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吳正憲(實用8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吳正憲篇一
    普定縣實驗學校:張習艷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06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探索,發(fā)現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并運用這一規(guī)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自主實驗、探究、交流,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抽取數學模型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發(fā)現并理解全長與間距、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關系和規(guī)律。教學難點:
    理解全長與間距、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規(guī)律并運用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吳正憲篇二
    本冊的“數學廣角”主要是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方法,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這些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在本節(jié)課里,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植樹問題”。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數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理解植樹問題中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數量之間的關系,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植樹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fā)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學情分析】
    “植樹問題”原本屬于經典的奧數教學內容,新課程教材把它放到了4年級下冊的“數學廣角”中讓所有的學生學習,說明這一教學內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數學思維含量和很強的探究空間,既需要教師本身的有效引領,也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從學生的思維特點看,3、4年級的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有了初步的發(fā)展,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類梳理的數學活動經驗。教學時可以從實際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在分析、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發(fā)現隱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規(guī)律,經歷抽取出數學模型的過程,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發(fā)現一條線段上兩端都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在探究活動中發(fā)現規(guī)律,抽取數學模型,并能夠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通過教學讓學生理解“兩端都種”情況下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規(guī)律,并利用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
    采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模式,即學生利用學具嘗試動手“種樹”——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實踐,通過有序的操作、思考、實踐等活動,使學生的所想、所悟與直觀形象結合,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滲透數學學習方法,深刻體會到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內涵。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創(chuàng)設情境
    (播放樹木圖片)
    1.同學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剛剛我們仿佛走進了綠色的世界,真是讓人陶醉!這都是植樹造林帶給我們的好處,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中小學生,都經常參加植樹活動(課件:圖片),其實,植樹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樹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共同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
    1.綠化小學四年級的同學在植樹中就遇到了一些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一班的(課件出示:小路全長100米,現要在一邊種一行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理解信息
    師:你認為哪些信息重要(關鍵詞刷紅)
    師:你怎樣理解“兩端都種”和“每隔5米”
    (2)引發(fā)猜想。
    師:現在大家就試著做一做吧!
    (生試做,指名板演)
    師:我們請這幾位同學分別說說他們是怎么想的
    師:這幾種做法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3)實驗探究
    師:可是身邊沒有樹怎么辦呢
    (用筆、用火柴等)
    師:你們真的都很有創(chuàng)意,遇到難解決的問題時,都能想到用身邊簡單的事物做例子來研究,值得表揚,請看活動要求(出示:活動要求: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動手試一試,也可以和同伴們共同研究,思考、交流:你把什么當成了樹?種了幾棵?有幾個間隔?發(fā)現棵數和間隔數之間有什么關系?),誰來讀讀(學生讀要求),明確要求了嗎?開始吧!
    (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找出典型驗證方法)
    (4)發(fā)現規(guī)律
    師:看來,大家都研究的差不多了,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這幾個問題?(邊匯報邊板演棵數和間隔數)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這組實驗數據,誰能用一句話概括你的發(fā)現
    師:那為什么棵數會比間隔數多1呢
    師小結:其實這幾位同學用到的是數學中很重要的一種思想,“一一對應”(板書)我們來看,(指板書)一棵樹,后面對應一個間隔,一棵樹,后面對應一個間隔,最后一棵樹后面沒有對應的間隔(畫弧線),所以,不論有幾個間隔,棵數總比間隔數多一。
    (5)應用規(guī)律
    師:應用這個規(guī)律,我們來看哪個答案是正確的(第一個)
    (6)梳理方法。
    三、逆向練習,加深理解
    出示:
    自己讀讀題,然后解答
    (逐個講評)
    四、聯系生活,拓展提升
    (鋸木頭擺花(東西)站隊上樓梯安路燈等)
    師評價:看來你們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老師也找到了一些,請看(課件出示圖片,說清與植樹問題的聯系)
    師:聯系我們都找到了,你們想實際解決一下嗎
    出示:
    注意:請自由選擇兩道題解決,有余力的同學也可以全做。遇到問題可以舉例子試試,也可以和同伴共同解決。
    1.安裝路燈
    在全長米的街道兩旁安裝路燈(兩端都裝),每隔50米安裝一座。一共安裝多少座路燈?
    2.排隊問題
    早操時排隊,每隔2米排一人,一排有22人。這排隊伍是多少米?
    3.上樓梯問題
    我們班教室在三樓,我們每天從一層到三層一共要走48個臺階,每層有多少個臺階?
    4.敲鐘問題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8秒敲完。12時敲12下,需要多長時間?
    師:先讀讀注意事項,然后解答
    (生解答,指名板演)
    師:誰來說說你解決的是什么問題?(自選匯報)
    師總結: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能夠解決直路上兩端種樹以及與之相類似的一些問題,可是四班和五班卻遇到了兩種不同的情況(課件),他們會遇到什么問題呢?這兩種情況下,棵數和間隔數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研究!
    【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吳正憲篇三
    1、認識棵數,知道什么是間隔數、。
    2、理解在線段上植樹(兩端都栽)的情況中“棵樹=間隔數+1”的關系。
    3、能將植樹問題推廣到生活中的其他問題,學會通過畫線段圖來分析題意。
    探究植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并能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靈活運用“兩端都栽”情況下植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通過五指初步感知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理解間隔、間隔數、間距的含義。
    2、通過老師用畫線段的方法模擬種樹情境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再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利用學具擺、數、畫等方法,進一步明確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規(guī)律。
    3、學習植樹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具:課件一套學具9套自學提示卡一張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學習目標
    1、教學“間隔”定義
    生:好
    師生問好
    師:我們人有兩件寶貝,是雙手和大腦,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用到這兩樣寶貝,動腦去思考:手與我們這堂數學課有什么關系呢?手上有哪些數學問題呢?好,現在我們就去探討。
    師:請你伸出你的右手,觀察你有幾根手指?幾個手指縫?它們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呢?
    生:……………………
    師:減掉1根手指,現在你有幾根手指?幾個手指縫?它們之間又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呢?
    生:……
    生:……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想一想,手指和手指縫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
    生:……手指比手指縫多1,手指縫比手指少1。
    師:這兩根手指之間的手指縫,用數學語言來說就叫間隔,間隔的個數就叫間隔數。
    板書:間隔數
    2、在生活中找間隔
    師:和你的同桌說說:什么是間隔數?
    生:……
    師:我們再來體驗,請一排的前三名同學站起來,這一排同學有多少個間隔?
    生:……………。
    師:請這一排的前四名同學站起來,用你們的手指告訴老師,這一組同學的間隔數是多少?
    生:……………
    師:今天將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植樹問題”。
    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探究規(guī)律實現目標
    1、多媒體出示學校操場
    a師:這里是哪里?
    學校打算在100米的跑道上植樹,來美化我們的學校。可不是隨便種的哦,學??墒怯幸蟮摹?BR>    師:讀一讀,在題中你讀到哪些信息?誰來說一說?
    生:……………………
    師:全長100米表示什么?每隔5米栽一棵表示什么意思?一邊表示什么?
    師:什么是兩端都要栽?
    生:……………………。.
    (此環(huán)節(jié)要全方位理解題意)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來研究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板書:兩端都栽
    師:題目都理解了,請大家動筆嘗試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b生動筆算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生:……。.
    板書:100÷5=2020+1=21(棵)
    100÷5=2020+2=22(棵)
    100÷5=2020+1=21(棵)
    21x2=42棵
    師:學校可犯糊涂了,有這么多種結果,到底該買多少棵呢?接下來我們來驗證下吧
    請同學們利用畫一畫,數一數,算一算,到底該買多少棵樹苗?
    c學生小組合作,教師巡視,并有目的的選取學生
    d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的作品
    學生展示并板演
    用畫線段的方法解決的棵數與間隔數的關系
    2、再次課件演示得出結論
    那你們獲得的結論是什么呢?在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棵數=間隔數+1
    師小結:
    你們真了不起,你們發(fā)現了植樹問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規(guī)律棵數=間隔數+1
    3、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生:……………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吳正憲篇四
    “植樹問題”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它通常是指沿著一定的路線植樹,這條路線的總長度被平均分成若干個間隔,由于路線的不同以及植樹要求不同,路線被分成的間隔數和植樹的棵數之間的關系就不同。本節(jié)課就是要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一些思想方法,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究來發(fā)現現實生活中它們的規(guī)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規(guī)律解決植樹中的相關問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植樹問題”的基本解題方法,并能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存在的與“植樹”有關的問題。
    2.掌握“植樹問題”中三種情況:兩端都要種,兩端都不種,只種一端的解題方法。
    掌握“植樹問題”中三種情況:兩端都要種,兩端都不種,只種一端的解題方法。
    繩子、掛圖、泡沫、小樹、題卡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小游戲:
    點名學生動手操作,給繩子打3個結并觀察:給繩子打3個結,會把繩子分成幾個間隔?(有三種情況:4個、3個、2個)(解釋“間隔”的意思)
    通過剛才的游戲,你得出了什么結論?(強調結數和間隔數的三種關系)
    2.導入新課: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和間隔有關的植樹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新課探究:
    2.分組動手操作(分八小組,每組6人),在泡沫上“植樹”,
    要求:
    (1)計算一共需要準備多少棵樹苗
    (2)思考棵數與間隔數的關系。
    3.匯報結果:
    (1)兩端都種:50÷5+1=11(棵)結論:棵數=間隔數+1
    (2)只種一端:50÷5=10(棵)結論:棵數=間隔數
    (3)兩端都不種:50÷5-1=9(棵)結論:棵數=間隔數-1
    4、總結(學生匯報教師書寫):
    (1)兩端都種:棵數=間隔數+1
    (2)只種一端:棵數=間隔數
    (3)兩端都不種:棵數=間隔數-1
    三、課堂練習
    1、做一做:
    2、數學競技場:分組競賽,每組派代表選題,解答對得相應的分值,解答錯則機會讓給其他表現好的小組,總分最高的小組獲勝。
    (1)掛燈籠(20分):要在長90米的教學樓上每隔5米掛一個燈籠,需要準備多少個燈籠?(兩端都不掛)
    (2)插彩旗(20分):學校要在長12米的國旗臺前每隔2米插一面彩旗,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兩端都插)
    (6)街道上(50分):在一條全長2000米的街道兩旁每隔50米安裝一盞路燈,一共需要幾盞燈?(兩端都安裝)
    四、全課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還有什么疑問?(植樹問題的三種情況)
    五、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兩端都種:棵數=間隔數+1
    只種一端:棵數=間隔數
    兩端都不種:棵數=間隔數-1
    例題:寰島小學決定美化校園,要在長50米的塑膠跑道的
    一側每隔5米植一棵樹,一共需要準備多少棵樹苗?
    兩端都種:50÷5+1=11(棵)
    只種一端:50÷5=10(棵)
    兩端都不種:50÷5-1=9(棵)
    (1)掛燈籠:要在長90米的教學樓上每隔5米掛一個燈籠,需要準備多少個燈籠?(兩端都不掛)
    (2)插彩旗:學校要在長12米的國旗臺前每隔2米插一面彩旗,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兩端都插)
    (6)街道上:在一條全長2000米的街道兩旁每隔50米安裝一盞路燈,一共需要幾盞燈?(兩端都安裝)
    本節(jié)課旨在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建立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理解“棵數”與“間隔數”的關系,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精神,最終掌握植樹相關問題的解決辦法??偟膩碚f,本節(jié)課學生參與面廣,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課堂效率也高,較好地展示了動手操作、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規(guī)律:
    本節(jié)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的學具設計不同的植樹方案,有利于學生發(fā)揮小組交流合作的優(yōu)勢,學生在相互的表達和傾聽中促使思路的清晰化,促進知識結構的形成,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水平,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
    二、練習的設計獨特、新穎、有梯度: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既注重教學過程,也注重教學效果。在練習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有梯度的練習,體現了分參次教學。同時我還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植樹相關問題,有效實現了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的目的。由于練習的解答采取競賽的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數學競技場的練習題學生大約能夠做5道題,其余的題可留到第二課時再完成。)
    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教師的主導作用:
    本節(jié)課,我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模擬植樹)------交流討論(植樹方案)------得出結論(三種植樹問題的解決方法)-----應用結論(解決生活中植樹的相關問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是做了適時的點撥。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吳正憲篇五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117---118頁例1
    1.通過探究發(fā)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一端要種、兩端不種三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課前談話:
    今天來這里上課,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老師挺高興的,這么多人,正好做一個公益宣傳,請看--
    春天,是植樹的最佳時間,在座各位朋友,同學,為了我們地球生命,給這些孩子們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請愛護樹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多多種樹!支持的,鼓鼓掌!謝謝!
    一、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問題(2分鐘)
    1、揭示課題(2分鐘)
    師:你們覺得種樹與數學有聯系嗎?
    生:間隔,米數等等問題。
    師:種樹與數學之間確實有聯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在種樹問題上研究數學。(課件出示課題:植樹問題)
    2、出示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同學們在全長1000米的小路一旁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二、化繁為簡,解決問題(26分鐘)
    1、理解信息(2分鐘)
    師:能看懂嗎?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生:全長100米,每隔5米等等
    師: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兩棵樹之間的“間隔”;
    師:“間隔”這個詞聽過嗎?能舉幾個例子嗎?
    比如同學之間,手指之間。.。.。.都可以看作是間隔。
    師:兩端要種什么意思?
    生:頭和尾各要種一棵。
    2、形成猜想(1分鐘)
    師:如果,把這條路的一旁看成一條線段的話,猜猜看,需要幾棵樹?看誰想得快!
    生1:200
    生2:201
    生3:202
    師:三個猜想答案,到底哪個答案才是對的?我們有什么辦法知道?
    生:驗證。
    3、化繁為簡(4分鐘)
    師:是的,可以畫圖,模擬種一種,數一數,就能知道正確的答案了。
    師:才種了35米,一共要種多少米?
    生:1000米。
    師:這樣一棵一棵,一直種到1000米?!同學們,你有什么想法?
    生:太累了,太麻煩了,太浪費時間了。
    生:想
    師:這種方法就是: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先想簡單的,從簡單的問題入手來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規(guī)律。(課件出示:研究方法:復雜問題--簡單問題--發(fā)現規(guī)律--解決問題)
    3、舉例驗證(5分鐘)
    師:你認為取多少長的路,畫圖種樹,比較好驗證呢。
    生:5米,10米,15米,20米,25米。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長短不同的“路”,把它想象成“路”,行嗎?你可以把它看作是10米,15米等等,現在請你用筆,獨立在這些“路邊”種樹,并列出算式,把你的發(fā)現也寫在紙上,開始。(學生獨立活動,2分鐘后,)
    師:把自己的發(fā)現,輕輕地告訴小組里的同學,并做好向全班同學匯報。
    4、反饋交流(如何操作還是一個問題)(5分鐘)
    請一個小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師:請你代表這組同學,把研究的過程,和得到的規(guī)律,向全班同學解釋一下。
    師生互動
    師:這空在這里是怎么回事?
    生:間隔5米;
    師:為什么是空了4個間隔?
    生:20米里正好有4個5米;
    師:怎么算出來的?
    生:20除以5等于4
    師:4個間隔數,空了4次
    師:這樣種(板書:兩端種),可以嗎?)
    5、揭示規(guī)律(0.5分)
    師:運用化繁為簡的解決策略,同學們發(fā)現了植樹問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規(guī)律,那就是:(板書:兩端要種:棵樹=間隔數+1)
    6、解決問題(3分鐘)
    師:現在你能運用這個規(guī)律,解決剛才復雜的問題嗎?請獨立列出算式。然后向同座說一說解決思路。(請一位學生板演,并說解題思路,老師追問:這里的200指什么,為什么要減1。)
    師:(指著猜想答案)當時你是怎么猜想到200棵的。
    師:雖然你猜測的答案是錯的,但你敢猜想,證明你有學數學的膽量,正因為出現了不同的答案,才讓我們走上探索之路,所以,我們得謝謝你!
    7、鞏固練習(6分)
    三、再度猜想,打通聯系(10)
    1、過渡設疑
    2、形成猜想
    3、驗證猜想
    4、得出結論
    5、打通聯系
    四、拓展選擇,辨別類型(3分鐘)
    師:其實植樹問題并不只是與植樹有關,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現象與植樹問題很相似。
    (1)同學們排隊跑步,隊伍長4米,每兩人之間的距離是1米,這隊學生有多少人?
    1)4÷1+1=5(人)2)4÷1-1=3(人)3)4÷1=4(人)
    1)10÷2+1=6(次)2)10÷2-1=4(次)3)10÷2=5(次)
    1)12÷1+1=22(個)2)12÷1=20(個)3)12÷1-1=9(個)
    五、豐富背景,遺留問題。(1.5分鐘)
    師:其實,同學們的收獲才剛剛開始。多個點等距離排列成一條直的線,點的數量與間隔數之間有一定規(guī)律;如果,多個點等距離排列成一個方陣;如果,多個點等距離排列成一個圈,或等距離排列成其它形狀,這里面蘊含著更深奧的數學,期待同學們去發(fā)現!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吳正憲篇六
    1、認識15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課文內容,知道植樹的好處,體驗植樹的快樂,感受自己象小樹一樣成長。
    1、認識15個生字。
    2、感悟課文內容,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一、看圖激趣,引出課題。
    1、出示圖片:畫面上畫了什么?你了解到了什么?
    2、出示課題:我們去植樹
    3、齊讀課題,教師重點指導“植”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文,找一找哪些讀音自己讀不準。
    2、聽老師范讀課文,學一學自己讀不準的字音。
    3、自己在課文中找到要求認的字,并畫出詞語,再讀一讀。
    4、出示詞語卡片進行認讀,再出示會認字的卡片進行認讀。說說你記住了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5、再讀課文,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讀音?
    三、解讀課文,朗讀課文。
    1、讀一讀第一段,你了解到什么?
    (1)、我們是怎樣種樹的?
    (2)、邊看圖邊讀,你有什么感受?
    2、你們想到哪兒去種樹?快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從馬路、小山、河岸的話中你們體會到什么?
    (2)、教師引讀,聽了這些感謝的話你們會怎么說?
    (3)、表演讀。
    (4)、練習背誦。
    3、自由讀第三四自然段,你又了解了什么?
    (1)、小樹給我們帶來哪些快樂?
    (2)、我們和小樹之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快帶著快樂讀讀課文吧。
    (4)、試著背一背這兩個自然段。
    四、小組討論,自由發(fā)言。
    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想法?
    第二課時
    1、會寫八個會寫字,學習新筆畫。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認識15個字,會寫8個生字。
    2、感悟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準備活動。
    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用什么方法匯報上節(jié)課你的收獲?怎么匯報?
    2、匯報。
    (1)、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3)、讀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
    二、識字寫字。
    1、抽讀識字卡片,開火車讀。
    2、抽讀識字卡片,指名讀后齊讀。
    3、觀察這些字,你能為它們分分組嗎?
    4、按筆順寫一寫這些字。
    5、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6、寫字指導。
    (1)、觀察“灑”字,哪兩筆最難寫?是怎樣占格的?
    (2)、動筆寫一寫,邊寫邊訂正。
    7、其他字的書寫練習。
    (1)、強調書寫姿勢和書寫習慣。
    (2)、課堂巡視,個別輔導。
    板書設計:
    2我們去植樹
    栽端鏟灑
    我們小樹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吳正憲篇七
    1、認識15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課文內容,知道植樹的好處,體驗植樹的快樂,感受自己象小樹一樣成長。
    1、認識15個生字。
    2、感悟課文內容,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一、看圖激趣,引出課題。
    1、出示圖片:畫面上畫了什么?你了解到了什么?
    2、出示課題:我們去植樹
    3、齊讀課題,教師重點指導“植”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文,找一找哪些讀音自己讀不準。
    2、聽老師范讀課文,學一學自己讀不準的字音。
    3、自己在課文中找到要求認的字,并畫出詞語,再讀一讀。
    4、出示詞語卡片進行認讀,再出示會認字的卡片進行認讀。說說你記住了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5、再讀課文,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讀音?
    三、解讀課文,朗讀課文。
    1、讀一讀第一段,你了解到什么?
    (1)、我們是怎樣種樹的?
    (2)、邊看圖邊讀,你有什么感受?
    2、你們想到哪兒去種樹?快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從馬路、小山、河岸的話中你們體會到什么?
    (2)、教師引讀,聽了這些感謝的話你們會怎么說?
    (3)、表演讀。
    (4)、練習背誦。
    3、自由讀第三四自然段,你又了解了什么?
    (1)、小樹給我們帶來哪些快樂?
    (2)、我們和小樹之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快帶著快樂讀讀課文吧。
    (4)、試著背一背這兩個自然段。
    四、小組討論,自由發(fā)言。
    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想法?
    第二課時
    1、會寫八個會寫字,學習新筆畫。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認識15個字,會寫8個生字。
    2、感悟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準備活動。
    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用什么方法匯報上節(jié)課你的收獲?怎么匯報?
    2、匯報。
    (1)、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3)、讀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
    二、識字寫字。
    1、抽讀識字卡片,開火車讀。
    2、抽讀識字卡片,指名讀后齊讀。
    3、觀察這些字,你能為它們分分組嗎?
    4、按筆順寫一寫這些字。
    5、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6、寫字指導。
    (1)、觀察“灑”字,哪兩筆最難寫?是怎樣占格的?
    (2)、動筆寫一寫,邊寫邊訂正。
    7、其他字的書寫練習。
    (1)、強調書寫姿勢和書寫習慣。
    (2)、課堂巡視,個別輔導。
    板書設計:
    2 我們去植樹
    栽端鏟灑
    我們小樹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吳正憲篇八
    本冊的“數學廣角”主要是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方法,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這些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在本節(jié)課里,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植樹問題”。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數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理解植樹問題中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數量之間的關系,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植樹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fā)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學情分析】
    “植樹問題”原本屬于經典的奧數教學內容,新課程教材把它放到了4年級下冊的“數學廣角”中讓所有的學生學習,說明這一教學內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數學思維含量和很強的探究空間,既需要教師本身的有效引領,也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從學生的思維特點看,3、4年級的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有了初步的發(fā)展,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類梳理的數學活動經驗。教學時可以從實際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在分析、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發(fā)現隱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規(guī)律,經歷抽取出數學模型的過程,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發(fā)現一條線段上兩端都植樹問題的規(guī)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在探究活動中發(fā)現規(guī)律,抽取數學模型,并能夠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通過教學讓學生理解“兩端都種”情況下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規(guī)律,并利用規(guī)律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
    采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模式,即學生利用學具嘗試動手“種樹”——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實踐,通過有序的操作、思考、實踐等活動,使學生的所想、所悟與直觀形象結合,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滲透數學學習方法,深刻體會到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內涵。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創(chuàng)設情境
    (播放樹木圖片)
    1、同學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剛剛我們仿佛走進了綠色的世界,真是讓人陶醉!這都是植樹造林帶給我們的好處,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中小學生,都經常參加植樹活動(課件:圖片),其實,植樹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樹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共同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
    1、綠化小學四年級的同學在植樹中就遇到了一些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一班的(課件出示:小路全長100米,現要在一邊種一行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理解信息
    師:你認為哪些信息重要(關鍵詞刷紅)
    師:你怎樣理解“兩端都種”和“每隔5米”
    (2)引發(fā)猜想。
    師:現在大家就試著做一做吧!
    (生試做,指名板演)
    師:我們請這幾位同學分別說說他們是怎么想的
    師:這幾種做法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3)實驗探究
    師:可是身邊沒有樹怎么辦呢
    (用筆、用火柴等)
    師:你們真的都很有創(chuàng)意,遇到難解決的問題時,都能想到用身邊簡單的事物做例子來研究,值得表揚,請看活動要求(出示:活動要求: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動手試一試,也可以和同伴們共同研究,思考、交流:你把什么當成了樹?種了幾棵?有幾個間隔?發(fā)現棵數和間隔數之間有什么關系?),誰來讀讀(學生讀要求),明確要求了嗎?開始吧!
    (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找出典型驗證方法)
    (4)發(fā)現規(guī)律
    師:看來,大家都研究的差不多了,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這幾個問題?(邊匯報邊板演棵數和間隔數)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這組實驗數據,誰能用一句話概括你的發(fā)現
    師:那為什么棵數會比間隔數多1呢
    師小結:其實這幾位同學用到的是數學中很重要的一種思想,“一一對應”(板書)我們來看,(指板書)一棵樹,后面對應一個間隔,一棵樹,后面對應一個間隔,最后一棵樹后面沒有對應的間隔(畫弧線),所以,不論有幾個間隔,棵數總比間隔數多一。
    (5)應用規(guī)律
    師:應用這個規(guī)律,我們來看哪個答案是正確的(第一個)
    (6)梳理方法。
    三、逆向練習,加深理解
    出示:
    自己讀讀題,然后解答
    (逐個講評)
    四、聯系生活,拓展提升
    (鋸木頭擺花(東西)站隊上樓梯安路燈等)
    師評價:看來你們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老師也找到了一些,請看(課件出示圖片,說清與植樹問題的聯系)
    師:聯系我們都找到了,你們想實際解決一下嗎
    出示:
    注意:請自由選擇兩道題解決,有余力的同學也可以全做。遇到問題可以舉例子試試,也可以和同伴共同解決。
    1、安裝路燈
    2、排隊問題
    早操時排隊,每隔2米排一人,一排有22人。這排隊伍是多少米?
    3、上樓梯問題
    我們班教室在三樓,我們每天從一層到三層一共要走48個臺階,每層有多少個臺階?
    4、敲鐘問題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8秒敲完。12時敲12下,需要多長時間?
    師:先讀讀注意事項,然后解答
    (生解答,指名板演)
    師:誰來說說你解決的。是什么問題?(自選匯報)
    師總結: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能夠解決直路上兩端種樹以及與之相類似的一些問題,可是四班和五班卻遇到了兩種不同的情況(課件),他們會遇到什么問題呢?這兩種情況下,棵數和間隔數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研究!
    【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兩端都種棵數=間隔數+1