星期一都要升國旗,我們都是戴著紅領巾的,因為我們是少先隊員,那現(xiàn)在我要不要戴啊?”
冷不丁冒出的這句話,讓我深感驚訝而又特別欣慰。驚訝的是小代代能夠看到五星紅旗就想起自己的紅領巾,欣慰的是這樣的儀式感已在小代的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想起2018年12月30日,小代代一回家就激動地和我說:”媽媽,我們要尊重祖國。因為我已成為少先隊員了,所以我必須尊重祖國。那天,在操場上,我們學校的一位老師告訴我們,少先隊員要尊重祖國!”
此刻,看到江姐、看到五星紅旗,想起少時,爸爸也和我們兄妹幾個及母親講述過江姐的故事;而今夜,看到江姐的畫面,不識字的老母親也情不自禁地坐到小代代旁邊,和她聊江姐的勇敢和苦難。
這樣的節(jié)目,這樣的開學第一課,這樣的畫面,帶來一絲絲純真的感動,彌漫著一家老小的心田。的確,我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祖國有著無數(shù)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
愿每一位五星紅旗下的少先隊員都尊重祖國,熱愛五星紅旗。唯有尊重,才能更好去愛,唯有尊重,才能好好珍惜和感恩。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七
又到了一年的金秋九月,每年的金秋九月我們都會迎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作為一檔有著多年歷史的電視節(jié)目,陪伴了多少屆學生的開學季。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對于這個主題,我是這么理解的,為了追求心中的夢想,我們每個學生都要拼搏努力,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努力堅持,努力拼搏,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間你就觸及到了夢想。都說量變導致質變,平凡的積累也會有不平凡的改變發(fā)生。
國家與民族的大發(fā)展,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作為學生的我們,今天所學習的知識,就是明天建功新時代的一份微薄力量。國家與新時代給了我們很好的環(huán)境來安靜的學習,喧囂繁雜的社會容下了我們一張安靜的書桌,有這樣好的環(huán)境,我們作為學生,自然應當沉下心來學習,將自己的內功好好提升,才能用學識提升層次,為新時代的建設匯聚起磅礴的力量。
當今的世界已經來到了百年之未有的大變局,我們每個人不能再沉醉于過去的榮光,都應該找準新的機遇,學習新的知識,當然也要溫故知新。往小了說,學習是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人生找準一條提升的道路。往大了說,我們作為學生,是中國的未來,我們是怎樣,未來的中國就是怎樣,為了未來的中國更好,我們也要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好。
看完今年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心中有許多的感觸,也被《開學第一課》中的故事感動到了,有這么多人在為了中國的明天與未來而努力踏實地奮斗,我們當然要不甘人后,勇當人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光添彩,貢獻自己的一份小力量。不要因為自己是小力量就覺得自己渺小,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同路人,要慶幸有這么多的新時代建設生力軍與我們同行!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八
今天是9月1日,是我們學生的開學日。晚上8點,我看了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推出的新學年《開學第一課》。
第一堂課:有夢就有動力?!疤绽蠋煛蓖鮼喥浇o大家講述了自己十年前在電視機前看到楊利偉飛上了太空,然后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十年后也終于夢想成真,成為了中國第二個太空女飛行員。她告訴我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觸摸得到。還有劉冬老師的紙飛機,看著很簡單,我們都會折,但是實際上卻不是那么容易。他是通過不斷的研究,不斷的試驗,才讓這些看似普通的紙飛機有了特別的技能。
第二堂課:有夢就要堅持。廖智老師原來是一個健全的老師,由于地震,她失去了自己的雙腿。她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一個月后就又重新開始嘗試跳舞了。剛開始她帶著假肢行走都非常困難,因為太疼了,但是她還是努力克服了,堅持下來了,所以我們才看到了漂亮的廖智老師,跳了一曲《怒放的生命》。
第三堂課:有夢就能出彩。郞朗的鋼琴興趣是從一部動畫片里得來的。他當年也曾做過第七替補,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放松過自己對鋼琴的嚴格練習。我現(xiàn)在也在學習樂器――二胡,第一次拉出一首小曲的時候,我特別激動。在練琴的過程中,有時一個晚上都拉不好一首曲子,但是我想,只要努力我一定能夠突破它。
我的夢想是將來能當一名動物飼養(yǎng)員。為了這個夢想,我會努力學習,遇到困難,不著急,想辦法慢慢把它解決。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九
這天,就是9月1號,就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在學校里觀看了視頻《開學第一課》,主題就是《幸?!贰?戳碎_學第一課,我受益匪淺。
幸福就是什么?幸福就是感受父母無私的奉獻,就是真摯的愛,幸福就是感恩、就是分享、就是快樂的傳遞,對于一個山區(qū)的孩子來說,幸福卻如同格林童話。
女孩孟佩杰8歲時,母親癱瘓在床上不能動,然而惡魔并沒因此止住腳步,反而變本加厲,不久后父親便丟下他們,撒手人寰。
生活的重擔就無情的落在了佩杰的身上。從此他便每一天不到六點鐘就起床,開始照顧母親,喂母親吃飯,母親就是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了,可他為了上學不遲到,只能一邊跑一邊啃著涼饅頭,一路小跑來到學校。放學時又跑到菜市場去買最便宜的菜,帶回家做飯,來回往返,一天不明白要跑多遠的路,但這些對他來說都就是微不足道的,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就是“盡自我最大的努力,照顧好母親”。
白駒過隙,這樣的日子一過就就是12年,堅持了4000多個日日夜夜的他,從未有過怨言。想想自我以前的所作所為,突然覺得自我好不孝,但又好幸福。
孟佩杰的事跡讓我感動,另一個叫劉浩的小男孩讓我佩服。劉浩今年10歲,4歲開始學電子琴,7歲開始學鋼琴,也許你覺得這沒什么稀奇,但就是,劉浩,看不見!雖然就是個盲童,但就是他很自信、自強不息、不自卑,他這么堅強就是因為有個堅強的媽媽。劉浩的媽媽把五線譜翻譯成盲譜,一針一針中詮釋出母愛的偉大!
看了這一課,我感受到了幸福。幸福就是感恩、奉獻,有愛就有幸福,幫忙別人能讓自我更快樂。我高呼著幸福宣言:我要成長,我要樂觀,我要自信,我要超越,我要感恩……過好自我的幸福生活。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
昨晚18:30分開始,一堂新的開學第一課,又要開課了,而這一次開學第一課的核心是一個“愛”字。
愛是分享:第一堂課講的是一個合唱團。在呼倫貝爾和大興安嶺深處,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這里的孩子沒有經過專業(yè)訓練,卻擁有天籟般的嗓音。30多個稚氣未脫的孩子為了上學,而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著名教授于丹的演講,帶領著我們的思考“愛是分享”的意義。
隨后,他們還做了一個游戲,于丹老師的即興點評贏來了許久的掌聲。
愛是力量:“最高的武術竟界就是愛,你愛別人,一定沒有敵人,愛,沒有敵人。”剛剛參加過莫拉克風災救援行動的李連杰來到現(xiàn)場,和大家分享了他對生命的感悟,作為志愿者代表,李連杰還帶來兩位志愿者朋友:汶川大地震后,從廢墟里救出20多個孩子的陳巖,以及最早參加抗震救災的徐麗華。最后,李連杰發(fā)出了愛的倡議:“只要我們人人付出一點愛,齊心協(xié)力,什么困難都可以戰(zhàn)勝!每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國家將會越來越強大的?!?BR> 愛是承擔:來自沈陽14歲的馬鵬飛,4歲時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失明奶奶的重任,而馬鵬飛沒有因此而耽誤學習。為了能精心照顧奶奶,每天馬鵬飛從家到學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著去跑著回,每天早上5點起床,做好早飯,喂奶奶吃完飯,準備好涼開水再去學校。貼在他床頭的作息時間表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2:30,他才能上床睡覺,至今已經堅持了九年。央視導演知道他將迎來第14個生日,特意訂了一個蛋糕,在全場人的祝福下,他過了一個特殊、有意義的一個生日。
這次,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啟發(fā)很大,特別是對這個“愛”字的理解,又增深了一層。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一
第一小節(jié)班會“愛是分享”請來了愛講故事的知名學者于丹。于丹這次講的是一個和大草原有關的故事。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大興安嶺深處,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部落,這里的孩子沒有經過專業(yè)訓練,卻都擁有天籟般的嗓音。30多個稚氣未脫的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和布里亞特、巴爾虎蒙古族孩子為了上學,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這群純真的孩子們走出了遼闊的草原,走上了國際舞臺。
愛是力量。
愛是承擔。
來自沈陽13歲的孩子馬鵬飛,4歲時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失明奶奶的重任,而馬鵬飛還沒有因此耽誤學習。為了能精心照顧奶奶,每天馬鵬飛從家到學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著去跑著回。每天早上馬鵬飛5點起床,做好早飯,喂奶奶吃完飯,準備好涼白開水后再去學校。貼在馬鵬飛床頭的作息時間表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2:30,馬鵬飛才能上床睡覺,至今已經堅持了9年。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_350字“放飛你的夢,不怕山高。勇敢做自己,就是最好,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與伙伴一起愛的擁抱?!币皇變?yōu)美的樂曲使我如癡如醉,就這么把我引入了《開學第一課》的王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講的是有夢,才會飛得更高。最讓我感動的是汶川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廖智從小喜歡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雖然沒有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但舞蹈老師的工作也讓她感到無比快樂。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滿周歲的孩子以及她輕靈舞動的雙腿,假肢帶來的劇痛,一度使她放棄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夢想,假肢也被她扔在角落。直到一次獨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廁所,不得不爬著找到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衛(wèi)生間,卻狠狠地摔在地上,在痛哭之后,廖智發(fā)現(xiàn)穿戴假肢也并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廖智,十天學會穿假肢站立行走,一個月后重新開始跳舞,“一旦發(fā)現(xiàn)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么難以戰(zhàn)勝?!苯酉聛淼臅r間,她做了很多健全時不曾嘗試的事情,游泳、攀巖、登山,對夢想的堅持,給了她一次重生。每個人都有夢想,只要努力去克服,就一定會成功的。這是我看《開學第一課》的最深感受。
江蘇南通通州市平潮實驗初中初2,1班初二:龔暉。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二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而其中許許多多事物讓我難以忘懷。
首先是成龍大哥用vcr講述關于他的故事,他在我們這個年紀的時候他也不愛讀書,但他發(fā)現(xiàn)他有動作這一特長,便定下了夢想——拍戲,剛開始他也是遇到了挫折,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至今為止,他身上多處還留下他拍戲的傷疤。他告訴我們,有夢想就要堅持到底。
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c919設計師吳光輝叔叔,他說他是從農村考上大學的,選科目時看飛機設計這一行很好,于是便選了這一行做專業(yè),十年之前,他帶領團隊接下研發(fā)首輛國家自主研發(fā)飛機這一任務,花費了十年,日月艱辛,從黑頭變成白發(fā)蒼蒼,一路上也遇到許多“疑難雜癥”,但他說研發(fā)出我國首臺自主研發(fā)飛機是他的夢想,所以他一直沒有放棄,一直努力堅持下來,才研發(fā)出c919,同時我也非常感謝試飛員,是他們不顧任何危險登上c919s試飛的,我真為我祖國自豪!為祖國驕傲!
最后,張杰的歌聲告訴了我們: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三
這學期《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法律讓生活更美好,是的,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生活在法律中,享有法律的保護?,F(xiàn)在的社會和平安寧而多年前是戰(zhàn)亂紛飛,這為什么呢?這就是國家規(guī)定的法律在維護我們的權益。
我們是學生,是在國旗下長大的。國旗是什么規(guī)定的呢?它和我們的國徽等是由憲法規(guī)定。憲法又是什么呢?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規(guī)定擁有最高法律。在憲法當中,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權利。例如人格權,受教育權,勞動權,人身自由權等。只要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我們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F(xiàn)在有些人不讓小孩讀書,這就觸犯了法律。
我們的祖國是民主的國家,若你的權益受到侵擾時,你可以向法院提出,找回自己應享有的權力。但憲法又規(guī)定,在享受自己的權力時不能侵犯他人的權益。正是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如此和平。
法律保障了我們的各種權益,但在享受權力的同時,我們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
法律固然重要,但真情更重要。同在一片藍天下的我們應該和睦相處。這樣社會更安寧,生活更美好。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四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學校組織我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看到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開學第一課”讀后感1000字。只要我們去用心聆聽幸福的腳步聲,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一直簡單、溫暖地存在著........
和戰(zhàn)爭中的孩子們比起來了,如今我們的生活是快樂的,美好的,幸福的。我們也許永遠都無法想象,那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悲慘人民和孩子們,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自由,整天在擔驚受怕中煎熬著,那是一種多么痛不欲生的感覺啊,但是他們卻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與追求!《烽火家書》就講述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個被八路軍救下送往延安的小女孩,給正在前線上奮勇殺敵的爸爸的一封信。信中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每一句都體現(xiàn)出女兒對父親的鼓勵,每一句都飽含著女兒對父親的牽掛和思念。在那個充滿硝煙的年代,人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平。而如今我們的幸福則是前輩們用熱血揮灑出來的,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我們會愈加珍惜,愈加努力,努力學習!
幸福有時并不需要多么鄭重其事地山盟海誓,也許,幸福就是一段令人感動的旋律。同學們,你們能想象有一個10歲的盲童憑借著堅韌的意志,媽媽的鼓勵和對音樂的熱愛,在國際鋼琴大賽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優(yōu)異成績嗎?他無法看見眼前的五線譜和黑白鍵,但這卻從為阻擋過他逐夢路上堅定的`腳步,他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一步步地接近著自己的夢想,讀后感《“開學第一課”讀后感1000字》。當然他的身邊一直有一個默默奉獻的人陪伴在左右,不離不棄,那個無私的人就是——小劉浩的媽媽。剛剛踏上學琴道路的小劉浩和他的媽媽是坎坷的,由于小劉浩是一個盲童,所師們并不愿意教小劉浩,但是他們卻堅定不移的相信幸福就在身邊,前途是光明的。多年來母子相依為命,兒子體貼母親,母親支持兒子,生活雖然清貧,卻充滿了幸福的味道。母親為了鼓勵兒子,將五線譜翻譯成盲文,又一針一針密密地將濃濃的愛意刻在牛皮紙上,而劉浩正是靠這些凝聚著深沉的母愛的盲譜,譜寫出他逐夢路上最動人的篇章。也許有些人會認為劉浩是不幸的,這么小就失去了光明,人生是坎坷曲折的;而劉浩的媽媽則是辛勞的,一個人獨自將劉浩撫育長大,日子過得清貧。但是當這兩個在我們眼中如此不幸的人站在我們面前時,卻讓我讀懂了什么是愛,什么是幸福。他們并非如此的不幸,因為他們還有彼此,他們之間還有濃厚的愛。世界上最強大的不是苦難,而是愛。有愛就有幸福,小劉浩母子燦爛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如海浪般一波波地拍打,撞擊著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喚醒我靈魂深處的愛與感動。然而,鄧亞萍、張怡筠等通過自己拼搏成功的人的演講及親身經歷更是讓我受益匪淺。
他們的諄諄教誨讓我明白: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比賽,只要你鼓足勇氣,你就是贏家;無論什么事從現(xiàn)在做起就永遠都不會晚;幸福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只要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你就是第一;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成長.......
“開學第一課”讓我受益匪淺,我想今天我所學到的,感悟到的,將陪我走過八年級這個重要的階段,不也許今天我所領悟到的,會陪我走向社會,影響我的一生。這第一課給我上了人生的一課,讓我快樂學習,幸福生活!學海無涯“樂”作舟!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五
又是一年桃李飄香,又是一年金秋送爽。在這豐收的季節(jié)里,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同時也迎來了《開學第一課》。
20:15分,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chuàng)造、未來、奮斗、探索”。第一堂課是夢想。成龍滿身傷痛化為一枚枚勛章,解海龍用照片改變了農村的孩子。讓我們知道“夢想啟發(fā)創(chuàng)造,青少年要敢于有夢”。珠心算世界冠軍王桐晶,十二年訓練生涯中算過的卷子,可以平鋪一百間小學教室。俞敏洪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挫折,終于考上了北京大學。這些讓我們明白,努力奮斗可以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
鄒禮學、聶飛、劉立蘇他們所從事的國家航天事業(yè),時時刻刻都有著生命危險。吳光輝從小熱愛無線電,他是一九七七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最終成為“國產大飛機c919”的總設計師。這些讓我明白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難,創(chuàng)造奇跡。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意猶未盡。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機器幫我們做了許多事情。有人會猜想在未來機器會不會取代人類。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人類什么都讓機器做,那人類就沒有新的發(fā)明產生。機器始終是機器,是人類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沒有靈魂、沒有思維,但人類有。所以我們不該止步不前?!?BR>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未祖國添彩。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六
吳斌,這個名字在xxx年五月份傳遍中國,多少個與他曾不相識的人,都在為他送行,希望他一路走好!整個中國都為他而自豪!而驕傲!
——題記。
開學第一天,我坐在電視機前看了“開學第一課”,這里講了許許多多感人的勵志小故事,但令我最難忘的是“最美司機——吳斌”的故事。
看完這一切,我被吳斌叔叔這種顧全大局的精神所感動了,他在危難時刻首先想到游客們的安全,把車停放在安全地方,以確保游客們安全,才想到自己。我敬佩他,敬佩他在和他人都遇到危難時,把美傳遞出去,去幫助他人!吳斌就像一些生茶葉,游客們就是無滋無味的白開水,把茶葉放到了白開水里,茶葉就會把自己原本的香味擴散出來,讓白開水變得香氣迷人;吳斌就是這樣,他用自己的敬業(yè)美德去感染我們,影響我們,讓我們學習他的精神!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收獲滿滿,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美就在你身邊,美無處不在,古人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那我們就要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探索美、創(chuàng)造美、傳遞美,更要有一個美的人生!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七
我們度過了一個充實而快樂的暑假,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學期。9月2日這天,我們在學校舉行了一個大聚會----”開學典禮”,在”開學典禮”中,我們最喜歡的就是《開學第一課》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要給我們講了孝、愛、禮、強。
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基礎。爸爸、媽媽是我們的啟蒙老師,教會我們最基本的知識與生活技能。爸爸為了我們辛苦賺錢,媽媽為了我放棄了喜歡的工作,我一定要好好孝順他們。其實,并不是賺了多少錢才能去孝順父母,只要有心,只要愿意花自己的時間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順。
看了《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愛要及時表達,不能等待。父母和老師的愛,伴隨我們一生,像指路燈一樣引導我們前進,他們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在這里我要大聲地說:”我愛你們,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敬愛的老師;我愛你們,親愛的同學”。
其次,還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有禮貌,學規(guī)矩,懂禮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同學之間要團結有愛,互幫互助,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公交車上不擠不鬧,禮讓他人。從一點一滴的小事積累,一定會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要做一個懂禮貌,講禮儀的文明小衛(wèi)士。
這期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更堅定了自己的目標,我一定要自強不息,刻苦努力,朝著更高、更強的目標前進。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八
說起文化,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的國粹——-京劇。在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重大作用。
不論在故宮暢音閣的大戲臺,抑或是江南水鄉(xiāng)的“草臺”上,還是在如今個歌劇院里,一些人家的院子里,都有著戲曲的音調,有著濃厚的名族風味。
在古代,京劇表演與現(xiàn)實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而新文化后,京劇推出了一大批現(xiàn)代題材的優(yōu)秀曲目,也就是所說的現(xiàn)代戲。此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的迅速演變,戲曲又創(chuàng)編了新的唱腔,新的音樂,使戲曲藝術有了新突破。
對這門藝術有了喜愛之情,這也就是那愛屋及烏吧,即使京劇的裝扮有點夸張,但這恰恰更能突出京劇的獨特性。
京劇,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有著無限的魅力,一些老外不也喜歡嗎?他們專門來中國拜師學藝,雖然他們不懂戲劇含義,但他們認為這是一門能提高藝術修養(yǎng)的藝術,依然學得很好。
是的,在北京,京劇在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在電視上也能看到,是北京的特色文化,是中國文化中不可丟棄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現(xiàn)在大都流行席卷全國,特別是近一代年輕人對京劇有極大愛好的非常少,對這種傳統(tǒng)文化根本沒有用心去體會,去領悟。京劇的追求與眾不同,每個動作,每句詞要高雅、完美,都要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達到京劇的最高境界,才能體現(xiàn)出一種真正的境界,才能體現(xiàn)出一種真正的高雅藝術。
所以,我們要對文化精髓不離不棄,要對傳統(tǒng)文化繼承并發(fā)揚下去,讓所有人都能知道,我國有一種藝術之最,讓世界都知道中國國粹——京劇,它的傳承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九
每年一度的開學特別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都會講訴一個又一個別開生面的故事和有趣的游戲,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的主題就是“夢想”。
先介紹的是跳傘隊員付麗娟和航天員王亞平。一個從訓練一開始又累又想家到后來愛上跳傘的感覺;另一個在滿懷憧憬的看著神五飛天直到自己也成了大家的“太空老師”。她們難道是隨隨便便就有這樣的成就了嗎?她們是用自己的刻苦努力圓了夢想啊!“有夢才有動力”,她們的故事也一定會激勵更多人去追夢去用努力實現(xiàn)夢想。
第二節(jié)課請出了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雙腿和女兒的“最美舞者”廖智,她作為一個舞蹈家,失去了重要的腿,要是別人,肯定就要精神崩潰支撐不住了。可這個身殘志堅的人,用自己的信念打敗了夢魔,靠著輪椅和假肢,重回了舞蹈,走向了舞臺。她無數(shù)次被打倒,卻每次都爬了起來,“有夢就要堅持”用自己的信念成就夢想,就算沒有成功,只要堅持過就不會后悔,只要不害怕圓夢過程中的困難,它也不是那么難以戰(zhàn)勝。
鋼琴家朗朗,最初只是微不足道的第六第七替補,但他要做一個時刻做好準備的替補?!皺C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要一直相信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另一位加油站媽媽,堅持不放棄自己的智障兒子,手把手的教兒子練鋼琴,終于開導了被所有醫(yī)生認為沒有希望的兒子。事實說“有夢就能出彩”。
放飛夢想的儀式上,88歲的老師潘其華,即使是高齡老人也堅持誨人不倦。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匯聚了大家的夢想,大大小小的夢想匯聚在一起,就是大家的中國夢。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一
幸福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心里、穿透在我的歡聲笑語里!
我的幸福:是爸爸媽媽陪我一起去附近的景點看青山綠水、花香鳥語,是在鄉(xiāng)下上班的爸爸能經?;貋砼闩阄遥沁^年時家里所有的親人能相聚一起,是……我感覺最幸福的是眼睛看著全家福、嘴里吃著零食、心里想著我在學校大隊部值日里應對調皮男同學的鬼點子!
我認為最大的幸福是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我自己學習進步、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
我真幸福呀!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二
今晚,在中央一臺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主題是“幸?!?。節(jié)目的現(xiàn)場。成龍、楊利偉、鄧亞萍、于丹、朗朗、李娜等社會知名人物對“如何讓孩子們有幸福的童年”發(fā)表了演講。
這堂課,重點講述了鋼琴盲童劉浩、重慶跳邁克爾·杰克遜的舞蹈的老師王忠華和他的學生、和“帶著養(yǎng)母上學”的孟佩杰。他們的故事,觸動著觀眾的心。其中,最觸動我的是孟佩杰的故事。
孟佩杰5歲時便失去了父母,被同村的劉芳華收養(yǎng);8歲時,養(yǎng)母劉芳華因病癱瘓,不久后,養(yǎng)父便離家出走,沒有再回家。8歲到20歲,孟佩杰每天都在照顧養(yǎng)母,很用心地照顧。2009年,孟佩杰被距離家鄉(xiāng)一百公里外的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錄取。她不放心養(yǎng)母一個人在家,決定帶著養(yǎng)母上大學。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下了課就去照料養(yǎng)母。
看了孟佩杰的故事,我又感動,又驚訝。感動的是:她20歲瘦弱的身子,就要照顧養(yǎng)母癱瘓的身體。養(yǎng)母照顧了她3年,她就要照顧養(yǎng)母一輩子。這樣的事情,可能在她眼中不算什么。就憑她已經照顧了養(yǎng)母12年,照顧了養(yǎng)母4000多個日子,讓我感動不已。驚訝她4000多個日子,每天重復著給養(yǎng)母洗漱、梳頭、涂藥、健身等事,不會煩,不會說累。有些是生母的孩子,都可能做不到這點。孟佩杰照顧的,卻不是親生母親,而是養(yǎng)母,這一點,感動了每一位觀眾。
孟佩杰她說:幸福是感恩、奉獻。是啊,幸福就是感恩,雖然孟佩杰的養(yǎng)母才照顧了她3年,可這3年里,應該也有許多故事吧!所以,孟佩杰感恩;幸福就是奉獻,孟佩杰因為感恩,奉獻給她養(yǎng)母幸福。
我想,要是我身邊的親人也遭遇了孟佩杰養(yǎng)母的類似情況,我也要盡心盡力的照顧那位親人。就算不是親人,我也會盡力幫助別人,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
有夢想是幸福的,有親人是幸福的,有朋友也是幸福的!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三
由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與教育部共同發(fā)起的《開學第一課》“我愛你中國”大型公益行動正式啟動,并發(fā)起了“今天,我們應該怎樣愛國?”博客征文活動。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就是要在孩子們心間播下愛的種子,通過講述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詮釋出愛國的內涵?!敝醒腚娨暸_經濟頻道總監(jiān)助理許文廣介紹說。在建國60周年的大背景下,今年《開學第一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以“愛的教育”為切入點,將為孩子們開一堂特殊的聚焦“愛”的主題班會。從自尊自愛,親友之愛、家鄉(xiāng)之愛到祖國之愛,啟示孩子們如何理解“愛國”,如何用實際行動詮釋“愛國”,幫助孩子們理解愛的本義、培養(yǎng)愛的能力、在有愛的教育中健康成長。同時,這次公益行動倡議全國中小學每一個班級,每年都要舉行一次關于“愛的教育”的主題班會。
今年,《開學第一課》將在象征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長城腳下開講,繼續(xù)由久負盛望的社會知名人士擔任老師,并已經“招募”到了首批老師———國旗護衛(wèi)隊。在啟動儀式現(xiàn)場,主持人王小丫向國旗護衛(wèi)隊副指導員頒發(fā)了聘書,正式聘請國旗護衛(wèi)隊員成為《開學第一課》的特邀老師。此外,于丹、楊利偉、鄧亞萍、姚明、俞敏洪等社會知名人士均表示愿意擔任《開學第一課》老師。
“祖國在我心中,為國而努力!”奧運會舉重冠軍、《開學第一課》老師代表張湘祥也來到啟動儀式現(xiàn)場,將中國舉重隊的努力喻作中國力量,道出了對祖國之愛的獨特理解。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學校德育處處長于長學告訴記者,今年教育部將提前發(fā)文,要求全國中小學在9月1日組織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上好這堂愛國主義教育課。
去年中央電視臺9月1日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以“知識守護生命”為主題,幫助孩子們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守護生命。授課老師星光熠熠,楊利偉,郎朗,劉歡、宋祖英、于丹傾情講述,姚明等中國男籃團隊、奧運冠軍中國舉重團隊、奧運冠軍帆板團隊齊聚一堂,全國2。2億中小學生一起收看,被稱作是“史上最牛的一堂課”。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四
這個世界上,什么東西“跑”的最快?答案不是獵豹,也不是羚羊,而是眨眼就結束的暑假。假期在盛夏中一晃而過,轉眼,我們就走進了收獲的金秋,書聲瑯瑯的開學季。
實不相瞞,和往后的日子對比,開學第一天總是最快樂的,和許久不見的同學嬉戲打鬧,給嶄新的課本包書皮,撲面而來的油墨味令人忍不住深吸一口,當然還有晚上不容錯過的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這是為中小學生量身定制的公益節(jié)目,它將一個個枯燥無味的大道理,變得生動形象,使人受益匪淺,激勵著每一位電視機前的小觀眾。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時代楷?!?、“八一勛章”獲得者、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科學家、冬奧冠軍、考古學家等奮斗者,傳神地演繹著屬于他們的故事,娓娓道來的聲音,讓人如沐春風,激起陣陣漣漪??吹剿麄冄酆瑹釡I,講述著他們獨一無二的經歷,我知道,我被“征服”了。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榜樣的力量,也感受到了夢想的偉大,堅持的可貴。而這正是我所缺乏的。
回看如今的我,按部就班地上學、上興趣班,做一個人父母心中的乖孩子,但是卻沒有明確的前進目標,不明白我到底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戳诉@一期的《開學第一課》,聽了那么多的榜樣事跡,我明白了,我明白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所要做的是什么。
當下日復一日的生活并沒有錯,也不是要獨樹一幟才叫做特別。想要為建設祖國出一份力,我便要做好一名學生的本分,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運動改善自己的體能,在此基礎上,才可談未來,才能在祖國需要人才之際,伸出雙手,奉獻自身的綿薄之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無論祖國是否需要我,我都應時刻準備著,不僅為了大國,也為小家,只有如此,我才能坦然擁抱光明的未來,擁抱養(yǎng)育我長大的父母。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五
翠綠的樹葉漸漸開始變黃,悶熱的空氣漸漸變得涼爽,又是一年開學季,夏天已悄無聲息地過去,秋天來了!每年的此時此刻,cctv1都會在9月1日晚上準時播放《開學第一課》,今年我當然也不會錯過,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主題為:創(chuàng)造向未來的《開學第一課》。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從曾經的“東亞病夫”,到如今中國自主研發(fā)大型客機c919的首飛,我們在為祖國感到驕傲的同時,也不得不為這背后付出無數(shù)艱辛努力的人們表示敬佩。
成龍作為一張顯眼的“中國名片”,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他也為我們做了有關于“夢想”的演講——他經過無數(shù)次的摔打磨練,成就了自己的夢想的同時也助力了中國的進步,從小人物做起,努力必有結果;攝影師解海龍用鏡頭記錄下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我要上學”的夢想,他在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的同時用照片改變了鄉(xiāng)村孩子的命運,讓我不禁感嘆:知識改變命運,創(chuàng)造改變未來。
知名教育機構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三次高考,從英語33分到考進北大,拿到錄取通知書時還在地里種菜。他告訴我們,奮斗,只要你不放棄你心中的理想你就可以堅持下去。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的進步和進步,這樣的過程。一路奮斗一路精彩。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斗,給自己留下一個精彩的結果。
中國自主研發(fā)大型客機c919的總設計師吳光輝,中國開放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他結合資料為我們詳細介紹了c919的概況,在這“工業(yè)皇冠”的背后除了他還有幾十萬名的科研人員。正是因為他們夜以繼日的努力工作,才有今天中國的崛起。培養(yǎng)出這樣優(yōu)秀的總設計師的老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魏老師。最后,吳總設計師將c919搭載的國旗通過魏老師贈送給母校。這一幕看的我熱血澎湃,并立志將來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報答母校,感謝恩師。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痹谶@樣的朗讀聲中,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落下帷幕。但是所有老師講的道理,卻永遠地烙印在我的心里。
創(chuàng)造向未來,今天過后,我想,我又有了一份前進的動力。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六
《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開學第一課》畫面的次第展開,盯著電視機的小代代變得安靜而嚴肅。
突然,看到五星紅旗后,小代代很認真地問我:”媽媽,我們學校每個星期一都要升國旗,我們都是戴著紅領巾的,因為我們是少先隊員,那現(xiàn)在我要不要戴啊?”
冷不丁冒出的這句話,讓我深感驚訝而又特別欣慰。驚訝的是小代代能夠看到五星紅旗就想起自己的紅領巾,欣慰的是這樣的儀式感已在小代的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想起2018年12月30日,小代代一回家就激動地和我說:”媽媽,我們要尊重祖國。因為我已成為少先隊員了,所以我必須尊重祖國。那天,在操場上,我們學校的一位老師告訴我們,少先隊員要尊重祖國!”
此刻,看到江姐、看到五星紅旗,想起少時,爸爸也和我們兄妹幾個及母親講述過江姐的故事;而今夜,看到江姐的畫面,不識字的老母親也情不自禁地坐到小代代旁邊,和她聊江姐的勇敢和苦難。
這樣的節(jié)目,這樣的開學第一課,這樣的畫面,帶來一絲絲純真的感動,彌漫著一家老小的心田。的確,我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祖國有著無數(shù)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
愿每一位五星紅旗下的少先隊員都尊重祖國,熱愛五星紅旗。唯有尊重,才能更好去愛,唯有尊重,才能好好珍惜和感恩。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七
又到了一年的金秋九月,每年的金秋九月我們都會迎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作為一檔有著多年歷史的電視節(jié)目,陪伴了多少屆學生的開學季。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對于這個主題,我是這么理解的,為了追求心中的夢想,我們每個學生都要拼搏努力,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努力堅持,努力拼搏,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間你就觸及到了夢想。都說量變導致質變,平凡的積累也會有不平凡的改變發(fā)生。
國家與民族的大發(fā)展,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作為學生的我們,今天所學習的知識,就是明天建功新時代的一份微薄力量。國家與新時代給了我們很好的環(huán)境來安靜的學習,喧囂繁雜的社會容下了我們一張安靜的書桌,有這樣好的環(huán)境,我們作為學生,自然應當沉下心來學習,將自己的內功好好提升,才能用學識提升層次,為新時代的建設匯聚起磅礴的力量。
當今的世界已經來到了百年之未有的大變局,我們每個人不能再沉醉于過去的榮光,都應該找準新的機遇,學習新的知識,當然也要溫故知新。往小了說,學習是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人生找準一條提升的道路。往大了說,我們作為學生,是中國的未來,我們是怎樣,未來的中國就是怎樣,為了未來的中國更好,我們也要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好。
看完今年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心中有許多的感觸,也被《開學第一課》中的故事感動到了,有這么多人在為了中國的明天與未來而努力踏實地奮斗,我們當然要不甘人后,勇當人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光添彩,貢獻自己的一份小力量。不要因為自己是小力量就覺得自己渺小,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同路人,要慶幸有這么多的新時代建設生力軍與我們同行!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八
今天是9月1日,是我們學生的開學日。晚上8點,我看了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推出的新學年《開學第一課》。
第一堂課:有夢就有動力?!疤绽蠋煛蓖鮼喥浇o大家講述了自己十年前在電視機前看到楊利偉飛上了太空,然后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十年后也終于夢想成真,成為了中國第二個太空女飛行員。她告訴我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觸摸得到。還有劉冬老師的紙飛機,看著很簡單,我們都會折,但是實際上卻不是那么容易。他是通過不斷的研究,不斷的試驗,才讓這些看似普通的紙飛機有了特別的技能。
第二堂課:有夢就要堅持。廖智老師原來是一個健全的老師,由于地震,她失去了自己的雙腿。她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一個月后就又重新開始嘗試跳舞了。剛開始她帶著假肢行走都非常困難,因為太疼了,但是她還是努力克服了,堅持下來了,所以我們才看到了漂亮的廖智老師,跳了一曲《怒放的生命》。
第三堂課:有夢就能出彩。郞朗的鋼琴興趣是從一部動畫片里得來的。他當年也曾做過第七替補,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放松過自己對鋼琴的嚴格練習。我現(xiàn)在也在學習樂器――二胡,第一次拉出一首小曲的時候,我特別激動。在練琴的過程中,有時一個晚上都拉不好一首曲子,但是我想,只要努力我一定能夠突破它。
我的夢想是將來能當一名動物飼養(yǎng)員。為了這個夢想,我會努力學習,遇到困難,不著急,想辦法慢慢把它解決。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九
這天,就是9月1號,就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在學校里觀看了視頻《開學第一課》,主題就是《幸?!贰?戳碎_學第一課,我受益匪淺。
幸福就是什么?幸福就是感受父母無私的奉獻,就是真摯的愛,幸福就是感恩、就是分享、就是快樂的傳遞,對于一個山區(qū)的孩子來說,幸福卻如同格林童話。
女孩孟佩杰8歲時,母親癱瘓在床上不能動,然而惡魔并沒因此止住腳步,反而變本加厲,不久后父親便丟下他們,撒手人寰。
生活的重擔就無情的落在了佩杰的身上。從此他便每一天不到六點鐘就起床,開始照顧母親,喂母親吃飯,母親就是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了,可他為了上學不遲到,只能一邊跑一邊啃著涼饅頭,一路小跑來到學校。放學時又跑到菜市場去買最便宜的菜,帶回家做飯,來回往返,一天不明白要跑多遠的路,但這些對他來說都就是微不足道的,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就是“盡自我最大的努力,照顧好母親”。
白駒過隙,這樣的日子一過就就是12年,堅持了4000多個日日夜夜的他,從未有過怨言。想想自我以前的所作所為,突然覺得自我好不孝,但又好幸福。
孟佩杰的事跡讓我感動,另一個叫劉浩的小男孩讓我佩服。劉浩今年10歲,4歲開始學電子琴,7歲開始學鋼琴,也許你覺得這沒什么稀奇,但就是,劉浩,看不見!雖然就是個盲童,但就是他很自信、自強不息、不自卑,他這么堅強就是因為有個堅強的媽媽。劉浩的媽媽把五線譜翻譯成盲譜,一針一針中詮釋出母愛的偉大!
看了這一課,我感受到了幸福。幸福就是感恩、奉獻,有愛就有幸福,幫忙別人能讓自我更快樂。我高呼著幸福宣言:我要成長,我要樂觀,我要自信,我要超越,我要感恩……過好自我的幸福生活。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
昨晚18:30分開始,一堂新的開學第一課,又要開課了,而這一次開學第一課的核心是一個“愛”字。
愛是分享:第一堂課講的是一個合唱團。在呼倫貝爾和大興安嶺深處,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這里的孩子沒有經過專業(yè)訓練,卻擁有天籟般的嗓音。30多個稚氣未脫的孩子為了上學,而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著名教授于丹的演講,帶領著我們的思考“愛是分享”的意義。
隨后,他們還做了一個游戲,于丹老師的即興點評贏來了許久的掌聲。
愛是力量:“最高的武術竟界就是愛,你愛別人,一定沒有敵人,愛,沒有敵人。”剛剛參加過莫拉克風災救援行動的李連杰來到現(xiàn)場,和大家分享了他對生命的感悟,作為志愿者代表,李連杰還帶來兩位志愿者朋友:汶川大地震后,從廢墟里救出20多個孩子的陳巖,以及最早參加抗震救災的徐麗華。最后,李連杰發(fā)出了愛的倡議:“只要我們人人付出一點愛,齊心協(xié)力,什么困難都可以戰(zhàn)勝!每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國家將會越來越強大的?!?BR> 愛是承擔:來自沈陽14歲的馬鵬飛,4歲時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失明奶奶的重任,而馬鵬飛沒有因此而耽誤學習。為了能精心照顧奶奶,每天馬鵬飛從家到學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著去跑著回,每天早上5點起床,做好早飯,喂奶奶吃完飯,準備好涼開水再去學校。貼在他床頭的作息時間表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2:30,他才能上床睡覺,至今已經堅持了九年。央視導演知道他將迎來第14個生日,特意訂了一個蛋糕,在全場人的祝福下,他過了一個特殊、有意義的一個生日。
這次,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啟發(fā)很大,特別是對這個“愛”字的理解,又增深了一層。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一
第一小節(jié)班會“愛是分享”請來了愛講故事的知名學者于丹。于丹這次講的是一個和大草原有關的故事。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大興安嶺深處,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部落,這里的孩子沒有經過專業(yè)訓練,卻都擁有天籟般的嗓音。30多個稚氣未脫的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和布里亞特、巴爾虎蒙古族孩子為了上學,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這群純真的孩子們走出了遼闊的草原,走上了國際舞臺。
愛是力量。
愛是承擔。
來自沈陽13歲的孩子馬鵬飛,4歲時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失明奶奶的重任,而馬鵬飛還沒有因此耽誤學習。為了能精心照顧奶奶,每天馬鵬飛從家到學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著去跑著回。每天早上馬鵬飛5點起床,做好早飯,喂奶奶吃完飯,準備好涼白開水后再去學校。貼在馬鵬飛床頭的作息時間表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2:30,馬鵬飛才能上床睡覺,至今已經堅持了9年。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_350字“放飛你的夢,不怕山高。勇敢做自己,就是最好,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與伙伴一起愛的擁抱?!币皇變?yōu)美的樂曲使我如癡如醉,就這么把我引入了《開學第一課》的王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講的是有夢,才會飛得更高。最讓我感動的是汶川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廖智從小喜歡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雖然沒有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但舞蹈老師的工作也讓她感到無比快樂。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滿周歲的孩子以及她輕靈舞動的雙腿,假肢帶來的劇痛,一度使她放棄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夢想,假肢也被她扔在角落。直到一次獨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廁所,不得不爬著找到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衛(wèi)生間,卻狠狠地摔在地上,在痛哭之后,廖智發(fā)現(xiàn)穿戴假肢也并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廖智,十天學會穿假肢站立行走,一個月后重新開始跳舞,“一旦發(fā)現(xiàn)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么難以戰(zhàn)勝?!苯酉聛淼臅r間,她做了很多健全時不曾嘗試的事情,游泳、攀巖、登山,對夢想的堅持,給了她一次重生。每個人都有夢想,只要努力去克服,就一定會成功的。這是我看《開學第一課》的最深感受。
江蘇南通通州市平潮實驗初中初2,1班初二:龔暉。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二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而其中許許多多事物讓我難以忘懷。
首先是成龍大哥用vcr講述關于他的故事,他在我們這個年紀的時候他也不愛讀書,但他發(fā)現(xiàn)他有動作這一特長,便定下了夢想——拍戲,剛開始他也是遇到了挫折,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至今為止,他身上多處還留下他拍戲的傷疤。他告訴我們,有夢想就要堅持到底。
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c919設計師吳光輝叔叔,他說他是從農村考上大學的,選科目時看飛機設計這一行很好,于是便選了這一行做專業(yè),十年之前,他帶領團隊接下研發(fā)首輛國家自主研發(fā)飛機這一任務,花費了十年,日月艱辛,從黑頭變成白發(fā)蒼蒼,一路上也遇到許多“疑難雜癥”,但他說研發(fā)出我國首臺自主研發(fā)飛機是他的夢想,所以他一直沒有放棄,一直努力堅持下來,才研發(fā)出c919,同時我也非常感謝試飛員,是他們不顧任何危險登上c919s試飛的,我真為我祖國自豪!為祖國驕傲!
最后,張杰的歌聲告訴了我們: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三
這學期《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法律讓生活更美好,是的,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生活在法律中,享有法律的保護?,F(xiàn)在的社會和平安寧而多年前是戰(zhàn)亂紛飛,這為什么呢?這就是國家規(guī)定的法律在維護我們的權益。
我們是學生,是在國旗下長大的。國旗是什么規(guī)定的呢?它和我們的國徽等是由憲法規(guī)定。憲法又是什么呢?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規(guī)定擁有最高法律。在憲法當中,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權利。例如人格權,受教育權,勞動權,人身自由權等。只要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我們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F(xiàn)在有些人不讓小孩讀書,這就觸犯了法律。
我們的祖國是民主的國家,若你的權益受到侵擾時,你可以向法院提出,找回自己應享有的權力。但憲法又規(guī)定,在享受自己的權力時不能侵犯他人的權益。正是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如此和平。
法律保障了我們的各種權益,但在享受權力的同時,我們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
法律固然重要,但真情更重要。同在一片藍天下的我們應該和睦相處。這樣社會更安寧,生活更美好。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四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學校組織我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看到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開學第一課”讀后感1000字。只要我們去用心聆聽幸福的腳步聲,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一直簡單、溫暖地存在著........
和戰(zhàn)爭中的孩子們比起來了,如今我們的生活是快樂的,美好的,幸福的。我們也許永遠都無法想象,那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悲慘人民和孩子們,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自由,整天在擔驚受怕中煎熬著,那是一種多么痛不欲生的感覺啊,但是他們卻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與追求!《烽火家書》就講述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個被八路軍救下送往延安的小女孩,給正在前線上奮勇殺敵的爸爸的一封信。信中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每一句都體現(xiàn)出女兒對父親的鼓勵,每一句都飽含著女兒對父親的牽掛和思念。在那個充滿硝煙的年代,人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平。而如今我們的幸福則是前輩們用熱血揮灑出來的,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我們會愈加珍惜,愈加努力,努力學習!
幸福有時并不需要多么鄭重其事地山盟海誓,也許,幸福就是一段令人感動的旋律。同學們,你們能想象有一個10歲的盲童憑借著堅韌的意志,媽媽的鼓勵和對音樂的熱愛,在國際鋼琴大賽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優(yōu)異成績嗎?他無法看見眼前的五線譜和黑白鍵,但這卻從為阻擋過他逐夢路上堅定的`腳步,他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一步步地接近著自己的夢想,讀后感《“開學第一課”讀后感1000字》。當然他的身邊一直有一個默默奉獻的人陪伴在左右,不離不棄,那個無私的人就是——小劉浩的媽媽。剛剛踏上學琴道路的小劉浩和他的媽媽是坎坷的,由于小劉浩是一個盲童,所師們并不愿意教小劉浩,但是他們卻堅定不移的相信幸福就在身邊,前途是光明的。多年來母子相依為命,兒子體貼母親,母親支持兒子,生活雖然清貧,卻充滿了幸福的味道。母親為了鼓勵兒子,將五線譜翻譯成盲文,又一針一針密密地將濃濃的愛意刻在牛皮紙上,而劉浩正是靠這些凝聚著深沉的母愛的盲譜,譜寫出他逐夢路上最動人的篇章。也許有些人會認為劉浩是不幸的,這么小就失去了光明,人生是坎坷曲折的;而劉浩的媽媽則是辛勞的,一個人獨自將劉浩撫育長大,日子過得清貧。但是當這兩個在我們眼中如此不幸的人站在我們面前時,卻讓我讀懂了什么是愛,什么是幸福。他們并非如此的不幸,因為他們還有彼此,他們之間還有濃厚的愛。世界上最強大的不是苦難,而是愛。有愛就有幸福,小劉浩母子燦爛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如海浪般一波波地拍打,撞擊著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喚醒我靈魂深處的愛與感動。然而,鄧亞萍、張怡筠等通過自己拼搏成功的人的演講及親身經歷更是讓我受益匪淺。
他們的諄諄教誨讓我明白: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比賽,只要你鼓足勇氣,你就是贏家;無論什么事從現(xiàn)在做起就永遠都不會晚;幸福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只要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你就是第一;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成長.......
“開學第一課”讓我受益匪淺,我想今天我所學到的,感悟到的,將陪我走過八年級這個重要的階段,不也許今天我所領悟到的,會陪我走向社會,影響我的一生。這第一課給我上了人生的一課,讓我快樂學習,幸福生活!學海無涯“樂”作舟!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五
又是一年桃李飄香,又是一年金秋送爽。在這豐收的季節(jié)里,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同時也迎來了《開學第一課》。
20:15分,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chuàng)造、未來、奮斗、探索”。第一堂課是夢想。成龍滿身傷痛化為一枚枚勛章,解海龍用照片改變了農村的孩子。讓我們知道“夢想啟發(fā)創(chuàng)造,青少年要敢于有夢”。珠心算世界冠軍王桐晶,十二年訓練生涯中算過的卷子,可以平鋪一百間小學教室。俞敏洪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挫折,終于考上了北京大學。這些讓我們明白,努力奮斗可以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
鄒禮學、聶飛、劉立蘇他們所從事的國家航天事業(yè),時時刻刻都有著生命危險。吳光輝從小熱愛無線電,他是一九七七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最終成為“國產大飛機c919”的總設計師。這些讓我明白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難,創(chuàng)造奇跡。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意猶未盡。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機器幫我們做了許多事情。有人會猜想在未來機器會不會取代人類。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人類什么都讓機器做,那人類就沒有新的發(fā)明產生。機器始終是機器,是人類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沒有靈魂、沒有思維,但人類有。所以我們不該止步不前?!?BR>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未祖國添彩。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六
吳斌,這個名字在xxx年五月份傳遍中國,多少個與他曾不相識的人,都在為他送行,希望他一路走好!整個中國都為他而自豪!而驕傲!
——題記。
開學第一天,我坐在電視機前看了“開學第一課”,這里講了許許多多感人的勵志小故事,但令我最難忘的是“最美司機——吳斌”的故事。
看完這一切,我被吳斌叔叔這種顧全大局的精神所感動了,他在危難時刻首先想到游客們的安全,把車停放在安全地方,以確保游客們安全,才想到自己。我敬佩他,敬佩他在和他人都遇到危難時,把美傳遞出去,去幫助他人!吳斌就像一些生茶葉,游客們就是無滋無味的白開水,把茶葉放到了白開水里,茶葉就會把自己原本的香味擴散出來,讓白開水變得香氣迷人;吳斌就是這樣,他用自己的敬業(yè)美德去感染我們,影響我們,讓我們學習他的精神!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收獲滿滿,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美就在你身邊,美無處不在,古人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那我們就要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探索美、創(chuàng)造美、傳遞美,更要有一個美的人生!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七
我們度過了一個充實而快樂的暑假,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學期。9月2日這天,我們在學校舉行了一個大聚會----”開學典禮”,在”開學典禮”中,我們最喜歡的就是《開學第一課》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要給我們講了孝、愛、禮、強。
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基礎。爸爸、媽媽是我們的啟蒙老師,教會我們最基本的知識與生活技能。爸爸為了我們辛苦賺錢,媽媽為了我放棄了喜歡的工作,我一定要好好孝順他們。其實,并不是賺了多少錢才能去孝順父母,只要有心,只要愿意花自己的時間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順。
看了《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愛要及時表達,不能等待。父母和老師的愛,伴隨我們一生,像指路燈一樣引導我們前進,他們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在這里我要大聲地說:”我愛你們,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敬愛的老師;我愛你們,親愛的同學”。
其次,還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有禮貌,學規(guī)矩,懂禮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同學之間要團結有愛,互幫互助,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公交車上不擠不鬧,禮讓他人。從一點一滴的小事積累,一定會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要做一個懂禮貌,講禮儀的文明小衛(wèi)士。
這期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更堅定了自己的目標,我一定要自強不息,刻苦努力,朝著更高、更強的目標前進。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八
說起文化,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的國粹——-京劇。在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重大作用。
不論在故宮暢音閣的大戲臺,抑或是江南水鄉(xiāng)的“草臺”上,還是在如今個歌劇院里,一些人家的院子里,都有著戲曲的音調,有著濃厚的名族風味。
在古代,京劇表演與現(xiàn)實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而新文化后,京劇推出了一大批現(xiàn)代題材的優(yōu)秀曲目,也就是所說的現(xiàn)代戲。此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的迅速演變,戲曲又創(chuàng)編了新的唱腔,新的音樂,使戲曲藝術有了新突破。
對這門藝術有了喜愛之情,這也就是那愛屋及烏吧,即使京劇的裝扮有點夸張,但這恰恰更能突出京劇的獨特性。
京劇,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有著無限的魅力,一些老外不也喜歡嗎?他們專門來中國拜師學藝,雖然他們不懂戲劇含義,但他們認為這是一門能提高藝術修養(yǎng)的藝術,依然學得很好。
是的,在北京,京劇在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在電視上也能看到,是北京的特色文化,是中國文化中不可丟棄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現(xiàn)在大都流行席卷全國,特別是近一代年輕人對京劇有極大愛好的非常少,對這種傳統(tǒng)文化根本沒有用心去體會,去領悟。京劇的追求與眾不同,每個動作,每句詞要高雅、完美,都要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達到京劇的最高境界,才能體現(xiàn)出一種真正的境界,才能體現(xiàn)出一種真正的高雅藝術。
所以,我們要對文化精髓不離不棄,要對傳統(tǒng)文化繼承并發(fā)揚下去,讓所有人都能知道,我國有一種藝術之最,讓世界都知道中國國粹——京劇,它的傳承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內容篇十九
每年一度的開學特別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都會講訴一個又一個別開生面的故事和有趣的游戲,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的主題就是“夢想”。
先介紹的是跳傘隊員付麗娟和航天員王亞平。一個從訓練一開始又累又想家到后來愛上跳傘的感覺;另一個在滿懷憧憬的看著神五飛天直到自己也成了大家的“太空老師”。她們難道是隨隨便便就有這樣的成就了嗎?她們是用自己的刻苦努力圓了夢想啊!“有夢才有動力”,她們的故事也一定會激勵更多人去追夢去用努力實現(xiàn)夢想。
第二節(jié)課請出了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雙腿和女兒的“最美舞者”廖智,她作為一個舞蹈家,失去了重要的腿,要是別人,肯定就要精神崩潰支撐不住了。可這個身殘志堅的人,用自己的信念打敗了夢魔,靠著輪椅和假肢,重回了舞蹈,走向了舞臺。她無數(shù)次被打倒,卻每次都爬了起來,“有夢就要堅持”用自己的信念成就夢想,就算沒有成功,只要堅持過就不會后悔,只要不害怕圓夢過程中的困難,它也不是那么難以戰(zhàn)勝。
鋼琴家朗朗,最初只是微不足道的第六第七替補,但他要做一個時刻做好準備的替補?!皺C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要一直相信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另一位加油站媽媽,堅持不放棄自己的智障兒子,手把手的教兒子練鋼琴,終于開導了被所有醫(yī)生認為沒有希望的兒子。事實說“有夢就能出彩”。
放飛夢想的儀式上,88歲的老師潘其華,即使是高齡老人也堅持誨人不倦。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匯聚了大家的夢想,大大小小的夢想匯聚在一起,就是大家的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