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通用18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指導教師的教學行為。為了編寫一份較為完美的教案,教師首先需要對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英語》教案范文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一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讀準生字字音,借助圖文理解新詞的意思,會寫田字格中的5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詩歌大意。想像勞動人民采蓮的情景,體會他們在勞動中愉悅的心情。
    整體感悟勞動人民一邊采蓮、一邊嬉戲,魚兒與人同樂的那種愉悅和諧的快樂氛圍。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學生閱讀,再加上課文配有的插圖,形象地展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能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那么,如何讓學生在讀課文、看插圖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審美情趣?本課字詞的教學力求在美的語境中進行,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識記字詞。朗讀方面,力求通過看鮮明的插圖,并用描述性的語言把學生引入一個想讀、愿讀、會讀的情境中。生活中的美是需要發(fā)現(xiàn)的,本課在設計中安排了讓學生收集反映荷葉、荷花美的圖片、詩歌、兒歌、繪畫等方面的資料,旨在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生字卡片、生詞卡片、電腦、小黑板。
    第一課時
    指導朗讀古詩。能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指導書寫生字。
    一、看圖導入,教學部分生字詞。
    1.教師略帶神秘地對學生說:“小朋友們,快閉上眼睛,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欣賞那兒迷人的風景?!?教師貼掛圖。)
    2.這兒的景色美嗎?你能把看到的美景,盡力用美的語言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嗎?(學生表述,教師鼓勵性地點評。)
    3.教師邊引述邊貼生字卡片。讓我們細細地欣賞一下。(教師手指著圖。)瞧,婷婷的荷花開放在茂盛鮮亮的荷葉間,(貼生字卡片:蓮葉間。)魚兒(貼生字卡片:魚兒。)在清澈的湖水中歡快地游玩,秀美的水鄉(xiāng)女子正在劃著小船采摘蓮子。(貼生字卡片:采蓮。)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板書:江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5.教學貼在圖旁的生字詞。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看看圖說說,蓮葉間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蓮是什么意思?
    6.欣賞了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圖,讓我們來讀讀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給你三分鐘時間,盡力把這首民歌多讀幾遍,把它讀通、讀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jù)上面的要求,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字音讀準了嗎?課文讀通了嗎?)
    第一組:戲東西南北。
    (1)自古以來,江南就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你們瞧,(指圖。)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戲。(出示卡片:聶。)這些魚兒,一會兒游到東,(出示卡片:東。)一會兒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會兒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會兒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讀生字。齊讀。
    (3)小黑板出示:譬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學生自己反復練習。指名讀。小組讀。
    第二組:可田。
    (1)(看圖。)小朋友們,讓我們再來欣賞江南美景,這婷婷的荷花有的已結出了嫩黃色的蓮蓬,有的蓮蓬已經成熟,這可是采蓮的好時機。(出示卡片:可。)這荷葉是多么的鮮亮嫩綠,古時候就用“田田’’這個詞說出了荷葉的鮮亮嫩綠。(出示卡片:田。)
    (2)誰能把描寫荷花和荷葉的那句話讀準確?(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
    l.現(xiàn)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讀準確嗎?小朋友們打開書自己再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詞。
    1.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三個生字:“江、可、葉”。
    2.自學書后第二題,看看該如何寫。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江:左窄右寬??桑簷M要稍長一些。葉: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設計: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課后反思: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二
    1、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東、西”3個字和豎鉤、豎彎2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讀準“南、蓮”等生字的字音;會寫豎鉤和豎彎。
    1、人人都說江南美,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光吧!(多媒體課件播放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
    2、引導學生談談觀后感。
    3、導入:是啊,江南水鄉(xiāng)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曾經有一位詩人看到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江南》。
    1、學習“江”。
    三拼音節(jié)。
    加一加:氵+工=江。字謎:工人在水邊——江。換一換:“紅”的部首換成“氵”就是江。
    2、學習“南”。
    1、導學:下面讓我們隨著詩人到江南水鄉(xiāng)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詩范讀的多媒體課件,學生觀看、傾聽。)。
    3、感知內容。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大聲地讀詩,遇到拼不準的字可以請教同桌、老師、字典等。
    (2)指名讀全詩,學生評價。引導學生重點從字音是否正確和語句是否通暢兩個方面來評價。
    1、字卡出示課文中的生字:采、蓮、魚、東、可、西、北,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認。
    2、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記字方法,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認記生字。新|課|標|第|一|網(wǎng)。
    謎語:(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2)大丁遇小口。(可)。
    1、課件演示“可、東、西”三個字的書寫過程,引導學生自由觀察。
    2、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可”的最后一筆是豎鉤。)。
    3、教師示范書寫生字,學生仔細觀察,并跟著書空。
    4、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
    提出自學要求。課件出示。
    1、給生字找朋友,用喜歡的詞語說話。
    2、小組合作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邊表演邊讀,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讀。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三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么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在蓮葉的東邊游戲,魚在蓮葉的西邊游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四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民采蓮的情景。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xiàn)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芍^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
    本課字詞的教學力求在美的語境中進行,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識記字詞。朗讀方面,力求通過看鮮明的插圖,并用描述性的語言把學生引入一個想讀、愿讀、會讀的情境中。
    知識與技能:
    1、認識9個生字,會寫“可”“東”“西”3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詩歌大意。
    過程與方法:
    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想象勞動人民采蓮的情景,體會他們在勞動中愉悅的心情。
    整體感悟勞動人民一邊采蓮、一邊嬉戲,魚兒與人同樂的那種愉悅和諧的快樂氛圍。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和相關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2課時
    第一課時
    指導朗讀古詩。能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指導書寫生字。
    一、看圖導入,教學部分生字詞。
    1、教師略帶神秘地對學生說:“同學們,快閉上眼睛,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欣賞那兒迷人的風景。”(教師貼掛圖)
    2、這兒的景色美嗎?你能把看到的美景,盡量用美的語言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嗎?(學生表述,教師鼓勵性地點評)
    3、教師邊引述邊貼生字卡片。讓我們細細地欣賞一下。(教師手指著圖)瞧,亭亭的荷花開放在茂盛鮮亮的荷葉間,(貼生詞卡片:蓮葉間)魚兒(貼生詞卡片:魚兒)在清澈的湖水中歡快地游玩,秀美的水鄉(xiāng)女子正劃著小船采摘蓮子。(貼生詞卡片:采蓮)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美景圖??!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板書:江南)指名讀?!伴_火車”讀。齊讀。
    5、教學貼在圖旁的生字詞。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看圖說說,“蓮葉間”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蓮”是什么意思?
    6、欣賞了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圖,讓我們來讀讀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給你三分鐘時間,盡量把這首詩歌多讀幾遍,把它讀通、讀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jù)上面的要求,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字音讀準了嗎?課文讀通了嗎?)
    第一組:東西南北
    (1)自古以來,江南就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你們瞧,(指圖)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戲。這些魚兒,一會兒游到東,(出示卡片:東)一會兒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會兒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會兒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讀生字。齊讀。
    (3)小黑板出示: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學生自己反復練習。指名讀。小組讀。
    第二組:江可采蓮
    (1)(看圖)同學們,讓我們再來欣賞江南美景,這亭亭的荷花有的已結出了嫩黃色的蓮蓬,有的蓮蓬已經成熟,這可是采蓮的好時機。(出示卡片:江可采)這荷葉是多么的鮮亮嫩綠,古時候就用“田田”這個詞說出了荷葉的鮮亮嫩綠。(出示卡片:蓮)
    (2)誰能把描寫荷花和荷葉的那句話讀準確?(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
    l、現(xiàn)在你能把整首詩歌讀準確嗎?同學們打開書自己再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詞。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一個生字:“可”。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可:橫要稍長一些。
    3、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指導正確地朗讀古詩。指導書寫生字。整體感悟詩歌的美。
    一、復習活動。
    上節(jié)課學的生字詞還會讀嗎?(“開火車”讀)課文會讀嗎?(指名朗讀)
    二、談話揭題。
    1、字、詞會讀了,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江南》。
    3、為了把課文讀美,我們得看圖弄清楚詩歌中每句話的意思。然后邊讀邊在自己的腦中勾畫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圖。
    三、精讀課文。
    1、教學第一行。
    (1)課文第一行句子告訴我們,江南一帶是采蓮的好地方。你們能看圖說說“采蓮”是什么意思嗎?(采蓮子)
    (2)指導朗讀。(自豪地讀第一行詩句)看圖說說蓮葉是什么樣的?把江南這一采蓮的好地方介紹給大家。(練習讀,指導讀)指導停頓:江南/可采蓮。
    2、教學第二行。
    (1)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還美在荷葉??磮D說說蓮葉是什么樣子的?(碧綠的,層層疊疊的……)(指名回答)
    (2)這荷葉不光多,而且還很美。
    (3)讓我們來贊一贊荷葉吧?。ㄔ囍x好第二行句子)指導停頓:蓮葉/何田田。
    3、教學第三至第七行。
    (1)在這美麗的景色中,連魚兒也似乎特別高興。瞧,它們在蓮葉中間歡快地游著,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書上為什么不用“游”而用“戲”呢?(魚兒就像在歡快地做游戲,可高興啦?。?BR>    (2)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魚兒嬉戲的情景)反復練習朗讀。指導停頓: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同學們通過朗讀,讓老師感受到了魚兒在荷葉間歡快地嬉戲的情景。同學們真棒!
    (3)能把這首詩歌背下來嗎?
    四、教學生字詞。
    1、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東、西”兩個字。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東:要注意寫好第二筆撇折。
    西:下面的部分應寫得上寬下窄。
    3、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全文。學習謎語,引導收集資料。
    1、學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們采蓮,魚兒嬉戲,亭亭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蓮人,你的心情會如何?為什么?
    3、荷花的美,給穿梭于荷葉間采蓮的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學完課文,我有一個小小的謎語給大家猜。
    一個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
    4、回去給爸爸媽媽猜一猜。(試著背出謎面)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五
    《江南》是部編本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一首小詩,寫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這首詩共七行兩句話。詩句的前兩行直接介紹了江南的水鄉(xiāng)是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寫魚在下面戲水嬉戲。整首詩的語言學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兒童閱讀。課文配有插圖,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可供學學生觀察,幫助理解古詩。課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個字是本課要學會的學生字。
    一年級的學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游戲活動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學生已經認識了一些學生字,能借助拼音讀課文、兒歌等,同時也有一定的學生活經驗,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觀的知識。
    1、認識“江、南”等9個學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字和筆畫豎鉤。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讀準“南、蓮”等學生字的字音,會寫豎鉤。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江南》,學學生聽歌曲,判斷歌詞描寫的是哪里(學生答江南)。
    2、教師介紹江南的位置,引出課題。
    (二)激發(fā)興趣,傳授新知。
    1、課題指導。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教師書空課題。重點拼讀“江”。介紹“江”字的結構,偏旁。認識偏旁三點水。
    (2)識字拓展:說說你認識的學生字中有哪些字的偏旁是三點水。
    2、古詩朗讀。
    (1)朗讀詩歌,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詩歌,不認識的字詞請同學幫忙。要求把詩歌讀通順,讀正確。
    (2)教師范讀,糾正字音后學學生練讀。
    4、學習古詩的停頓。
    (1)學生回答,教師問:紅色的斜線有什么作用。聽老教師讀,猜一猜。
    學生回答:停頓。
    (2)游戲:節(jié)奏大教師(利用節(jié)奏讀出詩的停頓)用讀古詩的方法讀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5、學習古詩內容。
    (1)出示前兩句,提問:詩句中有哪些江南景物。學生答,相機板書:小魚,蓮葉,蓮花。
    (2)句型練習:有什么樣的小魚,蓮花;用自己的話說說蓮葉,試著運用句型:蓮葉多么()多么()。
    6、生字教學。
    (1)從句子中找出既會認也會寫的生字“可”。學社跟老師一起書空“可“,板書”可“的筆順,強調可的寫法:口要寫到豎中線的左邊,豎鉤寫到豎中線的右邊,先里后外?!翱伞苯M詞,造句。教師出示詞組,朗讀詞組。
    (2)教師指導書寫“可”,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寫字姿勢,寫字習慣,筆順,田字格的占位。
    寫字教學結束,過渡語:同學今天表現(xiàn)的都很不錯,作為獎勵,老教師帶大家去江南游一游。
    觀看江南美景圖。
    7、總結。
    (1)教師提問:讀了江南的詩,品了江南的景,你覺得江南是怎樣的地方。
    學生回答,教師引出優(yōu)美的江南,介紹作者。
    (1)寫會“可”字;。
    (2)將古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六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xiàn)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
    在學習課文時候讓學生邊讀課文邊看圖,說說古詩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圖上找到?讓學生結合詩句進行看圖。在觀察的基礎上,把看到的畫面和詩句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獲得一個整體的印象。這樣訓練,學生的腦中會再現(xiàn)出美麗的采蓮畫面,也就體會出了詩句中蘊含的美。
    要讓學生細細體會詩句的美,還得通過細讀課文,品詞析句來完成。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教師讓學生讀課文后自己提問,學生就問:“什么叫何田田”?我立刻引導(邊說邊畫):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學生會說,“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痹趯W生交流后,我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老師好像也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惫膭钔瑢W站起來,配上動作讀。通過師生齊讀,同桌互讀,互評等形式多樣的練習,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純的語音,各異的動作,“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教學第二句時,抓住一個“戲”來細細推敲。我首先進行這樣的過渡引導:“蓮葉長得這么綠,這么好,蓮花開了,結了蓮子兒。采蓮的人們劃著小船,高高興興地采收蓮蓬。河里的小魚呀,也樂開了。你看到小魚了嗎?”待學生看老師貼圖后,讓他們用一兩句話,把湖里的小魚的姿態(tài)說一說,他們會說:“小魚真可愛!”“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真可愛!”“小魚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們在做游戲呢!”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戲”字,請學生說出它的意思。然后提問:“蓮葉東,蓮葉西,蓮葉南,蓮葉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討論后,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魚兒嬉戲的動態(tài)美、人們采蓮時愉快的心情在這一品一議、一演一讀中得到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七
    指名答(板書:狀物類散文集)。
    (ppt出示:一起來分享你覺得有意思、讓你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吧?。?BR>    指名答針對學生的發(fā)言,再次強化、歸納人、事、物。
    結合發(fā)言,板書:人、事、物。
    指名答追問為什么再次強化人、事、物。
    (ppt出示作者的話)。
    指名讀師評價。
    師:因此,這不僅是一本狀物類散文集,還是一本充滿江南小城風情的回憶性散文集。
    板書:回憶性散文集(這三個字之前已板書)。
    1、師:可是,我們的閱讀不能僅僅停留在書中的人、事、物,更要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ppt出示)。
    板書:情。
    2、師:本學期,我們已經了解了一些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如融情入景、內心獨白、巧用修辭等。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分享一個閱讀回憶性散文的好辦法——關注雙重視角。
    (ppt出示:關注雙重視角)。
    板書:雙重視角。
    3、師:看表情就知道,你們肯定想問:什么是雙重視角啊?
    (ppt出示《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節(jié)選片段)。
    那天臨走的時候,伯父送我兩本書,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約翰》。伯父已經去世很多年了,這兩本書我還保存著。
    師: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片段中,作者借過去的“我”記敘了伯父送書這件事,用現(xiàn)在的“我”保存書這一舉動抒發(fā)了對伯父的懷念之情。
    4、師:另一篇課文《燈光》中,也有對雙重視角的運用,你能像老師一樣找出來嗎?
    (ppt出示《燈光》節(jié)選片段)。
    這一仗,我們消滅了敵人的一個整編師。戰(zhàn)斗結束后,我們把郝副營長埋在茂密的沙柳叢里。
    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來。
    指名答(過去的“我”記敘了對戰(zhàn)斗的回憶,現(xiàn)在的“我”抒發(fā)了對郝副營長的懷念之情。)。
    5、小結:回憶性散文的雙重視角指的就是文中出現(xiàn)的兩個“我”。過去的“我”記敘所見所聞,現(xiàn)在的“我”抒發(fā)所思所感。
    板書:過去的“我”現(xiàn)在的“我”
    指名答(學生找+評價)。
    最后四段最典型,學生找到后再出示ppt。
    師:請同學們一起讀讀這個片段,讀出作者的懷念與感傷。
    7、師:書中對雙重視角的運用還有許多,請你再去找一找,體會作者的情感。(ppt出示)。
    指名答(學生找+讀+評價)。
    師:評價,你能帶著這樣的情感再讀一讀嗎?
    (你的朗讀聲音洪亮、情緒飽滿、讀出了韻味……)。
    8、總結:《藍調江南》是一本狀物類和回憶性的散文集。在閱讀時,我們可以通過過去的“我”來梳理文中的人、事、物,找到現(xiàn)在的“我”可以幫助我們感悟文中的情感。同學們在接下來的閱讀中,別忘了用上它!
    1、出示ppt:邀請你走進一個美麗而有趣的江南小鎮(zhèn),那是金曾豪先生童年夢中的江南,是依戀重重的微笑,是往昔不再來的悠悠嘆息。
    師:同學們,讓我們借這節(jié)課所得,跟隨金曾豪先生繼續(xù)江南之旅吧!下課!
    板書:藍調江南雙重視角。
    狀物類。
    過去的“我”現(xiàn)在的“我”
    散文集人、事、物情。
    回憶性。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八
    1.認識9個生字和兩個偏旁,會寫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了解江南采蓮情景,感受江南美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和補充資料讓學生感受江南的美麗。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初步了解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畫面美,培養(yǎng)熱愛自然地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體會江南美景。
    交流法、閱讀法、資料補充法。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1課時。
    一、趣味導課。
    2.同學們,你們知道視頻中播放的是哪里呢?
    (江南水鄉(xiāng))。
    3.是啊,江南是個美麗的地方。今天老師就領著小朋友們一起去學習一首古詩,欣賞這美麗的江南風景。
    (板書課題)3.江南(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
    江南可采蓮魚東西北。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指導:“蓮”是三拼音節(jié),“南”注意前鼻韻母an的讀法。)。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大江、南方、可以、采摘、蓮花、小魚、東方、西邊、北邊。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進古詩,感受江南美景。
    三、精讀領悟。
    1.課文朗讀。
    (1)課件出示圖片,生邊觀察邊自己朗讀這一句。
    (2)通過讀課文和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什么呢?(鼓勵學生多說,能從整體上說或從發(fā)現(xiàn)的某一處景物都可以。)。
    (3)播放課文朗讀,學生傾聽感受。
    2.學習第一句。
    (1)課件出示蓮葉圖片,生邊觀察邊自己朗讀這一句。
    (2)你看到了什么呢?有何感受呢?
    (例:很多茂密的荷葉;蓮葉很美,像雨傘。)。
    (3)蓮葉茂盛鮮亮,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從“田田”一詞可以看出來。)。
    (4)蓮葉長得這么好,誰興了呢?
    (采蓮的人興,因為這樣就有很多的蓮籽可以采)。
    (5)是啊,這么美的景色,再加上漂亮的采蓮的姑娘,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用舒緩的語氣讀出對荷葉的喜愛。)。
    3.學習第二、三句。
    (1)課件出示圖片,生邊觀察邊自己朗讀這兩句。
    (2)這么美的景色,除了采蓮人,還有誰最開心?(小魚兒)荷塘里的魚兒在干什么?
    (荷塘里的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不停地玩耍。)。
    (3)啟發(fā)想象:小魚在做什么游戲,它們是怎么嬉戲玩耍的呢?出示練習:
    魚兒在荷葉間玩()的游戲,一會兒游到(),一會兒游到(),一會兒游到(),一會兒游到()。
    (4)出示方位詞:東-西南-北。
    你們也學一學小魚兒游來游去的樣子吧。(從四個方位讓學生做動作表演。)。
    你的心情如何呢?
    (很快樂,感到很有趣。)。
    (5)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魚兒的快樂和自由自在。
    4.教師小結:江南的美景可不只這迷人的荷塘,我們繼續(xù)去觀賞吧。(出示課文圖片)。
    5.古詩拓展:小朋友們,江南風景優(yōu)美,描寫江南的古詩也有很多。咱們一起去欣賞吧。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6.指導書寫“可、東、西”
    (1)生觀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說說筆畫位置。
    (2)師范寫生字。
    (3)生描紅,書寫,師巡視指導。
    7.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這首詩歌通過描寫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場景,贊美了水鄉(xiāng)的美景,抒發(fā)了作。
    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四、總結拓展。
    1.課堂總結:
    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并知道了江南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2)感受到詩歌的美,同時更加熱愛大自然了。
    2.課堂練習。
    照樣子,做一做。
    例:亻+門(們)。
    氵+工(江)日+生(星)。
    田+土(里)丁+口(可)。
    我會選。
    魚西。
    (1)我喜歡吃(西)瓜。
    (2)小(魚)在水里歡快地游著。
    五、作業(yè)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搜集有關江南的資料,鞏固對江南的印象。
    江南這一篇課文詩一首漢樂府詩歌,比較有節(jié)奏。在講課的時候主要是讓學生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江南這個地方的美麗。
    講這首詩歌的時候首先讓學生了解江南在哪里,我選擇用多媒體展示江南的地圖。首先讓學生找我們所在的位置——山西。然后找到長江,長江以南就是江南。知道了江南的位置就開始讀課文。讀課文的時候,讓個別學生讀課文,糾正讀音。然后讓學生讀詩歌時要注意節(jié)奏和感情。
    講課文內容時,我讓學生通過圖文結合來觀察蓮、荷葉、荷花等。圖文結合可以直觀的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敖峡刹缮彙保峡梢圆缮?,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認識了蓮以后觀察課文圖片中的姑娘是如何采蓮,并模仿器動作。放幻燈片中荷葉,讓學生理解很多葉子的樣子就是“田田”。在后面的課文,我在黑板是板書東南西北,放一張學生已經畫好的魚兒各個方向游動,來理解課文魚戲蓮葉間、東、南、西、北。這樣既調動了課堂氣氛,也讓學生理解的課文。
    這節(jié)課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了課文。但是在內容涉及上,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引入課文,相對一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不應該涉入太多。總體上這節(jié)課比較理想。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九
    “在所有的.語言中,詩是語言的鉆石;在所有的情感表達中,詩是情感的軸?!苯虒W中,著眼詩的語言,讓學生對詩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韻味,情感等真切的感受,產生“悅心悅目”的情感體驗效應。運用同一詞牌對比的方法學習,精讀一首,遷移其余兩首詞的賞讀學習。通過多種讀的形式,使詩的語言浸潤到學生的心靈深處,使他們情感,語言日趨豐妙。
    一、揭課題,初讀詩,知題意
    1、師: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瑰麗的文化遺產,通過讀詩,我們感受到古人的悲歡離合,看見戍守邊關的戰(zhàn)士,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景象,感謝詩人給我們留下了令每個中國人自豪的古詩語言。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組千古絕唱《憶江南》。(板書:憶江南)
    2、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詩,指名讀。
    3、說說對“憶江南”三個字的理解,教師適當補充。
    二、解詩意,曉意境,誦詩句
    1、借助注釋、工具書自學古詩,在學習和誦讀中去領略詞中的景,感悟詞中的情。(學生自學,自讀,播放古琴樂,五分鐘)
    2、說說從剛才的學習中你領略到什么樣的意境,描述一下。
    3、開頭的一個“好”讓你體會到什么?說出你的看法。
    4、再誦讀詞,體會其中的境界,感悟詩人用字的精妙。
    5、賞析最后一句“能不憶江南”,讓學生讀出自己的不同情感。
    三、比較賞讀,體驗詩情
    1、出示白居易寫于洛陽的《魏王堤》:花寒懶發(fā)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 學生借助注釋讀懂這首詩。
    2、通過洛陽與江南春天的對比,體會詩人的情感。
    3、教師介紹白居易在蘇杭做官的情景,體會詩人對江南的深厚感情,帶著這樣的感情再讀這首詞。
    四、拓展誦讀,加深情感,豐富底蘊
    1、出示白居易的《憶江南》另外兩首,學生自由讀。
    2、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尋找這三首詞的異同,進一步了解“憶江南”這個詞牌;借助注釋明白詞的意思。
    3、從這兩首詞中理解詩人對江南的情感,江南的景和物,人和事,他都忘不了。
    4、師生互動,誦讀這組《憶江南》。
    5、學生在古琴樂中誦讀這組《憶江南》
    附: 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化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服相逢。
    三首《憶江南》的教學,我運用了同一對比的方法讓孩子學習,如結尾處“能不憶江南”的誦讀,就遷移到學習其余兩首結尾句“何日更重游”“早晚復相逢”。學生不僅認識了詞牌的特點,更加深了詞所表達的感情。另外這節(jié)課的教學還有兩點比較好的地方:一是在教學中通過同桌合作、小組合作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的空間,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感悟,正是因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有滋有味。二是教師在引導學生誦讀過程中,深入品味詞的內涵、韻味、美感。通過不同層次的誦讀,進入情境,悟出了情,品出了詞的畫面美、意境美、語言美。這節(jié)課我最大的遺憾就是小組合作時間有些少,孩子們沒有充分討論,我就急于讓他們發(fā)言,孩子們的語言略顯得生澀。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十
    (一)通過誦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語言,當堂背會課文。
    (二)鑒賞課文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先鋪寫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寫法及其表達效果。
    (三)鑒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的修辭特點和表達效果。
    領會本文借景抒情的特點。
    二課時。
    介紹文學常識;指導朗讀。
    第周星期。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東曲阜)人,清代戲曲作家。詩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實際共44出),寫明末夏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愛。成親之日,侯方域贈宮扇給香君作為定情之物。奸黨余孽阮大鋮為了拉攏侯方域,出重金置辦妝奩,被李香君堅決拒絕。阮大鋮惱羞成怒,對侯、李施加種種迫害。侯方域只身遣往揚州,投奔愛國將領史可法。阮大欽仰仗權好馬士英的勢力,逼迫李季君嫁給新任浩撫田仰,香君誓死不從,將頭撞破,血濺宮扇。侯方域之友點血在宮扇上畫成一枝桃花,所以稱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滅后,侯方域在棲霞山同李香君相會。這時,復征文人死的死,散的散,愛國將領史可法也壯烈犧牲了,他們相對嗟嘆,百感交集,懷著亡國之恨,割斷情根,雙雙出家。
    劇本“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侯、李愛情故事為線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獻資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未腐朽、動亂的社會現(xiàn)實,譴責了南明王朝昏王當朝,權奸掌柄,爭權奪利,置國家危亡于不顧的腐朽政治。
    明清傳奇是以唱南曲為主的長篇戲曲形式,是宋元南戲的進一步發(fā)展。它與雜劇主要有以下區(qū)別。
    (1)雜劇體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標折目;傳奇不稱“折”而稱“出”,并加出目,出數(shù)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長篇。傳奇沒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門”,又叫“開場”,由副本說明創(chuàng)作意圖,介紹劇情概況,它不是劇情的組成部分。開場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戲。開場用的是詞牌而不是曲牌。
    (2)傳奇和雜劇一樣有唱、白、科,但不像雜劇那樣通常由一個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種角色都可以唱,可獨唱、對唱、輪唱和合唱;傳奇中不稱“科”而稱“介”;重要人物上場時光唱引子,繼以一段定場白,每出戲有下場詩。
    (3)雜劇和傳奇在音樂上都采取曲牌聯(lián)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雜劇每折限用一個宮調,一韻到底;傳奇每出不限只用一個宮調,可以換韻。雜劇演唱用北曲,傳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創(chuàng)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邁雄壯,南曲婉轉柔媚,因而傳奇與雜劇的音樂風格各異。
    (4)傳奇的角色與雜劇大同小異,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細。雜劇的主角是未、旦,傳奇的角色是生、旦。傳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總之,傳奇與雜劇相比,規(guī)模宏大,曲調更豐富,角色分工更細致,形式更自由靈活,因此更便于表現(xiàn)生活。
    通過對曲詞的鑒賞,主要品味課文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尾聲多用對偶、排比的修辭特點和表達效果。
    [北新水令]一曲,“山松野草帶花桃”,描寫蘇昆生肩挑柴草、信步走來的形象,點出他在南明滅亡后隱居山林的樵夫身份?!懊吞ь^株陵重到”,“猛抬頭”三字不僅可以使人想見蘇昆生心懷亡國之痛、低頭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轉,表現(xiàn)了他的感情的急劇變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發(fā)現(xiàn)“襪陵重到”的情態(tài)?!爸氐健钡摹爸亍弊?,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滅亡之前和滅亡之后、往昔和今日的時間界限,引出蘇昆生目睹的南明滅亡之后南京的凄涼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懷舊傷今的寫景抒情基調。“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寫的是蘇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這里一連用“殘”、“廢”、“瘦”、“空”四個詞作修飾語。以“殘”修飾“軍”,使人想見敗軍潰逃的情形,這是虛寫,是因“廢壘”這一眼前實景而引起的聯(lián)想;“殘軍”與“瘦馬”也是虛實相對,前者為眼前之未見,后者為眼前之所見;昔日用于戰(zhàn)爭的“壘”“壕”,如今已“廢”“空”,又襯之以臥在空蕩蕩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馬,更顯凄涼?!按骞挆l,城對著夕陽道”,本應是游人如織、笑語喧嘩的古城,如今卻是只?!笆挆l”,夕陽古道上,連個人影也見不著。這些描寫生動具體,寥寥數(shù)字,就真切地呈現(xiàn)了南京城郊戰(zhàn)后傷痕累累的凄涼景象。
    [沽美酒]一曲描寫的是長板橋邊的景象。長板橋本是歌妓集居之地,風景十分優(yōu)美,如今卻美景全消。不但昔日橫跨青溪的半里長橋,如今已沒有一片紅板,而且秋水長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夕照下,只見剩下的一株彎彎的垂柳。夕陽殘照本來就顯得冷冷清清,而這夕陽殘照下的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袄淝迩宓穆湔铡迸c“一樹柳彎腰”互相映襯,愈顯冷清;一個“?!弊?,尤其意味深長,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時過境遷、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這里只略加點染,就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畫面,把人帶入十分悲涼的意境,用筆極簡,造境極精。
    一曲三個“眼看他”的疊用;使音韻整齊,語氣貫通,加重了語意,給人以今昔變化之大之快的生動快感。“金陵玉階營啼曉,秦淮水謝花開早”“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果烏”等對偶句、排比句的運用,一下子使句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語勢貫通,產生了情聲并茂的強烈表達效果。
    欣賞語言特點和寫作手法。
    提問:《哀江南》這套曲子,語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哀江南》這套曲子,語言準確、生動、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個“舞”字,寫出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個“朝”字,又把這種情形與巨子拜見天子的莊嚴禮儀聯(lián)系起來,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聯(lián)想,表現(xiàn)了昔日神圣宮廷的今日極端衰敗景象;“剩一樹柳彎腰”的“?!弊郑馕渡铋L;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
    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兼用三個散句,既句式整齊又驕散結合,錯落有致,讀起來一氣貫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擊節(jié)。
    提問:《哀江南》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分析:《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昆生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xiàn)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發(fā),動人心魄。
    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這是我國古典戲曲常用的藝術手法,它與詩歌的借景抒情有著明顯的不同。
    以劉禹錫的《烏衣巷》為例。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同為描寫南京現(xiàn)在的凄涼景象,借以抒發(fā)興亡之感,但《哀)與《烏》寫景抒情有所不同。
    《哀》寫整個南京的景象,包括城郊、明孝陵、明故宮、秦淮一帶等各處的景象,是全景的描寫;《烏》只寫烏衣巷一帶的景象,以小見大?!栋А放c《烏》兩者都描寫了現(xiàn)在的凄涼景象,但《哀》比《烏》的今昔對比更顯露,更鮮明?!栋А吩谥饕鑼懍F(xiàn)在的凄涼景象的同時,也有對過去繁華景象的描述(“俺曾見金陵玉階鶯啼曉,秦淮水撤花開早”“眼見他起朱樓’、《烏》只描寫現(xiàn)在的凄涼景象,對過去的繁華景象僅以“舊時”二字略加暗示抒情也不一樣。《哀》傷古懷舊,悲嘆南明王朝的衰亡,抒發(fā)親身遭受的亡國之痛,表現(xiàn)了深沉的故國情懷和強烈的民族感情;《烏》詠史懷古,以值赫世族的沒落表現(xiàn)六朝的興亡,抒發(fā)對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的感慨,寓寄了應從中汲取歷史教訓的深意?!栋А废燃泄P墨寫景,寓情于景,景中見情;最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稙酢贰坝霉P極曲”,詩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地寓寄予景物描寫之中。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十一
    多媒體顯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們采蓮和水中魚兒戲游的情景。(學生一邊看畫面、聽音樂,一邊想象)。
    小朋友,看了剛才屏幕上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覺得這個地方美嗎?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書課題。學生借助拼音齊讀課題兩遍。
    教師講解:江南就是我國的長江以南一帶,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的魚米之鄉(xiāng)。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
    2、數(shù)一數(shù),課文共有幾行,是由幾句話組成的。
    3、檢查自讀情況。問: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抽幾個同學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用“·”畫出生字,教師抽查。
    4、教師范讀、領讀。
    三、學習生字。
    1、指名分句朗讀,結合學習生字詞。(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葉、何;第三句:魚、戲、間。
    2.學生拿出生字卡自讀,教師相機正音。
    注意“江”、“間”的讀音一個是后鼻音,一個是前鼻音?!安伞钡淖x音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翱伞焙汀昂巍表嵞赶嗤叭~”和“魚”的讀音是自成音節(jié)。
    3、檢查識字情況。先打亂順序認讀生字,師出示生字卡,抽讀,開火車讀,齊讀;再朗讀包含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導寫字:可、江、采、魚。
    (1)記住字形。
    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識記生字。可啟發(fā)學生用學過的筆畫和熟字來分析記憶字形。
    “可”:有五筆。擴詞:可愛、可口、可以。
    “江”:三點水加“工”。江與水有關,所以有三點水??陬^組詞:江水、江邊、江上、長江、江岸。
    “采”:上下結構,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個爪字頭。口頭組詞:采花……。
    “魚”:下邊的一橫是“魚”的尾巴,利用課件展示。口頭組詞:魚兒、魚尾巴……。
    (2)指導學生按筆順提示描紅。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寫字姿勢。
    (4)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
    (5)生練習寫生字后師點評。
    四、精讀課文。
    1、學習詩的一、二行。
    (1)指名朗讀詩的一、二行。
    (2)指導學生看圖,觀察荷葉。荷花長得怎樣?!昂巍保罕硎靖袊@,驚訝;“田田”:指荷葉長得層層疊疊,茂盛鮮亮,非常可愛。
    (3)指導反復朗讀,展開聯(lián)想,從這兩行詩中你知道了什么?從中感受荷葉茂盛鮮亮、非??蓯鄣臉幼?。
    2、學習詩的后五行。
    (1)指明朗讀詩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葉、荷花、蓮蓬之外,還有什么?(魚兒)魚兒在干什么?(游水嬉戲)。
    (2)魚兒在蓮葉間是怎樣游動的?哪些地方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
    指導反復朗讀:“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北。”
    課件展示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的情景,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感受魚兒的快樂和自在、逗人喜愛的樣子。
    理解方位詞:東、南、西、北,并讓學生動手畫出方位圖。這里的東南西北是指荷葉的四周。
    展開想象:魚兒在蓮葉間游玩,它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魚兒在蓮葉間游玩的歡快情景。
    教師揭示:魚兒在蓮葉間,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又穿到西面,一會兒鉆到南面,一會兒又滑到了北面。五個“戲”字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東、南、西、北”則寫出了魚兒在水間自由自在、逗人喜愛的樣子。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問:小朋友,當你看到魚兒那樣歡快,你心情怎么樣呢?
    懷著高興的心情朗讀魚兒戲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頓。
    五、背誦課文。
    1、嘗試背誦。(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練習背誦課文。)。
    2、抽生背誦,說說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誦課文。(看圖記、根據(jù)重點字詞記、想象記)。
    六、戴上頭飾表演魚兒在荷葉中戲游的歡樂情景。
    4個同學戴著東、南、西、北的頭飾扮演東、南、西、北,3個同學戴著小魚的頭飾扮演小魚,6個同學戴著荷葉的頭飾扮演荷葉,邊背誦邊表演。
    七、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們以后要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還體會到了閱讀古詩的樂趣,希望今后繼續(xù)努力,多閱讀多積累一些優(yōu)秀的古詩。
    /span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十二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注釋:
    1、何:多么。
    2、田田:蓮葉長的茂盛相連的樣子。
    譯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么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在蓮葉的東邊游戲,魚在蓮葉的西邊游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讀準“南、蓮”等生字的字音;會寫豎鉤和豎彎。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由景入文。
    二、誦讀詩歌,感悟意境。
    1、導學:剛才同學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了課文,課文中一定有你喜歡的地方,把它找出來,讀一讀,多讀幾遍,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2、學生先畫出自己喜歡的詩句,然后反復朗讀畫出的句子,讀出自己的理解。
    (1)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2)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引讀:這真是一群快樂的小魚,到處游――魚戲蓮葉間,一會兒游到東――魚戲蓮葉東,一會兒游到西――魚戲蓮葉西,一會兒游到南――魚戲蓮葉南,一會兒游到北――魚戲蓮葉北。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5、引讀背誦,積累語言。
    (播放古箏曲《漁舟晚唱》)學生隨著音樂背誦。
    三、布置作業(yè),適度拓展。
    江南水鄉(xiāng)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學完了《江南》這首詩,請同學們把它背給家里人聽,并請爸爸、媽媽幫忙搜集關于江南或荷花的詩詞,帶到班里來交流。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會認“江、南”等八個生字,會寫“可、東、西”三個字和豎鉤、豎彎兩個基本筆畫,認識“氵、十、艸”三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讓學生通過誦讀體驗詩人的感情,大膽發(fā)揮想象。在說說、演演、畫畫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4.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所描繪的魚兒在蓮葉間嬉戲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課前知識。
    準備。
    1.認識筆畫。
    2.下載圖片,制作課件。
    教法與學法。
    教法:講授法、引導法、情景教學法等。
    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合作學習法等。
    教學過程。
    一、ppt展示。
    1.美景圖激趣導入。
    教師略帶神秘地對學生說: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看看美景。這是哪里呢?(江南)。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開課:這里的江指長江,江南就是是我國的長江以南一帶,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就像孩子們看到的那樣,江南有著風景秀麗的水鄉(xiāng)景色,還有著碧綠的、層層疊疊的荷葉,荷塘里還有快樂的游來游去的小魚,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其實,這樣的景色,在兩千多年前,我們古代的詩人也看到了,所以呢,就寫下了這一首流傳千古的漢樂府歌辭《江南》。為什么叫漢樂府歌辭呢,因為是詩歌流傳之后,由漢朝的樂府官員收集起來的,所以稱為漢樂府歌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示范讀,生聽準讀音。
    2.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識字。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8頁,自由指讀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問同學或老師。
    3.同桌互讀互評,師巡視指導。
    4.出示生字詞檢查認字情況:(字卡)。
    (1)帶拼音的字:抽生拼讀,他生跟讀。
    請一個孩子當小老師拼讀,其他孩子跟著讀,如果讀錯了,另外的孩子改正,并換老師。特別提示易錯音節(jié)。
    注意: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南”是前鼻音、鼻音,“連”是前鼻音、邊音,“江”是三拼音節(jié)。
    (2)去掉拼音的字:開火車讀(個人開,全班跟讀)。
    (3)帶拼音的詞:游戲。
    (4)去拼音的詞:組詞。
    給生字組詞。先和同桌交流,你想選哪幾個字組詞,你能組幾個?
    再全班交流。注意讓孩子說的時候說出:我選誰?組詞。
    三、再讀課文。
    1.現(xiàn)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讀準確嗎?小朋友們打開書自己再讀一讀。
    2.抽生讀文,他生評價: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流利?應該怎樣讀?
    3.小組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詞。
    1.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兩個生字:“可、東”。
    2.仔細觀察,看看該如何寫。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桑簷M要稍長一些。東:撇折與豎勾交叉。
    4.教師示范寫生字,生書空。
    5.學生描紅,練習書寫,師巡視,強調寫字姿勢。
    6.展示優(yōu)秀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活動。
    上節(jié)課學的生字詞還會讀嗎?(開火車讀。)。
    2.課文會讀嗎?(指名朗讀。)。
    二、談話揭題。
    1.字、詞會讀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江南》。
    3.為了把課文讀美,我們得看圖幫助弄清楚文章中每句話的意思。然后邊讀邊在自己的腦中勾畫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圖。
    三、品讀課文。
    1.教學第一行。
    (1)課文第一行句子告訴我們,江南一帶是采蓮的好地方。“蓮”就是荷花,你們能看圖說說“采蓮”是什么意思嗎?(采蓮子。)。
    (2)指導朗讀。
    2.教學第二行。
    1)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還美在荷葉??磮D說說蓮葉是什么樣子的?(碧綠的,像小鐘的。層層疊疊的)(指名回答。)。
    (2)這荷葉不光多,而且還很美?!昂巍保罕硎靖袊@,驚訝;“田田”:指荷葉長得層層疊疊,茂盛鮮亮,非??蓯邸?BR>    (4)齊讀前兩行,感受荷葉茂盛鮮亮、非常可愛的樣子。
    3.教學第三至第七行。
    過渡:在荷塘里除了荷葉、荷花、蓮蓬之外,還有什么?(魚兒)魚兒在干什么?(游水嬉戲)。
    (1)是啊,在這美麗的景色中,連魚兒也似乎特別高興。瞧,它們在蓮葉中間歡快地游著,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書上為什么不用“游”而用“戲”呢?(魚兒就像在歡快地做游戲,可高興啦?。?。
    (2)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像魚兒嬉戲的情景。)。
    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條快活的游來游去的小魚,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把你的心情送入你的朗讀中。(反復練習、指明朗讀、齊讀。)。
    指導停頓: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評價:小朋友們通過朗讀,讓老師感受到了魚兒在荷葉間歡快地嬉戲的情景。小朋友們真棒!
    四、背誦課文。
    1.嘗試背誦。(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練習背誦課文。)。
    2.抽生背誦,說說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誦課文。(看圖記、根據(jù)重點字詞記、想象記)。
    五、教學生字詞。
    1.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西”兩個字。
    2.自學觀察,看看這個字如何寫。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西:下面邊的部分應寫得上寬下窄。
    4.教師示范寫生字,生書空。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十五
    知識與技能:
    1、認識9個生字,會寫“可”“東”“西”3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詩歌大意。
    過程與方法:
    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想象勞動人民采蓮的情景,體會他們在勞動中愉悅的心情。
    整體感悟勞動人民一邊采蓮、一邊嬉戲,魚兒與人同樂的那種愉悅和諧的快樂氛圍。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和相關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2課時。
    指導朗讀古詩。能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指導書寫生字。
    一、看圖導入,教學部分生字詞。
    1、教師略帶神秘地對學生說:“同學們,快閉上眼睛,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欣賞那兒迷人的風景?!保ń處熧N掛圖)。
    2、這兒的景色美嗎?你能把看到的美景,盡量用美的語言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嗎?(學生表述,教師鼓勵性地點評)。
    3、教師邊引述邊貼生字卡片。讓我們細細地欣賞一下。(教師手指著圖)瞧,亭亭的荷花開放在茂盛鮮亮的荷葉間,(貼生詞卡片:蓮葉間)魚兒(貼生詞卡片:魚兒)在清澈的湖水中歡快地游玩,秀美的水鄉(xiāng)女子正劃著小船采摘蓮子。(貼生詞卡片:采蓮)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美景圖啊!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板書:江南)指名讀?!伴_火車”讀。齊讀。
    5、教學貼在圖旁的生字詞。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伴_火車”讀。齊讀。
    (3)看圖說說,“蓮葉間”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蓮”是什么意思?
    6、欣賞了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圖,讓我們來讀讀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給你三分鐘時間,盡量把這首詩歌多讀幾遍,把它讀通、讀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jù)上面的要求,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字音讀準了嗎?課文讀通了嗎?)。
    第一組:東西南北。
    (1)自古以來,江南就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你們瞧,(指圖)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戲。這些魚兒,一會兒游到東,(出示卡片:東)一會兒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會兒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會兒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讀生字。齊讀。
    (3)小黑板出示: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學生自己反復練習。指名讀。小組讀。
    第二組:江可采蓮。
    (1)(看圖)同學們,讓我們再來欣賞江南美景,這亭亭的荷花有的已結出了嫩黃色的蓮蓬,有的蓮蓬已經成熟,這可是采蓮的好時機。(出示卡片:江可采)這荷葉是多么的鮮亮嫩綠,古時候就用“田田”這個詞說出了荷葉的鮮亮嫩綠。(出示卡片:蓮)。
    (2)誰能把描寫荷花和荷葉的那句話讀準確?(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
    l、現(xiàn)在你能把整首詩歌讀準確嗎?同學們打開書自己再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詞。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一個生字:“可”。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可:橫要稍長一些。
    3、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指導正確地朗讀古詩。指導書寫生字。整體感悟詩歌的美。
    一、復習活動。
    上節(jié)課學的生字詞還會讀嗎?(“開火車”讀)課文會讀嗎?(指名朗讀)。
    二、談話揭題。
    1、字、詞會讀了,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江南》。
    3、為了把課文讀美,我們得看圖弄清楚詩歌中每句話的意思。然后邊讀邊在自己的腦中勾畫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圖。
    三、精讀課文。
    1、教學第一行。
    (1)課文第一行句子告訴我們,江南一帶是采蓮的好地方。你們能看圖說說“采蓮”是什么意思嗎?(采蓮子)。
    (2)指導朗讀。(自豪地讀第一行詩句)看圖說說蓮葉是什么樣的?把江南這一采蓮的好地方介紹給大家。(練習讀,指導讀)指導停頓:江南/可采蓮。
    2、教學第二行。
    (1)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還美在荷葉。看圖說說蓮葉是什么樣子的?(碧綠的,層層疊疊的……)(指名回答)。
    (2)這荷葉不光多,而且還很美。
    (3)讓我們來贊一贊荷葉吧?。ㄔ囍x好第二行句子)指導停頓:蓮葉/何田田。
    3、教學第三至第七行。
    (1)在這美麗的景色中,連魚兒也似乎特別高興。瞧,它們在蓮葉中間歡快地游著,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書上為什么不用“游”而用“戲”呢?(魚兒就像在歡快地做游戲,可高興啦?。?BR>    (2)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魚兒嬉戲的情景)反復練習朗讀。指導停頓: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同學們通過朗讀,讓老師感受到了魚兒在荷葉間歡快地嬉戲的情景。同學們真棒!
    (3)能把這首詩歌背下來嗎?
    四、教學生字詞。
    1、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東、西”兩個字。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東:要注意寫好第二筆撇折。
    西:下面的部分應寫得上寬下窄。
    3、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全文。學習謎語,引導收集資料。
    1、學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們采蓮,魚兒嬉戲,亭亭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蓮人,你的心情會如何?為什么?
    3、荷花的美,給穿梭于荷葉間采蓮的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學完課文,我有一個小小的謎語給大家猜。
    一個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
    4、回去給爸爸媽媽猜一猜。(試著背出謎面)。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十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字。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和課文插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借助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
    初步具有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具:自制cai光盤,課文放大彩圖,生字卡片,畫有小魚、荷葉、東南西北圖案的頭飾。
    學具: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利用cai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們采蓮和水中魚兒戲游的情景。(學生一邊看畫面、聽音樂,一邊想象)。
    小朋友,看了剛才屏幕上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覺得這個地方美嗎?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書課題。學生借助拼音齊讀課題兩遍。
    教師講解:江南就是我國的長江以南一帶,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的魚米之鄉(xiāng)。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
    2、數(shù)一數(shù),課文共有幾行,是由幾句話組成的。
    3、檢查自讀情況。問: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抽幾個同學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用“?”畫出生字,教師抽查。
    4、教師范讀、領讀。
    1、指名分句朗讀,結合學習生字詞。(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葉、何;第三句:魚、戲、間。
    2、學生拿出生字卡自讀,教師相機正音。
    注意“江”、“間”的讀音一個是后鼻音,一個是前鼻音?!安伞钡淖x音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翱伞焙汀昂巍表嵞赶嗤?,“葉”和“魚”的讀音是自成音節(jié)。
    3、檢查識字情況。先打亂順序認讀生字,師出示生字卡,抽讀,開火車讀,齊讀;再朗讀包含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導寫字:可、江、采、魚。
    (1)記住字形。
    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識記生字??蓡l(fā)學生用學過的筆畫和熟字來分析記憶字形。
    “可”:有五筆。擴詞:可愛、可口、可以。
    “江”:三點水加“工”。江與水有關,所以有三點水??陬^組詞:江水、江邊、江上、長江、江岸。
    “采”:上下結構,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個爪字頭??陬^組詞:采花……。
    “魚”:下邊的一橫是“魚”的尾巴,利用課件展示??陬^組詞:魚兒、魚尾巴……。
    (2)指導學生按筆順提示描紅。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寫字姿勢。
    (4)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
    (5)生練習寫生字后師點評。
    四、精讀課文。
    1、學習詩的一、二行。
    (1)指名朗讀詩的一、二行。
    (2)指導學生看圖,觀察荷葉。荷花長得怎樣?!昂巍保罕硎靖袊@,驚訝;“田田”:指荷葉長得層層疊疊,茂盛鮮亮,非??蓯?。
    (3)指導反復朗讀,展開聯(lián)想,從這兩行詩中你知道了什么?從中感受荷葉茂盛鮮亮、非??蓯鄣臉幼?。
    2、學習詩的后五行。
    (1)指明朗讀詩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葉、荷花、蓮蓬之外,還有什么?(魚兒)魚兒在干什么?(游水嬉戲)。
    (2)魚兒在蓮葉間是怎樣游動的?哪些地方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
    指導反復朗讀:“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北。”
    課件展示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的情景,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感受魚兒的快樂和自在、逗人喜愛的樣子。
    理解方位詞:東、南、西、北,并讓學生動手畫出方位圖。這里的東南西北是指荷葉的四周。
    展開想象:魚兒在蓮葉間游玩,它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魚兒在蓮葉間游玩的歡快情景。
    教師揭示:魚兒在蓮葉間,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又穿到西面,一會兒鉆到南面,一會兒又滑到了北面。五個“戲”字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東、南、西、北”則寫出了魚兒在水間自由自在、逗人喜愛的樣子。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問:小朋友,當你看到魚兒那樣歡快,你心情怎么樣呢?
    懷著高興的心情朗讀魚兒戲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頓。
    五、背誦課文。
    1、嘗試背誦。(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練習背誦課文。)。
    2、抽生背誦,說說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誦課文。(看圖記、根據(jù)重點字詞記、想象記)。
    六、戴上頭飾表演魚兒在荷葉中戲游的歡樂情景。
    4個同學戴著東、南、西、北的頭飾扮演東、南、西、北,3個同學戴著小魚的頭飾扮演小魚,6個同學戴著荷葉的頭飾扮演荷葉,邊背誦邊表演。
    七、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們以后要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還體會到了閱讀古詩的樂趣,希望今后繼續(xù)努力,多閱讀多積累一些優(yōu)秀的古詩。
    反思。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xiàn)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芍^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根據(jù)課文特點,在本課教學時我十分注重通過課文滲透美育。
    二、整體感知,再現(xiàn)美。在學習課文時候讓學生邊讀課文邊看圖,說說古詩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圖上找到?讓學生結合詩句進行看圖。交流討論問題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兩行詩句,觀察小姑娘是怎樣采蓮的。周圍的荷葉、荷花長得怎么樣。再聯(lián)系詩的后五行,進一步觀察蓮葉間的小魚是怎樣游動的。在觀察的基礎上,把看到的畫面和詩句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獲得一個整體的印象。這樣訓練,學生的腦中會再現(xiàn)出美麗的`采蓮畫面,也就體會出了詩句中蘊含的美。
    三、推敲詞句,體會美。經過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學生獲得的美感是大概的、整體的。要讓學生細細體會詩句的美,還得通過細讀課文,品詞析句來完成。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教師讓學生讀課文后自己提問,學生就問:“什么叫何田田”?我立刻引導(邊說邊畫):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學生會說,“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痹趯W生交流后,我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老師好像也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惫膭钔瑢W站起來,配上動作讀。通過師生齊讀,同桌互讀,互評等形式多樣的練習,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純的語音,各異的動作,“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教學第二句時,抓住一個“戲”來細細推敲。我首先進行這樣的過渡引導:“蓮葉長得這么綠,這么好,蓮花開了,結了蓮子兒。采蓮的人們劃著小船,高高興興地采收蓮蓬。河里的小魚呀,也樂開了。你看到小魚了嗎?”待學生看老師貼圖后,讓他們用一兩句話,把湖里的小魚的姿態(tài)說一說,他們會說:“小魚真可愛!”“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真可愛!”“小魚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們在做游戲呢!”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戲”字,請學生說出它的意思。然后提問:“蓮葉東,蓮葉西,蓮葉南,蓮葉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討論后,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學生邊表演邊入情入境地誦讀,那洋溢喜悅的小臉,活潑可愛的動作,一下子把課堂推向了高潮。魚兒嬉戲的動態(tài)美、人們采蓮時愉快的心情在這一品一議、一演一讀中得到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十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自主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江、南”兩字。
    3、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在自讀中感悟“田田”、“戲”及詩句意思,體會荷塘的美景和采蓮的歡樂。
    感悟“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詩意,體會荷塘的美景和采蓮的歡樂。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蓮葉、蓮蓬、小魚圖片。
    一、看圖揭題
    1、課件出示江南風光組圖。
    教師介紹:看,綠樹紅花,小橋流水,河中碧波蕩漾,小橋、綠樹、房屋倒映在水中,岸邊,小草青青,楊柳依依,到了夏天,滿池盛開的荷花更是吸引了許多的游人,這就是我國有名的水鄉(xiāng)——江南。
    2、板書:江南,學生仿寫,記住筆順。
    指名拼讀,提醒注意點,齊讀。
    3、有一位詩人,在游覽江南后,非常喜歡這個地方,就寫下一首詩,題目叫——江南。(課件出示題目)
    今天我們就學習這首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詩人寫了什么呢?教師配樂朗讀。(課件出示古詩、配樂)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目視雙行,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不會的多讀幾遍。
    3、認讀生字卡片。
    4、指名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5、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感悟詩意。
    1、第一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1)第一行
    師:美麗的荷花里面藏著蓮蓬,蓮蓬里結著一粒粒蓮子。當花瓣謝了的時候,蓮蓬長大了,(課件出示蓮蓬)蓮子也成熟了,這時候,水鄉(xiāng)姑娘就劃著小船來采摘蓮蓬了。(貼蓮蓬)
    江南,可真是一個采蓮的好地方!(課件出示:江南可采蓮)
    指名朗讀,正音,指導朗讀。
    (2)第二行
    師:荷花又叫蓮花,那么荷葉又叫——蓮葉。(貼蓮葉)看看,池塘里的蓮葉長得怎么樣?(大、綠、多、美)
    (課件出示:蓮葉何田田。)聽老師讀這句話。
    指名讀,評議。
    (3)指導朗讀第一句。
    蓮葉長得如此茂盛鮮亮,蓮蓬又喜獲豐收,采蓮姑娘撥開蓮葉,采摘那一個個成熟的蓮蓬,這時她們的心情會怎么樣?我們一起高興地讀讀這句話,齊讀第一句。
    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邊讀邊閉眼想像畫面。
    2、第二句: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1)第三行
    (課件出示:魚戲蓮葉間:)指名讀。
    你從哪個詞看出小魚在做游戲?認讀:戲
    (2)第四~七行
    小魚兒是怎么做游戲的呢?
    (課件出示: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教師引讀句子。
    (3)指導朗讀第二句。
    同桌互讀,推薦朗讀,喜歡的一起朗讀,表演讀,齊讀。
    3、朗讀全文。
    (1)導入:小朋友,讓我們跟著采蓮姑娘,劃著小船,伴著優(yōu)美的樂曲,去江南水鄉(xiāng)走一走,看一看吧!欣賞動畫。
    (2)你覺得江南是個怎樣的地方?
    (4)齊讀全文,贊美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
    四、指導書寫:江、南
    1、認讀生字。
    2、仔細觀察字形,書寫是要注意什么?
    3、友情提醒書寫注意點。
    4、教師范寫。
    5、學生描紅。
    五、總結談話
    們學校把山水作為我們學校的校園文化,大家課后搜集一些關于山與水的詩與畫,在班上交流一下。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案篇十八
    江南這一篇課文詩一首漢樂府詩歌,比較有節(jié)奏。在講課的時候主要是讓學生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江南這個地方的美麗。
    講這首詩歌的時候首先讓學生了解江南在哪里,我選擇用多媒體展示江南的地圖。首先讓學生找我們所在的位置——山西。然后找到長江,長江以南就是江南。知道了江南的位置就開始讀課文。讀課文的時候,讓個別學生讀課文,糾正讀音。然后讓學生讀詩歌時要注意節(jié)奏和感情。
    講課文內容時,我讓學生通過圖文結合來觀察蓮、荷葉、荷花等。圖文結合可以直觀的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敖峡刹缮彙?,江南可以采蓮,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認識了蓮以后觀察課文圖片中的姑娘是如何采蓮,并模仿器動作。放幻燈片中荷葉,讓學生理解很多葉子的樣子就是“田田”。在后面的課文,我在黑板是板書東南西北,放一張學生已經畫好的魚兒各個方向游動,來理解課文魚戲蓮葉間、東、南、西、北。這樣既調動了課堂氣氛,也讓學生理解的課文。
    這節(jié)課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了課文。但是在內容涉及上,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引入課文,相對一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不應該涉入太多??傮w上這節(jié)課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