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音樂課教案設計 初中音樂課教案欣賞課(8篇)

字號: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音樂課教案設計 初中音樂課教案欣賞課篇一
    通過學習江蘇民歌《楊柳青》,使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濃郁的揚州民歌風格;
    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楊柳青》,使學生增加對民歌的認識,并喜愛民族文化。
    重點:感受民歌獨有的地方風味;
    難點:嘗試用揚州方言演唱歌曲。
    準備:出示相關圖片,播放課前音樂揚州民歌《茉莉花》
    你可知道江澤民爺爺?shù)墓枢l(xiāng)在哪里嗎?
    江蘇揚州的詩句
    誰能說出一句與揚州有關的古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李白曾在詩中提到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好一個"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出示揚州風光圖,讓學生欣賞畫面。揚州美嗎?
    美!
    感受歌曲
    怎么樣?陶醉了吧?告訴你們,揚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聽一首揚州民歌《楊柳青》。
    全體同學聽賞歌曲一遍
    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輕松、活潑,充滿活力,表達了勞動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生跟范唱音樂輕聲唱歌詞。
    生跟琴聲填歌詞唱。邊唱邊找什么地方感覺比較難唱
    有難唱的地方嗎?
    ……
    引導學生練習,并滲透樂理知識結合用讀歌詞的方法解決附點節(jié)奏難點
    好的,我們把歌曲連起來唱,不要唱錯哦!
    一到兩遍,直至唱熟
    生再唱一遍歌詞唱出活潑與詼諧的感覺來注意歌曲的強弱感覺、襯詞的表達等。
    同學們唱得不錯!《楊柳青》是一首揚州民歌,關于民歌我們以前也講過這方面的一些知識。誰能夠說說,民歌是怎樣產(chǎn)生的?
    ……
    不錯!民歌產(chǎn)生于民間,在民間的各種風俗活動中,由口頭創(chuàng)作又經(jīng)過口頭廣泛流傳,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地被加工進行再創(chuàng)作,使之更加完美。正因為這樣,許多民歌都是用當?shù)氐姆窖詠硌莩??!稐盍唷愤@首歌曲如果用方言來演唱的話一定會更加有趣的。
    原來民歌中的襯詞這么有意思。接下來,我們再用揚州方言來唱一遍,不過我有個要求,變換一下方式來演唱。你們給我出出注意。
    拓展延伸:
    同學們唱得真好!民歌《楊柳青》因題材的不同,有很多變體,下面我們來聽一聽女聲獨唱和女聲合唱的《楊柳葉子青》。
    生聽歌曲
    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演唱《楊柳青》這首歌,還知道了不少其他的知識。都知道了什么?
    初中音樂課教案設計 初中音樂課教案欣賞課篇二
    今天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位偉大的大音樂家。
    1、有那位同學知道他是誰?
    2、你了他嗎?誰來說說看?下面老師提供一些有關他的材料,先請同學們自己看一下,一會兒請一位同學解說員向大家解說一下。
    (1756―1791)奧地利做曲家。出生于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四歲時跟父親學彈鋼琴。五歲時,便能創(chuàng)作各種小曲。六歲時,開始練習小提琴,竟能于大人一七演奏三重奏。超人的天賦,加上刻苦的學習。七歲時,到德國南方各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倫敦,轟動了歐洲,背贊為“童”。后因生活的貧困,積勞成疾,他僅活了35歲,但留給后世的作品多達千余部。
    1、樂曲簡介:
    《土耳其進行曲》是莫扎特根據(jù)另一部名作《大調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改編的,樂曲優(yōu)美而且?guī)в型炼滠姌诽厣?BR>    2、問題:你能聽出這首曲子表達了哪些情緒?
    (第一遍)
    3、在提供的幻燈片上選出正確的情緒。(輕快、活潑、精巧的;明朗雄壯的;優(yōu)美、輕盈、流暢的;威武雄壯的;)
    (部分)
    4、欣賞主題音樂,了解音樂的各種情緒和內(nèi)容。
    a、明朗雄壯的;(主題略)——仿佛軍號的吹奏,配以模仿小軍鼓的伴奏型,顯明朗雄壯。
    b、輕快、活潑、精巧的;(主題略)——優(yōu)美而帶有舞蹈性。
    c、優(yōu)美、輕盈、流暢的;(主題略)——起著對比和連接音樂的作用。
    d、威武雄壯的;(主題略)——就象是一支軍隊在軍樂隊的伴奏下,神氣實足第在隊列進行。
    (分段落)
    5、聽音樂,說出音樂表現(xiàn)的情緒和內(nèi)容?
    (第二遍)
    6、要求:欣賞全曲,根據(jù)樂曲的內(nèi)容,感受和對比樂曲的情緒,并可以配上自己的動作進行感受。
    8、小結
    問題:同學們,有沒有思考一下,這么豐富、變化的情緒在音樂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出來的呢?
    提示:通過音樂片段的演示來啟示。
    講解:用不同的力度——強、弱
    還可以通過速度——快、慢來表現(xiàn)的。
    初中音樂課教案設計 初中音樂課教案欣賞課篇三
    《如歌的行板》為新教材第七冊第五單元,金色樂章中的第三課時,授課對象為初一年級學生。這節(jié)課的設計,特別考慮注意培養(yǎng)學生傾聽音樂的習慣,在聽的時候帶著問題去聽,這樣就有針對性,也可檢測。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作品思想的理解,并做一個方向性的引導?!度绺璧男邪濉返乃夭膩碓从诙砹_斯民歌《凡尼亞坐在沙發(fā)上》,本課時的安排意在讓學生通過欣賞、演唱等形式了解俄羅斯民歌,喜愛弦樂四重奏。
    重點:1、通過欣賞、演唱、比較等形式感受樂曲凄涼、壓抑的氣氛。
    2、模唱《如歌的行板》的兩個音樂主題。
    3、用身體感悟音樂,使心身同時進入音樂所描繪的意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
    難點: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表現(xiàn)樂曲,體驗其音樂情緒。
    (一)、能夠對室內(nèi)樂作品產(chǎn)生興趣、并能主動探索與室內(nèi)樂相關的音樂文化知識。
    (二)、聆聽《如歌的行板》,并能夠感受、體驗樂曲中的憂傷的壓抑的情緒,并能從音樂要素方面探索其與音樂情緒之間的關系。
    (三)、能夠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掌握弦樂四重奏、室內(nèi)樂等音樂知識。
    一、組織教學
    學生跟隨著弦樂曲《四季》步入音樂教室;師生問好。(情景教學)
    二、導入
    1、[教師活動]通過多媒體播放兩首不同樂隊演奏的樂曲,并提問分別由什么樂隊演奏,帶來怎么樣的音響感受。
    [學生活動]聆聽樂曲、感受交響樂和弦樂重奏帶來的不同音響效果并回答問題。
    2、[教師引導]通過聆聽樂曲、展示圖片和提問導出室內(nèi)樂及弦樂四重奏的概念。
    [學生活動]聆聽樂曲、觀察圖片思考并回答問題。
    三、新授
    1、[教師活動]多媒體播放弦樂四重奏,并讓學生通過樂曲的風格、情緒為樂曲取一個合適的名字,來導出《如歌的行板》。
    [學生活動]通過欣賞,學生根據(jù)樂曲的風格特點為樂曲取名。
    2、[教師活動]通過課件展示簡介作者柴科夫斯基。
    3、分主題欣賞《如歌的行板》。
    (一)欣賞第一音樂主題:
    (1)[教師活動]多媒體播放第一音樂主題,并提問其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欣賞并感受其音樂情緒回答問題。
    (2)[教師活動]運用學唱、手勢引導學生感受第一音樂主題的憂傷、壓抑的情緒。
    [學生活動]通過學唱第一主題音樂、跟隨老師的手勢邊唱邊做動作體會其憂傷、壓抑的情緒。
    (3)[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變化拍子,2/4和3/4的交替運用,并體會作者的用意——扣題目“如歌的”。
    [學生活動]通過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變化拍子,回答問題并體會作者的用意。
    (4)師生合作完成二聲部的學習演唱。
    (二)欣賞第二音樂主題:
    (1)[教師活動]多媒體播放第二音樂主題,并提問其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欣賞并感受其音樂情緒回答問題。
    (2)[教師活動]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運用哼唱、分析的方式比較帶有附點節(jié)奏型和三連音節(jié)奏型的音樂特點,感受其音樂情緒更加憂傷、暗淡。
    [學生活動]跟隨老師哼唱、分析,通過哼唱、分析和感受,從中體會帶有附點和三連音的音樂具有流動性,再次回歸到題目“如歌的”那種歌唱性的、隨意行的;體會音樂情緒更加憂傷、暗淡。
    4、[教師活動]簡單介紹《如歌的行板》創(chuàng)作背景。
    5、以柴科夫斯基為例,簡單分析俄羅斯音樂的特點。
    (1)[教師活動]柴科夫斯基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帶有本民族音樂的特點,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一組典型的俄羅斯民歌,并讓學生體會其音樂帶來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活動]欣賞俄羅斯民歌,體會并說出其最深的感受——暗淡、憂傷。
    (2)[教師活動]用鋼琴分別彈出大調和和聲小調,并讓學生分別感受其音樂特點。
    [學生活動]聆聽并感受大調和和聲小調的音樂特點:大調——明朗、開闊
    和聲小調——暗淡、蒙朧
    [教師活動]總結俄羅斯音樂的特點:旋律運用和聲小調。與歷史背景分不開:沙皇統(tǒng)治下,漫長的農(nóng)奴制造就了俄羅斯人性格中略帶憂郁的特質。
    6、分析柴科夫斯基音樂作品的特點
    [教師活動]運用課件,以《場景音樂》和《如歌的行板》兩大音樂主題為例,運用哼唱的方式引導、分析柴科夫斯基的音樂作品特點。
    [學生活動]通過哼唱、思考說出這兩大音樂主題又音階的片斷組成。
    [教師活動]總結柴科夫斯基音樂作品的特點:大段落的旋律式音階構成。
    四、總結下課
    [學生活動]學生伴隨著《如歌的行板》走出音樂教室。
    初中音樂課教案設計 初中音樂課教案欣賞課篇四
    1、通過一組中外作品的演唱和欣賞,感受作品流露出的對親人,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熱愛之情,故鄉(xiāng)的云-中學音樂教案。
    2、結合具體作品初步理解節(jié)奏和旋律是音樂表現(xiàn)的兩大要素。能用連貫的氣息,圓潤和諧的聲音,演唱《故鄉(xiāng)的親人》和《故鄉(xiāng)的小路》,抒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積極參與《思鄉(xiāng)情》詩歌朗誦音樂會的表演和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并做出恰當?shù)脑u價。
    1、復習《故鄉(xiāng)的親人》、學唱《故鄉(xiāng)的小路》
    2、聽賞《故鄉(xiāng)的云》、《那就是我》
    3、學生創(chuàng)作和表演
    :感受、比較作品的不同風格。
    對作品進行對比、聯(lián)想、分析。
    師: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古今中外思鄉(xiāng)之情人皆有之。走遍天涯海角,眷眷的思鄉(xiāng)情意,總是常駐胸間。唐朝詩人李白有這樣一首詩,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課件)
    生:跟著朗讀
    師:現(xiàn)代詩人余光中先生也寫過這樣的詩,請一位學生朗讀一遍。(放背景音樂)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是啊,思鄉(xiāng)之作舉不勝舉,永唱不絕。
    聆聽歌曲,投影有關圖片,音樂教案《故鄉(xiāng)的云-中學音樂教案》。
    學生齊唱《故鄉(xiāng)的親人》
    師:這首歌曲該用哪種情緒來演唱?節(jié)奏怎樣?
    生:回答。
    師:這首歌曲表現(xiàn)了什么情感?
    生:回答。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情緒來唱《故鄉(xiāng)的親人》。
    生:深情、思念地唱《故鄉(xiāng)的親人》。
    導入語:剛才我們復習了《故鄉(xiāng)的親人》,通過思念故鄉(xiāng)的人來表現(xiàn)思鄉(xiāng)之情,那么現(xiàn)在請你聽一下這首歌曲是從哪個角度來表現(xiàn)這種情緒的呢?
    生:聆聽歌曲
    師:這首歌曲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緒怎樣?
    生:討論后回答。
    師:請你輕聲跟唱。
    生:跟唱《故鄉(xiāng)的小路》。
    師:你認為這首歌曲采用哪種演唱形式最能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獨唱、齊唱、領唱合唱)
    生:回答。
    采用學生選擇的演唱形式唱《故鄉(xiāng)的小路》
    導入語:天邊飄過故鄉(xiāng)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喚,好象在對我說,歸來吧!歸來吧?。ǔ鍪鞠鄳漠嬅妫?BR>    生:聆聽《故鄉(xiāng)的云》
    師:朗讀歌詞,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意境。
    生:聆聽歌曲
    師:在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最使你感動的是哪一句?
    生:回答。
    歌曲
    初中音樂課教案設計 初中音樂課教案欣賞課篇五
    1、通過對手風琴作品的欣賞,使學生學會更好地運用風箱來表現(xiàn)樂曲,并親自參與藝術實踐和藝術表演。
    2、正確的練琴方法。
    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快捷準確地練好作品。
    手風琴、鋼琴、音響設備、cd.
    1、播放手風琴曲《啤酒波爾卡》等3首不同風格的樂曲。
    2、總結前一階段手風琴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1)讀譜錯誤。(音高、節(jié)奏)
    2)雙手配合困難。
    3)時間花了很多,練習效果卻不好。
    3、教師范奏樂曲《微笑波爾卡》
    4、以《微笑波爾卡》為例,講解怎樣練習新樂曲。
    (在課堂上講解四小節(jié))
    5、學生展示,并交流學琴感受。
    6、教師點評。
    7、藝術綜合體驗活動:演奏《粉刷匠》、《熊貓爬桿》。
    1)、作品介紹。
    2)、教師范奏。
    3)、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練習右手,一組練習左手。
    4)、兩個聲部合在一起。(角色交換)
    5)、部分學生雙手合奏。
    8、教師總結:
    美妙的音樂在你我身邊,相信通過努力,每位同學都能再現(xiàn)優(yōu)美的旋律。同學們,加油吧!
    初中音樂課教案設計 初中音樂課教案欣賞課篇六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江南小調《無錫景》,感受民族音樂特點,產(chǎn)生對江南民間音樂文化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
    學會方言演唱《無錫景》,樂意參與歌唱、互動等音樂活動,進一步品味歌曲的江南特點。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用委婉細膩、自然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無錫景》,并能把握歌曲節(jié)奏及裝飾音。
    【重點】
    學唱歌曲《無錫景》能夠用自然、柔和的聲音正確的演唱歌曲。
    【難點】
    歌曲節(jié)奏及裝飾音的把握。
    (一)情景導入
    教師用無錫方言向學生問好。請學生猜猜老師說的是什么地方的方言?
    由此導入新課。
    (二)初步感知
    (1)完整聆聽《無錫景》
    思考:歌曲中描述了哪些無錫風景?
    (2)再次聆聽《無錫景》,感受其情緒與速度特點。
    教師組織學生聆聽《無錫景》,并請學生思考:歌曲的情緒與速度是怎樣的?
    (三)探究學習
    (1)聆聽教師范唱《無錫景》第一段
    思考:
    ①歌曲共有幾個樂句?
    ②歌曲中沒有出現(xiàn)哪幾個音?
    (2)輕聲柔和的跟琴唱一字多音練聲曲hi ya(一口氣)
    (3)跟范唱不出聲讀第一段歌詞,帶上表情
    (4)跟鋼琴輕聲學唱第一段歌詞
    ①歌唱狀態(tài)
    ②咬字
    ③節(jié)奏
    (5)教師分別范唱帶襯詞和不帶襯詞的第一、二樂句,體會襯詞在歌曲中的作用。
    (6)跟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詞,遇到難點部分教師講解波音和裝飾音的定義。
    (7)師生接龍學唱第二段歌詞
    (8)學生分組視唱第三段歌詞,一組唱另外一組判斷視唱是否準確
    ①歌唱狀態(tài)
    ②咬字
    ③節(jié)奏
    (四)拓展延伸
    (1)欣賞方言版《無錫景》視頻,說說方言版給你怎樣不同的感受?
    (2)跟鋼琴模仿用方言學唱歌曲的第一段
    ①歌唱狀態(tài)
    ②音色
    ③表情
    (3)聆聽小調歌曲《桃花紅杏花白》
    思考:這首歌曲是否也來自南方?為什么?
    (4)民歌特色的形成與那些因素有關?
    (五)小結作業(yè)
    小調是民歌中的一種重要體裁,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希望大家能走進民歌,有興趣欣賞各地區(qū)、各民族留存的更多的經(jīng)典作品,你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許多非常動聽,有機會我們再來一起分享。
    四、板書設計
    初中音樂課教案設計 初中音樂課教案欣賞課篇七
    《電子空間站》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材內(nèi)容以電聲樂隊演奏的器樂曲《絲綢之路》、電子琴獨奏曲《西班牙斗牛舞》以及聲樂隊伴奏的歌曲《橄欖樹》為主,讓學生對電聲樂隊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1.通過各種音樂材料、音響,初步認識常見的電聲樂器及其音色特征。
    2.感受與鑒賞電子琴、電聲樂隊所演奏的樂曲,擴大藝術視野。
    3.體驗歌曲《橄欖樹》所表達的基本情感并學會演唱歌曲。
    一、導入。
    1.課前播放樂曲:電聲樂隊演奏的器樂曲《致愛麗絲》。
    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為導入新課做好準備。
    2.介紹電子音樂的發(fā)展。
    師:現(xiàn)在是電子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子設備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音樂創(chuàng)作和表演領域。那么,人們是如何運用這些電子設備制作電子音樂的?電子音樂又是如何發(fā)展的?上節(jié)課布置同學們回去查找資料,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來說說查找的結果。
    生1:大約在70年前,美國人約翰·凱奇利用電子管振蕩器和留聲機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
    生2:法國人皮埃爾利用磁帶錄音機通過改變磁帶速度、顛倒方向、隨機剪輯、多軌錄音等方法制作一種合成的音樂——具體音樂。
    生3:德國人艾默爾特利用電子合成器制作電子音樂。
    生4:隨著計算機的發(fā)明,人們又利用計算機制作電腦音樂。
    師: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電子音樂就是這么一步一步發(fā)展起來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創(chuàng)作電子音樂的電聲樂器。
    二、介紹電聲樂器。
    多媒體顯示各種樂器的圖像和聲音并做相應的介紹。
    電子琴:電子樂器。用電子元件來發(fā)聲,能模仿各種各樣的聲音,并帶有多種自動功能。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電子琴也能與電腦連接,將音樂和樂譜合二為一,既能打印出樂譜,也能自動演奏音樂。
    電聲吉他:電子樂器?,F(xiàn)代流行音樂中經(jīng)常使用的撥弦樂器。
    電聲貝司:電子樂器?,F(xiàn)代流行音樂中經(jīng)常使用的低音撥弦樂器。
    爵士鼓:爵士鼓不是電聲樂器,但它是電聲樂隊中起重要作用的打擊樂器。加世紀初,由美國新奧爾良的一種黑人爵士音樂中用的鼓演變而來。
    電子鼓:電子樂器。用電子技術來模仿各種鼓聲的打擊樂器。
    這一層次通過多媒體介紹電聲樂器,讓學生對平時接觸較少的電聲吉他、電聲貝司、電子鼓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三、欣賞電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
    師:在這些電聲樂器中,電子琴以它的豐富音色、變化多端的自動伴奏系統(tǒng)列居首位。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電子琴獨奏曲《西班牙斗牛舞》,在欣賞的同時,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多媒體顯示:
    ①斗牛是哪一個國家獨特的民俗活動?
    ②這首樂曲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斗牛場面?
    ③有幾種節(jié)奏型(伴奏音型)?
    ④音色以弦樂還是管樂為主?
    師生一起完整欣賞電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聽的時候暗示學生邊聽邊拍節(jié)奏。
    四、欣賞《絲綢之路》。
    1.讓學生說說所了解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師:接下來,老師想請同學們猜一個謎語,看老師描述的是一條什么路——這條路是從我國陜西渭河流域開始,向西綿延數(shù)千里,聯(lián)結著歐、亞、非三大洲,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增進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橋粱。
    生:絲綢之路。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說說你所了解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學生回答略。)
    這一層次通過學生講述張騫、玄奘等人的故事,將文學、藝術相結合,讓學生從學科滲透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識。
    2.觀看絲綢之路的地理風貌。
    師:我們來看一組絲綢之路的風光圖片。
    教師播放絲綢之路的地理風貌片,有圖像,沒聲音。
    師:看完這一組絲綢之路的風光后,假如你是一個作曲家,你準備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xiàn)它?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用平時學到的知識為畫面配樂;同時,也能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生1:用樸實無華的旋律來表現(xiàn)它。
    生2:用帶有濃厚中國情調的旋律來表現(xiàn)它。
    生3:用舒緩柔美的旋律來表現(xiàn)它。
    師:我們課本里面也有一段表現(xiàn)絲綢之路風光的主題音樂。請把課本翻到第44頁。大家先在下面小聲視唱一下。(教師巡回指導。)
    3.視唱《絲綢之路:》主題曲。
    師:現(xiàn)在老師完整彈一遍,同學們小聲地跟唱。
    這里安排視唱是為了檢驗學生的音樂知識技能,同時也讓學生的視唱能力得到提高。
    4.讓學生選擇音色、節(jié)奏、速度。
    師:電子琴有很多種音色,老師試犖幾種,大家選擇一下,哪幾種最能體現(xiàn)《絲綢之路》的意境。學生回答略。 師:那你們準備用什么樣的速度來表現(xiàn)它?(學生回答略。)
    師:電子琴也有很多種節(jié)奏,你們聽聽哪種節(jié)奏比較合適?(學生回答略。)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到音樂配器方面來,難度較大。由于時間關系沒能讓學生親自動手,也是考慮到學生對電子琴功能不熟悉,如果班級有學生學過電子琴,可以考慮讓學生親自動手。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大家都當了一回配器大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日本電子音樂大師喜多郎如何為它配樂的。
    5。欣賞電子合成器演奏的《絲綢之路》音樂。(有圖像,有聲音。)
    五、學唱歌曲《橄欖樹》。
    師:電聲樂隊既可獨立演奏各種各樣的樂曲,也常常為歌曲伴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電聲樂隊伴奏的歌曲《橄欖樹》。
    1.播放電聲樂隊伴奏的歌曲《橄欖樹》,有圖像,有聲音。
    2.讓學生結合歌詞,說說樂曲所表達的基本情感。
    3.學生跟唱歌曲。
    4.完整地演唱歌曲。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體驗歌曲所表達的基本情感并學會演唱歌曲。
    六、歸納總結,布置作業(yè)。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電聲樂器及其音色特征,懂得它能使音樂色彩更加獨特,更加豐富。課后請同學們收集用電聲樂器演奏或伴奏的錄音資料。下節(jié)課帶來和同學們交流。
    用作業(yè)的形式把課堂的知識延伸開來,可以激起學生學習電子音樂的興趣,進一步鞏固本堂課學過的知識。
    這節(jié)課我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感受和鑒賞美為核心,從情感人手,介紹電聲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將知識、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電子空間站》這一課音樂材料比較新,所以我設置課前曲《致愛麗絲》,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氛圍,為導入新課做好準備。
    整個教學活動設計,以學生的搜集、查閱資料、回答、實踐等活動為主線,教師給予引導。一方面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回答問題,內(nèi)容的深度和廣度出乎意料,讓我吃驚不小,也讓我感動了好久。另一方面通過教師的引導,本節(jié)課達到了讓學生初步認識常見電聲樂器及感受和鑒賞音樂的教學目標,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從這個角度說,這節(jié)課是成功的一節(jié)課。
    但這節(jié)課中同樣也存在不足之處:由于是農(nóng)村中學,學生在小學的音樂教育相對較薄弱且音樂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學生視唱不太理想,節(jié)奏感偏差,音樂知識、技能有待提高。
    初中音樂課教案設計 初中音樂課教案欣賞課篇八
    1、欣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全曲。
    2、初步認識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尾聲。
    3、欣賞過程中音樂的表現(xiàn)手段與故事內(nèi)容相融合,理性分析與情感抒發(fā)相結合,
    情感在音樂中獲得體驗,并能展開一定的聯(lián)想空間。
    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獲得音樂情感的體驗。
    多媒體
    播放《梁?!芬魳菲?,教師語言導入。
    教師:彩虹萬里白花開,花間彩蝶成雙對,千年萬代分不開,梁山伯與祝英臺。同學們,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家喻戶曉,下面請把你們課前收集的有關《梁?!返馁Y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一)出示課件
    1、請學生(分小組)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梁?!返馁Y料上臺來與大家進行分享(各種傳說、故事背景等等)。
    師:我想同學們都聽說過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請你們分小組上臺來介紹一下你們所收集到的有關梁祝的資料。
    生:分小組介紹。
    師:誰來講講你所知道的《梁?!返墓适?。
    生:講述故事。
    師:同學們講得都非常的精彩,說明是用了心去收集的。(介紹自己收集的資料與學生分享)。
    知道梁祝故事的人,聽過梁祝音樂的人,都永遠會為這種千古傳詠的愛情故事所深深撼動,愛情就是這樣,它是兩情相悅兩廂傾慕兩性向往生死相隨之最完美體現(xiàn)。而更讓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心魄的絕唱。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緊密相隨的蝴蝶,在云南民間傳說中是指美鳳蝶。從它誕生以來,就一直成為世人的愛情楷模和民族偉大情操的典范,它深刻蘊育著民族精神和忠貞理想,中國人民深深喜愛梁祝,世界人民也同樣是喜愛梁祝!人民用不同的音樂形式來表達這種情愫,在其中賦予著高尚的精神寄托。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用它那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向世人講述著古老而優(yōu)美動人的傳說。
    2、展示課件(介紹樂曲)
    (1)協(xié)奏曲的概念。
    (是指一件或多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相互競奏,并顯示其個性及技巧的一種大型器樂套曲。傳統(tǒng)的協(xié)奏曲通常由三個樂章組成。進入20世紀后,協(xié)奏曲的表現(xiàn)形式有許多新的發(fā)展和變化。)
    (2)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介紹)
    (3)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教師簡單介紹)
    師:剛才有同學介紹了這首樂曲主要是反映了人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梁祝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F(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去傾聽音樂述說的故事吧?。ㄕ垖W生邊聽邊思考,聽完后分別歸納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中有哪些故事片段,并談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形式不限。)
    故事就在一個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日子里開始了。
    (二)欣賞樂曲。(出示課件)
    教師和學生用生動的語言分別以講故事的形式結合畫面和音樂進行解說。
    1、呈示部:引子―主部主題―副部主題。
    師: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國南方的一座村莊祝家莊,聰明美麗的祝員外之女祝英臺,沖破封建傳統(tǒng)的束縛,女扮男裝去杭州求學,在途中與善良、淳樸而貧寒的青年書生梁山伯相識后,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音樂活潑、歡快),兩人同窗三載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音樂轉慢)。梁祝二人同窗三載就要分別,梁山伯送祝英臺送了十八里,最后在長亭依 https:/// 依惜別,這真是三載同窗情似海,山伯難舍祝英臺。
    2、展開部:抗婚―樓臺會―哭靈投墳
    師:低沉的音響預示出不詳?shù)氖虑榫鸵l(fā)生。誰來給我們講講接下來將要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
    (1)學生講述:祝英臺的父親逼祝英臺嫁與官僚馬府少爺馬文才,祝英臺抗婚不嫁,誓死不屈,再加上官僚馬太守的威脅,為了父母和祝家莊,祝英臺被迫屈服。
    師:這段激烈音樂表現(xiàn)了矛盾沖突的高潮,越來越激化,音樂中似乎也充滿了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憧憬,但現(xiàn)實給予的回答卻是由銅管代表的強大封建勢力的重壓
    (2)師:聽,這時大提琴與小提琴對答式的手法“一問一答”(傳說中正在此時,梁山伯來祝家莊探望并打算提親,得知祝英臺為女子也得知祝英臺的痛苦,二人樓臺相會互訴衷腸),如訴如泣的曲調纏綿悱惻的音調,把兩人的內(nèi)心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3)師:誰來說一說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
    生:傳說中在梁山伯歸家后不就病故,祝英臺得知后悲痛萬分,她下定決心選擇了一條道路,在一個深夜里,她穿上了新娘嫁衣,獨自來到梁山伯的墳前祭奠,向蒼天哭訴后碰碑自盡。
    3、再現(xiàn)部―化蝶。
    師:接下來,樂曲出現(xiàn)了開始的引子部分,把我們帶入了神話的意境。當祝英臺撞向石碑,墓穴突開,祝英臺縱身投入后,從墳墓中飛出一雙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形影不離,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
    (三)出示課件。
    1、展示整個樂曲的結構(由學生歸納,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中有哪些故事片段。)
    2、學生談談自己聽后的感想和體會,形式不限。(學生講述或用歌聲表達等等,)
    (1)學生講述。
    (2)學生演唱《化蝶》。。
    教師:非常好,同學們都說出和唱出了自己的心聲。我想所有的人都會被梁祝二人所感動,對他們的命運給予同情,人們不甘于悲劇的結局,因為我們都憧憬未來美好生活。一雙彩蝶翩翩起舞,飛向遠天,去尋找真正屬于他們幸福,而給人間留下了無限地遐想。讓我們帶著感動欣賞一首歌曲,并祝愿天下所有的有情人都能尋找到真正屬于他們的幸福吧?。úシ鸥枨?BR>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了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全曲,動人的音樂調動了我們的情感,讓我們時而歡喜、時而憂傷、時而悲憤、時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經(jīng)歷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樂之中,我們的人生就會豐富了許多許多,通過這首作品,也告訴我們?nèi)碎g最可貴的就是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