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及反思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匯總9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1、通過例題的.直觀操作,理解分數與分數相乘的意義,初步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主動進行分析、觀察、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的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初步的演繹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探索并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
    一、復習
    1.250千克的2/5是多少?
    2.3米的5/9是多少?
    指名口答
    小結: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計算。
    二、探究
    1.學習例4
    指名口答
    明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計算。
    (2)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景:爸爸下班回來渴了,也吃了些西瓜,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
    你能從圖上看出來嗎?
    涂色部分是這個圓的幾分之幾?畫斜線部分占1/2的幾分之幾?又是整個圓的幾分之幾?
    同桌互相說一說,全班交流。
    求1/2的3/4是多少,可以列怎樣的算式。
    (3)讀兩個乘法算式,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與已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樣?
    (4)揭示課題。
    (5)大膽猜測:分數與分數相乘應該怎樣計算?
    2、學習例5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今天教學了分數乘分數(例4和例5),在課前研究教材時就覺得不太好理解,因為例題中都有兩個單位“1”, 比如畫斜線的1份占1/2的1/4,此時的單位"1"是1/2,但是對于整個長方形來說是1/8,此時的單位“1”是一個長方形。
    后面的1/2的3/4,以及對例5的兩個算式的理解都是同出一轍。但要注意兩者教學時的區(qū)別:例4是讓學生從圖中猜想(感知)出兩個分數乘分數的結果。例5是讓學生先猜算結果,再用圖來驗證。二者在教學中的順序是相反的,但其目的都是讓學生從圖形直觀感知進而理會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但是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好像不能夠充分理解,確實是太抽象了,雖然有圖的輔助。分開來看都能理解——斜線部分是1/2的1/4,又是這張紙的1/8。但是為什么1/2的1/4就是1/8呢?這其間可是隱含著兩個不同的單位"1"啊。學生能轉得過來嗎?單靠猜想感知行嗎?教學時我是照書按步就班的教的,但有不少學生好像鉆到云霧里去了。
    為什么呢?怎么辦呢?
    原因很簡單——太抽象了。
    辦法是有的——化抽象為形象:我們來看看練習九的第1題,與例題的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例題是在數之間思考,練習中的第1題是在數量之間的思考。不要小瞧這一點變化,借助數量來理解就比例題數之間的理解要容易得多。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蘇教國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98—99頁例1和“試一試”“練一練”,第100頁練習十九第1—3題。
    1、讓學生體驗百分數的產生過程,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的練習與區(qū)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使學生能用百分數的知識描述、處理生活中的有關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課前學生根據導學案預習,搜集百分數,ppt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1、設境
    師:(出示課件)請看“新聞播報”,誰來讀。指名讀。
    (1).高郵市在郵文化節(jié)期間,與外商正式簽約項目數量占投資項目總數的73.3%。
    (2).三垛鎮(zhèn)今年的工業(yè)產值是去年的215%。
    2、引題
    師:同學們認識這些畫橫線的數嗎?(認識)是什么數?(百分數)
    怎么讀?指名讀。
    師:百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板書課題“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二、置身情境,探究意義。
    教學例1。(出示課件)
    1、探究
    (1)、請注意觀察,如果只看投中數,你們認為誰投籃最準?為什么?
    (2)、這種方法公平嗎?(不公平)為什么呢?指名說。那么,怎樣找出投籃最準的人呢?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3)、根據學生回答在課件上出示:先求每人投中數占投球總數的__分之__。各是多少?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師:你們能直接看出誰投籃最準嗎?(不能)有辦法進行比較嗎?(通分)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做一做。
    那么,64/100表示的是的__________占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65/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三個數都表示投中數占投球總數的____________。
    (4)、求投中數占投球總數的百分之幾,而不求幾分之幾,這樣有什么好處?
    (5)、你們課前看到的百分數是像92/100這樣寫的.嗎?可以怎樣寫?試一試。
    (6)、(出示課件)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是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7)、指導寫法:寫百分數時,例86%,按從左往右的順序先寫分子86,再寫%。在寫百分號時,也要注意按從左往右的順序,先寫左上角的小圓,接著寫斜杠,最后寫右下角的小圓。這樣一個百分數就寫成了。
    讓學生練寫這三個百分數。
    2、交流
    (1)、師:剛才,我們借助了百分數選中了投籃最準的人;看來百分數真是個好幫手。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數。請同學說一說自己搜集的百分數。指名說。小組內交流。
    (2)、師:我們再來說說新聞播報中百分數的實際意義。指名說。
    3、概括:
    生交流匯報,出示意義,齊讀。
    (2)小組討論:
    1、百分數為什么又可以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2、百分數不僅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表示什么?
    3、為什么百分數不能用來表示某個具體的數量?
    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4、對比
    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
    指名回答。
    小組討論:a運用百分數時要注意哪些?
    b百分數和分數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小組交流、匯報。
    三、組織練習,鞏固提高
    (一)、讀讀寫寫
    1.讀出下面的百分數(導學案第5題)
    指名讀,齊讀。
    2.寫出下面各數(導學案第6題,為了方便,可在加一二題,如百分之零點八)
    你寫了幾個百分數,同學們能用剛學的百分數說說他完成題數的情況,完成了___%,還剩____%沒完成,希望你能達到100%。
    現在請寫好的同學舉手。好,同學們都完成了作業(yè),可以說“這次作業(yè)我們班完成了____%。
    (二)會讀、會寫,更要會用,請看下題。
    3.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50%3.9%120%100%
    (1)武寧小學學生每月所用零花錢占學校買圖書錢數的25%,開展節(jié)約活動后,明顯減少,現在只占( )。
    (2)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 )。
    (3)只要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個單元考試的及格率一定能達到( )
    (三)讀出下面每一句話,你能體會句中百分數要表達的意思嗎?你又能想到什么呢?
    一本書已看了40%。
    自行車廠上半年完成了全年生產計劃的60%。
    (四)輕松一刻。生活中有許多成語也和數學有關,請看——————妙解成語。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教科書第10~11頁例3、例4。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從而掌握計算方法。
    2。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
    1。根據例題制作的掛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2。每個學生準備一張長15cm、寬10cm的長方形紙。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談話,以學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裝修新房等學生身邊的實例引入。
    出示粉刷墻壁的畫面,給出條件:每小時粉刷這面墻的1/5。
    師: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問題,教師板書。
    以分數乘整數的問題作研究內容,如“4小時可以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
    師:怎樣列式?(板書1/5×4)
    師:列式的依據是什么?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讓學生計算,并說說怎樣計算。
    學生討論匯報。(根據“4小時可以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的列式類推出,或根據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可以列出1/5×1/4)。板書算式。
    師:(結合板書講解)我們已經知道求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就是求4個1/5是多少。求1/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分數乘分數
    二、操作探究計算算理
    學生操作。
    學生交流是怎樣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紙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圖)
    小組匯報(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學生自己涂色。
    師:從涂色的結果看,1/5的1/4占這張紙的幾分之幾?1/20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板書)。
    三、遷移延伸,歸納法則
    提出問題:3/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
    師:“3/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
    小組討論并操作:怎樣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樣計算?
    (板書)
    根據板書的兩個計算算式討論歸納計算方法。
    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得到: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饋提高,鞏固計算
    出示例4,讀題。
    師:怎樣列式?依據什么列式?
    由學生討論得到:根據“速度×時間=路程”,列出3/10×2/3。
    讓學生獨立計算。通過請學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學生的演算過程及結果交流計算情況,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乘,這樣可以使計算簡便。并結合學生的演算情況說明約分的書寫格式。
    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分數乘分數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1.讓學生經歷探索分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感受分數乘法與分數加法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增強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經驗探索并解決問題的意識,體驗探索學習數學的樂趣。
    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分數乘整數。
    課件
    一、談話導入
    1.觀察情境圖,激發(fā)學習興趣。(多媒體出示生日會分蛋糕情境圖)
    (表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導入新課。
    同學們對分數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學會了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這學期我們還要學習分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分數乘法的相關知識。
    (板書課題:分數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題1。____個,3人一共吃多少個?
    (1)引導學生讀題,并說說____表示什么。____表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個?”實際上就是求什么?先讓學生思考,再指名回答。(實際上就是求3個是多少。)
    2.學生獨立列加法算式解答。____++==(個)
    3.根據乘法的意義將加法算式轉換成乘法算式。
    (1)提問: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三個加數都相同。)
    (2)追問: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呢?
    (啟發(fā)學生得出:3個相加,用乘法表示是×3或3×。)
    4.探究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1)提問:3個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3,那么×3樣計算呢?
    (2)學生思考計算方法。
    學生思考,教師巡視觀察。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進行必要的啟發(fā):是個,2個乘3就是6個,所以就是。
    (3)組織全班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回報情況進行板書:×3=++====(個)教師強調:在計算過程中,虛線框起來的思考過程可以不寫;分數線要用直尺畫。
    4)學習計算過程中進行約分。
    引導學生觀察計算過程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子用“2×3”得來,說明分子中含有因數3,而分母是“9”,也含有因數3,所以將“3”和“9”進行約分,即:____×3==____(個)
    觀察上面的計算過程,你發(fā)現了什么?
    (預設: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結果相同。)
    (5)提問:如果把算式“×3”的兩個因數交換位置,變成“3×__”
    應該怎樣計算呢?學生嘗試計算后組織交流。
    (6)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提問:分數與整數相乘,可以怎樣計算?
    指名回答,多讓學生參與交流。
    (分數乘整數,用分子乘整數的(分數乘整數,用分子乘整數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
    5.練一練。
    教材第2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投影交流。
    教師強調:分數與整數相乘時,一定是整數與分母約分。
    三、反饋完善
    1.教材第2頁“做一做”第2題。
    這道題是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第三小題是整數乘分數,通過這道計算題,鞏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教師也可以借此來發(fā)現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1題。
    這道題是分數乘整數的意義的練習。通過練習進一步感受分數乘整數與分數加法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體會到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
    3.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2題。
    這道題是分數乘整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5kg的衣物就需要5個洗衣粉。
    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還有哪些疑問?
    課題:分數乘法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操作,初步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經歷探索分數乘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乘分數計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2.導入。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分數乘法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一)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1.投影出示例題2。
    (1)問題一:3桶水共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3。提問:你是怎么想的?想:求3個12l,就是求12l的()倍是多少。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1.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進一步增強數感。
    2.通過練習練習,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獲得成功的樂趣和體驗。
    難點重點:鞏固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難點: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準備
    掛圖
    環(huán)節(jié)過程
    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2.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5題。
    (1)學生完成后展示學生作業(yè),交流計算結果。
    (2)指導探索規(guī)律
    教師指出: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數相加,得數的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兩個分子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數相減,得數的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兩個分子的差。
    (3)請學生舉出幾個類似的可以用這樣的規(guī)律計算的算式。
    學生獨立完成左邊兩組題的計算。
    學生進行觀察,并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再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
    學生明確規(guī)律后根據規(guī)律直接寫出右邊兩組題的結果。
    學生舉例,互相交流。
    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綜合練習
    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通過第6,7題的練習提高學生估計及對計算結果的把握能力,進一步增強數感。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觀察實物圖進行估計,再利用估計的數據解決相關問題,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選擇信息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課堂總結幫助學生對本節(jié)課要掌握的知識進行梳理。
    1.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判斷后教師組織匯報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歸納:分數是否接近1/2,看分子是否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數是否接近0,看分子是否接近0;分數是否接近1看分子與分母是否很接近。
    2.完成第7題。
    教師組織匯報交流,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讓學生通過計算來驗證自己的估算是否正確。
    3.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
    (1)理解題意,明確兩個量杯中各有多少毫升水。
    (2)指導方法:400毫升和800毫升應該等于多少升呢?你是怎樣想的?
    4.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1)理解題意。
    (2)指導方法:估計一下每種蔬菜擺放的面積大約各占貨架的幾分之幾?你是怎樣想的?
    (3)讓學生獨立完成(2)(3)題的計算,教師組織交流結果。
    通過練習,你有什么收獲?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作業(yè):完成補充習題第41頁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1/2+1/3=(2+3)/(2×3)
    1/2-1/3=(3-2)/(2×3)
    接近0:1/10,2/25
    接近1/2:4/7,9/20,7/15
    接近1:8/9,11/13
    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判斷,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在小組中先估計,然后匯報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并與估算結果比較估算是否正確。
    學生觀察圖片,先得出兩個量杯中分別有2/5升,4/5升,再獨立完成(1)(2)問題的解答。
    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交流,指名上臺指圖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2)(3)題的計算,并進行匯報。
    學生自由發(fā)言。在分數大小比較的練習中可以滲透類似的題目,讓學生用運用估算的方法比較大小,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算理和法則。
    2.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學生對計算法則的掌握,以及在計算中能約分的要約分。
    學生對算理掌握。
    1、4個7連加是多少?怎樣計算?
    2、還可以怎樣計算也得28呢?
    3、如何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
    4、學生小結整數乘法的`意義。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分數乘法中分數乘以整數這部分知識。
    2、出示例1:一個修路隊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學生讀題,分析。
    5、學生小結: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6、3/10×3如何計算?(學生討論)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問:3×3/10是怎么來的?
    8、誰能說說分數乘以整數是怎么算的?
    9、小結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10、練習:說出3/17×5和4/15×6的意義并計算。
    11、指書比較4/15×6還有更簡便的方法嗎?
    12、小結:分數乘以整數時怎么算簡便?
    3/18×62/5×153/7×6
    你認為今天那些知識最讓你感興趣?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使學生學會分析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會應用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乘法應用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性。
    掌握分數連乘的計算方法,突出一次計算,會解答分數連乘計算的實際問題。
    (一)、導入
    1、說出下面各題算式所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各題
    1/2×2=2/5×3=2/3×1/2=3/4×5=
    2、說出下面各題中的兩個量,應該把誰看著單位“1”。然后再給每題補充一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使它成為一道一步計算的分式乘法應用題。
    母牛的頭數是公牛的1/3,公牛頭數的2/3和母牛相等。
    母牛的'頭數相當于公牛頭數的3/4,公牛的頭數相當于母牛頭數的1/2。
    小組完成,集體訂正。
    (二)、教學實施
    1.板書:公牛有30頭,母牛的頭數相當于公牛的1/3,小牛的頭數相當于木牛的2/5,小牛有多少頭?(認真讀題,弄清題意)
    2.指導學生畫線段圖: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要求小牛的頭數,就要知道哪個量?(母牛的量)母牛的頭數又和哪個數量有關?(公牛的頭數)先畫一條線段,表示哪個數量?(公牛的頭數)崽化一條線段,表示哪個數量?(母牛的頭數)畫多長?根據什么?表示小牛的頭數的線段應該怎樣畫?板書:
    公牛:|||||||||||
    30頭
    母牛:||
    小牛:
    ?頭
    3.分析數量關系:
    4.列式解答:根據以上分析,這道題應該怎樣解答?怎樣列綜合算式解答?板書:
    30×1/3×2/5=
    根據綜合算式讓學生說說每一步分別求的是什么,每一步分別是把哪個數量看著單位“1”。同時強調:分數連乘不必像整數,小數連乘那樣,逐次計算,可以一次計算,遇到整數和分數相乘,要用整數與分數的分母約分,不能約分的直接與分數的分之相乘。
    (三)鞏固練習
    完成第18頁第4、5、9、10題,學生要說明每一步所表示的意義,每一步是把哪個數量看著單位“1”。
    (四)課堂小結: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乘法應用題與解答一步計算的分數乘法應用題的相同點都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不同點是分數連乘應用題要連續(xù)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解題關鍵是要找準每一步的單位“1”。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求比一個數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求比一個數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學會利用線段圖來分析數量關系,掌握解答這類應用題的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確列式計算;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了解“求比一個數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應用題的結構特征;正確分析數量關系,比較熟練的畫出線段圖。
    教學過程:(一)導入
    板書:超市運來花生油和豆油共600桶,花生油的桶數占總桶數的2/5。
    (二)、教學實施
    1.根據以上兩個條件,我們可以提出以下數學問題:
    2.能用圖表示豆油的部分嗎?板書:
    “1”
    花生油占總桶數的
    ||||||
    豆油?桶
    600桶
    3.分析數量關系;看圖想想,豆油占總桶數的幾分之幾?求豆油的桶數就是在求什么?交流討論得出:豆油的桶數占總桶數的,求豆油的桶數也就是在求600的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后者方法很容易理解,主要是從“總桶數—花生油的桶數=豆油的桶數”這個數量關系入手分析,也就是“和—一個量=另一個量”
    “1”
    原來:||||||||
    85分貝
    降低了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同分母分數的簡單加、減計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直觀操作,理解簡單分數加、減法的算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利用幾何直觀,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讓學生任意說說想到的分數,師隨機板書這些分數。
    2.根據板書,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分數里分別包含幾個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由學生之前已經學過有關分數的知識引入新課,不僅進行了有效的復習,而且由問題引發(fā)學生猜測推想,滲透新課所要運用的知識,為探究新知打下基礎。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1.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圖。
    將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塊,哥哥吃了2塊,弟弟吃了1塊。
    (2)從上面的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
    (3)根據這兩個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預設)問題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問題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幾分之幾?
    問題3:西瓜還剩下幾分之幾?
    2.探究同分母分數的加法
    (1)教師有意識地選擇第1個問題,要求學生列出算式。
    (2)同桌討論:+等于多少?
    (3)操作驗證答案。
    如果出現這種答案,教師不忙于下結論,而再詢問:有不同的答案嗎?
    如果出現這種答案,要追問:你是怎樣想的?
    集體驗證:
    方法2:是2個,2個加1個是3個,也就是
    ……
    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教師用課件進行示范。
    (4)引導辨析:+的結果為什么不是?
    【設計意圖】
    在教學同分母分數的加法時出現了兩種思路,第一種思路停留在直觀感知層面,第二種思路是根據分數的意義從抽象的加法關系進行分析的。顯然,讓學生的思維僅僅停留在直觀感知的層面是不合理的,這時,要發(fā)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比較,不要急于在此時的教學中就把學生的思路統(tǒng)一起來,可以在后面的練習中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比較、優(yōu)化。
    2.探究同分母分數減法
    (1)觀察課件: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幾分之幾?
    (2)猜一猜:-等于多少?
    (3)小組討論:-等于多少?
    (4)匯報算法,思路可能有:
    方法1;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比1份多1份,也就是;
    方法2:2個減掉1個還剩1個,也就是;
    ……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計算的過程。
    (5)討論:爸爸吃了,同學們想想,他們一家人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可以用幾種不同的結果表示?(1,)
    【設計意圖】
    通過“他們一家人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這一問題的討論,既鞏固練習了前面的分數加法,又為后面學生自學1減幾分之幾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對于“1”的理解做好了鋪墊。
    3.探究1減幾分之幾
    (1)自學第97頁例3,把你不明白的問題記錄下來。
    (2)匯報交流時讓學生說出怎樣想的,是把“1”看作多少來減的?
    (3)“1”還可以看成分母是幾的分數?請寫出幾個。
    (4)鞏固練習(指名讓學生板演)
    1-1-1-
    計算并思考,這幾道題中的1分別應該看作多少來計算?
    【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確: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數不同,意義亦不同。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第97頁“做一做”第1、2、3題。
    (2)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2題。
    【設計意圖】
    檢查教學效果,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為組織后續(xù)教學打下基礎。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在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你是怎樣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