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唐詩心得體會(模板11篇)

字號:

    心得體會是個人在經(jīng)歷某種事物、活動或事件后,通過思考、總結(jié)和反思,從中獲得的經(jīng)驗和感悟。我們?nèi)绾尾拍軐懙靡黄獌?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唐詩心得體會篇一
    第一段:
    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對中國文學、文化、語言、歷史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貢獻。對于我個人來說,接觸了唐詩之后,我對詩歌、文學、生活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感悟。唐詩的語言簡潔明了,情感深厚細膩,讓我真正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
    第二段:
    唐詩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其中的“清平調(diào)”被譽為是詩史上具有極高地位的詩篇。作者杜甫為人豁達開放,他在繁重的生活壓力下,仍然能夠保持深刻的思考和對人生真諦的領悟。如《登高》:“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生活中的種種瑣事,都能夠成為靈感來源,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唐詩的深邃性與多樣性。
    第三段:
    唐詩的文化內(nèi)涵也是值得借鑒的部分。唐詩傳達出一種靈動的、具有中國哲學特色的感覺。無論是文化,還是文學,白話及詩歌都受到唐朝文化的深刻影響。 每一首唐詩都包括了一些概念,根據(jù)相應的十大古漢字,我們可以讀懂唐詩的含義,其中涉及到的人性、宇宙觀、生活哲學,更是讓這些詩歌具有了更為深刻的內(nèi)涵。
    第四段:
    唐詩還對我個人有著教益。雖然唐詩的語言不易理解,但是每一次讀完一首詩后,我都會有一種深刻的感悟。體驗到了詩歌的美好,也有教會了我在生活中如何看到美好與精彩。例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提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一句話便包括了人生哲理的大智慧,這種感覺讓我對唐詩的欣賞與喜愛都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第五段:
    唐詩的藝術(shù)性也是無以倫比的。唐詩在表現(xiàn)意境、情感和思想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藝術(shù)特點。 唐詩讓我了解到文學所包含的意義遠不止于語言的表達,而是要在其中通過語言的藝術(shù)性來表達情感、思想和生命的價值觀,這也是唐詩代表著中華文化精髓之一的根本原因。
    結(jié)尾:
    總體來說,接觸唐詩帶給了我極大的啟示。 我可以感受到唐詩對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深刻影響。即使是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21世紀,但唐詩的生命力卻從未消失,每一代詩人都在從中汲取力量,和靈感。 我相信唐詩的神韻會一直延續(xù)下去,繼續(xù)在后代的心中燃起火焰。唐詩的價值不容小視,我們應該更多地去了解、欣賞、體味唐詩的美。
    唐詩心得體會篇二
    唐詩草是漢字書寫的基本功,是字跡漂亮、端正勻稱的前提。唐詩草的練習,可以提升我們的書寫水平,改善書寫姿態(tài),鍛煉手腕和手臂的力量。同時,唐詩草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是了解中國書法美學的重要途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和感悟,我深感唐詩草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技術(shù)價值,下面我將就這方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與感受。
    一、唐詩草起筆須得磨,入手時切勿慌。做好練習準備
    唐詩草的起筆和落筆的順序很重要,要在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前提下做好落筆方向的規(guī)劃。唐詩草起筆須得磨,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唐詩草的字形較為奇特,如果起筆急躁,不僅有可能出現(xiàn)偏拗或者歪斜之現(xiàn)象,還會影響字形的美感,所以我們在練習唐詩草的時候,首先需要做好練習準備,讓自身保持在一個輕松的狀態(tài)下。
    二、勿讓殼痕羞眼見,緩緩收筆透方圓。在曲折中突破技術(shù)瓶頸
    一個人的書寫水平往往可以從他的收筆處看出來。唐詩草尤其需要注意筆畫的收筆,使之透方圓,有條不紊。因為唐詩草的筆畫通常都比較長,如果在收筆處一步偏差,就可能破壞整個字形的美感。另外,與普通的楷書或行書不同,唐詩草的筆鋒交錯、曲折,需要多方面突破技術(shù)瓶頸,一遍遍地反復練習,才能達到熟練的水平。
    三、寫作培植韻律感,字體要疏體要密。盡情展現(xiàn)個性
    唐詩草是一種帶有韻律感的書寫形式,這是它的特色所在。為了培養(yǎng)自身的韻律感,我們需要重視唐詩草的字體和字密。字體疏則顯得手脫,密則顯得錯雜,我們要依照自身的狀況進行選擇,并盡情展現(xiàn)個性。寫一個整整齊齊的唐詩草是一件好事,但最好的唐詩草,不應該是那種沒有個性化特色的字體,而是能突出每個人個性的以個體風格為特色、稍具特異美感的字體。
    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熟練掌握唐詩草可以提升你的個人魅力與影響力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需要重視環(huán)節(jié)、持重待人。在許多人的眼中,練習唐詩草并不能直接提升自己的魅力,然而,它卻可以急劇地增強一個人的文化藝術(shù)底蘊,在平日工作和學習提升自己形象及更好地受人賞識、承襲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五、練字之余不要忘了品味古訓,唯有此功才不會落空
    詩草練習固然重要,但對于一位練習唐詩草的人來說,了解唐詩草的歷史和傳承同樣重要。悟出文化內(nèi)涵,領略書法之美,在練字之余,要時常閱讀古訓,而只有這樣,那么練字之勞才不會白費。因此,對于想要學好唐詩草的人來說,積極了解唐詩草的背景知識和文化內(nèi)涵,理性而深入的思考唐詩草的美和關(guān)聯(lián),不失為一種更好的提高練習水平的漫漫長路。
    唐詩心得體會篇三
    《唐詩三百首》唐詩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的標志,從小開始讀詩,以后對我會有很大幫助。當時我并不了解詩中的意思,后來,上了小學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注音版《唐詩三百首》,通過爸爸用白話文的方式給我講解,我開始自已讀這本書,并逐步了解詩中的意思。其中我特別喜愛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李商隱、杜牧的詩。唐詩三百首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例如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寫了廬山的香爐峰瀑布,巨大的瀑布如雪白的絹緞垂掛在山壁上,有如一條直上直下的大河,仿佛天上的銀河墜落人間,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它那雄偉壯觀的氣勢,感嘆我們國家如此美麗的江山,我們應該保護這一切,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我們的家。
    還有很多描寫感情的詩,比如孟郊的《游子吟》、陸錦的《送兄》、李白的《送友人》等,其中我尤為喜歡《游子吟》,父母對我的愛就象春天的陽光一樣照耀、溫暖著我,這首詩使我懂得了感恩,我一定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李紳的《憫農(nóng)》描寫了當時封建社會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的悲慘畫面。這讓我體會到我們應該尊重勞動者,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詩中還有如祖詠的《望薊門》等描寫報國大志的詩,讓我懂得要愛自已的國家,知道要感謝解放軍叔叔們,有他們才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登鸛雀樓》這首詩是王之煥寫的,它讓我明白了若想看得更遠、更廣,就得再往上爬一層樓;惟有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達到更高的目的`,實現(xiàn)自已的理想。
    爸爸媽媽說這本書里有我們老祖宗千年流傳下來的精神,為我打開一扇扇看世界、看人生、看歷史的奇妙窗戶,我覺得讀唐詩三百首使我一下子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實現(xiàn)夢想,就要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不僅是為我們自已,也是為祖國。
    唐詩心得體會篇四
    唐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藝術(shù)表達和卓越的藝術(shù)技巧,吸引了無數(shù)讀者。我對唐詩詞的賞析與閱讀是從小開始的,通過學習與欣賞,我深深感受到了唐詩詞所散發(fā)出的美與智慧,為人生增添了許多的韻味。
    首先,唐詩詞給我?guī)砹藢ψ匀坏母形?。唐詩詞中描繪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變幻多樣的氣象,通過對自然的觀察與思考,詩人們抒發(fā)出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比如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余》:“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痹娭幸郧镆沟募澎o和地表倏然升起的瑞光作為描寫對象,將詩境描繪得極其真實而動人。這讓我深刻認識到自然界的美妙和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其次,唐詩詞讓我感受到了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唐代詩詞以率性豪放、深情厚意為主要特點,描寫了人們的喜怒哀樂,展現(xiàn)了人生的喜悲離合。例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痹娭幸宰髡呶萆岜磺镲L摧毀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失意和憂傷。這些情感起伏,使我仿佛置身于古人的境況中,感同身受,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再次,唐詩詞啟發(fā)了我對人生道理的思考。唐詩詞總結(jié)了人生百態(tài),傳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金庸如《登高雜詩》中的“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边@四句簡練的詩句,道出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對我有著重要的啟示,讓我明白人生無常,要珍惜眼前,做好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和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
    最后,唐詩詞激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通過閱讀唐詩詞,我對言語表達的技巧與藝術(shù)得到了提高,學會了用簡練而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掌握了一些修辭手法,如借景抒懷、寫景抒情等。這些都為我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靈感和借鑒。
    總之,唐詩詞是中華文化瑰寶,也是一扇認識世界和自我內(nèi)心的窗戶。通過閱讀與欣賞,我領略了唐詩詞之美,也感悟到其中的智慧和道理。同時,我也從中汲取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提高了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與審美能力。唐詩詞是一座瑰麗的文學殿堂,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心靈驛站,感受到前人的智慧與生命的力量。
    唐詩心得體會篇五
    提到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不禁會有人想到唐詩宋詞,都會以唐詩宋詞為傲。但真正的作品是需要讀者的共鳴,需要讀者對文學作品塑造的藝術(shù)形象具有具體的感受和體驗,這時我想到了老師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審美的享受,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強烈反應,從而領會到文學作品的意義。
    “沒有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打就跨,永遠受制于人,受人宰割;而沒有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沒有民族人文精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不打自垮,自甘受制于人,自愿受人宰割。”中科院院士、華中理工大學教授楊叔子如是說。古人留給我們的財產(chǎn)要積極地繼承和發(fā)揚,沒有民族精神的國家是不可能有長足發(fā)展的,所以說朱熹的那段話真不為過“須是先將詩來吟詠四五十遍,方可看注。看了又吟詠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液浹洽,方有見處”。
    唐宋名詩詞中既有“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边@么美的景色描寫,也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種千古壯觀的絕句,還有“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感嘆。這么具有魅力的詩句在課堂上的'教授有時總會死氣沉沉,老師的講解總是在分析詩句,讓這么美的東西變得枯燥無味,因此我們要改變教學策略,讓民主進課堂,采取平等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自由的質(zhì)疑問難,大膽發(fā)言。激起學生的熱情后,讓他們讀--感悟--再讀,讓讀者和作者的心境有相通感,那樣的教學才是出彩的,學生才會受益。
    當然對于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要繼承性的發(fā)揚,并在我們的實際中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具有階段性特征的文化,才會讓文化之路走得更遠,才會讓文化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
    從小在老師的引導下,我愛上在浩瀚的書海中暢游。讀散文,看小說,賞宋詞。然而,我最愛不釋手的還是那本《唐詩三百首》。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真正領略到她的魅力。
    我常常感受每首詩真摯的情感。每當看到媽媽為我操勞時,我就會想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毙W畢業(yè)了,同學們要分別了,我會用“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期待與他們重逢。
    閱讀《唐詩三百首》,我發(fā)現(xiàn)領略詩人的詩句也是一種享受。我學會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維,享受一會兒“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難于上青天。每當下雨時,我便感受到杜甫對春雨的喜愛,“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當聽到美妙的樂曲,我會感慨“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后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fā)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為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jīng)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為他沉醉,被他啟發(fā)。那么,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心得體會篇六
    唐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它凝聚了一代代詩人的智慧和感悟,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藝術(shù)享受。作為讀者,我深深地被唐詩詞所打動,沉浸其中,從而有了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唐詩詞給了我一種美的享受。唐詩詞以其獨特的韻律抒發(fā)了文人墨客們對自然景色、愛情、友情等各種情感的體驗和表達。這些詩詞形象鮮明,細膩入微,語言流暢,如行云流水。例如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边@兩句描寫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夜晚,讓人們仿佛親眼目睹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詩詞之美,讓我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其次,唐詩詞給了我一種思想的啟迪。唐代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繁榮而自由的時代,因此唐詩詞在思想和藝術(shù)上都呈現(xiàn)出了強烈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性。有的唐詩表達了對社會現(xiàn)象的批判和思考,有的唐詩表達了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和思考。例如杜甫的《綠肥紅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边@兩句傳達出杜甫在亂世中所抱持的深深的憂國憂民之情,反映了他對亂世的思考和對社會現(xiàn)象的反思。這樣的詩詞讓我不僅可以欣賞到詩人的才華,更能引發(fā)我對社會問題和人生問題的思考。
    再次,唐詩詞給了我一種人文情懷。唐代詩人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各種人物形象,展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人生和人情。他們的筆觸細膩入微,生動傳神。例如白居易的《長恨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妾招商旅,不廢甲兵。”這些詩句表達了白居易對平凡百姓的關(guān)心和對社會問題的批判。這樣的詩詞讓我對人性和人情產(chǎn)生了更深的思考,促使我更加關(guān)注和珍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互動。
    最后,唐詩詞給了我一種審美的提升。作為藝術(shù)的杰作,唐詩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的韻律優(yōu)美,意境豐富,用字精準,意蘊深遠。例如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暗數(shù)歸魂峽,高懸石壁酒。冷月無邊涼,風高陣陣細?!边@樣的詩句讓我體會到了詩歌之美,認識到了文字的魅力。通過欣賞和閱讀唐詩詞,我對于優(yōu)美語言的追求和審美意識得到了提升,從而對一切美好事物有了更深的感受和體驗。
    總的來說,唐詩詞給了我一種美的享受,一種思想的啟迪,一種人文情懷,以及一種審美的提升。正是通過欣賞和閱讀唐詩詞,我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唐詩詞的瑰麗世界永遠值得我們?nèi)ヌ剿骱推肺丁?BR>    唐詩心得體會篇七
    小時候,我們都會用稚嫩的聲音朗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當?shù)歉哌h眺,我們又總會自然地想起那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身處異地的我們,獨自過節(jié)時,便會惆悵著感慨“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那么,是什么提煉了我們生活中這些平常的感觸呢?——是唐詩吧!它總是離我們這么近,我們甚至忘了感嘆它是跨越了一千年的時空巨變來到了今日與我們相見。那風花雪月、關(guān)山大漠、大江東去、楓林晚秋、野舟橫渡的景象今天看來是否還如詩人營造的那般原汁原味已無法想見,但有種感覺是相通的,與歲月無關(guān),與文化相系。
    無論是讀唐朝哪一位詩人的詩,都會讓你有一種親切的感覺。他們的詩就如同隨手拈來,似乎毫不費力似的。“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啬晏祀H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绷谠摹稘O翁》讓人在輕松愉悅之中,感受著詩歌帶來的自然清新的情趣。雖然有賈島的“推”“敲”的故事,寫出唐人作詩的辛苦。也有詩人盧延讓的“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的苦吟。但那也是詩人們的一種渲染,一段詩歌佳話而已。真的是那樣的話,那杜甫不早就把頭發(fā)也捻光了,李白也早就骨瘦如柴了詩來自心靈的感悟。靈光閃現(xiàn),心有所動,便成就了詩作。這不是嘔心瀝血就可以做到的。沒有渾厚的文化基石,沒有深邃的知識修為,再沒有閃動的靈感。光憑死學苦學如《紅樓夢》里的香菱者,也只是得其皮毛,而終不見其精髓了。個別詞句的“推”“敲”,只是作者在成就了的創(chuàng)作里尋求意境的逼真罷了。
    學習唐詩,平淡自然中卻蘊涵著無窮的回味。初學唐詩,也沒有覺得有什么過人之處,只是明白如話,如實描繪而已,毫無新奇可言。久久的品味,才覺得回味悠長,醇香綿綿不絕。“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一氣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以酒開頭,寫離情別緒。平淡中感受到情意綿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币笠箨P(guān)切之情,盡在離別的酒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鼻檎x相隨,永不孤單。很有“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意趣。前者是到處是朋友,后者則是朋友相互關(guān)心掛念,在天涯海角也不會孤單落魄的。人生就是這樣,聚少離多。面對現(xiàn)實,只有振作起來,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生活?!熬龁枤w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币粋€“卻話”將眼前之景變作了未來之景,讓你去細細體味這其中的奧妙。相思之意便立現(xiàn)于眼前,情意之綿綿非文字可表達的明白。
    學習唐詩,如入一片綠洲,到處鳥語花香,景色宜人。讓你有美不勝收的感覺。這里剛剛才“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蹦抢镆呀?jīng)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再回頭時就有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比嗣嫠铺一?,多么美的描繪?。〕z人的楊貴妃,身在蓬萊仙境,難忘人間恩愛。面對大唐來使,以“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嬌媚,讓人憐惜之情倍增,肝腸痛斷。就連生活在錦江邊上的杜甫,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依舊不忘感受著春天帶來的賞心美景?!包S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蹦欠被谰笆怯^賞不盡,身前身后,熱鬧非凡。而這景色有時候變幻莫測,讓人感到在目不暇接之中,有一種傷感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出來?!白夏凹t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痹谕ㄍL安的大道上,寶馬香車,絡繹不絕。才子士女們花團錦簇地到玄都觀里看那盛開如火的桃花?!鞍佼€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天。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边@里才看完桃花回來,轉(zhuǎn)眼之間,便是遍地的菜花盛開了。詩人們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將這大千世界都注入了詩中。讓人們感受詩韻帶來的美的享受。好景處處,但好景不能久長。詩人們用他們智慧將這轉(zhuǎn)瞬即逝的美景在詩中凝固了下來。
    學習唐詩,感受詩人們豐富的想象力。豐富的想象力讓詩的意境變得更為深廣幽邃。只是幾十個字的詩篇,卻讓你的眼前有著無限廣闊的境界以及絢麗多彩的景物出現(xiàn)。給你以驚奇,給你以出乎意料的喜悅?!鞍装l(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逼娣逋黄?,讓你無緣的驚訝,如此長的白發(fā),這愁緒需要多少??!三千是一個具體的數(shù)字,在眼界里完成一個無限的延伸,把那不盡的愁形象化了。變無形于有形,遂成為抒發(fā)愁緒的精典?!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眼前的春景是如此的秀麗,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讓人感受著這美景給人帶來的愉悅。作者筆鋒一轉(zhuǎn),以“千秋”、“萬里”將時間和空間無限地延伸開來,歷史的滄桑變化被濃縮到詩作里來了。
    詩,不是簡單的依照一定的形式,只要按照要求做到了,就是好詩。好詩如同美人一樣,不僅有著婀娜的身姿,還要有高雅的情趣,以及從內(nèi)心里透出的典雅的氣質(zhì)。這不是裝出來的,這是一種修為,一種自身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尤其是唐詩,是凝聚著詩人們豐厚的文化沉積和不斷地追求著的創(chuàng)新活力。詩歌來源于生活,是大唐那種文化氛圍,滋養(yǎng)著詩歌的健康發(fā)展。也是大唐的那種積極向上,寬宏大度的社會現(xiàn)實,給了詩人們一個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也給了他們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詩人們傾心于寫作,并在相互交流和學習中不斷的提高著自己的創(chuàng)作水平。詩人們在創(chuàng)作中的認真細致的觀察,讓詩人的詩作,有著意想不到的神奇的效應。在描繪出事物的本來情形時,又蘊涵著豐富的的哲理意義?!俺林蹅?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眰€人的不幸是無法阻擋車輪前進的軌跡的。與其感嘆時光的流失,不如振作起來面對生活?!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边@是由佛理參悟出來的妙句。心中有你,天涯即眼前,心中無你,眼前即天涯。詩人以人生的豪邁來替代告別時的傷感和沉悶?!疤旖中∮隄櫲缢?,草色遙看近卻無?!睕]有細致入微的觀察,怎么能寫出如此真切的句子。其中也暗含著勃勃的生機,是在細微處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出來的?!耙盎馃槐M,春風吹又生。”這遍及天涯海角的青草,在野火里完成涅槃,在春風里更加的生機勃勃。生命的頑強不是能夠隨意摧殘了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通過描繪,人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新的事物是在舊的事物的基礎上產(chǎn)生出來的。新的日頭就將在夜的離去時升起,新春在與舊的年夜告別后來臨。如此神來之筆,不得不讓你驚嘆不已!
    文學是離不開生活的。唐詩也是這樣的。詩人們一直與這個時代息息相關(guān)著,他們見證了時代的蒸蒸日上,也見證著時代走向衰亡。
    “寧做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睆姶蟮奶仆醭専o數(shù)的男兒奔赴邊疆,建功立業(yè)。也惹得許多讀書人,投筆從戎,希望通過軍功來達到封侯拜將千古留名?!澳袃汉尾粠倾^,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睆娛⒌膰以杏隽撕肋~的詩篇,字里行間無不閃現(xiàn)著豪情和樂觀的氣概?!皩ふ抡淅系裣x,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李賀在詩里表現(xiàn)出的對皓首窮經(jīng)地死讀書,在這個建功立業(yè)的時代里又能有什么大的作為。希望能夠橫刀立馬為國家沖鋒陷陣?!皥蟮命S金臺上意,提攜玉龍訓君死?!北憩F(xiàn)出作者奮不顧身地為國家而奔走效勞的決心?!扒嗪iL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邊塞生活是艱苦的,但詩人們詩中所表現(xiàn)出的精神卻是積極向上的。王之渙、王昌齡、王瀚,還是高適、岑參,還是其它的詩人們,都以其詩歌的豪邁書寫著唐帝國的強盛和向上樂觀的積極情懷。敗亂時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寫出社會分配的嚴重不公給社會帶來的慘狀,也預示著大唐王朝開始走向衰落。詩人們面對著官貪吏虐的社會現(xiàn)實,在發(fā)出了“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也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憤怒的吶喊。只能無奈地嘆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薄吧膛恢鰢?,隔江猶唱后庭花”了。醉生夢死的生活中這亡國的災難在悄然來臨。
    范文二: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有著悠久的詩歌傳統(tǒng),中學語文教材中詩歌的比重較大,因此詩詞鑒賞題也就成了中考語文卷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然而,詩歌是語言的高度凝煉,沒有足夠的積淀就很難真正理解詩歌的意蘊,而中國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年代又離中學生過于遙遠,因此,多數(shù)考生都覺得詩詞鑒賞題難度較大,無從下手。下面談談我研修后的幾點心得體會。
    按照詩歌表現(xiàn)內(nèi)容的不同,古典詩歌大致可以分為山水田園詩、詠物詩、邊塞詩、詠史詩和詠懷詩等五類。
    山水詩的特點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即作者筆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他們的主觀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
    詠物詩的特點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歡詠物。大自然的玩物,大至山川河流,小則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的對象,都可以寄托人的感情。
    邊塞詩是表現(xiàn)軍旅生活的詩作,往往表達作者對戰(zhàn)爭的厭惡、對和平的向往、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以及對建功立業(yè)的抱負等。
    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作者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喟嘆朝代興亡的變化,或感慨歲月倏忽變幻,或諷刺當政者的荒淫無度,從而表現(xiàn)作者閱盡滄桑之后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傷今懷古的憂患意識。
    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作者往往因一事有感,發(fā)而成詩,即為抒懷。
    “詩以言志”,盡管詩歌的內(nèi)容可以涉及思親,送友、懷鄉(xiāng)、贈人、戰(zhàn)爭、寫景、狀物等多種體裁,但最終都是為了抒發(fā)感情。在賞析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作品意象特征。
    古詩意象往往寓繁于簡、寓萬于義,以高度濃縮的藝術(shù)形象誘發(fā)想象,產(chǎn)生奇特的審美效果。鑒賞作品時,不僅要著眼于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象,還應透過它們的外表,看到其中諸如的意蘊和感情,注意主客觀兩方面融合的程度。
    2、體味詩歌情、景、事交融的意境。
    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fā)感情,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特色。情景交融的手法有容情入境、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要把握景的形象性,詩歌往往用比喻、夸張、景物烘托、氣氛渲染等藝術(shù)手法來體現(xiàn)神韻。
    3、領會詩人表現(xiàn)的情感。
    詩歌往往表達作者寄托的感情,透過所寫的景、物、事,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美好的理想和生活的`哲理。要分析感情寄托的問題,就要推敲作品中蘊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即“知人論世”,這樣才可能準確地領會詩人真實的情感。同時,還要注意作者的邏輯思維過程。詩人經(jīng)過對材料的選擇、取舍、概括、最后才構(gòu)成藝術(shù)形象。因此,分析詩中詞句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也能很好的體會到詩人的情感。
    4、留意作者的觀察視點和角度,分析作者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內(nèi)容、不同的生活遭際、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藝術(shù)素養(yǎng)和藝術(shù)風格,詩人可能從不同角度去反映各種題材,甚至同一題材。因此做題時要仔細體味其思想上、內(nèi)容上的細微差別。
    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可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前者有直抒胸臆和即事抒懷兩種,后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描寫手法有虛實相生、動靜結(jié)合、明暗對比、以小見大、懷古惜今、粗筆勾勒和細部描繪相結(jié)合等。具體用什么寫法,由主題需要決定。
    5、感受修辭手法的藝術(shù)效果。
    在古典詩詞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相當普遍的。一般而言,在整體構(gòu)思上經(jīng)常用到擬人、比喻、雙關(guān)、象征、比興、借代、反問、設問、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鑒賞時要根據(jù)它們各自的特征和功能,理解并領會詩歌。
    在欣賞古典詩詞時,尤其需要注意作品中“典故”的運用。用典,使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在增強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我們的閱讀造成了一定的障礙。要是不能正確理解其中典故的含義,就會直接影響對整個作品的鑒賞。所以,必須對作品中的“典故“有個初步的理解,透過典故的本義,進而理解其在詩中所蘊涵的意義。
    總之,古詩詞鑒賞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在把握其規(guī)律的同時,大量古詩詞的背誦積累才是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根本。
    范文三:
    深遠的意境,優(yōu)美的韻律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古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是小學生接觸了解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好教材。但由于古詩的形式體制、遣詞造句等方面與現(xiàn)在的語言習慣差別很大,因此,古詩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往往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介紹講解,強調(diào)字詞,逐句解釋。學生埋頭筆記,學會的標準就以會背、會解釋來衡量。學生究竟從詩中領會了多少美的意境,無從談起;究竟得到多少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也無從落實。其實,古詩的教學也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發(fā)展他們的思維,鍛煉他們的能力,讓古詩教學也充分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特點。
    一、從整體入手,啟發(fā)學生思維有些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一般從字詞著手,逐詞逐句理解,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詩弄得支離破碎,也使學生學習失去了新鮮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探索性。我認為只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學過程,從全篇著手,從整體出發(f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積極性。例如,教學《惠崇春江晚景》這一首詩時,教師精心設計了這一問題:你認為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古詩,興趣倍增。他們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相互討論等辦法尋求答案,各抒已見,教師再適當加以點撥,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運用多種手段,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選入小學教材的好多古詩,大多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題材,如《小兒垂釣》、《蟬》等,在教學這些古詩時,不妨讓學生自己來表演詩中的人物動作,使學生在開開心心演小品的過程中,體會詩中所描寫的內(nèi)容,增加對詩意的理解。再如,在教學《早發(fā)白帝城》、《山行》等詩時,教師也可以運用簡筆畫來輔助教學。教師畫上一座高高的白帝城,學生添上朵朵彩云;教師畫上一條長江,請學生加上一葉小舟,再畫上重重高山;或是請學生動動腦,畫出其中一句的畫面。在作畫過程中,學生在逐步加深對字詞、詩句的理解,同時因為動腦又動手,興趣濃,積極性高。隨著教育技術(shù)的現(xiàn)代化,多種媒體都可以參與到古詩教學中來。學生可以從屏幕上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也可以在音響中感受”處處聞啼鳥“。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為了調(diào)動學生學古詩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嘛。根據(jù)古詩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實際,教師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用心編排教學過程,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古詩學習中,讓學生見前人之所見,聞前人之所聞,想前人之所想。讓學生在古詩學習中掌握一些,不斷向課外拓展。另外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反復吟詠,在誦讀中品詩情悟詩理
    漢語言文學講審美、體驗、感悟、直覺,體現(xiàn)了漢民族獨特的心理結(jié)構(gòu)和思維方式。用方塊字連綴而成的中國古典詩詞,一直洋溢著一種獨具魅力、生生不息的靈性風韻。靈性是古典詩詞的一種鮮活氣脈,故非吟誦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韻?!案腥诵恼?,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義?!睂W生在教師指導下口誦心悟,咀嚼體會,共鳴感奮,潤養(yǎng)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積蓄精神的原動力。古典詩詞教學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發(fā)現(xiàn)。吟誦創(chuàng)造了令人陶醉、充滿激情的學習情境,促使主體與主導、作品與讀者進行深刻對話,激勵學生探索的熱情和責任感。因此詩詞教學就該多一些聲并茂的誦讀,少一些學究解經(jīng)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樂,少一些正襟危坐的嚴肅;多一些聯(lián)系自我的體驗,少一些微言大義的挖掘。
    二、搭建學習的平臺,促進知識與能力相生相長
    一般來說,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越豐富,他們對詩詞的領悟就越豐富深刻。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夯實作為新知識生長點的知識基礎。這個基礎包括作品積累、詩詞常識、鑒賞方法、背景知識以及一些主要詩歌流派的風格特點等。
    1、注重作品積累,嚴格要求學生背誦一定量的課內(nèi)外作品,在背誦中豐富積累,在吟詠中感悟陶冶。
    2、引導學生收集資料,掌握詩詞的一般常識。比如詩詞的題材類別、意象、意
    境、風格、表現(xiàn)手法、朗誦技巧等。
    3、推薦并指導學生閱讀詩評名家賞析詩詞的文章,讓學生走進經(jīng)典、走近名家大師,這樣既有助于對所學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又能從中學到賞析詩詞的方法。
    4、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詩人傳記,走進詩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時代風云、生活遭際、理想情感、品性情趣在作品中的反映,從而提高詩詞賞析水平,并能從中感悟人生的真諦和生活的哲理。
    三、拓展學習方式,在合作對話、互相促進的開放式探究學習中整體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又是詩歌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主要應在三個方面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一是幫助學生確定探究的問題。如“詩的意象與詩的情感主旨”、“詩詞中的聯(lián)想和想象”、“詩人的風格與詩詞的主題”、“詩詞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中,這些問題應該分為更具體更小的問題,以便于學生的學習。二是從資料的來源、搜集、取舍等方面對學生給予指導。三是組織和指導學生把學習的結(jié)果進行交流。
    總之,詩詞的教學有別于實用文體的教學,應該把鑒賞美的語言、培養(yǎng)美的情感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與文本對話的興趣、欲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對話的過程之中,誦讀,聯(lián)想,感悟,賞析,評價,探究,讓學生在詩品、詩意、詩情、詩格、詩韻匯成的大海中遨游。只有這樣,古詩詞的教學才抓住了根本。
    唐詩心得體會篇八
    唐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以其優(yōu)美的韻律和深刻的意境贏得了世人的贊美。在我上唐詩課的這段時間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唐詩的獨特魅力。唐詩的字字珠璣,句句針砭,給人以以人生哲思、情感抒發(fā)的啟迪。在閱讀中,我仿佛走進了一個個千年之前的風云人物和紛繁世界,感受到了他們的思考和感動,仿佛置身其中,仿佛跟他們一起感受生活的悲歡離合。唐詩如一幅幅畫卷,將那個繁華昌盛的盛世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我深刻領悟到詩人飽含的感情和對生活的熱愛。
    第二段:學習唐詩的方法
    在學習唐詩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學習方法,使我更好地領悟和欣賞唐詩。首先,我學會了研讀注釋與解讀詩意的技巧。唐詩雖然表面上很簡單,但背后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詩人對時代的思考。通過研讀相關(guān)的注釋,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詩句背后的含義和意境。其次,我經(jīng)常通過背誦和默寫來加深對詩句的記憶和理解。通過反復書寫和背誦,我能夠更好地體會到詩句的韻律和情感,使我能夠更準確地把握詩人的意圖和表達方式。最后,我會與他人交流和討論,從不同的角度和觀點來審視詩歌。通過與他人的對話和思辨,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詩句的內(nèi)涵和價值。
    第三段:唐詩對我的影響
    學習唐詩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或者增加文化修養(yǎng),更重要的是它對我個人的影響和啟迪。唐詩教給了我審美的眼光和品味,讓我能夠更加敏感地察覺美的存在和表達。唐詩中所展現(xiàn)的深邃思考和流暢動人的語言風格,使我更加認識到語言的美麗和力量,從而激發(fā)了我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熱情和追求。此外,唐詩也教會了我恪守時代的責任和抱負。唐朝是一個文化繁榮的時期,詩人們面臨著世俗的虛榮和誘惑,但他們卻始終堅持自己對時代的思考和追求,為后世人留下了無數(shù)的佳作。這種對時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勵著我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積極地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四段:對唐詩的感悟
    在學習唐詩的過程中,我對唐詩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首先,唐詩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詩人們對人生的熱愛和對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詩人們通過詩歌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痛苦和追求,通過詩句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傳遞給讀者。唐詩通過真實、深刻的描繪,呈現(xiàn)了人性的深處和生活的本質(zhì),引發(fā)讀者的共鳴和思考。其次,唐詩給予我一種美的審美體驗和心靈的撫慰。唐詩中所展現(xiàn)的山水田園、宮廷風情和愛情故事,以及對人生苦樂皆是人生常態(tài)的洞察,讓我能夠獲得一種純粹的美的享受和心靈上的慰藉。最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唐詩的價值和作用。唐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我們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唐詩的經(jīng)典與智慧跨越了時空,永遠熠熠生輝。
    第五段:展望未來
    在唐詩課學習的這段時間里,我收獲頗豐,也明確了自己未來的努力方向。作為一名學生,我將繼續(xù)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不斷探索和領悟唐詩中的智慧和美。作為一位文藝工作者,我將努力創(chuàng)作具有時代感和人文關(guān)懷的作品,傳承和發(fā)揚唐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作為一名文化傳承者,我將積極傳播和推廣唐詩,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欣賞唐詩的魅力。我相信,在未來的道路上,我會繼續(xù)與唐詩為伍,感受它的美與智慧,分享它的魅力與情感,為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做出自己的貢獻。
    唐詩心得體會篇九
    掩卷嘆息,心中似有塊壘久久不能化開。好久沒有這種感覺。
    閱讀之時,心隨文字而動:時而激越,時而低沉,時而意氣風發(fā),時而惆悵哀凄;時而感傷離別之苦,懷揣思鄉(xiāng)之痛,慨嘆韶華易逝;時而又縱情山水,迷戀風月,追尋芳華。
    唐詩是中華瑰寶,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明珠。唐代的詩人更像是滿天的星斗,數(shù)量眾多,人才輩出。初唐有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樣的四杰,盛唐有李白、孟浩然、王維等天才,即使大唐國運由盛而衰,卻還有了不起的杜子美,晚唐仍出了杜牧、李商隱這樣的著名詩人。
    唐詩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幾乎生活中所有的事物、情感都可入詩。唐詩里有時事史實,有名山大岳,唐詩里有愛恨情仇,有悲歡離合。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辟R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寫的是自己在官場沉浮五十余載,八十多歲告老還鄉(xiāng)時的情景。離家多年,自己到成了故鄉(xiāng)的外鄉(xiāng)人。實際上,我們許多人常年漂泊在外,總是計劃著等到某個時候就回家去,但真正等到回家的那一天,可能自己已成了一個故鄉(xiāng)的外鄉(xiāng)人。
    從上大學開始就離開了故鄉(xiāng),算來已有十五六個年頭了,中間也曾回去過幾次,但都只是匆匆來去,并未久留。最近一次回去,發(fā)現(xiàn)許多老人已經(jīng)去世了,昔日的小伙伴都已各自成家立業(yè),見了面也已無話可說。孩子們好奇的跑來串門,要看一看這個“傳說”中的親戚。那情景真是“笑問客從何處來”呀!
    多少次夢回故鄉(xiāng),多少次在夢里走過一條條兒時的小路,翻過一道道兒時的田埂、山梁??烧嬲氐搅斯枢l(xiāng),真正踏上了夢中的小路,卻又發(fā)現(xiàn)故鄉(xiāng)竟是這樣巴掌大的地方!
    歸來了,卻總是還有一種淡淡的感傷縈繞心頭,揮之不去;離開了,卻還有幾許尷尬和無奈。
    少年時也想學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背一卷詩書,仗一柄長劍,踏上萬里未知的旅途。雖歷經(jīng)波折,時常餐風露宿,卻覽盡天下山水,訪盡天下名士,結(jié)交天下知己,縱情青春,好不快哉!
    即使在前進的路上碰得頭破血流又何妨?“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即便是有一天追求功名的道路被阻絕,那就看開些吧“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放手也是一種灑脫。去過一種“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需歸”的生活,或是與清風明月相與還,多好!
    紅顏彈指間,剎那芳華。珍惜美好的時光,工作之余,捧一卷詩書,共千古風流,美哉,人生!
    唐詩心得體會篇十
    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優(yōu)美的語言魅力,吸引了無數(shù)的讀者和研究者。作為一位熱愛文化藝術(shù)的人,我對唐詩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在閱讀中有了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段:唐詩的獨特魅力
    唐詩以其獨特的韻律和意境給人以深深的震撼。無論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還是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都給人以美的享受。其中一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這些句子展現(xiàn)了唐詩的簡潔而深刻的表達方式,使我不禁為古人的才華和智慧而贊嘆不已。
    第二段:唐詩的豐富內(nèi)涵
    唐詩不僅僅是一種藝術(shù)形式,更是一種思想的表達。從白居易的《長恨歌》到李白的《將進酒》,唐詩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人生的思考。唐詩以簡潔的詞句展示了古人對人生、對愛情、對友情的理解。每讀一首唐詩,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找到了心中一直追尋的答案。
    第三段:唐詩的時代背景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之一,也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唐詩以其獨特的風格和主題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特點。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作品描繪了唐朝繁榮昌盛的景象,使人仿佛穿越時空,領略到了古人的生活和情感。
    第四段:唐詩的價值傳承
    唐詩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有著深遠的影響力。當代的很多文化作品中都能看到唐詩的影子?,F(xiàn)代作家紛紛引用唐詩的經(jīng)典語句,使作品更具韻味。而在中國古代文化傳統(tǒng)教育中,學生也會學習并背誦好些唐詩,以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唐詩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內(nèi)涵,是我們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段:我對唐詩的體會
    在閱讀唐詩的過程中,我深深地被其獨特的韻律和意境所吸引。唐詩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每讀一首都會給我以啟迪和思考。在學習唐詩的過程中,我不僅僅是學習古人的才華和智慧,更是向古人學習如何生活和思考問題。唐詩給我的啟迪使我更加熱愛生活,珍惜時間。同時,我也開始嘗試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借鑒古人的表達方式和藝術(shù)特點,以此來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深度。
    綜上所述,唐詩是一種特殊的藝術(shù)形式,它以其獨特的韻律和意境給人以深深的震撼。它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使人從中獲得靈感和思考。唐詩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具有深遠的影響和傳承價值。通過學習唐詩,我也對文化藝術(sh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體會。我將繼續(xù)深入研究和欣賞唐詩,增加自己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
    唐詩心得體會篇十一
    首先,我感謝唐詩,感謝她使那些古代大師們不朽的藝術(shù)和精神千百年來得以源遠流長。走進《唐詩》,其實就是走進一個神奇迷人的王國,那是一個人類精神之花全面盛開的季節(jié)。我們的大師從一張張薄薄的書頁上站起來,沿著字里行間向我們走來,一襲古裝,長發(fā)飄飄,風姿萬千。古樸雄渾的王之渙,閑靜淡雅的孟浩然,飄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頓挫的杜甫,清揚暢麗的白居易,奇詭璀璨的的李賀,等等等等。
    《唐詩》描寫了祖國山河之美,抒發(fā)了憂國憂民之情,敘說了悠閑的田園之樂,講述著生活中的點滴哲理。上至朝政國事,帝王生活,下至民生疾苦,兒女私情,種.種悲歡離合都描寫得詩情畫意,詩中浮畫,畫中露意,意中達情。對自然風光的熱愛;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懷念;對深厚友誼的珍惜;對國家盛衰的感慨;對壯志將士的贊美,在《唐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我獨愛《唐詩》,獨愛其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古雅的詩歌意境,獨愛一個個不羈的靈魂,可與之攜手同游,可與之相對品茗。無論是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胡天八月,還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謂城客棧;無論是“花論燈如晝”的元夜,還是“有暗香盈袖”的黃昏,或笑,或泣,或長歌,或短嘆,或無語徘徊,或滔滔不絕,都是那么地今人難忘。
    《唐詩》使我看到了詩的千變?nèi)f化,知道了唐代詩歌眾體兼?zhèn)?,五古,七古,律詩,絕句,風格異彩紛呈,不僅在中國詩歌史上獨占鰲頭,在世界詩歌上也是無與倫比的!捧一本《唐詩》,在書香之中傾聽那自遠古而來卻清晰的聲音,心也隨它飛躍在大川深谷之中??梢钥吹教圃娫跐£柦^琵琶女傷感的眼神中停留;在霓裳羽衣的奢華中掠過;在哀鴻遍野的戰(zhàn)場上空徘徊;在妙絕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讀《唐詩》,恰適與古人的一次情感對白,可以在霎那間拋開都市的繁華,在詩句壘起的世界里尋找一種別樣的心境,尋找靈魂的樂土。
    讀《唐詩》,體會咀嚼書的味道,每一頁都有春的繁華,秋的凄涼;每一頁都有夏的燥熱,冬的寧靜。從《唐詩》中,我們可免汲取養(yǎng)分,陶冶情操,滋潤心靈,可以提高我們的藝術(shù)鑒賞力,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yǎng)。誦讀《唐詩》,讓我們熟悉和掌握了一種文學,在文學之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
    有句俗話說:“熟詩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可以表達和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它是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渲泄。這就是詩歌的漫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