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大全(12篇)

字號:

    教案是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教學工具。在編寫教案時,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想了解如何編寫一份高質量的教案嗎?請看以下小編為您準備的范文。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一
    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古文,嘗試背誦。結合注釋、插圖和想象理解寓言內(nèi)容,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揭題解題: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另一則寓言,出示圖片,指圖示意生讀課題。
    2、板書課題,理解株和題目的意思。
    (1)伸出小手一起寫課題。
    (2)理解詞義及題目:株什么意思?指圖,這就是樹樁子,樹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
    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大聲朗讀課題。
    3、了解作者:
    《守株待兔》是誰寫的?(韓非子,姓韓名非,子是后人對他的尊稱。戰(zhàn)國末期的哲學家、政治家。)。
    4、了解學生對故事的掌握情況。
    二、初讀課文,讀出韻味。
    1、讀易錯的句子。
    師:讀好字音斷好句是關鍵,能讀好嗎?考考大家。
    (1)折頸而死指名讀紅字,大家讀,說字意。
    (2)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讀好斷句。
    指名讀句。
    出示標有斷句的句子:這句話應該這樣讀,自己試試。
    指名讀,大家讀:為什么這樣讀,一會理解了咱們就明白了。
    學會生字:
    學“耒”:生談了解,出示圖片師介紹,回憶帶有耒部的字。
    學“冀”:找出與冀易混的字“翼”,說出不同。
    師介紹兩個字的字源來歷。
    (3)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指名讀,大家讀)。
    過渡:把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讀一讀。
    2、讀出韻味。
    自由練讀。
    指名讀(到前面讀)。
    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過渡:課文讀好了,下面咱們得好好地來了解一下這個小故事。
    1、結合注釋理解句意。
    2、交流理解。
    交流第一句。
    (1)指名說:先讀原句,再說意思。
    (2)生質疑不理解的詞。
    (3)鞏固走的意思。
    出示: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生說走的意思,回憶含有走的句子。
    古文中走是跑,那哪個字是走的意思呢?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4)想象畫面。
    過渡:一只兔子跑得非???,砰,撞在樹樁上,撞斷脖子死了。被誰看到了?(種田人)種田人看到裝死的兔子怎么想怎么做的呢?結合圖片和提示看誰能繪聲繪色地講出來。
    生自由練說。
    指名說。
    交流第二句。
    說句子意思。
    想因的意思:為什么種田人釋其耒而守株?
    因為白白撿到一只兔子,所以他……。
    因為沒費一點力氣就得到一只兔子,所以他……。
    結合插圖想想種田人是怎樣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的?
    生自由回答。
    像他這樣什么也不做,一心守著樹樁子,滿腦子都是兔子來撞死,你能用一個詞形容種田人嗎?把這個詞放到句子試試。出示:他這是:
    教師板書:白日做夢癡心妄想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心存僥幸。
    交流第三句。
    結果會怎樣呢?生自由答,引導讀書上句子。
    適時板書:一無所獲為宋國笑。
    3、感悟道理。
    生談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導理解:想到我們平時積累的格言、歇后語之類的話了嗎?出示:
    生自由讀讀,理解。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種田人的鄰居,你打算怎么勸他?可以用上這些格言。注意稱呼。(必要讓學生先說說怎樣稱呼)。
    生動筆寫勸誡的話。
    交流,評價。
    小結道理:不知不覺中我們已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不要白日做夢……,否則就會……(生看板書接答)。幸福的生活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
    四、背誦課文,活學活用。
    1、指導背誦:這么簡短的小故事能背下來嗎?自由背,齊背(別把韻味丟了)。
    2、過渡:古人用簡短的故事教我們做事、做人,我們今人也在活學活用中展現(xiàn)我們的智慧,你能活學活用這個成語嗎?(估計有困難)。
    對聯(lián)提示:出示:笑看人生百態(tài)坐等世間閑財生填橫批。
    還有,課下可以閱讀一下資料,可能對打開你的思維有幫助。
    五、總結作業(yè):
    1、閱讀資料。
    2、猜字謎:守株待兔打一字。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二
    教學目標:
    1:能夠語言較通順、內(nèi)容較具體的進行習作。
    2.明確寫作要求及思路,激發(fā)寫作的興趣。
    3.增強對學生們對文化古跡的了解,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做到語言通順、內(nèi)容具體。
    如何明確寫作思路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同學們,你們旅游時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師這里有幾個特別好的去處,誰想跟著我一起去?
    1、胡新宇筆下的筆架山
    2、王思維筆下的長城
    3、聶立雯筆下的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
    4、請導游(學生本人)來帶我們先領略一下這些名勝古跡。
    1、指名寫的好的同學談習作體會,在習作時該注意的問題。
    2、聽了他們的總結你學到了什么?以后在寫作中該注意哪些問題?
    a.思路清晰
    b.寫后要多讀、修改,句子通順,無錯別字。
    3、屢清思緒,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4、寫完后小組交流修改,擬定。
    學生自讀、其他同學賞析
    交流、評論,說一說他們的習作哪里寫的好。
    學生分析失敗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寫作心得。
    板書設計:
    a.思路清晰
    b.寫后要多讀、修改,句子通順,無錯別字。
    教學反思:
    本課我采取了自學的方法,讓同學們自己總結習作經(jīng)驗,再進行小組、全班的交流寫作心得。這樣對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會更有幫助。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三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成、對”等6個字,學習“又字旁、絞絲旁、門字框”。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像力,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在讀中感悟“小樹在春風里搖綠了嫩芽和樹梢,搖紅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樹和小鳥說的話,識字,培養(yǎng)想象力。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2、理解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再整體感知。
    1、借音自讀課文,一節(jié)一節(jié)地讀,再連起來讀。
    2、標出課文一共有幾小節(jié),并用橫線畫出生字詞,然后自己反復拼讀,把生字讀準。
    3、同桌互相認讀生字,并糾正讀音。開火車選讀帶拼音的生字詞,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詞,全班讀。
    4、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小組合作,輪讀課文。再指名讀、評讀。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
    2、選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反復讀,想想:讀了這節(jié),你明白了什么?小組交流。
    3、檢查,你最喜歡讀哪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
    四、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新課
    認讀生字。回憶課文內(nèi)容
    二、背誦,誦中感悟
    1、誰能準確、流利地把課文讀一讀?
    2、練習背誦,同桌互相背背。指名背。
    三、書寫,學會生字
    1、認讀帶拼音的生詞,再認讀沒拼音的生詞,然后用“會認字”與“會寫字”組詞、說話。
    2、仔細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邊書空邊說說筆順。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交流,互相說說。教師指導書寫,再獨立書寫。
    四、識詞、積累運用。
    認讀詞語花籃里的詞。你從這里還學會了哪些新詞?把你最喜歡的選幾個填在花籃里。選擇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再小結全文。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四
    教學目標:
    1、會讀本課的12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正確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懂得鄴地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的原因和西門豹認真調(diào)查,分析原因的經(jīng)過。
    教學過程:
    一、圍繞人物,理清思路。
    1、讀題質疑:圍繞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自讀課文:課文圍繞人物,重點寫了什么?(自讀課文要到位,要求能把課文讀正確。)。
    3、理清思路:課文哪一部分寫懲治惡人?哪一部分是起因?哪一部分是結果?
    二、創(chuàng)設情景,自讀研究。
    1、創(chuàng)情景:老師扮西門豹,你們就是我的謀士,咱們就要分頭調(diào)查。
    2、定組名:討論調(diào)查小組的名稱。
    3、明要求:
    (1)你們想調(diào)查什么?交流,提示。
    (2)閱讀課文第2-9自然段,討論并填表。
    ()小組調(diào)查報告。
    調(diào)查對象:
    調(diào)查內(nèi)容:
    調(diào)查結果:
    三、匯報交流,點撥展開。
    1、幫助釋疑:你們在調(diào)查和寫報告過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難?
    重點理解:
    鬧:都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
    他們每鬧一次都要收幾百萬。
    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鬧旱災。
    2、交流報告:(重點交流調(diào)查結果)。
    四、小結提升,設懸延伸。
    1、通過調(diào)查,你們有什么想法?
    2、大家說,“我”下一步該怎么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麻煩、提心吊膽、面如土色”等詞義。
    2、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門豹懲治巫婆、官紳的巧妙所在。
    3、通過學習,初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確定專題。
    1、引入:同學們,在你的印象中,西門豹是個怎樣的人?(用一個詞語概括、板書)你能給上面的詞語分成兩類嗎?(巧妙為民除害)。
    2、確定專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西門豹是怎樣巧妙(或機智)地為民除害的”。
    二、梳理內(nèi)容,指導方法。
    2、四人小組研究:你們覺得哪一處最能體現(xiàn)西門豹懲治的巧妙?
    想一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議一議,這句話巧妙在哪里;。
    賽一賽,誰能讀出這句話巧妙。
    三、小組研究,教師指導。
    四、匯報交流,展示點撥。
    “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泊說一聲,說我要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1、四人小組起立,小組長主持匯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其他組的同學同意他的說法嗎?有補充嗎?)(板書:救姑娘、投巫婆)。
    2、你們從哪里體會到的?
    (1)“不漂亮”:姑娘真的不漂亮嗎?為什么要說新娘不漂亮?
    (2)“麻煩”:“麻煩”是什么意思?這里的“麻煩”與平常的意思一樣嗎?
    (3)“河伯不會滿意的”西門豹真的相信有河伯嗎?
    (4)“撲騰了幾下就沉下去了”,說明巫婆已經(jīng)淹死了。
    3、你覺得西門豹這樣說高明在哪里?
    (1)救出新娘;。
    (2)懲治巫婆;。
    (3)破除迷信;。
    (4)教育百姓。
    4、當時,西門豹會怎樣說這幾句話?誰來學西門豹?你覺得他的朗讀怎樣?為什么?(朗讀引導:三個“不”讀得堅決,“麻煩”、“漂亮”等詞語得稍客氣又含有命令口氣。)。
    5、教師評價:你們抓住了西門豹的語言讀出了話外之音,讀懂了西門豹懲治辦法的巧妙,真不錯!
    6、遷移:像這樣,西門豹巧妙的話還有很多。你們讀懂了嗎?學生交流隨機出示另兩次語言:
    “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官紳頭子)。
    “怎么還不回來,請你們?nèi)ゴ叽甙?”(官紳)。
    (1)逐句朗讀,體會心情,為什么這樣讀?(隨機理解人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
    (2)比較西門豹的兩次語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從哪里看出來?
    a、“麻煩”到“請”,從有商量的口吻到命令的口氣,重話輕說,輕話重說,巧妙之一。
    b、從“催一催”到“催催”和“到”?!?”看出西門豹說話的語氣越來越急,急話緩說,緩話急說,巧妙之二。)。
    (3)有感情地朗讀。
    五、深化專題,體驗情感。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紳的河伯娶媳婦辦法來懲治他們。
    2、片斷欣賞: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西門豹的精彩片段。(觀看錄像)。
    4、補充題目:()的西門豹。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五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像巨龍穿行在大地,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fā)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人激趣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3、師出示圖,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lián)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部分
    1、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灑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7、同桌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質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師小結。
    九、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奇跡長城——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像綢帶)
    今天,我接受學校領導安排,開設《長城和運河》公開課,接受區(qū)教育局教研室常規(guī)調(diào)研。
    “讀書貴入境,入境始與親?!闭n上我引領學生進入文本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設身處地地去領悟文中角色的情感,體會文章的意境,以此促使學生有滋有味地朗讀。在新課的導入中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長城和運河雄偉奇麗的景象,在強烈的視覺,聽覺的沖擊下,學生似乎來到了長城邊,運河旁,他們的情感也隨之調(diào)動了起來。作者的情感體驗迅速轉化成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文本的描述似乎成了他們內(nèi)心真情的表白,朗讀時的聲音、氣息,和諧地融入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中,是內(nèi)心情感的自然外化。這里通過觀看短片頭腦中對長城和運河已經(jīng)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再讀課題,便會讀出長城和運河的氣勢,由衷地抒發(fā)出贊美之情。
    詩歌教學主要以讀為主,在指導學生朗讀中,我希望讓學生有所知、有所感,體會作者所蘊涵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朗讀這首詩歌時要注意兩點:第一,不要拖腔拖調(diào),要引導學生按詩歌的節(jié)奏進行。第二,要注意聲音的輕響變化,給人以起伏感,這樣才能突顯萬里長城和大運河的雄偉氣勢??上驳氖菍W生對此篇課文興趣濃厚,在指導朗讀時師生都投入了十分的感情,激動、自豪之感溢于言表。學生在課堂中朗讀的積極性非常高,效果良好。整堂課從激情導入到識字教學,從讀通詩句到語言實踐,教學過程清晰,環(huán)環(huán)緊扣,有機穿插,彼此銜接,自然流暢。
    今天上《長城和運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資料,這使我很是欣慰,因為收集資料不僅是孩子們的事,家長也往往需要參與,說明很多家長都能配合老師完成資料的收集。由于事先都收集了資料,所以孩子們對長城和運河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在上課之處就已經(jīng)深深為長城和運河而感到驕傲了。因此在課堂上我并沒有著重介紹相關背景資料,而是簡單交流了一下,一方面檢驗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另一方面幫助他們梳理資料,逐步學會尋找資料,理解資料。
    當初閱讀這篇文章設計教案時,我的第一感覺是,這首詩是引導學生借助長城與運河與祖先做一次對話。這個對話是非常美的,這個對話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創(chuàng)造奇跡是不朽的詩篇。所以,這一課的學習,我們就應該讓學生讀,讓學生誦,讓長城、運河成為學生心中的一個“美”點。于是在我的課堂上出現(xiàn)了反復讀四句重點句的場面。我試圖讓學生在第一課時就熟知描寫長城和運河的句子,這樣在第二課時講解就能水到渠成了,學生也能很快背誦課文了。
    教研室領導在評課時認為第一課時要讓學生把握文體特征,初步感知課文大意。事后我去問學生:“你們知道第一課是什么類文章?”學生都能回答是詩歌。我再問:“課文分幾小節(jié)?每小節(jié)講什么?”學生也知道分兩小節(jié),第一節(jié)講長城很雄偉,第二節(jié)講運河很美麗。看來學生已經(jīng)到達不需要老師教的地步。事實上我的教學安排中已經(jīng)潛移默化地滲透了這些內(nèi)容,只不過沒有明確提出罷了。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六
    教學目標:
    1、讀文,理解詞語“趕集”的含義。
    2、知道描寫春天的不同作家不同的寫作角度。
    3、有感情朗讀全文,體會作者借助小燕子贊頌美好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有關春天的古詩、名句。
    1、出示春天美景的圖片。
    師:在這萬物復蘇,陽光明媚的春天里,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贊頌春天的詩句。
    2、配樂讀詩句和朱自清《春》節(jié)選。
    這種寫法是多么奇特啊!
    二、朗讀、記誦描寫春天的語段。
    1、出示語段,學生自由讀。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段文字,也是描寫春天的,自己輕聲讀一讀。
    出示:陽春三月,下了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2、通過教師范讀,指導朗讀長句。
    師范讀:“陽春三月,下了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边@句話是長句,讀的時候要注意有換氣的地方。
    學生個別讀,交流讀。
    3、借助圖片,記誦語段。
    男女生分別讀這段話。
    師:文章要多讀,多讀就能把美好的語言印在腦海里。來,讓我們試著背一背。
    出示春天的圖畫,師借助圖畫上的景物引導學生背誦這一段話。
    4、通過理解詞語“趕集”,再次記誦。
    師:作者說紅的花,綠的草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引讀時凸顯“趕集”一詞)集就是集會,包括廟會、燈會、集市等。(隨機出示相關的圖片)。
    看看圖片,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想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師再次引讀描寫春天熱鬧場景的這段文字。
    三、梳理作家不同的寫作角度,引出作者和課題。
    1、出示詩句,引出課題。
    師:春天是具有生命力的,古往今來,有很多作家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描寫春天,有的作者抓住了春天的風來描寫,賀知章的《詠柳》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有的抓住了春天的花朵來描寫,朱熹的《春日》中,“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還有的抓住春天的江水來描寫,像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倍覈F(xiàn)代散文家鄭振鐸(出示相片)卻抓住了——燕子(板書:燕子)來描寫春天。他覺得(出示文字:“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趕來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睂W生讀。)。
    板書:添趣。
    2、引背描寫春天的語段。
    師:這是怎樣的百花爭艷的盛會呢?引背“陽春三月~春天。”
    四、學習作者對燕子的描寫。
    1、朗讀1、3、4小節(jié),理清脈絡。
    分別請三名學生讀一讀。
    師歸納:從外形、飛行時和飛倦了三個方面來描寫。
    板書:外形飛行飛倦。
    2、學習描寫外形的小節(jié)。
    (1)學生自讀投影上的第一小節(jié),說說燕子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書:活潑可愛。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jié),朗讀時要有輕快的感覺。
    生邊讀師邊在黑板上畫燕子。
    指板畫引背描寫外形的句子。
    3、學習描寫燕子飛行的小節(jié)。
    出示兩幅圖。
    (1)請學生找到相對應的句子(圖片下出示句子)。
    (2)讀讀句子,結合有關的詞句來說說燕子是如何為春天添趣的,說說自己的感受。小組合作。
    (教師隨機點評:飛得快,為春天增添生機;像個小畫家,靈活而調(diào)皮。)。
    (3)體會到了之后,讀好這些有趣的情景。多種形式讀。
    燕子在飛行時,也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
    4、學習描寫燕子飛倦了的小節(jié)。
    師:燕子在飛行時添趣,在他不動的時候,飛倦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呢?
    (1)添畫、想象。
    隨學生的回答,師在燕子之間畫上細線。
    你看,這像什么?學生展開想象。
    讀句子: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
    (2)師引讀這一小節(jié)。
    師:電線像曲譜,小燕子像跳躍的音符。為我們帶來了樂趣。也為春天增添了生趣——。
    (3)談感受,展開想象。
    談談你的感受,請你聯(lián)想一下,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一段有關春天的音樂,我仿佛聽到了——。
    師:飛倦的燕子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在作者的眼中,燕子真是——伶俐可愛。
    板書:伶俐可愛。
    難怪作者如此喜愛燕子,在他眼中,燕子像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板書:春天的使者。
    五、總結:
    1、全文朗讀。
    讀好文章,體會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
    2、遷移寫作。
    師:在作者的眼中,燕子是最可愛的,所以他通過外形、飛行時、飛倦了三方面來描寫燕子,贊頌春天。你對什么最感興趣?也可以仔細觀察,學著這篇文章的樣子來寫一寫春天。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七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愛護國徽、愿用自己的行動為國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重點:
    1、了解“我”在平時的生活中怎樣愛護國徽,又怎樣用自己的行動使國徽更美麗。
    2、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難點:
    聯(lián)系自己,說說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國徽更美麗。
    1、國徽的圖片
    2、硬幣
    一、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引導學生充分預習課文,鼓勵他們查閱有關國徽的資料,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課程標準指出“要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努力構建課內(nèi)外聯(lián)系、校內(nèi)外聯(lián)系、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教師本著大語文的教育觀點,把課內(nèi)、外閱讀融為一體,注意學生在知識廣度上的積累。)
    二、引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國徽
    2、出示國徽插圖。(認識國徽的樣子)
    3、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硬幣,指導學生觀察:硬幣背面印著什么?
    4、師:你還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國徽?
    (課標強調(diào),要盡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限度地發(fā)揮師生雙方的互動性。)
    三、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1、同桌互讀,互相幫助,把讀不準、不認識的字消滅掉。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a、齊認讀生字卡片。
    b、開火車讀,試著讀出后組詞或練習說話。
    c、利用學具,進行識字游戲。
    (由于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因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性學習。)
    3、默讀課文后,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
    學生可以從這些方面回答:
    a、拾到錢要交給老師。
    b、錢幣臟了要擦洗干凈。
    c、要幫助別人,小弟弟不小心摔倒了要主動把他扶起來。
    d、當我主動把小弟弟扶起來時,我看見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國徽映照的更美麗。
    e、國徽和太陽在一起,照耀著我,也照耀著祖國遼闊的大地。
    (通過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預測和診斷出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哪些知識。以便調(diào)整下一步的教學策略。)
    4、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5、展示讀,共同評價。
    6、老師讀,學生提建議,做評價。
    (《語言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在讀得連貫、順暢上下功夫,讓學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強體驗與領悟。)
    四、細讀課文,促進感知。
    1、自由讀課文。
    2、師:你還想知道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把它們寫在問題卡上。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問題
    a、國徽圖案里有什么?我們在哪里可以看見國徽?
    b、我們做什么可以使國徽更美麗?
    c、為什么國徽和太陽在一起,照耀著我,也照耀著祖國遼闊的大地?
    e、為什么要把錢幣擦洗干凈?
    3、討論解決不明白之處。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及時記下閱讀中的問題,認真思考,是一種值得培養(yǎng)的閱讀習慣,也便于教師了解學生還想知道哪些,及時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學生為中心,師生共攜手確定教學目標,也為教師下一步要采取的教學策略提供了依據(jù)。)
    五、訓練口語能力。
    聯(lián)系自己,說說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國徽更美麗。
    六、提出希望,進行思想教育。
    七、拓展練習:
    (一)完成下列活動之一即可:
    1、個人:讀讀你喜歡的詩句。
    畫畫你喜歡的情節(jié)。
    2、同桌之間:背誦這首詩。
    3、四人活動: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4、自由組合: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再試著寫幾句詩,可添加在課文中的任何地方。
    (二)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拓展練習活動有層次,針對不同程度、不同愛好的學生學習及提高并注意了家校聯(lián)系。)
    《國徽》是一首瑯瑯上口的敘事兒童詩,充滿情趣,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出發(fā),用敘述的手法描繪了三個畫面,寫出了小朋友對國徽的熱愛和崇敬。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本節(jié)課的設計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路,注意為學生提供“讀”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去學習。
    朗讀應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以讀為本”,既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回歸”,又是把準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和基本理念的體現(xiàn)?!秶铡愤@篇課文,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出發(fā),引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這節(jié)課我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為主導,以多種方法地讀(自由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師生合讀)為憑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感受和體會文章的愛國情感。
    語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課程改革的一大特點。在教學中,我抓住詩歌中小男孩做的小事引導學生聯(lián)系到自己,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做才能為國徽添光彩?”讓學生置身于實際生活中,知道也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國徽、對祖國的熱愛,使學生覺得語文和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從而培養(yǎng)他們愛語文學語文的熱情。
    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參與、教師積極引導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先說自己平時是怎樣為國徽增光的,然后把自己講的寫下來,最后讀給同桌聽,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讓學生感受成就與成功,尋找分享與快樂的感覺。
    學生通過主動收集資料,就可以知道“國徽”是一個國家的標志和象征,它和國旗一樣,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尊嚴。
    教學始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雖然我注意了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但是我的評價語言還不夠生動,為了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快樂,還需加倍努力。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八
    教學目標:
    1、學會10生字及新詞,認讀4個字。
    2、能摘錄并積累相關詞語。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2或第4自然段。
    5、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chǎn)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chǎn)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和集合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和美麗。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小組合作等形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及新詞。
    2、能夠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字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夠正確、流利的讀課文。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flash動畫,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今天,我們學習第15課――《錫林郭勒大草原》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不丟字,不加字。)
    2、指名讀。(糾正學生的字音,能夠讀出自己的語氣。)。
    3、小組互相讀一讀,進行評議。
    4、默讀課文,想一想: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3)在課文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下相應的詞句。
    5、匯報。讀一讀畫下的句子。
    (二)學習生字。
    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1)讀一讀,指名讀。
    (2)重點指點讀音:勒嵌且嚼
    (3)重點指點字形:錫騰嚼
    2、出示生詞:歡騰矯健飛翔安閑馬駒內(nèi)蒙古偶爾牽牛花錫林郭勒一碧千里
    (個別讀、小組間互相檢查讀一讀。)
    3、把字詞帶到課文中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
    (三)聽寫本課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
    三、閱讀理解,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自己默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找到有關的語句,畫下來。自讀,已經(jīng)畫出的語句。
    四、練習。
    1、作業(yè):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詞語以及自己喜歡的句子。
    2、書寫本課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摘錄并積累相關詞語。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2或第4自然段。
    4、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chǎn)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chǎn)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二、新授: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
    指名回答:廣闊、美麗;歡騰的世界
    2、結合練習題自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同桌討論討論:草原上有()、()、()、()、()、()。
    3、在已經(jīng)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4、自己找出最喜歡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嘗試背誦。
    5、小組互相背誦。
    三、作業(yè):
    1、按要求從課文中或課外讀物中摘錄詞語。
    2、激發(fā)情感,想象創(chuàng)新,自編自創(chuàng)一首小詩或一篇小短文。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九
    老師說句子: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說兩遍)。
    2、你們知道這個天堂是哪里嗎?(杭州)。
    過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shù)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xiàn)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xiàn)在環(huán)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詳,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F(xiàn)在老師就帶你們?nèi)タ次骱纳?、湖(板書:山湖)?BR>    1、電腦出示西湖青山綠水的畫面伴隨朗讀。
    思考:你站在西湖邊看到的山是什么樣?湖是什么的?
    2、交流剛才的問題:
    3、同時板書:層層疊疊,綠青濃淡。
    靜如銀鏡,一閃一閃。
    4、這么美的畫面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xiàn)出來嗎?
    學生自由練讀。
    請個別學生讀。
    集體配音朗讀。
    5、(課前教學生一些句子?;蜃x讓一兩個來贊美西湖。學生不會也可以由老師來說)。
    過渡:是呀,正因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個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園中有園,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賞心悅目。尤其以西湖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聞名遐邇。下面就請同學們隨我而來。
    1、教師指著畫面講述第三自然段。(電腦出示畫面)。
    2、學生可自由說說自己通過查找資料介紹有送景點的介紹。
    學生需準備:孤山白堤蘇堤(可以是圖片)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3、我們一起把這部分的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好嗎?待會兒,我要你們來做小導游介紹西湖。
    4、誰愿意當個小導游來介紹西湖的幾個景點。
    學生自由準備。
    請個別學生來介紹。
    過渡:剛才聽了小導游的介紹,覺得西湖特別美,真讓我看到了人間天堂。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來的中外賓客目不暇接,游興難盡。置身其間,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詩、如畫,如夢。每當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下一節(jié)課我就帶同學們?nèi)ビ^賞西湖秋色。
    1、聽配音朗讀。(電腦出示畫面)。
    2、看著這樣一個畫面,聽著優(yōu)雅的聲音,你是否也想來做一次配音演員呢?
    3、學生自由朗讀。
    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青山層層疊疊綠青濃淡。
    西湖湖水靜如銀鏡一閃一閃。
    景點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月光明月東升華燈倒映。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十
    1.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2.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說出曹沖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么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背誦第4自然段。
    2.通過閱讀,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自己思考其它稱象辦法。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你們在市場,見過別人稱東西嗎?
    稱東西為了什么?
    [出示課件:大象圖片]那,大家見過有人稱大象嗎?
    這節(jié)課,我們就坐時光機去古代,看看一個叫曹沖的孩子,他是怎么想辦法稱大象的。
    [板書課題]。
    生認讀“曹、稱”。仔細看這兩個字,你怎么記住它們?(曹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部分的筆順:橫、豎、橫折、橫、豎、豎、橫;稱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禾,右:爾。)。
    二、自主讀文、探究識字。
    (一)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生字。
    (二)學生回憶識字方法。(師: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怎么辦呢?)。
    (三)用你喜歡的方法,四人小組學習不認識的生字。
    (四)針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指名當小老師組織大家交流學習經(jīng)驗。
    [重視對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引導與交流,不斷擴大識字成果。]。
    (五)檢查生詞、生字掌握情況。
    過渡: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認真,小老師講得這么精彩,一些詞寶寶也要和我們交朋友呢!
    1.[演示課件]出示生詞,學生看課件自由讀生詞。
    2.[卡片]學生領讀生詞。
    3.提出詞語中不明白的地方。學生交流。
    4.測讀。
    5.男女賽讀。
    6.同桌賽讀。
    (六)指導朗讀。
    指名讀課文,檢查字音。
    三、辨別字形,學習寫字。
    1.認真觀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與橫豎中線相關聯(lián)的筆畫,要著重觀察描摹。
    3.同桌交換本子寫生字。
    四、作業(yè)。
    生字、字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游戲導入,復習生字。
    (一)做游戲。
    1.開火車;。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詞卡送給小組成員,拿詞卡的同學認讀);。
    4.找朋友(為生字找詞朋友,為詞找字朋友)。
    [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鞏固記憶。]。
    師:有人送給曹操一件非同尋常的禮物——(生:一頭大象。)。
    課文是怎樣描述這頭象的?(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話。)練讀,體會象的高大。
    指名讀,讀出象的高與大。
    問:你們見到這么高大粗壯的象,想提些什么問題?
    (二)學生質疑。
    (它有多重?……)。
    [通過學生質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學習。]。
    二、學習課文,解決疑問。
    (一)對比學習。
    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生回答。
    [對比學習,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
    問:從文中哪句話看出曹沖的辦法好?生讀第5自然段第一句話。[出示課件:曹操微笑著點點頭。]要求:讀出滿意、欣慰的語氣。
    (二)學習第4自然段。
    師出示課件:
    默讀課文,把曹沖稱象的辦法用“——”畫出來。
    想一想:稱象分為哪幾步?
    說一說:稱象的過程。
    個人自學。
    小組討論。
    集體交流。
    以四人小組形式匯報,師打相應課件:第4自然段曹沖說話的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回答稱象步驟。
    3、指名一生再讀,同時放[“曹沖稱象”動畫課件]。
    4、生自由讀,邊讀邊想象稱象的過程。
    5、這部分內(nèi)容有些表示時間先后順序的詞,你們找一找,畫出來。
    6、用上這幾個詞,和同桌說曹沖稱象的過程。
    7、試著用上“先……再……接著……最后”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說一說曹沖稱象的過程。
    生練習后,指名發(fā)言。
    8、師生接讀:
    師:先把大象趕到(生讀)。
    師:看船身(生讀)。
    師:就沿著水面(生讀)。
    師:再把大象(生讀)。
    師:裝到船下沉到(生讀)。
    師:然后(生讀)。
    [用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重點內(nèi)容,訓練他們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
    出示課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準備,指名二生填。試背,指明一生背,會背的背。
    [活躍課堂,鞏固所學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信心,降低課后背書難度。]。
    9、這部分內(nèi)容,學生質疑。
    其他生幫同學解決問題。
    [讓學生樹立自信心,時時激勵自己,肯定自己。]。
    三、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一)總結升華。
    問:你們覺得曹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曹沖想的辦法超過了那些官員。那時,他才幾歲?
    出示課件:
    讀一讀,比一比。
    曹操的兒子曹沖7歲。
    曹操的兒子曹沖才7歲。
    生讀這兩句話,比較哪句更能表現(xiàn)曹沖愛動腦筋。
    師:曹沖是怎樣想出這個辦法的?生快速讀文。
    (如他們找不出來,師:找出不可行的稱象方法。)一生讀。
    師:曹操聽了(生:直搖頭。)。
    出示課件:
    結合句子選擇“直”字的意思。
    曹操聽了直搖頭。1、從上到下;2、公正的;3、不斷地。
    問:為什么曹操聽了直搖頭?
    [降低理解難度,體會“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養(yǎng)正確譴詞造句的能力。]。
    師生配合讀:男生讀第一種方法,女生讀第二種方法,老師讀第三段開頭、結尾。
    (二)拓展延伸。
    問:在當時,曹沖的辦法是的嗎?你還能想出什么稱象辦法?
    (不是,可以把石頭換成牛、羊等會走的動物,或換成人)。
    [拓展延伸,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的訓練,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
    學生評議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第4段。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十一
    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不少古詩,有沒有李白寫的呢?(靜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fā)白帝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望廬山瀑布》)。
    3.用課件出示導學稿。
    二、小組討論,組內(nèi)糾錯。
    請同學們借助拼音大聲朗讀詩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難讀的詩句多讀幾遍,直到讀熟練。
    (一)個人自學。
    1.學生自主學習(生按提示自學,師巡視指導。)。
    2.自己檢測自學效果:學生大聲朗讀一遍課文后生字詞和整首詩文。
    (二)小組糾錯。
    和小組內(nèi)伙伴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輪流讀生字詞,交流對生詞的理解。
    (四)班內(nèi)質疑。
    1.檢查正確認讀生字詞。
    多媒體出示本課生字詞,指名讀。
    2.指名讀,去拼音讀,小組比賽讀等方式進行拼讀。
    三、質疑拓展,小組總結。
    (一)自學自測。
    學生自學,認真朗讀詩文,嘗試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小組糾錯。
    小組輪流朗讀詩文,互說詩句的意思,互相糾正錯誤。
    (三)質疑拓展。
    1.指名學生朗讀詩文,師生共同糾錯。
    2.結合重點詞語理解重點詩句,進行朗讀指導。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指導:
    交流對第一行詩的理解。
    (1)指名說說詩句中關鍵字的意思。
    日:太陽照:照耀(如果不這么細致地去分析,孩子們很可能把日和照當成“日照”這個城市來對待。)。
    香爐:香爐峰,廬山上的一座山峰;。
    生:飄浮。
    紫煙:紫色的煙霧。
    (2)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交流對第二句詩的理解。
    方法與步驟同第一句。再指導學生進一步有感情讀詩句時,要引導學生品味“掛”字的妙用。
    交流對第三四句詩的理解。
    理解這兩句詩,先理解“疑”字的意思,然后理解詩句的意思。詩意理解后要抓“飛流直下”與“落”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氣勢。
    每句詩的意思理解完后,要回歸整體,讓學生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四)、歸納總結。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背誦、默寫詩文;。
    2.根據(jù)對詩歌的理解,畫一幅畫。
    鼎尖教案三年級語文篇十二
    1.讀懂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關愛他人的美好品德。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抓住媽媽感情變化的句子,理清課文層次;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1.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2.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結合課文內(nèi)容,合理想象。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31課給予樹,我們都知道給予就是送給的意思。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說說課文中是——給予————嗎?(學生自由說)
    1.同學們理解的不錯,讓我們再一起用心地讀一讀課題吧。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自由說)
    那就請你打開語文書,翻到31課,去讀一讀,同時找一找課文中寫媽媽心情變化的句子,注意,用筆劃一劃。
    1、學生讀課文,在課文中劃一劃相關的句子。
    2、交流媽媽心情變化的句子(結合板書:擔心——生氣——激動)
    1、課件出示:讓我擔心的是……
    自己再讀一讀,又讀懂了什么?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媽媽特別擔心?(只、卻、怎么可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
    2、把媽媽的這種擔心放進你的朗讀吧!(自由讀,指名讀)
    3、從媽媽的擔心中你覺得媽媽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愛自己孩子)
    4、是啊,媽媽的愛是無處不在的,在這里,化作了一種擔心,把你現(xiàn)在理解到的放進這句話里,肯定比剛才讀得更好了!
    5、學生讀,指名讀(適當點評)
    但是媽媽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拿了20美元分頭去采購圣誕禮物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他們買完禮物,該回家了!那么在回家的途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又怎么樣呢?趕緊去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吧!
    1、學生自讀,抓住“興高采烈”一詞,從哪兒可以看出孩子們興高采烈呢?為什么會興高采烈呢?(學生回答)
    2、對啊,確實應該興高采烈,但是只有金吉婭——(沉默不語)“沉默不語”什么意思呢?為什么沉默不語呢?(學生自由說)
    3、看到這個情形,媽媽會怎么樣?(生氣)請你找到這個句子,讀一讀,覺得已經(jīng)讀得像媽媽一樣生氣了,就舉手,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讀)
    從xx的朗讀聲中,除了很生氣,你還聽出了什么?(疑惑)在疑惑什么呢?說一說
    把你現(xiàn)在有的體會,再放進這句話里,肯定能讀得更有味道!快試試吧!
    4、那么金吉婭到底用這20美元做了什么呢?讓我們走進課文第四自然段,請你反復地讀讀,肯定能找到答案!
    5、課件出示:后來……禮品區(qū)
    這么重要的句子讀一遍肯定是不夠的,再去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學生自由說)
    6、是啊,金吉婭給陌生女孩買了洋娃娃,卻只給佳人買了棒棒糖,這又是為什么呢?你能從這段話里找到理由嗎?(能)那就快去讀一讀,找一找吧!
    課件出示:我的錢就……只夠…………卻什么都沒有
    多讀幾遍,讀懂的就更多了?。▽W生自由說,主要是小女孩和金吉婭的對比)
    把你的體會放進這句話里,一定能讀的更好!試一試吧!
    課件出示:金吉婭說話的聲音很低……而難過
    重要的句子再讀幾遍,就能讀懂更多了(學生自由說)
    金吉婭放棄了給家人買漂亮禮物的機會,被家人責怪,卻使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
    是啊,給予就是這樣,在得到的同時,還會放棄、失去一些東西,這真讓金吉婭為難呀,把你理解到的再放進這句話里,肯定也能讀得非常好!
    8、從金吉婭的做法里,你覺得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自由說)
    聽了金吉婭的話,媽媽怎么做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千言萬語涌上心頭,此時,媽媽已經(jīng)激動的說不話了,你能代媽媽跟她說一說嗎?(學生自由說)
    1、課件出示最后一段
    2、是啊,這個圣誕節(jié),金吉婭不但……還……以及……
    理解“如愿以償”
    如愿以償?shù)男∨?,她會對金吉婭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說)
    4、課文學到這里,你覺得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呢?(板書:一棵樹,一個問號?)
    課件出示:給予樹是一棵()的樹(學生自由說)
    結合板書,隨機選擇詞語
    我們的心里!是呀,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愛做陽光,精心地栽培這棵給予樹吧,讓她在我們的心里開花,結果!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問題貫穿始終,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無形中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體會了人物心理的變化、以及課文里的飽含的對同情、善良、仁愛、體貼的美德的贊美之情。我認為,這些層層深入的提問就是有效性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