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演講稿三分鐘演講(三篇)

字號:

    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jù),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guī)范和提示,它體現(xiàn)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演講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責任演講稿三分鐘演講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責任》。
    如何強化“席位”意識
    席位就是崗位,崗位就是責任。席位意識是對一個干部最基本和最起碼的要求。那么,如何強化席位意識呢?
    強化席位意識,就要“知崗明責”。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崗位;工農商學兵,個個都有職責。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責任。責任只有輕重之分,而無敷衍塞責之理。每個機關干部都要勤學習、提能力、明責任。
    強化席位意識,就要“居崗盡責”。常言道,“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職、負起責”。有責就要有為,有為才能有位。有為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追求?!氨M責”就要勇于實踐,在實踐中盡責;“盡責”就要敢于擔責,勇于擔難,不怕?lián)U,把席位當陣地,把困難當磨礪;“盡責”就要注重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履責,在創(chuàng)新中盡責。
    強化席位意識,就要“養(yǎng)廉守責”。要“席位”,就要“惜位”。每個黨員干部都要常思自己席位的來之不易,要常懷修身立德之心,樹立良好清廉形象。要正確對待權力、名利和地位,做到居上而不驕,處下而不憂,不為名所累,不為權所動,不為利所誘,不為欲所惑。
    總之,席位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作風。只要我們在座的每個人能強化席位意識,秭歸夢就一定能實現(xiàn)!
    責任演講稿三分鐘演講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責任勝于能力》。
    什么是責任?責任是一個人份內應該做的事情,是做好應該做好的工作,承擔應該承擔的任務,完成應該完成的使命。切實履行責任,盡職盡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才能完美展現(xiàn)自身的能力與價值。
    每個人對于自己應承擔的責任要勇于承擔。放棄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就等于放棄了生活,也將被生活所放棄。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費力才能完成的。做與不做之間的差距就在于——責任。簡單的說,按時上班、準時開會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違反單位制度,說到本質就是一種不負責的表現(xiàn),首先是對自己單位和職業(yè)的不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的人。責任承載著能力,一個充滿責任感的人,才有機會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的體現(xiàn)我們的自身價值。所以我要說“責任勝于能力” !下面從兩個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熱愛工作是責任的前提
    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我們的協(xié)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臺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這段話讓我明白了工作的意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工作,我想工作應該是一種創(chuàng)造的過程,創(chuàng)造自身價值的過程,用愛去創(chuàng)造,在創(chuàng)造中尋找樂趣和意義才是工作的最高境界。
    二、為工作竭盡所能是責任的最好體現(xiàn)
    責任勝于能力,是因為責任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或許可以讓你勝任工作,責任卻可以讓人創(chuàng)造奇跡。特別是在日復一日的瑣碎工作中,責任能讓我們把平凡的事情做得更好,進而彌補能力的不足;責任勝于能力,是因為責任感的缺失比能力不足的后果更嚴重。一顆道釘足以傾覆一列火車,一個煙頭足以毀掉一片森林;責任勝于能力,并非能力不重要,而是因為能力永遠承載于責任:責任心強,能力不足,可以通過積極主動的工作使?jié)撃艿玫匠浞职l(fā)揮,而能力強,缺乏責任意識則使能力失去了用武之地。
    工作無小事,責任體現(xiàn)在細節(jié)中,負責任就是從細節(jié)做起。為了這份責任,我們必須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腳踏實地,勤奮苦干地抓好每一件小事,在細節(jié)
    中體現(xiàn)責任,在奉獻中體現(xiàn)責任。我所從事的工作是一份費心費力的工作,既不會有叱咤風云的氣勢,也不會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的是日復一日的辛苦,有的是一點一滴的勞作。我身邊的很多同事扔下了病重的雙親、繁雜的家務,扔下了春日的踏青、秋天的效游,扔下了丈夫或妻子的埋怨,扔下了兒女的哭泣,和我一道忙碌在這平凡的工作中。他們在奉獻中熔鑄責任,在奉獻中熔鑄忠誠!
    工作一年多了,在參加工作之初也曾經(jīng)叫過苦喊過累,但逐漸被工人師傅們兢兢業(yè)業(y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態(tài)度以及高度的責任心所感染。始終記得我的師傅那副認真工作的神情,針對每一個細節(jié)問題反復論證反復試驗的那股鉆研勁兒,這些都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時刻鼓舞著我,激勵著我。我們車間工作量大,任務緊,在這種情況下,我放棄了節(jié)假日,始終工作在生產一線,我跟著師傅們三班兩倒加班加點的趕生產任務。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因為多了那一份責任心,我在哪個崗位就愛哪個崗位,我在哪個崗位就力爭將其做到最好!
    最后,讓我用《三分能力七分責任》這本書中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演講:責任就是對工作的完成,就是對職位的堅守,就是對人性的升華;責任意味著付出,意味著奉獻。讓我們一起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一起感受工作的幸福吧!
    責任演講稿三分鐘演講篇三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日我的演講題目是----責任勝于能力。剛才聽了大家的演講,覺得一個一個演講的那么好,我的心里感慨頗多,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我的演講能力不如大家啊,但是我堅信責任勝于能力。
    第一、什么是責任。
    我的理解,責任就是愛。
    近日網(wǎng)上有一篇帖子,題目是《我的父親是收棒子的》,這篇帖子感動了眾多的網(wǎng)友。講的是河北的一位大學畢業(yè)生大學畢業(yè)后,順利的進入一家央企。在沒有上崗的一段日子里,跟隨父親四處收棒子的經(jīng)歷,就是那段經(jīng)歷,他深刻地理解了父親,理解了父親的職業(yè)。
    在這篇帖子的結尾,當他們在收完棒子,打算賣給收購站的空隙,這位父親破例和自己的兒子吃了一碗面條,他寫道:父親不時地向馬路上停著的收滿棒子的車上張望,然后看看自己吃面的兒子,前者是他一天的收獲,后者是他一生的希望......
    這篇帖子之所以感人,是字里行間包含的滿滿的愛。他愛自己的家庭,愛自己的孩子,所以不管工作多么苦,職業(yè)多么的普通,他必須付出,必須承擔責任,對自己的家庭負責,對自己的孩子負責,對自己的職業(yè)負責。他沒有做出多么高尚的成就,但就是這份責任感,他收獲了每天一車的棒子,收獲了兒子一生的希望。
    回頭看看我們的職業(yè),我們是干么的----我們干的是水泥。干水泥和收棒子,差距有多少,我認為,我們的職業(yè)比收棒子好不了多少。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和這位父親一樣,用心去做,用愛去做,用自己的責任去做,我們也會收獲每天一車的水泥,收獲自己家庭的幸福,收獲孩子一生的希望。
    我們愛企業(yè),愛崗位,愛員工,腳踏實地干好自己的工作,這就是責任,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目前,我們企業(y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大家也許會說,這不干我的事啊,這是老板的事啊,我想,大家這樣想就錯了,事實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樣,企業(yè)興亡,匹夫同樣有責,企業(yè)運行的好壞,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這種責任,不是口號,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中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說的是國家的興盛和衰亡,每個人都有責任。明朝皇帝朱棣發(fā)動了靖難之變,在即將攻克南京的時候,有四個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這四個人分別是解縉、胡廣、王艮和李貫。解縉大家都知道是名人,就是那個編寫《永樂大典》的人,就拿高考來說,擱現(xiàn)在他相當于全國高考前20名,是清華北大的水平。但和其他三位比起來,解縉差的遠了。胡廣、王艮、李貫是當時皇帝朱允炆時期的高考狀元、榜眼和探花。在他們的老板朱允炆即將破產的前天,解縉、胡廣、王艮在他們住所的隔壁開了一個緊急會議,會上,解縉陳說大義,胡廣慷慨激昂,唯有王艮一言不發(fā),只是默默地流淚。當朱棣攻克南京的時候,解縉立刻投奔了朱棣,胡廣一召即至,李貫后來也投降了朱棣,而唯有王艮自殺殉國。
    這個事例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真正的責任是落實到行動上,不是陳說大義,也不是慷慨激昂,而是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敢于為國犧牲。
    既然我們說我們有責任,我們有愛,那么,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趕快行動吧。
    第二,什么是能力。
    我的理解,能力就是辦法。
    現(xiàn)在出一道智力題,考考大家的能力。
    有一道小學二年級的題目,說的是有4個學生帶了7張餅一塊去郊游,怎樣分餅才能讓所有人最滿意?有的人答,7除以4,答案四分之七。有的說干嘛不帶八張餅,這樣分起來不就容易了嘛。這個問題難倒了一批家長和一批大學生。因為四分之七二年級學生沒學過,帶八張餅,還用的到你來分嗎?最終大家翻看答案是,把七張餅疊在一塊,一切四分,這個答案,大家就都很滿意。
    聽到這個答案,也許大家會嫣爾一笑。
    其實,這就是能力。
    一個蘋果掉在了牛頓頭上,牛頓由此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如果一個蘋果掉在了我們的頭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些什么?如果要讓我們也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目前,我想,我們大部分人目前還沒有這個能力。如果,一個蘋果真的掉在了我們的頭上,如果大家說沒有發(fā)現(xiàn)些什么,我想,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蘋果掉到農民頭上,他會發(fā)現(xiàn),今年的收成可能不好;蘋果掉到工人頭上,工人會發(fā)現(xiàn),今年蘋果可能要漲價,蘋果掉到經(jīng)濟學家頭上,經(jīng)濟學家會預言,今年會出現(xiàn)經(jīng)濟危機。這也是能力。
    現(xiàn)在,水泥行業(yè)總體運行不好,經(jīng)濟效益開始下滑,這個蘋果終于掉到了我們頭上,我們應該會發(fā)現(xiàn)些什么。我們發(fā)現(xiàn),節(jié)約一滴水,節(jié)約一度電是那么的重要;我們發(fā)現(xiàn)努力工作,盡心盡責是那么的重要;我們發(fā)現(xiàn)不出事故,少出事故,正常運轉是那么的重要;我們也應該發(fā)現(xiàn),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們的能力,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又是那么的重要。
    如果大家都這樣想,大家就是都有能力。
    第三,責任勝于能力。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過,把簡單的問題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在這里,簡單和平凡,就是我們的工作,就是我們的責任。只要責任心到了,愛在心中,即使是平凡的工作,簡單的問題,同樣能做出不朽的功績。
    精衛(wèi)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精衛(wèi)、夸父和愚公,他們的工作看起來沒有實際意義也同樣簡單和平凡,但只要愛恨情仇在他們心中,樹立牢固不破的信念,他們就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填海、追日和移山。精衛(wèi)報了自己的仇恨,夸父看到了永久的光明,愚公終于搬走了大山。他們做出了不朽的業(yè)績,不愧于自己的神話,用一句話說,就是他們的責任和使命終于感動了上天。這是責任的勝利。
    人民的兒子雷鋒、大慶工人王進喜、環(huán)衛(wèi)工人時傳祥大家同樣也聽說過,雷鋒、王進喜和時傳祥他們的工作同樣也是簡單和平凡,同樣因為他們有強大的責任心,對自己的工作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愛心,他們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人民做好事,為石油事業(yè)做貢獻,為北京的美麗做奉獻,人民記住了雷鋒,大慶記住了王進喜,北京記住了時傳祥。他們做出了不朽的業(yè)績,不愧于自己的精神,也用一句話說,就是他們的責任和使命終于感動了華夏大地。這也是責任的勝利。
    如果我們同樣樹立堅定的信念,樹立強大的責任和使命,我想,我們也會做出感天動地的業(yè)績。多跑現(xiàn)場,維護好設備,調整好工藝,只要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勤奮和勞動,我們的生產成本就會降下去,我們的產量就會提高,我們的效益就會加大,我們的收入也會水漲船高。我們的工作也是平凡的和簡單的,我們同樣也會做出不朽的業(yè)績,不愧于自己的天地良心。同樣,這也是責任的勝利。
    不愛自己的企業(yè),不愛自己的崗位,不愛自己的員工,不愛自己的設備,能力越大,也許損害也就越大。
    有一家企業(yè)的銷售經(jīng)理,能力很大,每次考核的時候,他都是冠軍,收入當然也不錯。但是他缺乏的是對自己企業(yè)的熱愛,當有一天他覺得企業(yè)待他不公的時候,他開始謀劃跳巢。這時他不再努力工作,頻頻向自己中意的企業(yè)伸出橄欖枝。企業(yè)的銷售市場逐步萎縮,客戶逐步流失,企業(yè)因此遭受了沉重打擊。在企業(yè)最困難的時候,他選擇了離開企業(yè),投向了另一家企業(yè)的懷抱。在另一家企業(yè)的招聘中,企業(yè)老總對他的能力贊不絕口,當企業(yè)正準備錄用他的時候,他感激地向企業(yè)掏出了他的秘密,即他掌握的大量原來企業(yè)的客戶資源。這家企業(yè)老總當即決定,這樣的人不能用。這家企業(yè)的老總意味深長地對這個人說,你能背叛原來的企業(yè),將來能保證不背叛我嗎?你對企業(yè)沒有感情啊。
    責任和能力那個重要,我想,責任更重要,責任勝于能力。那么,我們不是不需要能力,我們需要的是有責任心的能力。
    當下,我們每個人究竟如何呢,我們是有責任,還是有能力?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將來,長期進行思考。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