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優(yōu)秀18篇)

字號:

    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可以不斷地激勵自己,邁向更高的目標。一篇較為完美的心得體會應該具備內容豐富、觀點獨特、表達準確、思路清晰等特點。讓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這些有關心得體會的范文,相信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fā)。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一
    材料院尋關漫道社會實踐隊來到位于甘肅省靜寧縣界石鋪鎮(zhèn)的紅軍長征紀念館,大家緬懷革命先烈,感受那段紅色歷史。
    走進紅軍長征紀念館,映入眼簾的是以日晷為原型的紀念館標志,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據講解員介紹,中央的指針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在特定的時間會對應長征路上的具體事件,新穎的設計可以讓游客更易了解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時間。
    隨后,隊員們跟隨講解員來到了長征時期毛澤東**居住的農家小院,小院內花草繁茂,兩排小屋分開坐落在左右。走進毛**居住過的小屋,屋內陳列極其簡單:一張土炕,上面一張小桌,桌子上面放著一盞老油燈,這便是那時的生活設施。隊長李鵬飛不禁感嘆道:“那時的生活條件確實艱苦,沒有他們,或許我們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隊員們也有同樣的感慨:“先輩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走過的那二萬五千里,是我們的驕傲,我們要傳承這種精神,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蹦嵌渭t色記憶,將永遠被我們銘記!
    之后,講解員帶領我們來到了展覽室,里面張貼著長征時期在界石鋪停留過的著名將領的肖像和紅軍在周圍各縣的行軍路線圖。講解員介紹道:“靜寧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徑和紅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的地區(qū)之一,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紅軍領導人率紅一方面軍經過靜寧時,曾在界石鋪等地宿營,發(fā)動群眾,宣傳抗日,播下了革命種子,喚醒了靜寧人民,也曾留下了一些珍貴的歷史資料?!痹谥v解的過程中,實踐隊員們提出相關的一些問題,和藹的講解員皆一一為隊員詳細講解。
    隊員們在謝過講解員之后,隊長李鵬飛帶領隊員參觀其他地方,為明天的實踐活動做準備。從聯(lián)系實踐地到今天實踐的完成,隊員們分工明確,為各自的版塊負責,每個隊員都付出了努力。最后,隊長李鵬飛強調:“實踐要有一定的成果,要從思想上深刻理解紅色革命?!辈⒐膭畲蠹一厝懸黄枷敫形?。
    緬懷歷史,展望未來,長征精神將以其永久的魅力,感召、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再創(chuàng)輝煌!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二
    說實話,就在去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時,我的心情很活動,也有著一種說不出的快樂感。
    離紀念館還有十分鐘路程左右的時候,車停下了,我們開始打著校旗徒步向紀念館走去。朱紅色的大門映入眼簾,緊接著富麗堂皇的建筑也隨之入眼。紀念館的最中心是表銅色的主題雕塑,這痤造型雄奇特的雕塑就是“中心基點,勝利指針”,它從我國古代的日晷作為主題雕塑造型的基本元素,日晷內圓面凸雕紅軍長征會師的歡樂場面,整個造型象一個充滿張力的圓環(huán),圍合天地之氣,凝聚長征精神。
    主題雕塑,簡單又寓義深遠,雄偉又獨具特點,構思巧妙,立意深刻,獨具匠心,充分表現了紅軍那生生不息的長征精神和界石鋪在長征歷史中的重要地位。
    毛主席舊居內陳列的椅子、銅燈、電話機、坑桌等等,每一樣都是因年代的久遠而變得破舊,沒有光澤,但是,即使是這樣,有一點也永遠改變不了,那就是這里的每一樣東西都記錄著毛主席日夜操勞,兢兢業(yè)業(yè)為革命奉獻,為人民奉獻的精神。
    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的浮雕象栩栩如生,從他們飽經困苦的臉上呈現出沉年歲月里的滄桑戰(zhàn)爭,他們每一位都是救世主,都是巾幗英雄,都是中華人民的代表,他們的愛國精神都會在歷史的長河中閃閃發(fā)光,像金子般耀眼,閃射著光芒。
    參觀完這些代表著中華人民榮譽的建筑后,我靜靜的坐在紅色記憶長廊,沉默的看著眼前的一切,心里早已洶涌澎湃,腦海中浮現出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下,高舉抗日救亡旗幟,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戰(zhàn)勝無數險阻的景象,心里下定決心:要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心,與中國人民在一起。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三
    長征的故事驚心動魄,《飛奪瀘定橋》一文講述了1935年北上抗日的紅軍戰(zhàn)士為了爭取時間,晚上冒著風雨行軍,終于搶在敵人的援軍前到達瀘定橋。鐵索橋上的木板已經被敵人抽掉了,只有光禿禿的十三根鐵鏈,橋下紅褐色的河水翻滾著,令人心驚膽寒,但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硬是冒著敵人的炮火,攀著鐵索前進,終于戰(zhàn)勝了敵人,奪取了瀘定橋。
    長征的故事悲壯感人,在《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中,老班長為了照顧三個病人,用自制的魚鉤釣魚給他們吃,自己卻吃魚骨頭和草根,當三個病人全部走出了草地時,老班長自己卻永遠長眠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不錯,長征中的人們都堅強勤勞,耐心團結……長征中的故事悲壯感人,平凡而又珍貴,悲傷而又扣人心弦……長征路上有說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可長征中的紅軍戰(zhàn)士,卻用自己的雙腳,步行了兩萬五千里,縱橫十一個省。他們挑戰(zhàn)生命極限,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戰(zhàn)斗,戰(zhàn)勝了任何人都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他們愉快樂觀,不顧整天行軍的疲乏,以微笑面對生活。他們待人平等,在他們的心目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戰(zhàn)勝困難,走過長征!
    我們要學習長征的精神,一定要從小就像紅軍戰(zhàn)士那樣艱苦奮斗,敢于拼搏,長大成材,報效祖國,讓永恒的偉大的長征精神,代代相傳!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四
    戰(zhàn)火硝煙遠去,紅色記憶永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誕辰95周年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為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激發(fā)熱情,開拓進取,進一步強化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當前開展的“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活動,6月23日至24日,監(jiān)獄長羅元昌、紀委書記張雪雯、政治處主任黎德軍帶領各監(jiān)區(qū)支委成員及部分優(yōu)秀黨員赴革命圣地土城參觀了“青杠坡戰(zhàn)斗遺址”、“四渡赤水紀念館”等,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瞻仰革命圣地的活動,受益匪淺。
    經過約4個小時的車程,我們抵達了革命圣地土城,來到這里,首先印入我眼簾的是一座座古老的房屋,村莊坐落有致,處處都似乎顯現戰(zhàn)斗的痕跡,經過講解員的解說,我對這座革命古鎮(zhèn)有了大略的認識,中國工農紅軍曾經在這里發(fā)生過驚天地泣鬼神的戰(zhàn)斗奇跡。
    我們首先瞻仰了青杠坡戰(zhàn)斗遺址,在青杠坡紅軍烈士紀念碑前,我們向紅軍烈士敬獻了花圈,重溫了入黨誓詞,監(jiān)獄長羅元昌作了講話,他要求大家要結合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活動,發(fā)揚革命先烈的英勇戰(zhàn)斗精神,扎實開展好“手抄黨章100天活動”,發(fā)揚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敢擔當、多奉獻的精神。這里的氣候熱得不用說,整個人就像在蒸籠里一般,但是每一個參與的同志都精神抖擻,踏著先烈們曾經戰(zhàn)斗過的土地,每個人都心潮澎湃,忘記了烈日酷暑,汗水雖然濕透了每一個人的警服,但大家都希望能多呆一分鐘,以表達對革命烈士的緬懷和崇敬。
    瞻仰完青杠坡戰(zhàn)斗遺址后,我們來到了“四渡赤水紀念館”,通過參觀,我們重溫了紅軍長征那段艱苦而輝煌的歷史,特別是舉世聞名的四渡赤水。紀念館詳細介紹了四渡赤水戰(zhàn)役的全過程,系統(tǒng)地展示了“四渡赤水”出奇制勝的戰(zhàn)爭史,突出講述了四渡赤水是紅軍長征途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指戰(zhàn)員軍事指揮藝術的“得意之筆”、精彩華章,凸顯了四渡赤水在中國革命史上的歷史地位。四渡赤水戰(zhàn)役,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最驚心動魄、最精彩的軍事行動,粉碎了國民黨蔣介石在川、滇、黔邊圍殲紅軍的計劃,擺脫了敵軍的圍追堵截;是長征途中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戰(zhàn)斗;是毛澤東軍事指揮的“得意之筆”;是我軍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的運動戰(zhàn)典范;是中國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而成的。此次戰(zhàn)役中,中國共產黨人鑄造了不怕犧牲、不怕艱險,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偉大革命精神,強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事業(yè)的勝利發(fā)展,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抗戰(zhàn)精神的偉大象征,“四渡赤水”精神將永垂史冊。
    看著紀念館陳列的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再從“一渡赤水”到“四渡赤水”場景展示,讓我們進一步感受到革命前輩為民族獨立、人民幸福不怕犧牲、矢志奮斗的堅定信念。戰(zhàn)火硝煙的歲月已經遠去,但革命的精神永遠銘記于我們心中,為中國革命偉大事業(yè)鞠躬盡瘁、流血犧牲的共產黨人我們一個也不會忘記,他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將激勵著我們在閃閃發(fā)光的黨徽下勇往直前,邁向新征程。
    今天,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快樂的工作著,沒有了戰(zhàn)火硝煙,沒有了槍林彈雨,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和平幸福的生活。我們要牢記今天的勝利來之不易,和平來之不易,要始終保持積極向上、敢于擔當、勇于拼搏的精神狀態(tài),保持對工作和事業(yè)的激情,珍惜黨領導人民長期奮斗換來的美好生活,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作為一名監(jiān)獄人民警察,作為監(jiān)獄安全穩(wěn)定的護航使者,我們肩上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發(fā)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工作中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妥善解決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扎扎實實做好改造罪犯的工作。同時,結合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專題教育活動,堅定理想信念,嚴格要求自己,堅決做到聽黨指揮,忠于職守,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用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偉大的監(jiān)獄事業(yè)中,為監(jiān)獄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五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個世代有一個世代的使命,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烙印,湘江的戰(zhàn)斗注定會被歷史記住,它反映了老一代革命的先烈為了追求真理,不怕困難,敢于斗爭,勇敢前進的奮斗獻出精神。
    血戰(zhàn)湘江是長征的第一步,也是損失最大的一次。革命需要隨時準備流血犧牲,這是共產黨人的勇氣和責任。然而,它不應該是盲目和無用的出血犧牲。它需要智慧,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只有熱血,可能處于非常危險的狀況,最終失去了前途和希望。作為共產黨人,隨時都需要勇氣和智慧。事實證明,歷經28年艱苦卓越的戰(zhàn)爭和流血犧牲,新中國誕生,我黨經歷了偉大的歷史考驗,突破了三座山,獲得了人民的解放。
    千淘萬歲很辛苦,但把狂沙吹到金錢上。在湘江之戰(zhàn)中,我們年輕的黨認識到毛主席的正確路線,在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從此我黨成熟了。
    迄今為止,作為共產黨員的我們不忘前輩們的初心,逢山開路,遇到水橋,以勇氣和責任,引領時代潮流的改革智慧,爭奪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的繁榮。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六
    日前,為慶祝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公司第一、三、九黨支部一行共36名共產黨員來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尋甸縣柯渡鎮(zhèn)丹桂村紅軍長征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
    在這次重走紅軍路,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活動中,讓我進一步了解了革命的歷史,感受了紅軍艱苦奮斗、頑強不屈的精神。當面對鮮紅的黨旗,鄭重地舉起右手,莊嚴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議……”之時,腦海中浮現的全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畫面,此刻我更加堅定了對黨的信念和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建設中;以加快企業(yè)的持續(xù)健康平穩(wěn)發(fā)展為主題,以“節(jié)能降耗、增收節(jié)支”為主線,以旺盛的斗志和扎實的工作積極投身到公司“五個一流”的創(chuàng)建中。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七
    清明節(jié)前夕,為緬懷革命先烈,煤化工研究院黨支部和車間工會組織優(yōu)秀青年崗位能手共12人,在煤化工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張波的帶領下,踏上了江蘇省徐州市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之旅,參觀學習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淮海戰(zhàn)役紀念塔位于江蘇省徐州市東南郊的鳳凰山東麓,紀念塔高38.15米,塔的上端雕刻著由五角星、步槍和松籽綢帶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鑲嵌著毛主席當年題寫的“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鎦金大字。塔座正面鐫刻著鎦金碑文,記述著淮海戰(zhàn)役的歷史經過以及烈士們前仆后繼、廣大群眾奮勇支援前線的英雄事跡。
    我們一行十幾人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終于來到了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大家不顧旅途疲勞,下車后直奔那抑幕已久的紀念館大門奔去。
    看著矗立在遠方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眼前的它是一座四四方方,簡練的石碑高聳在山間,幾乎沒有任何修飾。站在塔前,我們一行人按捺住激動的心情,排著整齊的隊伍向那些英勇獻身的烈士們三鞠躬。那一刻,我想,用任何一種語言,都無法描述那一段慘烈的歷史,都無法表達后人對先輩的感激與懷念。繞著紀念碑,我看到后面是一面環(huán)形的墻,墻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讓人透不過氣來,為了今天這樣他們根本想象不到的好生活,先輩們付出的是怎樣的代價?一個人的一生,就濃縮為墻上冷冰冰的字跡,一個人的故事,都隱藏在無語的巖石上,讓我們用一生去讀懂他們吧。
    隨后我們準備去軍事紀念館看看,沿途看到粟裕將軍的骨灰,靜靜地安放在紀念塔旁邊。將軍戎馬一生,如今再也不用在硝煙中穿行,再也不用在炮火中沉思,再也不用為失去戰(zhàn)友而悲痛。站在粟裕將軍身邊,站在他的士兵們身邊,今天的我們,也是為戰(zhàn)爭而生的嗎?先輩們沖上戰(zhàn)場的時候,被刻上墻的時候,也許根本來不及想這個問題,但是,他們贏了。
    來到軍事紀念館,進入展覽大廳,莊嚴肅穆的氛圍一下把我?guī)У搅藨?zhàn)火紛飛的年代。眼前的雕塑中,感悟到濃濃的硝煙,嘶鳴的戰(zhàn)馬,纏著繃帶,手握鋼槍的勇士,一切離我們是那么的近,也是那么的遠。
    在這龐大史畫卷中,我難去復述,只是那一個個細節(jié),一件件展品,讓人心潮起伏。誰都知道當年解放軍的裝備非常差,但現場看了之后,才明白軍民的智慧,已經將這種差距縮小到了極限。那汽油桶中的炸藥包,被國民黨軍隊稱為“原子炮”,令人膽寒。而那單薄、破舊的軍裝,雖然一點也不出人意料,只是當它活生生地擺在面前時,總難以相信。最后一個展廳展出的是犧牲烈士的遺物。淮海戰(zhàn)役中,能夠核對姓名的烈士約3萬2千位。放在那一張張年輕的、模糊的照片下的,往往都是一張張鮮紅的立功證書。有些烈士連照片都沒有,只有后人憑著記憶,用淡淡的鉛筆,勾畫出那同樣年輕的、威武的臉龐。
    活動結束后,大家紛紛感言,不愧有“世界上最大的陸戰(zhàn)博物館”之稱,特別是運用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多媒體互動化展覽手法,讓參觀者對淮海戰(zhàn)役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這次徐州之行使我們大家受到了一次難忘的愛國主義教育。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八
    日前,為慶祝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公司第一、三、九黨支部一行共36名共產黨員來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尋甸縣柯渡鎮(zhèn)丹桂村紅軍長征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
    在這次重走紅軍路,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活動中,讓我進一步了解了革命的歷史,感受了紅軍艱苦奮斗、頑強不屈的精神。當面對鮮紅的黨旗,鄭重地舉起右手,莊嚴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
    黨的決議……”之時,腦海中浮現的全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畫面,此刻我更加堅定了對黨的信念和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煙葉公司經歷了二十多年的艱苦奮斗,從八十年代的一個復烤車間發(fā)展到目前具有現代化生產加工技術、信息化高效管理、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yè),是幾代云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我覺得,不管是黨員同志或是普通員工,在為公司輝煌的奮斗史感到驕傲的同時,更要學習紅軍不畏艱苦、勇于拼搏、團結奮進的精神,在公司深化改革之際,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進性作用,以高度的責任心承擔起公司改革發(fā)展的使命;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到企業(yè)文化建設中;以加快企業(yè)的持續(xù)健康平穩(wěn)發(fā)展為主題,以“節(jié)能降耗、增收節(jié)支”為主線,以旺盛的斗志和扎實的工作積極投身到公司“五個一流”的創(chuàng)建中。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九
    近些年來,紅軍長征的歷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在1934年至1936年間進行的一次戰(zhàn)略轉移,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的重要事件。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長征的艱辛與偉大,我前不久參觀了紅軍長征路的一些景點,這次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紅軍長征的偉大意義和精神力量。
    我首先參觀了川陜蘇區(qū)紀念館和紅軍廣場。在紀念館內,通過觀看各類照片、文字材料和實物展覽,我對長征的經歷和紅軍的壯麗事跡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紅軍廣場上,掛滿了紅旗和巨幅長征畫卷,紅軍雕像矗立在廣場中央,讓人肅然起敬。接下來,我參觀了紅軍出發(fā)地、途經村莊、長征紀念碑等一系列景點,這些地方的存在讓我仿佛回到了那段艱苦的歲月。
    第三段:感受長征的艱辛與堅持。
    參觀長征路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長征的艱辛和紅軍的堅持。長征途中險象環(huán)生,紅軍幾乎每天都面臨著饑餓、嚴寒和敵人的追擊。他們穿越草地、河流和雪山,艱苦跋涉,但他們沒有放棄,沒有退縮。紅軍共產黨員對革命事業(yè)和人民群眾的信念使他們以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堅持下去,這種精神力量讓我敬佩不已。
    第四段:弘揚長征精神的意義。
    參觀長征路讓我明白,弘揚長征精神對于我們當代人來說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長征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教育我們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不畏艱難困苦。與現在相比,我們面臨的困難是微不足道的,長征的精神給予了我們面對困難時的堅定信心和勇氣。只有當代人能夠秉持長征精神,才能使中國繼續(xù)前行。
    第五段:對長征精神的思考和反思。
    參觀完紅軍長征路后,我深思長征精神在當代社會的意義。在今天的世界,對待工作、對待生活,我們總是很容易被瑣碎的細節(jié)和困難擊敗。然而,長征給了我們教訓,告訴我們要堅定信念,努力克服困難,并勇于向前。面對任何困難,我們都應該保持毅力和決心,發(fā)揮出自己的潛力,奮發(fā)向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與挑戰(zhàn)對抗,成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人。
    總結。
    通過參觀紅軍長征路的景點,我深刻體會到了紅軍長征的偉大意義和精神力量。長征精神是一種無限的動力和信念,它鼓舞著我們,讓我們在困難面前堅守、拼搏并堅持。我相信,只要我們從長征中汲取力量,不斷追求進步,就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十
    距離那次徒步兩萬五千里的艱苦歲月已有八十載。這漫長的時光足以讓一個牙牙學語的孩童變成耄耋老人,這長久歲月卻也讓中華人民共和國這頭雄獅慢慢蘇醒。“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边@樣堅定的精神,這樣鏗鏘的長征精神像是刺耳的鬧鐘鈴聲,從八十年前一直響徹至今。
    八十年前,紅軍兩萬五千里的漫漫征程,串聯(lián)起了中國西部最激越的河流,最巍峨的高山和最廣袤的草原,踏出了一條中國走向近現代文明的獨立之路、復興之路。紅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長征精神,是人類歷史上一座穿越時空的精神豐碑,是永不熄滅的燈塔,輝映著人類思想的星空。長征是宣言書,它宣告了中國工農紅軍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長征是宣傳隊,它宣告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道路就是人民解放的道路。長征是播種機,它在11個省撒播革命的種子。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一場新長征,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習總`書記曾這樣說。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在現在,長征精神都有著深刻的意義和巨大的精神推動作用,而當代對長征精神的深入理解與實時發(fā)展使得長征精神在當代有了更豐富的意義且更符合當代實際的。
    “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F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關于中國夢習總`書記如是說。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chuàng)造出來。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痹谥袊鴫舻膶崿F道路中,在長征精神的傳承過程中,國之擔當之責,全在我少年,少年有夢則中國之夢。近百年來,中國人一直在求索古典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青年始終是追求、實現文明轉型和民族復興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信息化浪潮下,顯示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視并強調青年已經也必將成為實現現代化、實現中國夢的主力。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暗闷浯笳呖梢约嫫湫 薄V挥邪讶松硐肴谌雵液兔褡宓氖聵I(yè)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è)。中國古老文明的復興,需要當代中國青年進一步凝聚共識,而“中國夢”的提法,對年輕人而言,極具感召力和吸引力。一個更年輕、更富活力的中國形象,也符合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期許。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十一
    上周末,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參觀了紅軍長征湘江戰(zhàn)役紀念館,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參觀后,我感受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當下,黨史學習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將這段英雄史詩、這份赤子情懷、這股團結精神銘記心中,傳承好、發(fā)揚好湘江戰(zhàn)役偉大精神,奮力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而上、敢打敢拼,化挫折為動力,化挑戰(zhàn)為機遇,展現出新時代黨員干部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的新面貌。
    湘江戰(zhàn)役涵養(yǎng)了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赤子情懷。“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在湘江戰(zhàn)役,當接到中革軍委“保證我野戰(zhàn)軍全部突過封鎖線”的命令后,全軍將士即使面臨生死危急,仍然在“誓死保衛(wèi)黨中央”的鏗鏘誓言下,絕對服從命令,從而確保黨中央順利突破湘江。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面前,在數倍于己的敵人面前,因為心中有對黨的絕對忠誠,才最終扭轉了戰(zhàn)斗局面,粉碎了蔣介石欲將紅軍置于死地的罪惡企圖。穿越百年黨史,這份赤子情懷更顯得彌足珍貴。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把對黨忠誠擺在首位,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領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戰(zhàn)役的見證者,更是紅軍墓的守陵人。她幫助紅軍磨米、燒開水,找吃的、借用的,對傷病員,她不僅幫熬草藥治病,還一口一口地喂受傷紅軍??梢哉f,湘江戰(zhàn)役彰顯了黨領導下的紅軍和人民血肉相連、生死相依的軍民情、魚水情。翻開新時代的篇章,這種團結互助精神,都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制勝法寶”。廣大黨員干部要將這段崢嶸歲月銘記心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fā)揚“一面旗、一盤棋、一股繩”的團結合作精神,共同開創(chuàng)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局面。
    心得體會。
    今年國慶節(jié)期間,我們全家從南寧到桂林全州參觀湘江戰(zhàn)役紀念館,接受紅色傳統(tǒng)教育。
    湘江戰(zhàn)役紀念館2019年9月開館,位于全州縣才灣鎮(zhèn)黨山鋪。這里是紅軍長征在湘江戰(zhàn)役中進行規(guī)模最大的阻擊戰(zhàn)戰(zhàn)場遺址之一。
    紀念館造型是以紅旗招展紅星閃爍為主體,一下車,遠遠就能看到紀念館上那巨大鮮紅的五角星。
    一進紀念館大門,就看到大堂里的搶渡湘江大型雕塑。紀念館分為三層,每層有一個主題展示,分別是“生死搶渡”、“偉大轉折”、和“繼往開來。
    我們主要看一層的“生死搶渡”,它介紹紅軍開始長征到搶渡湘江的戰(zhàn)斗歷程。1934年秋,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fā),連續(xù)通過三道封鎖線后,一路西進。蔣介石企圖在廣西全州湘江東岸與紅軍決戰(zhàn)。11月28日,中央紅軍在新圩、古嶺頭、界首、腳山鋪等地與國民黨展開激戰(zhàn)。紅軍將士以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在狹窄的地域中堵住了數倍國民黨軍的圍攻,至12月1日中午,保證了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各軍團大部隊渡過湘江,從國民黨軍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湘江戰(zhàn)役后,中央紅軍由出發(fā)時的8。6萬人銳減到了3萬人。
    我參觀了湘江戰(zhàn)役紀念館,我感到沒有革命先輩的浴血奮戰(zhàn),就沒有今天的繁華盛世。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加倍珍惜,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報效祖國,不負革命先輩的期望。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十二
    換上紅軍裝,大家以整齊的隊形向著紅軍小道進發(fā),重走長征路。2.5公里的小道上再現了當年紅軍長征壯舉的18個主要場景,有瑞金告別、湘江戰(zhàn)役、遵義會議、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等。每到一處大家都駐足認真了解當時事件的歷史背景,體會當時戰(zhàn)斗的激烈和紅軍付出的巨大犧牲。有黨員感慨到“當年紅軍長征真是太不容易了,我才爬了一段山路就已經累的氣喘吁吁,他們那時候缺吃少穿,還要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進行激烈的戰(zhàn)斗,但是依然突破重重封鎖勝利會師,取得了長征的勝利。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更加努力,要發(fā)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立足崗位職責,恪盡職守、勤勉工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進入紅軍長征紀念館,大家跟隨講解員的步伐,參觀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紅旗漫卷西風”“三軍過后盡開顏”“不到長城非好漢”四個部分主題內容。這些內容通過紅軍長征中的遺物、圖文資料,以及行軍路線圖等一一展示出來,讓黨員們身臨其境的進行了一場身與心的洗禮。
    通過此次活動,使黨員們深刻地了解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對紅軍將士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大家紛紛表示要扎實學習黨史,真情為民辦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傳承和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十三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
    我從興安縣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紀念館回來已經100多天了,但這句話縈繞在我的腦海里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心情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平靜下來。參觀湘江邊的紅色足跡,我被紅軍士兵為黨和人民事業(yè)的奉獻感染,被他們革命理想高于天堂的精神所震驚。
    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紅軍已經打破了國民黨的三條封鎖線,當他們到達湘江時,他們已經成為一個疲憊的老師,敵人占據了湘江的有利地形,擺出了圍剿決戰(zhàn)的姿態(tài)。面對危機,紅軍士兵堅信千條路,萬條路,跟隨共產黨有出路,只要跟隨共產黨,就能贏,農民就能成為主人,為了贏都表現出無私的戰(zhàn)斗精神,勇敢的戰(zhàn)斗。
    “快走!快走!快突圍!”浮橋上,沒有工事的依托,沒有飛機大炮的掩護,英勇的紅軍不畏艱辛,以執(zhí)著的革命信念,前仆后繼用血肉之軀筑起屏障、墊起浮橋,任憑敵軍一次又一次的轟炸,浮橋一次又一次斷了又連。他們以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壓制住饑寒和恐懼,在槍林彈雨下出色地完成了架橋任務。
    靠的是鐵的紀律。在小小的山頭上,紅5師死守陣地奮戰(zhàn)3晝夜不退半步阻擋敵軍;紅34師為完成護衛(wèi)任務堅持到了最后的一兵一卒,也沒有人做逃兵;身負重傷的將士在療傷過程中堅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而是用身上值錢的東西拿出來交換……。他們時刻把紀律挺在前面,寧肯為共產主義獻身也不愿做逃兵,寧肯戰(zhàn)死沙場也不踩底線不跨紅線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用紀律的力量筑起了一面面銅墻鐵壁,攔住敵人,為大部隊搶渡爭取了時間。
    靠的是榜樣的精神。陳樹湘負傷被俘,他以斷腸明志的方式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面對蜂擁而至的敵人,身負重傷的紅五團政委易蕩平,寧肯自盡也不愿拖累戰(zhàn)友;危急關頭為保陣地視死如歸的耿飚拔刀沖進敵軍拼殺……這場渡江戰(zhàn)役還有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關鍵時刻舍生忘死,沖鋒在前,用寶貴生命踐行了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弘揚了榜樣的精神!激發(fā)出了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
    他們都是我們熟悉的先進典型人物,和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們一樣堅守初心結合崗位英勇奮戰(zhàn),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奮斗終生,爭做新時代黨和人民的優(yōu)秀戰(zhàn)士。
    興安之行,我接受了“紅色精神”的洗禮,被紅軍將士為革命勝利擦亮“初心”底色,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和人民忠誠的意志所征服。
    “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正如***總書記所說,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壓艙石”,是克服困難的偉大力量,只有堅定不移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對照身邊的優(yōu)秀黨員干部,強烈的對比照出了自己的不足。
    抽調到紀檢監(jiān)察機關協(xié)助開展宣傳工作快半年了,每當看到同事們在媒體報刊上發(fā)表的一篇篇信息稿件時,每當看到武鳴區(qū)在南寧市紀檢監(jiān)察新聞信息工作通報排行榜上又前進一位時,同事們白天忙業(yè)務晚上加班加點寫稿改稿的場景就呈現在我的眼前。深知這些成績的背后都是辛勤的付出,自己也暗暗下決心要以他們?yōu)榘駱?,但總因文字功底不夠等而遲遲難以下筆。
    領導多次鼓勵我、開導我,自己似乎還是擺脫不了“本領恐慌”的窘境?,F在想起來,我的這點困難在許許多多的優(yōu)秀黨員面前簡直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說到底還是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導致攻堅克難乏力。
    每段歷史,每個典型,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我想,當我再次遇到困難時或迷茫時,都可以從榜樣的身上汲取力量,戰(zhàn)勝困難,找到前進的道路。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十四
    如下。
    一、學史明理,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真理檢驗唯一標準。回顧湘江戰(zhàn)役的歷史,在湘江戰(zhàn)役之前,我黨受“左”傾的“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錯誤思想的干擾,對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內正確的戰(zhàn)略思想一再打壓。沒能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和形勢,沒有能實事求是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教條的照搬國外的經驗,堅持“堡壘對堡壘,拳頭對拳頭,御敵人于國門之外”的策略,致使中央紅軍喪失了許多寶貴機會,遭受重大損失。湘江戰(zhàn)役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我黨的生命線。
    二、學史增信,堅定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湘江戰(zhàn)役中,面對危難險境,廣大紅軍將士懷著對黨無限忠誠和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發(fā)揚奮不顧身、前仆后繼、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完成了掩護中央縱隊和紅軍主力突破湘江的艱巨任務。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面對裝備和人數遠勝于己的敵人,要突破號稱天險的湘江防線是不可想象的。紅軍戰(zhàn)士對黨和革命事業(yè)的無限忠誠,是紅軍精神動力之源,是中國共產黨人能夠取得革命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我們在實現中國夢的新長征中所需要倡導和弘揚的正確價值觀。
    三、學史崇德,堅守忠信大德。古語有云:"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寧死不做敵人的俘虜,斷腸銘志;紅五團政委易蕩平為不拖累戰(zhàn)友,舍生取義。湘江鏖戰(zhàn),盡管紅軍損失慘重,饑困交加,但廣大紅軍戰(zhàn)士以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對革命事業(yè)的無比忠誠,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面對瘋狂的敵人,表現出了不畏強敵,敢于戰(zhàn)斗,勇于突破、不怕犧牲、前仆后繼、連續(xù)奮戰(zhàn)的革命精神和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
    四、學史力行,堅持知行合一。質勝于華,行勝于言,黨史學習不僅在于知,更在于行。本次興安、全州兩日學習活動,正是學史力行的重要表現。在興安縣界首鎮(zhèn)紅軍堂,所有學員穿上紅軍服,展開拓展集訓。在界首渡口緬懷革命先烈,重走紅軍血戰(zhàn)湘江之路,身臨其境感受了紅軍湘江戰(zhàn)役之艱辛?;顒咏M織者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為學員們提供了貼心周到的服務,這些正是對黨史學習履職盡責的踐行。特別是團委書記羅衡輝同志,連夜加班準備快板節(jié)目的素材,并利用高鐵上兩個小時時間完成了組織和排練,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黨的事業(yè)的忠誠和熱愛,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不畏艱難完成任務使命的紅軍長征精神,值得我們學員們學習和敬佩。
    6月4日至5日,本人有幸赴廣西興安縣、全州縣參加了由共青團湖南省衛(wèi)生健康委直屬機關委員會組織的“賡續(xù)紅色血脈,凝聚青春力量”主題團日學習教育活動,在省衛(wèi)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祝益民,委直屬機關黨委、委直屬機關團委領導的率領下,瞻仰了興安湘江戰(zhàn)役紀念館,在興安界首鎮(zhèn)開展了“重走長征路”實踐活動,在全州縣參觀了大坪渡口、紅軍長征湘江戰(zhàn)役紀念館。一路上我們齊聲唱響紅歌,集體誦讀紅色經典詩詞,透過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張張歷史圖片,一個個英雄人物故事,回顧了當年共產黨人在湘江戰(zhàn)役中的壯烈情景。
    通過這次活動,結合近期持續(xù)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我從內心深處切實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進一步堅定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基層干部理想信念,極大的提升了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建設現代化新征程的信心。
    ***總書記多次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F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笨倳涍@段生動形象的重要論述,高度概括了堅定理想信念的本質內涵,深刻揭示了喪失理想信念的嚴重危害,突出強調了從思想上建黨的重大意義。湘江戰(zhàn)役充分證明了,我們這個黨,是靠崇高的理想信念組織起來的,也是靠堅定的理想信念,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一步一步發(fā)展壯大起來的。
    堅定理想信念的極端重要性,怎么強調也不過分。站在全州的湘江河畔,我腦海里思考著80年前紅軍在這里經歷的生死存亡一戰(zhàn),面對著必死的決心去奉命阻擊國民黨追擊的紅軍戰(zhàn)士們,他們懷著的是怎樣的信仰?這種信仰,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產生在這些年輕的人腦海里的,將時間再往前推幾十年,中華大地曾出現過的,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北伐戰(zhàn)爭等等,但是他們都失敗了。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才第一次真真切切的給這片苦難深重的土地上的人民帶來觸手可及的信仰,那就是共產主義。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為了讓中國人擁有信仰并為之守護,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也是為何會有那么多無產階級戰(zhàn)士愿意為了這個信仰拋頭顱灑熱血,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原因!
    回到今天的中國,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世情、國情、黨情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信息網絡化深入發(fā)展,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國際斗爭日趨復雜,我國改革發(fā)展面臨的困難日益增多,這些都給我們黨員干部特別是青年干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理想信念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挑戰(zhàn)和考驗。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事業(yè)觀、權力觀、價值觀。理想信念是鼓舞和激勵人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是成就事業(yè)的重要基礎。沒有理想就沒有目標,沒有信念就沒有實現目標的動力。因此,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刻,重視黨史學習,是黨中央交給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更是青年人為了堅定信仰需要自覺完成的自我修養(yǎng)。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各種價值觀紛繁出現的時代,這樣那樣的誘惑不斷的向我們“招手”,越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中,我們越要經得住誘惑。不斷加強學習,注重自我修養(yǎng)。要始終不驕不躁、謙虛謹慎、保持一顆平常心和進取心。要扎實工作,淡泊名利,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升遷,以豁達的胸懷處理得失,以奉獻的精神服務社會。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十五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個世代有一個世代的使命,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烙印,湘江的戰(zhàn)斗注定會被歷史記住,它反映了老一代革命的先烈為了追求真理,不怕困難,敢于斗爭,勇敢前進的奮斗獻出精神。
    血戰(zhàn)湘江是長征的第一步,也是損失最大的一次。革命需要隨時準備流血犧牲,這是共產黨人的勇氣和責任。然而,它不應該是盲目和無用的出血犧牲。它需要智慧,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只有熱血,可能處于非常危險的狀況,最終失去了前途和希望。作為共產黨人,隨時都需要勇氣和智慧。事實證明,歷經28年艱苦卓越的戰(zhàn)爭和流血犧牲,新中國誕生,我黨經歷了偉大的歷史考驗,突破了三座山,獲得了人民的解放。
    千淘萬歲很辛苦,但把狂沙吹到金錢上。在湘江之戰(zhàn)中,我們年輕的黨認識到毛**的正確路線,在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的領導地位,從此我黨成熟了。
    迄今為止,作為共產黨員的我們不忘前輩們的初心,逢山開路,遇到水橋,以勇氣和責任,引領時代潮流的改革智慧,爭奪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的繁榮。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十六
    近日,我有幸參觀了紅軍長征路,這是一次非常珍貴的經歷。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塊瑰寶,每一個地方都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和英雄的足跡。參觀紅軍長征路讓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紅軍長征精神,也對中國革命史的艱辛與偉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第一段:歷史的背景和意義。
    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次偉大的事件,發(fā)生在上世紀30年代。這一時期,中國正面臨著內外交困,國民黨反動派在全國范圍內殘暴鎮(zhèn)壓共產黨和革命人民。為了保衛(wèi)革命事業(yè),紅軍被迫背井離鄉(xiāng),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艱苦的長征。紅軍長征路上的各個戰(zhàn)役和地點,都是革命斗爭的見證。參觀這些地方,讓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的頑強抗爭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第二段:人民群眾的無私支持。
    紅軍長征路上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民群眾的無私支持。在這段歷史時期,紅軍長征常常面臨糧食和道路的困難。然而,紅軍從來沒有忘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們通過群眾工作,爭取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參觀長征路上的一些紀念地,我看到了人民群眾為紅軍提供糧食和幫助的痕跡,這讓我深深地感到人民群眾與革命事業(yè)的緊密聯(lián)系。
    紅軍長征路非常艱辛,充滿了各種艱難險阻。長征路上有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紅軍與敵人進行了多次殊死搏斗。他們跋山涉水,穿越崇山峻嶺,冒著饑寒交迫的危險,不顧一切地向前進軍。我看到了長征中紅軍戰(zhàn)斗的幾個重要地點,如磨盤山、遵府會戰(zhàn)紀念館等,從這些地方我更直觀地體會到了紅軍長征的艱辛與危險。
    紅軍長征路上展現出了無數壯烈的悲壯犧牲,這些先烈們的精神將永遠銘記在中國革命史上。他們?yōu)榱烁锩聵I(yè)放棄了家園,犧牲了自己的親人,付出了一切代價。紅軍長征路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有無數的英雄事跡和紀念碑,讓我深感敬仰與惋惜。他們的奉獻精神和無私情懷將永遠激勵著我們,讓我們無論在什么困難面前都能堅定不移地前進。
    紅軍長征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見證,也是中國共產黨堅定信念和無私奉獻精神的象征。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不僅體現在斗爭的勝利,更體現在人民對革命事業(yè)的信仰,對共產黨的支持。參觀紅軍長征路讓我更加明白,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事業(yè)偉大勝利的中流砥柱,只有發(fā)揚紅軍長征精神,我們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參觀紅軍長征路的經歷使我受益匪淺。紅軍長征是一段充滿艱辛與犧牲的歷程,但也是一段充滿偉大和豪情的歷史。通過參觀,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紅軍長征的意義和精神,也對中國革命史的偉大實現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深信,在紅軍長征的鏡頭下,我們必將不斷前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十七
    在這個初夏時節(jié),我們機關團委組織我們赴廣西全州縣、興安縣實地開展“賡續(xù)紅色血脈,凝聚青春力量”主題團日活動,重新回顧87年前紅軍長征中的那場湘江戰(zhàn)役。
    湘江戰(zhàn)役是紅軍長征中最慘烈的一場戰(zhàn)役,“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俗語至今還在桂北流傳。湘江戰(zhàn)役發(fā)生在1934年11月,當時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與國民黨軍苦戰(zhàn)五晝夜,最終從全州、興安之間強渡湘江,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但是,中央紅軍也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部隊指戰(zhàn)員和中央機關人員由長征出發(fā)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余人。
    在這次主題團日活動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在紅軍長征中擔任總后衛(wèi)的紅五軍團34師,浴血奮戰(zhàn)保護主力部隊轉移,年僅29歲的師長陳樹湘腹部中彈被捕后,斷腸就義,實現了他“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錚錚誓言。這讓我想起了70年前那些永遠倒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的“最可愛的人”;想起了1978年小崗村的那份“生死契約”,那句“如不成,我們干部作(坐)牢殺頭也干(甘)心”;想起了在去年中印邊境沖突中犧牲的不滿19歲的陳祥榕烈士在日記里寫下的:“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想起了***總書記在對意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時所說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我們的黨是有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它由這些人創(chuàng)造并且決定,只有一個黨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為了信仰拋灑熱血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為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用生命去捍衛(wèi)國家主權的人,能夠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只有一個黨擁有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yōu)辄h驕傲,只有一個黨能夠尊重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有信心,能更好。
    歷史貫穿矢志不渝的信念,現實砥礪一往無前的決心。我們的黨已經走過了百年歷程,這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è)的一百年,也是創(chuàng)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未來的日子里,我們青年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黨的領導下,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繼續(xù)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
    ***總書記說“我們要加強對歷史的學習,特別是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共產黨黨史的學習,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得到啟迪、得到定力?!?。
    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心得體會篇十八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BR>    從興安縣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紀念館參觀回來已百日有余,可這句話縈繞在我腦海里久久不散,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復。在湘江邊參觀“紅色足跡”,我被紅軍將士為黨和人民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所感染,被他們“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所震撼。
    靠的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已連破國民黨3道封鎖線的紅軍抵達湘江邊時已成疲憊之師,數倍于己的敵軍又占據湘江有利地形擺出一副圍剿決戰(zhàn)的架勢。在危難面前,紅軍將士們堅信千條路,萬條路,跟著共產黨走才有出路,只要跟著共產黨走,就一定能打勝仗,農民就一定能翻身當主人,為了勝利無不表現出無我的戰(zhàn)斗精神,英勇奮戰(zhàn)。
    “快走!快走!快突圍!”浮橋上,沒有工事的依托,沒有飛機大炮的掩護,英勇的紅軍不畏艱辛,以執(zhí)著的革命信念,前仆后繼用血肉之軀筑起屏障、墊起浮橋,任憑敵軍一次又一次的轟炸,浮橋一次又一次斷了又連。他們以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壓制住饑寒和恐懼,在槍林彈雨下出色地完成了架橋任務。
    靠的是鐵的紀律。在小小的山頭上,紅5師死守陣地奮戰(zhàn)3晝夜不退半步阻擋敵軍;紅34師為完成護衛(wèi)任務堅持到了最后的一兵一卒,也沒有人做逃兵;身負重傷的將士在療傷過程中堅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而是用身上值錢的東西拿出來交換……。他們時刻把紀律挺在前面,寧肯為共產主義獻身也不愿做逃兵,寧肯戰(zhàn)死沙場也不踩底線不跨紅線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用紀律的力量筑起了一面面銅墻鐵壁,攔住敵人,為大部隊搶渡爭取了時間。
    靠的是榜樣的精神。陳樹湘負傷被俘,他以斷腸明志的方式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面對蜂擁而至的敵人,身負重傷的紅五團政委易蕩平,寧肯自盡也不愿拖累戰(zhàn)友;危急關頭為保陣地視死如歸的耿飚拔刀沖進敵軍拼殺……這場渡江戰(zhàn)役還有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關鍵時刻舍生忘死,沖鋒在前,用寶貴生命踐行了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弘揚了榜樣的精神!激發(fā)出了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
    他們都是我們熟悉的先進典型人物,和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們一樣堅守初心結合崗位英勇奮戰(zhàn),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奮斗終生,爭做新時代黨和人民的優(yōu)秀戰(zhàn)士。
    興安之行,我接受了“紅色精神”的洗禮,被紅軍將士為革命勝利擦亮“初心”底色,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和人民忠誠的意志所征服。
    “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闭?**總書記所說,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壓艙石”,是克服困難的偉大力量,只有堅定不移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對照身邊的優(yōu)秀黨員干部,強烈的對比照出了自己的不足。
    抽調到紀檢監(jiān)察機關協(xié)助開展宣傳工作快半年了,每當看到同事們在媒體報刊上發(fā)表的一篇篇信息稿件時,每當看到武鳴區(qū)在南寧市紀檢監(jiān)察新聞信息工作通報排行榜上又前進一位時,同事們白天忙業(yè)務晚上加班加點寫稿改稿的場景就呈現在我的眼前。深知這些成績的背后都是辛勤的付出,自己也暗暗下決心要以他們?yōu)榘駱?,但總因文字功底不夠等而遲遲難以下筆。
    領導多次鼓勵我、開導我,自己似乎還是擺脫不了“本領恐慌”的窘境。現在想起來,我的這點困難在許許多多的優(yōu)秀黨員面前簡直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說到底還是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導致攻堅克難乏力。
    每段歷史,每個典型,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我想,當我再次遇到困難時或迷茫時,都可以從榜樣的身上汲取力量,戰(zhàn)勝困難,找到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