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范文(14篇)

字號:

    意識到時間的寶貴,并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工作計劃,才能提高效率。在寫總結(jié)時,我們可以借鑒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以求更好地提升總結(jié)的質(zhì)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一
    今天早晨起床,就聞到一股粽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
    我跟爸爸媽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于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媽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里害怕,摔了很多次,眼睛里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于學會了溜冰,心里驕傲自滿!滑著滑著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驕傲自滿哦!加油??!”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然后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再驕傲了,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貪玩了,也不能驕傲。因為分數(shù)只能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么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BR>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二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媽媽問我:“xx,你知道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我還真沒在意,隨口說了一大串:“勞動節(jié)、兒童節(jié)……”我拍了拍腦袋:“噢,想起來了,端午節(jié)。”媽媽說:“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的?!眿寢尯芸熨I回來粽子。
    我看見粽子呈三角形的,里面有糯米,還有紅紅的大棗。一聞就會讓人垂涎三尺。媽媽說:“想吃嗎?”我抓起一個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叮鈴鈴!”門鈴響了,會是誰呢?我拿起對講電話,一聽竟然是我弟弟。他叫我下去教他玩活力板。
    我下樓一看,他是真的一點兒也不會。我就讓他自己練習,他有了基本功后我開始教他了。我教得很仔細,他也學的很認真。我們正教學投入的時候,媽媽說學作文的時間到了,我們也就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操場。
    今天我這個端午節(jié)過得很充實!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三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端午節(jié)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jié)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與吃粽子都與屈原聯(lián)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之后,當?shù)厝嗣駛渌溃泷{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jié)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qū)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jié)吃粽子,在魏晉的時代已經(jīng)很盛行。粽子還是一種節(jié)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的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F(xiàn)在,我們過端午節(jié)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jīng)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jù)著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xiāng)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黃與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過節(jié),她都為我們包粽子,可這次,因為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粽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粽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后,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jié),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jié),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里做作業(yè)、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四
    時間過得飛快,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
    下午兩點,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碧洲公園的沙灘上,觀看劃龍舟表演。參加表演的有十二支龍舟隊,熱鬧非凡,到處都是人山人海。
    遠處傳來一陣陣響亮的鼓聲,就像一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樂曲。那鼓聲好像在為隊員們加油!讓他們充滿自信!緊接著十二支龍舟隊,一前一后努力往前沖,只聽到岸上的人大聲叫喊著:“加油!加油!……”龍舟比賽就這樣緊張而又激烈地進行著……最后的冠軍屬于東郊隊。
    在我看來,十二支龍舟隊都是冠軍,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到他們都很賣力,劃得非常精彩!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五
    正如民間諺語所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年端午節(jié),人們都會在門上或窗戶上放一束艾葉和菖蒲,據(jù)說是為了辟邪。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了。每家每戶都掛著菖蒲和艾葉。我奶奶還特意從市場上買了一束艾葉和菖蒲,千叮嚀萬囑咐我爸:“別忘了把這艾葉和菖蒲掛在門上?!泵看文棠潭紘Z叨個不停,我耳朵都起繭了。這時,爸爸總是不耐煩地說:“我知道!我知道!”
    端午節(jié)的時候,奶奶會一大早打電話來問:“你是不是把艾葉和菖蒲放在門上了?別糊弄我!”爸爸說:“已經(jīng)掛了,你放心吧?!爆F(xiàn)在奶奶安全掛了電話。如果沒有插上電源,奶奶就要嘮叨了!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六
    端午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這時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三年級。
    作文。
    歡迎參考!
    今天是端午節(jié),幾天前媽媽就給我脖子、手和腳帶上了用五彩絲線編成的彩鏈。聽大人說帶著它一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姥姥說要包粽子。粽子做好后我馬上飛奔過去拿了一個在手上,剛出鍋的粽子皮是墨綠色的,聞起來好象有一股姥爺喝的茶葉的味道;粽子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用兩到三片蘆葦葉剝裹著白白的糯米,再用馬蓮桿纏住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成了。剝開一個粽子,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好像在開會,又好像在寒冷在冬天大家抱在一起取暖;嘗一嘗香香的、粘粘的,如果再在上面灑上一點糖,那味道更是讓人甜到心里去了。我喜歡端午節(jié),我更喜歡吃粽子。
    端午節(jié)是我國“三節(jié)”中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jié)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知道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眿寢屄犃烁吲d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BR>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薄斑@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起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jié)的學問可真多。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現(xiàn)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jié)吧!端午節(jié)又稱為端陽節(jié),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jié),它是紀念我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jīng)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fā),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lǐng)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等著你去找呢!
    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包粽子又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jié)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你看,我們家里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里,轉(zhuǎn)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zhuǎn)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一番忙綠后。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卷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后,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jié),愛端午節(jié)這濃濃的綜香。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七
    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大街上到處飄散著濃而香的粽子味,不時傳來:“粽子,粽子,大家快來買呀!”的叫買聲,逛街的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小朋友胸前掛著的彩色絲線編織的鴨蛋簍,淘氣地晃著。
    晚上,人們坐在電視機前,吃著粽子和咸鴨蛋。看著賽龍舟節(jié)目,聽著“一二、一二”的短促的聲音,看著七、八個小伙子們賣力劃船的勁,甭提多高興了。
    爸爸告訴我,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人,由于當時外有強敵,朝廷腐敗,屈原獨木難支,回天無力,為了保持自己高貴和清白,投汩羅江而死。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是為了讓江中的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后來,人們就在每年端午節(jié)這一天用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呀!端午節(jié)太有意義了。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八
    我了解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春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期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jié)。
    每年端午節(jié)人們都會做清香四溢的粽子,佩戴形態(tài)各異、花花綠綠的香囊,在門楣上插綠綠的、香香的艾草。當然賽龍舟是最熱鬧、最好玩的了。
    為什么要賽龍舟呢?相傳,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而死,許多人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卻不見屈原的蹤跡。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效仿。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要用藥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人們也紛紛劃船去驅(qū)趕水禽水獸,希望保全屈大夫的身體。
    你一定想知道大家為什么這么愛戴屈原吧?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連齊抗秦,遭到貴族子弟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他不忍目睹國家滅亡、百姓遭殃,就縱身跳進滾滾的汨羅江。屈原愛國精神感動著百姓,人們才這樣敬重他。
    我希望明年的端午節(jié),我也能包幾個粽子,劃一下龍舟,用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屈原的敬愛之情吧!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九
    大家都吃過粽子吧,甜甜的粽子百吃不厭,吃了一個令你回味無窮。
    每到端午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知道是為什么嗎?告訴你吧,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賽龍舟是為了打撈屈原的遺體。
    吃粽子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粽子是用糯米做得,一粒粒飽滿的、雪白的糯米挨挨擠擠,看上去很誘人。不過,要讓粽子好吃餡兒也少不了,餡兒一般有鮮肉的、豆沙的、棗泥的……數(shù)也數(shù)不清,咬上一口,真香?。?BR>    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都從山上采艾蒿插在門上,據(jù)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含義。那天,媽媽還在我們的手上纏上一些五彩的絲線,據(jù)說,今后一直帶著它,可以祛除病邪。
    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便把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人們都已吃粽子和賽龍舟來紀念屈原。
    真懷念每年的端午節(jié),每每憶起心頭總會涌起一股經(jīng)久難消的味道,同那令人難忘的粽子,香甜可口,令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十
    我們的國家有許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說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元宵節(jié)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了,因為端午節(jié)不但有好吃的、好玩的、而且天氣也正是不冷不熱的時候,又熱鬧。
    端午節(jié)又叫做端陽,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那天,高興的人們都會在身上戴一個香包,以祛毒,祈求平安。還要包粽子、舉行劃龍舟比賽。
    據(jù)說,在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叫屈原。他很愛自己的國家,當?shù)弥约旱膰覍⒁獪缤?,國王又不采納他的意見時,便來到湖南的汨羅江邊,投河自殺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便在江上劃起了龍舟,希望能撈到屈原的遺體。同時向河里投放許多的粽子,為的就是讓這些魚蝦吃得飽飽的,這樣魚蝦就不會吃他的遺體了,慢慢的,這種習俗就傳遍了整個國家。
    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要到了。我想先在家吃完粽子,然后就和媽媽一陣出去看熱鬧的龍舟比賽。我希望今年的端午節(jié)過得更快樂,也希望大家也能過得快快樂樂的。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十一
    我還是簡單地講講愛國詩人屈原吧,相傳屈原是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汩名羅江,而使人們尊他為江神,把裝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免魚蟲爭食其身,并且把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的詩辭。民間就有了吃粽子和賽龍舟。往年我家的端午節(jié)也過得非常快樂,一大早,媽媽就去菜場買艾葉插在門上,這天還要吃粽子。至今,端午節(jié)仍然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十二
    端午節(jié)到了,家人一起包粽子。我到外面找同學玩。我和大家一起跑步,跑完步后我們一起看電視。吃飯時候到了,同學們各自回家了。
    吃完飯后,同學們又聚集在一起,玩起游戲來。
    下午四點的時候,大家分組的進行劃龍舟比賽,獎品是一個超級大的粽子,到家看到獎品后都努力劃起漿來。最后我們組贏了,大家都開心地跳起來了?;丶液?,爸爸媽媽夸我今天表現(xiàn)很好。
    晚上同學們都拿著煙花出來玩,一個個煙花在空中連起來像一朵朵美麗的花兒。夜晚了,大家都高興地回家了。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十三
    端午節(ji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是這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人們吃粽子、咸蛋黃、雄黃酒和蛇肉……有些地方還舉行龍舟比賽。
    今天早上,我起床后,媽媽問我:“今天又是端午節(jié)了。你還想吃蛇肉?”“我當然想吃!”我大聲回答。“那我們現(xiàn)在就去菜市場買蛇肉?!薄昂冒?快走!”于是,我跟著媽媽去了菜市場。
    當我們來到菜市場時,我們沒有看到蛇肉。所以,我媽媽帶我在里面逛了逛。我們設(shè)法找到了一個賣蛇肉的地方。攤主問:“你買蛇肉嗎?”我一把抓住我媽說:“好啊!”這個人讓我們自己選擇。我看見那些蛇在籠子里游來游去。他們也不時抬起頭。我不禁感到有點緊張。但是我媽媽不怕。她指著一條中等大小的蛇說:“我要這條!”“好!”賣蛇的抓住了蛇。他用手捏蛇頭,用腳踩蛇尾,空手拿刀,靈活地打死蛇頭,然后立即剝蛇皮。然后,他拿起一把刀,把這條白色和粉紅色的蛇切成碎片,放在塑料袋里。媽媽付了錢,拿著裝著蛇肉的袋子和我一起回家了。
    吃飯的時候,我媽端上了桌上香噴噴的紅燒蛇肉??吹竭@鍋蛇肉,忍不住胃口大開。在我媽把鍋放到桌子上之前,我拿起筷子,把一塊蛇肉放進嘴里吃了起來。爸爸見我迫不及待的想吃蛇肉,就把蛇肉撿起來吃了。我媽說:“你看你們父子的饞相……”我和父親忍不住笑了...然后,我媽跟著我們?nèi)テ穱L。這紅燒蛇肉味道真美。
    端午節(jié)心得三年級篇十四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我想你們都知道是什么,就是端午節(jié)。
    打開記憶的箱門,每一個端午節(jié)都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爸爸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當端午節(jié)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包好吃的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粽子。每次看到媽媽拿出兩片大粽子葉,把糯米緊緊裹在里面,然后放進高壓鍋里燉。當我聞到它的香味時,我就流口水了。
    這一天,媽媽會在我手上綁上彩色的線,據(jù)說可以消災,延年益壽。晚上還要用菖蒲湯洗澡。聽說有消除一切疾病的功效。
    我喜歡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