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7篇)

字號: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3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篇一
    復習的重點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統(tǒng)計,面積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其他內(nèi)容也比較重要,也要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數(shù)學廣角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學生只要初步體會集合、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就可以了,所以只在練習中出現(xiàn),加深了解。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進一步提高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通過練習,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數(shù)感、空間觀念、統(tǒng)計思想,以及應用意識等得到提高與發(fā)展。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有關(guān)除法、乘法計算,統(tǒng)計知識、面積,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及統(tǒng)計觀念、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與加強。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課件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xx
    555
    2、計算。
    20307
    50612
    40085
    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匯報結(jié)果,并說一說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里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jù)題中數(shù)量關(guān)系,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jù)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①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jié)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列式計算。
    (2)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jié)果的學習活動。
    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每-步解決了什么問題
    (4)教師小結(jié)。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jù)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
    3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篇二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67頁練習十六第5~8題。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進位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口算
    23×30 40×30 60×700 32×40
    80×70 90×42 65×100 700×2
    60×72 48×20 37×20 87×30
    二、計算
    完成教科書第76頁練習十六的第5題。
    讓學生用豎式的方法獨立完成,然后教師講評,講講時要提醒學生哪一位上滿幾十要想前一位進幾。
    三、解決問題
    完成教科書第67頁練習十六的第7、8題。
    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講評時要學生說出解題思路和計算的過程。
    提醒:第8題,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賣多少錢?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張,有沒有聯(lián)系?要讓學生分析出每套12張是一個多余的條件。
    四、游戲活動
    完成教科書第67頁練習第6題。
    根據(jù)班級具體情況,可多增加一些題目,有幾道算式的結(jié)果要相同,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結(jié)果與蜜蜂身上的數(shù)相同的就可認為蜜蜂停在這朵花上。
    五、課堂小結(jié)
    3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篇三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我們學校的校醫(yī)非常關(guān)心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經(jīng)常要了解我們同學的體重,身高等,(出示座位圖)
    如果老師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組6位同學的身高的情況,你有什么辦法能讓老師一眼就看明白?
    2、提問:你打算怎樣完成這份統(tǒng)計圖?
    3、出示幾個空白的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表嘗試完成條形統(tǒng)計圖。
    4、如果用條形統(tǒng)計圖表示這個小組學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比較合適?
    5、出示教材上的統(tǒng)計圖,讓學生觀察,討論。
    你能說說破這個統(tǒng)計圖跟我們以前學過的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嗎?
    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6、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匯報。
    在統(tǒng)計圖的縱軸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單位量是不同的(第一個圖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讓學生按照例子把其他兩個同學的條形補充完整。
    8、學生討論:什么情形下應該使用這樣的統(tǒng)計圖?這種統(tǒng)計圖的優(yōu)點是什么?
    9、觀察體重統(tǒng)計圖,看看這個圖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個單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
    9、這個統(tǒng)計圖跟我們剛才學習的學生身高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
    10、獨立完成書上的統(tǒng)計圖。小組進行學習。
    11、通過完成這一份統(tǒng)計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的作用。
    12、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么?
    出示“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值”,引導學生把學生的身高、體重與正常值進行對比,找出哪些學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學生的體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實踐作業(yè))讓學生從報紙、書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統(tǒng)計圖表,并找出相應的信息,可以培養(yǎng)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鞏固練習:40頁2、41頁3、5
    全課。
    3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篇四
    復習目標: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進一步提高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通過練習,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數(shù)感、空間觀念、統(tǒng)計思想,以及應用意識等得到提高與發(fā)展。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復習重點:
    有關(guān)除法、乘法計算,統(tǒng)計知識、面積,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及統(tǒng)計觀念、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與加強。
    第五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__
    555
    2、計算。
    20307
    50612
    40085
    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匯報結(jié)果,并說一說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二、要點復習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里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jù)題中數(shù)量關(guān)系,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jù)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①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jié)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列式計算。
    (2)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jié)果的學習活動。
    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每-步解決了什么問題
    (4)教師小結(jié)。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jù)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四、課堂作業(yè)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
    3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篇五
    練習二十三的第2、9、11、12、13題。
    1、讓學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運用乘加(或減),除減(或加)兩步計算解問題。
    2、借助習題中的事例進行環(huán)保教育,增強學生保護益鳥益蟲、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解答問題方法,為學生選擇簡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打下基礎。
    1、口算
    320×3 6×7 4×61 5×4 60×4
    20÷4 36÷6 84÷4 600÷3 306÷3
    2、計算
    20×3+6 88-15×3 72×2-100 20-45÷3
    60÷3+50 99÷3-25 4×8+3x6 2×9+5×4
    要求:①觀察算式,說一說運算順序。 ②計算結(jié)果,鼓勵學生用口算。
    1、導人談話。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shù)學問題,需要我們應用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今天,老師這里又有一個數(shù)學問題,你們可以幫助老師來解決嗎?想想看嗎?
    2、乘法和加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01頁的第2題)
    (1)出示題目:看圖觀察,把學生帶人生活情境。
    (2)提示問題。 可同時接待多少位客人?
    (3)收集信息:①圓桌有7張,方桌有6張;②每張方桌可以坐4人,每張圓桌可以坐4人。
    (4)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放手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再進行匯報。學生的方法可能有:
    ① 4×7+4×6==52(人)
    ② 4×(7+6)或(7+6)×4=52(人)
    每種方法,要求學生說明理由。然后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種方法的特點,為選擇簡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打下基礎。
    (5)及時訓練:課本第103頁的第9題。
    ①說一說,題目描述的情景。②整理題目的信息,所求問題。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④匯報解決問題的過程,結(jié)果,教師要進行簡要總結(jié)。
    3、除法和精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04頁的第11題)
    (l)出示題目:學生觀察,結(jié)合題目情境對學生避行環(huán)保敏育,說明益鳥益蟲的好處。
    (2)提出問題:小鳥比青量導天多吃多少只害蟲?
    (3)收集信息數(shù)據(jù),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讓學生獨立思考確定解訣問題腳步驟方法,切實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解決問題
    后,讓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
    課本練習二十三第12題(這是一道解決購物時常遇到的實際問題)。
    ①先讓學生收集題目的信息數(shù)據(jù):兩種規(guī)格的牙刷一種是8枝買32元。另一種是1枝買4元。
    ②提出問題:“買哪一種便宜”,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較?
    讓學生獨立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匯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jié)果。獲得成功的體驗。
    學生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第一種:32÷8=4元 4元5角一4元=5角
    第二種:4元5角×8=34元 34元一32元=2元
    第三種:32÷8=4元 4元<4元5角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課本練習二十三的第13題。
    3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篇六
    1、初步學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學會正確解答簡單的有余數(shù)問題,會正確的寫出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guān)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ppt課件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題
    (1)、17個蘋果,每5個裝一盤,可以xx盤,還剩xx個。
    (2)、每盒飲料4元,19元能買xx盒,還剩xx元。
    看來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ò鍟n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例5)
    師:同學們,圖上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劃船
    師:從圖上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有22人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
    師: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點不明白,誰能幫幫老師?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師:哦,謝謝你,解釋的很清楚,你們聽明白了嗎?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師:那這里的數(shù)學問題是什么?你找到了嗎?
    生:問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你找的很對,你能幫老師解釋一下這里的至少嗎?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師:哦,就是最少要租幾條船?現(xiàn)在誰能完整的說說這道題目?
    生:22人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如果有6人去劃船,每條船安排1人,需要幾條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每條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師:那我們這里每條船上應該安排幾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滿,也就是坐4人
    現(xiàn)在請你用畫一畫或者寫一寫的方式來解答這個問題。
    生1展示:我用了4個圓來代替4個人,共用了5條船還余兩個人。
    生2展示:我用一個大圓代替一條船,直接往里面寫4,就代表坐了4人,還余下2人。
    生3展示:我用豎式算的,22個人,每條船坐5人,坐了20人,還余下2人。
    師:謝謝你們?yōu)槲覀兲峁┝诉@么好的解決方法!現(xiàn)在你們能根據(jù)她的方法來列算式嗎?
    生:22÷4=5(條)……2(人)師:為什么用除法?生:因為四個四個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幾個四,所以用除法?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用算式解決了這個問題。那么至少要租幾條船?生1:5條生2:6條
    師:看來余下的2人是關(guān)鍵!那么余下的2人應該怎么辦?
    生1:余下的2人應該再租一條船。生2:我也認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條船!
    師小結(jié):余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讓你去,你樂意嗎?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條船!所以我們要用5+1=6(條)
    2、運菠蘿
    師:劃船劃累了,你口渴了嗎?王叔叔為我們準備了菠蘿,誰能讀一下?
    生讀題。
    生自由列算式!
    學生展示:27÷8=3(次)……3(箱)3+1=4(次)
    師:為什么要加1?生:因為剩下的3箱還得單獨再運一次。
    師小結(jié):像這種處理余數(shù)時,給商加1,我們稱為進一法。
    3、買面包
    師:同學們,王叔叔還給我們準備了肉松面包。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生:面包3元一個。
    師:出示問題。我拿10元錢最多能買幾個?請你列出算式并說說理由
    生:10÷3=3(個)……1(元)因為剩下的1元買不了一個面包
    師:像這樣余數(shù)對商沒有影響,直接去掉了,我們稱為去尾法。
    4、對比總結(jié)
    劃船和買面包這兩種情況對余數(shù)的處理相同嗎?為什么?
    生:因為劃船的余下的2人也得去,而余下的1元卻買不了一個面包
    師小結(jié):也就是這兩個是不同的實際問題,要結(jié)合生活中的實際處理余數(shù)。
    三、鞏固練習
    1、判斷(說明理由)
    李阿姨縫制上衣,每件上衣釘7個扣子,38個扣子可以釘幾件上衣?
    38÷7=5(件)……3(個)
    5+1=6(件)
    答:38個扣子可以釘6件上衣。
    2、下面各題是選“去尾法”還是“進一法”
    (1)做一張床單需要2米布,7米布最多做幾張床單?
    (2)50個奶油蛋糕,每8個裝一盒,至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3、旋轉(zhuǎn)木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幾次?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生1:我知道了對余數(shù)的處理有“進一法”和“去尾法”
    生2:我知道了處理余數(shù)時要考慮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
    有余數(shù)的除法
    解決問題
    22÷4=5(條)……2(人)
    5+1=6(條)
    答:至少要租6條船。
    3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篇七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需要學生根據(jù)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來估測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本節(jié)課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回顧、討論、交流,在必要的時候適當予以指導、提示,而不是過多地干涉學生的活動,讓學生自覺地獲取知識,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
    1、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通過解決“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來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估測的方法,在交流中體會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并針對不同情況結(jié)合學生的經(jīng)驗加以估測方法上的指導,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2、及時總結(jié),促進知識的生成。
    在教學中,當學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之后,教師作以恰當?shù)目偨Y(jié),幫助學生把沒有表達清楚的地方進行完善。這樣,不僅使學生受到了啟迪,更提高了表達的技巧和能力,從而得到成功的體驗。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
    ⊙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你能用手勢表示它們的長度嗎?
    2、估測一下面前的橡皮、鉛筆有多長,書桌有多高,再用尺量一下,看誰估得準。
    3、揭示課題:大家估測的結(jié)果與實際長度十分接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挑戰(zhàn)一下估測更長的距離,你們有信心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先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并讓學生用手勢比劃一下,加深學生對這些長度單位的理解。再讓學生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進行預熱。
    ⊙聯(lián)系實際,學習估測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27頁例6)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上學采用的是哪種交通方式。(步行、騎自行車、坐公共汽車等)
    (3)每天上學在路上要花多長時間?
    2、小組合作,探究、交流估測的方法。(出示課堂活動卡)
    (1)匯報估測結(jié)果。
    預設生1:我走200步大約是100米,從家到學校需要走600步,大約是300米。
    生2:我從家到學校需要坐3站公共汽車,每站地約500米,大約1500米遠。
    生3:走100米我大約要用2分鐘,從家到學校我大約要走10分鐘,約500米。
    (2)說一說你喜歡哪種估測方法,從你家到學校的距離適合用哪種方法來估測。
    3、總結(jié)估測較長距離的方法。
    方法一步數(shù)估測法。先看走100米需要走多少步,再數(shù)出從家到學校一共走多少步,然后換算出結(jié)果。
    方法二時間估測法。先看走100米需要多長時間,再統(tǒng)計從家到學校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然后換算出結(jié)果。
    方法三站點估測法。公共汽車走一站地大約是500米,只要知道從家到學校需要走幾站地就能估算出結(jié)果了。
    師小結(jié):同學們的估測方法真多,也都很巧妙。大家在估測的時候都知道要確定一個單位長度,然后看從家到學校有幾個這樣的單位長度,就能估算出結(jié)果了。
    4、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27頁下面“做一做”。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估測,并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使自己的估測更合理、更準確;然后對大家的估測方法進行總結(jié)提煉,加深學生的理解并形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