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范文(20篇)

字號:

    總結是一種自省的過程,讓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學習是獲取知識、技能和經驗的過程,是人類進步和發(fā)展的基礎??偨Y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我們挖掘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從而改進自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寫總結提供一些啟發(fā)和思路。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數學課比起其它學科,就顯得枯燥、沒有生機。我就給學生講都熟悉的“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學生一聽都跟著說起來,班上有20名學生,每人都講一遍,就得聽20次。
    學生已經學了小數除法,就讓學生用列豎式來計算10÷3,看看它的商有什么特點?學生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由于沒有要求保留幾位小數,學生就一直往下除,這時我就問了:“能除盡不?”學生說:“除不盡?!蔽揖蛯W生說:“你能把這個商表示出來嗎?”學生都開始想辦法了,聰明的學生想到了用省略號來表示,現在正在搞“高效課”的課改實驗,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
    省略號表示商的算式,叫學生仔細觀察,弄清省略號都表示的是什么。學生在互相說的基礎對循環(huán)小數有了認識。
    64747、6412828等稍有不同的循環(huán)小數,讓學生認真看,找出這兩個循環(huán)小數的不同之處,再把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補充完整。
    整堂課的教學都注重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先是讓學生通過講故事體會“循環(huán)”和“有限”。再讓學生自己寫喜歡的循環(huán)小數,觀察每位同學寫的循環(huán)小數,找出它們的不同,理解了循環(huán)小數有些是從小數部分的第一位開始循環(huán)的,有些是從小數部分的第二位開始循環(huán)。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循環(huán)小數》是小數除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和意義基礎上,了解和認識循環(huán)節(jié)及無限小數和有限小數,并能教熟練的讀寫循環(huán)小數。本著讓學生“學會質疑”、“學會探究”、“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合作”這一目標,在教學設計上我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著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所學對象發(fā)生了興趣,就有了行為內動力,學習便成為一種自覺的活動。因此上課一開始,我先通過聊天的形式讓學生說出喜歡星期幾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循環(huán),再讓學生自己舉出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加深感知。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聯系了生活實際,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學習的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環(huán)節(jié)我是讓學生通過先猜想再驗證來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首先我通過4除以3這一例題讓學生在計算后自己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經過觀察產生猜想商的小數部分不斷重復可能與余數有關,而后通過20。5除以11,讓學生自主探索,驗證這一猜想,得出除法算式的商,揭示循環(huán)小數的定義。
    在理解了循環(huán)小數含義后,我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確定學生的易錯點,出示了幾個典型的小數(可舉例)讓學生判斷。同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還開展了課堂辯論,讓學生評價教師出題的水平,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含義。
    讓學生在思考中創(chuàng)造,這是數學課堂的魅力。在教學循環(huán)小數的簡寫時,我一改以往做法,采用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的方法,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富有個性的寫法,實現了讓學生創(chuàng)新的教學目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回歸課本,了解教材上的寫法,體會數學的簡潔美。
    為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開展了能力測試這一活動。能力測試練習題的設計上盡量避免簡單的重復和模仿,力求典型、多樣、深刻、尤其強調具有開放性,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需求,充分釋放每個學生的潛能和才華,讓人人體驗成功的快樂。
    以上就是本人對本節(jié)課設計的一些思考,當然,在本節(jié)課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如我在教學中,過多的注意預設,使教學放不開手腳,環(huán)節(jié)安排趨于飽和,練習設計有待加強,這樣壓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在今后的教學中特別是環(huán)節(jié)預設應在于精,在于厚重。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循環(huán)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課本的例1,是教學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重復出現的情況,為認識循環(huán)小數提供感性材料。例2通過計算除法式題,呈現了除不盡時商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從某位起重復某個數字;另一種是從某位起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由此引出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并介紹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記法。接著教材介紹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以前學生對小數概念的認識僅限于有限小數,到學習了循環(huán)小數以后,小數概念的內涵進一步擴展了,學生認識到除了有限小數以外,還有無限小數,循環(huán)小數就是無限小數。
    為了讓學生便于理解,上課一開始我就引用了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里住著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里住著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有什么規(guī)律?由此讓學生感知循環(huán)現象。知道這個故事在”不斷重復“,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這種”不斷重復“的現象數學上叫”循環(huán)“。
    在探究循環(huán)小數特征時,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充分感知數學中的循環(huán)現象。教學時我先引出例題,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發(fā)現這些除法試題無論除到小數點后面多少位,都除不盡,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計算后我讓學生初步感受循環(huán)小數的特點。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商有什么特點,并想一想商如何表示?為什么使用省略號?在學生弄明白了循環(huán)小數的特征的基礎上接著概括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引出循環(huán)小數、循環(huán)節(jié)、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最后做相關練習,鞏固新知識。
    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認為以下幾方面是做得較好的:
    1、注重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學習興趣。這節(jié)課是概念課,大多數學生都對此不感興趣。在這節(jié)課中,我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講故事,猜一猜,找朋友等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
    2、注重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生算出400÷75這道算式后,給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如:為什么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它和每次出現的余數有什么關系?……盡量多給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機會。
    3、讓學生來當小老師。在引出循環(huán)小數、循環(huán)節(jié)、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后,我讓學生當小老師,找出這些概念中的關鍵詞,并逐個理解,從而使學生對循環(huán)小數概念有一個更全面、更完整的認識。
    但一節(jié)課后我也感覺有許多不足之處:1、本節(jié)課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觀察的材料較少,針對循環(huán)小數的重點”依次不斷重復“這幾個關鍵詞語可以再出幾道練習題,使學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特點。2、在練習的設計中對于循環(huán)小數的簡寫形式可以增加混循環(huán)小數的形式,同時也可以增加循環(huán)小數與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的區(qū)分,使學生更清晰的理解循環(huán)小數。其次由于循環(huán)小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讀一讀循環(huán)小數,但在教學中仍忽略了這一點。3、對于商是循環(huán)小數的豎式計算,有些學生往往不知道該除到哪一步就不用繼續(xù)再除,這也是今后教學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注重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能為更多的學生服務。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1.整節(jié)課學生都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知識的引導者,組織者,每個學生都充分的參與進來了,效果較好,“循環(huán)小數”教學反思。學生很會提問題,比如:是不是末尾加省略號都是循環(huán)小數?為什么不寫余數?無限小數一定是循環(huán)小數嗎?這些問題就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抓住這些問題,通過一環(huán)一環(huán)的活動,學生理解了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循環(huán)節(jié)、無限小數和有限小數。
    2.在鞏固練習中我設計三題,第一題是叛斷是否循環(huán)小數,第二題是循環(huán)小數的簡寫。第三題是比較大小。這些練習由易到難,很有層次性,有梯度,也比較有爭對性,教學反思《“循環(huán)小數”教學反思》。
    3.本節(jié)課由于內容有點多,導致很多知識點理解的深度不夠,時間安排上比較倉促,但是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專注力很好,能做到及時補充、糾錯,敢于質疑。平時基礎很差的同學都掌握的很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4.在進行小數分類時,我忽略了以下知識點:無限小數還可以分成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和無限循環(huán)小數。
    5.有學生問:得數為什么沒有寫余數?我沒有講清,后來在評課的時候聽高老師點評時,覺得確實有道理:“商無限接近準確值,所以余數無限接近0。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我班男生400米誰跑得最快?成績如何?和王鵬比比,(出示例題)。全班齊筆算王鵬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觀察豎式,你發(fā)現了什么?(組織學生小組內交流)可能發(fā)現。
    余數總是25。
    繼續(xù)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
    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
    師:你們怎么能肯定會永遠除不完,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明確余數一旦重復出現,商也就重復出現。
    師: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為什么使用省略號?(師板書)。
    出示:281878.611。
    先計算,再說一說這些商的特點。(請生板演計算結果)。
    學生討論后,指名匯報,教師抓住學生回答:如1、小數部分,位數無限(或者除不盡)。2、有的是一個數字不斷重復出現,有的是兩個教師小結循環(huán)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4、鞏固練習:下列哪些是循環(huán)小數?
    0.99952.525254.16773.2121213.1415926。
    學生評議。
    5、介紹簡便記法。
    如5.333還可以寫作5.3、7.14545還可以寫作7.145,請學生把前面判斷題中的循環(huán)小數用簡便記法寫一寫。(請學生板演),同座互相檢查,大家交流訂正,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
    (52.52525可能出現問題52.5252.52552.52,師生共同辨析)。
    7、理解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意義。
    師:想一想,兩個數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請舉例說明?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
    師適時拋出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概念,并板書,判斷前面練習題中的`小數哪些是有限小數?哪些是無限小數,使學生明確循環(huán)小數屬于無限小數。
    學生有可能會質疑,結果會不會是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教師可根據課堂或本班學生實際和學生共同分析。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huán)小數的特點,從而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了解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記法。
    2、理解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意義,擴展數的范圍。
    3、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循環(huán)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我用游戲導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再通過除法計算讓學生發(fā)現有些能除盡有些除不盡。由此通過對這些除法計算過程及結果的比較,觀察它們的商和余數有什么特點,由于余數依次不斷重復出現,商也依次不斷重復出現。讓學生發(fā)現商和余數的關系。并且這樣的重復是循環(huán)不斷的。從而,引出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然后通過兩個數相除時商的兩種情況,介紹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以前學生對小數概念的認識僅限于有限小數。通過對循環(huán)小數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除了有限小數以外,還有無限小數,循環(huán)小數就是一種無限小數。理解循環(huán)節(jié)、純循環(huán)小數和混循環(huán)小數等概念,及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記法。
    本節(jié)課是通過猜想、驗證、現舉例、最后概括、層層加深對“循環(huán)小數”的理解,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通過學生間合作、自己概括定義,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定義,同時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一開始,我就用游戲的形式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又用了學生身邊的循環(huán)現象為導入點,讓學生體驗“循環(huán)”的意思,從而說說生活中的“循環(huán)現象”,將生活與數學融合在一起,使學生真正理解“循環(huán)”含義。從而為學生架起知識遷移的橋梁。
    在新課中,我首先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數學中的問題,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算,自己參入練習,不斷地觀察、分析、比較討論等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探究的樂趣,從而使生硬的概念課堂變得生動起來。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循環(huán)小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循環(huán)小數》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循環(huán)小數、無限小數、有限小數的意義,能用簡便方法讀寫循環(huán)小數。難點是會用循環(huán)小數表示除法的商。這節(jié)課是學生在學習了一個數除以小數之后進行的,教學中學生可以把小數除法的知識遷移到循環(huán)小數中,只是在寫商的時候要學會用循環(huán)小數的寫法。
    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是按照太谷三代導學案的做法進行教學的,首先給學生5分鐘時間讓學生小組交流自學導讀單的學習情況,解決因為粗心等原因做錯的'題,對自學導讀單上小組討論交流后還不會的題在接下來的分層訓練過程中認真聽講和自學導讀單類似的題的解題過程,教學反思《《循環(huán)小數》教學反思》。第二步重點對學生進行分層訓練,在分層訓練的過程中按照單雙列同學分別做不同的題,并且挑兩個同學在黑板上展示。由于本節(jié)課知識難度不是太大,所以在訓練過程中學生展示的效果比較好。
    本節(jié)課遇到的一個困惑是在給學生講“循環(huán)小數是無限小數,無限小數就是循環(huán)小數”這一道判斷題的時候,由于害怕講的太深,學生不但聽不懂而且越聽越混,還擔心在這道題上耽誤的時間太長而影響整節(jié)課,處理的時候比較模糊。這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是要避免的。
    總之,本節(jié)課認真按照太谷三代導學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較好的把握了教和學的關系,使學生輕松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內容,并且效果很好。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數學課堂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必須具有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在上《循環(huán)小數》這節(jié)課時,以一個學生們都很熟悉的簡短詼諧的故事導入新課,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非常自然地進入了新課。同時,我提出問題:生活中還有像這樣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無窮無盡的現象嗎?你能舉例嗎?通過學生舉生活中有關循環(huán)現象的例子,不僅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也讓學生感知什么是依次不斷重復出現?誰在循環(huán)?這樣,有效地分解了教學難點。
    這樣不僅讓學生用已學的知識進行分類,也能讓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發(fā)現新知,弄清知識的前后聯系,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和自學的能力,養(yǎng)成自己解決新問題的好習慣。
    教學時,我從學生功能的思維特點出發(fā),先讓學生進行課前研究,知道有關循環(huán)小數的一些概念,再按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判斷循環(huán)節(jié)寫法豎式計算,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逐步加深對循環(huán)小數的認識,并注意讓學生在應用新知的過程中,加深對新知的理解。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3、在猜想、驗證過程中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培養(yǎng)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認識循環(huán)小數,能正確使用循環(huán)小數表示商;認識循環(huán)節(jié),能正確進行循環(huán)小數的簡寫。
    理解循環(huán)小數產生的原因,能正確進行豎式的簡寫。
    一、提示矛盾,感知循環(huán)。
    1、男女生比賽計算:15.6÷127÷3。
    2、觀察思考:觀察這個豎式,你發(fā)現了什么?
    (余數重復出現,商就跟著重復出現。感知有限、無限)。
    二、深入研究,認識循環(huán)。
    1、思考:這是一種偶然現象嗎?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請同學們嘗試計算。
    出示例8:先計算,再說一說這些商的特點。
    28÷18=78.6÷11。
    1觀察這些算式的商,可以發(fā)現有什么共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感知:都是無限的;
    都有一個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
    2提示概念:
    出示: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循環(huán)小數。
    3、判斷:下面哪些小數是循環(huán)小數?為什么?
    5.78780.555……3.83999……3.010010001……。
    5、提示循環(huán)節(jié)概念,掌握簡便寫法。
    1學生自學教材第34頁有關循環(huán)小數的知識,全班交流,理解認識:
    a.循環(huán)節(jié):一個循環(huán)小數的小數部分,仿效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就是這個小數的循環(huán)節(jié)。
    學生舉例說明。
    b.循環(huán)小數的簡寫:寫循環(huán)小數時,可以只寫第一個循環(huán)節(jié),并在這個循環(huán)節(jié)的首位和末位數字上面各記一個小圓點。
    舉例:如5.333……寫作:5.3(五點三,三循環(huán))。
    6.9258258……寫作:6.9258(六點九二五八,二五八循環(huán))。
    強調:只需要寫出一個循環(huán)節(jié),簡便記法只在首位和末位點上小圓點。
    c學生嘗試從簡便記法怎樣到一般寫法。
    強調:循環(huán)節(jié)只寫一遍。
    只在首位和末位點上小圓點。
    d.逆向運用:從簡便計法展開到一般寫法。
    2、回顧豎式,說一說除到哪一位就能判定循環(huán)節(jié)。
    (當余數第二次重復出現時,就可以停止)。
    3、練習,列豎式。指導學生根據余數情況盡可能早地判定循環(huán)小數,并用簡便寫法記得數。
    2.29÷1.123÷3.3。
    三、鞏固練習。
    課本34頁做一做1:用簡便形式寫出下面的循環(huán)小數;
    37頁第9題:比較小數的大小。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
    教學目標: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huán)小數的特點,從而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了解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記法。
    2、理解“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觀察、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理解依次重復出現的意義。
    從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引入,比如今天是星期幾,誰會說?接著說能說完嗎?為什么?
    引出:這種“依次不斷重復”的情況稱為“循環(huán)”(板書:循環(huán))。
    出示教材第33頁例7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并說出圖意,并找數學信息,獨立列式:400÷75,讓學生用豎式計算,并說一說在計算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
    發(fā)現:余數重復出現“25”;商的小數部分連續(xù)地重復出現“3”。
    3、引出課題。
    追問:像這樣除下去,能除完嗎?(不能)。
    二、互動新援。
    (當余數重復出現時,商就要重復出現)。
    引導學生說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號表示永遠除不盡的商。(板書:400÷75=5。333……)。
    2、出示第33頁例8的兩道計算題,讓學生自主計算,并說說商的特點。
    通過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余數重復出現5和6,商會重復出現4和5總也除不盡。
    3、比較上面三個算式的商,你有什么發(fā)現?
    400÷75和28÷18的商,從小數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斷重復出現某個數字。78.6÷11的商,從小數的第二位起不斷地依次重復出現數字4和5。
    師小結: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huán)小數。
    4、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認識循環(huán)節(jié),
    如:5.333……的循環(huán)節(jié)是3;
    7.14545……的循環(huán)節(jié)是45。
    如:5。333……寫作5。
    6.9258258……和6.95。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自主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
    想一想,兩個數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引出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四、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一
    循環(huán)小數的學習,我依然采用了小組合作交流的模式,但是在用時上,還是很長時間,但在學習過程中,我卻有了新的發(fā)現,當孩子們在小組展示交流時,孩子們有了一種自我交流的意識,須得把自己的想法、把同伴的想法都交流后,才讓老師說話,無疑這也是我們課堂要追求的一種狀態(tài),只有這種良好的狀態(tài)持續(xù)下去,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們養(yǎng)成思考與交流的習慣,才能讓孩子們養(yǎng)成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我這個教師看來真的是作為一個配角了,甚至我想參與時,孩子們把我擋了回來“老師,還有交流的同學呢?”我只好把我想說的放下,當同學們終于給我機會時,我驀然間發(fā)現自己想說的話忘記了,看來,我的功力修煉地還不夠。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對循環(huán)小數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并且通過第二節(jié)課中的拓展練習,讓孩子們對循環(huán)小數的認識不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是更深入,讓孩子們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概念,同時,也為老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好的案例,那就是我們老師在上課時,雖然,我們要精心上課,需要完成學校要求的一些東西,但想要真的讓自己的課堂活起來,想要讓孩子們學習的知識活起來,既具有靈活性,有具有應用性。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做好第一手的準備,那就是充分的備課,讓孩子們得到的是老師游刃有余的教誨,而非教師準備不足的尷尬,只有老師在備課時,既關注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本身,同時,又關注到了,本節(jié)課知識的應用與拓展,才能真正地讓每一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活起來,靈動起來,讓自己的課堂和所學習的知識具有了生命力,也只有有生命力的知識才能變得真正的有意義,也只有如此,我們的課堂孩子們才能真正地參與其中愛學樂學!
    每節(jié)課中,我們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和感受,而教師首先做到充分的準備是一節(jié)課是否成功的關鍵,如果沒有教師的提前做好的一切準備,那么我們的課堂也就已經失敗了,何必什么事都怨到孩子們身上呢?只有內容充實的課堂才會吸引孩子們的學習。
    另外,在這節(jié)課中,我也感受到了對于孩子常規(guī)的重視對于孩子數學基本能力的重要性,比如相關內容的口算,相關內容的各種題型的訓練,都應該讓孩子們不間斷地進行培養(yǎng)與訓練,否則,孩子們的學習就會顧此失彼,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孩子們學習的好壞,更多的在于教師是否擁有正確的把握能力!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二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huán)小數的特點,從而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了解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記法。
    2、理解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意義,擴展數的范圍。
    3、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并能用循環(huán)小數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并能用循環(huán)小數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先聽老師講一個故事,看你能從這個故事中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教師講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洞,洞里住著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對小猴子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洞,洞里住著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對小猴子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洞,洞里住著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對小猴子說:從前有座山,……)
    生:這個故事總是在重復同一個內容。
    師:不錯!大家已經發(fā)現這個故事的一個特點了。
    板書:不斷重復
    師:誰能根據這個特點接著老師的故事繼續(xù)往下講?
    讓幾個學生繼續(xù)講這個重復的故事。
    師:照這樣講下去,你發(fā)現這個故事還有一個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討論后回答:這個故事一直不斷重復出現
    隨學生的回答板書:
    1(完整板書:依次不斷重復出現)
    2、然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的”的現象。
    學生舉例后教師小結:生活中象這種“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現象很多,我們把這種現象還可以叫做——(循環(huán)現象,板書:循環(huán))
    (設計意圖:采用故事的形式導入,使學生感到特別愛聽,興趣盎然,將故事與數學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循環(huán)”的含義,從而為后面學習新知作好的鋪墊。)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生活中有很多這種循環(huán)現象:
    1.我班男生400米誰跑得最快?成績如何?和“王鵬”比比,(出示例題)。全班齊筆算王鵬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環(huán)小數的特點。
    觀察豎式,你發(fā)現了什么?(組織學生小組內交流)
    可能發(fā)現:1、余數總是“25”。2、繼續(xù)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3、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
    師:你們怎么能肯定會永遠除不完,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明確余數一旦重復出現,商也就重復出現。
    師: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為什么使用省略號?(師板書)
    3、總結概括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
    出示:28÷1878.6÷11
    先計算,再說一說這些商的特點。(請生板演計算結果)
    學生討論后,指名匯報,教師抓住學生回答:如1、小數部分,位數無限(或者除不盡)。2、有的是一個數字不斷重復出現,有的是兩個……。
    4、在學生用自己的話歸納出了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之后,讓他們看書學習第28頁,解決以下問題:
    (1)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你覺得重點詞語有哪些?(2)什么是循環(huán)節(jié)?
    (3)怎樣簡便寫出循環(huán)小數?(4)怎樣讀循環(huán)小數?
    學生反饋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劃出重點詞并板書簡寫。
    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huán)小數。
    5.加深理解:循環(huán)小數后邊的省略號表示什么?(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
    6、鞏固練習:下列哪些是循環(huán)小數?
    學生評議。
    7、介紹簡便記法
    如5.333…還可以寫作5.3、7.14545還可以寫作7.145,請學生把前面判斷題中的循環(huán)小數用簡便記法寫一寫。(請學生板演),同座互相檢查,大家交流訂正,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
    學生反饋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劃出重點詞并板書簡寫。
    7、理解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意義。
    師:想一想,兩個數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請舉例說明。
    接著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獨立計算,提醒學生如果遇到問題,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組內討論,同時請兩名學生板演。
    小組討論后指名匯報:在計算中遇到了什么情況?出現了什么現象或規(guī)律?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三
    一、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為學生架起知識遷移的橋梁《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毙抡n開始,我用動作游戲的形式的循環(huán)現象為導入點,讓學生體驗“循環(huán)”的意思,從而說說生活中的“循環(huán)現象”,將生活與數學融合在一起,使學生真正理解了“循環(huán)”含義,從而為進一步探究“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及寫法架起橋梁。
    二關注學生發(fā)展――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學習不應是簡單個體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一個主體對自己感興趣的且是現實的生活性主題的探究與發(fā)展的過程。在新課中,我首先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計算王鵬每秒速度,使主動探究數學中的問題,通過讓學生筆算、不斷地觀察、分析、比較、討論等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和做數學的價值。
    (三)關注學生實際應用――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內化。
    這節(jié)課所可以精進的空間還很大,在閑暇時間還會進一步使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更加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體現自身的教學風格。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四
    教學目標: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huán)小數的特點,從而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了解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記法。
    2、理解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意義,擴展數的范圍。
    3、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并能用循環(huán)小數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教學難點:
    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并能用循環(huán)小數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先聽老師講一個故事,看你能從這個故事中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教師講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洞,洞里住著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對小猴子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洞,洞里住著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對小猴子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洞,洞里住著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對小猴子說:從前有座山,……)。
    生:這個故事總是在重復同一個內容。
    師:不錯!大家已經發(fā)現這個故事的一個特點了。
    板書:不斷重復。
    師:誰能根據這個特點接著老師的故事繼續(xù)往下講?
    讓幾個學生繼續(xù)講這個重復的故事。
    師:照這樣講下去,你發(fā)現這個故事還有一個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討論后回答:這個故事一直不斷重復出現。
    隨學生的回答板書:
    1(完整板書:依次不斷重復出現)。
    2、然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的”的現象。
    學生舉例后教師小結:生活中象這種“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現象很多,我們把這種現象還可以叫做――(循環(huán)現象,板書:循環(huán))。
    (設計意圖:采用故事的形式導入,使學生感到特別愛聽,興趣盎然,將故事與數學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循環(huán)”的含義,從而為后面學習新知作好的鋪墊。)。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生活中有很多這種循環(huán)現象:
    1.我班男生400米誰跑得最快?成績如何?和“王鵬”比比,(出示例題)。全班齊筆算王鵬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環(huán)小數的特點。
    觀察豎式,你發(fā)現了什么?(組織學生小組內交流)。
    可能發(fā)現:1、余數總是“25”。2、繼續(xù)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3、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
    師:你們怎么能肯定會永遠除不完,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明確余數一旦重復出現,商也就重復出現。
    師: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為什么使用省略號?(師板書)。
    出示:28÷1878.6÷11。
    先計算,再說一說這些商的特點。(請生板演計算結果)。
    學生討論后,指名匯報,教師抓住學生回答:如1、小數部分,位數無限(或者除不盡)。2、有的是一個數字不斷重復出現,有的是兩個……。
    4、在學生用自己的話歸納出了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之后,讓他們看書學習第28頁,解決以下問題:
    (1)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你覺得重點詞語有哪些?(2)什么是循環(huán)節(jié)?
    (3)怎樣簡便寫出循環(huán)小數?(4)怎樣讀循環(huán)小數?
    學生反饋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劃出重點詞并板書簡寫。
    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huán)小數。
    5.加深理解:循環(huán)小數后邊的省略號表示什么?(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
    6、鞏固練習:下列哪些是循環(huán)小數?
    學生評議。
    7、介紹簡便記法。
    如5.333…還可以寫作5.3、7.14545還可以寫作7.145,請學生把前面判斷題中的循環(huán)小數用簡便記法寫一寫。(請學生板演),同座互相檢查,大家交流訂正,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
    學生反饋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劃出重點詞并板書簡寫。
    7、理解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意義。
    師:想一想,兩個數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請舉例說明。
    接著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獨立計算,提醒學生如果遇到問題,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組內討論,同時請兩名學生板演。
    小組討論后指名匯報:在計算中遇到了什么情況?出現了什么現象或規(guī)律?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五
    三、鞏固練習,發(fā)散思維。
    (1)請同學們判斷下面哪幾個數是循環(huán)小數,為什么?(課件顯示)。
    0.999……3.1415926……0.547745……3.212121。
    5.02727……6.416416……。
    這些循環(huán)小數能不能簡便寫法,請自學課本,了解循環(huán)節(jié)和簡便寫法。只寫出一個循環(huán)節(jié),在循環(huán)節(jié)的首位和末位上面點上小圓點。
    (2)將上面的循環(huán)小數用簡便寫法記錄下來。
    (3)式計算下面各題,哪些是循環(huán)小數?將循環(huán)小數表示出來。(課本29頁第1題。)。
    5.7÷95÷86.64÷3.3。
    (4)跳起來摘葡萄。
    四、從質疑問難中,暢談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什么疑問?
    一、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為學生架起知識遷移的橋梁《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毙抡n開始,我用動作游戲的形式的循環(huán)現象為導入點,讓學生體驗“循環(huán)”的意思,從而說說生活中的“循環(huán)現象”,將生活與數學融合在一起,使學生真正理解了“循環(huán)”含義,從而為進一步探究“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及寫法架起橋梁。
    二關注學生發(fā)展――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學習不應是簡單個體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一個主體對自己感興趣的且是現實的生活性主題的探究與發(fā)展的過程。在新課中,我首先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計算王鵬每秒速度,使主動探究數學中的問題,通過讓學生筆算、不斷地觀察、分析、比較、討論等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和做數學的價值。
    (三)關注學生實際應用――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內化。
    從認識的過程來說,形成概念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即從個別的事例總結出一般性的規(guī)律;鞏固概念則是識記概念和保持概念的過程,是加深理解和靈活運用概念的過程,即從一般到個別的過程。好的練習設計能夠鞏固學生的知識,進而延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完新知后,根據由淺入深的原則,力求做到人人學有必須的數學,我設計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學有所獲。第一題是基本題,是通過從數字樂園中,找循環(huán)小數。第二題綜合題,通過根據實際情況,取循環(huán)小數的近似值,加強知識間的聯系,培養(yǎng)實際應用能力。最后一道是發(fā)展題,一方面讓學生研究循環(huán)小數的規(guī)律,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節(jié)課所可以精進的空間還很大,在閑暇時間還會進一步使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更加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體現自身的教學風格。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六
    教學目的:1、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循環(huán)小數概念的理解。
    2、能比較兩個(含)循環(huán)小數的大小。
    學具準備: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主動回顧,知識再現。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二、單項訓練,夯實基礎。
    完成p30.1。
    全班練,指名板演,哪些題的商是循環(huán)小數,如何判斷的?
    2、進一步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寫法,完成p30.2。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選擇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對。
    3、求循環(huán)小數的近似值。完成p30.3。先請學生說說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三、深化練習。完成p30.6先觀察這些小數的特點,再試一試.
    請學生說出判斷大小的過程,教師適時評價。
    1、想到把這些簡便記法的循環(huán)小數還原。
    2、2、1.23o1.233,只還原到第三位小數。
    師小結:需要先觀察,再比較,比較方法與以前比較小數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獨立練習:p304、5。
    課后反思: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七
    循環(huán)小數是個新知識。這部分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教材通過例8,先讓學生做除法。通過實際計算,發(fā)現這些除法無論除到小數點后面多少位,都除不盡。然后,教材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商有什么特點,并想一想這是為什么。根據學生計算出的除法豎式,引導學生發(fā)現商和余數的關系。由于余數重復出現,商也重復出現,而且這樣的重復是循環(huán)不斷的。從而,引出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接著,教材通過兩個數相除時商的兩種情況,介紹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以前學生對小數概念的認識僅限于有限小數。到學習了循環(huán)小數以后,小數概念的內涵進一步擴展了,學生認識到除了有限小數以外,還有無限小數,循環(huán)小數就是一種無限小數。最后,介紹循環(huán)節(jié)、純循環(huán)小數和混循環(huán)小數等概念,這些都是選學內容。介紹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記法,說明當兩個數相除不能除盡時,可以用循環(huán)小數表示商,小數的循環(huán)部分可以只寫出第一個循環(huán)節(jié),并在這個循環(huán)節(jié)的首位和末位數字上面各記一個圓點。
    學情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思維活躍,上課時還能夠專心聽講,積極主動發(fā)言,善于提問。學生在生活中已感受過循環(huán)、重復的現象,也經歷過將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的活動,具備了初步的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能力,為今天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循環(huán)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以前學生對小數概念的認識僅限于有限小數,到學習了循環(huán)小數以后,小數概念的內涵進一步擴展了,學生認識到除了有限小數以外,還有無限小數,循環(huán)小數就是一種無限小數。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初步理解循環(huán)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意義,能正確地區(qū)分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了解循環(huán)節(jié)的概念和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記法。
    思維發(fā)展目標:經歷循環(huán)小數的認識過程,體驗探究發(fā)現的學習,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tài)度目標:感受數學的美與樂趣,激發(fā)探究的欲望,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滲透集合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筆算,發(fā)現循環(huán)小數的規(guī)律,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判斷循環(huán)節(jié)數字,用簡便記法表示循環(huán)小數。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八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與反思】教學目標:1、在自主計算、借助計算器計算的活動中,經歷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的過程。
    2、知道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環(huán)小數。
    3、體會計算器的作用,在借助計算器進行教學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現象中,感知“循環(huán)”
    師:你們最喜歡星期幾?為什么?
    生:星期六、星期天。
    師:為什么?
    生:星期六、星期天不用上課。
    師: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日,一個挨一個按一定的順序出現,我們把它叫做“依次”,(教師板書:依次。)。
    一個星期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重復出現”,(板書:重復出現)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依次不斷重復出現”,(完整板書:依次不斷重復出現)。
    師:說說生活中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的”的現象。
    學生舉例后教師小結:生活中象這種“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現象很多,我們把這種現象還可以叫做――(循環(huán)現象,板書:循環(huán))。
    【評析】采用聊天的形式導入,使學生感到特別親切,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生活與數學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循環(huán)”的含義,從而為后面學習新。
    知作好的鋪墊。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課。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出示32÷6和2.7÷11。
    兩個除法算式請同學們分組計算。通過計算你們有什么發(fā)現?
    生:除不盡。
    師:除了除不盡外你們還發(fā)現什么沒有?
    生:商不斷的重復出現。
    師:為什么商會重復不斷的出現呢?
    生:因為它們的余數會重復出現,所以商也會重復出現。
    師:32÷6的商怎么表示?
    生:商用5.333……表示。
    師:5.333……會一直重復出現什么?里面會有多少個3呢?
    師:“……”這個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商是從第幾位開始重復出現的?(板書:從第一位開始)請同學們用這樣的方法表示出2.7÷11商。
    1、小練習。
    能說出省略號表示的意思嗎?
    2÷9=0.222……5÷12=0.4166……9÷55=0.16363……。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九
    1、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循環(huán)小數概念的理解。
    2、能比較兩個(含)循環(huán)小數的大小。
    計算器。
    一、主動回顧,知識再現。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二、單項訓練,夯實基礎。
    1、進一步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
    完成p30.1。
    全班練,指名板演,哪些題的商是循環(huán)小數,如何判斷的?
    2、進一步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寫法,完成p30.2。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選擇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對。
    3、求循環(huán)小數的近似值。完成p30.3。先請學生說說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三、深化練習。完成p30.6先觀察這些小數的特點,再試一試.
    請學生說出判斷大小的過程,教師適時評價。
    1、想到把這些簡便記法的循環(huán)小數還原。
    2、2、1.23o1.233,只還原到第三位小數。
    師小結:需要先觀察,再比較,比較方法與以前比較小數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獨立練習:p304、5。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認識循環(huán)節(jié),學會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寫法。
    2、使學生經歷觀察和比較循環(huán)小數特點的過程,提高他們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理解依次重復出現的意義。
    (1)出示月歷表。月歷表中的星期幾是按照怎樣的規(guī)律排列的?(星期一后是星期二,直到星期天,再回到星期一,繼續(xù)重復)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稱它為“依次不斷重復”,或者說是“循環(huán)”。
    (2)觀察月歷,理解依次重復和循環(huán)的含義。
    2、導入:生活中有這些重復現象,數學計算中也會遇到一些重復現象,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就一起探討吧。
    二、小組合作,探索新知。
    1、教學例8。
    (1)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例8的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并說出圖意。
    師:請看屏幕,它都提供了哪些數學信息?
    (2)學生獨立列出算式:400÷75。
    (讓學生試著計算,看他們有什么發(fā)現。)。
    (4)全班交流。
    問:在計算過程中是否遇到什么問題?
    (它的商有除不盡的現象。)。
    (5)如果繼續(xù)除下去會是什么情況?(余數的數字和商的數字還會不斷重復出現)。
    2、出示例9兩題:28÷1878.6÷11。
    男生做第一題,女生做第二題。(體驗余數的數字和商的數字不斷重復出現的情況。)。
    3、討論:怎樣表示這個除不盡的商呢?討論除不盡的現象。
    4、你知道這樣的小數叫什么小數嗎?
    循環(huán)小數有什么特點呢?在循環(huán)小數里,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叫什么呢?怎樣表示循環(huán)小數呢?看教材p28第一小節(jié),將概念性的名詞做上記號。
    5、看教材理解。
    三、理解循環(huán)節(jié)、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1、看教材。
    反饋看教材的情況。
    (2)怎樣簡便表示循環(huán)小數?
    (3)什么是有限小數?什么是無限小數?請舉例說明。循環(huán)小數屬于哪一種?
    2、練習反饋。
    (1)下面幾個數中,是循環(huán)小數的有,請用簡便方法表示出來。
    (2)你還能給它們分一分類嗎?
    分類:可分成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無限小數中又可分為循環(huán)小數和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
    3、取近似值。
    對于循環(huán)小數,有時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取它的近似數。任取上面練習中的兩個循環(huán)小數,取它們的近似值。
    4、試做:如果有需要請老師幫助。
    0.6666…≈()保留一位小數。
    0.6666…≈()保留兩位小數。
    2.7467467…≈()保留一位小數。
    2.7467467…≈()保留兩位小數。
    2.7467467…≈()保留三位小數。
    (1)你是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的?
    (比較區(qū)別得出:保留幾位小數,就看幾位小數的后一位,如果大于等于5,則向前進一;反之,則舍去。)。
    四、實踐、練習。
    1、判斷正誤,并改正。
    (1)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循環(huán)小數。()。
    (2)9.666是循環(huán)小數。()。
    (4)3232.32是有限小數,也是循環(huán)小數。()。
    (先獨立判斷,再交流評價。)。
    2、選一選。
    (1)循環(huán)小數()無限小數,無限小數()循環(huán)小數。
    a、是b、不是c、不一定是。
    (2)3.223223的循環(huán)節(jié)是()。
    a、233b、223c、322。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交流收獲,并提出問題。
    六、作業(yè)。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哪些是循環(huán)小數?將循環(huán)小數表示出來。
    5.7÷95÷86.64÷3.3。
    2、8.736726……小數部分第17位上的數字是幾?
    5.23434……小數部分第50位上的數字是幾?
    (通知學生下節(jié)課帶計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