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教案小學 數(shù)學教案中班(5篇)

字號: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yīng)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數(shù)學教案小學 數(shù)學教案中班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長方體的特征,理解長、寬、高的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教師談話:我們已學過一些幾何圖形,你們還記得是哪些嗎?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2、出示下面的實物.
    教師提問:這些物體是什么形狀的呢?
    老師明確:以前學習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圖形,叫做平面圖形.現(xiàn)在看到的這些圖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間,我們把它們叫做立體圖形. 教師提問:在低年級時我們曾認識過長方體和正方體,誰能找出這些物體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引入:這一單元我們要繼續(xù)深入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今天先學習對長方體的認識.(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
    (一)認識長方體的面.
    1、教師演示告訴學生什么是長方體的面,并讓學生摸一摸.
    2、讓學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共有幾個面.再觀察每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的.(板書:長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長方形.)
    3、提問:6個面中有沒有不都是長方形的情況呢?
    (板書: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4、提問:長方體的6個面還有什么特征呢?(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5、總結(jié)特征:長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二)認識長方體的棱.
    1、讓學生摸一摸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地方,說明這叫長方體的棱.
    2、讓學生把直尺放在棱上,發(fā)現(xiàn)直尺平平的.說明棱是直的,是線段,可以度量.
    3、提問: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想一想,怎樣數(shù)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引導學生把棱分成三組,也可用同一顏色把每組互相平行的棱標出來.數(shù)出每組各有4條棱,有3組,一共有12條棱.(板書:有12條棱)
    4、讓學生量一量每組中棱的長度,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板書:互相平行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
    5、總結(jié)特征:有12條棱,互相平行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
    (三)認識長方體的頂點.
    1、讓學生摸一摸長方體三個面相交的地方,說明這叫長方體的頂點.
    2、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頂點.(按照一定的順序數(shù))
    (板書:有8個頂點)
    (四)總結(jié)長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條棱,8個頂點.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五)認識長、寬、高.
    出示長方體框架,引導學生觀察并回答:
    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怎樣分組?每組棱的長度有什么關(guān)系?
    (分3組,每組4條棱長度相等)
    2、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棱有幾條?它們的長度有什么特點?
    (3條棱,3條棱的長度不相等.)
    3、教師小結(jié):由于有三組互相平行的棱,每組棱的長度相等,我們可以取相交于一個頂點的3條棱作代表,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3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4、指導學生理解長、寬、高的概念.
    可讓學生把長方體橫放、豎放、側(cè)放,分別說出長、寬、高,使學生認識到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是由它的長、寬、高決定的.
    (六)教學識圖,發(fā)展空間觀念.
    1、讓學生把長方體學具放在課桌左上角,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你們能看到幾個面?
    2、教師啟發(fā)提問:怎樣用圖表示出來呢?可同時板書畫圖.
    說明:虛線表示看不見的三條棱,并讓學生指出長、寬、高,教師板書.
    三、反饋練習.
    1、按照教科書所給的圖樣,用硬紙做一個長方體,再量一量它的長、寬、高.
    2、拿一個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再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3、看圖說出下面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4、說出右面的物體是什么形狀,并且說明:
    ①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②它的右側(cè)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③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④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方體的特征,那么在長方體的6個面中只能有兩個面是正方形嗎?如果其它的面也是正方形,那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同學們想一想,這是下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
    五、板書設(shè)計
    長方體的認識
    面:長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有12條棱,互相平行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
    頂點: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有8個頂點.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在線生日祝福網(wǎng)頁——帶有你名字的個性祝?!?BR>    【推薦】下載本網(wǎng)的快捷方式到桌面,以便下次使用。下載本文
    教案搜索
    范文推薦
    【工作總結(jié)】 班主任 教師 辦公室 財務(wù) 銷售 【工作計劃】 班主任 學校 教學 德育 班級 【工作報告】述職 述廉 社會實踐 實習辭職 調(diào)查 【黨團范文】入黨申請書 入團 思想?yún)R報 轉(zhuǎn)正 【演 講 稿】 技巧 競聘 英語 節(jié)日 教師 愛崗敬業(yè)
    上一篇:長方體的認識(三)下一篇:長方體的認識(一)
    您可以將本頁一鍵:
    關(guān)于我們| 收藏本站 | 友情連接 |【歡迎投稿】
    copyright ? 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06060663號|貴賓統(tǒng)計
    數(shù)學教案小學 數(shù)學教案中班篇二
    數(shù)學教案模板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掌握圓的標準方程的基礎(chǔ)上,理解記憶圓的一般方程的代數(shù)特征,由圓的一般方程確定圓的圓心半徑。掌握方程表示圓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方程表示圓的條件的探究,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及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滲透數(shù)形結(jié)合、化歸與轉(zhuǎn)化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圓的一般方程,以及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圓的一般方程?!倦y點】二元二次方程與圓的一般方程及標準圓方程的關(guān)系。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課題
    1.復習圓的標準方程,圓心、半徑。
    2.提問1:已知圓心為(1,-2)、半徑為2的圓的方程是什么?(二)交流討論,探究新知 1.提問2:方程是什么圖形?方程表示什么圖形?任何圓的方程都是這樣的二元二次方程嗎?(通過此例分析引導學生使用配方法)2.方程什么條件下表示圓?(配方和展開由學生相互討論交流完成,教師最后展示結(jié)果)將配方得:
    3.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方程分類討論,最后師生共同總結(jié)出3種情況,即圓的一般方程表示圓的條件。從而得出圓的一般方程式:
    4.由學生歸納圓的一般方程的特點,師生共同總結(jié)。(三)例題講解,深化新知
    例1.判斷下列二元二次方程是否表示圓的方程?如果是,請求出圓的圓心及半徑。
    (1)(2)例2.求過三點a(0,0),b(1,1),c(4,2)的圓的方程,并求這個圓的半徑長和圓心坐標。
    (四)小結(jié)作業(yè)
    師生共同總結(jié)今天這節(jié)課所學知識點 作業(yè):分必做題和選做題。
    四、板書設(shè)計
    五、教學反思
    數(shù)學教案小學 數(shù)學教案中班篇三
    來到城市-千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祝陽鎮(zhèn)宋莊小學
    孫啟貴
    課 時 1 教學準備
    數(shù)位順序器。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2、認識計數(shù)單位“千”,感知更大的數(shù)的組成,識別各數(shù)位上數(shù)字的意義。
    3、會讀寫千以內(nèi)的數(shù)。
    教學重點 計數(shù)單位千的認識
    教學難點 理解各數(shù)位上數(shù)字的意義
    教學設(shè)想
    教學時,先介紹一下本單元“手拉手”活動的有關(guān)背景,再運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農(nóng)村學生來到城市看到的情境。然后,通過觀察情境圖,提出問題,引入對千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鞏固數(shù)位順序器的知識 2、100是多少?你能說出各數(shù)位上的數(shù)表示的意義嗎?(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到過城市嗎?喜歡城市嗎?今天,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到城市去參加手拉手活動,好嗎?(三)提出問題
    1、出示情境圖,你能找出哪些數(shù)學信息?
    2、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數(shù)學信息? 做好記錄,板書在黑板上(1)一千有多大?(2)怎樣寫一千(3)三百有多大(4)怎樣寫三百?(5)……(四)探究新知
    1、體會1000的大小
    (1)先自己推想1000是多少,然后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一說。
    (2)師提供材料(一本100頁的稿紙、一盒200根的牙簽、一本500頁的書)先自己推想1000是多少,然后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一說,看哪個小組合作的好。(3)全班交流
    (4)師利用計數(shù)器進行演示一百一百的數(shù)到1000(5)師:多少個一百是一千,也可以說,一千里面有多少個一百?(師板書)(6)同桌合作,一百一百地數(shù),從一百數(shù)到一千,在計數(shù)器上試著撥一撥。
    2、學習寫1000(1)你能根據(jù)一百的寫法推出一千的寫法嗎?(2)師根據(jù)數(shù)位表強調(diào)1000的寫法。
    3、自學其它問題(1)怎樣寫一百二十五呢?
    (2)怎樣寫三百和八百零八呢?
    4、學習數(shù)的組成
    (1)想一想:125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2)說一說:怎樣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125呢?
    (3)師小結(jié):125里面有幾個百、幾個
    十、幾個一?(4)思考:300和808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呢?(五)鞏固練習
    1、(1)一個一個的數(shù),從一百七十八數(shù)到一百九十一。(2)、一十一十的數(shù),從五百八十數(shù)到七百一十(3)、一百一百的數(shù),從二百數(shù)到一千
    2、我說你寫 3、432、304、840每個數(shù)中的“4”各表示多少呢?
    (六)當堂達標題(1)
    填空 4個百是()。
    ()個百是一千。3個百、5個十和7個一是()。
    ()個百和()個一是408.(2)填空
    719=()+()+()855=()+()+()468=()+()+()
    (七)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認識了1000的大小,并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大數(shù)的寫法和讀法,課后請同學們繼續(xù)收集生活中的大數(shù),并將它寫出來好嗎?(八)板書:
    1來到城市-----千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一千是多少?
    10個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個一百。怎樣寫一百二十五呢? 寫作:125 讀作:一百二十五
    數(shù)學教案小學 數(shù)學教案中班篇四
    豆豆班數(shù)學教案
    班級:豆豆班人數(shù):32教師:鳳先艷 一、二、活動名稱:學習分類 設(shè)計意圖:對于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無論是生活經(jīng)驗還是知識能力方面都還存在較大局限性,同時,孩子早期接觸較多的顏色主要是紅色和黃色,因為它們色彩鮮艷、對比明顯,生活中處處可見,易被幼兒分辨、接受和喜愛。針對這些特點,本活動設(shè)計了讓幼兒在情景中學習大小物品及紅綠顏色分類的游戲,幫助幼兒區(qū)分大小和紅黃色。并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減低幼兒的學習難度,使幼兒在玩中自然感知、理解學習。
    三、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不受物體顏色、形狀的影響,學習按物體的大小進行分類;能夠區(qū)分大和??;
    2.在分清楚大小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把物體的顏色進行分類;能夠區(qū)分紅色和黃色;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及對分類活動的興趣。
    四、活動準備:
    1、大小不同的紅綠紙魚大小魚缸各一個2、5張作業(yè)單
    五、活動過程:
    起游進教師
    2、教師將兩個大小不一的魚缸展示與黑板,然后讓魚兒們自己游回家(教師需引導:大魚的家在大魚缸,小魚的家是小魚缸)。教師觀察幼兒是否能區(qū)分大小。
    3、教師將顏色不一的魚缸展示與黑板,然后讓魚兒們自己游回家(教師需引導:紅魚的家在紅魚缸,黃魚的家是黃魚缸)。教師觀察幼兒是否能區(qū)分大小。
    4、把幼兒分成5組,每組發(fā)一份作業(yè)單,然后把大小不一的紅黃魚分給每組,讓孩子自己區(qū)分大小、紅黃。教師觀察并適當引導。
    5、教師小結(jié)
    1、情景導入:教師當魚媽媽,幼兒手拿魚兒當魚寶寶,魚寶寶跟著魚媽媽一
    數(shù)學教案小學 數(shù)學教案中班篇五
    最新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
    (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種比賽方法以及能夠贏得齊王的方法。(2)分析這種方法為什么能夠取勝齊王。
    3、匯報研究分析結(jié)果。(1)談一談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找的。(2)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田忌只有一種可以取勝齊王的方法。)
    (3)分析:這種方法為什么能夠取勝齊王?
    小結(jié):像同學們剛才這樣,把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來,并從中找到最好的方法,這是數(shù)學中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結(jié)局嗎? 師:田忌第一局比賽輸了,正當他束手無策時,他的一個謀士,也就是出謀劃策的人,叫孫臏,就像同學們剛才一樣,為田忌一一分析各種策略的優(yōu)缺點,最后找到了這唯一能夠取勝的對策,最后,田忌以弱對強,反敗為勝。
    5、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發(fā)?
    三、鞏固發(fā)散
    1、聯(lián)系課開始的撲克牌游戲 同學的牌:
    最新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 10、7、5 老師的牌:9、6、3 老師怎樣出牌,能夠確保自己一定取勝? 小結(jié):在游戲中,能不能找到確保自己一定取勝的方法,非常重要。
    2、p106——做一做 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學交流。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