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教案的形式和種類也會有所不同。教案的編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設置適當?shù)碾y度和深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一
唱歌《快樂寶貝》,并進行律動表演;活動:你唱歌我來和。
聽賞歌曲《多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復習音符doremi。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教師演唱或錄音)。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師唱第一樂段,學生分為七組分別演唱doremifasollasi七個音。銜接處全體演唱。
1.教師講解《快樂寶貝》的故事情節(jié)。
2.討論表演《快樂寶貝》片特點,可以分為:歌唱組、表演組、伴奏組、制作頭飾組等,由學生自由選擇小組。
3.進行音樂表演。
你唱歌我來和。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二
學習歌曲《放馬山歌》;音樂知識:延長音。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馬山歌》。
2、歌表演《放馬山歌》。
一、激趣導入。
1、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插圖,說一說圖上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小朋友。
2、你還知道那些少數(shù)民族?
二、范唱。
1、教師范唱:
教師簡介這些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地區(qū)及音樂風格(學生知道也可請同學們自己介紹)。
2、錄音范唱:請同學們重點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提示歌曲演唱順序。
2、教師反復播放范唱錄音(2-3遍),讓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
4、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啟發(fā)學生有感情、有語氣的演唱歌曲。
五、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遍動作表現(xiàn)歌曲。
六、音樂知識:延長音。
七、自我評價。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三
1、感受搖籃曲的舒緩和優(yōu)美。
2、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重點)。
3、在哄娃娃的過程中,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
1、音樂課件《小寶寶睡著了》。
2、與內容相關的圖片。
3、布娃娃和自制搖籃,小床。
一、開始部分:老師說:小寶寶們,你們每天睡覺都是誰哄你們睡覺的啊。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是怎樣哄自己的。
寶寶: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爸爸媽媽給我搖一搖。給我唱歌。
老師:原來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哄你們睡覺的啊。那現(xiàn)在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你們仔細聽聽啊,里面的娃娃是怎樣被哄睡著的啊。
二、中間部分:
1、聽聽說說。
2、完整地聽完歌曲。
師:這首歌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啊。(有個別小朋友說慢慢的,請這幾個小朋友上來說說)。
師:聽了這段音樂讓你想干什么?(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充分發(fā)揮想象表達自己的想象。)。
3、第二次聽賞音樂師:原來這段音樂可以讓你想到很多事情,其實他告訴了我們一個故事。你想知道嗎?我們再來聽一聽。
天黑了,小寶寶要睡覺了,媽媽輕輕的唱著歌哄寶寶睡著了。
師:這段音樂告訴了我們什么故事?
你想知道媽媽唱了一首什么歌嗎?我們再來聽一聽。
4、聽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
1)聽賞歌曲。
師:你聽到媽媽唱了什么?
師:睡覺的時候為什么要蓋好小花被?(蓋好小花被會很暖和。)。
師:睡覺的時候為什么兩只小手要放好?(兩只小手放好會睡得很香。)。
師:睡覺得時候還要做什么才能睡得香?(蓋好被子、小手放好、閉上眼睛就會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了。)。
2)再一次聽賞歌曲。
5、律動:搖啊搖。
1、嘗試用肢體動作表達表現(xiàn)。
a集體表演唱。
師:寶寶唱的'真好聽,我們來學一學爸媽哄寶寶睡覺。(邊清唱邊律動)。
師:剛才有的寶寶沒有睡著,讓我們再哄一次。王老師等會看看,誰的寶寶睡得最香?(學個別幼兒好看的動作。)。
b個別表演。
師:請一個最像媽媽的寶__表演一下。(讓個別寶寶邊唱邊搖,動作輕輕的,引起其他幼兒的興趣)。
師:哪個寶寶聲音唱得聽,就請哪個寶寶做媽媽。
三、結束部分:(延伸活動)。
師:(播放公雞叫聲)天亮了!寶寶起床了!伸個懶腰,坐下來。
王老師這里還有一段音樂,請你聽一聽,和剛才的音樂一樣嗎?
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播放一段旋律歡快的音樂)它告訴了我們另一個故事,下次我們再來聽聽它說了什么故事。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四
學習歌曲《愛唱歌的小杜鵑》;音樂知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1.學唱歌曲《愛唱歌的小杜鵑》,感受樂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引導學生用doremi三個音進行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
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賞。
1.初聽歌曲: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幾拍子的?
2.聽歌曲:學生可以跟著小聲唱一唱、動一動。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別注意歌曲的弱起小節(jié)和后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
4.在涂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并演唱。
在學生會演唱的基礎上,按照教科書的要求,在涂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并演唱。
5.聽歌曲、自由表演。
1.游戲《找朋友》。
2.活動《小小作曲家》。
(1)教師做一個范例:選圖片、節(jié)奏、分析創(chuàng)編樂曲。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圖片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指導。
(3)小組匯報展示,集體評價。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學反思: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五
生:自由回答
師:大家都說得很好。大提琴的歷史:大提琴的歷史可以追隨到16世紀末,是由15世紀的一種叫做低音維奧爾琴或膝間維奧爾琴的樂器變而來的。維奧爾琴的體積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顯,演奏時可以夾在兩膝之間,像大提琴那樣用弓拉奏。(播放《夢幻曲》為背景音樂)
師:聆聽第一遍:音樂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請學生回答
(有如一副淡淡的水墨畫,幽靜恬適,隨著音樂的流動心情很快變得安詳寧靜,獲得無限的滿足。)
師:聆聽第二遍:請說說你感受到大提琴的音色是怎么樣的?(大提琴給我們帶來一種悠揚婉轉的音色。)
(具有優(yōu)美的曲線和弧面,造型顯得柔美。直線的琴桿和琴弦,使提琴的造型顯得柔中有剛。大提前的比例感很適當,點、面、線均衡,造型完美,素有樂器中的“美男子”之稱。)
師:高貴的大提前能夠奏樂出優(yōu)美的音樂,使人入迷。這首優(yōu)美的《夢幻曲》是德國浪漫派鼎盛期之佳作,舒曼作曲家二十八歲那年的作品。
《兒時情景》曲集一共有十三首小曲,內容均為描述幼小的孩子們無憂無慮地嬉戲玩耍、圍在火爐旁聽故事或是在大廳中奔跑的情景?!秹艋们肥瞧渲械牡谄呤?,它描寫了孩子玩累了,臨睡前一邊聽著媽媽唱催眠曲,一邊進入夢境,幻想著各種奇異景象。
原曲本為鋼琴曲,后來被改編成小提琴曲或者是管弦樂曲,是八音盒中歡迎的曲子。此曲子雖然僅兩分鐘,但是旋律優(yōu)美動人,洋溢著溫馨感人的氣氛,使人深深地陶醉其中。但凡是聽過的人都會回味無窮、百聽不厭。
孩子們剛才聽老師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作品,對作品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最后請孩子們模仿著小提琴的的樣子來演奏讓我們離開音樂教室。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六
1、運用卡通歌曲的交流與表演性活動,無拘無束地表達所喜所愛,拉近一卡通音樂的距離,建立合作、交流學習的意識。
2、聆聽優(yōu)美的音樂,欣賞卡通樂園的美景、用聽聽、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
3、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用靈巧的吐字,保持穩(wěn)定的速度來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動作、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的歌詞來表達作品的情感。
1、聆聽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填創(chuàng)歌詞。
2、引導學生勇于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yǎng)活潑、開朗、樂觀的性格和同學們友好合作的能力。
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綜合表演。
唱:《小朋友的家》。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聽音樂《米老鼠進行曲》,用律動進教室。
師:米老鼠今天帶我們來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嗎?
2、了解迪斯尼樂園,進行節(jié)奏游戲。
師:你們瞧!進迪斯尼樂園可不容易,哪個聰明的同學能敲開這個大門?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七
聽賞歌曲《哆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音符doremi。
(二)聽賞歌曲《多來咪》。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三、音樂表演《多來咪》。
1、教師講解《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
2、討論表演《多來咪》片斷。
3、進行音樂表演。
四、自我評價。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八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搖啊搖》,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搖啊搖》,并進行表演。
體驗歌曲中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體驗6/8拍的強弱感。
一、組織教學。
1.對學生進行音樂課堂常規(guī)習慣的復習。
2.復習歌曲。
請小朋友們說說最喜歡上學期的哪首歌曲或彈一段前奏問學生歌名。
二、新課學習。
1.導入:
聆聽《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說說樂曲情緒,并用動作表演。欣賞童謠歌舞《弄堂游戲》并用動作表演。
2.小練習:隨音樂拍手:(復三拍子動作練習)歌曲《搖啊搖》旋律熟悉。
3.歌曲學習: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嘗試怎樣讀更能表現(xiàn)圖上的意境,教師采用兩種方法讓學生選擇,學生邊劃船邊朗讀。
1)說說用以上哪段音樂配比較合適,為什么?
2)放《搖啊搖》錄音,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3)放《搖啊搖》錄音,學生做劃船律動,體驗6/8拍的強弱感。
4)教師范唱歌曲旋律,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5)學生模唱學習歌曲(師彈奏旋律)。
4.學生跟唱曲譜。
5.各種方法練習曲譜。
齊唱,男女分組唱,抽查……。
6.用?劃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聲音喊一喊外婆、聞一聞飼養(yǎng)的香味?等情境練習。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搖啊搖》,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7.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讓學生說說三角鐵有哪兩種敲法。
2)分組嘗試選擇滾動式和按強拍打擊三角鐵如何為歌曲伴奏。
3)分組展示。
4)讓學生試著敲一敲,說說有什么特點?
5)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表演,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6)除選擇三角鐵伴奏外,還能用什么打擊樂同樣渲染《搖啊搖》的意境。
用三角鐵、碰鈴、沙球等為歌曲伴奏。
7)分組或集體表演。
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九
1、學唱歌曲《小毛驢》能背唱歌曲,讓學生自然、輕快聲音來演唱曲。
2、通過欣賞圖片、綜合體驗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
3、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得形象并加以想象、創(chuàng)作模仿。
1、培養(yǎng)學生得創(chuàng)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得八分音符得節(jié)奏。
鋼琴、課件等。
一、情景導入:
1.師:復習歌曲《在農(nóng)場里》。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圖片,玩?zhèn)€游戲,讓學生分辯動物,瞧瞧唐老鴨農(nóng)場有哪些動物。
b、師:說說馬與小毛驢得區(qū)別、
c、傳說中得八仙之一張國老,騎著小毛驢遨游天下得形象流傳至今,影響廣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騎著毛驢過著快樂得生活。驢得優(yōu)點之一就是勤懇。驢得優(yōu)點之二就是純樸老實。
二、新課教學。
1、師:這節(jié)課學習一首與動物有關得歌曲《小毛驢》,聆聽一次音樂找出《小毛驢》得叫聲,并且進行模仿叫聲。
扳書:333333︱2232︱1—︱。
咕嚕嚕嚕嚕我摔了一身泥。
學生用自然得聲音輕巧得模仿聲,保持笑臉來發(fā)聲。指導學生正確用咕、嚕、等音來發(fā)聲,并在自然中養(yǎng)成良好得唱歌習慣。
2、歌曲旋律。
用lu來跟鋼琴模唱旋律。
唱譜兩遍來,熟悉旋律。對歌曲得旋律熟悉。
3、節(jié)奏歌詞練習。
老師范唱歌曲,聽后教師用打擊樂器來念詞、
用打擊樂器或用拍手得形式,進行節(jié)奏訓練,為歌詞伴奏。讓學生熟悉歌詞,風趣得特點來感受歌詞,并掌握節(jié)奏。
4、學唱歌曲。
a、學生隨琴演唱歌曲、
b、學生唱熟歌曲并背詞,學會歌曲。教師再放一遍歌曲、
5、填譜,讓學生再次熟悉旋律得走向。讓學生說說上行、下行、與同音反復。
三、綜合體驗。
師:唐老伯農(nóng)場里有哪些動物。
三、綜合體驗。
師:唐老伯農(nóng)場里有哪些動物。
生:小雞、鴨子、小羊、狗、小毛驢。
師:要就是讓您們來開農(nóng)場,您會養(yǎng)什么動物。
師:您們可以為您自己養(yǎng)得開心農(nóng)場起個名字,相互參觀農(nóng)場。
生:分組分角色來表演,學生自由展示她們得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活動起來讓學生走進愉快中得音樂,并學會歌曲。
四、音色聽辨。
欣賞《donkeydonkeyibegyou》讓學生感受一首英文得小毛驢得歌曲,走進音樂世界,并在農(nóng)場里開音樂會。
五、小結:愛護我們動物,保護好環(huán)境。熱愛大自然,懂得欣賞動物得美。讓我們生活越來越有趣,如歌般得美好。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
1、通過綜合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風的常識和聲音的表現(xiàn)》讓學生了解自然界的風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以及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模仿出來風在不同的力度上的聲音。能用打擊樂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級的風力音響。
2、通過學習《風鈴》這首歌,使學生感受音樂的自然的關聯(lián),進一步鞏固節(jié)奏x xx xxxx 。
3、能用優(yōu)美、活潑的聲音演唱《頑皮的小杜鵑》,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庫,認識和唱準5、3兩個音的音名。
風鈴,旗,
1、掌握3、5兩個音讓學生在掌握節(jié)奏的強弱規(guī)律
2、能夠區(qū)分八分,四十六的節(jié)奏規(guī)律,并且能夠準確的演奏出來
聽唱法,學唱法,創(chuàng)作法
一、導入
1、老師拿一串風鈴給大家看,讓學生說一說,風鈴的聲音是怎樣的。用自己的聲音來模仿一下風鈴的聲音。
b)在中等風速下的時候
c)在強風下的時候
3、老師總結歸納三種情況下的節(jié)奏特點
a)微風的時候 x x
b)中風的時候 xx xx
c)強風的時候 xxxx xxxx
1、讓學生熟悉這三種節(jié)奏型。
1)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同樣節(jié)奏模仿出來。
2)自己創(chuàng)編幾種這三種節(jié)奏型的節(jié)奏,讓學生充分地掌握這三種節(jié)奏
2、用風鈴的聲音來讀這三種節(jié)奏型。直接進入課題
二、學習歌曲《風鈴》
1、然學生聆聽歌曲一遍
2、讓學生讀朗讀歌詞,用感情來朗讀。感受風鈴的特征是輕盈、清脆的
3、感受“風鈴”兩個字的讀音適一高一低的,正好與本課要學習的兩個音5 3 符合
腦的小音庫中。
5、唱準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 5 兩個音。
1)練習mi sol 兩個音的唱名和手號位置,讓學生感受這兩個音的手號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從手號的位置上區(qū)分兩個音的音高差別。
2)辨別兩個音,聽到其中的一個音就用手號打出來,練習手號的反應程度
3)做游戲,當聽到sol就站起來,聽到mi就坐下。訓練學生的反應程度。
4)因為兩個音組成的音程是和諧音程,所以讓學生分成兩組,然后每一個組唱一個音做個簡單的和聲訓練,讓學生初步感受和聲的美妙效果。
6、學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時候讓學生注意演唱時的狀態(tài),如:演唱時氣息、嘴型、臉部表情等。
2)用什么樣的感情去演唱,因為三段歌詞的內容不一樣,根據(jù)風的大小強度改變演唱時的情緒。
3)課堂評價,學習演唱的感受
7、課堂小結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一
聽賞歌曲《哆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一)復習音符do、re、mi。
(二)聽賞歌曲《多來咪》。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1、教師講解《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
2、討論表演《多來咪》片斷。
3、進行音樂表演。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二
歌曲《搖啊搖》這是一首流傳于上海地區(qū)的民間童謠。6/8拍,d宮調式。全曲平穩(wěn)優(yōu)美,有韻律感和動感,詞曲結合朗朗上口。具有搖籃曲的特點。 第一樂句前兩小節(jié)旋律相同,音調的起伏富有蕩漾的小船或睡在搖籃中小寶寶的情境。第3小節(jié)的四度跳進,在情緒上出現(xiàn)了一個小高潮,從而把喜悅的心情釋放出來。
第二樂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調和節(jié)奏運用了寬與緊縮的變化,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展現(xiàn)了寶寶和外婆之間的親熱情景。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換尾重復,使歌曲前后呼應,旋律趨于平靜,表現(xiàn)了寶寶沉浸在甜美的睡夢之中。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太過單純,對于很多感情的東西理解不透,本節(jié)課的主題思路要慢慢引導學生,用肢體和語言感染學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此情景中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歌曲《搖啊搖》,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生活的回憶與熱愛。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過程與方法——通過節(jié)奏游戲、肢體律動和方言改編,使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能夠感受到6/8拍的強弱感,認識反復記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體驗歌曲中所表達的真摯情感,認識反復記號。
難點: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樂韻律。
教法:聽唱法、練習法、啟發(fā)引導式、合作式
教具:鋼琴、多媒體。
課前打出課件,播放歌曲《搖啊搖》。學生伴著音樂進課堂,準備上課!
一、導入:談話
師:歡迎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40分,我們今天的音樂旅程是——學唱剛剛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搖啊搖》。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唱這首不一樣的《搖啊搖》。
設計意圖:直入主題,讓學生直接感受歌曲的韻律。
二、第一樂句——節(jié)拍練習。
生:好??
師:我先給大家?guī)煼兑幌?。好嗎?BR> 生:好??
師:首先呢,請同學們先圍坐成一個圓圈。然后伸出你們的左手,固定住別動??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好吧?
生:好??(跟著老師一起拍)
2、師:同學們拍的太棒了,下面我們一起拍著節(jié)拍,試著讀一下歌詞??
3、師:你們太厲害了,那接下來你們打拍子,老師給你們唱一下好嗎? 生:好??
生:拍手的方向變了??
2、師:拍,拍自己的左手;左,拍左邊朋友的手;右,拍右邊朋友的手。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下,放慢速度!
生:一起跟著嗨起來
師:你們太有才了,這都難不倒你們。那好吧,現(xiàn)在我們和剛才一樣,
拍著拍子,一起讀一遍歌詞。
生:好??
3、師:同學們,我們剛剛打的1、2、3其實是3拍子的特點。3拍子的歌曲第一拍是強拍,就是是我們拍第一下的時候要略微重一點,打出來的感覺是--強弱弱。
但是這首《搖啊搖》是6拍子的歌曲,也就是說,每一小節(jié)里面要打2個3拍子,也就是2個1、2、3。但是第2個123的第一拍,要比前面的輕一點,打出來的感覺是--強弱弱。次強弱弱。
師:同學們請看這里,每一個“拍”的地方,都要比其他地方強,但是每一小節(jié)第一個放大的“拍”,都是比后面的要重一些的。老師給你們示范一下!
師: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生:可以??
師:好,那就給我個位子吧??
設計意圖:通過節(jié)拍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3拍子、6拍子的感覺,同時本環(huán)節(jié)后,歌曲前部分學生都能會唱了。
三、第二樂句——反復記號。
師:你們太棒了吧,唱的那么好??!那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搖啊搖》完整的歌曲。(出示幻燈片4)
師:同學們在聽的同時,看著譜子,你聽完后能發(fā)現(xiàn)什么嗎?(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反復的,就再聽一遍,同時引導)。
生:不知道。
生:知道了。
師:那我們唱一遍這個地方試一試?
生:好(鋼琴伴奏)
師:太棒了,反復記號就是這個意思!那我們跟著伴奏,把整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嗎?
生:好。(出示幻燈片6)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記號的認識,同時也完成把第二樂句學唱。
四、拓展。
1、師:既然同學們都唱的那么好了,那我們要不要增加點難度呢?
生:好/啊??
師:你們有沒有信心克服接下來的困難?
生:有。
師:我們先一起讀一遍歌詞??
2、師:老師現(xiàn)在給你們彈琴,我們一起唱一遍試試,有沒有信息唱下來? 生:有?(彈唱)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全體起立,手拉著手,讓我們跟隨者音樂一起唱、一起搖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會上海方言唱上海童謠的感覺,同時也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唱的《搖啊搖》的一個鞏固。
五、結束。
在音樂結尾聲中,結束本節(jié)課?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三
這是一節(jié)以聲樂教學為主的綜合課。通過學生們自學、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的運用輪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現(xiàn)歌曲。
一、導入:學生在歌曲《美麗的黃昏》的伴奏為背景音樂開始學習。
教師可提問:這段音樂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它是幾拍子的歌曲?
二、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
(2)解決輪唱難點
(3)學唱歌曲《美麗的黃昏》的曲譜:可采取個人學習或小組學習的方式。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音準和節(jié)奏及三拍子的韻律感。
(4)學習歌詞
(5)學習輪唱
教師解釋輪唱的含義,并作示范。
教師可根據(jù)學生能力分步驟進行:二部輪唱、三步輪唱。
三、器樂練習:
講學唱的歌曲用打擊樂器與他人合作演奏。
教學反思:能正確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能完整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四
4、學習八孔豎笛的演奏姿勢。學會正確的發(fā)音,用吐音吹奏。教學重點:
活潑開朗性格的培養(yǎng),勇于參與音樂集體活動,能與同學們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學生對歌曲能進行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教學難點:
認識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知道其名稱,掌握其時值,并能遷移到實踐情景。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教材分析:
《doremi》(領唱與合唱)美國影片《音樂之聲》的插曲。歌曲將原本單調的音階唱名與一定的生活內容相聯(lián)系,不僅使歌曲充滿了情趣,也極好地幫助了音階唱名的學習。
《g大調小步舞曲》(鋼琴獨奏)由德國著名音樂家巴赫創(chuàng)作,四三拍,速度為小快板。
《七個小兄弟》是一首生動活潑的音階唱名練習歌曲,它將七個唱名巧妙地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五
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金孔雀輕輕跳》,本單元將引領孩子們廣交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朋友”,領略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風土人情、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他們的音樂視野。我將對本單元第一課時《鈴鐺舞》進行說課?!垛忚K舞》是一首富有苗族音調特色的兒童抒情歌曲,歌詞生動,旋律流暢,朗朗上口。依據(jù)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用愉快的情緒,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并準確掌握三拍的強弱規(guī)律及三拍子的舞蹈韻味。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音樂產(chǎn)生興趣,教育學生熱愛少數(shù)民族音樂。
教學重點:能用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自信地表現(xiàn)歌曲。教學的難點是歌曲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音準。
為了加強教學的直觀性、興趣性,我在教學過程中將運用多媒體出示有關苗族風情的圖片、相關視頻短片,運用鋼琴、打擊樂器等教學工具。
教法:本課力求體現(xiàn)學科的整合,通過“走近苗寨”這一巧妙構思,貫穿整節(jié)課。本節(jié)課我綜合運用談話法、示范法、比較法、討論法、聽唱法、情景導入等教法誘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更加形象直觀地感受氣氛,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他們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學法: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在欣賞和歌曲教學中,我都是從聆聽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感受、體驗、討論,及最后的表現(xiàn)、合作、評價等學習方式學習音樂,感悟音樂帶來的審美體驗。
1、課前欣賞。
學生進入教室后,在課前欣賞視頻《苗嶺連北京》,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濃厚的民族音樂氛圍。欣賞完請學生說一說我們欣賞的是哪個民族的歌舞。
2、情景導入。
“這個民族居住在我國的西南地區(qū);那兒的人民大多都住吊腳樓;他們愛唱歌跳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蘆笙舞;那里的姑娘們最喜歡戴銀飾,手上腳上系鈴鐺,走起路來響叮當。今天,我就要帶大家到苗族去走一走看一看!”背景音樂是《鈴鐺舞》的.伴奏音樂,在音樂中學生欣賞苗族的風景、服飾、樂器等等。使學生對苗族有一定的了解,欣賞完請學生說說看到了些什么,由學生口中說出,老師再加以補充,使學生加深印象。
3、律動。
“通過剛才的短片,我們知道了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學跳苗族的舞蹈?。俊庇蛇@句話帶領學生進入律動環(huán)節(jié),每位學生手上戴著串鈴合著《鈴鐺舞》的伴奏音樂學幾個簡單的苗族舞蹈動作。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帶他們學習舞蹈學生很喜歡,會參與表現(xiàn)。歌曲的旋律很自然一遍遍聆聽,初步形成了歌曲的旋律感,為下面歌曲的學唱做好鋪墊。
4、學唱歌曲。
“剛才我們在跳苗族舞時的伴奏音樂其實還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它的名字就叫做《鈴鐺舞》”。在這個時候出示歌譜,老師進行歌曲的范唱。
學生通過聆聽錄音與教師范唱,用手輕輕劃拍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旋律,接著老師用琴聲帶領學生模唱旋律,學生從哼唱到帶詞唱,然后分析難點曲譜,通過分句教唱練習來解決困難,最后師生對唱,完整演唱等環(huán)節(jié)來學唱歌曲。
5、表現(xiàn)歌曲。
在唱好歌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嘗試,分組討論用什么形式更好表現(xiàn)歌曲。激發(fā)學生用一些簡易樂器為歌曲伴奏,利用鈴鼓、碰鈴為歌曲伴奏。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也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美的旋律、美的歌詞更需要美的舞姿。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是非常重要的。
當音樂再次響起,全體同學合作表演,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各盡其能、各得其樂、各有所獲。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fā)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互相幫肋、互相啟迪、互相促進,發(fā)揮其群體力量,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xié)調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6、拓展延伸。
拓展環(huán)節(jié)我給學生欣賞了宋祖英的歌曲《今日苗山歌最多》,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宋祖英把苗族的音樂從苗寨唱到了國際舞臺,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情感。
最后在《苗嶺的早晨》音樂聲中結束了本課。“同學們,今天胡老師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苗族的歌、苗族的舞,相信大家一定已經(jīng)喜歡上這個民族了,最后讓我們在《苗嶺的早晨》的音樂聲中和苗族暫時說聲再見,希望同學們有機會去云南感受真正的苗族風情?!?BR>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理解,還請各位評委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六
主要的教學方法:講解技能演示技能
1、學生能認識樂譜中的反復記號
2、學生能正確視唱樂譜中的反復演唱
3、學生能在歌曲里正確的演唱反復記號
掌握反復記號
從頭反復和反復兩個反復記號中間的樂譜
學生借助多媒體學習學習工具,將抽象的反復記號形象化直觀化。
時間:6分33秒
時間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的教學行為
學生的學習行為
教學技能、媒體
1分20秒
導入
1、歡迎進入微課,今天我們來認識反復記號。
2、反復記號是為了節(jié)省樂譜的記寫而采取的一種省略方法,通過在雙小節(jié)線前加兩個點來表示,表示音樂重頭再演奏或演唱一遍。
3、在學習之前,我先介紹兩個好朋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士兵,我的任務是提醒反復記號到了,請你回去再唱一次;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天天,我的任務是給大家示范如何演唱反復記號。讓我們用掌聲來歡迎兩個好朋友吧。
觀察反復記號寫法
看多媒體幻燈片
ppt:介紹兩個號朋友
4分鐘
知識點教學
反復教學分兩種常見情況,第一種是從頭開始反復;第二種是反復兩個反復記號中間的樂段。我們先來學習從頭反復,如果樂譜之前沒有反復記號,并且小圓點出現(xiàn)在雙小節(jié)線的左邊,則表示從頭開始反復。小面讓天天和小士兵來給我們演示一次。出示(ppt)聰明的你看明白了嗎,下面讓我們看到這一條練習曲(出示ppt)請你看看反復記號出現(xiàn)在哪個地方?想想應該如何演唱?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個樂譜。你唱對了嗎,掌聲鼓勵自己。
當反復記號同時出現(xiàn)在雙小節(jié)線的前面和后面是,就表示兩個反復記號之間的樂譜要重復一次(出示ppt),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例子(出示ppt),反復記號同時出現(xiàn)在第二小節(jié)的后面和第五小節(jié)的前面,現(xiàn)在我們請?zhí)焯旌托∈勘鴣斫o我們演示一次。我們來看下面這個音階(出示ppt),請你觀察反復記號出現(xiàn)在哪里,想一想應該如何反復,想好了嗎,請你跟我一起來唱一次。
觀察反復記號出現(xiàn)的位置
學生跟唱
觀察樂譜
演唱樂譜
歸納反復記號的兩種常見情況
ppt:
1)動畫形體動作演示反復記號的走向
2)練唱樂譜
1分30秒
拓展鞏固
結束
最后,我們一起來演唱一首我們很熟悉的兒歌“兩只老虎”,老師唱前面一句,請你唱需要反復的那一句,音樂馬上開始了,請做好準備。
今天的微課就結束了,再見!
演唱樂譜中需要反復的地方
在歌曲中鞏固反復記號的唱法
ppt:兩只老虎的樂譜
微練習:
1)2 41 23 4:5 6 55432:1–
2)2 41 23 45 6 5:5432 1
3)4 4 1 2 3 1︰3 4 5—︰5·65 4 3 1︰2 5 1–︰
本節(jié)課的根據(jù)小學低年段學生生理心理特點設計的微課.通過對《認識反復記號》的學習,學生能初步理解反復記號的用意,并能正確的演唱帶有反復記號的歌曲。在這節(jié)課中,我以小士兵和兩個動畫小朋友的動畫形體動作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反復記號應該如何反復,引導學生如何更好的體驗反復記號的走向,把抽象的反復記號形象化,降低知識點的難度,然后又通過練習曲,讓學生初步感受它的作用,最后用整首歌曲來鞏固這個知識點,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使他們能更好的掌握反復記號的唱法。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七
1、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了解我國安徽省地理風貌、民間藝人生活狀況啟發(fā)學生愛祖國的情懷及喜愛安徽民歌的風格并能流利歌唱與表演。
2、教學方法聽唱法、視唱法、練習法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教學課件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教學過程:學唱歌曲《鳳陽花鼓》。
1、輕聲播放高胡演奏的《鳳陽花鼓》旋律,提問: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聽到過?師講解美的民歌音樂有其流傳美的內涵,這首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蘊涵著一個美妙或凄婉動人的故事,教案《三年級六冊音樂教案第三單元1》。
2、師放課件《鳳陽花鼓》講述了舊時代勞動人民離鄉(xiāng)背井外出謀生賣唱的苦難經(jīng)歷以及現(xiàn)在改革開放后風陽花鼓唱遍大江南北,讓學生逐步了解音樂來自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意義,它是一個地區(qū)勞動人民生活的寫照,情感宣泄的一種表達方式。
3、師帶著愉悅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鳳陽花鼓》,讓學生從教師聲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
4、放《鳳陽花鼓》旋律創(chuàng)設意境啟發(fā)學生從曲調中,使學生為學唱歌曲做鋪墊。
5、學生模仿教師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學唱此曲。比比誰模仿得最好。
6、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達歌曲內容及情緒。分組讓學生按樂譜邊唱邊敲擊小樂器等;讓學生自帶銅碟、不銹鋼碟、陶瓷制的碟以及一對筷子,創(chuàng)編簡易節(jié)奏律動邊唱邊表演,通過動手、動口、體驗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三、拓展(環(huán)保):討論怎樣保護我們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怎樣保護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板書設計簡筆畫:花鼓教學回顧學生對“花鼓”感興趣,個別學生小時侯曾接觸過這首歌,當他(她)聽到歌曲,就會不由自主地唱起來。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八
1、學會演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2、學跳集體舞,并在學跳集體舞中學會合作。
3、活潑有序的表演演唱。
1、創(chuàng)編練習:請同學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教師和同學評價。
2、復習歌曲《在祖國懷抱里》:教師伴奏,請同學齊唱、獨唱。教師和同學評價。
3、感受情緒:請同學感受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歡快的情緒。
5、感受歌曲節(jié)拍:一邊聽,一邊拍手。
二、學習歌曲
1、師范唱
2、學生跟琴用lu哼唱
3、師教唱
4、齊唱
5、習維吾爾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提示學生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潑而有序。
6、歌表演:一邊聽歌曲,一邊表演。
三、自我評價:
四、教學反思:
學會跳集體舞。這樣的課可以帶學生到室外去上。如在教室上,可以讓學生觀看更多的維吾爾族歌舞片段,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錄像了解更多的維吾爾族風土人情,激發(fā)學生興趣。要讓學生有種想去新疆旅游的x,這樣,民族情感、愛國主義教育都將會滲透。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九
3,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2、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搖啊搖》,并進行表演。
3、能聽辨音的高低并進行模唱,在聽視唱中基本能唱準音。
4、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搖啊搖》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較有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歌曲請小朋友們說說最喜歡上學期的哪首歌曲/或彈一段前奏問學生歌名。
3、唱一唱;豎笛練習:吹一吹
1、導入:聆聽《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說說樂曲情緒,并用動作表演。
欣賞童謠歌舞《弄堂游戲》并用動作表演。
2、小練習:隨音樂拍手:(復三拍子動作練習)歌曲《搖啊搖》旋律熟悉。
3、歌曲學習: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嘗試怎樣讀更能表現(xiàn)圖上的意境,教師采用兩種方法讓學生選擇,學生邊劃船邊朗讀。
1)說說用以上哪段音樂配比較合適,為什么?
2)放《搖啊搖》錄音,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3) 放《搖啊搖》錄音,學生做劃船律動,體驗6/8拍的強弱感。‘lu’哼唱。
4)教師范唱歌曲旋律,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5)結合豎笛進行視奏練習。
6)學生模唱學習歌曲 (部分學生演奏樂器、部分學生模唱;輪換進行)。
4、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搖啊搖》,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5、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讓學生說說三角鐵有哪兩種敲法。
2)分組嘗試選擇滾動式和按強拍打擊三角鐵如何為歌曲伴奏。
3)分組展示
4)讓學生試著敲一敲,說說有什么特點?(在長音處用 )
5)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表演,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6)除選擇三角鐵伴奏外,還能用什么打擊樂同樣渲染《搖啊搖》的意境。用三角鐵、碰鈴、沙球等為歌曲伴奏。
7)分組或集體表演。
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并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jié)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F(xiàn)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范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lián)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二十
1、通過欣賞《猜調》和《木偶的步態(tài)舞》體驗其童趣。
2、通過節(jié)奏問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創(chuàng)編能力。
感受樂曲中速度的變化帶來不同的情感
創(chuàng)編表演
一課時
鋼琴 教學光盤
1、師彈奏不同的速度《春天在哪里》的音樂,讓學生隨音樂表現(xiàn)不同的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1、放一段木偶戲
2、學生模仿木偶的動作及走路。
3、說說木偶的形象
4、揭題——《木偶的步態(tài)舞》
5、播放第一部分音樂(學生在座位上邊聽音樂邊無聲地做臉部表情和動作)
6、再次聆聽第一部分(學生離開位置,互不交流,聽音樂走合拍的步子)
7、教師評價。
8、聆聽第二部分的音樂(學生還是聽音樂合著拍走)
9、說說兩部分音樂速度的變化,表達的木偶的形象。
10、完整地聆聽樂曲(學生隨音樂發(fā)展變化模擬木偶動作)
1、師:同學們剛才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老師想問問大家 木 偶/ 怎樣 的/,請你回答的節(jié)奏與老師問的節(jié)奏一樣長。
2、學生答。
3、繼續(xù)問:你是 怎么/ 表演 的/
4、學生繼續(xù)答。
5、學生問老師答。
6、同學之間相互問答。
1、老師問:什么長長上天?哪樣長長海中間?什么長長街上賣?哪樣長長在你跟前?想知道謎底就請仔細聽。
2、欣賞《猜調》并出示歌詞。
3、學生間說說剛才的謎底。
4、分析歌曲演唱形式及速度變化。
5、布置課外收集謎語。
隨《猜調》出教室。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二十一
1、表演歌曲《搖啊搖》。
2、感受三拍子音樂韻律。
1、學會用優(yōu)美的歌聲準確地演唱上海童謠《搖呀搖》,從音樂聲中感受童年的歡樂。
2、通過肢體的律動和課堂學生對小樂器的演奏來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樂強弱特點。
1、準確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搖啊搖》,從音樂聲中表達對童年生活得喜愛與向往。
2、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樂韻律。
唱準以下旋律音程音準:
(1)35i6|5.5.|。
(2)1326|1.1.|。
(3)1326|565.|。
電子琴、錄音機、三角鐵、響板、串玲。
1、師生問好(上行音階1234567i)。
2、學生起立(12|34|5—|)。
3、同學們好?。?3|53|5432|1—|)。
4、王老師您好?。ㄏ滦幸綦Ai7654321)。
5、學生坐下。
感受三拍子音樂韻律:
1、播放音樂《小白船》。
設問:聽一聽這首歌是幾拍子的歌曲?提示讓學生律動。
學生:聽音樂律動并回答問題(二拍子、三拍子……)。
2、復聽音樂。
師生共同律動(拍手拍肩膀、做劃船的動作、做搖搖籃的動作……),答案:三拍子。
3、復聽音樂。
選響板、串鈴為音樂伴奏,通過肢體來感受三拍子音樂韻律,激起學生求知欲。(響板:重拍串鈴:弱拍)。
4、再次聆聽音樂。
老師與部分學生舞蹈(把校園集體舞簡單的加入課堂當中),同時部分學生樂器伴奏,在師生合作中快樂的加強對三拍子音樂韻律的記憶。
1、初聽音樂。
師生律動感受六拍子音樂韻律(做搖搖籃的動作……)。
設問:這首歌曲與剛才的音樂有什么不同呢?(生:比剛才的音樂速度快。)。
2、認真地聽一聽,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內容?說一說你聽后的感受。(引導學生通過歌曲內容與歌曲旋律來感受童年的快樂。)。
3、復聽音樂。讓學生靜靜地聆聽,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童年快樂,同時小聲學唱。
4、教師范唱,學生用三角鐵自由地為教師伴奏。(首先給學生充足的想象的空間,不要限制他們的思維空間。)。
5、聆聽錄音翻唱,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地用三角鐵的兩種伴奏方式為歌曲伴奏。(其次給學生的知識寶庫充電。)。
6、教唱歌曲。利用歌曲寫作與中國漢字四聲調的關系來教學生唱準音高與音程。與此同時,讓學生用手指把音調比劃出來(像畫圖形譜一樣把其美化),用肢體來輔助學習,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1、師生對唱,教師彈琴。
2、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
3、師生邊唱邊做搖搖籃的動作。
4、聆聽歌曲,鼓勵學生編創(chuàng)律動動作,并及時做出評價。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一
唱歌《快樂寶貝》,并進行律動表演;活動:你唱歌我來和。
聽賞歌曲《多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復習音符doremi。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教師演唱或錄音)。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師唱第一樂段,學生分為七組分別演唱doremifasollasi七個音。銜接處全體演唱。
1.教師講解《快樂寶貝》的故事情節(jié)。
2.討論表演《快樂寶貝》片特點,可以分為:歌唱組、表演組、伴奏組、制作頭飾組等,由學生自由選擇小組。
3.進行音樂表演。
你唱歌我來和。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二
學習歌曲《放馬山歌》;音樂知識:延長音。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馬山歌》。
2、歌表演《放馬山歌》。
一、激趣導入。
1、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插圖,說一說圖上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小朋友。
2、你還知道那些少數(shù)民族?
二、范唱。
1、教師范唱:
教師簡介這些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地區(qū)及音樂風格(學生知道也可請同學們自己介紹)。
2、錄音范唱:請同學們重點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提示歌曲演唱順序。
2、教師反復播放范唱錄音(2-3遍),讓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
4、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啟發(fā)學生有感情、有語氣的演唱歌曲。
五、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遍動作表現(xiàn)歌曲。
六、音樂知識:延長音。
七、自我評價。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三
1、感受搖籃曲的舒緩和優(yōu)美。
2、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重點)。
3、在哄娃娃的過程中,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
1、音樂課件《小寶寶睡著了》。
2、與內容相關的圖片。
3、布娃娃和自制搖籃,小床。
一、開始部分:老師說:小寶寶們,你們每天睡覺都是誰哄你們睡覺的啊。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是怎樣哄自己的。
寶寶: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爸爸媽媽給我搖一搖。給我唱歌。
老師:原來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哄你們睡覺的啊。那現(xiàn)在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你們仔細聽聽啊,里面的娃娃是怎樣被哄睡著的啊。
二、中間部分:
1、聽聽說說。
2、完整地聽完歌曲。
師:這首歌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啊。(有個別小朋友說慢慢的,請這幾個小朋友上來說說)。
師:聽了這段音樂讓你想干什么?(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充分發(fā)揮想象表達自己的想象。)。
3、第二次聽賞音樂師:原來這段音樂可以讓你想到很多事情,其實他告訴了我們一個故事。你想知道嗎?我們再來聽一聽。
天黑了,小寶寶要睡覺了,媽媽輕輕的唱著歌哄寶寶睡著了。
師:這段音樂告訴了我們什么故事?
你想知道媽媽唱了一首什么歌嗎?我們再來聽一聽。
4、聽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
1)聽賞歌曲。
師:你聽到媽媽唱了什么?
師:睡覺的時候為什么要蓋好小花被?(蓋好小花被會很暖和。)。
師:睡覺的時候為什么兩只小手要放好?(兩只小手放好會睡得很香。)。
師:睡覺得時候還要做什么才能睡得香?(蓋好被子、小手放好、閉上眼睛就會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了。)。
2)再一次聽賞歌曲。
5、律動:搖啊搖。
1、嘗試用肢體動作表達表現(xiàn)。
a集體表演唱。
師:寶寶唱的'真好聽,我們來學一學爸媽哄寶寶睡覺。(邊清唱邊律動)。
師:剛才有的寶寶沒有睡著,讓我們再哄一次。王老師等會看看,誰的寶寶睡得最香?(學個別幼兒好看的動作。)。
b個別表演。
師:請一個最像媽媽的寶__表演一下。(讓個別寶寶邊唱邊搖,動作輕輕的,引起其他幼兒的興趣)。
師:哪個寶寶聲音唱得聽,就請哪個寶寶做媽媽。
三、結束部分:(延伸活動)。
師:(播放公雞叫聲)天亮了!寶寶起床了!伸個懶腰,坐下來。
王老師這里還有一段音樂,請你聽一聽,和剛才的音樂一樣嗎?
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播放一段旋律歡快的音樂)它告訴了我們另一個故事,下次我們再來聽聽它說了什么故事。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四
學習歌曲《愛唱歌的小杜鵑》;音樂知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1.學唱歌曲《愛唱歌的小杜鵑》,感受樂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引導學生用doremi三個音進行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
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賞。
1.初聽歌曲: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幾拍子的?
2.聽歌曲:學生可以跟著小聲唱一唱、動一動。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別注意歌曲的弱起小節(jié)和后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
4.在涂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并演唱。
在學生會演唱的基礎上,按照教科書的要求,在涂顏色處拍手或用打擊樂(鈴鼓)伴奏并演唱。
5.聽歌曲、自由表演。
1.游戲《找朋友》。
2.活動《小小作曲家》。
(1)教師做一個范例:選圖片、節(jié)奏、分析創(chuàng)編樂曲。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圖片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指導。
(3)小組匯報展示,集體評價。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學反思: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五
生:自由回答
師:大家都說得很好。大提琴的歷史:大提琴的歷史可以追隨到16世紀末,是由15世紀的一種叫做低音維奧爾琴或膝間維奧爾琴的樂器變而來的。維奧爾琴的體積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顯,演奏時可以夾在兩膝之間,像大提琴那樣用弓拉奏。(播放《夢幻曲》為背景音樂)
師:聆聽第一遍:音樂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請學生回答
(有如一副淡淡的水墨畫,幽靜恬適,隨著音樂的流動心情很快變得安詳寧靜,獲得無限的滿足。)
師:聆聽第二遍:請說說你感受到大提琴的音色是怎么樣的?(大提琴給我們帶來一種悠揚婉轉的音色。)
(具有優(yōu)美的曲線和弧面,造型顯得柔美。直線的琴桿和琴弦,使提琴的造型顯得柔中有剛。大提前的比例感很適當,點、面、線均衡,造型完美,素有樂器中的“美男子”之稱。)
師:高貴的大提前能夠奏樂出優(yōu)美的音樂,使人入迷。這首優(yōu)美的《夢幻曲》是德國浪漫派鼎盛期之佳作,舒曼作曲家二十八歲那年的作品。
《兒時情景》曲集一共有十三首小曲,內容均為描述幼小的孩子們無憂無慮地嬉戲玩耍、圍在火爐旁聽故事或是在大廳中奔跑的情景?!秹艋们肥瞧渲械牡谄呤?,它描寫了孩子玩累了,臨睡前一邊聽著媽媽唱催眠曲,一邊進入夢境,幻想著各種奇異景象。
原曲本為鋼琴曲,后來被改編成小提琴曲或者是管弦樂曲,是八音盒中歡迎的曲子。此曲子雖然僅兩分鐘,但是旋律優(yōu)美動人,洋溢著溫馨感人的氣氛,使人深深地陶醉其中。但凡是聽過的人都會回味無窮、百聽不厭。
孩子們剛才聽老師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作品,對作品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最后請孩子們模仿著小提琴的的樣子來演奏讓我們離開音樂教室。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六
1、運用卡通歌曲的交流與表演性活動,無拘無束地表達所喜所愛,拉近一卡通音樂的距離,建立合作、交流學習的意識。
2、聆聽優(yōu)美的音樂,欣賞卡通樂園的美景、用聽聽、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
3、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用靈巧的吐字,保持穩(wěn)定的速度來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動作、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的歌詞來表達作品的情感。
1、聆聽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填創(chuàng)歌詞。
2、引導學生勇于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yǎng)活潑、開朗、樂觀的性格和同學們友好合作的能力。
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綜合表演。
唱:《小朋友的家》。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聽音樂《米老鼠進行曲》,用律動進教室。
師:米老鼠今天帶我們來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嗎?
2、了解迪斯尼樂園,進行節(jié)奏游戲。
師:你們瞧!進迪斯尼樂園可不容易,哪個聰明的同學能敲開這個大門?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七
聽賞歌曲《哆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音符doremi。
(二)聽賞歌曲《多來咪》。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三、音樂表演《多來咪》。
1、教師講解《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
2、討論表演《多來咪》片斷。
3、進行音樂表演。
四、自我評價。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八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搖啊搖》,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搖啊搖》,并進行表演。
體驗歌曲中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體驗6/8拍的強弱感。
一、組織教學。
1.對學生進行音樂課堂常規(guī)習慣的復習。
2.復習歌曲。
請小朋友們說說最喜歡上學期的哪首歌曲或彈一段前奏問學生歌名。
二、新課學習。
1.導入:
聆聽《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說說樂曲情緒,并用動作表演。欣賞童謠歌舞《弄堂游戲》并用動作表演。
2.小練習:隨音樂拍手:(復三拍子動作練習)歌曲《搖啊搖》旋律熟悉。
3.歌曲學習: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嘗試怎樣讀更能表現(xiàn)圖上的意境,教師采用兩種方法讓學生選擇,學生邊劃船邊朗讀。
1)說說用以上哪段音樂配比較合適,為什么?
2)放《搖啊搖》錄音,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3)放《搖啊搖》錄音,學生做劃船律動,體驗6/8拍的強弱感。
4)教師范唱歌曲旋律,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5)學生模唱學習歌曲(師彈奏旋律)。
4.學生跟唱曲譜。
5.各種方法練習曲譜。
齊唱,男女分組唱,抽查……。
6.用?劃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聲音喊一喊外婆、聞一聞飼養(yǎng)的香味?等情境練習。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搖啊搖》,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7.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讓學生說說三角鐵有哪兩種敲法。
2)分組嘗試選擇滾動式和按強拍打擊三角鐵如何為歌曲伴奏。
3)分組展示。
4)讓學生試著敲一敲,說說有什么特點?
5)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表演,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6)除選擇三角鐵伴奏外,還能用什么打擊樂同樣渲染《搖啊搖》的意境。
用三角鐵、碰鈴、沙球等為歌曲伴奏。
7)分組或集體表演。
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九
1、學唱歌曲《小毛驢》能背唱歌曲,讓學生自然、輕快聲音來演唱曲。
2、通過欣賞圖片、綜合體驗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
3、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得形象并加以想象、創(chuàng)作模仿。
1、培養(yǎng)學生得創(chuàng)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得八分音符得節(jié)奏。
鋼琴、課件等。
一、情景導入:
1.師:復習歌曲《在農(nóng)場里》。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圖片,玩?zhèn)€游戲,讓學生分辯動物,瞧瞧唐老鴨農(nóng)場有哪些動物。
b、師:說說馬與小毛驢得區(qū)別、
c、傳說中得八仙之一張國老,騎著小毛驢遨游天下得形象流傳至今,影響廣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騎著毛驢過著快樂得生活。驢得優(yōu)點之一就是勤懇。驢得優(yōu)點之二就是純樸老實。
二、新課教學。
1、師:這節(jié)課學習一首與動物有關得歌曲《小毛驢》,聆聽一次音樂找出《小毛驢》得叫聲,并且進行模仿叫聲。
扳書:333333︱2232︱1—︱。
咕嚕嚕嚕嚕我摔了一身泥。
學生用自然得聲音輕巧得模仿聲,保持笑臉來發(fā)聲。指導學生正確用咕、嚕、等音來發(fā)聲,并在自然中養(yǎng)成良好得唱歌習慣。
2、歌曲旋律。
用lu來跟鋼琴模唱旋律。
唱譜兩遍來,熟悉旋律。對歌曲得旋律熟悉。
3、節(jié)奏歌詞練習。
老師范唱歌曲,聽后教師用打擊樂器來念詞、
用打擊樂器或用拍手得形式,進行節(jié)奏訓練,為歌詞伴奏。讓學生熟悉歌詞,風趣得特點來感受歌詞,并掌握節(jié)奏。
4、學唱歌曲。
a、學生隨琴演唱歌曲、
b、學生唱熟歌曲并背詞,學會歌曲。教師再放一遍歌曲、
5、填譜,讓學生再次熟悉旋律得走向。讓學生說說上行、下行、與同音反復。
三、綜合體驗。
師:唐老伯農(nóng)場里有哪些動物。
三、綜合體驗。
師:唐老伯農(nóng)場里有哪些動物。
生:小雞、鴨子、小羊、狗、小毛驢。
師:要就是讓您們來開農(nóng)場,您會養(yǎng)什么動物。
師:您們可以為您自己養(yǎng)得開心農(nóng)場起個名字,相互參觀農(nóng)場。
生:分組分角色來表演,學生自由展示她們得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活動起來讓學生走進愉快中得音樂,并學會歌曲。
四、音色聽辨。
欣賞《donkeydonkeyibegyou》讓學生感受一首英文得小毛驢得歌曲,走進音樂世界,并在農(nóng)場里開音樂會。
五、小結:愛護我們動物,保護好環(huán)境。熱愛大自然,懂得欣賞動物得美。讓我們生活越來越有趣,如歌般得美好。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
1、通過綜合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風的常識和聲音的表現(xiàn)》讓學生了解自然界的風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以及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模仿出來風在不同的力度上的聲音。能用打擊樂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級的風力音響。
2、通過學習《風鈴》這首歌,使學生感受音樂的自然的關聯(lián),進一步鞏固節(jié)奏x xx xxxx 。
3、能用優(yōu)美、活潑的聲音演唱《頑皮的小杜鵑》,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庫,認識和唱準5、3兩個音的音名。
風鈴,旗,
1、掌握3、5兩個音讓學生在掌握節(jié)奏的強弱規(guī)律
2、能夠區(qū)分八分,四十六的節(jié)奏規(guī)律,并且能夠準確的演奏出來
聽唱法,學唱法,創(chuàng)作法
一、導入
1、老師拿一串風鈴給大家看,讓學生說一說,風鈴的聲音是怎樣的。用自己的聲音來模仿一下風鈴的聲音。
b)在中等風速下的時候
c)在強風下的時候
3、老師總結歸納三種情況下的節(jié)奏特點
a)微風的時候 x x
b)中風的時候 xx xx
c)強風的時候 xxxx xxxx
1、讓學生熟悉這三種節(jié)奏型。
1)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同樣節(jié)奏模仿出來。
2)自己創(chuàng)編幾種這三種節(jié)奏型的節(jié)奏,讓學生充分地掌握這三種節(jié)奏
2、用風鈴的聲音來讀這三種節(jié)奏型。直接進入課題
二、學習歌曲《風鈴》
1、然學生聆聽歌曲一遍
2、讓學生讀朗讀歌詞,用感情來朗讀。感受風鈴的特征是輕盈、清脆的
3、感受“風鈴”兩個字的讀音適一高一低的,正好與本課要學習的兩個音5 3 符合
腦的小音庫中。
5、唱準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 5 兩個音。
1)練習mi sol 兩個音的唱名和手號位置,讓學生感受這兩個音的手號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從手號的位置上區(qū)分兩個音的音高差別。
2)辨別兩個音,聽到其中的一個音就用手號打出來,練習手號的反應程度
3)做游戲,當聽到sol就站起來,聽到mi就坐下。訓練學生的反應程度。
4)因為兩個音組成的音程是和諧音程,所以讓學生分成兩組,然后每一個組唱一個音做個簡單的和聲訓練,讓學生初步感受和聲的美妙效果。
6、學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時候讓學生注意演唱時的狀態(tài),如:演唱時氣息、嘴型、臉部表情等。
2)用什么樣的感情去演唱,因為三段歌詞的內容不一樣,根據(jù)風的大小強度改變演唱時的情緒。
3)課堂評價,學習演唱的感受
7、課堂小結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一
聽賞歌曲《哆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re、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一)復習音符do、re、mi。
(二)聽賞歌曲《多來咪》。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1、教師講解《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
2、討論表演《多來咪》片斷。
3、進行音樂表演。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二
歌曲《搖啊搖》這是一首流傳于上海地區(qū)的民間童謠。6/8拍,d宮調式。全曲平穩(wěn)優(yōu)美,有韻律感和動感,詞曲結合朗朗上口。具有搖籃曲的特點。 第一樂句前兩小節(jié)旋律相同,音調的起伏富有蕩漾的小船或睡在搖籃中小寶寶的情境。第3小節(jié)的四度跳進,在情緒上出現(xiàn)了一個小高潮,從而把喜悅的心情釋放出來。
第二樂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調和節(jié)奏運用了寬與緊縮的變化,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展現(xiàn)了寶寶和外婆之間的親熱情景。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換尾重復,使歌曲前后呼應,旋律趨于平靜,表現(xiàn)了寶寶沉浸在甜美的睡夢之中。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太過單純,對于很多感情的東西理解不透,本節(jié)課的主題思路要慢慢引導學生,用肢體和語言感染學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此情景中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歌曲《搖啊搖》,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生活的回憶與熱愛。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過程與方法——通過節(jié)奏游戲、肢體律動和方言改編,使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能夠感受到6/8拍的強弱感,認識反復記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體驗歌曲中所表達的真摯情感,認識反復記號。
難點: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樂韻律。
教法:聽唱法、練習法、啟發(fā)引導式、合作式
教具:鋼琴、多媒體。
課前打出課件,播放歌曲《搖啊搖》。學生伴著音樂進課堂,準備上課!
一、導入:談話
師:歡迎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40分,我們今天的音樂旅程是——學唱剛剛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搖啊搖》。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唱這首不一樣的《搖啊搖》。
設計意圖:直入主題,讓學生直接感受歌曲的韻律。
二、第一樂句——節(jié)拍練習。
生:好??
師:我先給大家?guī)煼兑幌?。好嗎?BR> 生:好??
師:首先呢,請同學們先圍坐成一個圓圈。然后伸出你們的左手,固定住別動??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好吧?
生:好??(跟著老師一起拍)
2、師:同學們拍的太棒了,下面我們一起拍著節(jié)拍,試著讀一下歌詞??
3、師:你們太厲害了,那接下來你們打拍子,老師給你們唱一下好嗎? 生:好??
生:拍手的方向變了??
2、師:拍,拍自己的左手;左,拍左邊朋友的手;右,拍右邊朋友的手。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下,放慢速度!
生:一起跟著嗨起來
師:你們太有才了,這都難不倒你們。那好吧,現(xiàn)在我們和剛才一樣,
拍著拍子,一起讀一遍歌詞。
生:好??
3、師:同學們,我們剛剛打的1、2、3其實是3拍子的特點。3拍子的歌曲第一拍是強拍,就是是我們拍第一下的時候要略微重一點,打出來的感覺是--強弱弱。
但是這首《搖啊搖》是6拍子的歌曲,也就是說,每一小節(jié)里面要打2個3拍子,也就是2個1、2、3。但是第2個123的第一拍,要比前面的輕一點,打出來的感覺是--強弱弱。次強弱弱。
師:同學們請看這里,每一個“拍”的地方,都要比其他地方強,但是每一小節(jié)第一個放大的“拍”,都是比后面的要重一些的。老師給你們示范一下!
師: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生:可以??
師:好,那就給我個位子吧??
設計意圖:通過節(jié)拍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3拍子、6拍子的感覺,同時本環(huán)節(jié)后,歌曲前部分學生都能會唱了。
三、第二樂句——反復記號。
師:你們太棒了吧,唱的那么好??!那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搖啊搖》完整的歌曲。(出示幻燈片4)
師:同學們在聽的同時,看著譜子,你聽完后能發(fā)現(xiàn)什么嗎?(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反復的,就再聽一遍,同時引導)。
生:不知道。
生:知道了。
師:那我們唱一遍這個地方試一試?
生:好(鋼琴伴奏)
師:太棒了,反復記號就是這個意思!那我們跟著伴奏,把整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嗎?
生:好。(出示幻燈片6)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記號的認識,同時也完成把第二樂句學唱。
四、拓展。
1、師:既然同學們都唱的那么好了,那我們要不要增加點難度呢?
生:好/啊??
師:你們有沒有信心克服接下來的困難?
生:有。
師:我們先一起讀一遍歌詞??
2、師:老師現(xiàn)在給你們彈琴,我們一起唱一遍試試,有沒有信息唱下來? 生:有?(彈唱)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全體起立,手拉著手,讓我們跟隨者音樂一起唱、一起搖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會上海方言唱上海童謠的感覺,同時也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唱的《搖啊搖》的一個鞏固。
五、結束。
在音樂結尾聲中,結束本節(jié)課?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三
這是一節(jié)以聲樂教學為主的綜合課。通過學生們自學、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的運用輪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現(xiàn)歌曲。
一、導入:學生在歌曲《美麗的黃昏》的伴奏為背景音樂開始學習。
教師可提問:這段音樂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它是幾拍子的歌曲?
二、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
(2)解決輪唱難點
(3)學唱歌曲《美麗的黃昏》的曲譜:可采取個人學習或小組學習的方式。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音準和節(jié)奏及三拍子的韻律感。
(4)學習歌詞
(5)學習輪唱
教師解釋輪唱的含義,并作示范。
教師可根據(jù)學生能力分步驟進行:二部輪唱、三步輪唱。
三、器樂練習:
講學唱的歌曲用打擊樂器與他人合作演奏。
教學反思:能正確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能完整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四
4、學習八孔豎笛的演奏姿勢。學會正確的發(fā)音,用吐音吹奏。教學重點:
活潑開朗性格的培養(yǎng),勇于參與音樂集體活動,能與同學們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學生對歌曲能進行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教學難點:
認識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知道其名稱,掌握其時值,并能遷移到實踐情景。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教材分析:
《doremi》(領唱與合唱)美國影片《音樂之聲》的插曲。歌曲將原本單調的音階唱名與一定的生活內容相聯(lián)系,不僅使歌曲充滿了情趣,也極好地幫助了音階唱名的學習。
《g大調小步舞曲》(鋼琴獨奏)由德國著名音樂家巴赫創(chuàng)作,四三拍,速度為小快板。
《七個小兄弟》是一首生動活潑的音階唱名練習歌曲,它將七個唱名巧妙地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五
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金孔雀輕輕跳》,本單元將引領孩子們廣交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朋友”,領略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風土人情、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他們的音樂視野。我將對本單元第一課時《鈴鐺舞》進行說課?!垛忚K舞》是一首富有苗族音調特色的兒童抒情歌曲,歌詞生動,旋律流暢,朗朗上口。依據(jù)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用愉快的情緒,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并準確掌握三拍的強弱規(guī)律及三拍子的舞蹈韻味。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音樂產(chǎn)生興趣,教育學生熱愛少數(shù)民族音樂。
教學重點:能用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自信地表現(xiàn)歌曲。教學的難點是歌曲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音準。
為了加強教學的直觀性、興趣性,我在教學過程中將運用多媒體出示有關苗族風情的圖片、相關視頻短片,運用鋼琴、打擊樂器等教學工具。
教法:本課力求體現(xiàn)學科的整合,通過“走近苗寨”這一巧妙構思,貫穿整節(jié)課。本節(jié)課我綜合運用談話法、示范法、比較法、討論法、聽唱法、情景導入等教法誘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更加形象直觀地感受氣氛,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他們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學法: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在欣賞和歌曲教學中,我都是從聆聽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感受、體驗、討論,及最后的表現(xiàn)、合作、評價等學習方式學習音樂,感悟音樂帶來的審美體驗。
1、課前欣賞。
學生進入教室后,在課前欣賞視頻《苗嶺連北京》,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濃厚的民族音樂氛圍。欣賞完請學生說一說我們欣賞的是哪個民族的歌舞。
2、情景導入。
“這個民族居住在我國的西南地區(qū);那兒的人民大多都住吊腳樓;他們愛唱歌跳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蘆笙舞;那里的姑娘們最喜歡戴銀飾,手上腳上系鈴鐺,走起路來響叮當。今天,我就要帶大家到苗族去走一走看一看!”背景音樂是《鈴鐺舞》的.伴奏音樂,在音樂中學生欣賞苗族的風景、服飾、樂器等等。使學生對苗族有一定的了解,欣賞完請學生說說看到了些什么,由學生口中說出,老師再加以補充,使學生加深印象。
3、律動。
“通過剛才的短片,我們知道了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學跳苗族的舞蹈?。俊庇蛇@句話帶領學生進入律動環(huán)節(jié),每位學生手上戴著串鈴合著《鈴鐺舞》的伴奏音樂學幾個簡單的苗族舞蹈動作。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帶他們學習舞蹈學生很喜歡,會參與表現(xiàn)。歌曲的旋律很自然一遍遍聆聽,初步形成了歌曲的旋律感,為下面歌曲的學唱做好鋪墊。
4、學唱歌曲。
“剛才我們在跳苗族舞時的伴奏音樂其實還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它的名字就叫做《鈴鐺舞》”。在這個時候出示歌譜,老師進行歌曲的范唱。
學生通過聆聽錄音與教師范唱,用手輕輕劃拍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旋律,接著老師用琴聲帶領學生模唱旋律,學生從哼唱到帶詞唱,然后分析難點曲譜,通過分句教唱練習來解決困難,最后師生對唱,完整演唱等環(huán)節(jié)來學唱歌曲。
5、表現(xiàn)歌曲。
在唱好歌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嘗試,分組討論用什么形式更好表現(xiàn)歌曲。激發(fā)學生用一些簡易樂器為歌曲伴奏,利用鈴鼓、碰鈴為歌曲伴奏。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也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美的旋律、美的歌詞更需要美的舞姿。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是非常重要的。
當音樂再次響起,全體同學合作表演,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各盡其能、各得其樂、各有所獲。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fā)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互相幫肋、互相啟迪、互相促進,發(fā)揮其群體力量,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xié)調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6、拓展延伸。
拓展環(huán)節(jié)我給學生欣賞了宋祖英的歌曲《今日苗山歌最多》,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宋祖英把苗族的音樂從苗寨唱到了國際舞臺,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情感。
最后在《苗嶺的早晨》音樂聲中結束了本課。“同學們,今天胡老師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苗族的歌、苗族的舞,相信大家一定已經(jīng)喜歡上這個民族了,最后讓我們在《苗嶺的早晨》的音樂聲中和苗族暫時說聲再見,希望同學們有機會去云南感受真正的苗族風情?!?BR>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理解,還請各位評委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六
主要的教學方法:講解技能演示技能
1、學生能認識樂譜中的反復記號
2、學生能正確視唱樂譜中的反復演唱
3、學生能在歌曲里正確的演唱反復記號
掌握反復記號
從頭反復和反復兩個反復記號中間的樂譜
學生借助多媒體學習學習工具,將抽象的反復記號形象化直觀化。
時間:6分33秒
時間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的教學行為
學生的學習行為
教學技能、媒體
1分20秒
導入
1、歡迎進入微課,今天我們來認識反復記號。
2、反復記號是為了節(jié)省樂譜的記寫而采取的一種省略方法,通過在雙小節(jié)線前加兩個點來表示,表示音樂重頭再演奏或演唱一遍。
3、在學習之前,我先介紹兩個好朋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士兵,我的任務是提醒反復記號到了,請你回去再唱一次;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天天,我的任務是給大家示范如何演唱反復記號。讓我們用掌聲來歡迎兩個好朋友吧。
觀察反復記號寫法
看多媒體幻燈片
ppt:介紹兩個號朋友
4分鐘
知識點教學
反復教學分兩種常見情況,第一種是從頭開始反復;第二種是反復兩個反復記號中間的樂段。我們先來學習從頭反復,如果樂譜之前沒有反復記號,并且小圓點出現(xiàn)在雙小節(jié)線的左邊,則表示從頭開始反復。小面讓天天和小士兵來給我們演示一次。出示(ppt)聰明的你看明白了嗎,下面讓我們看到這一條練習曲(出示ppt)請你看看反復記號出現(xiàn)在哪個地方?想想應該如何演唱?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個樂譜。你唱對了嗎,掌聲鼓勵自己。
當反復記號同時出現(xiàn)在雙小節(jié)線的前面和后面是,就表示兩個反復記號之間的樂譜要重復一次(出示ppt),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例子(出示ppt),反復記號同時出現(xiàn)在第二小節(jié)的后面和第五小節(jié)的前面,現(xiàn)在我們請?zhí)焯旌托∈勘鴣斫o我們演示一次。我們來看下面這個音階(出示ppt),請你觀察反復記號出現(xiàn)在哪里,想一想應該如何反復,想好了嗎,請你跟我一起來唱一次。
觀察反復記號出現(xiàn)的位置
學生跟唱
觀察樂譜
演唱樂譜
歸納反復記號的兩種常見情況
ppt:
1)動畫形體動作演示反復記號的走向
2)練唱樂譜
1分30秒
拓展鞏固
結束
最后,我們一起來演唱一首我們很熟悉的兒歌“兩只老虎”,老師唱前面一句,請你唱需要反復的那一句,音樂馬上開始了,請做好準備。
今天的微課就結束了,再見!
演唱樂譜中需要反復的地方
在歌曲中鞏固反復記號的唱法
ppt:兩只老虎的樂譜
微練習:
1)2 41 23 4:5 6 55432:1–
2)2 41 23 45 6 5:5432 1
3)4 4 1 2 3 1︰3 4 5—︰5·65 4 3 1︰2 5 1–︰
本節(jié)課的根據(jù)小學低年段學生生理心理特點設計的微課.通過對《認識反復記號》的學習,學生能初步理解反復記號的用意,并能正確的演唱帶有反復記號的歌曲。在這節(jié)課中,我以小士兵和兩個動畫小朋友的動畫形體動作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反復記號應該如何反復,引導學生如何更好的體驗反復記號的走向,把抽象的反復記號形象化,降低知識點的難度,然后又通過練習曲,讓學生初步感受它的作用,最后用整首歌曲來鞏固這個知識點,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使他們能更好的掌握反復記號的唱法。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七
1、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了解我國安徽省地理風貌、民間藝人生活狀況啟發(fā)學生愛祖國的情懷及喜愛安徽民歌的風格并能流利歌唱與表演。
2、教學方法聽唱法、視唱法、練習法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教學課件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教學過程:學唱歌曲《鳳陽花鼓》。
1、輕聲播放高胡演奏的《鳳陽花鼓》旋律,提問: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聽到過?師講解美的民歌音樂有其流傳美的內涵,這首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蘊涵著一個美妙或凄婉動人的故事,教案《三年級六冊音樂教案第三單元1》。
2、師放課件《鳳陽花鼓》講述了舊時代勞動人民離鄉(xiāng)背井外出謀生賣唱的苦難經(jīng)歷以及現(xiàn)在改革開放后風陽花鼓唱遍大江南北,讓學生逐步了解音樂來自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意義,它是一個地區(qū)勞動人民生活的寫照,情感宣泄的一種表達方式。
3、師帶著愉悅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鳳陽花鼓》,讓學生從教師聲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
4、放《鳳陽花鼓》旋律創(chuàng)設意境啟發(fā)學生從曲調中,使學生為學唱歌曲做鋪墊。
5、學生模仿教師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學唱此曲。比比誰模仿得最好。
6、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達歌曲內容及情緒。分組讓學生按樂譜邊唱邊敲擊小樂器等;讓學生自帶銅碟、不銹鋼碟、陶瓷制的碟以及一對筷子,創(chuàng)編簡易節(jié)奏律動邊唱邊表演,通過動手、動口、體驗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三、拓展(環(huán)保):討論怎樣保護我們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怎樣保護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板書設計簡筆畫:花鼓教學回顧學生對“花鼓”感興趣,個別學生小時侯曾接觸過這首歌,當他(她)聽到歌曲,就會不由自主地唱起來。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八
1、學會演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2、學跳集體舞,并在學跳集體舞中學會合作。
3、活潑有序的表演演唱。
1、創(chuàng)編練習:請同學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教師和同學評價。
2、復習歌曲《在祖國懷抱里》:教師伴奏,請同學齊唱、獨唱。教師和同學評價。
3、感受情緒:請同學感受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歡快的情緒。
5、感受歌曲節(jié)拍:一邊聽,一邊拍手。
二、學習歌曲
1、師范唱
2、學生跟琴用lu哼唱
3、師教唱
4、齊唱
5、習維吾爾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提示學生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潑而有序。
6、歌表演:一邊聽歌曲,一邊表演。
三、自我評價:
四、教學反思:
學會跳集體舞。這樣的課可以帶學生到室外去上。如在教室上,可以讓學生觀看更多的維吾爾族歌舞片段,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錄像了解更多的維吾爾族風土人情,激發(fā)學生興趣。要讓學生有種想去新疆旅游的x,這樣,民族情感、愛國主義教育都將會滲透。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十九
3,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2、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搖啊搖》,并進行表演。
3、能聽辨音的高低并進行模唱,在聽視唱中基本能唱準音。
4、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搖啊搖》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較有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歌曲請小朋友們說說最喜歡上學期的哪首歌曲/或彈一段前奏問學生歌名。
3、唱一唱;豎笛練習:吹一吹
1、導入:聆聽《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說說樂曲情緒,并用動作表演。
欣賞童謠歌舞《弄堂游戲》并用動作表演。
2、小練習:隨音樂拍手:(復三拍子動作練習)歌曲《搖啊搖》旋律熟悉。
3、歌曲學習: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嘗試怎樣讀更能表現(xiàn)圖上的意境,教師采用兩種方法讓學生選擇,學生邊劃船邊朗讀。
1)說說用以上哪段音樂配比較合適,為什么?
2)放《搖啊搖》錄音,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3) 放《搖啊搖》錄音,學生做劃船律動,體驗6/8拍的強弱感。‘lu’哼唱。
4)教師范唱歌曲旋律,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5)結合豎笛進行視奏練習。
6)學生模唱學習歌曲 (部分學生演奏樂器、部分學生模唱;輪換進行)。
4、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搖啊搖》,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5、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讓學生說說三角鐵有哪兩種敲法。
2)分組嘗試選擇滾動式和按強拍打擊三角鐵如何為歌曲伴奏。
3)分組展示
4)讓學生試著敲一敲,說說有什么特點?(在長音處用 )
5)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表演,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6)除選擇三角鐵伴奏外,還能用什么打擊樂同樣渲染《搖啊搖》的意境。用三角鐵、碰鈴、沙球等為歌曲伴奏。
7)分組或集體表演。
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并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jié)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F(xiàn)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范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lián)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二十
1、通過欣賞《猜調》和《木偶的步態(tài)舞》體驗其童趣。
2、通過節(jié)奏問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創(chuàng)編能力。
感受樂曲中速度的變化帶來不同的情感
創(chuàng)編表演
一課時
鋼琴 教學光盤
1、師彈奏不同的速度《春天在哪里》的音樂,讓學生隨音樂表現(xiàn)不同的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1、放一段木偶戲
2、學生模仿木偶的動作及走路。
3、說說木偶的形象
4、揭題——《木偶的步態(tài)舞》
5、播放第一部分音樂(學生在座位上邊聽音樂邊無聲地做臉部表情和動作)
6、再次聆聽第一部分(學生離開位置,互不交流,聽音樂走合拍的步子)
7、教師評價。
8、聆聽第二部分的音樂(學生還是聽音樂合著拍走)
9、說說兩部分音樂速度的變化,表達的木偶的形象。
10、完整地聆聽樂曲(學生隨音樂發(fā)展變化模擬木偶動作)
1、師:同學們剛才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老師想問問大家 木 偶/ 怎樣 的/,請你回答的節(jié)奏與老師問的節(jié)奏一樣長。
2、學生答。
3、繼續(xù)問:你是 怎么/ 表演 的/
4、學生繼續(xù)答。
5、學生問老師答。
6、同學之間相互問答。
1、老師問:什么長長上天?哪樣長長海中間?什么長長街上賣?哪樣長長在你跟前?想知道謎底就請仔細聽。
2、欣賞《猜調》并出示歌詞。
3、學生間說說剛才的謎底。
4、分析歌曲演唱形式及速度變化。
5、布置課外收集謎語。
隨《猜調》出教室。
三年級音樂教案花城版篇二十一
1、表演歌曲《搖啊搖》。
2、感受三拍子音樂韻律。
1、學會用優(yōu)美的歌聲準確地演唱上海童謠《搖呀搖》,從音樂聲中感受童年的歡樂。
2、通過肢體的律動和課堂學生對小樂器的演奏來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樂強弱特點。
1、準確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搖啊搖》,從音樂聲中表達對童年生活得喜愛與向往。
2、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樂韻律。
唱準以下旋律音程音準:
(1)35i6|5.5.|。
(2)1326|1.1.|。
(3)1326|565.|。
電子琴、錄音機、三角鐵、響板、串玲。
1、師生問好(上行音階1234567i)。
2、學生起立(12|34|5—|)。
3、同學們好?。?3|53|5432|1—|)。
4、王老師您好?。ㄏ滦幸綦Ai7654321)。
5、學生坐下。
感受三拍子音樂韻律:
1、播放音樂《小白船》。
設問:聽一聽這首歌是幾拍子的歌曲?提示讓學生律動。
學生:聽音樂律動并回答問題(二拍子、三拍子……)。
2、復聽音樂。
師生共同律動(拍手拍肩膀、做劃船的動作、做搖搖籃的動作……),答案:三拍子。
3、復聽音樂。
選響板、串鈴為音樂伴奏,通過肢體來感受三拍子音樂韻律,激起學生求知欲。(響板:重拍串鈴:弱拍)。
4、再次聆聽音樂。
老師與部分學生舞蹈(把校園集體舞簡單的加入課堂當中),同時部分學生樂器伴奏,在師生合作中快樂的加強對三拍子音樂韻律的記憶。
1、初聽音樂。
師生律動感受六拍子音樂韻律(做搖搖籃的動作……)。
設問:這首歌曲與剛才的音樂有什么不同呢?(生:比剛才的音樂速度快。)。
2、認真地聽一聽,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內容?說一說你聽后的感受。(引導學生通過歌曲內容與歌曲旋律來感受童年的快樂。)。
3、復聽音樂。讓學生靜靜地聆聽,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童年快樂,同時小聲學唱。
4、教師范唱,學生用三角鐵自由地為教師伴奏。(首先給學生充足的想象的空間,不要限制他們的思維空間。)。
5、聆聽錄音翻唱,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地用三角鐵的兩種伴奏方式為歌曲伴奏。(其次給學生的知識寶庫充電。)。
6、教唱歌曲。利用歌曲寫作與中國漢字四聲調的關系來教學生唱準音高與音程。與此同時,讓學生用手指把音調比劃出來(像畫圖形譜一樣把其美化),用肢體來輔助學習,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1、師生對唱,教師彈琴。
2、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
3、師生邊唱邊做搖搖籃的動作。
4、聆聽歌曲,鼓勵學生編創(chuàng)律動動作,并及時做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