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導游詞個景點(實用11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到有江西煤都之美譽的城市——萍鄉(xiāng)市。
    萍鄉(xiāng)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處湘贛邊界,萍鄉(xiāng)市總面積3827平方千米,2008年統(tǒng)計的人口總數(shù)為185萬。全市的森林覆蓋率達到55。4%,并在2009年成功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
    萍鄉(xiāng)因楚昭王在此地得到萍實而得名,據(jù)說春秋戰(zhàn)國楚昭王渡江時,江中漂來一物,又紅又圓,大小如斗。他問遍了滿朝文武都無人知道,于是派使者到魯國問孔子,孔子道:此物為萍實,集天地精華而成,千年難得一遇,是吉祥物,只有稱霸的人才能得到。于是,后人便把楚王得萍實的地方稱之為萍鄉(xiāng),即“萍實之鄉(xiāng)”。
    山水蘊靈秀,人物自風流。有中國保爾之稱的吳運鐸先生就是出自萍鄉(xiāng),吳運鐸是我國兵工事業(yè)的開拓者,是新中國第一代工人作家。他撰寫的自傳《把一切獻給黨》,曾教育了整整一代人。除此之外,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張國燾也是出自萍鄉(xiāng)。
    萍鄉(xiāng)的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其中有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楊岐山,水景獨特的孽龍洞,此外,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秋收起義的發(fā)祥地和中國少年先鋒隊的誕生地,紅色旅游的資源非常豐富。萍鄉(xiāng)保留下來的儺文化之豐富完整全國罕見,具有非常寶貴的文化價值和欣賞價值。
    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武功山,武功山風景區(qū)位于萍鄉(xiāng)市蘆溪縣東南邊境,面積達260平方千米,武功山主峰1918。24米,是江西境內的最高峰,集雄奇峻秀自然風光于一身。武功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山。景區(qū)分為金頂、九龍山、發(fā)云界、靈芝峰四大景區(qū)。上有著南方罕見的高山草甸十萬畝和眾多的瀑布群,保存有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和國家一二級珍稀的動植物資源。歷史上武功山曾與廬山、衡山并稱為東南三大天柱,是佛道兩家的勝景福地,武功山上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古祭壇群。好了,武功山就先介紹到這里。
    游客朋友們,好酒需要品嘗,好景點也需要親臨觀賞,祝愿大家在這次旅行中能夠玩的開心和盡興,我相信,大家一定會不虛此行!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二
    說起美味佳肴,你們一定會忍不住地問是什么?我告訴你們江西的美味佳肴可不同,它有著一股原汁原味的鄉(xiāng)土氣息,那種感覺,一定大不相同!
    江西的名點名菜,你都品嘗過嗎?記得在《豫章記》曾稱江西“嘉疏精稻,擅味八方”。贛菜,如史料記載,雖不屬八大菜系,卻以廣泛的選材和精良的制作而積淀出一股鄉(xiāng)土氣息。
    我們江西的美味佳肴在烹飪技法上,注重火候,以燒、燜、燉、蒸、炒為主。而在選料上,崇尚綠色、生態(tài)、健康理念。江西生態(tài)環(huán)境很好,贛菜選料大部分都是本省的特產,如鄱陽湖的藜蒿,井岡山的竹筍,軍山湖的大閘蟹,余干的辣椒等。這些都是贛菜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江西美味佳肴的根本。
    在味型上,贛菜以辣為主。與川菜的麻辣、湘菜的辛辣不同,贛菜的辣是香辣、鮮辣、辣味適中。正如白糖糕、啤酒烤鴨、粉蒸肉、南昌炒粉那樣有滋有味,越吃越有勁。
    說起江西的名菜,最有名的要屬藜蒿炒臘肉了,這個做法容易,作料又少,只要買些藜蒿、臘肉、干椒、姜末。這一切輕松了,只要按照方法去做,一盤美味的'佳代肴就好了。
    “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闭f的就是藜蒿。藜蒿營養(yǎng)成分,藥用價值很高,有關它的故事也不少。相傳當年朱元璋在爭奪天下時,他的戰(zhàn)船被圍困在鄱陽湖附近的草灘上,朱元璋為此十天吃不下新鮮蔬菜,心情很不好。一天,一位伙夫去采摘了一些嫩草莖,與臘肉同炒后呈上,朱元璋吃后味品大開,精神振奮,一舉挫敗了敵軍,之后賜名此草為藜蒿。從此藜蒿身價百倍?!稗驾锍磁D肉”也成了江西的一道名菜。
    江西的名菜有許多,但贛菜一直享有不同的地位,因為它的魅力。江西美食的獨特之處在于堅持原汁原味。燒也好,炒也好、蒸也好,江西菜注重的就是突出原料本身的包、香、味。王勃贊譽江西“物華天空寶”,這在贛菜中的取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山青水秀的江西可謂是一處資源寶地——單單鄱陽湖里的170多種魚就能反映江西物產的豐饒。
    贛菜的烹飪師傅們認為,原料里內藏的新鮮味兒是任何佐料大替代不了的,三杯雞、粉蒸肉、井岡山的煙筍、興國豆腐、萍鄉(xiāng)熏肉、南昌獅子頭等,都是原汁原味的江西風味美食的代表。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三
    各位游客:
    請注意,現(xiàn)在請順著我手指的方向往對面的峭壁看,是不是看到了峭壁上有一塊像一本書的凸出的石頭?那就是石書————圓相圖。
    理,但應真禪師還是對秘籍被燒毀感到惋惜。這時,慧寂說道:“如果師父實在舍不得它,我今晚默寫出來,明早上堂交給您一個新本本,保證一字不差?!钡诙焐咸脮r,慧寂把默寫出的新本本交給應真禪師。應真禪師接過通讀一遍,果然一字不差,頓時驚嘆地說:“你小子真是神靈??!有了你這樣的弟子,還要本本干什么,干脆再把這新本本也燒了!”說完,應真禪師隨即把新本本也丟進火里燒了。
    傳說被燒毀的圓相圖新本本化作塵煙后,乘風飄到了明月山。煙塵就落在對面的峭壁上,形成了我們眼前看到的這本石書。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四
    大家去過江西省嗎?江西有很多有名的景點哦,大家可以去看看!小編為大家?guī)砹私鲗в卧~,請閱讀!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qū)是以革命人文景觀為主體與秀麗的自然風光相融合獨特類型的風景名勝區(qū)。
    茨坪是風景區(qū)的中心景區(qū),是一塊四面青山環(huán)繞的山中盆地。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以下稱“陵園”)是中心景區(qū)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
    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巖峰上。
    北巖峰,山體猶如一座羅漢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壇。
    陵園按“佛”型山體因山就勢興建,占地面積400畝。
    陵園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開放參觀游覽。
    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彩。
    陵園整體建筑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雕像園、紀念碑五大部分。
    陵園門庭:這是陵園的主大門!人們來到這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橫式牌坊園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燙金大字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宋任窮同志題寫。
    進門后,經過花壇園庭,順山而上的寬闊平臺臺階分為兩組,第一組49級,象征1949年新中國成立。
    第二組60級,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陵園后山東側筑有小型公路,以備年老體弱者和殘疾人登山觀瞻之用。
    陵園的綠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樹、桂花、杜鵑、翠竹為主配以山體自生的松、杉、山櫻花等。
    主大門前栽種的大樹是日本冷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
    臺階兩側林廊和雕塑園配制的是香柏、黃楊。
    全園四季綠樹常青,素花點綴,顯得莊重而肅穆。
    紀念堂:登上寬闊的臺階即進入紀念堂。
    紀念堂大門上方燙金橫幅“井岡山根據(jù)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員長1987年視察井岡山時為陵園題寫的。
    紀念堂設有瞻仰大廳、陳列室、吊唁大廳、忠魂堂。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墻面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是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的。
    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名冊。
    大廳內放置的花圈、花籃,有黨和國家領導來井岡山時向烈士們敬獻的,有社會團體及旅游觀光團敬獻而留下來作為紀念的。
    瞻仰大廳左側陳列室展覽的人物是建國后去世的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領導人的掛像。
    目前有51位。
    他們當中有開創(chuàng)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彭德環(huán)、陳毅;有軍隊中的一大批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
    大將譚政、粟裕、黃克城。
    上將陳伯鈞、賴傳珠、楊得志、朱良材。
    中將楊梅生、畢占云、張國華、譚家述。
    少將龍開富等;有建國后調離軍隊,到黨政部門擔任領導的。
    目前有13位,他們是何長工、賀敏學、賀子珍、陳正人、彭儒、曾志等。
    右側陳列室陳列的是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的老紅軍、老干部。
    這組烈士掛像目前有54位。
    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歷史照片,有的是根據(jù)他們的親屬和戰(zhàn)友的回憶畫下來的。
    還有的烈士無法征集到照片,這里就用黨旗和青松代替。
    瞻仰大廳后為吊唁大廳。
    吊唁大廳四周墻面嵌刻的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壯烈犧牲的烈士英名錄。
    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包括七個縣市范圍的烈士名錄,共有15744位。
    對在井岡山斗爭中還有許多為革命而犧牲沒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陳列時就在這里為他們立了一塊無名碑,以示對無名先烈的深切懷念。
    從吊唁大廳后側上樓為忠魂堂。
    忠魂堂是為安放老紅軍靈柩而設的。
    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紅軍的骨灰,他們是張令彬、何長工、溫玉成、賀敏學、陳云中。
    每年的清明節(jié),他們的親屬、好友就會到這里來吊唁他們。
    碑林:首先我們看到的“井岡山碑林”五個燙金大字,是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原名譽主席、原山東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
    他是江西東鄉(xiāng)人,也是一位老紅軍。
    1998年去世。
    他的字體作為一種漢字字形己輸入電腦,全球通用。
    井岡山碑林(下稱“碑林”)為江西省建筑設計院設計,采用江南園林建筑風格,分為碑廊、碑亭、碑墻三種碑刻陳列形式,因山就勢,高低錯落,配以亭、臺、樓、閣相結合的整體建筑造型。
    碑林分兩期工程建成。
    第一期1989年建成。
    第二期1992年建成。
    兩期碑林都是由黃河碑林、石家莊、蘇州碑刻研究室?guī)准冶虇挝恢г⒋该腋呤智皝淼窨痰?,碑林的碑石全部用的是江西玉山縣的羅紋石。
    此種碑石材質細膩、光滑、耐磨,屬碑石中的上等石料。
    碑林一共陳列有138塊精湛的書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內容:一為黨和國家領導上井岡山視察時的題詞;二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的題詞;三為全國著名書法家、畫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熱心贊頌井岡山的題詞。
    他們以不同的形式,從各個方面熱情謳歌了井岡山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和英雄業(yè)績與壯麗河山相互輝映的獨特的風景名勝。
    全廊寓革命傳統(tǒng)教育于書法藝術之中,是集建筑藝術、書法藝術和雕刻藝術于一體的現(xiàn)代人文景觀。
    她給人們啟迪思想,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奮發(fā)向上。
    雕塑園:井岡山雕塑園(下稱雕塑園)座落于陵園東側山頭,于1987年10月興建。
    她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歷史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
    雕塑園園標為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肖克上將題寫。
    園內塑造了十九尊井岡山斗爭時期中共井岡山前委、紅四軍軍委,湘贛邊界特委的主要領導和著名人士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譚震林、陳正人、張子清、王爾琢、宛希先、李燦、何挺穎、王佐、袁文才、蔡協(xié)民、伍若蘭、何長工、羅榮桓、滕代遠、賀子珍等人的光輝形象。
    這19尊雕像分別由全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葉毓山、程允賢、潘鶴、曹春生等以青銅、漢白玉、花崗巖為材料創(chuàng)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藝術之精華,再現(xiàn)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一代先驅的英雄氣概和戰(zhàn)將風采,具有歷史觀瞻和雕塑藝術的雙重價值,是難得觀瞻到的雕塑珍品。
    紀念碑: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以下稱紀念碑)位于“佛”型山體臉部,陵園的最上方。
    于1993年籌建,1997年建成并對外開放。
    紀念碑造型為全國著名雕塑家程允賢、王中設計。
    紀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組成。
    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
    一樓的休息室、會客室和二樓的展廳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長坪鄉(xiāng)生產的花崗巖砌成。
    主碑是用鍍鈦的不銹鋼制作的。
    它高達27米,意含192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chuàng)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
    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狀。
    它有著兒層含義:遠看像一團火焰,寓意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視如林立的鋼槍,寓意“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將軍紅”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七十周年建成。
    碑座的碑名“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是鄧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親筆為紀念井岡山革命烈士題寫的。
    碑座上三組反映井岡山斗爭的漢白玉浮雕,為中央美術學院曹春生教授設計。
    正面組浮雕的主題為“薈萃井岡”,展示井岡山紅軍于1928年4月名揚天下的“朱毛會師”和同年12月的紅四軍與紅五軍會師的情形以及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等領導人的英姿氣概。
    東面組浮雕主題為“紅色割據(jù)”。
    展示毛澤東在井岡山斗爭開創(chuàng)的“工農武裝割據(jù)”的內容,即開展土地革命、軍隊建設、黨的建設,政權建設的生動場面。
    西面組浮雕主題為“浴血羅霄”。
    這組浮雕通過反映井岡山斗爭著名的龍源口大捷等戰(zhàn)斗和以茨評為中心的井岡山軍事根據(jù)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隴山軍事根據(jù)地,展示紅軍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奮戰(zhàn),粉碎了國民政府反動派的多次軍事“進剿”和“會剿”以及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生活。
    紀念碑前還設計建造了一尊“母親”雕像,寓意井岡山是中國革命搖籃,是對后人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大課堂。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和你在井岡山相遇,相知,相識,我感到很高興!今天這井岡山之旅就由我為大家做向導。
    我是##旅游行的##,坐在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
    那么我就長話短說,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井岡山......
    井岡山于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復雜,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qū)的最高峰。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轄五鄉(xiāng)一鎮(zhèn)、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qū)。
    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里,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臺灣松、福建柏、銀鐘花等上百種。
    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里,屬于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云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
    由于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qū)。
    井岡山自公元前221年秦代設群縣制起,即為九江群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fā)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
    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8年,這里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qū)。
    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峰,地勢險峻。
    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1927年秋,毛澤東。
    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
    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
    1982年,這里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1年被抨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yǎng)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
    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
    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紀念碑于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 井岡山于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復雜,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qū)的最高峰。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轄五鄉(xiāng)一鎮(zhèn)、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qū)。
    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里,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臺灣松、福建柏、銀鐘花等上百種。
    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里,屬于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云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
    由于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qū)。
    井岡山自公元前221年秦代設群縣制起,即為九江群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fā)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
    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8年,這里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qū)。
    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峰,地勢險峻。
    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1927年秋,毛澤東。
    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
    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
    1982年,這里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1年被抨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yǎng)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
    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
    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紀念碑于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光榮歷史。
    您欲探究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跡、追尋先烈光榮傳統(tǒng),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復。
    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眾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qū)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龍?zhí)?、黃洋界、五指峰、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qū),有景點60余處,景物景觀270多個。
    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云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賞杜鵑、夏觀去海、秋眺秀色、冬覽雪景。
    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yǎng)、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去處。
    難怪中國當代文豪、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遺址,瀏覽龍?zhí)讹L景區(qū)后,發(fā)出"井岡山下后,萬嶺不思游"的慨嘆。
    井岡山屬中亞熱帶濕潤性氣候。
    年平均氣溫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氣溫24℃,為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溫3℃,為最冷月。
    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霧日96天。
    冬溫夏涼,暖秋爽,春夏多陣雨,秋冬多去霧。
    這里盛產各種"山珍",其中竹筍、香菇、玉蘭片、石雞、石耳最享盛譽。
    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
    北經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贛州可能福建、廣東、西經寧岡可達湖南郴州、長沙等地。
    光榮歷史。
    您欲探究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跡、追尋先烈光榮傳統(tǒng),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復。
    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眾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qū)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龍?zhí)?、黃洋界、五指峰、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qū),有景點60余處,景物景觀270多個。
    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云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賞杜鵑、夏觀去海、秋眺秀色、冬覽雪景。
    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yǎng)、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去處。
    難怪中國當代文豪、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遺址,瀏覽龍?zhí)讹L景區(qū)后,發(fā)出"井岡山下后,萬嶺不思游"的慨嘆。
    井岡山屬中亞熱帶濕潤性氣候。
    年平均氣溫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氣溫24℃,為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溫3℃,為最冷月。
    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霧日96天。
    冬溫夏涼,暖秋爽,春夏多陣雨,秋冬多去霧。
    這里盛產各種"山珍",其中竹筍、香菇、玉蘭片、石雞、石耳最享盛譽。
    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
    北經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贛州可能福建、廣東、西經寧岡可達湖南郴州、長沙等地。
    好了,現(xiàn)在車就來到了井岡山山腳下,讓我們一起投入它的懷抱吧!!!
    朋友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您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那座書院對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產生了七百多年的影響,曾被稱作“天下書院之首”。
    這就是我們將要去游覽的廬山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地處廬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護之下,又有卓爾山、后屏山、古翼山環(huán)合著,從高處俯瞰他,就象一個山洞樣的。
    白鹿洞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教育體系完備的書院。
    在遙遠的歷史時期,這里是鹿的快樂家園。
    到了唐代貞元年間,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陽少年帶著他的弟弟來到了這里。
    他們在此隱居讀書,優(yōu)美的山林,使他們學業(yè)長進的很快。
    年少的李渤在讀書之余與生活在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
    這只經常與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盡然也善解人意呀!經常幫李渤到山外的集鎮(zhèn)上購買些學習用品和投送書信的事情。
    天長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為李渤的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稱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讀書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
    李渤兄弟開創(chuàng)了白鹿洞以書為中心的時代先河。
    在南唐的時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國家級的學府“廬山國學”,這是國家辦學的開始。
    到977年的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宋太宗御賜白鹿洞書院《九經》等書籍,從這時開始白鹿洞書院在當時的中國就漸漸生出了名氣。
    南宋時大教育家朱熹來到廬山山南任南康軍知軍時,讓白鹿洞書院散發(fā)出奪目耀眼的光輝。
    這個時期中的朱夫子親自擔當白鹿洞書院的洞主,為學生講學。
    并且根據(jù)當時社會發(fā)展對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備的教學規(guī)范、學規(guī)(白鹿洞教條),并將四書五經等確定為學生主修課目。
    朱熹在白鹿洞書院中將他的教學主張變成教學實踐。
    系統(tǒng)地改革了舊時官辦書院教育僅僅就是讀書為做官的弊端,大膽的推行、創(chuàng)辦出新型的書院教育制度。
    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質教育。
    為國家培養(yǎng)出急需的德才兼?zhèn)涞臈澚褐摹?BR>    朱熹在白鹿洞書院的教育改革實踐,直接影響了封建中國后七百多年的科舉教育制定,并成為后世中國辦學所遵行的樣榜。
    也就是從此時,白鹿洞書院開始享有“海內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的美譽。
    現(xiàn)在的白鹿洞書院的山林面積有三千畝,其中建筑面積占3800平方米。
    整個書院沿貫道溪而建,座北朝南,尚有五組建筑。
    在白鹿洞書院里至今有遺存著150多塊歷代碑刻和許多摩崖石刻。
    這都是能感受當年書院濃厚的文化氣息的地方。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個書香依舊的圣地,去感受一下書院的瀚墨香味……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五
    湖口石鐘山位于鄱陽湖出口長江南岸,屬湖口縣雙鐘鎮(zhèn),位于鎮(zhèn)南的叫上石鐘山,位于鎮(zhèn)北的叫下石鐘山,相對高度只有50多米。石鐘山歷史悠久,其得名由來,據(jù)北魏酈道元說,是微風鼓浪,水石相搏,其聲若鐘;唐李渤則在深潭上發(fā)現(xiàn)兩塊巨石相擊之聲,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鐘。
    為解決此謎,北宋文學家蘇軾親自乘舟考察,發(fā)現(xiàn)絕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縫,風浪沖擊洞穴,發(fā)出鐘鳴般的聲響,謎底終于揭開了。
    蘇軾為此寫下了千古名篇《石鐘山記》,石鐘山就更名揚中外了。關于石鐘山來歷還有一些民間神話傳說:天上玉皇大帝建造靈宵寶殿,用九華山白玉石雕刻了兩口玉石神鐘,命力士下凡搬運,力士騰云駕霧,肩挑雙鐘,途經鄱陽湖與長江匯合處上空時,因貪看景色,不覺神鐘脫肩落地,一在鄱陽湖畔,一在長江之濱,因而才有上、下石鐘山之分。鄱湖長江,煙波浩渺,湖光山色,風景宜人,而石鐘山上又山臨水、水繞山,素有“小蓬萊”之雅稱。
    渾濁的長江水滾滾東流,浩翰清澈的鄱陽湖水北流長江,清濁分明,合流近50華里而不混。兩座鐘山又以下鐘山較勝,山上怪石林立,江邊石洞眾多,歷史上早已成為旅游勝地,亭臺樓閣,回廊曲折,名篇手書,古跡甚多。主要名勝古跡有懷念蘇東坡月夜泛舟探石鐘山的懷蘇亭、紀念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棄官歸田的歸去亭及江天一覽亭、半山亭、鎖江亭、臨江塔、紺園、船廳、報慈禪林、太平天國遺壘、同根樹等三十余處。
    石鐘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地勢險要,素有“江湖鎖鑰”之稱,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在此曾發(fā)生過多次大戰(zhàn),如元末朱元璋和陳友諒之戰(zhàn)、太平天國石達開與曾國藩之戰(zhàn)等,現(xiàn)仍存有太平軍營房壁壘遺址——太平遺壘。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六
    各位游客:
    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瓷都——景德鎮(zhèn)旅游。
    景德鎮(zhèn)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總面積5256平方千米,總人口156.52萬。
    初聽“景德鎮(zhèn)”這個名稱,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一方面“市”一方面又是“鎮(zhèn)”,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景德鎮(zhèn)市最初只是一個小鎮(zhèn),名為“昌南”,后易名“新平”,到了宋代瓷器燒造比較有名,因此在北宋趙恒景德元年用皇帝年號而易名為“景德鎮(zhèn)”,隸屬于浮梁縣管轄。新中國成立后行政區(qū)劃進行調整,經國務院批準,景德鎮(zhèn)升格為省轄市,考慮到瓷都名稱的待續(xù)性,就設有將“鎮(zhèn)”字去掉而直接稱景德鎮(zhèn)市。
    瓷器是景德鎮(zhèn)的立市之本。景德鎮(zhèn)燒造瓷器技藝精湛,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瓷、粉彩瓷、顏色釉瓷、青花玲瓏瓷四大名瓷著稱于世,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馨、明如鏡”的美譽。景德鎮(zhèn)素有一瓷二茶之說。茶葉是景德鎮(zhèn)的名產之一,早在唐代,這里就是全國重要的茶葉集散地。
    景德鎮(zhèn)的旅游資源豐富,尤其是陶瓷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有高嶺——瑤里風景區(qū)、陶瓷文化博覽區(qū)、浮梁古縣衙、陶瓷民俗博物館、洪巖仙境風景區(qū)等等。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浮梁古縣衙景區(qū)。被譽為“江南第一衙”的浮梁古縣衙位于是瓷都景德鎮(zhèn)的北部,距離景德鎮(zhèn)市區(qū)8千米,屬歷史文物為核心的景區(qū)。始建于清道光年間,距今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它是江南惟一保存較完整的清代古縣衙,也是全國僅存的四處古縣衙之一。浮梁古縣衙就介紹到這里。
    游客朋友們,好酒需要品嘗,好景點也需要親臨觀賞,祝愿大家在這次旅行中能夠玩的開心和盡興,我相信,大家一定會不虛此行!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七
    游客朋友們:
    井岡山于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復雜,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qū)的最高峰。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轄五鄉(xiāng)一鎮(zhèn)、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里,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臺灣松、福建柏、銀鐘花等上百種。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里,屬于國家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云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由于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qū)。
    井岡山自公元前221年秦代設群縣制起,即為九江群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fā)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8年,這里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qū)。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峰,地勢險峻。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1927年秋,。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1982年,這里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1年被抨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八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qū),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自然遺產,與廬山,衡山并成為江南三大山。武功山也是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現(xiàn)在那些非常著名的山峰對于一些登山愛好者來說都“太老”了,而武功山的新新魅力更能吸引一些驢友。這里是戶外愛好者的天堂,特別是武功山上每年九月中旬舉辦的帳篷節(jié),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戶外愛好者,在武功山上留下他們的足跡。2020年,《時代》雜志中評選的最令人驚奇的照片中,萍鄉(xiāng)武功山的帳篷節(jié)就有入選。
    那么,武功山為什么叫武功山呢?不是因為武功山上的人武功高強,也不是武功山上人人修煉武功。其實武功山又叫羅霄峰,葛仙峰,地處于羅霄山脈。在東晉的時候,相傳有一對姓武的夫婦,他們云游四海,來到武功山,看到這里風景優(yōu)美,富有靈氣,就決定在山中住下,潛心修煉武功。后來武藝練得非常高超,在這一帶也出了名。有很多人慕名來到這里,求師拜學,武氏夫婦也樂于教授,所以后來弟子越來越多,武氏夫婦在弟子的要求下,決定開設門派,于是妻子到武岡山上教學,丈夫就在今天的武功山上教學,他們的弟子因為尊敬他們,于是把這兩座山分別稱為“武姥山”和“武公山”,“姥”是姥姥的“姥”,“公”是公公的“公”,久而久之,武公山也傳開了。
    在南朝陳武帝時,侯景想要叛亂,在西昌(今泰和)一帶招兵買馬,企圖推翻王朝。皇帝得知此事后,一日早朝和文武百官一同商議此事,大家都推薦歐陽危帶兵征討,皇帝龍顏大悅,降旨歐陽危帶兵伐侯。當時,歐陽危領命,帶領兩萬精兵浩浩蕩蕩來到武功山腳下的吉州、安福一帶安營扎寨,不料被詭計多端的侯景包圍了,侯景還切斷了他們的糧草,形式十分危急。然而有天晚上,歐陽危正在帳中想著如何破敵,一籌莫展,不知不覺在帳中睡著了,在他夢中,看見一對老者騰云駕霧而來,他一看便知來著不凡,于是邀請至帳中,歐陽危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一股腦全說出來,這對老者聽后似是有備而來,跟歐陽危講了這附近的地形地貌,還告訴他一些帶兵打仗的技巧和破兵之法。說完之后,這對老者就消失不見了。當歐陽危夢醒時,發(fā)現(xiàn)剛剛的夢歷歷在目,非常真實,于是帶上小兵去到附近勘察地形,發(fā)現(xiàn)和老者所說一模一樣,于是就按照老者的說法帶兵打仗,果然大獲全勝,這次“侯景之亂”平叛成功。在武功山的山腰上有一塊“將軍石”,這就是當年歐陽危帶兵時調兵遣將的地方,大家可以站上去感受一下大將之風。歐陽危勝利回朝后,侯景回想起那一對老者,一男一女,定是武功山上的武氏夫婦仙體相助。于是向皇帝說明了武氏在此次戰(zhàn)役中的幫助,皇帝大喜,欲賞武氏。
    但是武公對功名無欲無求,只想在天地間自由修煉,堅辭不受。陳武帝思量了很久,為感謝武氏平叛之功,就改武公山為現(xiàn)在的武功山,就是寓意著紀念武氏夫婦功勞的意思,并且賜封武氏仙翁及他的兩個兒子為武公王爺,永享百姓祭祀。這也是如今武功山老王爺,二王爺,三王爺?shù)挠蓙?。如今在武功山的山腳,山腰,山頂分別住著武功山老王爺,三王爺,二王爺,特別是山腰的紫極宮,如今香火還是非常旺盛,當?shù)氐娜藗兘Y婚,開店都會來紫極宮問問三王爺?shù)囊庖姟?BR>    武功山的宗教歷史久遠,自三國東吳赤烏年間開始,道徒們就來此修身煉丹。道教祖師葛玄、葛洪以及葛玄的弟子鄭思遠都在這里棲心修煉,武功山遂成為名噪一時的仙山圣地。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九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和你在井岡山相遇,相知,相識,我感到很高興!今天這井岡山之旅就由我為大家做向導。我是##旅游行的##,坐在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那么我就長話短說,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井岡山......井岡山于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復雜,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qū)的最高峰。
    ____(省、市、區(qū)、縣)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轄五鄉(xiāng)一鎮(zhèn)、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里,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臺灣松、福建柏、銀鐘花等上百種。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里,屬于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云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由于動物資源豐富,_____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qū)。
    山斗爭時期的_____年,這里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qū)。_____年成立____(省、市、區(qū)、縣)井岡山管理局,_____年改為____(省、市、區(qū)、縣)。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yǎng)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紀念碑于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井岡山于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復雜,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qū)的最高峰。
    ____(省、市、區(qū)、縣)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轄五鄉(xiāng)一鎮(zhèn)、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里,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臺灣松、福建柏、銀鐘花等上百種。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里,屬于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云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由于動物資源豐富,_____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qū)。
    山斗爭時期的_____年,這里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qū)。_____年成立____(省、市、區(qū)、縣)井岡山管理局,_____年改為____(省、市、區(qū)、縣)。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yǎng)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紀念碑于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光榮歷史。您欲探究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跡、追尋先烈光榮傳統(tǒng),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復。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眾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qū)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龍?zhí)?、黃洋界、五指峰、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qū),有景點60余處,景物景觀270多個。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云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賞杜鵑、夏觀去海、秋眺秀色、冬覽雪景。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yǎng)、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去處。難怪中國當代文豪、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遺址,瀏覽龍?zhí)讹L景區(qū)后,發(fā)出"井岡山下后,萬嶺不思游"的慨嘆。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十
    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鎮(zhèn)之一,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嘉善位于上海西南方向與上海零距離接壤,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大虹橋商務區(qū)60公里,西至杭州110公里,南瀕嘉興港乍浦港區(qū)35公里,北接蘇州85公里,處于長江三角洲地帶。交通極其方便,,滬杭鐵路,滬杭高速鐵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杭州灣跨海大橋北連接線,亭楓高速連線,320國道,都穿境而過,乘坐汽車,高鐵,火車均能到達。
    鳥瞰全鎮(zhèn),薄霧似紗,兩岸粉墻高聳,瓦屋倒影。傍晚,夕陽斜照,漁舟唱晚,燈火閃耀,酒香飄溢,整座水鄉(xiāng)古鎮(zhèn)似詩如畫,人處其間,恍然桃源瓊瑤,不知是人在畫中游,還是畫在心中移。古鎮(zhèn)西塘,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古鎮(zhèn)區(qū)9條河道縱橫交織,將古鎮(zhèn)分為8個區(qū)塊,在其中有27座古橋將市鎮(zhèn)連通。古鎮(zhèn)在春夏秋冬、晴陰雨雪的長久年代里,始終呈現(xiàn)著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橋,橋上行人走,小舟行橋下,橋頭立商鋪,水中有倒影”的不斷變幻的水鄉(xiāng)風情畫。西塘在唐、宋時期就已形成村鎮(zhèn),到了元、明朝時,西塘憑借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的經濟基礎與水道之便,發(fā)展成一座繁華、富庶的大集鎮(zhèn),窯業(yè)、米市、食品、制陶業(yè)等行業(yè)日益興旺。
    西塘坐落在水網之中,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無論是商號或是民居、館舍,在建造時對面積都寸寸計較,房屋之間的空距壓縮到最小范圍,由此形成了120多條長長的、深而窄的'弄堂,長的超過百米,窄的不到1米,形成了多處“一線天”。與此同時,街道弄堂的名稱均形象地體現(xiàn)出古鎮(zhèn)商貿的繁榮與弄堂的特色,如米行埭、燈燭街、油車弄、柴炭弄、石皮弄等數(shù)十個稱號與當年的商貿、建筑等都有直接的聯(lián)系。
    江西導游詞個景點篇十一
    三百山國家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江西省安遠縣境內,是安遠縣東南邊境諸山峰的合稱,地處贛、粵、閩三省交界處,屬武夷山脈東段北坡余脈交錯地帶,是長江水系之貢江與珠江水系之東江的分水嶺,是東江的源頭,香港同胞飲用水的發(fā)源地,也是全國唯一對香港同胞具有飲水思源特殊意義的旅游勝地。
    三百山在80年代中期被發(fā)現(xiàn),1985年被安遠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自然保護區(qū);1993年5月被國家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5年7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xxxx年6月被全國保護母親河工作領導小組命名為首批全國保護母親河 行動”生態(tài)教育示范基地;xxxx年5月被國務院(國函[xxxx]40號)批準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三百山總面積260余平方公里,境內森林覆蓋率達98%,有116科2500多種木本植物在其中爭奇斗妍,400余種野生動物在林內生息繁衍。其中脊椎動物148種,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9種。三百山屬寒武紀火山地貌,其景觀集火山構造、奇峰幽壑、清溪碧湖、飛瀑深潭、密林古樹、珍禽異獸、怪石險灘、溫泉等諸奇景于一體,熔清幽、奇秀、雄險、古樸等特色于一爐,是一處純天然、高品位的風景名勝區(qū),尤其是清澈秀麗的東江源,壯觀密集的潭瀑群,保存完好的常綠闊葉林,無可挑剔的環(huán)境質量堪稱三百山的四絕”。三百山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與山下的生態(tài)農業(yè)、全國無公害臍橙生產示范基地”生態(tài)觀光果園、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客家風情交映生輝,渾然一體。
    神奇的東江源,美麗的三百山深情盼望海內外仁人志士前來投資開發(fā),歡迎五洲四海的朋友前來旅游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