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熱門17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編寫的一種教學活動指南,它可以系統(tǒng)地規(guī)劃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教案的編寫應當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和教學環(huán)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給您帶來一些啟發(fā)和幫助。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一
    1、感知和區(qū)分各種各樣的聲音,游戲中體驗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激發(fā)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2、了解聲音與人的關(guān)系,讓幼兒知道噪音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教幼兒養(yǎng)成不大聲喊叫的習慣。
    3、豐富詞匯:振動、傳播、噪音。
    1、大鼓一只,玩具小孔雀一只。
    2、每個幼兒一件發(fā)聲玩具:沙筒、手鈴、口琴、小手風琴等。
    3、錄音機一架,錄有各種聲音的錄音帶一盒。
    4、智力學具若干盒。
    一、聽聽是什么聲音
    教師小結(jié):
    聲音是看不見的,只有用耳朵才能聽到。
    2、讓幼兒聽錄音,并說出這是些什么聲音。
    3、啟發(fā)幼兒說出平日還聽到過什么聲音。
    二、體驗聲音的產(chǎn)生
    1、將玩具小動物放在鼓面上,擊鼓,讓幼兒看玩具小動物在鼓面上活動的情況,并觸摸鼓面感覺物體振動會發(fā)出聲音這個道理。(豐富詞匯:振動)
    2、幼兒邊念兒歌,邊用手摸摸頸部喉嚨處,體驗發(fā)聲時聲帶也振動。
    3、讓幼兒玩發(fā)聲玩具,使其發(fā)出聲響,提問幼兒:你是用什么方法,讓樂器發(fā)出聲音的?
    4、請小朋友在活動室里尋找可以發(fā)出聲音的各種物體,讓各種物體發(fā)出聲音,幼兒體驗不同的物體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教師小結(jié):物體振動能發(fā)出聲音,不同的物體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三、了解聲音的傳播
    1、教師請一幼兒到屋外拍手,讓幼兒聽后說出外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2、教師用鼓聲和手表聲讓幼兒體驗和區(qū)分聲音有大小之分。
    3、教師小結(jié):聲音是可以傳播的,聲音大傳播得遠;聲音小,傳播得近。
    4、考考小朋友:“小明想聽遠方爸爸的聲音怎么辦?”啟發(fā)幼兒說出聲音多種傳播的辦法。
    四、玩學具找聲音。了解聲音與人們的關(guān)系
    1、讓幼兒到學具里找畫面,說一說哪些畫面中的物體能發(fā)出聲音,發(fā)出什么聲音?進一步感受聲音的特點。
    2、讓幼兒講講喜歡聽什么聲音,不喜歡聽什么聲音,讓幼兒了解“樂音”和“噪音”與人們的關(guān)系,懂得保護耳朵,養(yǎng)成不大聲吵鬧的習慣。(豐富詞匯:噪音)
    3、帶幼兒到室外繼續(xù)尋找“各種各樣”的聲音。(結(jié)束活動)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通過對鐘面的觀察與操作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行關(guān)系。
    2、引導幼兒認識整點并掌握它的讀法及記錄方法。
    3、在活動中啟發(fā)幼兒形成遵守時間與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故事掛圖《小熊的.時間表》;時鐘三步卡;時鐘一塊;可活動鐘面一只。
    學具準備:
    時鐘三步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與幼兒一起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
    2、教師出示故事掛圖《小熊的時間表》,講故事并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教師:“熊媽媽為什么要找時間哥哥呢?”
    “時間哥哥是怎么給小熊安排的時間表呢?”
    二、集體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通過鐘表卡片認識整點。
    (1)教師出示時鐘,引導幼兒復習分針和時針。
    (2)教師分別出示 1 點―12 點的鐘表卡片,引導幼兒按順序認讀。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鐘表卡片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2、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時鐘三步卡。(見圖)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3、教師引導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guān)系(觀察時間為 12 點的鐘表)
    (1)教師撥動指針,引導幼兒觀察變化。
    教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
    “請小朋友把分針撥 1 圖,看一看時針有什么變化?”
    (2)教師小結(jié):分針走 1 圖,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4、教師說時間,引導幼兒在鐘表上擺出來。
    5、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數(shù)字時間。
    三、操作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時鐘三步卡。
    四、延伸活動
    1、園內(nèi)延伸:
    (1)教師引導幼兒制作“我的一天”的時間表。
    (2)園內(nèi)完成《操作冊》第 21、22 頁。
    2、家庭延伸:
    (1)家長在家中引導幼兒做整點休息時間表。
    (2)在日程生活中,家長引導幼兒通過鐘表認識整點時間,如吃飯、睡覺、戶外時間,并說一說現(xiàn)在是幾點。
    (3)家庭完成《親子冊》第 21、22 頁。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三
    1、會認識半點,了解時針和分針的運轉(zhuǎn)關(guān)系。
    2、學習計劃自己的片斷活動內(nèi)容,感受幼兒園生活的作息時間。
    3、有初步的.時間概念,知道要珍惜時間。
    ppt課件、時鐘、操作材料。
    1、復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師:鐘面上有幾個數(shù)字?長針叫什么,短針叫什么?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出示時鐘實物)。
    游戲《撥鐘報時》,教師撥鐘,幼兒報時,如教師撥8點。
    提問:現(xiàn)在是幾點整?分針指在數(shù)字幾?時針指在數(shù)字幾?
    2、ppt出示《半點作息表》,引導幼兒觀察并認識半點。
    師: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針指向數(shù)字8和數(shù)字9的中間,長針指數(shù)字6,是8點半。
    3、師幼梳理:半點時,分針指在數(shù)字6上,時針,指向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如時針指向2和3的中間,就是2點半。
    4、引導幼兒觀察8點和8點半,比較整點與半點的不同。
    5、玩游戲《報時撥鐘》,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6、指導幼兒完成操作材料《認識整點半點》。
    區(qū)域活動:引導幼兒到區(qū)域繼續(xù)游戲《報時撥鐘》。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四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并理解任何6個東西或事物都可以用數(shù)字6來表示。
    各種水果模型,動物模型,課件,主題圖一幅,豆子,玉米若干。
    一、看圖引題引導幼兒說出圖上有什么?各有幾個?
    二、學習6。
    1、出示課件:
    2、動手數(shù)數(shù):每人數(shù)6個豆子,6個玉米??凑l數(shù)的又快又準。
    3、指名學生上前撥珠:先撥出5個,再撥出1個。回答一共是幾個?
    師問:5添上1是幾?(5添上1是6)數(shù)一數(shù):教室里面哪些東西的數(shù)量是6。(每排有6張桌子、6把椅子、每扇窗戶上有6塊玻璃……)。
    4、擺一擺:每人拿出5根小棒擺在課桌上,再添上1根,一共是幾根?自己小聲地從1數(shù)到6,再從6數(shù)到1。
    師問:你們誰能用這6根小棒擺一個圖形?指名一人到前面擺,其他人在自己的課桌上擺。
    師問:你們擺的是什么樣的圖形?(6邊形)用幾根小棒擺成的?(6根)你們還可以擺出別的圖形嗎?(自由擺)老師行間巡視,隨時表揚擺得好的。
    三、說一說:
    讓幼兒用6說一句話。
    四、找一找:
    在教室里找六個一樣的物品,比一比誰找的多。
    五、游戲:《聽音舉卡片》:
    教師往杯子里扔石子,幼兒聽一聽扔了幾個,然后舉起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
    六、畫一畫:
    在樹上畫六個果子。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五
    2、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樹木的外形特征,比較異同。
    1、裝滿水的桶、小勺若干。
    2、幼兒用書、教室掛圖。
    一、出示掛圖、引導幼兒。
    引導幼兒了解一棵樹的名稱。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有好朋友嗎?我們今天要認識一位朋友,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
    教師:這樣的訴說、就好像是征求了小朋友的同意、因為很多的小朋友是比較叛逆的、所以就好像是在順他們的心。
    二、引導幼兒從集體到局部觀察一種樹。
    (2)教師提要求:請你們仔細看看,觀察觀察,看看怎么樣?
    (3)幼兒分組觀察同一種樹、教師可在旁指導。
    三、集體交流觀察結(jié)果。
    1、教師:它的樹干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樹葉是什么形狀的?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做出總結(jié):每一種樹都是不一樣的,它們的氣味和葉子和生長的生命力都是不一樣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經(jīng)??吹綐洌热缥覀冇變簣@的'場地上都有,你們可以叫爸爸媽媽帶你們?nèi)ビ^察觀察,也許你就會發(fā)現(xiàn)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東西。
    四、鼓勵幼兒觀察其他的樹木,發(fā)現(xiàn)感知樹木的不同,進行對比。
    教師:樹的品種是有很多的,你們可以去發(fā)現(xiàn)和比較,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樹木認真的進行觀察。引導幼兒分別從整體、樹干、樹葉幾方面進行觀察比較。
    五、掛圖中講解樹各部分的作用。
    2、鼓勵幼兒看圖了解樹各部分的作用。
    六、教師小結(jié)。
    樹木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好朋友,有了它們,我們的環(huán)境猜變得如此美麗,大家一定要愛護它們哦。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六
    幼兒在前面的教學活動中認識了5一內(nèi)的數(shù),本次活動是通過組織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擴展、整理幼兒在生活中獲得有關(guān)書寫方面的經(jīng)驗,掌握粗淺的數(shù)學知識,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初步的運用數(shù)知識認識事物的能力,為入小學學習打好必要的基礎?;顒邮紫纫杂螒?qū)?,引出問題,讓幼兒對問題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幼兒參與的愿望。其次讓幼兒探索嘗試、發(fā)揮想象,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猜測討論的方法尋找問題的規(guī)律性。最后引導幼兒將找出的規(guī)律性和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去解決新的問題?;顒右虼俗匀欢贿M入、開展、結(jié)束。
    1.認識6,了解6的意義,知道6與5的'關(guān)系。
    2.學會點數(shù)6以內(nèi)的實物數(shù)量。
    3.初步理解數(shù)的守恒,培養(yǎng)幼兒動腦的習慣。
    4.正確認讀和書寫數(shù)字6。
    教學重點:學會點數(shù)6以內(nèi)的數(shù),認識6和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了解6的意義及6與5的關(guān)系,正確書寫。
    1.教師準備口哨一個,數(shù)字卡,點子卡,小黑板。
    2.幼兒準備彩筆。
    一.游戲?qū)搿?BR>    1.將5把小椅子先擺成圓圈,請6個小朋友出來玩“搶椅子”游戲。幼兒一邊拍手,一邊圍著椅子走,拍手由慢到快停,此時幼兒立即找一把椅子坐下,沒坐上椅子者為輸。再將椅子擺成一排一行或兩排,重復玩幾次。
    2.讓幼兒想一想,為什么總有一個小朋友沒椅子坐?
    3.啟發(fā)幼兒數(shù)一數(shù)有幾把椅子?幾個小朋友?從而知道有6個小朋友只有5把椅子,6比5多1,5比6少1。
    二.教學認識6。
    1.問幼兒:要使6個小朋友都有椅子坐,應該怎么辦?
    2.添上一把椅子,再玩游戲,每一個人都能坐上一把椅子,使幼兒通過活動知道5添上1就是6,6里面有6個1。
    4.出示數(shù)字卡片6,教幼兒認讀。
    5.讓幼兒說說6像什么?(出示口哨,6像哨子吹得響)。
    6.教幼兒正確書寫6。
    四.鞏固練習1.拍手游戲后抽讀數(shù)字卡片2.出示小黑板〔2〕樹上有幾個桃子,請你再添畫一個后再數(shù)數(shù)有幾個桃子,將數(shù)字填在方格里。
    五.活動延伸:讓幼兒拿出算術(shù)本再本子上書寫6.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車子已成為幼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幼兒幾乎每天接觸到車子,雖然不會開車卻天天坐車,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子讓人應接不暇。從平時的觀察中可以看出幼兒們對汽車非常感興趣,對汽車充滿好奇。新《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新《綱要》還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體驗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車牌是車子的一部分,車牌是由不同的數(shù)字組成的,可以與計算活動相結(jié)合。車子沒有車牌就上不了路,可見車牌的重要性。
    1、了解車牌產(chǎn)生的方式,知道車牌號的.數(shù)字是不同的顏色也是不同的,他們代表不同的意思。
    2、通過游戲復習10以內(nèi)的順數(shù)、倒數(shù)、單數(shù)、雙數(shù),能根據(jù)要求做出分類。
    滾動車牌數(shù)字課件、紙制車牌、布置好的模擬馬路場地及各種信號燈場地區(qū)域圖。
    一、游戲?qū)耄鰡栴}:
    幼兒每人手拿椅子開車進教室,并在馬路平面圖上“駕駛”。
    教師以交警的身份出現(xiàn),引出問題:請你靠邊停車,你的車沒有車牌是不能上馬路的!
    二、共同討論解決辦法:
    1、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什么辦法能使車子繼續(xù)上馬路?(車牌)車牌上寫些什么?
    2、知道車牌上有漢字、字母、有數(shù)字,他們代表不同的意思。
    三、車牌投標并車牌分類。
    1、以電腦抽簽的方式分批請幼兒按出自己的車牌,然后到工作人員那里領(lǐng)車牌。
    2、我們有了車牌可是還不能上路,為了保證車子在路上行駛的安全要做安全檢查,我們要分批進行檢查。
    講解分批年檢的規(guī)則,我們按車牌的數(shù)字特點來分車牌有四種,順數(shù)、倒數(shù)、單數(shù)、雙數(shù)。如果你的車牌是其中一種就請你把車開到相應的區(qū)域。
    3、一維要求分類。
    播放廣播請聽到符合要求的車牌車主把車子開到指定的區(qū)域檢查。如:“請車牌是單數(shù)的車到2號場地檢查”“請車牌是順數(shù)的車到4號場地檢查”“請車牌是雙數(shù)的車到6號場地檢查”“請車牌是倒數(shù)的車到3號場地檢查”
    4、二維要求分類。
    (1)如“請車牌是雙數(shù)、倒數(shù)的車到1號場地檢查?!薄罢堒嚺剖菃螖?shù)、倒數(shù)的車到5號場地檢查?!薄罢堒嚺剖请p數(shù)、順數(shù)的車到7號場地檢查?!薄罢堒嚺剖菃螖?shù)、順數(shù)的車到8號場地檢查。”
    (3)如“請車牌是數(shù)字1――10之間、單數(shù)、順數(shù)的車到11號場地檢查”
    四、涂色游戲。
    你們的車子還是不能上路,你們的車牌還沒上顏色。車牌還有不同的顏色,大型客車和貨車是黃色牌照,小貨車和小轎車是蘭色牌照、白色牌照是軍車和警車、黑色牌是外商及外商的企業(yè)由國外自帶車的車牌。請小朋友根據(jù)自己的車子的特點給你車牌涂上相應的顏色。
    五、游戲:開車上路。
    請幼兒扮演交通警察指揮交通變換交通信號燈,讓幼兒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從小遵守交通法規(guī)。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八
    1、樂意參與認識人體骨頭的活動,體驗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2、觀察骨骼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骨骼的構(gòu)造。
    3、掌握人體骨骼的大致特征,提高探索身體奧秘的能力。
    4、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jié)構(gòu),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1、人體骨架模型或人體骨架圖一份。
    2、請家長幫忙收集一些醫(yī)院廢棄的x光片。
    3、大白紙和雙面膠若干。
    4、活動當天請幼兒穿紅色運動服。
    1、捏捏自己的骨頭,感知骨頭的存在。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用手捏一捏自己的手指和手臂。有沒有摸到硬硬的東西?那是什么?
    師:你還能在身體的其他部位摸到硬硬的東西嗎?
    (膝蓋、頭部、胳膊肘、頸部等等)
    (變成軟軟的、像一團泥…)
    2、認識骨頭,說說骨頭有哪些。
    (1)教師出示人體骨架模型(或人體骨架圖),對照圖邊講述人體骨骼邊觸摸身體該部位的骨頭:
    還有手骨和腿部,走路、做事情都要靠它們;
    彎彎腰,那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脊椎骨;再摸摸我們的胸口,那一排一排的是肋骨…"
    (2)引導幼兒再次捏一捏、摸一摸自己的骨頭。
    3、動手做做我們的骨頭。
    (2)引導幼兒用剪貼紙條的方法,在自己身體上表現(xiàn)各種骨頭。
    (如胸部、手臂上、腿上…)
    在表演區(qū)玩角色游戲扮演放射科的醫(yī)生和病人,嘗試看x光片,說說是身體的哪個部位的骨頭。
    大班幼兒對于自己的身體一直充滿認識的興趣,為此我們產(chǎn)生了“有用的身體”這一主題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學習一情境,幫助他們了解身體。本次活動是這一主題背景下的一個子活動:骨骼啥模樣。通過活動使幼兒對骨骼有初步的認識,產(chǎn)生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在小組合作制用骨架中產(chǎn)生保護骨骼的初步意識。
    那如何將內(nèi)隱的骨骼以直觀的方式巧妙地外顯出來。首先,我請幼兒摸一摸,捏一捏自己身上的骨頭,感覺到骨頭是硬硬的的東西。在此基礎上出示骨骼分布圖,將看不見的東西更直觀形象的顯現(xiàn)在幼兒面前,并請幼兒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骨頭。其次,我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看x光片,他們互相爭議、探討最后猜出這是身體上哪部分的骨頭。最后,二二合作,用剪貼白紙條的方法給娃娃照張“x”光片,在照“x”光片的時候,幼兒通過在娃娃身上測量確定骨頭的長度;骨頭間的相互比較,確定哪塊骨頭是要粗一些的,并用一個圓圈作為骨關(guān)節(jié)將骨頭連接起來。幼兒在剪貼中一方面獲得了成功感,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他們探索骨骼的興趣。
    本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興趣一直是高漲的,但如果能在保護骨骼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將一些易使骨骼受傷的現(xiàn)象用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將更易激起幼兒保護骨骼的情感。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九
    1、能辨認出鐘表上的整點、半點。
    2、知道時針、分針及其表示時間的關(guān)系。
    3、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培養(yǎng)幼兒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聲音:鐘表的秒針。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壓低聲音:請小朋友安靜,仔細聽,這是什么聲音?
    播放鐘表的聲音,請幼兒聽。
    (滴答滴答響)。
    (1)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么?
    (2)鐘面上有多少數(shù)字?這12個數(shù)字是怎么排列的?
    (重點認識幾個數(shù)字位置12、3、6、9)。
    (3)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
    短短粗粗的這根針我們叫它時針,長長細細的這根針我們叫它分針。
    1、教師演示課件,幼兒說出時間。
    請幼兒觀察后說出是幾點。
    1點,4點,8點.。
    4點,2點,7點,10點。
    2、教師操作,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guān)系。
    (1)觀察時間為12點鐘表。
    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
    仔細看!把分針撥1圈,時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一格)。
    (2)教師再次操作,讓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變化。
    小結(jié):當分針走1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1、看看12點、1點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小結(jié):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對比時間為12點半、1點半鐘表。
    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6)。
    小結(jié):當時針指在兩個數(shù)字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半點。
    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總結(jié)出:分針指6,時針前面的數(shù)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2、總結(jié):鐘表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涂色:鐘表。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十
    1、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并說出球體的主要特征。
    2、能找出并說出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一些物品。
    3、在操作活動中喜歡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圓紙片、乒乓球各40各;橡皮泥40塊;圓柱體積木、光盤、小球、彈珠、瓶蓋若干。
    一、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球體可向任何方向滾動。
    1、小朋友你們來看,這是什么?(圓片)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小圓片,你來玩玩這些小圓片,但在玩的過程中不能讓圓片離開桌面,一會我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玩的。
    2、幼兒自由操作。
    3、你是怎樣玩的?(轉(zhuǎn)著玩的、滾著玩的)怎樣滾著玩?(立起來滾)誰和她的玩法是一樣的?把小圓片立起來他可以朝哪些方向滾動?(前后,一個方向和與這個方向相反的方向)只能朝一個方向和與這個方向相反的方向滾,如果不離起來會不會滾?(不會)師總結(jié):把小圓片立起來他可以朝一個方向和與這個方向相反的方向滾動。
    4、出示乒乓球:這是什么?他可以向哪些方向滾呢?我也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乒乓球,你來試試,看看乒乓球可以朝哪些方向滾。
    幼兒操作:誰來說說,乒乓球可以朝哪些方向滾動?
    師總結(jié):乒乓球及可以朝前滾朝后滾,還可以轉(zhuǎn)著滾,他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滾動。
    二、比較乒乓球和圓片,指導球體不管從那一面看都是圓的。
    師總結(jié):圓片摸上去扁扁的平平的,所以在摸的時候有一條楞,乒乓球摸上去鼓鼓的,握住兩只手就會撐起來。
    2、從不同的角度看乒乓球和圓片在形狀上有什么不一樣。
    師總結(jié):圓片看上去有兩面是圓的,但也能看到一條直線,乒乓球從不用的方向看都是圓形的。
    師總結(jié):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像乒乓球這樣會朝任何方向滾動,摸起來鼓鼓的,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物體是球體。
    三、聯(lián)系生活找出并說出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一些物體。
    2、老師也找了一個,是球體嗎?為什么不是球體?
    3、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像球體?
    四、幼兒操作:制作球體剛才玩具公司的老板給老師都打來電話,他要生產(chǎn)一批玩具,他想請小朋友幫忙制作一批球體,請你用橡皮泥來做一做吧。
    《指南》之科學領(lǐng)域中強調(diào)“在尊重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前提下開展數(shù)學教育”,對孩子而言行動和經(jīng)驗是學習數(shù)學的最佳手段。本次數(shù)學活動是通過孩子的操作,讓孩子逐步理解扁圓形和球體的不同,從而認識球體;在此基礎上,又通過分類、講講生活中的事物,擴展了孩子的思維;最后,通過尋找不同類使活動進入高潮。
    在整個活動中,我尊重每位幼兒的人格,讓孩子和我處于平等的地位,讓他們盡可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看法。盡管我的語言中不乏信息和技能的講解傳遞,但最主要還是一些試探性的提問和商談式的建議,目的是為了引出幼兒自己的探索和表達,而不是制造和控制幼兒的行為。所以不管是傳遞、示范還是提問,其目的都在于為幼兒的主動探究和表達創(chuàng)造積極的條件,營造良好的情緒。
    每個活動總有不足之處,在孩子滾動小球時,有的滾到了地上,于是孩子們高興地滿地跑,現(xiàn)場一時比較騷亂,最后雖然安靜下來但顯然孩子們還不盡興,所以我設想,如果能將這節(jié)課改成室外課,讓孩子們玩各種球類物及扁圓的物體,如體育球類,輪胎,油桶,滾環(huán)及各種圓柱體物體,或類似球體的東西,孩子充分的感受之后,積累的經(jīng)驗會更加扎實有效,只不過這樣需要教師有較強的控制活動的應對能力和張力,值得嘗試嘗試。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十一
    1、對骨骼有初步的認識,產(chǎn)生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2、小組合作制用骨架,有保護骨骼的初步意識。
    3、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1、人體骨架模型 廢棄的x光片
    2、大白紙 雙面膠 小娃娃 若干
    dodo問小朋友,它為什么東歪西倒不能站起來與你們一起玩?(缺少骨骼)
    1、請你用手捏一捏自己的手臂和手指,捏到什么?(硬硬的就是骨頭)
    2、你們還能在身體的其它哪些地方摸到硬硬的骨頭?和好朋友一起說說
    3、原來骨頭支撐著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要是沒有了骨骼,我們會變成什么樣呢?(軟軟的就像一團東歪西倒的肉球)
    1、出示人體骨骼圖:師小結(jié):人身上一共有200多塊骨頭,正是由于它們連接在一起,頭上有頭骨,我們小朋友張開嘴巴靠的是頜骨,還有手骨、腿骨,我們做事走路都要靠它們,彎彎腰,那一節(jié)一節(jié)的是脊椎,摸摸我們的胸口,那一排一排的是肋骨,腳上手上還有手骨、腳骨,正是由于這么多骨頭在加上骨關(guān)節(jié)連在一起,讓我們變成了一個能動、能跳、能講話、能做許多事的本領(lǐng)很大的人。
    1、觀看x光照片,找出是人身體上啊一部位的骨頭
    2、師示拍手臂的骨頭照片
    3、引導幼兒用剪貼并測量長短的方法,給娃娃身體上照相 不過和好朋友一起給娃娃骨頭拍照的時候要當心,別剪到手上噢。
    4、幼兒展示自己貼出來的骨架,并講講貼了哪些骨頭。
    大班幼兒對于自己的身體一直充滿認識的興趣,為此我們產(chǎn)生了“有用的身體”這一主題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學習一情境,幫助他們了解身體。本次活動是這一主題背景下的一個子活動:骨骼啥模樣。通過活動使幼兒對骨骼有初步的認識,產(chǎn)生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在小組合作制用骨架中產(chǎn)生保護骨骼的初步意識。
    那如何將內(nèi)隱的骨骼以直觀的方式巧妙地外顯出來。首先,我請幼兒摸一摸,捏一捏自己身上的骨頭,感覺到骨頭是硬硬的的東西。在此基礎上出示骨骼分布圖,將看不見的東西更直觀形象的顯現(xiàn)在幼兒面前,并請幼兒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骨頭。其次,我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看x光片,他們互相爭議、探討最后猜出這是身體上哪部分的骨頭。最后,二二合作,用剪貼白紙條的方法給娃娃照張“x”光片,在照 “x”光片的時候,幼兒通過在娃娃身上測量確定骨頭的長度;骨頭間的相互比較,確定哪塊骨頭是要粗一些的,并用一個圓圈作為骨關(guān)節(jié)將骨頭連接起來。幼兒在剪貼中一方面獲得了成功感,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他們探索骨骼的興趣。
    本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興趣一直是高漲的,但如果能在保護骨骼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將一些易使骨骼受傷的現(xiàn)象用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將更易激起幼兒保護骨骼的情感。
    小百科:骨頭骨組織由活細胞和礦物質(zhì)(主要是鈣和磷)混合構(gòu)成,正是這些礦物質(zhì)使骨頭具有堅實的物性。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十二
    數(shù)學是抽象性、頭腦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引導幼兒粗淺的數(shù)學根本常識,造就開端的邏輯頭腦本領(lǐng),締造精力和種種本領(lǐng),增進其智力生長。經(jīng)由過程引導幼兒開端感知時候這個觀點,生長幼兒的“時候感”。創(chuàng)建幼兒的時候不雅念,是在富厚的感性履歷根本之上漸漸形成的。
    憑據(jù)我班幼兒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本日、來日誥日的時候觀點,知道了一禮拜的形成。為此,我在運動計劃中,將“年代日”融入故事中,使數(shù)字和故事奇妙連系,使底本抽象、龐大的觀點變得詳細、簡明、易于明白,為幼兒自動探討進修留下余地。
    1、開端明白年代日的觀點,感知年代日之間的干系;應用差別的數(shù)數(shù)法探討: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誘幼兒知道有記載時候“年代日”的叫做日歷。日歷豐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運動重點:應用差別的數(shù)數(shù)法探討: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運動難點:巨細月分離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張;克己形狀似屋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幼兒手工制作小月、2月數(shù)屋子巨細有區(qū)分);小字卡(年、月、日)數(shù)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種掛歷、臺歷、月歷、日歷。
    2、出示數(shù)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屋子”有什么接洽,明白摸索使命。
    設疑:為什么先生把有的屋子畫得大,有的畫得小呢?
    請小朋友把本身椅子下的小簿本拿起來,分離認這些字。再把小簿本藏好。
    3、報告故事,答復題目,資助幼兒明白年代日的觀點,相識數(shù)字之間的干系。
    4、引誘幼兒操縱小字卡、數(shù)字卡,探討答復題目:好久曩昔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幾多座屋子(12座)?這些屋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屋子有哪幾個月(1、3、5、7、8、10、12)?小月的屋子有哪幾個月(4、6、9、11)?大月有幾多日(31天)?小月有幾多日(30天)?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幾多日(28天)?年媽媽共有幾多個日娃娃(365)?(用差別的數(shù)數(shù)法相識)。
    5、猜謎。引誘幼兒知道有記載時候“年代日”的叫做日歷。相識日歷豐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引誘幼兒不雅察展品是哪一年的,臺歷、掛歷、日歷的差別在那里,你會用嗎?
    1、引誘幼兒進修檢察日歷的要領(lǐng)。
    2、構(gòu)造幼兒不雅察閏年掛歷,引誘他們發(fā)明仲春,從而相識到了“非凡”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好久好久曩昔有一個媽媽,幼兒園教案媽媽的名字叫年。她有365個孩子,他們的名字都叫日。一天這位媽媽為孩子造了12座屋子,大屋子有7座,斗室子有4 座,最小的屋子有1座,這12座屋子有一個配合的名字叫月。等屋子造好了,這個年媽媽就讓孩子住在屋子里,為了使屋子不擠。年媽媽就在大屋子里住31個孩子,斗室子里住30個孩子,最小的屋子里住28個孩子。
    一個小簿本,每天掛墻上。一天撕一張,過年就撕完。
    以上是《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_認識日歷》的詳細內(nèi)容,涉及到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日歷,等,覺得好就請收藏下。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十三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護骨骼、促進骨骼生長的方法。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圖
    文字卡:支撐、保護;好習慣、有營養(yǎng);
    (一)我的支架
    1、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小學生是怎樣坐的?是什么讓我們的身體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頭,捏上去什么感覺?(硬硬的)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頭?
    4、小結(jié):骨頭長在皮膚和肉的里面,我們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種機器能夠讓我們清楚地看到骨頭。
    (三)看x光片,認身體部位(腿部、胸部、腳部)
    1、這里有幾張x光片,你能認出這是什么地方的骨頭嗎?說說它們的樣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訴幼兒骨骼的名稱。
    2、你還知道身上有哪些骨頭?
    (三)人體骨骼。
    1、看了這張圖,你能知道些什么關(guān)于骨頭的知識?(老師可先示范:看了這張圖,我知道人的手臂由兩部分骨頭組成,上面一根、下面兩根)
    引導幼兒關(guān)注: 腿部、頭部、胸部、腹部、手、腳
    2、對你不知道的地方提問,相互解答或老師解答。
    3、人體有這么多的骨頭,骨頭有什么用呢?(支撐身體、保護內(nèi)臟)
    出示文字卡:支撐、保護
    做幾個動作,感受骨頭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覺骨骼的保護作用:頭蓋骨、肋骨。
    4、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骨頭,到底有多少塊骨頭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數(shù)一數(shù)圖,估計一下。
    大人有206塊,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圖,知道人體的有些部位是有許多小骨頭組成。
    小朋友的骨頭在不斷地長
    4、骨頭在長,會有什么變化呢?(長長、合并、變硬)
    (三)讓骨頭長得好
    1、怎樣讓骨頭長得好?
    2、如果骨頭受傷了,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受傷?
    3、師幼共同小結(jié),提升:喝牛奶、曬太陽、運動、坐得直、站得穩(wěn)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十四
    1、讓幼兒認識日歷,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個月。
    2、讓幼兒學會看日歷,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ppt課件:認識年歷
    一、認識日歷
    出示日歷,讓幼兒觀看,并向幼兒介紹日歷。
    二、介紹日歷
    1、讓幼兒辨認這是哪一年的日歷?
    2、教師介紹
    每一大格內(nèi)是一個月的日歷,數(shù)數(shù)一共有幾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幾個月了。
    反復讓幼兒回答一年有12個月
    三、讓幼兒知道一年有365天
    1、告訴幼兒一年中所有的天數(shù)加起來共有365天。
    2、觀看日歷
    提問:一個大格子里(即每一個月)有多少天呢?
    提問:為什么有的格內(nèi)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
    教師: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嗎?
    3、教師講述故事
    四、了解一年有大月、小月、平月
    凡關(guān)節(jié)凸處為月大,凡關(guān)節(jié)與關(guān)節(jié)之間的陷處為月小,其中二月為月平。
    四月小……的口訣。
    五、了解一周有七天1、讓幼兒知道,每大格內(nèi),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幾,從星期日開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
    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
    六、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歷,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提問:每周有幾天要上幼兒園?(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幾天呢?
    再指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日歷表,學會看一周,明確7天為一周,一周共有7天。
    七、老師小結(jié),并鞏固提問:
    1、一年有多少天?
    2、一年有幾個月?
    3、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幾月,有多少天?
    4、一星期有幾天?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十五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火大班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讓幼兒了解火的一些知識,懂得火對人們的好處和危害。
    2、了解防火的簡單方法,培養(yǎng)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了解火的用途,掌握簡單的防火措施,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1、趣味練習:一起來滅火。
    2、ppt課件:認識火。
    1、猜謎語
    紅光光,大大篷,見風它就更逞兇;無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風。
    1、出示圖片,了解火的發(fā)展。
    討論:火是怎么來的呢?
    教師:最早是鉆木取火,后來從打火石發(fā)明了火柴,科學的進步人們又發(fā)明了打火機,現(xiàn)在我們能用電子打火。
    2、了解火的特點。
    (1)點燃蠟燭
    讓幼兒觀察火苗的顏色(藍色、黃色、紅色),并通過觀察說出火能發(fā)光。
    (2)讓幼兒用手靠近蠟燭的火焰,感受火能發(fā)熱。
    (3)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點燃三支蠟燭,把大小不同的三個燒杯蓋上。
    觀察結(jié)果:
    最小的杯子因為里面空氣最少,火熄滅最快;
    最大的杯子因為里面空氣最多,火熄滅的`最慢。
    (4)了解火怕水的特點。
    向燃燒的蠟燭上澆水,火會滅。
    3、引導幼兒討論火的用途與危害。
    (1)火有哪些用途?
    (照明、取暖、煮飯燒水、發(fā)電……)
    (2)火有哪些危害?
    (使用不當或疏忽大意會燒傷人,燒毀房屋和樹木,引起火災)
    4、了解簡單的防火方法。
    教師:火的危害雖然很大,但是我們不用怕它,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識。
    (1)平時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煙花爆竹。
    (2)如果不慎燒了東西,立即報告大人并立即離開。
    (3)火勢太大要撥打火警電話119,求得消防員幫助。
    (4)如果身上著了火,就在地上打滾,壓滅火焰。
    (5)如有濃煙就用濕布掩著鼻子,沖向門外。
    (6)如果被大伙圍困,應盡力呼救,并想辦法逃出。
    5、游戲:著火了。
    教師說出一種著火的情況,幼兒做出相應的應對動作及模仿措施。
    教師小結(jié)活動內(nèi)容,教育幼兒要學會自我保護。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十六
    二、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
    教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依次跑步比賽,現(xiàn)在他們都摘在數(shù)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回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ń處煵僮麋姳恚?。
    提問:誰跑的快?(分針)。
    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
    總結(jié):分鐘走一圈,時鐘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三、認識整點。
    教師:那么分針和時針指的數(shù)字又表示幾點呢?別急,老師來告訴你。看鐘的時候,先看時針,在看分針。當時針正指著一個數(shù)字時,分針有正指著12時,就表示“幾點了”邊撥鐘邊和幼兒一起“一點鐘,兩點鐘,三點鐘……六點鐘”
    撥鐘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撥,順時針的方向就是鐘面上的數(shù)字從小到大的方向。
    四、請個別幼兒練習。
    練習撥7點,8點,9點,10點……12點。
    五、全體練習。
    請幼兒按照一日生活時間表“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飯,下午4點放學,晚上9點睡覺”另外請小動物來檢查。
    六、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1、講游戲規(guī)則:老師扮演老狼,請小朋友來當小羊。老狼在前面問“小羊,小羊幾點了?”老狼呢就雙手拿著一個鐘,然后撥的時間,小羊一起說幾點了。如果老狼撥到6點,那就要吃小羊了。
    2、請幾名幼兒和老師先示范一次。
    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jié)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shù)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shù)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知道這些數(shù)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jù)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zhuǎn)關(guān)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最后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jié):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shù)字的中間。對于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借助實物大鐘邊撥鐘邊解釋:看現(xiàn)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jīng)走過的數(shù)字4,有沒有走到數(shù)字5上,所以現(xiàn)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shù)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于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fā)現(xiàn)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大班認識骨頭教案篇十七
    1.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喜歡探索身體的奧秘。
    2.幼兒通過運動感知關(guān)節(jié)的部位及其作用,懂得保護關(guān)節(jié)的重要性。
    3.了解保持個人衛(wèi)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4.知道五官的各部分名稱,了解五官的位置。
    1.電腦一臺,教學課件三個(心臟、血液循環(huán)、關(guān)節(jié)構(gòu)造),骨骼掛圖一張,紙寶寶圖一張,幼兒用書人手一本,彩筆若干。
    2.與保健醫(yī)事先了解有關(guān)關(guān)節(jié)的基本知識(該活動前已進行了認識大腦、骨骼的相關(guān)活動)。
    3.活動前讓幼兒在戶外盡情游戲。
    1.提出問題,引發(fā)幼兒講述。
    "你玩了什么?""你身體什么地方動了?"……2.游戲"畫圈圈"。
    出示"紙寶寶",請幼兒尋找身體中會動的部位,并用筆在"紙寶寶"的身上圈出會動的部位,教師巡回指導。
    1.游戲"動一動"。
    教師指"紙寶寶"畫圈的部位,同時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教師小結(jié):今天,你們發(fā)現(xiàn)人身上有許多部位都會動,就是因為這些部位會動,所以我們?nèi)说纳眢w很靈活,樣樣事情都會做。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討論。
    "是什么能讓我們身體部位運動呢?"幼兒展開討論。
    教師小結(jié)(以手臂為例):原來,手臂除了有皮膚、肌肉之外,里面還有骨骼,在骨骼與骨骼相連接的能夠運動的部位,我們叫它關(guān)節(jié)。 (豐富詞:關(guān)節(jié))
    1.引導幼兒觀察關(guān)節(jié)的基本構(gòu)造。
    教師介紹關(guān)節(jié)的基本構(gòu)造,豐富詞語:關(guān)節(jié)窩、關(guān)節(jié)頭、關(guān)節(jié)囊、關(guān)節(jié)腔、關(guān)節(jié)軟骨。
    2.找"關(guān)節(jié)",請幼兒找找身體上的關(guān)節(jié)部位。
    教師及時給予肯定,使幼兒初步了解關(guān)節(jié)部位名稱:腕關(guān)節(jié)、肘關(guān)節(jié)、肩關(guān)節(jié)、膝關(guān)節(jié)、踝關(guān)節(jié)等。
    出示骨骼娃娃,引導幼兒深入了解各關(guān)節(jié)在人體的位置。
    教師:"我們怎樣愛護關(guān)節(jié)娃娃呢?"幼兒討論。重點教育幼兒在活動中注意安全,保護關(guān)節(jié);平時多吃鈣制食品,給關(guān)節(jié)補充足夠的營業(yè)。
    五、探索人體中除了關(guān)節(jié)外還有哪些部位會動?身體會動真好啊,身體除了我們看得見的地方會動,還有許多看不見的地方也會動六、幼兒分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a組、操作電腦,觀賞身體中會動部位的課件(心臟、血液循環(huán)、關(guān)節(jié)構(gòu)造課件);b組、操作"骨骼娃娃",由保健醫(yī)生解答幼兒問題;c組、觀察人體骨骼圖,找關(guān)節(jié)。
    大班幼兒對于自己的身體一直充滿認識的興趣,為此我們產(chǎn)生了“有用的身體”這一主題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學習一情境,幫助他們了解身體。本次活動是這一主題背景下的一個子活動:骨骼啥模樣。通過活動使幼兒對骨骼有初步的認識,產(chǎn)生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在小組合作制用骨架中產(chǎn)生保護骨骼的初步意識。
    那如何將內(nèi)隱的骨骼以直觀的方式巧妙地外顯出來。首先,我請幼兒摸一摸,捏一捏自己身上的骨頭,感覺到骨頭是硬硬的的東西。在此基礎上出示骨骼分布圖,將看不見的東西更直觀形象的顯現(xiàn)在幼兒面前,并請幼兒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骨頭。其次,我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看x光片,他們互相爭議、探討最后猜出這是身體上哪部分的骨頭。最后,二二合作,用剪貼白紙條的方法給娃娃照張“x”光片,在照“x”光片的時候,幼兒通過在娃娃身上測量確定骨頭的長度;骨頭間的相互比較,確定哪塊骨頭是要粗一些的,并用一個圓圈作為骨關(guān)節(jié)將骨頭連接起來。幼兒在剪貼中一方面獲得了成功感,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他們探索骨骼的興趣。
    本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興趣一直是高漲的,但如果能在保護骨骼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將一些易使骨骼受傷的現(xiàn)象用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將更易激起幼兒保護骨骼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