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還應包含教學資源的準備和教學活動的安排,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編寫教案時要注重教材的選擇和使用。通過閱讀和分析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范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學設計的要點。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一
2、引導幼兒學習模仿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動作,初步跟上音樂節(jié)拍。
3、復習游戲“找朋友”,鼓勵幼兒人人參與游戲,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準備】。
2、電視機、錄音機、磁帶各一;
3、實物鑼、鼓;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律動:高人走、矮人走。師生一起跟隨音樂的高低變化模仿高人、矮人走,自由進入活動室。
2、復習歌曲:大公雞。請幼兒在音樂伴奏下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兩遍,并提醒幼兒唱出大公雞洗澡時的高興心情。
師:看,電視里來了誰?對,是大公雞,誰知道大公雞用什么洗澡?讓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告訴大家。
師小結:天氣雖然很冷,但我們小朋友也要象大公雞一樣,要經常洗澡,做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孩子。
1、看一看,想一想。
師:電視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她手里拿的什么?
幼a:有個小女孩在打鼓。
幼b:小朋友在敲鑼。
幼c:在放鞭炮,聲音很響很響的,她把耳朵都捂起來了。
幼d:有個人在放鞭炮,小朋友高興的跳起來了。
幼a:哐哐哐哐。
幼b:咚咚咚咚。
幼c:嘭啪嘭啪。
(2)集體徒手模仿動作。
2、聽一聽,做一做。
幼兒自由討論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聽辯慢慢的敲鑼、快快的打鼓、“嘭”、“啪”放鞭炮的音樂。(二遍)。
幼a:我聽到了放鞭炮的聲音了。
幼b:放鞭炮的聲音在最后,很響的`。
幼c:敲鑼的聲音在一開始的地方,敲的很慢。
幼d:在敲鑼后面的是打鼓的音樂,打的很快的,我喜歡聽。
a、集體練習(二遍)師:來,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敲鑼打鼓放鞭炮。
b、弟弟妹妹分組練習(二遍)。
c、一邊模仿聲音一邊模仿動作表演(二遍)。
3、想一想,找一找。
(1)請幼兒找出敲鑼打鼓的圖片。
(2)兩張圖哪一張象慢慢敲鑼的聲音,哪一張象快快打鼓的聲音。(請幼兒找出)。
(3)集體聽音樂表演(二遍)。
三、結束部分。
1、復習游戲《找朋友》。鼓勵幼兒能在音樂伴奏下進行游戲,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師:敲鑼打鼓放鞭炮真呀真開心,讓我們把電視機關掉,來跳個舞吧,趙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來到北珊灣幼兒園,來到小三班,認識了好多新好朋友,想不想找你的朋友一起做游戲、跳舞?好,下面讓我們跟著音樂去找你的朋友跳起來吧。
2、隨此音樂邊拍手邊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進行的還比較順利,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2、體驗樂曲歡快、熱鬧的情緒。
3、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鑼一面、樂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和幼兒一起談論過新年的愉悅,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過年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些什么事情?”
“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嘗試用動作和聲音模仿敲鑼:
老師介紹它的名稱和演奏的方法:“怎樣敲鑼才能發(fā)出好。
聽的聲音呢?”
幼兒用自己的動作和聲音模仿敲鑼的動作和聲音。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帶幼兒均勻有節(jié)奏的表現敲鑼的。
動作和聲音。
3、表現放鞭炮的聲音和動作:
啟發(fā)幼兒回憶放鞭炮時的聲音,并嘗試用自己的嗓音模仿。并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鞭炮爆炸時先低后高的運動狀態(tài)。
4、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表演時加入兒歌作為前奏:“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三
為營造元宵歡樂祥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氣氛,豐富社區(qū)居民文化體育活動,增進物業(yè)公司、轄區(qū)共建單位同居民的聯系,共同創(chuàng)建文明、健康、和諧、美好的新社區(qū),特制定20xx年元宵節(jié)活動方案。
幸福新崇杭?春暖新社區(qū)
主辦單位:xxxx街道xxxx社區(qū)
協辦單位:xxxx農村商業(yè)銀行xxxx支行
杭州xxxx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
(一)組織保障
為了使社區(qū)元宵節(jié)活動健康、有序地開展,特成立活動領導小組,由z任組長、z任副組長、成員為zz。
(二)經費保障
1、社區(qū)文體工作年度經費支出;
2、街道補助;
3、共建單位贊助
各小區(qū)懸掛燈籠,橫幅,營造濃厚的元宵節(jié)節(jié)日氣氛。
(一)元宵燈籠展
居民親手制作燈籠,活動當天拿到社區(qū)參展。
(二)做湯圓、品湯圓
社區(qū)干部、共建單位代表和居民一起包湯圓、煮湯圓、品湯圓
(三)游園活動
1、團結就是力量(拔河比賽):以居民組為單位,每組出6個代表(3男3女)進行拔河比賽。獎項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參與獎。
2、聲聲報福(踩氣球):工作人員事先在氣球內放好“祝福券”或“有獎券”,每人可踩2個氣球,踩到“有獎券”即可得到紀念品。
3、團團圓圓(歡樂夾元宵):盆里放20個乒乓球,游戲者各自從盆里夾乒乓球,在20秒內夾滿10個以上者勝利。勝利者可得到精美獎品,其余得紀念品。
4、金球轆轆(吹球入碗):在桌面上并排放置兩個碗,在其中一個碗中放2個乒乓球,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2個乒乓球吹入另一個碗中即成功。成功者可得精美獎品,其余得紀念品。
1、時間:3月15日(正月十四)下午13:00
2、地點:社區(qū)旁圓形廣場
1、居民小組長處報名
2、致電報名:8xxxxxx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2、引導幼兒學習模仿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動作,初步跟上音樂節(jié)拍。
3、復習游戲“找朋友”,鼓勵幼兒人人參與游戲,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2、電視機、錄音機、磁帶各一;。
3、實物鑼、鼓;。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律動:高人走、矮人走。師生一起跟隨音樂的高低變化模仿高人、矮人走,自由進入活動室。
2、復習歌曲:大公雞。請幼兒在音樂伴奏下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兩遍,并提醒幼兒唱出大公雞洗澡時的高興心情。
師:看,電視里來了誰?對,是大公雞,誰知道大公雞用什么洗澡?“來;自.大;考吧;幼.師網;讓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告訴大家。
師小結:天氣雖然很冷,但我們小朋友也要象大公雞一樣,要經常洗澡,做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孩子。
1、看一看,想一想。
師:電視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她手里拿的什么?
幼a:有個小女孩在打鼓。
幼b:小朋友在敲鑼。
幼c:在放鞭炮,聲音很響很響的,她把耳朵都捂起來了。
幼d:有個人在放鞭炮,小朋友高興的跳起來了。
幼a:哐哐哐哐幼b:咚咚咚咚幼c:嘭啪嘭啪。
(2)集體徒手模仿動作。
2、聽一聽,做一做。
幼兒自由討論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聽辯慢慢的敲鑼、快快的打鼓、”嘭“、”啪"放鞭炮的音樂。(二遍)。
幼a:我聽到了放鞭炮的聲音了。
幼b:放鞭炮的聲音在最后,很響的。
幼c:敲鑼的聲音在一開始的地方,敲的很慢。
幼d:在敲鑼后面的是打鼓的音樂,打的很快的,我喜歡聽。
b.弟弟妹妹分組練習(二遍)。
c.一邊模仿聲音一邊模仿動作表演(二遍)。
3、想一想,找一找。
(2)兩張圖哪一張象慢慢敲鑼的聲音,哪一張象快快打鼓的聲音。(請幼兒找出)。
(3)集體聽音樂表演(二遍)。
三、結束部分。
1、復習游戲《找朋友》。鼓勵幼兒能在音樂伴奏下進行游戲,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師:敲鑼打鼓放鞭炮真呀真開心,讓我們把電視機關掉,來跳個舞吧,趙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來到北珊灣幼兒園,來到小三班,認識了好多新好朋友,想不想找你的朋友一起做游戲、跳舞?好,下面讓我們跟著音樂去找你的朋友跳起來吧。
2、隨此音樂邊拍手邊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進行的還比較順利,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五
1、通過欣賞活動,讓幼兒感受敲鑼打鼓的歡慶氣氛,繼續(xù)體驗節(jié)日的歡樂。
2、引導幼兒隨著歌曲做模仿動作和拍手、拍腿、垛腳的`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
1、幼兒聆聽音樂做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快慢來動作。
1、老師出示鑼鼓,問:“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過鑼鼓?”“什么時候我們要敲鑼打鼓”
3、讓幼兒欣賞樂曲,感受感受敲鑼打鼓的歡慶氣氛。
幼兒傾聽樂曲,拍手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幼兒傾聽樂曲,拍腿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幼兒傾聽樂曲模仿敲鑼打鼓的動作。
引導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節(jié)奏。
師:我們一起來做小鞭炮吧!
在活動室中放歌曲錄音,進一步讓幼兒熟悉歌詞,學著完整演唱。
如果能有小鼓小鑼讓孩子們去玩一玩,在孩子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再去表現動作效果或許會有改觀。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六
1通過欣賞活動,讓幼兒感受敲鑼打鼓的歡慶氣氛,繼續(xù)體驗節(jié)日的歡樂。
2、引導幼兒隨著歌曲做模仿動作和拍手、拍腿、垛腳的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
一、聆聽表現。
1、幼兒聆聽音樂做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快慢來動作。
二、欣賞感受。
1、老師出示鑼鼓,問:“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過鑼鼓?”“什么時候我們要敲鑼打鼓”。
3、讓幼兒欣賞樂曲,感受感受敲鑼打鼓的歡慶氣氛。
三、模仿表現。
幼兒傾聽樂曲,拍手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幼兒傾聽樂曲,拍腿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幼兒傾聽樂曲模仿敲鑼打鼓的動作。
引導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節(jié)奏。
師:我們一起來做小鞭炮吧!
四、活動延伸。
在活動室中放歌曲錄音,進一步讓幼兒熟悉歌詞,學著完整演唱。
如果能有小鼓小鑼讓孩子們去玩一玩,在孩子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再去表現動作效果或許會有改觀。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七
1、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樂曲節(jié)奏的變化,能夠有節(jié)奏地模仿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動作。
2、在模仿動作表演中體驗節(jié)日的熱鬧和快樂。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觀看放鞭炮有關錄像。
2、鑼和鼓的圖片。
3、電腦,電視機。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鑼和鼓的圖片。
1、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這個東西嗎?這是什么呢?知道怎么發(fā)出聲音嗎?
引導幼兒說出樂器的名稱,并示范樂器的演奏方法。
2、師:知道鑼是怎么敲的.嗎?誰來敲一敲?
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的敲鑼,掌握x-|x-|x-|x-|的節(jié)奏。
3、老師示范敲鑼的動作,幼兒跟著一起學學。
4、出示鼓的圖片。
師:這個又是什么?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誰會敲這個鼓?
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的敲鼓,掌握xx|xx|xx|xx|的節(jié)奏。
二、將動作與音樂進行匹配。
1、播放音樂磁帶,幼兒初步感受樂曲的節(jié)奏。
師:這段音樂好聽嗎?聽了感覺怎么樣呢?你們在音樂里聽到了什么?
2、師:你聽了這段音樂想做什么動作呀?誰愿意來表演一下?
鼓勵個別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
3、結合幼兒已有的經驗,引導幼兒用模仿動作放鞭炮。如“嘭”時在下方拍手一下,“啪”時在上方拍手一下,并在做放鞭炮動作時加上象聲詞“嘭”“啪”。
師:鞭炮先到哪里?后來又會到哪里?放鞭炮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呀?
三、師幼共同表演。
師:現在我們要跟著音樂一起表演了,小耳朵要仔細聽,注意看好老師是在什么時候變動作。
師幼表演,教師用語言和動作提醒幼兒變化動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進行的還比較順利,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八
2、彩綢花一朵。
3、拼音卡片若干。
1、在玩游戲中復習拼音。
2、通過傳花練手的速度。
一、玩法:
小朋友圍坐成一個大圓圈,教師拿小手鑼站在中間。從教師說開始時,就快速不停地敲鑼,小朋友們把彩綢花向著一個方向傳遞,要求小朋友們要快速的把花傳給另一個人,就這么依次的往下傳,不要讓花留在自己的手中。教師說:停!這時所有小朋友都不許動,手中的'花也不要再傳了,花停在誰手中,誰就要給大家讀一邊學過的五個拼音卡片。玩法循環(huán)進行。
二、規(guī)則:
1、不可以傳錯方向。
2、老師喊停!就不再往下傳。
3、每個人都要傳到,不能跳傳。
4、所有在場人互相監(jiān)督。
5、不遵守規(guī)則的幼兒也要讀拼音卡片。
三、注意:
1、幼兒不會讀或讀錯的拼音卡片,教師要糾正。
2、表現好的幼兒掌聲鼓勵。兒童(/)。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九
1、孩子和家長能緊密的用紙團粘貼的方法裝飾紙盒。
2、知道廢舊紙盒在經過裝飾后也能變廢為寶,激發(fā)幼兒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情感。
3、提高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合作能力。體會親子共同活動的樂趣。
1、幼兒已經搓好的紙團若干。
2、涂好黑色底色的大小紙盒若干。
3、加了乳膠的丙烯顏料檸檬黃、紅色、中黃、橘紅。
(一)引出主題
1、師:孩子們前一段時間老師和大家一起用衛(wèi)生紙搓了很多紙團,你們知道要用來干什么嗎?(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表達)
幼:貼到紙盒里。
幼:給小紙球穿上有顏色的衣服。
幼:裝飾盒子。
師:今天我們要給這些小紙球穿上漂亮的衣服,用它們來裝飾我們的紙盒。
(二)欣賞活動
1、出示范例:師:你們看這是老師用小紙球制作的作品,好看嗎?(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作的欲望)
2、師:這些小紙球都是隨意擺放在紙盒里的嗎?還是有順序整齊的擺放的?
幼:排的很整齊。
幼:他們穿了一樣顏色的衣服。
4、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制作一幅這樣漂亮的作品嗎?
(三)作畫前教師的指導
幼:(紅色、桔紅色、中黃色、黃色)
師:我們每個小朋友只能選一種顏色,用水粉筆沾上顏料刮一下將小紙球表面涂上顏色,盡量不露出白洞洞。再把小紙球一排一排的擺放在盒子里,讓它們緊緊的挨在一起,這樣小紙球就不會冷了。(教給幼兒制作的方法)
幼:動作快一點。
幼:都選小盒子
師:可是我們的小盒子不夠,怎么辦?
(孩子若想不出,老師直接告知孩子)
師:老師想了一個辦法,大家看好不好,大的盒子兩個家庭合作,小的一個家庭完成。
3、師:制作過程中請家長注意要和孩子互相配合,不要大聲指責孩子,鼓勵孩子多涂一些小紙球,堅持整幅作品的完成。在使用顏料時盡量不要滴到桌上或是地上。
(四)分發(fā)材料,播放舒緩音樂,幼兒及家長制作。
指導重點:1、孩子蘸了顏料給小紙球穿上衣服后,盡量將小紙球團得圓一點。
2、對家長和孩子的需要給予及時幫助。
(五)欣賞評價
評價重點:小紙球是否排列整齊,是否挨得緊密,穿的衣服有沒有露出白洞洞。和家長的合作是否愉快。
(六)分組合影留念。
感謝家長對美術節(jié)的支持與參與。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十
1、嘗試和著音樂節(jié)奏,用動作表現敲鑼、打鼓、放鞭炮。
2、 體驗樂曲歡快、熱鬧的情緒。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鑼一面、樂曲錄音磁帶
1、 出示掛圖,和幼兒一起談論過新年的愉悅,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過年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些什么事情?
“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嘗試用動作和聲音模仿敲鑼:
老師介紹它的名稱和演奏的方法:怎樣敲鑼才能發(fā)出好
聽的聲音呢?
幼兒用自己的動作和聲音模仿敲鑼的動作和聲音。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帶幼兒均勻有節(jié)奏的表現敲鑼的
動作和聲音。
3、表現放鞭炮的聲音和動作 :
啟發(fā)幼兒回憶放鞭炮時的聲音,并嘗試用自己的嗓音模仿。并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鞭炮爆炸時先低后高的運動狀態(tài)。
4、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仔細分辨音樂中什么地方敲鑼、打鼓、放鞭炮。
表演時加入兒歌作為前奏: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十一
1、知道天氣的含義,學會識別常用天氣符號,知道獲取天氣預報的途徑。
2、通過活動認識天氣與人類生活、生產的關系,增加生活常識和技能。
3、形成關注和探究身邊自然現象的習慣。
1.反應天氣現象的圖片
2.災害性天氣的視頻
1.導入
(1)幼兒演唱歌曲《今天天氣真好》
(2)請幼兒說一說今天的天氣怎么樣?我們可以干什么?
(3)說一說還有什么狀況的天氣?并試著把它描述出來。
2.了解天氣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經歷過哪些天氣?
(2)討論:天氣對你的生活有什么影響?你喜歡什么天氣?你不喜歡什么天氣?
(3)說一說好天氣對你的生活有什么幫助?
(4)你遇到過哪些特殊的天氣?遇到惡劣天氣我們該什么辦?
小結:天氣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十分密切,它對我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們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氣,避免和預防不利的天氣對我們造成危害。
3.認識常見的天氣符號
1.教師出示教學圖,讓幼兒辨認天氣預報符號。
2.游戲:找朋友
(1)展示天氣符號卡片,請幼兒說出其代表的意義
(2)幼兒分組將天氣符號卡片與不同的天氣情況圖片配對。
(3)操作幼兒用書“天氣符號”,判斷圖上任務的活動是否適宜,為什么?
4.了解災害性天氣
(2)討論:我們可以從哪些渠道獲得天氣預報?
小結:廣東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臺風、暴雨、干旱、洪澇等。我們可以通過電視,報紙、互聯網、廣播等多種媒體獲得天氣預報。
1.收集天氣諺語
2.了解哪些動物可以預報天氣。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十二
1.幼兒通過動手動腦,了解圖與圖之間的關系,探索拼圖的基本方法。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3.大膽交流操作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
大頭針、透明即使貼、操作材料1、2、3、音樂
一、猜一猜
1.出示一張照片,由小至大展開,請幼兒猜一猜,照片里拍
的是什么地方。
2.出示幼兒園新圖紙,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填一填
出示被破壞的第一部分圖紙,完成第一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圖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你拼的是什么?是怎么拼的?
3.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在拼圖的時候用了很多方法,看形狀、顏色、圖案,還要看大小。
4.我們拼的是圖紙中的哪個地方呢?
三、拼一拼
出示被破壞的第二部分圖紙,完成第二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送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
t:告訴大家你拼的是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
四、合作拼
出示被破壞的第三部分圖紙,四人一組合作,完成第三次拼圖任務。
1.幼兒合作拼圖。
2.說說自己一組拼的是什么?
3.啟發(fā)幼兒將四組圖片合拼。
五、結束活動。
1.驗證拼完的圖紙和原來的圖紙是否一樣,體驗完成任務帶來的愉悅感。
2.邀請客人老師到我們幼兒園來參觀,跟客人老師再見。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十三
1、初步學習用身體動作模仿"敲鑼打鼓放鞭炮",感受過年的快樂氣氛。
2、膽地運用表情、動作、游戲表現自己自己對樂曲的感受和體驗,學習與同伴合作游戲。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鑼、鼓、音樂磁帶,有"鑼打鼓放鞭炮"情節(jié)的過新年的錄像帶。
一個全蹲抱膝,扮鞭炮。另一個人站立,伸出食指在"鞭炮"的頭頂做點火狀,發(fā)出"嘶"的聲音。"來;自.大;考吧;幼.師網;鞭炮"立刻高高跳起后落下,發(fā)出"砰啪"的聲音。
集體圍個大圓圈,小碎步望圓心卷起(卷心菜隊形)
本次活動進行的還比較順利,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十四
1. 逐步理解故事內容,了解不同動物和蜘蛛說的話語。
2. 樂于大膽交流,懂得做事要堅持的道理。
多媒體課件、故事中的幾個小動物圖片、有關小動物的漢字等。
1. (出示圖片蜘蛛)師:這是誰,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
2.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好忙的蜘蛛"。
1.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初步理解。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哪些小動物邀請蜘蛛去玩的?
先是哪只小動物?按照順序表達。
2. 分段欣賞故事,逐步表達小動物與蜘蛛的問話。
(1)逐一呈現動物圖片,依次模仿小動物是怎樣問小蜘蛛的。(集體和個別回答)"兜風"什么意思?注意量詞的使用。
(2)蜘蛛一直忙著做什么?
(3)蜘蛛忙著織網,沒有回答,猜猜蜘蛛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結:蜘蛛工作時非常專心和認真,沒有跟小動物去玩,最后織出了漂亮的網。
3. 幼兒根據相關漢字扮演角色,嘗試進行情景表演。
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情節(jié)表演。
你們喜歡這只蜘蛛嗎?為什么?
小結:蜘蛛做事情很認真,有始有終,從頭到底把事情完成,然后才能去做別的事情,我們也要向蜘蛛一樣,堅持到底才能做好事情。這樣才能學到更多本領。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一
2、引導幼兒學習模仿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動作,初步跟上音樂節(jié)拍。
3、復習游戲“找朋友”,鼓勵幼兒人人參與游戲,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準備】。
2、電視機、錄音機、磁帶各一;
3、實物鑼、鼓;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律動:高人走、矮人走。師生一起跟隨音樂的高低變化模仿高人、矮人走,自由進入活動室。
2、復習歌曲:大公雞。請幼兒在音樂伴奏下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兩遍,并提醒幼兒唱出大公雞洗澡時的高興心情。
師:看,電視里來了誰?對,是大公雞,誰知道大公雞用什么洗澡?讓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告訴大家。
師小結:天氣雖然很冷,但我們小朋友也要象大公雞一樣,要經常洗澡,做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孩子。
1、看一看,想一想。
師:電視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她手里拿的什么?
幼a:有個小女孩在打鼓。
幼b:小朋友在敲鑼。
幼c:在放鞭炮,聲音很響很響的,她把耳朵都捂起來了。
幼d:有個人在放鞭炮,小朋友高興的跳起來了。
幼a:哐哐哐哐。
幼b:咚咚咚咚。
幼c:嘭啪嘭啪。
(2)集體徒手模仿動作。
2、聽一聽,做一做。
幼兒自由討論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聽辯慢慢的敲鑼、快快的打鼓、“嘭”、“啪”放鞭炮的音樂。(二遍)。
幼a:我聽到了放鞭炮的聲音了。
幼b:放鞭炮的聲音在最后,很響的`。
幼c:敲鑼的聲音在一開始的地方,敲的很慢。
幼d:在敲鑼后面的是打鼓的音樂,打的很快的,我喜歡聽。
a、集體練習(二遍)師:來,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敲鑼打鼓放鞭炮。
b、弟弟妹妹分組練習(二遍)。
c、一邊模仿聲音一邊模仿動作表演(二遍)。
3、想一想,找一找。
(1)請幼兒找出敲鑼打鼓的圖片。
(2)兩張圖哪一張象慢慢敲鑼的聲音,哪一張象快快打鼓的聲音。(請幼兒找出)。
(3)集體聽音樂表演(二遍)。
三、結束部分。
1、復習游戲《找朋友》。鼓勵幼兒能在音樂伴奏下進行游戲,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師:敲鑼打鼓放鞭炮真呀真開心,讓我們把電視機關掉,來跳個舞吧,趙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來到北珊灣幼兒園,來到小三班,認識了好多新好朋友,想不想找你的朋友一起做游戲、跳舞?好,下面讓我們跟著音樂去找你的朋友跳起來吧。
2、隨此音樂邊拍手邊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進行的還比較順利,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2、體驗樂曲歡快、熱鬧的情緒。
3、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鑼一面、樂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和幼兒一起談論過新年的愉悅,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過年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些什么事情?”
“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嘗試用動作和聲音模仿敲鑼:
老師介紹它的名稱和演奏的方法:“怎樣敲鑼才能發(fā)出好。
聽的聲音呢?”
幼兒用自己的動作和聲音模仿敲鑼的動作和聲音。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帶幼兒均勻有節(jié)奏的表現敲鑼的。
動作和聲音。
3、表現放鞭炮的聲音和動作:
啟發(fā)幼兒回憶放鞭炮時的聲音,并嘗試用自己的嗓音模仿。并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鞭炮爆炸時先低后高的運動狀態(tài)。
4、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表演時加入兒歌作為前奏:“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三
為營造元宵歡樂祥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氣氛,豐富社區(qū)居民文化體育活動,增進物業(yè)公司、轄區(qū)共建單位同居民的聯系,共同創(chuàng)建文明、健康、和諧、美好的新社區(qū),特制定20xx年元宵節(jié)活動方案。
幸福新崇杭?春暖新社區(qū)
主辦單位:xxxx街道xxxx社區(qū)
協辦單位:xxxx農村商業(yè)銀行xxxx支行
杭州xxxx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
(一)組織保障
為了使社區(qū)元宵節(jié)活動健康、有序地開展,特成立活動領導小組,由z任組長、z任副組長、成員為zz。
(二)經費保障
1、社區(qū)文體工作年度經費支出;
2、街道補助;
3、共建單位贊助
各小區(qū)懸掛燈籠,橫幅,營造濃厚的元宵節(jié)節(jié)日氣氛。
(一)元宵燈籠展
居民親手制作燈籠,活動當天拿到社區(qū)參展。
(二)做湯圓、品湯圓
社區(qū)干部、共建單位代表和居民一起包湯圓、煮湯圓、品湯圓
(三)游園活動
1、團結就是力量(拔河比賽):以居民組為單位,每組出6個代表(3男3女)進行拔河比賽。獎項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參與獎。
2、聲聲報福(踩氣球):工作人員事先在氣球內放好“祝福券”或“有獎券”,每人可踩2個氣球,踩到“有獎券”即可得到紀念品。
3、團團圓圓(歡樂夾元宵):盆里放20個乒乓球,游戲者各自從盆里夾乒乓球,在20秒內夾滿10個以上者勝利。勝利者可得到精美獎品,其余得紀念品。
4、金球轆轆(吹球入碗):在桌面上并排放置兩個碗,在其中一個碗中放2個乒乓球,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2個乒乓球吹入另一個碗中即成功。成功者可得精美獎品,其余得紀念品。
1、時間:3月15日(正月十四)下午13:00
2、地點:社區(qū)旁圓形廣場
1、居民小組長處報名
2、致電報名:8xxxxxx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2、引導幼兒學習模仿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動作,初步跟上音樂節(jié)拍。
3、復習游戲“找朋友”,鼓勵幼兒人人參與游戲,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2、電視機、錄音機、磁帶各一;。
3、實物鑼、鼓;。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律動:高人走、矮人走。師生一起跟隨音樂的高低變化模仿高人、矮人走,自由進入活動室。
2、復習歌曲:大公雞。請幼兒在音樂伴奏下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兩遍,并提醒幼兒唱出大公雞洗澡時的高興心情。
師:看,電視里來了誰?對,是大公雞,誰知道大公雞用什么洗澡?“來;自.大;考吧;幼.師網;讓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告訴大家。
師小結:天氣雖然很冷,但我們小朋友也要象大公雞一樣,要經常洗澡,做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孩子。
1、看一看,想一想。
師:電視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她手里拿的什么?
幼a:有個小女孩在打鼓。
幼b:小朋友在敲鑼。
幼c:在放鞭炮,聲音很響很響的,她把耳朵都捂起來了。
幼d:有個人在放鞭炮,小朋友高興的跳起來了。
幼a:哐哐哐哐幼b:咚咚咚咚幼c:嘭啪嘭啪。
(2)集體徒手模仿動作。
2、聽一聽,做一做。
幼兒自由討論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聽辯慢慢的敲鑼、快快的打鼓、”嘭“、”啪"放鞭炮的音樂。(二遍)。
幼a:我聽到了放鞭炮的聲音了。
幼b:放鞭炮的聲音在最后,很響的。
幼c:敲鑼的聲音在一開始的地方,敲的很慢。
幼d:在敲鑼后面的是打鼓的音樂,打的很快的,我喜歡聽。
b.弟弟妹妹分組練習(二遍)。
c.一邊模仿聲音一邊模仿動作表演(二遍)。
3、想一想,找一找。
(2)兩張圖哪一張象慢慢敲鑼的聲音,哪一張象快快打鼓的聲音。(請幼兒找出)。
(3)集體聽音樂表演(二遍)。
三、結束部分。
1、復習游戲《找朋友》。鼓勵幼兒能在音樂伴奏下進行游戲,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師:敲鑼打鼓放鞭炮真呀真開心,讓我們把電視機關掉,來跳個舞吧,趙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來到北珊灣幼兒園,來到小三班,認識了好多新好朋友,想不想找你的朋友一起做游戲、跳舞?好,下面讓我們跟著音樂去找你的朋友跳起來吧。
2、隨此音樂邊拍手邊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進行的還比較順利,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五
1、通過欣賞活動,讓幼兒感受敲鑼打鼓的歡慶氣氛,繼續(xù)體驗節(jié)日的歡樂。
2、引導幼兒隨著歌曲做模仿動作和拍手、拍腿、垛腳的`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
1、幼兒聆聽音樂做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快慢來動作。
1、老師出示鑼鼓,問:“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過鑼鼓?”“什么時候我們要敲鑼打鼓”
3、讓幼兒欣賞樂曲,感受感受敲鑼打鼓的歡慶氣氛。
幼兒傾聽樂曲,拍手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幼兒傾聽樂曲,拍腿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幼兒傾聽樂曲模仿敲鑼打鼓的動作。
引導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節(jié)奏。
師:我們一起來做小鞭炮吧!
在活動室中放歌曲錄音,進一步讓幼兒熟悉歌詞,學著完整演唱。
如果能有小鼓小鑼讓孩子們去玩一玩,在孩子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再去表現動作效果或許會有改觀。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六
1通過欣賞活動,讓幼兒感受敲鑼打鼓的歡慶氣氛,繼續(xù)體驗節(jié)日的歡樂。
2、引導幼兒隨著歌曲做模仿動作和拍手、拍腿、垛腳的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
一、聆聽表現。
1、幼兒聆聽音樂做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快慢來動作。
二、欣賞感受。
1、老師出示鑼鼓,問:“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過鑼鼓?”“什么時候我們要敲鑼打鼓”。
3、讓幼兒欣賞樂曲,感受感受敲鑼打鼓的歡慶氣氛。
三、模仿表現。
幼兒傾聽樂曲,拍手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幼兒傾聽樂曲,拍腿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幼兒傾聽樂曲模仿敲鑼打鼓的動作。
引導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節(jié)奏。
師:我們一起來做小鞭炮吧!
四、活動延伸。
在活動室中放歌曲錄音,進一步讓幼兒熟悉歌詞,學著完整演唱。
如果能有小鼓小鑼讓孩子們去玩一玩,在孩子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再去表現動作效果或許會有改觀。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七
1、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樂曲節(jié)奏的變化,能夠有節(jié)奏地模仿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動作。
2、在模仿動作表演中體驗節(jié)日的熱鬧和快樂。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觀看放鞭炮有關錄像。
2、鑼和鼓的圖片。
3、電腦,電視機。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鑼和鼓的圖片。
1、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這個東西嗎?這是什么呢?知道怎么發(fā)出聲音嗎?
引導幼兒說出樂器的名稱,并示范樂器的演奏方法。
2、師:知道鑼是怎么敲的.嗎?誰來敲一敲?
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的敲鑼,掌握x-|x-|x-|x-|的節(jié)奏。
3、老師示范敲鑼的動作,幼兒跟著一起學學。
4、出示鼓的圖片。
師:這個又是什么?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誰會敲這個鼓?
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的敲鼓,掌握xx|xx|xx|xx|的節(jié)奏。
二、將動作與音樂進行匹配。
1、播放音樂磁帶,幼兒初步感受樂曲的節(jié)奏。
師:這段音樂好聽嗎?聽了感覺怎么樣呢?你們在音樂里聽到了什么?
2、師:你聽了這段音樂想做什么動作呀?誰愿意來表演一下?
鼓勵個別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
3、結合幼兒已有的經驗,引導幼兒用模仿動作放鞭炮。如“嘭”時在下方拍手一下,“啪”時在上方拍手一下,并在做放鞭炮動作時加上象聲詞“嘭”“啪”。
師:鞭炮先到哪里?后來又會到哪里?放鞭炮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呀?
三、師幼共同表演。
師:現在我們要跟著音樂一起表演了,小耳朵要仔細聽,注意看好老師是在什么時候變動作。
師幼表演,教師用語言和動作提醒幼兒變化動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進行的還比較順利,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八
2、彩綢花一朵。
3、拼音卡片若干。
1、在玩游戲中復習拼音。
2、通過傳花練手的速度。
一、玩法:
小朋友圍坐成一個大圓圈,教師拿小手鑼站在中間。從教師說開始時,就快速不停地敲鑼,小朋友們把彩綢花向著一個方向傳遞,要求小朋友們要快速的把花傳給另一個人,就這么依次的往下傳,不要讓花留在自己的手中。教師說:停!這時所有小朋友都不許動,手中的'花也不要再傳了,花停在誰手中,誰就要給大家讀一邊學過的五個拼音卡片。玩法循環(huán)進行。
二、規(guī)則:
1、不可以傳錯方向。
2、老師喊停!就不再往下傳。
3、每個人都要傳到,不能跳傳。
4、所有在場人互相監(jiān)督。
5、不遵守規(guī)則的幼兒也要讀拼音卡片。
三、注意:
1、幼兒不會讀或讀錯的拼音卡片,教師要糾正。
2、表現好的幼兒掌聲鼓勵。兒童(/)。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九
1、孩子和家長能緊密的用紙團粘貼的方法裝飾紙盒。
2、知道廢舊紙盒在經過裝飾后也能變廢為寶,激發(fā)幼兒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情感。
3、提高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合作能力。體會親子共同活動的樂趣。
1、幼兒已經搓好的紙團若干。
2、涂好黑色底色的大小紙盒若干。
3、加了乳膠的丙烯顏料檸檬黃、紅色、中黃、橘紅。
(一)引出主題
1、師:孩子們前一段時間老師和大家一起用衛(wèi)生紙搓了很多紙團,你們知道要用來干什么嗎?(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表達)
幼:貼到紙盒里。
幼:給小紙球穿上有顏色的衣服。
幼:裝飾盒子。
師:今天我們要給這些小紙球穿上漂亮的衣服,用它們來裝飾我們的紙盒。
(二)欣賞活動
1、出示范例:師:你們看這是老師用小紙球制作的作品,好看嗎?(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作的欲望)
2、師:這些小紙球都是隨意擺放在紙盒里的嗎?還是有順序整齊的擺放的?
幼:排的很整齊。
幼:他們穿了一樣顏色的衣服。
4、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制作一幅這樣漂亮的作品嗎?
(三)作畫前教師的指導
幼:(紅色、桔紅色、中黃色、黃色)
師:我們每個小朋友只能選一種顏色,用水粉筆沾上顏料刮一下將小紙球表面涂上顏色,盡量不露出白洞洞。再把小紙球一排一排的擺放在盒子里,讓它們緊緊的挨在一起,這樣小紙球就不會冷了。(教給幼兒制作的方法)
幼:動作快一點。
幼:都選小盒子
師:可是我們的小盒子不夠,怎么辦?
(孩子若想不出,老師直接告知孩子)
師:老師想了一個辦法,大家看好不好,大的盒子兩個家庭合作,小的一個家庭完成。
3、師:制作過程中請家長注意要和孩子互相配合,不要大聲指責孩子,鼓勵孩子多涂一些小紙球,堅持整幅作品的完成。在使用顏料時盡量不要滴到桌上或是地上。
(四)分發(fā)材料,播放舒緩音樂,幼兒及家長制作。
指導重點:1、孩子蘸了顏料給小紙球穿上衣服后,盡量將小紙球團得圓一點。
2、對家長和孩子的需要給予及時幫助。
(五)欣賞評價
評價重點:小紙球是否排列整齊,是否挨得緊密,穿的衣服有沒有露出白洞洞。和家長的合作是否愉快。
(六)分組合影留念。
感謝家長對美術節(jié)的支持與參與。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十
1、嘗試和著音樂節(jié)奏,用動作表現敲鑼、打鼓、放鞭炮。
2、 體驗樂曲歡快、熱鬧的情緒。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鑼一面、樂曲錄音磁帶
1、 出示掛圖,和幼兒一起談論過新年的愉悅,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過年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些什么事情?
“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嘗試用動作和聲音模仿敲鑼:
老師介紹它的名稱和演奏的方法:怎樣敲鑼才能發(fā)出好
聽的聲音呢?
幼兒用自己的動作和聲音模仿敲鑼的動作和聲音。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帶幼兒均勻有節(jié)奏的表現敲鑼的
動作和聲音。
3、表現放鞭炮的聲音和動作 :
啟發(fā)幼兒回憶放鞭炮時的聲音,并嘗試用自己的嗓音模仿。并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鞭炮爆炸時先低后高的運動狀態(tài)。
4、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仔細分辨音樂中什么地方敲鑼、打鼓、放鞭炮。
表演時加入兒歌作為前奏: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十一
1、知道天氣的含義,學會識別常用天氣符號,知道獲取天氣預報的途徑。
2、通過活動認識天氣與人類生活、生產的關系,增加生活常識和技能。
3、形成關注和探究身邊自然現象的習慣。
1.反應天氣現象的圖片
2.災害性天氣的視頻
1.導入
(1)幼兒演唱歌曲《今天天氣真好》
(2)請幼兒說一說今天的天氣怎么樣?我們可以干什么?
(3)說一說還有什么狀況的天氣?并試著把它描述出來。
2.了解天氣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經歷過哪些天氣?
(2)討論:天氣對你的生活有什么影響?你喜歡什么天氣?你不喜歡什么天氣?
(3)說一說好天氣對你的生活有什么幫助?
(4)你遇到過哪些特殊的天氣?遇到惡劣天氣我們該什么辦?
小結:天氣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十分密切,它對我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們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氣,避免和預防不利的天氣對我們造成危害。
3.認識常見的天氣符號
1.教師出示教學圖,讓幼兒辨認天氣預報符號。
2.游戲:找朋友
(1)展示天氣符號卡片,請幼兒說出其代表的意義
(2)幼兒分組將天氣符號卡片與不同的天氣情況圖片配對。
(3)操作幼兒用書“天氣符號”,判斷圖上任務的活動是否適宜,為什么?
4.了解災害性天氣
(2)討論:我們可以從哪些渠道獲得天氣預報?
小結:廣東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臺風、暴雨、干旱、洪澇等。我們可以通過電視,報紙、互聯網、廣播等多種媒體獲得天氣預報。
1.收集天氣諺語
2.了解哪些動物可以預報天氣。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十二
1.幼兒通過動手動腦,了解圖與圖之間的關系,探索拼圖的基本方法。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3.大膽交流操作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
大頭針、透明即使貼、操作材料1、2、3、音樂
一、猜一猜
1.出示一張照片,由小至大展開,請幼兒猜一猜,照片里拍
的是什么地方。
2.出示幼兒園新圖紙,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填一填
出示被破壞的第一部分圖紙,完成第一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圖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你拼的是什么?是怎么拼的?
3.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在拼圖的時候用了很多方法,看形狀、顏色、圖案,還要看大小。
4.我們拼的是圖紙中的哪個地方呢?
三、拼一拼
出示被破壞的第二部分圖紙,完成第二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送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
t:告訴大家你拼的是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
四、合作拼
出示被破壞的第三部分圖紙,四人一組合作,完成第三次拼圖任務。
1.幼兒合作拼圖。
2.說說自己一組拼的是什么?
3.啟發(fā)幼兒將四組圖片合拼。
五、結束活動。
1.驗證拼完的圖紙和原來的圖紙是否一樣,體驗完成任務帶來的愉悅感。
2.邀請客人老師到我們幼兒園來參觀,跟客人老師再見。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十三
1、初步學習用身體動作模仿"敲鑼打鼓放鞭炮",感受過年的快樂氣氛。
2、膽地運用表情、動作、游戲表現自己自己對樂曲的感受和體驗,學習與同伴合作游戲。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鑼、鼓、音樂磁帶,有"鑼打鼓放鞭炮"情節(jié)的過新年的錄像帶。
一個全蹲抱膝,扮鞭炮。另一個人站立,伸出食指在"鞭炮"的頭頂做點火狀,發(fā)出"嘶"的聲音。"來;自.大;考吧;幼.師網;鞭炮"立刻高高跳起后落下,發(fā)出"砰啪"的聲音。
集體圍個大圓圈,小碎步望圓心卷起(卷心菜隊形)
本次活動進行的還比較順利,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
幼兒園敲鑼打鼓的教案篇十四
1. 逐步理解故事內容,了解不同動物和蜘蛛說的話語。
2. 樂于大膽交流,懂得做事要堅持的道理。
多媒體課件、故事中的幾個小動物圖片、有關小動物的漢字等。
1. (出示圖片蜘蛛)師:這是誰,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
2.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好忙的蜘蛛"。
1.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初步理解。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哪些小動物邀請蜘蛛去玩的?
先是哪只小動物?按照順序表達。
2. 分段欣賞故事,逐步表達小動物與蜘蛛的問話。
(1)逐一呈現動物圖片,依次模仿小動物是怎樣問小蜘蛛的。(集體和個別回答)"兜風"什么意思?注意量詞的使用。
(2)蜘蛛一直忙著做什么?
(3)蜘蛛忙著織網,沒有回答,猜猜蜘蛛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結:蜘蛛工作時非常專心和認真,沒有跟小動物去玩,最后織出了漂亮的網。
3. 幼兒根據相關漢字扮演角色,嘗試進行情景表演。
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情節(jié)表演。
你們喜歡這只蜘蛛嗎?為什么?
小結:蜘蛛做事情很認真,有始有終,從頭到底把事情完成,然后才能去做別的事情,我們也要向蜘蛛一樣,堅持到底才能做好事情。這樣才能學到更多本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