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目標和計劃??偨Y(jié)內(nèi)容要客觀、準確,突出重點,避免模糊和主觀性過強。總結(jié)是對過去一段時間經(jīng)歷的回顧和總結(jié),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寫作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思路,增加思考深度??偨Y(jié)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總結(jié)本身,更在于思考和改進的過程。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一
1.能說出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能說出文中貝多芬說的話的含義。
候課。
請同學們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飽滿的精神迎接知識的挑戰(zhàn)。
學習過程。
一、板題、示標。
二、完成學習目標1。(14分鐘)。
1.指導自學。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學指導”自學。
自學指導:【投影02】。
跳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外貌的語句,概括說出并說說這些外表的描寫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思考后做好批注。
(8分鐘后交流自學情況。)。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8分鐘)。
3.檢查自學效果。(6分鐘)。
(指名學困生、中生回答;若有錯,優(yōu)生更正;還有錯,教師點撥、講解。)。
預設答案:身高五英尺--更突出他人格的高尚和偉大;
兩肩極寬闊--能挑得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生命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致力于音樂創(chuàng)作.,不拘小節(jié);
戴著助聽器--耳聾但不屈服于命運的頑強性格;
有力的大手--彈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不朽之作;
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憂郁而堅毅;
火一樣蓬勃的頭發(fā)--熱情而向上。
深邃的眼睛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嚴肅、讓人敬畏;
長而笨重的鼻子;緊閉的嘴;方形的下頦--剛毅而堅強;
眼里閃著淚光--充滿感激;神情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xiàn)出微笑--善良;堅韌無比的生的意志。
三、完成學習目標2。(20分鐘)。
1.自學指導:【投影03】。
在文中勾劃下列句子思考后將答案批注在書上。
(2)為什么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
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10分鐘后進行自學檢測。)。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10分鐘)。
3.檢測自學效果。(10分鐘)。
(指名學困生板演,若有錯,中生更正,還有錯,優(yōu)生更正。)。
四、當堂訓練?!就队?4】(10分鐘)。
(學生完成下列練習,教師巡視、批閱、評價。)。
1.五分鐘人物速寫。
2.《導學》p72“互動研討”1-4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二
一、知識與能力:
1、在品讀中探究,質(zhì)疑問難中體會音樂家的偉大人格魅力。
2、學習課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寫,體會從外貌描寫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zhì)和精神風貌的寫作方法。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深入理解貝多芬痛苦而高貴的內(nèi)心世界。
2、在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三、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先學后教,點撥法,合作探究。
【教學重點】。
領(lǐng)會貝多芬形象特征與刻畫方法,感悟樂圣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難點】。
理解貝多芬性格的內(nèi)在矛盾,理解文中難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安排】一教時。
【自主學習提綱】。
一、初讀課文,在文中句子里畫出生字詞,在作業(yè)本上給生字標音,解釋生詞的意思。
二、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4、品讀19―24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先仔細品味24段的含義,然后借助它來解釋貝多芬說的兩句話的含義。
一、導入:
貝多芬(1770―1827),德國音樂家。他出生于小城波恩的一個平民家庭,自小就跟父親學習音樂,并顯露出音樂天賦,顯露出了音樂上的天賦,7歲便開始登臺演出,26歲聽覺開始日漸衰弱,晚年全聾,只能通過紙筆與人交流。他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獨自一人度過了悲涼的一生。孤寂的生活并沒有使貝多芬沉默和隱退,他用自己的坎坷經(jīng)歷證明著一個信念: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對于一位音樂家來講是個致命的打擊。為了生計,他當了宮廷樂師,接受了樂師長的教誨,初步懂得了交響樂中各種樂器的特點和作用。青年時到維也納拜訪莫扎特,得到評語:“未來的音樂家”。后經(jīng)歷了喪母、失戀、耳聾的打擊,卻在海利根施塔特遺書后,吶喊“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屈服!”并立即完成《田園》(第六)交響曲。此后一直頑強創(chuàng)作。培養(yǎng)了學生車爾尼、舒伯特。他一生沒有愛情,卻把自由與歡樂灑向人間,他開創(chuàng)的浪漫古典風格影響了歐洲近百年的作曲家。
貝多芬在聽不見的情況下,仍不斷作曲創(chuàng)作,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著人類,寫出了一部部偉大的音樂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響世界。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他很偉大。也就是說,集偉大與平凡于一身的貝多芬來說,我們今天要靠近的貝多芬是個日常生活狀態(tài)下的貝多芬。有些傳記作家寫貝多芬,大都喜歡表現(xiàn)貝多芬是個“音樂巨人”,稱他為英雄主義的“樂圣”,但作家何為卻與眾不同,他筆下的貝多芬不僅是一個巨人,更是一個凡人,他也有凡夫俗子的喜怒哀樂。
據(jù)豐子愷先生的描繪:他的臉上多痘瘡疤,臉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頭發(fā)多而黑,永不梳櫛,常蓬頭散步,起風的日子,他的頭發(fā)吹得像火焰一般,人們于荒郊中遇見他,幾疑為地獄中的魔鬼。就一個詞:丑陋,但他丑陋的外表不能遮掩一顆高貴的心靈。
二、學生解釋課后生詞,并分別齊讀兩遍。
三、理清課文思路:(板書)。
本文的記敘線索是“客人”拜訪貝多芬的經(jīng)過。
客人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下樓并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主要事件: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四、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邊朗讀課文,邊討論自主學習提綱中的問題。
1、(1―5)女傭領(lǐng)著客人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為客人介紹貝多芬的近況。
從描述貝多芬的句子中,初步可以看出他厭惡別人打擾,要的是孤獨和寧靜,生活缺乏條理,比較凌亂,常遭受外界的騷擾,脾氣變得暴躁。
從外貌看出他不加修飾,孤僻沉默的性情,不幸的生活遭遇,意志剛強堅韌、勇敢挑戰(zhàn)厄運。
3、(10―18)貝多芬與客人見面。
他因遭遇不幸而性情孤僻,客人來看他,他因得到陌生人的關(guān)懷,那顆孤獨的心靈強烈感受到無比溫暖,所以掉淚了。他的語言看出他意志堅強,敢于與命運作殊死搏斗。
4、(19―24)貝多芬與客人真誠交談,袒露深沉的心聲。
(1)“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含義: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樹還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后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凈和安寧,就心靈的純凈而言,社會中的人還不如樹自由。
(2)“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BR> 含義:貝多芬把耳聾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巖”指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說,正當他對音樂的理解更進一步,創(chuàng)作欲望旺盛之時,遭到耳聾的打擊,他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的音樂事業(yè),“拼命”“巴望”表現(xiàn)他與不幸命運做斗爭的決心。
(3)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這里的“永恒”指什么?
“永恒”指作為心靈載體的音樂藝術(shù)。雖然貝多芬與人交流發(fā)生障礙,但音樂已經(jīng)成為他忠實的朋友,可以撫慰他的心靈,并傳達他的心聲,外人可能會誤解他,但音樂不會。
總之,從貝多芬談話的內(nèi)容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因為耳聾被人捉弄、嘲笑,他的性格也因此變得暴躁;可以看出他也會孤獨、軟弱、苦悶、絕望;而他所有的痛苦,都源于他的耳聾。
5、(25―27)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
貝多芬把客人當成友好的朋友,從中可以看出貝多芬以整個生命和熱情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他的內(nèi)心世界非常豐富,即使是美妙的音樂,也不能完全傳達出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jié)奏。
五、貝多芬形象歸結(jié):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板書)。
六、肖像描寫技巧:寫人物外貌,以形傳神,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臉譜化,要抓住能全面深刻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板書)。
七、教師贈言:
贈同學的話:當你進入生命的春天,世界開始對你明亮了,像一條鋪著卵石的小溪,吹著葉笛,搖著野花的鈴,去追逐奔騰的江河,童年的迷惑、天真,讓位給勇敢的求知和探索。
今天我們要學習貝多芬那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頑強精神。因為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會有許多挫折與不幸等著我們?nèi)ッ鎸?,我們只有以貝多芬那樣頑強的精神才能戰(zhàn)勝他們。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是跪著的。”同學們,如果你不想成為平庸的奴隸、世俗的奴隸、命運的奴隸,那么,請把你跪著的雙腿站立起來吧!
八、布置作業(yè):貝多芬歷盡坎坷而又成就斐然的一生給你什么啟示?你知道還有哪些類似的人物嗎?用自己的話寫一段300字的讀后感。
九、【教學反思】。
附:板書設計。
何為。
一、貝多芬簡介:。
二、生字詞:。
三、課文思路:。
本文的記敘線索是“客人”拜訪貝多芬的經(jīng)過。
客人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下樓并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主要事件: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四、探究課文(見過程)。
五、貝多芬個性特征: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六、肖像描寫:以形傳神,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臉譜化,要抓住能全面深刻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七、布置作業(yè):貝多芬歷盡坎坷而又成就斐然的一生給你什么啟示?你知道還有哪些類似的人物嗎?用自己的話寫一段300字左右的讀后感。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查字典,看注釋,讀準每一個字的音,掌握重點詞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
3、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4、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查字典,看注釋,熟讀課文,并查閱貝多芬的有關(guān)資料。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聽一段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回答曲名、作者。
問:你從交響曲中聽到了什么?(樂曲奏出了與命運抗掙的最強音)。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帶著下列問題自由朗讀,教師正音。
“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寫了哪幾件事?
四人小組討論,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明確:
二、研讀賞析。
a.“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b.為什么貝多芬說“一棵樹好比一個人好”?
e.“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這里的‘永恒’是指什么?
明確:對不幸命運的抗掙。
3、你認為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三、課堂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研讀課文。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描寫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導學生朗讀。
討論明確:
兩肩極寬——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有力的大手——彈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不朽之作。
三、體驗與反思。
1、學生朗讀6、7、8、9段。
4、小組討論:站在“客人”的角度,談談這次訪問的收獲。
5、再次聆聽《命運交響曲》,并聽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有什么不同?
明確;莫扎特的音樂是感覺的藝術(shù),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音。
6、拓展作業(yè)?。
a、聽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藝術(shù)修養(yǎng)。
b、將外貌速寫整理出來,寫在作文本上。
c、課外閱讀《約翰.克利斯多夫》。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四
一、初識名人。
課前大家廣泛搜集了貝多芬的資料,請展示一下好嗎?
我給大家準備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聽完后,告訴我你的感受。
聽《命運交響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覺很震撼,很有氣勢,仿佛是激烈的敲門聲。
生2:。
這部宏偉的充滿哲理和英雄史詩般的巨作,貝多芬創(chuàng)作了6年時間。此時的`他已在無聲的世界里孤獨地掙扎了二十余年。是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成為偉大的音樂巨人呢?讓我們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1、布置大家預習了課文,誰先來讀一下生字?齊讀。
2、課文從客人來訪談起,請你概括其中寫了哪幾件事?
(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客人與貝多芬會面――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的情形)。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五
授課日期:年月日總課時:
李大釗。
教學目標:
1、在朗讀探究,質(zhì)疑問難中體會音樂家的偉大人格魅力。
2、學習課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寫,體會從外貌描寫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zhì)和精神風貌的寫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4、在《命運》交響曲的欣賞中提高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走進巨人,感受貝多芬與不幸命運抗爭的心理歷程。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把握文章內(nèi)容,學習運用肖像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2、難點:理解文中幾個難。
[4][5][6]。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六
1、知識與能力。
(2)探究幾個難句的含義,把握文章內(nèi)容。
(3)體會課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寫,學習從肖像描寫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zhì)和精神風貌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書籍、影視等各種資源收集資料、整理資料,以便進一步了解人物。讓學生學會一種新型的學習方法。
(2)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利用網(wǎng)絡課件學習,提高學生熟練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能力。
(3)通過對課文中疑難問題的探究,理解文章內(nèi)容,體會課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寫。
(4)通過人物速寫練習,學習塑造人物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提高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貝多芬的熱愛。
(2)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形成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七年級語文(下)第三單元(名人單元)中,學習本課探尋貝多芬的生命足跡,學習他的頑強精神。更要引導學生學習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把握文章內(nèi)容,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刻畫人物的寫法。
四、[教學方法]。
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學生主動參與型教學模式。
五、[課前準備]。
查字典,看注釋,熟讀課文,并查閱貝多芬的有關(guān)資料。
六、[教學用時]。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提出問題,(師:對一個畫家來說什么最重要?對一個歌唱來說什么最重要?那對一個音樂家來說又是什么最重要呢?生:耳朵。師:耳聾對平常人是一部世界的死亡,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亡。而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這位音樂家貝多芬卻在他耳聾后創(chuàng)作出許多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聽《命運》交響曲。
(二)新課教學:
1、“貝多芬”這個名字,大家也許很熟悉,而對于這個人,大家也許是“對面不相識”,不過,沒關(guān)系,我們可以借助網(wǎng)絡課件來了解貝多芬。
2、教師介紹課件的使用方法。
3、學生打開“影音資料”和打開“語文網(wǎng)站鏈接”下的幾個網(wǎng)址,查閱有關(guān)貝多芬的資料。學生交流查閱的資料。
4、打開“質(zhì)疑探究”,學生將在課文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發(fā)表在bbs公告欄中,同學老師幫助答疑。
5、我們這堂課,主要是學習如何通過外貌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請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貝多芬外貌的語句。打開“性格分析”,請同學們試著分析一個他的性格。接著分析本文的外貌描寫的特點。(作者不單純是外表和外貌的簡單描繪,而是從肖像描寫中展示了貝多芬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zhì)和精神風貌,給我們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6、打開“外貌對比”,請同學們把這張貝多芬的肖像畫與課文中的描寫作個對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學生讀出相似的語句。師指導:成功的外貌描寫,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特征的方面來重筆刻畫。做到以形傳神。
7、學習用這種塑造人物的方法來寫作。打開“人物速寫”作5分鐘片段作文,刻畫同班同學,不說出姓名,選三作同學的作品屏幕廣播,由大家根據(jù)所寫的外貌來判斷是誰,最后學生點評,論其寫法的得失。
(三)課堂小結(jié):
貝多芬是偉大的,不僅是因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樂家,也因為他是一位能勇敢與命運作斗爭的人。
我們今天學習了如何抓住特征來描寫人物外貌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也學習了貝多芬那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頑強精神。因為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會有許多挫折與不幸等著我們?nèi)ッ鎸Γ覀円载惗喾夷菢宇B強的精神去戰(zhàn)勝他們。
(四)布置課外作業(yè):
1、將人物速寫整理出來,寫有作文本上。
2、聽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藝術(shù)素養(yǎng)。
3、課外閱讀《約翰·克利斯多夫》。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七
(1)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
(2)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課外自主學習,課內(nèi)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重點;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學習刻畫人物的寫法。
難點;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傾聽音樂(命運交響曲),激情導入導語:(同學們,面對那么多陌生的老師的光臨,面對一個陌生的課堂,心中難免會有一絲緊張吧,讓我們一起共同欣賞一首名曲,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
他,出生在德國波昂,由于家境貧寒,父親酗酒,從小得到很少的慈愛;他,四歲學音樂、五歲學琴、八歲登臺演奏、二十五歲成為鋼琴名家。非常遺憾的是二十七歲他,聽力開始減退,三十歲兩耳漸聾,到四十五歲雙耳全聾。這對于一個音樂家來說是多么大的痛苦,多么悲慘的事情啊,可是他卻與苦難命運拼博,永不低頭,用頑強地斗志,堅強地毅力,一顆熱愛音樂的心譜寫了一曲曲激勵人心的傳世佳作。他就是我們心中的英雄——貝多芬。
今天,就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與作家何為一道,共同體驗貝多芬的心路歷程,感受偉人高貴的靈魂。
二、讀英雄:把握課文內(nèi)容
主要事件: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回憶往事
三、說英雄(小組合作)
1、女傭眼中的貝多芬,通過女傭我們可以了解到貝多芬的哪些情況? ——需要孤獨和安靜,生活基本能獨立自理,不拘小節(jié)。
2、客人眼中的貝多芬
作為初次拜訪的客人,貝多芬的外貌會首先映入客人眼簾。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客人眼中貝多芬的形象。請找出對貝多芬外貌描寫的語句,深情地朗讀,并加以理解。
整體:身高五英尺左右,兩肩極寬,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而他給人明顯的印象就是他能擔負得起.堅強(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特寫:拿起一枝筆。人們可以看見他那只有力的大手。剛毅(彈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
局部--衣服:身上的衣服是淡藍色的,胸前的紐扣是黃色的,里面一件純白的背心;……甚至是不整潔的。由前到后:上衣的背后似乎還拖著什么東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聽器)不拘小節(jié)(藝術(shù)家性格)——臉:他的臉呈現(xiàn)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發(fā);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長而笨重的鼻子;緊閉的嘴;略帶方形的下頦。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八
3、了解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1、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了解的:脈絡:
2、理解文中含義豐富的語句,了解貝多芬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感。
4、揣摩語言,理解貝多芬對待厄運的態(tài)度和感受。
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1、學習肖像描寫。
2、理解貝多芬的精神世界。
理解文中艱深語句的含義,理解“心里的音樂”的深刻內(nèi)涵。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guān)貝多芬的資料;聽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教師:準備多媒體,準備音樂文件《命運交響曲》。
一課時。
領(lǐng)會貝多芬不屈不撓地同不幸的命運抗爭的精神。
(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學生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材料,簡要介紹貝多芬。
1、安排學生朗讀課文。
2、教師提示學生注意字音,積累詞語。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利用圈點勾畫的方法,篩選關(guān)鍵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教師提問:“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寫了哪幾件事?著重表現(xiàn)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著重表現(xiàn)貝多芬內(nèi)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
成果展示::
(1)“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里發(fā)出的回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
(2)“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BR> (4)“聽我心里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里希望寫出的音樂!”:
貝多芬以他整個的生命和熱情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在貝多芬的筆下和心里,已經(jīng)成為生命的象征,而樂隊只能奏出有聲的音符,卻不能完美傳達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jié)奏,即貝多芬“心里的音樂”
(5)“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6)“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書里流著一條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并且加以引申開的?!保?BR>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描寫貝多芬相貌的段落,請幾名學生朗讀。
學生討論,明確::
寬闊雙肩: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衣服后面拖著失效的助聽器:經(jīng)受著生活的窘迫和苦難的壓力,不拘小節(jié)。
悲劇一般的神情,含蓄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發(fā),略帶灰色深遂的眼,長而笨重的鼻子、略帶方形的下頦:一位剛毅、頑強、善良、執(zhí)著的人,透出堅韌無比的意志。
學生們用兩三句話談談學習本文后的感受。
提示:可從理解的思想內(nèi)容與寫作知識兩方面來談感受,談收獲。
學了本文,我們了解到,貝多芬的一生,是不屈不撓與苦難抗爭的一生,是對藝術(shù)不懈追求的一生,是對人類杰出貢獻的一生。想做第二個貝多芬,很難。但我們完全可以做一個像貝多芬一樣的有追求的人,一個敢與命運抗爭的強者。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九
1、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
2、學習文中刻畫人物的寫法。
3、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教學難點: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多媒體教學法、討論法、延伸拓展法。
一課時。
前面我們學習了被稱為“兩彈元勛”的鄧稼先,感悟這位不平凡的科學家,還學習了“口的巨人,行的高標”是哪位?。浚勔欢啵?。
這些都是我國的偉人,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外國名人及至整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都認識的音樂家————貝多芬。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以輕松的心情學習本文。(學生互動)請學生聽后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2)課件展示,總結(jié)學生聽后的感受。
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貝多芬的概況以及他的非凡的音樂成就。(課件展示他的作品)。
(1)[課件出示課題]一起來學習何為的《音樂巨人貝多芬》。
(2)展示學習這篇文章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讓學生心中有目的的去學習這一新課。
(3)(學生互動)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分組討論“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這一問題。(發(fā)揮合作精神,組長安排好哪位同學口述,那位同學筆記。)然后各組派個代表來回答這一問題。
(5)(課件展示:刻畫人物形象的五種方法)讓學生自主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或語段。
當個別學生說出文中的外貌、語言描寫等后,指名兩組的學生來分角色朗讀該片段,鼓勵學生大膽點評。并針對學生的讀和評價進行指導,要求學生讀出語氣和情感。然后集體來朗讀這些片段,進一步體驗和感悟人物的情感。
(2)這是我們所認識的貝多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偉人是怎樣評價他的呢?(展示羅曼羅蘭的格言)。
讓學生回憶自己看過或聽說過與貝多芬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相同精神的人?(前后桌的同學一起來討論,討論后派代表來說。)老師總結(jié)并展示一些與貝多芬相似遭遇的名人。接下來結(jié)合課文聽《命運交響曲》感悟其中的真諦。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貝多芬是個不平凡的人,生活磨難、身體上的缺陷以及他對生活不屈的抗爭沉淀在他的外貌形象上,之具有一種超人的氣質(zhì)。
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堅強面對挫折,以貝多芬為榜樣。
讀以上兩則材料,結(jié)合本課內(nèi)容和自身實際談談你的感受。
材料一:
材料二:
清華大學第15食堂的張立勇師傅來自贛南山區(qū)。高二時為減輕家庭負擔中斷學業(yè),外出打工。96年到清華大學第15食堂當了一名切菜工。97年開始自學英語。經(jīng)過艱苦努力,20xx年首次考托福,得分630,被稱為清華的“饅頭神”。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十
1、導語:
同學們,你們覺得,對于一位畫家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眼睛——因為要用眼睛來觀察世界、調(diào)配色彩;對于一位歌唱家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嗓子——因為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么,對于一位音樂家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因為要用耳朵來聆聽音樂、譜寫樂曲。
可是,有這樣一位音樂家,在他最需要聽力的時候,失去了它。(點第2、3張幻燈片)。
2、分析幻燈片的內(nèi)容。
3、引用學生作文中的話,引入正課。
上周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小作文:我心中的貝多芬。很多同學寫得不錯。其中有一位同學的作文中這樣寫道:“一個什么也聽不見的人,卻能用音樂展現(xiàn)出這樣美好博大的世界,表現(xiàn)出這樣純潔高尚的理想,這真是奇跡,怎能不使千千萬萬人為之感動呢?”
今天,就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與作家何為一道,共同體驗貝多芬的心路歷程,感受偉人高貴的靈魂。(點第4張幻燈片)。
1、自讀交流。(點第5張幻燈片)。
首先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94頁,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了解內(nèi)容,思考下邊兩個問題。
2、整體把握。
(1)本文記敘的線索是什么?——客人拜訪貝多芬的經(jīng)過。
(2)客人拜訪貝多芬的過程是怎樣的?其間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1、女傭眼中的貝多芬(點第六張幻燈片)。
——需要孤獨和安靜,生活基本能獨立自理,不拘小節(jié)。
2、客人眼中的貝多芬(點第七張幻燈片)。
作為初次拜訪的客人,貝多芬的外貌會首先映入客人眼簾。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客人眼中貝多芬的形象。請找出對貝多芬外貌描寫的語句。
我們特別來看看這一段對貝多芬外貌的描寫。(點第八張幻燈片)。
這一段描寫抓住了最能反映貝多芬個性的外貌特征重筆刻畫,以形傳神;外貌描寫還加上提示性格特點的語言;進行外貌描寫時使用修辭,如比喻、夸張,以其更好地表現(xiàn)人物性格。(點第九張幻燈片)。
3、外貌描寫的實戰(zhàn)演練。
學習了課本提供的范例,讓我們來一次實戰(zhàn)演練。(點第10張幻燈片)。
其實可以不止是班上的同學,在座各位,包括我們聽課的老師,都可以成為我們描寫的對象,看同學們能否做到以形傳神。
請幾位同學來念念他們所作的人物描寫。
4、貝多芬自己的言行(點第11張幻燈片)。
一般。
的傳記作家寫貝多芬,大都喜歡表現(xiàn)貝多芬是個“音樂巨人”,,稱他為英雄主義的“樂圣”,但作家何為卻與眾不同,他筆下的貝多芬不僅是一個巨人,更是一個凡人!,他也有凡夫俗子的喜怒哀樂。
其次他的穿著,陳舊,不整潔?!梢钥闯鏊畹木狡?。
其三,從貝多芬的表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他被人打攪也會不耐煩;
其四,從貝多芬談話的內(nèi)容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因為耳聾被人捉弄、嘲笑,他的性格也因此變得暴躁;可以看出他也會孤獨、軟弱、苦悶、絕望;而他所有的痛苦,都源于他的耳聾。
2、走近貝多芬之偉人貝多芬(點第13張幻燈片)。
來看看透過文中的描寫,貝多芬的偉大之處在于什么?
還是先看看外貌:“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的寬闊的雙肩,那種“凝重不可逼視”的深邃的眼睛,緊閉的嘴,又顯示著他對于不幸遭遇不妥協(xié)、不屈服的堅韌無比的生命意志。
其次,他的動作、語言看出他對音樂狂熱的摯愛,視音樂為生命;
其三,他的語言看出他意志堅強,敢于與命運作殊死搏斗。
3、走進貝多芬(點第14張幻燈片)。
4、感悟(點第15張幻燈片)。
走進貝多芬,讓我想起了傅雷先生翻譯的,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寫的,以貝多芬為原型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多夫》里的譯者獻辭。(點)我們一起來高聲朗誦吧!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是跪著的。”同學們,如果你不想成為平庸的奴隸、世俗的奴隸、命運的奴隸,那么,請把你跪著的雙腿站立起來吧!
下課?。c第16張幻燈片)。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十一
1.能說出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能說出文中貝多芬說的話的含義。
候課。
請同學們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飽滿的精神迎接知識的挑戰(zhàn)。
學習過程。
一、板題、示標。
二、完成學習目標1。(14分鐘)。
1.指導自學。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學指導”自學。
自學指導:【投影02】。
跳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外貌的語句,概括說出并說說這些外表的描寫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思考后做好批注。
(8分鐘后交流自學情況。)。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8分鐘)。
3.檢查自學效果。(6分鐘)。
(指名學困生、中生回答;若有錯,優(yōu)生更正;還有錯,教師點撥、講解。)。
預設答案:身高五英尺--更突出他人格的高尚和偉大;
兩肩極寬闊--能挑得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生命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致力于音樂創(chuàng)作.,不拘小節(jié);
戴著助聽器--耳聾但不屈服于命運的頑強性格;
有力的大手--彈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不朽之作;
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憂郁而堅毅;
火一樣蓬勃的頭發(fā)--熱情而向上。
深邃的眼睛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嚴肅、讓人敬畏;
長而笨重的鼻子;緊閉的嘴;方形的下頦--剛毅而堅強;
眼里閃著淚光--充滿感激;神情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xiàn)出微笑--善良;堅韌無比的生的意志。
三、完成學習目標2。(20分鐘)。
1.自學指導:【投影03】。
在文中勾劃下列句子思考后將答案批注在書上。
(2)為什么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
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10分鐘后進行自學檢測。)。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10分鐘)。
3.檢測自學效果。(10分鐘)。
(指名學困生板演,若有錯,中生更正,還有錯,優(yōu)生更正。)。
四、當堂訓練?!就队?4】(10分鐘)。
(學生完成下列練習,教師巡視、批閱、評價。)。
1.五分鐘人物速寫。
2.《導學》p72“互動研討”1-4題。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十二
1、了解作家、作品及羅曼·羅蘭的英雄觀。
2、以《貝多芬傳》片段閱讀指導為例教給學生閱讀《名人傳》的方法。
3、從名人苦難坎坷的經(jīng)歷中,感知他們偉大的心靈和崇高的品格,學習他們不屈不撓的頑強奮斗精神。熱愛閱讀,能以苦難為生命的養(yǎng)分,健康堅韌的成長。
師生談話導入。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偶像,說說你心中的英雄。作家羅曼·羅蘭心中的英雄又是誰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板書課題和作者)。
1、羅曼·羅蘭(1866——1944)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20世紀初,為讓世人“呼吸英雄的氣息”,羅蘭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樹碑立傳,接連寫了幾部名人傳記:《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1906)《托爾斯泰傳》(1911)等,同時發(fā)表長篇小說代表作《約翰·克里斯朵夫》。1915年,為表彰“他的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2、主要作品:《名人傳》又叫《巨人三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小說以貝多芬為原型創(chuàng)作而成,被高爾基稱之為“長篇敘事詩”,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也是這部小說191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本環(huán)節(jié)選取《貝多芬傳》的若干片段,對學生作閱讀指導,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走進《名人傳》。(因為七年級下冊同學們學過何為《音樂巨人貝多芬》,對他有一些了解。)。
1、憶說貝多芬。
(1)說說你心中的貝多芬。
(2)教師補充介紹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成就。(多媒體投影)。
(3)播放貝多芬的作品《命運交響曲》片段,學生欣賞、感受。
2、片段賞析,走近貝多芬。
指導學生閱讀下面兩個片段,感知偉人的痛苦。
(片段1貝多芬遺書節(jié)選,片段2一八二二年《菲岱里奧》預奏會的慘痛經(jīng)歷。)。
a、學生自由閱讀這兩個片段,談談自己的感受。
b、再讀這兩個片段,關(guān)注貝多芬的內(nèi)心獨白及對他的細節(jié)描寫,把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貝多芬心情的語句找出來,多讀幾遍,寫下你的.閱讀感受,全班交流。
c、學生能感受到貝多芬內(nèi)心的痛苦,但由于受閱讀能力和生活經(jīng)歷的限制,領(lǐng)悟可能不夠深刻,教師要適時點撥,指導學生真正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心靈,感受人物內(nèi)心深沉的痛苦和絕望。
d、學生交流,教師小結(jié)并轉(zhuǎn)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2)閱讀下面三個片段,來感受英雄的偉大并理解羅曼·羅蘭的英雄觀。
(片段3貝多芬一八0一年致韋格勒書節(jié)選;片段4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貝多芬在維也納成功舉行《d大調(diào)彌撒曲》和《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片段5羅曼·羅蘭對貝多芬的評價。)。
a、學生自由閱讀,圈點勾畫,做批注。領(lǐng)悟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
b、教師多媒體出示《貝多芬作品列表》指出其耳聾年限,讓學生直觀了解他的作品絕大部分是耳聾后完成的。
c、小組內(nèi)交流,全班匯報,師生點評。
d、朗讀賞析“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造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jié)他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的:‘用痛苦換來的歡樂。’”深刻理解貝多芬在苦難的重壓下,不斷抗爭所煥發(fā)出來的那種生命的激情和力量。
e、師生討論,明確羅曼·羅蘭的英雄觀。
師明確:并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是靠心靈偉大的人,那些在患難中永不屈服,不斷成長,擁有偉大心靈和偉大品格的人,才能稱之為真正的英雄,與成敗無關(guān)。
1、通過剛才的閱讀,大家來說說《貝多芬傳》的語言風格和我們之前讀過的散文、小說是否一樣。
2、教師分析文體風格,指導學生正確閱讀。
(1)體察情感,關(guān)注評論。
(2)從真實的史料中去觸摸巨人的靈魂。
(3)獨立又統(tǒng)一的結(jié)構(gòu)。
這節(jié)課,我們完成了《貝多芬傳》中若干片段的閱讀,共同探討了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也對《名人傳》這本書的內(nèi)容和風格有了大致的了解。苦難對“名人們”的折磨和“名人們”對苦難的抗爭是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在英雄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不屈的精神,承擔痛苦的偉大勇氣,正是這種堅韌頑強才成就了英雄,正如我國先哲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希望同學們能以書中的英雄為榜樣,勇敢地面對生活、學習、閱讀中的困難,成就偉大的自己。
1、制定閱讀計劃,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名人傳》全文,做好讀書筆記,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讀書心得。
2、推薦閱讀《約翰·克里斯多夫》,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一
1.能說出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能說出文中貝多芬說的話的含義。
候課。
請同學們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飽滿的精神迎接知識的挑戰(zhàn)。
學習過程。
一、板題、示標。
二、完成學習目標1。(14分鐘)。
1.指導自學。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學指導”自學。
自學指導:【投影02】。
跳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外貌的語句,概括說出并說說這些外表的描寫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思考后做好批注。
(8分鐘后交流自學情況。)。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8分鐘)。
3.檢查自學效果。(6分鐘)。
(指名學困生、中生回答;若有錯,優(yōu)生更正;還有錯,教師點撥、講解。)。
預設答案:身高五英尺--更突出他人格的高尚和偉大;
兩肩極寬闊--能挑得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生命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致力于音樂創(chuàng)作.,不拘小節(jié);
戴著助聽器--耳聾但不屈服于命運的頑強性格;
有力的大手--彈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不朽之作;
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憂郁而堅毅;
火一樣蓬勃的頭發(fā)--熱情而向上。
深邃的眼睛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嚴肅、讓人敬畏;
長而笨重的鼻子;緊閉的嘴;方形的下頦--剛毅而堅強;
眼里閃著淚光--充滿感激;神情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xiàn)出微笑--善良;堅韌無比的生的意志。
三、完成學習目標2。(20分鐘)。
1.自學指導:【投影03】。
在文中勾劃下列句子思考后將答案批注在書上。
(2)為什么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
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10分鐘后進行自學檢測。)。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10分鐘)。
3.檢測自學效果。(10分鐘)。
(指名學困生板演,若有錯,中生更正,還有錯,優(yōu)生更正。)。
四、當堂訓練?!就队?4】(10分鐘)。
(學生完成下列練習,教師巡視、批閱、評價。)。
1.五分鐘人物速寫。
2.《導學》p72“互動研討”1-4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二
一、知識與能力:
1、在品讀中探究,質(zhì)疑問難中體會音樂家的偉大人格魅力。
2、學習課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寫,體會從外貌描寫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zhì)和精神風貌的寫作方法。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深入理解貝多芬痛苦而高貴的內(nèi)心世界。
2、在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三、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先學后教,點撥法,合作探究。
【教學重點】。
領(lǐng)會貝多芬形象特征與刻畫方法,感悟樂圣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難點】。
理解貝多芬性格的內(nèi)在矛盾,理解文中難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安排】一教時。
【自主學習提綱】。
一、初讀課文,在文中句子里畫出生字詞,在作業(yè)本上給生字標音,解釋生詞的意思。
二、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4、品讀19―24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先仔細品味24段的含義,然后借助它來解釋貝多芬說的兩句話的含義。
一、導入:
貝多芬(1770―1827),德國音樂家。他出生于小城波恩的一個平民家庭,自小就跟父親學習音樂,并顯露出音樂天賦,顯露出了音樂上的天賦,7歲便開始登臺演出,26歲聽覺開始日漸衰弱,晚年全聾,只能通過紙筆與人交流。他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獨自一人度過了悲涼的一生。孤寂的生活并沒有使貝多芬沉默和隱退,他用自己的坎坷經(jīng)歷證明著一個信念: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對于一位音樂家來講是個致命的打擊。為了生計,他當了宮廷樂師,接受了樂師長的教誨,初步懂得了交響樂中各種樂器的特點和作用。青年時到維也納拜訪莫扎特,得到評語:“未來的音樂家”。后經(jīng)歷了喪母、失戀、耳聾的打擊,卻在海利根施塔特遺書后,吶喊“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屈服!”并立即完成《田園》(第六)交響曲。此后一直頑強創(chuàng)作。培養(yǎng)了學生車爾尼、舒伯特。他一生沒有愛情,卻把自由與歡樂灑向人間,他開創(chuàng)的浪漫古典風格影響了歐洲近百年的作曲家。
貝多芬在聽不見的情況下,仍不斷作曲創(chuàng)作,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著人類,寫出了一部部偉大的音樂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響世界。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他很偉大。也就是說,集偉大與平凡于一身的貝多芬來說,我們今天要靠近的貝多芬是個日常生活狀態(tài)下的貝多芬。有些傳記作家寫貝多芬,大都喜歡表現(xiàn)貝多芬是個“音樂巨人”,稱他為英雄主義的“樂圣”,但作家何為卻與眾不同,他筆下的貝多芬不僅是一個巨人,更是一個凡人,他也有凡夫俗子的喜怒哀樂。
據(jù)豐子愷先生的描繪:他的臉上多痘瘡疤,臉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頭發(fā)多而黑,永不梳櫛,常蓬頭散步,起風的日子,他的頭發(fā)吹得像火焰一般,人們于荒郊中遇見他,幾疑為地獄中的魔鬼。就一個詞:丑陋,但他丑陋的外表不能遮掩一顆高貴的心靈。
二、學生解釋課后生詞,并分別齊讀兩遍。
三、理清課文思路:(板書)。
本文的記敘線索是“客人”拜訪貝多芬的經(jīng)過。
客人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下樓并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主要事件: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四、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邊朗讀課文,邊討論自主學習提綱中的問題。
1、(1―5)女傭領(lǐng)著客人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為客人介紹貝多芬的近況。
從描述貝多芬的句子中,初步可以看出他厭惡別人打擾,要的是孤獨和寧靜,生活缺乏條理,比較凌亂,常遭受外界的騷擾,脾氣變得暴躁。
從外貌看出他不加修飾,孤僻沉默的性情,不幸的生活遭遇,意志剛強堅韌、勇敢挑戰(zhàn)厄運。
3、(10―18)貝多芬與客人見面。
他因遭遇不幸而性情孤僻,客人來看他,他因得到陌生人的關(guān)懷,那顆孤獨的心靈強烈感受到無比溫暖,所以掉淚了。他的語言看出他意志堅強,敢于與命運作殊死搏斗。
4、(19―24)貝多芬與客人真誠交談,袒露深沉的心聲。
(1)“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含義: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樹還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后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凈和安寧,就心靈的純凈而言,社會中的人還不如樹自由。
(2)“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BR> 含義:貝多芬把耳聾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巖”指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說,正當他對音樂的理解更進一步,創(chuàng)作欲望旺盛之時,遭到耳聾的打擊,他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的音樂事業(yè),“拼命”“巴望”表現(xiàn)他與不幸命運做斗爭的決心。
(3)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這里的“永恒”指什么?
“永恒”指作為心靈載體的音樂藝術(shù)。雖然貝多芬與人交流發(fā)生障礙,但音樂已經(jīng)成為他忠實的朋友,可以撫慰他的心靈,并傳達他的心聲,外人可能會誤解他,但音樂不會。
總之,從貝多芬談話的內(nèi)容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因為耳聾被人捉弄、嘲笑,他的性格也因此變得暴躁;可以看出他也會孤獨、軟弱、苦悶、絕望;而他所有的痛苦,都源于他的耳聾。
5、(25―27)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
貝多芬把客人當成友好的朋友,從中可以看出貝多芬以整個生命和熱情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他的內(nèi)心世界非常豐富,即使是美妙的音樂,也不能完全傳達出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jié)奏。
五、貝多芬形象歸結(jié):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板書)。
六、肖像描寫技巧:寫人物外貌,以形傳神,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臉譜化,要抓住能全面深刻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板書)。
七、教師贈言:
贈同學的話:當你進入生命的春天,世界開始對你明亮了,像一條鋪著卵石的小溪,吹著葉笛,搖著野花的鈴,去追逐奔騰的江河,童年的迷惑、天真,讓位給勇敢的求知和探索。
今天我們要學習貝多芬那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頑強精神。因為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會有許多挫折與不幸等著我們?nèi)ッ鎸?,我們只有以貝多芬那樣頑強的精神才能戰(zhàn)勝他們。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是跪著的。”同學們,如果你不想成為平庸的奴隸、世俗的奴隸、命運的奴隸,那么,請把你跪著的雙腿站立起來吧!
八、布置作業(yè):貝多芬歷盡坎坷而又成就斐然的一生給你什么啟示?你知道還有哪些類似的人物嗎?用自己的話寫一段300字的讀后感。
九、【教學反思】。
附:板書設計。
何為。
一、貝多芬簡介:。
二、生字詞:。
三、課文思路:。
本文的記敘線索是“客人”拜訪貝多芬的經(jīng)過。
客人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下樓并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主要事件: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四、探究課文(見過程)。
五、貝多芬個性特征: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六、肖像描寫:以形傳神,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臉譜化,要抓住能全面深刻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七、布置作業(yè):貝多芬歷盡坎坷而又成就斐然的一生給你什么啟示?你知道還有哪些類似的人物嗎?用自己的話寫一段300字左右的讀后感。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查字典,看注釋,讀準每一個字的音,掌握重點詞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
3、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4、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查字典,看注釋,熟讀課文,并查閱貝多芬的有關(guān)資料。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聽一段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回答曲名、作者。
問:你從交響曲中聽到了什么?(樂曲奏出了與命運抗掙的最強音)。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帶著下列問題自由朗讀,教師正音。
“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寫了哪幾件事?
四人小組討論,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明確:
二、研讀賞析。
a.“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b.為什么貝多芬說“一棵樹好比一個人好”?
e.“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這里的‘永恒’是指什么?
明確:對不幸命運的抗掙。
3、你認為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三、課堂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研讀課文。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描寫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導學生朗讀。
討論明確:
兩肩極寬——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有力的大手——彈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不朽之作。
三、體驗與反思。
1、學生朗讀6、7、8、9段。
4、小組討論:站在“客人”的角度,談談這次訪問的收獲。
5、再次聆聽《命運交響曲》,并聽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有什么不同?
明確;莫扎特的音樂是感覺的藝術(shù),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音。
6、拓展作業(yè)?。
a、聽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藝術(shù)修養(yǎng)。
b、將外貌速寫整理出來,寫在作文本上。
c、課外閱讀《約翰.克利斯多夫》。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四
一、初識名人。
課前大家廣泛搜集了貝多芬的資料,請展示一下好嗎?
我給大家準備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聽完后,告訴我你的感受。
聽《命運交響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覺很震撼,很有氣勢,仿佛是激烈的敲門聲。
生2:。
這部宏偉的充滿哲理和英雄史詩般的巨作,貝多芬創(chuàng)作了6年時間。此時的`他已在無聲的世界里孤獨地掙扎了二十余年。是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成為偉大的音樂巨人呢?讓我們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1、布置大家預習了課文,誰先來讀一下生字?齊讀。
2、課文從客人來訪談起,請你概括其中寫了哪幾件事?
(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客人與貝多芬會面――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的情形)。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五
授課日期:年月日總課時:
李大釗。
教學目標:
1、在朗讀探究,質(zhì)疑問難中體會音樂家的偉大人格魅力。
2、學習課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寫,體會從外貌描寫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zhì)和精神風貌的寫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4、在《命運》交響曲的欣賞中提高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走進巨人,感受貝多芬與不幸命運抗爭的心理歷程。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把握文章內(nèi)容,學習運用肖像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2、難點:理解文中幾個難。
[4][5][6]。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六
1、知識與能力。
(2)探究幾個難句的含義,把握文章內(nèi)容。
(3)體會課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寫,學習從肖像描寫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zhì)和精神風貌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書籍、影視等各種資源收集資料、整理資料,以便進一步了解人物。讓學生學會一種新型的學習方法。
(2)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利用網(wǎng)絡課件學習,提高學生熟練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能力。
(3)通過對課文中疑難問題的探究,理解文章內(nèi)容,體會課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寫。
(4)通過人物速寫練習,學習塑造人物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提高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貝多芬的熱愛。
(2)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形成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七年級語文(下)第三單元(名人單元)中,學習本課探尋貝多芬的生命足跡,學習他的頑強精神。更要引導學生學習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把握文章內(nèi)容,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刻畫人物的寫法。
四、[教學方法]。
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學生主動參與型教學模式。
五、[課前準備]。
查字典,看注釋,熟讀課文,并查閱貝多芬的有關(guān)資料。
六、[教學用時]。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提出問題,(師:對一個畫家來說什么最重要?對一個歌唱來說什么最重要?那對一個音樂家來說又是什么最重要呢?生:耳朵。師:耳聾對平常人是一部世界的死亡,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亡。而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這位音樂家貝多芬卻在他耳聾后創(chuàng)作出許多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聽《命運》交響曲。
(二)新課教學:
1、“貝多芬”這個名字,大家也許很熟悉,而對于這個人,大家也許是“對面不相識”,不過,沒關(guān)系,我們可以借助網(wǎng)絡課件來了解貝多芬。
2、教師介紹課件的使用方法。
3、學生打開“影音資料”和打開“語文網(wǎng)站鏈接”下的幾個網(wǎng)址,查閱有關(guān)貝多芬的資料。學生交流查閱的資料。
4、打開“質(zhì)疑探究”,學生將在課文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發(fā)表在bbs公告欄中,同學老師幫助答疑。
5、我們這堂課,主要是學習如何通過外貌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請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貝多芬外貌的語句。打開“性格分析”,請同學們試著分析一個他的性格。接著分析本文的外貌描寫的特點。(作者不單純是外表和外貌的簡單描繪,而是從肖像描寫中展示了貝多芬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zhì)和精神風貌,給我們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6、打開“外貌對比”,請同學們把這張貝多芬的肖像畫與課文中的描寫作個對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學生讀出相似的語句。師指導:成功的外貌描寫,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特征的方面來重筆刻畫。做到以形傳神。
7、學習用這種塑造人物的方法來寫作。打開“人物速寫”作5分鐘片段作文,刻畫同班同學,不說出姓名,選三作同學的作品屏幕廣播,由大家根據(jù)所寫的外貌來判斷是誰,最后學生點評,論其寫法的得失。
(三)課堂小結(jié):
貝多芬是偉大的,不僅是因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樂家,也因為他是一位能勇敢與命運作斗爭的人。
我們今天學習了如何抓住特征來描寫人物外貌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也學習了貝多芬那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頑強精神。因為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會有許多挫折與不幸等著我們?nèi)ッ鎸Γ覀円载惗喾夷菢宇B強的精神去戰(zhàn)勝他們。
(四)布置課外作業(yè):
1、將人物速寫整理出來,寫有作文本上。
2、聽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藝術(shù)素養(yǎng)。
3、課外閱讀《約翰·克利斯多夫》。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七
(1)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
(2)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課外自主學習,課內(nèi)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重點;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學習刻畫人物的寫法。
難點;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傾聽音樂(命運交響曲),激情導入導語:(同學們,面對那么多陌生的老師的光臨,面對一個陌生的課堂,心中難免會有一絲緊張吧,讓我們一起共同欣賞一首名曲,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
他,出生在德國波昂,由于家境貧寒,父親酗酒,從小得到很少的慈愛;他,四歲學音樂、五歲學琴、八歲登臺演奏、二十五歲成為鋼琴名家。非常遺憾的是二十七歲他,聽力開始減退,三十歲兩耳漸聾,到四十五歲雙耳全聾。這對于一個音樂家來說是多么大的痛苦,多么悲慘的事情啊,可是他卻與苦難命運拼博,永不低頭,用頑強地斗志,堅強地毅力,一顆熱愛音樂的心譜寫了一曲曲激勵人心的傳世佳作。他就是我們心中的英雄——貝多芬。
今天,就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與作家何為一道,共同體驗貝多芬的心路歷程,感受偉人高貴的靈魂。
二、讀英雄:把握課文內(nèi)容
主要事件: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回憶往事
三、說英雄(小組合作)
1、女傭眼中的貝多芬,通過女傭我們可以了解到貝多芬的哪些情況? ——需要孤獨和安靜,生活基本能獨立自理,不拘小節(jié)。
2、客人眼中的貝多芬
作為初次拜訪的客人,貝多芬的外貌會首先映入客人眼簾。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客人眼中貝多芬的形象。請找出對貝多芬外貌描寫的語句,深情地朗讀,并加以理解。
整體:身高五英尺左右,兩肩極寬,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而他給人明顯的印象就是他能擔負得起.堅強(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特寫:拿起一枝筆。人們可以看見他那只有力的大手。剛毅(彈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
局部--衣服:身上的衣服是淡藍色的,胸前的紐扣是黃色的,里面一件純白的背心;……甚至是不整潔的。由前到后:上衣的背后似乎還拖著什么東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聽器)不拘小節(jié)(藝術(shù)家性格)——臉:他的臉呈現(xiàn)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發(fā);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長而笨重的鼻子;緊閉的嘴;略帶方形的下頦。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八
3、了解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1、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了解的:脈絡:
2、理解文中含義豐富的語句,了解貝多芬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感。
4、揣摩語言,理解貝多芬對待厄運的態(tài)度和感受。
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1、學習肖像描寫。
2、理解貝多芬的精神世界。
理解文中艱深語句的含義,理解“心里的音樂”的深刻內(nèi)涵。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guān)貝多芬的資料;聽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教師:準備多媒體,準備音樂文件《命運交響曲》。
一課時。
領(lǐng)會貝多芬不屈不撓地同不幸的命運抗爭的精神。
(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學生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材料,簡要介紹貝多芬。
1、安排學生朗讀課文。
2、教師提示學生注意字音,積累詞語。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利用圈點勾畫的方法,篩選關(guān)鍵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教師提問:“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寫了哪幾件事?著重表現(xiàn)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著重表現(xiàn)貝多芬內(nèi)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
成果展示::
(1)“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里發(fā)出的回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
(2)“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BR> (4)“聽我心里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里希望寫出的音樂!”:
貝多芬以他整個的生命和熱情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在貝多芬的筆下和心里,已經(jīng)成為生命的象征,而樂隊只能奏出有聲的音符,卻不能完美傳達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jié)奏,即貝多芬“心里的音樂”
(5)“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6)“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書里流著一條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并且加以引申開的?!保?BR>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描寫貝多芬相貌的段落,請幾名學生朗讀。
學生討論,明確::
寬闊雙肩: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衣服后面拖著失效的助聽器:經(jīng)受著生活的窘迫和苦難的壓力,不拘小節(jié)。
悲劇一般的神情,含蓄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發(fā),略帶灰色深遂的眼,長而笨重的鼻子、略帶方形的下頦:一位剛毅、頑強、善良、執(zhí)著的人,透出堅韌無比的意志。
學生們用兩三句話談談學習本文后的感受。
提示:可從理解的思想內(nèi)容與寫作知識兩方面來談感受,談收獲。
學了本文,我們了解到,貝多芬的一生,是不屈不撓與苦難抗爭的一生,是對藝術(shù)不懈追求的一生,是對人類杰出貢獻的一生。想做第二個貝多芬,很難。但我們完全可以做一個像貝多芬一樣的有追求的人,一個敢與命運抗爭的強者。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九
1、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
2、學習文中刻畫人物的寫法。
3、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yǎng)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nèi)容教學難點: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多媒體教學法、討論法、延伸拓展法。
一課時。
前面我們學習了被稱為“兩彈元勛”的鄧稼先,感悟這位不平凡的科學家,還學習了“口的巨人,行的高標”是哪位?。浚勔欢啵?。
這些都是我國的偉人,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外國名人及至整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都認識的音樂家————貝多芬。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以輕松的心情學習本文。(學生互動)請學生聽后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2)課件展示,總結(jié)學生聽后的感受。
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貝多芬的概況以及他的非凡的音樂成就。(課件展示他的作品)。
(1)[課件出示課題]一起來學習何為的《音樂巨人貝多芬》。
(2)展示學習這篇文章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讓學生心中有目的的去學習這一新課。
(3)(學生互動)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分組討論“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這一問題。(發(fā)揮合作精神,組長安排好哪位同學口述,那位同學筆記。)然后各組派個代表來回答這一問題。
(5)(課件展示:刻畫人物形象的五種方法)讓學生自主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或語段。
當個別學生說出文中的外貌、語言描寫等后,指名兩組的學生來分角色朗讀該片段,鼓勵學生大膽點評。并針對學生的讀和評價進行指導,要求學生讀出語氣和情感。然后集體來朗讀這些片段,進一步體驗和感悟人物的情感。
(2)這是我們所認識的貝多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偉人是怎樣評價他的呢?(展示羅曼羅蘭的格言)。
讓學生回憶自己看過或聽說過與貝多芬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相同精神的人?(前后桌的同學一起來討論,討論后派代表來說。)老師總結(jié)并展示一些與貝多芬相似遭遇的名人。接下來結(jié)合課文聽《命運交響曲》感悟其中的真諦。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貝多芬是個不平凡的人,生活磨難、身體上的缺陷以及他對生活不屈的抗爭沉淀在他的外貌形象上,之具有一種超人的氣質(zhì)。
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堅強面對挫折,以貝多芬為榜樣。
讀以上兩則材料,結(jié)合本課內(nèi)容和自身實際談談你的感受。
材料一:
材料二:
清華大學第15食堂的張立勇師傅來自贛南山區(qū)。高二時為減輕家庭負擔中斷學業(yè),外出打工。96年到清華大學第15食堂當了一名切菜工。97年開始自學英語。經(jīng)過艱苦努力,20xx年首次考托福,得分630,被稱為清華的“饅頭神”。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十
1、導語:
同學們,你們覺得,對于一位畫家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眼睛——因為要用眼睛來觀察世界、調(diào)配色彩;對于一位歌唱家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嗓子——因為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么,對于一位音樂家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因為要用耳朵來聆聽音樂、譜寫樂曲。
可是,有這樣一位音樂家,在他最需要聽力的時候,失去了它。(點第2、3張幻燈片)。
2、分析幻燈片的內(nèi)容。
3、引用學生作文中的話,引入正課。
上周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小作文:我心中的貝多芬。很多同學寫得不錯。其中有一位同學的作文中這樣寫道:“一個什么也聽不見的人,卻能用音樂展現(xiàn)出這樣美好博大的世界,表現(xiàn)出這樣純潔高尚的理想,這真是奇跡,怎能不使千千萬萬人為之感動呢?”
今天,就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與作家何為一道,共同體驗貝多芬的心路歷程,感受偉人高貴的靈魂。(點第4張幻燈片)。
1、自讀交流。(點第5張幻燈片)。
首先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94頁,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了解內(nèi)容,思考下邊兩個問題。
2、整體把握。
(1)本文記敘的線索是什么?——客人拜訪貝多芬的經(jīng)過。
(2)客人拜訪貝多芬的過程是怎樣的?其間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1、女傭眼中的貝多芬(點第六張幻燈片)。
——需要孤獨和安靜,生活基本能獨立自理,不拘小節(jié)。
2、客人眼中的貝多芬(點第七張幻燈片)。
作為初次拜訪的客人,貝多芬的外貌會首先映入客人眼簾。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客人眼中貝多芬的形象。請找出對貝多芬外貌描寫的語句。
我們特別來看看這一段對貝多芬外貌的描寫。(點第八張幻燈片)。
這一段描寫抓住了最能反映貝多芬個性的外貌特征重筆刻畫,以形傳神;外貌描寫還加上提示性格特點的語言;進行外貌描寫時使用修辭,如比喻、夸張,以其更好地表現(xiàn)人物性格。(點第九張幻燈片)。
3、外貌描寫的實戰(zhàn)演練。
學習了課本提供的范例,讓我們來一次實戰(zhàn)演練。(點第10張幻燈片)。
其實可以不止是班上的同學,在座各位,包括我們聽課的老師,都可以成為我們描寫的對象,看同學們能否做到以形傳神。
請幾位同學來念念他們所作的人物描寫。
4、貝多芬自己的言行(點第11張幻燈片)。
一般。
的傳記作家寫貝多芬,大都喜歡表現(xiàn)貝多芬是個“音樂巨人”,,稱他為英雄主義的“樂圣”,但作家何為卻與眾不同,他筆下的貝多芬不僅是一個巨人,更是一個凡人!,他也有凡夫俗子的喜怒哀樂。
其次他的穿著,陳舊,不整潔?!梢钥闯鏊畹木狡?。
其三,從貝多芬的表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他被人打攪也會不耐煩;
其四,從貝多芬談話的內(nèi)容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因為耳聾被人捉弄、嘲笑,他的性格也因此變得暴躁;可以看出他也會孤獨、軟弱、苦悶、絕望;而他所有的痛苦,都源于他的耳聾。
2、走近貝多芬之偉人貝多芬(點第13張幻燈片)。
來看看透過文中的描寫,貝多芬的偉大之處在于什么?
還是先看看外貌:“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的寬闊的雙肩,那種“凝重不可逼視”的深邃的眼睛,緊閉的嘴,又顯示著他對于不幸遭遇不妥協(xié)、不屈服的堅韌無比的生命意志。
其次,他的動作、語言看出他對音樂狂熱的摯愛,視音樂為生命;
其三,他的語言看出他意志堅強,敢于與命運作殊死搏斗。
3、走進貝多芬(點第14張幻燈片)。
4、感悟(點第15張幻燈片)。
走進貝多芬,讓我想起了傅雷先生翻譯的,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寫的,以貝多芬為原型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多夫》里的譯者獻辭。(點)我們一起來高聲朗誦吧!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是跪著的。”同學們,如果你不想成為平庸的奴隸、世俗的奴隸、命運的奴隸,那么,請把你跪著的雙腿站立起來吧!
下課?。c第16張幻燈片)。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十一
1.能說出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能說出文中貝多芬說的話的含義。
候課。
請同學們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飽滿的精神迎接知識的挑戰(zhàn)。
學習過程。
一、板題、示標。
二、完成學習目標1。(14分鐘)。
1.指導自學。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學指導”自學。
自學指導:【投影02】。
跳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外貌的語句,概括說出并說說這些外表的描寫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思考后做好批注。
(8分鐘后交流自學情況。)。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8分鐘)。
3.檢查自學效果。(6分鐘)。
(指名學困生、中生回答;若有錯,優(yōu)生更正;還有錯,教師點撥、講解。)。
預設答案:身高五英尺--更突出他人格的高尚和偉大;
兩肩極寬闊--能挑得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生命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致力于音樂創(chuàng)作.,不拘小節(jié);
戴著助聽器--耳聾但不屈服于命運的頑強性格;
有力的大手--彈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不朽之作;
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憂郁而堅毅;
火一樣蓬勃的頭發(fā)--熱情而向上。
深邃的眼睛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嚴肅、讓人敬畏;
長而笨重的鼻子;緊閉的嘴;方形的下頦--剛毅而堅強;
眼里閃著淚光--充滿感激;神情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xiàn)出微笑--善良;堅韌無比的生的意志。
三、完成學習目標2。(20分鐘)。
1.自學指導:【投影03】。
在文中勾劃下列句子思考后將答案批注在書上。
(2)為什么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
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10分鐘后進行自學檢測。)。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10分鐘)。
3.檢測自學效果。(10分鐘)。
(指名學困生板演,若有錯,中生更正,還有錯,優(yōu)生更正。)。
四、當堂訓練?!就队?4】(10分鐘)。
(學生完成下列練習,教師巡視、批閱、評價。)。
1.五分鐘人物速寫。
2.《導學》p72“互動研討”1-4題。
貝多芬教學設計篇十二
1、了解作家、作品及羅曼·羅蘭的英雄觀。
2、以《貝多芬傳》片段閱讀指導為例教給學生閱讀《名人傳》的方法。
3、從名人苦難坎坷的經(jīng)歷中,感知他們偉大的心靈和崇高的品格,學習他們不屈不撓的頑強奮斗精神。熱愛閱讀,能以苦難為生命的養(yǎng)分,健康堅韌的成長。
師生談話導入。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偶像,說說你心中的英雄。作家羅曼·羅蘭心中的英雄又是誰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板書課題和作者)。
1、羅曼·羅蘭(1866——1944)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20世紀初,為讓世人“呼吸英雄的氣息”,羅蘭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樹碑立傳,接連寫了幾部名人傳記:《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1906)《托爾斯泰傳》(1911)等,同時發(fā)表長篇小說代表作《約翰·克里斯朵夫》。1915年,為表彰“他的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2、主要作品:《名人傳》又叫《巨人三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小說以貝多芬為原型創(chuàng)作而成,被高爾基稱之為“長篇敘事詩”,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也是這部小說191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本環(huán)節(jié)選取《貝多芬傳》的若干片段,對學生作閱讀指導,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走進《名人傳》。(因為七年級下冊同學們學過何為《音樂巨人貝多芬》,對他有一些了解。)。
1、憶說貝多芬。
(1)說說你心中的貝多芬。
(2)教師補充介紹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成就。(多媒體投影)。
(3)播放貝多芬的作品《命運交響曲》片段,學生欣賞、感受。
2、片段賞析,走近貝多芬。
指導學生閱讀下面兩個片段,感知偉人的痛苦。
(片段1貝多芬遺書節(jié)選,片段2一八二二年《菲岱里奧》預奏會的慘痛經(jīng)歷。)。
a、學生自由閱讀這兩個片段,談談自己的感受。
b、再讀這兩個片段,關(guān)注貝多芬的內(nèi)心獨白及對他的細節(jié)描寫,把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貝多芬心情的語句找出來,多讀幾遍,寫下你的.閱讀感受,全班交流。
c、學生能感受到貝多芬內(nèi)心的痛苦,但由于受閱讀能力和生活經(jīng)歷的限制,領(lǐng)悟可能不夠深刻,教師要適時點撥,指導學生真正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心靈,感受人物內(nèi)心深沉的痛苦和絕望。
d、學生交流,教師小結(jié)并轉(zhuǎn)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2)閱讀下面三個片段,來感受英雄的偉大并理解羅曼·羅蘭的英雄觀。
(片段3貝多芬一八0一年致韋格勒書節(jié)選;片段4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貝多芬在維也納成功舉行《d大調(diào)彌撒曲》和《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片段5羅曼·羅蘭對貝多芬的評價。)。
a、學生自由閱讀,圈點勾畫,做批注。領(lǐng)悟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
b、教師多媒體出示《貝多芬作品列表》指出其耳聾年限,讓學生直觀了解他的作品絕大部分是耳聾后完成的。
c、小組內(nèi)交流,全班匯報,師生點評。
d、朗讀賞析“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造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jié)他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的:‘用痛苦換來的歡樂。’”深刻理解貝多芬在苦難的重壓下,不斷抗爭所煥發(fā)出來的那種生命的激情和力量。
e、師生討論,明確羅曼·羅蘭的英雄觀。
師明確:并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是靠心靈偉大的人,那些在患難中永不屈服,不斷成長,擁有偉大心靈和偉大品格的人,才能稱之為真正的英雄,與成敗無關(guān)。
1、通過剛才的閱讀,大家來說說《貝多芬傳》的語言風格和我們之前讀過的散文、小說是否一樣。
2、教師分析文體風格,指導學生正確閱讀。
(1)體察情感,關(guān)注評論。
(2)從真實的史料中去觸摸巨人的靈魂。
(3)獨立又統(tǒng)一的結(jié)構(gòu)。
這節(jié)課,我們完成了《貝多芬傳》中若干片段的閱讀,共同探討了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也對《名人傳》這本書的內(nèi)容和風格有了大致的了解。苦難對“名人們”的折磨和“名人們”對苦難的抗爭是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在英雄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不屈的精神,承擔痛苦的偉大勇氣,正是這種堅韌頑強才成就了英雄,正如我國先哲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希望同學們能以書中的英雄為榜樣,勇敢地面對生活、學習、閱讀中的困難,成就偉大的自己。
1、制定閱讀計劃,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名人傳》全文,做好讀書筆記,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讀書心得。
2、推薦閱讀《約翰·克里斯多夫》,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