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優(yōu)秀14篇)

字號:

    教案不僅是教學的指南,也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教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合理的教案安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一
    1、 能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 能基本讀懂課文,了解樹的年輪。樹冠的的有關知識。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
    制作電腦課件:年輪和樹冠;課外閱讀有關年輪的科普知識。
    一、觀察課件,導入新課。
    1、 展示樹的形貌。年輪的課件,讓學生觀察樹冠南北兩面的疏密形態(tài),年輪的圓圈及其寬窄形狀。,結(jié)合課外搜集的有關樹的資料,從科學知識的角度介紹觀察的畫面。
    3、 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詞句。
    、 提出讀不懂的問題。
    二。初讀。感知。
    1、 找三名學生接讀全文。(邊讀邊解決讀中遇到的詞句問題)
    2、 默讀,思考:從小槐樹和老槐樹的談話里,你了解樹的哪幾點知識,并在課文里劃出記號。
    3、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交流的情況,根據(jù)學習交流效果,但是否需要集體交流)交流后,把幾點簡略的寫在筆記本上。
    三、分角色朗讀。評讀。
    1、 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練習。(體驗角色,揣摩朗讀語氣。)
    2、 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評讀。
    四、讀文畫畫。
    讀讀課文中年輪部分的談話。再弄懂年輪后,畫出年輪圖,并標出樹齡和方向。教師找?guī)追鶊D展示。
    五、布置作業(yè)。
    畫好年輪圖,回家給父母介紹年輪知識。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二
    1、會認本課“剃、執(zhí)”等10個字,會寫“表?膽”等12個字,理解相應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和感受。
    1、學生反復誦讀,通過品讀,抓住重點詞句,用多種方法來理解句子,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分析總結(jié)“我”和老剃頭師傅剃頭的不同之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我”給小沙剃頭的內(nèi)心感受。
    1、抓住重點詞句,用多種方法來理解句子,體驗情感。
    2、分析總結(jié)“剃頭大師”指的是誰。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剃、執(zhí)”等10個字,會寫“表、膽”等12個字,理解相應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認識“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和感受。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出示理發(fā)圖片。
    2、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理發(fā)嗎?今天,我們來見識一位“剃頭大師”,看看他是怎么給別人理發(fā)的。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剃頭大師)。
    3、質(zhì)疑課題,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預設以下幾種答案:
    (1)為什么以“剃頭大師”為題目?
    (2)“剃頭大師”剃出的頭很好看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并標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爭取把課文讀正確。
    2、聽范讀課文的錄音,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3、試著讀課文。
    (課件出示)展示閱讀要求和提示: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借助漢語拼音品讀,并反復多讀幾遍,課文中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做到正確朗讀課文。
    學生按照要求朗讀課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在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課件出示)。
    剃頭執(zhí)木尺否則罵人仇人習慣受刑厘米摸耳朵。
    指名讀這些詞語,注意讀準:翹舌音“受、仇、執(zhí)”,前鼻音“慣”。
    5、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
    表膽鬼理奪罵仇差付倍雖件。
    自由讀,指名讀,師生糾正讀音:
    注意讀準:平舌音“雖”,翹舌音“差、仇”,前鼻音“膽、件”。
    (2)學生寫生字。
    a、識記生字。
    你是如何識記這些字的?
    (1)形聲字構(gòu)字規(guī)律識字:膽理罵仇倍。
    (2)熟字比較。如:麥一表兔一鬼奇一奪著一差。
    (3)組詞擴展:雖然一件文件付錢付出。
    b、鏈接前置性學習,反饋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小組內(nèi)評價書寫。
    c、小組長匯報本組內(nèi)寫的錯別字或不規(guī)范的字。
    d、依據(jù)小組長的匯報,重點對以下幾個字進行范寫指導。
    “表”——上面的豎壓住豎中線,下面別漏掉一撇。
    “鬼”——第六筆的撇從口中而出,第七筆是豎折彎勾,第八筆是撇折。
    “雖”的第八筆是提。
    e、學生針對易錯的生字再次練寫。
    f、展示學生作品。
    6、同桌互相聽讀課文,鞏固生字、新詞的認識。
    三、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輕聲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用生字卡片檢查)(課件出示)。
    噩夢:做內(nèi)容恐怖的夢,并引起焦慮恐懼為主要表現(xiàn)的睡眠障礙。
    監(jiān)督:察看并加以管理。
    發(fā)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冤家: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對頭的意思。
    耿耿于懷:有心事的.樣子。不能忘懷,牽縈于心。
    時髦:新穎符合時勢潮流。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課件出示)。
    第一部分(1自然段)表弟小沙膽小,什么都怕,尤其是怕剃頭。
    第二部分(2~6自然段)老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的情況。
    第三部分(7~18自然段)“我”給小沙剃頭的經(jīng)過。
    (板書:小沙怕剃頭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過程“我”給小沙剃頭的經(jīng)過)。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10個會認的字,會寫了12個字,了解了“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生反復誦讀,通過品讀,抓住重點詞句,用多種方法來理解句子,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分析總結(jié)“我”和老剃頭師傅剃頭的不同之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課件出示)。
    剃頭執(zhí)木尺否則罵人仇人習慣受刑厘米。
    摸耳朵表弟膽小鬼理發(fā)眼神差付錢雙倍雖然一件。
    2、談話導入: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我”給小沙剃頭的事情,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探究“我”是怎么當“剃頭大師”的。
    二、朗讀課文,重點感悟。
    1、自由讀文,看看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有什么不同?從文中找出來,和同學交流。
    (1)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的過程:(課件出示)。
    “老師傅習慣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會咬住一綹頭發(fā)不放,讓小沙吃盡苦頭。這還不算,老師傅眼神差了點兒,總把碎頭發(fā)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癢得小沙哧哧笑……跟受刑一樣?!?BR>    老師傅剃頭,小沙的感受是?(跟受刑一樣。)為什么會這樣?
    預設:因為老師傅的老掉牙的推剪,會咬住一綹頭發(fā)不放,讓小沙吃盡苦頭。
    預設:老師傅眼神差了點兒,總把碎頭發(fā)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癢得小沙哧哧笑。(板書:害人精:小沙吃盡苦頭受刑一樣)。
    (2)“我”是怎樣給小沙剃頭的?(課件出示)。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給他圍上,再擺出剃頭師傅的架勢,嚓嚓兩剪刀,就剪下一堆頭發(fā)。”
    “我覺得自己像個剃頭大師,剪刀所到之處,頭發(fā)紛紛飄落,真比那剃頭老師傅還熟練。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我這樣隨意亂剪,頭發(fā)長長短短,這兒翹起,那兒短的只剩下一厘米?!?BR>    “我剪掉幾根翹起的長發(fā),又把頭發(fā)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頭發(fā)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頭皮。一眼望去,整個頭上坑坑洼洼,耳朵邊剪得小心,卻像層層梯田?!?BR>    2、“我”和剃頭師傅誰剃得好?
    預設:當然剃頭師傅剃得好,因為“姑父還要付雙倍的錢”。
    預設:而我剃完頭發(fā)之后,小沙“一照鏡子,大叫一聲,像見了鬼一樣?!?BR>    (板書:剃頭大師:熟練隨意亂剪見了鬼)。
    3、“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分別指誰?為什么這樣稱呼他們?
    預設:在小沙的嘴里,“害人精”是剃頭的師傅,因為小沙害怕理發(fā),他們給他理發(fā),弄疼他,讓他很不舒服。
    預設:“剃頭大師”是我對自己的稱呼,以為自己能理發(fā),特像“剃頭大師”的架勢。
    4、其實誰才是真正的“剃頭大師”,誰才是個“害人精”?
    (老剃頭師傅是“剃頭大師”,“我”不會亂剪才是“害人精”。)。
    三、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1、自由讀文,讀出感情。
    2、題目為什么用“剃頭大師”為題目?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預設: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裝懂,硬冒充“剃頭大師”,結(jié)果把小沙的頭發(fā)剪得不成樣子。
    預設:通過這件事,是在回憶童年的趣事,表達對童年的懷念。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三
    1、認識9個生字“煦、環(huán)、犁、耕、儼、嘴、棚、廠、盲”。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慢條斯理”、“欲言又止”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能根據(jù)提示語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3、體會孩子純潔善良的心靈。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能根據(jù)提示語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體會孩子純潔善良的心靈。
    1、大家知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嗎?
    2、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我畫什么》。板書:3我畫什么
    讀題。
    3、文中的5位小朋友也想有馬良那樣的神筆,那他們想畫什么呢?
    1、聽錄音,聽清:小朋友們用神筆畫什么?
    2、預習要求:
    (1)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
    (2)通過各種方法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儼然、七嘴八舌、欲言又止
    (3)讀通課文,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填空:
    五個小學生羨慕(),都希望自己(),用它()。
    3、檢查反饋
    (1)檢查字詞學習。出示詞語,指名讀。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及時正音。
    1、輕聲讀課文3——15節(jié),思考:文中寫到了哪五位小朋友?作者是怎樣描寫他們的?
    讀讀,填填:
    例:(卷發(fā))的小曼
    ()的周明()的元元
    ————————————
    ()的張小麗()的王斌
    ————————————
    2、交流朗讀文中的句子并概括。
    板書:卷發(fā)的小曼
    戴眼睛的周明
    翹鼻子的元元
    男孩似的張小麗
    認真提議的王斌
    師:作者通過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神態(tài)特征來描寫五位小主人公。
    小試身手:你能根據(jù)不同的特征,來描寫人物嗎?試試看:
    ()的()()的()
    ————————————————————
    3、文中的幾個小學生分別想用神筆畫什么?找到句子多讀兩遍,讀正確。
    4、同桌交流找到的句子。
    5、全班交流,指導朗讀句子。
    (1)“慢條斯理”的語氣怎么讀?
    (2)提問:“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小麗為什么這樣?讀出語氣。
    (3)假如有一支神筆,又只能畫一次,大家一定先讓小麗是因為()。
    6、四人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9——15節(jié)。
    7、想象說話:如果你有神筆,你想畫什么》
    這些小朋友的心靈是多么善良啊,他們都想到了自己的親人,想到了需要幫助的人。
    1、根據(jù)注釋填寫適當?shù)脑~語:
    (1)“我呀,”周明動作緩慢,不慌不忙地說:“要畫一個涼棚,給大街上的民警叔叔擋風遮雨?!保ǎ?BR>    (2)“我……”張小麗想要說又停住了。()
    2、想一想,寫一寫
    (1)假如有一支神筆,又只能畫一次,大家一定先讓小麗畫,是因為()
    ———————————————————。
    (2)假如你有一支神筆,你想畫什么?寫幾句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四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一、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把你的手伸到你的`口袋里,告訴大家你的口袋里裝了什么?
    2、出示課題。
    3、學生質(zhì)疑,板書同學們的問題。
    二、學生自讀,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
    2、找一找剛才提的問題的答案。
    3、匯報。
    三、自學生字詞。
    1、提示學習任務。
    2、采取小組合作加自學的方法自學本課生字。
    3、出示本課生字詞,檢查同學們的自學情況。
    四、讀課文。
    1、提示學習任務。
    2、采取不同的方法讀課文,師指導同學們的朗讀情況。
    五、小結(jié)。
    小結(jié)同學們本節(jié)課的表現(xiàn)。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五
    師:小朋友,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fā)現(xiàn),你們的家鄉(xiāng)是個非常可愛的地方!你們的介紹,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你們的家鄉(xiāng)。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qū)在最初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說不定因為你們的介紹,會使你們的家鄉(xiāng)成為著名的風景區(qū)呢!這次習作就請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景物。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于家鄉(xiāng)景物美妙的傳說,就更吸引人了!
    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了解全班習作的情況。
    修改習作
    評價標誰:語言是否通順明白、是否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1、自讀教材中的導語。
    2、讀自己搜集的描寫大自然的,勾畫出精彩片斷。
    3、抄寫在采蜜本上。
    4、鼓勵學生經(jīng)常做摘錄,養(yǎng)成好習慣。
    (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
    1、出示課本里的詞語。
    2、學生自己讀詞語,想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交流: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懸是相反的。
    4、說一說,還發(fā)現(xiàn)哪些詞有這個特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類似的詞語。
    大小 多少 東西 來往
    1、我會填
    (1)自己嘗試填一填
    (2)指名說說是怎樣填的,并說幾句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
    2、讀讀背背
    (1)自由讀成語
    (2)指名讀,讀準生字的音。認讀生字:姹、紫、嫣、繽、郁、旭、皓、崇、峻、懸、峭
    (3)引導發(fā)現(xiàn):看看每一行成語有什么特點?
    第一行:多用于寫花草樹木的
    第二行:寫日月的
    第三行:描寫山的
    (4)多樣讀
    (5)背誦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六
    1、學會9個生字,讀寫補課、竭力、發(fā)誓等詞語并能理解。
    2、通過閱讀,走進達麗瑪?shù)膬?nèi)心世界,深刻感受達麗瑪?shù)那楦凶兓?BR>    3、理解春天的雨點的深層涵義。
    4、感受教師對學生無私的關愛。
    結(jié)合故事情節(jié)的首尾照應,引發(fā)對達麗瑪情感變化的探究。
    深入文本,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第一課時
    一、導入: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意和希望的季節(jié),而春天的雨,潤澤萬物,有時也灑在人的心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文章《春天的雨點》,去感受春天的雨點撒過的痕跡!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自由閱讀文本,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將不理解的詞語圈出來。
    2、交流識字并結(jié)合語境解詞。
    (過渡語:讀完了課文,我有一個疑惑:這篇文章是主要寫春天的雨點嗎?那究竟主要寫了什么?)
    3、默讀課文想一想:
    (1)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2)事情是如何發(fā)生的?經(jīng)歷了怎樣的過程?最后結(jié)果怎樣了?
    4、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5、經(jīng)過以上分析,你能概括地說說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6、師生交流。
    三、引領自我感悟:
    1、過渡: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平淡的故事,讓達麗瑪?shù)娜松鷱拇烁淖?。我們自己來讀一讀課文,試著將感動自己的句子畫下來。(想一想,是什么感動了你?)
    2、交流。
    四、小練筆:能不能將自己的點滴感受寫在課本的一邊?就算是我們自己的收獲也好!
    第二課時
    一、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大致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寫下了自己初讀的感受。實際學習生活中,我們很多同學都有過這樣一種經(jīng)歷上課溜號!
    1、誰給大家解釋一下自己對溜號的認識?
    3、引導學生交流。
    (過渡語:文中的達麗瑪在老師上課的時候也溜號了,你能看出她溜號的時候心情怎樣嗎?)
    二、感悟變化
    1、閱讀文章第1自然段:
    (1)交流達麗瑪溜號的心情。重點讀悟她的心正和春風一起,游蕩在大草原上這句環(huán)境描寫。(通過環(huán)境描寫襯托達麗瑪當時內(nèi)心的自由與輕松。)
    (2)此時此刻,達麗瑪想到了什么?
    (3)有沒有注意到,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也出現(xiàn)了這些小動物,讀來聽聽。
    (4)達麗瑪有什么不同的表現(xiàn)嗎?
    (5)難道達麗瑪不再喜歡這些小動物了嗎?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呢?
    2、閱讀全文,看一看文章講了幾個小故事?能不能給每個小故事加一個小標題?
    3、學生交流。
    4、四個小故事,顯現(xiàn)出達麗瑪情感的變化,你能看出她的情感是怎么變化的嗎?
    三、感悟師生情
    1、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呢?從文中找到支持你觀點的語句。
    (1)達麗瑪坐下來,她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她多像一只渴望飛出籠子的小鳥,偏偏還要多關一會兒?。ㄉ钪杏龅竭^這種情況嗎?你是怎么想的呢?)
    (2)、達麗瑪聽出來了,老師的嗓子沙啞了。達麗瑪看到了,老師的嘴唇發(fā)干了。(適時引導:老師為什么嗓子啞了,嘴唇干了?生活中,你可曾體會過這一點?體會老師對達麗瑪?shù)母冻?。?BR>    (3)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補課了。(這說明了什么?)
    (4)她沒答理跑來討好的自己的叭兒狗,沒去看心愛的小羊羔兒,不理睬調(diào)皮的小牛犢兒。細雨打濕了達麗瑪?shù)念^發(fā),她一直望著老師的背影消融在綠蒙蒙的原野里。
    2、面對老師的背影: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寫在本子上。(旁白:老師的背影,承載著對我們的責任;承載著對我們的關愛,她用自己堅強的身軀為我們遮擋風雨,卻淋濕了自己。老師,我想對您說: )
    3、綿綿的春雨一直沒有停:于是,烏罕娜在家門前看到了這樣的情景。誦讀語段,體會達麗瑪?shù)男δ槪?BR>    四、感悟希望:
    1、誦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七
    師:同學們好!現(xiàn)在我們先聊一個數(shù)學話題,能告訴老師什么叫平分嗎?(板書平分)。
    生:平分就是分成相等的兩份。
    師:世界上哪些事物可以平分?
    (生自由談。)。
    (再板書生命)看了“平分生命”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生:生命怎么可能平分呢?
    生:“平分生命”一定含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師:說得好,那我們趕快來讀讀課文吧,沒讀通順、沒讀過癮,別停下來。(學生讀書)。
    師:讀了這個故事,我給大家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猜猜老師想提的問題是什么?再讀讀書,猜一猜,看看誰是今天的問題專家。
    生1:老師,您也許會問“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2:“平分生命”贊揚了一種什么精神?
    生3:文中小男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學生都想猜出正確問題,老師微笑不語)。
    (學生很意外)能說說嗎?
    生:讀了文章,我很感動,喜歡這個小男孩。
    生:我覺得這個小男孩很了不起。
    師:和老師想法一樣,你喜歡他什么呢?
    生:他很勇敢。
    師:概括得好,請同學到文中找找表現(xiàn)男孩勇敢的語句,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
    師:把你畫的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讀后還要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四人小組合作時,要互相幫助,按1—4號順序說。
    生:小組內(nèi)交流。
    師:同學們推薦剛才發(fā)言最出色的同學,說給全班同學聽。(學生發(fā)言)。
    ······。
    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
    生:默讀課文,畫句子。
    師:畫好之后,咱們互相交流交流,交流之后,我們會知道更多。
    生1:我畫的句子是: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fā)出一絲聲響,只是向鄰床上的妹妹微笑。當抽血完畢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這句話可以看出小男孩甘愿為妹妹獻出自己的生命的偉大情懷,他以為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但他仍不忘向妹妹微笑。
    生2:“醫(yī)生叔叔,我還能活多久?”這是小男孩的話,這句話是小男孩顫抖地問出來的,因為他以為自己活不長了,他年僅10歲畢竟害怕死亡,這句也表現(xiàn)他對妹妹深深的愛。
    生3:“男孩猶豫了一會兒,最后點了點頭“。
    師:小組討論一下。
    師:猶豫的原因是小男孩以為抽血就是在抽掉自己的生命,但這僅僅是短短的一會兒,是親情促使男孩下定了死亡的決心,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妹妹的生命。他“最后點了點頭”看似簡單,細品,就會感受到親情的偉大力量。
    師:請同學們結(jié)合文中圖片感受一下貝貝的表情及心理變化。
    (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男孩害怕、勇敢、驚喜等心情,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師:同學們讀了這個感人的故事后,最想說一句什么話?說一說。
    生1:兄妹親情,平分生命。
    生2:愛是人間永恒的話題。
    生3:有愛才不會孤單。
    生4:只要有愛,才有美好的一切。
    生5:親情是勇氣的源泉。(眾生鼓掌,師點頭微笑)。
    師:親情是可貴的、偉大的,同學們無時無刻不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講一講你或別人充滿親情的小故事吧。
    生:講故事(略)。
    師:同學們,今天的課堂上充滿了情與愛。回家以后,請將你感受到的親情傳達給你的親人吧!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收獲幸福的。
    以疑促讀營造情景氣氛。
    在語文教學中,應多注重創(chuàng)設一種恰當?shù)那榫?,通過對情景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苯虒W一開始,教師富有新意的導入,以聊天的形式將學生輕松的帶入文本,以疑促讀,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欲望。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質(zhì)疑的興趣,學生都愿做老師的知心人,又都想成為“問題專家”,調(diào)動了學生讀書思考質(zhì)疑的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安排學生的合作交流恰到好處,給予了每個學生發(fā)表見解的機會。從而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重視學生、關愛學生,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變生硬灌輸為師生共同探討,使枯燥的課堂充滿感情和活力。如果教師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缺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會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情緒受壓抑,思維閑置,學習效果差,所以,教師必須結(jié)合教學的需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多組織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學習知識。
    本節(jié)課情景教學的設計,我認為有效地把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兄妹親情的偉大。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同時也對親情的愛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八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的天空的贊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學重難點: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體會作者通過對拉薩天空的贊美來表達對拉薩的無限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掛圖;生字卡片;有關拉薩的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有關拉薩的音像資料。
    2、拉薩是我國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西部,走進拉薩,去欣賞那里別具風情的迷人風光,去仰望那與別處不同的天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認讀生字新詞,了解詞意。
    (1)去掉拼音,讀準生字。
    (2)給生字找朋友。
    (3)讀準新詞,并再回到文中,讀懂新詞。
    (4)小組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3、先練讀課文,再把你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4、初步感知課文。讀了課文,你想說什么?學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引導。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二、精讀感悟。
    1、輕讀第一自然段,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1)拉薩的天空的特點:湛藍、透亮。
    (2)品讀比喻句。把“拉薩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體會到什么?
    2、自讀二至四自然段,用筆勾畫最能體現(xiàn)拉薩天空特點的語句。
    (1)小組交流,并讀一讀。
    (2)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3)全班交流品味,學生讀句,談體會。
    (4)圖片展示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九
    通過抓重點詞,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演一演,幫助學生了解人物心理。
    理解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并進行積累。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愛。
    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愛。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0課《5美元的故事》。
    2、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
    根據(jù)意思寫出對應的四字詞語。
    (1)形容心里不明白,困惑。(疑惑不解)。
    (2)形容忽然醒悟。(恍然大悟)。
    根據(jù)課文填一填。
    (拍賣員)聽了(小男孩)的話恍然大悟。
    (3)形容有顧慮,有話不敢直說或說話含糊不清。
    (4)形容什么東西都沒得到。(一無所獲)。
    (5)形容非常安靜。(鴉雀無聲)。
    根據(jù)課文填一填。
    (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地看著(小男孩),(會場)鴉雀無聲。
    這些四字詞語都特別好,如果你們能記住它們,并運用到你日常的說話和寫作中去,這樣你會變得更棒。
    3、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課文。
    快來回憶一下,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己說。
    誰能用這樣的句子說一說。
    在拍賣會上,()僅有的()美元買到了()的()。
    二、深入理解感悟課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小男孩特別想買一輛自行車。默讀第二自然段,哪些詞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想買自行車?用直線畫出來。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
    引導學生進入角色。
    師:你能帶著這種感情讀讀這句話嗎?
    師:同學們,要想讀好課文,我們可以用抓重點詞,體會人物心情和想象當時的情景等方法讀。選擇適合你的方法再去讀一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生:你為什么不出較高的價錢來買呢?
    師:我……我只有5美元。
    師:我們來把這一幕演一演,
    男生演小男孩,女生演拍賣員,老師讀旁白。
    3、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小男孩最后買到自行車了嗎?你是怎樣知道的`?在文中找一找,同桌說一說。
    生:復述第五自然段。
    師:咱們把這個情景演一演。
    演完后,老師問演小男孩的同學:“你在喊5美元的時候,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我?guī)缀踅^望了,認為自己沒有希望買到自行車了。
    老師問演拍賣場中的所有人的同學:
    師:你們不約而同的看著小男孩,會場上鴉雀無聲的時候,你們心中在想什么?
    生:誰都不要出價,讓小男孩買到車吧!
    師:你們?yōu)槭裁床怀鰞r?
    生:因為小男孩只有5美元?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四自然段。
    師:最后你們發(fā)出的歡呼聲,是為了什么?
    生:為小男孩買到車而歡呼。
    老師問演拍賣員的同學:“你的錘子落這么快,你在想什么?
    師:想快點讓小男孩買到車。
    師: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指名讀。
    師:那老師想問問你,小男孩為什么用5美元就買下了一輛漂亮的自行車了嗎?
    同桌說一說。
    全班交流。
    (1)所有的人不喊價。
    (2)所有的人都同情小男孩。
    (3)被小男孩的執(zhí)著感動(每輛車起拍時;小男孩總是第一個以5美元喊價,當最后一輛車時,小男孩幾乎絕望的又喊出“5美元”)。
    師:讓我們再讀讀這段感受一下人們善良和愛吧!
    板書:善良、愛。
    請你融入這愛的故事中再輕聲的讀一讀課文。
    作業(yè)布置: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同學利用課間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演一演。
    10、5美元的故事。
    善良愛。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十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聾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zhì)。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學習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fā);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聯(lián)系。
    三學習準備:學生可搜集一些名畫,如鄭板橋的竹,齊白石的蝦等,體會畫家技法的嫻熟。
    四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煉研讀專題。
    1(板題:魚游到了紙上)大膽推測“游”字的含義。使學生體會到是對作者的贊嘆,贊嘆其畫技高超,把魚畫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讓魚游到紙上的畫家又是誰呢?這句話又是誰說的呢?請帶著問題自由讀書,并盡量讀正確、讀流利。
    二自主讀書。
    1學生自主讀書、識字和寫字??牲c撥學生充分自讀自識,在讀中批注,并做到讀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檢查認讀情況,指導寫字。注意筆畫較多的字:港澈壺缸徽聾。
    3嘗試朗讀。面向全體,自由選擇段落朗讀。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評價和助讀。特別注意生字生詞和長句子的朗讀。
    4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看魚、畫魚)。
    5說說對“魚游到了紙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課時。
    一回顧復習。
    1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
    2上節(jié)課我們有什么問題沒解決?
    指名(師板書)。
    二讀書討論,解決疑問。
    1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并勾畫。
    2四人小組交流。
    三重點研讀。
    1讀5------7自然段,說說“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聾啞青年畫技高超,畫出的魚活靈活現(xiàn),如同真的金魚游到了紙上一般,這是對他的稱贊)。
    2反復朗讀,說說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使你感受到“魚游到了紙上”的。
    (1)用小女孩的話直接贊嘆。
    (2)細致的動作描寫也是在贊嘆他。
    (3)寫圍觀人物的贊嘆和議論。
    3學習作者所用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1)觀察方法:認真看,仔細聽。
    (2)描寫方法:語言、動作描寫和側(cè)面烘托。
    4出示插圖:作者略寫了圍觀人們的贊嘆和議論,如果讓你具體描寫,來表現(xiàn)青年畫技高超,你想怎么寫?(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后,從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說一說)。
    四研讀“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讀課文,體會“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快速瀏覽,找到相關段落,說說聾啞青年是怎樣使金魚游到心里去的。(結(jié)合“愛魚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地觀察,,刻苦地練習,進而體會到聾啞青年的勤奮與執(zhí)著)。
    3再次研討作者所用的觀察方法和描寫方法。
    (1)長期仔細觀察,并進行筆談。
    (2)舉止和神態(tài)描寫。
    4有感情地朗讀你認為描寫精彩的段落。
    五討論“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十一
    1、理解詩的內(nèi)容,通過幻想和想象,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學會本課九個生字和新詞,認識八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詩。
    重點: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難點: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第三節(jié)再編一段。
    1、理解詩的內(nèi)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
    1、 觀看美麗景色的畫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 教師說:當同學們看到鳥語花香、綠樹成蔭、藍天白云這些美麗的景色時,想到了什么?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 板書課題。
    1、 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生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下來。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糾正讀音,你認為哪些字的讀音應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哇”讀“wa”,輕聲。
    “汲取”中的“汲”讀ji
    4、老師簡要介紹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開魯縣,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書記。出版有兒童詩集《大象法官》《我喜歡你,狐貍》等。兒童詩《我像》獲全國作家協(xié)會第一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
    5、指名讀課文第一至四節(jié)。
    1、 從第一至第四節(jié)中選擇你喜歡的一節(jié)分組學習。
    自學提示:
    (1) 我想變成什么?為什么?
    (2)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小組討論。
    (3) 用讀或演的形式匯報。
    2、交流匯報。
    (1) 交流第一、二節(jié)內(nèi)容。
    (2) 學習第三節(jié)。
    鼓勵學生充分說。
    解決疑難:為什么說“藍天是我的課堂”?
    (3)、學習第四節(jié)。
    齊讀第四節(jié)。請學生說說對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啟發(fā)學生想象:遙遠的地方會是哪里?作者飛到那里干什么?
    3、學習第五節(jié)。
    (1) 指名讀第五節(jié)。分組討論:“我”要和爸爸媽媽商量什么?
    (2) 交流匯報。
    1、 配樂,同桌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互相評議。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2、 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向大家匯報。
    3、 配樂齊讀課文。
    1、 讀完課文,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充分說。
    教師總結(jié)。
    大自然是這樣美好!我們的生活是這樣美好!
    1、 指導背誦這首詩。
    2、 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第三節(jié)再編一段。
    3、 學會九個生字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1、 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
    2、 配樂齊讀課文。
    3、 指名讀第三節(jié)。要求:仿照這一節(jié),再編一段。
    (1)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想象。
    (2) 同桌相互說,相互評價。
    (3) 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向大家匯報。
    1、 依據(jù)板書內(nèi)容自己獨立試背。
    2、 指名分小節(jié)背。
    1、 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2、 小組內(nèi)相互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
    3、 小組代表匯報。
    悠 谷 腳 丫 軟
    營 柔 堂 遙
    4、 指導書寫。
    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悠:悠久 悠揚 悠閑
    谷:稻谷 谷子 深谷
    腳:腳印 腳步 腳趾
    軟:松軟 柔軟 軟弱
    營:軍營 營地 營房
    堂:食堂 紀念堂 禮堂
    柔:溫柔 柔弱 柔美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十二
    1、認識本課的確良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確良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盎馃?、喂豬、笑盈盈、高壽、百合色、茄子紫、跪著、模糊、”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4、學習摘抄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學習作者細致觀察事物,運用豐富想象描繪景物變化的方法。
    教學準備:鼓勵學生觀察朝霞、晚霞或云彩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并根據(jù)云彩的形狀給它們起個好聽的名字。自讀課文,每人畫一副火燒云的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lián)系課前談觀察感受,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1、第一遍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1)通過多種形式檢查學生是否能把生字的字音讀準確。
    (2)引導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生字,并把自己的記字方法和同學們交流。
    (3)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學生自己讀生字,觀察每個字的字形結(jié)構(gòu)提出自己認為比較難寫的生字。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難寫的字做重點指導。練寫生字。
    2、第二遍讀,要求邊讀邊畫出自己不懂的詞語和句子,想辦法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方法解決。
    三、學習寫“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第一自然段,對不明白的或認為寫得特別美的地方多讀幾遍,然后和同學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或自己認為哪些句子寫得特別美,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師生讀議解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或多媒體的展示明確霞光和火燒云的關系。
    3、指導朗讀。
    4、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背誦第一自然段。
    二、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學習課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找出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中自己認為寫得美的句子再讀一讀。
    2、和小組同學交流這些句子美有哪里。
    3、全班交流:自己認為哪些句子寫得美為什么?小組同學或其他同學可以互相補充。
    (2)抓住學生認為寫得美的句子或段落指導朗讀,讓學生邊想邊讀,把火燒云顏色多、變化快而又十分有趣的樣子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3)學生拿出自己課前畫的火燒云的畫,仿照課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中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先自己練習說,再找同學或朋友互相交流。
    (4)拓展練習。學生結(jié)合自己課前觀察到的云彩變化和顏色的變化,想象火燒云還會變成什么顏色和形狀?然后根據(jù)“出現(xiàn)—樣子—變化—消失”這樣的順序,展開豐富的想象,用其他的動物、植物或建筑物等來形容火燒云的形狀。要求先和同桌或好朋友交流討論,再在全班交流。
    三、學習最后一自段。
    重點體會火燒云來得快、去得也快的特點。
    四、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1、練習背誦課文。老師可以適當指導一些背誦方法,但不要強求學生一定要用這樣的方法,應鼓勵學生采用更適合自己的背誦方法。
    2、摘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讀一讀,也可以和同學交流。
    3、互相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描寫云霞的好詞佳句。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十三
    1學習獨立識寫本課的10個生字,了解生字、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借助旁批,弄清公路“呼吸”的方法,認識其作用。
    4試著自主閱讀,自己動手批讀。
    5喚起學生愛護環(huán)境、熱愛科學的意識。
    1弄懂公路“呼吸”的原理。
    2通過對課文的理解,認識公路“呼吸”的作用。
    3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師生查閱有關科技環(huán)保的相關資料。
    2課時。
    2為什么課文題目中的呼吸要加上引號?
    公路是怎樣呼吸的呢?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以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下作上記號。
    1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學生互評、正音。
    2同桌討論不理解的詞語,然后全班同學一起解決。
    3交流通過討論理解的生詞。
    同學們,讓我們借助旁批,自由地讀課文,想想公路是怎樣呼吸的?
    1自讀課文。
    2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呢?
    我讀懂了公路“呼吸”是科學家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清除空氣污染的一種方法。
    讀懂了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汽車尾氣……。
    3哪一段是介紹公路是怎樣“呼吸”的。請你找出來再讀讀。你明白了嗎?
    讓學生先自讀、自悟。再分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全班討論,給學生探究的充裕時間,教師相機點撥:公路兩旁的土壤“吸附”汽車尾氣,土壤中的水溶解了尾氣中的一部分“氮氧化物”以“呼”出,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變成肥料。
    4文中說這真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你知道是為什么嗎?多媒體畫面展示自學題:
    讓公路通過來一些,人們就能,同時還能為土壤增加!公路“呼吸”有兩個作用:
    5讓學生再讀課文,把自己新的感受批在書上。
    6科學家們發(fā)明了這一舉兩得的好方法,你們還有哪些好辦法能清潔空氣,保護環(huán)境,都說出來,我們聽聽,然后把它批在書上。
    《會“呼吸”的公路》簡潔、明了地給我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改造城市環(huán)境,綠化、美化家園。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也做一名合格的環(huán)保衛(wèi)士,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維護我們生存的家園——地球的環(huán)境。
    附:板書設計。
    16會“呼吸”的公路。
    土壤吸附溶解汽車尾氣(凈化空氣)。
    三年級語文授課教案設計篇十四
    教學要求: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第一段的寫法,從不同方面把一個地方的景色寫具體。
    3.學習課文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熱愛家鄉(xiāng)海濱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課文按不同角度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學難點:
    仿照某一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無論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賞到美麗的景色,今天,我們又要到美麗南國來欣賞,地處廣東海濱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書課題:20海濱小城)。
    2.分析審題:海濱指的是哪里?課文寫的是什么地方?課文的寫作順序是什么,同學們,思考一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2.討論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濱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海濱的哪些景物?用“橫線”標出來。(板書:大海沙灘)。
    2.自由讀1-2節(jié),用“()”標出體現(xiàn)大海是美麗的詞語,加以理解。
    3.學生找句子——抓詞語——談體會(板書:藍棕銀白白灰金黃)。
    小結(jié):這兩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顏色進行描寫,表現(xiàn)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異常美麗。
    4.自由練讀——互讀——指名讀(要求讀出顏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讀3節(jié),思考: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景物?(板書:貝殼船隊)。
    6.投影顯示,理解帶點詞的意思,并思考:為什么會這樣?
    (1)這里的孩子見得多了,都不去理睬這些貝殼,貝殼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隊一靠岸,海灘上就喧鬧起來。
    7.二人互讀——指名讀——男女生分讀(要分別讀出海灘的寧靜與喧鬧氛圍)。
    四、學習第二部分。
    1.過渡:剛才學習了1-3節(jié),了解了海濱是美麗的,下面用同樣的方法自學4-6節(jié)。
    3.投影顯示思考題:
    (1)課文寫了小城的哪幾個地方?用“”標出。它們各有什么特點?用“()”標出。
    (2)抓住關鍵句體會:它們美麗在哪里?
    3.討論板書:
    庭院——樹多花園——樹茂街道——干凈。
    4.投影顯示,理解帶點詞的意思。
    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么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云中。
    5.指導朗讀:作者把小城寫得這么美、整潔,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贊美之情,要通過你的朗讀,讓別人也體會到這種情感。
    6.自由練讀——齊讀。
    7.根據(jù)提示練背5節(jié),投影顯示:
    小城的公園()。這里栽著()。一棵棵榕樹就像()撐開的(),樹葉(),可以(),()。樹下(),每逢(),()總是()。
    五、總結(jié)。
    1.齊讀全文,體會作者的熱愛、贊美之情。
    2.結(jié)合板書,思考: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