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可以幫助教師思考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教案的編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特點,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選教案范本,供大家參考借鑒。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一
幼兒園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和小結,具體的教案內容如下:
1、通過活動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識。
2、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對防拐騙防走失的重視。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走失知識和走失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1、關于防拐騙走失的ppt課件,情景視頻。
2、請客人老師扮演陌生人。
1、情景導入。
(1)教師組織幼兒去超市,走到超市門口時,教師假裝接電話說有事離開一會。并叮囑幼兒不要亂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客人老師拿著糖果貼紙玩具,充當陌生人過來假裝問路說,哎!小朋友,你們知道新宏幼兒園在哪嗎?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師只給陌生人,那么陌生人要請求孩子幫忙帶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兒園。
(3)另一位客人老師將拐騙演練情景錄成視頻作為案例放到課上講解。
2、結合視頻,講述走失及被拐騙的事例。
3、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防拐騙防走失知識。
4、幼兒分享自己經歷過的走失經歷及處理辦法。
告訴孩子記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要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騙、被綁架時,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教給孩子怎樣防拐防拐十招:
1.帶孩子外出時,要隨時保證孩子在視線范圍內。
2.不要帶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注意防范后面來的摩托車、面包車。
3.盡量不要帶孩子到人員復雜擁擠的場所,以免孩子因擁擠走失被拐。
4.聘請保姆時,一定要查清其真實身份并掌握相關資料。
5.千萬不要讓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時間很短。
6.在醫(yī)院不要把孩子交給不認識的醫(yī)護人員,睡覺時鎖好門窗。
7.一定要親自按時到幼兒園或學校接送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虛而入。
8.教孩子拒絕陌生人的飲料、糖果、禮物和摟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9.讓孩子熟記家庭住址、電話、父母名字,經常對孩子進行應急安全教育。
10.要告誡孩子不要到荒涼偏僻的地方玩耍。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案例、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盜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法、講事例組織學生討論。
時間安排:一節(jié)課。
課前準備: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
3.了解一些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自由發(fā)言,陳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2.呈現主題。
(二)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柴偉是鄭州市民,一個月前他16歲的兒子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突然走失,經過多方打聽,柴偉得知兒子被人販子賣到了山西黑窯場做了苦工。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樣丟失孩子的家長,幾位家長開始聯(lián)合在山西黑窯場尋找孩子。在將近兩個月的尋找過程中,他們只找到了一家丟失的孩子,卻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識的童工。這三個孩子,都是剛從山西被解救出來的。
(三)小組討論: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訓,我們應如何防拐騙防誘拐?
1.掌握動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長“請假”。
2.教點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并要求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3.防陌生人。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4.約法三章。父母與學校要講定通常來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師熟悉情況,把接送人的電話號碼告訴教師,無人接送時,就留在學校,或請教師打電話給父母等接送人。
5.巧施“偽裝”。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識在門口放幾雙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難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訴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五)上當被拐騙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的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圖。在摸清對方的意圖后,要想方設法,在適當的時候,尋找借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軟禁,要裝作很順從的樣子來麻痹對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機會就接近窗戶、天窗、通氣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辦法向鄰居、路人呼救,或者寫紙條、扔東西。紙條內容大概是“我被壞人關在××地方,請報警”,這不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3.如果已被人販子賣掉,要冷靜,想辦法拖延時間,可以說身體不適,或用溫柔的語言哄騙對方。抓住機會向你能夠接觸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潔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見到警察、機關單位等要想辦法靠近并求助。4.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后,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找。逃出來后,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lián)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六)小結:
1、學生總結:通過這次活動,你學到了什么?
2、班主任總結: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案例、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盜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法、講事例組織學生討論。
時間安排:一節(jié)課。
課前準備:
1、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
2、了解一些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自由發(fā)言,陳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2、呈現主題。
(二)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柴偉是鄭州市民,一個月前他16歲的兒子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突然走失,經過多方打聽,柴偉得知兒子被人販子賣到了山西黑窯場做了苦工。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樣丟失孩子的家長,幾位家長開始聯(lián)合在山西黑窯場尋找孩子。在將近兩個月的尋找過程中,他們只找到了一家丟失的孩子,卻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識的童工。這三個孩子,都是剛從山西被解救出來的。
(三)小組討論: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訓,我們應如何防拐騙防誘拐?
1、掌握動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長“請假”。
2、教點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并要求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3、防陌生人。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4、約法三章。父母與學校要講定通常來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師熟悉情況,把接送人的電話號碼告訴教師,無人接送時,就留在學校,或請教師打電話給父母等接送人。
5、巧施“偽裝”。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識在門口放幾雙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難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訴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五)上當被拐騙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的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圖。在摸清對方的意圖后,要想方設法,在適當的時候,尋找借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軟禁,要裝作很順從的樣子來麻痹對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機會就接近窗戶、天窗、通氣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辦法向鄰居、路人呼救,或者寫紙條、扔東西。紙條內容大概是“我被壞人關在__地方,請報警”,這不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3、如果已被人販子賣掉,要冷靜,想辦法拖延時間,可以說身體不適,或用溫柔的語言哄騙對方。抓住機會向你能夠接觸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潔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見到警察、機關單位等要想辦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后,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找。逃出來后,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lián)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六)小結:
1、學生總結:通過這次活動,你學到了什么?
2、班主任總結: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希望這次的班會活動能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盜的重視,也希望同學們能從中學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學們開心地學習,平安地生活。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四
1.知道不能輕信生疏人的話,不跟生疏人走。
2.了解和把握一些和生疏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預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熟悉的阿姨扮演生疏人,并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生疏人》。
2.集體爭論:
(1)媽媽為什么說沙沙做得對?
(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當留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生疏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生疏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生疏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生疏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抵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情境一:一個生疏的叔叔對一位小伴侶說:“小伴侶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
'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爭論:能不能接受生疏人的禮物,應當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生疏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伴侶,她今日沒有老師提示:
(1)你熟悉她嗎?
(2)假如你不熟悉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應當怎么對這位阿姨說?
老師小結:對待生疏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信任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生疏人走。
三、選擇嬉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生疏人就是壞人嗎?
a.生疏人就是壞人。
b.生疏人不肯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生疏人走?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熟悉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
b.必需先告知爸爸媽媽。
4.有個不熟悉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生疏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感謝再上車。
b.不能上車。
6.生疏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知他?
a.只能告知名字,不能告知他家里有誰。
b.什么都不能告知他。
四、結束活動。
提示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生疏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知道不能跟生疏人走,跟生疏人走后會有危急。所以我們通過模擬的形式先讓幼兒在晨間活動中有所“體驗”,結果的確有孩子跟生疏人走了,通過這一情境的模擬,把它拍成了視頻,事后讓幼兒自己去看,讓幼兒明白在什么樣的狀況下最簡單被生疏人騙走,怎么愛護自己。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案例、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盜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方法:。
講授法、講事例組織學生討論。
時間安排:
一節(jié)課。
課前準備: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
3、了解一些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自由發(fā)言,陳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2、呈現主題。
(二)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柴偉是鄭州市民,一個月前他16歲的兒子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突然走失,經過多方打聽,柴偉得知兒子被人販子賣到了山西黑窯場做了苦工。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樣丟失孩子的家長,幾位家長開始聯(lián)合在山西黑窯場尋找孩子。在將近兩個月的尋找過程中,他們只找到了一家丟失的'孩子,卻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識的童工。這三個孩子,都是剛從山西被解救出來的。
(三)小組討論: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訓,我們應如何防拐騙防誘拐?
1、掌握動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長“請假”。
2、教點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并要求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3、防陌生人。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4、約法三章。父母與學校要講定通常來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師熟悉情況,把接送人的電話號碼告訴教師,無人接送時,就留在學校,或請教師打電話給父母等接送人。
5、巧施“偽裝”。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識在門口放幾雙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難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訴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五)上當被拐騙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的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圖。在摸清對方的意圖后,要想方設法,在適當的時候,尋找借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軟禁,要裝作很順從的樣子來麻痹對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機會就接近窗戶、天窗、通氣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辦法向鄰居、路人呼救,或者寫紙條、扔東西。紙條內容大概是“我被壞人關在××地方,請報警”,這不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3、如果已被人販子賣掉,要冷靜,想辦法拖延時間,可以說身體不適,或用溫柔的語言哄騙對方。抓住機會向你能夠接觸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潔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見到警察、機關單位等要想辦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后,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找。逃出來后,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lián)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六)小結:
1、學生總結:通過這次活動,你學到了什么?
2、班主任總結: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六
活動名稱:
我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布置兩個場景,分別為“幼兒園”“花園小區(qū)”
活動過程:
一、營造情景,真情體驗。
(一)幼兒園里的陌生人。
1、真情講述,故事導入。在“幼兒園”場景中,__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人來接,這時來了個陌生人,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嗎?(引出課題)。
2、互動表演,真實流露。請幼兒參與,教師扮“陌生人”與幼兒對話,引誘幼兒跟隨“陌生人”走。
(二)社區(qū)里的陌生人。
2、利用資源,真情表演。幼兒與假扮的陌生人對話,陌生人拿出禮物哄騙幼兒,觀察幼兒的反應。
二、經驗分析,情感升華。
小結幼兒的表現:向幼兒提問?
1、什么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為什么?
3、“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么辦?
三、游戲鞏固,行為強化。
1、游戲《不跟陌生人走》。
幼兒隨著音樂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小朋友是怎么辦的?(集體表演)。
2、表演后,繼續(xù)在小路上走,自然結束。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七
同學們:
在這里我先給大家講幾則消息、幾個故事:
1、11月3日上午,平潭縣城關中學初三學生薛銘和同學許立堅到學校洗浴房玩,薛銘同學跳上掛衣架搖晃,導致“屏風墻”倒塌,薛銘被壓在斷墻下,經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許立堅同學皮外擦傷。
2、3月17日13日,泉州市南安五中初一年級學生黃興富(男,14歲)、黃宏達等到南安市省鎮(zhèn)檀林小學毆打六年級學生冠軍(男,16歲)。在毆打過程中,黃興富被冠軍用隨身攜帶的刀具捅傷大腿,醫(yī)治無效于3月27日死亡。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里聽關于別人的不幸故事,明天我們千萬不要讓別人來講關于我們的不幸故事。為了讓健康安全離我們更近一些,為了讓不幸離我們更遠一些,在這漫長的寒假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注意交通安全。
1、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在公路上跑鬧、玩耍。
2、橫穿公路要走斑馬線、人行天橋等,不得隨意橫穿。
3、不得在馬路上騎自行車。
二、注意水的安全。
不要到河邊、水庫、池塘、水井等危險的地方玩耍、釣魚等,到這些地方釣魚、捉魚等,必須有家長陪同。
三、注意心理健康、青春期的安全。
1、遠離網吧。在家里上網要聽從父母的指導,不登錄、不查看不健康的網站,上網時間要有節(jié)制。
2、不要涉足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室、臺球廳、錄像廳、卡啦ok廳、歌舞廳等娛樂場所。
3、不參加不健康的娛樂活動,不聽、不信、不傳、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堅決抵制邪教活動。
4、不購買、不借閱內容不健康的書刊、報紙、光碟、錄像帶;不看低級趣味的電影、電視。多讀健康的書刊,多看樂觀的節(jié)目。培養(yǎng)文明行為,抵制消極現象,促進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社會風氣的形成、鞏固和發(fā)展。
1、不要輕信陌生人,陌生人敲門不要開防盜門。
2、外出旅游或走親訪友,萬一迷路不要驚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找或及時撥打110,請求警察叔叔的幫助。
3、觀看比賽、演出或電影時,排隊入場,對號入座,做文明觀眾。比賽或演出結束時,等大多數人走后再隨隊而出,不可在退場高峰時向外擁擠。
4、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遇到敲詐勒索、攔路搶劫及時告訴父母或打電話報警。不接受陌生人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防止被拐騙、拐賣。
同學們,安全事項涉及方方面面,只要我們時時注意、處處警惕,平安就一定會來到我們身邊,健康就一定會常伴我們左右。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八
面對陌生人的種種誘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究竟能否經受住考驗?20xx年6月17日,為檢驗孩子們的“防拐”能力,提高幼兒自身安全防護意識,華夏厚德幼兒園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拐騙演習”。
在此次的“拐騙演習”中,扮演“防拐防騙”的角色由大班陳凱奶奶、中班呂思瑤姥姥、小班高新琪媽媽、寶寶班寶晨曦媽媽、張豈寧媽媽、張圣揚媽媽、一個阿姨、一個叔叔擔任,各年級對調進行。在本班老師不做任何語言提示的情況下,由陌生家長使出各種“道具和手段”對小朋友們進行誘惑,孩子們還是會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語、各種好吃的、好玩的成功“拐騙”。
本次“防拐、防騙演習”的結果也給老師與家長們敲響了警鐘,雖然在課堂上,老師也會教育孩子注意陌生人,孩子們都回答得很好,但通過這次測試,發(fā)現面對實際誘惑,很多孩子的防范心理還不強,很容易就被陌生人拐騙,讓人哭笑不得,一次又一次的被騙走……..。
活動結束后,幼兒園教師將各班小朋友進行強化培訓,并利用現場拍攝的照片,將被“騙”孩子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孩子的父母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同時,幼兒園還將這項教育警示活動長期進行下去。
為增強幼兒防拐騙意識、提高幼兒應對拐騙能力,3月14日上午,xx鎮(zhèn)中心幼兒園組織開展了一場精心策劃的“園內防拐騙演習”活動。各班有16位家長熱情參與活動并充當“騙子”引誘幼兒。
本次演習活動中,教師伺機離開幼兒視線,讓各班“騙子”適時入場。“騙子”花樣百出,有的“騙子”準備了幼兒喜歡的娃娃、糖果等道具;有的’“騙子”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同情心,或給幼兒好吃的零食,或帶幼兒去找媽媽,或帶幼兒去游樂場……哄騙過程中,有的幼兒因自制力不強,經不起誘惑被騙走;有的幼兒雖有一定的警覺性但由于意志動搖、經不住“騙子”花言巧語,最終還是被騙走。但是絕大部分幼兒安全意識還是蠻強的,立場堅定、不跟陌生人走。據悉,本次演練前,各班“騙子”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誘拐手段形式多樣,演習結束后,面對演習中部分孩子“上鉤”,老師再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幼兒分辨能力,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讓幼兒懂得“不跟陌生人走,不要陌生人的玩具,不吃陌生人的糖果零食”。同時,該園通知家長群告知家長,提醒家長帶孩子外出游玩時,應盡量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xx鎮(zhèn)中心幼兒園高度重視幼兒安全教育工作。通過開展家園合作、防拐騙演練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家長的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了演習的真實性、實效性。
為強化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我園幼兒在發(fā)生拐騙時能夠沉著、機智的應對能力,同時為杜絕幼兒被陌生人騙走,20xx年12月16日上午我園進行了“防拐騙”演練活動。
本次“防拐騙”演練活動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幼兒園領導小組研討、制定本次演練方案,讓全園師生及家長都能重視此次活動。
第二階段:召開家長座談會。簡要分析目前的安全形勢,特別強調防拐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邀請我園的家長扮演“騙子”,要求他們精心準備,利用糖果、玩具、扮演各種造型等各種方式把幼兒從操場帶走。
第三階段:“防拐騙”演習階段。12月16日上午9點30分,早已準備好各種“拐騙”方法的家長分別到操場進行“拐騙”活動,經過近一個半小時的較量,“防拐騙”演習結束了。全園幼兒參與,有17個孩子被“騙走”。演練中,絕大部分幼兒遇到“騙子”后能引起警覺,并斷然拒絕“騙子”的“利誘”。
最后是總結階段,針對此次演練,做了總結并對幼兒進行了相關的防拐騙教育。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放假了,一天涂涂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面玩,涂涂松開爸爸媽媽的手一個人跑去其他地方玩,一個陌生人走到涂涂面前對他說:小朋友,公園里有小猴玩雜技表演很好看,并要帶涂涂去看,涂涂就跟著陌生人走了。結果陌生人把涂涂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涂涂再也回不了家,見不到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找不到涂涂變得特別傷心、難過。
2、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涂涂為什么會遇見陌生人?(因為涂涂一個人亂跑,離開了爸爸媽媽)。
教師:涂涂跟誰走了?(陌生人)什么是陌生人呢?(不認識的人)。
教師:他怎么會跟陌生人走呢?結果怎么樣?
教師:結果怎么樣?
教師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教師小結: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壞人會同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里,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景中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
情景一: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xx說:“xx,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今天沒空來接你,讓我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你認識她嗎?如果你不認識她那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教師小結:我們遇到不認識的人,不跟他走,這樣,陌生人見騙不了小朋友只好自己走了。
情景二:小朋友正在草地上做游戲,一位陌生的叔叔進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叔叔給你吃巧克力?!?BR> 教師提示:陌生人給的東西能不能吃啊?為什么不能吃?(不能吃,別人的東西不能要)。
教師:那我們應該對陌生人說什么呢?(叔叔,我不吃巧克力。)如果陌生人又拿玩具給小朋友玩,小朋友該怎么做呢?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么?(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叔叔,不用了)。
教師小結: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都不能收,因為我們不認識她,不知道她是不是騙人的,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好。
三、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快過新年了,快放寒假了,小朋友在家里不能一個人跑去去玩,一定要和爸爸媽媽或者是大人一起出去。在外面玩的時候不能自己跑的太遠,不能跟陌生人走。每天我們放學后也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一起回家,不要一個人亂跑。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
1.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案例、引起幼兒對防拐騙防誘拐的重視。
2.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誘拐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1.收集有關被拐騙方面的新聞。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誘拐知識。
3.了解一些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一)導入。
1.學生自由發(fā)言,陳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2.呈現主題。
(二)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1)柴偉是鄭州市民,一個月前他16歲的兒子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突然走失,經過多方打聽,柴偉得知兒子被人販子賣到了山西黑窯場做了苦工。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樣丟失孩子的家長,幾位家長開始聯(lián)合在山西黑窯場尋找孩子。在將近兩個月的尋找過程中,他們只找到了一家丟失的孩子,卻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識的童工。這三個孩子,都是剛從山西被解救出來的。
子郭蘭軍。郭蘭軍花言巧語將其騙到了他的老家———呂梁山區(qū)一個山村,并強迫王靜做了他的媳婦。從此,王靜開始了她噩夢般的135天。近日,記者從北京警方獲悉,9月19日,王靜被北京警方解救。她安全了,但至今那些非人的生活仍在夢里折磨她。王靜的生活因此發(fā)生了很多變化。她希望她的經歷能夠警醒那些上網聊天的女孩,不要輕信網友。
(三)小組討論: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訓,我們應如何防拐騙防誘拐?
(四)防拐騙防誘拐知識。
1.掌握動向。告訴孩子,外出一定要跟家長“請假”。
2.教點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并要求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3.防陌生人。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告訴孩子,只有醫(yī)生、護士、父母才能接觸他(她)的身體,如果不認識的人這樣做,孩子應盡快躲開。要鼓勵孩子說他遇到的任何事情,要耐心地聽孩子向你訴說他(她)的遭遇。
4.約法三章。父母與幼兒園、學校要講定通常來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師熟悉情況,把接送人的電話號碼告訴教師,無人接送時,就留在幼兒園、學校,或請教師打電話給父母等接送人。
5.迎客有別。對于單位或自家的客商,一般不帶回家中洽談生意或就餐,以防來日因生意場上“翻臉”而影響子女。因為在兒童心目中,來家做客的叔叔、阿姨都是好人。
6.巧施“偽裝”。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識在門口放幾雙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難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訴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7.及時報案。一旦失蹤,父母應立即到公安局(失蹤地或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報案。當發(fā)現孩子被拐騙或被綁架后,更應主動向公安機關提供已知的情況,不可抱有僥幸心理與犯罪分子“私了”,或懼怕“撕票”而不敢報案。
(五)幼兒討論:上當被拐騙后如何自救?
(六)上當被拐騙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的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圖。在摸清對方的意圖后,要想方設法,在適當的時候,尋找借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軟禁,要裝作很順從的樣子來麻痹對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機會就接近窗戶、天窗、通氣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辦法向鄰居、路人呼救,或者寫紙條、扔東西。紙條內容大概是“我被壞人關在××地方,請報警”,這不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清潔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見到警察、機關單位等要想辦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后,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找。逃出來后,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lián)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七)小結: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希望這次的活動能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誘拐的重視,也希望幼兒能從中學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誘拐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一
設計意圖:
現在社會上的拐騙兒童、拐賣幼兒的案件日益增多,在新聞、論壇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尋人啟事,多數是尋找兒童、老人和有智障的人,但也有個別是大學生。與家人走失對每個家庭來而言,是誰也不愿意發(fā)生的事情,但往往瞬間的疏忽和自身防范意識的缺乏就會導致走失現象的發(fā)生。因此,從小樹立初步的防范意識,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一些求救的方法是本活動的主要目的。
活動目標: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范意識。
2、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和家人走失時應怎么求救。
活動準備: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課件;
2、獎品:紅蘋果標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你知道嗎,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險的,瞧,火帽子就遇到了,我們來看看吧。
二、觀看故事《媽媽不見了》,并討論:
1、火帽子是怎么走丟的哪?
2、媽媽不見了,火帽子怎么了?要是我們不見媽媽了,你會怎么樣的?
3、要是你,看見小朋友在哭,你會怎么做?
4、你和媽媽外出時,應該怎么做?你會怎么做?
教師小結:媽媽和你坐車上幼兒園時,你要緊緊拉住媽媽的手,不能像火帽子一樣東張西望的,松開媽媽的手,跑來跑去的,這樣很容易和媽媽走失的。上公交車時,也不能急著自己上車,要和你媽媽一起上車。上車后,要注意安全,不能在車上跑動,以免摔傷。
三、開展“有獎竟猜”游戲,教師提問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個紅蘋果標簽。
(1)在超市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么辦?請誰來幫忙?
(3)在幼兒園跟父母走失了,你該怎么辦?
四、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如果小朋友和家人一起上街時、逛超市時不小心走失了,一定要像聰明的一休一樣,沉著冷靜,開動腦筋想出各種辦法(如:在超市里:請超市的服務員、站在原地不動;在街上:請警察、大人幫忙)我們小朋友們平時要準確地記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址、家里及父母的電話號碼及工作單位,尤其要記住爸媽的手機號,以便走失時及時和他們聯(lián)系。
活動分析:
活動第一部分:播放課件《媽媽不見了》,通過生動的畫面將幼兒帶入到“火帽子上幼兒園”的情景中去。幼兒們認真的欣賞故事,隨著情節(jié)的變化,幼兒們的表情也隨之波動。如:火帽子與媽媽走失,大聲哭喊時,幼兒們也顯得十分的緊張。這時,我引導幼兒找出問題的所在,提問:“為什么火帽子和媽媽會走失呀?”,“媽媽走失應該怎么辦哪?”讓幼兒想想問題如何去解決它,接著再提出“你看到小朋友在哭,你會怎么做?”讓幼兒懂得去幫助他人。最后,我總結了故事中的要點,使幼兒對故事有深刻的領悟,知道上街時要手拉著大人,上公交車要和大人一起上等,懂得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二
1、讓學生了解壞人拐騙小孩子時慣用的手段,從而提高防范意識。
2、讓學生提高警惕,萬一遇到壞人應該機智自救。
識破壞人的陰謀,學會自救。
相關課件
(一)導入:視頻:兒歌《不上你的當》(2分鐘)
板書課題:親愛的小孩!
(二)新授:(25分鐘)
1.出示校內兩例離家出走案例,生反思:他們這樣做會產生什么后果?生回答。
2.出示全球兒童拐賣數據和圖片,令人揪心。
3.面對打拐,怎么辦?中國反拐在行動。
4.作為學生的我們,怎么辦?怎么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5.常見的拐騙招數及對策。
(1)被花言巧語利誘,你怎么辦?
場景一:3歲的寶寶在小區(qū)游樂場玩,一個陌生的中年叔叔走過來給了她一顆棒棒糖,還說要帶她去動物園玩。(小組討論)
對策一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只要是陌生人給的東西吃的或玩具,都不要接受,如果陌生人要帶你去游樂場、動物園,千萬不要跟著走。告訴陌生人爸爸媽媽就在身邊,把陌生人嚇走,或者大叫引起周圍人的注意。請小組上臺演一演。
(2)陌生人要求開門,你怎么辦?
場景二媽媽出門買菜去了,留你一個人在家,這時有人敲門,你問誰啊,外面的人說:“我是你媽媽的同事,你開開門,我給你帶禮物了。”
對策二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家,只要是陌生人,無論說什么原因要你開門,我們都不應該開。告訴陌生人,只有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回來了才能開門。師和生演一演。
(3)我代你父母接你回家,你怎么辦?
場景三你父母今天沒空,讓我來接你一起去吃飯或者回家。對策三對策:打電話給父母確認。
(4)游樂場找不到父母、老師,你怎么辦?
場景四在熙熙攘攘的游樂場,你跟著一個小姐姐從滾筒滑梯到太空艙,又從蹦蹦床到氣墊床,等小姐姐走后,你才發(fā)現自己找不到父母、老師了。對策四我們應該清楚記得家人的電話和自己的住址,要學會認路和辨別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在游樂場與父母、老師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會兒,然后請工作人員幫忙找到廣播室求助。
6.(游戲,我是小判官)如何防止被騙?防被騙十條。(5分鐘)
(1)外出保證在父母視線內。
(2)不到人員擁擠處。
(3)不輕信陌生人。
(4)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聯(lián)系方式給陌生人。
(5)不要和小伙伴們玩?;颡氉栽谕鈺r,大手大腳,容易讓壞人認為你家很有錢,從而起了壞心眼。
(6)一定要和父母或者家庭其他成員按時回家,不要相信陌生人代父母接你。
(7)抵制誘惑,拒絕陌生人的飲料、糖果、禮物和摟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8)熟記家庭住址、電話、父母名字。
(9)不要到荒涼偏僻的地方玩耍。
(10)培養(yǎng)自己的防騙意識,了解防騙知識和方法。
7.防拐防騙兒歌(5分鐘)
(1)不和陌生人說話的歌謠:小白兔,上學校,見生人,有禮貌。不說話,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
(2)不和陌生人走的歌謠:我家有個小花狗,生人接它它不走。搖搖頭呀擺擺手,見了媽媽我才走。別人誰接我我也不走,只有我的媽媽來接我我才可以走。
(3)陌生人想搭訕的歌謠:一個人,上學校,問我什么不知道。低下頭,快點走,前面追上小朋友。
(五)小結:(3分鐘)
1、學生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小組討論)
2、班主任總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希望節(jié)課能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的重視,也希望同學們能從中學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方法.愿同學們開心地學習,平安地生活。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三
對學生進行放拐騙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1課時。
一、拐騙者常用的誘騙手法
1、“權威誘惑法”
這類拐騙者之前做過一些“功課”,他們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們的初步信任。拐騙者大致會這樣說:“我是受你爸爸、媽媽委托,帶你回家。”
2、“物資利誘法”
這種誘騙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樣禮物要送給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帶路引路法”
誘騙者利用孩子善良、樂于助人的品格引誘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場的路怎么走嗎?能不能帶我去啊?”
二、學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騙、綁架?
放學時如果不是自己的親人來學校接,要及時地告知老師。
外出游玩時要征得家長同意并將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說明大概的返家時間。
養(yǎng)成進出家門隨手關門的習慣。
不單獨與素不相識的人同乘無人看管的電梯。
上下學、外出游玩、購物時,與同學、朋友等結伴同行。
不搭陌生人的便車。
不接受陌生人的錢財、玩具、禮物或食物。
駕車的陌生人問路,要與其保持一定距離,不可貼近車身。
不獨自通過狹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獨自去偏遠的公園、無人管理的公廁,一人獨處空屋時要關好門窗。
不要把家中的鑰匙掛在胸前。
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財富。
陌生人佯稱你家中有緊急事情時,可立即報告老師、并與父母取得聯(lián)系,以確認是否屬實。
應當熟記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以及家長姓名、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在急需聯(lián)系時取得聯(lián)系。
三、如果發(fā)現自己被拐賣,你該怎么辦?
若在公共場所發(fā)現受騙或受到威脅,應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并尋求幫助;
采取傳小紙條等方式向外界暗示你的處境,請求幫助,設法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
不斷尋找機會向公安機關報案,撥打電話、發(fā)送短信或通過網絡等一切可與外界聯(lián)系的方式盡快報警,說明你所在的地方、買主(雇主)姓名活動聯(lián)系電話。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四
活動準備:視頻、隔壁班級陌生家長2名。
活動過程:
1.在觀看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
2.引導幼兒談論,能不能這樣做?這樣做會怎么樣?那應該怎么做?
3.師小結。
場景一:一個“陌生人”手拿遙控飛機,利用教師指導盲點,對部分幼兒進行誘騙。場景二:一名“拐騙者”拎著旅游包,以去公園玩、家長在外等為借口,把一名幼兒進行拐騙。
1.如果有陌生人給你糖吃,怎么辦?
2.在媽媽與別人說話時,你被其他的東西吸引,走丟了,怎么辦?
3.如果有陌生人問你的家在哪,一直跟著你走,怎么辦?
4.爸爸媽媽不在家時。有陌生人要你開門,怎么辦?
播放關于拐騙的案例視頻,提高小朋友們防拐防騙的防范意識,小朋友們看的非常認真并對案例上的兒童感到傷心。最后講解防拐騙的安全知識,并引導孩子們積極表達自己對拐騙的看法和如何防拐防騙。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五
1.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遇到熱情的人懇求你透露個人信息時,應該要保持警惕,拒絕對方。
3.遇到喊你幫忙帶路的人,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騙去走偏僻的路,防止被壞人跟蹤或迷路。
4.不要隨意跟陌生人走,即使是認識的人,也要保持警惕,問清對方的去向,再決定是否同行。
5.對于陌生人主動提供給你的食物、飲料,很可能存在危險,一定不要吃、喝,以防被毒害。
6.對于說帶你去找父母親人的人,很可能是一個騙局,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騙。
7.不要相信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可能是騙子設下的陷阱。
8.對于陌生人主動提出帶你離開危險區(qū)域的人,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騙。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六
滑滑梯。
視頻、隔壁班級陌生家長2名。
(一)播放視頻。
1.在觀看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
2.引導幼兒談論,能不能這樣做?這樣做會怎么樣?那應該怎么做?
3.師小結。
(二)情景演練。
場景一:一個“陌生人”手拿遙控飛機,利用教師指導盲點,對部分幼兒進行誘騙。
場景二:一名“拐騙者”拎著旅游包,以去公園玩、家長在外等為借口,把一名幼兒進行拐騙。
(三)講解應對方法。
1.如果有陌生人給你糖吃,怎么辦?
2.在媽媽與別人說話時,你被其他的東西吸引,走丟了,怎么辦?
3.如果有陌生人問你的家在哪,一直跟著你走,怎么辦?
4.爸爸媽媽不在家時。有陌生人要你開門,怎么辦?
播放關于拐騙的案例視頻,提高小朋友們防拐防騙的防范意識,小朋友們看的非常認真并對案例上的小孩被拐賣事件感到傷心。最后講解防拐騙的安全知識,并引導孩子們積極表達自己對拐騙的看法和如何防拐防騙。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七
2、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對防拐騙防走失的重視。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走失知識和走失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1、關于防拐騙走失的ppt課件,情景視頻。
2、請客人老師扮演陌生人。
(一)情景導入:
1、教師組織幼兒去超市,走到超市門口時,教師假裝接電話說有事離開一會。并叮囑幼兒不要亂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客人老師拿著糖果貼紙玩具,充當陌生人過來假裝問路說,哎!小朋友,你們知道新宏幼兒園在哪嗎?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師只給陌生人,那么陌生人要請求孩子幫忙帶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兒園。
3、另一位客人老師將拐騙演練情景錄成視頻作為案例放到課上講解。
(二)結合視頻,講述走失及被拐騙的事例。
(三)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防拐騙防走失知識。
(四)幼兒分享自己經歷過的.走失經歷及處理辦法。
(五)小結。
告訴孩子記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要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騙、被綁架時,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八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識,
2、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對防拐騙防走失的重視。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走失知識和走失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教學準備:
1、關于防拐騙走失的ppt課件,情景視頻。
2、請客人老師扮演陌生人。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教師組織幼兒去超市,走到超市門口時,教師假裝接電話說有事離開一會。并叮囑幼兒不要亂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客人老師拿著糖果貼紙玩具,充當陌生人過來假裝問路說,哎!小朋友,你們知道新宏幼兒園在哪嗎?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師只給陌生人,那么陌生人要請求孩子幫忙帶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兒園。
3、另一位客人老師將拐騙演練情景錄成視頻作為案例放到課上講解。
二、結合視頻,講述走失及被拐騙的事例。
三、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防拐騙防走失知識。
四、幼兒分享自己經歷過的走失經歷及處理辦法。
五、小結。
告訴孩子記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要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騙、被綁架時,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九
1、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一、通過故事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放假了,一天涂涂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面玩,涂涂松開爸爸媽媽的手一個人跑去其他地方玩,一個陌生人走到涂涂面前對他說:小朋友,公園里有小猴玩雜技表演很好看,并要帶涂涂去看,涂涂就跟著陌生人走了。結果陌生人把涂涂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涂涂再也回不了家,見不到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找不到涂涂變得特別傷心、難過。
2、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涂涂為什么會遇見陌生人?(因為涂涂一個人亂跑,離開了爸爸媽媽)
教師:涂涂跟誰走了?(陌生人)什么是陌生人呢?(不認識的人)
教師:他怎么會跟陌生人走呢?結果怎么樣?
教師:結果怎么樣?
教師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教師小結: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壞人會同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里,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景中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
情景一: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xx說:“xx,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今天沒空來接你,讓我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BR> 教師提示:你認識她嗎?如果你不認識她那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教師小結:我們遇到不認識的人,不跟他走,這樣,陌生人見騙不了小朋友只好自己走了。
情景二:小朋友正在草地上做游戲,一位陌生的叔叔進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叔叔給你吃巧克力。”
教師提示:陌生人給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不能吃,別人的東西不能要)
教師:那我們應該對陌生人說什么呢?(叔叔,我不吃巧克力。)如果陌生人又拿玩具給小朋友玩,小朋友該怎么做呢?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么?(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叔叔,不用了)
教師小結: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都不能收,因為我們不認識她,不知道她是不是騙人的,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好。
三、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快過新年了,快放寒假了,小朋友在家里不能一個人跑去去玩,一定要和爸爸媽媽或者是大人一起出去。在外面玩的時候不能自己跑的太遠,不能跟陌生人走。每天我們放學后也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一起回家,不要一個人亂跑。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一
幼兒園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和小結,具體的教案內容如下:
1、通過活動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識。
2、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對防拐騙防走失的重視。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走失知識和走失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1、關于防拐騙走失的ppt課件,情景視頻。
2、請客人老師扮演陌生人。
1、情景導入。
(1)教師組織幼兒去超市,走到超市門口時,教師假裝接電話說有事離開一會。并叮囑幼兒不要亂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客人老師拿著糖果貼紙玩具,充當陌生人過來假裝問路說,哎!小朋友,你們知道新宏幼兒園在哪嗎?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師只給陌生人,那么陌生人要請求孩子幫忙帶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兒園。
(3)另一位客人老師將拐騙演練情景錄成視頻作為案例放到課上講解。
2、結合視頻,講述走失及被拐騙的事例。
3、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防拐騙防走失知識。
4、幼兒分享自己經歷過的走失經歷及處理辦法。
告訴孩子記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要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騙、被綁架時,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教給孩子怎樣防拐防拐十招:
1.帶孩子外出時,要隨時保證孩子在視線范圍內。
2.不要帶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注意防范后面來的摩托車、面包車。
3.盡量不要帶孩子到人員復雜擁擠的場所,以免孩子因擁擠走失被拐。
4.聘請保姆時,一定要查清其真實身份并掌握相關資料。
5.千萬不要讓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時間很短。
6.在醫(yī)院不要把孩子交給不認識的醫(yī)護人員,睡覺時鎖好門窗。
7.一定要親自按時到幼兒園或學校接送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虛而入。
8.教孩子拒絕陌生人的飲料、糖果、禮物和摟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9.讓孩子熟記家庭住址、電話、父母名字,經常對孩子進行應急安全教育。
10.要告誡孩子不要到荒涼偏僻的地方玩耍。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案例、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盜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法、講事例組織學生討論。
時間安排:一節(jié)課。
課前準備: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
3.了解一些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自由發(fā)言,陳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2.呈現主題。
(二)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柴偉是鄭州市民,一個月前他16歲的兒子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突然走失,經過多方打聽,柴偉得知兒子被人販子賣到了山西黑窯場做了苦工。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樣丟失孩子的家長,幾位家長開始聯(lián)合在山西黑窯場尋找孩子。在將近兩個月的尋找過程中,他們只找到了一家丟失的孩子,卻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識的童工。這三個孩子,都是剛從山西被解救出來的。
(三)小組討論: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訓,我們應如何防拐騙防誘拐?
1.掌握動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長“請假”。
2.教點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并要求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3.防陌生人。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4.約法三章。父母與學校要講定通常來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師熟悉情況,把接送人的電話號碼告訴教師,無人接送時,就留在學校,或請教師打電話給父母等接送人。
5.巧施“偽裝”。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識在門口放幾雙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難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訴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五)上當被拐騙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的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圖。在摸清對方的意圖后,要想方設法,在適當的時候,尋找借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軟禁,要裝作很順從的樣子來麻痹對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機會就接近窗戶、天窗、通氣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辦法向鄰居、路人呼救,或者寫紙條、扔東西。紙條內容大概是“我被壞人關在××地方,請報警”,這不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3.如果已被人販子賣掉,要冷靜,想辦法拖延時間,可以說身體不適,或用溫柔的語言哄騙對方。抓住機會向你能夠接觸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潔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見到警察、機關單位等要想辦法靠近并求助。4.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后,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找。逃出來后,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lián)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六)小結:
1、學生總結:通過這次活動,你學到了什么?
2、班主任總結: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案例、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盜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法、講事例組織學生討論。
時間安排:一節(jié)課。
課前準備:
1、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
2、了解一些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自由發(fā)言,陳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2、呈現主題。
(二)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柴偉是鄭州市民,一個月前他16歲的兒子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突然走失,經過多方打聽,柴偉得知兒子被人販子賣到了山西黑窯場做了苦工。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樣丟失孩子的家長,幾位家長開始聯(lián)合在山西黑窯場尋找孩子。在將近兩個月的尋找過程中,他們只找到了一家丟失的孩子,卻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識的童工。這三個孩子,都是剛從山西被解救出來的。
(三)小組討論: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訓,我們應如何防拐騙防誘拐?
1、掌握動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長“請假”。
2、教點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并要求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3、防陌生人。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4、約法三章。父母與學校要講定通常來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師熟悉情況,把接送人的電話號碼告訴教師,無人接送時,就留在學校,或請教師打電話給父母等接送人。
5、巧施“偽裝”。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識在門口放幾雙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難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訴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五)上當被拐騙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的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圖。在摸清對方的意圖后,要想方設法,在適當的時候,尋找借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軟禁,要裝作很順從的樣子來麻痹對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機會就接近窗戶、天窗、通氣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辦法向鄰居、路人呼救,或者寫紙條、扔東西。紙條內容大概是“我被壞人關在__地方,請報警”,這不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3、如果已被人販子賣掉,要冷靜,想辦法拖延時間,可以說身體不適,或用溫柔的語言哄騙對方。抓住機會向你能夠接觸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潔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見到警察、機關單位等要想辦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后,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找。逃出來后,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lián)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六)小結:
1、學生總結:通過這次活動,你學到了什么?
2、班主任總結: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希望這次的班會活動能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盜的重視,也希望同學們能從中學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學們開心地學習,平安地生活。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四
1.知道不能輕信生疏人的話,不跟生疏人走。
2.了解和把握一些和生疏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預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熟悉的阿姨扮演生疏人,并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生疏人》。
2.集體爭論:
(1)媽媽為什么說沙沙做得對?
(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當留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生疏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生疏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生疏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生疏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抵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情境一:一個生疏的叔叔對一位小伴侶說:“小伴侶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
'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爭論:能不能接受生疏人的禮物,應當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生疏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伴侶,她今日沒有老師提示:
(1)你熟悉她嗎?
(2)假如你不熟悉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應當怎么對這位阿姨說?
老師小結:對待生疏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信任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生疏人走。
三、選擇嬉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生疏人就是壞人嗎?
a.生疏人就是壞人。
b.生疏人不肯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生疏人走?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熟悉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
b.必需先告知爸爸媽媽。
4.有個不熟悉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生疏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感謝再上車。
b.不能上車。
6.生疏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知他?
a.只能告知名字,不能告知他家里有誰。
b.什么都不能告知他。
四、結束活動。
提示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生疏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知道不能跟生疏人走,跟生疏人走后會有危急。所以我們通過模擬的形式先讓幼兒在晨間活動中有所“體驗”,結果的確有孩子跟生疏人走了,通過這一情境的模擬,把它拍成了視頻,事后讓幼兒自己去看,讓幼兒明白在什么樣的狀況下最簡單被生疏人騙走,怎么愛護自己。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案例、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盜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方法:。
講授法、講事例組織學生討論。
時間安排:
一節(jié)課。
課前準備: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盜知識。
3、了解一些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自由發(fā)言,陳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2、呈現主題。
(二)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柴偉是鄭州市民,一個月前他16歲的兒子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突然走失,經過多方打聽,柴偉得知兒子被人販子賣到了山西黑窯場做了苦工。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樣丟失孩子的家長,幾位家長開始聯(lián)合在山西黑窯場尋找孩子。在將近兩個月的尋找過程中,他們只找到了一家丟失的'孩子,卻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識的童工。這三個孩子,都是剛從山西被解救出來的。
(三)小組討論: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訓,我們應如何防拐騙防誘拐?
1、掌握動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長“請假”。
2、教點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并要求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3、防陌生人。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4、約法三章。父母與學校要講定通常來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師熟悉情況,把接送人的電話號碼告訴教師,無人接送時,就留在學校,或請教師打電話給父母等接送人。
5、巧施“偽裝”。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識在門口放幾雙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難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訴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五)上當被拐騙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的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圖。在摸清對方的意圖后,要想方設法,在適當的時候,尋找借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軟禁,要裝作很順從的樣子來麻痹對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機會就接近窗戶、天窗、通氣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辦法向鄰居、路人呼救,或者寫紙條、扔東西。紙條內容大概是“我被壞人關在××地方,請報警”,這不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3、如果已被人販子賣掉,要冷靜,想辦法拖延時間,可以說身體不適,或用溫柔的語言哄騙對方。抓住機會向你能夠接觸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潔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見到警察、機關單位等要想辦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后,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找。逃出來后,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lián)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六)小結:
1、學生總結:通過這次活動,你學到了什么?
2、班主任總結: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六
活動名稱:
我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布置兩個場景,分別為“幼兒園”“花園小區(qū)”
活動過程:
一、營造情景,真情體驗。
(一)幼兒園里的陌生人。
1、真情講述,故事導入。在“幼兒園”場景中,__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人來接,這時來了個陌生人,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嗎?(引出課題)。
2、互動表演,真實流露。請幼兒參與,教師扮“陌生人”與幼兒對話,引誘幼兒跟隨“陌生人”走。
(二)社區(qū)里的陌生人。
2、利用資源,真情表演。幼兒與假扮的陌生人對話,陌生人拿出禮物哄騙幼兒,觀察幼兒的反應。
二、經驗分析,情感升華。
小結幼兒的表現:向幼兒提問?
1、什么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為什么?
3、“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么辦?
三、游戲鞏固,行為強化。
1、游戲《不跟陌生人走》。
幼兒隨著音樂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小朋友是怎么辦的?(集體表演)。
2、表演后,繼續(xù)在小路上走,自然結束。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七
同學們:
在這里我先給大家講幾則消息、幾個故事:
1、11月3日上午,平潭縣城關中學初三學生薛銘和同學許立堅到學校洗浴房玩,薛銘同學跳上掛衣架搖晃,導致“屏風墻”倒塌,薛銘被壓在斷墻下,經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許立堅同學皮外擦傷。
2、3月17日13日,泉州市南安五中初一年級學生黃興富(男,14歲)、黃宏達等到南安市省鎮(zhèn)檀林小學毆打六年級學生冠軍(男,16歲)。在毆打過程中,黃興富被冠軍用隨身攜帶的刀具捅傷大腿,醫(yī)治無效于3月27日死亡。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里聽關于別人的不幸故事,明天我們千萬不要讓別人來講關于我們的不幸故事。為了讓健康安全離我們更近一些,為了讓不幸離我們更遠一些,在這漫長的寒假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注意交通安全。
1、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在公路上跑鬧、玩耍。
2、橫穿公路要走斑馬線、人行天橋等,不得隨意橫穿。
3、不得在馬路上騎自行車。
二、注意水的安全。
不要到河邊、水庫、池塘、水井等危險的地方玩耍、釣魚等,到這些地方釣魚、捉魚等,必須有家長陪同。
三、注意心理健康、青春期的安全。
1、遠離網吧。在家里上網要聽從父母的指導,不登錄、不查看不健康的網站,上網時間要有節(jié)制。
2、不要涉足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室、臺球廳、錄像廳、卡啦ok廳、歌舞廳等娛樂場所。
3、不參加不健康的娛樂活動,不聽、不信、不傳、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堅決抵制邪教活動。
4、不購買、不借閱內容不健康的書刊、報紙、光碟、錄像帶;不看低級趣味的電影、電視。多讀健康的書刊,多看樂觀的節(jié)目。培養(yǎng)文明行為,抵制消極現象,促進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社會風氣的形成、鞏固和發(fā)展。
1、不要輕信陌生人,陌生人敲門不要開防盜門。
2、外出旅游或走親訪友,萬一迷路不要驚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找或及時撥打110,請求警察叔叔的幫助。
3、觀看比賽、演出或電影時,排隊入場,對號入座,做文明觀眾。比賽或演出結束時,等大多數人走后再隨隊而出,不可在退場高峰時向外擁擠。
4、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遇到敲詐勒索、攔路搶劫及時告訴父母或打電話報警。不接受陌生人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防止被拐騙、拐賣。
同學們,安全事項涉及方方面面,只要我們時時注意、處處警惕,平安就一定會來到我們身邊,健康就一定會常伴我們左右。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八
面對陌生人的種種誘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究竟能否經受住考驗?20xx年6月17日,為檢驗孩子們的“防拐”能力,提高幼兒自身安全防護意識,華夏厚德幼兒園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拐騙演習”。
在此次的“拐騙演習”中,扮演“防拐防騙”的角色由大班陳凱奶奶、中班呂思瑤姥姥、小班高新琪媽媽、寶寶班寶晨曦媽媽、張豈寧媽媽、張圣揚媽媽、一個阿姨、一個叔叔擔任,各年級對調進行。在本班老師不做任何語言提示的情況下,由陌生家長使出各種“道具和手段”對小朋友們進行誘惑,孩子們還是會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語、各種好吃的、好玩的成功“拐騙”。
本次“防拐、防騙演習”的結果也給老師與家長們敲響了警鐘,雖然在課堂上,老師也會教育孩子注意陌生人,孩子們都回答得很好,但通過這次測試,發(fā)現面對實際誘惑,很多孩子的防范心理還不強,很容易就被陌生人拐騙,讓人哭笑不得,一次又一次的被騙走……..。
活動結束后,幼兒園教師將各班小朋友進行強化培訓,并利用現場拍攝的照片,將被“騙”孩子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孩子的父母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同時,幼兒園還將這項教育警示活動長期進行下去。
為增強幼兒防拐騙意識、提高幼兒應對拐騙能力,3月14日上午,xx鎮(zhèn)中心幼兒園組織開展了一場精心策劃的“園內防拐騙演習”活動。各班有16位家長熱情參與活動并充當“騙子”引誘幼兒。
本次演習活動中,教師伺機離開幼兒視線,讓各班“騙子”適時入場。“騙子”花樣百出,有的“騙子”準備了幼兒喜歡的娃娃、糖果等道具;有的’“騙子”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同情心,或給幼兒好吃的零食,或帶幼兒去找媽媽,或帶幼兒去游樂場……哄騙過程中,有的幼兒因自制力不強,經不起誘惑被騙走;有的幼兒雖有一定的警覺性但由于意志動搖、經不住“騙子”花言巧語,最終還是被騙走。但是絕大部分幼兒安全意識還是蠻強的,立場堅定、不跟陌生人走。據悉,本次演練前,各班“騙子”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誘拐手段形式多樣,演習結束后,面對演習中部分孩子“上鉤”,老師再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幼兒分辨能力,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讓幼兒懂得“不跟陌生人走,不要陌生人的玩具,不吃陌生人的糖果零食”。同時,該園通知家長群告知家長,提醒家長帶孩子外出游玩時,應盡量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xx鎮(zhèn)中心幼兒園高度重視幼兒安全教育工作。通過開展家園合作、防拐騙演練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家長的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了演習的真實性、實效性。
為強化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我園幼兒在發(fā)生拐騙時能夠沉著、機智的應對能力,同時為杜絕幼兒被陌生人騙走,20xx年12月16日上午我園進行了“防拐騙”演練活動。
本次“防拐騙”演練活動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幼兒園領導小組研討、制定本次演練方案,讓全園師生及家長都能重視此次活動。
第二階段:召開家長座談會。簡要分析目前的安全形勢,特別強調防拐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邀請我園的家長扮演“騙子”,要求他們精心準備,利用糖果、玩具、扮演各種造型等各種方式把幼兒從操場帶走。
第三階段:“防拐騙”演習階段。12月16日上午9點30分,早已準備好各種“拐騙”方法的家長分別到操場進行“拐騙”活動,經過近一個半小時的較量,“防拐騙”演習結束了。全園幼兒參與,有17個孩子被“騙走”。演練中,絕大部分幼兒遇到“騙子”后能引起警覺,并斷然拒絕“騙子”的“利誘”。
最后是總結階段,針對此次演練,做了總結并對幼兒進行了相關的防拐騙教育。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放假了,一天涂涂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面玩,涂涂松開爸爸媽媽的手一個人跑去其他地方玩,一個陌生人走到涂涂面前對他說:小朋友,公園里有小猴玩雜技表演很好看,并要帶涂涂去看,涂涂就跟著陌生人走了。結果陌生人把涂涂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涂涂再也回不了家,見不到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找不到涂涂變得特別傷心、難過。
2、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涂涂為什么會遇見陌生人?(因為涂涂一個人亂跑,離開了爸爸媽媽)。
教師:涂涂跟誰走了?(陌生人)什么是陌生人呢?(不認識的人)。
教師:他怎么會跟陌生人走呢?結果怎么樣?
教師:結果怎么樣?
教師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教師小結: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壞人會同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里,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景中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
情景一: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xx說:“xx,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今天沒空來接你,讓我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你認識她嗎?如果你不認識她那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教師小結:我們遇到不認識的人,不跟他走,這樣,陌生人見騙不了小朋友只好自己走了。
情景二:小朋友正在草地上做游戲,一位陌生的叔叔進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叔叔給你吃巧克力?!?BR> 教師提示:陌生人給的東西能不能吃啊?為什么不能吃?(不能吃,別人的東西不能要)。
教師:那我們應該對陌生人說什么呢?(叔叔,我不吃巧克力。)如果陌生人又拿玩具給小朋友玩,小朋友該怎么做呢?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么?(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叔叔,不用了)。
教師小結: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都不能收,因為我們不認識她,不知道她是不是騙人的,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好。
三、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快過新年了,快放寒假了,小朋友在家里不能一個人跑去去玩,一定要和爸爸媽媽或者是大人一起出去。在外面玩的時候不能自己跑的太遠,不能跟陌生人走。每天我們放學后也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一起回家,不要一個人亂跑。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
1.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案例、引起幼兒對防拐騙防誘拐的重視。
2.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誘拐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1.收集有關被拐騙方面的新聞。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誘拐知識。
3.了解一些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一)導入。
1.學生自由發(fā)言,陳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2.呈現主題。
(二)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1)柴偉是鄭州市民,一個月前他16歲的兒子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突然走失,經過多方打聽,柴偉得知兒子被人販子賣到了山西黑窯場做了苦工。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樣丟失孩子的家長,幾位家長開始聯(lián)合在山西黑窯場尋找孩子。在將近兩個月的尋找過程中,他們只找到了一家丟失的孩子,卻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識的童工。這三個孩子,都是剛從山西被解救出來的。
子郭蘭軍。郭蘭軍花言巧語將其騙到了他的老家———呂梁山區(qū)一個山村,并強迫王靜做了他的媳婦。從此,王靜開始了她噩夢般的135天。近日,記者從北京警方獲悉,9月19日,王靜被北京警方解救。她安全了,但至今那些非人的生活仍在夢里折磨她。王靜的生活因此發(fā)生了很多變化。她希望她的經歷能夠警醒那些上網聊天的女孩,不要輕信網友。
(三)小組討論: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訓,我們應如何防拐騙防誘拐?
(四)防拐騙防誘拐知識。
1.掌握動向。告訴孩子,外出一定要跟家長“請假”。
2.教點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并要求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3.防陌生人。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告訴孩子,只有醫(yī)生、護士、父母才能接觸他(她)的身體,如果不認識的人這樣做,孩子應盡快躲開。要鼓勵孩子說他遇到的任何事情,要耐心地聽孩子向你訴說他(她)的遭遇。
4.約法三章。父母與幼兒園、學校要講定通常來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師熟悉情況,把接送人的電話號碼告訴教師,無人接送時,就留在幼兒園、學校,或請教師打電話給父母等接送人。
5.迎客有別。對于單位或自家的客商,一般不帶回家中洽談生意或就餐,以防來日因生意場上“翻臉”而影響子女。因為在兒童心目中,來家做客的叔叔、阿姨都是好人。
6.巧施“偽裝”。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識在門口放幾雙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難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訴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7.及時報案。一旦失蹤,父母應立即到公安局(失蹤地或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報案。當發(fā)現孩子被拐騙或被綁架后,更應主動向公安機關提供已知的情況,不可抱有僥幸心理與犯罪分子“私了”,或懼怕“撕票”而不敢報案。
(五)幼兒討論:上當被拐騙后如何自救?
(六)上當被拐騙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的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圖。在摸清對方的意圖后,要想方設法,在適當的時候,尋找借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軟禁,要裝作很順從的樣子來麻痹對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機會就接近窗戶、天窗、通氣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辦法向鄰居、路人呼救,或者寫紙條、扔東西。紙條內容大概是“我被壞人關在××地方,請報警”,這不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清潔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見到警察、機關單位等要想辦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后,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找。逃出來后,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lián)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七)小結: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希望這次的活動能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誘拐的重視,也希望幼兒能從中學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誘拐知識和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一
設計意圖:
現在社會上的拐騙兒童、拐賣幼兒的案件日益增多,在新聞、論壇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尋人啟事,多數是尋找兒童、老人和有智障的人,但也有個別是大學生。與家人走失對每個家庭來而言,是誰也不愿意發(fā)生的事情,但往往瞬間的疏忽和自身防范意識的缺乏就會導致走失現象的發(fā)生。因此,從小樹立初步的防范意識,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一些求救的方法是本活動的主要目的。
活動目標: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范意識。
2、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和家人走失時應怎么求救。
活動準備: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課件;
2、獎品:紅蘋果標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你知道嗎,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險的,瞧,火帽子就遇到了,我們來看看吧。
二、觀看故事《媽媽不見了》,并討論:
1、火帽子是怎么走丟的哪?
2、媽媽不見了,火帽子怎么了?要是我們不見媽媽了,你會怎么樣的?
3、要是你,看見小朋友在哭,你會怎么做?
4、你和媽媽外出時,應該怎么做?你會怎么做?
教師小結:媽媽和你坐車上幼兒園時,你要緊緊拉住媽媽的手,不能像火帽子一樣東張西望的,松開媽媽的手,跑來跑去的,這樣很容易和媽媽走失的。上公交車時,也不能急著自己上車,要和你媽媽一起上車。上車后,要注意安全,不能在車上跑動,以免摔傷。
三、開展“有獎竟猜”游戲,教師提問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個紅蘋果標簽。
(1)在超市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么辦?請誰來幫忙?
(3)在幼兒園跟父母走失了,你該怎么辦?
四、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如果小朋友和家人一起上街時、逛超市時不小心走失了,一定要像聰明的一休一樣,沉著冷靜,開動腦筋想出各種辦法(如:在超市里:請超市的服務員、站在原地不動;在街上:請警察、大人幫忙)我們小朋友們平時要準確地記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址、家里及父母的電話號碼及工作單位,尤其要記住爸媽的手機號,以便走失時及時和他們聯(lián)系。
活動分析:
活動第一部分:播放課件《媽媽不見了》,通過生動的畫面將幼兒帶入到“火帽子上幼兒園”的情景中去。幼兒們認真的欣賞故事,隨著情節(jié)的變化,幼兒們的表情也隨之波動。如:火帽子與媽媽走失,大聲哭喊時,幼兒們也顯得十分的緊張。這時,我引導幼兒找出問題的所在,提問:“為什么火帽子和媽媽會走失呀?”,“媽媽走失應該怎么辦哪?”讓幼兒想想問題如何去解決它,接著再提出“你看到小朋友在哭,你會怎么做?”讓幼兒懂得去幫助他人。最后,我總結了故事中的要點,使幼兒對故事有深刻的領悟,知道上街時要手拉著大人,上公交車要和大人一起上等,懂得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二
1、讓學生了解壞人拐騙小孩子時慣用的手段,從而提高防范意識。
2、讓學生提高警惕,萬一遇到壞人應該機智自救。
識破壞人的陰謀,學會自救。
相關課件
(一)導入:視頻:兒歌《不上你的當》(2分鐘)
板書課題:親愛的小孩!
(二)新授:(25分鐘)
1.出示校內兩例離家出走案例,生反思:他們這樣做會產生什么后果?生回答。
2.出示全球兒童拐賣數據和圖片,令人揪心。
3.面對打拐,怎么辦?中國反拐在行動。
4.作為學生的我們,怎么辦?怎么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5.常見的拐騙招數及對策。
(1)被花言巧語利誘,你怎么辦?
場景一:3歲的寶寶在小區(qū)游樂場玩,一個陌生的中年叔叔走過來給了她一顆棒棒糖,還說要帶她去動物園玩。(小組討論)
對策一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只要是陌生人給的東西吃的或玩具,都不要接受,如果陌生人要帶你去游樂場、動物園,千萬不要跟著走。告訴陌生人爸爸媽媽就在身邊,把陌生人嚇走,或者大叫引起周圍人的注意。請小組上臺演一演。
(2)陌生人要求開門,你怎么辦?
場景二媽媽出門買菜去了,留你一個人在家,這時有人敲門,你問誰啊,外面的人說:“我是你媽媽的同事,你開開門,我給你帶禮物了。”
對策二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家,只要是陌生人,無論說什么原因要你開門,我們都不應該開。告訴陌生人,只有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回來了才能開門。師和生演一演。
(3)我代你父母接你回家,你怎么辦?
場景三你父母今天沒空,讓我來接你一起去吃飯或者回家。對策三對策:打電話給父母確認。
(4)游樂場找不到父母、老師,你怎么辦?
場景四在熙熙攘攘的游樂場,你跟著一個小姐姐從滾筒滑梯到太空艙,又從蹦蹦床到氣墊床,等小姐姐走后,你才發(fā)現自己找不到父母、老師了。對策四我們應該清楚記得家人的電話和自己的住址,要學會認路和辨別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在游樂場與父母、老師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會兒,然后請工作人員幫忙找到廣播室求助。
6.(游戲,我是小判官)如何防止被騙?防被騙十條。(5分鐘)
(1)外出保證在父母視線內。
(2)不到人員擁擠處。
(3)不輕信陌生人。
(4)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聯(lián)系方式給陌生人。
(5)不要和小伙伴們玩?;颡氉栽谕鈺r,大手大腳,容易讓壞人認為你家很有錢,從而起了壞心眼。
(6)一定要和父母或者家庭其他成員按時回家,不要相信陌生人代父母接你。
(7)抵制誘惑,拒絕陌生人的飲料、糖果、禮物和摟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8)熟記家庭住址、電話、父母名字。
(9)不要到荒涼偏僻的地方玩耍。
(10)培養(yǎng)自己的防騙意識,了解防騙知識和方法。
7.防拐防騙兒歌(5分鐘)
(1)不和陌生人說話的歌謠:小白兔,上學校,見生人,有禮貌。不說話,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
(2)不和陌生人走的歌謠:我家有個小花狗,生人接它它不走。搖搖頭呀擺擺手,見了媽媽我才走。別人誰接我我也不走,只有我的媽媽來接我我才可以走。
(3)陌生人想搭訕的歌謠:一個人,上學校,問我什么不知道。低下頭,快點走,前面追上小朋友。
(五)小結:(3分鐘)
1、學生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小組討論)
2、班主任總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希望節(jié)課能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的重視,也希望同學們能從中學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方法.愿同學們開心地學習,平安地生活。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三
對學生進行放拐騙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1課時。
一、拐騙者常用的誘騙手法
1、“權威誘惑法”
這類拐騙者之前做過一些“功課”,他們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們的初步信任。拐騙者大致會這樣說:“我是受你爸爸、媽媽委托,帶你回家。”
2、“物資利誘法”
這種誘騙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樣禮物要送給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帶路引路法”
誘騙者利用孩子善良、樂于助人的品格引誘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場的路怎么走嗎?能不能帶我去啊?”
二、學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騙、綁架?
放學時如果不是自己的親人來學校接,要及時地告知老師。
外出游玩時要征得家長同意并將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說明大概的返家時間。
養(yǎng)成進出家門隨手關門的習慣。
不單獨與素不相識的人同乘無人看管的電梯。
上下學、外出游玩、購物時,與同學、朋友等結伴同行。
不搭陌生人的便車。
不接受陌生人的錢財、玩具、禮物或食物。
駕車的陌生人問路,要與其保持一定距離,不可貼近車身。
不獨自通過狹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獨自去偏遠的公園、無人管理的公廁,一人獨處空屋時要關好門窗。
不要把家中的鑰匙掛在胸前。
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財富。
陌生人佯稱你家中有緊急事情時,可立即報告老師、并與父母取得聯(lián)系,以確認是否屬實。
應當熟記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以及家長姓名、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在急需聯(lián)系時取得聯(lián)系。
三、如果發(fā)現自己被拐賣,你該怎么辦?
若在公共場所發(fā)現受騙或受到威脅,應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并尋求幫助;
采取傳小紙條等方式向外界暗示你的處境,請求幫助,設法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
不斷尋找機會向公安機關報案,撥打電話、發(fā)送短信或通過網絡等一切可與外界聯(lián)系的方式盡快報警,說明你所在的地方、買主(雇主)姓名活動聯(lián)系電話。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四
活動準備:視頻、隔壁班級陌生家長2名。
活動過程:
1.在觀看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
2.引導幼兒談論,能不能這樣做?這樣做會怎么樣?那應該怎么做?
3.師小結。
場景一:一個“陌生人”手拿遙控飛機,利用教師指導盲點,對部分幼兒進行誘騙。場景二:一名“拐騙者”拎著旅游包,以去公園玩、家長在外等為借口,把一名幼兒進行拐騙。
1.如果有陌生人給你糖吃,怎么辦?
2.在媽媽與別人說話時,你被其他的東西吸引,走丟了,怎么辦?
3.如果有陌生人問你的家在哪,一直跟著你走,怎么辦?
4.爸爸媽媽不在家時。有陌生人要你開門,怎么辦?
播放關于拐騙的案例視頻,提高小朋友們防拐防騙的防范意識,小朋友們看的非常認真并對案例上的兒童感到傷心。最后講解防拐騙的安全知識,并引導孩子們積極表達自己對拐騙的看法和如何防拐防騙。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五
1.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遇到熱情的人懇求你透露個人信息時,應該要保持警惕,拒絕對方。
3.遇到喊你幫忙帶路的人,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騙去走偏僻的路,防止被壞人跟蹤或迷路。
4.不要隨意跟陌生人走,即使是認識的人,也要保持警惕,問清對方的去向,再決定是否同行。
5.對于陌生人主動提供給你的食物、飲料,很可能存在危險,一定不要吃、喝,以防被毒害。
6.對于說帶你去找父母親人的人,很可能是一個騙局,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騙。
7.不要相信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可能是騙子設下的陷阱。
8.對于陌生人主動提出帶你離開危險區(qū)域的人,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騙。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六
滑滑梯。
視頻、隔壁班級陌生家長2名。
(一)播放視頻。
1.在觀看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
2.引導幼兒談論,能不能這樣做?這樣做會怎么樣?那應該怎么做?
3.師小結。
(二)情景演練。
場景一:一個“陌生人”手拿遙控飛機,利用教師指導盲點,對部分幼兒進行誘騙。
場景二:一名“拐騙者”拎著旅游包,以去公園玩、家長在外等為借口,把一名幼兒進行拐騙。
(三)講解應對方法。
1.如果有陌生人給你糖吃,怎么辦?
2.在媽媽與別人說話時,你被其他的東西吸引,走丟了,怎么辦?
3.如果有陌生人問你的家在哪,一直跟著你走,怎么辦?
4.爸爸媽媽不在家時。有陌生人要你開門,怎么辦?
播放關于拐騙的案例視頻,提高小朋友們防拐防騙的防范意識,小朋友們看的非常認真并對案例上的小孩被拐賣事件感到傷心。最后講解防拐騙的安全知識,并引導孩子們積極表達自己對拐騙的看法和如何防拐防騙。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七
2、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對防拐騙防走失的重視。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走失知識和走失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1、關于防拐騙走失的ppt課件,情景視頻。
2、請客人老師扮演陌生人。
(一)情景導入:
1、教師組織幼兒去超市,走到超市門口時,教師假裝接電話說有事離開一會。并叮囑幼兒不要亂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客人老師拿著糖果貼紙玩具,充當陌生人過來假裝問路說,哎!小朋友,你們知道新宏幼兒園在哪嗎?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師只給陌生人,那么陌生人要請求孩子幫忙帶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兒園。
3、另一位客人老師將拐騙演練情景錄成視頻作為案例放到課上講解。
(二)結合視頻,講述走失及被拐騙的事例。
(三)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防拐騙防走失知識。
(四)幼兒分享自己經歷過的.走失經歷及處理辦法。
(五)小結。
告訴孩子記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要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騙、被綁架時,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八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識,
2、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被拐騙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對防拐騙防走失的重視。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走失知識和走失被拐騙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教學準備:
1、關于防拐騙走失的ppt課件,情景視頻。
2、請客人老師扮演陌生人。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教師組織幼兒去超市,走到超市門口時,教師假裝接電話說有事離開一會。并叮囑幼兒不要亂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客人老師拿著糖果貼紙玩具,充當陌生人過來假裝問路說,哎!小朋友,你們知道新宏幼兒園在哪嗎?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師只給陌生人,那么陌生人要請求孩子幫忙帶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兒園。
3、另一位客人老師將拐騙演練情景錄成視頻作為案例放到課上講解。
二、結合視頻,講述走失及被拐騙的事例。
三、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防拐騙防走失知識。
四、幼兒分享自己經歷過的走失經歷及處理辦法。
五、小結。
告訴孩子記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要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騙、被綁架時,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小班篇十九
1、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一、通過故事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放假了,一天涂涂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面玩,涂涂松開爸爸媽媽的手一個人跑去其他地方玩,一個陌生人走到涂涂面前對他說:小朋友,公園里有小猴玩雜技表演很好看,并要帶涂涂去看,涂涂就跟著陌生人走了。結果陌生人把涂涂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涂涂再也回不了家,見不到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找不到涂涂變得特別傷心、難過。
2、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涂涂為什么會遇見陌生人?(因為涂涂一個人亂跑,離開了爸爸媽媽)
教師:涂涂跟誰走了?(陌生人)什么是陌生人呢?(不認識的人)
教師:他怎么會跟陌生人走呢?結果怎么樣?
教師:結果怎么樣?
教師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教師小結: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壞人會同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里,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景中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
情景一: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xx說:“xx,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今天沒空來接你,讓我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BR> 教師提示:你認識她嗎?如果你不認識她那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教師小結:我們遇到不認識的人,不跟他走,這樣,陌生人見騙不了小朋友只好自己走了。
情景二:小朋友正在草地上做游戲,一位陌生的叔叔進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叔叔給你吃巧克力。”
教師提示:陌生人給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不能吃,別人的東西不能要)
教師:那我們應該對陌生人說什么呢?(叔叔,我不吃巧克力。)如果陌生人又拿玩具給小朋友玩,小朋友該怎么做呢?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么?(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叔叔,不用了)
教師小結: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都不能收,因為我們不認識她,不知道她是不是騙人的,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好。
三、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快過新年了,快放寒假了,小朋友在家里不能一個人跑去去玩,一定要和爸爸媽媽或者是大人一起出去。在外面玩的時候不能自己跑的太遠,不能跟陌生人走。每天我們放學后也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一起回家,不要一個人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