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精選23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和工作記錄。教案的編寫應該注重教學過程的靈活調整和互動交流。教案的優(yōu)秀范文積累對于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和教師的職業(yè)成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一
    1、學習歌曲的基礎上,能感知ab兩段音樂的不同,并唱出a段歡快的音樂,b段優(yōu)美的音樂。
    2、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唱歌。
    1、材料準備:錄音機、磁帶等。
    2、經(jīng)驗準備:談話活動: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對郊游的活動產(chǎn)生向往。
    一、激發(fā)興趣,游戲導入。
    美麗的春天來到了,老師帶你們坐火車去郊游,誰當司機(幼兒爭先恐后)好,請-幼兒當小司機,我們當乘客,"我們?nèi)ソ加瘟?。
    二、學唱歌曲,體會情緒。
    1、有感情朗誦歌詞。
    2、教師范唱或放歌曲錄音。
    3、歌唱:《郊游》。
    (1)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郊游的快樂,引導幼兒說唱歌詞。
    (2)放錄音帶《郊游》,引導幼兒聽出有兩段"不同的"音樂。
    (3)學唱歌曲,教師用不同的動作帶幼兒唱歌,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節(jié)奏和ab兩段不同的"情緒"。
    (4)教師與幼兒一起按歌詞合節(jié)奏地進行歌表演。
    重點提示幼兒注意:白云飄飄,春風柔柔…….的唱法,要求聲音輕柔、甜美。
    4、教師用琴反復教唱,指導幼兒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隨音樂伴奏帶演唱歌曲。
    三、創(chuàng)編表演,提高音樂的表現(xiàn)力。
    1、剛才我們高興的唱著歌,來到了這么美麗的地方,此時此刻你們想干什么?(游戲)。
    2、聽音樂即興表演:劃船、鉆山洞、拍手、過小橋……等等,教師適時指導。
    3、分組邊唱邊表演郊游動作。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動作。
    四/結束部分。
    大家玩的很開心,可是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乘火車回家吧!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二
    我所帶的幼兒已經(jīng)進入了大班,孩子們與兩年前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變得乖巧、懂事、能干、聰明,師生之情變得越來越濃。在詩歌《我最愛祖國》教學之后,孩子們更意識到自己從小班,經(jīng)過中班到大班的一些變化。于是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讓孩子們先尋找發(fā)現(xiàn)變化,接著感知理解變化,再表演體驗變化,最后想象操作變化。
    1、能夠關注周圍生活中的變化,并用語言表達。
    2、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養(yǎng)成細心觀察,積極動手動腦操作,動口表達的習慣。
    1、大小照片對照圖。
    2、化學試劑。
    3、幼兒操作材料(毛線、剪紙、粘貼圖片)。
    4、磁帶一盒。
    過程:一、尋找發(fā)現(xiàn)變化。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他是誰呢?
    師:你怎么知道是他呢?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小朋友的照片。
    (1)找個好朋友,把你的變化說給小朋友聽。
    (2)再看看同伴有哪些變化。
    教師小結:什么是變化呢?就是現(xiàn)在的樣子和原來不一樣,比如大小、顏色、形狀、性質等等。
    二、感知理解變化。
    師:老師這兒有一張白紙,我想讓它發(fā)生變化,可以怎樣做呢?
    教師示范,剪、折、卷、貼等方法。
    師:這朵花美嗎?
    師:我要將這朵花變得更美麗,注意了,將要有神奇的變化。
    教師做化學實驗。
    教師小結:剛才,老師用白紙,折、剪、卷等方法讓紙變成了一朵花,是一種物理變化,然后,老師用無色的溶液把白花變成了紅花,是一種化學變化。因為老師在這張白紙上已經(jīng)灑過一些化學藥水。
    三、表演、體驗變化。
    師:是誰讓這些事物發(fā)生變化呢?
    師:我們?nèi)丝陕斆髁恕D銜幽X筋,想一想、變一變嗎?我們來玩游戲《我會變》。
    1、我們來玩手指變變變的游戲。
    2、我們再來玩身體變變變的游戲。
    四、想象操作變化。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毛線、紙、各種圖形,我們先想一想,然后用我們靈巧的小手讓他們變得更美麗。
    幼兒自選進行小組操作活動。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三
    1.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受鏡泊湖的美麗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
    了解鏡泊湖的奇觀以及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通過閱讀,體會鏡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
    師生共同查閱鏡泊湖的圖文、音像資料。
    1課時。
    一、激趣質疑,導入新課。
    1.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24·《鏡泊湖奇觀》??戳诉@個課題后,你知道了什么?
    2.看了這個課題后,你還想知道什么?
    如:鏡泊湖是怎樣形成的?是什么樣的?
    鏡泊湖有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點?
    (師小結:對提出的問題歸納整理,對提不到的問題進行點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形象感知,一邊看鏡泊湖的錄像,一邊聽讀課文,—邊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2.讀文感知,學生自讀課文,看—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剛才提出的問題分別能在哪幾個自然段解決。
    三、品讀課文,讀中感情。
    1.自主讀書,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去讀懂課文。
    2.小組交流,將你讀懂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交流。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將你沒有讀懂的問題在小組中提出,小組同學討論,研究,合作學習。
    4.全班交流,教師對學生的理解適當?shù)倪M行點撥、指導。
    動態(tài)靜態(tài)美相結合:將鏡泊湖景色的靜,吊水樓瀑布的動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動靜結合這種描寫方法所體現(xiàn)出來的美。
    鏡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學生通過多種信息渠道去解決。
    四、激情朗讀,升華情感。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適當指導朗讀方法。
    板書:
    形成:火山噴發(fā)。
    24*。
    瀑布:從不結冰。
    森林:火山口里。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四
    1、了解鏡泊湖景色形成的條件和景物特點。
    2、讓學生體會“奇”在何處。
    3、學習按景物的不同特點,領會鏡泊湖的動態(tài)美和靜態(tài)美。
    犝饈且黃閱讀課文,在教學中運用“讀一讀、說一說、填一填、議一議”四步進行教學,可以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以創(chuàng)新為靈魂”的教學思想,整堂課圍繞學生的活動展開,使學生變“學會”為“會學”,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民主、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課堂上讓學生全體參與,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發(fā)展。
    (一)讀題、解題。
    你想知道什么?
    春在什么地方?是個怎樣的湖?有什么奇觀,有哪些景點,各景點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二)討論。
    2、它是個怎么樣的湖?
    3、它有什么奇特的景色?
    (三)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
    2、說一說。
    (1)說說課文中神話故事的梗概。
    (2)神話與現(xiàn)實生活的相同點是什么?這個湖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3、填一填。
    牬說中()是羅女的從天上掉下來形成的。
    4、議一議。
    (1)文章引用了一個美麗的傳說,再轉入鏡泊湖,從傳說中怎樣表現(xiàn)人們對美好品質的贊美。
    (2)用一句話概括第一段的內(nèi)容:傳說鏡泊湖是紅羅女的寶鏡從天上掉下來形成的。
    (三)學習第二、三段。
    1、默讀第二、三段。
    2、說一說。
    (1)這一段的第一句話與下面的兩句話有何聯(lián)系?(總分關系)。
    (2)第三自然段中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后寫什么,分幾層來寫?
    3、填一填。
    (1)鏡泊湖位于(),是因為()形成的。因為()所以稱為鏡泊湖。
    (2)鏡泊湖景色的最大特點是()和(),它的自然樸實表現(xiàn)在:除了有精致的別墅外,這里只有()的、()的、()的。它的奇麗多變表現(xiàn)在:四周(),有的()、有的(),湖心(),湖中(),美不勝收,通過這些描寫,寫出了鏡泊湖的()美。
    4、議一議。
    (1)文章從哪幾方面描寫了鏡泊湖景色的自然樸實、綺麗多變?
    (2)第二自然段介紹鏡泊湖的什么?第三自然段概括介紹了鏡泊湖景色的什么特點?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
    2、說一說。
    (1)說出這一自然段中景點名稱、位置、景點奇特的地方。
    (2)吊水樓瀑布為什么不結冰?它與瀑布飛流直下的句子有什么關系?
    (3)說出課文從幾方面寫瀑布的動態(tài)美。
    3、填一填。
    牭跛樓瀑布奇特的地方是(),課文從()和()兩方面寫出它的美。
    4、議一議。
    描寫瀑布氣勢和美景的?
    (五)學習第五段。
    1、指名讀。
    2、說一說。
    (1)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
    (2)說說本段中各景點名稱形成的條件和景物?
    3、填一填。
    律林是指(),它形成的條件有:
    (1);
    (2);
    (3)地下森林()物產(chǎn)豐富,林中有種類繁多的樹木,還有()和()。第五自然段是()描寫。
    四、小結。
    1、體會動靜描寫手法。
    2、引導學生、總結全文。
    對鏡泊湖的介紹,說明了它的景色極其壯麗,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贊美之情。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五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jié)。
    一、導入。
    問題導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說什么?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么?
    在別人家里我們要怎樣表現(xiàn)?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么?
    二、展開。
    1。經(jīng)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么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
    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
    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里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
    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游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huán)境布置“家”進行游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jié)。
    比如:鉛筆,剪刀。
    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束。
    1。活動講評:根據(jù)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顒友由欤阂笥變涸趯嶋H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六
    2、能聽辨出mi、sol、la,并能初步理解三個音在五線譜上的關系。
    1、老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根據(jù)小雞,小兔.小鳥的體型.特征,確定它們代表哪個音。
    2、幼兒自選小動物的頭飾,進行游戲。
    4、違反游戲規(guī)則停玩一次。
    2、說明游戲規(guī)則:幼兒根據(jù)聽到的音樂自由表現(xiàn),音樂停,小動物迅速站到自己的家內(nèi)。
    4、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分配角色,商定規(guī)則,教師可以提供幫助和配合,幼兒自由游戲。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七
    1.通過整理圖書活動,讓幼兒掌握整理圖書的方法和技巧。
    2.幼兒會在實際操作中,提高獨立整理物品的能力。
    3.促進和培養(yǎng)幼兒愛惜圖書,愛看書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通過整理圖書活動,讓幼兒掌握整理圖書的方法和技巧。
    幼兒能按照正確的方法和技巧整理好班級里的書架。
    幼兒自帶各種各樣、大小不一、厚薄不同的圖書,圖書架6個,圖書擺放整齊的圖書架樣例。
    1.各小組把自己帶來的書放在一起,堆在桌子上。
    這么多書,放的這么亂,你打算怎么把書放整齊?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想到的整理圖書的方法。
    每個人的整理方法盡可能說的不一樣。
    3.請一名幼兒利用圖書架演示——整理圖書。
    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整理圖書?
    4.引導幼兒討論。
    要想整理好圖書架有沒有技巧?技巧在哪里?
    5.把幼兒分成六組,大家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和技巧,把自己小組的圖書,在圖書架上整理并擺放好。
    6.老師小結,表揚圖書整理得好的小組。
    請小朋友們回家整理自己家里的書柜和自己房間的物品。
    1.因為是大班小朋友了,大家對整理自己的物品已經(jīng)有一定的歸攏、分類能力,而且喜歡自己動手進行整理,所以本節(jié)課的目標基本上達到了。
    2.通過此次整理圖書活動,可以看出小朋友們能積極參與,而且能想出各種辦法來整理圖書。
    3.一部分小朋友想到的整理圖書的方法很好,可以按圖書的大小,圖書的厚薄不同等方法來進行整理。
    4.小朋友們的討論也很熱烈,發(fā)言積極、踴躍。
    5.有兩個小朋友對這節(jié)課的活動表現(xiàn)的不夠積極,在整理圖書時,兩個人鬧著玩,沒有專心整理圖書。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八
    2.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了解祖國的廣闊.間接地感受國家的雄偉。
    1.他們?nèi)サ牡胤侥阏J識嗎?
    2.你是怎么知道這個地方的?
    3.你是從照片上的哪個部分看出來的?
    4.我們請這位旅行家來公布正確的答案。
    5.我們的小腳印走遍了祖國大地。
    6.你們覺得每個地方都一樣嗎?
    7.他們都是各有特色的。
    8.我們的祖國到底有多大?
    9.他一共有幾個城市呢?
    1.你最想去哪里?
    2.為什么?
    3.讓我們來尋找一下它的位置。
    中國地圖——我最想去的地方。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九
    1、幼兒動手操作初步感受溶解現(xiàn)象,激發(fā)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
    2、樂意參與科學活動,能夠用語言完整地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表述出來。
    3、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秩序操作的好習慣,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1、每人一個水杯、攪拌器。
    2、白糖、鹽、奶粉、果珍。
    3、背景音樂。
    1、老師講故事:“小朋友們好,我們是糖寶寶和和勺子寶寶,你們想不想聽我們的故事呀?”
    2、老師拿出白糖和一杯水,請幼兒猜猜把白糖放入水中,勺子還能找得到么?
    3、把幼兒的猜測用笑臉和哭臉表示,找到的用笑臉表示,找不到的用哭臉表示。
    4、幼兒操作實驗,討論: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白糖去哪里了?
    1、幼兒自由進行水的溶解實驗。步驟如下:
    (1)想一想:需要放多少糖(一勺糖)。
    (2)看一看:白糖還在嗎?
    (3)攪一攪:用勺子攪拌。
    (4)再次看一看:白糖還在嗎?
    2、自由進行探究實驗,教師觀察并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孩子做實驗記錄。
    3、提出問題:糖跑到哪里去了?
    4、師生交流實驗結果,根據(jù)猜想更換卡片。
    1、向幼兒介紹這一現(xiàn)象叫做溶解。
    2、向幼兒解釋什么事溶解,提出問題:白糖溶解到水里,水變成了什么味道?
    3、幼兒品嘗糖水。老師:糖很甜,你們可不可以多吃呢?
    1、還有其它的哪些物質能夠被水溶解?
    2、請幼兒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自己的實驗成果。
    老師:小朋友們太能干了,要獎勵能干的寶寶們,我們來用溶解的現(xiàn)象自己做一杯飲料吧,大膽的寶寶可以把你的飲料送給客人老師一起分享。
    3、在背景音樂下,幼兒能夠大膽地把飲料送給老師,并告訴老師是用什么做的,提高幼兒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品嘗自制飲料。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十
    全文共分三教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主要是讀通課文,學習課文。
    第1。
    2小節(jié)(體會湖名由來之奇與形成之奇),重點放在學習按節(jié)意合并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這一方法上。
    第二課時,主要是在學習課文第1、2小節(jié)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三、第四節(jié)(體會自然風光之奇與吊水樓瀑布之奇),重點放在學習課文第3、第4節(jié)的寫作方法上(學習靜態(tài)描寫與動態(tài)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和練筆訓練,把讀寫結合落到實處。
    第三教時,學習課文第五節(jié),了解地下森林的奇。讓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原因,體會其奇之所在。
    其實,學生知道先概括后具體、知道總分,知道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但就是真正到動筆時,就無處下手了,不知如何寫具體。所以,老師上課的讀寫結合點要小,要切合學生實際。比如,本課第三小節(jié)就是一個很好的寫作范例?!白匀粯銓崱弊髡哌x取的是山巖、花樹、湖水、林海等,大自然賦予的,不經(jīng)人工雕琢的景物,用(怎樣的景物)這一詞組,把它寫具體了;寫“綺麗多變”時,又選取了不同地點、不同角度看到山巒、石島的樣子,用(什么地方怎么樣)這一詞組把它寫具體了。我就抓住這一訓練點,讓學生進行練筆。由于是五年級學生了,所以要寫兩個特點,還要注意銜接,要求以段的形式練筆了,提高了練筆難度。在上第四小節(jié),我沒有在寫瀑布規(guī)模大,用列舉數(shù)字的方法;寫它不結冰是什么原因等方面糾纏,因為,有的以前上課已經(jīng)講過了,有的屬于科學知識范疇,學生感興趣可以上網(wǎng)查詢,我在課上一筆帶過,把重點放在抓住動詞,進行動態(tài)描寫上。要讓學生了解“動靜結合”寫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做到動靜結合,使可以生動一些。第二層次的練筆要求更高了。
    我在課堂設計練筆訓練時,要求是分層的。比如:一星題;以“我們的教室既整潔又美麗!”為總起句,仿照課文第三小節(jié),學習具體介紹某一地方的二個特點。對班級中成績比較差(語句不通、動作較慢)的學生來講,仿寫二個特點,已經(jīng)是能力有限了。以“學校的花園既美麗又熱鬧”為總起句,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學習具體介紹某一地方的二個特點。這個要求肯定是班級中中等以上學生能夠勝任的。三星題是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嘗試自主選擇內(nèi)容,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學到的寫法進行寫作。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十一
    1、能自主學習不認識的字,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消災弭禍”、“峭拔”、“萬斛”、“黝黑”等詞語的意思。
    2、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同時,真切地感受鏡泊湖到底“奇”在何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穩(wěn)重的好詞好句。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鏡泊湖的“奇”。
    一、復習舊課,激趣導入。
    1、出示“奇觀”,同學們,什么叫奇觀?以前我們學過一些描寫的景色極其壯麗,堪稱奇觀的課文,你還記得嗎?今天我們又來參觀一處景色壯麗,堪稱奇觀的地方,那就是鏡泊湖。(板書題目:鏡泊湖奇觀)。
    2、快速閱讀課,提出預習要求。
    3、快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4、自學生字新詞。
    5、理清文章脈絡(分段、概括段意),把課文中講到的鏡泊湖主要景點的名稱畫下來。
    6、集體訂正,檢查預習情況,質疑。
    二、抓住重點,直奔中心。
    再讀課文,思考:
    (2)課文重點描寫了哪幾個景點?適當圈點記錄。
    (一)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鏡泊湖的自然樸實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綺麗多變又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
    3、出示鏡泊湖美景。指導學生邊觀察邊聽錄音,體會領略這美麗的景色。
    4、小結:這一段寫了什么?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二)學習第三段。
    1、自學課文,找出景點名稱、位置、成因,說出景點奇特的地方。
    2、看有關錄像,想象景點特色。并理解下面詞語為什么用得好。
    3、描寫瀑布的特點:“瀉入”表現(xiàn)水流急促的樣子和流向?!拔g成”表現(xiàn)了時代久遠,慢慢腐蝕的過程,聯(lián)系上下文,也顯示了水的沖力?!暗彼畯纳贤侣洹S谩暗奔訌娏送蝗坏奶攸c。
    4、(媒體出示)“……拋撒萬斛珍珠……濺起……勢如千軍萬馬……。”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它的意思,體會它的好處。
    5、怎樣說明瀑布的溫度?
    (因為它地處北國,當?shù)貧鉁貥O低,它不結冰斷流,就成了奇特希罕的景觀了。)。
    6、吊水樓瀑布為什么不結冰?這與瀑布飛流直下有什么關系?
    7、齊讀課文,體會領略美景,
    總結。
    寫法上的特點。
    8、總結學法:讀課文,找出景點名稱、位置、成因,說出景點奇特的地方。
    9、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意思,讀讀體會好處,領略美景。
    10、了解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三)、小組討論,運用學法,自學第四段。
    1、集體訂正,質疑。(媒體出示重點詞句,加以理解)。
    2、指導朗讀。
    4、這么美麗,這么壯麗的景色,大家喜歡嗎,還想不想再去?
    5、看錄像,聽錄音,領略鏡泊湖的美麗景色,體會哪些是靜態(tài)描寫,哪些是動態(tài)描寫。
    6、結合課文內(nèi)容,舉例說說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
    三、課堂小結。
    四、作業(yè):
    觀察校園一角寫一篇文章,注意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描寫。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十二
    活動目標:
    1、能共同為進行的表演布置場景,以小組為單位制作道具。
    2、能大膽講述,用動作和語態(tài)表現(xiàn)動物的特征。
    3、能大膽講評、提出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頭飾。
    2、娃娃家的小桌椅、糖果、果醬等。
    3、醫(yī)生用的醫(yī)用工具。
    4、錄音機、不同性質的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討論:
    你最喜歡表演什么游戲?為什么?
    二、提出表演要求。
    1、最近我們表演的《小熊拔牙》你覺得小伙伴哪里表演得好,哪里需要改進。
    2、以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設場景與制作道具。
    (1)新增設了爸爸的公文包。
    (2)桌椅上都蓋上臺布、桌布等,在桌上添放花瓶等。
    (3)為了拔牙時更形象,幼兒說要做顆假牙,用線系住這樣就更逼真了。
    3、幼兒以組為單位商量角色的分配。
    三、幼兒表演。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表演。
    1、熊爸爸和小熊對話。
    2、小熊夸張地吃蜂蜜、牙痛時滿地打滾大聲地求救。
    3、小兔為小熊拔牙,小動物們齊心幫助。
    4、小熊和小朋友們快樂開心地舞蹈。
    四、講評。
    1、幼兒提出聲音有時高、有時低,沒有從頭至尾地繪聲繪色。
    2、幼兒提出要是有音樂就更好了。
    3、動作還可以豐富些。
    4、教師總結。
    五、提出下次游戲的要求。
    1、選擇合適的音樂。
    2、對動作好的幼兒給予表揚,要求能向他們學習。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十三
    一.直接導入,板書課題。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共同學習第17課-《鏡泊湖奇觀》。(板書課題)。
    2.弄清“奇觀”的含義。
    奇觀:指雄偉美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或出奇少見的事情。
    3.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鏡泊湖的奇觀。
    二.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看一看鏡泊湖在什么地方?是個怎樣的湖?那里有些什么奇觀?
    2.學生匯報讀書情況。
    在匯報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查閱的資料互相補充。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生字、新詞的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1.要讀準下列字的發(fā)音。
    牡墅繽蝕。
    2.結合課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消災弭禍美不勝收綺麗多變水霧彌漫聳峙阻塞。
    四.學習課文的重點部分(第4、5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寫了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兩處自然景觀。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自由選擇其中一處,進行自學。畫一畫有關句子,想一想它們到底“奇”在哪里。
    2.報自學情況。
    吊水樓瀑布之“奇”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冬季氣溫低達零下三四十攝氏度,但瀑布從不結冰斷流。
    (2)寬43米,高25米,勢如千軍萬馬,聲聞數(shù)里。
    (3)已有上萬年歷史。
    重點理解下面這個長句子:
    “本來清澈的湖水靜靜地淌著,一動陡崖,突然下跌,頓時拋撒萬斛珍珠,濺起千朵銀花,水霧彌漫,勢如千軍萬馬,聲聞數(shù)里,同幽靜的鏡泊湖形成鮮明的以照?!?BR>    (1)看課文插圖或錄像資料,再結合這段文字,想像湖水流向深潭的樣子。
    (2)反復朗讀,體會瀑布之美。
    匯報“地下森林”之“奇”。
    (2)朗讀本段內(nèi)容,體會這一景觀的特色。
    3.體會作者看到這兩處奇形怪狀觀時的心情,帶著贊嘆的語氣,自由練讀第4、5自然段。
    4.指名朗讀這兩段,同學互評。
    五.學習課文其他內(nèi)容。
    1.課文第1自然段,寫鏡泊湖的來歷,運用了以傳說開頭的方法,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3.知道鏡泊湖的哪些景點,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六.總結全文。
    《鏡泊湖奇觀》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再加上生動的語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要學習這種寫法。
    作者郵箱:bqyj521@。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十四
    1.通過本課學習,領略鏡泊湖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體會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描寫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了解鏡泊湖的奇觀以及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
    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二)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三)閱讀課文,給課文分段,了解各段段意。
    (四)學習課文第1段,弄清鏡泊湖是怎樣形成的及其有關的傳說。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給課文分段,說出各段段意。
    (二)了解鏡泊湖的形成及有關傳說。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fā)談話。
    我們祖國不僅有遼闊美麗的大草原,而且有許多高山大川,江河湖泊。鏡泊湖是位于我國黑龍江省寧安縣境內(nèi)的一個有名的湖泊,那里的景色迷人,今天我們就隨作者到鏡泊湖去游覽一番?!捌嬗^”是什么意思?(題目中的“奇觀”是指雄偉美麗而又少見的景象。)。
    (二)聽錄音,邊聽邊想:
    鏡泊湖在什么地方?是個怎樣的湖?那里有些什么奇觀?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
    (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消災弭禍:消除災禍。弭同“彌”,止息的意思。忌妒:這里指因為別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好東西而心懷怨恨。熾熱:極熱,熾,是火旺的意思。繽紛:種類很多,五顏六色。綺麗:形容風景鮮艷美麗。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看不過來。勝,能夠承受。不勝,接受不完的意思。聳峙:高高的直立。斛:過去的量器,一斛等于五斗。郁郁蔥蔥:形容森林蒼翠茂盛。欣欣向榮:形容林木繁密,生機勃勃。)。
    (四)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可以先讓學生置疑。)。
    (五)默讀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第1段〈第1、2自然段〉:講鏡泊湖的形成和傳說。第2段〈第3自然段〉:從整體上描寫鏡泊湖景色的最大特點——“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第3段〈第4自然段〉:重點描寫吊水樓瀑布的壯觀情景。第4段〈第5自然段〉:重點描寫地下森林景色的奇觀。)。
    (六)指四名同學分段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鏡泊湖在什么地方?課文主要講了鏡泊湖哪些主要景點?讀后讓學生回答。
    (鏡泊湖在黑龍江省寧安縣境內(nèi)。課文主要寫了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兩個主要景點。)。
    (七)學習課文第1段。
    1.學生輕聲自讀課文第1段。
    2.提出自學中不懂的地方。學生提后給予解答。(可先讓其他同學給予解答,然后老師再給予補充糾正。)。
    3.讓學生加上自己的想象,復述課文中的傳說故事。
    (八)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復習詞語:
    消災弭禍天廷忌妒索取爭執(zhí)熾熱阻塞綺麗別墅點綴。
    一望無際繽紛聳峙奇幻俯視黝黑美不勝收郁郁蔥蔥欣欣向榮。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第2、3、4段。
    (二)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兩處景點的具體情景。
    (二)了解作者是怎樣抓住景點的特征進行靜態(tài)和動態(tài)描寫的。
    (三)體會文中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
    三、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第1段課文,并說說第1段所寫的內(nèi)容。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學生自讀課文。
    2.說出這段話的段式待點是什么?
    (總——分段式。先總說鏡泊湖景色的最大特點是“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然后再具體展開說明它怎樣“自然樸實”,又怎樣“綺麗多變”。)。
    3.課文是怎樣寫鏡泊湖是“自然樸實”的?讀出有關語句。
    4.課文是怎樣寫鏡泊湖“綺麗多變”的?讀出有關語句。
    6.仿照這段話,自己組織語言說一段話。(要求運用:“……除了……沒有…………只有……然而……”這些詞語。)。
    小結:課文第2段,作者是從整體上向我們描述了鏡泊湖景色的最大特點即: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
    7.齊讀第2段。
    (三)學習第3段課文。
    1.學生自學第3段課文。邊讀邊思考:
    (1)吊水樓瀑布在什么地方?
    (2)吊水樓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3)“千軍萬馬”、“聲聞數(shù)里”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4)在冬季氣溫低達零下三四十攝氏度時,吊水樓瀑布結冰嗎?為什么?
    2.分小組討論、交流上面的思考題。
    (在學生自學后,分組討論,啟發(fā)學生充分發(fā)言。)。
    小結:課文第3段,作者重點介紹了鏡泊湖的著名景點:吊水樓瀑布的壯觀景象。由于瀑布流水處在劇烈的運動中,即使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下也從不結冰,這是動態(tài)的描寫,與第2段的靜態(tài)描寫形成鮮明的對照。
    3.齊讀課文第3段。
    (四)學習課文第4段。
    1.學生自學課文第4段。邊讀邊思考:
    (1)地下森林為什么要說“所謂地下森林”?
    (2)為什么能在這里長起郁郁蔥蔥的森林?
    (3)什么叫“俯視”?游客們爬上火山口的頂部俯視時感覺怎樣?
    (4)為什么地下森林的樹木會“欣欣向榮,充滿了活力”?
    2.自學后,分小組討論、交流。
    小結:由于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陽光照射,鏡泊湖這里的地下森林長得郁郁蔥蔥,欣欣向榮,充滿了活力。
    3.指名讀第4段課文。
    (五)朗讀課文。
    (六)鏡泊湖的景色有靜有動,舉例說說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
    (七)總結(略)。
    (八)作業(yè)。
    1.復習課后練習第1題。
    2.填空。
    (1)除了鏡泊山莊有一些()別墅外,這里沒有多少人工的點綴,只有()山巖,()的湖水,()的花樹,()林海。
    (2)本來清澈的湖水靜靜地()著,一到陡崖,突然下(),頓時()萬斛珍珠,()起千朵銀花,水霧(),勢如千軍萬馬,聲聞數(shù)里,同幽靜的鏡泊湖形成鮮明的()。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十五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略鏡泊湖的美麗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2、體會靜態(tài)和動態(tài)描寫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一課時。
    一、揭題。
    你想了解這奇觀嗎?
    二、快速讀課文,說說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1—2)鏡泊湖的形成和傳說。
    二(3)鏡泊湖自然樸實而又絢麗多變的景色特點。
    三(4)重點描寫吊水樓瀑布的景色。
    四(5)重點寫地下森林的景色。
    四、詞語質疑。
    五、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速讀全文,并用一句或幾年來句話概括自己的感想,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也可以自己概括。
    2、學生自由讀。
    3、同桌相互交流。
    4、集體交流。
    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1、鏡泊湖的景色的確奇妙,讓我們來仔細欣賞一下。
    2、分工:每小組負責研究一段。
    研究要求:認真研究,相互合作,把你所領略到的美與大家一起分享,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大家一起探討。研究討論后再向大家交流匯報。
    3、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朗讀、交流體會、互相質疑解疑。
    4、大組交流討論。(同組同學可以相互補充,他組同學可以提問。)。
    交流方式:(1)通過交流感受體驗美;(2)通過提問發(fā)現(xiàn)美;(3)通過朗讀感悟美、表現(xiàn)美。
    第一段交流重點:鏡泊湖的地點、形成、及名稱是否名副其實。
    第二段交流重點:理解鏡泊湖景色的自然樸實和綺麗多變。
    第三段交流重點:體會吊水樓瀑布的形成以及它磅礴的氣勢。體會雄壯的確良瀑布與幽靜的確良鏡泊湖形成的鮮明對照。
    第四段交流重點: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過程及壯麗的景色,感受地下森林的欣欣向榮、充滿活力。
    (教師適時點撥,引導,指導朗讀。)。
    七、總結全文。
    八、作業(yè)?:
    摘錄文中優(yōu)美片段。
    景點景物特色。
    綺麗多變靜態(tài)。
    吊水樓瀑布瀑布萬斛珍珠動態(tài)。
    千朵銀花。
    千軍萬馬。
    地下森林森林郁郁蔥蔥靜態(tài)。
    野生動物活動動態(tài)。
    火山口峭壁如屏靜態(tài)。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十六
    1、對滾動的物體發(fā)生興趣,發(fā)現(xiàn)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2、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方形積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種圓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操作材料,發(fā)現(xiàn)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1、出示一圓形物體,操作滾動。
    教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怎么樣了?還有哪些東西會滾動呢?
    (幼兒自由發(fā)言)。
    2、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實驗操作。
    3、教師幼兒共同總結實驗結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為什么它們會滾動呢?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在玩中的新發(fā)現(xiàn)、新問題。
    教師:小朋友,在玩的時候,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啟發(fā)式提問:它們滾得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二、幼兒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圓形物體滾動軌跡的不同。
    教師:為什么有的物體滾一下不動了,有的能滾很遠。有的可以到處滾,有的卻朝一個方向滾。為什么有的滾得很直,有的會拐彎。
    三、幼兒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1、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實驗操作。
    2、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什么物體滾動的軌跡不同。
    3、教師操作兩種不同的形狀的物體,驗證幼兒猜想。
    一次性紙杯滾不直是因為兩頭粗細不一樣。
    四、幼兒滾動自己身體。
    小朋友,我們的身體也會滾動,大家一起試一試。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十七
    教學目標:
    教育目標:通過本課學習,領略鏡泊湖的美麗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教養(yǎng)目標:1。理解并學習文中描寫準確生動的詞語。
    2.了解鏡泊湖的奇觀以及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形。
    成原因。
    3.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
    4.感情朗讀課文。
    發(fā)展目標:學習按照景物的不同特點,描寫它的動態(tài)美和靜態(tài)美。
    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1。了解鏡泊湖的奇觀以及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
    教學方法:講讀法,討論法,直觀法等。
    教具準備:鏡泊湖美景的放大彩圖,有關錄像帶,幻燈片。
    課前準備:復習以前學過的描寫景色極其壯麗,堪稱奇觀的課文,如《海。
    上日出》等。
    [4][5]。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十八
    教學目標:
    1、能自主學習不認識的字,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消災弭禍”、“峭拔”、“萬斛”、“黝黑”等詞語的意思。
    2、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同時,真切地感受鏡泊湖到底“奇”在何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穩(wěn)重的好詞好句。
    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鏡泊湖的“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激趣導入。
    1、出示“奇觀”,同學們,什么叫奇觀?以前我們學過一些描寫的景色極其壯麗,堪稱奇觀的課文,你還記得嗎?今天我們又來參觀一處景色壯麗,堪稱奇觀的地方,那就是鏡泊湖。(板書題目:鏡泊湖奇觀)。
    2、快速閱讀課,提出預習要求。
    3、快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4、自學生字新詞。
    5、理清文章脈絡(分段、概括段意),把課文中講到的鏡泊湖主要景點的名稱畫下來。
    6、集體訂正,檢查預習情況,質疑。
    二、抓住重點,直奔中心。
    再讀課文,思考:
    (1)鏡泊湖有什么特點?
    (2)課文重點描寫了哪幾個景點?適當圈點記錄。
    (一)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鏡泊湖的自然樸實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綺麗多變又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
    3、出示鏡泊湖美景。指導學生邊觀察邊聽錄音,體會領略這美麗的景色。
    4、小結:這一段寫了什么?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二)學習第三段。
    1、自學課文,找出景點名稱、位置、成因,說出景點奇特的地方。
    2、看有關錄像,想象景點特色。并理解下面詞語為什么用得好。
    3、描寫瀑布的特點:“瀉入”表現(xiàn)水流急促的樣子和流向?!拔g成”表現(xiàn)了時代久遠,慢慢腐蝕的過程,聯(lián)系上下文,也顯示了水的沖力?!暗彼畯纳贤侣?。用“跌”加強了突然的特點。
    4、(媒體出示)“……拋撒萬斛珍珠……濺起……勢如千軍萬馬……?!敝笇Ю首x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它的意思,體會它的好處。
    5、怎樣說明瀑布的溫度?
    (因為它地處北國,當?shù)貧鉁貥O低,它不結冰斷流,就成了奇特希罕的景觀了。)。
    6、吊水樓瀑布為什么不結冰?這與瀑布飛流直下有什么關系?
    7、齊讀課文,體會領略美景,總結寫法上的特點。
    8、總結學法:讀課文,找出景點名稱、位置、成因,說出景點奇特的地方。
    9、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意思,讀讀體會好處,領略美景。
    10、了解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三)、小組討論,運用學法,自學第四段。
    1、集體訂正,質疑。(媒體出示重點詞句,加以理解)。
    2、指導朗讀。
    4、這么美麗,這么壯麗的景色,大家喜歡嗎,還想不想再去?
    5、看錄像,聽錄音,領略鏡泊湖的美麗景色,體會哪些是靜態(tài)描寫,哪些是動態(tài)描寫。
    6、結合課文內(nèi)容,舉例說說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
    三、課堂小結。
    四、作業(yè):
    觀察校園一角寫一篇文章,注意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描寫。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十九
    1、進一步認識貓的外形特征,并了解貓的生活習性。
    2、喜歡說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
    3、愿意復述和表演兒歌的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不同款式的貓糧。
    2、有關貓的圖書或影片。
    3、有貓叫聲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請家中養(yǎng)了貓的幼兒介紹貓的生活習性。
    1、貓吃什么食物?(教師可向幼兒出示貓糧。)。
    2、它最喜歡做什么?
    3、它怎樣去廁所?
    4、它怎樣清潔身體?
    5、你和家人會怎樣照顧它?
    6、它生病時怎么辦?
    二、與幼兒一起欣賞有關貓的圖書或影。
    1、引導幼兒觀察貓的動作及外形特征。
    2、強調貓腳有肉墊,因此在跳動時不會發(fā)出聲音。
    三、播放有貓叫聲的音樂。
    讓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貓,模仿貓叫、洗臉和清潔身體等動作。
    四、學《小花貓洗澡》兒歌。
    小花貓洗澡小花貓,愛干凈,洗洗臉,洗洗腳,
    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凈,去睡覺。
    五、請幼兒想象自己是小花貓,邊做動作邊說兒歌。
    活動評價。
    能說出貓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習性。
    能模仿貓的叫聲和形態(tài)。
    能說兒歌《小花貓洗澡》。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二十
    語文課堂最主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品味語言,感受形象。本設計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提倡自主學習,以學生的朗讀為基礎,以讀代講,以讀促講,在讀中想象,讀中體會,再通過多媒體課件直觀領,略鏡泊湖的美麗神奇,獲得美的享受。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4、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式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1、了解鏡泊湖及周圍景觀的特點。
    2、體會鏡泊湖景色“奇”在哪里。
    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一課時。
    制作課件,收集有關鏡泊湖的資料。
    一、故事激趣。
    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
    2、質疑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等閱讀障礙。
    1、學生展示預習成果,鞏固生字詞。
    2、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三、再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介紹了鏡泊湖有哪些奇觀?
    2、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四、自主品讀,領悟“奇觀”
    假想旅游,學生自主選擇游賞景點,師生進行相應段落的學習。
    (一)讀畫結合,領悟鏡泊湖的美。
    1、認真讀第三自然想一想鏡泊湖景色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2、邊讀邊浮現(xiàn)美麗的畫面,你能不能畫出你最喜歡的一處風景。
    3、播放課件,欣賞鏡泊湖美景。
    4、指導朗讀,讀出美,讀出你的喜愛。
    (二)讀賞結合,領悟“吊水樓瀑布“的奇。
    1、默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朗讀品味,體會瀑布的壯觀氣勢及成因,探究“倒影奇幻”。
    3、播放課件,觀賞瀑布美景。
    4、對比朗讀,體會鏡泊湖的靜和瀑布的壯觀。
    5、學做導游,學生對照課件畫面做解說。
    (三)合作探究,領悟“地下森林“的奇。
    1、自由讀文,找出火山口“形奇”的詞句。
    2、合作學習,討論“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3、觀賞課件,假想旅游,體會“地下森林”的神奇壯麗。
    五、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1、假如你剛從鏡泊湖游賞歸來,你會寫一怎樣的留言?
    課件出示句式:鏡泊湖,你,我!
    2、為鏡泊湖設計一則廣告詞。
    六、布置作業(yè)。
    1、摘抄優(yōu)美詞句。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鏡泊湖。
    吊水樓瀑布。
    神奇、美麗。
    地下森林。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二十一
    泊自然樸實。
    整體特點(靜態(tài))。
    湖綺麗多變靜態(tài)與。
    奇觀寬、高、深動態(tài)相。
    奇吊水樓瀑布拋、濺(動態(tài))結合。
    壁陡底平,景色壯麗(靜態(tài))。
    觀地下森林野生動物(動態(tài))。
    ※此.教案獲高明市小學語文中青年教師優(yōu)秀.教案設計評選一等獎。
    24《鏡泊湖奇觀》教學設計之三由本站會員分享,,請注明出處!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二十二
    教學目標?:
    教育目標:通過本課學習,領略鏡泊湖的美麗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教養(yǎng)目標:1。理解并學習文中描寫準確生動的詞語。
    2.了解鏡泊湖的奇觀以及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形。
    成原因。
    3.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
    4.感情朗讀課文。
    發(fā)展目標:學習按照景物的不同特點,描寫它的動態(tài)美和靜態(tài)美。
    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1。了解鏡泊湖的奇觀以及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
    教學方法:講讀法,討論法,直觀法等。
    教具準備:鏡泊湖美景的放大彩圖,有關錄像帶,幻燈片。
    課前準備:復習以前學過的描寫景色極其壯麗,堪稱奇觀的課文,如《海。
    上日出》等。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舊課,激趣導入??。
    出示“奇觀”,同學們,什么叫奇觀?以前我們學過一些描寫的景色極其壯麗,堪稱奇觀的課文,你還記得嗎?今天我們又來參觀一處景色壯麗,堪稱奇觀的地方,那就是鏡泊湖。(板書題目:鏡泊湖奇觀)。
    快速閱讀課,提出預習要求。
    快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自學生字新詞。
    理清文章脈絡(分段、概括段意),把課文中講到的鏡泊湖主要景點的名稱畫下來。
    集體訂正,檢查預習情況,質疑。
    抓住重點,直奔中心。
    1.再讀課文,思考:(1)鏡泊湖有什么特點?(2)課文重點描寫了哪幾個景點?適當圈點記錄。
    指名讀第二段。
    鏡泊湖的自然樸實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綺麗多變又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
    出示鏡泊湖美景的放大彩圖。指導學生邊觀察邊聽錄音,體會領略這美麗的景色。
    小結:這一段寫了什么?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這一段從整體上描寫鏡泊湖景色的最大特點——自然樸實而又綺麗。
    多變。是靜態(tài)描寫。課文重點抓住了兩個著名景點,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學習第三段。
    自學課文,找出景點名稱、位置、成因,說出景點奇特的地方。
    看有關錄像,想象景點特色。并理解下面詞語為什么用得好。
    描寫瀑布的特點:“瀉入”表現(xiàn)水流急促的樣子和流向?!拔g成”表現(xiàn)了時代久遠,慢慢腐蝕的過程,聯(lián)系上下文,也顯示了水的沖力。“跌”水從上往下落。用“跌”加強了突然的特點。
    (幻燈出示)“……拋撒萬斛珍珠……濺起……勢如千軍萬馬……。”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它的意思,體會它的好處。
    怎樣說明瀑布的溫度?
    (因為它地處北國,當?shù)貧鉁貥O低,它不結冰斷流,就成了奇特希罕的景觀了。)。
    吊水樓瀑布為什么不結冰?這與瀑布飛流直下有什么關系?
    齊讀課文,體會領略美景,總結寫法上的特點。
    總結學法:
    讀課文,找出景點名稱、位置、成因,說出景點奇特的地方。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意思,讀讀體會好處,領略美景。
    了解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小組討論,運用學法,自學第四段。
    集體訂正,質疑。(幻燈出示重點詞句,加以理解)。
    指導朗讀。
    縱觀全文回顧第一段。
    鏡泊湖多美??!關于它的傳說也非常美麗、動人,你知道嗎?其實。
    這么美麗,這么壯麗的景色,大家喜歡嗎,還想不想再去?
    看錄像,聽錄音,領略鏡泊湖的美麗景色,體會哪些是靜態(tài)描寫,哪些是動態(tài)描寫。
    結合課文內(nèi)容,舉例說說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
    作業(yè)?:觀察校園一角寫一篇文章,注意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描寫。
    板書設計?:
    鏡傳說:寶鏡。
    形成:火山噴發(fā),巖流阻塞,水面抬高。
    泊自然樸實。
    整體特點(靜態(tài))。
    湖綺麗多變靜態(tài)與。
    奇觀寬、高、深動態(tài)相。
    奇吊水樓瀑布拋、濺(動態(tài))結合。
    壁陡底平,景色壯麗(靜態(tài))。
    觀地下森林野生動物(動態(tài))。
    設計者:嚴志娟。
    鏡泊湖教案幼兒園篇二十三
    設計理念:
    語文課堂最主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品味語言,感受形象。本設計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提倡自主學習,以學生的朗讀為基礎,以讀代講,以讀促講,在讀中想象,讀中體會,再通過多媒體課件直觀領,略鏡泊湖的美麗神奇,獲得美的享受。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4、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式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重點:
    2、體會鏡泊湖景色“奇”在哪里。
    教學難點:
    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
    制作課件,收集有關鏡泊湖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
    2、質疑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等閱讀障礙。
    1、學生展示預習成果,鞏固生字詞。
    2、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三、再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介紹了鏡泊湖有哪些奇觀?
    2、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四、自主品讀,領悟“奇觀”
    假想旅游,學生自主選擇游賞景點,師生進行相應段落的學習。
    (一)讀畫結合,領悟鏡泊湖的美。
    1、認真讀第三自然想一想鏡泊湖景色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2、邊讀邊浮現(xiàn)美麗的畫面,你能不能畫出你最喜歡的一處風景。
    3、播放課件,欣賞鏡泊湖美景。
    4、指導朗讀,讀出美,讀出你的喜愛。
    (二)讀賞結合,領悟“吊水樓瀑布“的奇。
    1、默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朗讀品味,體會瀑布的壯觀氣勢及成因,探究“倒影奇幻”。
    3、播放課件,觀賞瀑布美景。
    4、對比朗讀,體會鏡泊湖的靜和瀑布的'壯觀。
    5、學做導游,學生對照課件畫面做解說。
    (三)合作探究,領悟“地下森林“的奇。
    1、自由讀文,找出火山口“形奇”的詞句。
    2、合作學習,討論“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3、觀賞課件,假想旅游,體會“地下森林”的神奇壯麗。
    五、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1、假如你剛從鏡泊湖游賞歸來,你會寫一怎樣的留言?
    課件出示句式:鏡泊湖,你,我!
    2、為鏡泊湖設計一則廣告詞。
    六、布置作業(yè)。
    1、摘抄優(yōu)美詞句。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板書:
    鏡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